一、严格把好“三关” 确保封闭运行(论文文献综述)
林燕珠[1](2020)在《永春县审计全覆盖实施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审计全覆盖是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是新时期国家对审计机关提出的战略目标,也为我国迎来了国家审计发展的新时代。十八大之后,我国的国家审计开始向全覆盖方向迈进,对审计机关推进审计全覆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保障支持改善民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经济健康发展、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十九大召开后,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审计委员会相继成立,审计监督步入了全覆盖的新时代,审计职能得到优化,进一步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审计在服务国家治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当前我国实施审计全覆盖的成效显着,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审计覆盖率总体不高,特别是基层审计机关。基层审计机关审计环境较为复杂,审计任务重与审计人手不足、审计效率低等矛盾突出,审计全覆盖工作普遍还存在不少问题,监督效果还未达到审计全覆盖的要求,实现审计全覆盖目标的压力越来越大,落实全覆盖的要求仍有不小的差距。本文以近年来国家针对审计全覆盖所出台的政策为背景,并对国内外已有的文献进行综述,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治理理论等进行梳理与总结,采用文献研究法、参与式观察法和比较研究法等,提出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等。接着归纳和分析永春县审计全覆盖工作的现状、经验做法、典型成效的具体数据和资料,得出永春县由于审计任务重、审计力量不足、审计执行力不够、审计效率低、审计整改检查力度不够、审计结果运用不到位等原因,审计全覆盖工作还存在审计对象和内容还存在盲区或者空白、全覆盖广度和深度不足以及成果利用不够等问题,然后借鉴国内基层审计机关的经验做法,为永春县实现审计全覆盖提出三点对策:科学统筹审计工作、优化审计组织方式和技术方法、加强审计成果利用等。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提供关于基层审计机关推进审计全覆盖工作的些许参考意见,引起有关单位和人员的共鸣及思考,共同促进解决现实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政令畅通,提高政府治理水平。
李海霞[2](2019)在《农地“三权分置”制度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权分置”改革,是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农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是在坚持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将土地承包权与土地经营权分置,由农户保留土地承包权,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同时放活土地经营权,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2018年12月29日,《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经全国人大常委正式审议通过,“三权分置”制度改革正式在法律层面得以确认。但此次《农村土地承包法》的修订是将政策指导落实到了法律层面,更多的是原则性规定,操作性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下一步还需要修改《物权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关内容,并制定《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细则》,将原则性规定进一步细化。从理论定位、实体法和程序法三个维度对“三权分置”制度构建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建设提供参考思路,内容包括“三权分置”的基本法理、“三权分置”制度构建的原则、发包人的权利义务、承包人的权利义务、经营人的权利义务,以及“三权分置”的程序法建构。“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具有法理依据。从土地承包经营权派生出土地经营权,不是简单地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为承包权与经营权,而是创设土地经营权这一新型用益物权。土地承包权仍然是物权法中的承包经营权,仍属于用益物权。配置土地经营权并不违反物权法“一物一权”原则。土地经营权是财产权,具有独立性、排他性,符合用益物权的性质,土地经营权设定为物权才能满足其再转让和抵押融资的功能定位,贯彻“三权分置”的改革精神。我国农地“三权分置”制度构建的原则包括:第一、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原则。效率与公平相互依存、互相促进,“三权分置”农地制度改革应当在实现公平与效率间寻求平衡。第二、自愿原则。自愿原则是民法“意思自治”基本原则在农地制度中的具体体现,农地制度改革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第三、守住政策底线不突破原则。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动摇,农地集体所有制符合我国农村社会的历史传统和伦理价值,农地私有制、国家所有制均不具有可行性;坚持稳定并完善土地承包关系,以稳定承包关系为关键环节,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探索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坚持农地农用,严格贯彻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坚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原则,深刻认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充分考虑各地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形成适合不同地区的“三权分置”具体实现路径和办法,稳妥地推进农地改革。“三权分置”的实体法构建主要涉及发包人的权利义务、承包人的权利义务、经营人的权利义务。发包人享有的权利,包括发包权、监督权、承包地收回权、转让承包地同意权;发包人应承担的义务,包括尊重承包人的承包权、经营人的自主经营权,为承包方提供生产、技术、信息服务,组织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得擅自调整承包地等。承包人享有的权利,具体包括承包权、监督权、获得补偿权、流转权、有偿退出权等;承包人应承担的义务包括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维持地力,不得造成土地永久性损害,承包期届满不再续期应返还承包地并恢复原状等。土地经营人享有的权利,具体包括占有使用权、自主经营权、收益权、流转权和获得补偿权;土地经营人应承担的义务主要有:严格遵守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的约定,不得改变土地农业用途,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保护环境资源。“三权分置”的程序法构建。为实现“三权分置”改革目的,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纳入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土地承包权的设立、变更应采用登记生效主义模式。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再流转程序采用登记生效主义模式。土地经营权登记制度是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的需要;通过登记,赋予土地经营权公示公信效力,加强对土地经营权人的权益保护。
张彦惠[3](2018)在《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文中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从实践上总结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并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对执政党主动迎接挑战和适应社会变革,实现长期执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非公企业起步早、发展快,非公企业党的建设也开展的比较早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国家加强非公企业党建的“顶层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实践依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以“历史脉络”为线,以“典型个案”为点,以历史启示和“实践创新经验”为结论,分四个阶段分别考察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概括论述了整个国家对非公企业党建的探索过程。第一阶段,即1979年至1991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萌芽期。这个阶段深圳外资企业快速发展,深圳对外资企业党建的认识又分为两个阶段:1979年到1985年,理论探讨在外资企业里开展党组织建设的合法性和必要性;1986年到1991年,从实践上重点在外资企业里开展党组织建设。第二阶段,即1992年至2002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探索发展期。十年间,深圳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都迎来了大发展,深圳市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非公企业在党组织建设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解决策略。对外资企业,坚持“业余”、“小型”、“分散”为主,采用机动灵活的弹性制度保证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对于股份制企业,坚持按照党章规定,与企业组建同步建立党组织;对个体私营企业,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按照党章规定组建党组织,加强对私营企业主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第三阶段,即2002年至2012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创新发展期。主要分析深圳在进行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后,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为国家加强非公企业党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在领先于全国其他地方的同时,仍然遵循深圳特区一贯的创新路径,在公推直选、定岗定责、双培双推、新社会阶层发展党员、留学归国党员过党组织生活等都进行了试点,继续为全国的党建创新提供参考。第四阶段,即2012年十八大至今,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全面加强期。扩大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面,党组织建设向不断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目标迈进。通过对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发展历程的历史梳理,回顾总结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的经验,可以获得以下几点启示:一是必须坚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加强党建工作相结合;二是必须坚持探索先行与顶层设计相结合;三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非公企业主积极性相结合;四是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王鑫[4](2018)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易地扶贫搬迁是促进农村扶贫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对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根本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环境。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方略,易地扶贫搬迁被纳入精准扶贫体制机制之中,成为打赢新时期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也是“五个一批”工程中政策性最强、群众关注度最高的一项标志性工程。国家明确提出,自20162020年,全国要实现约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同时期,武陵山片区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任务数为103.83万人,占全国总任务量的10.38%。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总任务量来看,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中,武陵山片区的搬迁任务量高于平均水平,属于我国易地扶贫搬迁战略实施的重要阵地之一。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自武陵山区全面启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以来,片区各地易地扶贫进展到底如何,能否按计划如期完成任务?各地在推进政策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或障碍,必须予以解决?搬迁群众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实施效果感受如何,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2019年片区各地陆续脱贫“摘帽”后,面向搬迁户的各项优惠政策去留如何?带着以上问题研究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对于进一步做好我国扶贫开发工作,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国内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现有研究成果存在以下局限性:第一,对“十三五”时期精准扶贫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的研究成果总量不多,毕竟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精准扶贫国家方略“五个一批”重要工程之一,在2016年才开始大规模铺开实施,近期内尚无针对整个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的专题研究;第二,许多研究成果的重点,关注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背景、实施举措的宏观解读和评价,对搬迁户个体微观层面的案例研究不多;第三,对搬迁户的个案分析过多关注其生产、生活物质层面的变化,侧重看硬件水平、比数字达标,而对搬迁户面对诸如生计活动转型和居住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移风易俗、文化冲突、社交焦虑等精神层面的问题描述和分析不足,人文关怀有待加强。基于上述分析,本文锁定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研究,兼顾宏观和微观角度,在系统梳理我国扶贫战略演变历史脉络,总结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和发展过程,分析易地扶贫搬迁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精准扶贫背景下武陵山片区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推进现状、基层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搬迁户个案访谈、政策实施效果群众满意度评估、存在的问题及针对性对策建议等多个方面,对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展开深入地剖析、研究和总结,希望研究成果对相关部门出台进一步促进易地扶贫搬迁执行进度、扶贫深度、惠民广度相关政策措施具有借鉴意义。在研究方法上,本文注重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重视实证分析与调研考察相统一、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相结合。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国家扶贫战略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限期必须完成的严肃政治任务,工作做得好不好,不能只参考各级政府、各部门的文件和报告,为了避免研究中受到“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可能状况的干扰,有必要到政策落地生根的地方去观察实情,倾听老百姓的心声。因此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研究,除了借助常规的文献分析方法外,最重要是对实地的调研,对政策实施具体实情的掌握,对搬迁户安置点巨大变化的细致观察,以及对贫困户实际生存状态变化的对比分析。为了让研究成果更接地气、更为可信,本文写作采取了实地考察、会议座谈、调查问卷和个别深度访谈等调查形式,连续3年利用高校寒暑假期多次赴武陵山区,利用各种机会参与政府机关与易地扶贫搬迁主题相关的会议,拜访发改委、扶贫办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实地踏勘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并入户访问,尽可能地掌握了大量真实、丰富的第一手调研材料,为论文撰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研究内容上,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集中阐述了包括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在内的中国扶贫战略体系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重点解释了精准扶贫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以及所涉及的政策配套体系,分析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从发端、成形、发展再到完善的政策发展历程,介绍了国际相关案例和经验。第二部分,“十三五”时期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现状及案例分析。首先对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阐述了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对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梳理归总了片区在“十三五”时期的易地扶贫搬迁总规模;其次从武陵山片区的湖北、湖南、贵州和重庆4个分片区入手,阐述了武陵山各个分片区部署落实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举措和总体进展,详细盘点了各分片区2016年搬迁实施方案的内容以及实际完成情况,介绍了2017年各分片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计划安排,从较大的空间尺度掌握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的整体情况;然后再将研究视角逐层下移,从省、市、县、乡镇各级政府的工作作为,再到易地扶贫搬迁户的主观感受,不断分析案例,总结经验,发现亮点,精准地描绘勾勒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在武陵山片区各地落地生根、发挥成效的过程。第三部分,从调查易迁户对搬迁政策的满意度展开,评估与分析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效果,以发掘不足和尚待改善的之处。通过综合分析有关易地扶贫搬迁成效评估相关文献,提出基于多维贫困视角、反映综合减贫绩效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展开深入扎实的调研,并对搬迁群众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解读和总结。第四部分,列举当前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破解难题、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向“稳得住、能致富”纵深方向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在对“十三五”以来各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进展情况进行全面、深入掌握的基础上,结合与田野调查结果的印证,归纳出8个必须予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随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建议的目的,着眼于提高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质量,帮助搬迁贫困户更为稳妥的实现“稳得住,能致富”。第五部分,给出全文研究的结论,并提出对易地扶贫搬迁“后时期”相关政策的研究展望。到2020年,武陵山片区虽然一定能够全面摘帽脱贫,但贫困因素并未完全消除,相对贫困始终存在,如何对刚刚脱贫的搬迁户、乃至更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扶上马、送一程”,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全面小康效果,也是应该予以思考的问题,所以就此做了一番展望。通过全面梳理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执行情况,结合对搬迁户展开的政策执行效果满意度调查,辅以田野调查中底层实情的印证,本文认为,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2016年工作首战告捷、2017年工作呈现良好开局”的阶段性成效,“搬得出”已经稳固实现、快速夯实,“稳得住、能致富”各已初见实效,各地都有成功案例,但也有问题暴露出来,需要进一步做深层处理,本文也针对性给出了对策建议,期望对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优化调整方案具有借鉴意义。
陈启福[5](2017)在《加强外包工程管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文中提出近年来,电力行业内接连发生多起人身死亡事故,事故中,外包队伍人员占有较大比率,外包工程的安全管理成为了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本文就进一步加强发电企业外包生产项目安全管理,尤其是遏制环保节能改造等高危作业过程中电力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全面提升发电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进行了论述。
张仕勇[6](2017)在《四川省小煤矿平稳关闭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为解决小煤矿存在的安全生产等问题,国家开展多轮小煤矿关闭工作,但关闭工作执行并未完全到位。其主要原因是小煤矿涉及的利益比较复杂,既有地方政府的利益,也有小煤矿业主的利益,还涉及在小煤矿工作的矿工及小煤矿周边老百姓的利益。国家只出台了关闭政策,下达了关闭目标任务,但对怎么关、被关闭煤矿是否补偿、如何补偿、补偿费用从哪里来、具体按照什么流程运转等都没有细化的规定,导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小煤矿业主“不想关”,利益各方阻力很大“不能关”,地方政府面临巨大的稳定压力“不敢关”;“不想关”、“不能关”、“不敢关”交织在一起,导致小煤矿关闭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出现“关不动”的局面。2013年,四川省委、省政府痛下决心,集中人力物力,加大力度,省、市、县三级政府协同执行,加快速度关闭小矿。2013年、2014年集中关闭小煤矿400处,2015年、2016年持续不断地推进煤矿关闭退出工作,用不到四年时间,对四川省资源条件差、灾害相对较重、市场竞争力弱的753处矿井实施了引导性关闭,占关闭前煤矿总数57.8%,实现了小煤矿按时平稳关闭、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多重效益,探索出了一条破解小煤矿“关不动”困局的新路子。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取四川省平稳关闭小煤矿这一案例进行研究。本文运用集体行动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共治理理论,剖析了我国小煤矿“关不动”的原因,分析了四川小煤矿关闭案例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多措并举引导达成关闭共识,多元补偿均衡关闭利益,多方参与规范关闭操作。通过对以上三个关键因素的逐一分析,提炼四川省引导关闭小煤矿过程中的成功做法,通过对案例详细的分析和论证,剖析四川省小煤矿平稳关闭的成功机理,总结可借鉴可复制的化解小煤矿“关闭难”操作模式,拓展安全生产研究视角,丰富政策执行理论。
蔺艳娥[7](2016)在《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到目前为止,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三种模式。它们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时期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网络教育对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威胁现代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教育质量保障并不是一个产品或结果,而是一个流动的持续过程。从较宽泛的意义讲,教育一经产生就有了某种形式的质量保障活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分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与外部质量保障体系,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基础,外部质量保障体系起监控和调节作用。我国远程教育在不同发展阶段,其质量保障活动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和运行机制。函授教育在我国大规模发展是在20世纪80、90年代。函授教育质量保障实践包括严格的输入、输出办学模式,教育政策的规范引导以及教育评估监督;其理论探讨主要集中在办学思想、教材建设、师资建设、自学与面授以及函授站管理等方面。广播电视教育的繁荣发展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广播电视教育质量保障实践的举措有“五统一”质量管理模式、教育政策引导规范、教育评估和毕业生追踪调查等;其理论探讨主要集中在质量保障要素的讨论上,包括三要素说、四要素说、六要素说、八要素说和“五统一”质量管理模式等。网络教育始于1999年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启动。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的实践方式有教育政策规范引导、教育评估监督、年报年检制度、网络统考制度、部分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等;其理论探讨集中体现在远程教育质量观的讨论、远程教育质量保障标准与要素的讨论、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策略的讨论等。在这三种模式发展过程中,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既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也有相互脱离的一面;明显地表现出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发展并非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的双向互动关系。理性地总结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发展的互动过程,其成就集中表现在:实践发展推动人们认识与观念的深化,教育政策对实践发展起到指引、调节与规范作用。但是,其存在问题必须予以重视,主要表现为:理论发展的依附性导致实践的无根性,理论发展滞后导致实践的盲目性,实践发展遵循外生型路线,实践主体之间力量的消解削弱了实践效力及其向理论的转化。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远程教育学科基础理论薄弱,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研究缺乏独立性,缺乏对国外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转化应用程序的研究,远程教育实践的行政主导色彩浓厚,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主体之间存在着隔阂。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有利于远程教育质量的提升。为此,本研究初步构建了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机制。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构成一个互动系统,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远程教育质量保障实践、教育中介、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主体、远程教育质量保障实践主体构成系统要素,而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依赖于系统各要素的固有特性及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在这一系统中,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的发展应具备科学化、体系化、本土化、独立化、时代化特征;远程教育质量保障实践的发展应走向专业化、自治化、独立化;教育中介联结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在国家、群体、个体层面分别是教育政策、规章制度、行为规则;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主体应提高专业素养、深入研究实践、变革研究方法;远程教育质量保障实践主体应强化反思意识与能力,强化理论素养与思维能力,强化理论综合应用能力,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形成统一的理念、认识、意志与行动。在此基础上,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主体之间相互理解与对话,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双向转化,其互动系统运行具有整体性、有机性、结构性、动态性特征。
董星辰[8](2015)在《甘肃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农村建设的方向。农村基础设施作为农村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在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为“三农”服务,在农村金融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有关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基础设施投融资问题、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等方面的基础上,对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对甘肃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存在的困难进行整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可行性。同时,阐述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业务的现状和制约因素。最后通过甘肃分行金融创新案例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业务运作模式、贷后管理、风险防控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准确把握业务支持领域、严格贷款准入管理、扎实提升办贷质量和效率、加强存量贷款管理、夯实信贷基础管理。使农发行甘肃分行既能执行其政策性银行的职能也能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为推进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贷业务的有效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具有借鉴价值的实际举措,为促进农业政策性金融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共同发展提供宝贵的意见。
王瑛[9](2014)在《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以湖南A市农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对农行某省市分行农户小额贷款数据与案例的深入分析,从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及其模式的构建与完善等方面研究探讨了防控我国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的主要对策、健全相关制度的有效途径,对于指导我国扶贫事业的实践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的金融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其研究结果与创新点如下:(1)通过国内外农户小额信贷发展历程及其风险管理研究现状的梳理,明确提出了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问题,其研究思路是:加强以信用户信用村培育为基础的信用体系建设,规避贷款风险;完善贷款模式与程序,分散贷款风险;加强贷款管理,抑制贷款风险;建立准备金制度,补偿贷款风险;及时处理风险贷款,消化贷款风险。其中管控贷款风险是减少贷款损失、降低贷款风险的主要途径。(2)开展了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施关键——风险管理模式创新与农村信用户信用村培育建设相结合的研究,以市场化措施激励乡村居民厚于道德与诚实守信,是降低以农行为主的涉农小额信贷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的有效途径。信用户信用村培育是保障借贷双方利益、让农户小额贷款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有效方式。(3)通过农行A市分行2008.08~2011.09的调查及本文的研究发现:农户联保及公务员担保是贷款不良率的高峰区,而培育信用村方式贷款不良率为0,公司(经销商)+农户的贷款不良率为0.5%。通过对中国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及A市分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的实证分析,评价农村小额信贷的微观和宏观绩效水平,从而了解、发现中国和国外小额信贷的差距,这样可以使相关政府部门发现问题的本质,从而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小额信贷政策提供支持;为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和决策提供指导。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制度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和提升战略措施提供决策参考。
田艳丽[10](2014)在《临朐县村级党组织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的执政基石。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农村、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报告对当前形势下我国村级党组织的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更是一个人口大国,13亿人口,9亿多在农村,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生产力水平相当落后的农业大国,如果没有坚强有力的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或者农村基层党组织不巩固,状况不好,没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那么亿万农民将是一盘散沙,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将很难变成农民群众的实际行动。同时,也会削弱和动摇党在农民群众的根基,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影响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局。因此,只有把村级党组织建设好,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广大农民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合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的全面持续健康发展。本选题的研究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十八大报告关于基层党组织建的理论要求,根据当前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新特点,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解决好村级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选题通过对临朐县村级党组织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提出了加强和改进临朐县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具体对策建议,力争做到: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大局中谋划村级党组织建设;按照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指导村级党组织建设;按照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改进村级党组织建设;按照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推进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把临朐的村级党组织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的跨越赶超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全面加快推进富强临朐、文化临朐、生态临朐建设,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二、严格把好“三关” 确保封闭运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严格把好“三关” 确保封闭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1)永春县审计全覆盖实施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审计全覆盖研究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结构和创新之处 |
一、论文结构安排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审计全覆盖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审计 |
二、审计全覆盖 |
第二节 审计全覆盖相关理论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免疫系统理论 |
三、国家治理理论 |
第三章 永春县实施审计全覆盖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永春县审计全覆盖实施的基本情况 |
一、永春县审计工作基本情况 |
二、永春县审计机关审计工作完成情况 |
第二节 永春县实施审计全覆盖主要做法 |
一、分类管理审计对象 |
二、统筹结合审计项目计划 |
三、创新审计项目实施方式 |
第三节 永春县审计全覆盖实施成效 |
一、构建制度体系明确审计全覆盖目标 |
二、横向审计监督面扩大 |
三、纵向审计监督线加深 |
四、审计全覆盖成果明显 |
第四章 永春县实施审计全覆盖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永春县实施审计全覆盖存在的问题 |
一、审计全覆盖的对象和内容还存在盲区或空白 |
二、审计全覆盖的广度和深度不足 |
三、审计全覆盖的成果利用不足 |
第二节 永春县实施审计全覆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审计任务重且审计力量不足 |
二、审计的执行力度不够且审计效率低 |
三、审计整改检查力度不够且审计结果运用制度不够健全 |
第五章 国内基层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全覆盖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内基层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全覆盖的实践做法 |
一、泗阳县加强审计对象管理 |
二、宜昌市西陵区优化工作机制 |
三、苏州市吴中区改革乡镇审计 |
第二节 国内基层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全覆盖的经验启示 |
一、统筹协调审计工作 |
二、加强审计与其他部门工作协作 |
三、加快推进基层审计机构改革 |
第六章 永春县实施审计全覆盖的对策 |
第一节 科学统筹审计工作 |
一、正确认识审计全覆盖的要求 |
二、健全完善审计工作制度 |
三、科学确定审计全覆盖的内容和工作方案 |
四、统筹整合人力资源 |
第二节 优化审计组织方式和技术方法 |
一、创新审计管理模式 |
二、有效整合审计全覆盖方式 |
三、创新审计全覆盖的技术 |
第三节 加强审计成果利用 |
一、加大审计整改跟踪检查力度 |
二、加强审计结果运用 |
三、强化审计与巡察等部门信息资源共享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农地“三权分置”制度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路径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三权分置”界说 |
第一节 从“二权分置”到“三权分置” |
一、“二权分置”的局限性 |
二、“三权分置”的提出与立法确定 |
第二节 “三权分置”的法律界定 |
一、“三权分置”的含义与制度价值 |
二、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的法理依据 |
三、“三权分置”与“一田二主” |
第三节 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法律内涵与法律属性 |
一、土地所有权的法律内涵及法律属性 |
二、土地承包权的法律内涵及法律属性 |
三、土地经营权的法律内涵及法律属性 |
四、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之间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权分置”制度构建的原则 |
第一节 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原则 |
一、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 |
二、“效率”与“公平”的现世冲突 |
三、“三权分置”制度构建要兼顾公平与效率 |
第二节 自愿原则 |
一、民法“意思自治”基本原则在农地制度中的体现 |
二、贯彻自愿原则能有序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第三节 政策底线不突破原则 |
一、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动摇 |
二、稳定并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
三、坚持农地农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第四节 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原则 |
一、坚持循序渐进 |
二、坚持因地制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包人权利与义务的制度构建 |
第一节 发包人主体界定 |
第二节 发包人应享有的权利 |
一、发包权 |
二、监督权 |
三、承包地收回权 |
四、转让承包同意权 |
第三节 发包人应承担的义务 |
一、尊重承包人的承包权、经营人的自主经营权 |
二、提供生产、技术、信息服务,组织基础设施建设 |
三、不得擅自调整承包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承包人权利与义务的制度构建 |
第一节 承包人应享有的权利 |
一、承包权 |
二、监督权 |
三、获得补偿权 |
四、流转权 |
五、有偿退出权 |
第二节 承包人应承担的义务 |
一、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 |
二、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经营人权利与义务的制度构建 |
第一节 经营人应享有的权利 |
一、占有使用权 |
二、自主经营权 |
三、收益权 |
四、流转权 |
五、获得补偿权 |
第二节 经营人应承担的义务 |
一、不得改变土地农业用途 |
二、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保护环境资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三权分置”程序制度构建 |
第一节 土地所有权确权与行使 |
一、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 |
二、土地所有权行使 |
第二节 土地承包权设立与流转 |
一、土地承包权设立应当采用登记生效主义模式 |
二、土地承包权流转 |
三、土地承包权退出 |
第三节 土地经营权取得与再流转 |
一、土地经营权取得应当采用登记生效主义模式 |
二、土地经营权再流转 |
三、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及难点 |
六、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考察 |
第一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萌芽期(1979年-1992年) |
一、吸引外资的前奏 |
二、外资企业进入 |
三、民营经济起步 |
四、股份制企业悄然兴起 |
第二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期(1992年-2002年) |
一、南方谈话促外资企业再崛起 |
二、股份制企业发展 |
三、民营企业迎来春天 |
第三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转型期(2002年至今) |
一、民营经济继续转型升级 |
二、新常态下深圳非公经济创新新发展 |
第二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萌芽起步期(1979年-1992年) |
第一节 南方谈话前中国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发展历程 |
一、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非公企业党建的初步提出、曲折认识 |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启非公企业党建的中央顶层设计 |
三、地方党委对非公企业党建的实践探索 |
第二节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萌芽探索 |
一、理论探索(1979年-1985年) |
二、理论探索指导实践运用阶段(1986年-1992年) |
三、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的主要成绩 |
四、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五、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中问题采取的措施 |
第三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探索发展期(1992年-2002年) |
第一节 深圳市不断扩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覆盖面 |
一、南方谈话引起中央对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视 |
二、深圳市理顺非公企业党建的领导管理体制 |
三、南方谈话后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快速发展 |
第二节 深圳市外资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
一、深圳市探索外资企业党建工作总体情况 |
二、深圳市探索外资企业党建的具体策略 |
第三节 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
一、认识股份制企业中党的工作的特殊性 |
二、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建的探索过程 |
三、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建的思路对策 |
第四节 深圳市个体私营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
一、中央认识到私营企业党建的重要性 |
二、深圳市对个体私营企业党建的探索发展 |
三、个体私营企业要不要党建已经成为无需争论的真理 |
第四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创新发展期(2002年-2012年) |
第一节 全国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进入大力发展时期 |
一、十六大开启非公企业党的工作新篇章 |
二、十六大以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特点 |
第二节 深圳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开启新局面 |
一、认真传达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会议精神 |
二、中共深圳市民营经济工作委员会的成立 |
三、全面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各项工作 |
第三节 开展各种主题学习,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常态化 |
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
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
三、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
第四节 创新非公企业党组织及发展党员试点工作 |
一、开展在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党员试点工作 |
二、认真开展党员信息采集及IC卡试点工作 |
三、开展“公推直选”试点工作 |
四、做好发展党员规范化和留学回国党员恢复组织生活试点工作 |
第五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期(2012年-) |
第一节 强化思想建党开创非公企业党建新局面 |
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
三、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
第二节 全面探索新时期非公企业党建的新模式 |
一、探索新的工作机制 |
二、探索创新“总部经济”党建 |
三、统筹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
四、优化配备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 |
五、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的教育引导 |
六、统筹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对深圳非公企业全面加强期党建工作的思考 |
一、非公企业党建存在的问题 |
二、应对挑战解决非公企业党建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经验启示 |
第一节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 |
一、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探索发展过程中的思考及评价 |
二、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
第二节 新时代下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需要实践创新 |
一、新时代下深圳非公企业党建面临的客观难题及遇到的发展短板 |
二、对进一步完善深圳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4)精准扶贫背景下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目的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主要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扶贫 |
(一) 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 |
(二) 我国扶贫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
(三) 我国扶贫存在的问题、不足和对策探讨 |
二、精准扶贫 |
(一) 精准扶贫的内涵 |
(二) 精准扶贫的基本内容 |
三、易地扶贫搬迁 |
(一) 易地扶贫搬迁的基本概念界定 |
(二) 易地扶贫搬迁与生态移民的关系辨析 |
四、易地扶贫搬迁的配套政策体系 |
(一) 搬迁农户住房建设的支持政策 |
(二) 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支持政策 |
(三) 易地扶贫搬迁的土地支持政策 |
(四) 搬迁户生计重建的支持政策 |
(五) 产业发展与就业支持政策 |
五、易地扶贫搬迁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人口迁移理论 |
(二) 生态价值理论 |
(三) 生态贫困理论 |
(四) 生态文明理论 |
(五)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章 我国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实践和国际经验借鉴 |
一、我国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发展历程 |
(一) 初步探索阶段(1982~1990) |
(二) 常规化与扩展阶段(1991~2000) |
(三) 整体推进阶段(2001~2010) |
(四) 政策强化阶段(2011~2014) |
(五) 精准扶贫阶段(2015年至今) |
二、易地扶贫搬迁的国际经验借鉴 |
(一) 国外生态移民安置的主要做法 |
(二) 国外生态移民搬迁的经验启示 |
第三章 精准扶贫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现状及案例分析 |
一、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的意义及总体规模 |
(一) 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差异分析 |
(二) 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意义 |
(三) 武陵山片区“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总体规模 |
二、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的现状 |
(一) 武陵山片区省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部署落实情况 |
(二) 武陵山片区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及完成情况 |
(三) 武陵山片区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计划安排 |
三、经典案例分析及其模式、经验 |
(一) 武陵山片区各地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的具体案例 |
(二) 易地扶贫搬迁户深度访谈案例 |
(三) 武陵山片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创新模式 |
(四) 武陵山片区有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的特色经验 |
第四章 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效果评估与分析 |
一、易地扶贫搬迁效果评估文献分析 |
二、基于多维贫困视角的易地扶贫搬迁效果评估分析框架 |
(一) 综合减贫绩效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 |
(二) 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三、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的实证分析 |
(一) 调研设计与实施概况 |
(二) 搬迁群众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效果的认同度分析 |
(三) 调查问卷分析结论及相关建议 |
第五章 当前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
一、当前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搬迁后脱贫产业发展乏力 |
(二) 征地费用高,县级财政压力大、农户自筹资金难 |
(三) 对象精准识别存在遗留问题亟待解决 |
(四) 集中安置各有限制,搬迁方式选择难 |
(五) 项目审批手续繁,工程招标提速难 |
(六) 分散安置点建房安全监管不到位 |
(七) 拆旧复垦落实难,且与传统村落保护相矛盾 |
(八) 社区管理有漏洞,基层治理存隐患 |
二、易地扶贫搬迁向“稳得住、能致富”纵深推进的对策建议 |
(一) 精准对接产业,助推搬迁扶贫 |
(二) 积极报告呼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
(三) 优化创新搬迁模式,分类保障农户生计 |
(四) 简化项目审批,加快工程招投标进度 |
(五) 强化分散安置点建房安全监管 |
(六) 加大拆旧复垦执行力度 |
(七) 狠抓新型社区治理,化解基层搬迁纠纷 |
(八) 在易地搬迁中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 |
第六章 结论及易地扶贫搬迁后时期相关政策研究展望 |
一、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
二、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
三、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后时期相关政策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B: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调查问卷 |
附录C: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调查访谈提纲 |
(5)加强外包工程管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提高思想认识,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
2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切实把好外包工程“六道关口” |
3 尊重客观实际, 科学合理安排改造任务 |
4 落实安全投入, 确保及时、足额用于安全生产 |
5 强化现场管理, 做好风险预控 |
6 强化现场施工设备设施管理 |
7 加强安全检查, 实行强制“停工令”制度 |
(6)四川省小煤矿平稳关闭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小煤矿 |
1.3.2 强制性关闭 |
1.3.3 引导性关闭 |
1.4 理论基础 |
1.4.1 集体行动理论 |
1.4.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1.4.3 公共治理理论 |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的思路 |
1.5.2 研究的方法 |
1.5.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四川省小煤矿关闭的主要困惑和案例的典型价值 |
2.1 我国小煤矿关闭的历程及现状 |
2.1.1 我国小煤矿的发展历程 |
2.1.2 我国小煤矿关闭的历程 |
2.1.3 我国关闭小煤矿的现状 |
2.1.4 我国关闭小煤矿的趋势 |
2.2 我国小煤矿关闭过程中“关不动”的主要困惑 |
2.2.1 利益博弈、观望软拖,关闭不认同“不想关” |
2.2.2 利益悬空、阻力重重,关闭不顺从“不能关” |
2.2.3 利益不公、稳控困难,关闭不把稳“不敢关” |
2.3 四川省小煤矿平稳关闭案例的典型性 |
2.3.1 认同达成由“笼统要求”转为“多措并举引导共识” |
2.3.2 利益考量由“强推硬关”转为“多元补偿均衡利益” |
2.3.3 操作执行由“封闭粗放”转为“多方参与阳光规范” |
第三章 四川省小煤矿平稳关闭的案例描述 |
3.1 四川省引导小煤矿关闭的背景和历程 |
3.1.1 四川小煤矿关闭的背景 |
3.1.2 四川小煤矿关闭的历程 |
3.2 四川省小煤矿平稳关闭的基本做法 |
3.2.1 全面调研,科学制定关闭操作政策和关闭方案 |
3.2.2 堵疏倒逼,耐心细致引导小煤矿达成关闭共识 |
3.2.3 完善方案,均衡利益统筹确定关闭名单 |
3.2.4 多方参与,规范操作确保关闭平稳推进 |
3.3 四川省关闭小煤矿取得的主要成效 |
3.3.1 实现了和谐关闭 |
3.3.2 实现了有序关闭 |
3.3.3 实现了安全关闭 |
第四章 四川小煤矿关闭政策达成的分析 |
4.1 四川小煤矿关闭“不想关”的困惑:利益博弈、观望软拖 |
4.1.1 软拖 |
4.1.2 小煤矿“经济人”角色与监管者博弈导致观望软拖 |
4.1.3 政策执行者抵触情绪与管理者博弈导致观望软拖 |
4.2 四川小煤矿关闭“不想关”困惑的破解:多措并举、引导共识 |
4.2.1 政策引领,打破“观望软拖”心理预期 |
4.2.2 监督控制,形成破解“观望软拖”的外部压力 |
4.2.3 激励引导,达成“关”的认同奠定顺利关闭的基础 |
4.3 四川小煤矿关闭认同达成的具体措施 |
4.3.1 完善政策,明确小煤矿整合关闭的标准和要求 |
4.3.2 高压倒逼,形成各级政府协同强力推动关闭的合力 |
4.3.3 严格监管,省级政府以高压态势堵死等待观望的“退路” |
4.3.4 严格标准,市级政府让不具备实力的小煤矿“知难而退” |
4.3.5 宣传沟通,县级政府引导小煤矿下定决心选择关与不关 |
第五章 四川小煤矿关闭中均衡利益的分析 |
5.1 四川小煤矿关闭“不能关”的困惑:利益悬空、阻力重重 |
5.1.1 引导性关闭中的小煤矿业主利益 |
5.1.2 引导性关闭中的煤矿员工利益 |
5.1.3 引导性关闭中的小煤矿周边群众利益 |
5.1.4 引导性关闭中的市、县政府利益 |
5.2 四川小煤矿关闭“不能关”困惑的破解:多元补偿、均衡利益 |
5.2.1 多元补偿,统筹利益相关者复杂利益关系 |
5.2.2 均衡利益,达成利益契合点化解关闭的阻力 |
5.3 四川小煤矿关闭均衡利益的具体措施 |
5.3.1 多向互动,省级政府及时研究细化利益保障政策 |
5.3.2 指导把关,市级政府审核确定利益保障方案 |
5.3.3 及时兑现,县级政府组织落实利益保障措施 |
第六章 四川小煤矿关闭中操作执行的分析 |
6.1 四川小煤矿关闭中“不敢关”的困惑:利益不公、稳控困难 |
6.1.1 小煤矿政策多变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 |
6.1.2 社会关系人情网导致执行不公 |
6.1.3 操作不当极易引发稳控风险 |
6.2 四川小煤矿关闭中“不敢关”困惑的破解:多方参与、阳光规范 |
6.2.1 多方参与破解政策不公,以公平促平稳关闭 |
6.2.2 阳光操作破解操作不公,以公开促平稳关闭 |
6.2.3 规范推进破解利益不公,以公正促平稳关闭 |
6.3 四川小煤矿关闭操作执行的具体措施 |
6.3.1 坚持标准,统一操作标尺 |
6.3.2 全程公示,全过程阳光推进关闭操作 |
6.3.3 统筹统一,一矿一策细化关闭工作措施 |
6.3.4 严格监管,全方位加强关闭期间安全稳定工作 |
6.3.5 逗硬考核,确保关闭小煤矿关死关实 |
第七章 四川省小煤矿平稳关闭的启示 |
7.1 政策科学引领,兼顾利益,全面争取执行对象的认同 |
7.1.1 严格标准,引导观望各方下够政策执行的“决心” |
7.1.2 疏堵结合,坚定利益主体配合政策执行的“信心” |
7.1.3 兼顾各方,赢取相关群体支持政策执行的“民心” |
7.2 政府准确定位,协同执行,全力破解执行工作的阻力 |
7.2.1 尽责不手软,政府主导、强力推进“不缺位” |
7.2.2 协同不包办,政府指导、分级负责“不错位” |
7.2.3 引导不做主,政府引导、企业自选“不越位” |
7.3 操作阳光规范,公众参与,全程保障执行工作的平稳 |
7.3.1 统一标准操作,确保政策执行的规范性 |
7.3.2 阳光公开操作,确保政策执行的公正性 |
7.3.3 因势制宜操作,确保政策执行的公平性 |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 教育质量对远程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二)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相互关系既重要又复杂 |
(三) 本课题研究有助于丰富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
(四) 个人经历与研究兴趣的结合将为促进本职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内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的相关研究 |
(二) 国外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的相关研究 |
(三) 对国内外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相关研究的评价 |
四、概念界定 |
(一) 远程教育质量保障 |
(二) 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 |
(三) 远程教育质量保障实践 |
(四) 互动关系 |
五、理论基础 |
(一) 毛泽东的认识论与实践论 |
(二)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 |
(三) 系统论 |
(四) 哲学解释学理论 |
六、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一) 可能的创新 |
(二)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历史 |
一、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萌芽期 |
(二) 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初创期 |
(三) 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繁荣期 |
(四) 我国远程教育的蓬勃发展期 |
二、我国三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及其特征 |
(一) 函授教育及其特征 |
(二) 广播电视教育及其特征 |
(三) 网络教育及其特征 |
三、我国远程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一) 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
(二) 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
(三) 为我国学习化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
(四) 为扩大教育机会、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重要方式 |
四、我国远程教育历史发展中的质量保障机制及其意义 |
(一) 远程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质量保障机制 |
(二) 远程教育发展中质量保障的意义 |
第三章 函授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关系 |
一、函授教育质量保障实践的发展 |
(一) 严格的输入、输出模式 |
(二) 函授教育政策法规的规范 |
二、函授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的探索 |
(一) 端正办学思想 |
(二)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三) 加强函授教材建设 |
(四) 强化自学和面授辅导 |
(五) 加强函授站管理 |
三、函授教育质量保障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互动关系 |
(一) 函授教育质量保障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相互促进 |
(二) 函授教育质量保障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相互错位 |
第四章 广播电视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关系 |
一、广播电视教育质量保障实践的发展 |
(一) 教育质量“五统一”模式的构建 |
(二) 政策法规指导与规范办学质量 |
(三) 学生调查与教学评估机制的建立 |
二、广播电视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的探索 |
(一) “三要素说”的提出 |
(二) “四要素说”的探讨 |
(三) “六要素说”的讨论 |
(四) “八要素说”的完善 |
(五) 教育质量“五统一”模式的构建 |
三、广播电视教育质量保障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互动关系 |
(一) 广播电视教育质量保障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相互促进 |
(二) 广播电视教育质量保障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相互错位 |
第五章 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关系 |
一、网络教育质量保障实践的发展 |
(一) 政策主导与规范下的曲折发展 |
(二)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实际应用 |
(三) 电大系统的“五要素”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
(四) 教育教学评估实践 |
(五) 年报年检制度的实施 |
(六) 网络统考制度的实施 |
二、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的探索 |
(一) 网络教育质量观的讨论 |
(二) 网络教育质量保障要素与标准的讨论 |
(三) 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策略的讨论 |
三、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互动关系 |
(一) 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相互促进 |
(二) 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的相互错位 |
四、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 |
(一) 网络教育质量保障实践的发展趋势 |
(二) 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的发展趋势 |
第六章 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 |
一、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互动的理性总结 |
(一) 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成就 |
(二) 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互动存在的问题 |
二、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互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远程教育学科理论基础薄弱 |
(二) 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研究缺乏独立性 |
(三) 缺乏对国外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转化应用程序的研究 |
(四) 远程教育实践发展行政主导色彩浓厚 |
(五) 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主体之间存在隔阂 |
三、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 |
(一) 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互动系统的构建及其要素分析 |
(二) 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互动系统运行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甘肃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2 甘肃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情况 |
2.1 甘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
2.2 甘肃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困境 |
2.2.1 投资总量严重不足 |
2.2.2 投资效益低下,资源浪费严重 |
2.2.3 投融资运行机制仍不健全 |
2.3 其它金融机构支持甘肃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2.3.1 国开行支持甘肃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2.3.2 甘肃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2.3.3 中国农业银行支持甘肃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3 农发行金融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
3.1 农发行在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定位 |
3.2 农发行在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3.2.1 新时期党和国家对农发行提出新期望 |
3.2.2 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对农发行进一步发挥作用提出新目标 |
3.2.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支持 |
3.3 农发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
3.3.1 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项目 |
3.3.2 重点支持水利建设贷款业务 |
3.3.3 其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业务 |
3.3.4 做好项目储备,增强发展后劲 |
3.3.5 业务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 |
4 农发行甘肃分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创新案例 |
4.1 农发行甘肃分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情况 |
4.2 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发行甘肃分行信贷支农提供了新空间 |
4.3 金融创新案例 1 |
4.3.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4.3.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
4.3.3 还款来源及担保分析 |
4.3.4 效益分析 |
4.3.5 农发行甘肃分行支持该项目的创新工作做法 |
4.4 金融创新案例 2 |
4.4.1 项目背景 |
4.4.2 项目建设任务及内容 |
4.4.3 信贷准入情况 |
4.4.4 还款资金来源 |
4.4.5 农发行甘肃分行支持该项目的主要工作做法 |
4.5 农发行甘肃分行在两个项目中的成功经验 |
5 甘肃农发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思考 |
5.1 积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5.2 准确把握业务支持领域 |
5.3 严格贷款准入管理 |
5.4 扎实提升办贷质量和效率 |
5.5 加强存量贷款管理 |
5.5.1 严格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管理 |
5.5.2 扎实做好收贷收息工作 |
5.5.3 从严加强还款计划调整、期限变更和展期的管理 |
5.6 夯实信贷基础管理 |
5.6.1 切实落实贷款条件 |
5.6.2 加强贷款发放、使用环节的监控 |
5.6.3 加强贷后跟踪检查与评价 |
5.6.4 完善贷款风险监测 |
6 结论与研究方向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以湖南A市农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2.1 农户小额信贷相关理论 |
2.1.1 农村金融理论 |
2.1.2 普惠金融理论 |
2.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 信贷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
2.2.1 风险的含义 |
2.2.2 信贷风险的概念 |
2.2.3 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系统 |
第三章 中国农业银行农户小额信贷的风险分析 |
3.1 中国农业银行农户小额信贷概述 |
3.2 农户小额信贷政策及原则 |
3.2.1 农户小额信贷政策 |
3.2.2 农户小额信贷原则 |
3.3 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的分类及成因 |
3.3.1 信用风险及其成因 |
3.3.2 管理风险及其成因 |
3.3.3 利率风险及其成因 |
3.3.4 小额信贷过程中其它必须考虑的风险 |
第四章 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农行湖南省A市分行为例 |
4.1 A市农行农户小额信贷运行情况与分析 |
4.1.1 概述 |
4.1.2 A市农行农户小额信贷指标分析 |
4.2 A市农行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管理方式 |
4.2.1 A市农行农户小额信贷模式 |
4.2.2 A市农行农户贷款风险管理的几个重点环节 |
4.3 A市农行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的问题表现 |
4.3.1 评级授信工作粗糙 |
4.3.2 领导者的风险管理能力偏弱 |
4.3.3 贷款审批不严 |
4.3.4 借款人的违约成本低 |
4.3.5 贷款管理不善 |
4.4 A市农行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管理薄弱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
4.4.1 历史积弊与银行内部体制变革对基层的压力增大 |
4.4.2 三农自身赢弱的特点与商业银行利益诉求之背离 |
4.4.3 信贷风险控制的制度设计层面与基层实际操作的反差 |
4.4.4 政策支持程度与基层执行力度偏软 |
4.4.5 信贷人员素质与数量制约服务质量 |
4.4.6 农户申请贷款真实意图的不确定性易致风险 |
第五章 农业银行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的模式创新——以某“信用村”建设为例 |
5.1 农业银行农户小额贷款风险管理的模式创新——“信用村”建设 |
5.1.1 信用户培育与信用村建设是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
5.1.2 信用户的培育与管理——信用村建设的基础 |
5.1.3 信用村建设是农村信贷制度的创新 |
5.1.4 以信用户培育、信用村建设为基础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简介 |
5.2 农行B县支行培育信用户建设信用村的一个实例 |
5.2.1 对信用户的培育 |
5.2.2 对信用村的建设 |
5.2.3 农行B县支行信用村建设的初步经验 |
第六章 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的经验启示与对策建议 |
6.1 防控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的经验启示 |
6.1.1 凝聚合力,全盘把控 |
6.1.2 循序渐进,扎稳“三农”根 |
6.1.3 优选模式,杜绝“散小差” |
6.1.4 协同合作,搭建大平台 |
6.1.5 创新服务,构筑新体系 |
6.1.6 完善机制,激发原动力 |
6.2 防控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管理风险、利率风险的对策建议 |
6.2.1 防控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对策建议 |
6.2.2 防控小额信贷管理风险的对策建议 |
6.2.3 防控小额信贷利率风险的对策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临朐县村级党组织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单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2 村级党组织建设的理论概述及重要性 |
2.1 中国共产党关于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基本理论 |
2.1.1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村级党组织建设的主要思想 |
2.1.2 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关于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基本理论 |
2.1.3 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村级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思想 |
2.1.4 中共第四代领导集体关于村级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创新 |
2.2 加强和改进村级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
2.2.1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
2.2.2 改进党的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需要 |
2.2.3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要求 |
2.2.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
3 临朐县村级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分析 |
3.1 临朐县基层党组织情况概述 |
3.1.1 临朐县党组织设置现状 |
3.1.2 临朐县党员现状 |
3.1.3 临朐县村级干部队伍现状 |
3.1.4 临朐县村级党支部(总支部、党委)委员现状 |
3.2 临朐县村级党组织建设取得的成效 |
3.2.1 村级党组织体系日趋完善 |
3.2.2 村级党组织自身建设日益加强 |
3.2.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 |
3.2.4 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
4 临朐县村级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4.1 村级党组织建设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 |
4.2 村级党组织建设过程中村“两委”关系不协调 |
4.3 村级党员干部队伍素质较低 |
4.4 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比较薄弱 |
4.5 村级党组织的制度建设亟待完善 |
5 临朐县村级党组织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农村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 |
5.1.1 农村人口转移的影响因素 |
5.1.2 农村社会组织多样化的影响因素 |
5.1.3 社会矛盾的影响因素 |
5.2 农村党员干部党的观念淡薄 |
5.3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薄弱 |
5.4 村“两委”权利职责划分不清晰 |
6 新形势下加强与改进临朐县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
6.1 加强与改进临朐县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思路 |
6.1.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村级党组织领导力的物质基础 |
6.1.2 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构筑城乡统筹党建工作新局面 |
6.1.3 以推进工作机制创新为抓手,不断提升村级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 |
6.2 新形势下加强与改进临朐县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对策 |
6.2.1 加强和改进村级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 |
6.2.2 正确理顺村级党组织与村委会的关系 |
6.2.3 努力提高村级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
6.2.4 不断提升村级干部队伍的领导能力 |
6.2.5 加强村级党组织制度建设,使农村工作有章可循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四、严格把好“三关” 确保封闭运行(论文参考文献)
- [1]永春县审计全覆盖实施问题及对策研究[D]. 林燕珠. 华侨大学, 2020(01)
- [2]农地“三权分置”制度构建研究[D]. 李海霞.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3]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D]. 张彦惠.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4]精准扶贫背景下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研究[D]. 王鑫.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5]加强外包工程管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A]. 陈启福. 2017年江西省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 2017
- [6]四川省小煤矿平稳关闭的案例研究[D]. 张仕勇.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2)
- [7]我国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理论与实践互动关系研究[D]. 蔺艳娥. 陕西师范大学, 2016(11)
- [8]甘肃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D]. 董星辰. 西南科技大学, 2015(03)
- [9]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以湖南A市农行为例[D]. 王瑛.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9)
- [10]临朐县村级党组织建设问题研究[D]. 田艳丽. 山东农业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