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创设联想情景(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陈勇刚[2](2018)在《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是个体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是新时代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如何培养儿童青少年创新素质是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对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综述;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建构了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结构模型;使用相关问卷调查了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现状;设计教育实验进行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实验研究并对实验效果进行了评估,最后进行经验总结并得出结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理论探索、现状调查和教育实验三部分。第一部分:理论探索 本部分通过文献梳理与论证,在创造性系统观和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上,建构了包含环境因素、教育内容、教师因素等在内的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结构模型。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主要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创造性课堂环境和主要对教师产生影响的校园创新环境;教育内容主要涉及课程结构;教师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以及影响创造性教学行为的教师创新素质、创新观念等。几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下:课程是创新素质培养的载体,处于基础地位,课程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素质,同时教师的教学会影响课程实施的效果;创造性课堂环境对学生的创新素质产生影响;校园创新环境影响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进而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第二部分:现状调查使用相关问卷量表调查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现状、影响创新素质培养的环境因素现状、教师创造性观念及培养方式现状等,主要调查结果显示:①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在不同维度上发展不平衡;②大部分初中生创造性人格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但在自信心、怀疑性和坚持性上还有不足;③学校创新环境处于中上水平,但是还存在教师绝对权威、课外活动空间不足、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④教师偏爱的学生特征与创造性学生特征有较大出入,说明教师创造性培养观念有待提高,教师还无法很有效地应对学生的创造性行为。第三部分:教育实验 基于模型建构和现状调查的结果展开,分为教育实验中的干预方案和教育实验效果两个部分。(1)教育实验中的干预方案包括:①《学思维活动课程》的实施,根据以往实施经验和实验学校自身特点,采用了“专家培训引领——教师自主理论学习——集体微型课研讨备课——教师上学思维活动课——同伴课堂观察——课后反思交流——教育研究——学科教学应用”的课程实施模式;②创设校园创新环境,包括校长确立现代教育理念、教师加深对办学理念的理解、学校加强民主管理体制与制度、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等措施;③创设创造性课堂环境,从教学理念、资源利用、课堂提问、鼓励变通、小组活动、发展性评价、教学监控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创造性课堂环境营造的培训;④培养创新型教师,形成了一套“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自主反思和行为反馈”的教师培训模式,对教师进行了教学知识、教学能力、学科教学等方面的培训,经过三年时间,教师的创新素质和创造性教学行为有很大成长。(2)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教育实验效果:经过实验设计和数据收集,以及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织模型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果:①《学思维活动课程》实施和创造性课堂环境创设都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影响,但是前者的影响更大;②《学思维活动课程》实施和创造性课堂环境创设都对学生创造性人格有影响,但是后者的影响更大;也就是说《学思维活动课程》的实施主要影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而创造性课堂环境主要影响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方面;③《学思维活动课程》教学和创新校园造性人格都有显着影响。④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对创造性思维和创造人格都有显着影响。也就是说,《学思维活动课程》和创新校园环境通过影响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行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理论探索、现状调查和教育实验研究,得出结论:学生创新素质受到环境、课程、教师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从不同方面进行干预,系统性地进行培养;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型经过了教育实验的验证,能够对今后的创新素质培养研究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
何璐[3](2020)在《高中物理问题解决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2017年发布的课程标准中,物理核心素养下的“科学思维”对创造性思维提出了明确要求。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进行实际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教学策略,进而为一线教师培养学生物理学习中创造性思维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第一二部分是通过文献研究把现阶段有关于物理问题解决中高中学生物理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得出该课题的研究现状,确立了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并且对物理思维、物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特质及创造性解决问题模式的概念进行界定。第三部分首先对第二部分的理论进行综合,提出“人格—认知—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式”,并基于此模式对物理创造思维现状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通过问卷数据分析得出高中年级学生物理创造性思维水平普遍偏低。而且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智力水平、物理知识面都跟学生的物理创造性思维有着显着相关性。另外教师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还是较为重视,但是由于高考和时间的等因素影响了教师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程度。第四部分首先对创造性解决物理问题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关系做出了梳理。结合问卷访谈结果得到如何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示:注意培养学生创造的人格和动机;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看待问题;创造同伴相互学习的机会有利于营造安全自由的心理气氛。并且发现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型更适用挑战性的物理问题,因此高年级的学生更适用此模型。本研究结合物理学科特点,提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策略如:揭示物理本质,提高思维流畅性;克服思维定势,提高思维变通性;重视物理实验,提高思维独创性;重视交流讨论,提高思维的评价性;将“物”与“理”相结合,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运用探索教学法,提倡学生进行科学猜想;注重使用创造性性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上策略通过实践对学生的物理创造性思维水平有一定提高。第五部分是教学实践部分,将策略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前后测,结果发现学生的物理创造性思维在创造性人格、物理创造性思维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基础较好的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中创造性思维水平提高的更快。实践也表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需要漫长的过程。
吴承芳[4](2020)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思维品质的训练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突破口,对思维品质的培养符合现局势对公民所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8年版)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将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但如今的高中英语教学课堂中时常忽略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存在诸多问题。词汇是英语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内容与环节,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因此,为了深入了解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效果,本研究运用行动研究、调查问卷、访谈等研究方法在班级中展开两轮行动计划,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针对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逻辑性、创造性和批判性,可采用哪些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2)这些教学策略和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实际效果如何?(3)在词汇教学中培养思维品质的行动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行动研究将分为两轮,第一轮行动研究旨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逻辑性和创造性,提出了相对应的词汇教学策略,如词汇分解法、网络图式法、联想记忆法和扩展词义法;第二轮行动研究对第一轮研究进行调整和改进,并在此基础上加入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提出了构建语境法和文化背景法两种词汇教学策略。行动研究后的调查结果发现,学生不仅在英语词汇的掌握和运用方面得到了提高,而且在思维品质方面也得到了显着提升。这说明本研究采取的词汇教学策略和方法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上具有有效性,也为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上提供一些拙见。
王长江[5](2015)在《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及其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优秀人才是我国现阶段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首先综合运用文献法、比较分析、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学习科学等为理论基础,构建了“思维型”课堂教学框架,并以初中物理为学科背景,探索了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过程;接着选取270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以测量学指标良好的量表作为测试工具,开展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对学生创新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促进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论文最后提出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思维型”课堂教学的建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理论探究、实验研究和实施建议三部分。本研究的理论探究部分,目的在于构建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框架,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以“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为基础,设计了“思维型”课堂教学框架。这个框架以认知冲突、自主建构、思维监控、应用迁移四条基本原理为核心,包括4个基本教学环节:以诱发思维动机为特征的教学导入、以引发思维动力为特征的教学过程、以思维监控为特征的教学反思和以灵活运用为特征的应用迁移。第二部分,探讨在“思维型”课堂教学框架中,如何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物理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吸收了科学教育领域中概念转变、核心概念、论证教学与合作探究等最新研究成果,以及认知科学中的关于创新素质的最新研究成果。物理概念教学、规律教学、习题教学和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常见的4种教学形式。本研究从知识形成心理、教学环节、教学策略等方面,就如何将“思维型”课堂教学的基本原理融入到这4种形式的教学中展开讨论,其中:在概念教学探索中,讨论了概念引入、概念形成、理解运用以及反思小结等环节的教学策略,并以《物质的密度》一节内容为教学课例,讨论了基本问题的设计、培养创新素质的教学活动的设计,最后展示完整的教学设计。在规律教学探索中,设计了“思维型”规律教学环节,讨论了提出问题、建立规律、运用规律以及反思小结等环节的教学策略,并以《平面镜》一节内容为教学课例,讨论了基本问题的设计、培养创新素质的教学活动的设计,最后展示了完整的教学设计。在习题教学探索中,设计了习题教学环节,每个教学环节都包括前后相继的两个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最后讨论了确定问题、提出假设、形成计划、方案实施、回顾反思等5个环节的教学策略。在实验教学探索中,讨论了如何将“思维型”课堂教学的基本原理融入到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教学,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本研究的实验研究部分,目的在于探究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框架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对实验过程进行描述。本研究采取“准实验”设计,进行前测-后测对照组设计。在实验方案中设计了以“思维型”课堂教学框架、学校类别、学习基础类别为自变量,以知识理解、科学创造力、创造性倾向、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倾向、学习动机等为因变量的研究架构,研究对象为3所不同学校的学生;实验教师均自愿参加教学实验,并且都参加了培训;确定了每项具体研究的测试工具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第二部分,探究了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初二物理教学中,开展“思维型”课堂教学,能显着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科学创造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倾向、内部学习动机以及创造性倾向之好奇心、冒险性和挑战性三个层面。2.在初二物理教学中,开展“思维型”课堂教学,不能显着提高学生创造性倾向之想象力层面,不能显着提升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3.在初二物理教学中,开展“思维型”课堂教学,均能显着提高不同学习基础学生的知识理解水平、科学创造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倾向、内部学习动机以及创造性倾向之好奇心、冒险性和挑战性三个层面。4.在初二物理教学中,开展“思维型”课堂教学,均能显着提高不同学校类别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倾向以及创造性倾向之好奇心、冒险性和挑战性三个层面。本研究的实施建议部分,对于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思维型”课堂教学,从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建议。概括起来,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能显着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
王萍萍[6](2018)在《基于任务设计的发展初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课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目前,有关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按照关注层面的不同,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宏观层面关注数学学科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中观层面关注具体学科分支(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微观层面关注具体一堂课的创造性思维教学。已有文献显示,研究者围绕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宏观层面,得到的研究结果大多具有学科一般性,而针对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关注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研究。研究者指出培养高层次数学能力需要相应的教学任务和相应的教学策略(Stein,2001;鲍建生,周超,2009)。基于这一观点,本研究立足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中观层面,即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数学分支,分别探讨如下三个问题:(1)初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有哪些行为表现?(2)为发展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有哪些有效的任务设计策略?(3)为发展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有哪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其中,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后两个问题的基础。本研究立足于中观层面,综合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展开质性研究。首先以数学宏观层面为切入点,结合不同数学分支特征,形成中观层面初步的创造性思维行为分析框架。接着以此行为分析框架为基础,初步形成中观层面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和教学策略框架,再根据中观层面的三个框架进行微观层面的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有两个作用,一方面展示怎样应用中观层面三个框架于具体一节课的教学;另一方面,在研究过程中反过来修正和完善中观层面的三个框架。由于本研究具有特殊的发展目标(发展创造性思维),设计课例从研究角度和教学角度同时展开,根据中观层面的三个框架,通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结合一线教师的意见,在一节课中选择若干创造性教学干预点进行创造性任务的设计和整节课的设计,依据框架实施教学。在课例研究过程中,修正和丰富三个框架,得出研究结果。通过“数与代数”的两个课例(《算24点》和《字母表示数》)、“图形与几何”的两个课例(《圆周角》和《一分为二》)、“统计与概率”的一个课例(《方差》)研究,得到三个数学分支以思维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和精致性为主要特征维度的进一步细化完善的创造性思维行为分析框架(见7.1节),三个数学分支以背景、结构和认知为主要任务设计维度且兼顾创造性思维四个维度发展侧重的进一步细化完善的创造性任务设计框架(见7.2节),以及三个数学分支以氛围营造和方法引导为主要教学维度且兼顾创造性思维四个维度发展侧重的进一步细化完善的创造性任务教学框架(见7.3节)。上述研究结果是在数学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首轮课例研究下得到的,可进一步修正完善。
崔东泽[7](2020)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创造力培养模式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将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发展命运的关键因素。智慧学习环境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学习环境中的高级形态,探究智慧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创造力的系统观认为,创造力产生于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本研究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即大学生创造力的构成要素、创新思维水平的现状是什么?智慧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创造力培养模式如何构建?智慧学习环境对于大学生创造力的提升是否有效?文章首先回顾了创造力的构成理论,根据创造力的影响因素设计了“大学生创造力现状调查问卷”、“创新思维问卷”和“创新知识问卷”,将分析结果作为课程设计的起点。在“大学生创造力的交互作用要素”基础上,结合活动设计理论提出了面向大学创造力培养的在线开放课程设计理论模型。以高校的公选课《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为例,构建了基于课立方平台的智慧学习环境,并采用行动研究法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验证数据来自四部分内容:后测调查问卷、学生访谈、课立方学习过程数据和学生创新设计作品。文末对研究进行了总结;结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及智慧环境下大学生创造力培养模式提出了一些策略和建议。
刘思琪[8](2020)在《STEM教育下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调查与培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基础教育的逐步改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越来越受到重视。创造性思维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基于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多角度思考形成新颖、实用的产品的思维活动,其主要包括创造性倾向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两种成分。STEM教育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新途径之一,近年来在科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现状,及STEM教育对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影响,本文首先利用了《威廉斯创造性倾向测验》、《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问卷》、《关于STEM教育下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现状调查》分别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学生方面存在如下特点:1)中学生创造性倾向水平良好,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语言、图形任务中表现不一致;2)创造性倾向方面男女生差异不明显,但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女生高于男生;3)接受STEM教育的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总体水平高于未接受STEM教育的学生,但是在某些方面如创造性倾向、思维的精致性等与未接受STEM教育的学生没有差异。在教师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对STEM教育和创造性思维的认识不够深入;2)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操作方法有待改进;3)自身创新教学能力需要提高等,继而从学生、教师两方面分析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然后,依据调查结果,结合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等,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提出了STEM教育下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策略,包含:1)创新STEM学习主题,包括创新学习主题类型、创新学习主题内容;2)优化STEM学习活动,包括巧妙创设问题、革新工程设计、活用训练方法;3)更新学习工具,在不同学习环节中灵活运用各种类型的信息化工具,以营造创造性学习氛围。最后,依据培养策略,设计了三个基于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STEM教学案例,包括米酒的制作STEM活动、利用3D CAD制作会飞的“人”、无壳孵化小鸡STEM学习主题。总的来说,本研究提出的培养策略和教学案例可以为一线教师开展STEM教学提供一定参考,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帮助。
姜玉莲[9](2017)在《技术丰富课堂环境下高阶思维发展模型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未来社会的需求将是个性化与创新性人才。这些变化都需要重构教育的新形态,促使学习者从知识与技能习得转向高级综合能力的培养。反映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就是深层次学习、知识建构、问题解决等高级认知活动,以及思维的自我监控等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这些都需要利用丰富的技术样态以及所创设的课堂丰富环境来改善学习,进而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但目前国内对技术支持下的高阶思维课堂情境研究,大多停留在价值与意义描述上,缺乏技术、思维与课堂教学情境的复杂性分析、实证性研究和可操作性流程设计。因此,聚焦技术丰富课堂环境下高阶思维发展规律和模型建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基于以上背景与问题,本研究从课堂情境和发展视角,围绕技术丰富课堂环境对高阶思维发展变化及影响规律这一核心问题,对技术丰富课堂环境下高阶思维发展的本质、过程、机制及规律进行系统化分析与归纳性推理,在真实课堂情境和具体教学过程中,逐步完成发展模型的意义建构、模型解释与应用建议。研究共包含三大部分:技术与思维发展关系辨析是本研究的出发点;技术丰富环境与高阶思维本质解析是本研究的基础;针对丰富课堂环境、课堂教与学活动、高阶思维发展关系及其相互影响,构建高阶思维一般性、操作性发展模型是本研究的核心任务。本研究以12所不同年级、不同发展水平和6个不同发展区域的中小学为实证研究对象,以初三年级阅读写作课堂为实验干预与观察案例,综合采用了文献分析法、横断研究方法、因素分析法、结构方程法、行动研究和微观发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并引用了目前国外潜变量建模比较受推崇的Mplus作为分析工具。研究过程发现:第一,技术本身并不能直接产生思维,技术是通过不同的使用方式和情境去影响思维发生的。技术的使用与思维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尤其是网络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带来的复杂任务解决,使“人机”思维方式更加融合化。技术与思维的临界点是教学组织活动与策略。控制这个临界点是技术丰富课堂环境与高阶思维发展的关键环节。第二,技术丰富性除了具有“种类多”“数量大”“涉及面广”等外延概念之外,更具有“使丰富”“使广博”等内涵意义,是技术影响的内在程度与满意效果。而且由于技术呈现信息和内容能力的不同,技术存在“丰富度”差异。判断技术丰富度价值的标准是既不能“模糊过度”,也不能具有“不确定性”,需要与学习者体验需求相匹配,更要让其得到满足。第三,高阶思维结构是高阶思维发展的基础,高阶思维发展过程也是高阶思维结构的活动过程。高阶思维作为一种高级综合能力,具有复杂性、非线性和难以测量性,但可以通过学习者外显行为和情感倾向等进行识别。高阶思维系统属性决定了高阶思维行为不是一个孤立的领域,而是认知、情感、技能的共同整合。行为“统整”认知、情感、能力倾向所形成的八个静态因子、三个动态因子,以及五个思维品质因子的高阶思维结构模型,既是知识材料、思维类型、思维存在形态、思维能力倾向与品质表征组成的系统化层次结构,也是具有动态发展过程与机制的认知结构。这种基于课堂情境的高阶思维结构模型,可以对高阶思维发展过程与机制、路径与阶段进行很好的表征,提供可操作性的发展模型,其结果是培养具有高阶知识、智慧性情操和高阶思维能力胜任力的人。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技术丰富课堂环境对高阶思维发展整体具有促进作用。但由于技术类型、样态、功能、丰富度以及呈现的内容特征和应用者个体特征的不同,技术的丰富性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和表征。班级技术环境的应用对整个高阶思维行为都会产生显着性变化,社交媒体、资源类型与数字化平台对高阶思维的促进具有选择性,教师与学生个体应用技术环境对高阶思维发展不具有显着性。这些研究结果都说明技术与思维发展需要教与学活动组织,尤其是班级技术应用文化氛围和课堂技术丰富情境的创设在高阶思维发展中更具有重要性。第二,高阶思维发展过程具有多样性、复杂性、非线性、突变性与渐变性相结合、从低到高螺旋式发展等特征。因此,基于问题解决的高阶思维过程也是各种策略在不同阶段的优化组合,这种优化组合需要考虑个人的认知水平、认知风格、思维的倾向性以及学科、性别与区域文化等特征,也需要考虑个体在问题解决时策略的变化规律和优化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促进高阶思维可持续发展。第三,这种基于课堂情境和发展视角,以“行为”统整为核心,围绕技术丰富课堂环境、高阶思维课堂教与学、高阶思维发展整体协调三个维度,以及高阶思维教与学活动与技术丰富课堂环境五要素之间的整合与交互机制,形成的行为统整下“三维五位一体”高阶思维协同发展模型以及创生的成熟度评价体系,从教学目标层面上有助于对高阶思维发展过程、行为表征及发展效果进行预设性和过程性评价,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阶思维课堂发展提供了一般性理论范式,也为高阶思维课堂实践提供了可操作的认知诊断及教学干预评价体系。本研究在理论上、方法上和实践上均有一定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阶思维教学与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优化数字化资源与环境、提高学生认知水平与技能诊断、认知策略优化以及精准教学干预都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性模式。模型的实践应用与完善也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刘怡玲[10](2020)在《基于奥尔夫教学法的小学生音乐创造力培养现状研究》文中提出音乐创造力的培养最早由国外教学法的引入而受国人重视,世界三大音乐体系之一的奥尔夫教学法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笔者结合奥尔夫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探讨了小学生音乐创造力培养内容及奥尔夫教学法对学生音乐创造力培养的价值,丰富了教师对小学生音乐创造力培养的关注角度。本研究采取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和访谈法来分析和研究基于奥尔夫教学法的小学生音乐创造力培养现状。小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意识及对培养内容的关注,故笔者根据“音乐创造力”定义及内涵分析,笔者将小学生音乐创造力培养内容归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培养学生参与音乐创造活动两大内容。其中,根据心理学及音乐学科领域内容,本文的创造性思维特性培养主要从“流畅性”、“变通性”、“新颖性”和“适切性”加以观察。在活动领域,根据奥尔夫教学法的教学观念、课程领域及与创造力培养有关的活动练习,笔者定义了小学音乐课堂中基于奥尔夫教学法开展的创造活动内容,主要从“嗓音造型”、“动作造型”和“器乐造型”三大活动领域中开展。最终,笔者从教师的创造力培养意识、学生的音乐创造活动培养情况和学生的音乐创造性思维培养情况三个角度着重进行了结果分析。研究中发现,教师能在课堂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它的多领域活动类型能在音乐课堂中被有效结合,但教师教学时缺乏对教学法的完整认知和创新思考,教学形式比较简单相似;此外,学生的音乐创造性思维能在奥尔夫教学法下各类活动中体现,同一创造活动可以同时培养多个特性能力,但不同特性在不同的活动类型中有凸显性,所以各领域活动都有开展价值,目前存在活动频率不等或开展不深入的情况;最后,笔者发现教师的音乐创造力培养意识存在,但目的性不强,教师也缺乏对音乐创造力培养的多角度思考。故笔者从教学目标设立、教学方法运用、教学活动设计、评价量表设计、跨学科关注及对环境资源的创设利用等角度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期望在奥尔夫教学法的结合下,促进教师更全面且有针对性地提升对学生音乐创造力培养的关注。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创设联想情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创设联想情景(论文提纲范文)
(2)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核心驱动 |
1.1.2 创新是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
1.1.3 创新是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创新素质的涵义 |
1.3.2 创新素质的影响因素 |
1.3.3 创新素质培养的理论与方法 |
1.3.4 国内外创新素质培养的实践研究 |
1.4 研究问题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进程 |
第2章 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模型建构 |
2.1 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型建构的理论基础 |
2.1.1 创造性系统观的相关理论模型 |
2.1.2 教育生态学理论 |
2.2 学校生态环境中影响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主要因素 |
2.2.1 学校生态环境 |
2.2.2 影响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教育内容因素 |
2.2.3 影响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环境因素 |
2.2.4 影响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教师因素 |
2.3 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结构模型 |
第3章 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现状调查 |
3.1 初中生创造性现状调查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方法 |
3.1.3 研究结果 |
3.2 学校环境调查 |
3.2.1 研究目的 |
3.2.2 研究方法 |
3.2.3 研究结果 |
3.3 教师有关创造性培养的观念调查 |
3.3.1 研究目的 |
3.3.2 研究方法 |
3.3.3 研究结果 |
3.4 讨论 |
第4章 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教育实验方案 |
4.1 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教育实验方案设计 |
4.2 开设创新课程 |
4.2.1 《学思维活动课程》介绍 |
4.2.2 《学思维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法 |
4.3 创设创新环境 |
4.3.1 创设创新的校园环境 |
4.3.2 创设创新的课堂环境 |
4.4 培养创新教师 |
4.4.1 方案目标 |
4.4.2 教师创新培训的主要措施 |
4.4.3 培训创新型教师的实施情况 |
4.4.4 教师创造性教学案例 |
第5章 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教育实验效果 |
5.1 实验研究的目的和假设 |
5.1.1 实验目的 |
5.1.2 实验假设 |
5.2 实验设计 |
5.2.1 设计方法 |
5.2.2 变量界定 |
5.2.3 实验对象 |
5.2.4 实验工具 |
5.3 实验过程 |
5.4 数据处理 |
5.5 实验结果及讨论 |
5.5.1 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方案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
5.5.2 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方案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影响 |
5.5.3 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方案对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的影响 |
5.6 综合分析与讨论 |
第6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经验总结 |
6.2.1 实施创新课程方面的经验 |
6.2.2 创设创新环境方面的经验 |
6.2.3 培养创新教师方面的经验 |
6.3 研究的创新点 |
6.4 研究局限 |
6.5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高中物理问题解决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提出 |
1.1.2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状况及水平 |
1.3.2 国内研究状况及水平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思维与物理思维 |
2.1.1 思维 |
2.1.2 物理思维 |
2.2 创造思维与物理创造思维 |
2.2.1 创造思维 |
2.2.2 物理创造思维 |
2.2.3 创造性人格特质 |
2.3 创造性问题解决 |
2.4 理论基础 |
2.4.1 斯滕伯格创造力投资理论 |
2.4.2 吉尔福特创造性人格特质理论 |
2.4.3 创造性思维测量理论 |
2.4.4 创造性问题解决理论 |
第三章 高中学生物理问题解决中创造思维调查分析 |
3.1 创造性思维的“人格—认知—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型” |
3.2 高中学生物理问题解决中创造思维能力问卷编制 |
3.2.1 创造性思维测量依据 |
3.2.2 创造性人格测量依据 |
3.2.3 高中生创造性思维测量问卷说明 |
3.3 学生和教师关于创造性思维调查 |
3.3.1 调查目的 |
3.3.2 调查方法 |
3.3.3 调查对象 |
3.4 结果分析 |
3.4.1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
3.4.2 教师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
3.5 高中学生物理问题解决中创造性思维影响因素分析 |
3.6 调查结果总结 |
第四章 物理问题解决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 |
4.1 创造性问题解决过程与创造性思维模型解析 |
4.1.1 创造性解决问题模型的启示 |
4.1.2 创造性解决过程分析 |
4.2 应用创造性解决问题模型的物理教学特点 |
4.2.1 强调挑战性物理问题情境的呈现 |
4.2.2 强调合作学习 |
4.2.3 注重发散和聚合思维的结合与交替 |
4.3 基于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型的培养物理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 |
4.3.1 揭示物理本质,提高思维流畅性 |
4.3.2 克服思维定式,提高思维变通性 |
4.3.3 重视物理实验,提高思维独创性 |
4.3.4 重视交流讨论,提高思维评价性 |
4.4 基于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型训练物理创造性思维方法 |
4.4.1 “物”与“理”结合,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
4.4.2 运用探索教学法,倡导学生进行科学猜想 |
4.4.3 注重创造性解决问题方法 |
第五章 物理问题解决中创造性思维培养实践研究 |
5.1 实践研究目的及假设 |
5.1.1 实践研究目的 |
5.1.2 实践研究假设 |
5.2 实施方案 |
5.2.1 实践对象 |
5.2.2 实践方法 |
5.2.3 实践过程 |
5.3 教学案例分析 |
5.3.1 案例一《摩擦力》 |
5.3.2 案例二《自由落体》 |
5.3.3 案例三《测量重力加速度》 |
5.4 实践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 |
6.3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思维品质 |
2.1.2 词汇教学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3章 相关理论基础 |
3.1 认知发展理论 |
3.2 图式理论 |
3.3 语用情境教学理论 |
3.4 相关理论与本研究应用的关系 |
第4章 行动研究方案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目标 |
4.3 研究工具 |
4.4 研究设计 |
第5章 行动研究具体内容 |
5.1 行动研究的准备阶段 |
5.1.1 问题的发现 |
5.1.2 词汇教学策略研究 |
5.2 第一轮行动研究 |
5.2.1 行动计划与实施 |
5.2.2 教学案例分析 |
5.2.3 行动结果与反思 |
5.3 第二轮行动研究 |
5.3.1 行动计划与实施 |
5.3.2 教学案例分析 |
5.3.3 行动结果与反思 |
5.4 行动研究的总结评估阶段 |
5.4.1 词汇后测结果与分析 |
5.4.2 思维品质后测结果与分析 |
第6章 行动研究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教学启示 |
6.3 研究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5)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及其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
1.1.2 学术领域的持久关注 |
1.1.3 教学改革的重要选择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教学理论的关注焦点 |
1.3.2 科学教学研究的进展 |
1.3.3 创新素质培养的研究 |
1.4 研究问题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进程 |
第2章 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探索 |
2.1 “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建构 |
2.1.1 理论基础 |
2.1.2 基本原理 |
2.1.3 核心思想 |
2.1.4 “思维型”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理论探索 |
2.2 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中概念教学探索 |
2.2.1 概念形成的心理过程 |
2.2.2 概念教学环节设计 |
2.2.3 概念教学策略分析 |
2.2.4 概念教学设计示例 |
2.3 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中规律教学探索 |
2.3.1 规律形成的心理过程 |
2.3.2 规律教学环节设计 |
2.3.3 规律教学策略分析 |
2.3.4 “思维型”规律教学示例 |
2.4 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中习题教学探索 |
2.4.1 程序性知识形成的心理过程 |
2.4.2 习题教学环节设计 |
2.4.3 习题教学策略分析 |
2.4.4 “思维型”习题教学示例 |
2.5 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中实验教学探索 |
2.5.1 演示实验教学探索 |
2.5.2 分组实验教学探索 |
第3章 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对创新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目的与假设 |
3.1.1 实验目的 |
3.1.2 实验假设 |
3.2 实验方法与过程 |
3.2.1 实验设计 |
3.2.2 实验对象 |
3.2.3 实验工具 |
3.2.4 实验程序 |
3.2.5 数据处理 |
3.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3.1 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对学生知识理解的影响 |
3.3.2 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对学生科学创造力的影响 |
3.3.3 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对学生创造性倾向的影响 |
3.3.4 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
3.3.5 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的影响 |
3.3.6 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
3.4 综合讨论 |
3.4.1 对实验方法的讨论 |
3.4.2 对实验过程的讨论 |
3.4.3 对实验结果的讨论 |
3.5 实验结论 |
第4章 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的实施建议 |
4.1 教学准备方面的建议 |
4.2 教学设计方面的建议 |
4.3 教学活动方面的建议 |
4.4 教学方法方面的建议 |
4.5 教学环境方面的建议 |
4.6 教学评价方面的建议 |
第5章 结语 |
5.1 研究的回顾与结论 |
5.1.1 研究回顾 |
5.1.2 研究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
5.2.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5.2.2 研究的局限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基于任务设计的发展初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课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展创造性思维是人的发展赋予教育的必然使命 |
1.1.2 发展创造性思维是数学教育的本质属性 |
1.1.3 发展数学创造性思维需要落实于课堂教学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4.1 数学创造性思维 |
1.4.2 教学任务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创造力领域的相关研究 |
2.1.1 创造力研究的基本理念 |
2.1.2 创造力的聚合理论 |
2.1.3 创造性思维研究 |
2.1.4 创造力教学研究 |
2.1.5 创造性思维评价研究 |
2.1.6 小结 |
2.2 数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研究 |
2.2.1 思维、数学思维与数学创造性思维 |
2.2.2 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多角度理解 |
2.2.3 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4 数学创造性思维教学研究 |
2.2.5 数学创造性思维评价研究 |
2.2.6 初中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特点研究 |
2.2.7 小结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过程 |
3.2.1 总体研究阶段 |
3.2.2 创造性思维行为分析框架的初步构建 |
3.2.3 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及教学策略框架的初步构建 |
3.2.4 课例研究的过程 |
3.3 研究工具 |
3.3.1 学生测试卷和访谈工具 |
3.3.2 教师的问卷和访谈工具 |
3.3.3 课堂观察记录表 |
3.4 数据收集 |
第4章 “数与代数”课例研究 |
4.1 “数与代数”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
4.1.1 “数与运算”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
4.1.2 “代数”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
4.2 本章研究思路 |
4.2.1 研究思路 |
4.2.2 初步构建的“数与代数”创造性思维分析框架 |
4.2.3 初步的“数与代数”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和教学策略框架 |
4.2.4 课例的选择 |
4.3 课例一:《算24 点》 |
4.3.1 设计前的调研 |
4.3.2 第一次教学设计及教学简析 |
4.3.3 第二次教学设计及教学分析 |
4.3.4 课例小结 |
4.4 课例二:《字母表示数》 |
4.4.1 设计前的调研 |
4.4.2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4.4.3 第一课时教学分析及反馈 |
4.4.4 第二课时教学情况简述 |
4.4.5 课例小结 |
4.5 “数与代数”课例研究小结 |
4.5.1 修正的“数与代数”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 |
4.5.2 修正的“数与代数”创造性任务教学策略框架 |
4.5.3 修正的“数与代数”创造性思维行为分析框架 |
第5章 “图形与几何”课例分析 |
5.1 “图形与几何”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
5.2 本章研究思路 |
5.2.1 研究思路 |
5.2.2 初步构建的“图形与几何”创造性思维分析框架 |
5.2.3 初步的“图形与几何”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和教学策略框架 |
5.2.4 课例的选择 |
5.3 课例(一):《圆周角》 |
5.3.1 设计前的调研 |
5.3.2 教学设计 |
5.3.3 教学分析 |
5.3.4 课后访谈及调查分析 |
5.3.5 课例小结 |
5.4 课例(二):《一分为二》 |
5.4.1 设计前的调研 |
5.4.2 教学设计 |
5.4.3 教学分析及反馈 |
5.4.4 课例小结 |
5.5 “图形与几何”课例研究小结 |
5.5.1 修正的“图形与几何”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 |
5.5.2 修正的“图形与几何”创造性任务教学策略框架 |
5.5.3 修正的“图形与几何”创造性思维行为分析框架 |
第6章 “统计与概率”课例分析 |
6.1 “统计与概率”学习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
6.2 本章研究思路 |
6.2.1 研究思路 |
6.2.2 初步构建的“统计与概率”创造性思维分析框架 |
6.2.3 初步的“统计与概率”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和教学策略框架 |
6.2.4 课例的选择 |
6.3 课例:《方差》 |
6.3.1 设计前的调研 |
6.3.2 教学设计 |
6.3.3 教学分析及反馈 |
6.3.4 课例小结 |
6.4 “统计与概率”课例小结 |
6.4.1 修正的“统计与概率”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 |
6.4.2 修正的“统计与概率”创造性任务教学策略框架 |
6.4.3 修正的“统计与概率”创造性思维行为分析框架 |
第7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7.1 初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行为表现框架 |
7.1.1 基于课例的研究结果 |
7.1.2 行为分析框架的共性提炼 |
7.2 初中生数学创造性任务设计策略框架 |
7.3 初中生数学创造性任务教学策略框架 |
7.4 研究的反思 |
7.4.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7.4.2 本研究的不足 |
7.4.3 后继研究展望 |
参考资料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第一阶段参与设计与讨论的部分课例简表 |
附录2 培养中小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调查问卷 |
附录3 《圆周角》前测卷 |
附录4 《圆周角》后测卷 |
附录5 《算24 点》课后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6 课堂观察记录表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7)智慧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创造力培养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缘起 |
2.研究问题 |
3.研究方法 |
4.研究思路 |
5.研究意义 |
6.论文组织结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创造力(Creativity) |
1.1.2 创新思维(Innovative thinking) |
1.1.3 智慧学习环境(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SLE) |
1.2 理论基础 |
1.2.1 人本主义理论 |
1.2.2 活动设计理论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创造力及创造性思维测试工具研究 |
1.3.2 智慧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 |
1.3.3 智慧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研究 |
第二章 大学生创造力及创新思维现状调查 |
2.1 创造力的构成理论 |
2.2 调查工具的编制 |
2.2.1 课程起点综合问卷的编制 |
2.2.2 创新思维问卷的选取 |
2.2.3 创新知识问卷的编制 |
2.3 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2.3.1 综合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2.3.2 创新思维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2.3.3 创新知识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
2.4 调查结论与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课程设计理论模型 |
3.1 大学生创造力的交互作用要素 |
3.2 面向“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智慧课程设计理论模型 |
3.2.1 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划分 |
3.2.2 按照创造性思维阶段设计课程和教学任务 |
3.2.3 创造力的交互作用因素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OBE导向的智慧学习环境构建 |
4.1 智慧学习环境的选取 |
4.2 OBE |
4.3 OBE导向的智慧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建设 |
4.3.1 定义学习成果 |
4.3.2 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
4.3.3 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
4.3.4 学习资源设计 |
4.3.5 学习活动设计 |
4.3.6 学习评价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组合法”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 |
5.1 “组合法”的教学设计 |
5.1.1 教学目标设计 |
5.1.2 教学内容设计 |
5.1.3 教学策略设计 |
5.1.4 教学活动设计 |
5.1.5 教学评价设计 |
5.2 教学实施 |
5.2.1 课堂观察 |
5.2.2 网上课程数据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智慧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效果分析 |
6.1 问卷调查与后测 |
6.1.1 大学生“智慧课堂学习体验及满意度”调查问卷 |
6.1.2 创新思维问卷的前后测比较研究 |
6.1.3 创新知识问卷的前后测比较研究 |
6.1.4 创新知识和创新思维前后测综合研究 |
6.2 课程整体数据概况 |
6.3 学生访谈及分析 |
6.3.1 访谈对象 |
6.3.2 访谈提纲 |
6.3.3 访谈结果 |
6.3.4 访谈结论 |
6.4 学生的创新作品评价 |
6.4.1 评价标准 |
6.4.2 评价方式 |
6.4.3 创新作品评价统计 |
6.5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5.1 调查结论 |
6.5.2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主要的创新点 |
7.3 不足之处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普林斯顿量表 |
附录2 知识调查量表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8)STEM教育下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调查与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创造性思维是适应未来社会的一个必备条件 |
1.1.2 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各国的一个重要教育目标 |
1.1.3 当前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有待改进 |
1.1.4 STEM教育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一条新途径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案例分析法 |
1.5 研究思路 |
2 概念界定和研究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创造性思维的定义 |
2.1.2 创造性思维的组成要素 |
2.1.3 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思维辨析 |
2.2 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研究 |
2.2.1 创造性思维的评价 |
2.2.2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
2.3 关于STEM教育的研究 |
2.3.1 起源与发展 |
2.3.2 内涵解析 |
2.3.3 STEM教育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关系 |
3 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现状调查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对象 |
3.3 调查工具 |
3.4 调查过程 |
3.5 调查结果分析 |
3.5.1 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现状 |
3.5.1.1 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整体情况 |
3.5.1.2 男女生创造性思维的差异性检验 |
3.5.1.3 STEM教育下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对比研究 |
3.5.2 教师对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调查现状 |
3.5.2.1 教师对STEM教育和创造性思维的认识 |
3.5.2.2 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操作方法 |
3.5.2.3 教师自身创新教学能力 |
3.5.3 影响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分析 |
3.5.3.1 学生层面 |
3.5.3.2 教师层面 |
4 STEM教育下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策略 |
4.1 创新STEM学习主题 |
4.1.1 创新学习主题的类型 |
4.1.2 创新学习主题的内容 |
4.2 优化STEM学习活动 |
4.2.1 巧妙创设问题 |
4.2.2 革新工程设计 |
4.2.3 活用技能训练方法 |
4.3 更新STEM学习工具 |
5 基于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STEM教学案例 |
5.1 案例一米酒的制作STEM活动 |
5.2 案例二利用3DCAD制作会飞的“人” |
5.3 案例三无壳孵化小鸡STEM学习主题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
附录 Ⅱ |
附录 Ⅲ |
致谢 |
(9)技术丰富课堂环境下高阶思维发展模型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背景 |
(一) 社会背景 |
(二) 理论背景 |
(三) 现实审视 |
三、问题提出 |
(一) 课堂情境是思维发展的基础 |
(二) 本研究的核心任务与问题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 高阶思维 |
(二) 学习环境 |
(三) 课堂环境 |
(四) 技术丰富环境 |
(五) 技术丰富课堂环境 |
五、研究意义与价值 |
(一) 理论价值 |
(二) 教育实践意义 |
(三) 社会意义 |
六、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高阶思维发展理论基础的研究 |
(一) 思维定义与特征的研究 |
(二) 思维结构、功能及研究范式述评 |
(三) 思维发展历史及本质综述 |
二、高阶思维课堂教学相关理论支撑 |
(一) 原始问题 |
(二) 活动理论 |
(三) 对话理论 |
(四) 深层次学习 |
(五) 知识建构 |
(六) 问题解决 |
三、技术支持课堂环境的应用与演变的研究 |
(一) 新兴技术教育应用及发展趋势研究 |
(二) 技术丰富与数字化环境演变述评 |
(三) 技术支持学习环境研究现状分析 |
四、高阶思维本体及发展理论研究 |
(一) 内涵、结构及表征述评 |
(二) 高阶思维发展模式及评价研究 |
(三) 高阶课堂培养及影响因素研究 |
五、技术丰富环境与高阶思维发展研究 |
(一) 技术与思维相关性研究 |
(二) 技术与思维发展临界点研究 |
(三) 技术丰富课堂环境下高阶思维培养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
(四) 技术丰富高阶思维课堂特征与教学设计研究 |
(五) 技术丰富课堂环境下高阶思维发展效果评价的研究 |
(六) 技术丰富课堂环境下高阶思维发展研究方法述评 |
第二章 整体设计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目标与基本假设 |
(一) 研究目标确定 |
(二) 基本假设设定 |
二、研究内容与框架 |
(一) 研究内容阐释 |
(二) 研究内容框架 |
三、研究对象与具体方法 |
(一) 研究对象确定 |
(二) 研究方法选择 |
四、技术路线与工具 |
(一) 技术实现路线 |
(二) 研究工具选择 |
第三章 高阶思维发展表征及因果结构效应研究 |
一、高阶思维结构ESEM探索性结构分析 |
(一) 研究方法与具体应用 |
(二) 因子分析过程与发现 |
二、高阶思维结构因果结构效应 |
(一) 一阶因子因果结构效应模型分析 |
(二) 二阶因子因果结构效应模型分析 |
三、高阶思维品质因素分析 |
(一) 探索性因素分析 |
(二) 验证性因素分析 |
(三) 因果结构模型 |
四、高阶思维结构与品质影响效应及因果结构 |
(一) 一阶因子结构与品质影响效应及结构模型 |
(二) 二阶因子结构与品质影响效应及结构模型研究 |
第四章 技术丰富课堂环境对高阶思维发展影响差异性及结构效应实证研究 |
一、技术丰富课堂环境现状及应用潜能调查 |
(一) 总体状况调查 |
(二) 应用现状比较 |
(三) 应用潜能分析 |
二、技术丰富课堂环境对高阶思维结构与品质差异性分析 |
(一) 对高阶思维结构影响差异性分析 |
(二) 对高阶思维品质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
三、技术丰富课堂环境对高阶思维结构与品质影响结构效应研究 |
(一) 性别、年级、地区影响效应 |
(二) 不同丰富技术种类与应用层次影响效应 |
(三) 不同技术对品质影响效应及多维结构分析 |
第五章 技术丰富课堂环境与高阶思维发展框架理论 |
一、技术丰富课堂环境本质 |
(一) “丰富”语义的阐释 |
(二) 基于媒介丰富与使用满足理论的理解 |
(三) 技术丰富课堂环境本质的思考 |
二、高阶思维结构发展理论 |
(一) 高阶思维结构与功能 |
(二) 高阶思维结构的发展原则 |
(三) 高阶思维结构发展的特征 |
(四) 高阶思维结构要素及表征 |
(五) 高阶思维层级结构及体系 |
(六) 高阶思维结构发展过程与机制框架 |
三、技术丰富环境下高阶思维结构发展的价值取向 |
四、技术丰富课堂环境下高阶思维结构发展的认识论框架 |
(一) 高阶思维发展主导下技术丰富课堂环境创设 |
(二) 技术丰富课堂环境下高阶思维教学的设计 |
(三) 技术丰富环境下高阶思维课堂组织及师生关系重构 |
(四) 技术丰富课堂环境下高阶思维结构发展效果评价 |
(五) 技术丰富课堂环境对高阶思维发展影响分析 |
第六章 技术丰富课堂环境下高阶思维发展微观发生法实验研究 |
一、阅读写作思维在高阶思维结构发展中的重要性 |
(一) 语文学科的思维素养 |
(二) 阅读写作在高阶思维发展研究中的重要性 |
二、技术丰富课堂环境下阅读写作实践跟踪与现状调查 |
(一) 技术丰富课堂环境下阅读写作实践纵向跟踪 |
(二) 技术丰富课堂环境下阅读写作状况横断调查 |
三、技术丰富环境下作文课堂教学影响因素分析 |
(一) 作文课堂教学影响因素 |
(二) 作文课堂教学影响因素结构模型及发展水平 |
四、技术丰富课堂环境下高阶思维微观发生法阅读写作教学实验 |
(一) 实验目的与对象 |
(二) 阅读写作实验案例设计 |
(三) 阅读写作实验案例实施 |
(四) 实验案例效果评价 |
五、实验总结 |
第七章 行为统整下“三维五位一体”协同发展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条件 |
一、发展理念 |
(一) 整体动态发展 |
(二) 行为统整与整合 |
(三) 协同发展机制 |
(四) 智慧发展目标引领 |
二、模型构成要素与功能 |
(一) 系统结构要素 |
(二) 动态发展功能 |
(三) 行为统整协同表征 |
三、发展性特征分析 |
(一) 行为统整下的发展过程模式 |
(二) 技术融合下的螺旋式发展路径与特征 |
(三) “三维五位一体”协同发展机制 |
(四) 基于成熟度理念的评价体系 |
四、模型应用与策略建议 |
(一) 技术丰富课堂环境支持 |
(二) 有意义学习情境创设 |
(三) 教学策略优化与组织 |
(四) 课堂组织文化建设 |
(五) 高阶思维发展全面质量评价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发现及结论 |
(一) 研究发现 |
(二) 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与实践推进 |
(一) 理论与内容创新 |
(二) 研究方法创新 |
(三) 实践推进价值 |
三、研究的局限性 |
(一) 跨学科研究的融合能力还亟待研提升 |
(二) 对高阶思维发展过程的精细化难以智能计算 |
(三) 对模型应用策略还没有形成体系化 |
四、后续研究的规划与展望 |
(一) 基于人工智能计算的高阶思维发展过程、水平诊断与精准干预研究 |
(二) 技术丰富环境下高阶思维课堂教学模式开发和策略体系探索 |
(三) 技术丰富课堂环境下高阶思维发展评价量规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基于奥尔夫教学法的小学生音乐创造力培养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音乐创造力培养的研究 |
1.2.2 奥尔夫教学法的研究 |
1.2.3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概念界定 |
1.5.1 音乐创造力 |
1.5.2 音乐创造力培养 |
1.5.3 奥尔夫教学法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奥尔夫教学法思想 |
2.2 多元智能理论 |
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内容分析设计 |
3.1.1 分析目的与内容 |
3.1.2 分析样本的选择 |
3.1.3 分析框架 |
3.2 访谈设计 |
3.2.1 访谈目的 |
3.2.2 访谈对象 |
3.2.3 访谈提纲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内容分析结果 |
4.1.1 音乐创造力培养意识 |
4.1.2 音乐创造活动的开展 |
4.1.3 音乐创造性思维培养 |
4.2 访谈结果 |
4.2.1 教师音乐创造力培养意识 |
4.2.2 教师对奥尔夫教学法的认知与应用 |
4.2.3 音乐创造力培养活动的开展情况 |
4.3 结果分析 |
4.3.1 研究小结 |
4.3.2 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5章 对策与建议 |
5.1 制定音乐创造相关教学目标,强化音乐创造力培养目的性 |
5.2 借鉴奥尔夫教学法教学思想,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
5.3 拓展音乐创造活动类型,丰富音乐创造活动表现形式 |
5.4 制定专项评价量表,强化音乐创造力特性培养 |
5.5 探索跨学科协作,增进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力 |
5.6 关注创造性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
第6章 研究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创设联想情景(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初中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实验研究[D]. 陈勇刚.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3]高中物理问题解决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策略研究[D]. 何璐.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行动研究[D]. 吴承芳. 集美大学, 2020(08)
- [5]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及其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研究[D]. 王长江.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6]基于任务设计的发展初中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课例研究[D]. 王萍萍.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7]智慧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创造力培养模式探究[D]. 崔东泽.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8]STEM教育下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调查与培养研究[D]. 刘思琪.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技术丰富课堂环境下高阶思维发展模型建构研究[D]. 姜玉莲.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1)
- [10]基于奥尔夫教学法的小学生音乐创造力培养现状研究[D]. 刘怡玲.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