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麻胃大部切除术前后病人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与针麻效果关系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马彬[1](2013)在《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国家对中医药领域研究的资助力度逐年递增,其科技论文数量亦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随着循证医学理念的不断深入,科研人员逐渐认识到,科技成果的质量才是重点。临床研究是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导致其研究成果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低下。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设计、实施与报告等各环节可能会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各因素以及与国外研究存在的具体差异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调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以促进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目的1.通过文献计量学和质量评价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包括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研究现状、与国外同类研究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环节、要点和问题及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回顾分析并进行对比分析,全面掌握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方法与报告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2.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以确定在论文发表阶段影响其报告质量的因素,为临床研究报告规范今后在我国的推广和实施提供针对性的参考依据。3.基于以上研究的结果,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中医药研究的特性,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提高和改善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促进其成果的利用和转化。方法1.基于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回顾性分析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的研究现状、方法和报告质量。2.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等重点环节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3.基于CONSORT清单和STRICTA清单被引入国内的不同时间段,回顾性分析国内针灸RCTs的方法和报告质量是否随着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改善和提高。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采用频数、中位数和四分位距进行统计描述,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共纳入369篇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研究,突出表现的问题包括:45%的研究文献检索方法不全面甚至不正确(203篇/369篇);97.3%(359篇/369篇)的研究未检索不同发表类型的研究;96.5%(356篇/369篇)的研究未提供排除文献的清单;42%(155篇/369篇)的研究纳入标准宽泛不具体、甚至存在错误;58.8%(217篇/369篇)的研究未采用双人独立机制对文献和数据进行筛选和提取:55%(203篇/369篇)的研究未详细描述文献筛选纳入全过程及排除原因;70.7%(261篇/369篇)的研究数据合并方法不恰当,其方法与报告质量普遍较低。另外,其总体引用率较低,引用率为零的研究占到46.1%(170篇/369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亦较低(49.9%,184篇/369篇)。2.共纳入366篇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其中Chinese SRs共88篇,Other SRs共226篇,Ccohrane SRs共52篇。3种不同类型SRs研究在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中符合率大于8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Chinses SRs).vs73%(Other SRs).vs91%(Ccohrane SRs)和59%(Chinses SRs).vs74%(Other SRs).vs78%(Ccohrane SRs),其中Chinses SRs在两个清单中的符合率均最低。Chinese SRs与Other SRs和Cochrane SRs存在较大差距的方面主要包括:不同发表类型文献的纳入(2%.vs91%.vs100%)、广泛而全面的检索(40%.vs87%.vs100%)、相关利益冲突的说明(0%.vs61%.vs100%)、证据综合结果(23%.vs99%.vs96%)和计划书和注册信息(0%.vs4%.vs100%)等方面。此外,Chinese SRs, Other SRs和Cochrane SRs中被引次数为零的研究所占比例分别为53%.vs26%.vs40%,由临床医生完成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27%.vs63%.vs54%,进行更新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0%.vs3%.vs92%,可见Chinese SRs的被引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方面亦最低。3.共纳入1978篇国内针灸RCTs研究,1996年之前发表的为144篇其中针刺RCTs为122篇;1997年-2003年间发表为353篇,其中针刺RCTs为312篇;2004年-2012年间发表为1481篇,其中针刺RCTs为1301篇。虽然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刺RCTs在STRICTA清单各条目上的符合率均略有提高,但其实际比例依然很低,包括①针刺治疗的具体类型(6.6%.vs9.9%.vs12.7%);②针刺治疗的理由和依据(0%.vs0.3%.vs1.0%);③每位受试对象每个治疗单元所用针的数目(0%.vs0.3%.vs0.2%);④对针刺组施加的其他干预措施描述(19.7%.vs30.1%.vs33.7%);⑤对针灸师资质报告(0%.vs0%.vs0.4%);⑥无研究报告有关对治疗师的操作指导及其给患者的信息和解释等。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灸RCTs在CONSORT清单中符合率大于5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1996年).vs8%(1997年-2003年).vs26%(2004年-2012年)。主要问题主要包括:①研究方法阐述过于简单,包括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12.5%.vs24.6%.vs69.7%)、样本量确定依据(0%.vs0%.vs1.2%)等;②随机方法不消楚,包括对产生随机序列的方法报告(1.4%.vs15%.vs26.3%)、隐蔽分组机制(0%.vs1.4%.vs4.9%)和盲法实施(0%.vs5.7%.vs9.1%)等;③结果部分内容描述不清甚至缺少,包括受试者流程(0%.vs11.6%.vs20.6%)、招募受试者时期和随访时间(0%.vs2.1%.vs2.8%)、基线资料的提供(9.0%.vs17.8%.vs34.8%)和结局效应估计值及95%CI的报告(18.1%.vs36%.vs50.7%)等。此外,无任何研究注册及阐明可能的利益冲突。4.共纳入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杂志,其中SCl收录2种,Medline/Embase收录8种,CSCD收录7种,统计源收录46种。仅3种杂志在其“稿约”中提及并要求作者按照CONSORT声明各条目来规范报告RCTs,且给出了具体的版本和网址。此外,仅1种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CONSORT扩展版。无任何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PRISMA、MOOSE、TREND、STARD和STROBE等其他类型研究的报告清单。通过电话和E-mail方式,对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编审人员进行问卷调晒,54种期刊杂志给予回复,反馈率为85.7%,其中编辑为39人(占72.2%)、主编为3人(占5.6%)、编辑部主任为9人(16.7%)、其他人员为3名(占5.6%)。对于CONSORT声明,有8位编辑知道并子解,3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其中仅3位编辑表示对投稿的RCTs,该期刊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要求和遵循了CONSORT声明的要求,46%的编辑(2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CONSORT声明。对于PRISMA清单,仅2位编辑知道并了解,7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表示对投稿的SRs/Meta-分析,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未要求和遵循PRISMA清单的要求,65%的编辑(3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PRISMA清单。而对于其他类型临床研究报告清单,无任何人知晓并了解。结论临床研究质量是影响其转化和利用的关键因素,只有高质量的研究才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的研究显示:尽管国内中医药,特别是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在研究的题目、摘要、纳入研究的特征和文献质量评价方法阐述等方面的符合率较好,但在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文献检索方法不同发表情况的文献的纳入、对发表偏倚的评估、利益冲突的说明、文献筛选流程图的呈现、数据合并的合理性、研究间异质性或偏倚的分析以及对证据综合结果分析的的能力等方面,与国外同类研究存在较大差距。而对于国内针灸RCTs,尽管2003年之后发表的针刺RCTs的数量是之前所发表总数的3倍多,且各条目的符合率在不同的3个发表年代略有提高,但在多个条目上的实际符合比例上依然非常低,如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隐蔽分组的机制和实施、盲法细则、样本量计算依据和资料收集场所和地点等方面,其质量并未随着STRICTA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此外,国内中医药领域期刊“稿约”中对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情况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期刊的编审人员对研究报告的规范、临床研究注册制度等信息的知晓率较低。而且,尽管大部分期刊有意愿在今后进入此类相关报告规范,以提高不同类型的临床研究报告质量,但均无任何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则和时间规划。因此,我们强烈建议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方法和报告质量:①国内医学期刊尽早在“稿约”中引入这些国际临床研究报告标准,以规范和提高国内临床研究的报告质量,提升临床研究水平;②从期刊协会层面制定相关制度,由鼓励和建议投稿作者、期刊编辑在文章投稿、编审和专家评审阶段遵循相关的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过渡到强制执行;③对期刊编审人员开展和加强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培训,并建立考核机制,促进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更新;④将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加入到医学继续教育课程中,由国家授权各地区具备资质的科研单位,对其服务地区的临床医生、科研人员进行全面的SRs/Meta-分析方法学的培训:⑤在医学在校教育中引入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
张维政[2](2013)在《针药复合麻醉用于胃大部切除术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药物麻醉用于胃大部切除术对机体生理功能可能产生某些不良影响,如:血流动力学相对不平稳、心律失常、心血管的抑制、呼吸的抑制、中毒反应、过敏反应、恶性高热、神经毒性反应、清醒延迟、术后恶心呕吐等。针刺麻醉用于临床已几十年,安全、简便、生理干扰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相对少等优点已被认同。但单纯针刺麻醉存在镇痛不完善、肌肉松弛效果不好、内脏牵拉反应不能完全控制等问题。而针刺麻醉与药物麻醉方法相结合,可减少单纯药物麻醉和单纯针刺麻醉的并发症及解决了单纯一种麻醉不足的问题,电针刺激穴位后对机体各系统产生的双向调节作用,极大地保护了患者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有效地稳定了血流动力学,提高了麻醉手术的安全性。因此,针刺复合全身麻醉比单纯全麻围术期生命体征相对平稳,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小,由于麻醉药用量减少和针刺的调节作用,适合于各种全麻手术患者,为患者的康复取得良好的效果。目的:观察针药复合麻醉于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为了对比针药复合麻醉与药物全麻在胃大部切除术中对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苏醒时间的影响,选择100名择期胃大部切除术的麻醉病例,其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病情估计分级(ASA)为I或II级。将其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I组,n=50)和针药复合全麻组(II组,n=50),两组均以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诱导,针药复合麻醉组在全麻诱导前应用针麻仪(双侧合谷、内关、足三里、上巨墟穴)进行电针刺激,针麻诱导15min后与全麻组一样开始全麻诱导和维持。记录麻醉前10分钟、诱导后、气管插管后即刻、切皮、术中、术毕、拔管、拔管15分钟后患者的血压(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改变;并同时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和麻醉维持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中各监测时段的血压(BP)及心率(HR)变化,II组患者均较I组患者低且平稳,且术后恢复时间更短。结论:针药复合麻醉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针药复合麻醉较之于药物全麻,在血流动力学上更加平稳,并可显着提高拔管质量和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并且能减少麻醉药用量,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卿鹏[3](2012)在《巨刺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可塑性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巨刺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同时,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应用巨刺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运动功能以及海马区和梗塞灶周围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突触素(SYP)表达的影响。方法:本课题研究分为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两个方面:(1)临床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7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应用巨刺法结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巨刺法:软瘫期选穴:头部取双侧颞三针,上肢取双侧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下肢取双侧髀关、梁丘、足三里、解溪;痉挛期选穴:头部取双侧颞三针,上肢取双侧肩髎、臑会、天井、外关、后溪;下肢取双侧居骼、殷门、阳陵泉、跗阳、解溪。康复训练法:弛缓阶段(Brunnstrom Ⅰ阶段):体位摆放;被动运动;床上运动;桥式运动等;痉挛阶段(BrunnstromⅡ~Ⅲ阶段):床上与床边训练;坐位训练;站立训练;平行杠内行走训练;步行训练等;分离阶段(BrunnstromⅣ~Ⅴ阶段):行走训练;上肢功能训练。所有患者在按照上述不同训练方法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同时,还按照不同患者的不同功能缺陷,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康复训练;口、面部、语言功能训练。对照组应用常规针刺法结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常规针刺法:软瘫期选穴:头部取病灶侧颞三针,上肢取瘫痪侧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下肢取瘫痪侧髀关、梁丘、足三里、解溪;痉挛瘫选穴:头部取病灶侧颞三针,上肢取瘫痪侧肩髎、臑会、天井、外关、后溪;下肢取瘫痪侧居髎、殷门、阳陵泉、跗阳、解溪。本组康复训练法同巨刺康复组。经过4周治疗后,评定各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变化。(2)动物实验研究:采用线栓法栓塞实验大鼠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2h,拔除栓线,造成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将造模成功后的实验大鼠随机分组:模型组(9只)、康复组(8只)、常规针刺康复组(8只)、巨刺康复组(9只),增加一组空白对照组(6只),共5组。造模成功24h后,康复组开始进行滚笼、平衡木、转棒、网屏等训练;巨刺康复组开始给予巨刺针法,取穴百会、双侧曲池、足三里,同时又给予康复训练;常规针刺康复组给予常规针刺,取穴百会、瘫侧曲池、足三里,同时又给予康复训练,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不做任何干预。各组分别在造模后7d,14d时进行行为学评估综合评分,造模14d后,经灌注固定后断头取脑,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区及缺血周围区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突触素(SYP)表达。结果:(1)NDS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NDS评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的ND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P<0.05),经治疗后两组病例的NDS评分相比,治疗组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2)MAS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MAS评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的M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P<0.05),经治疗后两组病例的MAS评分相比,治疗组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MBI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MBI评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的MB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P<0.05),经治疗后两组病例的MBI评分相比,治疗组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术后7d,巨刺康复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显着低于其余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O.05);术后14d,巨刺康复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显着低于其余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常规针刺康复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显着低于康复组及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及模型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GAP-43阳性蛋白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巨刺康复组、常规针刺康复组、康复组大鼠脑组织GAP-43表达IOD值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与模型组相比较,两组大鼠脑组织GAP-43表达IOD值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针刺康复组与康复组及模型组相比较,常规针刺康复组大鼠脑组织GAP-43表达IOD值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巨刺康复组与常规针刺康复组与康复组及模型组相比较,巨刺康复组大鼠脑组织GAP-43表达IOD值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SYP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巨刺康复组、常规针刺康复组、康复组大鼠脑组织SYP表达IOD值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与模型组相比较,两组大鼠脑组织SYP表达IOD值无明显差异,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针刺康复组与康复组及模型组相比较,常规针刺康复组大鼠脑组织SYP表达IOD值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刺康复组与常规针刺康复组与康复组及模型组相比较,巨刺康复组大鼠脑组织SYP表达IOD值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巨刺及常规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均能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但巨刺法结合康复训练较常规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疗效更显着。(2)针刺治疗、康复训练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MCAO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但是针刺结合康复训练较单纯康复训练疗效显着。而针刺方法上,巨刺法结合康复训练较常规针刺结合康复训练能更快更好地促进MCAO大鼠的恢复。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自然恢复。(3)针刺治疗、康复训练均能促进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及突触素(SYP)的表达,但针刺结合康复训练较单纯康复训练疗效显着,进一步促进了突触重建和突触联系。而在针刺方法上,巨刺法结合康复训练较常规针刺结合康复训练能更快更好地促进MCAO大鼠的中枢神经系统的重塑。
贾擎[4](2010)在《针刺与局部麻醉用于慢性鼻炎下鼻甲肥大射频消融术的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慢性鼻炎下鼻甲肥大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切除、激光、微波以及射频消融术等,射频消融是近年来比较新的治疗技术。下鼻甲肥大射频消融术是利用等离子原理使肥厚的鼻甲组织皱缩,特点是其治疗不损坏鼻下甲的粘膜及其表面的纤毛,有效的保护了鼻粘膜的生理功能。术中常规需先行鼻腔粘膜表面麻醉,然后以局部麻醉药物行鼻甲粘膜下浸润麻醉,即习惯称为的局麻。然而,鼻腔手术由于解剖结构的关系,局部麻醉往往难以达到镇痛完全,另外,局部注射麻醉药物会使下鼻甲形态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射频消融效果不佳。本课题认为针刺麻醉用于该手术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针刺麻醉可分为针刺复合全麻、针刺复合椎管内麻醉和针刺复合局部麻醉等。针刺麻醉具有简便、经济、安全、无扰乱生理功能等特点,可以调整机体生理功能,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而针刺麻醉用于慢性鼻炎下鼻甲肥大射频消融手术中可以减少或不用局部浸润麻醉,从而使局部组织水肿减轻,手术解剖关系更清晰,而且其镇痛效果可满足手术需求,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和局麻药的危险性,提高了手术质量,符合现代麻醉学的发展潮流。研究目的:针刺麻醉是在人体某些穴位或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产生提高痛阈和调节人体生理变化等功效,从而达到麻醉效果。在此基础上,辅以一定的镇静或镇痛药物,即可实施某些手术或进行术后镇痛。针刺在疼痛治疗方面,具有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缓解疼痛等功效。但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后证明,单一使用针麻可完成手术的病例较少,所以目前仅有少量的手术种类仍在使用针刺麻醉。本研究的目的即是探讨针刺麻醉应用于慢性鼻炎下鼻甲肥大射频消融手术的可行性,目标有下述两个方面:1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2对生命指征影响更小,提高患者满意度研究方法:病例选择: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择期手术病人共61例,针刺麻醉组31例,对照组30例。麻醉方式:针刺麻醉组:取穴后以电针诱导10分钟后开始进行表面麻醉;对照组:表面麻醉后,采用常规局部麻醉对照。手术过程:使用Celon Pro Breath射频治疗仪,对双侧下鼻甲进行两点射频消融术。观察指标:病人术中使用麻醉药物情况和疼痛等级;各记录点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MBP)和心率(HR);术前及术后各记录点下鼻甲情况;其它:心悸、胸闷、恶心、舒适度及可接受度等。研究结果: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统计结果显示,针刺组疼痛等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以左侧两次和右侧第二次射频消融时有显着差异;组内比较,对照组左侧消融时疼痛分级略高于右侧消融时,其中左侧第一次射频消融与右侧第一次射频消融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左侧疼痛等级高于右侧),而针刺组在手术过程中疼痛等级无明显变化,左侧消融疼痛等级低于右侧消融。循环指标中,术中针刺组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收缩压在右侧第2次消融、心率在左侧第2次消融时组间比较有显着的差异(P<0.05);组内比较中,针刺组术中循环指标与术前相比变化不大,对照组则在手术中双侧消融时的收缩压、右侧第2次消融时和左侧第1次消融时的舒张压、右侧第2次消融时和左侧第1次消融时的平均压与入室10分钟循环指标有显着差异(P<0.05)。下鼻甲情况对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术中无胸闷、心悸、气短等情况发生,满意度与可接受度高。研究结论:针刺麻醉用于慢性鼻炎下鼻甲肥大射频消融治疗,具有简便、经济、安全、无麻醉药扰乱生理功能的特点,可以调整生理功能,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并且针刺麻醉无注射局麻药的痛苦,镇痛效果可满足手术需求;由于未加用局部麻醉,局部组织水肿减轻,手术解剖关系更清晰。在本课题展开之前,在相关文献中未检索到关于针刺麻醉行下鼻甲手术的报道。本课题通过临床对比观察,为针刺麻醉在适合手术中的镇痛合理性与可行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崔嵩生[5](2010)在《耳穴贴压在围手术期辅助镇痛和机体调整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观察耳穴贴压用于围手术期辅助镇痛的效果。2、观察耳穴贴压在围手术期对机体的调整作用。3、探讨耳穴贴压相关的作用机制。4、基于研究结论,总结出一套简便、行之有效的耳穴贴压用于围手术期的方法。方法:1、分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92例,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法分为三组:①耳穴贴压组(耳穴组),31例;②安慰对照组(对照组),31例;③空白对照组(空白组),30例。2、实验步骤:(1)各组操作方法:全部病例均需进行耳廓视诊,并记录阳性反应的类型、部位。①耳穴组:术前一日利用耳穴探测器,选取双侧神门、皮质下、内分泌、耳中、肺、脾和子宫、盆腔等耳穴,常规消毒后敷压磁贴。以拇指、食指对压耳穴,以局部发红、发热,病人可耐受为限。术中操作者每隔30分钟按压1次,每次以60-90次/分的频率按压耳穴,每穴30秒,用力均匀。叮嘱患者或其家属手术前后自行按压耳穴,按压3-5次后,则不痛不压,痛时再压,3天后去除耳穴贴。②对照组:在所选耳穴区敷贴同样外观、数量的无磁珠胶布,不予任何刺激。③空白组:不予任何干预措施。(2)所有患者麻醉前30分钟肌肉注射阿托品0.5毫克和苯巴比妥钠100毫克,术中静脉输注5%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或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万汶),输液速度统一为8ml·kg-1·h-1,并根据失血量按晶体:胶体为2:1补充液体。(3)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连接多功能监测仪(Marquette EA-GLE 3000)常规监测,开放外周静脉。右侧卧位下行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麻醉平面控制在T6以下。以术中保持病人安静、无痛和手术能顺利进行为前提。记录术中麻醉药的用量。(4)术中保持患者意识清醒,并常规鼻导管吸氧,必要时面罩辅助给氧。(5)术毕时利用耳穴探测器,在耳穴组患者的耳穴区内探查大、小肠及胃、脑点并加敷磁贴。3、观察指标:(1)分别于手术前一天、术后第三天时采用SAS自评量表记录患者神志情绪评分,以评价耳穴贴压对机体神志情绪状况的调整作用。(2)记录麻醉前、麻醉诱导时、手术开始切皮时、分离肿物时、术毕时、术后第一天各个时期的心率(HR)、血压(BP)、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Ramesay评分,以评价耳穴贴压对机体功能的调整作用。(3)观察并记录各种不良反应,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评价耳穴贴压对机体的调整作用。(4)记录患者术后排气及排便时间,以评价耳穴贴压对机体胃肠功能恢复的调整作用。(5)分别于贴压耳穴前、术后第三天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外周血白细胞构成比、生化等相关指标,以探明耳穴贴压对于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作用机制。(6)分别于术前准备期、术毕时抽取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外周静脉血β-内啡肽和C-反应蛋白等相关指标,以探明耳穴贴压镇痛抗炎的相关作用机制。结果:1、三组病人按照年龄、体质指数、ASA分级、疾病构成、孕产史构成、手术方式构成、中医证型等方面进行对比,其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三组病例耳穴阳性反应的比较:三组的阳性率依次为93.5%、96.8%、93.3%,总阳性率达到94.6%,其中子宫和盆腔穴处血管充盈的阳性反应类型占较大的比例。说明耳穴阳性反应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意义。3、三组病例术前SAS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耳穴组的SAS评分分别与对照组、空白组的分数相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空白组的SA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病例各时间点的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呼吸频率、Ramesay评分自身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各组的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呼吸频率、Ramesay评分在各时间点虽有变化,但无显着的影响。而在术始切皮时、分离肿物时、术毕时各时间点的三组血压的组内比较,以及耳穴组与对照组、空白组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刺激对患者术中的血压有良好的稳定、调整作用。5、术前各组症状程度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空白组在手术前后比较在腹胀痛、神疲乏力、纳呆、恶心呕吐、失眠、皮肤瘙痒等症状方面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耳穴组在腹胀痛、神疲乏力、纳呆、恶心呕吐、失眠方面,分别与对照组、空白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刺激可降低患者使用麻醉药物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耳穴组的排气、排便时间分别与对照组、空白组相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空白组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7、三组病例的手术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但耳穴组的硬膜外用药量、加用芬氟合剂的例数分别与对照组、空白组相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空白组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8、三组病例术前血分析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耳穴组的单核粒细胞总数分别与对照组、空白组相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空白组的单核粒细胞总数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9、三组病例术前血清β-内啡肽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例术后血清β-内啡肽的组间比较、C-反应蛋白的组间及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刺激可使血清β-内啡肽水平升高而起到镇痛的作用。结论:本研究表明,耳穴磁疗在妇科开腹手术的围手术期中对机体功能的调整作用是肯定的。手术前期通过耳穴刺激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调整体内失调、紊乱的代谢过程或功能状态,使机体朝着正常生理状态方向发展转化,并降低术后腹胀痛、神疲乏力、纳呆、恶心呕吐、失眠等麻醉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手术中期可以即时调整、稳定患者的血压,不同程度地减轻病人手术中因内脏牵拉引起的胃部不适、恶心等症状,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后期患者的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缩短,说明耳穴贴压可改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情况。但其具体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在麻醉方面,手术中期耳穴组的硬膜外用药量比对照组、空白组的药量少15%-20%,需加用芬氟合剂的例数也较对照组、空白组少,仅占16.1%。目前针药复合麻醉主要还在于辅助镇痛,减少麻醉药用量,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此外,本研究还观察到耳穴刺激可使血清β-内啡肽水平在术前升高;抑制单核粒细胞总数的增加,从而稳定了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
邓晶晶[6](2010)在《针刺对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调整作用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采用靳三针组穴中的“足三针”远道取穴防治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深入探讨针刺对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调整作用和机制。临床研究部分采用传统手法针刺与电针治疗进行对照,旨在丰富针刺调整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治疗方式。临床研究严格按照随机对照原则进行,可为针刺调整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提供有力的循证医学支持。机理研究部分以胃肠起搏细胞ICC为主要切入点,从ICC的数量,超微结构,ENS-ICC-SMC网络结构,Kit-SCF系统的SCF基因表达,血液胃肠激素,胃肠组织的炎症反应等不同层面对针刺调整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机制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旨在为其临床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方法文献研究回顾了近20年来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文献,对现代医学关于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认识、机理研究和治疗进展,以及中医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所查及的文献进行分析。临床研究严格按照诊断标准和纳入、排除标准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和肝胆外科患者1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手法针刺组、电针组、空白组,每组35人。手法针刺组与电针组取穴相同,均取靳三针组穴里的“足三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进行治疗。手法针刺组的针刺操作为垂直刺入腧穴后持针候气,拇、食、中三指微用力握持针柄,将辨证与辨针下气结合,补虚泻实,施行徐疾提插补泻。若正气不实不虚则采用导气同精手法徐入徐出导之,并配合呼吸调气,随患者一呼一吸将针插入相应深度,再随患者一呼一吸将针提出浅层,待感觉针下正气充实平和,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每穴每次行针约2分钟,治疗30分钟后出针。电针组的针刺操作为足三里和太冲针刺后接一对电极,足三里负极,太冲正极,双三阴交只针刺不加电针。连续疏波,脉冲频率2Hz,电流1~2mA,以患者耐受为度,治疗30分钟后出针。两组均每日2次,直至患者出现排气,最长治疗5天,5天仍未排气者终止治疗。空白组不予针刺。观察并记录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第一次肛门排便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及恢复正常时间,腹胀痛分级,胃肠反应分级,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研究制作大鼠结肠肠肠吻合模型。设针刺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开腹操作)、空白组进行比较。术后麻醉清醒即予针刺。针刺组、假手术组取穴均为足三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用直径0.18mm,长10mm的针直刺入穴位,每5分钟缓慢提插捻转2~3次。模型组、空白组每天同一时间放于自制固定器中15min。每日针刺1次,每次15分钟,连续治疗3天。观察并记录大鼠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1-3天每天排便粒数、排便重量。术后第四天采用双探头可变角度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PECT)对大鼠进行核素扫描胃液相排空实验检测,观察大鼠胃半排时间和60min胃排空率的改变。处死采血进行血浆胃动素和血清胃泌素的含量检测。取胃体中部距贲门1/3的胃运动起搏区、盲肠下2cm处结肠(相当吻合口处)组织,分为四部分:一部分制作病理切片观察组织炎症反应情况;一部分制作冰冻切片后,用C-Kit和VAChT免疫荧光双重标记,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测ENS-ICC-SMC网络结构的改变;一部分用于制作电镜标本以观察ICC超微结构的改变;最后一部分用RT-PCR法检测SCF、CALM1的基因表达。结果临床研究1.术后第一次肛门排气情况:手法组与空白组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而手法组与电针组、电针组与空白组的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2.术后第一次肛门排便情况:术后排便时间手法组与空白组、手法组与电针组的差异均具有显着性(P<0.05)。就首次排便质量(是否成形)看,手法组与电针组比较P<0.0125。3.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手法组与空白组、电针组与空白组均有显着差异,手法组较电针组的差异更大(P手法<0.01,P电针<0.05)。4.肠鸣音情况:①肠鸣音出现与恢复情况:肠鸣音从出现到恢复所需的时间,手法组与电针组、电针组与空白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手法组与空白组无明显差异(P>0.05)。②肠鸣音评分:电针组与空白组评分差值两组差异显着(P<0.01),手法组与空白组评分差值两组差异显着(P<0.01)。5.腹胀痛评分:电针组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与空白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6.胃肠反应评分:电针组治疗前后胃肠反应评分差值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7.疗效评定①症状积分评价:手法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与空白组比较有显着性(P<0.05),电针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差值与空白组比较具显着性差异(P<0.01)。②疗效指数分析:手法组与空白组、电针组与空白组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③疗效分级:手法组与空白组在等级程度和总有效率方面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8.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与针刺介入时间的相关分析:以排气时间为y,针刺介入时间为x,采用曲线拟合,求得曲线方程为y=x1.4(5<x≤39),决定系数R2=0.97,P<0.001。实验研究1.排便观察①首次排便时间:针刺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②术后第一天大鼠排便例数:术后第一天大鼠排便例数模型组与空白组(P<0.01)、针刺组与空白组(P<0.01)、假手术组与空白组(P<0.05)均有显着性差异。③术后大鼠排便粒数变化:术后第一至三天排便粒数模型组与空白组、针刺组与空白组、假手术组与空白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术后第一天无明显差异,术后第二第三天出现显着性差异(P<0.05)④术后大鼠排便重量变化:术后第一至三天排便重量模型组与空白组、针刺组与空白组、假手术组与空白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术后第一天排便重量无明显差异,术后第二第三天出现显着性差异(P<0.05)。2.核素扫描胃液相排空实验①半排时间(GET1,2):模型组与空白组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着(P<0.01)。针刺组与空白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②60分钟排空率:模型组与空白组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着(P<0.01)。针刺组与空白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3.血浆胃动素和血清胃泌素的改变: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着(P<0.01)。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着(P<0.01)。针刺组与空白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4.胃肠组织光镜下病理形态变化:模型组炎症水肿最重,可见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肉芽肿组织。针刺组炎症水肿程度较模型组轻。模型组和针刺组均可见手术线头和异物反应,存在粘膜溃疡。5.胃肠ENS-ICC-SMC网络结构的变化:模型组ICC数量明显减少,荧光强度减弱,与空白组比较P<0.05。ICC细胞突起不明显,完整的网络样结构消失,网络出现大片空缺,ICC之间以及与其平滑肌和神经纤维之间的紧密样连接缺损。胆碱能神经网状结构严重残缺,呈片状分布,神经纤维间的连接大大减少,VAChT阳性神经纤维明显减少,荧光强度减弱,与空白组比较P<0.05。ICC与胆碱能神经纤维分布不均匀,胆碱能神经-ICC-平滑肌网络结构紊乱。针刺组ICC分布较为连续,保持网络状结构,ICC细胞突起可见,细胞突触以及与平滑肌和神经纤维之间连接较紧密,无明显的间隙,细胞的数量以及荧光强度比模型组有所增强(P均<0.05),较空白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VAChT阳性神经纤维较模型组明显多,维持神经网络样结构,胆碱能神经节之间的连接较为紧密,荧光强度有所增强(P均<0.05),较空白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ICC与胆碱能神经纤维间的长突起较模型组增多,相互间的连接结构较为完整,维持网络样结构。6.胃肠ICC电镜超微结构的改变:模型组ICC细胞核皱缩,异染色质趋边,呈斑块状;突起明显减少或消失,许多末梢突起破裂,失去胞浆内容物;胞浆空泡形成,胞膜泡状化;胞浆内细胞器数量明显减少,结构出现异常:线粒体数量减少,出现肿胀、嵴断裂、溶解、形成空泡、甚至破裂;内质网扩张,粗面内质网脱颗粒;许多中间丝排空;出现大的脂滴和空的膜结合泡;次级溶酶体增多,与融合性脂滴和成簇的糖原颗粒密切相关;基底膜缺乏或不完整。部分细胞胞浆内微细结构辨认不清。针刺组ICC细胞核保持正常形态,细胞突起损伤不明显,异染色质部分趋边;存在大量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胞浆内细胞器形态结构较为清楚,少量线粒体肿胀、内质网扩张;基底膜维持完整。7.胃肠组织SCF基因表达的改变:模型组与空白组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存在显着性(P<0.05)。针刺组与空白组无显着性差异。8.胃动素与胃肠排空的关系:胃动素与胃半排时间的方程为y=165.179-0.732x(0<x≤162),决定系数R2=0.309,P<0.001。胃动素与胃排空率的方程为y=0.008+0.003x(0<x≤162),决定系数R2=0.234,P<0.001。胃动素与排便粒数的曲线方程为y=-0.793x+0.017x2-7.734×10-5x3(0<x≤162),决定系数R2=0.65,P<0.001。结论1.针刺能缩短腹部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改善术后排便,促使患者提前恢复流质饮食,减轻腹胀痛、恶心呕吐等胃肠反应。2.手法针刺和电针各有优势。手法针刺在整体调节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改善排便质量、促使患者提前恢复流质饮食方面疗效较好,而电针在改善和促进肠鸣音恢复、减轻腹胀和胃肠反应方面疗效较好。不同的优势特点可能与其作用机理有关。手法针刺善于整体调节,而电针则长于改善胃肠电节律,提高阈值。3.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与针刺介入时间呈幂相关。4.针刺对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调整作用主要在于促进胃肠蠕动和排空功能的恢复,此功效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浆胃动素的含量,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改善胃肠起搏细胞ICC的数量、结构和功能等多方面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4.针刺能促进腹部术后ICC细胞的再生,ENS-ICC-SMC网络结构的恢复,改善ICC超微结构,这可能与针刺具有调整Kit-SCF系统中SCF基因表达的作用有关。
马福国[7](2009)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呼气末七氟烷浓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相同麻醉深度下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呼气末七氟烷浓度的影响,同时观察机体应激反应激素的变化,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临床使用价值。方法40例ASAⅠ~Ⅱ级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为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七氟烷麻醉组;B组为单纯七氟烷麻醉组。麻醉诱导前,A组经皮穴位电刺激双侧内关、合谷、足三里穴30min,B组在手术室静置30min。然后两组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静注咪唑安定0.03mg/kg,芬太尼3μg/kg,乙托咪酯0.3mg/kg,维库溴铵0.1mg/kg,肌松完善后经口腔气管内插管。麻醉维持:A组病人持续经皮穴位电刺激双侧内关、合谷、足三里穴,同时静脉连续输注瑞芬太尼0.15μg/(kg·min),持续吸入七氟烷维持;B组病人单纯静脉连续输注瑞芬太尼0.15μg/(kg·min),持续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麻醉中监测项目:脑电图双频谱系数(BIS)、呼气末七氟烷浓度、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无创血压、心率、心电图,同时采静脉血监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皮质醇、血糖浓度。监测时间点:分别在穴位刺激前(T0)、切皮时(T1)、开腹探查时(T2)、开腹探查后30min(T3)、开腹探查后60min(T4)。麻醉深度调控:两组病人术中瑞芬太尼量和BIS(40~50)相同,调整吸入七氟烷浓度维持相同的BIS,若血压波动超过基础值25%,静注瑞芬太尼20μg,间断静注维库溴铵维持肌松。结果1两组病人年龄、体重、性别、手术时间、出血量、BIS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2呼气末七氟烷浓度:A组与B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3血流动力学(MAP、HR)变化:组间比较,两组病人MAP和HR在各时间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T1、T2、与T0时间点MAP和HR升高(P<0.05)。4血浆应激反应激素浓度变化:组间比较,血管紧张素Ⅱ、皮质醇、血糖在各时间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T1、T2、与T0时间点血管紧张素Ⅱ、皮质醇血浆浓度升高(P<0.05),T2、T3、与T0时间点血糖浓度升高(P<0.05)。5多元相关分析显示血压、心率与血浆血管紧张素Ⅱ、皮质醇浓度正相关(P<0.05)。6 A组追加瑞芬太尼剂量与B组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经皮穴位电刺激能降低呼气末七氟烷浓度。2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麻醉药物,在全麻过程中有协同作用。3在相同BIS下,手术所引起的应激反应强度基本一致。4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趋势与血浆应激反应激素浓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能反应出手术所导致的应激反应强度。
陈怀龙[8](2007)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以脑电双频指数(BIS)值45~55作为麻醉深度的监测指标,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为穴位电刺激加异丙酚复合麻醉组;B组为单纯异丙酚麻醉组。两组均于麻醉前1h肌注鲁米那纳0.1g,东莨菪碱0.3mg。静脉诱导前,A组先行电刺激双侧内关、足三里穴30min。而B组在手术室静置30min。然后两组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静注咪唑安定0.03mg/kg,芬太尼、1.5μg/kg,维库溴铵0.12mg/kg。麻醉诱导时异丙酚初始靶浓度设为2μg/mL。术中A组以Han’s穴位刺激仪持续电刺激双侧内关、足三里穴(频率2~100Hz疏密交替,强度8~12mA)。术中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追加芬太尼,调节异丙酚靶浓度,维持BIS值在45~55范围。手术结束即停止使用所有药物,并开始尝试唤醒病人,记录各组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于麻醉前、插管前、插管后、切皮前、切皮后、术中探查、术毕关腹时记录BIS、HR、MAP、异丙酚靶浓度和术中芬太尼用量,并测定相应时间点外周静脉血中血管紧张素Ⅱ和皮质醇的浓度。结果①A组针刺诱导后BIS值、HR和MAP较基础值显着下降(P<0.05),B组在相同时间内虽然三者也略有下降,但与基础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②A组较B组异丙酚有效靶浓度和芬太尼用量明显降低(P<0.01)。③A组较B组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P<0.01)。④A组术中血管紧张素Ⅱ和皮质醇浓度波动小与基础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中探查时血管紧张素Ⅱ和皮质醇浓度均显着升高,与基础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⑤A组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着短于B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降低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减少镇痛药剂量,同时能适当地抑制应激反应,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病人手术后迅速苏醒,促进手术后恢复。
魏学东[9](2007)在《疏经通督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和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C.S.)是由颈部椎间盘、椎间关节及韧带等的退行性变,而累及周围组织(如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椎动脉等)受损,而产生了相应的临床表现。其临床发病率大约在3.6~9%。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电脑应用的普及,伏案工作的时间日益增多,致使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而成为一种现代病。目前颈椎病仍然属于疑难病,其发病人群正趋于年轻化,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其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所占比例高达50~60%,常见于40~60岁的人群。长期以来,由于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理认识不清,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带来了诸多的困难,疗效未尽人意,甚至有的患者在治疗中受到意外的医源性损伤,给其造成巨大的痛苦和经济损失。因此,研究一种能安全有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并能尽量减少医源性损伤的方法则具有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本论文在整理祖国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和其诊疗经验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中医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制与相关进展。同时还对中医推拿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面的文献进行了回顾总结。从中医学的观点来看,神经根型颈椎病应属于“痹证”的范畴,颈部遭受风、寒、湿邪侵袭,或遭受外伤以及长期的姿势不良导致颈部肌肉紧张痉挛,经脉闭阻为其外因;颈椎椎间盘的退变,颈项部韧带肥厚和钙化,颈椎生理曲度改变以及颈椎的小关节错位,颈椎骨质退化增生,都会阻碍气血的正常运行,而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不通导致筋骨失去濡养,此乃内因。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寒瘀互结,滞于颈部,胶着于筋骨,使筋骨变性,打破了颈椎的生理平衡,致使“筋出槽”,“骨错缝”而发为颈椎病变。目前中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一定的优势,例如针灸、推拿、中药、牵引、理疗等方法。其中作为中医特色疗法的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但也不乏有手法操作不当而引起不良反应的报道;同时在推拿的临床研究上也存在着手法规范性不强,随意性较大,疗效缺乏客观、系统评价等不足。因此,加强对颈椎病的研究,发挥中医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整体优势,探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本论文整理回顾了国内外现代医学在颈椎病的病因、病理、诊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总结。近几十年来,随着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基础研究的不断推进,人们己从解剖生理学、病理学角度对本病的发病机理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目前关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的解释主要有三种学说,即机械压迫学说、化学刺激学说以及自身免疫学说,而机械压迫学说中的“压迫”,化学性神经根炎学说中的“炎性刺激”,以及自身免疫学说中的“免疫反应”都可导致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性痛的发病,同时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目前对本病的临床治疗可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有多种术式,通过手术治疗可以在直视下探查椎管、脊髓以及神经根,彻底地切除压迫神经根、脊髓的突出椎间盘、椎体后骨赘以及行椎体间植骨稳定颈椎。但由于手术并发症较多,如创伤大,颈椎稳定性结构的破坏,以及术后易伴发感染,植入物排斥、脱落,植入物不融合等,再加上昂贵的手术费用等因素。目前,不论国际、国内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除了少数有典型手术指征的患者采用手术疗法外,大多数患者仍倾向于采用非手术治疗。本研究主要是基于导师金宏柱教授多年临床经验,在系统回顾文献对本病认识和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客观评价了疏经通督推拿手法对该病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疏经通督法在治疗过程中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多项临床疗效指标的影响,旨在对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理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为提高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提供客观依据,以指导临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从而有利于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目的:观察疏经通督推拿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1个研究组和两个对照组,共3组,分别给予疏经通督法推拿手法、传统推拿手法和口服西乐葆(COX-2抑制剂),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液流变学、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5-羟色胺等理化指标的变化。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疏经通督推拿手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疏经通督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整体临床疗效显示出优于对照组的趋势,能更有效的改善临床观察指标,总有效率93.33%。特别是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症状的改善。结论:疏经通督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确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并能提高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安全性。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有效地改善微循环,有针对性地调整颈椎内外力平衡状态,改变或调整神经根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恢复颈椎正常解剖结构,从而有效地改善症状。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周治瑜[10](2006)在《电针复合隆朋对山羊麻醉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反刍动物药物麻醉深度难于控制,易引起麻醉过深、瘤胃鼓气、胃内容物反流和苏醒期延长。至今,没有一种药物能够满足反刍动物临床麻醉的需要。隆朋是国内外常用的兽用麻醉药,具有用量小、诱导期短、毒性低、无蓄积作用等特点,但易引起心搏徐缓和呼吸抑制。针刺麻醉在我国人医应用研究已有40多年的历史。我国兽医在二十世纪70年代后期曾进行过针刺麻醉临床和机理研究。我室经过临床摸索,选用“百会、三台”“耳根、三阳络”组穴,固定频率36Hz和电量1.0V~1.5V,能够使反刍动物(牛、羊)产生较好的镇痛效果。随着针刺麻醉的普及以及手术病例和手术种类的增多,针刺麻醉的不足之处显露出来,尤其是镇痛不全、肌肉紧张和内脏牵拉反应(即所谓“三关”)。为了解决“三关”问题,国内学者提出针刺复合麻醉的方法。人医经过20多年的临床和机理研究证实,针刺复合麻醉下手术对生理干扰小,改善麻醉和手术应激引起的机体免疫功能抑制,从而减少术后感染,加快手术创伤的恢复。同时,针药复合麻醉能够克服单纯针刺麻醉镇痛不全、肌肉紧张和内脏牵拉反应的不足。然而,针药复合麻醉在反刍动物上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本试验研究电针复合隆朋对山羊麻醉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摸索适合于山羊临床应用的麻醉方法,并为其在临床推广应用中提供理论依据。 1 电针复合隆朋对山羊麻醉效果 48只杂交山羊随机分为电针组、隆朋0.1mg/kg组、隆朋0.2mg/kg组、隆朋0.4mg/kg组、电针复合隆朋0.05mg/kg组、电针复合隆朋0.1mg/kg组、电针复合隆朋0.2mg/kg组和电针复合隆朋0.4mg/kg组。在隆朋给药0、5、25、45、65和95min(或电针0、30、50、70、90和120min),观测山羊呼吸频率(respiration rate,RR)、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体温和痛阈值,并评估肌肉紧张度。 电针组山羊RR、HR、MAP和体温在电针后30、50、70、90和停针后30min无显着变化。给予隆朋0.1mg/kg、0.2mg/kg和0.4mg/kg剂量后山羊RR和HR在5、25、45、65和95min均减少,且减少程度随隆朋剂量增加而加深;其中,隆朋0.4mg/kg组山羊MAP在给药后25、45、65和95min降低。隆朋0.1mg/kg、0.2mg/kg和0.4mg/kg剂量组山羊体温在给药后45、65和95min降低。电针复合隆朋0.05mg/kg组山羊RR、MAP和体温在给药后5、25、45、65和95min无显着变化,而HR在给药后45、65和95min减少;电针复合隆朋0.1mg/kg组山羊MAP和体温在给药后5、25、45、65和95min无显着变化,但RR在给药后
二、针麻胃大部切除术前后病人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与针麻效果关系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麻胃大部切除术前后病人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与针麻效果关系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医药在我国卫生保健体系中作用 |
1.1.2 中医药现代化是促进其发展和被广泛认可的唯一途径 |
1.1.3 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材料与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回顾性调查 |
2.1 研究背景 |
2.1.1 系统评价的发展沿革及概念特点 |
2.1.2 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与步骤 |
2.1.3 系统评价方法质量与报告质量的评估工具 |
2.1.4 系统评价在我国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
2.2 研究内容 |
2.3 材料与方法 |
2.3.1 技术路线图 |
2.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
2.3.3 文献筛选流程 |
2.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2.3.5 质量控制措施 |
2.4 结果 |
2.4.1 文献检索结果 |
2.4.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
2.4.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方法质量 |
2.4.4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报告质量 |
2.5 讨论 |
2.5.1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
2.5.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质量存在的问题 |
2.5.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报告质量存在的问题 |
2.5.4 研究的局限性 |
2.6 结论 |
第三章 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对比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1.1 针灸在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
3.1.2 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针灸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3.2 研究内容 |
3.3 材料与方法 |
3.3.1 技术路线图 |
3.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
3.3.3 文献筛选流程 |
3.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3.3.5 质量控制措施 |
3.4 结果 |
3.4.1 文献检索结果 |
3.4.2 国内外针灸统评价/Meta-分析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
3.4.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质量 |
3.4.4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 |
3.5 讨论 |
3.5.1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基本特征和特点方面的差异 |
3.5.2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方法质量方面的差异 |
3.5.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报告质量方面的差异 |
3.5.4 研究的局限性 |
3.6 结论 |
第四章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与报告质量回顾性分析 |
4.1 研究背景 |
4.1.1 随机对照试验定义 |
4.1.2 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工具简介 |
4.1.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4.2 研究内容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技术路线图 |
4.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
4.3.3 文献筛选流程 |
4.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4.3.5 质量控制措施 |
4.4 结果 |
4.4.1 文献检索结果 |
4.4.2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
4.4.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 |
4.5 讨论 |
4.5.1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存在的问题 |
4.5.2 STRICTA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
4.5.3 CONSORT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
4.5.4 研究的局限性 |
4.6 结论 |
第五章 中医药期刊编辑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认知率及“稿约”中规定和引入需求调查 |
5.1 研究背景 |
5.2 研究内容 |
5.3 对象与方法 |
5.3.1 研究对象 |
5.3.2 调查方法 |
5.3.3 技术路线 |
5.3.4 统计分析 |
5.3.5 质量控制措施 |
5.4 结果 |
5.4.1 纳入期刊数量和种类 |
5.4.2 临床研究报告规范在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的规定 |
5.4.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认知和应用现状调查结果 |
5.5 讨论 |
5.5.1 “稿约”中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引入率较低 |
5.5.2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知晓和认知程度普遍较低 |
5.5.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率较差 |
5.5.4 研究的局限性 |
5.6 结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特色与创新 |
6.3 提高国内中医药研究质量的建议 |
6.4 促进国内中医药研究成果转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2)针药复合麻醉用于胃大部切除术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例诊断标准 |
1.3 病例分组 |
1.4 医疗器械 |
1.5 麻醉用药及组方 |
2 麻醉前准备 |
2.1 麻醉术前病情估计 |
2.2 麻醉手术中基本监测 |
2.3 麻醉手术中基本监测设备 |
2.4 麻醉前一般准备 |
2.5 麻醉诱导前即刻期的准备 |
3 麻醉管理 |
4 统计学方法 |
5 结果 |
讨论 |
1 祖国中医药学对本研究的指导 |
2 西医学对本研究的指导 |
3 全身麻醉期间的药物相互作用 |
4 本组研究没有加入区域麻醉组 |
5 组方依据 |
6 存在问题 |
7 应用前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1 胃大部切除术使用针药复合麻醉的现状 |
2 现代中医药麻醉对用于胃大部切除术的理论依据 |
3 西医麻醉方式用于胃大部切除术现状 |
4 中西医结合麻醉用于胃大部切除术的组方与手法依据 |
5 术后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巨刺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可塑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
1.1 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病名的认识 |
1.2 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祖国医学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现代研究进展 |
2.1 中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 |
2.2 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
3 巨刺法的探源及研究进展 |
3.1 祖国医学对巨刺法的认识 |
3.2 巨刺法的现代临床研究进展 |
3.3 巨刺法的现代实验研究进展 |
4 脑损伤后神经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
4.1 可塑性的基本概念 |
4.2 脑损伤后神经可塑性的主要类型及机制 |
4.3 当前脑损伤后神经可塑性的研究方向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2 分组及治疗方案 |
3 治疗方法 |
3.1 基础药物 |
3.2 巨刺康复组 |
3.3 常规针刺康复组 |
4 治疗疗程及评定方法 |
4.1 治疗疗程 |
4.2 疗效评定 |
5 统计学方法 |
6 研究结果 |
6.1 NDS评分及比较 |
6.2 MAS评分及比较 |
6.3 MBI评分及比较 |
第三章 动物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用具 |
1.3 主要试剂和药品 |
1.4 主要实验仪器 |
1.5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
2.2 实验动物模型的筛选 |
2.3 实验分组及实验方案 |
2.4 标本的制备及观察指标 |
2.5 图像分析 |
2.6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实验动物模型神经功能评分的比较 |
3.2 各组实验大鼠神经行为学评估的比较 |
3.3 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 |
3.4 免疫组化法观察GAP-43阳性蛋白的表达 |
3.5 免疫组化法观察SYP表达 |
第四章 讨论 |
1 关于巨刺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作用机制探析 |
1.1 关于巨刺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中医理论基础探讨 |
1.2 关于巨刺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现代医学理论基础 |
2 关于针灸对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
3 关于康复训练对神经可塑性的影响 |
4 GAP-4 3与神经生长、可塑性的关系 |
5 SYP与神经生长、可塑性的关系 |
6 关于本研究结果的讨论 |
6.1 临床研究部分 |
6.2 动物实验研究部分 |
7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评分量表 |
附录2:英文缩略语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针刺与局部麻醉用于慢性鼻炎下鼻甲肥大射频消融术的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上篇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针刺镇痛和针刺麻醉的研究概况 |
1 针刺镇痛和针刺麻醉的认识 |
2.针刺镇痛和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对慢性鼻炎鼻下甲肥大治疗的研究概况 |
1 对慢性鼻炎的介绍 |
2 慢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
3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原理和在治疗慢性鼻炎手术中的应用 |
4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的优势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下篇 临床观察与研究 |
前言 |
针刺麻醉用于慢性鼻炎下鼻甲肥大射频消融术的临床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治疗方法 |
1.5 观察指标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分析 |
2.2 临床结果分析 |
2.2.1 射频消融术疼痛分析 |
2.2.2 鼻下甲射频消融情况分析 |
2.2.3 循环情况分析 |
2.2.4 其它情况分析 |
3 讨论 |
3.1 作用机理讨论 |
3.2 临床结果讨论 |
3.2.1 疼痛等级讨论 |
3.2.2 循环指标讨论 |
3.2.3 下鼻甲情况讨论 |
3.2.4 其它情况讨论 |
3.3 展望与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图1 |
附图2 |
附图3 |
附图4 |
附表 |
(5)耳穴贴压在围手术期辅助镇痛和机体调整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针刺麻醉研究概述 |
一、针刺镇痛 |
二、针刺麻醉 |
三、针刺复合麻醉 |
四、耳针麻醉 |
五、耳针麻醉的国内外现状 |
六、针刺麻醉的研究与不足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一) 一般临床资料 |
(二) 耳穴阳性反应的观察 |
(三) 手术前后主要症状的观察 |
(四) 各时间点的心肺功能及Ramesay评分比较 |
(五) 手术时间、麻醉用药的比较 |
(六) 手术前后血分析、生化指标的比较 |
(七) 手术前后血清β-内啡肽和C-反应蛋白的比较 |
(八) 手术前后SAS和术后VAS评分的比较 |
(九) 术后排气、排便时间的比较 |
三、不良反应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耳穴贴压在围手术期的作用评价 |
三、耳穴贴压的中、西医理论基础 |
四、耳穴敷压磁贴的作用机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针刺对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调整作用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章 现代医学关于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
第一节 胃肠运动的生理调节和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关于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认识和机理研究 |
一、现代医学关于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认识 |
二、相关机理研究 |
第三节 现代医学对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治疗 |
第二章 中医学对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认识和治疗 |
第一节 中医对胃肠动力及其功能紊乱的认识 |
第二节 中医对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诊断及分型 |
第三节 中医对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则治法 |
第四节 中药治疗 |
第五节 针灸推拿治疗 |
第三章 关于防治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实验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一章 研究对象及诊断标准 |
一、研究对象 |
二、诊断及纳入排除标准 |
三、剔除标准 |
第二章 分组及治疗方法 |
一、随机分组 |
二、治疗方法 |
三、意外情况的处理 |
第三章 指标观测及疗效评定标准 |
一、指标观察及检测 |
二、疗效评定标准 |
三、统计分析 |
第四章 结果分析 |
一、组间均衡性分析 |
二、指标观测结果分析 |
三、疗效评定 |
四、相关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一、临床研究思路 |
二、中医辩证分型的探讨 |
三、治疗时机的探讨 |
四、选穴的探讨 |
五、针刺治疗方式选择的探讨 |
六、手法针刺补泻量的探讨 |
七、电针的探讨 |
八、留针时间及治疗频率的探讨 |
九、针刺治疗机制的探讨 |
十、观察指标及结果的探讨 |
十一、疗效评定的探讨 |
十二、关于防治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动物模型的制作及治疗方法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术后排便的观察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分析 |
三、讨论 |
实验二 核素扫描胃肠排空实验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分析 |
三、讨论 |
实验三 针刺对腹部术后大鼠血液胃肠激素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分析 |
三、讨论 |
实验四 针刺对腹部术后大鼠胃肠组织光镜下病理形态变化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分析 |
三、讨论 |
实验五 针刺对腹部术后大鼠胃肠ENS-ICC-SMC网络结构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分析 |
三、讨论 |
实验六 针刺对肠肠吻合术后大鼠胃肠ICC电镜下超微结构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分析 |
三、讨论 |
实验七 针刺对肠肠吻合术后大鼠SCF及钙调蛋白的PCR含量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分析 |
三、讨论 |
第三章 实验间的相关分析与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呼气末七氟烷浓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器材 |
1.2 主要试剂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5 统计学处理 |
第二章 结果 |
2.1 A、B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
2.2 A、B两组病人呼气末七氟烷浓度比较 |
2.3 A、B两组血压及心率比较 |
2.4 A、B两组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血糖比较 |
2.5 血压、心率与血管紧张素Ⅱ、血浆皮质醉在相同时间点相关分析 |
2.6 术中追加瑞芬太尼剂量的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综述一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综述二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资料和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第五章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9)疏经通督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祖国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 |
一、病名及症状 |
二、病因病机 |
三、证治方法 |
第二部分 西医对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
一、颈椎病的病因学 |
二、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
三、颈椎病的病理生理研究 |
四、颈椎病的临床治疗现状 |
五、实验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中医推拿治疗颈椎病的回顾 |
一、推拿治疗颈椎病的记载 |
二、推拿治疗颈椎病的现状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疏经通督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临床研究方法 |
三、观察指标 |
四、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
五、结果 |
六、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疏经通督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理探讨 |
一、疏经通督的含义理解 |
二、疏经通督推拿的手法特点 |
三、从经络理论探讨疏经通督手法效应的依据 |
四、从现代医学来探讨疏经通督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理 |
参考文献 |
第六部分 结语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10)电针复合隆朋对山羊麻醉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 研究目的意义 |
2 电针复合隆朋对山羊麻醉效果观察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动物 |
2.1.2 麻醉药品及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1.4 麻醉方法 |
2.1.5 麻醉指标监测 |
2.1.6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电针复合隆朋对腹肌紧张度的影响 |
2.2.2 电针复合隆朋对痛阈的影响 |
2.2.3 电针复合隆朋对生理指标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影响电针麻醉的因素 |
2.3.2 隆朋对山羊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
2.3.3 电针复合隆朋对山羊的麻醉效果 |
3 电针复合隆朋麻醉对手术山羊免疫功能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动物 |
3.1.2 麻醉药品及试剂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1.4 麻醉方法 |
3.1.5 麻醉指标监测 |
3.1.6 血液样品采集 |
3.1.7 手术方法 |
3.1.8 血细胞计数 |
3.1.9 血清球蛋白含量 |
3.1.10 红细胞酵母菌花环率 |
3.1.11 白细胞吞噬率 |
3.1.12 淋巴细胞转化率 |
3.1.13 统计学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电针复合隆朋对山羊免疫功能的影响 |
3.2.2 电针复合隆朋麻醉对山羊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隆朋对山羊免疫功能的影响 |
3.3.2 电针复合隆朋对山羊免疫功能的影响 |
4 全文总结 |
5 文献综述─麻醉和手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5.1 麻醉药物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5.1.1 麻醉药对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
5.1.2 麻醉药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
5.1.3 麻醉药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5.2 针刺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5.2.1 针刺对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
5.2.2 针刺对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调节作用 |
5.2.3 针刺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
5.3 针药复合麻醉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5.4 手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5.4.1 手术应激机制 |
5.4.2 手术对围术期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
5.4.3 手术对围术期中性粒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5.4.4 手术对围术期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四、针麻胃大部切除术前后病人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与针麻效果关系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D]. 马彬. 兰州大学, 2013(05)
- [2]针药复合麻醉用于胃大部切除术临床研究[D]. 张维政.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3(09)
- [3]巨刺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可塑性的影响研究[D]. 卿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09)
- [4]针刺与局部麻醉用于慢性鼻炎下鼻甲肥大射频消融术的对照研究[D]. 贾擎.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01)
- [5]耳穴贴压在围手术期辅助镇痛和机体调整作用的研究[D]. 崔嵩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6]针刺对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调整作用及机理研究[D]. 邓晶晶.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7]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呼气末七氟烷浓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D]. 马福国. 青岛大学, 2009(11)
- [8]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D]. 陈怀龙. 青岛大学, 2007(01)
- [9]疏经通督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和机理研究[D]. 魏学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9)
- [10]电针复合隆朋对山羊麻醉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D]. 周治瑜.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