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生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潘雷雷,纪红昌,黄建斌,淮东欣,雷永,隋炯明,唐艳艳,朱虹,姜德锋,王晶珊,乔利仙[1](2020)在《花粉管通道和农杆菌介导的花生AhFatB基因编辑》文中认为为探究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花生中的应用,利用花粉管注射浸花法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花生,通过在侵染液中添加合适浓度的AS、MES以及MgCl2·6H2O促进了转化事件的发生,并通过注射液每日现用现配最大程度地保持农杆菌的活力,提高了转化效率。本试验首次将该转化法用于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花生基因编辑,根据花生FatB基因序列设计编辑靶位点,成功构建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PX458-Cas9-FatB并成功转化农杆菌菌株GV3101;利用1 mL无菌注射器将当日离心配置的新鲜农杆菌侵染液注射到花生龙骨瓣中至花瓣浸透,每日8:00以前完成注射,连续注射15日,待注射花朵下针后用尼龙绳进行捆绑标记;待荚果成熟后,收获捆绑标记的花生荚果,正常晾晒干燥后剥取花生籽粒,提取籽粒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筛选转化阳性籽粒。结果显示,在被检测的274粒籽粒中,有108粒扩增出了相应目的条带,转基因阳性率为39.42%;经测序验证,108粒阳性籽粒中有1粒在靶位点外发生了基因编辑,在部分阳性籽粒的自交后代中,发现了靶位点发生编辑的籽粒。因此,本研究初步证实利用注射浸花以及农杆菌介导法对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花生基因编辑是有效的,但编辑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李柯[2](2020)在《花生高油酸性状遗传特征与表达调控网络研究》文中提出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我国重要油料与经济作物之一,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植物油和蛋白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发展,高油酸花生已经成为世界花生产业发展的新趋势。然而,当前国内高油酸花生资源匮乏,优良品系较少,认识不足。因此,研究花生籽粒中油酸性状的遗传规律和油酸含量调控的分子机制,对选育高油酸花生优良新品种,大力发展高油酸花生产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组配两种不同类型的杂交组合(1701组合:低油酸×高油酸;1702组合:高油酸×高油酸),对F2:3群体中油酸等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及相关分析;选取两个高油酸材料和两个低油酸材料分别进行转录组测序,研究油酸代谢相关的分子调控机制;初步建立基于发根农杆菌侵染转化毛状根的花生遗传转化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3个油酸含量不同花生品种基因型检测。本研究对两个高油酸材料(豫花37、HY963)和1个低油酸材料白沙1016分别进行Ah FAD2A、Ah FAD2B基因型检测。结果显示,两个高油酸品系在Ah FAD2A基因448bp处发生G>A颠换,同时Ah FAD2B基因442bp存在碱基A(ins A)插入,而低油酸材料白沙1016均无上述序列变化。2、两类杂交组合构建及后代F2:3群体品质性状遗传变异和相关性分析。本研究用3个油酸不同花生品系组配2种杂交组合,分别为1701(白沙1016×HY963)组合,为低油酸×高油酸,1702(豫花37×HY963)组合则属于高油酸×高油酸。分析发现,在两个杂交组合F2:3群体中,油酸含量等品质性状变异幅度都比较大,其中以亚油酸变异系数最大。遗传分析表明,各品质性状均呈现连续变异,表现为数量性状,可能受微效多基因或主基因+微效多基因控制。进一步相关性分析发现,两个组合中油酸与亚油酸间相关性最强,均呈极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6或r=-0.987。油酸与棕榈酸间呈极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83或r=-0.816。此外发现,两个F2:3群体中品质性状出现超亲分离现象。如,在1702两个高油酸材料组合的F2:3群体中筛选出普通油酸表型个体,表明除Ah FAD2A和Ah FAD2B外可能还存在其它基因调控花生油酸含量。研究结果为挖掘其它油酸代谢调控基因奠定基础。3、对两个高油酸和两个普通油酸材料花后50天的种子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共获得97.70Gb Clean Data,各样品Clean Data均达到6.94Gb,Q30碱基百分比在93.85%及以上。分别将各样品的Clean Reads与栽培种花生的参考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共得到636个差异表达基因。对所有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在GO功能注释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生物学过程中的代谢过程,说明不同油酸含量的花生品系间籽粒物质代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KEGG代谢通路分析发现,多数基因富集在淀粉和蔗糖代谢、苯丙烷生物合成、氰基氨基酸代谢途径中;此外,与脂肪酸代谢直接相关通路,如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α-亚麻酸代谢、脂肪酸降解和脂肪酸延长等通路也富集到较多基因,说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直接或间接的参与花生油酸的形成和代谢机制。进一步随机挑选13个基因进行了q RT-PCR验证,其基因表达与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一致。4、根据Ah FAD2A和Ah FAD2B基因高相似性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可以同时靶向Ah FAD2A和Ah FAD2B基因的sg RNA引物,通过酶切和同源重组的方法将sg RNA表达盒和Cas9基因连接在Ri质粒p GWB405上,成功构建了一个同时靶向三个位点的CRISPR/Cas9载体。将CRISPR/Cas9载体转化发根农杆菌K599后,侵染花生外植体并诱导毛状根的生长。通过GFP基因的PCR检测,鉴定到转基因阳性的毛状根,表明可通过毛状根进行花生的遗传转化。
曾繁丽[3](2020)在《农杆菌介导乌菜花药非组织培养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乌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白菜亚种的变种之一,属于二年生草本植物,从宋元时期便已经广泛栽培。因其富含维生素C,被称为维生素菜。作为江淮流域最主要的叶菜品种之一,乌菜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特别是安徽、江苏、上海等地,是调剂“冬缺”和“春淡”的理想蔬菜。近年来,人们主要利用传统育种方法,如杂种优势育种等方法来提高乌菜的品质及产量,由于传统育种方法周期长、效率低、育种目标不定向等缺点,限制了育种工作的发展。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基因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农杆菌介导法是植物遗传转化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简单方便、费用低、周期短等特点,可以弥补传统育种的不足,加快新品种开发。但是,采用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途径,进行植物遗传转化,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遗传转化效率低。采用农杆菌介导花药非组织培养进行遗传转化,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可以避免植物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从而节省大量时间,为作物的定向遗传改良提供了有效快速的方法。本试验采用乌菜WS-1材料为试材,进行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研究分析影响花药遗传转化的因素,建立农杆菌介导花药非组织培养遗传转化体系,并分析其遗传转化细胞生物学机理。主要研究成果:1.以WS-1为试材,优化了共培养基(CCM)中BAP、As和Silwet的浓度,共培养基p H值、暗培养时间、花蕾大小与处理方式以及农杆菌接种方法等影响遗传转化的因素,建立了农杆菌介导乌菜花药非组织培养遗传转化体系:将农杆菌悬浮在CCM中(MS+2.0 mg?L-1 BAP+40 mg?L-1 As+0.03%Silwet+0.5 g?L-1 MES+5%sucrose,p H5.8;OD650=0.3),选择3-5 mm大小的花蕾并剖除萼片和花瓣,采用液滴接种法接种,并进行2 d暗培养,应用优化后的程序,瞬时表达频率91.59%。之后正常培养植株即可获得转基因种子。2.利用GUS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农杆菌侵染乌菜花蕾组织进行显微观察,分析农杆菌介导乌菜花药非组织培养遗传转化的细胞生物学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农杆菌遗传转化乌菜花蕾组织,是通过雄配子(花粉),而非雌配子(胚珠)介导的。
王凤欢,冯滢,马旭策,杨晓欣,张乐[4](2019)在《农杆菌介导花生胚小叶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但较低的遗传转化效率阻碍了花生基因工程的发展。因此,建立高效的花生转化体系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教育部华北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建立的花生胚小叶高效再生体系,本研究对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过程中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及共培养时间对抗性丛生芽效率的影响进行探讨,旨在优化遗传转化条件,提高花生转基因的遗传转化效率。结果表明,3个因素均对抗丛生芽诱导率有显着影响,其诱导效应是共培养时间>侵染时间>菌液OD值。根据研究得到农杆菌介导花生胚小叶转化的最佳条件是菌液OD值0.5、侵染时间25 min、共培养时间3 d。
董建军[5](2019)在《花生再生体系的建立及AhRR基因家族分析》文中指出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中国是世界上花生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培育高产、优质的花生新品种是促进花生产业发展的主要手段。传统杂交育种可以改良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但存在花生遗传基础狭窄、优良基因与不良性状紧密连锁、种间杂交不亲和、育种周期长、部分珍贵种质材料繁殖效率低等诸多因素,严重限制了花生育种进程和效率。通过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可以提高复种指数、缩短育种周期,是花生品种改良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发育时期花生胚的离体培养来探究种子萌发到长成植株的最短生长周期,可以有效提高花生生长进程,提高育种效率;同时以花生胚轴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建立了花生胚轴的高效离体再生体系;并对AhRR转录因子家族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花生品种农大花103不同发育时期的幼胚为外植体,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再生成花生植株。结果表明,通过组织培养能够促使花生幼胚正常发芽生长成植株,其中果针入土后30 d的花生幼胚在培养基中能够正常发育,发芽率为97.99%,成苗率为76.06%,生长状态接近于正常成熟胚;成熟种胚的发芽率为100%,成苗率达到了87%。2、以花生胚轴为外植体,对胚轴不同部位、激素类型及配比和不同基因型等方面做了系统研究,建立了以花生胚轴为外植体的高频植株再生体系:最佳外植体部位为靠近胚芽部位的胚轴;最佳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8mg/L)+NAA(0.1mg/L),丛生芽诱导率高达90%以上,最佳基因型为远杂9102,从接种外植体到成苗约经历6570d,平均每个胚轴可再生68棵组培苗。3、AhRR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在组织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Ah RR转录因子家族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花生中共有21个AhRR基因,包括14个A类和7个B类;21个Ah RR基因CDS长度在513bp2175bp之间,氨基酸残基长度在170aa724aa不等,氨基酸序列平均长度为374aa;AhRR家族成员含有59个外显子,48个内含子;AhRR蛋白的结构域是高度保守的,所有的AhRR蛋白均含有D-D-K结构域;AhRR基因主要分布在花生栽培种的1号、3号、5号、8号、10号、11号、13号和15号染色体上。4、利用RT-PCR技术对花生AhRR基因家族中的两个基因ArAhy.69B3L2和ArAhy.QRG75F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远杂9102胚轴在接种后的不同时期,两个基因的表达模式不同,ArAhy.69B3L2基因呈现下降趋势,在接种7d时表达量最高;而Aray.QRG75F基因在接种后14d时达到最高值,呈先升后降趋势;在接种14d和21d时两基因的表达量差异呈极显着水平。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基因型远杂9102和花7567在接种14d时两个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两个基因ArAhy.69B3L2与Aray.QRG75F在花7567中的表达量均低于远杂9102,差异达极显着水平。
朱军,韩锁义,袁美,贺梁琼,何国浩,黄家权[6](2018)在《农杆菌介导的花生遗传转化条件优化》文中提出为建立花生快速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以浸泡吸水后的花生半粒种子为转化受体,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以除草剂Basta抗性筛选及基因组DNA的bar基因PCR检测为指标,优化花生遗传转化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侵染悬浮液中加入1mmol/L二硫苏糖醇(DTT)提高了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效率(最高提升36.5%);与YEB培养液相比,AB重悬液的使用显着提高了农杆菌的转化效率(最高提升19.3%);农杆菌菌液OD600为0.7时转化效率最高;基因型显着影响转化效率,EXP27-1516的转化效率为69.03%,显着高于14AU01(56.67%);以花生半粒种子为转化受体,从种子培养到形成茁壮根系仅需8周,明显短于子叶节转化所需的13周。优化后的农杆菌介导的花生遗传转化体系为花生转基因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工具。
苗利娟,黄冰艳,张新友,董文召,刘娟,秦利,张俊,齐飞艳,石磊[7](2017)在《花生组培再生及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农杆菌介导法是花生遗传转化最常用的转化方法,近年来,花生农杆菌介导转化技术日渐成熟,但仍存在再生体系不完善,以及转化效率低和基因型限制等难题。为了建立高效的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本文归纳了近十几年来国内外花生组织培养及农杆菌介导转化方法,分析了不同方法的诱导效率和转化效果,认为花生体胚转化体系可以提高外源基因的遗传稳定性,并克服嵌合体等问题。在现有的组培再生基础上,对花生体胚诱导再生进一步优化,建立高频的花生体胚再生体系,进一步提高花生的转化效率,建立标准化、规模化、工厂化以及可重复的安全高效转化体系,是花生遗传转化的发展趋势。
李文静[8](2016)在《花生再生体系的优化及AhSAD基因启动子的转化》文中提出本研究选用花生品种远杂9307、冀甜1号、罗汉果、花37、白沙1016的上胚轴为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再生体系进行研究,通过比较不同预培养时间、不同激素配比、不同基因型的诱导愈伤差异确立适宜花生上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从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和器官间接发生途径探索花生上胚轴离体再生的最佳途径。确立最适宜的培养条件进行19种不同花生品种筛选。在优化的再生体系基础上进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遗传转化方面,对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条件进行优化,分别从Km筛选浓度,受体材料、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完善转化流程,将花生Δ9-硬脂酰-ACP脱氢酶基因启动子AhSAD转化不同花生品种的受体材料,获得阳性植株,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预培养时间不同,愈伤组织状态存在明显差异,预培养0d的上胚轴易形成胚性愈伤,预培养7d的上胚轴状态优于3d和10d。(2)确定MSB5+Pic3mg/L为最适宜诱导培养基,胚性愈伤诱导率最高可达60%以上,该类培养基适宜本研究中多数花生品种的愈伤诱导,并可进行多次继代培养得到重复性体胚发生培养物。MSB5+Pic3mg/L+Gln1g/L(+)AgNO3(2mg/L)为最佳继代培养基。(3)愈伤组织进一步诱导体细胞胚发生的最佳培养基为MS+0.4mg/L6-BA+0.1mg/LNAA,成苗率最高为46.77%。继代过程先在6-BA0.4mg/L+NAA0.1mg/L再生,交替使用MS+6-BA3.0mg/L+NAA 0.5mg/L成苗状况较好;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TDZ0.2mg/L+6-BA3.0mg/L+NAA0.5mg/L,可诱导出不定芽且分化率最高为42%。(4)不同基因型的花生品种在相同的培养基中出现诱导和再生差异,9048,9102出愈率在70%-80%之间,9020,9092,9110出愈率为60%-70%,9059出愈率最低仅为16%。9099,9097再生率在40%-50%之间,9036,9093次之。(5)最终确定胚性愈伤组织和无菌苗上胚轴作为受体材料时,卡那霉素筛选浓度为80mg/L和100mg/L,两者侵染时间在10min时褐化率最低,转化率最高。胚性愈伤共培养2d时,抗卡那霉素的抗性芽数最多;无菌苗的上胚轴共培养3d时,抗性愈伤诱导率最高。(6)经过卡那霉素筛选,获得36抗性植株,其中7株经GUS组织活性检测和PCR检测鉴定为阳性植株。
马世伟[9](2015)在《花生RS基因根特异表达生产白藜芦醇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白藜芦醇(Resveratrol,简称Res),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抗毒素,存在于虎杖、葡萄、花生等植物中,在葡萄果皮和花生根中含量尤为丰富。它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可以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凝结,抗癌,抗炎,抗辐射,抗衰老,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它与紫杉醇都被誉为绿色抗癌药物。但自然界中存在的白藜芦醇的含量较少,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白藜芦醇有望高效生产白黎芦醇。白藜芦醇合酶(Resveratrol synthase,简称RS)是白藜芦醇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利用烟草的根特异表达启动子驱动花生白藜芦醇合酶基因在本生烟草和花生的发状根中表达,利用发状根的无激素依赖性和快速生长的特性,液体培养获得发状根,进而生产白藜芦醇。研究结果如下:1、用pBI121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发根农杆菌,经由发根农杆菌介导转化本生烟草,发现发根农杆菌可以介导外源质粒载体携带的基因转入本生烟草基因组并在发状根表达,建立了发根农杆菌介导目的基因遗传转化本生烟草的成熟技术。通过该技术分别获得了发根农杆菌介异转化NtR12::RS和NtR2::RS融合基因的发状根转基因系,测定发状根系中白藜芦醇的含量最高为2.12 ug/g鲜重,是未转基因对照的4倍。说明发根农杆菌可介导自身的发根基因和外源基因在外源植物中表达。2、通过本生烟草发状根的液体培养研究,建立了发状根的液体培养体系,采用50mL液体MS培养基在28℃、120 r/min培养2周,可生产2.5 g发状根。研究NaAc诱导对本生烟草发状根液体培养体系中白藜芦醇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0 μM的NaAc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培养基中白藜芦醇的含量,总产量提高1倍。3、为建立花生白黎芦醇生产体系,以新会小粒花生为材料,通过发根农杆菌探究了不同因素对花生发状根诱导的影响,发现河南发根农杆菌、菌悬液浓度(OD600)为0.5、共培养时间3d、花生幼叶外植体以及B5培养基有利于外植体转化和产生发状根;利用河南发根农杆菌介导35S::GUSA融合基因转入了花生幼叶,建立了花生发状根诱导的完整技术体系,并证明外源质粒载体携带的基因可以转入花生发状根表达。在此基础上把NtR12::RS和NtR2::RS导入花生,分别获得2和3个转基因系。经分析发现,转基因发状根系中白藜芦醇的含量最高达到了 80.99μg/g鲜重,为对照的5倍,说明根特异启动子NtR2和NtR12可以提高花生根RS表达,合成白黎芦醇。4、为进一步提高花生发状根的白黎芦醇生产效率,研究建立了花生发状根的液体高效培养体系,即1/2 MS培养基、28℃、120 r/min液体悬浮培养2周,50 mL培养基可生产2g发状根;NaAc诱导可增加发状根白黎芦醇含量,MeJA诱导不能增加发状根白藜芦醇产量,20 NaAc诱导处理花生发状根24 h,白藜芦醇产量可提高0.8倍(达141.03μg/g),并可促进白黎芦醇的分泌,而且使转基因发状根中白黎芦醇为野生型花生根的8倍。总之,本文首次研究利用特异启动子驱动花生白黎芦醇合酶基因在花生或异源植物发状根表达,建立了转基因发状根合成白黎芦醇生产技术体系。这为高效生产白黎芦醇奠定了基础。研究的深入有利于规模化生产利用白黎芦醇。
张甲佳[10](2014)在《花生再生体系的优化与抗性基因PnLOX2的遗传转化》文中研究说明花生起源于南美洲,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花生是我国出口农产品中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大宗农产品之一。随着花生产业的迅速发展,黄曲霉毒素污染问题日渐突出,生产安全无污染花生及其制品迫在眉睫。利用组织培养技术,通过基因工程育种技术培育抗黄曲霉花生品种是有效途径。本文从调整激素配比方面入手,对花生品种丰花3号、鲁花11、海花1号和花育19胚小叶进行研究,旨在筛选合适的不定芽诱导分化培养基。并选择最佳花生品种-分化培养基组合进行抗病基因的遗传转化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成功将连接在原核载体上的PnLOX2基因连接到PRI101-AN上,并且转入农杆菌EHA105中。(2)调整培养基中的激素比例,筛选花生品种丰花3号,鲁花11,海花1号,花育19的最适芽诱导分化培养基。丰花3号最适分化培养基激素配比为6-BA:NAA=6:0.2;鲁花11最适激素配比为6-BA:NAA=6:0.8;海花1号和花育19最适激素配比都为6-BA:NAA=4:0.8。其中丰花3号再生苗生根最适培养基为MS0+2mg/LNAA。(3)丰花3号胚小叶选择压确立为诱导分化培养基中加入100mg/L Km和400mg/L Cef;丰花3号转基因植株再生苗生根选择压为生根培养基中加入13mg/LKm。(4)对花生进行遗传转化,得到的转基因植株通过微量PCR检测显示阳性反应,初步断定PnLOX2基因成功转入。
二、花生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花生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花粉管通道和农杆菌介导的花生AhFatB基因编辑(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植物材料 |
1.1.2 菌株、质粒、载体和试剂药品 |
1.1.3 引物设计与合成 |
1.1.4 培养基及侵染液 |
1.2 试验方法 |
1.2.1 CRISPR/Cas9编辑载体的构建 |
1.2.2 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 |
1.2.3 注射浸花法转化花生 |
1.2.4 收获籽粒的分子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CRISPR/Cas9编辑载体的构建 |
2.2 重组质粒转化农杆菌 |
2.3 注射浸花法转化花生 |
2.4 注射后收获籽粒的分子鉴定 |
3 结论与讨论 |
(2)花生高油酸性状遗传特征与表达调控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花生概述 |
1.2 中国花生产业现状 |
1.3 花生脂肪酸生物合成 |
1.3.1 脂质与脂肪酸 |
1.3.2 脂肪酸合成路径 |
1.4 花生油酸性状研究进展 |
1.4.1 花生油酸性状的遗传特点 |
1.4.2 油酸性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1.5 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
1.5.1 高通量测序技术 |
1.5.2 转录组测序技术 |
1.5.3 转录组测序在油脂合成中的应用 |
1.6 CRISPR/Cas9 技术 |
1.6.1 基因编辑技术研究进展 |
1.6.2 CRISPR/Cas9 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 |
1.7 发根农杆菌转化的应用 |
1.8 花生中发根农杆菌的应用 |
1.9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花生油酸性状遗传特点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2.3 油酸含量测定 |
2.2.4 DNA提取 |
2.2.5 AhFAD2基因型鉴定 |
2.2.6 杂交组合配制 |
2.2.7 F1代真伪杂种鉴定 |
2.2.8 F2:3群体品质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
2.2.9 优异杂交后代的选择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AhFAD2基因型鉴定 |
2.3.2 F1代真伪杂种鉴定 |
2.3.2.1 AhMITE引物筛选 |
2.3.2.2 F1代真伪杂种鉴定 |
2.3.3 F2:3群体品质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
2.3.3.1 1701组合F2:3群体品质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
2.3.3.2 1702组合F2:3群体品质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
2.3.4 F2:3群体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
2.3.4.1 1701组合F2:3群体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
2.3.4.2 1702组合F2:3群体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
2.3.5 1702组合F2:3群体中特殊油酸含量后代的基因型检测 |
2.3.6 高油酸、高蛋白、高含油量育种材料的获得 |
2.4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不同油酸含量花生的转录组测序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样品采集和处理 |
3.2.3 数据处理 |
3.2.3.1 测序质量控制 |
3.2.3.2 参考基因组比对 |
3.2.3.3 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
3.2.3.4 差异表达基因的q RT-PCR验证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测序数据统计分析 |
3.3.2 转录组数据与参考基因组序列比对 |
3.3.3 基因表达分析 |
3.3.3.1 样品基因表达量总体分布 |
3.3.3.2 不同油酸含量花生材料中基因表达的统计分析 |
3.3.4 不同油酸含量花生材料中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
3.3.5 差异表达基因的q RT-PCR验证 |
3.3.6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分类和富集分析 |
3.3.7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注释和富集分析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AhFAD2-2基因的发根农杆菌转化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1.1 植物材料 |
4.2.1.2 载体和菌株 |
4.2.1.3 主要试剂 |
4.2.2 载体构建 |
4.2.2.1 靶位点序列的设计与引物合成 |
4.2.2.2 质粒扩繁 |
4.2.2.3 sgRNA表达盒的构建 |
4.2.2.4 FAD2-2 的三个sgRNA表达盒片段与pEX-Cas9-At载体的连接 |
4.2.2.5 sgRNA表达盒和Cas9 蛋白基因的克隆与纯化回收 |
4.2.2.6 sgRNA-Cas9-attb与 p DONR207 进行BP反应 |
4.2.2.7 载体sgRNA-Cas9-p DONR207与p GWB405 进行LR反应 |
4.2.3 毛状根的诱导 |
4.2.3.1 发根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4.2.3.2 花生外植体的制备 |
4.2.3.3 发根农杆菌侵染 |
4.2.3.4 毛状根的诱导 |
4.1.3.5 毛状根的鉴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sgRNA引物的设计 |
4.3.2 sgRNA表达盒的构建 |
4.3.3 sgRNA表达盒与pEX-Cas9-At载体的连接 |
4.3.4 sgRNA表达盒和Cas9 蛋白基因序列的克隆 |
4.3.5 Cas9-attb-p DONR207 中间载体的获得 |
4.3.6 sgRNA-Cas9-p GWB405 表达载体的获得 |
4.3.7 发根农杆菌的转化 |
4.3.8 阳性毛状根的鉴定 |
4.4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ABSTRACT |
(3)农杆菌介导乌菜花药非组织培养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文献综述 |
1.1 植物转基因技术 |
1.1.1 转基因技术的原理 |
1.1.2 转基因技术的方法 |
1.2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基因方法研究 |
1.2.1 转化机理 |
1.2.2 影响遗传转化的因素 |
1.2.3 转基因植株的检测方法 |
1.3 乌菜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
1.3.1 乌菜概述 |
1.3.2 育种技术相关研究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实验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株和载体 |
2.1.3 试剂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1.5 主要培养基的配置 |
2.2 实验方法 |
2.2.1 花药发育观察 |
2.2.2 农杆菌感受态制备 |
2.2.3 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 |
2.2.4 遗传转化影响因素优化 |
2.2.5 农杆菌侵染与暗培养 |
2.2.6 GUS化学组织染色分析 |
2.2.7 转基因植株鉴定 |
2.2.8 数据分析与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花药发育的细胞学观察分析 |
3.2 遗传转化影响因素分析 |
3.2.1 BAP浓度对花蕾瞬时转化率的影响 |
3.2.2 乙酰丁香酮(As)浓度对花蕾瞬时转化率的影响 |
3.2.3 Silwet浓度对花蕾瞬时转化率的影响 |
3.2.4 共培养基pH对花蕾瞬时转化率的影响 |
3.2.5 花蕾大小对花蕾瞬时转化率的影响 |
3.2.6 花蕾处理方式对花蕾瞬时转化率的影响 |
3.2.7 农杆菌接种方式对花蕾瞬时转化率的影响 |
3.2.8 暗培养天数对花蕾瞬时转化率的影响 |
3.3 农杆菌介导乌菜花蕾最优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3.4 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 |
3.5 转基因植株筛选与鉴定 |
3.5.1 转基因植株筛选 |
3.5.2 PCR检测 |
3.5.3 GUS组织化学染色鉴定 |
4 讨论 |
4.1 花药发育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
4.2 乌菜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4.3 农杆菌侵染乌菜花蕾机理的分析 |
5 结论 |
5.1 建立了农杆菌介导乌菜花药遗传转化体系 |
5.2 明确了农杆菌侵染乌菜花蕾细胞生物学机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农杆菌介导花生胚小叶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材料与方法 |
(一) 材料及培养基 |
(二) 试验方法 |
1. 种子处理 |
2. 无菌胚小叶外植体的培养制备 |
3. 正交试验转化条件和试验设计 |
4. 农杆菌侵染和共培养 |
5. 转基因花生的PCR检测 |
6. 试验数据统计 |
二、结果与分析 |
(一)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二) 农杆菌侵染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 |
三、讨论 |
(5)花生再生体系的建立及AhRR基因家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立题依据及意义 |
1.2 植物组织培养的意义 |
1.2.1 植物组织培养应用于植物离体快繁 |
1.2.2 植物组织培养应用于无病毒苗木培育 |
1.2.3 植物组织培养应用于遗传转化研究 |
1.2.4 植物组织培养应用于种质资源保存 |
1.3 花生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1.3.1 器官发生途径再生植株 |
1.3.2 体细胞胚发生途径再生植株 |
1.4 细胞分裂素响应调节因子RR |
1.4.1 转录因子简介 |
1.4.2 RRs转录因子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花生不同发育时期种胚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主要实验设备及基本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3.1.3 试验方法 |
3.2 花生胚轴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
3.2.1 试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及基本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3.2.3 试验方法 |
3.3 花生AhRR转录因子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1 家族成员鉴定 |
3.3.2 家族进化分析及重新命名 |
3.3.3 保守结构域分析 |
3.3.4 基因结构分析 |
3.3.5 染色体物理分布 |
3.3.6 理化性质分析 |
3.4 AhRR基因的表达 |
3.4.1 试验材料 |
3.4.2 试验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农大花103 不同发育时期种胚的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
4.1.1 农大花103 不同发育时期幼胚离体培养情况 |
4.1.2 农大花103 成熟种胚离体培养情况 |
4.1.3 农大花103 不同发育时期幼胚生长状况与成熟胚对比情况 |
4.2 花生胚轴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
4.2.1 花生胚轴不同部位对芽诱导的影响 |
4.2.2 花生不同激素配比对芽诱导的影响 |
4.2.3 花生不同基因型对胚轴再生的影响 |
4.2.4 丛生芽的伸长 |
4.2.5 组培苗生根 |
4.2.6 胚轴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
4.3 花生AhRR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1 花生AhRR转录因子的家族进化关系分析 |
4.3.2 花生AhRR转录因子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
4.3.3 花生AhRR转录因子家族基因结构分析 |
4.3.4 花生AhRR转录因子家族保守结构域分析 |
4.3.5 花生AhRR转录因子家族的染色体定位预测 |
4.4 AhRR基因在花生胚轴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
4.4.1 RNA提取质量检测 |
4.4.2 AhRR基因在花生胚轴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5.1 讨论 |
5.1.1 花生不同发育时期种胚离体培养研究 |
5.1.2 花生胚轴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
5.1.3 AhRR转录因子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6)农杆菌介导的花生遗传转化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培养基配方 |
1.2 不同外植体转化 |
1.2.1 子叶节外植体制备 |
1.2.2 半粒种子外植体制备 |
1.2.3 农杆菌介导的侵染 |
1.2.4 转化植株的PCR检测 |
1.3 半粒种子转化方式的优化 |
1.3.1 二硫苏糖醇 (DTT) 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1.3.2 农杆菌重悬液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1.3.3 农杆菌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1.3.4 花生基因型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1.4 农杆菌转化效率计算与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外植体类型在农杆菌介导转化中的差异 |
2.2 不同优化条件对外植体转化效率的影响 |
2.2.1 二硫苏糖醇 (DTT) 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2.2.2 农杆菌重悬液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2.2.3 农杆菌浓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2.2.4 花生基因型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2.3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植株PCR检测 |
3 讨论与结论 |
(7)花生组培再生及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花生组培再生方法及研究进展 |
1.1 器官发生途径 |
1.1.1 直接器官发生途径 |
1.1.2 间接器官发生途径 |
1.2 体细胞胚发生途径 |
1.2.1 体胚的直接再生 |
2 农杆菌介导花生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及影响因素 |
2.1 农杆菌介导花生转化的研究进展 |
2.2 影响农杆菌介导的花生遗传转化效率的因素 |
2.2.1 菌株类型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2.2.2 菌液浓度对转化的影响 |
2.2.3 侵染时间对转化的影响 |
2.2.4 共培养时间对转化的影响 |
2.2.5 添加AS对转化的影响 |
2.2.6 抗生素对转化的影响 |
3 展望 |
(8)花生再生体系的优化及AhSAD基因启动子的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花生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
1.1 花生器官发生途径的研究进展 |
1.1.1 器官直接发生途径 |
1.1.2 器官间接发生途径 |
1.2 花生体细胞胚发生途径的研究进展 |
1.3 花生组织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
2 花生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
2.1 基因枪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 |
2.2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 |
2.3 其他转化方法 |
2.4 花生遗传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花生启动子的研究 |
4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植物材料 |
1.2 植物激素 |
1.3 培养基 |
1.4 农杆菌菌株和启动子表达载体 |
1.5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愈伤组织诱导和再生 |
2.1.1 愈伤组织诱导 |
2.1.2 花生愈伤组织再生成苗 |
2.1.3 花生基因型筛选 |
2.1.4 生根培养 |
2.2 花生遗传转化条件优化 |
2.2.1 受体材料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
2.2.2 Km抗生素浓度的确定 |
2.2.3 侵染时间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
2.2.4 共培养时间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
2.3 花生启动子的转化 |
2.3.1 菌液活化 |
2.3.2 受体材料侵染、共培养及再生 |
2.4 GUS活性检测 |
2.5 PCR检测 |
2.5.1 DNA提取 |
2.5.2 PCR检测 |
2.6 阳性植株进行生根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愈伤组织诱导 |
3.1.1 不同预培养时间对外植体诱导愈伤的差异 |
3.1.2 不同诱导培养基的愈伤诱导差异 |
3.1.3 不同继代培养基的愈伤诱导差异 |
3.2 花生愈伤组织再生成苗 |
3.2.1 体细胞胚发生途径 |
3.2.2 间接器官发生途径 |
3.3 不同花生基因型的筛选 |
3.4 遗传转化条件优化 |
3.4.1 Km选择剂浓度的确定 |
3.4.2 侵染时间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
3.4.3 共培养时间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
3.5 花生品种农杆菌转化效率 |
3.5.1 GUS活性检测 |
3.5.2 PCR检测 |
3.6 生根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影响花生上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的因素 |
4.1.1 外植体及预培养时间的选择 |
4.1.2 不同激素对上胚轴外植体的影响 |
4.2 影响花生上胚轴再生的因素 |
4.2.1 不同激素对体细胞胚再生途径的影响 |
4.2.2 不同激素对间接再生途径的影响 |
4.2.3 不同基因型对花生上胚轴再生的影响 |
4.3 影响AhSAD基因启动子转化的因素 |
4.3.1 Km浓度的筛选 |
4.3.2 侵染时间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
4.3.3 共培养时间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
4.3.4 基因型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
4.3.5 受体材料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
4.3.6 转化植株的鉴定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花生RS基因根特异表达生产白藜芦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白藜芦醇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 |
1.1 白藜芦醇简介 |
1.2 白藜芦醇的结构及特征 |
1.5 白藜芦醇的分布 |
1.6 白藜芦醇的植物抗病性 |
1.7 白藜芦醇的生理活性 |
1.7.1 抗氧化、抗自由基 |
1.7.2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
1.7.3 预防高血压 |
1.7.4 预防糖尿病、肥胖及代谢综合征 |
1.7.5 预防心血管疾病和保护心脏 |
1.7.6 抗肿瘤、抗癌 |
1.7.7 保护肝脏 |
1.7.8 抗衰老、延寿 |
2 白藜芦醇提取和测定方法 |
2.1 白藜芦醇的提取 |
2.2 白藜芦醇的含量测定 |
3 白藜芦醇的合成 |
3.1 白藜芦醇的生物合成 |
3.2 白藜芦醇的化学合成 |
4 白藜芦醇合酶基因克隆与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
4.1 已克隆的部分植物白藜芦醇合酶基因 |
4.2 白藜芦醇合酶的转基因研究 |
5 发根农杆菌介导植物产生发状根在白藜芦醇生产上的应用 |
5.1 发根农杆菌简介 |
5.2 发根农杆菌的研究与应用 |
5.2.1 发状根的发生 |
5.2.2 发根农杆菌介导外源基因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
5.2.3 发根农杆菌诱导花生发根生产白藜芦醇的研究进展 |
5.3 存在的问题 |
6 白藜芦醇的开发利用现状 |
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发根农杆菌介导NtR2/NtR12::RS转化本生烟草生产白藜芦醇的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发根农杆菌(冻融法) |
2.2.2 本生烟草的遗传转化 |
2.2.3 转基因发状根的分子检测 |
2.2.4 转基因发状根液体悬浮培养和样品制备 |
2.2.5 转基因发状根白藜芦醇含量的检测 |
2.2.6 发状根白藜芦醇生产体系的优化 |
3 结果分析 |
3.1 发根农杆菌介导目的基因转化本生烟草的技术优化 |
3.2 NtR2/NtR12::RS转化本生烟草发状根系的表达差异 |
3.2.1 NtR2/NtR12::RS对发根农杆菌遗传转化本生烟草诱导率的影响 |
3.2.2 转基因发状根系的分子检测 |
3.3 转基因本生烟草发状根白藜芦醇的合成效果 |
3.3.1 白藜芦醇标准曲线 |
3.5.2 精密度实验 |
3.3.3 稳定性实验 |
3.3.4 重现性实验 |
3.3.5 发状根系白藜芦醇的含量 |
3.4 外界因素对本生烟草发状根产量和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 |
3.4.1 本生烟草发状根的生长曲线 |
3.4.2 培养基和培养温度对本生烟草发状根生长的影响 |
3.4.3 诱导剂醋酸钠对本生烟草发状根白藜芦醇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发根农杆菌可以介导植物表达载体转入植物 |
4.2 RS可以在本生烟草发状根合成白藜芦醇 |
4.3 外界因素诱导可以提高烟草白藜芦醇合成 |
第三章 发根农杆菌介导NtR2/NtR12::RS转化花生生产白藜芦醇的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载体质粒转发根农杆菌(冻融法) |
2.2.2 花生的遗传转化 |
2.2.3 发根农杆菌诱导花生发根因素的探究 |
2.2.4 对花生遗传转化的Kan筛选浓度的确定(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 |
2.2.5 转基因发状根的分子检测 |
2.2.6 花生发状根样品的制备及其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 |
3 结果分析 |
3.1 发根农杆菌转化花生条件优化 |
3.1.1 发根农杆菌和菌悬液浓度对花生发状根诱导效率的影响 |
3.1.2 培养基对花生发状根诱导效率的影响 |
3.1.3 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对花生发状根诱导效率的影响 |
3.1.4 外植体对花生发根效率的影响 |
3.1.5 Kan筛选浓度对发根农杆菌遗传转化花生的影响 |
3.2 NtR2/NtR12::RS在转基因花生发状根系的表达 |
3.2.1 NtR2/NtR12::RS对发根农杆菌遗传转化花生诱导率的影响 |
3.2.2 转基因发状根系的分子检测 |
3.3 转基因花生发状根白藜芦醇的大量合成 |
4 讨论 |
4.1 发根农杆菌可以介导目的基因转入花生发状根并表达 |
4.2 NtR驱动RS基因在花生发状根表达提高白藜芦醇的含量 |
第四章 花生发状根液体培养大量生产白藜芦醇的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花生发状根生长曲线的测定 |
2.2.2 培养基和培养温度对花生发状根生长的影响 |
2.2.3 诱导剂诱导效果 |
2.2.4 醋酸钠诱导过程研究 |
2.2.5 醋酸钠诱导条件研究 |
3 结果分析 |
3.1 花生发状根生长曲线 |
3.2 培养基和培养温度对花生发状根生长的影响 |
3.3 诱导剂诱导效果 |
3.3.1 醋酸钠诱导效果 |
3.3.2 茉莉酸甲酯诱导效果 |
3.4 醋酸钠诱导过程研究 |
3.5 醋酸钠诱导条件研究 |
4 讨论 |
4.1 花生发状根液体培养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
4.2 诱导剂能有效提高发状根中白藜芦醇含量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花生再生体系的优化与抗性基因PnLOX2的遗传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缩写词表 |
2、本试验所用仪器及其生产厂家 |
第一章 绪论 |
1.1 花生抗黄曲霉基因研究进展 |
1.1.1 黄曲霉菌及其毒素 |
1.1.2 花生抗黄曲霉因子 |
1.2 脂氧合酶(LOX)基因研究进展 |
1.2.1 植物中的脂氧合酶 |
1.2.2 脂氧合酶的种类及其分布 |
1.2.3 脂氧合酶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功能 |
1.3 基因沉默 |
1.3.1 RNAi 种类 |
1.3.2 RNAi 的介导方法 |
1.3.3 RNAi 的生物学功能及应用 |
1.4 花生组织培养及转基因研究进展 |
1.4.1 花生组织培养研究现状及进展 |
1.4.2 花生转基因研究进展 |
1.4.3 转基因植物检测技术 |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的意义 |
第二章 花生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设计方案 |
2.1.3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花生再生体系的优化 |
2.2.2 植株选择压确立 |
2.3 本章小结 |
2.3.1 花生再生体系的优化 |
2.3.2 植株选择压的确立 |
第三章 花生遗传转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目的基因载体构建 |
3.2.2 花生遗传转化 |
3.3 本章小结 |
3.3.1 目的基因载体构建 |
3.3.2 花生遗传转化 |
3.3.3 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全文讨论 |
4.1.1 花生再生体系优化 |
4.1.2 花生的遗传转化 |
4.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花生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花粉管通道和农杆菌介导的花生AhFatB基因编辑[J]. 潘雷雷,纪红昌,黄建斌,淮东欣,雷永,隋炯明,唐艳艳,朱虹,姜德锋,王晶珊,乔利仙. 华北农学报, 2020(04)
- [2]花生高油酸性状遗传特征与表达调控网络研究[D]. 李柯.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4)
- [3]农杆菌介导乌菜花药非组织培养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D]. 曾繁丽.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4]农杆菌介导花生胚小叶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研究[J]. 王凤欢,冯滢,马旭策,杨晓欣,张乐. 河南农业, 2019(17)
- [5]花生再生体系的建立及AhRR基因家族分析[D]. 董建军.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6]农杆菌介导的花生遗传转化条件优化[J]. 朱军,韩锁义,袁美,贺梁琼,何国浩,黄家权.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8(02)
- [7]花生组培再生及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研究进展[J]. 苗利娟,黄冰艳,张新友,董文召,刘娟,秦利,张俊,齐飞艳,石磊. 中国农学通报, 2017(32)
- [8]花生再生体系的优化及AhSAD基因启动子的转化[D]. 李文静. 郑州大学, 2016(02)
- [9]花生RS基因根特异表达生产白藜芦醇的研究[D]. 马世伟.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5)
- [10]花生再生体系的优化与抗性基因PnLOX2的遗传转化[D]. 张甲佳.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