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方向车站提高通过列车弯进(出)速度的改造(论文文献综述)
淡蜀钧[1](2021)在《既有线调度集中系统车务作业安全控制功能的研究》文中指出在铁路运输生产中,铁路的安全关系到国家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行车工作又是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当中的重头戏,车务站段作为行车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其现场作业安全是整个铁路安全的关键一环。随着铁路的发展,装备技术的进步以及安全管理方法、手段的更新,车务安全朝着持续稳定的局面发展。但是,在当前各车务站段安全管理中,如何解决职工作业的非控性和干部安全管理的随意性一直是一个难题。在铁路发展的现阶段,影响车务现场安全控制的主要因素还是人的因素,如何提高职工作业和干部安全管理的科技水平是车务系统安全管理的一个课题。为此,车务部门采用了制定管理办法进行作业约束和上道新设备、新技术进行作业卡控的方式力求解决问题,其中,调度集中系统(CTC系统)的普及使用提高了行车指挥效率。但是,在我国多数既有运营线路上,即使有装备了调度集中系统,可由于设备上道时间较早,其系统功能和结构并不完善,不具备对车务现场作业全过程的安全卡控和作业辅助功能。为了更好满足铁路运输需求并与既有调度集中系统相适应,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对其功能和结构进一步完善就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铁路目前主要的行车组织架构、各级行车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及主要作业内容、作业过程中的关键项点和存在的安全风险等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控制系统用户需求,在分析用户需求和事故故障的基础上,基于资源利旧、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等原则,提出了车务作业安全控制系统的业务功能、关键业务流程和算法、软硬件结构、实现方法和工程实践路线,并在典型车站进行了试点应用,方法可行,应用效果好,为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郎越[2](2021)在《高速铁路大站咽喉区与到发线综合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进入到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期,“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络骨架正逐步加密成型。高速铁路大站作为铁路运输网络中的重要组织和生产单位,其作业的有序平稳运行直接影响着铁路全线的高效运转。本文针对我国高速铁路的实际运营现状,考虑到车站到发线与咽喉区进路间的强关联性,结合高速铁路大站行车作业的特点和难点,建立适用于我国国情的咽喉区与到发线综合优化模型。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对高速铁路车站相关作业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细致梳理了站内各类行车作业的办理流程,并对咽喉区和到发线分配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要素展开说明,得到高速铁路车站咽喉区与到发线综合应用的本质是为站内作业列车指派无时空冲突的咽喉区进路和到发线。(2)利用道岔分组的原则,对车站咽喉区相邻道岔间的制约与互联关系总结归类。在此基础上,构建车站网络拓扑图,并利用基于启发策略的搜索算法实现进路表的快速搜索。同时,针对进路冲突产生的必要条件,对冲突疏解的原理进行具体说明。考虑到路网环境的复杂性和车站有限设备资源的不可存储性,通过分析既有研究中的优化指标,建立以提高车站作业的鲁棒性和到发线资源占用的均衡性为目标的整体优化模型。此外,模型还综合考虑了行车资源约束、运行计划约束、同站台到发线占用约束和换乘约束,并制定仿真算例验证模型的正确性。(3)针对高速铁路大站多目标优化模型,对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Ⅱ,NSGA-Ⅱ)的局限性进行阐述,在非支配等级和拥挤度的基础上引入了斜率参数,提出基于斜率优化的改进型NSGA-Ⅱ算法,并对改进算法在车站咽喉区与到发线分配中的实际应用展开说明。(4)鉴于既有的实例研究大多针对中间站,对折返作业繁多的尽头站研究较少,故本文选取典型尽头大站——北京南站高速场作为研究实例,并对基于斜率优化的改进型NSGA-Ⅱ算法的设定参数进行分析。通过对实例求解,快速获取了优化后的咽喉区进路与到发线分配方案。为了进一步判断优化方案的应用效果,本文从10个帕累托最优解中选取一个折中方案,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的指标变化。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均衡性和鲁棒性较原方案分别提高了24%和46.5%。据此,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以及改进算法求解大规模案例的高效性。图43幅,表18个,参考文献64篇。
陈彪[3](2021)在《株洲站改扩建条件下行车方案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铁路客运站作为旅客运输组织及服务社会的窗口,主要功能是办理旅客列车始发、终到、通过作业及客运业务,完成旅客上下车及中转换乘等服务组织工作。而铁路枢纽客运站不仅承担着大动脉的集散功能,还对铁路网的运输秩序及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铁路枢纽客运站在改扩建等大型施工条件下,解决旅客服务与运输效率间的矛盾尤为关键,对枢纽客运站行车方案的调整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参照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株洲站作为研究对象,对铁路枢纽客运站改扩建条件下对行车组织方案的优化调整进行研究,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运输资源、最大化提高站改条件下的运输效率的目的,并为铁路车站改扩建行车方案研究提供一种理论参考和方法借鉴。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株洲站为例分析了改扩建条件下行车方案调整的基本框架和思路,结合通过能力及列车运行两个方面现状,从站点层面优化车站运输组织。(2)对车站通过能力计算方法中的直接计算法和利用率计算法总结分析,以此为理论依据研究株洲站改扩建前的通过能力现状,得出株洲站能力已近饱和结论。(3)总结归纳铁路网下某一个具体站点的行车方案编制方法,通过对各时段列车在车站股道运行规划,直观地反映并分析车站行车组织情况。通过此方法对株洲站改扩建阶段的列车运行情况进行铺画研究,结合行车组织的矛盾点提出行车方案调整建议,并对比分析本文提出的行车方案及实际调整方案。
陈威[4](2021)在《高铁枢纽车站分工方案优化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背景下,高速铁路枢纽引入了更多方向的线路,给枢纽的组织工作带来了更多的负担。所以对于铁路枢纽内设备、车站分工方案的研究,提出完善枢纽内车站能力协调利用的研究方法,能够更加有效的均衡利用各类资源,发挥线路和车站的能力,提升整个高铁枢纽的作业能力,为铁路决策者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去决策枢纽车站的实际运营分工。论文首先介绍了高铁枢纽车站能力协调分工的基础理论知识,按照相关文献引出“米”字形高铁客运枢纽的概念,并进一步分析了高铁客运枢纽的功能与特点以及分工模式;总结了高铁客运枢纽的车站、线路、动车运用所相关能力指标计算方法;基于相关内容,本文构建了高铁客运枢纽网络,在车流径路的研究背景下,提出了建模思路;参考多商品流模型,以OD车流在高铁客运枢纽运行总费用最小为目标,考虑了线路、车站能力以及其他约束条件,建立了高铁枢纽车站能力协调模型。论文以重庆高铁枢纽为实际案例,结合重庆地区中长期高铁发展规划文件,将远期枢纽内各车站指标参数以及OD车流量作为数据基础,在高铁枢纽车站能力协调模型的基础上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求解优化后重庆高铁枢纽远景规划各车站对OD车流的分工方案。为验证模型优化后方案的有效性,论文在得到优化枢纽车站分工方案后,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准则,基于高铁枢纽车站分工模式特点从多个方面确定了评价指标。在进一步介绍评价指标的量化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构建高铁枢纽车站分工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介绍了多种评价方法,结合铁路枢纽车站分工作业特点选择TOPSIS作为评价方法。最后利用TOPSIS评价模型对优化前后分工方案进行评价,验证求解方案的有效性,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
路肆鉴[5](2020)在《地铁车站动态热环境及通风空调运行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铁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具有空间相对封闭性,地铁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热量需通过热环境控制系统排除。地铁热环境及其控制对保证乘客舒适性、行车安全和设备使用寿命至关重要,对地铁能耗也有显着影响。而随着大型城市的地铁迅速发展,客流量剧增,列车运行间隔缩短,车辆(主要散热源)散热也不断增加,使得隧道和车站的热负荷明显变大,影响了列车的正常运行及乘客的舒适性。同时,也加大了环境控制系统的热负荷,特别是北京地铁1、2号线的情况更加突出。因此,必须深入探讨地铁车站动态热环境的变化规律及其控制措施。本文以北京地铁1号线的典型车站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现场测试和连续监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配备空调装置和开式环境控制系统的地铁车站的热环境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主要内容包括:(1)地铁热环境状态的现场测试与连续监测以及热环境评估;(2)列车正常行驶、减速进站、停站及加速驶离车站这一全过程中的地铁动态热环境变化规律;(3)自然通风和列车运动条件下,通风空调系统对地铁动态热环境的调控作用和优化运行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安装安全门和门开式环境控制系统的地铁车站,室内公共区的温度与室外温度具有相关性,跟随性的强弱与客流、行车等因素的关联性较强;且车站热环境状态参数呈现出时程上的非定常性和空间分布上的非均匀性;(2)列车运行对包括人行通道在内的车站内部的环境温度和风速的影响较大,其作用超过主通风系统排风运行对站内环境的控制作用;列车在减速进站及停靠的过程中,站台公共区特别是靠近运动列车的候车区域温度上升最为明显,并形成较大风速,影响乘客候车舒适性;(3)通风空调系统的工作模式对站台、隧道的温度分布影响较为明显。地铁车站采用近轨道向下输送冷风、站台中央上部回风的空调控制方案能有效的抑制乘客候车区域的温升,但部分冷气会经由轨顶风道被抽入排风风道和被列车风卷吸至隧道内,从而损失部分冷量;反之,冷气流集中在站台乘客流动区域,列车进出站的列车风能有效改善站台公共区热环境,且冷量损失较小;(4)车站与隧道的机械通风系统可匹配运行,在空调季列车运行时以车站排风、隧道送风为主要模式;列车停运后则为双排风模式。本文研究工作得到“北京地铁1、2号线线路整体热环境系统控制方案研究”项目的资助。研究成果对于科学评估地铁热环境状态、优化地铁热环境调控、提高环境舒适性及提升地铁的运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都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陈佳迎[6](2020)在《高铁站及其站前广场一体化设计研究 ——以通辽高铁站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高速铁路的模式下,铁路客站与站前广场的组合关系直接影响铁路的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就其发展来看,更进一步改善铁路客运、货运交通枢纽的布局,形成配套系统性、便捷一体性、站城融合性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客运换乘“零距离”、物流衔接“无缝化”、运输服务“一体化”已是必然趋势。本文以高铁站及其站前广场的一体化设计为研究对象。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我国东北地区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中高速发展阶段,主流城市建设发展受城市化进程影响,铁路等基础设施正在大力兴建,以此为背景研究本课题具有现实意义;另外着重对比国内外铁路建设的发展历史,介绍相关领域的研究,并提出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我国传统铁路客运站及其站前广场在设计上的主要特点,通过分析传统普速铁路客运站的设计手法,指出它们已经很好地满足当下高速铁路时期的高速、高质、高效的新要求需要根据高速铁路站场的现实需要探讨新的设计途径。第三部分主要总结高速铁路客运业务对“一体化”的要求及其特征;候车空间布局类型,以及多层叠置、交通组织、行车组织、候车模式的组合、站前广场的流线组织、服务设施等;提出站房空间、站前广场,以及与之相关的城市交通的一体化设计要求。第四部分以通辽高铁站为例,重点讨论高铁站及其站前广场的一体化的设计方案,内容包括空间序列的一体化、交通组织的一体化、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景观绿化一体化及人文性与地域特色的设计。高铁站及其站前广场承载着城市门户和交通枢纽的双重功能,尤其在中小型城市,高铁站及其站前广场属于极具代表性的公共建筑,一体化设计是充分发挥其功能、展示城市形象的必然要求。通过分析国内外高铁站与站前广场设计的优秀设计技巧、回顾我国传统模式下铁路客运站与站前广场的设计方式,分析二者间一体化趋势;并对高铁站与站前广场的一体化设计进行了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通辽市新高铁站的相关设计问题。希望以通辽高铁站及其站前广场设计为例探讨符合北方地区中小型高铁站及其站前广场的一体化设计方法。
刘筱瑗[7](2020)在《国内外大城市高速铁路枢纽站核心规划要素对比研究》文中提出高速铁路发展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社会经济和产业布局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显着,高速铁路枢纽站作为高速铁路的重要节点,除了拥有换乘便捷、运输发达的交通功能外,也逐渐成为站城融合,服务效益俱佳的城市发展引擎。高速铁路枢纽站应当具备适应不同时期的能力,但长期以来,我国部分高速铁路枢纽站出现规模设计不对等、空间结构不合理、运行效率和服务效益不佳等问题,未发挥自身及对城市发展价值作用。针对上述问题,论文以高速铁路枢纽站的核心规划要素对比为研究重点,通过绿色交通理论、站城融合理论、TOD理论等的指导,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国内外18个城市的23个高速铁路枢纽站核心规划要素内涵、特征、设计的差异性及互动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与系统对比研究,并总结我国高速铁路枢纽站已有优势与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和优化策略,对实现高速铁路枢纽站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根据我国高速铁路枢纽站的现实发展需求、高速铁路枢纽站规划设计与运行服务的矛盾,明确建成配套便捷、站城融合、绿色健康的智慧型车站是未来高速铁路枢纽站的追求目标。研究国内外枢纽站发展演化趋势、结合相关理论、设计规范、专家访谈咨询和实地考察,通过文献计量法对国内外高速铁路枢纽站该领域重点研究动态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对核心规划要素概念及内涵进行提炼,具体为“总体布局规模”、“功能空间配置”、“站台到发能力”、“综合换乘组织”这4个方面,进而系统地探讨了高速铁路枢纽站的核心规划要素内容,及其与高速铁路枢纽站发展联系,并对国内外枢纽站核心规划要素特征、配置、布局、设计等重点内容的对比展开研究。其次,着重分析国内外枢纽站的规模、功能、选址、空间布局和运行情况,并建立具体的核心规划要素变量集,对23个样本进行多维对比研究,分析其差异性规律及原因,主要表现在设计理念、服务目标、建设时序、开发模式、交通出行等方面;在此基础上,选取重要的人均空间面积指标,通过K-Means进行聚类,划分成“综合交通型”枢纽、“均衡发展型”枢纽和“站城融合型”枢纽3个类型;考虑到聚类分析有所侧重,为更清晰了解其互动关系,对枢纽站核心规划要素及枢纽站属性变量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区位特征、枢纽规模、功能空间和客流等多个变量互动关系较强,其中区位特征主要影响客流量和枢纽站的空间利用能力;枢纽规模主要影响商业、交通空间配置和组织多客流到发换乘;客流主要影响枢纽站的规划设计和运营安排。然后,受到“核心规划要素—客流”的强相关性启发,选取7个重要的核心规划要素变量及属性变量,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模型对客流与7个解释变量的关系进行精细化研究,分析解释变量与铁路日客流量、高峰小时客流量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对7个解释变量与铁路日客流量和高峰客流量的相关参数和投影重要性指标(VIP)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商业空间占比、交通空间占比、列车到发数量这3个变量与枢纽站铁路日客流量和高峰客流量呈显着相关,同时深入剖析对比国内外核心规划要素与客流的相关关系,明确国内外枢纽站的规划建设差异之处。基于以上对比研究和相关关系分析,发现我国高速铁路枢纽站具有“空间舒适度高、安全管理体系完整、发展带动能力强、建桥合一技术突破传统”等优势,但也存在“规模设计不对等,商业功能单一、换乘流线复杂、作业运输效率低”等问题,应借鉴国外枢纽站“功能融合性强、运输发送效率高、空间容纳能力强”的建设模式并发挥我国自主创新优势,从合理确定规模、类型空间融合、提高作业编制和优化选址位置4个层面提高枢纽站的规划设计和运行合理性,促进高速铁路枢纽站长期稳定、高效共融地与城市协同发展。
张倩[8](2019)在《中英高铁车站功能空间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进行快速发展的时期,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高铁动车的速度,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出行的效率和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高铁车站作为城市对外联系的关键节点,其功能空间设计至关重要。为提升高铁车站整体效能,方便乘客高效、便捷、舒适出行,通过借鉴英国高铁车站设计和建设的先进经验,论文着重对高铁车站功能空间的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力争形成科学合理、系统全面、直观简明的设计策略,为实现高铁车站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论文的研究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由第1章组成,首先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并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其次对研究内容和框架进行明确以及对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确定研究范围主要是高铁车站的内部、外部功能空间设计,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由第2章组成,主要对中英铁路以及高铁车站进行了梳理和对比分析,总结高铁车站功能空间设计的特点和中英高铁车站设计的异同,并归纳值得本研究学习和借鉴的先进经验。第三部分由第3、4章组成,在前文基础上,重点对高铁车站的内部和外部功能空间设计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首先对高铁车站内部功能空间设计进行了分析,提出构筑多样、安全、舒适的高铁车站内部功能空间体系的设计目标和高效化、人性化、信息化的设计原则,并从交通空间、商业办公空间和其他空间等3大类、9小类空间出发,提出具体设计策略。其次以高铁车站外部功能空间设计为切入点,提出通过在高铁车站竖向复合城市功能空间,节约城市土地资源,建设以高铁车站为核心的城市交通经济圈的设计目标和交通组织一体化、站城空间融合的设计原则,重点对高铁车站外部的交通空间和配套空间设计进行分析,提出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设计策略。第四部分由第5章组成,主要概括了论文研究的过程,并且归纳了论文研究的创新点和成果,同时也对论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进行总结,明确了后续研究的方向。
段琛[9](2019)在《城市轨道交通区段大客流客运组织优化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深圳市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人口有1252万,市民的出行主要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主,因深圳市特殊的历史原因,导致“关外”住宅区与“关内”工作区分离较远,这就造成了城市轨道交通部分线路在上下班或节假日产生潮汐客流的特征。这样大规模的潮汐客流,因为地点相对集中,在轨道交通某一区段聚集,形成了区段大客流,这也给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造成不小的压力,怎样做好应对区段大客流的组织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在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列车的运用效率,确保区段大客流的运营安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区段大客流的形成机制,通过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优化方案,来解决轨道交通区段大客流与运营安全和企业效益之间的矛盾。本文以轨道交通区段大客流为研究对象,采用站点大客流组织优化、线路协同限流以及列车运输调整相结合的方法,来应对轨道交通区段大客流与运营安全和企业效益之间的矛盾,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内容: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对轨道交通区段大客流的客流量进行定义,分析了区段大客流的传播特点。设置了城市轨道交通区段大客流的触发条件,通过调整运输组织方案、限制单站点客流、设备设施改造等方面分析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区段大客流的常用处理方法。本文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区段大客流的网络传播特点,验证了轨道交通区段大客流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运组织的影响。设置了城市轨道交通区段大客流的触发条件,对轨道交通区段大客流的客流量进行规范化,从常态化区段大客流、突发区段大客流两方面,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区段大客流客运组织方案优化的可行性研究。以站点限流量化指标、线路行车组织调整设定条件、区段大客流事发站点客流组织方案分析等思路,进行客运组织优化。通过深圳地铁3号线工作日早高峰客流组织及2018年深圳市福田区灯光秀客运组织方案进行验证,因此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区段大客流客运组织的优化,达到了运营安全与效益同等重视的目标,保障了轨道交通区段大客流期间的运行安全。
靳聪毅[10](2019)在《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当代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十三五”发展纲要、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的出台,我国铁路交通实现快速发展。铁路客站作为城市交通节点与活动中心,与城市、民众的联系正日益紧密,客站的规划设计将影响到城市的建设发展与民众的出行活动;同时,伴随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交通出行、环境治理、资源开发等问题,积极推动城市紧凑化建设并提高交通参与量成为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客站作为城市交通网络的关键节点,与城市的协同关系仍较为薄弱,站城协同效率有待提高。对此,本文立足当代城市紧凑化发展与高铁交通建设背景,以城市铁路客站为研究对象,以站城融合发展为研究主线,围绕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客站规划设计展开研究,从交通、社会、环境等层面系统探讨了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设计定位、规划建设及站城协同方式等重要内容,并对影响客站规划设计的关键要素展开详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与优化建议。最后,结合对国内外客站案例的对比分析,探索了符合国情的新时代铁路客站的设计构想与发展方向。论文分四部分对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客站规划设计展开研究:论文的第一部分包括1、2两章,为论文的研究基础与背景,其中第1章为绪论,第2章则分析了推动站城融合发展的现实背景与相关要素,明确了城市紧凑化发展对交通的迫切需求及铁路交通参与其中的重要意义。提出紧凑城市建设下的城区多元化发展、土地集约化利用、交通综合化建设、产业协调化布局是推动站城融合的现实背景;而交通技术的进步与铁路客站的更新,亦迎合了紧凑城市的发展策略,成为推动站城融合的基础要素;论文围绕铁路交通与城市发展、民众生活的紧密关系,系统论述了持续推进站城融合的重要性,结合绪论中的研究成果,共同为后续章节的展开做好研究基础。第二部分为第3章,围绕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规划建设与协同方式展开研究,系统研究了客站的设计定位、选址规划、建设布局及站城协同方式等内容,明确了客站应以何种角色、通过何种方式介入城市并与之构建良好的协同关系。首先,客站的设计定位应考虑地区、城市及站域发展的综合需求,通过城市中心与城市边缘的不同选址来带动城市发展、改善交通环境、推动区域更新;其次,客站的建设布局应结合环境、交通等要素,以立体化或半立体化形态来完善客站的功能体系、提高站城协调能力;再者,推动站城融合亦要求二者在交通、社会、环境等层面建立多元化协同关系,通过构建客站枢纽协同城市交通建设、引导客站枢纽与民众生活良好协同、确保客站枢纽与城市环境整体协同等方式,形成客站与城市、民众的整体协同关系,构建起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规划设计的研究框架,为后文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第三部分为第4章,在明确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角色定位及与城市协同方式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影响客站规划设计的关键要素展开研究。首先,对内外交通资源的吸纳与整合是巩固客站交通优势、强化站城交通协同的重要基础,通过站城道路衔接、全面引入综合交通并与客站形态良好结合,形成有序的客站交通组织,并利用换乘大厅与换乘单元的构建提高内外交通的衔接、换乘能力;其次,在站内空间的开发建设中应注重对纵向空间的高效利用,以协调站内各功能空间的构成关系,迎合客站空间的立体化、复合化趋势;再者,在站外空间设计中应通过“强-弱”协调方式来处理站前广场与客站建筑的规划设计,通过立体开发与功能整合使广场融入周边环境并提高站房建筑的主体地位,形成主次有序、和谐统一的站外环境;最后,还要结合使用者需求来指导客站空间设计,从环境营造、服务提升、设施改善等方面推动客站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第四部分为第5、6章,论文选取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客站案例展开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客站的发展模式及站城关系的差异性。围绕我国的交通节点型、日本的区域中心型、欧美的城市触媒型等客站发展模式,重点对其设计理念、规划布局及站城协同方式展开研究,总结出不同模式的成功经验与可鉴之处,形成对我国铁路客站发展现状及站城关系的清晰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前文研究,总结了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规划设计的理念、原则、流程及构建形态,对新时代我国铁路客站的规划设计策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与探索。综上所述,目前站城融合理念在我国铁路客站规划设计中的运用较为分散,缺乏整体认识与协调组织,但随着我国城市化推进与高铁交通发展,其实施条件已日渐成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站城融合理念全面引导铁路客站规划设计,是满足当下中国城市紧凑化发展、构建完善的城市交通体系、迎合高铁交通建设需求的重要举措。论文归纳、整理了有关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规划设计的研究内容,形成了相应的研究脉络与内容框架,并由此探索了新时代我国铁路客站的规划设计策略与发展方向,对当代铁路客站的更新发展及与城市协同关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二、多方向车站提高通过列车弯进(出)速度的改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方向车站提高通过列车弯进(出)速度的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1)既有线调度集中系统车务作业安全控制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调度集中系统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发展状况 |
1.2.2 国内研究发展状况 |
1.3 论文的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车务作业安全控制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
2.1 铁路主要行车组织架构 |
2.2 行车组织工作中的主要作业内容 |
2.2.1 正常情况下的作业内容 |
2.2.2 非正常情况下的作业内容 |
2.3 作业过程中的关键项点 |
2.4 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
2.5 既有的安全卡控措施 |
2.5.1 管理手段 |
2.5.2 技术手段 |
2.6 既有的安全卡控措施存在的不足 |
2.6.1 既有技术手段存在局限性 |
2.6.2 既有技术手段升级改造带来的问题 |
2.7 分析研究结论 |
3 车务作业安全控制系统功能设计 |
3.1 系统功能设计原则 |
3.2 系统功能设计目标 |
3.3 系统功能设计内容 |
3.3.1 控制模式 |
3.3.2 行车指挥控制 |
3.3.3 站场信息管理 |
3.3.4 列车进路错办报警 |
3.3.5 接发车作业流程管理 |
3.3.6 非正常行车作业辅助 |
3.3.7 行车辅助报警功能 |
3.4 系统的行车作业安全控制关键功能设计 |
3.4.1 列车进路的识别 |
3.4.2 固定径路的卡控 |
3.4.3 施工封锁条件的卡控 |
3.4.4 列车在车站进行技术作业的流程卡控 |
3.4.5 列车属性识别 |
3.4.6 列车位置识别 |
3.4.7 行车约束条件的纳入 |
3.4.8 行车作业进路合法性检查流程 |
3.4.9 列车占用丢失检查逻辑 |
3.4.10 列车计划管理 |
3.4.11 调度命令 |
3.4.12 交班接班重要提示事项传递 |
3.4.13 统一设置封锁、停电 |
3.4.14 防溜设备区别显示 |
3.4.15 接通光带 |
3.5 系统的行车作业流程控制关键功能设计 |
3.5.1 正常情况下的行车作业流程控制 |
3.5.2 非正常情况的行车作业流程控制 |
3.6 系统的信号模拟显示关键功能设计 |
3.6.1 信息采集内容 |
3.6.2 站场信息实时显示 |
3.6.3 按钮设置 |
3.6.4 联锁控制指令 |
3.7 系统的行车辅助报警关键功能设计 |
4 车务作业安全控制系统的总体架构 |
4.1 基本原则 |
4.1.1 建设高度可靠的处理平台 |
4.1.2 增强系统的维护技术装备和手段 |
4.1.3 增强系统的安全辅助功能 |
4.1.4 系统设计方向 |
4.1.5 系统对高安全性的要求 |
4.2 系统硬件结构 |
4.3 系统软件结构 |
4.3.1 面向服务的架构 |
4.3.2 系统的功能模块 |
5 车务作业安全控制系统的实现 |
5.1 系统研发流程 |
5.2 系统实施过程 |
5.2.1 第一阶段:系统的研制、开发和测试 |
5.2.2 第二阶段:系统硬件平台的搭建、联调联试 |
5.2.3 第三阶段:系统开通试验和现场试运行 |
5.3 系统典型功能实现 |
5.3.1 分散自律模式下的“错办”卡控 |
5.3.2 非常站控模式下的“错办”报警功能 |
6 车务作业安全控制系统工程实例分析 |
6.1 试点车站设备现状 |
6.2 试点车站工程实施技术方案 |
6.2.1 中心子系统软硬件改动情况 |
6.2.2 试点车站子系统软硬件改动情况 |
6.2.3 网络和通道 |
6.3 试点车站系统功能界面 |
6.3.1 框架 |
6.3.2 系统登录 |
6.3.3 用户管理 |
6.3.4 控制命令 |
6.3.5 列车进路控制 |
6.3.6 系统功能 |
6.4 试点车站系统功能测试内容 |
6.4.1 测试依据 |
6.4.2 测试范围 |
6.4.3 测试项目 |
6.4.4 测试实例 |
6.5 试点车站系统测试使用结论 |
6.6 车务作业安全控制系统应用前景和效益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高速铁路大站咽喉区与到发线综合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依托课题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路线图 |
2 预备知识与基本理论 |
2.1 高速铁路车站相关作业综述 |
2.1.1 高速铁路大站相关作业特点 |
2.1.2 高速铁路车站技术作业流程 |
2.2 高速铁路车站作业相关要素分析 |
2.2.1 车站平面图 |
2.2.2 列车运行图 |
2.2.3 动车组运用计划 |
2.2.4 高速铁路车站技术作业原则 |
2.2.5 高速铁路车站技术作业时间标准 |
2.3 本章小结 |
3 高速铁路大站咽喉区与到发线综合优化模型 |
3.1 高速铁路车站网络模型的建立 |
3.1.1 车站网络拓扑结构图的建立 |
3.1.2 列车进路表的生成 |
3.1.3 咽喉区进路冲突疏解策略 |
3.2 高铁大站咽喉区与到发线综合优化模型的建立 |
3.2.1 基本假设 |
3.2.2 符号含义 |
3.2.3 目标函数 |
3.2.4 约束条件 |
3.3 算例验证 |
3.3.1 输入数据 |
3.3.2 输出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算法理论及设计 |
4.1 NSGA-Ⅱ算法介绍 |
4.1.1 NSGA-Ⅱ算法的基本理论 |
4.1.2 NSGA-Ⅱ算法的具体流程 |
4.1.3 NSGA-Ⅱ算法的局限性 |
4.2 基于斜率优化的改进型NSGA-Ⅱ算法 |
4.2.1 斜率优化原理 |
4.2.2 种群内个体分类 |
4.2.3 种群的分割 |
4.2.4 个体选择 |
4.2.5 算法实现与流程 |
4.3 优化算法在车站咽喉区与到发线分配中的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5 实例分析 |
5.1 实例背景资料介绍 |
5.1.1 北京南站简介 |
5.1.2 北京南站高速场列车基础数据分析 |
5.2 实例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株洲站改扩建条件下行车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车站通过能力及列车运行铺画方法研究 |
2.1 车站通过能力方法研究 |
2.1.1 咽喉通过能力计算 |
2.1.2 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 |
2.2 车站改扩建对通过能力影响分析 |
2.3 车站列车运行铺画方法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株洲站改扩建前现状分析 |
3.1 株洲站站场现状 |
3.2 株洲站改扩建前通过能力分析 |
3.2.1 车站改扩建前行车量概况 |
3.2.2 车站改扩建前咽喉通过能力计算 |
3.2.3 车站改扩建前到发线能力计算 |
3.2.4 车站改扩建前车站总能力汇总 |
3.2.5 车站改扩建前能力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株洲站改扩建阶段行车方案优化 |
4.1 株洲站改扩建情况 |
4.1.1 改扩建总体方案 |
4.1.2 改扩建施工安排 |
4.2 改扩建期间行车方案矛盾点分析 |
4.2.1 列车运行铺画 |
4.2.2 行车方案矛盾点分析 |
4.3 改扩建期间行车方案调整原则 |
4.4 改扩建期间行车方案建议 |
4.5 改扩建期间行车方案对比研究 |
4.5.1 实际调图情况 |
4.5.2 行车方案对比分析 |
4.6 改扩建下的运输安全保障措施 |
4.6.1 行车方面安全风险及控制 |
4.6.2 客运方面安全风险及控制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5.2 论文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株洲站咽喉区道岔分组图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高铁枢纽车站分工方案优化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2 高铁枢纽车站能力协调基础理论 |
2.1 高速路铁客运枢纽的界定及特点 |
2.1.1 高速铁路客运枢纽的界定 |
2.1.2 高速铁路客运枢纽的功能及特点 |
2.2 高速铁路客运枢纽设备概述 |
2.2.1 高速铁路客运枢纽主要设备 |
2.2.2 高速铁路枢纽客运设备能力计算方法 |
2.3 铁路枢纽客运站分工模式与原则 |
2.3.1 铁路枢纽客运站分工模式 |
2.3.2 铁路枢纽客运站分工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3 高铁枢纽车站能力协调分工模型研究 |
3.1 模型构建基础 |
3.1.1 问题描述 |
3.1.2 枢纽网络构建 |
3.2 多商品流经典模型 |
3.3 车站始发终到车流分工模型 |
3.3.1 建模思路 |
3.3.2 模型假设 |
3.3.3 相关符号定义 |
3.3.4 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
3.4 高铁枢纽车站能力协调分工模型 |
3.4.1 模型假设 |
3.4.2 相关符号定义 |
3.4.3 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
3.5 本章小结 |
4 实例分析 |
4.1 重庆枢纽概况 |
4.1.1 重庆地区经济特征与交通状况 |
4.1.2 重庆铁路枢纽概况 |
4.1.3 重庆枢纽主要车站及设备 |
4.2 数据整理及计算 |
4.2.1 车站相关数据 |
4.2.2 线路相关参数 |
4.2.3 枢纽OD数据 |
4.3 求解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枢纽车站分工方案评价 |
5.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5.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5.1.2 评价指标内容 |
5.1.3 评价指标量化 |
5.2 评价方法与模型 |
5.2.1 评价方法 |
5.2.2 TOPSIS评价方法理论基础及模型 |
5.3 枢纽分工优化结果评价 |
5.3.1 评价指标数据 |
5.3.2 模型求解及结果分析 |
5.4 相关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地铁车站动态热环境及通风空调运行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创新点 |
2 地铁热环境状态及通风空调系统介绍 |
2.1 地铁热环境状态介绍 |
2.1.1 地铁热环境状态评估 |
2.1.2 地铁热环境状态指标和标准 |
2.1.3 地铁热环境列车运动状态发热分析 |
2.2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介绍 |
2.3 本章小结 |
3 地铁热环境状态的数值模拟与现场测试方法 |
3.1 地铁热环境状态数值模拟方法 |
3.1.1 计算流体力学简介 |
3.1.2 控制方程 |
3.1.3 湍流模型 |
3.1.4 Sc Stream软件介绍 |
3.1.5 移动网格 |
3.2 现场测试方法 |
3.2.1 现场测试方法类别及目的 |
3.2.2 测试依据 |
3.2.3 测试原理 |
3.3 本章小结 |
4 列车运动条件下的地铁动态热环境状态变化规律 |
4.1 地铁动态热环境现场测试结果变化规律 |
4.1.1 分布式热环境测试系统结果分析 |
4.1.2 集中式热环境测试系统结果分析 |
4.1.3 手持仪器现场测试与分析 |
4.2 数值模拟及分析 |
4.2.1 模型建立 |
4.2.2 条件设置及网格划分 |
4.2.3 数值模拟工况 |
4.2.4 无列车运动时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4.2.5 空调关闭时列车运动情况下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4.2.6 空调模式一情况下列车运动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4.2.7 空调模式二情况下列车运动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通风空调系统运行模式对地铁动态热环境的调控作用 |
5.1 车站空调系统运行模式对比分析 |
5.1.1 无列车运动时未开启风机情况下的对比分析 |
5.1.2 无列车运动时开启风机情况下的对比分析 |
5.1.3 列车运动情况下的对比分析 |
5.2 车站隧道机械通风系统匹配运行模式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高铁站及其站前广场一体化设计研究 ——以通辽高铁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进入高速城市化阶段 |
1.1.2 铁路交通的大规模建设 |
1.1.3 当前高铁站站前广场现状 |
1.2 课题研究对象和内容 |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课题研究目的 |
1.3.2 课题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铁路客运站的发展历史 |
1.4.1 国外铁路客运站的发展历史 |
1.4.2 国内铁路客运站的发展历史 |
1.5 国内外相关课题实践研究概况 |
1.5.1 国外相关课题实践研究 |
1.5.2 国内相关课题实践研究 |
1.6 课题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6.1 研究框架 |
1.6.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传统模式下铁路客运站及其站前设计概述 |
2.1 我国铁路客运站的分类 |
2.2 我国铁路客站的区位及影响因素 |
2.3 传统普速铁路客运站与站前广场的设计 |
2.3.1 传统普速铁路客运站的布局 |
2.3.2 传统普速铁路客运站站房的特点 |
2.3.3 传统普速铁路客运站站前广场的特点 |
2.3.4 传统普速铁路客运站站房与站前广场的关系 |
2.4 传统普速铁路客运站与站前广场设计的矛盾 |
2.4.1 站前广场面积与城市发展的矛盾 |
2.4.2 站前广场与城市轨道交通的换乘 |
2.4.3 传统普速铁路客运站及其站前广场对城市的割裂 |
2.4.4 传统普速铁路客运站及其站前广场设计人性情怀的缺失 |
2.5 实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铁站与站前广场一体化设计要求与方法研究 |
3.1 高铁站集约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
3.1.1 城市立体化发展 |
3.1.2 城市建筑一体化 |
3.2 高速铁路客运业务一体化设计主要特征 |
3.2.1 高速铁路客运业务 |
3.2.2 高速铁路行车组织 |
3.2.3 高铁站候车空间 |
3.2.4 高铁站进站口设置 |
3.2.5 高铁站自动化服务 |
3.3 高铁站的候车空间布局类型 |
3.3.1 线上式候车 |
3.3.2 线下式候车 |
3.3.3 线侧式候车 |
3.4 高铁站站房空间的一体化设计要求 |
3.4.1 高铁站站房空间整合 |
3.4.2 高铁站站房功能互补 |
3.4.3 高铁站站房人性化理念 |
3.4.4 高铁站站房交通组织系统化 |
3.4.5 高铁站站房综合换乘 |
3.5 站前广场的一体化设计要素 |
3.5.1 站前广场边界 |
3.5.2 站前广场道路交通 |
3.5.3 站前广场换乘空间 |
3.5.4 站前广场空间性质划分 |
3.5.5 站前广场景观绿化 |
3.6 站前广场与城市交通的一体化设计要素 |
3.6.1 与小型汽车的换乘方式 |
3.6.2 与公共汽车的换乘方式 |
3.6.3 与轨道交通的换乘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一体化”理念下的通辽高铁站及其站前广场设计研究 |
4.1 通辽高铁站及其站前广场项目概况 |
4.1.1 项目相关的背景 |
4.1.2 项目区位及用地性质 |
4.1.3 项目基本情况 |
4.2 通辽高铁站及其站前广场总体方案简介 |
4.2.1 设计构思 |
4.2.2 总平面图 |
4.2.3 主体站房 |
4.2.4 站前广场 |
4.3 通辽高铁站及其站前广场空间序列一体化分析 |
4.3.1 地上空间组织 |
4.3.2 地下空间组织 |
4.3.3 高架候车大厅 |
4.3.4 空间尺度 |
4.4 通辽高铁站及其站前广场交通组织一体化分析 |
4.4.1 交通需求分析 |
4.4.2 路网及公交系统规划 |
4.4.3 一体化流线分析 |
4.5 通辽高铁站及其站前广场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分析 |
4.5.1 信息标识系统一体化 |
4.5.2 景观绿化系统一体化 |
4.5.3 其它公共设施设置 |
4.6 人文化与地域性特色设计一体化分析 |
4.6.1 利用轴线结构对话城市空间 |
4.6.2 注重与周边环境的交流融合 |
4.6.3 演绎地域性特色符号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国内外大城市高速铁路枢纽站核心规划要素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 |
1.1.2 第四代铁路枢纽站的发展趋势和价值 |
1.1.3 对枢纽站使用者的关注度逐渐增加 |
1.1.4 我国高速铁路枢纽站开发建设现阶段的困境与机遇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
1.3.1 高速铁路枢纽站 |
1.3.2 高速铁路枢纽站核心规划要素 |
1.3.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与研究框架 |
1.5.1 论文研究创新点 |
1.5.2 论文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1 国内外高速铁路枢纽站的演化趋势研究 |
2.1.1 国外高速铁路枢纽站 |
2.1.2 国内高速铁路枢纽站 |
2.1.3 高速铁路枢纽站发展演进模式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2.2.1 绿色交通理论 |
2.2.2 站城融合 |
2.2.3 TOD理论 |
2.3 高速铁路枢纽站核心规划要素解析及相关研究进展 |
2.3.1 高速铁路枢纽站核心规划要素概念界定 |
2.3.2 高速铁路枢纽站核心规划要素内容解析及提炼 |
2.3.3 高速铁路枢纽站核心规划要素相关研究进展 |
2.4 对比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大城市高速铁路枢纽站案例及核心规划要素特征研究 |
3.1 国外高速铁路枢纽站典型案例概况 |
3.1.1 德国柏林中央火车站 |
3.1.2 英国国王十字车站 |
3.1.3 日本东京站 |
3.1.4 日本京都站 |
3.1.5 日本大阪站 |
3.2 国内高速铁路枢纽站典型案例概况 |
3.2.1 北京南站 |
3.2.2 武汉站 |
3.2.3 广州南站 |
3.2.4 成都东站 |
3.2.5 杭州东站 |
3.3 国内外高速铁路枢纽站核心规划要素特征研究 |
3.3.1 数据收集 |
3.3.2 总体布局规模特征 |
3.3.3 功能空间配置特征 |
3.3.4 站台到发能力特征 |
3.3.5 综合换乘组织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高速铁路枢纽站核心规划要素对比研究 |
4.1 对比原则及期望分析 |
4.1.1 对比原则 |
4.1.2 期望目标 |
4.2 核心规划要素多维对比研究 |
4.2.1 总体布局规模对比研究 |
4.2.2 功能空间配置对比研究 |
4.2.3 站台到发能力对比研究 |
4.2.4 综合换乘组织对比研究 |
4.3 枢纽类型划分对比研究 |
4.3.1 聚类分析 |
4.3.2 枢纽类型划分 |
4.3.3 各类型站点对比研究及原因分析 |
4.4 核心规划要素互动关系对比研究 |
4.4.1 变量间互动关系分析及结果 |
4.4.2 互动关系对比分析 |
4.5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核心规划要素—客流”关系对比研究 |
4.5.1 客流概况 |
4.5.2 客流特征 |
4.5.3 偏最小二乘回归(PLS)研究 |
4.5.4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核心规划要素—客流”关系解析 |
4.5.5 “核心规划要素—客流”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高速铁路枢纽站发展思路及优化策略 |
5.1 国内外对比研究对我国高速铁路枢纽站发展启示 |
5.1.1 枢纽站发展问题 |
5.1.2 枢纽站发展优势 |
5.2 相关改善建议 |
5.2.1 整体思考及原则 |
5.2.2 规模设计优化策略 |
5.2.3 空间组织优化策略 |
5.2.4 运营管理优化策略 |
5.2.5 选址优化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中英高铁车站功能空间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概念界定、研究对象及范围 |
1.6.1 概念界定 |
1.6.2 研究对象 |
1.6.3 研究范围 |
1.7 本章小结 |
2 中英高铁车站发展历程与现状对比 |
2.1 中英铁路发展历程 |
2.1.1 英国铁路发展历程 |
2.1.2 中国铁路发展历程 |
2.2 英高铁车站发展历程 |
2.2.1 英国高铁车站发展历程 |
2.2.2 中国高铁车站发展历程 |
2.2.3 高铁车站功能空间设计特点总结 |
2.3 中英高铁车站现状与问题 |
2.3.1 中英高铁车站典型案例分析 |
2.3.2 中英高铁车站功能空间设计特点对比 |
2.3.3 中国高铁车站功能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高铁车站内部功能空间设计 |
3.1 设计目标与原则 |
3.1.1 设计目标 |
3.1.2 设计原则 |
3.2 高铁车站内部功能空间设计策略 |
3.2.1 交通空间设计 |
3.2.2 商业办公空间设计 |
3.2.3 其他空间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国高铁车站外部功能空间设计 |
4.1 设计目标与原则 |
4.1.1 设计目标 |
4.1.2 设计原则 |
4.2 高铁车站外部功能空间设计策略 |
4.2.1 交通空间设计 |
4.2.2 配套空间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城市轨道交通区段大客流客运组织优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 论文结构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城市轨道交通区段大客流特征和传播特性 |
2.1 城市轨道交通区段大客流定义和特征分析 |
2.1.1 城市轨道交通区段大客流的定义 |
2.1.2 城市轨道交通区段大客流的成因 |
2.1.3 城市轨道交通区段大客流的特征分析 |
2.1.4 城市轨道交通区段大客流的安全隐患 |
2.2 区段大客流辨识依据 |
2.3 城市轨道交通区段大客流的传播过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轨道交通区段大客流常用处理方法及难点分析 |
3.1 城市轨道交通区段大客流的常用处理方法分析 |
3.1.1 大客流车站限流措施 |
3.1.2 线路客流控制措施 |
3.2 新形势下的区段大客流控制以及列车运输组织调整的难点分析 |
3.2.1 区段大客流的控制难点分析 |
3.2.2 列车运输组织调整的难点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轨道交通常态化区段大客流客运组织方案优化 |
4.1 常态化区段大客流客运组织优化方案的生成 |
4.2 区段大客流的客流控制触发条件 |
4.2.1 区段大客流触发客流控制的指标选取 |
4.2.2 区段客流控制触发指标的计算 |
4.3 站点客流控制优化方案 |
4.3.1 站点客流通过影响因素辨识 |
4.3.2 站点客流最大通过能力优化 |
4.4 区段大客流协同控制 |
4.5 实例分析 |
4.5.1 深圳地铁3号线客流概况 |
4.5.2 客流控制触发指标计算 |
4.5.3 车站客流控制优化 |
4.5.4 区段大客流协同限流 |
4.5.5 区段大客流期间运输组织调整方案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轨道交通突发区段大客流客运组织方案优化 |
5.1 突发情况下区段大客流客运组织方案及实例分析 |
5.1.1 车站客流控制管控思路 |
5.1.2 车站客运能力分析 |
5.2 车站客流控制 |
5.2.1 灯光秀国庆期间少年宫站三级客流控制方案 |
5.2.2 客流控制提前准备工作 |
5.2.3 少年宫站大客流组织应急处置 |
5.3 列车运能分析及运输组织 |
5.3.1 目前深圳地铁3号线周末、节假日运输组织方案 |
5.3.2 列车运行调整方案 |
5.4 客流优化方案实施效果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当代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城市化问题日益严峻 |
1.1.2 我国铁路交通步入快速发展期 |
1.1.3 铁路客站与城市发展的协同效率不足 |
1.2 相关概念解析 |
1.2.1 紧凑城市(Compact city) |
1.2.2 站城融合(Integration of station and city) |
1.2.3 铁路客站(Railway station) |
1.2.4 协同方式(Cooperative mode)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紧凑城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关于站城一体开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3 关于铁路客站规划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框架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5.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推动站城融合的现实背景及相关要素分析 |
2.1 城市空间的变革发展 |
2.1.1 城市发展理念的转变 |
2.1.2 城市产业结构的布局 |
2.1.3 城市交通系统的完善 |
2.2 城市铁路客站的沿革 |
2.2.1 萌芽阶段:以功能需求为主 |
2.2.2 成长阶段:彰显多样的风格 |
2.2.3 更新阶段:体现实用的价值 |
2.2.4 成熟阶段:建立高效的协同 |
2.3 我国铁路交通的全面发展与铁路站点的更新建设 |
2.3.1 普铁网络的优化 |
2.3.2 高铁网络的普及 |
2.3.3 铁路客站的更新 |
2.4 铁路交通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
2.4.1 铁路交通是城市交通体系的完善环节 |
2.4.2 铁路客站是城市交通网络的支撑节点 |
2.4.3 客站枢纽是城市健康发展的助力引擎 |
2.5 持续推进站城融合与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
2.5.1 符合紧凑城市的建设需求 |
2.5.2 迎合公交都市战略的实施 |
2.5.3 贴合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规划建设及协同方式研究 |
3.1 客站的设计定位分析 |
3.1.1 客站的区域定位 |
3.1.2 客站的城市定位 |
3.1.3 客站的站域定位 |
3.2 客站的选址规划分析 |
3.2.1 客站选址的影响因素 |
3.2.2 客站的选址规划模式 |
3.2.3 客站的选址规划原则 |
3.3 客站的建设布局研究 |
3.3.1 影响客站建设布局的各类空间要素 |
3.3.2 客站的建设布局模式 |
3.3.3 客站的建设布局原则 |
3.4 多元化的站城协同方式分析 |
3.4.1 交通层面:依托客站枢纽协同城市交通体系建设 |
3.4.2 社会层面:引导客站枢纽与民众生活良好协同 |
3.4.3 环境层面:确保客站枢纽与城市环境的整体协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站城融合引导下客站的规划设计关键要素研究 |
4.1 日益紧密的站城关系推动铁路客站变革发展 |
4.1.1 影响客站变革发展的主导要素 |
4.1.2 站城关系的强化对客站发展的影响 |
4.2 对内外交通资源的吸纳与整合 |
4.2.1 与城市道路系统的有效衔接 |
4.2.2 全面引入城市公交系统 |
4.2.3 与客站空间形态的良好结合 |
4.2.4 协调有序的客站交通组织 |
4.2.5 换乘大厅与换乘单元的引入 |
4.3 客站交通流线的一体化组织 |
4.3.1 客站交通流线的构成 |
4.3.2 客站交通流线的组织方式 |
4.3.3 客站交通流线的组织理念 |
4.4 对站内空间的集中开发与综合利用 |
4.4.1 高效、快捷的交通空间 |
4.4.2 便利、舒适的服务空间 |
4.4.3 对纵向空间的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 |
4.5 融入城市环境的站外空间设计 |
4.5.1 满足城市需求的站前广场建设 |
4.5.2 站前广场的规划布局原则 |
4.5.3 站前广场的规划布局模式 |
4.5.4 协调城市环境的客站建筑设计 |
4.5.5 站城融合发展下的客站建筑设计策略 |
4.5.6 “强-弱”协调设计概念的引入 |
4.6 基于使用者需求的客站空间设计 |
4.6.1 高效、协调的外部空间设计 |
4.6.2 动态、灵活的内部空间设计 |
4.6.3 客站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原则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铁路客站的发展模式及站城关系研究 |
5.1 我国铁路客站的“交通节点”发展模式及特点分析 |
5.1.1 我国铁路客站的发展现状 |
5.1.2 “交通节点”模式的实例分析 |
5.1.3 “交通节点”模式的特点分析 |
5.2 日本铁路客站的“区域中心”发展模式及特点分析 |
5.2.1 日本铁路客站的发展现状 |
5.2.2 “区域中心”模式的实例分析 |
5.2.3 “区域中心”模式的特点分析 |
5.3 欧美铁路客站的“城市触媒”发展模式及特点分析 |
5.3.1 欧美铁路客站的发展现状 |
5.3.2 “城市触媒”模式的实例分析 |
5.3.3 “城市触媒”模式的特点分析 |
5.4 不同客站的规划设计特点及站城关系的差异性分析 |
5.5 不同的客站发展经验所带来的启示 |
5.5.1 构建完善的城市公交系统并良好衔接客站枢纽 |
5.5.2 强调客站功能的综合开发及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 |
5.5.3 注重对客站空间立体化、集约化、高效化的开发与使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策略及发展方向 |
6.1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理念 |
6.1.1 可持续理念 |
6.1.2 协同理念 |
6.1.3 以人为本理念 |
6.2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规划设计原则 |
6.2.1 以协调城市环境为基础 |
6.2.2 以助力城市发展为目标 |
6.2.3 以满足民众需求为保障 |
6.3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规划设计构想 |
6.3.1 前期策划:基于城市需求引导客站设计定位 |
6.3.2 初期方案:依托设计草案体现站城协同关系 |
6.3.3 设计优化:推动客站各功能要素协调、整合 |
6.3.4 工程建设:降低对城市环境、民众生活的影响 |
6.3.5 运营管理与使用后评价:多方合作保障客站平稳运作 |
6.3.6 改造与更新:立足时代发展确保站城动态协同 |
6.4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功能结构关系 |
6.4.1 交通功能的强化与完善 |
6.4.2 客站空间的立体开发与综合利用 |
6.4.3 客站内外空间的开放式设计 |
6.4.4 城市功能的引入与整合 |
6.4.5 打造与生活接轨、与时代同步的客站空间环境 |
6.5 新时代的铁路客站发展方向 |
6.5.1 城市中心的既有铁路客站 |
6.5.2 城市周边的新建高铁客站 |
6.5.3 串联城区的城际铁路客站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多方向车站提高通过列车弯进(出)速度的改造(论文参考文献)
- [1]既有线调度集中系统车务作业安全控制功能的研究[D]. 淡蜀钧.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2]高速铁路大站咽喉区与到发线综合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D]. 郎越.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3]株洲站改扩建条件下行车方案优化研究[D]. 陈彪.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4]高铁枢纽车站分工方案优化及评价研究[D]. 陈威.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5]地铁车站动态热环境及通风空调运行模式研究[D]. 路肆鉴.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高铁站及其站前广场一体化设计研究 ——以通辽高铁站为例[D]. 陈佳迎.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2)
- [7]国内外大城市高速铁路枢纽站核心规划要素对比研究[D]. 刘筱瑗.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8]中英高铁车站功能空间对比研究[D]. 张倩. 重庆大学, 2019(02)
- [9]城市轨道交通区段大客流客运组织优化方案研究[D]. 段琛. 深圳大学, 2019(10)
- [10]站城融合引导下的当代铁路客站规划设计研究[D]. 靳聪毅.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