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强度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性能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1](2014)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4》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各国桥梁工程领域(包括高性能材料、桥梁作用及分析、桥梁设计理论、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桥梁防灾减灾、桥梁基础工程、桥梁监测、评估及加固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在总结了中国桥梁工程建设成就的同时对未来桥梁工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细化和疏理:高性能材料方面重点分析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和CFRP材料,桥梁作用方面分析了车辆荷载和温度,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方面分析了钢桥抗疲劳设计与维护技术和钢-混凝土组合桥梁,桥梁防灾减灾方面分析了抗震、抗风、抗火、抗爆和船撞及多场、多灾害耦合;最后对无缝桥、桥面铺装、斜拉桥施工过程力学特性及施工控制、计算机技术对桥梁工程的冲击进行了剖析,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李捷[2](2018)在《高强钢丝—碳纤维复合体外预应力索加固连续梁桥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桥梁建设速度已放缓,而旧有桥梁灾害频出,其承载力不足、疲劳损坏问题已逐渐暴露出来,我国桥梁建设基调已由建设转变为维护,在此背景下,旧桥加固问题已经是我国桥梁研究领域的热点。国内外基于旧桥的维修加固案例颇多,关于加固后的承载力理论计算也较为完善。体外预应力加固体系以其主动加固、传力途径明确、可替换性方面的优势成为桥梁加固的主要方式。传统的体外预应力加固索主要使用高强度钢绞线或CFRP筋,但实际使用中这两种材料各自存在不足之处。在此情形下,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复合高强度弹簧钢丝与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新型索体,其兼具钢丝的延性、侧向抗剪切和CFRP材料的耐腐蚀性优势。基于复合材料协同变形原理,预测了复合杆受拉过程的受力模型。完成了高强钢丝-碳纤维复合杆张拉试验,通过对比试验结果与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复合杆的应力应变关系在纤维断裂前的弹性阶段与预期一致,但当应变发展到碳纤维的极限应变后,延性阶段并没有预期的明显,杆内钢丝相继断裂使得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剥离式下降,表明钢丝的掺入使得复合拉杆具有一定的延性。然后,本文针对国内某一出现承载力不足、多处裂缝灾害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使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模分析旧桥承载力,运算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运营监测灾害分析结果一致:主梁中跨跨中底部、中墩支点顶部出现主拉应力超限,墩支点、中跨跨中截面抗弯承载力不足。在此情形下,使用直线型布置方案加固该桥,在墩支点上部、中跨底部分别布置8束15-φ15.24的高强钢丝-CFRP复合体外预应力索,经过计算分析,加固后该桥承载力满足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承载力及应力要求,并且实现了对中跨跨中的挠度控制。最后,通过数值计算,对比应用较为广泛的两种体外预应力索体:钢绞线与CFRP体外预应力索,发现在相同的预应力张拉控制系数0.7的条件下,钢绞线、CFRP索、高强钢丝-CFRP复合索三种材料加固旧桥后在预应力损失、挠度控制、抗弯承载力提升、应力控制上各有不同的效果。结果表明,挠度控制、抗弯刚度控制方面CFRP拉索性能最优,但在截面的应力控制上复合索与钢绞线更优。当预应力松弛导致预应力损失发生后,CFRP和复合索均呈现挠度变化幅度递增的趋势,而钢绞线增幅不变。
高红帅[3](2020)在《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预应力钢丝绳加固技术的黏结材料一般采用复合砂浆进行防护,但容易出现复合砂浆开裂钢丝绳锈蚀等问题,将高强度和高韧性的聚氨酯水泥复合材料替代复合砂浆作为黏结材料可以解决开裂的问题。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加固技术将预应力钢丝绳的主动加固和聚氨酯水泥增大截面的被动加固进行有效结合,发挥了两种加固方式的优势。本文依托吉林省重点科技项目--“聚氨酯水泥-预应力钢丝绳加固桥梁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50107),首先对聚氨酯水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然后对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抗剪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试验研究、有限元分析和理论研究,最后采用此加固技术对实桥进行了抗剪加固。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聚氨酯水泥复合材料主要由聚氨酯和水泥组成,两者的反应速度和凝结时间通过催化剂调整,高强度、高韧性的聚氨酯水泥是致密均质的,制备过程要防止气泡产生,水是气泡出现的重要原因,水泥的炒干脱水是制备过程的关键步骤。基于抗压和抗折试验得到了聚氨酯水泥的最优配合比,聚灰比对强度影响较小,但对弹性模量影响较大,聚灰比大的材料主要表现为韧性,反之为脆性。(2)环境温度对聚氨酯水泥复合材料的弯曲和疲劳性能影响较大。在弯曲性能方面,温度升高,聚氨酯水泥弯拉强度和破坏荷载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破坏应变和破坏位移均增大,劲度模量减小。聚氨酯水泥低温时表现为脆性破坏,温度升高后转变为弹塑性破坏,高温时表现为柔性破坏。在疲劳性能方面,弯拉劲度模量和残余劲度模量低温时表现为先缓慢减小后快速减小的特点,高温时一直表现为缓慢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初始弯拉劲度模量和每次加载耗散能均逐渐减小,但滞后角和疲劳寿命逐渐增大。基于经典疲劳理论,提出了温度和外力耦合作用下聚氨酯水泥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所提出预测模型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能够预测材料的疲劳寿命和疲劳极限。(3)采用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和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三种方式对钢筋混凝土试验梁进行抗剪加固,研究不同加固方式和钢丝绳配绳率对抗剪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试验梁的破坏过程、荷载-位移曲线、特征荷载和位移、荷载-应变曲线,结果表明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复合加固效果最好,能够大幅度提高试验梁的抗剪承载力和延性,复合加固中钢丝绳对混凝土提供预压力提高其核心强度,限制裂缝开展,发挥箍筋作用直接参与抗剪,聚氨酯水泥加固层增加了剪跨区的受剪面积和剪切刚度,其高强度的特点发挥出类似混凝土抗剪的作用,其高韧性的特点发挥出类似钢筋抗剪的作用,钢丝绳和聚氨酯水泥两者结合显著提高了加固梁的抗剪性能。(4)采用ABAQUS建立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抗剪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分析有限元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发现两者吻合较好,说明ABAQUS有限元模型可以对抗剪加固梁进行有效合理的计算。基于有限元模型对影响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外部参数、原梁参数和加固参数进行了拓展分析,可以发现温度与极限承载力近似表现为线性降低的趋势,但降低幅度很小;剪跨比对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大,但其大于3后,加固梁抗剪承载力不再提高;混凝土强度、配箍率、配筋率与加固梁的极限承载力近似表现为线性增长关系;原梁损伤程度增加,加固梁极限承载力减小,损伤程度大于70%,加固效果不变;钢丝绳配绳率与极限承载力近似表现为线性关系;预应力水平小于0.35,加固梁承载力提高幅度较大,但大于0.35后承载力提高幅度很小;聚氨酯水泥U形粘贴加固效果最好;聚氨酯水泥粘贴厚度较小时,与极限承载力近似表现为线性增长的趋势,但粘贴厚度大于一定数值后,承载力不再增长。(5)基于B区和D区的概念将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抗剪加固梁剪跨区分为D-D梁、D-B-D短梁、D-B-D长梁三种类型,建立其拉压杆模型,总结了各杆件的刚度计算公式,分析了不同剪跨比加固梁的抗剪作用机理,D-D梁剪力传递分为直接传递和间接传递,并按比例分配,D-B-D梁剪力全部为间接传递,D-B-D短梁B区长度小,力流只发生一次间接传递,D-B-D长梁B区长度大,力流会发生多次间接传递,将拉压杆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模拟值对比,发现其吻合程度很好,验证了拉压杆模型计算加固梁抗剪极限承载力的有效性。考虑剪切变形对挠度的影响,研究了 D区和B区斜压杆角度的计算方法,提出了考虑剪切变形的挠度计算公式,可以较好的预测正常使用阶段加固梁的变形。(6)采用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和粘贴钢板对两座钢筋混凝土 T梁桥进行抗剪加固,并进行加固前后的荷载试验,加固后腹板剪切刚度增强,T梁的挠度和主应变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加固降低程度多,加固效果好。在不同温度下对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抗剪加固的T梁桥进行了两次荷载试验,发现温度对加固后挠度和主应变的影响均小于5%,影响程度较小。
张利梅[4](2004)在《高效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性能及延性研究》文中指出预应力技术和高强材料(高强混凝土和高强预应力筋)的结合使得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适应预应力结构向大跨、轻质、高强发展的需要。本文以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简支梁作为研究对象。文中在系统地介绍了高效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发展前景,以及国内外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研究现状前提下,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设计了24根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简支梁,研究的主要参数有:混凝土强度、预应力比率、配筋指数、截面高度和钢铰线均匀延伸率。成功地完成了这24根简支梁的试验,记录了从张拉预应力筋到放张;再从初始加载至构件破坏的荷载—变形全过程曲线。试验为全过程非线性分析提供了必要的基本数据,同时也作为检验计算理论和非线性分析程序正确与否的一种独立的手段。 2.分析了各阶段预应力损失,并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建议式进行了对比。给出了加载前截面的应力状态。 3.研究了试验梁开裂前后控制截面应力的计算方法,并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给出式进行了比较。试验值与计算值的比较表明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简支梁开裂前的控制截面应力仍可按材料力学计算,开裂后对于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仍可按规范式进行,但对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规范式已不适用。 4.探讨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的裂缝分布及其发展,分析了各因素对裂缝宽度的影响,并将几种计算裂缝宽度的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的裂缝分布形态和裂缝宽度发展规律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相似的结论。并在保持规范形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个既适用于部分预应力又适用于全预应力的计算公式。 5.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放张后的反拱及从加载初始至正常使用阶段的挠度进行了分析,通过与规范的比较,给出了规范的适用范围。并提出了截面开裂后的刚度需考虑预应力比率的影响的建议,在保持规范公式形式不变的前提下提出了修正公式,使规范公式的适用范围得到拓宽。同时也明确了规范公式的适用范围,避免了因计算公式不当造成的设计失误。 6.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的承载力及破坏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其极限破坏时的控制截面应力状态,探讨了钢绞线延伸率对破坏形态的影响。 7.结合试验结果分析了预应力比率、钢绞线延伸率、配筋指数等对高效预应力混凝大连理工大学博士论文 土梁位移延性的影明,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相应的全过程非线性分析程序,对材 料性能对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延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给 出了保证延性的条件。8.对一块1 6m跨采用C80高强混凝土和高均匀延伸率低松弛1860级钢绞线的空心 板梁进行了原型试验。对试验板的正截面受力性能进行了全面论证,验证了采用 高均匀延伸率低松弛1 860级钢绞线可有效地提高空心板梁的延性的结论。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5](2021)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认为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技术、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学科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抗灾变能力、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桥梁结构设计方面重点探讨了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深水桥梁基础的研究现状;桥梁建造新技术方面综述了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快速建造技术;桥梁运维方面总结了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加固的最新研究;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突出了抗震减震、抗风、抗火、抗撞和抗水的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桥梁工程领域各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初稿)
李世安[6](2012)在《火灾过程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力学性能分析及灾后评价方法》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道路桥梁基础建设发展迅速,高速公路中桥梁的比例较高,而且多为箱型截面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伴随而来的是各类桥梁灾害频发,其中火灾对桥梁的结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甚至存在着导致桥梁垮塌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对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在火灾高温下的抗火性能进行研究。由于火灾试验的费用较高、缩尺模型存在缩尺比问题、并且不能模拟复杂边界条件,本文通过有限元方法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进行了高温下桥梁结构力学性能分析,并对灾后预应力桥梁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研究了国内外有关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的热工参数随温度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出适用于预应力箱梁桥温度场分析所需的热工性能指标。并对国内外有关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的高温下及高温后各项力学性能指标随温度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确定出适用于预应力箱梁桥位移场分析所需的热力参数指标。基于热力学基本原理,推导有限元求解温度场的基本方法和步骤。采用瞬态分析法,对箱梁跨中截面火灾温度场进行非线性分析,获得了在标准升温曲线下的箱梁火灾温度分布规律。并通过对ANSYS的二次开发,编制了温度场计算软件,为高温桥梁截面温度场分布的确立提供的依据。对有限元法求解有粘结预应力结构位移场的过程进行了理论推导。并在此础上,采用热-结构间接耦合的方法,主要对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高温位移场进行了非线性求解分析,并对受火时间、受火位置、翼缘板长度、外荷载大小、预应力度、配束率、保护层厚度、截面尺寸、跨径长度及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计算分析,获得了它们对箱梁跨中挠度的影响规律。通过以上敏感参数的分析计算确定预应力箱梁桥火灾高温下影响结构受力的主要因素,为预应力箱梁抗火设计提供依据。提出了针对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高温受火后的受损诊断程序,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评价因子及其权值,采用横张增量法进行灾后有效预应力测试,建立了有关预应力损失、混凝土强度折减及梁体烧损深度的评价模型,为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火灾后评估加固提供依据。
王文进[7](2014)在《改进型PHC管桩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PHC管桩由于单桩承载力高和施工速度快等诸多优点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国外的一些实际震害调查表明,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管桩会由于抗弯承载力不足而发生破坏。本文通过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了PHC管桩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和受力性能。在此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措施对PHC管桩进行改进并进行了往复加载试验,研究PHC管桩受力性能的改进效果。通过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PHC管桩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特征,滞回耗能,累积损伤以及延性性能等,结果表明,PHC管桩在往复荷载作用下发生脆性破坏。其滞回曲线捏缩严重,耗能性能差。体积配箍率增加0.08%,PHC管桩的位移延性提高了29%。增大体积配箍率可以提高PHC管桩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延性。桩身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的SFPHC管桩,混合配筋的PRC管桩和填芯管桩的抗震性能试验分析表明,在桩身混凝土中掺入1.5%的剪切端钩型钢纤维可以使管桩的位移延性提高38%。PRC管桩在往复荷载作用下发生延性破坏,其极限承载力相比于PHC管桩提高了30%60%。随着非预应力筋与预应力筋配筋强度比的增大,PRC管桩的极限承载力呈增大的趋势。当配筋强度比在0.91.2之间时,PRC管桩的位移延性相比于PHC管桩提高了60%以上,表现出很好的延性性能。填芯后,PHC管桩、SFPHC管桩和PRC管桩的位移延性分别提高了23%、12%和13%。填芯可以提高管桩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延性。对管桩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有限元分析并与试验结果对比,在验证模型可行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多项因素对PRC管桩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预应力筋配筋率和非预应力筋配筋率可以提高PRC管桩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随着预压应力的增大,PRC管桩的位移延性系数呈明显下降的趋势。
郑文忠,侯晓萌,王英[8](2016)在《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为拓展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论述了普通钢筋、预应力筋、混凝土等结构材料的抗火性能,凝炼了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火性能,介绍了火灾后混凝土结构加固修复技术,指出了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望了其发展趋势.分析表明:混凝土高温爆裂临界温度随强度变化而变化,掺钢纤维或聚丙烯纤维可有效防止混凝土火灾下爆裂;合理考虑名义拉应力和混凝土强度影响的爆裂判别方法,可有效降低火灾下预应力结构混凝土爆裂风险;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满足火灾时不爆裂、火灾下不坍塌、火灾后可修复的抗火设计目标;火灾下防爆裂混凝土合理纤维掺量、混凝土及预应力结构构件高温爆裂机理及预测模型、活性粉末混凝土(RPC)高温爆裂规律、RPC热-力耦合本构关系及其结构构件抗火性能、温度-荷载路径对结构构件高温性能的影响、高层混凝土结构和地下空间结构抗火性能等方面应予关注.
余芳[9](2013)在《钢绞线腐蚀后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车辆超载和环境腐蚀是引起桥梁结构使用寿命降低的两个主要原因。车辆超载容易引起混凝土内部发生疲劳损伤,环境腐蚀会致使桥梁结构耐久性降低,从而进一步加重混凝土内部损伤程度。本文结合科技部“863”计划资助项目“基于疲劳和寿命的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方法”(2007AA11Z133),对腐蚀钢绞线以及钢绞线腐蚀后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开展了静力和疲劳试验研究与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对同批钢绞线进行的静力拉伸试验和疲劳试验,研究了腐蚀钢绞线的静力性能和疲劳性能。静力拉伸试验结果表明,钢绞线的塑性变形能力、极限强度以及弹性模量随腐蚀率的增加而衰减。疲劳试验结果表明,钢绞线的疲劳寿命随腐蚀率的增长按指数规律衰减,腐蚀缺陷与疲劳荷载之间的耦合作用是导致疲劳寿命下降的主要原因,腐蚀对钢绞线疲劳性能的影响远比对钢绞线的静力性能影响大。通过试验数据的回归统计建立了腐蚀钢绞线在静载作用下的本构关系模型与疲劳荷载作用下的S-N方程。2、通过对同批钢绞线腐蚀后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四点弯曲的静载和疲劳试验,研究了腐蚀对试验梁静力和疲劳性能的影响。静载试验结果表明,在静载试验中,钢绞线的腐蚀不仅导致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破坏形态由延性破坏转为脆性破坏,还影响了腐蚀梁的开裂荷载大小,腐蚀对延性的影响远比对极限承载力影响显著。疲劳试验结果表明,腐蚀梁的疲劳破坏是由腐蚀钢绞线的疲劳断裂引起的,试验梁的疲劳寿命与疲劳强度随着钢绞线腐蚀程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根据试验结果回归建立了疲劳荷载下钢绞线腐蚀后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跨中挠度和混凝土残余应变的计算公式。此外,鉴于超载对既有桥梁结构的影响,本章还对一种新型预应力混凝土梁开展了单调荷载与循环荷载下的受力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种类型梁在单调与循环荷载作用下均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延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3、基于内力平衡方程和平截面假定,推导了试验梁的跨中挠度与钢筋应变关于混凝土受压区边缘应变的表达式,并引入分级加应变法对静载作用下钢绞线腐蚀后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过程进行分析。确立了受压区混凝土以及受拉钢筋(包括钢绞线)疲劳本构关系及疲劳破坏准则,运用分段线性方法并结合静载的分级应变法,建立了钢绞线腐蚀后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疲劳损伤全过程分析方法。4、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钢绞线腐蚀后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在静力荷载下的受力行为进行了数值分析,分析了钢绞线腐蚀对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静力性能影响,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根据Corten-Dolan累积损伤理论与ANSYS中的疲劳分析模块对三级变幅疲劳荷载下的试验梁进行了等效疲劳寿命预测。
赵超[10](2019)在《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构造研究 ——以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为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减少能耗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装配式建筑相比于传统的建筑模式有着绿色、环保等优点,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并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叠合楼板作为装配式建筑的主要构件之一,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着多种构造形式,近些年关于叠合楼板新构造形式研究一直止步不前,研究叠合楼板的新构造形式有利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本文对叠合楼板的构造从理论和实例两方面共同进行研究,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本文从国内外装配式叠合楼板发展和研究状况开始进行介绍,主要了解国内外叠合板发展和目前主要研究方向。论述总结普通叠合楼板制作工艺、施工工艺、注意事项以及优缺点,列举了四种典型的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钢筋桁架叠合板、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YH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和WFB预应力空心叠合板构造、制作工艺和特点,彼此构造上的优势对比,供借鉴和参考。通过对国内代表性企业的叠合板生产和施工实际案例进行调研,完整的了解叠合楼板从设计制作到施工的全过程,为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楼板构造形式研究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重点分析了新型叠合楼板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的设计理念、材料、构造形式、制作工艺、吊装安放以及施工工艺,论述总结了现阶段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的优缺点,分析发展和应用前景。同时为确定叠合板合理选用类型,对不同构造形式装配式叠合板进行材料预算分析。结论如下: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在整个材料预算造价中具有很大的优势,适用于各种跨度建筑。钢筋桁架单向板和YH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适用于小跨度建筑。钢筋桁架双向板整体材料预算造价相对偏高,但适用于各种跨度建筑,可根据实际工程进行选用。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在小跨度时造价偏高,随着跨度的增加,相对造价越低,适用于大跨度建筑。图[75]表[22]参[58]
二、高强度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性能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强度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4(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桥梁工程建设成就及展望 (同济大学肖汝诚老师、郭瑞、姜洋提供原稿) |
1.1 建设成就 |
1.1.1 设计水平的提高 |
1.1.2 施工技术的发展 |
1.1.3 桥梁工程防灾和减灾技术的改进 |
1.2 展望 |
1.2.1 桥梁全寿命与结构耐久性设计 |
1.2.2 高性能材料研发及其结构体系的创新[3] |
1.2.3 超深水基础建造技术 |
1.2.4 创新施工装备和监测设备的研发 |
1.2.5 桥梁设计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
2 高性能材料 |
2.1 超高性能混凝土 (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张哲博士生提供原稿) |
2.1.1 UHPC桥梁工程应用现状 |
2.1.2 UHPC在大跨桥梁上的应用展望 |
2.1.3 小结 |
2.2 纤维复合材料 (江苏大学刘荣桂老师提供原稿) |
2.2.1 CFRP材料在预应力大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 |
2.2.1. 1 CFRP索 (筋) 锚具系统 |
2.2.1. 2 CFRP材料作为受力筋 |
2.2.1. 3 CFRP材料作为桥梁索结构 |
2.2.2 CFRP材料在桥梁结构补强加固中的应用 |
2.2.3 基于CFRP材料自感知特性的结构体系研发及应用现状 |
2.2.4 CFRP材料现代预应力结构应用研究展望 |
2.3 智能材料与纳米材料[49] |
3 作用及分析 |
3.1 汽车作用 (合肥工业大学任伟新老师、中南大学赵少杰博士生提供原稿) |
3.1.1 研究现状 |
3.1.1. 1 研究方法及阶段 |
3.1.1. 2 第1类模型 |
3.1.1. 3 第2类模型 |
3.1.2 各国规范的相关车辆荷载模型 |
3.1.3 研究重点和难点 |
3.1.4 研究发展方向 |
3.1.4. 1 基于WIM系统和实时交通要素监测的车辆数据调查统计 |
3.1.4. 2 基于多参数随机模拟技术的车辆荷载流模拟 |
3.1.4. 3 基于交通流的桥梁结构效应及安全评估技术 |
3.1.5 小结 |
3.2 温度作用 (东南大学叶见曙老师提供原稿) |
3.2.1 混凝土箱梁的温度场和梯度温度 |
3.2.1. 1 温度场 |
3.2.1. 2 梯度温度 |
(1) 沿箱梁高度的梯度温度分布形式 |
(2) 最大温差值 |
(3) 梯度温度的影响因素 |
3.2.2 混凝土箱梁温差代表值 |
3.2.3 混凝土箱梁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的数值分析 |
3.2.4 小结 |
3.3 分析理论方法 (长安大学梁鹏老师提供原稿) |
3.3.1 单梁、空间梁格、空间网格建模 |
3.3.2 非线性分析 |
3.3.3 多尺度建模 |
4 桥梁设计理论与方法 (长安大学罗晓瑜、王春生老师, 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提供原稿) |
4.1 桥梁及典型构件寿命的给定 |
4.1.1 桥梁结构寿命给定 |
4.1.2 国外桥梁及构件使用寿命 |
4.2 桥梁性能设计 |
4.2.1 安全性能设计 |
4.2.2 使用性能设计 |
4.2.3 耐久性能设计 |
4.2.4 疲劳性能设计 |
4.2.5 景观性能设计 |
4.2.6 生态性能设计 |
4.2.7 基于性能的桥梁结构设计方法 |
4.3 寿命周期管养策略及设计 |
4.4 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和决策 |
4.5 桥梁工程风险评估和决策 |
4.6 存在问题与建议 |
5 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 |
5.1 钢桥抗疲劳设计与维护技术 (长安大学王春生老师提供原稿) |
5.2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 (中南大学丁发兴老师, 清华大学樊健生老师, 同济大学刘玉擎、苏庆田老师提供原稿) |
5.2.1 研究现状 |
5.2.1. 1 静力性能 |
5.2.1. 1. 1 承载力 |
(1) 钢-混凝土组合梁 |
(2) 钢管混凝土柱 |
(3) 钢管混凝土拱 |
5.2.1. 1. 2 刚度 |
5.2.1. 2 动力性能 |
5.2.1. 2. 1 自振特性 |
(1) 钢-混凝土组合梁桥 |
(2) 钢管混凝土墩桥 |
(3) 钢管混凝土拱桥 |
5.2.1. 2. 2 车致振动 |
5.2.1. 2. 3 风致振动 |
5.2.1. 2. 4 地震响应 |
(1) 钢-混凝土组合梁抗震性能 |
(2) 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 |
(3) 钢管混凝土拱桥抗震性能 |
5.2.1. 3 经时行为 |
5.2.1. 3. 1 疲劳性能 |
(1) 钢-混凝土组合梁 |
(2) 钢管混凝土柱 |
(3) 钢管混凝土节点 |
5.2.1. 3. 2 收缩徐变性能 |
(1) 钢-混凝土组合梁 |
(2) 钢管混凝土柱 |
(3) 钢管混凝土拱桥 |
5.2.1. 3. 3 耐久性能 |
5.2.1. 4 状态评估 |
5.2.2 发展前景 |
(1) 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体系研究与应用 |
(2)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体系经时行为研究 |
(3)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体系动力学研究 |
(4)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体系服役状态评估 |
6 桥梁防灾减灾 |
6.1 抗震 (同济大学李建中老师、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原稿) |
6.1.1 桥梁混凝土材料损伤本构模型 |
6.1.2 桥梁主要构件的抗震性能及分析模型 |
6.1.2. 1 RC桥墩抗震性能及分析模型 |
6.1.2. 2 桥梁剪力键抗震性能及分析模型 |
6.1.3 桥梁结构抗震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 |
6.1.3. 1 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 |
6.1.3. 2 桥梁结构多维地震动的空间差动效应 |
6.1.3. 3 桥梁防落梁装置 |
6.1.3. 4 桥梁地震碰撞反应 |
6.1.3. 5 结构-介质相互作用 |
6.1.3. 5. 1 土-桥台-桥梁结构相互作用 |
6.1.3. 5. 2 近海桥梁-水相互作用 |
6.1.4 桥梁减隔震技术 |
6.1.5 桥梁结构易损性分析 |
6.1.6 基于纤维增强材料的桥墩抗震加固技术 |
6.1.7 存在的问题分析 |
6.2 抗风 (长安大学李加武老师、西南交通大学李永乐老师提供原稿) |
6.2.1近地风特性研究 |
6.2.1. 1 平坦地形风特性实验室模拟 |
6.2.1. 2 特殊地形风特性 |
(1) 现场实测 |
(2) 风洞试验 |
(3) CFD方法 |
6.2.2 风致振动及风洞试验 |
(1) 颤振 |
(2) 涡激振动 |
(3) 抖振 |
(4) 驰振 |
(5) 斜拉索风雨振 |
6.2.3 临时结构抗风 |
(1) 设计风速 |
(2) 风力系数 |
6.2.4 大跨桥风致振动的计算分析 |
6.2.5 CFD分析 |
6.3 抗火抗爆 (长安大学张岗老师提供原稿) |
6.3.1 研究现状与目标 |
6.3.2 桥梁火灾风险评价 |
6.3.3 适用于桥梁结构高性能材料的高温特性 |
6.3.4 桥梁结构的火荷载特性 |
6.3.5 桥梁结构的火灾作用效应 |
6.3.6 火灾后桥梁结构的损伤评价 |
6.4 船撞 (长安大学姜华老师提供原稿) |
6.4.1 船撞桥风险分析 |
6.4.2 船撞桥数值模拟及碰撞试验校核 |
6.4.3 撞击力公式及船撞桥简化模型 |
6.4.4 桥梁防撞设施研究 |
6.5 多场、多灾害耦合分析 |
6.5.1 风-车-桥系统 (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提供原稿) |
6.5.1. 1 研究回顾 |
6.5.1. 2 未来发展方向 |
6.5.1. 2. 1 风-随机车流-桥梁系统的气动干扰效应 |
6.5.1. 2. 2 风-随机车流-桥梁系统的精细化分析 |
(1) 风环境下汽车-桥梁系统耦合关系的建立和耦合机理研究 |
(2) 钢桁加劲梁断面的风-汽车-桥梁分析系统建立 |
(3) 风-随机车流-桥梁分析系统集成、动态可视化及软件实现 |
6.5.1. 2. 3 风-随机车流-桥梁系统的评价准则 |
6.5.2 多场、多灾害耦合分析与设计 (长安大学梁鹏老师提供原稿) |
7 基础工程 (湖南大学赵明华老师、东南大学穆保岗老师提供原稿) |
7.1 桥梁桩基设计计算理论 |
7.1.1 竖向荷载下桥梁桩基设计计算 |
7.1.2 水平荷载下桥梁桩基设计计算 |
7.1.3 组合荷载下桥梁桩基设计计算 |
7.2 特殊条件下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
7.2.1 软土地段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
7.2.2 岩溶及采空区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
7.2.3 陡坡地段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
7.2.4 桥梁桩基动力分析 |
7.2.5 高桥墩桩基屈曲分析 |
7.3 桥梁桩基施工技术 |
7.3.1 特殊混凝土材料桩 |
7.3.2 大型钢管桩 |
7.3.3 大型钢围堰与桩基复合基础 |
7.3.4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 |
7.3.5 大吨位桥梁桩基静载试验技术 |
7.3.6 偏斜缺陷桩 |
7.4 深水桥梁桩基的发展动向 |
8 监测、评估及加固 |
8.1 桥梁健康监测 (同济大学孙利民老师提供原稿) |
8.1.1 SHMS的设计 |
8.1.2 数据获取 |
8.1.2. 1 传感技术的发展 |
8.1.2. 2 传输技术的发展 |
8.1.3 数据管理 |
8.1.4 数据分析 |
8.1.4. 1 信号处理 |
8.1.4. 2 荷载及环境作用监测 |
8.1.4. 3 系统建模 |
8.1.5 结构评估与预警 |
8.1.6 结果可视化显示 |
8.1.7 维修养护决策 |
8.1.8 标准规范 |
8.1.9 桥梁SHMS的应用 |
8.1.1 0 存在问题与建议 |
8.2 服役桥梁可靠性评估 (长沙理工大学张建仁、王磊老师, 长安大学王春生老师提供原稿) |
8.2.1 服役桥梁抗力衰减 |
8.2.2 服役桥梁可靠性评估理论与方法 |
8.2.3 混凝土桥梁疲劳评估 |
8.3 桥梁加固与改造 |
8.3.1 混凝土桥梁组合加固新技术 (长安大学王春生老师提供原稿) |
8.3.2 桥梁拓宽关键技术 (东南大学吴文清老师提供原稿) |
8.3.2. 1 桥梁拓宽基本方案研究 |
8.3.2. 1. 1 拓宽总体方案分析 |
8.3.2. 1. 2 新旧桥上下部结构横向连接方案 |
8.3.2. 2 横向拼接缝的构造设计 |
8.3.2. 3 桥梁拓宽设计标准研究 |
8.3.2. 4 新桥基础沉降变形对结构设计的影响 |
8.3.2. 4. 1 工后沉降差的定义 |
8.3.2. 4. 2 梁格法有限元模型中沉降变形施加方法 |
8.3.2. 5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新旧桥拼接时机的影响 |
8.3.2. 6 错孔布置连续箱梁桥的横向拓宽技术 |
8.3.2. 7 三向预应力箱梁横向拓宽技术研究 |
9 其他 |
9.1 无缝桥 (福州大学陈宝春老师提供原稿) |
9.1.1 研究概况 |
9.1.2 发展方向 |
9.2 桥面铺装 (东南大学钱振东老师提供原稿) |
9.2.1 钢桥面铺装的结构力学分析方法 |
9.2.2 钢桥面铺装材料 |
9.2.2. 1 铺装用典型沥青混凝土材料 |
9.2.2. 2 防水粘结材料 |
(1) 沥青类防水粘结材料 |
(2) 反应性树脂类防水粘结材料 |
9.2.2. 3 钢桥面铺装材料性能 |
(1) 级配设计 |
(2) 路用性能 |
(3) 疲劳断裂特性 |
9.2.3 钢桥面铺装结构 |
9.2.3. 1 典型的钢桥面铺装结构 |
9.2.3. 2 钢桥面铺装复合体系的疲劳特性 |
9.2.4 钢桥面铺装的养护维修技术 |
9.2.5 研究发展方向展望 |
(1) 钢桥面铺装结构和材料的改进与研发 |
(2) 基于车-路-桥协同作用的钢桥面铺装体系设计方法 |
(3) 施工环境下钢桥面铺装材料及结构的热、力学效应 |
(4) 钢桥面铺装养护修复技术的完善 |
9.3 斜拉桥施工过程力学特性及施工控制 (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原稿) |
9.3.1 施工过程可靠度研究 |
9.3.1. 1 施工期材料性质与构件抗力 |
9.3.1. 2 施工期作用 (荷载) 调查及统计分析 |
9.3.1. 3 施工期结构可靠度理论研究 |
9.3.2 施工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 |
9.3.2. 1 全过程自适应施工控制理论及控制系统 |
9.3.2. 2 全过程控制条件下的误差传播及调控对策 |
9.4 计算机技术对桥梁工程的冲击 (长安大学梁鹏老师提供原稿) |
9.4.1 高性能计算 |
9.4.1. 1 高性能计算的意义 |
9.4.1. 2 高性能计算的实现及算法 |
9.4.1. 3 抗震分析 |
9.4.1. 4 计算风工程 |
9.4.1. 5 船撞仿真 |
9.4.1. 6 高性能计算中的重要问题 |
9.4.2 结构试验 |
9.4.3 健康监测 |
9.4.4 建筑信息模型 |
9.4.5 虚拟现实技术 |
9.4.6 知识经济时代的桥梁工程建设特征[1] |
1 0 结语 |
(2)高强钢丝—碳纤维复合体外预应力索加固连续梁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体外预应力加固的发展与试验研究 |
1.2.2 体外预应力索的计算理论研究 |
1.2.3 CFRP拉索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强钢丝-CFRP体外预应力索力学性能试验 |
2.1 引言 |
2.2 理论分析 |
2.3 复合杆材性试验 |
2.3.1 试验材料 |
2.3.2 复合杆试件信息 |
2.3.3 锚固方式影响 |
2.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强钢丝-CFRP复合索加固旧桥受力分析 |
3.1 引言 |
3.2 体外预应力加固体系 |
3.3 加固连续梁桥信息 |
3.3.1 Midas-Civil建模流程 |
3.3.2 Midas-Civil建模信息 |
3.3.3 计算荷载 |
3.4 加固前承载力验算 |
3.4.1 承载力极限状态下正截面抗弯验算 |
3.4.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析 |
3.5 加固方案设计 |
3.6 加固后承载力计算 |
3.6.1 承载力极限状态分析下正截面抗弯验算 |
3.6.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析 |
3.6.3 复合索体外预应力加固效果评价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拉索加固连续梁桥比较研究 |
4.1 引言 |
4.2 体外加固索体材料信息 |
4.3 预应力损失比较 |
4.4 挠度控制比较 |
4.5 正截面抗弯对比 |
4.5.1 CFRP拉索加固抗弯计算 |
4.5.2 钢绞线体外索加固抗弯计算 |
4.5.3 钢绞线体外索加固抗弯计算 |
4.5.4 不同索体抗弯效果比较 |
4.6 正截面抗裂比较 |
4.7 斜截面抗裂比较 |
4.8 预应力损失后的加固效果比较 |
4.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复合加固技术的提出 |
1.2.1 预应力钢丝绳加固技术 |
1.2.2 聚氨酯水泥加固技术 |
1.2.3 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加固技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钢筋混凝土梁抗剪加固技术研究现状 |
1.3.2 聚氨酯水泥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聚氨酯水泥的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聚氨酯水泥的制备过程 |
2.2.1 原材料 |
2.2.2 制备过程 |
2.3 聚氨酯水泥配合比的选择 |
2.3.1 配合比设计 |
2.3.2 抗压和抗折试验 |
2.3.3 试验结果分析 |
2.4 聚氨酯水泥弯曲性能试验研究 |
2.4.1 试件制备 |
2.4.2 试验方法和装置 |
2.4.3 弯曲试验结果分析 |
2.5 聚氨酯水泥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
2.5.1 疲劳试验方法的选择 |
2.5.2 试验方案的设计 |
2.5.3 疲劳试验结果分析 |
2.5.4 疲劳寿命预测 |
2.6 本章小结 |
3 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抗剪加固RC梁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件设计 |
3.3 试验材料 |
3.4 试件制作过程 |
3.4.1 试验梁浇筑施工 |
3.4.2 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加固施工 |
3.5 试验装置和测点布置 |
3.6 试验结果分析 |
3.6.1 试验梁破坏过程分析 |
3.6.2 荷载-位移曲线分析 |
3.6.3 荷载和位移特征点分析 |
3.6.4 箍筋应变分析 |
3.6.5 混凝土或聚氨酯水泥应变分析 |
3.6.6 钢丝绳应变分析 |
3.6.7 纵向受拉钢筋应变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抗剪加固RC梁有限元分析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模型 |
4.2.1 材料本构关系模型 |
4.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 有限元分析结果和验证 |
4.3.1 荷载位移曲线 |
4.3.2 特征荷载 |
4.3.3 荷载应变曲线 |
4.4 有限元拓展分析 |
4.4.1 环境温度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2 剪跨比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3 混凝土强度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4 配箍率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5 配筋率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6 原梁损伤程度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7 钢丝绳配绳率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8 钢丝绳预应力水平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9 聚氨酯水泥粘贴方式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10 聚氨酯水泥粘贴厚度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抗剪加固RC梁抗剪承载力和实用变形计算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B和D区的抗剪加固梁类型划分 |
5.2.1 B区和D区的概念 |
5.2.2 加固梁类型划分 |
5.3 构件D区拉压杆模型的选择 |
5.4 加固梁D区拉压杆模型的建立 |
5.5 加固梁剪跨区拉压杆模型 |
5.5.1 D-D梁拉压杆模型 |
5.5.2 D-B-D短梁拉压杆模型 |
5.5.3 D-B-D长梁拉压杆模型 |
5.6 加固梁拉压杆模型验证 |
5.7 加固梁变形研究 |
5.7.1 剪切变形计算的重要性 |
5.7.2 拉压杆模型 |
5.7.3 斜压杆倾斜角度 |
5.7.4 加固梁跨中变形计算 |
5.8 本章小结 |
6 预应力钢丝绳-聚氯酯水泥在实桥抗剪加固中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桥工程概况 |
6.2.1 实桥一工程概况 |
6.2.2 实桥二工程概况 |
6.2.3 T梁尺寸和配筋信息 |
6.3 实桥T梁破损状况 |
6.3.1 实桥一T梁破损状况 |
6.3.2 实桥二T梁破损状况 |
6.4 抗剪加固方案 |
6.4.1 实桥一加固方案 |
6.4.2 实桥二加固方案 |
6.5 加固效果验证 |
6.5.1 静载试验 |
6.5.2 加固效果分析 |
6.6 所提加固方法与其他方法的对比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4)高效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性能及延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概况 |
1.2 高效预应力混凝土应用于受弯构件的特点 |
1.2.1 高效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优点 |
1.2.2 高效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缺点 |
1.3 高效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用材料及工程应用 |
1.3.1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用材料 |
1.3.2 高效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工程应用 |
1.4 高效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1.4.1 高效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设计理论的变革和发展优点 |
1.4.2 高效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研究现状 |
1.4.3 高效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高效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与试验方法 |
2.1 试验梁的设计 |
2.1.1 试验梁的制作步骤 |
2.2 试验测试内容及仪器布置 |
2.2.1 混凝土应变测试 |
2.2.2 钢绞线应变测试 |
2.2.3 受压及受拉普通钢筋应变测试 |
2.2.4 位移测试 |
2.2.5 裂缝的观测 |
2.3 试验加载方案及步骤 |
2.3.1 试验加载方案 |
2.3.2 试验加载步骤 |
2.4 钢绞线受力性能测试成果分析 |
2.4.1 钢绞线应力、应变测试技术 |
2.4.2 钢绞线受力状态测试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高效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裂缝控制与变形 |
3.1 引言 |
3.2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有效预应力的建立 |
3.2.1 预应力损失 |
3.2.2 加载前的应力状态 |
3.3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控制截面混凝土和钢筋应力实测结果与分析 |
3.3.1 试验梁实测控制截面荷载-应变关系 |
3.3.2 试验梁开裂前控制截面应力分析 |
3.3.3 试验梁开裂后控制截面应力分析 |
3.4 预应力混凝土抗裂及裂缝控制 |
3.4.1 预应力混凝土的分类及预应力度定义 |
3.4.2 国内外有关抗裂和裂缝控制设计规范规定 |
3.4.3 裂缝宽度控制 |
3.5 高效预应力混凝土梁抗裂性能 |
3.5.1 抗裂验算 |
3.6 高效预应力混凝土梁裂缝行为 |
3.6.1 裂缝的分布与发展 |
3.6.2 平均裂缝间距ι_(cr) |
3.6.3 平均裂缝宽度ω_m |
3.6.4 最大裂缝宽度ω_(max) |
3.7 高效预应力混凝土梁变形性能 |
3.7.1 刚度计算模式 |
3.7.2 试验梁的反拱 |
3.7.3 荷载-挠度曲线 |
3.7.4 荷载作用下跨中挠度结果及析 |
3.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高效预应力混凝土梁承载力与破坏形态 |
4.1 引言 |
4.2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
4.2.1 国内外规范有关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
4.3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 |
4.3.1 极限状态时试验梁截面应力状态 |
4.3.2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3.3 钢绞线延性与破坏形态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延性及全过程非线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延性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概况 |
5.2.1 延性的定义 |
5.2.2 延性的分类 |
5.2.3 延性指标 |
5.2.4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结构件延性研究的意义 |
5.2.5 梁延性研究概况 |
5.2.6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延性要求 |
5.3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延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试验梁的位移延性 |
5.3.2 试验梁位移延性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
5.4 受弯构件全过程非线性分析 |
5.4.1 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 |
5.4.2 全过程非线性分析模型 |
5.4.3 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 |
5.5 配筋混凝土梁延性计算与分析 |
5.5.1 钢筋混凝土 |
5.5.2 受拉区仅配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 |
5.5.3 混合配筋的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高效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单板原型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截面优化设计及经济分析 |
6.2.1 截面优化设计概况 |
6.2.2 经济分析评价 |
6.3 试验设计及试验方法 |
6.3.1 试验板的设计参数及材料性能 |
6.3.2 试验板的测试内容及仪器布置 |
6.3.3 试验加载方案 |
6.4 试验结果分析 |
6.4.1 钢绞线放张后空心板梁的性能 |
6.4.2 试验板承载性能测试成果分析 |
6.5 高效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空心板梁的延性 |
6.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前景与展望 |
创新点摘要 |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 桥梁工程研究新进展(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1新材料促进桥梁工程技术革新 |
1.2桥梁工业化进程与智能建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 |
1.3桥梁抗灾变能力显著提高 |
1.4桥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
1.5跨海桥梁深水基础不断创新 |
2桥梁结构设计 |
2.1桥梁作用及分析(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河北工程大学刘焕举老师提供初稿) |
2.1.1汽车作用 |
2.1.2温度作用 |
2.1.3浪流作用 |
2.1.4分析方法 |
2.1.5展望 |
2.2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2.2.1新型桥梁用钢的研发 |
2.2.2焊接节点疲劳性能 |
2.2.3钢结构桥梁动力行为 |
2.2.4复杂环境钢桥服役性能 |
2.2.5组合结构桥梁空间力学行为 |
2.2.6组合结构桥梁关键构造力学行为 |
2.2.7展望 |
2.3高性能材料 |
2.3.1超高性能混凝土(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提供初稿) |
2.3.2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2.3.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北京工业大学刘越老师提供初稿) |
2.3.4智能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2.3.5展望 |
2.4桥梁基础工程(同济大学梁发云老师提供初稿) |
2.4.1深水桥梁基础形式 |
2.4.2桥梁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
2.4.3桥梁基础动力特性分析 |
2.4.4深水桥梁基础工程面临的挑战 |
3桥梁建造新技术 |
3.1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3.1.1钢结构桥梁工程建设成就 |
3.1.2焊接制造新技术 |
3.1.3施工新技术 |
3.2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提供初稿) |
3.2.1预制装配桥梁上部结构关键技术 |
3.2.2预制装配桥墩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
3.2.2.1灌浆/灌缝固定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2.2.2无黏结预应力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3桥梁建造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
4桥梁运维 |
4.1监测与评估(浙江大学叶肖伟老师、湖南大学孔烜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崔闯老师提供初稿) |
4.1.1监测技术 |
4.1.2模态识别 |
4.1.3模型修正 |
4.1.4损伤识别 |
4.1.5状态评估 |
4.1.6展望 |
4.2智能检测(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2.1智能检测技术 |
4.2.2智能识别与算法 |
4.2.3展望 |
4.3桥上行车安全性(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4.3.1风荷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1车-桥气动参数识别 |
4.3.1.2风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1.3风浪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4风屏障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 |
4.3.2地震作用下行车安全性 |
4.3.2.1地震-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
4.3.2.2地震动激励特性的影响 |
4.3.2.3地震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2.4车-桥耦合系统地震预警阈值研究 |
4.3.3长期服役条件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4冲击系数与振动控制研究 |
4.3.4.1车辆冲击系数 |
4.3.4.2车-桥耦合振动控制方法 |
4.3.5研究展望 |
4.4加固与性能提升(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4.1增大截面加固法 |
4.4.2粘贴钢板加固法 |
4.4.3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法 |
4.4.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
4.4.5组合加固法 |
4.4.6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
4.4.7其他加固方法 |
4.4.8发展展望 |
5桥梁防灾减灾 |
5.1抗震减震(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5.1.1公路桥梁抗震研究新进展 |
5.1.2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新进展 |
5.1.3桥梁抗震发展态势分析 |
5.2抗风(东南大学张文明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文礼老师提供初稿) |
5.2.1桥梁风环境 |
5.2.2静风稳定性 |
5.2.3桥梁颤振 |
5.2.4桥梁驰振 |
5.2.5桥梁抖振 |
5.2.6主梁涡振 |
5.2.7拉索风致振动 |
5.2.8展望 |
5.3抗火(长安大学张岗老师、贺拴海老师、宋超杰等提供初稿) |
5.3.1材料高温性能 |
5.3.2仿真与测试 |
5.3.3截面升温 |
5.3.4结构响应 |
5.3.5工程应用 |
5.3.6展望 |
5.4抗撞击及防护(湖南大学樊伟老师、谢瑞洪、王泓翔提供初稿) |
5.4.1车撞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2船撞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
5.4.3落石冲击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4研究展望 |
5.5抗水(东南大学熊文老师提供初稿) |
5.5.1桥梁冲刷 |
5.5.2桥梁水毁 |
5.5.2.1失效模式 |
5.5.2.2分析方法 |
5.5.3监测与识别 |
5.5.4结论与展望 |
5.6智能防灾减灾(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鲍跃全老师提供初稿) |
6结语(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初稿) |
策划与实施 |
(6)火灾过程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力学性能分析及灾后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火灾后混凝土的损伤评价方法综述 |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火灾高温过程预应力砼梁桥材料热工特性和力学性能 |
2.1 混凝土的热工特性 |
2.1.1 混凝土热传导系数 |
2.1.2 混凝土比热和密度 |
2.1.3 混凝土热膨胀系数 |
2.2 火灾高温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2.2.1 混凝土抗压强度 |
2.2.2 混凝土弹性模量 |
2.2.3 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 |
2.3 高温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2.3.1 混凝土强度 |
2.3.2 混凝土弹性模量 |
2.3.3 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 |
2.4 高温下 1860 预应力钢束的热工特性 |
2.4.1 预应力钢束热膨胀系数 |
2.4.2 预应力钢束比热及密度 |
2.4.3 预应力钢束热传导系数 |
2.5 高温下 1860 预应力钢束的力学性能 |
2.5.1 预应力钢束的强度 |
2.5.2 预应力钢束的弹性模量 |
2.5.3 预应力钢束泊松比 |
2.5.4 预应力钢束应力应变关系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凝土梁桥热-力耦合方法与火灾高温场计算系统 |
3.1 引言 |
3.2 火灾环境场的建立 |
3.2.1 火灾分析模型 |
3.2.2 火灾温度经验模拟 |
3.2.3 标准升温曲线 |
3.3 数值传热求解流程 |
3.4 非稳态传热有限元法 |
3.5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
3.6 箱梁高温场影响因素数值分析 |
3.6.1 温度场分布特征 |
3.6.2 温度场分布影响因素划分 |
3.6.3 模型建立与求解 |
3.6.4 不同受火工况的影响 |
3.6.5 延火时间的影响 |
3.6.6 保护层厚度的影响 |
3.6.7 截面参数的影响 |
3.7 火灾高温场计算系统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温下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变形敏感参数分析 |
4.1 预应力箱梁模型设计 |
4.1.1 火灾模拟试验工况 |
4.1.2 温度控制点 |
4.2 耐火极限判别标准 |
4.3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4.4 位移场求解结果及特征 |
4.5 敏感参数分析 |
4.5.1 影响因素的划分 |
4.5.2 预应力筋保护层厚度的影响 |
4.5.3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4.5.4 荷载等级影响 |
4.5.5 预应力度的影响 |
4.5.6 配束率的影响 |
4.5.7 跨径的影响 |
4.5.8 受火方式的影响 |
4.5.9 不同延火时间的影响 |
4.5.10 梁桥结构连续体系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损伤评价方法 |
5.1 引言 |
5.2 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受损诊断程序 |
5.3 基于灾后温度场的评价法 |
5.3.1 延火时间推定法 |
5.3.2 结构表观特征推定法 |
5.3.3 烧损深度推定法 |
5.3.4 超声波推定法 |
5.3.5 显微镜推定法 |
5.4 基于灾后材料强度的评价法 |
5.4.1 敲击检测法 |
5.4.2 回弹修正法 |
5.4.3 拉拔式检测法 |
5.5 有效预应力测试评价法 |
5.5.1 静力平衡原理 |
5.5.2 边界分析模式 |
5.5.3 增量分析 |
5.5.4 有效预应力评估模型 |
5.6 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 |
5.6.1 单因素模糊评价 |
5.6.2 模糊评价要素 |
5.6.3 模糊评价的数学模型 |
5.6.4 二级模糊评价 |
5.7 火灾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性能综合评价 |
5.7.1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
5.7.2 综合评价分类标准 |
5.7.3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程实例 |
6.1 火灾工程概况 |
6.2 火灾现场调查与评定 |
6.2.1 火灾发展状况 |
6.2.2 火灾温度分布推定 |
6.2.3 火灾后箱梁外观损伤 |
6.3 火灾后结构现状测试 |
6.3.1 烧损深度检测 |
6.3.2 超声回弹强度检测 |
6.3.3 火灾后预应力检测 |
6.4 火灾后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综合评判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7)改进型PHC管桩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桩基的震害 |
1.2.1 桩在非液化地基中的震害 |
1.2.2 桩在液化地基中的震害 |
1.3 桩基水平受力性能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对桩基水平受力性能的研究 |
1.3.2 国内对桩基水平受力性能的研究 |
1.4 管桩抗震性能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管桩低周往复加载试验概况 |
2.1 试验概述 |
2.2 试件设计 |
2.3 试件的制作 |
2.3.1 管桩钢筋笼 |
2.3.2 桩身预留孔 |
2.3.3 混凝土搅拌 |
2.3.4 填芯混凝土的浇筑 |
2.4 材料力学性能 |
2.4.1 钢筋力学性能 |
2.4.2 钢纤维力学性能 |
2.4.3 混凝土力学性能 |
2.5 试验加载装置及加载制度 |
2.5.1 试验加载装置 |
2.5.2 试验加载制度 |
2.6 试验观测和数据采集 |
2.6.1 测点布置 |
2.6.2 数据采集和记录 |
第三章 PHC管桩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 |
3.1 破坏过程和破坏特征 |
3.1.1 试件破坏过程 |
3.1.2 破坏特征分析 |
3.2 低周往复性能分析 |
3.2.1 滞回曲线 |
3.2.2 骨架曲线 |
3.2.3 刚度退化曲线 |
3.2.4 耗能能力 |
3.2.5 累积损伤评价 |
3.2.6 承载力及位移延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FPHC管桩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 |
4.1 破坏过程和破坏特征 |
4.1.1 试件破坏过程 |
4.1.2 破坏特征分析 |
4.2 低周往复性能分析 |
4.2.1 滞回曲线 |
4.2.2 骨架曲线 |
4.2.3 刚度退化曲线 |
4.2.4 耗能能力 |
4.2.5 累积损伤评价 |
4.2.6 承载力及位移延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RC管桩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 |
5.1 破坏过程和破坏特征 |
5.1.1 试件破坏过程 |
5.1.2 破坏特征分析 |
5.2 低周往复性能分析 |
5.2.1 滞回曲线 |
5.2.2 骨架曲线 |
5.2.3 刚度退化曲线 |
5.2.4 耗能能力 |
5.2.5 累积损伤评价 |
5.2.6 承载力及位移延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填芯管桩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 |
6.1 破坏过程和破坏特征 |
6.1.1 试件破坏过程 |
6.1.2 破坏特征分析 |
6.2 低周往复性能分析 |
6.2.1 滞回曲线 |
6.2.2 骨架曲线 |
6.2.3 刚度退化曲线 |
6.2.4 耗能能力 |
6.2.5 累积损伤评价 |
6.2.6 承载力及位移延性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管桩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 |
7.1 概述 |
7.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7.2.1 单元类型的选取 |
7.2.2 材料本构关系及破坏准则 |
7.2.3 预应力的施加 |
7.2.4 网格划分 |
7.2.5 加载制度及求解器 |
7.3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7.3.1 试验和分析的滞回曲线对比 |
7.3.2 试验和分析的极限荷载对比 |
7.4 影响PRC管桩低周往复性能的因素分析 |
7.4.1 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影响 |
7.4.2 非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影响 |
7.4.3 体积配箍率的影响 |
7.4.4 预压应力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 |
1.1 普通钢筋高温力学性能 |
1.2 预应力筋高温力学性能 |
1.3 混凝土高温力学性能 |
1.4 混凝土高温爆裂 |
1.5 活性粉末混凝土高温性能 |
2 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 |
2.1 高温下钢筋与混凝土间粘结性能 |
2.2 混凝土板抗火性能 |
2.3 混凝土梁抗火性能 |
2.4 混凝土柱抗火性能 |
2.5 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 |
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 |
3.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抗火性能 |
3.2 预应力混凝土高温爆裂与防爆裂验算 |
4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加固修复技术 |
5 结论与展望 |
(9)钢绞线腐蚀后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腐蚀与疲劳问题的研究现状 |
1.2.1 预应力筋的腐蚀机理 |
1.2.2 腐蚀预应力筋的力学性能 |
1.2.3 钢筋腐蚀对结构的静力性能影响 |
1.2.4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疲劳性能 |
1.2.5 腐蚀混凝土结构的疲劳性能 |
1.2.6 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疲劳分析方法 |
1.3 当前研究工作的不足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腐蚀钢绞线的受力性能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加速腐蚀试验 |
2.2.2 力学性能试验 |
2.3 静力拉伸试验结果分析 |
2.3.1 破坏形态 |
2.3.2 荷载-变形曲线 |
2.3.3 参数分析 |
2.3.4 应力-应变关系模型 |
2.4 疲劳试验结果分析 |
2.4.1 疲劳破坏过程及破坏形态 |
2.4.2 疲劳试验结果 |
2.4.3 疲劳方程与寿命预测 |
2.5 本章小结 |
3 钢绞线腐蚀后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性能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试件设计与制作 |
3.2.2 试验用材料的力学性能 |
3.2.3 预应力施工 |
3.2.4 加速腐蚀装置 |
3.2.5 测点布置 |
3.3 试验过程 |
3.3.1 静载试验 |
3.3.2 疲劳试验 |
3.4 静载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试验过程与破坏形态 |
3.4.2 荷载-挠度曲线 |
3.4.3 钢筋与混凝土应变变化规律 |
3.4.4 平截面假定验证 |
3.4.5 裂缝发展规律 |
3.5 疲劳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1 破坏形态 |
3.5.2 跨中挠度-循环次数曲线 |
3.5.3 钢筋应变发展规律 |
3.5.4 受压区混凝土残余应变发展规律 |
3.5.5 裂缝发展规律 |
3.5.6 疲劳寿命与疲劳强度 |
3.6 新型预应力混凝土梁在静载与反复荷载下的受力性能 |
3.6.1 引言 |
3.6.2 试验介绍 |
3.6.3 单调与循环荷载下的剪切性能 |
3.7 本章小结 |
4 钢绞线腐蚀后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疲劳损伤全过程分析 |
4.1 引言 |
4.2 静载过程的非线性分析 |
4.2.1 基本假定 |
4.2.2 正截面受力过程分析 |
4.2.3 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 |
4.3 疲劳损伤的全过程分析方法 |
4.3.1 材料的疲劳本构模型 |
4.3.2 材料疲劳破坏准则 |
4.3.3 基本假定 |
4.3.4 计算流程 |
4.3.5 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钢绞线腐蚀后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有限元分析 |
5.1 引言 |
5.2 单元类型和材料属性 |
5.2.1 单元类型 |
5.2.2 材料的本构关系 |
5.3 模型建立 |
5.3.1 模型建立的一般步骤 |
5.3.2 钢绞线腐蚀的模型处理 |
5.4 静载作用下腐蚀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有限元分析 |
5.4.1 荷载-挠度曲线 |
5.4.2 钢筋应力 |
5.4.3 受压区混凝土截面应力分布 |
5.4.4 裂缝分布 |
5.5 变幅载荷下的ANSYS疲劳寿命分析 |
5.5.1 常用的累积损伤准则 |
5.5.2 ANSYS中的疲劳分析 |
5.5.3 变幅载荷下梁的疲劳寿命预测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创新点摘要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构造研究 ——以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叠合板发展状况 |
1.2.1 国外叠合板发展状况 |
1.2.2 国内叠合板发展状况 |
1.3 国内外叠合板试验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叠合板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叠合板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楼板介绍 |
2.1 引言 |
2.2 叠合楼板的典型受力特性 |
2.3 普通叠合楼板的制作与施工 |
2.3.1 叠合板底板制作工艺 |
2.3.2 预制过程注意事项 |
2.3.3 现场施工工艺 |
2.3.4 施工过程注意事项 |
2.4 叠合楼板的优缺点 |
2.4.1 叠合楼板的优点 |
2.4.2 叠合楼板的缺点 |
2.5 典型混凝土叠合板介绍 |
2.5.1 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 |
2.5.2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
2.5.3 YH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
2.5.4 WFB预应力空心叠合板 |
2.5.5 构造对比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构造研究 |
3.1 概况 |
3.2 材料 |
3.2.1 M型轻钢 |
3.2.2 金属板网 |
3.2.3 保温板 |
3.2.4 焊接材料与紧固件 |
3.3 材性试验结果 |
3.4 制作工艺 |
3.5 吊装安放及施工工艺 |
3.5.1 预制底板的吊装和安放 |
3.5.2 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施工工艺 |
3.6 部分构造要点介绍 |
3.6.1 叠合板构造 |
3.6.2 底部构造钢筋连接 |
3.6.3 拼缝构造 |
3.6.4 墙板,梁节点构造 |
3.7 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特点 |
3.7.1 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优点 |
3.7.2 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不足 |
3.8 发展和应用前景 |
3.8.1 发展前景 |
3.8.2 应用前景 |
3.9 本章小结 |
4 不同叠合板材料预算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材料预算 |
4.2.1 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基本规定 |
4.2.2 材料预算 |
4.2.3 预算分析 |
4.3 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材料预算 |
4.3.1 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基本规定 |
4.3.2 材料预算 |
4.3.3 预算分析 |
4.4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材料预算 |
4.4.1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基本规定 |
4.4.2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材料预算 |
4.4.3 YH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基本规定 |
4.4.4 YH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材料预算 |
4.4.5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预算分析 |
4.5 叠合板材料预算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实例调研 |
5.1 山东乾元泽孚科技有限公司 |
5.1.1 公司简介 |
5.1.2 ZDB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介绍 |
5.2 山东省济南市港新园项目 |
5.2.1 项目概况 |
5.2.2 叠合板的生产和验收把关 |
5.3 中海华山西项目 |
5.3.1 项目概况 |
5.3.2 锚固及拼缝构造要点 |
5.4 调研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图片索引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高强度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性能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4[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4(05)
- [2]高强钢丝—碳纤维复合体外预应力索加固连续梁桥研究[D]. 李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3]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研究[D]. 高红帅.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4]高效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性能及延性研究[D]. 张利梅. 大连理工大学, 2004(04)
- [5]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2)
- [6]火灾过程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力学性能分析及灾后评价方法[D]. 李世安. 长安大学, 2012(07)
- [7]改进型PHC管桩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 王文进. 天津大学, 2014(08)
- [8]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研究现状与展望[J]. 郑文忠,侯晓萌,王英.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6(12)
- [9]钢绞线腐蚀后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研究[D]. 余芳.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5)
- [10]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板构造研究 ——以M型轻钢混凝土叠合板为例[D]. 赵超.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