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证甲襞微循环变化的临床研究

虚证甲襞微循环变化的临床研究

一、虚证的甲皱微循环改变临床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丁绍芬[1](2021)在《CKD3-5期(非透析)患者舌象特征与证型及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患者常见舌象特征以及其与证型及理化指标的相关性,从而把舌象与证型及西医客观指标结合起来,为临床察舌辨证、察舌辨病情提供客观资料和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设计临床信息采集表。在2020年7月-2020年12月期间,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江苏省中医院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的住院病人进行一般病情资料、症状的采集,通过系统判读与人工判读相结合采集患者舌象,并获得其近1周左右的理化指标,然后将数据录入Excel表,运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患者一般资料、舌象分布及与证型和理化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本次研究172例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患者中,男性115人,女性57人。舌象特征频次依次为:淡红舌>淡紫舌>淡白舌>暗红舌>红舌;黄苔>白苔>黄白相兼苔;适中舌>胖大舌>瘦薄舌;无裂纹舌>有裂纹舌;无齿痕舌>有齿痕舌;厚苔与薄苔大致相当;腻苔多见;腐苔少见。2.由表2-16及图2-2对应分析可知本虚证与舌色无明显相关性;由表2-18和图2-3对应分析可知瘀血证易出现淡紫舌,湿热证易出现淡红舌,湿浊证易出现淡白舌。由表2-19可知本虚证无裂纹舌>有裂纹舌,本虚证与舌体的胖瘦及有无齿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表2-20可知标实证与舌体胖瘦、有无齿痕及有无裂纹之间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由表2-22和图2-4对应分析可知本虚证与苔色无明显相关性;由表2-24和图2-5对应分析可知湿浊证容易出现白苔;湿热证容易出现黄苔;瘀血证也可见到黄苔;水气证距离原点相对较近,与苔色关联不明显。由表2-25可以得出本虚证与各苔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表2-26可以看出,在厚薄苔组中,厚苔以湿热证多见,其次见于湿浊证,薄苔多见于湿浊证;湿浊证及湿热证更易出现腻苔;各证型之间腐苔不常见,相对来说湿热证腐苔出现频率高一点。3.当舌象表现为淡白舌时,BUN、P水平偏高,Hb水平偏低;当舌象表现为胖大舌时,HDL-C水平偏低;当舌象表现为黄苔时,LDL-C水平偏高,当舌象表现为白苔时,P水平偏高;当舌象表现为厚苔时,BUN水平偏高,ALB、CO2CP、Ca、Hb水平偏低;当舌象表现为腻苔时,TC、LDL-C、K水平偏高,Ca、Hb水平偏低。结论:1.在所调查172例病例中,舌色以淡红舌、淡白舌、淡紫舌多见;舌形以适中舌、胖大舌多见;苔色以黄苔为主,其次为白苔;苔质以薄腻苔或厚腻苔多见。2.湿浊证易出现淡白舌、薄白腻苔或白厚腻苔;湿热证易出现淡红舌,黄厚腻苔;瘀血证易出现淡紫舌,黄苔。3.舌象特征与尿素氮、血红蛋白、血钙、血磷、二氧化碳结合力、血钾、白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指标有一定相关性。4.通过研究舌象特征与证型及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可为临床察舌辨证、察舌辨病情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张晓宇[2](2020)在《基于半定量关节超声的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肌肉骨骼超声(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MSUS)技术探查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滑膜增生、滑膜炎症程度以及骨侵蚀等指标,采用半定量评分系统评价其与RA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以期为RA的辨证论治提供更多影像学依据。方法:收集在我科住院的RA患者162例,应用MSUS检测病变关节滑膜增生厚度、滑膜炎症及骨侵蚀程度,将RA的不同中医证型间病变关节的超声检查病理改变进行比较,对RA中医证型的分布与其病变关节的超声改变、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风寒湿痹证、寒热错杂证关节滑膜有不同程度增生;风寒湿痹证、寒热错杂证、风湿热痹证关节滑膜炎症明显,滑膜血流信号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伴有不同程度骨侵蚀。风湿热痹、寒热错杂证关节腔积液较其他证型多见,尤以寒热错杂证最为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寒热错杂证、风湿热痹证中ESR、CRP均明显升高,风寒湿痹证以ESR升高多见;寒热错杂证的关节压痛数和肿胀数多于其他证型;寒热错杂证、风寒湿痹证患者VAS评分高于其他证型,疼痛程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MSUS通过检查RA患者病变关节的滑膜增生、滑膜炎、关节腔积液病理改变,可为RA的中医辨证提供参考依据。2.RA中医辨证是在四诊合参基础上进行的,MSUS所获取的病理信息仍需要与四诊信息相结合,才能更客观地为RA辨证论治提供参考。3.超声检查无创、无电离辐射,结论客观、简便易重复,可初步作为RA中医辨证、评估病情的常规手段。

张璋[3](2019)在《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中药用药规律及生化指标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目的探索高脂血症中医证素特点、证素与中药用药的关联性、证素与临床生化指标的关联性。从理论、诊断、治疗环节探索高脂血症统一便捷的中医辨证方法及治疗的规律性、客观性、规范性,为高脂血症中医临床诊断和中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二、方法(1)文献研究。(1)理论研究。用文献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概念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梳理古代和现代有关高脂血症和中医证素文献,通过归纳演绎、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归纳概括高脂血症中医学及中医证素领域研究观点。(2)数据挖掘。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三大数据库中检索有关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文献。一方面从筛选的文献中提取中医证型,统一规范中医证候名。依据证型分解证素的理论来提取中医证素。一方面从文献中提取中医治疗部分的中药,并统一规范中药名称、四气、五味、归经及功效。建立高脂血症文献中医证素与中药研究数据库。用SAS9.4统计软件和关联规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中药药性及使用的频数进行统计,采用关联规则分析证型、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与中药之间关系,中药配伍关系,对它们间的关联关系采用cytoscape进行可视化展示。(2)临床研究。临床采集209名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一般资料、中医四诊临床信息和TC、TG、LDL-C、HDL-C、PT、APTT等一系列临床常用生化指标检测数据。运用“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10.0版”软件对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分析提取中医证素(病位证素、病性证素),建立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临床生化指标研究数据库。采用SAS9.4统计软件对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与性别、年龄、临床生化指标的关系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三、结果(1)文献研究。(1)理论研究。高脂血症从中医学病因病机上大多认为饮食不节、过逸少劳、情志内伤、痰浊不化、瘀血阻滞、脏腑失调。证素与高脂血症为数不多的研究显示病位证素以脾、肝、肾为常见。病性证素虚实都有,实性病性证素以痰、瘀、气滞常见,虚性病性证素以气虚、阴虚常见。(2)数据挖掘。从筛选符合研究标准的120篇文献中提取的中医证型经过规范证候名得到主要中医证型14个,提取的病位证素7个,分别是脾、肾、肝、经络、胆、胃、心神(脑)。病位证素脾,肾,肝三者占到88.55%。提取的主要病性证素12个,分别是痰、血瘀、阴虚、气虚、湿、气滞、阳虚、火(热)、精(髓)亏、血虚、毒、阳亢。治疗高脂血症高频使用中药的四气主要为“温、平、微寒、寒、微温”,五味主要为“甘,苦,辛”,归经主要为“肝经、脾经、胃经、肺经、心经、肾经”。排在前10位的高频使用单味药分别是山楂,丹参,泽泻,茯苓,何首乌,半夏,白术,决明子,陈皮,大黄。高频使用中药用药种类主要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消食药、清热药、理气药和化痰药。主要病位证素脾、肝、肾与中药置信度和关联度高的是:脾与泽泻、茯苓、丹参、山楂;肾与何首乌、泽泻;肝与何首乌、决明子;频数排前的病性证素痰、血瘀、阴虚、湿、气滞、阳虚、火(热)与中药置信度和关联度高的是:痰与山楂、泽泻、半夏、丹参、茯苓;血瘀与山楂、丹参;湿与山楂、茯苓、泽泻;阴虚与何首乌、枸杞子、山楂、泽泻;气滞与柴胡、山楂、白芍、丹参;阳虚与附子、厚朴、白术、苍术、干姜、淫羊藿;火(热)与决明子,大黄,山楂,柴胡,丹参,茵陈。中药配伍提示有三个组合常用,组合一:半夏、陈皮、茯苓、白术;组合二:山楂、大黄、丹参、决明子、何首乌、泽泻;组合三:枸杞子,山茱萸,山药,熟地黄。(2)临床研究。临床筛选符合研究标准的209名高脂血症患者中男性患者95名(45.45%),女性患者114名(54.55%)。将收集的中医四诊信息通过“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10.0版”软件提取得到病位证素12个,分别是病位证素肝、心、胸膈、胃、肺、脾、肾、经络、筋骨、膀胱、心神(脑)、大肠。病性证素18个,分别是病性证素痰、阴虚、湿、阳亢、血瘀、火(热)、血虚、气虚、气滞、燥、阳虚、津亏、气逆、水停、动风、不固、动血、血热。分析发现:病位证素脾、肝、心和病性证素气虚、气滞与性别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高脂血症患者中女性患者的病位证素脾、肝、心和病性证素气虚、气滞较男性出现的概率大。病位证素脾与TG、LDL-C、HDL-C、PT、ALT、TC、HGB、TBIL、ALP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病位证素脾与TG、LDL-C、HDL-C、PT、ALT、HDL-C呈负相关系,病位证素脾与TC、HGB、TBIL、ALP呈正相关系。TG、LDL-C、HDL-C、PT、ALT水平越低,TC、HGB、Tbil、ALP水平越高,病位证素脾的可能性越大。病位证素心与PT、APTT、ALT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病位证素心与PT呈负相关系,病位证素心与APTT,ALT呈正相关系,PT水平越低,APTT,ALT水平越高,病位证素心的可能性越大。病性证素气虚与TC、LDL-C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病性证素气虚与TC呈负相关系,病性证素气虚与LDL-C呈正相关系,TC水平越低,LDL-C水平越高,病性证素气虚的可能性越大。病性证素痰与APTT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病性证素痰与APTT呈负相关系,APTT水平越高,病性证素痰的可能性越小,病性证素非痰的可能性越高。病性证素阳亢、阴虚、火(热)与GLU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病性证素阳亢与GLU呈负相关系,病性证素阴虚、火(热)与Glu呈正相关系,Glu水平越高,病性证素阳亢的可能性越小,病性证素阴虚或火(热)的可能性越大。病性证素湿与APTT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病性证素湿与APTT呈负相关系,APTT时间越短,病性证素湿的可能性越高。病性证素燥与RBC之间有显着性意义(P<0.05),病性证素燥与RBC呈正相关系,RBC水平越高,病性证素燥的可能性越大。四、结论(1)通过临床分析与文献分析结合得到高脂血症中医证素分布规律,以病位证素肝、脾、肾为最密切,病性证素是有虚有实,以实性病性证素痰、血瘀、湿、气滞,虚性病性证素气虚,阴虚等为常见。这一结论与前期理论研究成果基本相符。(2)研究发现高脂血症各个常见证素相关联的中药及高脂血症中药用药配伍组合规律。高脂血症的治疗以肝脾肾为中心,祛痰、瘀、湿、气滞实邪,平衡气血阴阳,调和脏腑。(3)高脂血症中医证素和临床常用生化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有意义的提示。如TC与病位证素脾呈正相关系,TC水平增高提示病位在脾的可能性增加。(4)中医证素既有中医辨证内涵,又能客观规范辨证方法,中医证素和现代临床生化指标有一定相关性,能指导中医临床用药,所以证素辨证用于高脂血症诊疗有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方媛[4](2019)在《基于血瘀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甲襞微循环与免疫实验指标表达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比较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在甲襞微循环及免疫实验指标表达上的差异,为SLE血瘀证辨证增加客观化依据。方法: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97年推荐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分类标准,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住院的SLE患者信息,选取其中符合血瘀证及非血瘀证中医诊断的SLE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各40例。记录纳入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程,并参照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2000 SLEDAI评分标准对纳入患者进行评分。研究者使用操作仪器为甲襞微循环仪(Videobiomicroscope)VIDEOCAP3.0版,观测部位为纳入SLE患者的右手食指远心端第一排毛细血管视野1mm内的甲襞微循环状态,观测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排列、管袢数),微血管状态(畸形管袢占比、管径变化、袢顶膨大),微血流状态(红细胞流速流态、红细胞聚集、白色血细胞团块),袢周状态(袢顶出血、渗出、乳头下静脉丛、乳头)。然后运用甲襞微循环仪所连接电脑采集和处理患者甲襞图片,并根据94’上海简易诊断标准进行图像判读和积分。同时送检纳入患者的外周血实验室指标,检测指标包括: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核抗体(ANA)、ENA、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补体3(C3)、补体4(C4)、CD3阳性表达的T淋巴细胞(CD3+)、CD4阳性表达的T淋巴细胞(CD4+)、CD8阳性表达的T淋巴细胞(CD8+)。收集和整理研究数据,通过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血瘀证和非血瘀证两证型SLE患者在甲襞微循环状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方面的差异。结果:1.一般情况:(1)血瘀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病程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瘀证SLE患者病程更长。(2)血瘀证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甲襞微循环方面:(1)血瘀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甲襞总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瘀证SLE患者的甲襞总分更低。(2)血瘀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微血管状态(畸形管袢占比、管径变化、袢顶膨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证SLE患者总体畸形管袢占比更大、管径变化更大、袢顶膨大的数目更多。(3)血瘀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微血流状态(红细胞流速流态、红细胞聚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瘀证SLE患者的红细胞流速流态更慢,红细胞聚集现象更明显。(4)血瘀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一般情况(排列、管袢数),微血流状态(白色血细胞团块),袢周状态(袢顶出血、渗出、乳头下静脉丛、乳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室指标方面:(1)血瘀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抗ds-DNA抗体、ANA滴度(此与疾病活动度无关)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瘀证SLE患者的抗ds-DNA、ANA滴度更高。(2)血瘀与非血瘀证SLE患者在疾病活动指标(SLEDAI、C3、C4),CRP、ESR,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Ig G、Ig A、Ig M)、CD3阳性表达的T淋巴细胞、CD4阳性表达的T淋巴细胞、CD8阳性表达的T淋巴细胞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血瘀证SLE患者的病程较非血瘀证SLE患者长。与“久病必瘀”的中医传统理论相吻合。(2)血瘀证SLE患者在甲襞微血管状态(畸形管袢占比、管径变化、袢顶膨大)方面比非血瘀证SLE患者出现比例高变化大,提示血瘀证SLE甲襞微血管状态问题更严重。(3)血瘀证SLE患者在甲襞微血流状态(红细胞流速流态、红细胞聚集)方面比非血瘀证SLE患者出现比例高,且具有显着性差异,提示血瘀证SLE患者甲襞微血流状态问题更严重。(4)甲襞微循环尤其是微血管、微血流的指标可以作为血瘀证与非血瘀证的客观化辨证依据。(5)血瘀证的高滴度ANA分布多,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与SLE血瘀证有关。

张薇薇[5](2018)在《“通法”思想在脾胃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整理分析古今文献,归纳总结“通法”思想的历史渊源、中西医领域的运用以及在脾胃病的应用等,并通过临床研究验证该思想的实用性和指导性。【研究方法和内容】1.通过对古今文献论述及各家学说理论的分析,深入挖掘“通法”思想的渊源,归纳总结其在脾胃病上的应用。2.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将纳入组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针刺组和中药+针刺组,分别使用中药汤剂自拟“柴附温胆汤”、肝俞“龙虎交战”针法为主针刺和自拟“柴附温胆汤”+肝俞“龙虎交战”针法为主针刺干预8周;三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治疗后3周、治疗后4周、治疗后6周、治疗后8周及治疗结束后4周、治疗结束后8周进行RDQ评分、肝郁脾虚证症状评分测定,从而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起效时间、复发率等。【研究结果】本课题分为两部分,包括“通法”思想在脾胃病的应用理论研究、自拟“柴附温胆汤”及肝俞“龙虎交战”针法为主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第一部分:“通法”思想在脾胃病的应用理论研究1.“通法”思想在西医学呼吸系统、循环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与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及运动系统等各大系统中均有所涉及,主要运用于“阻塞、淤堵”性疾病的治疗。2.“通法”思想在中医学的运用包括通脏腑、通气血津液、通经络三个方面,涉及宣肺、泻下、温阳、行气、活血等多种中医治法。3.“通法”思想在脾胃病的应用以脾、胃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为基础,同时,由于五脏六腑相生相克,以通“脾胃”调“他脏、他腑”或以通“他脏、他腑”调“脾胃”的方法在临床广泛使用。4.导师李培教授认为: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以通为顺,不通则病。在临床治疗脾胃病时,李师不忘以“通法”为指导,其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经验方“柴附温胆汤”,即充分的体现了这一思想。第二部分:自拟“柴附温胆汤”及肝俞“龙虎交战”针法为主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1.改善GERD症状综合指标积分:自拟“柴附温胆汤”及自拟“柴附温胆汤”联合肝俞“龙虎交战”针法为主的针刺疗法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针刺疗法,且起效明显较快;自拟“柴附温胆汤”联合针刺治疗与单一口服中药汤剂在减少症状发作频率方面无明显差异,起效时间上亦无显着优势,但在降低发作程度上疗效更好。2.改善具体GERD症状积分:自拟“柴附温胆汤”联合肝俞“龙虎交战”针法为主的针刺疗法对反酸、反食、烧心及胸骨后疼痛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单一使用针刺疗法。在减少症状发作频率方面,中药汤剂与针刺治疗联合使用对反酸的效果优于单一口服自拟“柴附温胆汤”,对反食、烧心和胸骨后疼痛无明显疗效优势;口服中药汤剂对反酸、反食、烧心及胸骨后疼痛的治疗效果均比针刺疗法明显。在降低症状发作程度方面,中药汤剂对反酸、反食和烧心的治疗效果优于针刺疗法,而对胸骨后疼痛的疗效无明显优势;与单一口服自拟“柴附温胆汤”相比,其联合针刺疗法对反酸、反食、烧心以及胸骨后疼痛症状亦无疗效更佳的表现。同时,无论是频率还是程度,对于三种干预措施的起效时间,口服自拟“柴附温胆汤”和该方式联合肝俞“龙虎交战”针法为主的针刺疗法都早于单一使用针刺疗法。3.改善肝郁脾虚证症状综合指标积分:自拟“柴附温胆汤”联合肝俞“龙虎交战”针法为主的针刺疗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口服自拟“柴附温胆汤”或单一使用针刺疗法,而若单独使用中药汤剂或针刺疗法,两者在治疗效果上无明显差异。三种疗法对改善肝郁脾虚证症状均有较好的效果,但口服中药汤剂和其联合针刺疗法的起效时间更短。4.改善具体肝郁脾虚证症状积分:自拟“柴附温胆汤”联合肝俞“龙虎交战”针法为主的针刺疗法对减少腹痛欲泄发作频率及缓解便溏不爽、肠鸣矢气、腹胀、食少症状的疗效均优于单一使用针刺疗法,但与单一口服中药汤剂相比,除在减少食少症状的发作频率方面效果较好外,对上述其余症状无明显疗效优势;而对于喜太息、抑郁或烦躁、脘胁胀痛的治疗效果,中药汤剂联合针刺疗法优于单一口服中药汤剂,但与单独使用针刺治疗相比,除减少脘胁胀痛发作频率效果更佳外,其余症状无明显疗效优势。中药汤剂与针刺疗法相比,在改善喜太息、便溏不爽、脘胁胀痛、腹胀、食少的症状以及减少抑郁或烦躁、肠鸣矢气、腹痛欲泄的发作频率方面,两者无明显疗效差异;针刺疗法对降低抑郁或烦躁症状的程度效果较好,但中药汤剂对减轻肠鸣矢气症状的程度疗效更佳;而三种治疗方法对于缓解腹痛欲泄发作程度的作用则均无明显差异。同时,三种治疗方式的起效时间相比较,口服自拟“柴附温胆汤”联合肝俞“龙虎交战”针法为主的针刺疗法时间最短;对于喜太息、抑郁或烦躁以及脘胁胀痛(程度),针刺疗法较快;而对于便溏不爽、肠鸣矢气、腹痛欲泄、腹胀、食少以及脘胁胀痛(频率),则中药汤剂内服更早。5.GERD症状总体疗效评价:自拟“柴附温胆汤”联合肝俞“龙虎交战”针法为主的针刺疗法的有效率显着高于单一使用针刺疗法,但与单一口服中药汤剂无明显疗效优势;中药汤剂的疗效优于针刺治疗。6.肝郁脾虚证症状总体疗效评价:自拟“柴附温胆汤”联合肝俞“龙虎交战”针法为主的针刺疗法的有效率显着高于单一使用针刺疗法或中药汤剂,而中药汤剂与针刺治疗的效果无明显差异。7.复发率:无论是改善GERD症状还是肝郁脾虚证症状,三种干预措施的复发率均为单一口服“柴附温胆汤”>单一使用肝俞“龙虎交战”针法为主的针刺疗法>中药汤剂联合针刺疗法。【结论】1.“通法”思想指导治疗脾胃病不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在临床医疗实践中疗效确切;2.以“通法”思想为指导的自拟“柴附温胆汤”及肝俞“龙虎交战”针法为主的针刺疗法对肝郁脾虚型胃食管反流病均有显着的疗效;3.自拟“柴附温胆汤”对改善肝郁脾虚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GERD症状以及多数肝郁脾虚证临床表现的优势更明显,且起效更快,但复发率亦更高;4.针刺疗法虽然仅对缓解肝郁脾虚证症状有更佳的效果,而且起效较慢,但是复发率较中药汤剂低;5.将两种治疗措施相结合,中药与外治联合作用,不仅疗效更显着而且起效更快,复发率也更低。

杨正飞,王蕊,海恒光,史丽萍[6](2018)在《经络与微循环关系的研究概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近些年微循环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研究经络与微循环的相关性,为解释经络现象、揭示经络的本质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突破口。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已公开发表的研究文献,对研究经络与血流微循环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发现经络现象与微循环存在着微妙的关系,并且以经络理论为指导的针灸疗法、艾灸疗法及其他疗法对一些以微循环改变为突出病理表现的疾病有较好疗效。结论现代医学部分检测技术对微循环血流量的研究只能反映经络的部分功能,经络整体特性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

赵炜嘉(CHIU Wai Ka)[7](2014)在《血瘀证与针灸论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论文通过对历代文献的论述,找出血瘀证发生的主要原因及证治规律,以便为预防、及血瘀证的针灸疗法,提供可靠的依据。由于血瘀证散见于多种中医病证,是多种中医病证的一种证型,临床上多以方药治疗为主,以针灸疗法应用于血瘀证的论述则甚为散乱,并缺乏全面系统地研究分析,因此,本研究搜集各有关文献,综合历代医家对血瘀证的论述,分析血瘀证的成因、特点和危害,以及血瘀疗法的发展情况,特别是针灸疗法,旨在为临床上作指导,亚通过近代的文献报道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及临床研究级别分析,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血瘀证的针灸疗法的常见治法、结局指标及有效性。方法:通过大量有关文献的研究,收集古今中医文献中对血瘀证的相关论述,分析血瘀证的病因、病机、症状、体征、诊断、治则和诒法等,总结历代医家对血瘀证的证治经验,探讨中医血瘀证的针灸疗法和新发展。文献的选择从《内经》、《伤寒杂病论》以下至明清时期及近代的中医专书、综合性医着、类书、医案及医话等。数据库的检索包括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集、维普资源系统、万方数据库,检索年限从1978年1月到2013年12月。利用数据库检索的资料,研究血瘀证的针灸疗法的资料,亚进行多项分析,包括计量分析、循证医学分析及穴位分析等。结果:总结血瘀学说的源流及历代医家对血瘀证的贡献:关于血瘀证的认识和描述,最系统的当上溯至先秦时期,《黄帝内经》以多种名称论述血瘀证。也有较系统的阐述病因病机,西汉时期,《神农本草经》就记载活血化瘀药物,东汉时期,张仲景在《黄帝内经》理论基础上,立“瘀血”病名,专篇立论,韭阐述了“蓄血证”的证治。隋唐到金元时代,在《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及《丹溪心法》等着作中增列了不少对活血化瘀证候及方剂的论述,明清时期张介宾及傅青主对血瘀证也有不少证治经验,清代叶天士创通络理论以活血祛瘀,王清任创活血为主的方剂33首,唐宗海则以止血、消瘀、宁血和补血四法治血。至于血瘀证的病因、病机、症状和体征,本研究已把历代医家累积的认识和经验综合及总结。中国学者近年来,对血瘀证的诊断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包括诊断标准,定量积分标准,实验室研究与临床表现相结合等。近35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及新的检测仪器的发明,对血液流变学的认识加深,对血瘀的概念亦有所扩展,血瘀由血液离经,渐次扩大至气滞血虚导致血流缓慢,并且包括污秽之血,甚或任何导致血液流变性异常的情况,使血液实质处于高凝状态,流动迟缓,都属于血瘀。有了血液流变性的检测,有关血瘀证的针灸疗法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丰富的资料,临床研究显示,针灸对治疗血瘀型的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运动系统疾病,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从观察微循环的改变,也可以确恝针灸对治疗血瘀型的疾病跟微循环的改善程度呈正相关。从论文文献分布与年代的统计数据看,有关患者的文献逐步增多,且研究的目的也从关注疾病的有效率到注重针灸治病路径规范化、可循性发展。文献来源统计发现,很多文献是来源于国内的核心期刊。文献中血瘀证的针灸治法研究,以单种针刺疗法治疗血瘀证患者的文献出现得最多,针刺疗法结合中药汤方内服的临床文献量位居第二,综合疗法(针药联合康复治疗等)的临床文献位居第三。血瘀证的针灸疗法病种研究,神经系统疾病所占比例最高,以脑血管疾病居多,其次为运动系统疾病,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主,另外,有相当数量的皮肤性疾病如痤疮、斑秃、黄褐斑、带状疱疹、皮肤瘙痒等,以及外科疾病如乳腺增生、急性乳腺炎、痔疮等也有报道。对于观察指标的选择,除了选择量化指标外,也注重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流变学检查,也是血瘀证的针灸疗法的疗效体现。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有效率来看,目前最常用的干预措施依次为针药结合、特定穴的针刺法、常规针刺。针药结合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针刺特定穴优于常规针刺。在穴位分析方面,选择其中一种多发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显示,采用最多的首四个穴位依次为:委中,膈俞,环跳,阳陵泉。用穴频次最高的二条经脉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血会膈俞的活血化瘀作用也有很多文献加以肯定,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膈俞是属于第二高频运用的穴位。结论:自古以来,很多疾病都有由血瘀引起的证型,所以活血祛瘀的治法都受到各医家的重视,并且提出很多论述,直至近年血液流变学的发展,对血瘀证有更深入的认识,加上运用循证医学,针灸对治疗血瘀证的作用,得到客观的确认。血瘀证的针灸疗法的病种统计中,中医“中风”占首位,国内关于针灸治疗中风病,许多医者都进行了研究,多种针灸方法并用,但许多文献只是简单提及随机字样,并不是真正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而且盲法的运用不严谨,随访甚少,使得报道的质量不高,可信度低。因此,扩大研究的广度,增加研究的深度,提高研究水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血瘀证本身并非单一病证,而是罘多病证的一种证型,由于病位、病因、病机的不同,所采用的穴位及治法有异,本研究只是取一些多发病作分析,同样的方法可应用于其他疾病的血瘀证型而得出针灸对该种病的效用和最佳的治疗穴位,这是一个很好的同症异治的例子。

樊纯华[8](2014)在《隔姜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课题利用隔姜灸法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因灸法本身的温热特性,对寒瘀证的疗效最佳,故特地选取了痛经证型之中的寒凝血瘀型作为研究出发点。本课题采用了疼痛VAS评分量表、COX痛经症状量表以评价隔姜灸的总体疗效,并且还增加检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甲皱微循环综合积分的变化,观察隔姜灸对痛经“血瘀证”的治疗效果。通过此项研究,可为临床上运用灸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实践以及疗效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研究方法:本课题在原发性痛经患者中,筛选出60例符合研究入选标准的寒凝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利用隔姜灸法,取穴关元和子宫(双),视疼痛程度的不同灸量不同,重者灸10壮,中度灸8壮,轻度灸5壮。对照组:用普通针刺法,主穴:关元、子宫穴(双),直刺1-1.5寸,针刺后用捻转补法,得气为度,留针30min后出针。每次经前约1周开始治疗,每日1次,持续至月经来潮,此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在此过程中,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阶段实行疼痛VAS评分和COX痛经症状量表评分,计算总有效率;并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甲皱微循环指标进行检测。最后整理好收集到的数据,并用SAS8.1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治疗组30例,脱落病例0例,实际观察30例,随访22例;对照组30例,脱落病例0例,实际观察30例,随访21例。治疗前对所有资料进行分析以确保两组具有可比性。经统计,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基线平衡,具备比较条件。各组内治疗前后对比发现,隔姜灸与针刺疗法,都能明显地改善原发性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的临床症状,差异性显着(P<0.05)。但两组间对比可知,隔姜灸法的疗效较单纯针刺更佳,差异明显(P<0.05),说明隔姜灸相对于单纯针刺,能更有效地改善痛经患者血液的血液状态、子宫的微循环障碍,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在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不良事件,最后,通过随访发现,两组的复发率无明显差别(P>0.05),且复发的患者其病情均较治疗前减轻。研究结论:隔姜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是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易为病人接受,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隔姜灸治疗在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痛经症候、整体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功能等方面更显优势,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李春华[9](2012)在《经穴/时机与针刺效应相关性的研究 ——基于类痛经大鼠子宫微循环及子宫平滑肌舒缩物质实验》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实验性类痛经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以子宫微循环为切入点,选择即刻及预先两个时机介入电针,比较不同时机电针相同或相近神经节段支配的胞宫相关经穴(三阴交穴、血海穴)、非相关经穴(悬钟穴)及非经非穴对类痛经大鼠扭体反应、子宫微循环以及子宫平滑肌舒缩物质的影响,探讨电针缓解胞宫疼痛的作用机制,研究经穴与非穴、不同经脉的经穴、相同经脉的不同经穴调控胞宫效应的特异性以及介入时机对效应特异性的影响,为揭示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应机制及经穴效应特异性影响因素提供依据,同时也为针灸临床取穴及择时提供科学指导。研究方法实验选用动情间期SD雌性大鼠192只,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即刻和预先盐水组、模型组、三阴交组、血海组、悬钟组、非穴组,每组16只。除盐水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连续10天给予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末次给药1h后,腹腔注射缩宫素制备类痛经大鼠模型,盐水组每日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即刻电针组于第10d给予电针20min,共1次;预先电针组于第8d给予电针20min,每日1次,共3次;盐水组及模型组不予电针处理。实验一,即刻各组于电针同时观察大鼠的扭体反应,预先各组于末次电针后观察大鼠扭体反应。记录大鼠20min扭体潜伏期和扭体评分。实验二,即刻各组于电针同时观察大鼠电针5、10、20min时子宫微循环的变化,预先各组于末次电针5、10、20min时观察大鼠子宫微循环的变化。实验三,记录完扭体反应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浆TXB2、6-keto-PGF1α的含量;观察子宫微循环后,采用ELISA方法测定大鼠子宫ET含量,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大鼠子宫NO的含量。研究结果1不同时机电针对类痛经模型大鼠扭体反应的影响即刻组: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扭体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扭体评分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阴交组扭体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各电针组扭体评分均明显减少(P<0.01);各电针组之间比,扭体潜伏期、扭体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预先组: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扭体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扭体评分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电针组扭体潜伏期、扭体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各电针组之间比较,三阴交组的扭体评分较血海组、非穴组明显降低(P<0.05)2不同时机电针对类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微循环的影响即刻组: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微血管、毛细血管(cap)粗细不均,管径收缩(P<0.01),微血管、cap条数减少(P<0.05,P<0.01),微血管、cap清晰度明显降低(P<0.01),微血管颜色明显加深(P<0.01),血流减慢或停滞(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三阴交穴20mmin时,微血管、cap管径均明显扩张,微血管、cap条数均明显增多,微血管颜色明显改善(P<0.05),电针三阴交穴各时间段微血管、cap清晰度均明显改善(P<0.01,P<0.05,P<0.01,P<0.05),血流状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悬钟穴20min时,微血管、cap清晰度,微血管颜色均明显改善(P<0.05),电针血海穴、非穴各时间段各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各电针组之间比较,电针三阴交穴5min时较电针血海穴、悬钟穴、非穴微血管清晰度明显改善(P<0.05,P<0.01),电针三阴交穴20min时,cap管径较电针非穴明显扩张(P<0.05)。预先组: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微血管、毛细血管(cap)粗细不均,管径收缩(P<0.01),微血管、cap条数减少(P<0.01,P<0.05,P<0.01),微血管、cap清晰度明显降低(P<0.01),微血管颜色明显加深(P<0.01),血流减慢或停滞(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三阴交穴各时间段微血管管径、cap管径(除5min外)明显扩张(P<0.01,P<0.05,P<0.01),微血管条数、cap条数(除5、10min外)明显增多(P<0.05),微血管清晰度、cap清晰度(除5min外)、微血管颜色(除5min外)明显改善,血流明显加快(P<0.01,P<0.05),电针悬钟穴各时间段微血管管径、cap管径(除5、10min外)明显扩张(P<0.05,P<0.01,P<0.05),微血管条数明显增多(P<0.05),微血管清晰度、cap清晰度(除5、10min外)、微血管颜色(除5、10min外)明显改善(P<0.01,P<0.05),电针血海穴10min时cap清晰度明显改善(P<0.05),电针非穴10、20min时微血管清晰度明显改善(P<0.05);各电针组之间比较,电针三阴交穴、悬钟穴各时间段较电针血海穴微血管管径明显扩张(P<0.01),微血管清晰度明显改善(P<0.01,P<0.05),电针三阴交穴10min时较电针血海穴微血管条数明显增多(P<0.05),电针三阴交穴各时间段较电针血海穴血流明显加快(P<0.05),电针三阴交穴、悬钟穴各时间段较电针非穴微血管管径明显扩张(P<0.01),电针三阴交穴、悬钟穴20min时cap条数较电针非穴明显增多(P<0.05),电针三阴交穴10、20min时较电针非穴血流明显加快(P<0.05)。3不同时机电针对类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平滑肌舒缩物质的影响即刻组:①血浆指标: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血浆TXB2的含量、TXB2/6-keto-PGF1α比值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电针组血浆TXB2的含量、TXB2/6-keto-PGF1α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三阴交组血浆6-keto-PGF1α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②子宫指标: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子宫NO含量明显升高、ET/NO比值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电针组(除非穴组外)子宫NO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各电针组ET/NO比值均明显升高(P<0.01,P<0.05)。预先组:①血浆指标: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血浆TXB2含量、TXB2/6-keto-PGF1α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阴交组TXB2/6-keto-PGF1α匕值明显降低(P<0.05)。②子宫指标: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子宫NO含量明显升高、ET/NO比值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三阴交组子宫NO含量明显降低,ET/NO比值明显升高(P<0.01),悬钟组ET/NO比值亦明显升高(P<0.01);各电针组之间比较,三阴交组子宫NO含量较血海组、非穴组明显降低,三阴交组ET/NO比值较非穴组明显升高(P<0.05)研究结论1即刻电针三阴交穴、血海穴、悬钟穴、非经非穴均可缓解模型大鼠的类痛经反应,而三阴交穴的缓解作用最为明显,初步表明了三阴交穴具有缓解类痛经反应的相对特异性。2推测即刻电针可能是通过神经反射快速调节子宫平滑肌舒缩物质,缓解子宫平滑肌的痉挛状态,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3预先电针三阴交穴、血海穴、悬钟穴、非经非穴对模型大鼠的类痛经反应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缓解效应,但三阴交穴的缓解作用明显优于血海穴、非经非穴。4即刻、预先电针均可改善模型大鼠的子宫微循环状态,但预先电针的作用更为显着。5不同时机介入电针,三阴交穴改善模型大鼠子宫微循环状态的作用均最为明显,且优于悬钟穴、血海穴、非经非穴。亦表明了三阴交穴具有调控胞宫微循环的相对特异性。综上可认为,穴位及介入时机不同,对胞宫的调节效应及机制不同。三阴交穴具有调控胞宫的效应特异性,该特异性是相对的;即刻电针对痛反应具有明确的缓解作用,而预先电针对子宫微循环的改善作用更为显着,表明介入时机对效应特异性具有一定影响。

张万岱,周福生[10](2011)在《广东中西医结合脾胃学说研究的回顾和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中西医结合研究脾胃学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据"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脾主涎"、"脾为生痰之源"、"脾胃升清降浊"等理论及中西医结合观点研制新药三九胃泰、胃必宁、胃炎消、胃热清、补脾益肠丸、溃结灵、肠炎清、康泰胶囊等分别治疗慢性胃炎、溃疡病、胃癌前病变、功能性消化不良,溃疡性结肠炎、易激综合征等疗效显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脾虚证本质、分型病理和证治规律,发现脾虚证普遍存在胃肠运动和免疫功能低下及神经系统、胃肠激素和微循环等功能紊乱以及胃肠粘膜线粒体减少、肿胀、嵴断裂等形态改变。其中脾虚夹热型大脑皮质和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血浆中分子含量降低,胃肠粘膜炎性病变重;而脾胃虚寒型则表现为大脑皮质抑制,副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低,中分子含量高,胃肠粘膜炎性病变轻。脾实证研究提示,脾胃湿热证系由内外合邪、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湿聚化热所致,常呈亢进状态的病理反应,既有感染、炎症的基础,又有胃肠动力障碍,胃黏膜攻防因子高水平的异常表达以及微生态失调的病理状况,与脾虚证之间存在明显不同的改变趋势。特别发现,脾气虚证酸刺激后唾液淀粉酶活性比值下降是一项脾虚客观指标,已被纳入国家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脾虚证辩证论治的系列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脾虚证的实验研究"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展望未来的研究工作,首先要克服过去脾证研究中的缺点和问题,第二要规划好脾胃学说研究的系统工程和内容,第三要重视脾胃学说研究的意义和应用,这样才有可能在脾证病理生理、诊断和疗效标准,开发新药、新疗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创建脾胃学说新的理论体系奠定基础

二、虚证的甲皱微循环改变临床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虚证的甲皱微循环改变临床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CKD3-5期(非透析)患者舌象特征与证型及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传统舌象的认识
        1.舌的形态结构
        2.舌与脏腑经络关系
        3.舌诊的基本内容
        4.望舌的观察要点及注意事项
    二、舌诊仪的现代研究
        1.舌象的采集系统
        2.舌象特征处理系统
        3.舌象特征识别系统
    三、舌象特征与肾脏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1.肾脏疾病舌象特征规律
        2.肾脏疾病舌象特征与证型相关性
        3.肾脏疾病舌象特征与理化指标相关性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诊断标准
        2.1 慢性肾脏病西医诊断标准及分期
        2.2 舌象判读标准
        2.3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3.纳入标准
    4.排除标准
    5.舌象采集与分析
    6.证型的采集及分析
    7.观察指标
    8.统计学方法
    9.结果与分析
        9.1 一般资料分析
        9.2 舌象特征与证型的相关性
        9.3.舌象特征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
第三部分 讨论
    1.现代医家对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认识
    2.舌象特征分布规律
    3.舌象特征与证型相关性
        3.1 湿浊证与舌象的相关性
        3.2 湿热证与舌象的相关性
        3.3 瘀血证与舌象的相关性
    4.舌象特征与理化指标相关性
        4.1 舌色与理化指标相关性
        4.2 舌形与理化指标相关性
        4.3 苔色与理化指标相关性
        4.4 苔质与理化指标相关性
第四部分 结语
    1.结论
    2.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基于半定量关节超声的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3.1 资料与方法
        3.2 诊断标准
        3.3 观察方法
        3.4 观察指标
        3.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一般资料
    2.RA不同中医证型间关节滑膜增生厚度的比较
    3.RA不同中医证型间关节滑膜炎症的比较
    4.RA不同中医证型间关节骨侵蚀情况的比较
    5.RA不同中医证型间关节腔积液的比较
    6.RA不同中医证型ESR、CRP、PLT的比较
    7.RA不同中医证型VAS评分、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的比较
讨论
    1.本研究的结果分析
        1.1 RA证型与超声下滑膜增生的关系
        1.2 RA证型与超声下滑膜炎的关系
        1.3 RA证型与超声下骨侵蚀的关系
        1.4 RA证型与超声下关节腔积液的关系
        1.5 RA证型与其它指标的关系
    2.超声在RA中医辨证中的应用优势
        2.1 微观与宏观辨证的结合
        2.2 辨病与辨证结合
        2.3 辨证的实时评估
    3.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肌骨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分型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中药用药规律及生化指标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前言
第一章 高脂血症与中医证素
    1.1 中医学对高脂血症的理论研究
        1.1.1 高脂血症的概念
        1.1.2 历代对血脂及高脂血症的认识
        1.1.3 中医学对高脂血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1.1.4 高脂血症中医辨证与客观指标研究
        1.1.5 高脂血症中医治疗研究
        1.1.6 其他治疗研究
    1.2 现代医学对高脂血症的研究
        1.2.1 血脂的组成、来源与功能
        1.2.2 血脂在血液中存在及转运方式
        1.2.3 血脂的影响因素
        1.2.4 高脂血症分型
        1.2.5 高脂血症治疗研究
    1.3 中医证素及证素辨证的理论研究
        1.3.1 证与辨证
        1.3.2 中医学经典辨证方法
        1.3.3 其他辨证方法
        1.3.4 证素及证素辨证
        1.3.5 中医证素应用研究
        1.3.6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研究
    1.4 小结
第二章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中药用药规律的文献数据挖掘研究
    2.1 文献资料
        2.1.1 文献来源
        2.1.2 检索策略
        2.1.3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规范证型
        2.2.2 提取证素
        2.2.3 规范中药
        2.2.4 数据处理
    2.3 研究结果
        2.3.1 文献检索结果
        2.3.2 中医证型、病位证素及病性证素频数统计
        2.3.3 中药分类、使用及药性频数统计
        2.3.4 中医证型、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与中药关联规则分析
    2.4 讨论
        2.4.1 高脂血症的辨证分型分析
        2.4.2 高脂血症的病位证素分析
        2.4.3 高脂血症的病性证素分析
        2.4.4 高脂血症的用药规律分析
        2.4.5 文献高脂血症的证型、证素与用药规律的关联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临床生化指标的关联研究
    3.1 临床资料
        3.1.1 研究对象
        3.1.2 诊断标准
        3.1.3 纳入标准
        3.1.4 排除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制作量表
        3.2.2 收集临床信息
        3.2.3 数据处理
    3.3 研究结果
        3.3.1 临床基础情况
        3.3.2 病位证素分布情况
        3.3.3 病性证素分布情况
        3.3.4 性别与病位证素、病性证素
        3.3.5 年龄与病位证素、病性证素
        3.3.6 高脂血症病位证素与年龄、性别和生化指标关系
        3.3.7 高脂血症病性证素与年龄、性别和生化指标关系
        3.3.8 高脂血症病位证素、病性证素与相关生化指标回归分析显着性意义结果汇总
    3.4 讨论
        3.4.1 高脂血症病位证素分析
        3.4.2 高脂血症病性证素分析
        3.4.3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性别的分析
        3.4.4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TC、TG、LDL-C、HDL-C的分析
        3.4.5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PT、APTT的分析
        3.4.6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GLU的分析
        3.4.7 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证素与ALT、ALP、HGB、TBIL、RBC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结论
    4.1 血脂的中医学特点
    4.2 高脂血症的中医发病机制
        4.2.1 气血津液失和
        4.2.2 脏腑功能失调
    4.3 高脂血症中医证素特点
        4.3.1 高脂血症中医病位证素特点
        4.3.2 高脂血症中医病性证素特点
    4.4 中药抗高脂血症作用机制
        4.4.1 抑制脂类吸收
        4.4.2 抑制脂质合成
        4.4.3 影响胆汁酸循环
        4.4.4 抗过氧化作用
        4.4.5 提高HDL-C水平
    4.5 高脂血症中药用药规律
    4.6 结论
创新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知情同意书
附表2: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信息采集表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业绩
答辩委员会名单
个人简介

(4)基于血瘀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甲襞微循环与免疫实验指标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分类标准
        1.2.2 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操作仪器
    2.2 检查方法
3 研究内容
    3.1 患者一般信息
    3.2 甲襞图像评分及项目解读
        3.2.1 一般情况
        (1)排列
        (2)管袢数
        3.2.2 微血管情况
        (1)畸形管袢占比
        (2)管径变化(输入、输出)
        (3)袢顶膨大
        3.2.3 微血流情况
        (1)红细胞流速流态
        (2)红细胞聚集状态
        (3)白色血细胞团块
        3.2.4 袢周情况
        (1)袢顶出血
        (2)渗出
        (3)乳头下静脉丛
        (4)乳头
    3.3 实验室指标
        3.3.1 实验室指标测定
        3.3.2 患者疾病活动评价
4 统计学方法
5 结果
    5.1 血瘀证与非血瘀证两组SLE患者的基本信息的表达
        5.1.1 性别
        5.1.2 年龄
        5.1.3 病程
    5.2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甲襞微循环表达
        5.2.1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甲襞一般情况表达
        (1)管袢排列
        (2)管袢数(根/mm)
        5.2.2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甲襞微血管方面表达
        (1)畸形管袢占比
        (2)管径变化(输入、输出)
        (3)袢顶膨大(根)
        5.2.3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甲襞微血流方面表达
        (1)红细胞流速流态(mm/sec)
        (2)红细胞聚集
        (3)白色血细胞团块(个)
        5.2.4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袢周情况表达
        (1)袢顶出血
        (2)渗出
        (3)乳头下静脉丛
        (4)乳头
        5.2.5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甲襞总分((?)±S)的表达
    5.3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实验室指标表达
        5.3.1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疾病活动指标上的表达
        5.3.2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ANA表达
        5.3.3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ENA的表达
        5.3.4 血瘀/非血瘀两组SLE患者在其他实验室指标上表达
6 讨论
    6.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辨证进展
        6.1.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学认识与辨证
        6.1.2 甲襞微循环的概述和在系统红斑狼疮中的运用
    6.2 非血瘀证与血瘀证SLE患者的基本资料
    6.3 血瘀/非血瘀证两证候SLE患者在甲襞微循环的表现
        6.3.1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在甲襞一般情况的表现
        6.3.2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在甲襞微血管的表现
        6.3.3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在甲襞微血流的表现
        6.3.4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 SLE 患者在袢周情况的表现
        6.3.5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 SLE 患者在甲襞总分表现
    6.4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实验室指标的分析
        6.4.1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在疾病活动指标上的分析
        6.4.2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在ANA上的分析
        6.4.3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在ENA上的分析
        6.4.4 血瘀/非血瘀两证候SLE患者在其他实验室指标上的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甲襞微循环综述
    参考文献

(5)“通法”思想在脾胃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通法”思想在脾胃病的应用理论研究
    1 “通法”的定义
    2 “通法”的历史渊源
        2.1 “通法”的起源
        2.2 “通法”的后世发展
        2.2.1 先秦时期
        2.2.2 秦汉时期
        2.2.3 晋、隋、唐时期
        2.2.4 宋、金、元时期
        2.2.5 明、清时期
    3 “通法”的运用
        3.1 论“滞”
        3.1.1 西方医学论“滞”
        3.1.2 中医学论“滞”
        3.1.2.1 脏腑之“滞”
        3.1.2.2 气血津液之“滞”
        3.1.2.3 经络之“滞”
        3.1.3 中医学“滞”的客观化研究
        3.2 “通法”的运用
        3.2.1 “通法”的西医学运用
        3.2.1.1 呼吸系统
        3.2.1.2 循环及神经系统
        3.2.1.3 消化系统
        3.2.1.4 内分泌与泌尿系统
        3.2.1.5 生殖系统
        3.2.1.6 免疫系统
        3.2.1.7 运动系统
        3.2.2 “通法”的中医学运用
        3.2.2.1 通脏腑
        3.2.2.2 通气血津液
        3.2.2.3 通经络
    4 “通法”理脾的研究
        4.1 理论基础
        4.1.1 生理基础
        4.1.1.1 本脏功能
        4.1.1.2 他脏关系
        4.1.2 病理基础
        4.1.2.1 本脏病变
        4.1.2.2 他脏受累
        4.2 临床运用
        4.2.1 理脾
        4.2.1.1 益脾气
        4.2.1.2 温脾阳
        4.2.1.3 行脾滞
        4.2.1.4 化脾湿
        4.2.2 调他脏
        4.2.2.1 调肝
        4.2.2.2 调心
        4.2.2.3 调肾
    5 “通法”调胃的研究
        5.1 理论基础
        5.1.1 生理基础
        5.1.1.1 本腑功能
        5.1.1.2 他腑关系
        5.1.2 病理基础
        5.1.2.1 本腑病变
        5.1.2.2 他腑受累
        5.2 临床运用
        5.2.1 辛散法
        5.2.2 益气法
        5.2.3 温阳法
        5.2.4 消积法
        5.2.5 泻下法
    6 “通法”调理脾胃的研究
        6.1 脾胃生理相依
        6.1.1 阴阳相成
        6.1.2 润燥相济
        6.1.3 纳化互用
        6.1.4 升降协调
        6.2 脾胃病理相害
        6.2.1 纳化失司
        6.2.2 升降失调
        6.3 脾胃治疗相关
        6.3.1 通胃运脾
        6.3.2 通脾和胃
        6.3.3 通肝调脾胃
    7 “通法”思想在李培教授临床治疗脾胃病中应用
        7.1 脾胃“不通”则病
        7.2 “通法”治疗脾胃病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通法”思想指导治疗肝郁脾虚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1 立论依据
        1.1 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高,发病机制复杂,现有西医治疗方法多样但疗效欠佳
        1.2 GERD的病位在脾胃,与肝有重要关系,“瘀滞”是其重要的病理基础
        1.3 祖国医学以“通法”思想为指导,辨证施治,疗效显着
        1.4 针灸对人体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治疗GERD安全有效
        1.5 口服自拟“柴附温胆汤”及“龙虎交战”针法针刺“肝俞穴”均具有疏肝行气的作用,为研究“通法”治疗GERD较佳的干预手段
    2 研究路线
    3 研究对象
        3.1 病例来源
        3.2 病例选择
        3.2.1 诊断标准
        3.2.1.1 GERD诊断标准
        3.2.1.2 肝郁脾虚证诊断标准
        3.2.1.3 纳入标准
        3.2.1.4 排除标准
        3.2.1.5 退出标准
        3.2.1.6 中止试验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设计方法
        4.2 样本量计算
        4.3 中医治疗干预
        4.3.1 中药组
        4.3.2 针刺组
        4.3.3 中药+针刺组
        4.3.4 注意事项
        4.3.5 疗程及随访
    5 观察指标
        5.1 一般项目
        5.2 体检项目
        5.3 排除和筛查项目
        5.4 疗效指标
    6 疗效
        6.1 RDQ评分
        6.2 肝郁脾虚证量化评分
        6.3 疗效评价
    7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8 统计分析
    9 伦理学原则
    10 受试者的医疗与保护
    11 总结与资料保存
    12 研究结果
        12.1 统计描述
        12.1.1 基本信息
        12.1.2 基线数据
        12.2 统计分析
        12.2.1 GERD症状
        12.2.1.1 综合指标(频率、程度)
        12.2.1.2 反酸(频率、程度)
        12.2.1.3 反食(频率、程度)
        12.2.1.4 烧心(频率、程度)
        12.2.1.5 胸骨后疼痛(频率、程度)
        12.2.2 肝郁脾虚证症状
        12.2.2.1 综合指标(频率、程度)
        12.2.2.2 喜太息(频率、程度)
        12.2.2.3 便溏不爽(频率、程度)
        12.2.2.4 抑郁或烦躁(频率、程度)
        12.2.2.5 肠鸣矢气(频率、程度)
        12.2.2.6 脘胁胀痛(频率、程度)
        12.2.2.7 腹痛欲泄(频率、程度)
        12.2.2.8 腹胀(频率、程度)
        12.2.2.9 食少(频率、程度)
        12.2.3 疗效评价
        12.2.3.1 GERD症状
        12.2.3.2 肝郁脾虚证症状
    13 结论
    14 讨论
        14.1 祖国医学从“瘀”论胃食管反流病
        14.1.1 素体中虚
        14.1.2 饮食内伤
        14.1.3 情志失调
        14.1.4 感受外邪
        14.2 “通法”思想在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的运用
        14.2.1 内治疗法
        14.2.1.1 辨证分型
        14.2.1.2 中药汤剂治疗
        14.2.2 外治疗法
        14.2.2.1 针刺治疗
        14.2.2.2 其他疗法
        14.3 “通法”思想在自拟“柴附温胆汤”中的运用
        14.3.1 单味药物功效
        14.3.2 配伍分析
        14.4 “通法”思想在“肝俞穴”以及“龙虎交战”针法中的运用
        14.4.1 肝俞穴
        14.4.2 “龙虎交战”针法
特色与创新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附件1 RDQ评分表
附件2 肝郁脾虚证症状评分表
附件3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6)经络与微循环关系的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经络现象与微循环
2 经络实质与微循环
3 经络临床运用与微循环
    3.1 针刺与微循环
    3.2 艾灸与微循环
    3.3 其他疗法与微循环
4 小结

(7)血瘀证与针灸论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1 血与血脉
    2 血瘀
        2.1 血行迟缓涩滞
        2.2 死血壅塞血脉
        2.3 血脉闭阻不通
        2.4 血液离经停积
    3 血瘀学说的源流
        3.1 《黄帝内经》
        3.2 《神农本草经》
        3.3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3.4 巢元方与《诸病源候论》
        3.5 孙思邈与《备急千金要方》
        3.6 李杲与《脾胃论》
        3.7 朱震亨与《丹溪心法》
        3.8 张介宾与《景岳全书》
        3.9 傅山与《傅青主女科》
        3.10 叶桂与《临证指南医案》
        3.11 王清任与《医林改错》
        3.12 唐宗海与《血证论》
    4 血瘀证的近代研究
    5 血瘀证与血液流变学
    6 血瘀证的病因
        6.1 外伤血瘀
        6.2 寒凝血瘀
        6.3 热灼血瘀
        6.4 气滞血瘀
        6.5 气虚血瘀
        6.6 血虚血瘀
        6.7 阳虚血瘀
        6.8 阴虚血瘀
        6.9 痰阻血瘀
        6.10 污秽致瘀
    7 血瘀的病机
        7.1 虚可致瘀,瘀久必虚
        7.2 气滞血瘀,血瘀碍气
        7.3 痰阻血瘀,瘀生痰水
        7.4 瘀血壅积,易化热毒
        7.5 病久血瘀,瘀久成积
        7.6 血证多瘀,脉瘀血溢
    8 血瘀证的病机辨识
        8.1 求病因
        8.2 定病位
        8.3 辨病性
        8.4 察病势
    9 血瘀证的症状和体征
        9.1 固定性疼痛
        9.2 肢体麻木
        9.3 发狂、如狂
        9.4 半身不遂
        9.5 出血
        9.6 大便色黑
        9.7 瘢积
        9.8 少腹急结
        9.9 面色黧黑
        9.10 口唇、牙龈、眼周紫黑
        9.11 爪甲青紫
        9.12 肌肤甲错
        9.13 血丝赤缕
        9.14 腹露青筋
        9.15 紫斑
        9.16 痛经、经闭
        9.17 舌质红绛、紫暗、舌体瘀点、瘀斑
        9.18 舌下络脉曲张
        9.19 脉涩、脉结代
        9.20 其他
    10 血瘀证的中医诊断
        10.1 望诊
        10.2 闻诊
        10.3 问诊
        10.4 切诊
    11 血瘀证的诊断标准
    12 血瘀证的治则
        12.1 先究病因
        12.2 谨守病机
        12.3 治病求本
        12.4 整体治疗
    13 血瘀证的治法
    14 血瘀证与相关疾病
        14.1 易引起的中医病证
        14.2 易引起的西医疾病
第二部分 血瘀证与针灸疗法
    15 血瘀证的针灸治疗
        15.1 针灸对机体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15.2 针灸对心血管疾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15.3 针灸对脑血管疾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15.4 针灸对运动系统疾病的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15.5 针灸对机体微循环的影响
        15.6 针灸对机体甲皱微循环的影响
        15.7 针灸对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
    16 血瘀证与针灸疗法的临床应用
        16.1 单纯针刺
        16.2 单纯灸法
        16.3 针灸并用
        16.4 针刺配合中药内服
        16.5 针刺配合药物注射
        16.6 针刺配合西药静点
        16.7 针刺配合穴位埋缐
        16.8 针刺配合梅花针加拔罐
        16.9 针刺配合推拿
        16.10 灸法配合刺络放血
        16.11 灸法配合皮肤针扣刺
        16.12 灸法配合微波
        16.13 穴位贴敷
        16.14 穴位贴敷配合中药内服
        16.15 穴位注射
        16.16 穴位注射配合中药内服
第三部分 文献计量学分析及循证医学分析
    17 血瘀证与针灸疗法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17.1 资料与方法
        17.2 结果
        17.3 讨论
    18 血瘀证与针灸疗法的临床研究级别分析
        18.1 资料与方法
        18.2 结果
        18.3 讨论
    19 血瘀型中风的针灸疗法的荟萃分析(META-ANALYSIS)
        19.1 资料与方法
        19.2 结果
        19.3 讨论
    20 血瘀证与针灸疗法的穴位分析
        20.1 资料与方法
        20.2 结果
        20.3 讨论
    21 膈俞穴活血化瘀作用研究
        21.1 资料
        21.2 小结
结论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经典着作
致谢
详细摘要

(8)隔姜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西医对原发性痛性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1.1.1 中医病因病机
        1.1.2 辩证分型
        1.1.3 西医发病机制
    1.2 现代医学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概况
        1.2.1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认识
    1.3 灸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概况
        1.3.1 灸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概况
    1.4 其它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概况
        1.4.1 针刺法
        1.4.2 电针治疗
        1.4.3 推拿治疗
        1.4.4 耳穴疗法
        1.4.5 眼针疗法
        1.4.6 其它疗法
    1.5 总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资料研究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方案
        2.2.2 分组方法
        2.2.3 盲法设计
        2.2.4 研究技术路线
        2.2.5 治疗方法
        2.2.6 疗效观察
        2.2.7 数据分析
    2.3 研究结果
        2.3.1 一般资料情况分析
        2.3.2 观察指标分析
        2.3.3 疗效判定
        2.3.4 安全性评价
        2.3.5 随访
    2.4 讨论与分析
        2.4.1 治疗结果分析
        2.4.2 治法机理探讨
        2.4.3 本研究的创新性和优势
        2.4.4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一
参考文献二
结语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9)经穴/时机与针刺效应相关性的研究 ——基于类痛经大鼠子宫微循环及子宫平滑肌舒缩物质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综述
    综述一 2003~2012年国内经穴特异性研究进展
        1 检索方法
        2 研究现状
        3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1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认识及治疗
        2 中医对痛经的认识及针灸治疗
        3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原发性痛经的针刺介入时机
        1 不同针刺时机介入治疗原发性痛经
        2 不同针刺介入时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比较
        3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四 针灸对微循环影响的研究进展
        1 针灸对体表微循环影响
        2 针灸对脏器微循环的影响
        3 针灸对微循环相关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理论探讨
    1 经穴与针刺效应的相关性研究
    2 介入时机与针刺效应的相关性研究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不同时机电针对类痛经模型大鼠扭体反应影响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二 不同时机电针对类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微循环影响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三 不同时机电针对类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平滑肌舒缩物质影响的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总结
附表
结论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图
附 查新报告

四、虚证的甲皱微循环改变临床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CKD3-5期(非透析)患者舌象特征与证型及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D]. 丁绍芬.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半定量关节超声的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D]. 张晓宇.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高脂血症中医证素与中药用药规律及生化指标相关性研究[D]. 张璋.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4]基于血瘀证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甲襞微循环与免疫实验指标表达的研究[D]. 方媛.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通法”思想在脾胃病中的应用研究[D]. 张薇薇.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6]经络与微循环关系的研究概述[J]. 杨正飞,王蕊,海恒光,史丽萍. 吉林中医药, 2018(02)
  • [7]血瘀证与针灸论治的研究[D]. 赵炜嘉(CHIU Wai Ka).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8]隔姜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研究[D]. 樊纯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9]经穴/时机与针刺效应相关性的研究 ——基于类痛经大鼠子宫微循环及子宫平滑肌舒缩物质实验[D]. 李春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8)
  • [10]广东中西医结合脾胃学说研究的回顾和展望[A]. 张万岱,周福生. 全国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论文汇编, 2011

标签:;  ;  ;  ;  ;  

虚证甲襞微循环变化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