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益气活血法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72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睿[1](2021)在《化痰通络汤治疗风痰瘀阻型脑小血管病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主要探索化痰通络汤对脑小血管病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对神经功能缺损和中医症状等方面的改善情况,以期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为风痰瘀阻型脑小血管病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提供个体化中医药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风痰瘀阻型脑小血管病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75mg每早1次+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每晚1次;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75mg每早1次+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每晚1次+经验方化痰通络汤加味,每日一剂,每次200ml,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连续服用21天。化痰通络汤以武汉市第一医院院内代煎中药汤剂形式给予患者服用,同时两组均予以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常规治疗。两组患者治疗21天后,均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 RS)等量表及中医证候积分评价,采取自身前后对照及组间对照的方法分析相关指标、症状、病情的改善情况,在治疗过程中同时对患者进行常规安全性监测,如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等,并记录不良反应。运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综合评价化痰通络汤在风痰瘀阻型脑小血管病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血压、BMI值、既往基础病史、不良嗜好、NIHSS评分、m 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等基线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显示数据具有可比性。2、治疗前、后两组组内及组间NIHSS、m RS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与对照治疗后比较,评分显着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疗效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疗效总有效率81%。结果显示两组均可一定程度上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与该组治疗前比较,中医证候积分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前者中医证候积分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比较,无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总有效率为8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3.5%;两组间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疗效更好。4、安全性分析:统计共有4名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无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有2名患者服药后出现轻度不适,恶心呕吐1例,腹泻1例。对照组有2名患者出现轻度不适,食欲减退1例,便秘1例,予以对症处理后临床症状均好转。两组不良反应人数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与单独西药治疗对脑小血管病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对比,观察到联合治疗对于风痰瘀阻证患者表现出的更好的临床疗效。发现观察组化痰通络汤对风痰瘀阻证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化痰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较单独西药治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有效性更高,获益可能更大。化痰通络汤在本临床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严重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安全性较高。通过本研究发现,化痰通络汤在临床使用有效且安全,可进一步研究并结合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刘畅[2](2021)在《中医药治疗眩晕(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用药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探究近十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中枢性眩晕中属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用药规律及用药特点,挖掘核心组合,并为发现新的药物组合找到可能,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治疗眩晕时的经验要点并拓宽治疗思路,使临床患者切实受益。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21年3月发表于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超星期刊、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的关于中枢性眩晕中属缺血性脑血管病现代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录入处方,并进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中药治疗该病的常用药、经典药对以及治疗用药规律,并挖掘新的处方。结果:1.本研究经纳入筛选后共收集到符合要求的文献共98篇文献,共98个组方。文献中共纳入了8096例病例,其中用药组病例数为4081例,病例数在51—100的文献数量最多,共收集了79篇,占81%。2.中药频次统计:本研究共涉及156味中药,药物录入频次共计1143次,其中有14味中药的频次超过20次。频次从高到低的前10位中药依次为:天麻、川芎、半夏、白术、茯苓、葛根、当归、黄芪、陈皮、甘草。3.中药归类统计:本研究共涉及17类中药归类,其中使用频次超过100次的有4类,其中排在首位的是补虚药,其次为活血化瘀药、平肝息风药与解表药。4.中药药性统计:将文献中使用的药物的药性频数由高到低依次排列,结果为温、平、寒、凉、热。由此可见中药治疗该病的药性选择大多更倾向于温性药物,其次为平性与寒性药物。5.中药药味统计:将文献中使用的药物的药味频数由高到低依次排列,结果为甘、辛、苦、酸、咸、涩。由此可以看出治疗该病时以甘味药为主,其次是辛味药与苦味药物。6.中药归经统计:统计使用的药物的归经频数由高到低依次排列,结果为肝经、脾经、心经、胃经、肺经、肾经、胆经、膀胱经、心包经、大肠经、小肠经、三焦经。统计结果显示用药归经最多的为肝经,其次为脾经,体现了眩晕论治与肝脾的重要关系。7.用药模式及关联规则统计:将支持度个数调整为20,置信度调整在0.8时,共计出现59条相关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共涉及中药13味。常用药物组合中2味药物组合共36条,3味药物组合20条,4味药物组合3条,将支持度个数调整为30、40,对比得出常用药物核心组合为天麻、半夏和与天麻、川芎。8.新方分析:查询98例的处方信息数据,选择相关度为5,惩罚度为2时,演化出8个药物核心组合,在此基础上演化出4个新方组合,分别为(1)竹茹、枳实、黄连、炙黄芪,(2)牡蛎、当归、川芎、龙骨,(3)钩藤、鸡血藤、牛膝、桑寄生,(4)泽泻、茯苓、白术、桃仁、赤芍、红花、地龙。结论:1.中医药治疗中枢性眩晕中属缺血性脑血管病时,最常用的为补虚药,其次是活血化瘀药、平肝息风药以及解表药;2.中医药治疗中枢性眩晕中属缺血性脑血管病时,多选用温性药、平性药与寒性药物;3.中医药治疗中枢性眩晕中属缺血性脑血管病时,常选甘味、辛味、苦味药;4.中医药治疗中枢性眩晕中属缺血性脑血管病时,中药主要归肝、脾经;5.中医药治疗中枢性眩晕中属缺血性脑血管病时,使用的核心药物组合为半夏,天麻与天麻,川芎;6.演化出4个新方组合,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新思路。
张艺嘉,樊珂,崔小数,曹珊[3](2020)在《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具有良好的实践基础和应用前景,治疗方法可归于四类,即活血化瘀、化痰调脂、痰瘀同治、扶正祛邪,研究者辨证施治,多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目前研究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重复性差,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及系统深入的实验研究;其次,对专家经验方及中药复方研究不够深入,临床药效物质基础不明确,缺乏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挖掘;再次,目前的研究不够系统和全面,主要集中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研究,对斑块易损性研究相对较少。针对上述问题,今后应加强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为治疗提供更加明确的理论依据和临床证据;同时,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研究模式,以中医宏观辨证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医学技术,参考现代中药药理实验结果选药组方,扩大辨证选药思路,加强对中药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以及对其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鉴定和作用机制研究,并将传统组方理论与针对发病机制的对病治疗相结合,多角度、多层次探索中医药的作用机理。此外,应不断深入探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并结合细胞工程、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科学,积极研究中医药的药效学基础和机制。
张丹丹[4](2020)在《通络化痰胶囊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对VD大鼠Clathrin介导的NMDAR胞吞动态变化研究》文中提出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供血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属中医“中风病”范畴。通络化痰胶囊(Tongluo Huatan Capsule,THC)有活血通络、化痰熄风的功效,用于治疗中风病中经络痰瘀阻络证。团队课题组前期已完成该药Ⅳ期临床试验资料采集,但未对数据进行总结,现基于前期收集的临床数据进行系统性总结及分析,进一步评价通THC治疗中风恢复期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基于中医“异病同治”思想,痰瘀阻络证也是缺血性卒中后引发血管性痴呆(Vescular Dementia,VD)常见证型,由此提出假设:THC对VD是否也会有效?据最新研究显示,上调网格蛋白(clathrin)及其内吞标记物Rab5B能够促进神经元表面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MDAR)的内吞,减少神经元膜表面的NMDAR分布,从而减轻兴奋性氨基酸毒性造成的神经元损伤,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但是clathrin和NMDA受体在这一过程中各个时点的变化还未明确。故本研究拟针对VD大鼠模型,早期给药干预后造模,取海马组织,按照造模后3h/1d/3d/7d/14d不同时点,采用动物行为学及Western blotting(WB)、RT-PCR检测clathrin及其内吞标记物Rab5B、NMDAR1(NMDAR功能亚单位)的表达,探索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神经元clathrin介导的NMDA受体胞吞过程动态变化特点,同时探讨THC在VD早期干预中可能存在的作用,从而从微观表征层面证明中药异病同治的疗效。临床研究目的:进一步评价THC治疗中风病中经络恢复期痰瘀阻络证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单臂队列临床研究,纳入34家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中符合西医脑梗死恢复期及中医中风病中经络痰瘀阻络证诊断标准的病例,予THC治疗4周。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课题组前期采集的临床试验数据进行分析。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中医证候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为疗效评价指标;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为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1)2012年01月-2016年12月于34家二级甲等以上的医院纳入的受试者共2169例,THC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4.09%、81.01%;mRS总分减少50%及以上者817例(37.67%),总分下降至0-1者1187例(54.73%);(2)影响NIHSS综合疗效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24,95%CI 1.009-1.039,P=0.002)、基线合并高血压(OR=4.720,95%CI 3.513-6.341,PP=0.000)、冠心病(OR=2.601,95%CI 1.530-4.421,P=0.000)、高脂血症(OR=2.234,95%CI1.234-4.407,P=0.008)、基线 NIHSS 评分(OR=0.902,95%CI 0.849-0.957,P=0.001)影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综合疗效。(3)影响中医证候疗效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中医证候评分对中医证候疗效有影响(OR=62.023,95%CI 37.407-113.026,P=0.000);(4)影响mRS改善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19,95%CI 1.007-1.031,P=0.001)、基线合并高血压(OR=2.898,95%CI 2.144-3.917,P=0.000)冠心病(OR=3.625,95%CI 1.516-8.673,P=0.004)对 mRS 的改善有影响;(5)THC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为0.00%。结论:(1)THC在中风恢复期的治疗中单用或联用其他西医基础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残障及中医症状均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2)THC在中风恢复期的治疗中,年龄小、基线病情轻、没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疗效越好。实验研究目的:(1)探索VD大鼠海马区神经元clathrin介导的NMDA受体胞吞过程动态变化特点;(2)探索THC在VD早期干预中可能存在的作用。方法:大鼠适应性饲养7天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HC组、美金刚组(MH组)、参知健脑方组(SZJN组),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假手术组、模型组予等量的蒸馏水灌胃,1次/日,连续7日。采用2VO+腹腔注射硝普纳的方法制备VD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但不夹闭血管,不注射硝普钠。造模后进行跳台实验、新物体识别实验、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造模后3h、1d、3d、7d、14d分别取大鼠海马组织通过RT-PCR、WB检测海马clathrin、NMDAR1、Rab5B在造模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结果:(1)行为学①跳台试验(模型评价)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潜伏期以及错误次数无统计学差异;VD大鼠与正常组、假手术组相比,潜伏期缩短,错误次数增加(P<0.05);②新物识别实验,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新物辨别指数下降(P<0.01);THC组、SZJN组、MH组辨别指数均比模型组高(P<0.01);③水迷宫: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有不同程度缩短(P<0.01)。不同分组对逃避潜伏期的影响有差异(P<0.05),模型组与其他四组大鼠相比逃避潜伏期延长;撤去平台后,模型组与其他四组大鼠相比在目标限停留时间缩短(P<0.01)。和模型组相比,假手术组、SZJN组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1)。(2)病理学HE染色显示,假手术组海马CA1区结构形态未见异常,神经元形态完整,排列整齐,胞核与胞质界限清晰可见无坏死。V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不完整,排列紊乱,间隙增大,胞质稀少,神经元胞核深染,固缩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形,核仁不明显。造模后随着时间延长,V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排列紊乱程度加重,间隙增加明显。与模型组比较,THC组、SZJN组大鼠海马CA1区整体组织损伤情况均有明显改善,神经元排列较为整齐,细胞形态结构较完整,胞质较均匀,胞核与胞质界限较清晰,少数细胞核深染、固缩,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形,核仁不明显。MH组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层次减少,神经元排列稀松,形态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部分细胞核深染、固缩,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形。尼氏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排列整齐紧凑,染色后呈现为颗粒或状块状,染色浓密且规则。VD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散乱,造模后随着时间延长,细胞带出现了断裂,细胞凋亡数量增加,大量神经细胞出现尼氏体碎裂。THC组、SZJN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排列较为整齐,少数细胞间隙增宽,细胞带稍有变薄,少量的神经细胞可见到有尼氏体碎裂、胞质中央尼氏小体消失。MH组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形态和排列较模型组有所改善,部分神经元细胞凋亡,细胞带变薄。RT-PCR结果①与假手术组相比,造模后3h、1d、3d、7d、14dVD大鼠clathrin mRNA表达均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MHG组(P<0.01)、THC组(P<0.01)、SZJN组(P<0.01)大鼠海马clathrin 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②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3h、7d、14d模型组大鼠NMDAR1 mRNA表达增加(P<0.01),术后1d NMDAR1 mRNA表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术后3h SZJN组NMDAR1 mRNA 表达降低(P<0.01),术后 7d、14dMH 组(P<0.01)、THC 组(P<0.01)、SZJN组(P<0.01)NMDAR1 mRNA 表达降低;③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3h、1d、3d、7d、14d VD大鼠Rab5B mRNA表达均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术后 3h、1d、3d、7d、14dMH 组(P<0.01)、THC 组(P<0.01)、SZJN组(P<0.01)大鼠海马Rab5B 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3)WB结果①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3h、1d、3d、7d、14d模型组大鼠clathrin蛋白表达均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THC组大鼠在术后3h(P<0.01)、1d(P<0.05)clathrin 蛋白表达升高,SZJN 组在术后 3h(P<0.01)、1d(P<0.05)、7d(P<0.05)、14d(P<0.05)clathrin蛋白表达升高,MH组在术后3h(P<0.01)clathrin蛋白表达增加。②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3h(P<0.01)、7d(P<0.01)、14d(P<0.01)模型组大鼠的膜蛋白NMDAR1表达增加,术后1d表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THC组大鼠术后3h(P<0.05)、7d(P<0.01)NMDAR1表达减少,1d时表达增多(P<0.01),SZJN组、MH组大鼠术后3h、7d NMDAR1表达减少(P<0.01)。结论:(1)THC早期干预可减轻VD大鼠海马CA1区的病理损伤,提高学习及记忆能力,具有脑保护作用;(2)VD大鼠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神经元NMDAR1表达的动态演变在造模后先升后降再上升。clathrin及Rab5B表达降低导致神经元表面NMDAR内吞减少加重了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导致学习记忆能力降低。(3)THC早期干预VD大鼠,可通过上调clathrin表达使神经元表面的NMDAR内吞增加,或下调NMDAR表达来减少兴奋性毒性作用对神经元的损伤,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贺春风[5](2020)在《化浊益髓方对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化浊益髓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评价其组方用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化浊益髓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提供更多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0月1日-2019年10月1日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及干部保健科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降脂、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神经保护剂等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化浊益髓方。治疗时间为14天,分别在治疗前、入组14天、入组90天评定两组患者NIHSS评分、ADL(Barthel指数)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在治疗前、入组90天评估患者的mRS等级;在治疗前、入组14天检测安全性指标、血脂指标;同时记录90天观察期内患者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本次临床观察共纳入72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共67例完成本次试验,脱落率为6.9%。两组患者入组时性别、年龄、基础病史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前在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mRS等级评定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1)疗效性指标比较:入组3个月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组内及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及西医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mRS等级比较显示入组3个月后,对照组组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进行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血脂指标比较:入组14天后总胆固醇含量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炎性指标hs-CRP比较:入组14天后数值显着降低,两组分别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安全性评价:在治疗期间,治疗组有1例患者出现胃脘不适,1例患者自觉口中发苦,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腹泻,小腹不适,但均症状轻微,2-3天后症状缓解,期间未停药。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血常规、二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两种治疗方式均具有安全性。结论:(1)化浊益髓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证候有效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化浊益髓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mRS等级评分等疗效性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3)化浊益髓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及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改善血脂指标及hc-CRP水平,但化浊益髓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调节水平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患者治疗及观察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异常,两种治疗方案均具有安全性。综上,化浊益髓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较常规西医治疗方案有效率更高,并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及调节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反应,具有安全性,以期进行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王洁[6](2020)在《黄芪桂枝五物颗粒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颗粒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抗栓机制进行探究。方法:收集符合LAA型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且发病后24小时之内就收入院的患者75例(试验对象全部来源于2019年1月-12月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住院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成37例对照组和38例观察组,均采取指南推荐的脑血管病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再另予以加味黄芪桂枝五物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14天。本试验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NIHSS量表、MBI量表、自拟中医证候等级评分量表及血栓弹力图的数据统计,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治疗前后组内及组间数据分析,以评价两者临床疗效。结果:对两组治疗2周后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对照组的各量表评分及血栓弹力图指数都不如观察组,差别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都没有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提示临床上运用本方治疗LAA型缺血性脑卒中是安全可靠的。结论:参与研究的LAA型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在治疗后神经功能损伤得到了恢复,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相关中医症状及凝血功能也较之前好转,而观察组各方面的改善效果都优于对照组,表明西医基础治疗配合加味黄芪桂枝五物颗粒治疗“阳虚血瘀型”中风效果显着。
刘青[7](2019)在《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与风痰阻络证相关性及化痰通络汤干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一 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与风痰阻络证相关性研究目的:脑梗死急性期,脑微循环障碍及炎症反应是脑损伤的重要机理。通过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风痰阻络型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与相应中医证候积分的关系、风痰阻络型中医证积分与脑循环障碍指标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探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风痰证相关的炎症及脑微循环障碍的物质基础。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3月期间在广州医药大学附属广州市中医院脑病科住院、符合中风病以及西医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患者200例。1、分别统计其中医证候,其中风证、火热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每一证候的积分≥7分,此证候诊断成立。2、根据中医辨证取得的中医证候积分,纳入同一受试者中中风证和痰证证候积分增均≥7分者,其风痰阻络证证候诊断成立。根据风痰阻证候积分,将风痰阻络证严重程度进行分层,分为轻、中、重三度,其中14-28分为轻度,29-44分为中度,45分以上为重度。3、分析受试者的风痰阻络证候积分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的相关性。4、采集符合风痰阻络型急性中风病患者的血清,测定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1α(6-K-PGF1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5、进行风痰阻络证积分与TXB2、6-K-PGF1α、TNF-α、IL-6及MMP-9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200例急性中风病患者各中医证候发生频数由高到时低依次是:血瘀证143次(71.5%),风证 124 次(62%),痰证 101 次(50.5%),气虚证 65 次(32.5%),火热证49次(24.5%),阴虚阳亢证42次(21%)。2.轻度风痰阻络证中风病患者平均中医证候积分24.15±3.70分;中度风痰阻络证中风病患者平均中医证候积分36.22±4.11分;重度风痰阻络证中风病患者平均中医证候积分49.57±4.12分。证候积分随着风痰阻络程度的加深而增加。3.风痰阻络证证候积分与NIHSS评分呈相正关(P<0.05),其Pearson相关系数为 0.989。4.急性期中风病患者风痰阻络证候严重程度与6-K-PGF1α、TNF-α在在多重线性相关性,其线性回归系数分别为-0.065、0.719,常数项为0.861。结论:1.风痰阻络证及血瘀证是急性中风病最常见的证型。2.风痰阻络证证候积分反映急性中风病脑损伤严重程度。3.急性期中风病患者风痰阻络证证候积分与6-K-PGF1α、TNF-α存在多重线性相关性,与TNF-α含量呈正比,与6-K-PGF1α含量呈反比。即6-K-PGF1α含量越低、TNF-α含量越高,风痰阻络证候越严重。4.急性期中风病患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与脑微循环障碍及炎症反应呈正相关。研究二 化痰通络汤干预急性脑梗死微循环障碍及炎症反应的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化痰通络汤治疗急性脑梗死,观察其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脑微循环障碍、炎症反应指标的影响,探讨化痰通络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3月期间在广州医药大学附属广州市中医院脑病科住院、符合中风病以及西医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患者90例。按入院顺序以随机数字表法对病人进行分组。第一组为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合用注射用血栓通。第二组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化痰通络汤进行治疗。在入组第一天治疗前及第十四天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IHSS)积分、中医证候积分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按Barthel指数评分);采集静脉血检测TXB2、6-K-PGF1α、TNF-α、IL-6及MMP-9含量。统计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Barthel 评分及 TXB2、6-K-PGF1α、TNF-α、IL-6、MMP-9含量并进行每组内治疗前后对照及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组间对照,研究化痰通络汤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微循环障碍、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1.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2.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3.两组治疗前中医风证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风证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风证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风证积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风证积分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4.两组治疗前中医痰证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痰证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痰证积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痰证积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痰证积分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5.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6.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的疗效,治疗组痊愈2例,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3.89%。经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Mann-Whitney U=371.000,P=0.001<0.05)。经卡方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X2=17.261,P=0.001<0.05)。7.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的疗效,治疗组痊愈1例,显效6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痊愈0例,显效1例,有效7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为22.22%。经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Mann-Whitney U=238.500,P=0.000<0.05)。经卡方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有显着性差异(X2=27.340,P=0.000<0.05)。8.两组治疗前血清TXB2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TXB2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TXB2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TXB2含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XB2含量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9.两组治疗前血清6-K-PGF1α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6-K-PGF1α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6-K-PGF1α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6-K-PGF1α含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6-K-PGF1α含量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10.两组治疗前血清TNF-α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TNF-α含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含量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11.两组治疗前血清IL-6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IL-6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L-6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IL-6含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6含量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12.两组治疗前血清MMP-9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含量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MMP-9含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含量差值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1.化痰通络汤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风痰阻络证候积分、减轻脑损伤。2.化痰通络汤通过提高6-K-PGF1α浓度,降低TXB2、TNF-α、IL-6、MMP9浓度,减轻脑微循环障碍、改善脑灌注、控制炎症反应,减少脑损伤,保护脑组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8](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研究指明
周旭升[9](2011)在《魏执真教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总结及养阴平肝降逆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是作者跟随魏执真教授学习3年来的总结,其核心思想来自于魏教授平日谆谆教诲和个人学习魏教授学术思想和经验的心得,全文共分四个大部分,即“魏执真教授学术思想及渊源”、“魏执真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总结”、“魏执真教授柔肝清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研究”以及“创新部分”,以下分述之。第一部分:魏执真教授学术思想简介及渊源魏执真教授是我国中医界着名的学者、临床家、教育家,博览群书、钻研医学,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探究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形成过程,有利于我们研究其学术成果。因本论文临床研究部分探讨了魏教授柔肝清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经验,故在本部分中,以时间为主线,远至《内经》,近至秦伯未先生(魏教授的恩师),重点列举了中医“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症状)的历史沿革,包括眩晕的症状描述、产生机理、病因病机、治法治则、常用方药等,并阐明了魏教授“阴虚阳亢”导致眩晕的观点以及应用柔肝清眩汤养阴平肝降逆法的临床治疗经验与上述诸医家的渊源关系。再者,魏教授曾长期担任心内科主任,以治疗心血管病而着称,故继“眩晕”之后,本部分还以“胸痹病”和“心悸病”为例,列举分析了《内经》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医家的观点以及魏教授关于此病理法方药与古代医家的关系。第三,魏教授平日临诊,十分注重四诊合参,对于脉诊尤其一丝不苟。魏教授熟读《濒湖脉学》,其对于心律失常的诸多观点均来自于此书,故本部分还重点阐述了魏教授诸多观点与《濒湖脉学》的关系。第二部分:魏执真教授全面学术思想的总结魏教授严谨治学,笔耕不辍,着作颇丰,取得了非常卓着的成就。不仅对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等常见病疗效显着,而且对于心肌病、多发性动脉炎、心力衰竭等疑难、急危重症亦效如桴鼓,更为可贵的是,魏教授经过多年钻研,创建了关于心律失常独特的辨证思路和方法,对快速型心律失常,提出了创新性的治疗方法,出版了《心律失常中医诊治》一书。本部分拟将魏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按照病种分类,主要内容如下:1魏执真教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辨证论治经验总结本文首先简要介绍魏教授关于心律失常的学术观点以及其独创的“以脉为主,四诊合参”“两类、十型、三证侯”的辨证思路和方法。然后依据证型,分别介绍每种证型的临床表现、舌脉、病因病机、治法治则、方药,在每一类型之后,还附有一典型病例及病例分析(以下同),以助理解,并附加“体会“反映出本人对老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认识。之后又分别介绍了魏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充血性心衰、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糖尿病性心脏病、冠心病、脑动脉硬化、多发性动脉炎等本专业疾病的治疗经验,在这些治验中,有许多都是魏教授所独有的,如治疗心衰时,采用心衰程度进行分型,而治疗时又会兼顾其所传变的脏腑(肺、肝、脾胃、肾),再如治疗脑动脉硬化时,采用养阴平肝降逆法辨病为主、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治疗方法。2魏执真教授其它相关疾病辨证论治经验总结魏教授在治疗其它一些疾病时也常常取得较好的疗效,特别是其“两类、十型、三证侯”中的三证候,包括风热化毒、神魂不宁和气机郁滞,临床经常可以看到,本节即总结了魏教授关于咳嗽、失眠等其它相关疾病的诊疗经验。3魏教授心律失常辨证论治特点琐谈:总结了魏教授关于心律失常的一些能够体现其辨证治疗特点的经验,如问诊应详细询问现服之药物(包括中药及西药)、辨证时应尽量选取患者症状发作时的脉象等看似细微,但对辨证疗效有很大影响的细节问题。第三部分:魏执真教授柔肝清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研究本研究观察中药养阴平肝降逆法(柔肝清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与目前临床常用的“益气活血”法的补阳还五汤疗效对比。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72例,对照组71例。纳入标准采用《实用神经病学》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诊断标准。治疗组每日服用魏教授柔肝清眩汤,对照组则每日服用补阳还五汤,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头晕症状缓解情况和TCD的改变情况。其中症状的评价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制定,以患者的主观感受为依据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而对TcD的评价则分别测定了治疗前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采取了前后对照和组间对照相结合的方式。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对比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头晕症状及TCD改善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养阴平肝降逆法能够有效地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且疗效优于常用的益气活血法。研究讨论部分则重点阐述了魏教授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观点(包括与当下流行观点的区别),分析了养阴平肝降逆法获效的原因,在理论层面上给予了科学的解析。第四部分:创新点设想“应用魏教授柔肝清眩汤辨病为主、辨病与辩证相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创新思路,并初步探讨了其理论基础及临床可行性,其进一步的工作还需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完成。本文结尾为感谢部分及个人简历。1目的:观察养阴平肝降逆法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与常用的“活血化瘀”法的疗效对比。2方法:共选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43例,其中治疗组72例,对照组71例。治疗组全部采用滋阴潜阳平肝降逆法,应用柔肝清眩汤,对照组则采用活血化瘀法,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疗程2月.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变化,采用了脑血管超声和临床症状相结合的方法,。3结果:两组在头晕症状及脑血管超声改善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结论:养阴平肝降逆法能够有效地治疗椎-基底动脉硬化,且疗效优于常用的活血化瘀法。
李可建[10](2007)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筛选优势治法与推荐方药。方法:全面收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临床试验,制定选择标准,筛选合格研究;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合格研究质量;对相关效应指标进行同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结果:检索相关文献5087篇,纳入合格研究236项,涉及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清热法、活血化痰法、活血清热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等治法28种,包括汤剂、丸剂、散剂、注射剂等方药74种,统计分析总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对危险度及率差、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加权均数差、需治疗病人数,并计算99%可信区间(统计结果见附录2)。结论: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本研究认为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为优势治法;首先推荐的益气方药为黄芪注射液,其次为刺五加注射液;首先推荐的益气养阴方药为参麦注射液,其次为生脉注射液;首先推荐的活血方药为灯盏花注射液,其次依次为三七制剂、蚓激酶、葛根素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银杏叶制剂;首先推荐的益气活血方药为补阳还五汤,其次为通心络胶囊;推荐的清热养阴活血方药为脉络宁注射液。
二、益气活血法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7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益气活血法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72例(论文提纲范文)
(1)化痰通络汤治疗风痰瘀阻型脑小血管病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1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
1.1 研究对象的筛选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病例剔除标准 |
1.5 病例脱落标准 |
1.6 急性缺血性卒中病情评价标准 |
1.7 中医证候积分评价 |
2 研究方案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价标准 |
2.5 统计方法 |
2.6 病例随访及脱落情况 |
3 研究结果 |
3.1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
3.2 对照组和观察组疗效评价 |
3.3 中医症状积分量表比较 |
3.4 安全性检测 |
讨论 |
1 西医对脑小血管病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研究 |
1.1 西医对于脑小血管病的研究现状 |
1.2 脑小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1.3 脑小血管病磁共振表现与缺血性卒中的联系 |
1.4 脑小血管病致缺血性卒中常见的原因和机制 |
1.5 脑小血管病致缺血性卒中的生物学标志 |
1.6 脑小血管病致缺血性卒中的治疗 |
2 中医学对脑小血管病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认识 |
2.1 中医学对脑小血管病的病名认识 |
2.2 脑小血管病各中医类型的病因病机 |
2.3 脑小血管病与络病的关系 |
2.4 脑小血管病致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候分析 |
2.5 化痰通络汤治疗风痰瘀阻型脑小血管病致急性缺血性卒中 |
3 统计结果及疗效分析 |
4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综述 脑小血管病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附表 |
致谢 |
(2)中医药治疗眩晕(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治疗眩晕病的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和病机的认识 |
2 中药复方治疗 |
2.1 活血化瘀 |
2.2 化痰调脂 |
2.3 痰瘀同治 |
2.4 扶正祛邪 |
3 问题与展望 |
(4)通络化痰胶囊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对VD大鼠Clathrin介导的NMDAR胞吞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风病恢复期中医治疗进展研究 |
1 中药治疗 |
2 针灸治疗 |
3 推拿按摩治疗 |
4 运动疗法 |
综述二 血管性痴呆中西医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 血管性痴呆西医发病机制 |
2 中医对血管性痴呆病因病机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临床研究通络化痰胶囊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对VD大鼠Clathrin介导的NMDAR胞吞动态变化研究 |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研究设计 |
6 治疗方案 |
7 观察指标及方法 |
8 疗效评价标准 |
9 统计学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1 观察对象入选及完成情况 |
2 受试者基本信息 |
3 受试者基线生命体征及一般情况 |
4 受试者基线合并疾病情况 |
5 药品使用情况 |
6 基线体格检查情况 |
7 基线辅助检查 |
8 疗效评价 |
9 安全性评价 |
第三节 讨论 |
1 临床研究完成情况 |
2 临床研究治疗方案的设计及实施情况 |
3 临床结果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实验研究通络化痰胶囊对VD大鼠clathrin介导的NMDA受体作用机制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1 行为学实验结果 |
2 通络化痰胶囊对VD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3 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海马组织clathrin、NMDAR1及Rab5b mRNA RT-PCR结果 |
4 造模后不同时间点海马组织clathrin、膜蛋白NMDAR1 Western Blot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1 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特点 |
2 组织形态学特点 |
3 通络化痰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早期海马神经元clathrin介导的NMDA受体胞吞过程不同时点的动态变化研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创新与优势 |
2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1. 通络化痰胶囊治疗中风病中经络(脑梗塞)恢复期(痰瘀阻络证)临床研究CRF表 |
2. 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组织形态观察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化浊益髓方对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2.1 中医诊断标准 |
2.2 西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2.6 中止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病例分组 |
3.2 治疗方法 |
3.3 疗程 |
3.4 观察指标 |
3.5 疗效判定标准 |
3.6 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4.1 病例收集情况 |
4.2 基线情况比较 |
4.3 疗效性分析 |
4.4 血脂指标分析 |
4.5 炎性指标(hs-CRP)分析 |
4.6 安全性指标分析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 |
1.1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的认识 |
1.3 血脂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
1.4 炎性因子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
2 中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 |
2.1 病名的历史源流 |
2.2 中医对中风病因病机的传统认识 |
3 血浊伤髓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肇病之基 |
3.1 血浊的成因 |
3.2 血浊伤髓 |
4 化浊益髓法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重要治疗原则 |
4.1 化浊以通利血脉 |
4.2 益髓以充养髓海 |
5 化浊益髓方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5.1 化浊益髓方药物组成及方解 |
5.2 化浊益髓方药物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6 临床观察结果分析 |
6.1 基本资料分析 |
6.2 安全性指标分析 |
6.3 病例脱落及剔除分析 |
6.4 疗效性指标分析 |
6.5 血脂指标分析 |
6.6 炎性指标hs-CRP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西医治疗方案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6)黄芪桂枝五物颗粒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终止或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临床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学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基线特征 |
3.2 两组相关量表评分比较 |
3.3 两组疗效比较 |
3.4 安全性观察 |
3.5 病例脱落分析 |
4. 结论 |
讨论 |
1. 血栓形成的机制 |
1.1 凝血系统 |
1.2 抗凝系统 |
1.3 纤溶系统 |
1.4 血栓弹力图原理 |
2. 运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颗粒治疗急性期阳虚血瘀型脑梗死的立论依据 |
2.1 从“通治活血”来论治中风的理论根源 |
2.2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颗粒组方与方药分析 |
2.3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颗粒从“通阳活血”论治中风的病机 |
2.4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颗粒药理分析 |
3. 临床疗效分析 |
3.1 NIHSS评分疗效分析 |
3.2 MBI评分疗效分析 |
3.3 中医症候评分疗效分析 |
3.4 血栓弹力图指数疗效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患者知情同意书 |
病例观察表 |
致谢 |
附件 |
(7)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与风痰阻络证相关性及化痰通络汤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学对脑梗死的研究概述 |
一、中医学经典医籍中对中风病病名的论述 |
二、中医学界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相关论述 |
三、中医学对中风病的治则治法研究 |
四、化痰通络法治疗中风病的研究进展 |
第二节 西医学对急性脑梗死的研究概述 |
一、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流行病学及病因的研究 |
二、现代医学对脑梗死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 |
三、脑梗死发病机制 |
四、脑梗死的诊断 |
五、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治疗研究现状 |
六、现代医学对脑梗死治疗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与风痰阻络证相关性及化痰通络汤干预研究 |
第一节 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与风痰阻络证相关性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第二节 化痰通络汤干预急性脑梗死微循环障碍及炎症反应的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9)魏执真教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总结及养阴平肝降逆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魏执真教授学术思想渊源 |
一 魏执真教授及其学术思想简介 |
二 魏教授治疗眩晕病的学术思想渊源 |
1 汉唐时期 |
2 宋代 |
3 金元时期 |
4 明清时期 |
5 秦伯未及魏教授早期对眩晕的认识 |
三 魏教授治疗胸痹病的学术渊源 |
四 魏执真教授治疗心悸病的学术渊源 |
五 《濒湖脉学》对魏教授的影响 |
第二部分:魏执真教授学术思想成就和临床经验的总结 |
一 魏教授心脑血管疾病辨证论治经验总结 |
1. 心律失常的辨证论治经验 |
2. 原发性高血压病辨证论治经验 |
3. 充血性心力衰竭辨证证治经验 |
4. 扩张型心肌病辨证论治经验 |
5 肥厚型心肌病辨证论治经验 |
6. 糖尿病心脏病辨证论治经验 |
7. 冠心病辨证论治经验 |
8 脑动脉粥样硬化辨证论治经验 |
二 魏教授其它相关疾病辨证论治经验总结 |
1 多发性大动脉炎辨证论治经验 |
2 外感风热 |
3 失眠 |
三 魏教授心律失常辨证论治特点琐谈 |
1 心律失常问诊时需详问现服药物 |
2 须根据发作时的脉象来辨证 |
3 应详问患者大便情况 |
4 遣方用药不离理气之品 |
第三部分:"养阴平肝降逆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 |
一 中文摘要 |
二 英文摘要 |
三 文献综述 |
四 前言 |
五 临床资料 |
六 诊疗标准 |
七 研究方法 |
八 结果 |
九 结论 |
十 讨论 |
十一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创新点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文献检索及其结果合并 |
1.1 文献检索 |
1.1.1 检索范围 |
1.1.2 检索策略 |
1.2 检索结果合并 |
1.2.1 合并策略 |
1.2.2 关键类 |
2 文献选择 |
2.1 文献选择标准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文献选择方法 |
2.2.1 初筛 |
2.2.2 二次筛选 |
2.2.3 三次筛选 |
3 文献分组、分类、编号、登记 |
3.1 文献分组 |
3.2 文献分类 |
3.3 文献编号 |
3.4 文献登记 |
4 文献质量评价 |
5 文献信息收集 |
6 统计分析方法 |
6.1 Q统计量检验法 |
6.2 固定效应模型 |
6.3 随机效应模型 |
6.4 漏斗图分析 |
6.5 敏感性分析 |
6.6 失效安全数 |
7 效应指标 |
7.1 相对危险度、率差、加权均数差 |
7.2 需治疗病人数 |
结果 |
1 扶正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 益气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1 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2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3 黄芪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统计结果 |
1.2 益气养阴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2.1 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2.2 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 祛邪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 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1 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2 丹参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3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4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5 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6 红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7 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8 蚓激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9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10 其他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2 清热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2.1 安宫牛黄丸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3 数种祛邪治法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 扶正祛邪方药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1 益气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2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3 其他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2 清热养阴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2.1 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3 其他扶正祛邪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讨论 |
1 临床疗效分析 |
1.1 有效治法筛选 |
1.2 有效方药筛选 |
1.2.1 扶正方药筛选 |
1.2.2 祛邪方药筛选 |
1.2.3 扶正祛邪合用方药筛选 |
2 安全性分析 |
2.1 不良反应分析 |
2.2 恶化/病死情况分析 |
3 统计结果稳定性分析 |
4 优势治法、推荐方药筛选 |
5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机假说 |
6 影响系统评价结论的可能因素 |
6.1 纳入研究质量 |
6.2 发表性偏倚 |
6.3 临床异质性 |
6.4 待评价研究 |
6.5 证候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体系 |
7 后续研究 |
7.1 动态更新系统评价 |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
7.3 推广应用系统评价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查新报告 |
附录1 文献检索与选择结果一览表 |
附录2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统计结果一览表 |
附录3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纳入研究基本特征一览表 |
附录4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待评价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
附录5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排除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
详细摘要 |
四、益气活血法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眩晕7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化痰通络汤治疗风痰瘀阻型脑小血管病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研究[D]. 王睿.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中医药治疗眩晕(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用药规律研究[D]. 刘畅.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
- [3]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进展[J]. 张艺嘉,樊珂,崔小数,曹珊. 中医学报, 2020(09)
- [4]通络化痰胶囊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对VD大鼠Clathrin介导的NMDAR胞吞动态变化研究[D]. 张丹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化浊益髓方对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D]. 贺春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黄芪桂枝五物颗粒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D]. 王洁.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脑梗死急性期脑损伤与风痰阻络证相关性及化痰通络汤干预研究[D]. 刘青.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8]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9]魏执真教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总结及养阴平肝降逆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研究[D]. 周旭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6)
- [10]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D]. 李可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