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炼铜厂SO_2烟气制酸(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宏[1](2014)在《中国铜冶炼节能减排现状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综述我国铜冶炼工业节能减排现状与发展趋势.我国铜冶炼工业在规模、工艺技术与装备、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等方面,已全面居于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应用的主要熔炼技术为奥图泰闪速熔炼,占50%;浸没式顶吹,占25%;其余为富氧底吹和侧吹.我国铜冶炼从精矿到阳极铜工艺能耗在200400 kgce/t阳极铜之间,部分企业能耗水平居于世界领先,整体而言,在余热回收和过程节能方面,还有一定潜力;在SO2排放方面,我国铜冶炼工业硫的捕集率在98%99.5%,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还有一定差距,但整个铜冶炼工业SO2减排潜力小于10万t/a;高砷物料和重金属废水处理渣的资源化利用与安全处置,是今后我国铜冶炼工业减排的重要方向.
吴清茹[2](2015)在《中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汞排放特征及减排潜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汞污染是当前全球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有色金属冶炼是人为汞排放的重要来源,也是《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的重点管控源。但是,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汞排放特征尚不清楚,排放清单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研究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汞排放特征并完善汞排放清单,对中国控制汞污染和履行国际汞公约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精矿的采集和汞浓度分析,结合文献数据建立了中国有色金属精矿的汞浓度数据库。选择典型有色金属冶炼厂开展汞排放特征测试,分析了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汞输入、烟气汞形态转化和向环境的汞排放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原料–过程的概率排放模型,计算了中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汞排放清单,量化了该行业的汞减排潜力并提出控制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消耗的锌、铅和铜精矿汞浓度的最佳估计值分别为77.5μg/g、31.4μg/g和5.8μg/g。精矿中98.3–99.4%的汞在焙烧/熔炼工段释放到烟气。大部分的汞在烟气污染控制设备中被脱除。除尘器组合(WHB+CYC+ESP)、烟气净化系统(FGS+ESD)、单转单吸制酸系统(APS)、双转双吸制酸系统(APD)和湿法烟气脱硫系统(WFGD)的平均脱汞效率的分别为17.0%、82.5%、55.4%、82.1%和52.0%,其中APD后的汞形态主要以Hg2+为主。在副产物利用过程中,污酸中的汞主要富集到处理渣中;硫酸生产化肥的过程汞主要释放到磷石膏和磷肥产品中。浸出渣和吹炼渣处理过程的大气汞排放量约占渣中汞量的41.6–87.1%,且以Hg0排放为主。2012年,中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排放到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汞量分别为158.3 t、45.1 t和12.3 t。大气汞排放中,Hg2+、Hg0和Hgp的比例分别为36.2%、62.1%和1.7%。以2012年为基准年,2030年中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大气、水体和土壤汞的最大减排潜力分别为130.0 t、38.3 t和9.6 t。未来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大气汞减排主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烟气制酸和脱硫以及安装专门脱汞设备实现。
邓志文,黎剑华,陈静娟[3](2006)在《我国闪速炼铜厂的清洁生产》文中研究指明从清洁的原料和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等方面对国内外闪速炼铜厂清洁生产状况分析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闪速炼铜厂的清洁生产方向。
赵增泰[4](2001)在《硫磺和硫酸供需预测及硫磺的用途——2000年国际硫磺和硫酸会议侧记(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世界硫磺和硫酸生产和消费 ,委内瑞拉的巨大硫磺潜在资源 ,加压法生产镍、钴的硫磺消费 ,硫肥和含硫废弃物的利用 ,酸性气体回注到地下等情况
纪罗军,金苏闽[5](2016)在《我国有色冶炼及烟气制酸环保技术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从有色金属产能、产量、产业集中度、有色金属矿产量、对外依存度和行业准入制等方面介绍了我国有色冶炼及制酸工业概况。阐述了我国铜、镍、铅、锌、钼、锡和锑等有色冶炼技术进展。分析了我国冶炼烟气工况特点和当前烟气治理技术状况。探讨了铜、镍、钴、铅、锌冶炼行业以及其他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环保政策。建议今后有色冶炼技术攻关应加强有色冶炼烟气SO2制酸回收和脱硫、提高节能和余热回收水平、强化废液、废渣环保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
方豪[6](2015)在《低品位工业余热应用于城镇集中供暖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提高工业部门的能效、减少集中供暖过程的化石能源消耗,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节能减排和治理大气污染的重点任务。工业部门排放的低品位余热不能为其自身所用,但却可以解决集中供暖热源紧缺、化石能源消耗过大的问题。目前工业余热供暖实践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而存在诸多设计和运行方面的不足。本文基于火积分析理论阐明了低品位工业余热供暖的实质,围绕低品位工业余热应用于城镇集中供暖的关键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法展开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系统的设计、优化和运行。针对低品位工业余热信息统计,提出了三个层级的目标及相适应的统计方法:服务于宏观政策制定,采用基于宏观统计数据的总量估计方法;服务于能源规划或供热规划,采用实地调研及问卷调研结合的方法;服务于余热供暖工程建设,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针对余热采集,建立起低品位工业余热分类体系,总结出余热采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为有关采集技术的开发与改进提供理论指导。针对余热整合,以T-Q图为研究工具,构建了完整的余热整合理论与方法,阐述了夹点优化法、弃热、吸收式热泵、电热泵等方法或技术的内在机理、作用效果、使用条件等,用于指导取热流程的设计与优化。针对余热输配,设计出评价一次侧回水温度影响的定量指标,揭示了降低回水温度的重要意义。总结了降低一次侧回水温度的技术并分析其对输配和末端传热所起的具体作用。针对系统运行调节,指出由于工业余热热源在安全性和调节性方面存在内在不足,余热热源应该只承担基础负荷,由常规供暖热源参与负荷调节。结合理论研究,在赤峰市建成国内首个铜厂低品位余热集中供暖示范项目,基于测试数据展示了该工程案例的运行效果和取得的综合效益,从而验证了各个关键问题在低品位工业余热集中供暖实践中的重要性及相应技术方法的可行性。
艾新桥[7](2014)在《160万t/a冶炼烟气制酸生产指标优化调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高浓度磷肥、磷复合肥的迅速发展,对硫酸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广西防城港金川公司项目紧邻磷资源集中产区云、贵、川三省,也是大量消耗硫酸的区域,仅防城港每年就需进口260万t硫磺运往上述地区制酸并就地销售。金川公司2013建成的防城港年产40万t阴极铜项目采用双闪工艺炼铜,冶炼过程产生的烟气含SO2浓度高达30%-35%,是制酸的有效资源。配套铜冶炼项目,形成了规模160万t/a的冶炼烟气制硫酸工程。该项目考虑冶炼烟气中成分复杂、杂质多的特征,吸取国内外冶炼烟气制酸的经验,引进了高浓度预转化+常规(3+2)转化技术,选择高效的湍冲洗涤绝热蒸发冷却、两级电除雾器、HRS低温位热能回收、离子液循化吸收制酸尾气等新技术,部分技术在冶炼烟气制酸行业的工业应用实践尚属首例,因此,如何消化吸收新工艺、新设备设施,成功开展有关工艺调控及生产组织成为该项目建成投产后的首要问题。在试运行中,工艺指标的控制不稳定,工艺指标超标,对整个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在试生产的基础上进行指标优化调控,使得制酸系统生产得到更好的有效组织,早日达产达标。本文针对该项目建成投产后的工艺控制指标、生产数据的统计做了大量的工作,并结合制酸烟气净化、干燥、吸收、热量回收的理论体系知识,进行了生产实践的工艺指标优化调控研究,摸索出了该套制酸系统的关键工艺指标,包括净化率、转化率、吸收率、尾排二氧化硫指标的最佳运行值。经工艺优化调控后,取得的工艺效果如下:(1)通过改变动力波喷淋逆喷管压力,调整循环洗涤液流量、调整电除雾器电压等措施,将二级电除雾器出口烟气相关杂质指标控制在:酸雾≤3mg/Nm3、F≤0.25 mg/Nm3、As≤0.6 mg/Nm3,硫酸出厂合格率100%,合格率较优化前提高了3%;(2)通过调整预转化器、转化器入口温度和各转化器之间的热量交换,转化率完全可以控制在大于99.95%,总吸收率≥99.98%,转化率、总吸收率比优化前分别提高了0.05%、0.08%;(3)尾气脱硫工序选用的为“离子液循环吸收制酸尾气二氧化硫”技术,离子液循环量35 m3/h、吸收液温度45℃、再生温度110℃,脱硫率大于95%,吸收液含量SO42-100g/l尾排,达到环保要求,SO2外排量较较优化前减少50%。经工艺优化调控,相关指标在全国均处于领先水平,对该项目的达产达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高浓度冶炼烟气制酸行业起到了一定的示范效应。
姚素平[8](2004)在《我国铜冶炼技术的进步》文中研究表明叙述了近年来我国铜冶炼的整体状况,在铜熔炼、吹炼、火法精炼、冶炼烟气制酸和电解精炼等技术方面的进步和发展,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指出今后我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重点需要做的几方面工作。
余元俭[9](2005)在《我国火法炼铜清洁生产现状及促进措施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分析了我国火法炼铜清洁生产现状,探讨了促进清洁生产的措施。提出因厂制宜改进生产,配套必要的环保设施,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施清洁生产,彻底解决该行业的环保问题。
李立军[10](2005)在《富氧炼铜烟气制酸采用二转二吸工艺初探》文中提出富氧密闭鼓风炉加转炉炼铜烟气采用二转二吸制酸工艺,可解决一转一吸制酸存在的转化率低、尾气不能达标、需配套尾气吸收工序、制酸成本高等问题,但富氧炼铜烟气具有烟气量及SO2、CO浓度波动幅度大等特点,给二转二吸的顺利实现带来了困难。文章对富氧炼铜烟气采用二转二吸制酸工艺的可行性及若干技术问题作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二、炼铜厂SO_2烟气制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炼铜厂SO_2烟气制酸(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铜冶炼节能减排现状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铜冶炼概况 |
1.1 生产与消费 |
1.2 主要铜冶炼厂及其工艺与产能 |
1.3 技术发展历程 |
2 我国铜冶炼能耗与节能措施 |
2.1 范围界定 |
2.2 标准 |
2.3 我国铜冶炼能耗及主要节能措施 |
3 我国铜冶炼污染物排放现状与减排措施 |
3.1 SO2回收与减排 |
3.2 污水处理回用与减排 |
3.3 铜冶炼废渣资源化利用与减排 |
3.3.1 铜冶炼炉渣 |
3.3.2 硫化砷渣 |
3.3.3 石膏渣 |
3.3.4 废水净化渣 |
3.4 铜冶炼砷污染控制 |
3.4.1 砷在铜冶炼中的行为 |
3.4.2 铜冶炼高砷物料中砷的脱除与稳定化 |
4 我国铜冶炼节能减排发展趋势 |
4.1 节能 |
4.2 减排 |
4.2.1 SO2减排 |
4.2.2 铜冶炼高砷物料砷的脱除与固化 |
4.2.3 含重金属污水处理渣的利用 |
4.3 连续吹炼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
5 结论 |
(2)中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汞排放特征及减排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有色金属精矿汞浓度的研究 |
1.2.2 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汞排放特征研究 |
1.2.3 中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汞排放清单研究 |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有色金属精矿汞浓度数据库的建立 |
2.1 精矿的采样及分析方法 |
2.1.1 精矿采样点的分布 |
2.1.2 精矿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
2.1.3 精矿样品的分析方法 |
2.1.4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2.2 国产精矿的汞浓度分析 |
2.2.1 国产精矿样品的汞浓度分布特征 |
2.2.2 不同省份生产精矿汞浓度 |
2.3 进口精矿的汞浓度分析 |
2.4 冶炼厂消耗精矿的汞浓度分析 |
2.4.1 精矿进口与跨省传输 |
2.4.2 消耗精矿的汞浓度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有色金属冶炼过程的汞排放特征 |
3.1 测试冶炼厂的选取 |
3.2 现场测试的方法 |
3.2.1 现场测试点位的确定 |
3.2.2 采样和分析方法 |
3.2.3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
3.3 测试冶炼厂汞的输入 |
3.3.1 不同原料汞浓度分析 |
3.3.2 不同原料汞的输入比例分析 |
3.4 冶炼过程汞的行为 |
3.4.1 冶炼过程汞的释放 |
3.4.2 大气污染控制设备的脱汞效率分析 |
3.4.3 汞在污染控制设备中的形态转化 |
3.4.4 锌冶炼浸出/电解过程汞的行为 |
3.5 冶炼过程汞的输出 |
3.5.1 大气汞浓度及形态分析 |
3.5.2 冶炼过程大气汞的形态分布 |
3.5.3 冶炼副产物的汞浓度 |
3.5.4 冶炼过程汞的去向 |
3.6 小结 |
第4章 冶炼副产物利用过程的汞排放特征 |
4.1 污酸的处理与汞的排放 |
4.1.1 污酸的处理工艺 |
4.1.2 污酸处理过程对汞的脱除效果 |
4.1.3 污酸处理的汞排放特征 |
4.2 硫酸的利用与汞的排放 |
4.2.1 硫酸的利用方式 |
4.2.2 硫酸利用过程的汞排放 |
4.3 锌冶炼渣的利用与汞的排放 |
4.3.1 浸出渣的处理工艺 |
4.3.2 浸出渣处理过程对汞的脱除 |
4.3.3 浸出渣处理过程汞的排放特征 |
4.3.4 金属渣利用过程汞的排放特征 |
4.4 铅、铜冶炼渣的利用与汞的排放 |
4.5 冶炼副产物利用过程的汞排放特征 |
4.6 小结 |
第5章 中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汞排放清单 |
5.1 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概率排放模型的建立 |
5.1.1 汞的概率输入模型 |
5.1.2 冶炼过程的概率排放模型 |
5.1.3 冶炼副产物利用过程的概率排放模型 |
5.2 模型主要参数输入 |
5.2.1 精矿消耗量 |
5.2.2 污染控制设备使用比例 |
5.2.3 焙烧/熔炼烟气污染控制设备组合的脱汞效率 |
5.2.4 汞形态分配因子 |
5.3 模型计算结果 |
5.3.1 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汞的输入 |
5.3.2 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汞的输出 |
5.3.3 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大气汞排放 |
5.3.4 清单不确定度计算 |
5.4 与其他清单结果对比 |
5.5 小结 |
第6章 中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汞减排潜力分析 |
6.1 情景设计 |
6.1.1 精矿消耗量发展情景 |
6.1.2 污染控制情景 |
6.2 汞减排潜力分析 |
6.2.1 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汞排放趋势 |
6.2.2 汞减排效果分析 |
6.3 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汞污染控制对策建议 |
6.3.1 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汞减排目标 |
6.3.2 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汞污染控制实施路径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排放清单计算的其他参数 |
附录B 精矿传输矩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我国闪速炼铜厂的清洁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 清洁的原料和能源 |
(1) 原料方面: |
(2) 能源方面: |
2 清洁的生产过程 |
2.1 清洁的生产工艺 |
2.2 清洁生产措施 |
3 清洁的产品 |
4 结语 |
(4)硫磺和硫酸供需预测及硫磺的用途——2000年国际硫磺和硫酸会议侧记(Ⅰ)(论文提纲范文)
1 硫磺的供需预测 |
1.1 前苏联的硫磺生产和消费[1] |
1.2 中东的硫磺生产[1] |
1.3 美国的硫磺生产和消费[2] |
1.4 委内瑞拉拥有巨大的硫磺潜在资源 |
1.5 中国硫磺的消费量增加很快[4] |
1.6 用加压酸浸法生产镍和钴将会使硫磺的消费增长[5] |
2 硫肥的应用[6] |
3 硫磺的新用途[7] |
4 酸性气体的回注[8~9] |
5 含硫废物的利用[10] |
6 硫磺的成型[11] |
7 太平洋沿岸硫酸的供需情况[12] |
7.1 澳大利亚 |
7.2 日本 |
7.3 韩国 |
7.4 墨西哥 |
7.5秘鲁 |
7.6 智利 |
(5)我国有色冶炼及烟气制酸环保技术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有色冶炼及制酸工业概况 |
1.1 产能、产量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
1.2 产业集中度稳步提升、单系列规模增大 |
1.3 有色金属矿产量增长,对外依存度仍处于高位 |
1.4 行业准入倒逼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
2 我国有色冶炼技术进展 |
2.1 铜、镍冶炼 |
2.2 铅冶炼 |
2.3 锌冶炼 |
2.4 钼冶炼 |
2.5 锡冶炼 |
2.6 锑冶炼 |
3 有色冶炼烟气工况 |
3.1 冶炼烟气工况特点 |
3.2 烟气治理技术状况 |
4 环保政策探讨 |
4.1 铜、镍、钴冶炼行业政策 |
4.2 铅、锌冶炼行业政策 |
4.3 其他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政策 |
(6)低品位工业余热应用于城镇集中供暖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供暖用能现状 |
1.1.2 工业能耗与余热利用现状 |
1.1.3 低品位工业余热的界定 |
1.1.4 低品位工业余热的特点 |
1.2 低品位工业余热供暖系统的发展 |
1.2.1 低品位工业余热集中供暖系统的适宜性 |
1.2.2 国外发展概况 |
1.2.3 国内发展概况 |
1.2.4 低品位工业余热供暖系统发展现状小结 |
1.3 低品位工业余热集中供暖系统关键问题 |
1.4 关键问题的已有研究综述 |
1.4.1 低品位工业余热信息统计 |
1.4.2 余热采集 |
1.4.3 余热整合与输配 |
1.4.4 系统运行调节 |
1.4.5 既有研究小结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目标、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5.1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5.2 本文研究目标 |
1.5.3 本文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5.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低品位工业余热供暖过程的本质 |
2.1 基于火积分析理论的低品位工业余热供暖过程分析 |
2.1.1 低品位工业余热供暖过程的T-Q图与 火积耗散 |
2.1.2 低品位工业余热供暖过程的目标 |
2.2 基于火积分析理论对低品位工业余热供暖关键问题的再解读 |
2.3 低品位工业余热采集、整合与输配过程中的不完善与火积耗散 |
2.3.1 采集、整合与输配过程的 火积耗散拆分 |
2.3.2 采集、整合过程的不完善度定义 |
2.3.3 余热热源的等效热源(理想热源) |
2.4 减少不完善度与改变火积耗散分配的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品位工业余热信息的统计 |
3.1 分层级的低品位工业余热信息统计的目标 |
3.2 与统计目标相适应的低品位工业余热统计方法 |
3.3 第一层级目标的统计方法与北方地区低品位余热量统计结果 |
3.3.1 第一层级目标的统计方法 |
3.3.2 我国北方地区低品位工业余热量 |
3.4 第二层级目标的统计方法与北方重点工业省市的低品位余热量统计结果 |
3.4.1 典型高能耗工业部门的低品位余热资源分析 |
3.4.2 北方重点工业省市低品位工业余热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品位工业余热工程调研 |
4.1 第三层级目标的统计方法 |
4.2 赤峰铜厂余热调研 |
4.2.1 赤峰铜厂基本信息 |
4.2.2 赤峰铜厂余热概述 |
4.2.3 赤峰铜厂余热统计结果 |
4.3 迁西钢厂余热调研 |
4.3.1 迁西钢厂基本信息 |
4.3.2 迁西钢厂余热概述 |
4.3.3 迁西钢厂余热统计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低品位工业余热采集 |
5.1 低品位工业余热的分类系统和分类方式 |
5.1.1 按热源介质的物质状态分类 |
5.1.2 按热源放热过程的特性分类 |
5.1.3 按热源介质在生产工艺中的阶段分类 |
5.1.4 常见的低品位工业余热 |
5.2 不同类别余热采集过程的特点、问题与解决方向 |
5.2.1 烟气 /空气 |
5.2.2 水 |
5.2.3 蒸汽 |
5.2.4 固体产品 |
5.2.5 酸 /油 |
5.2.6 壁面 /辐射 |
5.2.7 中间环节 /末端环节 |
5.3 低品位工业余热采集过程中的共性突出问题与技术难点 |
5.3.1 共性问题 1:腐蚀性、磨损性和堵塞性 |
5.3.2 共性问题 2:热量损失和品位损失 |
5.4 典型低品位工业余热采集方法与技术应用案例 |
5.4.1 一种利用多级热管锅炉的烟气余热采集系统 |
5.4.2 一种采用非接触式换热的冲渣水余热梯级取热系统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余热整合与输配 |
6.1 余热整合问题的实质与目标 |
6.1.1 整合的实质 |
6.1.2 减少火积耗散与提高供水温度的等价性 |
6.1.3 整合的目标 |
6.2 夹点优化法 |
6.2.1 热复合曲线的合成 |
6.2.2 夹点确定 |
6.3 夹点优化法的不足与热源不完善度的改善 |
6.3.1 热源不完善对最高供水温度的制约 |
6.3.2 热源不完善度的改善方法 1:合理“弃热” |
6.3.3 热源不完善度的改善方法 2:吸收式热泵 |
6.3.4 热源不完善度的改善方法 3:电热泵 |
6.4 余热整合方法的案例描述 |
6.4.1 问题描述 |
6.4.2 情形 1 |
6.4.3 情形 2 |
6.4.4 情形 3 |
6.4.5 情形 4 |
6.5 余热输配问题的实质与目标 |
6.5.1 输配的实质 |
6.5.2 对热网一次侧回水温度影响的评价方法与指标 |
6.5.3 降低一次侧回水温度的意义 |
6.5.4 降低一次侧回水温度的技术及其对供暖系统产生的作用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系统运行调节 |
7.1 低品位工业余热供暖系统调节的实质 |
7.1.1 工业生产与集中供暖的特点与关系 |
7.1.2 工业余热与常规供暖热源的比较 |
7.1.3 调节问题的实质 |
7.2 低品位工业余热供暖系统调节的要求与方法 |
7.2.1 低品位工业余热在供暖系统中的地位 |
7.2.2 低品位工业余热供暖系统调节的方法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工程案例 |
8.1 工程概况 |
8.1.1 工程所在地概况及供暖现状 |
8.1.2 工程项目进度总览 |
8.2 示范工程整体设计 |
8.3 示范工程运行效果测试 |
8.3.1 铜厂内吸收式热泵运行情况 |
8.3.2 工业余热取热系统运行情况 |
8.3.3 末端用户室温 |
8.4 示范工程综合效益 |
8.4.1 社会效益 |
8.4.2 经济效益 |
8.4.3 环境效益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典型高耗能工业部门低品位余热资源分析 |
A.1 典型水泥厂(非金属制造)余热资源分析 |
A.2 典型铜厂(有色金属冶炼)余热资源分析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160万t/a冶炼烟气制酸生产指标优化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硫酸的性质、资源及用途 |
1.1.1 硫酸的性质 |
1.1.2 硫酸的资源 |
1.1.3 硫酸的主要用途 |
1.2 硫酸的生产工艺 |
1.2.1 硫酸主要生产工艺 |
1.2.2 硫酸生产现状 |
1.3 有色冶炼烟气制酸 |
1.3.1 有色冶炼烟气的来源、主要成分及特点 |
1.3.2 烟气制硫酸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1.3.3 有色冶炼烟气制酸研究应用现状 |
1.3.4 烟气制酸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及拟研究主要内容 |
1.4.1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4.2 拟研究主要内容 |
2. 冶炼烟气制酸理论基础与热力学计算 |
2.1 净化工艺 |
2.1.1 利用机械力作用的炉气净化机理 |
2.1.2 重力沉降器的作用原理 |
2.1.3 旋风除尘器的作用原理 |
2.1.4 利用液体洗涤的炉气净化机理 |
2.1.5 酸雾及电除雾器的工作原理 |
2.2 转化工艺 |
2.2.1 二氧化硫氧化的原理 |
2.2.2 一次转化、一次吸收流程 |
2.2.3 两次转化、两次吸收流程 |
2.2.4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原理 |
2.2.5 冶炼烟气制酸转化系统设计原则 |
2.3 干吸工艺 |
2.3.1 二氧化硫烟气的干燥 |
2.3.2 三氧化硫吸收的原理 |
2.4 制酸尾气处理技术 |
2.4.1 离子液循环吸收制酸尾气脱硫技术 |
2.4.2 单元系统 |
2.5 其他系统 |
2.5.1 热量回收系统 |
2.5.2 循环水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3. 烟气制酸过程工艺控制指标及物料衡算 |
3.1 防城港制酸系统 |
3.2 制酸各工序工艺控制指标 |
3.3 净化-转化-吸收全流程物料衡算 |
3.3.1 已知条件 |
3.3.2 系统物料衡算 |
3.4 本章小结 |
4. 工艺指标的优化调控 |
4.1 指标优化调控的方法和手段 |
4.1.1 动力波洗涤器工作原理及特点 |
4.1.2 悬浮颗及酸雾的去除 |
4.1.3 烟气水分的控制 |
4.1.4 转化率的控制原理 |
4.1.5 吸收率的控制 |
4.2 净化工艺指标的优化 |
4.2.1 烟气含尘、含砷的优化调整 |
4.2.2 烟气含氟的优化调整 |
4.2.3 酸雾指标的优化调整 |
4.3 转化工艺指标的优化 |
4.4 吸收工艺指标的优化 |
4.5 制酸尾气排放指标的优化 |
4.6 优化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4.6.1 净化除杂、除雾优化的效果 |
4.6.2 转化优化效果 |
4.6.3 吸收优化效果 |
4.6.4 制酸尾气排放指标优化效果 |
4.6.5 总体优化成果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富氧炼铜烟气制酸采用二转二吸工艺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富氧密闭鼓风炉加转炉炼铜烟气的特点 |
2 国内富氧炼铜烟气制酸状况分析 |
3 采用二转二吸工艺的若干问题与对策 |
3.1 系统的热平衡分析 |
3.2 对铜冶炼工艺条件的依赖 |
3.3 系统的自热平衡控制问题 |
3.4 转化工艺流程的选择问题 |
3.5 换热器及其副线的设计问题 |
4 结语 |
四、炼铜厂SO_2烟气制酸(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铜冶炼节能减排现状与发展[J]. 刘志宏.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14(05)
- [2]中国有色金属冶炼行业汞排放特征及减排潜力研究[D]. 吴清茹. 清华大学, 2015(07)
- [3]我国闪速炼铜厂的清洁生产[J]. 邓志文,黎剑华,陈静娟.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06(03)
- [4]硫磺和硫酸供需预测及硫磺的用途——2000年国际硫磺和硫酸会议侧记(Ⅰ)[J]. 赵增泰. 硫酸工业, 2001(02)
- [5]我国有色冶炼及烟气制酸环保技术进展与展望[J]. 纪罗军,金苏闽. 硫酸工业, 2016(04)
- [6]低品位工业余热应用于城镇集中供暖关键问题研究[D]. 方豪. 清华大学, 2015(07)
- [7]160万t/a冶炼烟气制酸生产指标优化调控研究[D]. 艾新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3)
- [8]我国铜冶炼技术的进步[J]. 姚素平. 中国有色冶金, 2004(01)
- [9]我国火法炼铜清洁生产现状及促进措施探讨[J]. 余元俭. 中国有色冶金, 2005(02)
- [10]富氧炼铜烟气制酸采用二转二吸工艺初探[J]. 李立军. 江西有色金属,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