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改造中对原有部分的保护——来自原京丰铁路北京正阳门东站改造工程

历史建筑改造中对原有部分的保护——来自原京丰铁路北京正阳门东站改造工程

一、历史建筑改建中的原有部分保护问题——从原京奉铁路北京正阳门东车站改建工程谈起(论文文献综述)

张复合[1](1994)在《历史建筑改建中的原有部分保护问题——从原京奉铁路北京正阳门东车站改建工程谈起》文中研究指明在历史建筑的改建中,面临着对其原有部分进行保护的问题。如果经过改建,历史建筑的原有部分已被拆除殆尽,站立在人们面前的全是新起的炉灶;或者,虽然保留下了一些原有部分,但使用新材料、新工艺对其进行了脱胎换骨,从而面貌焕然一新,那么,不能说这是对历史建筑的改建,只能说是"翻建"——抹掉了历史,代之以今天。本文试结合在原京奉铁路北京正阳门东车站改建工程中对原中央候车大厅南墙、"南楼"西墙保护的实践,对在历史建筑的改建中应注意对其原有部分进行保护的问题进行论述。

任世东[2](2019)在《北京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恢复概念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前三门护城河是旧北京城内城南护城河,由于北侧是内城南面城墙的正阳门(前门)、宣武门和崇文门,所以又称“前三门护城河”。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主要是指包括前三门护城河、城墙、地区历史建筑及地域传统文化、历史风貌等要素在内的前三门护城河历史文化区域。该历史地段记录了北京的城市历史印迹,是古城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意象、历史文化、传递城市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由于多种原因,前三门古城墙被拆除、护城河自然水面最终消失,破坏了古城的整体格局,也掩没了该区域的历史文化气息。2002年,北京市发布实施《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对前三门护城河的远期恢复予以了明确规划;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2017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发布,均提出了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进行生态恢复工作,还原首都文化功能,提高人民生活居住条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又一次把前三门护城河作为重要的历史河湖水系,规划在远期内予以恢复。这些规划,为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的恢复研究提供了重要契机。本文通过梳理北京城市建设历史、前三门护城河及城墙的起源和消失、前三门护城河区域主要文化的形成等,详细介绍了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的演变过程。随后,通过分析护城河历史地段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其主要功能作用以及消失后带来的主要问题,论述了恢复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的意义,进行了价值功能及可行性分析,并以韩国首尔清溪川的恢复案例为借鉴,提出了将恢复后的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打造为城市滨水生态绿道和文化长廊的整体概念设计:结合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的现状,以恢复前三门护城河及城墙、保护区域古建筑为载体,通过规划设计水系、生态绿道、滨水空间、文化长廊及城市广场建设,在城市核心区域,打造一条具有自然生态修复、历史文化展示和城市休闲功能的生态文化长廊。可以为未来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的恢复提供建议性策略和理论支撑,为其他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遗迹保护和复兴提供一定参考。

张复合[3](2002)在《北京近代建筑史研究与北京现代城市建设》文中研究表明简述北京近代建筑历史概况,回顾迄今近50年北京近代建筑史研究的三个时期,提出关于北京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问题,通过工程实践探讨北京近代建筑史研究如何面向北京现代城市建设。

张复合[4](2002)在《北京近代建筑史研究与北京现代城市建设》文中提出简述北京近代建筑历史概况,回顾迄今近50年北京近代建筑史研究的三个时期,提出关于北京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问题,通过工程实践探讨北京近代建筑史研究如何面向北京现代城市建设。

代书剑[5](2020)在《基于再生价值的城市废弃铁路空间潜力量化评价及更新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我国高铁的快速发展,铁路网布局以及城市功能结构的调整使得全国范围内有上万公里的普铁被废弃。废弃铁路导致的城市局部交通堵塞、城市空间割裂严重、沿线环境品质恶劣、土地价值凹陷等一系列负面影响,使得城市废弃铁路沿线的空间常常成为城市中“消极空间”的代表。然而,废弃铁路并非毫无价值。铁路的角色转变与城市的发展进程从来都是息息相关的。过去,这些铁路是带动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的重要交通载体,现在则是城市中特殊的存量空间和工业遗产。基于“存量空间优先”的城市发展理念,全国范围内大量的城市废弃铁路及沿线城市空间如何再生,已经成为城市更新中面临的普遍问题。而如何从城市需求的视角,再挖掘废弃铁路的多重潜在价值,探讨城市废弃铁路的再生可能性,成为“城市废弃铁路空间再生”问题中值得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本文所探讨和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城市废弃铁路再生问题在国内外产生的背景、发展历程及实践现状。并以国内外多个领域的专家对废弃铁路再生问题的研究为基础,从绿道、遗产、旅游、交通、综合决策等多个视角将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在对实践梳理和文献总结的基础上,文本将废弃铁路的再生方向总结为三种相对独立的主要再生模式,分别为:交通再生模式,公共空间再生模式以及商旅再生模式。其次,本文以“工业遗产理论”、“中心区位理论”和“极差地租理论”等与“城市空间价值”相关的理论为支撑,探讨城市废弃铁路空间的再生价值。本文具体研究了美国亚特兰大环线再生、法国贝尔区葡萄酒轨道再生、中国京张铁路张家口废弃段再生三个再生模式相异的实际案例,挖掘废弃铁路再生策略的思考与生成逻辑,提出废弃铁路空间再生背后的“再生策略-再生价值-空间潜力-空间数据”潜在逻辑规律。基于三种常见再生模式以及废弃铁路空间再生逻辑规律,本研究建立了包含生态再生价值、交通再生价值、文化再生价值、自身空间价值、线性连接价值5个准则层以及18个评价指标的城市废弃铁路再生潜力评价体系。通过43位建筑、规划、土地等相关领域专家的问卷结果确定专家判断矩阵,建立了以“再生为城市交通线路”、“再生为城市公共空间”、“再生为城市文旅场所”为决策目标的城市废弃铁路空间再生决策模型,确定18个评价指标与3种再生目标之间的权重关系,从而建立了多层次、多准则、多目标的城市废弃铁路空间再生评价模型。最后,本研究选取了北京市市域内的京张铁路、京门铁路、北京西北环线、黄良铁路等的11条即将废弃或完全废弃的铁路线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梳理线路的历史,实地调研其现状风貌完整性以及爬取沿线城市现状空间数据,实现了对研究对象的空间潜力的量化统计。结合再生价值评价模型,本研究对11条废弃铁路的再生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并基于量化统计及再生评价的结果,对每条铁路的再生方向和更新设计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全文插图84幅,表54个,参考文献65篇。

李磊[6](2014)在《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道路景观研究 ——以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为例》文中提出城市道路景观涉及城市交通、建筑、园林、市政、水利等诸多方面。构建城市道路景观理论体系,将城市道路景观提升到城市景观整体营造的高度。通过对其价值体系的探讨,让城市道路景观空间承担起更多的城市空间责任,还原城市道路景观形态的原来面目。论文上篇采用文献整理总结和将同时期东西方城市比较研究的方法,系统的回顾了城市道路景观形态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首先,根据不同时代城市发展背景下,传统城市、现代主义城市、新城市的城市道路系统的特点,提出推动城市道路形态演变的动因和后果;根据不同城市发展阶段城市道路景观形态,提出街道时代、大道时代、道路时代和后汽车时代的道路景观发展阶段的划分方式,并总结其特征。最后总结提出新城市道路景观的理论体系,包括:城市道路景观的三种尺度(城市尺度、汽车尺度、人的尺度);三个构成要素(空间要素、行为要素、文化要素);四个特性(空间的延展性;动态与静态统一性;意向、意象和意义的统一性;连接和空间二元对立性);四元价值构成(场所价值、连接价值、环境价值、文化价值);基于四元价值构成的城市道路景观形态层面模型和评价原则。论文下篇采用专题文献研究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二环路景观展开研究。首先,将北京二环路的历史渊源与北京旧城城防体系和京师环城铁路建立关联,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回顾了北京二环路从规划到落实的全部过程,提出北京二环路建设与北京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其次,从空间、行为和文化三个方面对二环路景观进行研究,提出北京二环路景观空间构成以及道路、建筑、绿地和水系空间各自的特点;提出北京二环路景观中行为要素研究方法和内容;构建北京二环路景观的文化体系,包括“五色两极”的文化构成,景观的文化核心,以及文化景观内容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最后采用调研、问卷和访谈结合的方法对二环路景观进行的评价,针对北京二环路景观特性,提出都市型环城绿道的定位。借鉴国内外城市道路景观案例,以及已有针对二环路改造的提案基础上,为北京二环路景观的未来发展,提出理想化的远期发展目标和现实的近期完善策略。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传统文化和生产能力背景下,东西方传统城市道路均以街道的形态存在。工业革命的发展以及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造成传统城市街道空间在新的城市发展中消失,甚至遭到破坏,现代交通技术的发展,主要是汽车,促成现代城市等级道路体系的形成。新城市道路景观回归传统的同时,创新适合新城市发展需求的景观形态。城市道路景观空间是城市景观空间类型中最具控制性和综合性的空间类型。北京二环路是北京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北京城市景观发展的核心。北京二环路具备都市型环城绿道体系的特质。北京二环路景观将是北京新城市发展阶段的标志性景观体系。

张复合[7](2001)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基本认识入手,结合此项研究工作开展的三个时期,与西部大开发、与中国现代建筑创作中的“现代和传统”问题的关系,以及中国近代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中国近代建筑史教学、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中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等问题简要论述,展望进入21世纪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

樊瑾[8](2019)在《滁州东关区域铁路闲置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工业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经济发展因素,但在近年来传统的工业建筑因其自身局限以及所处位置的问题不能再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城市及周边开始大量出现闲置废弃的工业空间,其中不乏曾经作为城市交通运输集散地的火车站、汽车站等场所。于此同时其自身作为工业遗产,各方面价值开始显现,政府和群众开始重视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并开始在保护的基础上着力发展工业遗产的更新再生。位于滁州市老城区的东关区域因其自身缺陷及城市发展南移等问题,现已陷入发展的窘境。在滁州市政府着力打造东关遵阳历史街区的背景下,东关地区的产业结构面临新的调整,本着对传统交通工业遗产更新研究的热衷,开始了对其区域的研究和分析。在研究过程中首先通过对相关概念及实践历程、经典案例对比分析,研究国内外铁路闲置空间再利用相关概念发展脉络及主要再利用模式,为之后的设计实践提供丰富的理论及实践基础;其次通过对东关区域铁路闲置空间的现况调研,总结其现状并提出更新诱因及可行性分析;最后以目标为导向,提出功能定位、设计方案、具体再利用方法,并附有设计效果图。希望在坚持原真性、发展延续性、生态性、历史渗透性以及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上实现交通工业遗产空间的多方面价值与意义,同时进一步激活东关区域经济活力及产业调整。本文希望通过对铁路闲置空间再利用设计的研究,为今后城市中的闲置铁路空间的再利用提供一些依据及参考,为国内的工业遗产保护更新尽绵薄之力。

刘亦师[9](2013)在《中国近代建筑史教学的回顾与展望》文中提出由于受到新材料的发现、整理与出版,史学新思想、新方法之输入,城市建设的实际需求三方面的影响,中国近代建筑史学科得以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应运而生。通过综述中国近代建筑史这一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回顾近20年来中国近代建筑史的教学情况,从而总结出研究与教学中所取得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刘寅辉[10](2011)在《基于目的性的既有建筑再利用技术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当前城市发展模式已由大规模开发转向了城市更新,如何延续既有建筑的生命,保护城市的历史面貌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存在着巨大的偏失,“保护型破坏”、“对修复的再修复”现象时有发生,这主要反映出当代再利用技术观念和技术策略的缺失,因此本为拟对再利用技术策略进行梳理分析,总结不同再利用目的下的具体应用策略,以期对我国的既有建筑再利用实践起到推动和借鉴作用。本文从历史学研究角度入手,详细梳理了中、西方既有建筑再利用中技术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从社会、文化、经济的角度来分析各个时期既有建筑再利用技术策略的特征,总结技术运用过程中所反映的再利用思想。本文从哲学分析的角度入手,指出技术运用的合目的性特征。并根据既有建筑再利用的目的性,从历史价值保护、功能转换和性能提升的角度详细分析既有建筑再利用技术的特征性,并对相应的技术策略进行总结。既有建筑再利用往往具有自身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技术的整合和优化是提高技术整体效能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既有建筑再利用过程中在不同层面上的技术整合和优化策略,总结当代参数化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并提出基于开放建筑理论的技术整合优化策略。论文中结合作者参与的具体工程工程实践,分析总结既有建筑再利用策略在实践中的得失,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当前再利用技术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在实践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当前我国既有建筑再利用正如火如荼的展开,正确的技术策略是提升既有建筑价值的基础,能够避免实践过程中的盲目性,本文提出的以价值评价为基础,针对不同的再利用目的采用不同的技术策略,并在优化整合过程中提升技术的整体效能的观点,希望对我国的既有建筑再利用实践有所帮助。

二、历史建筑改建中的原有部分保护问题——从原京奉铁路北京正阳门东车站改建工程谈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历史建筑改建中的原有部分保护问题——从原京奉铁路北京正阳门东车站改建工程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2)北京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恢复概念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北京城市建设的规划
        1.1.2 北京护城河的现状
        1.1.3 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区位简述
        1.1.4 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的重要性和恢复的必要性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主要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1.4.1 主要概念
        1.4.2 研究范围
    1.5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演变
    2.1 北京城历史沿革概述
        2.1.1 北京建城史概述
        2.1.2 明、清王朝都城
        2.1.3 民国时期北洋军阀首都
        2.1.4 新中国首都
    2.2 建国前北京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变迁
        2.2.1 前三门护城河、城墙的起源
        2.2.2 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的逐步形成和发展
        2.2.3 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的主要历史文化
    2.3 建国后北京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变迁
        2.3.1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
        2.3.2 前三门护城河及城墙的消失过程
        2.3.3 前三门地区主要建筑演变过程及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的功能价值分析
    3.1 护城河历史地段与城市的关系
        3.1.1 影响城市肌理和空间格局
        3.1.2 城市功能的组成部分
        3.1.3 历史文化、城市意象的载体
    3.2 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的功能分析
        3.2.1 空间格局划分
        3.2.2 城市水利功能
        3.2.3 自然生态功能
        3.2.4 社会文化功能
    3.3 护城河历史地段恢复的可行性分析和总体构思
        3.3.1 区位重要性分析
        3.3.2 功能价值潜力分析
        3.3.3 恢复的总体构思及原则
        3.3.4 首尔清溪川恢复对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恢复的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恢复的设计策略
    4.1 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恢复的整体设计
        4.1.1 护城河的恢复
        4.1.2 古城墙的恢复
        4.1.3 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4.2 城市滨水生态绿道的打造
        4.2.1 水系的恢复与管理
        4.2.2 生态绿道的形成
        4.2.3 滨水休闲空间的创造
    4.3 城市滨水文化长廊的创建
        4.3.1 滨水文化长廊的形成
        4.3.2 历史文化的展示与传承
        4.3.3 广场美学的营造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基于再生价值的城市废弃铁路空间潜力量化评价及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进程下高铁的兴盛和普铁的衰退
        1.1.2 废弃铁路对城市产生的多重负面影响
        1.1.3 作为城市存量空间的废弃铁路价值被低估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内外城市废弃铁路再生问题的研究及实践
        1.4.2 城市及建筑空间再生量化评价研究现状
2 价值理论下的废弃铁路空间再生策略生成逻辑
    2.1 空间价值评价相关理论
        2.1.1 价值哲学理论
        2.1.2 工业遗产价值理论
        2.1.3 级差地租理论和空间区位理论
        2.1.4 小结
    2.2 美国亚特兰大环线的再生策略生成逻辑
        2.2.1 亚特兰大城市交通变革及转型背景
        2.2.2 亚特兰大环形废弃铁路的再生策略
        2.2.3 亚特兰大环线再生策略生成逻辑
    2.3 法国巴黎贝尔区轨道再生策略生成逻辑
        2.3.1 葡萄酒厂货运轨道废弃及再生背景
        2.3.2 历史保护背景下工业区及轨道再生策略
        2.3.3 贝尔区废弃轨道再生策略生成逻辑
    2.4 京张铁路张家口废弃段再生策略生成逻辑
        2.4.1 冬奥背景下的工业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型
        2.4.2 京张铁路张家口废弃段再生策略
        2.4.3 张家口城市文化轴再生策略生成逻辑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再生价值的城市废弃铁路空间潜力评价研究
    3.1 城市废弃铁路空间潜力评价体系构建原则和思路
        3.1.1 指标选取原则
        3.1.2 指标选取分析过程
    3.2 基于再生价值的评价体系构建
        3.2.1 文化价值指标
        3.2.2 交通价值指标
        3.2.3 生态价值指标
        3.2.4 空间价值指标
        3.2.5 连接价值指标
    3.3 价值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
        3.3.1 文化价值指标量化
        3.3.2 交通价值指标量化
        3.3.3 生态价值指标量化
        3.3.4 空间价值指标量化
        3.3.5 连接价值指标量化
        3.3.6 各价值指标量化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再生策略的城市废弃铁路空间潜力评价模型
    4.1 权重方法比选
    4.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优势
        4.2.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4.2.2 层次分析法的优势
    4.3 指标权重确定步骤
    4.4 本章小结
5 北京市域内部分废弃铁路再生评价实证研究
    5.1 研究范围及评价对象
        5.1.1 北京铁路枢纽铁路分布基本情况
        5.1.2 北京市域内废弃铁路基本分布情况
        5.1.3 北京市域内11条待评价废弃铁路概况梳理
    5.2 北京市域内部分废弃铁路历史梳理
    5.3 北京市域内部分废弃铁路实地调研及风貌完整性评价
    5.4 北京市市域内部分废弃铁路文化再生价值得分
6 北京市域内部分废弃铁路再生价值量化分析及更新策略
    6.1 基于GIS的废弃铁路及沿线城市空间数据量化统计结果
        6.1.1 废弃铁路沿线城市空间POI数据量化统计结果
        6.1.2 废弃铁路沿线城市空间生态数据量化统计结果
        6.1.3 废弃铁路沿线城市空间交通数据量化统计结果
        6.1.4 废弃铁路自身空间数据量化统计结果
        6.1.5 废弃铁路沿线及自身空间数据量化统计及归一化结果
    6.2 北京市域内部分废弃铁路综合再生价值量化评价
    6.3 北京市域内部分废弃铁路空间潜力分析及再生策略
        6.3.1 具有多重再生潜力线路的综合再生策略
        6.3.2 具有特殊再生潜力线路的专项再生策略
        6.3.3 再生潜力较低线路的自发性保护再生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问题与不足
    7.4 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城市废弃铁路空间再生学术调查问卷及结果
作者简历及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道路景观研究 ——以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上篇 理论部分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处在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市道路发展迅速
        1.1.2. 城市道路快速化发展造成城市公共空间缺失和环境质量恶化
        1.1.3. 城市道路建设与城市自然和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之间矛盾凸出
        1.1.4. 城市道路景观的建设理念相对落后
        1.2. 选题的缘由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
        1.4.1. 内容范围
        1.4.2. 需要说明的几个相关概念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1. 学术价值
        1.5.2. 现实意义
        1.6. 研究的方法与路径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路径框架
    2. 城市道路与城市的发展
        2.1. 道路与城市的起源
        2.1.1. 道路与城市的形成
        2.1.2. 城市的发展与道路
        2.1.3. 城市道路相关概念的起源与辨析
        2.2. 传统城市街道的形成与变迁
        2.2.1. 中国传统城市街道的形成与变迁
        2.2.2. 西方传统城市街道的形成与变迁
        2.2.3. 传统城市街道时代的终结
        2.3. 现代城市道路的产生与发展
        2.3.1. 现代城市道路的概念解析
        2.3.2. 现代城市道路系统产生与发展
        2.3.3. 现代城市道路系统的分类与功能
        2.3.4. 现代城市道路系统下的城市发展与危机
        2.4. 新城市道路时代的到来
        2.4.1. 新城市主义:传统城市街道生活的回归
        2.4.2. 紧凑城市:新城市道路体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4.3. 步行城市:后汽车时代的城市道路的价值伦理
        2.5. 本章小结
    3. 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道路景观
        3.1. 城市道路景观概念辨析
        3.1.1. 景观
        3.1.2. 城市景观
        3.1.3. 城市道路景观
        3.2. 城市道路景观的历史变迁
        3.2.1. 街道时代
        3.2.2. 大道时代
        3.2.3. 道路时代
        3.2.4. 后汽车时代:新城市道路景观的回归与创新
        3.3. 新城市道路景观
        3.3.1. 新城市道路景观的三种尺度
        3.3.2. 新城市道路景观的三个构成要素
        3.3.3. 新城市道路景观的四个特性
        3.3.4. 对新城市道路景观四元价值构成的假设
        3.3.5. 基于“四元价值”构成的新城市道路景观形态层次模型
        3.3.6. 新城市道路景观的评价原则
        3.4. 本章小结
下篇:实践部分
    4. 二环城市快速路建设与北京城市发展
        4.1. 北京二环城快速路的前身
        4.1.1. 北京旧城的城墙与城门
        4.1.2. 北京环城交通的原型:京师环城铁路的建设始末
        4.2.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的规划与建设
        4.2.1. 北京城市规划中的“二环路”
        4.2.2. 城墙、城门和护城河的命运
        4.2.3.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的建设
        4.3. 二环城市快速路对北京城市形态的影响
        4.3.1. 二环路对北京城市交通格局的影响
        4.3.2. 二环路对北京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
        4.3.3. 二环路对北京城市文化格局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构成与分析
        5.1.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空间构成
        5.1.1.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5.1.2.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道路桥梁景观空间解析
        5.1.3.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临街建筑景观空间解析
        5.1.4.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绿地景观空间解析
        5.1.5.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水体景观空间解析
        5.2.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行为构成
        5.2.1.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的业态分布与行为分析
        5.2.2.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公共交通布局与行为分析
        5.2.3. 北京二环快速路行为主体类型及行为模式分析
        5.3.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文化构成
        5.3.1.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文化构成的五色和两极
        5.3.2. 北京旧城城墙和城门是二环路景观的文化核心
        5.3.3. 二环路临街建筑记录北京现代与传统文化两极的冲击与融合
        5.3.4. 二环路内部景观空间的文化景观分布及构成
        5.3.5. 二环路外部景观空间的文化景观内容及其作用
        5.3.6. 二环路文化景观与北京城市景观格局的关系
        5.3.7. 二环路文化景观的视觉关系环廊
        5.4. 本章小结
    6.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评价、定位与发展
        6.1.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评价
        6.1.1. 评价的方法:调查与访问
        6.1.2. 调查的结果
        6.1.3. 访问的分析
        6.1.4. 基于调查与访问结果的评价总结
        6.2.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定位
        6.2.1. 关于城市环路(ring road、beltway)
        6.2.2. 关于绿道(greenway)
        6.2.3. 城市环路与绿道的结合:都市型环城绿道概念的提出
        6.2.4. 北京二环都市型环城绿道定位的内涵
        6.2.5. 北京二环都市型环城绿道定位的基础
        6.3.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发展探索
        6.3.1. 有借鉴意义的相关案例
        6.3.2. 北京二环都市型环城绿道改造的理想途径
        6.3.3. 北京二环都市型环城绿道发展的现实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
        7.1. 研究的成果
        7.2. 研究的结论
        7.3. 研究的创新
        7.4. 研究的不足
        7.5. 研究的展望
参考目录
图表目录
附录1:北京二环步行、自行车交通量调查统计表
附录2:北京二环街边游园调查表
附录3:北京二环景观环境评价问卷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滁州东关区域铁路闲置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四、研究框架
第一章 铁路闲置空间再利用相关概念及实践历程
    第一节 铁路闲置空间再利用相关概念
        一、工业遗产保护
        二、铁路废弃地景观更新
        三、闲置空间再生利用
    第二节 铁路闲置空间再利用实践历程
        一、国外实践历程
        二、国内实践历程
    第三节 发展总结与未来展望
        一、国内外铁路闲置空间再利用发展规律
        二、铁路闲置空间再利用的意义
        三、铁路闲置空间再利用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再利用案例研究及其启示
    第一节 国外相关案例分析研究
        一、转型为展览场所的案例分析
        二、转型为城市绿道步行街的案例分析
        三、转型为多功能复合空间的案例分析
    第二节 国内相关案例分析研案
        一、转型为展览、文创场所的案例分析
        二、转型为城市公园绿道的案例分析
        三、转型为城市轨道交通的案例分析
    第三节 相关案例对课题研究的启示
        一、应充分利用其自身特点进行更新再生
        二、应保留历史发展痕迹并与新时代审美相结合
        三、应坚持整体更新的概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东关区域铁路闲置空间现况研究
    第一节 东关区域铁路闲置空间现况分析
        一、区位分析
        二、周边用地情况
        三、周边环境现状分析
    第二节 东关区域铁路闲置空间空间形态、特征及存在问题
        一、空间形态
        二、空间特征
        三、存在问题
    第三节 东关区域铁路闲置空间再利用更新诱因及可行性分析
        一、更新诱因
        二、闲置空间再利用趋势
        三、可行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关区域铁路闲置空间再利用设计实践
    第一节 东关区域铁路闲置空间再利用总体原则
        一、再利用目标定位
        二、再利用原则
        三、再利用功能分析
    第二节 东关区域铁路闲置空间再利用设计方法
        一、交通流线设计
        二、空间布局形式
        三、具体设计方案
    第三节 东关区域铁路闲置空间再利用后续发展设想
        一、持续的维护与绿色智慧发展
        二、商业与特色工作室的进驻与融入
        三、相关活动的开展与推广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项目及科研论文
图录
表录
致谢

(10)基于目的性的既有建筑再利用技术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与研究目的
        1.1.1 研究的背景与缘由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论文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1.2.1 既有建筑的范畴
        1.2.2 再利用的概念
        1.2.3 技术策略的概念
    1.3 既有建筑更新中技术策略综述
        1.3.1 技术的定义及技术观念
        1.3.2 技术的本质特征——合目的性
        1.3.3 再利用技术策略的基础——既有价值
        1.3.4 既有建筑更新的实践过程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
        1.5.1 论文研究框架
        1.5.2 论文的结构
        1.5.3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中、西方既有建筑更新中的技术策略历史演变研究
    2.1 中国古建筑更新中技术策略演变研究
        2.1.1 中国古代时期(古~1840)
        2.1.2 中国近代时期(1840~1949 年)
        2.1.3 现代时期(1950 年~今)
    2.2 西方既有建筑更新中技术策略演变研究
        2.2.1 古代技术时期(古~18 世纪中叶)
        2.2.2 近代技术时期(18 世纪中叶~20 世纪中叶)
第三章 基于历史价值保护目的的技术策略研究
    3.1 关于既有建筑历史价值认知的演变
        3.1.1 文艺复兴运动前对既有建筑历史价值认知
        3.1.2 文艺复兴时期对既有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
        3.1.3 近代对既有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
    3.2 现代既有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及保护技术原则
        3.2.1 现代既有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
        3.2.2 原真性原则指导下的技术策略
        3.2.3 最小干预的技术策略
        3.2.4 可识别性的技术策略
    3.3 历史价值再现的技术策略
        3.3.1 基于建筑考古学的技术策略
        3.3.2 历史信息的拼贴
        3.3.3 形式的模仿
    3.4 既有建筑再利用中的技艺传承
        3.4.1 静态的技艺保护和传承
        3.4.2 动态的技艺保护和传承
第四章 基于功能转换目的的技术策略研究
    4.1 功能更新技术体系的特征性
        4.1.1 技术体系的发展与演变
        4.1.2 功能更新的技术体系——同质体系与异质体系
        4.1.3 功能更新技术体系的特征性
    4.2 既有建筑再利用的结构体系更新
        4.2.1 当代结构体系的特征与分类
        4.2.2 当代结构体系更新的模式
        4.2.3 当代结构体系更新轻型化趋势
        4.2.4 当代结构体系更新装配化趋势
        4.2.5 当代结构体系更新适配化趋势
    4.3 既有建筑再利用的围护体系更新
        4.3.1 围护体系功能的发展演变
        4.3.2 当代围护体系更新的策略
        4.3.3 玻璃在围护体系中的应用:
第五章 基于性能提升目的的技术策略研究
    5.1 既有建筑再利用中的补强加固
        5.1.1 砖石结构的补强加固
        5.1.2 混凝土结构的补强加固
        5.1.3 木结构的补强加固
    5.2 既有建筑再利用中环境性能的提升
        5.2.1 既有建筑中的保温措施
        5.2.2 既有建筑中天然采光设计
        5.2.3 既有建筑中的自然通风设计
    5.3 既有建筑更新中的生态节能设计
        5.3.1 既有建筑改造中再生能源利用
        5.3.2 既有建筑材料的循环再利用
        5.3.3 既有建筑节能的整体化改造
第六章 既有建筑再利用中技术整合与优化策略
    6.1 技术整合与优化策略概述
        6.1.1 作为手段的技术整合
        6.1.2 作为过程的技术优化
        6.1.3 整合与优化的目的:技术的适宜性
    6.2 既有建筑再利用中技术整合与优化模式
        6.2.1 面向过程的整合
        6.2.2 技术策略的整合
        6.2.3 技术要素之间的整合与优化
    6.3 参数化设计在优化整合中的应用
        6.3.1 当代建筑设计中的数字化转型
        6.3.2 参数化在形态择优中的应用
        6.3.3 参数化在加建适配中的应用
        6.3.4 参数化在生产加工的应用
    6.4 “开放建筑”理论指导下的技术整合
        6.4.1 开放建筑理论基础
        6.4.2 开放建筑理论在既有建筑更新中应用
        6.4.3 开放建筑理论的延续——构件分层理论
第七章 我国当代既有建筑再利用技术策略研究
    7.1 我国当代既有建筑再利用技术策略分析
        7.1.1 再利用建筑类型的多样化
        7.1.2 当代国际保护思想的引入
        7.1.3 政策法规的丰富
        7.1.4 参与人员与技术策略的多样化
    7.2 我国当代既有建筑再利用技术策略的不足
        7.2.1 对历史价值评估的缺失
        7.2.2 历史建筑中保护意识缺失
        7.2.3 技术干预程度上的误区
    7.3 既有建筑再利用技术策略之思考
        7.3.1 再利用资金渠道的多元化
        7.3.2 适当的政策鼓励
        7.3.3 建立更加紧密的学科联系
        7.3.4 关于建筑耐久性之思考
附录 1 利顺德大饭店修缮改造中的技术策略
图片来源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历史建筑改建中的原有部分保护问题——从原京奉铁路北京正阳门东车站改建工程谈起(论文参考文献)

  • [1]历史建筑改建中的原有部分保护问题——从原京奉铁路北京正阳门东车站改建工程谈起[A]. 张复合. 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六、七合辑, 1994
  • [2]北京前三门护城河历史地段恢复概念设计研究[D]. 任世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3]北京近代建筑史研究与北京现代城市建设[A]. 张复合. 建筑史论文集(第15辑), 2002
  • [4]北京近代建筑史研究与北京现代城市建设[J]. 张复合. 建筑史论文集, 2002(01)
  • [5]基于再生价值的城市废弃铁路空间潜力量化评价及更新策略研究[D]. 代书剑.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道路景观研究 ——以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为例[D]. 李磊. 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7]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A]. 张复合. 建筑史论文集(第14辑), 2001
  • [8]滁州东关区域铁路闲置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D]. 樊瑾. 苏州大学, 2019(04)
  • [9]中国近代建筑史教学的回顾与展望[J]. 刘亦师. 新建筑, 2013(01)
  • [10]基于目的性的既有建筑再利用技术策略研究[D]. 刘寅辉. 天津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历史建筑改造中对原有部分的保护——来自原京丰铁路北京正阳门东站改造工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