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etallogenic geochemistry of Sb-mineralization in southern margin of North China platform(论文文献综述)
李振生,江柔柔,马学婷,张妍,李全忠,张交东[1](2021)在《华北克拉通南部熊耳盆地晚前寒武纪年代地层格架和演化》文中认为熊耳盆地发育华北克拉通最齐全的晚前寒武纪地层,是认识华北克拉通晚前寒武纪沉积和构造演化历史的理想地区。依据收集和自测的38个碎屑岩和23个岩浆岩样品的锆石年代学数据,结合岩相区域对比、沉积古地理格局继承关系等,细化年代地层格架和分析盆地构造属性,重塑熊耳盆地晚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历史及沉积古地理格局。重新厘定的晚前寒武纪年代地层格架将熊耳盆地演化划分为六个阶段:早长城世裂陷、晚长城世断陷、蓟县纪坳陷、待建纪早期坳陷、青白口纪坳陷及晚震旦世冰期坳陷,以及早长城世末期、待建纪中晚期和南华纪—早震旦世三期重要的沉积间断。熊耳盆地存在晚长城世和青白口纪两期碰撞型—伸展型的盆地属性转换,支持北秦岭地体与华北克拉通多期拼贴—裂解的演化模式。中元古代早长城世—待建纪早期的火山-沉积岩系及1.64~1.47 Ga非造山岩浆事件是Columbia超大陆裂解的地质响应,青白口纪早期碰撞型沉积岩系和晚期伸展型火山-沉积岩系分别是Rodinia超大陆汇聚和裂解的地质响应。
李文杰[2](2021)在《川东南奥陶系桐梓组储集空间的形成与差异化保存机理》文中认为四川盆地是我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之一。盆地内油气资源丰富,已在震旦系-中三叠统海相层系中发现了一系列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近年来,寒武系龙王庙组、沧浪铺组与洗象池群碳酸盐岩不断取得新发现与新突破,有力揭示了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领域的广阔勘探前景。目前,四川盆地奥陶系油气勘探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但前期研究发现,奥陶系桐梓组碳酸盐岩油气显示良好,尤其是川东南地区桐梓组白云岩厚度较大,存在滩相发育区,具备形成优质储集层的基础条件。然而,针对川东南地区桐梓组的总体研究程度低,油气地质条件有待明确,寻找优质储层是实现其油气勘探突破的关键。基于此,本文针对川东南地区桐梓组碳酸盐岩,以“储集空间的形成与差异化保存”为主线,综合运用碳酸盐岩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理论,充分利用野外露头资料,以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流体包裹体、碳氧锶同位素与常微量元素测试等手段为主要方法,从沉积特征、储集空间与成岩作用特征分析着手,在沉积-成岩体系下重点剖析了旋回性沉积作用、溶蚀作用与白云石化作用对储集空间发育的影响,详细讨论了孔洞缝胶结(充填)物流体性质与成因,建立了储集空间演化模式,明确了储集空间的形成与差异化保存机理,查明了相关控制因素,并提出了桐梓组有利勘探方向。研究表明:(1)桐梓组岩性复杂,通过岩石微相分析,将桐梓组划分为29种岩石微相;以微相组合作为指相标志,对沉积环境进行了解释,认为桐梓组发育泻湖、潮坪、混积潮坪、浅滩、滩间海与台内洼地等6种沉积环境,具有泻湖-潮坪、泻湖-浅滩-潮坪、台内洼地-泻湖-潮坪(浅滩)、台内洼地-滩间海-浅滩、滩间海-浅滩-潮坪、浅滩-泻湖与浅滩-滩间海-台内洼地等7种典型的沉积序列组合。(2)桐梓组发育2个完整的三级层序和1个三级层序上升半旋回,三级层序格架内沉积环境经历了开阔台地(SQ1TST)→局限台地(SQ1HST~SQ2HST)→开阔台地(SQ3TST)的旋回性演化。明确了桐梓组相带分布规律,建立了“洼湖相承、滩坪交互、浅滩成带”的浅海碳酸盐台地沉积模式,指出围绕台内洼地和泻湖,以潮坪环境为主,浅滩与潮坪交互叠置发育,台内浅滩主要分布在利川-石柱-武隆-南川-习水-古蔺一带。(3)桐梓组发育晶间孔/晶间溶孔、残余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窗格孔/膏模孔、溶孔、溶洞、成岩缝、构造缝和溶蚀缝等多种类型储集空间。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构造破裂作用、烃类充注对储集空间的形成与演化起到建设性作用;压实和压溶作用、埋藏胶结作用、过度白云石化作用与重结晶作用造成储集空间遭到破坏。晶间孔、晶间溶孔、残余粒间孔、粒间溶孔、溶孔与溶洞是桐梓组主要的有效储集空间,裂缝发育频率相对较低,且多数被充填,储集性能相对偏差。(4)桐梓组发育同生期、早成岩期、埋藏期和表生期溶蚀作用。同生期-早成岩期溶蚀作用分别受高频层序、三-四级层序相关的相对海平面下降所驱动,主要对局限台地浅滩和潮坪沉积物进行溶蚀改造,形成的多类型溶蚀孔洞是桐梓组储集空间的主要来源。埋藏期溶蚀作用与有机质生烃、TSR反应形成的酸性流体以及深部热液相关,主要表现为对先存储集空间的继承和调整,不造成储集空间的显着净增加。表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发生时间晚、规模小,形成的储集空间不具备油气储集意义。(5)桐梓组白云岩/石类型多样,发育泥晶白云岩(Dol-1)、粉晶白云岩(Dol-2)、粉细晶白云岩(Dol-3)、(残余)颗粒白云岩(Dol-4)和灰岩基质中的粉-细晶白云石(Dol-5)等5种类型基质白云岩/石,以及粉-细晶白云石(Cd-1)和异形白云石(Cd-2)等2种类型白云石胶结(充填)物。依据白云岩/石结构特征、晶体类型与地球化学参数,认为基质白云岩/石流体性质相似,白云石化流体来源于同期海水,其中Dol-1~Dol-4形成于蒸发浓缩-渗透回流白云石化过程,Dol-5是埋藏白云石化作用的产物;结合流体包裹体数据,认为Cd-1与Cd-2成岩流体为桐梓组地层内部封存的海源流体,形成于正常的地层埋藏增温过程,未受到异常热事件的影响。(6)桐梓组储集空间的形成取决于旋回性沉积作用、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与构造作用。旋回性沉积作用是储集空间发育的基础,决定岩石组分和结构与有利沉积相带,控制早期溶蚀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的范围与强度;溶蚀作用是储集空间形成的重要机理,同生期-早成岩期溶蚀作用是储集空间发育的关键因素;白云石化作用对于改善晶粒碳酸盐岩储集性能具有积极意义;构造作用形成的多期次裂缝,是储集空间发生改造或优化的重要条件。储集空间的差异化保存取决于埋藏胶结作用强度、白云石化作用程度与烃类充注程度。埋藏胶结作用形成的胶结(充填)物,是导致储集空间受到破坏的重要原因;白云石化有效抑制了后期胶结作用,增强了岩石抗压实压溶能力,是早期储集空间保存的关键因素;烃类充注有利于先存储集空间的保存,决定了储集空间的最终有效发育程度。(7)桐梓组碳酸盐岩孔渗条件总体较差,但受建设性成岩作用改造可发育相对高孔、高渗的储集层段,勘探前景总体可观。川东南地区桐梓组勘探目标应立足于局限台地浅滩和潮坪沉积,I类有利区位于古蔺-赤水-綦江-习水一带,II类有利区位于涪陵-石柱-南川一带。
何登发,包洪平,开百泽,魏柳斌,许艳华,马静辉,成祥[3](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及其邻区关键构造变革期次及其特征》文中指出鄂尔多斯盆地为典型的克拉通内盆地,油、气、煤、盐、铀等矿产资源丰富。研究构造运动的期次、序列与性质将为揭示克拉通盆地的成因与演化过程奠定基础,同时也将为探讨多种能源、矿产资源赋存的内在机制提供依据。基于近年来的高精度区域反射地震剖面和深井资料,结合周缘地质露头分析,通过厘定鄂尔多斯盆地的关键构造变革时期,建立了盆地演化的时-空框架。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由下至上发育10个区域不整合面,分别为长城系、蓟县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第四系底界不整合面;盆地发育中元古界、寒武系—奥陶系、上石炭统—三叠系、侏罗系、下白垩统和新生界6个构造-地层层序。鄂尔多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受控于周缘板块构造作用,经历了中元古代早—中期大陆裂解、寒武纪—中奥陶世被动大陆边缘、晚奥陶世主动大陆边缘形成与碰撞造山、晚石炭世—二叠纪末期周缘裂解、中生代早期大型陆内坳陷、中生代中—晚期陆内前陆盆地和新生代周缘断陷等演化过程。鄂尔多斯盆地岩石圈深部的构造作用相对活跃,盆地内部发育中奥陶世、中—晚三叠世、早白垩世与晚中新世4期中酸性、中基性火山活动,其中,早白垩世晚期的火山活动强烈。结合周缘板块构造事件、盆内岩浆活动和盆地沉降-隆升过程分析,鄂尔多斯盆地经历了新元古代、晚奥陶世、中—晚三叠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新生代5个关键构造变革期,这些构造变革期控制了盆地的构造演化和地质结构,对鄂尔多斯盆地的油气分布产生了深远影响。
李俊建,彭翼,张彤,宋立军,倪振平,周继华,白立兵,郭国海,党智财[4](2021)在《华北地区成矿单元划分》文中认为华北地区地处古亚洲、特提斯和环太平洋三大构造体系交汇部位,地质演化历史悠久,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160余个矿种、15 000余处矿产地,其中油气、煤矿、铀、金、稀土、钼、铁、铝土矿、铅锌银、石墨、萤石、磷、耐火粘土、金刚石等矿产储量占全国前列,构成了多处重要的国家级能源资源基地。近年来,随着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和科研工作的深入,原有矿产储量持续增加,同时不断有许多新地域、新层位、新类型、新深度的矿床/矿体发现,显示出华北地区具大的找矿潜力。本文在全国成矿单元划分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对华北地区重要成矿单元进行了统一厘定。提出该区Ⅰ级成矿域隶属于古亚洲成矿域、滨太平洋成矿域和秦祁昆成矿域,共划分出6个Ⅱ级成矿省,18个Ⅲ级成矿带,67个Ⅳ级成矿亚带和255个Ⅴ级矿集区。其中古亚洲成矿域涉及准噶尔和塔里木2个成矿省,划分出2个成矿带、4个成矿亚带和8个矿集区;滨太平洋成矿域涉及大兴安岭、华北陆块和秦岭-大别3个成矿省,划分出15个成矿带、62个成矿亚带和245个矿集区;秦祁昆成矿域涉及阿尔金-祁连成矿省,划分出河西走廊成矿带、阎地拉图成矿亚带和2个矿集区。依据主要金属矿床矿石矿物的Re-Os、Sm-Nd和40Ar-39Ar同位素年龄,提出二连-东乌旗成矿带自西向东成矿年龄逐渐变新(297 Ma~237.9 Ma~187.11 Ma~161.3 Ma~131 Ma),为一条华力西晚期、燕山期的斑岩型、接触交代型和热液型金属矿床成矿带,同时还是新生代油气、砂岩型铀矿集中区。
王天顺,付勇,何伟,龙珍,刘阳,龙克树[5](2021)在《中国铝土矿碎屑锆石记录与物质来源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碎屑锆石原位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质记录是判定沉积物源的有效手段。我国铝土矿分布面积广,产出时代多,本文通过总结我国主要成铝区碎屑锆石年龄频谱,对物质源区进行限定,结合古环境、岩相古地理等对沉积过程进行还原模拟,认为华北地块铝土矿锆石主要来自地块南北两侧构造单元早志留世、晚石炭世期间形成的岩浆岩体,这些岩浆岩体经过风化剥蚀之后直接由锆石源区运输至沉积盆地进行沉积。黔北—渝南、黔中成铝区中铝土矿的锆石可能主要来自扬子地块西部和东部边缘新元古代岩浆岩体,黔北—渝南成铝区可能由华南地块南部的黔中、雪峰隆起作为直接源区,黔中成铝区可能由扬子地块西侧康滇古陆作为直接源区;滇东南-桂西成铝区锆石可能主要由成铝区西北、西南方向同期构造运动形成的岩浆岩提供,其成矿物质可能也是由锆石源区直接搬运至沉积盆地沉积。
闫纪元[6](2021)在《运城盆地及北侧孤山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与隆升-剥蚀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生代以来,受青藏高原的隆升以及太平洋向西俯冲的影响,中国地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由中生代时期东高西低的地貌态势逐步演化形成西高东低的三级阶梯地貌。华北西部鄂尔多斯周缘形成环鄂尔多斯地堑系,包括鄂尔多斯西缘银川-吉兰泰断陷盆地、北缘河套盆地、南缘渭河盆地及东缘山西地堑系。这些地堑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层,其中银川盆地新生代地层最厚处达7000 m,河套盆地最厚处达14800 m,渭河地堑最厚处达8000 m,山西地堑系最厚处达5000 m。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的山西地堑系与其他几个边缘裂陷不同,它由一系列走向北北东方向排列的斜列断陷盆地组成,从北往南有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等组成。与此同时,随太行山的隆升,华北东部经历长期持续伸展作用,形成广阔的伸展裂陷与坳陷盆地,广泛接受沉积。尤其是黄河贯通以来,华北西部整体进入剥蚀状态,在华北东部形成了巨大的黄河冲积平原。研究和限定华北西部与东部之间的隆升-剥蚀-搬运-沉积过程,对认识我国华北地区晚新生代地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运城盆地位于山西地堑系南部,盆内最深处新生界厚度超过5000 m。有意义的是,运城盆地北侧的孤山高于地表700余米,加上被新生代沉积所埋藏的300余米和本文获得的孤山岩体2.1-3.3 km的侵位深度,孤山隆升的高度至少达3.1-4.3 km。目前孤山完全由裸露的花岗闪长岩体组成,表明侵位时的前寒武纪及古生代、中生代围岩都已经剥蚀殆尽,这巨量的物质除了沉积在运城盆地本身之外,大部分应该被黄河搬运到华北平原沉积下来。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运城盆地什么时间开始发育?孤山的快速抬升发生在什么时间?巨大的侵蚀作用发生在什么时间?等等。因此,对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以及北侧孤山剥蚀过程的研究,可以为探讨青藏高原构造域和太平洋构造域在华北地块中部的表现、山西地堑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理解华北东、西部晚新生代的隆升-剥蚀-搬运-沉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在博士论文工作期间参加中国地质调查局1∶50000《上郭幅(I49E005012)》和《运城县幅(I49E006012)》地质填图,对运城盆地及北侧峨眉台地地层、构造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运城盆地SG-1孔进行了地层序列划分研究,并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分析和精细的磁性地层年代学研究,探讨了晚新生代盆地的沉积演化历史。进而通过多种环境代用指标,分析了构造和气候作用对盆地沉积过程的影响。并采用碎屑锆石物源示踪手段,讨论了盆地北缘地貌和水系演变过程。另一方面,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U-Th-Sm)/He测年等低温热年代学和宇宙成因核素年代学分析等手段对孤山的隆升剥蚀过程以及侵蚀速率进行了约束。主要取得以下的认识:1.SG-1孔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运城盆地最老时代为9.1 Ma,盆地很可能从这个时期开始发育,这恰恰是青藏运动序幕发生的时间,也即青藏高原隆升扩展的影响至少在9.1 Ma已经到达华北克拉通中部。另一方面,盆地沉积速率或沉积相在3.6 Ma、1.2 Ma和0.2 Ma发生显着变化,分别与青藏运动A幕、昆黄运动和共和运动发生的时间一致,显示青藏高原隆升和向北东向扩展一直控制盆地的发育演化过程,暗示着运城盆地、甚至山西地堑系及整个鄂尔多斯周缘地堑系的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和向北东方向的扩展有密切的成因关系。2.晚新生代盆地北部以河流沉积为主,构造活动和侵蚀基准面的变化对于盆地沉积环境演化起到了主导作用,SG-1孔岩心环境代用指标(粒度、色度、磁化率)表明气候作用对运城盆地的沉积有重要影响。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表明运城盆地北部沉积物主要来自于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块。由于伸展作用的持续进行,汾河在3.6 Ma左右形成,并在峨眉台地中部ND-1孔中揭露出相关沉积,0.72Ma汾河河道出现在峨眉台地东部,0.20 Ma左右汾河彻底退出运城盆地。3.孤山的隆升剥蚀过程是本文研究约束运城盆地形成与沉积演化发展过程的重要方面。本文采用幂函数关系角闪石全铝压力计,通过结晶压力计算出了孤山花岗闪长岩岩体的侵位深度在2.1-3.3km。现今孤山海拔高度1411 m,距离峨眉台地地表约700m,而峨眉台地新生界约300m,这意味着孤山花岗闪长岗岩体剥露抬升的最小高度在1000 m。加上侵位深度,中新生代运城地区地壳抬升幅度可能高达3.1-4.3 km。4.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和(U-Th-Sm)/He揭示了孤山120-90 Ma和50-30 Ma两次快速隆升剥露事件,作者认为30 Ma左右孤山已经隆升到接近现在的高度。物源分析结果表明,孤山花岗闪长岩体可能在8.7 Ma之前就已经暴露出地表。ND-1孔在143.2 m深处(~3.6 Ma)发育富含孤山花岗闪长岩碎屑的沉积层,而在SG-1孔629.5m深处(~8.7 Ma)出现大量孤山花岗闪长岩的碎屑锆石年龄,表明孤山花岗闪长岩至少在8.7 Ma围岩已剥蚀殆尽,岩体直接暴露,考虑到这一时间与盆地形成时间接近,我们推测在运城盆地形成之前,孤山花岗闪长岩体便已经完全剥露出。5.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沉积过程与孤山隆升剥蚀过程,也清楚地反映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运城盆地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向东扩展有密切关系,而且盆地自形成之后的发展一直受制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构造作用。孤山花岗闪长岩体裸露于地表之上700 m,表明围岩及岩体在30~8.7 Ma期间,剥蚀厚度至少3.1-4.3 km,除运城盆地接收部分沉积外,大量的沉积物被搬运并沉积到华北黄河冲积平原,形成巨大的黄河冲积扇体。6.孤山岩体山顶至坡底剖面上的宇宙核素样品分析结果显示,孤山在39.5-26.5 ka以来经历了强烈的侵蚀过程,侵蚀速率(16.3-23.6 mm/ka)与青藏高原接近,这可能是由于晚更新世黄河贯通导致的区域侵蚀基准面的下降所致,区域地貌在该时期定型。
李浩然[7](2021)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周缘显生宙陆相火山岩区多金属成矿作用研究》文中指出柴达木周缘位于青藏高原的北缘,中央造山带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东昆仑和祁连两大造山带。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复杂的构造环境、频繁的岩浆活动及不同程度的变质作用,记录了区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的造山旋回过程,不仅造就了区内异常丰富的矿产资源,同时也是揭秘大陆岩石圈时空结构及不同圈层相互作用和显生宙地球动力学演化的理想试验地。论文选取了柴达木周缘近年来新发现的产在陆相火山岩区的具有代表性的6个典型矿床为研究对象,强调野外实际调研地质现象,结合详细的室内观察分析,系统的总结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准确厘定矿床成因类型。对矿区内的火山岩及中酸性侵入岩开展岩石学、锆石LA-ICP-MS、全岩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的综合研究,结合矿相学、流体包裹体、H-O同位素等一系列实验方法,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柴北缘造山带内牦牛山组酸性火山岩结晶年龄为407Ma、378Ma、377Ma,结合该时期前人的研究资料,系统的总结了加里东期-华力西期陆陆碰撞-后碰撞的动力学演化事件,~410Ma的时间点为重要的同碰撞到后碰撞的构造体制转换时间,此时柴北缘地区发生板片断离事件,整体从挤压造山环境转为伸展环境,标志着正式进入后碰撞伸展阶段,随着地壳持续增厚在~380Ma发生岩石圈拆沉,大量的幔源岩浆上涌。本文获取的柴北缘晚华力西期-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结晶年龄为240Ma、232Ma、230Ma,加里东期造山运动结束后,柴达木地块已经与祁连地块拼贴完成,本文研究认为该时期并未裂解出新的洋盆,而是与东昆仑造山带一同受巴颜喀拉洋北向俯冲作用影响。通过对东昆仑造山带中生代火山岩详细研究发现具有明显岩性差异、时代差异和构造背景差异的两期火山岩事件,而非前人认为的均为鄂拉山组,基于上述地质事实,本文建议将鄂拉山组解体,并建立夏河组,与传统的鄂拉山组火山岩相区分。夏河组成岩年龄为印支早期,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特征显示其源区来源于俯冲板片脱水交代形成的富集地幔与熔融的镁铁质地壳形成的混合岩浆,形成于巴颜喀拉洋北向俯冲于柴达木陆块之下的活动大陆边缘背景。传统的鄂拉山组火山岩,其成岩年龄为印支晚期,源区具有强烈壳-幔混合岩浆特征,形成于陆陆碰撞之后的后碰撞伸展-强烈的岩石圈拆沉背景。由此可见,柴周缘显生宙存在三期陆相火山岩,而非前人认为的两期。本文对选取的六个典型矿床进行了细致的野外和室内工作,研究认为:柴北缘达达肯乌拉山多金属矿为热液脉型矿床,非VMS型矿床。孔雀沟-哈布其格钼(铜)多金属矿床具有典型的面型蚀变特征为斑岩型矿床,虽然目前研究程度较低,但是展现出巨大的找矿潜力。东昆仑造山带夏河铜多金属矿为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鄂拉山口铅锌矿、哈日扎银多金属矿和那更康切尔银多金属矿为浅成中低温热液脉矿床。其中夏河,鄂拉山口和哈日扎均非前人认为的斑岩型矿床。鄂拉山口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主要有气液两相和含CO2三相,属于H2O-Na Cl-CO2体系,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和大气水的混合,硫同位素显示具有多元性,受酸性岩浆和地层共同影响。夏河铜多金属矿床以气液两相和含CO2三相为主,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具有深源性,演化到晚期大量大气降水参与成矿,硫同位素来源于中酸性岩浆活动。哈日扎和那更康切尔矿床流体包裹体以CO2三相和气液两相为主,C-H-O-S-Pb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具有幔源初生水特征,铅来源于幔源和地壳的混合,硫同位素显示具有幔源硫的特征,此外首次在那更康切尔矿区发现碲化物的存在,种种迹象体现了深部地质作用对银多金属矿床的控制作用。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之上,总结区域成矿作用与地球动力学背景的耦合关系,东昆仑造山带在晚华力西期-印支期巴颜喀拉洋北向俯冲的过程中,将大量的水和金属硫、亲流体的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卤素以及其他组分输送到上地幔中,为形成富含Ag、Au成矿物质的幔源C-H-O流体相提供了基础。与此同时形成了一系列区域性大断裂、大型剪切带及次一级的褶皱和断裂控矿构造,该时期幔源岩浆底侵导致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混合岩浆沿断裂上侵携带了成矿物质,在上升过程中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导致金属硫化物沉积形成如本文鄂拉山口和夏河矿床。演化到印支晚期洋盆闭合之后,区域经历强烈的构造体制转换,储存在上地幔的大量富含Ag、Au等金属元素的幔源C-H-O流体沿深大断裂运移至浅部地壳,成矿流体运移的过程中,也同样不断萃取围岩的成矿元素,在运移至浅部时,在大气降水的参与下,最终沉淀形成银多金属矿床。明确了产在柴周缘陆相火山岩区的矿床的找矿方向,既寻找形成深度较浅的矿床类型,如斑岩型矿床,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和部分热液脉型矿床。由于中生代柴北缘远离俯冲带,因此东昆仑造山带成矿作用明显强于柴北缘地区。由于陆相火山岩区剥蚀深度较浅,本文认为陆相火山岩区是接下寻找此类Ag多金属矿床的重点靶区。本文以新的视角,内容涵盖丰富,将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相结合,提出了部分前瞻性探索和实践经验的总结规律。进一步厘清了柴达木盆地周缘成矿作用与地球动力学的耦合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在观点、方法、阐述过程及结论方面不足之处,承蒙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谭雨蕾[8](2021)在《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与含铀层识别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营铀矿为例》文中提出铀矿资源作为国家能源-战略型资源,是我国军工/军事、国防工业、能源开发及国民经济有序增长的重大需求之一。砂岩型铀矿是目前所有铀矿类型中最具开采潜力的铀矿床,表生铀元素伴随着岩石的剥蚀、水解及风化,铀元素迁移及富集成矿均需要较为特殊的盆地沉积条件及盆地构造背景,使得砂岩型铀矿在成矿过程呈现一定的空间选择性分布规律,在垂向空间分布上具有成层性、分带性等特征。因此,砂岩型铀矿垂向空间展布特点和分带特征对其成矿规律与资源预测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本论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营铀矿床这一典型砂岩型铀矿床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球物理钻孔测井定量数据及地层年代信息等定性数据,对铀矿化、铀异常及铀元素在垂向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及变异特征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给出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二维分带特征与三维可视化,完成含铀层识别的二维含铀层异常区段分带和三维异常区域圈定,为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的垂向空间分布特征和区域成矿特点及砂岩型铀矿资源预测提供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本论文提出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与含铀层识别研究属于砂岩型铀矿空间复杂环境中的非线性模型研究,具有大样本,变量多,定性数据与定量数据融合等特点,属于典型砂岩型铀矿地质数据分析范畴,即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尺度、不同分辨率下的砂岩型铀矿数据进行非线性方法研究的一种探索与尝试。论文中提出的三种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及含铀层识别研究概述如下:(1)基于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该方法以盆地构造特征、地质背景及沉积环境为依据,根据傅里叶变换理论及功率谱密度思想建立空间谱度量,运用钻孔测井数据中的伽玛测照射量率(n C/kg·h)曲线数据进行试算研究,在垂向空间范围内对含铀层进行识别提取,根据识别出的含铀层深度位置,进行空间垂向二维分带展布特征与空间垂向三维异常区域可视化研究,完成研究区砂岩型铀矿含铀层异常区段识别和圈定工作。(2)基于空间标度分析-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该方法利用空间标度分析对多种测井数据(包括伽玛测照射量率(n C/kg·h)、定量伽玛测照射量率(n C/kg·h)、孔径(mm)、自然电位(mv)、视电阻率(Ω·m)、密度(g/cm3)等)进行综合分析,再结合空间谱度量思想在垂向空间范围内对含铀层进行识别提取,根据识别出的含铀层深度位置,完成空间垂向二维分带展布特征与空间垂向三维异常区域可视化研究,与空间谱度量方法相比,该方法将影响铀成矿的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可弥补单一伽玛照射率曲线在实际砂岩型铀矿探测中的不足。(3)基于广义相关分析-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该方法运用地层年代定性数据对多条测井曲线定量数据进行约束性分析,融合广义相关分析及空间谱度量对上述两类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含铀层识别提取结果完成空间垂向二维分带展布特征与空间垂向三维异常区域可视化研究。与上述两种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将地层年代定性数据应用到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中,同已知矿化信息相比较,可以更加精确的对含铀层进行识别提取。砂岩型铀矿属于比较特殊的矿产资源,需在特殊的地质背景下才能富集成矿。本论文综合考虑影响砂岩型铀矿成矿的各类因素,分别基于不同类型数据(钻孔测井数据和地层年代信息)提出一系列空间垂向分带方法,从而进行含铀层精确识别。进而为砂岩型含铀盆地空间垂向分带体系建立及砂岩型铀矿资源预测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方法。
张天兵[9](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早古生代晚期构造—沉积格局转变及地质意义》文中认为大型沉积盆地的发育和消亡往往受区域动力学环境控制,其构造格局和沉积充填往往具有较好的响应和记录。早古生代晚期是华北克拉通海相盆地走向消亡的关键时期,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经历了由被动大陆边缘向主动大陆边缘转化的过程,其构造格局-沉积充填对探讨鄂尔多斯盆地发展演化、区域动力学背景和油气潜力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演化为主线,结合野外露头剖面、地震资料、钻井资料及相关测试分析,重点关注和综合分析了盆地南部早古生代晚期构造格局变化和沉积充填过程、构造-沉积事件及剥蚀改造特点,并以同期凝灰岩夹层为纽带,厘定早古生代晚期构造-沉积环境转变的时限,初步探讨了其发生的动力学背景,并结合盆地南部潜在烃源岩特征与隆凹构造格局,对该区油气勘探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价,主要取得了以下结论和认识:(1)基于对盆地南部下古生界大量野外露头、地震剖面及钻井等资料的分析,指出盆地南部于早古生代晚期(平凉期)构造格局和沉积充填出现了明显转变。由早、中期(寒武纪-早中奥陶世)广泛分布、厚度稳定的以浅水碳酸盐岩、碎屑岩为主的沉积,转变为晚期(平凉期)发育局限、向南地层厚度迅速增大,且以深水薄层页岩、硅质岩为主的沉积,同期正断层大量发育;构造格局经历了由大陆边缘坳陷、开阔台地向深水斜坡环境的转变。(2)综合分析,认为早古生代晚期(平凉期开始),盆地南部碎屑流、重力流和硅质岩等代表深水环境沉积的出现,同期凝灰岩夹层的大量发育,盆地西南部中央古隆起的快速隆升及同沉积正断层的出现;西南部上、下古生界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晚加里东时期的沉积间断和地层遭受强烈剥蚀等现象,是早古生代晚期盆地南部由被动大陆边缘向主动大陆边缘转化的构造-沉积响应。(3)通过对盆地南部早古生代晚期(平凉期)凝灰岩(斑脱岩)夹层岩石学、赋存层位、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的综合研究,认为稳定的较深水体环境是凝灰岩得以保存的关键,进一步明确了该区凝灰岩源岩以中、酸性岩浆为主,形成于火山岛弧环境,发育时限主要集中于晚奥陶世桑比期-凯迪期(449~453Ma);结合凝灰岩由南向北减薄的展布特点,认为早古生代晚期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构造-沉积体系的转变,与其南侧秦岭地区商丹洋盆的消减、闭合过程具有密切的时空联系。(4)有机碳及热演化史等综合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下古生界寒武系暗色泥岩和奥陶系平凉组泥页岩为该区潜在的烃源岩层系;早古生代晚期盆地西南部中央古隆起的进一步发育及其东南、西南侧奥陶系深凹陷的出现,构成了良好的古隆起、古凹陷及区域不整合面配置结构,并保存至今,是该区早古生代潜在的油气勘探有利区。
潘星[10](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新元古代成源环境与有机质富集机制》文中研究表明中-新元古代大气氧含量较低,生物低等,无陆相有机质发育,且地层时代较老,经历多期构造抬升和热演化事件,元古代时期是否发育成烃生物?代表古生产力的生物丰度如何?沉积后有机质是否保存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元古代油气勘探的研究核心与难点。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大量中新元古界油气藏、油气苗和富有机质岩石的发现,中-新元古界表现出一定的勘探潜力,这些烃源岩多分布在克拉通裂陷槽内。中国华北克拉通元古代裂陷槽发育,北缘的燕辽地区发育多套元古界烃源岩,如串岭沟组、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南部裂陷槽内是否发育烃源岩值得关注。鄂尔多斯盆地元古界热演化程度高、区内钻井少,常规烃源岩评价失效。因此,本文拟以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新元古界为目标层系,从有机-无机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深化认识中-新元古代的成源环境和有机质富集机制。通过主微量+稀土元素、生物化石,对构造背景、物源性质、气候风化、成烃生物等成源环境进行了分析。利用生产力和氧化还原条件代理指标与TOC的协同关系揭示有机质富集机制、草莓状黄铁矿的原位Fe、S同位素研究有机质矿化降解机制,总结出暗色泥岩的形成模式。为下一步寻找烃源岩提供了理论依据。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在Columbia超大陆裂解背景下发育元古代裂陷,凹陷期沉积滨海相白草坪组(1817±22Ma)和浅海陆棚相的崔庄组(1648.4±6.5Ma)碎屑沉积,在Rodinia超大陆裂解背景下沉积震旦系罗圈组(~543Ma)砂泥互层,三个层组中的暗色泥岩为潜在烃源岩层系。(2)白草坪组为长英质物源为主的干旱气候环境,成烃生物以原核生物和疑源类为主,成源条件较差;崔庄组为以长英质物源为主的温湿气候环境,中等化学风化,成烃生物以蓝藻、细菌等原核生物为主,具备成源条件;罗圈组为以大陆拉斑玄武岩为主要物源,气候温暖湿润,热液发育,成烃生物以微球形浮游藻为主,成源条件较好。(3)崔庄组暗色泥页岩TOC均值为0.59%,崔庄组生物Ba含量整体<400ppm,生产力低下,且代理指标与TOC没有明显的相关性;V元素富集明显,但未达到静海环境中500ppm的超富集状态,指示非硫化缺氧沉积环境,其与TOC较好的正相关性表明底水的氧化还原条件控制有机质的富集。(4)白草坪组和罗圈组TOC含量较低,基本<0.4%。罗圈组生产力在三个层组中最高,热液发育,营养元素富集;缺氧-硫化的底水环境指示较好的保存条件;有机质沉降后发生BSR作用矿化降解,残余TOC不高。白草坪组生产力与崔庄组相当,均较低;V元素富集不明显,频繁海平面升降使有机质保存较差,成源潜力不明显。
二、Metallogenic geochemistry of Sb-mineralization in southern margin of North China platform(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etallogenic geochemistry of Sb-mineralization in southern margin of North China platform(论文提纲范文)
(1)华北克拉通南部熊耳盆地晚前寒武纪年代地层格架和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董家组和黄连垛组碎屑锆石年代学分析 |
2.1 岩石学特征 |
2.2 分析方法 |
2.3 分析结果 |
3 年代地层格架分析 |
3.1 年代地层基础框架 |
3.2 白术沟组时代探讨 |
3.3 黄连垛组和董家组时代探讨 |
3.4 五佛山群时代探讨 |
4 沉积构造背景分析 |
4.1 沉积构造背景判别方法 |
4.2 沉积构造背景判别结果 |
5 沉积构造演化 |
5.1 早长城世裂陷盆地 |
5.2 晚长城世断陷盆地 |
5.3 蓟县纪坳陷(陆表海)盆地 |
5.4 待建纪早期坳陷盆地 |
5.5 青白口纪坳陷盆地 |
5.6 晚震旦纪世冰期坳陷 |
6 结论 |
(2)川东南奥陶系桐梓组储集空间的形成与差异化保存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成因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四川盆地奥陶系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概况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2.2.1 奥陶系地层划分对比 |
2.2.2 奥陶系地层发育特征 |
2.3 研究区构造演化 |
第3章 沉积特征与环境演化 |
3.1 微相类型及组合特征 |
3.1.1 微相类型 |
3.1.2 微相组合与沉积环境 |
3.2 层序地层特征 |
3.2.1 层序界面特征 |
3.2.2 层序构成特征 |
3.3 层序格架内的沉积演化 |
3.4 相带分布规律与沉积模式 |
3.4.1 岩相古地理与相带分布特征 |
3.4.2 沉积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储集空间与成岩作用发育特征 |
4.1 样品与实验方法 |
4.2 储集空间类型 |
4.2.1 组构选择性储集空间 |
4.2.2 非组构选择性储集空间 |
4.3 成岩作用类型 |
4.3.1 建设性成岩作用 |
4.3.2 破坏性成岩作用 |
4.3.3 保持性成岩作用 |
4.4 成岩阶段与演化序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储集空间的形成机理 |
5.1 溶蚀作用发育特征 |
5.1.1 同生期溶蚀作用 |
5.1.2 早成岩期溶蚀作用 |
5.1.3 埋藏期溶蚀作用 |
5.1.4 表生期溶蚀作用 |
5.2 溶蚀作用机制与储集空间的形成 |
5.3 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与白云石化机理 |
5.3.1 白云岩/石分类 |
5.3.2 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 |
5.3.3 白云石化机理 |
5.4 白云石化作用与储集空间的形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储集空间的差异化保存机理 |
6.1 胶结(充填)物成因机理 |
6.1.1 胶结(充填)物成岩流体性质 |
6.1.2 胶结(充填)物成岩环境与成因机理 |
6.2 储集空间的演化模式 |
6.3 储集空间形成与差异化保存的控制因素 |
6.3.1 旋回性沉积作用是储集空间发育的基础 |
6.3.2 同生期-早成岩期溶蚀作用是储集空间发育的关键因素 |
6.3.3 白云石化作用是早期储集空间保存的关键因素 |
6.3.4 埋藏胶结作用是储集空间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 |
6.3.5 烃类充注控制着储集空间的最终有效发育程度 |
6.3.6 构造作用是储集空间发生改造或优化的重要条件 |
6.4 油气勘探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3)鄂尔多斯盆地及其邻区关键构造变革期次及其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地构造背景 |
2 盆地周缘板块构造事件及其对盆地发育的控制 |
2.1 鄂尔多斯地块南缘的5期挤压构造作用 |
2.2 鄂尔多斯地块北缘的3期挤压构造作用 |
2.3 鄂尔多斯地块西缘的2期挤压构造变形 |
2.4 鄂尔多斯地块东缘的燕山期挤压变形 |
3 岩石圈深部岩浆活动及其对盆地演化的影响 |
4 盆地的沉降—隆升过程 |
4.1 盆地构造沉降 |
4.1.1 寒武纪—奥陶纪沉降旋回 |
4.1.2 二叠纪—三叠纪沉降旋回 |
4.1.3 侏罗纪—白垩纪沉降旋回 |
4.2 盆地隆升 |
(1) 长城系底部不整合。 |
(2) 蓟县系底部不整合。 |
(3) 震旦系底部不整合。 |
(4) 寒武系底部不整合。 |
(5) 奥陶系底部不整合。 |
(6) 石炭系底部不整合。 |
(7) 三叠系与下伏地层间的不整合。 |
(8) 侏罗系底部不整合。 |
(9) 白垩系底部不整合。 |
(10) 第四系底部不整合。 |
5 讨 论 |
5.1 新元古代构造变革期 |
5.1.1 中元古代早—中期大陆裂解阶段 |
5.1.2 新元古代南缘造山事件 |
5.2 晚奥陶世构造变革期 |
5.2.1 寒武纪—中奥陶世被动大陆边缘阶段 |
5.2.2 晚奥陶世主动大陆边缘与碰撞造山阶段 |
5.3 中—晚三叠世构造变革期 |
5.3.1 晚石炭世—二叠纪末期盆地周缘裂解、陆内坳陷阶段 |
5.3.2 晚石炭世—早三叠世早期缓慢沉降阶段 |
5.3.3 中三叠世构造挤压 |
5.3.4 晚三叠世碰撞后伸展阶段 |
5.3.5 三叠纪末期挤压抬升阶段 |
5.4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变革期 |
5.5 新生代构造变革期 |
6 结 论 |
(4)华北地区成矿单元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1 成矿区带划分 |
2 成矿区带特征及成矿规律 |
2.1 觉罗塔格-黑鹰山Cu-Ni-Fe-Au-Ag-Mo-W-石膏-硅灰石-膨润土-煤成矿带(Ⅲ-8) |
2.2 磁海-公婆泉Fe-Cu-Au-Pb-Zn-W-Sn-Rb-V-U-磷成矿带(Ⅲ-14) |
2.3 河西走廊Fe-Mo-Ni-萤石-盐类-凹凸棒石-石油成矿带(Ⅲ-20) |
2.4 东乌珠穆沁旗-嫩江Cu-Mo-Pb-Zn-U-Au-W-Sn-Cr成矿带(Ⅲ-48) |
2.5 白乃庙-锡林郭勒Fe-Cu-Mo-Pb-Zn-U-Mn-Cr-Au-Ge-煤-天然碱-芒硝成矿带(Ⅲ-49) |
2.6 突泉-翁牛特Pb-Zn-Ag-Cu-Fe-Sn-REE成矿带(Ⅲ-50) |
2.7 阿拉善(隆起)Cu-Ni-Pt-Fe-REE-磷-石墨-芒硝-盐类成矿带(Ⅲ-18) |
2.8 华北陆块北缘东段Fe-Cu-Mo-Pb-Zn成矿带(Ⅲ-57) |
2.9 华北陆块北缘西段Au-Fe-Nb-REE-Cu-Pb-Zn-Ag-Ni-Pt-W-石墨-白云母成矿带(Ⅲ-58) |
2.1 0 鄂尔多斯西缘Fe-Pb-Zn-磷-石膏-芒硝成矿带(Ⅲ-59) |
2.1 1 鄂尔多斯(盆地)U-石油-天然气-煤-盐类成矿区(Ⅲ-60) |
2.1 2 山西(断隆)Fe-铝土矿-石膏-煤-煤层气成矿带(Ⅲ-61) |
2.1 3 华北盆地(断坳)石油天然气成矿带(Ⅲ-62) |
2.1 4 华北陆块南缘Au-Mo-W-Pb-Zn-Ag-Fe-Cu-U-萤石-重晶石-磷-铝土矿-耐火粘土-硫铁矿-煤成-石油-天然气成矿区(Ⅲ-63) |
2.1 5 鲁西(断隆)Fe-Cu-Au-铝土矿-煤-金刚石成矿区(Ⅲ-64) |
2.16胶东(次级隆起)Au-Fe-Mo-菱镁矿-滑石-石墨成矿带(Ⅲ-65) |
2.17东秦岭Fe-Au-Ag-Mo-Cu-Pb-Zn-Sb-非金属成矿带(Ⅲ-66) |
2.17桐柏-大别-苏鲁Au-Ag-Mo-Pb-Zn-Fe-Cu-萤石-金红石-白云母-石墨成矿带(Ⅲ-67) |
3 结论 |
(5)中国铝土矿碎屑锆石记录与物质来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铝土矿分布及成矿时代 |
2 中国铝土矿碎屑锆石年龄组合 |
3 各成铝区物质来源分析 |
3.1 华北地块铝土矿物质来源 |
3.2 华南地块铝土矿物质来源 |
4 结论 |
(6)运城盆地及北侧孤山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与隆升-剥蚀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项目依托 |
1.2 山西地堑系的研究现状 |
1.3 关键科学问题 |
1.4 论文选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5 论文实际工作量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与运城盆地地质特征 |
2.1 鄂尔多斯周缘地堑系 |
2.2 山西地堑系 |
2.3 运城盆地 |
第三章 运城盆地北侧孤山隆升剥露历史与侵蚀速率研究 |
3.1 孤山岩体岩石学特征 |
3.2 孤山岩体侵位深度 |
3.3 孤山岩体低温热年代学研究 |
3.4 孤山岩体侵蚀速率研究 |
第四章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磁性地层学与沉积相分析 |
4.1 运城盆地SG-1 孔沉积序列和沉积相分析 |
4.2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磁性地层学 |
4.3 运城盆地SG-1 孔环境代用指标记录 |
第五章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源分析 |
5.1 碎屑锆石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
5.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结果 |
5.3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源分析讨论 |
第六章 运城盆地构造-沉积及北侧孤山隆升剥蚀过程讨论 |
6.1 孤山晚新生代地貌的形成 |
6.2 运城盆地北部晚新生代沉积环境演化 |
6.3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构造-沉积及北侧孤山隆升剥蚀过程讨论 |
结论 |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7)青海柴达木盆地周缘显生宙陆相火山岩区多金属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论文选题及意义 |
0.1.1 项目依托及选题来源 |
0.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0.2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
0.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0.3.1 陆相火山岩区矿床研究现状 |
0.3.2 研究区区域地质和矿产研究工作 |
0.3.3 存在问题 |
0.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0.4.1 研究思路 |
0.4.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0.5 主要工作量 |
0.6 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 |
第1章 区域地质背景 |
1.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分区 |
1.1.1 大地构造位置及构造分区 |
1.2 区域地层 |
1.2.1 柴周缘东昆仑造山带 |
1.2.2 柴北缘造山带 |
1.3 区域构造 |
1.3.1 昆南断裂 |
1.3.2 昆中断裂 |
1.3.3 昆北断裂 |
1.3.4 柴达木南缘隐伏断裂 |
1.3.5 柴达木北缘隐伏断裂 |
1.3.6 丁字口-乌兰断裂 |
1.3.7 宗务隆山南断裂 |
1.3.8 宗务隆-青海南山断裂 |
1.3.9 阿尔金断裂 |
1.3.10 哇洪山-温泉断裂 |
1.4 区域岩浆岩 |
1.4.1 东昆仑地区 |
1.4.2 柴北缘地区 |
第2章 柴周缘陆相火山岩及动力学演化研究 |
2.1 前加里东期柴周缘构造演化 |
2.2 加里东期-华力西期柴周缘构造演化 |
2.2.1 柴南缘东昆仑造山带加里东期强烈构造体制转化和构造迁移 |
2.2.2 柴北缘造山带加里东期-华力西期构造演化新认识 |
2.3 华力西期-印支期柴周缘构造演化 |
2.3.1 华力西-印支期东昆仑造山带安第斯型造山运动 |
2.3.2 华力西期-印支期柴北缘构造演化新认识 |
2.3.3 柴周缘中生代相邻板块时空演化关系 |
2.4 关于中生代火山岩问题 |
2.4.1 印支早期夏河组火山岩 |
2.4.2 印支晚期鄂拉山组火山岩 |
2.4.3 夏河组和鄂拉山组火山岩差异性对比 |
第3章 典型矿床研究 |
3.1 柴周缘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区典型矿床 |
3.1.1 鄂拉山口铅锌矿床 |
3.1.2 夏河铜多金属矿床 |
3.1.3 哈日扎银铜多金属矿床 |
3.1.4 那更康切尔银矿床 |
3.2 柴周缘古生代陆相火山岩区典型矿床 |
3.2.1 达达肯乌拉山铜铅锌矿床 |
3.2.2 孔雀沟-哈布其格钼(铜)金多金属矿床 |
第4章 区域铜铅锌银多金属成矿作用及成矿规律 |
4.1 柴周缘成矿带的时空结构 |
4.2 火山岩与成矿关系解析 |
4.3 柴周缘印支早期陆相火山岩区多金属成矿作用 |
4.4 柴周缘印支晚期陆相火山岩区银多金属成矿作用 |
4.4.1 幔源C-H-O流体与银、金元素的关系 |
4.4.2 成矿深源性问题探讨 |
4.4.3 东昆仑富Ag幔源流体向地壳活化运移成矿过程分析 |
4.4.4 成矿模式 |
4.4.5 矿床的剥蚀保存条件 |
4.5 柴周缘陆相火山岩区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及成矿规律总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与含铀层识别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营铀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
1.2.2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测井地质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区域地质与矿床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2 盆地地质特征 |
2.2.1 盆地构造背景 |
2.2.2 盆地沉积-古地理演化背景 |
2.2.3 盆地地层特征 |
2.3 研究区矿床地质特征 |
2.3.1 研究区矿床构造及地层特征 |
2.3.2 目的层沉积相及岩石学特征 |
2.3.3 层间氧化带特征 |
2.4 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 |
2.5 论文所用数据构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砂岩型铀矿地质空间垂向分带特征概述 |
3.1 砂岩型铀矿地质空间简介 |
3.1.1 地质空间定义 |
3.1.2 砂岩型铀矿地质空间 |
3.1.3 砂岩型铀矿空间大数据 |
3.2 砂岩型铀矿垂向空间分带特征 |
3.2.1 岩性垂向分带特征 |
3.2.2 测井垂向分带特征 |
3.2.3 层间氧化带分带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 |
4.1 算法研究背景 |
4.1.1 傅里叶变换理论 |
4.1.2 功率谱密度理论 |
4.2 算法实现 |
4.2.1 数据预处理 |
4.2.2 空间谱度量方法 |
4.3 实验结果在含铀层识别中的应用 |
4.3.1 空间垂向分带二维识别结果 |
4.3.2 空间垂向分带三维可视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空间标度分析—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 |
5.1 算法研究背景 |
5.2 算法实现 |
5.2.1 数据预处理 |
5.2.2 空间标度分析-空间谱度量方法 |
5.3 实验结果在含铀层识别中的应用 |
5.3.1 空间垂向分带二维识别结果 |
5.3.2 空间垂向分带三维可视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广义相关分析-空间谱度量的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 |
6.1 算法研究背景 |
6.2 算法实现 |
6.2.1 数据预处理 |
6.2.2 广义相关分析-空间谱度量方法 |
6.3 实验结果在含铀层识别中的应用 |
6.3.1 空间垂向分带二维识别结果 |
6.3.2 空间垂向分带三维可视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7.2 三种空间垂向分带方法的对比 |
7.3 空间垂向分带方法在含铀层识别与资源预测研究中的应用 |
7.4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设想 |
7.4.1 存在的问题 |
7.4.2 进一步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早古生代晚期构造—沉积格局转变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现状 |
1.1.2 现存问题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进展与认识 |
第二章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盆地南部地球物理场特征 |
2.3 盆地南部前中生代演化阶段 |
2.3.1 中新元古代 |
2.3.2 早古生代 |
2.3.3 晚古生代 |
2.4 秦岭造山带古生代构造演化阶段 |
第三章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早古生代沉积-构造特征 |
3.1 盆地南部早古生代地层发育及展布特征 |
3.1.1 早古生代地层划分及岩性特征 |
3.1.2 地层发育及变化特征 |
3.1.3 地层展布特征 |
3.2 盆地南部断裂发育特征 |
3.3 盆地南部构造-沉积演化过程 |
3.4 古生代盆地南部沉积环境演变 |
3.4.1 寒武纪沉积环境 |
3.4.2 奥陶纪沉积环境 |
第四章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早古生代晚期构造-沉积格局转变特点 |
4.1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深水沉积的出现 |
4.1.1 重力流、碎屑流及滑塌沉积 |
4.1.2 硅质岩沉积特征 |
4.2 凝灰岩发育特征 |
4.2.1 岩石矿物学特点级展布特征 |
4.2.2 上奥陶统凝灰岩展布特征 |
4.3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央古隆起的发育 |
4.3.1 地震剖面特征 |
4.3.2 连井剖面特征 |
4.4 地层接触关系及地层剥蚀特点 |
4.4.1 地层接触关系 |
4.4.2 地层剥蚀特点 |
第五章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早古生代晚期构造-沉积格局转变时限及区域动力学环境 |
5.1 凝灰岩夹层年代学分析 |
5.2 凝灰岩物质来源及源区构造背景判别 |
5.2.1 凝灰岩地球化学特征 |
5.2.2 凝灰岩源岩判别 |
5.2.3 凝灰岩构造环境判别 |
5.2.4 凝灰岩夹层所反映的区域构造环境 |
5.3 碎屑岩构造环境判别 |
5.4 盆地南部早古生代晚期构造演化背景 |
第六章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下古生界油气勘探前景 |
6.1 盆地南部下古生界生烃潜力特征 |
6.2 盆地南部早古生代热史演化 |
6.3 盆地南部中上奥陶统生物礁发育特点 |
6.4 盆地南部隆构造格局与源储配置关系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新元古代成源环境与有机质富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中-新元古界油气藏勘探现状 |
1.2.2 成源环境研究现状 |
1.2.3 有机质富集机制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大气氧含量 |
2.2 生物演化 |
2.3 古大陆演化及对盖层沉积的控制作用 |
2.3.1 Columbia超大陆的聚合-裂解 |
2.3.2 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裂解 |
2.4 冰期旋回 |
2.5 区域地层发育概况 |
第三章 中-新元古界岩相学与沉积环境演化 |
3.1 沉积背景 |
3.2 野外剖面沉积地层 |
3.3 地层对比与时代归属 |
3.4 中-新元古界岩相学与沉积环境 |
3.4.1 中条剖面沉积环境演化 |
3.4.2 洛南剖面沉积环境 |
3.4.3 华亭剖面沉积环境 |
3.5 中-新元古代沉积演化过程及野外剖面沉积相对比 |
3.5.1 长城系沉积演化过程 |
3.5.2 蓟县系沉积演化过程 |
3.5.3 震旦系沉积演化 |
3.5.4 野外剖面沉积相对比 |
第四章 中-新元古界地球化学特征 |
4.1 实验方法 |
4.2 主量元素特征 |
4.3 微量元素特征 |
4.4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4.1 有机碳丰度 |
4.4.2 成熟度指标 |
4.4.3 生烃潜力 |
4.4.4 有机质类型和干酪根碳同位素 |
第五章 暗色泥页岩的成源环境 |
5.1 崔庄组成源环境 |
5.1.1 物源背景及性质 |
5.1.2 古气候 |
5.1.3 风化条件 |
5.1.4 稀土元素指示的环境意义 |
5.1.5 成烃生物组合 |
5.2 白草坪组和罗圈组成源环境 |
5.2.1 物源背景及性质 |
5.2.2 气候与风化 |
5.2.3 稀土元素指示的环境意义 |
5.2.4 成烃生物组合 |
第六章 暗色泥岩有机质富集机制 |
6.1 崔庄组暗色泥岩有机质富集机制 |
6.1.1 古生产力特征 |
6.1.2 表层水体的含氧性 |
6.1.3 沉积底水的氧化还原特征 |
6.1.4 有机质富集机制 |
6.2 白草坪组和罗圈组暗色泥岩成源潜力 |
6.2.1 生物组合及半定量 |
6.2.2 古生产力 |
6.2.3 氧化还原条件 |
6.2.4 草莓状黄铁矿的环境指示意义 |
6.2.5 热液活动的意义 |
6.2.6 有机质富集机制 |
6.3 暗色泥岩发育模式 |
6.4 勘探前景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Metallogenic geochemistry of Sb-mineralization in southern margin of North China platform(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北克拉通南部熊耳盆地晚前寒武纪年代地层格架和演化[J]. 李振生,江柔柔,马学婷,张妍,李全忠,张交东. 地质学报, 2021(11)
- [2]川东南奥陶系桐梓组储集空间的形成与差异化保存机理[D]. 李文杰.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3]鄂尔多斯盆地及其邻区关键构造变革期次及其特征[J]. 何登发,包洪平,开百泽,魏柳斌,许艳华,马静辉,成祥. 石油学报, 2021(10)
- [4]华北地区成矿单元划分[J]. 李俊建,彭翼,张彤,宋立军,倪振平,周继华,白立兵,郭国海,党智财. 华北地质, 2021(03)
- [5]中国铝土矿碎屑锆石记录与物质来源分析[J]. 王天顺,付勇,何伟,龙珍,刘阳,龙克树. 矿物学报, 2021(Z1)
- [6]运城盆地及北侧孤山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与隆升-剥蚀过程研究[D]. 闫纪元.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7]青海柴达木盆地周缘显生宙陆相火山岩区多金属成矿作用研究[D]. 李浩然. 吉林大学, 2021(01)
- [8]砂岩型铀矿空间垂向分带方法与含铀层识别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营铀矿为例[D]. 谭雨蕾. 吉林大学, 2021
- [9]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早古生代晚期构造—沉积格局转变及地质意义[D]. 张天兵. 西北大学, 2021(12)
- [10]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新元古代成源环境与有机质富集机制[D]. 潘星. 西北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