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应力保温屋面板(三合一板)屋面设计与施工的若干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刘颖[1](2021)在《考虑施工过程的超长RC框架结构温度收缩效应三维非线性仿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超长RC框架结构在公用建筑中及高层建筑日益广泛,由于人们对建筑美观和完整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设计师往往不在建筑上设置或者取消伸缩缝,通过设置后浇带来解决温度收缩裂缝的问题。然而,目前对于设置了后浇带的超长RC框架结构工程实践领先设计理论,其施工过程对结构温度收缩效应影响的三维仿真计算研究亦鲜有涉及。本文针对设有后浇带超长RC框架结构,考虑施工过程开展其温度收缩效应三维非线性仿真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已有国内外针对超长RC框架结构温度收缩效应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考虑施工过程的超长RC框架结构温度收缩效应非线性分析中计算温差的确定方法,以及结构温度收缩效应非线性分析应按温度收缩作用与恒载、活载等的作用组合进行非线性分析,以考虑各作用效应相互非线性影响等。(2)基于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理论,研制可考虑施工过程的温度收缩效应的双重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该方法可通过对结构进行分阶段,以考虑施工过程;可实现梁板柱空间协同三维仿真;可在模型实体单元分块(混凝土和钢筋)以设置不同材料温度或线性温度梯度场,且能考虑钢筋与混凝土线膨胀系数的差异等。并通过三维非线性仿真分析,对比考虑施工模拟与不考虑施工模拟的一空间单层框架结构的温度收缩效应,验证了严格考虑施工过程计算结构温度收缩效应的必要性。(3)采用上述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仅考虑温度收缩作用(不计恒载和活载等),分析不同后浇带间距和留置时间对单层超长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各跨板温度收缩应力的影响,进而分析常用的后浇带间距范围内,楼板配筋率、楼板厚度、混凝土强度与后浇带间距在考虑施工过程中对结构温度收缩效应的有效作用影响,为施工过程中后浇带留置间距提供了参考。(4)以国内南方某二层超长RC框架结构厂房为研究对象,分别考虑四种不同施工过程情况下,对结构受整体温差和竖向荷载(恒、活载等)作用组合的温度收缩效应进行三维非线性仿真分析。分析中,考虑不同施工进度的季节温差、后浇带的设置与合龙等。通过结构的整体变形和梁、板、柱构件的应力与变形、裂缝等计算结果,探讨了不同施工过程(不设置后浇带和不同的后浇带设置方式)对结构温度收缩效应的影响。并根据考虑施工过程的有限元分析计算分析结果,推算出考虑不同施工过程,超长RC框架结构在温度收缩效应简化分析施工过程的方法中施工措施(设置后浇带)折减系数β。(5)基于前述研究,采用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退化单元有限元分析程序,针对不同施工过程,对超长RC框架结构的不同温度筋配置方式在考虑施工过程中结构温度收缩应力的有效控制作用影响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通过以上研究,论文所获结论可为完善超长RC框架结构温度收缩效应理论研究与裂缝控制提供参考。
张嘉兴[2](2018)在《新中605转油站立体化设计及管道振动模拟研究》文中提出转油站一直是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油田开发建设中,地面除了建设油水井外,还要建设管道、电力线、通信线及站场等,这些设施除本身须占据一定空间外,它们之间也存在安全间距的要求。因此,油田转油站的建设选址、平面布置越来越困难。为了保持原油稳产、弥补产量递减,每年还需要建设相当规模的生产能力。因此,除了超前规划、提前几年将大中型站场址圈地之外,立体化布站是一种重要的措施。本文基于大庆油田发展规划,对新中605转油站进行立体化设计,首先介绍了转油站在油气田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并根据海上油气生产平台的工艺流程,对转油站立体化集输工艺进行合理设计,以满足油田生产要求;其次根据地形和平面布置对新中605转油站进行立体化布局设计,提出两种布局方案,优选出最合理的立体化布局,并对立体化过程中管线安装、房屋结构基础等技术处理做了详细分析,并在占地面积、投资和施工三个方面进行了立体化布站和常规布站的对比,减少了占地面积和投资;最后对油田的其他场站立体化设计做出合理的设想,分析了配注站、注水站、污水站等场站立体化建设的可能性。在新中605转油站立体化的过程中,由于油气处理设施三维布置,因而管道不再是平面布置,会有较大跨度的三维管路的出现。转油站管道多为混输管道,由于多相流流动的不稳定性,使的管道易发生管道振动。在新中605立体化转油站试运行的过程中,发生混输管道振动问题,对安全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立体化混输管路振动特性研究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混输管路导致管道振动的原因,介绍了多相流的特征参数及流固耦合的理论,同时对水平管道和垂直管道内的多相流流动形态进行了分析;其次介绍了有限元的基本思想,根据有限元理论推导了气液两相流作用下两端简支直管的振动方程,求解得到了管道固有频率计算表达式,并举算例对比解析解和模拟值,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根据固有频率表达式,选取管道几何、材料参数和流动参数对固有频率进行影响分析;最后并结合目前常用的模拟工具ANSYS软件对基于流固耦合的模拟方法进行了介绍,并优选出最合理的方案,利用该方法分别对简单直管和组合型直角管进行了仿真计算,对管道内的气液两相的分布进行模拟,判断管道的流动形态。对管道进行模态分析,得到管道的动态响应,并对管内段塞流频率和管道固有频率相近时的流固耦合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伍雁华[3](2018)在《基于大空间结构体的建筑设计与建造研究 ——以工业化模式设计和建造的孔家村为民服务中心A栋与江宁试验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国家以建筑工业化作为建筑工业的发展方向,其技术条件、人才储备和政策配套并不齐全,造成各地推行建筑工业化遇到的问题各种各样。本文采用一种适宜建筑工业化的通用建筑设计方法,指导大空间结构体的建筑设计和建造,并且以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和刚性钢筋笼大空间结构体为例进行研究。试验并验证了这种建筑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先进性。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分通过国内外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背景和趋势研究,确定我们研究选题的意义并提出一种工业化设计和建造模式下的大空间结构体建筑设计和建造方法。第二章介绍了新型建筑学指导下的“构件法”建筑设计方法,即大空间结构体的设计与建造逻辑,通过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和刚性钢筋笼大空间结构体两种类型的案例,介绍了“构件法”的运用。第三章到第五章,分别介绍了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的设计案例,从建筑设计、计算分析及研究、建造与性能保障研究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的建筑设计与建造研究过程。第六章为刚性钢筋笼大空间结构体的设计与建造流程,通过对研究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攻关,梳理并解决了刚性钢筋笼大空间结构体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江宁试验房的实施落地打下基础。第七章为结论和下一步研究展望。
王文彬[4](2018)在《重载SP空心叠合板的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的推进和发展,SP板和SP叠合板在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中的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关于SP板的研究成果较多,技术上也较为成熟,但对SP叠合板性能的研究仍不多,而对大跨度重载的SP板设计方法及其性能分析方面的研究基本空缺。本文综合SP板技术和现浇空心板技术,以SP空心叠合板为研究对象,结合工程经验展开试验及设计方法研究,旨在扩展SP板在普通工业和民用大跨建筑及重载的仓库、设备层等领域的应用。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在整理和归纳SP板的设计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新旧混凝土规范设计方法对比,验证了在一定条件下,有必要更新SP板的设计方法按新混凝土规范进行重新设计。(2)针对叠合板的无支撑大跨度叠合构件二次受力特点,提出更合理的超筋验算和最小配筋率验算。针对SP叠合板叠合面抗剪验算,结合美国ACI318和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组合梁叠合面抗剪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叠合面抗剪设计新思路。并讨论了重载SP空心叠合板的若干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如超筋预制板、放张开裂等问题。(3)进行了7块重载SP空心叠合板的抗弯试验,重点考察了抗弯试件破坏模式、裂缝开展、挠度及延性等受力特性;并研究了SP空心叠合板破坏过程中不同阶段短期刚度取值问题、设置插筋对防止叠合面起皮的作用等;验证了重载SP空心叠合板计算开裂弯矩时应考虑无支撑叠合受弯构件二次受力特征;校核了可按整体板来计算受弯承载力的可行性。(4)进行了8块重载SP空心叠合板的抗剪试验,重点考察了抗剪构件的破坏机制、承载能力等,得出以叠合层有效板肋宽度参与整板抗剪、再加预制底板抗剪的实用复合空心截面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龚健尧[5](2017)在《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外挂墙板地震作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过去由于技术规范滞后、施工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相关震害的发生,导致装配式结构的发展经历了一段低谷期。现在,随着对装配式结构研究的突破、住宅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施工方式对环境影响的重视等原因,装配式结构又迎来一个发展的春天。本文研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装配式外挂墙板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国内外外挂墙板的研究现状,归纳总结了对外挂墙板的目前研究现状和外挂墙板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分析方法。2、分别将外挂墙板作为非结构构件和结构构件的两种处理方法,应用SAP2000计算软件,对不同层数的三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本模型和不同楼层设置薄弱层的对比模型进行了多遇地震作用下和遭遇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得到了外挂墙板的地震响应。3、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分析计算表明,结构基本处于弹性状态,外挂墙板的地震作用小于有关规范的设计值,表明了规范是偏于保守的。但是,外挂墙板不是普通的非结构构件,仅仅按照多遇地震作用下进行强度设计尚不足以满足地震安全需求。4、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分析计算表明,部分结构构件进入了塑形状态,不少外挂墙板的地震作用大于多遇地震时的数值,也比规范给出的多遇地震下的设计值大,这样外挂墙板连接的可靠性出现了问题。外挂墙板一旦失效脱落,会威胁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必须考虑遭遇罕遇地震时外挂墙板的连接强度、延性构造措施。5、不同位置外挂墙板的地震响应是有差异的。对于结构上部的挂板,地震作用大,重点需要保证连接强度;结构下部的挂板,虽然地震作用小,但层间相对位移大,在连接构造上应具有更加有效的保证措施。
刘琛[6](2017)在《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拼缝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是适应大开间房屋的楼盖体系。作为装配式楼盖中的一种,同样具有预制化程度高、现场湿作业少、施工快、工期短和经济环保等优点。楼盖内置轻质发泡混凝土块代替靠近中和轴的混凝土,使楼盖还有保温隔热、自重轻、跨度大等其他装配式楼盖不具备的好处。但新型楼盖存在拼缝,作为体系的薄弱环节,它会一定程度的削弱楼盖的受力性能,如承载力、刚度及动力特性等,所以新型楼盖拼缝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对该新型楼盖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进行了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拼缝的静载试验,对含有不同拼缝构造的楼盖模型进行竖向静力加载,得到模型的挠曲变形、刚度变化、承载力及楼盖内各组成部分的应力应变情况,由试验结果分析,所有模型在受弯破坏下的受力性能因拼缝构造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其中拼缝设置在非跨中位置的楼盖的承载力、开裂荷载和刚度等受力性能更接近整体浇筑的楼盖,而拼缝设置在跨中的楼盖受力性能均产生较大削弱。另外,增大拼缝处新旧混凝土粘结面的粗糙度和拼缝宽度对新型楼盖的受力性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由此说明拼缝的位置对楼盖的受力性能影响是主要的,应将拼缝设置在楼盖受力小的位置来减小它对楼盖的不利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模拟新型楼盖的试验情况。从结果来看,模拟和试验整体吻合度较高,弹性阶段二者基本重合,弹塑性阶段出现偏差,但总体的发展趋势相同,所以采用文中的有限元分析方法是合理、可靠的。结合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结果,针对新型装配式井字楼盖分别从拼缝宽度和新旧混凝土粘结度及合理安排拼缝的数量和位置等方面给出拼缝的设计建议,从而为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做理论指导。该新型楼盖的内力分析方法可采用等效实心板原则,即按竖向抗弯刚度将新型楼盖等效成实心板,并采用与普通实心板相同的内力分析方法。对本文研究的十米左右跨度的新型楼盖提出了一种新的拼缝设置方法——反对称分缝法,综合给出的拼缝设计建议和前述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采用这种拼缝设置方法的新型楼盖作模拟分析。结果得到,相比原先的三分点分缝法,前者的整体受力性能更接近整体浇筑的楼盖,即反对称分缝法更满足新型楼盖应用在实际工程中的需要。
孙小曦[7](2017)在《标准模块化轻钢结构房屋工业化建造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轻钢结构作为一种结构形式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相比而言,我国建筑市场中对钢结构的使用总体上还处于一个很低的比例。随着国家推动建筑工业化及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的大背景下,轻钢结构也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本论文主要针对轻钢结构自身的特点特性,并结合总结了国外成熟的应用技术,对轻钢结构建筑如何通过标准化模块的建安方式来实现工业化的建造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标准模块化轻钢结构是将传统的轻钢结构建筑分割成一定大小尺寸的标准化模块单元体,在工厂流水线上进行焊接组装成型后配以适应产业化安装并满足保温节能,绿色环保的围护结构产品及装修配材,通过专用设备组装成精装修的标准模块化房屋。将至少80%以上的建安工作在工厂完成后,利用国际上陆海通用的集装箱物流形式将完工的模块以及需要现场作业的工具配材等运往现场进行组合安装形成一幢完整的建筑,并对模块交接部进行一定处理后即可交付使用。通过这种施工工艺可将建筑主体与建筑基础施工同时进行,相比传统建筑建造流程工期至少可缩短一半以上;大部分施工作业均在工厂完成,大大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和建筑噪音以及传统工艺建设中房屋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相关环节浪费;充分利用国内国际标准化物流运输的资源,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工厂流水线机械化的建造有效的确保了建筑物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该技术体系是从日本引进的模块化房屋建筑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了 ALC围护体系的一种新型的建筑施工技术体系,该体系在2012年初完成体系设计,2013年在国内多个建筑项目上得到应用,2014年获得了江苏省省级工法认证。该技术体系的房屋适用于高速公路休息站、快捷连锁酒店、公寓楼、学校、私人别墅等中小型多层民用和公共建筑建设,充分满足建筑本身使用功能的同时,也能很好的提高施工效率与建筑品质,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被称为国民经济的先行。长期以来,我国的建筑业还长期停留在传统手工作业,加之多道繁杂的施工流程相互制约与影响,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建设的进度,造成了大规模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要改变现状,必须尽快实现建筑工业化,而相对其他建筑工法,标准模块化轻钢结构建筑技术凭借其自身特点,更接近工业化的特点要求,所以更容易实现工业化转型。标准模块化房屋体系的应用与实践为整体建筑业的工业化转型提供了很好的示范的同时,其大量的建筑项目应用也在最大限度上节约了社会资源,保护了生态环境。现在的建筑,不管是板楼,或是塔楼,都是框架式的。未来的建筑应该是拼插模块式的,其间将更多地体现仿生学的元素。未来的建筑将是单元体结构,如同一个个火柴盒,但又不局限于四边形的方体。每个单元体可以是多边形的,呈现不同的形体构造。这些利用特殊新型节能材料修建起来的单元体,将通过插件,拼插焊接在一起。这一过程有些类似于搭火柴盒,或是儿童搭建、拼插积木玩具。将预先制作好的房间安装在已经做好的框架中接上水电等管道简单的理解就是像火车一样的车厢连起来就是一列。建筑框架的设计与建造能够达到建筑标准以及抗震的标准这样的建筑形式是成立的。
周文财[8](2017)在《新型夹芯保温叠合板抗弯性能试验研究及计算理论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装配式混凝土保温承重一体化结构体系对于我国在“十三五”时期提出的“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和降低我国建筑能耗具有里程碑式的战略意义,也是实现房屋建筑的产业化、多样化、工业化的必由之路。基于上述背景和课题组前期的研究成果,本文将被动式保温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引入叠合板结构体系,提出集保温与承重一体化的夹芯保温叠合板,实现了夹芯板的保温承重设计理念。本文通过3块不同形式夹芯保温叠合板的静力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夹芯材质和底板构造形式对夹芯保温板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在试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利用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模型数值扩展分析,对比关键参数变化对夹芯保温叠合板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对夹芯保温板进行理论分析,建立新型夹芯保温叠合板的基本力学性能指标;对不同保温类型的保温承重一体化夹芯板进行热工性能分析,并给出了在夏热冬冷地区夹芯板的保温层经济厚度。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1、通过3块足尺新型夹芯保温板的静力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夹芯材质和底板构造形式等关键参数对夹芯保温板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夹芯板在静力加载作用下均经历了弹性阶段、开裂阶段(也称弹塑性阶段)和破坏阶段,从各试件的破坏特征发现各试件破坏之前都有明显的破坏特征,均属于延性破坏;JXB1的各特征荷载较JXB2和JXB3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聚苯颗粒纤维增强混凝土夹芯板的上下叠合面未出现水平裂缝,认为聚苯颗粒纤维增强混凝土的粗糙面满足抗剪要求,聚苯板保温夹芯板只在破坏阶段出现了轻微的水平裂缝,表明粘结砂浆和钢筋桁架的抗剪能力满足使用要求;对比分析不同夹芯材质和底板的构造形式,发现聚苯颗粒纤维增强混凝土和钢筋桁架对于夹芯保温板的极限承载能力的贡献更加明显,且钢筋桁架可以有效抑制裂缝的发展,提高夹芯板的延性性能。2、在上述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考虑混凝土、钢筋和聚苯颗粒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多种材料本构关系,建立夹芯保温板的有限元数值模型,并对比试验结果验证数值模型的合理性;基于关键参数的数值扩展分析,讨论钢筋桁架高度、夹芯层厚度对聚苯颗粒纤维增强混凝土夹芯板的受力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钢筋桁架高度的增加,夹芯保温板承载能力及刚度略有提高,但影响效果不大;2)随着夹芯层厚度的不断增加,夹芯保温板刚度也随着不断增加,极限承载能力提升效果明显,增幅最高可达25.8%,但延性也略有下降。可见夹芯层厚度的改变对夹芯保温板的受力性能的影响效果更加明显。3、运用等效板理论和夹层板理论分别对夹芯板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挠度进行分析:首先将材料复杂的夹芯板等效成材料均质的各向异性等效单层板,简化单层板模型并推导出等效板模型的弹性常数计算公式,利用薄板弯曲理论计算出等效板模型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挠度;对于夹层板理论,基于Reissner型夹层板理论,并考虑夹芯板面板的抗弯能力,最终给出了夹芯保温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公式,应用上述两种理论得出的挠度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比较,发现运用夹层板理论得出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度更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基于被动式保温建筑设计理念,对新型夹芯保温板进行了热工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两种类型的夹芯保温板具有实用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不同保温类型的夹芯板适应于夏热冬冷地区的保温层经济厚度。
高荣璋[9](2015)在《胶合木建筑在我国的设计实践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建筑的发展离不开材料技术的进步,胶合木的出现极大的改善了自然木材作为建筑材料的缺陷与不足。胶合木作为可再生的生态型建筑材料,因其材料和结构上的特性以及美学上的价值在发达国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胶合木建筑在中国建筑市场的尝试和实践逐渐被社会和市场所认可,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现代木结构建筑作品。本文试图对胶合木建筑在我国的基础应用和实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参与胶合木建筑设计的实践,对胶合木建筑在我国的设计进行探索,挖掘胶合木在当代中国建筑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在简单论述了胶合木建筑的国际市场、木构建筑复兴的背景,以及目前国内胶合木建筑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情况的基础上,从材料特性、结构形式和节点构造三个方面的研究来解析当代胶合木建筑,并通过选择具有典型性的胶合木建筑作品进行分类的案例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已建成的胶合木建筑进行实地调研与分析,探析我国近几年胶合木建筑在材料运用、结构体系以及节点的设计三个方面的特点与应用情况。最后结合笔者参与的胶合木建筑设计实际的工程案例,对胶合木建筑设计作进一步的探讨。希望通过本文对胶合木建筑的研究,扩大建筑从业人员对胶合木建筑的认识,引起更多人对胶合木建筑的兴趣,并引发更广泛、更深入的讨论与研究,对我国胶合木建筑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张敬书[10](2013)在《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抗震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为了研究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的抗震性能,本文设计制作了14个正方形足尺叠合板和对比现浇板试件,进行了面内低周反复水平加载试验。试件顶部没有施加竖向荷载,叠合板的叠合面为自然粗糙面。14个试件中,无左右边梁试件2个,包括叠合板和对比现浇板试件各1个。有左右边梁试件共12个,包括对比现浇板试件2个;标准叠合板试件2个;无支座负筋和支座负筋根数加倍叠合板试件各1个;预制底板板缝与加载方向平行的试件2个,其中1个试件的配筋与标准叠合板相同,另1个试件的支座负筋根数加倍;无穿孔钢筋和穿孔钢筋根数加倍叠合板试件各1个;此外,还有1个标准叠合板试件用于单向重复加载,1个叠合板试件增配了防裂钢筋。试验表明,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破坏时裂缝少、多分布在板下半部分的1/3左右。加载方向与底板板缝垂直时,试件裂缝呈倒“八”字形;加载方向与底板板缝平行时,裂缝主要呈水平状。增设左右边梁或增加负筋、横向穿孔钢筋的配置后,裂缝分布的范围更广、发展的更加充分。试验发现,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有3种特有的裂缝形式。第1种是多数叠合板出现的板与下边梁连接处板的水平通缝;第2种是加载方向与预制底板板缝平行时可能出现的预制底板板缝的裂缝,第3种是在后浇面可能产生的预制底板板肋对应位置处的裂缝。分析试件破坏特征发现,板底左右边梁纵筋拉断、混凝土压碎是试件破坏的最主要原因。板的破坏模式均以弯曲破坏为主、剪切破坏为辅。根据试验绘制了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叠合板和现浇板试件破坏时,滞回曲线均呈“Z”形,有一定的捏缩现象。进行滞回分析发现,叠合板试件开裂后还有较大的变形能力,开裂荷载为峰值荷载的一半左右,耗能能力与现浇板相当。设置左右边梁、增加负筋配置均能提高叠合板的变形能力、承载力和耗能能力。基于软化撑杆-系杆的理论,提出了叠合板的承载力计算模型,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在试验结果和有限元模拟的基础上,给出了适合于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的撑杆横截面深度的计算公式。采用本文提出的模型对叠合板的峰值承载力进行计算,计算值和试验值吻合良好。本文提出了叠合板初始刚度的计算公式,然后采用退化四线型骨架曲线确定了各特征点之间连线刚度与初始刚度的关系,按照试验统计分析结果给出了试件开裂承载力、屈服承载力和极限承载力与峰值承载力的关系,提出了计算叠合板在水平集中力作用下顶点位移的方法。最后模拟了叠合板的骨架曲线和滞回曲线,模拟的曲线和试验曲线吻合良好。分析发现,各种损伤指标中,基于位移和能量耗散的混合损伤指标能够较好反映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的损伤。对叠合板进行的损伤分析表明,增加左右边梁、支座钢筋、穿孔钢筋均可以减小了叠合板的损伤。最后,本文提出了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的抗震承载力、变形的设计计算方法,并给出了抗震构造措施。根据试验、数值分析和理论研究,本文认为,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其适用范围与现浇板基本相同,不应限制叠合板仅用于50m以下的建筑。
二、预应力保温屋面板(三合一板)屋面设计与施工的若干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预应力保温屋面板(三合一板)屋面设计与施工的若干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考虑施工过程的超长RC框架结构温度收缩效应三维非线性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超长RC框架工程应用现状 |
1.2.2 混凝土温度收缩效应研究现状 |
1.2.3 超长RC框架结构考虑施工过程温度收缩效应研究现状 |
1.3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收缩效应基本理论 |
2.1 引言 |
2.2 混凝土的收缩徐变 |
2.2.1 混凝土收缩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
2.2.2 混凝土收缩种类 |
2.2.3 混凝土结构的徐变 |
2.3 温度收缩应力与温度收缩裂缝 |
2.3.1 温差的分类 |
2.3.2 温度收缩应力理论 |
2.3.3 温度收缩应力产生机理 |
2.3.4 温度收缩裂缝 |
2.4 考虑施工过程的非线性分析方法计算温差的确定 |
2.4.1 季节温差的确定 |
2.4.2 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的确定 |
2.4.3 非线性计算温差的确定 |
2.5 考虑温度收缩效应的作用组合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理论与分析方法 |
3.1 引言 |
3.2 三维实体等参数单元 |
3.3 三维实体退化单元 |
3.3.1 中厚板壳单元假定 |
3.3.2 Ki R.Chhoff薄板壳单元 |
3.3.3 梁单元 |
3.4 基于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理论的温度收缩效应分析方法 |
3.5 考虑施工过程的混凝土结构温度收缩效应三维非线性仿真分析方法 |
3.5.1 程序功能和特点 |
3.5.2 程序模块结构与流程 |
3.6 考虑施工过程的RC框架结构温度收缩效应三维仿真分析算例 |
3.6.1 概述 |
3.6.2 算例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后浇带的设置对超长RC框架结构温度收缩效应影响分析 |
4.1 引言 |
4.2 不同后浇带的设置对超长RC结构温度收缩效应影响有限元分析 |
4.2.1 模型的建立 |
4.2.2 后浇带合龙前后各阶段季节温差确定 |
4.2.3 收缩当量温差确定 |
4.2.4 后浇带设置条数对板温度收缩应力影响分析 |
4.2.5 后浇带留置时间对板温度收缩应力影响分析 |
4.3 各因素与后浇带间距对温度收缩效应影响仿真分析 |
4.3.1 后浇带间距公式 |
4.3.2 不同配筋率与后浇带间距的影响 |
4.3.3 不同板厚与后浇带间距的影响 |
4.3.4 不同混凝土强度与后浇带间距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考虑施工过程的超长RC框架结构温度收缩效应分析 |
5.1 引言 |
5.2 工程概况及PKPM配筋信息 |
5.2.1 工程概况 |
5.2.2 配筋信息 |
5.3 各工况施工阶段计算模拟 |
5.3.1 模型的建立与计算温度应力相关参数确定 |
5.3.2 收缩当量温差确定 |
5.3.3 考虑施工过程计算温差确定 |
5.3.4 考虑施工过程非线性分析模拟方法 |
5.4 超长结构温度收缩效应计算结果分析 |
5.4.1 各工况下柱变形分析 |
5.4.2 各工况下梁变形分析 |
5.4.3 各工况下板变形分析 |
5.4.4 结构整体温度收缩效应及裂缝分析 |
5.4.5 考虑施工过程设置后浇带的折减系数推算 |
5.5 温度筋在不同施工过程中控制温度收缩应力的研究 |
5.5.1 温度筋的配置 |
5.5.2 考虑不同施工过程配置温度筋的有效作用分析 |
5.5.3 计算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新中605转油站立体化设计及管道振动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立体化布站的意义 |
1.1.2 管道振动研究的意义 |
1.2 多相流管道振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中605转油站立体化设计 |
2.1 转油站的重要作用及现如今建设模式 |
2.1.1 接转站的主要作用 |
2.1.2 接转站建设方式的优化 |
2.2 新中605转油站工艺流程设计 |
2.2.1 海上生产平台工艺流程 |
2.2.2 新中605转油站工艺流程 |
2.3 新中605转油站立体化布局设计 |
2.3.1 立体化平面布局的确定 |
2.3.2 立体化实施效果 |
2.3.3 管线安装、结构基础及工艺安装技术处理 |
2.3.4 与常规布站对比 |
2.4 对油田其它站场立体化设计的一点设想 |
2.4.1 配注站立体化设计 |
2.4.2 污水站立体化布置可能性分析 |
2.4.3 配制站及注入站立体化布置可能性分析 |
2.4.4 脱水站立体化布置可能性分析 |
第三章 新中605转油站管道振动流动特性及振动模型求解 |
3.1 混输管道振动的主要原因 |
3.2 混输管道固有振动特性 |
3.2.1 多相流的参数与基本定义 |
3.2.2 多相流流动状态及流型图 |
3.3 混输管道振动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3.3.1 管道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 |
3.3.3 气液两相流管道振动模型及求解 |
3.4 算例分析及管道固有频率影响分析 |
3.4.1 算例分析 |
3.4.2 管道参数的影响分析 |
3.4.3 管道内流动参数影响分析 |
第四章 新中605转油站管道振动CFD数值模拟及防振措施 |
4.1 管道振动CFD数值模拟 |
4.1.1 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的一般步骤 |
4.1.2 基于流固耦合CFD模拟的方法 |
4.1.3 ANSYS Workbench数值模拟方法 |
4.1.4 ANSYS Mechanical+CFX数值模拟方法 |
4.2 新中605转油站简单直管数值模拟 |
4.2.1 直管管路参数 |
4.2.2 网格划分和网格无关性验证 |
4.2.3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设置 |
4.2.4 直管管路模态分析 |
4.2.5 管道流动形态数值模拟 |
4.2.6 管道应力动态响应数值模拟 |
4.3 新中605转油站组合型直角立管数值模拟 |
4.3.1 组合型直角立管参数 |
4.3.2 组合型直角立管模态分析 |
4.3.3 组合型直角立管流动形态数值模拟 |
4.3.4 组合型直角立管应力动态响应数值模拟 |
4.4 改进措施 |
4.4.1 增大立管与水平管道夹角角度 |
4.4.2 在振动剧烈部位加固处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3)基于大空间结构体的建筑设计与建造研究 ——以工业化模式设计和建造的孔家村为民服务中心A栋与江宁试验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历程与背景 |
1.1.2 国外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现状 |
1.1.3 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
1.2 研究范围界定 |
1.2.1 建筑工业化 |
1.2.2 大空间结构体 |
1.2.3 框式轻型钢结构 |
1.2.4 刚性钢筋笼 |
1.2.5 本文案例简介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意义 |
1.3.4 创新点 |
1.4 课题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第2章 大空间结构体的设计与建造方法 |
2.1 建筑工业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与建造方法 |
2.1.1 传统项目设计与建筑工业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 |
2.1.2 建筑工业化的建筑设计与建造方法 |
2.1.3 基于库的构件法建筑设计方法 |
2.2 建筑工业化背景下大空间结构体的建筑设计和建造方法 |
2.2.1 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的构件分类及设计方法 |
2.2.2 刚性钢筋笼大空间结构体的构件分类及其设计方法 |
2.3 建筑工业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与建造过程关键技术 |
2.3.1 预制装配式建筑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
2.3.2 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研发关键技术 |
2.3.3 刚性钢筋笼大空间结构体研发关键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的建筑设计——以孔家村为民服务中心A栋为例 |
3.1 轻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的建筑设计 |
3.1.1 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的建筑设计 |
3.1.2 框式轻型钢结构建筑设计的研究成果 |
3.2 基地概况 |
3.2.1 村落背景 |
3.2.2 基地概况 |
3.2.3 项目概况 |
3.2.4 气候及景观条件分析 |
3.3 方案设计 |
3.3.1 总图与平面 |
3.3.2 平面与功能分析 |
3.3.3 大空间结构体的建筑设计 |
3.3.4 大空间的利用与二次设计 |
3.3.5 建筑形体与文化融合 |
3.4 “构件法”在孔家村为民服务中心A栋建筑方案设计中的运用 |
3.4.1 孔家村为民服务中心A栋建筑构件基本单元 |
3.4.2 轻型钢结构房屋建筑产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的结构计算分析及其研究——以孔家村为民服务中心A栋为例 |
4.1 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 |
4.1.1 钢结构构件的分类预组装与集成建筑类型 |
4.1.2 框式结构体研发历程及其特点 |
4.2 框式轻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建筑的结构体系 |
4.2.1 平面管桁架结构的计算假定 |
4.2.2 荷载和工况 |
4.2.3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2.4 结构静力分析结果 |
4.2.5 结构动力分析主要结果 |
4.2.6 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钢框架结构计算结果(详附录A) |
4.2.7 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钢框架结构计算总信息(详附录B) |
4.3 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建筑的节点计算及其研究 |
4.3.1 主要构架及节点验算 |
4.3.2 屋盖节点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建筑的建造和性能研究——以孔家村为民服务中心A栋为例.. |
5.1 框构体的构件分类与制作 |
5.1.1 构件的分类 |
5.1.2 构件加工及其搬运 |
5.1.3 楼面板构造及其制作 |
5.2 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结构构件安装、连接和性能研究 |
5.2.1 一榀屋架(中间屋架)构件与节点连接研究 |
5.2.2 一榀屋架(端桁架)构件与节点连接研究 |
5.2.3 楼面板构件与节点连接研究 |
5.3 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的外墙建造及其性能研究 |
5.3.1 外墙板构造、外墙板与结构体的连接节点 |
5.3.2 外墙板气密性研究 |
5.4 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可移动建筑的综合性能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刚性钢筋笼大空间结构体的建筑设计与建造研究——以江宁试验房为例 |
6.1 刚性钢筋笼结构体的优势及其适用性 |
6.2 刚性钢筋笼大空间结构体的建筑设计 |
6.2.1 基于刚性钢筋笼结构体的建筑设计原理 |
6.2.2 基于刚性钢筋笼大空间结构体的建筑设计 |
6.2.3 基于刚性钢筋笼大空间结构体的结构设计 |
6.3 刚性钢筋笼大空间结构体的建造过程模拟及其研究 |
6.3.1 构件的拆分和组装 |
6.3.2 装配方式与装配工序 |
6.4 刚性钢筋笼大空间结构体的关键技术研究 |
6.4.1 装配式预制密肋空心双向板设计研究 |
6.4.2 装配式预制刚性钢筋笼梁柱节点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7.2.1 低能耗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房屋系统的发展与展望 |
7.2.2 装配式刚性钢筋笼大空间结构体房屋系统的发展与展望 |
7.2.3 构件法建筑设计方法的发展与展望 |
附录 A 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钢框架结构计算结果 |
附录 B 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钢框架结构计算总信息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重载SP空心叠合板的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SP板简介 |
1.1.1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板种类 |
1.1.2 SP板简介 |
1.1.3 SP板的经济性分析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2 SP板的设计验算及新旧规范对比分析 |
2.1 SP板设计 |
2.1.1 设计依据与截面简化 |
2.1.2 预应力损失计算 |
2.1.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
2.1.4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
2.1.5 其他相关验算 |
2.2 SP板新旧混凝土规范设计对比 |
2.2.1 规范设计方法比较 |
2.2.2 算例对比分析 |
2.2.3 结论 |
3 SP叠合板设计及验算要点 |
3.1 无支撑叠合式预应力受弯构件 |
3.2 SPD板的设计 |
3.2.1 叠合层施工阶段验算 |
3.2.2 整体板设计阶段 |
3.3 SPD板设计的几点考虑 |
3.3.1 按整体板计算的适用性条件及超筋验算 |
3.3.2 抗裂弯矩计算及最小配筋验算 |
3.3.3 叠合面抗剪计算 |
3.4 重载SP空心叠合板设计考虑 |
3.4.1 SPKD板特殊之处 |
3.4.2 其他问题探讨 |
3.4.3 实际工程案例 |
3.4.4 试验试件设计算例 |
3.5 本章小结 |
4 普通SP叠合板及重载SP空心叠合板的抗弯试验 |
4.1 试验目的 |
4.2 试件设计 |
4.2.1 预制底板设计与试验参数 |
4.2.2 叠合层设计与制作 |
4.3 试验方法与步骤 |
4.3.1 加载装置 |
4.3.2 试验测试内容与测点布置 |
4.3.3 加载制度 |
4.4 试验结果 |
4.4.1 试验现象 |
4.4.2 试验结果 |
4.5 试验分析 |
4.5.1 材性试验 |
4.5.2 荷载-挠度曲线 |
4.5.3 荷载-应变曲线 |
4.5.4 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 |
4.5.5 本章小结 |
5 普通SP叠合板及重载SP空心叠合板的抗剪试验 |
5.1 试验目的 |
5.2 试件设计 |
5.3 试验方法与步骤 |
5.3.1 加载装置 |
5.3.2 试验测试内容与测点布置 |
5.3.3 加载制度 |
5.4 试验结果 |
5.4.1 试验现象 |
5.4.2 试验结果 |
5.5 试验分析 |
5.5.1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
5.5.2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外挂墙板地震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 |
1.1.1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国内发展和研究状况 |
1.1.2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国外发展和研究状况 |
1.1.3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定义 |
1.1.4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存在的问题 |
1.2 本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外挂墙板 |
2.1 非结构构件概述 |
2.1.1 非结构构件抗震计算要求 |
2.1.2 非结构构件的抗震措施 |
2.1.3 等效侧力法 |
2.2 外挂墙板的概述 |
2.2.1 外挂墙板的特点 |
2.2.2 外挂墙板的分类 |
2.2.3 外挂墙板的安装方法 |
2.3 单个外挂墙板的受力分析 |
2.3.1 上承式节点受力计算 |
2.3.2 荷载组合设计 |
第3章 有限元模型 |
3.1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 |
3.2 地震波的选取和调整 |
3.2.1 地震波的选取 |
3.2.2 本文选取的地震波 |
3.3 结构模型和结构参数的计算 |
3.3.1 结构模型的建立 |
3.3.2 结构参数的计算 |
第4章 挂板作为非结构构件的多遇地震时程分析 |
4.1 四层框架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分析比较 |
4.2 九层框架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分析比较 |
4.3 十五层框架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分析比较 |
4.4 相同地震作用下不同楼层的分析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挂板作为非结构构件的罕遇地震时程分析 |
5.1 四层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分析比较 |
5.2 九层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分析比较 |
5.3 十五层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分析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外挂墙板作为结构构件的分析比较 |
6.1 多遇地震作用下对比分析 |
6.2 罕遇地震作用下对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拼缝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预制装配式楼盖的发展概况 |
1.2.1 国外预制装配式楼盖的发展概况 |
1.2.2 国内预制装配式楼盖的发展概况 |
1.3 空心混凝土楼盖的发展概况 |
1.3.1 国外空心混凝土楼盖的发展概况 |
1.3.2 国内空心混凝土楼盖的发展概况 |
1.4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拼缝研究的提出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5.1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5.2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拼缝的试验研究 |
2.1 试验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
2.2 楼盖模型的制作 |
2.2.1 楼盖模型的设计 |
2.2.2 楼盖模型的施工过程 |
2.3 试验加载方案 |
2.3.1 试验加载方法 |
2.3.2 试验加载制度 |
2.3.3 测点布置 |
2.4 试验材料性能 |
2.4.1 混凝土 |
2.4.2 钢筋 |
2.4.3 轻质发泡混凝土块 |
2.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5.1 试验现象与裂缝发展 |
2.5.2 楼盖荷载-挠度曲线分析 |
2.5.3 楼盖刚度分析 |
2.5.4 应力或应变分析 |
2.6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拼缝的有限元研究 |
3.1 有限元软件ABAQUS介绍 |
3.2 模型参数的设定 |
3.2.1 单元类型的选取 |
3.2.2 材料的本构关系 |
3.2.3 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 |
3.2.4 单元网格的划分 |
3.2.5 荷载与支承条件 |
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3.3.1 模型的建立 |
3.3.2 模型的求解分析 |
3.4 有限元模拟结果及分析 |
3.4.1 挠度计算结果及分析 |
3.4.2 应力计算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拼缝设计建议 |
4.1 拼缝宽度 |
4.2 拼缝接触面的粘结性能 |
4.3 拼缝的数量和位置 |
4.4 工程算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本文存在的不足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标准模块化轻钢结构房屋工业化建造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对象和框架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对象 |
1.3.3 研究的框架 |
1.4 国内外轻钢结构现状分析 |
1.4.1 国内轻钢结构现状分析: |
1.4.2 国外轻钢结构现状分析: |
1.5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标准化单元体与ALC外围护体系 |
2.1 标准模块化单元体 |
2.1.1 标准模块化单元体主要作业流程 |
2.1.2 标准模块化钢结构单元体主要性能指标 |
2.1.3 标准模块化钢结构单元体主要尺寸类型 |
2.1.4 标准模块化钢结构单元体主要构件尺寸类型 |
2.2 标准模块化钢结构单元体的现场组装与施工 |
2.3 标准模块化钢结构房屋外围护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标准模块化钢结构房屋技术体系的改良与研发方向 |
3.1 改良的目的与研发的方向 |
3.1.1 改良的目的 |
3.1.2 研发的方向 |
3.2 新型电脑绘图软件应用在项目全过程 |
3.2.1 软件的类型 |
3.2.2 软件在已有项目中的应用 |
3.3 标准模块化钢结构房屋技术体系相关规程与工法的编制 |
3.3.1 标准模块化钢结构房屋与钢结构结合应用省级工法编写 |
3.3.2 标准模块化钢结构房屋江苏省验收标准的编写 |
3.3.3 ALC板外围护体系应用规程修编 |
3.4 相关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的申报与获取 |
3.5 标准模块化钢结构房屋体系的市场拓展 |
3.5.1 标准厨卫模块领域 |
3.5.2 可移动工人社区领域 |
3.5.3 农业沼气发酵舱领域 |
3.6 标准模块化钢结构房屋生产的改造优化 |
3.6.1 流水线全程精细化管理,减少流水线作业损耗 |
3.6.2 流水线模具设备改造,适应多种尺寸模块的生产需要 |
3.6.3 标准模块的多样性吊装工具的研发 |
3.6.4 多种辅助功能模块的研发与生产 |
3.7 ALC围护体系产业化生产工艺与施工技术的研发与改良 |
3.7.1 ALC大板生产与应用技术研发 |
3.7.2 ALC超薄型板生产与应用技术研发 |
3.7.3 外窗保温窗套生产与应用技术研发 |
第四章 标准模块化钢结构房屋技术体系项目实例分析 |
4.1 独立单元体项目实例(一代产品) |
4.1.1 国电南瑞二次设备舱项目 |
4.1.2 南京绿博园移动卫生间项目 |
4.2 多个单元体组合项目实例(二代产品) |
4.2.1 东南大学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项目 |
4.2.2 亚洲青年运动会组委会办公楼项目 |
4.3 多个单元体与钢结构结合应用项目(三代产品) |
4.3.1 江苏省大丰市麋鹿保护区高等级公路休息站项目 |
4.3.2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绿色建筑技术博览园一期综合楼项目 |
4.4 其他典型项目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标准模块化钢结构房屋技术体系总结 |
5.2 ALC外围护技术体系总结 |
5.3 标准模块化钢结构房屋技术体系未来的发展展望 |
5.3.1 模块化概念的普及 |
5.3.2 工业化生产施工的优势 |
5.3.3 标准化与个性化建筑设计 |
5.3.4 绿色节能的围护体系 |
5.3.5 对城市与自然环境的保护 |
5.3.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A 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
附件B 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NALC)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附件C 产业化钢结构单元房生产施工工法 |
附件D 一种可拆卸迷你吊具及使用方法 |
附件E 带自动升降翻转功能的工业化房屋组装用装置 |
致谢 |
(8)新型夹芯保温叠合板抗弯性能试验研究及计算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及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内外叠合楼板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夹芯保温板研究现状 |
1.2.3 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几种夹芯板形式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新型夹芯保温叠合板的试验研究 |
2.1 试验目的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件设计 |
2.2.2 试件的制作 |
2.2.3 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 |
2.3 夹芯材料的物理性能 |
2.3.1 试件制作 |
2.3.2 聚苯颗粒纤维增强混凝土的物理性能试验 |
2.3.3 夹芯板材的材料试验结果 |
2.4 测点布置及试件加载制度 |
2.4.1 加载方案 |
2.4.2 加载装置及设备 |
2.4.3 测试方案 |
2.4.4 荷载的确定 |
2.5 夹芯保温板试验过程及结果 |
2.5.1 主要试验现象 |
2.5.2 主要试验结果 |
2.6 试验结果分析 |
2.6.1 试件特征荷载 |
2.6.2 挠度曲线分析 |
2.6.3 受力钢筋应变分析 |
2.6.4 跨中混凝土应变分析 |
2.7 不同关键参数对夹芯保温叠合板受力性能影响分析 |
2.7.1 不同夹芯材料的影响 |
2.7.2 不同预制底板构造形式的影响 |
2.8 小结 |
3 新型夹芯保温叠合板非线性数值分析 |
3.1 引言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有限元模型的选取 |
3.2.2 单元类型的选取 |
3.2.3 材料的本构关系 |
3.2.4 定义约束 |
3.2.5 边界条件和网格划分 |
3.2.6 数值模型的建立 |
3.3 模拟值与试验值的对比分析 |
3.3.1 夹芯板应力云图 |
3.3.2 跨中荷载-挠度曲线对比 |
3.3.3 特征荷载模拟值与试验值的对比 |
3.4 基于关键参数变化的夹芯板的受力性能 |
3.4.1 不同钢筋桁架高度的影响 |
3.4.2 不同保温层厚度的影响 |
3.5 小结 |
4 新型夹芯保温叠合板的承载力理论计算及热工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等效板理论下的弯曲挠度计算分析 |
4.2.1 模型等效 |
4.2.2 夹芯保温板等效模型属性计算 |
4.2.3 薄板的弯曲问题解 |
4.3 夹层板理论下的挠度计算分析 |
4.3.1 夹层板模型介绍 |
4.3.2 夹芯保温叠合板的力学分析 |
4.4 理论验证及分析 |
4.5 新型夹芯保温板的热工性能分析 |
4.5.1 夹芯板相关材料的热物理性能 |
4.5.2 热工性能计算公式 |
4.5.3 夹芯板的热工性能分析 |
4.6 小结 |
5 本文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胶合木建筑在我国的设计实践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 |
1.1.2 结构胶合木技术的进步 |
1.1.3 胶合木建筑在中国的广泛应用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阐述 |
1.3.1 结构胶合木 |
1.3.2 胶合木建筑 |
1.4 研究现状、对象及范围 |
1.4.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4.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5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胶合木建筑特征概述 |
2.1 胶合木建筑的材料特征 |
2.1.1 传统木构建筑用材不足 |
2.1.2 木材的低碳环保性能 |
2.1.3 胶合木建筑材料类型 |
2.3 胶合木建筑的结构形态 |
2.3.1 传统结构形态的延续与发展 |
2.3.2 新型结构形态的发展 |
2.4 胶合木建筑的节点构造 |
2.4.1 木-木节点 |
2.4.2 木-铁节点 |
2.4.3 胶合节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胶合木建筑在我国的设计实践现状 |
3.1 材料特性的表现 |
3.1.1 低碳可持续的生态属性 |
3.1.2 优越的抗震性能 |
3.2 结构体系的表现 |
3.2.1 传统样式的结构体系 |
3.2.2 大跨度与自由造型的结构体系 |
3.2.3 混合结构体系 |
3.3 节点构造的表现 |
3.3.1 胶合木构件间的连接 |
3.3.2 胶合木与混凝土的连接 |
3.3.3 胶合木与其他材料的结合 |
3.4 本章小结 |
3.4.1 实践的现状 |
3.4.2 我国胶合木建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笔者参与的胶合木建筑实践 |
4.1 深圳正中高尔夫会所设计 |
4.1.1 项目概况与设计策略 |
4.1.2 二合一建构模式——胶合木材料使用新探索 |
4.1.3 曲面屋顶与梁柱框架胶合木结构——胶合木结构设计新探索 |
4.1.4 隐藏节点——胶合木节点设计新探索 |
4.2 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展示中心设计 |
4.2.1 项目概况与设计策略 |
4.2.2 三合一建构模式——胶合木材料使用新探索 |
4.2.3 混合结构体系——胶合木结构设计新探索 |
4.2.4 节点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语与展望 |
5.1 结语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进口木材的树种及其主要特性 |
附录B木构建筑中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
附录C木构建筑的防护设计基本要求 |
(10)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抗震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我国建筑业存在的问题 |
1.1.2 建筑工业化与叠合板的发展前景 |
1.1.3 叠合板的特点和应用 |
1.2 研究现状 |
1.2.1 叠合板板型的研发 |
1.2.2 叠合板静力性能研究 |
1.2.3 叠合板动力和抗震性能研究 |
1.2.4 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抗震试验 |
2.1 引言 |
2.2 试件设计和制作 |
2.2.1 试验原则 |
2.2.2 试件设计 |
2.2.3 实测混凝土和钢筋强度 |
2.3 试验装置及仪器 |
2.3.1 加载装置和加载制度 |
2.3.2 位移计和机电百分表布置 |
2.3.3 应变片布置 |
2.4 试验过程和破坏形态 |
2.4.1 WB-XJ-1试件 |
2.4.2 WB-DH-1试件 |
2.4.3 DH-BZ-1、DH-BZ-2试件 |
2.4.4 DH-ZZ-1、DH-ZZ-2试件 |
2.4.5 DH-HX-1、DH-HX-2试件 |
2.4.6 DH-CK-1、DH-CK-2试件 |
2.4.7 DH-FL试件 |
2.4.8 DH-DX试件 |
2.4.9 XJ-1、XJ-2试件 |
2.5 破坏形态的影响因素 |
2.5.1 施工方式的影响——现浇板和叠合板 |
2.5.2 左右边梁的影响 |
2.5.3 支座负筋的影响 |
2.5.4 加载方向的影响 |
2.5.5 横向穿孔钢筋的影响 |
2.5.6 防裂钢筋的影响 |
2.5.7 加载方式的影响 |
2.5.8 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的裂缝形式 |
2.6 钢筋应变分析 |
2.6.1 现浇层支座负筋的应变 |
2.6.2 现浇层横向穿孔钢筋的应变 |
2.6.3 防裂钢筋的应变 |
2.6.4 底板预应力钢丝的应变 |
2.6.5 钢筋应变的影响因素 |
2.7 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的整体性分析 |
2.7.1 叠合板自身的整体性分析 |
2.7.2 叠合板与边梁、左右边梁的连接 |
2.8 小结 |
第三章 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滞回性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滞回曲线及分析 |
3.2.1 试件滞回曲线及特征 |
3.2.2 滞回曲线的影响因素 |
3.3 变形能力分析及评价 |
3.3.1 试件的骨架曲线 |
3.3.2 骨架曲线上特征点的确定 |
3.3.3 延性系数分析 |
3.3.4 变形能力评价 |
3.4 刚度及刚度退化分析 |
3.4.1 试验刚度退化曲线 |
3.4.2 刚度退化的影响因素 |
3.4.3 特征点刚度分析 |
3.5 承载力分析 |
3.6 耗能能力分析 |
3.6.1 耗能能力的评价方法和指标 |
3.6.2 耗能能力分析 |
3.6.3 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的耗能能力 |
3.7 抗震性能评价 |
3.7.1 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的抗震性能 |
3.7.2 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地震区的应用 |
3.8 小结 |
第四章 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抗震性能计算 |
4.1 引言 |
4.2 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
4.2.1 撑杆-系杆模型简介 |
4.2.2 叠合板撑杆-系杆模型的建立 |
4.2.3 叠合板承载力的数值模拟 |
4.2.4 叠合板承载力的计算步骤 |
4.3 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的恢复力模型 |
4.3.1 恢复力模型简介 |
4.3.2 叠合板初始刚度的计算 |
4.3.3 骨架曲线特征点参数的确定 |
4.3.4 计算骨架曲线与试验骨架曲线对比 |
4.3.5 滞回曲线的模拟 |
4.4 损伤分析及评价 |
4.4.1 损伤定义及研究步骤 |
4.4.2 混凝土结构的损伤指标 |
4.4.3 试件损伤指标的计算 |
4.4.4 损伤指标的分析与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实用抗震设计方法 |
5.1 引言 |
5.2 承载力计算模型 |
5.2.1 抗弯承载力计算 |
5.2.2 抗剪承载力计算 |
5.3 平面内变形计算 |
5.3.1 楼板平面内变形限值 |
5.3.2 平面内变形计算方法 |
5.4 计算示例 |
5.5 抗震构造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预应力保温屋面板(三合一板)屋面设计与施工的若干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施工过程的超长RC框架结构温度收缩效应三维非线性仿真分析[D]. 刘颖. 南昌大学, 2021
- [2]新中605转油站立体化设计及管道振动模拟研究[D]. 张嘉兴.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3]基于大空间结构体的建筑设计与建造研究 ——以工业化模式设计和建造的孔家村为民服务中心A栋与江宁试验房为例[D]. 伍雁华. 东南大学, 2018(05)
- [4]重载SP空心叠合板的设计与试验研究[D]. 王文彬. 重庆大学, 2018(04)
- [5]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外挂墙板地震作用分析[D]. 龚健尧. 西南交通大学, 2017(10)
- [6]新型装配式空心井字楼盖拼缝试验研究[D]. 刘琛. 东南大学, 2017(04)
- [7]标准模块化轻钢结构房屋工业化建造的实践研究[D]. 孙小曦. 东南大学, 2017(04)
- [8]新型夹芯保温叠合板抗弯性能试验研究及计算理论分析[D]. 周文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7)
- [9]胶合木建筑在我国的设计实践探析[D]. 高荣璋. 华侨大学, 2015(03)
- [10]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抗震性能的研究[D]. 张敬书. 兰州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