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a,b~b,a~b和b~a(论文文献综述)
梁龙兵[1](2016)在《苦荞遗传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及其SSR分子标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苦荞富含黄酮类物质,具有营养保健和食疗双重功效,是国际粮农组织公认的粮药兼用作物,被誉为五谷之王。近年来,市面上已开发出苦荞营养食品、苦荞饮料和苦荞功能食品等产品。由于苦荞杂交育种工作滞后,目前生产上使用的主要还是农家品种和系统育种培育的品种。苦荞厚壳、不易脱壳,小米荞种壳极薄、易脱壳。基于此,本研究以小米荞(薄壳,但产量低、适应性差)为母本、晋荞2号(厚壳,但产量高、适应性好)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获得F2群体、F3群体和245份F5重组自交系(RIL)为材料对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及分子标记进行研究,以期为苦荞育种及脱壳加工提供理论基础。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主要农艺性状分析:对苦荞杂交后代F2和F3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分析表明:产量组分F2、F3表型变异系数范围分别是40.03%61.61,37.76%51.21%,其F2、F3遗传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7.18%62.10%和5.94-69.37%。遗传力分析显示,产量组分中株粒数广义和狭义遗传力最大,分别为0.764、0.709。千粒重次之,株粒重最小。其他性状中,株高广义、狭义遗传力均为最大,分别为0.818、0.562。RIL群体简单相关系数分析发现,单株粒重与薄壳性(r=-0.236**)呈极显着负相关,与株高(r=0.565**)、主分枝数(r=0.338**)、主花序二分叉花枝数(r=0.464**)、主枝顶三花枝种子数(r=0.308**)、单株粒数(r=0.919**)成极显着正相关,与千粒重相关性不显着。千粒重与株粒数(r=-0.452**)呈极显着负相关。株高与主花序二分叉花枝数(r=0.663**)、株粒数(r=0.507**)呈极显着正相关。主分枝数与千粒重呈(r=-0.125*)显着负相关,与株粒数(r=0.360**)呈极显着正相关。由偏相关可知,单株粒重与主花序二分叉花枝数(r=0.135*)、主枝顶三花枝种子数(r=0.136*)、千粒重(r=0.924**)、单株粒数(r=0.977**)成显着正相关。千粒重与株粒数(r=-0.942**)呈极显着负相关。株高与主分枝数(r=-0.303**)极显着负相关,又与主花序二分叉花枝数(r=0.491**)、千粒重(r=0.223**)、株粒数(r=0.193**)呈极显着正相关。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千粒重对单株粒重的贡献最大,其次是主花序二分叉花枝数,最小的是株粒数。千粒重对单株粒重直接作用最大。2.苦荞分子标记分析:本研究从576对引物中筛选多态性较好的63对引物进行ssr分子标记分析,共获得80个标记。通过icimapping分析偏分离和图谱构建发现,在p<0.05水平发现有18个标记表现偏分离,占总标记的22.5%,其中有11个标记偏向母本,占总偏离的61.11%,有6个标记偏向父本,占总偏分离33.33%,1个偏向杂合子,占总偏分离位点5.56%。构建的图谱包含12个连锁群,覆盖长度为1089.73cm,连锁群最大覆盖图距是lg4,为232.33cm,最小覆盖距离为lg11,为24.21cm,每条连锁群上的标记数目在3-18个之间,标记间平均图距为13.24cM。LG10的平均图距最大为25.12c M,LG11平均图距最小为6.052。LG7标记间出现最大图距,为35.59cM。LG1出现最小标记间图距,为2.13cM。12个连锁群中LG1标记数目最多,有18个,LG2、LG5标记数目最少,有3个。LG1、LG2、LG6、LG9、LG10、LG12均出现大于20cM的图距。3.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采用QTL IciMapping完备区间法分析QTL位点,共检测到25个QTL,包括4个株高、3个主分支、1个主花序二分叉花枝种子数、1个主花序顶三花枝种子数、3个千粒重、2个平均株粒数、5个株粒重和6厚薄壳相关的QTL。检测出株高QTL qPH1,单株产量QTL qYPP1两个主效QTL,其贡献率分别为11.13%、11.30%。
曹茜[2](2020)在《初中文言虚词教学研究》文中指出文言虚词既是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难点之一。因为各种原因,文言虚词教学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本文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依据,对文言虚词教学进行研究。文章包括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学术界对虚词的代表性定义及分类,接着将虚词的特点归纳为:单音节为主、一词多义以及存在古今异义现象,最后阐述虚词的作用:语音修饰、表达语气、加强逻辑、形成句式;第二章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虚词进行定量统计与分析,根据出现频率将71种单音节虚词分为高频、中频、低频三类,双音节虚词数量虽少,但出现频率也有高低之分,频率统计的目的是对虚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第三章基于问卷调查,发现初中文言虚词教学存在以下问题:虚词释义不一,加大教学困难,学生对文言虚词学习兴趣缺失,不理解学习文言虚词的意义,教学过程程式化、碎片化;针对以上问题,第四章提出六种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归类总结法、替换比较法、前后一体解读法、抓住主次法、多样朗读法。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得到的相关结论,对研究的不足进行反思。
张洁洁[3](2016)在《基于区间分析方法的不确定参数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年以来,对于航空发动机中转子结构振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确定性转子系统的振动分析上,即发动机结构的设计和分析一般都是基于确定的结构参数和确定的数学模型进行的,很少有讨论当发动机转子系统参数不确定时,转子系统的动力特性将如何随之改变的。实际上,受材料性质、几何性质,加工误差以及温度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的参数必然会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因此研究航空发动机中的不确定转子系统的动力特性就显得十分重要,可以为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基于区间分析方法,针对具有不确定参数的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和不平衡响应分别进行了分析;同时以非概率鲁棒可靠性分析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发动机性能可靠性评估的理论和方法。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方面内容:介绍了区间数学的基本知识,作为整篇文章的理论基础;对区间分析中Dief方法、区间摄动法、邱方法以及子区间摄动法等方法进行了比较与评估,给出了这几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利用矩阵分析中的基本定理,针对区间矩阵特征值问题,提出了矩阵不等式法。针对含不确定参数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问题,提出一种非概率区间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基于区间数学和区间摄动理论,建立转子系统固有频率的计算公式,用区间分析方法得到了固有频率随系统参数的变化关系,得出了转子临界转速的变化范围。给出了航空发动机不确定转子系统的不平衡响应分析。利用区间向量将转子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参数定量化,基于泰勒展开和区间扩张理论,提出了区间分析的方法来估计转子系统中不平衡响应的变化区间。根据集合理论和区间数学,对Ben-haim教授提出的非概率鲁棒可靠性准则做了进一步改进和发展,将非概率鲁棒可靠性理论应用于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通过区间参数摄动法给出结构固有频率所在区间,定义了转子系统振动的鲁棒可靠性指标,对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非概率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引入了有别于经典区间分析方法(CIA)的模态区间分析方法(MIA)。介绍了模态区间方法的基本理论;将模态区间方法应用于求解不确定参数结构广义区间特征值问题中;基于模态区间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种求解含不确定参数转子系统固有频率问题的新算法。
LIU Yanfang,YANG Suixian[4](2013)在《Kinematic Solution of Spherical Stephenson-Ⅲ Six-bar Mechanism》文中研究表明A closed-form solution can be obtained for kinematic analysis of spatial mechanisms by using analytical method.However,extra solutions would occur when solving the constraint equations of mechanism kinematics unless the constraint equations are established with a proper method and the solving approach is appropriate.In order to obtain a kinematic solution of the spherical Stephenson-III six-bar mechanism,spherical analytical theory is employed to construct the constraint equations.Firstly,the mechanism is divided into a four-bar loop and a two-bar unit.On the basis of the decomposition,vectors of the mechanism nodes are derived according to spherical analytical theory and the principle of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Secondly,the structural constraint equations are constructed by applying cosine formula of spherical triangles to the top platform of the mechanism.Thirdly,the constraint equations are solved by using Bezout’ s elimination method for forward analysis and Sylvester’ s resultant elimination method for inverse kinematics respectively.By the aid of computer symbolic systems,Mathematica and Maple,symbolic closed-form solution of forward and inverse displacement analysis of spherical Stephenson-III six-bar mechanism are obtained.Finally,numerical examples of forward and inverse analysis are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proposed approach.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nstraint equations established with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much simpler than those reported by previous literature,and can be readily eliminated and solved.
武晓玲[5](2009)在《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评价、基因定位及抗性相关基因的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疫霉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病是严重影响大豆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之一,能在大豆的任何生育期进行侵染并造成危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豆产区。目前该病已经在我国一些大豆主要产区发生和为害,并在局部地区造成较大产量损失,对我国的大豆生产造成很大的危害。应用抗、耐病品种是控制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掌握一个地区生理小种的类型,是选用抗源并进行有针对性、有成效地选育抗病品种的科学依据。抗病育种的关键是合理利用抗源,不断筛选和发掘新的抗源。拓宽基因资源、减轻新生理小种对生产造成的压力,是推进抗病育种进程的保证。大豆对疫霉根腐病的抗性由两类基因所决定。一类是由单基因或寡基因(Rps)控制的质量性状抗病性(即符合基因对基因假说),可以抵御病害的扩展,迄今已经在4个大豆连锁群的8个位点上鉴定并命名了14个抗病基因,然而大豆疫霉变异迅速,新的小种不断出现,现可以侵染所有含已知抗病基因的品种。另外一类抗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抗病性,可以减少病害造成的损失,减轻和减缓新生理小种产生的压力。因此在寻找新的完全抗性基因外,还应关注对具有部分抗性资源的筛选,获得具有较高部分抗性的品种。本研究主要针对在南京农业大学江浦试验站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毒性鉴定,对新的生理小种进行抗源筛选,对抗性基因进行SSR分子标记,确定抗性基因所处的连锁群并进行精确定位;利用大豆芯片筛选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相关基因,初步了解大豆抗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豆疫霉的分离及毒性鉴定2005、2006年夏在南京农业大学江浦农场试验田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大豆根腐病,采用特异性PCR检测到发病组织中有大豆疫霉,经室内诱捕和分离,从发病田块的土壤和发病植株上共分离到4个大豆疫霉菌株PNJ1、PNJ2、PNJ3和PNJ4。用含有不同抗病基因的14个鉴别寄主测定这4个大豆疫霉菌株的毒力公式,PNJ1和PNJ2的毒力公式相同,为1d,2,3b,3c,4,6,7; PNJ3为1a,1b,1c,1d,1k,2,3b,3c,5,7; PNJ4为1a,1b,1c,1d,1k,2,3b,3c,4,6,与国际上已经报道的大豆疫霉菌株的毒力公式不同,为新的生理小种。2、抗源筛选(1)完全抗性的筛选:采用下胚轴创伤接种方法鉴定611份大豆种质对3个具有不同毒力公式的大豆疫霉菌株PNJ1、PNJ3和PNJ4的完全抗性,结果表明这些种质对3个菌株共产生8种反应类型。其中,106份大豆种质对3个菌株都表现为抗病,占鉴定总数的17.3%;253份对3个菌株都表现为感病,占鉴定总数的41.4%。总体上,黄淮海地区的抗性种质最多,依次是南方地区和东北地区。按省份归类,抗3个菌株资源较多的省份依次为江苏、河南、山东、安徽。(2)部分抗性的筛选:在对PNJ1等3个菌株表现感病的大豆种质中选择农艺性状好的123份种质,采用根部创伤接种方法来鉴定其对大豆疫霉菌株PNJ1的部分抗性,筛选到47份具有较高部分抗性的大豆种质,占鉴定品种的38.2%。3、完全杭性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根据大豆品种鲁豆4号与苏88-M21对9个大豆疫霉菌株的反应类型,经基因推导发现这2个品种可能含有新的抗病基因。利用大豆疫霉菌株对鲁豆4号×诱处4号的F2:3群体和苏88-M21×新沂小黑豆的RIL群体进行抗性分析,表明鲁豆4号对大豆疫霉菌株Pm28和苏88-M21对大豆疫霉菌株Pm14的完全抗性是由1对显性主基因控制的,这2个基因暂定名为RpsLu4和RpsSu。采用集团分离分析方法(BSA),将2个抗性基因RpsLu4和RpsSu分别定位在N和O连锁群。4、部分抗性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利用“苏88-M21×新沂小黑豆”衍生的176个重组自交系(NJRISX)及其亲本为材料,以病斑长度为指标,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法和WinQTL Cartographer Version 2.5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和多区间作图法(MIM)对部分抗性进行遗传分析和QTL定位。结果表明:苏88-M21对大豆疫霉P6497的部分抗性是由2对互补的主基因加多基因控制的,主基因遗传率为74.13%,多基因遗传率为23.79%;在QTL分析中,利用CIM检测到2个部分抗性QTL(qPR-15-1和qPR-10-2),分别位于E、O连锁群上,表型贡献率分别为13.95%,8.25%。利用MIM检测到3个QTL(qPR-15-1、qPR-10-2和qPR-6-3),分别位于C2、E和O连锁群上,表型贡献率为4.30%-15.90%。利用2种方法检测到的2个QTL(qPR-15-1和qPR-10-2)区间相同。5、抗性相关基因的筛选与分析利用大豆基因组寡聚核苷酸芯片,分析大豆抗病品种苏88-M21在大豆疫霉侵染幼龄大豆下胚轴后基因的表达情况,获得了688个差异表达明显的探针,代表了665个受大豆疫霉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包括病程相关蛋白、防卫反应基因、转录因子、信号转导因子等。在接种大豆疫霉后上调表达的基因主要是与抗病相关的基因,包括PR5蛋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转移酶等;下调表达的基因有与细胞壁形成相关的基因,包括富含脯氨酸的细胞壁蛋白、木葡聚糖转葡糖苷酶等。本研究选择9个与抗病相关的大豆基因和1个大豆疫霉基因进行实时定量RT-PCR分析,以验证基因芯片的结果,结果表明这10个基因在大豆接种大豆疫霉后不同时间的表达情况与基因芯片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基因芯片的数据是可靠的。
那琪[6](2018)在《不同情境因素导向下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做为创新的重要环节,研发活动被视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不但加剧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且拓展了企业的销售渠道,进而提高了企业决策的复杂程度,加大了市场失灵的出现概率。因而,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时的压力被突显,致使企业通过预期收益来决策研发投入的难度被进一步加深。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将影响企业收益的主要因素与研发阶段的投入决策予以联系,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通过情境假设、参数刻画等手段,借助博弈理论、数理建模、模拟仿真等理论与方法,全面、系统且深入地针对企业在不同情境因素导向下的研发投入决策进行分析,以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分别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决策及其情境因素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在根据产业组织理,确定了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相关情境因素,在建立不同情境因素导向下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研究框架的同时,探讨了研究内容间的逻辑关系,为论文后续的具体分析奠定基础。其次,构建资源配置情境下的企业研发投入决策模型。考虑到企业在内部资源未能满足其研发需要时,往往通过寻求外部帮助来提高自身研发水平,在此情境下,考虑一家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进行研发合作,并参与市场互动的情况,分别在两种行动方式下建立企业的研发投入决策模型,对研发效率、吸收能力与研发投入分配系数与企业研发投入、产量及利润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第三,从消费者行为偏好出发分析企业研发投入决策过程。为揭示需求信息与企业研发投入间的关系,发掘消费者行为偏好给企业研发投入决策带来的影响,研究根据博弈理论针对Stackelberg经典博弈模型进行了拓展,通过企业的研发投入、折扣系数等相关参数的设置,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详细分析各参数与企业投入及期望收益间的作用关系。第四,剖析消费者质量偏好对企业研发投入决策过程的影响。鉴于市场的需求规模对于企业在要素投入、商品价格制定及利润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兼顾需求端的消费者对于商品存在质量偏好的同时,考虑了企业间的不对称性,为发掘企业在研发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博弈理论并结合本章的研究情境针对Bertrand博弈与Stackelberg博弈两个经典模型进行拓展,并借助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探讨了主要参数与各个均衡解间的关系。第五,构建政府补贴情境下的企业研发投入决策模型。由于政府实施研发补贴不但是鼓励企业从事研发活动的常见政策,同时也是避免市场失灵的有效手段,因此研究在政府补贴下考虑了企业采取不同研发合作方式的研究情境,分别建立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以及竞争企业进行合作研发的三阶段博弈模型,利用模型解析与仿真模拟方法深入讨论不同政府补贴策略下企业与不同对象进行研发合作时,研发难度、吸收能力与研发投入分配系数对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的影响。最后,为不同情境因素导向下企业最优研发投入决策的实现提出保障措施。根据前文对于资源配置、消费者质量偏好、消费者行为偏好以及政府补贴导向下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的分析,分别从企业与政府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以期令研究结论为企业的经济实践提供借鉴。
路正玉[7](2020)在《基于广告溢出效应的两阶段博弈模型的复杂动力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商的广告投入量逐渐增加。制造商在制定广告策略时都会从自身利益出发,从而导致策略制定考虑不全面,往往使得广告促销未能达到预定的期望。所以在制定广告促销策略时制造商需要充分考虑市场对广告策略的影响。由于两家制造商所生产的产品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使得制造商在通过广告进行产品促销时存在溢出效应,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造商通过广告促销想要达到的预期盈利的期望值。因此,制造商为了使广告投入最有效的促进产品销售,制定广告策略时应该充分考虑溢出效应,使获得的效益最大化。这也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本文在市场信息对称和不对称的情况下,在有限理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广告溢出效应的完全不合作和部分合作的两阶段博弈模型。重点研究了广告溢出效应、广告负担率和调整速度等参数对系统行为的影响,为互补品制造商在市场竞争中广告投入的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广告溢出效应的背景下,基于有限理性以及非线性动力学理论,以两个制造商的广告投入量和产品的需求量作为决策变量建立了具有广告溢出效应的两阶段的博弈模型。其中制造商博弈行为的决策为两个阶段:广告投入而竞争和产品价格而竞争。首先,依据平衡点的稳定性理论分析讨论了系统平衡点的类型。其次,利用Jury条件分析得出系统在纳什均衡点发生Flip分岔和Neimark-Sacker分岔的条件。最后,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值仿真研究了单个参数以及双参数对系统局部稳定性、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并模拟了与其分岔图相对应的最大Lyapunov指数图,验证了系统由Flip分岔到混沌的现象。2.重点讨论了在市场信息对称情况下,两个制造商在广告完全不合作和部分合作情形下的两阶段博弈模型。通过选取不同的溢出效应和调整速度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双参数分岔图和单参数分岔图以及相对应的最大Lyapunov指数图,展现了系统周期-混沌反复的动力学行为,并最终回归到混沌的现象。此外,所得到的Nash均衡点的稳定域是不相同的,广告溢出效应的调整速度不再稳定域内时,轻微的变化也会使市场发生不可预测的波动,使得市场变为混沌状态。通过数值模拟说明了系统存在吸引子共存现象,并且用吸引盆解释了这一现象。3.重点讨论了在市场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两个制造商在广告部分合作情形下的两阶段的博弈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呈现了在广告溢出效应与广告分担率变化下的演化过程。双参数分岔图以及对应的稳定域清晰的展现了系统的运动状态,单参数分岔图和最大Lyapunov指数图分析了不对称信息下广告溢出效应对系统的影响,相图描述了吸引子的演化过程。
高海鸣[8](2020)在《华山松大小蠹解毒酶基因克隆与表达响应》文中指出华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armandi)是我国秦岭巴山林区中最具破坏性的森林害虫之一。华山松大小蠹主要危害30年以上的华山松(Pinus armandi)健康木,给华山松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带来毁灭性的灾害。小蠹虫利用自身和共生真菌的酶代谢和生理生化作用克服寄主树木的原生性和诱导性抗性,从而完成在寄主树木树干组织内的生存和生活史,其中解毒酶基因不仅能降解寄主树木次生性萜类物质的毒素,还参与小蠹虫体内信息素和激素的合成。本研究以华山松大小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华山松大小蠹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羧酸酯酶(Car Es)基因的系统发育,华山松大小蠹GSTs和Car Es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GSTs基因在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差异,华山松大小蠹GSTs和Car Es基因对华山松挥发性物质的表达响应,以及华山松大小蠹不同世代间体重、能量物质储存和解毒酶活性的差异等研究,旨在揭示华山松大小蠹主要解毒酶基因表达与克服寄主华山松抗性的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华山松大小蠹第一代成虫中雄虫的比例为45.79%,而第二代为39.70%。不同性别和不同世代的华山松大小蠹体重、能量物质储存和解毒酶活性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雌虫具有更大的体重和更多的脂肪储存。2.克隆获得华山松大小蠹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GSTs)家族16个全长序列,分别属于delta、epsilon、sigma和theta 4个亚族。多重序列比对分析表明,华山松大小蠹Da GSTs基因与其他昆虫的GSTs基因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克隆得到了华山松大小蠹8个Car Es基因,其中Da Car E3,Da Car E5和Da Car E6属细胞溶质型,Da Car E1,Da Car E2,Da Car E4,Da Car E7和Da Car E8属分泌蛋白型。8个华山松大小蠹Car Es基因与鳞翅目和双翅目Car Es基因无密切的亲缘关系。3.华山松大小蠹GSTs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和入侵成虫不同性别的表达水平有显着差异。华山松大小蠹GSTs基因在雌虫中上调表达,在雄性中下调表达,与雌虫首先入侵寄主树木克服寄主树木萜烯类防御性物质有关。华山松大小蠹所有GSTs基因在雄性触角中均上调表达,说明GSTs基因参与华山松大小蠹信息传递和气味代谢。此外,取食寄主韧皮部的雌虫GSTs基因均上调表达,说明GSTs基因参与华山松大小蠹对寄主萜烯类物质的代谢。4.在华山松大小蠹不同发育时期Car Es表达水平存在显着差异,其中Da Car E1-Da Car E4呈现稳定的转录表达,而Da Car E5-Da Car E8在老熟幼虫、化蛹和蛹羽化阶段表达水平显着差异;Da Car E1-Da Car E7在雌雄迁飞成虫中的表达水平无显着差异,这与其行使的特殊功能和参与特定的行为有关。随华山松大小蠹取食寄主韧皮部时间的延长,Car Es基因的表达水平存在显着差异。5.华山松大小蠹取食不同饲料后,成虫主要解毒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存在显着差异,含有华山松韧皮部组织和(-)-α-蒎烯、(-)-β-蒎烯、(+)-3-莰烯、(±)-柠檬烯和松节油的纯人工饲料均诱导解毒酶基因表达的差异,这说明华山松大小蠹主要解毒酶基因具有对寄主华山松抗性特定的表达响应机制。
李洋[9](2019)在《圆形与非圆形截面钢-混组合梁自由扭转刚度理论研究》文中认为众所周知,钢-混组合梁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等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大跨、超高、大空间等建筑结构中。然而,由于钢-混组合梁由不同材料组合而成,其扭转力学性能比单一材料梁的扭转力学性能更为复杂。因此,目前对钢-混组合梁力学性能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轴压,偏压(压弯)以及纯弯受力状态,很少涉及钢-混组合梁扭转性能的研究。而且在大跨、大空间、超高层等复杂结构中,结构构件在各种形式复杂的荷载作用下很容易发生扭转变形。而且钢-混组合构件受扭作用的机理和承载力计算方法的研究是深人研究其复合受扭工作性能和承载力计算的基础。所以,本文开展钢-混组合梁扭转性能研究具有较高的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更是一项亟需解决的复杂工程问题。为此,本文基于张文福教授近期提出的板—梁理论和传统经典Saint-Venant扭转理论思想对圆形和非圆形(包括椭圆形、方形及矩形截面钢-混组合梁自由扭转刚度进行了理论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基于板—梁理论和传统经典Saint-Venant扭转理论,首先给出了圆截面钢-混组合梁自由扭转变形后截面横向位移u、v和纵向位移w表达式,然后根据弹性理论基本知识推导了内置工字钢骨圆形CFST组合梁以及圆截面工字型钢-混凝土组合梁自由扭转变形应变能表达式,并给出其自由扭转刚度理论解析解。同时,为了便于圆截面组合梁自由扭转刚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本文还根据叠加思想提出了圆截面钢-混组合梁自由扭转刚度叠加组合设计公式。(2)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别建立内置工字钢骨圆形CFST组合悬臂梁和圆形截面工字型钢-混凝土组合悬臂梁有限元模型,并对这两类钢-混组合梁自由扭转进行有限元分析,以此验证本文给出的圆截面钢-混组合梁自由扭转刚度理论解析解的正确性。(3)基于板—梁理论和传统经典Saint-Venant扭转理论,首先分别给出了非圆形截面(椭圆形、方形及矩形截面)钢-混组合梁自由扭转变形后截面横向位移u、v和纵向位移w表达式,然后根据弹性理论基本知识推导了内置工字钢骨非圆形CFST组合梁和非圆形截面工字型钢-混凝土组合梁自由扭转变形应变能表达式,并给出其自由扭转刚度理论解析解。同时,为了便于非圆形截面钢-混组合梁自由扭转刚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本文还根据叠加思想提出了非圆形截面钢-混组合梁自由扭转刚度组合叠加设计公式。(4)利用ANSYS分别建立内置钢骨非圆形CFST组合悬臂梁和非圆形截面工字型钢-混凝土组合悬臂梁有限元模型,并对非圆形截面钢-混组合梁自由扭转进行有限元分析,以此验证本文给出的非圆形截面钢-混组合梁自由扭转刚度理论解析解的正确性。
王娟[10](2019)在《语篇语言学视角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写作是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五项基本语言技能之一,是语言输出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体现。高考评分原则和新课标对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写作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英语写作一直是高中生不太擅长的技能,除了词汇贫乏,语法错误外,语篇问题最为严重。提笔不知所措;句子之间联系不自然;内容空洞、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篇章结构松散。为此,笔者以语篇语言学中衔接与连贯、主位推进模式、及语篇模式理论为切入点进行实验教学,旨在探索语篇语言学相关理论对写作教学具有的重要指导价值。本研究采用教学实验对比研究办法,以南充六中80名学生(实验班40人,对比班40人)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工具为问卷调查和写作测试。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为:通过对两个班学生写作的对比测试(前测与后测),一定程度地确认实验班学生教学实验的实效性;通过实验前后两次问卷调查,确认实验班学生在写作态度、语篇意识及写作策略方面的变化;通过学生作文样本分析,确定实验班学生在作文主位推进、语篇结构、衔接与联贯方面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1)通过三个月实验教学,实验班学生的写作分数明显高于控制班,他们的写作能力也高于控制班学生的写作能力。(2)高分作文中,复项主位和句项主位使用的较多。反之,单项主位在低分段作文中出现的较多;实验班学生作文的连贯性和有效的衔接通过使用不同的主位推进模式和衔接手段得到改善。(3)作者以语篇理论为基础的实验教学提高了实验班学生英语写作的兴趣及主动性,他们的语篇意识和语篇构建能力得到提高。本研究存在样本较小,实验时间偏短及研究者水平有限等局限,但是笔者建议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将语篇语言学理论应用到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
二、a~a,b~b,a~b和b~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a,b~b,a~b和b~a(论文提纲范文)
(1)苦荞遗传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及其SSR分子标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文献综述及本研究的意义 |
1.1 苦荞起源与分布 |
1.2 苦荞生长特性 |
1.3 苦荞种质资源及其多样性 |
1.4 苦荞遗传育种 |
1.4.1 遗传育种方法 |
1.4.2 杂交育种方法及杂种后代的选育 |
1.5 苦荞分子标记遗传图谱构建 |
1.5.1 亲本的选配 |
1.5.2 群体的大小及类型 |
1.5.3 分子标记的选择 |
1.5.4 分子标记常用作图及QTL软件 |
1.5.5 荞麦遗传图谱的构建 |
1.5.6 分子标记的偏分离 |
1.5.7 QTL定位分析 |
1.6 本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及药品 |
2.3 实验方法 |
2.3.1 RIL群体的构建 |
2.3.2 性状的考察 |
2.3.3 苦荞RIL群体基因组DNA提取 |
2.3.4 SSR标记多态性检测 |
2.3.5 遗传图谱的构建及QTL定位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亲本表型差异分析 |
3.2 苦荞农艺性状分析 |
3.2.1 苦荞F2与F3农艺性状分析 |
3.2.2 遗传变异分析 |
3.2.3 苦荞RIL群体相关与偏相关分析 |
3.2.4 逐步回归及通径分析 |
3.3 苦荞SSR分子标记分析 |
3.3.1 苦荞单位点偏分离分析 |
3.3.2 遗传图谱的构建 |
3.3.3 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
4 讨论 |
4.1 苦荞农艺性状分析 |
4.1.1 苦荞遗传变异分析 |
4.1.2 苦荞相关性研究及通径分析 |
4.2 苦荞SSR分子标记分析 |
4.2.1.苦荞RIL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偏分离分析 |
4.2.2 苦荞QTL定位分析 |
4.2.3 苦荞农艺性状QTL定位对应的SSR标记基因功能分析 |
5 结论 |
5.1 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
5.2 SSR分子标记 |
参考文献 |
附表I SSR标记对应的基因功能列表 |
附表 Ⅱ SSR标记谱带在RIL植株F5群体(小米荞/晋荞2号)的分布表 |
附录图版Ⅰ亲本SSR筛选结果(每条引物两条泳道分别是小米荞和晋荞2号) |
附录图版Ⅱ RIL群体部分SSR引物多态性检测 |
个人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项目经费支持 |
致谢 |
(2)初中文言虚词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意义及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虚词概述 |
第一节 虚词的定义 |
第二节 虚词的特点 |
一、单音节为主 |
二、一词多义 |
三、古今异义 |
第三节 虚词的作用 |
一、语音修饰 |
二、表达语气 |
三、加强逻辑 |
四、形成句式 |
第二章 对教材中虚词的统计与分析 |
第一节 文言虚词统计范围 |
第二节 文言虚词统计种类的确定 |
第三节 文言虚词统计情况与分析 |
第三章 初中文言虚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虚词释义不一,加大教学困难 |
第二节 学生对文言虚词学习兴趣的缺失 |
第三节 学生不理解学习文言虚词的意义 |
第四节 教学过程程式化、碎片化 |
第四章 初中文言虚词教学方法 |
第一节 分层教学法 |
一、以单篇课文为例 |
二、以单个虚词为例 |
第二节 归类总结法 |
第三节 替换比较法 |
一、句末虚词“也”与“矣”的比较 |
二、句首虚词“噫”与“呜呼”的比较 |
第四节 前后一体解读法 |
一、结合整句 |
二、结合整段及全文 |
第五节 抓住主次法 |
一、教新不教旧 |
二、挑难点、重点进行教授 |
第六节 多样朗读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南通市虹桥二中文言虚词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部编版文言虚词统计表 |
附录三 南通市虹桥二中文言虚词学习情况调查问卷情况统计表 |
致谢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基于区间分析方法的不确定参数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转子系统动力特性的研究现状 |
1.2.1 转子动力学发展历史 |
1.2.2 转子系统动力特性研究 |
1.3 不确定结构的数学模型 |
1.3.1 随机模型 |
1.3.2 模糊模型 |
1.3.3 凸集模型与区间模型 |
1.4 基于区间分析的工程结构不确定性研究现状 |
1.4.1 不确定参数结构特征值问题 |
1.4.2 静态响应分析问题 |
1.4.3 动力响应分析问题 |
1.4.4 非概率可靠性分析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区间数学及区间方法 |
2.1 引言 |
2.2 区间数学 |
2.2.1 区间及其运算 |
2.2.2 区间向量与区间矩阵 |
2.2.3 函数的区间扩张 |
2.2.4 复区间及其运算 |
2.3 区间分析方法 |
2.3.1 Dief方法 |
2.3.2 区间摄动法 |
2.3.3 邱方法 |
2.3.4 子区间摄动法 |
2.4 矩阵不等式法 |
2.5 算例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确定参数转子系统临界转速分析 |
3.1 引言 |
3.2 不确定参数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 |
3.2.1 转子的涡动 |
3.2.2 圆盘的偏心质量引起振动的临界转速 |
3.2.3 含不确定参数的Jeffcott转子固有频率区间求解 |
3.3 考虑陀螺力矩时不确定参数转子系统临界转速分析 |
3.3.1 陀螺力矩 |
3.3.2 转子系统的动力学运动微分方程 |
3.3.3 区间摄动法求解转子系统固有频率 |
3.4 算例分析 |
3.5 实验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确定参数转子系统不平衡响应分析 |
4.1 引言 |
4.2 不确定参数转子系统的不平衡响应 |
4.2.1 转子系统的不平衡响应 |
4.2.2 不平衡响应的区间分析方法 |
4.3 不平衡响应的概率方法 |
4.4 区间分析方法与概率方法的比较 |
4.5 算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确定参数转子系统非概率鲁棒可靠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不确定参数结构振动的鲁棒可靠性 |
5.2.1 鲁棒可靠性的定义 |
5.2.2 区间分析方法确定固有频率集合 |
5.2.3 结构振动鲁棒可靠性准则 |
5.3 转子系统的非概率鲁棒可靠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模态区间方法的转子系统固有频率分析 |
6.1 引言 |
6.2 模态区间的定义 |
6.3 连续函数的模态区间扩张 |
6.3.1 模态语义扩张 |
6.3.2 模态区间运算法则 |
6.3.3 语义扩张的性质 |
6.3.4 语义理论 |
6.3.5 语义扩张与模态有理扩张的关系 |
6.3.6 MIA方法算例 |
6.4 转子系统固有频率的模态区间法求解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评价、基因定位及抗性相关基因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及其英汉对照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研究 |
1.1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起源、分布与危害 |
1.2 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原物的研究 |
1.3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防治 |
2 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研究 |
2.1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类型 |
2.2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鉴定方法 |
2.3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源筛选 |
2.4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基因鉴定 |
2.5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遗传分析 |
3 大豆对大豆疫霉抗性的分子标记研究 |
3.1 分子标记的发展与应用 |
3.2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基因的定位 |
4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
4.1 表达序列标签在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相关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
4.2 基因芯片在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相关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
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南京大豆疫霉根腐病病原物的分离及毒性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培养基制备 |
1.2 发病植株中大豆疫霉的PCR检测 |
1.3 病原菌诱捕和分离 |
1.4 鉴别寄主、鉴定方法及病情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发病植株中大豆疫霉的PCR检测 |
2.2 大豆疫霉菌株诱捕、分离及致病性测定 |
2.3 大豆疫霉毒性的鉴定 |
3 讨论 |
第三章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源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大豆疫霉菌株 |
1.3 抗性鉴定方法 |
1.4 病情调查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豆种质资源完全抗性鉴定 |
2.2 大豆种质资源部分抗性鉴定 |
3 讨论 |
3.1 大豆疫霉根腐病完全抗性 |
3.2 大豆疫霉根腐病部分抗性 |
第四章 大豆对大豆疫霉菌株完全抗性基因的SSR标记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品种 |
1.2 供试菌株 |
1.3 群体的抗性鉴定 |
1.4 DNA的提取及PCR扩增 |
1.5 试验所用试剂的配置 |
1.6 试验过程中涉及的主要试验仪器 |
1.7 抗感基因池的构建 |
1.8 数据整理和连锁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抗病基因的推导 |
2.2 抗性遗传分析 |
2.3 标记的筛选 |
2.4 抗病基因定位 |
3 讨论 |
第五章 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部分抗性的遗传分析及QTL定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大豆疫霉菌株 |
1.2 品种 |
1.3 部分抗性测定 |
1.4 统计分析及QTL定位 |
1.5 SSR标记分析和遗传连锁图构建 |
1.6 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部分抗性的QTL定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大豆RIL群体NJRISX的接种鉴定 |
2.2 RIL群体对大豆疫霉根腐病部分抗性的表现和遗传分析 |
2.3 大豆疫霉根腐病部分抗性的QTL分析 |
3 讨论 |
3.1 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部分抗性的遗传分析 |
3.2 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部分抗性QTL定位结果 |
3.3 对抗病育种的启示 |
第六章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相关基因的筛选与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大豆基因芯片 |
1.3 接种和取样方法 |
1.4 芯片杂交、数据处理及分析 |
1.5 总RNA提取和纯化 |
1.6 实时定量(real time)RT-PCR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基因芯片的杂交结果 |
2.2 接种大豆疫霉后不同时间的下胚轴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 |
2.3 苏88-M21接种大豆疫霉后的下胚轴基因表达谱 |
2.4 基因表达谱的SOM聚类 |
2.5 序列比对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6 大豆抗病相关基因的实时定量RT-PCR分析 |
3 讨论 |
全文结论 |
本研究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研究论文 |
致谢 |
(6)不同情境因素导向下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相关的情境因素研究现状 |
1.2.2 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论文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框架构建 |
2.1 不同情境因素导向下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的理论基础 |
2.1.1 “结构——行为——绩效”研究范式 |
2.1.2 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情境因素划分 |
2.1.3 产业组织理论视角下企业研发活动的内涵及特征 |
2.2 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的动因及其与市场结构的作用关系 |
2.2.1 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的动因分析 |
2.2.2 市场结构与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的作用关系 |
2.3 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及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相关情境因素识别 |
2.3.1 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
2.3.2 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相关情境因素识别 |
2.4 不同情境因素导向下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的研究框架构建 |
2.4.1 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研究——以资源配置为导向 |
2.4.2 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研究——以消费者行为偏好为导向 |
2.4.3 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研究——以消费者质量偏好为导向 |
2.4.4 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研究——以政府补贴为导向 |
2.4.5 不同情境因素导向下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研究内容的关系描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资源配置导向下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研究 |
3.1 企业资源配置与研发投入决策的关系分析 |
3.2 资源配置导向下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的模型建立 |
3.2.1 模型的描述与基本假设 |
3.2.2 研发投入分配系数的设计 |
3.2.3 模型的建立 |
3.3 资源配置导向下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的模型求解 |
3.3.1 Cournot竞争下企业的研发投入、产量与利润 |
3.3.2 企业间Stackelberg竞争下的均衡解 |
3.3.3 均衡解分析 |
3.4 资源配置导向下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的仿真模拟与结果分析 |
3.4.1 研发效率差异下吸收能力对企业研发投入、产量与利润的影响 |
3.4.2 研发效率差异下分配系数与企业研发投入、产量及利润间的关系 |
3.4.3 资源配置导向下企业最优研发投入决策的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消费者行为偏好导向下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研究 |
4.1 消费者行为偏好与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的关系分析 |
4.2 消费者行为偏好导向下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的模型建立 |
4.2.1 模型的描述与基本假设 |
4.2.2 需求函数的构建 |
4.2.3 成本函数设计与模型的建立 |
4.3 消费者行为偏好导向下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的模型求解 |
4.3.1 企业间进行Stackelberg价格竞争 |
4.3.2 企业间进行Bertrand-Stackelberg价格竞争 |
4.3.3 关于均衡解的讨论 |
4.4 消费者行为偏好导向下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的仿真模拟与结果分析 |
4.4.1 企业的研发效率对企业收益以及消费者行为偏好影响 |
4.4.2 追随者企业研发投入对商品价格、期望需求及利润的影响 |
4.4.3 消费者行为偏好导向下企业的最优研发投入决策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消费者质量偏好导向下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研究 |
5.1 消费者质量偏好与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的关系分析 |
5.2 消费者质量偏好导向下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的模型建立 |
5.2.1 模型的描述与基本假设 |
5.2.2 模型的需求函数构建 |
5.2.3 模型的建立 |
5.3 消费者质量偏好导向下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的模型求解 |
5.3.1 非合作策略下企业的研发投入决策 |
5.3.2 合作策略下企业的研发投入决策 |
5.3.3 均衡解的比较与讨论 |
5.4 消费者质量偏好导向下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的仿真模拟与结果分析 |
5.4.1 质量偏好与企业研发投入、商品价格、市场需求及利润的关系 |
5.4.2 质量偏好差异下吸收能力对企业研发投入以及收益的影响 |
5.4.3 消费者质量偏好导向下企业的最优研发投入决策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政府补贴导向下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研究 |
6.1 政府补贴与企业投入决策的关系分析 |
6.2 政府补贴导向下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的模型建立 |
6.2.1 模型的描述与基本假设 |
6.2.2 模型的利润函数与社会福利函数构建 |
6.2.3 模型的建立 |
6.3 政府补贴导向下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的模型求解 |
6.3.1 研发商品补贴下企业研发投入的均衡解 |
6.3.2 研发投入补贴下企业研发投入的均衡解 |
6.3.3 均衡解分析 |
6.4 政府补贴导向下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的仿真模拟与结果分析 |
6.4.1 研发难度系数对企业研发投入产出、社会福利与政府补贴的影响 |
6.4.2 吸收能力对企业研发投入产出、社会福利与政府补贴的影响 |
6.4.3 分配系数对企业研发投入产出、社会福利与政府补贴的影响 |
6.4.4 政府补贴导向下企业的最优研发投入决策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不同情境因素导向下企业最优研发决策保障措施 |
7.1 强化研发活动意识的企业保障措施 |
7.1.1 提高研发活动过程的技术获取能力 |
7.1.2 重视员工的长期培养与激励 |
7.1.3 完善商品信息反馈机制的运行体系 |
7.2 优化企业研发活动政策环境的政府保障措施 |
7.2.1 完善政府对企业研发活动的激励机制 |
7.2.2 强化政府在企业研发活动中的服务意识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7)基于广告溢出效应的两阶段博弈模型的复杂动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预备知识 |
2.1 博弈论 |
2.2 动态经济系统的预期理论 |
2.3 广告溢出效应研究综述 |
2.4 非线性理论 |
2.4.1 平衡点稳定性判据 |
2.4.2 分岔理论 |
3 对称信息下完全非合作广告溢出效应博弈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
3.1 模型的建立 |
3.2 稳定性分析 |
3.3 数值模拟 |
3.3.1 关于调整速度参数的数值模拟 |
3.3.2 关于广告溢出效应参数的数值模拟 |
3.4 本章小结 |
4 对称信息下部分合作广告溢出效应博弈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
4.1 模型的建立 |
4.2 稳定性分析 |
4.3 数值模拟 |
4.3.1 关于广告分担率参数的数值模拟 |
4.3.2 关于调整速度参数的数值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5 不对称信息下部分合作广告溢出效应博弈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
5.1 模型的建立 |
5.2 稳定性分析 |
5.3 数值模拟 |
5.3.1 关于广告分担率参数的数值模拟 |
5.3.2 关于广告溢出效应参数的数值模拟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华山松大小蠹解毒酶基因克隆与表达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酶代谢及其产物与昆虫抗性 |
1.1.1 植物防御机制 |
1.1.2 昆虫解毒酶与不同植物次生物质的关系 |
1.2 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抗性 |
1.2.1 谷胱甘肽S-转移酶概述 |
1.2.2 昆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研究概况 |
1.3 羧酸酯酶与抗性 |
1.3.1 羧酸酯酶概述 |
1.3.2 昆虫羧酸酯酶的研究概况 |
1.4 小蠹类森林害虫 |
1.4.1 概述 |
1.4.2 寄主针叶树和小蠹虫之间的相互作用 |
1.5 研究目的意义 |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华山松大小蠹三大解毒酶活性差异与生长发育的关系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主要试剂(盒)与仪器 |
2.1.3 昆虫体重测定和性别比例的统计 |
2.1.4 昆虫能量存储测量 |
2.1.5 昆虫解毒酶测定 |
2.1.6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体重和性别比例 |
2.2.2 能量物质储备 |
2.2.3 解毒酶活性 |
2.3 小结 |
第三章 华山松大小蠹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主要试剂(盒)与仪器 |
3.1.3 华山松大小蠹GSTs基因的克隆 |
3.1.4 华山松大小蠹GSTs基因序列分析 |
3.1.5 华山松大小蠹GSTs基因表达谱分析 |
3.1.6 华山松大小蠹不同发育阶段GSTs基因表达水平 |
3.1.7 华山松大小蠹不同组织GSTs基因分布 |
3.1.8 取食寄主韧皮部对华山松大小蠹GSTs基因表达水平的诱导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华山松大小蠹GSTs基因序列分析 |
3.2.2 华山松大小蠹GSTs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录水平差异 |
3.2.3 华山松大小蠹GSTs基因在不同组织部位的分布与表达水平差异 |
3.2.4 取食寄主韧皮部对华山松大小蠹GSTs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华山松大小蠹羧酸酯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主要试剂(盒)与仪器 |
4.1.3 华山松大小蠹CarEs基因的克隆 |
4.1.4 华山松大小蠹CarEs基因序列分析 |
4.1.5 华山松大小蠹CarEs基因表达谱分析 |
4.1.6 华山松大小蠹不同发育阶段CarEs基因表达水平 |
4.1.7 华山松大小蠹CarEs基因对取食华山松韧皮部的响应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华山松大小蠹CarEs基因序列分析 |
4.2.2 华山松大小蠹CarEs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水平差异 |
4.2.3 取食与饥饿处理对华山松大小蠹成虫CarEs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华山松大小蠹三大解毒酶基因对萜类物质的表达响应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供昆虫 |
5.1.2 主要试剂(盒)与仪器 |
5.1.3 韧皮部萜类化合物及松节油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
5.1.4 取食不同类型饲料对华山松大小蠹解毒酶基因表达水平的诱导 |
5.1.5 华山松大小蠹取食不同类型饲料后解毒酶基因表达谱分析 |
5.1.6 华山松大小蠹解毒酶基因对萜类物质的耐受性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韧皮部萜类化合物组成及松节油主要成分 |
5.2.2 华山松大小蠹取食不同类型饲料后解毒酶基因的表达水平 |
5.2.3 萜类物质熏蒸对不同发育时期解毒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5.2.4 萜类物质熏蒸后不同组织部位GSTs基因的表达水平 |
5.3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1.1 不同世代和性别的解毒酶及能量物质参与昆虫的抗性生理 |
6.1.2 华山松大小蠹GSTs多样性及表达谱分析 |
6.1.3 华山松大小蠹CarEs多样性及表达谱分析 |
6.1.4 华山松大小蠹解毒酶基因对萜类物质的响应模式 |
6.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圆形与非圆形截面钢-混组合梁自由扭转刚度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CFST组合梁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2.1 CFST组合梁非扭转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2.2 CFST组合梁扭转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3 内置钢骨CFST组合梁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3.1 内置钢骨CFST组合梁非扭转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3.1 内置钢骨CFST组合构件扭转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4 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4.1 型钢-混凝土组合梁非扭转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4.2 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扭转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圆形截面钢-混组合梁自由扭转刚度研究 |
2.1 内置工字钢骨圆钢管混凝土组合梁自由扭转刚度研究 |
2.1.1 基本假设 |
2.1.2 问题描述 |
2.1.3 自由扭转应变能 |
2.1.4 自由扭转刚度解析解 |
2.1.5 自由扭转刚度解析解验证 |
2.1.6 自由扭转刚度叠加组合设计公式 |
2.2 圆形截面工字型钢-混凝土组合梁自由扭转刚度研究 |
2.2.1 基本假设 |
2.2.2 问题描述 |
2.2.3 自由扭转应变能 |
2.2.4 自由扭转刚度解析解 |
2.2.5 自由扭转刚度解析解验证 |
2.2.6 自由扭转刚度叠加组合设计公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椭圆截面钢-混组合梁自由扭转刚度研究 |
3.1 内置工字钢骨椭圆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梁自由扭转刚度研究 |
3.1.1 基本假设 |
3.1.2 问题描述 |
3.1.3 自由扭转应变能 |
3.1.4 自由扭转刚度解析解 |
3.1.5 自由扭转刚度解析解验证 |
3.1.6 自由扭转刚度叠加组合设计公式 |
3.2 椭圆形截面工字型钢-混凝土组合梁自由扭转刚度研究 |
3.2.1 基本假设 |
3.2.2 问题描述 |
3.2.3 自由扭转应变能 |
3.2.4 自由扭转刚度解析解 |
3.2.5 自由扭转刚度解析解验证 |
3.2.6 自由扭转刚度叠加组合设计公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方形截面钢-混组合梁自由扭转刚度研究 |
4.1 内置工字形钢骨方CFST组合梁自由扭转刚度研究 |
4.1.1 基本假设 |
4.1.2 问题描述 |
4.1.3 自由扭转应变能 |
4.1.4 自由扭转刚度解析解 |
4.1.5 自由扭转刚度解析解验证 |
4.1.6 自由扭转刚度叠加组合设计公式 |
4.2 方形截面工字型钢-混凝土组合梁自由扭转刚度研究 |
4.2.1 基本假设 |
4.2.2 问题描述 |
4.2.3 自由扭转应变能 |
4.2.4 自由扭转刚度解析解 |
4.2.5 自由扭转刚度解析解验证 |
4.2.6 自由扭转刚度叠加组合设计公式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矩形截面钢-混组合梁自由扭转刚度研究 |
5.1 内置工字形钢骨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梁自由扭转刚度研究 |
5.1.1 基本假设 |
5.1.2 问题描述 |
5.1.3 内置工字形钢骨矩形钢管混凝土组合梁自由扭转应变能 |
5.1.4 自由扭转刚度解析解 |
5.1.5 自由扭转刚度解析解验证 |
5.1.6 自由扭转刚度叠加组合设计公式 |
5.2 矩形截面工字型钢-混凝土组合梁自由扭转刚度研究 |
5.2.1 基本假设 |
5.2.2 问题描述 |
5.2.3 自由扭转应变能 |
5.2.4 矩形截面工字型钢-混凝土组合梁自由扭转刚度解析解 |
5.2.5 自由扭转刚度解析解验证 |
5.2.6 自由扭转刚度叠加组合设计公式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10)语篇语言学视角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Purpose of the Study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4 Structure of the Study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 |
2.2 Some Theories on Text Linguistics |
2.2.1 Cohesion and Coherence |
2.2.2 Thematic Structure and Thematic Progression |
2.2.3 Discourse Pattern |
2.3 Writing |
2.3.1 Definitions of Writing |
2.3.2 Approaches to Writing Teaching |
2.4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Text Linguistics and English Writing |
2.4.1 Related Studies Abroad |
2.4.2 Related Studies at home |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 |
3.1 Research Questions |
3.2 Participants |
3.3 Research Methods |
3.3.1 Questionnaire |
3.3.2 Writing Tests |
3.4 Research Procedures |
3.4.1 Pre-experiment Investigation |
3.4.2 Experiment Teaching |
3.4.3 Post-experiment Investigation |
3.5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4.1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 |
4.1.1 Pre-experiment Questionnaire |
4.1.2 Post-experiment Questionnaire |
4.2 Results of Tests |
4.2.1 Pre-test |
4.2.2 Post-test |
4.2.3 T-test for Scores Pre-test and Post-test in Control Class |
4.2.4 Pre-test and Post-test in Experimental Class |
4.3 Discussion |
4.3.1 Thematic Structure and Thematic Progression |
4.3.2 Discourse Pattern |
4.3.3 Coherence and Cohesion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
5.3 Limitations and Further Study Suggestion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1 |
Appendix 2 |
Appendix 3 |
Appendix 4 |
Appendix 5 |
Appendix 6 |
Appendix 7 |
Appendix 8 |
Acknowledgements |
四、a~a,b~b,a~b和b~a(论文参考文献)
- [1]苦荞遗传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及其SSR分子标记研究[D]. 梁龙兵. 贵州师范大学, 2016(11)
- [2]初中文言虚词教学研究[D]. 曹茜. 喀什大学, 2020(07)
- [3]基于区间分析方法的不确定参数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D]. 张洁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4]Kinematic Solution of Spherical Stephenson-Ⅲ Six-bar Mechanism[J]. LIU Yanfang,YANG Suixian.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3(05)
- [5]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评价、基因定位及抗性相关基因的筛选[D]. 武晓玲.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6)
- [6]不同情境因素导向下企业研发投入决策研究[D]. 那琪.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8(01)
- [7]基于广告溢出效应的两阶段博弈模型的复杂动力学分析[D]. 路正玉.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8]华山松大小蠹解毒酶基因克隆与表达响应[D]. 高海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9]圆形与非圆形截面钢-混组合梁自由扭转刚度理论研究[D]. 李洋.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10]语篇语言学视角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研究[D]. 王娟.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