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联木材采运生产现代经济水平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成[1](2020)在《20世纪30至60年代苏联中亚地区人口迁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口迁移是社会变迁的直观体现,它对不同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塑造作用十分显著,也是同社会政治稳定紧密相关的问题之一。中亚地区在20世纪30至60年代作为原苏联的五个加盟共和国,经历了从政治形态到社会结构全方位的变化,就中亚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和古老、相对原始的社会传统而言,能够促成这种变化的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从对富农的强制性迁移到卫国战争时期国防工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边疆少数民族向中亚的迁移,再到“处女地运动”时期大量劳动力赴中亚垦荒,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都对中亚地区的人口结构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对这一时期中亚地区人口迁移状况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亚地区的发展模式和历史特点。本文根据迁移性质、模式和数量等特点,将20世纪30至60年代中亚地区的人口迁移活动分为流放富农、卫国战争和垦荒运动三个主要时期,结合一定的统计数据及资料,希冀能更加清晰、立体地反映人口迁移给中亚地区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吴振江[2](2019)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富民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黑龙江省是林业大省,拥有着全国生态位最为重要的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的大部分。大小兴安岭主要以寒温带明亮针叶林与温带针阔混交林为主,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相对完整,森林资源丰富,森林景观特色突出,是中国各大国有林区中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支持国家建设的需要,多年来的对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的森林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导致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环境遭到极大地破坏,生态环境恶化。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是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与林业经济的主要载体,同样面临着森林资源日益枯竭、林业产业发展水平低下、林业产业布局不合理、林区职工收入偏低、林区居民是生活水平提升缓慢等一系列问题。随着生态文明进程地不断推进,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的决心以及为美丽中国的建设梦想开始的国土绿化工程,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林业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机遇。2014年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进入全面禁伐阶段,传统的林业产业随着政策的调整进一步受到严重冲击。林业保护政策成为国家生态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传统的林业产业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路径需要从区域经济统筹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调整,以适应国家政策和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生态的发展要求。本文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众多林业产业中选取种植养殖业、森林旅游业、林产工业、营林产业、北药业和木材采运业作为不同时期的林业富民产业,并选取在岗职工人数、林业投资完成、森林管护面积作为要素投入,林业总产值、林业增加值和林区职工人均工资作为林区发展目标。在第4章中,通过ADF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分别刻画了 6大富民产业与3个目标之间的动态冲击关系,从而判断不同富民产业对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怎样的带动能力。然而,由于“天保工程”、“全面禁伐”等林业政策的实施,部分富民产业对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能力将无法表达出来,因此,本文在第5章进一步将主要富民产业作为中介变量,分别探讨这些林业富民产业,在要素投入增长对林业总产值增长的带动过程中和林业总产值增长对林区职工人均工资增长带动过程中,哪些发挥了中介作用以及中介效应的贡献率;第6章则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分别探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转型特征和区域集聚特征,从而未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经济发展和富民产业建设明确新的方向。最后,第7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国家林业政策的实施情况,指出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向林业富民产业有序过渡、并指明富民产业发展的路径应从:巩固国有林区林业基础,实现经济林多元化发展;强化国家林业政策作用,带动林产工业转型升级;提升森林游憩基建水平,增强林业经济带动效果;挖掘林区特色富民产业,打造优势林业医药产业;建立林业生态经济模式,发展林区清洁能源产业;发挥林区产业集群优势,推动林业富民产业融合;优化富民产业内部结构,提高林业经济增长动力;协调林区企业职工关系,带动林区居民增收致富方面进行富民路径发展和建设,为实现黑龙江省林业和谐、健康、可持续和绿色发展提供建议。
张家浩[3](2018)在《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建构研究;第二部分是基于该体系以全国、天津市和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案例对体系三个层级的信息采集、信息管理系统和BIM信息模型的建构、以及对相关的分析应用进行实践性研究。本研究是在我国目前工业遗产研究背景下,所进行的探索性研究,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国家层面的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机构和体系的建立。第一部分,首先,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充分总结国内外前人的相关研究,并对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基于这些现实问题,提出建立“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的必要性。然后,对该体系进行了建构研究,体系包括“国家层级”、“城市层级”和“遗产本体层级”。现阶段“国家层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统筹全国各部门、机构、地区和学者成果,解读我国工业遗产研究全貌;“城市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制定标准化的“普查表”和相应的“普查信息管理系统”,为未来我国工业遗产专项普查做好准备;“遗产本体层级”的目的是为了对工业遗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全面信息采集与管理标准的建立,以及GIS、BIM技术在保护中的应用进行探索。第二部分,首先,依据“国家层级”对全国目前工业遗产的研究成果进行信息采集,收集了我国1537项工业遗产,为我国未来工业遗产普查提供第一手的基础资料;建立“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并对全国工业遗产的行政区、时空、行业、保护、再利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我国工业遗产的整体面貌。然后,基于“城市层级”对天津市域范围工业遗产进行普查,并建立“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基于GIS技术对天津市工业遗产的基本情况、再利用潜力以及工业遗产廊道的规划进行了研究。再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对北洋水师大沽船坞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建立了“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管理系统”,并基于GIS技术对大沽船坞的历史格局演变、价值评估等进行研究,并进行了保护规划的编制。最后,基于“遗产本体层级”,由于遗产领域BIM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且数据处理复杂;因此笔者先对其工作流程进行研究,然后基于BIM技术对轮机车间、甲坞和设备的信息采集与信息模型建构进行案例研究;并基于Revit软件、Revit SDK和C++语言开发了“建筑遗产修缮管理软件”,将其应用于轮机车间修缮设计的残损信息管理中。
马丽[4](2015)在《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作为我国面积最大、森林蓄积量最多、国有林业最集中的省份,黑龙江省为我国森林资源供给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没有科学规划,片面强调经济效益,经过多年高强度开发,黑龙江省国有林区陷入了可采森林资源危机和森工企业经济危困的“两危”境地。针对“两危”,国家及地方政府通过实施“天保工程”、制定经济转型发展规划等方式,转变林区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推进经济转型,林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果。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也逐步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速开始放缓、森林经营开始向提供生态产品转变、林产产业发展速度加快、林业科技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林区民生得到更多关注。新常态为国有林区经济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也由于总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面禁止采伐森林、支柱产业发展受阻、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给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常态下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新常态下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历程、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保障措施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将对我国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理论和经济阶段发展理论提供新的素材;另外,围绕主导产业选择、人力资源培育、转型模式构建等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主要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将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提供明确的转型方向和具体措施,有助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快速进行。本文以相关概念和理论的阐述入手,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历程和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运用历史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对经济转型和林区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面临的环境和总体思路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并对其中的重点任务:产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源培育和转型模式选择等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规范研究,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和保障措施。具体来说,研究内容包括:理论分析与现状分析结合的研究部分。通过对国有林区、经济转型、新常态等概念和经济增长等理论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和把握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理论脉络,提出经济转型能促进林区发展的假设;通过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历程、现状以及转型成绩和问题的分析,为经济转型和林区发展关系问题提供数据支撑。在理论假设和历史数据的支撑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二者辩证关系进行了验证,得出二者互为因果关系的结论。总体思路设计部分。对于新常态给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并从明确转型方向和目标、确立转型原则、分析转型内容和重点任务、明确转型主体、选择转型时机等方面构建了新常态下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整体框架。其中,转型内容包括发展战略转型、人力资本转型、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经济体制转型;重点任务包括产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源培育、转型模式构建、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和保障制度建设。重点任务分析部分。在对国有林区结构调整、人力资源和经济转型模式探索等问题的现状分析基础上,分别利用动态偏离份额方法、Logistic回归等数学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要尽快出台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非林木产业,实现衰退产业的扶持和引导,才能促进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国有林区人力资源存在着后续力量不足、人才外流严重、培训效果差的问题,政府科技供给和职工家庭经济因素会影响人力资源的培育。对策建议部分。针对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人力资本转型、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模式转型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黑龙江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并从制度保障、资金保障、技术保障、政策保障、法律保障、民生保障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研究结论主要包括:(1)经过现状分析和研究,认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第三产业比重偏小、森林资源危机未彻底缓解且森林质量不高、人才缺乏且结构失衡、政策体系不完善、负担沉重、体制机制改革进展缓慢等,制约了经济发展;(2)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和林区发展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因果关系,不仅经济转型能够促进林区的发展,林区发展也会进一步促进经济的转型;(3)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同时,新常态也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4)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以及各产业部门的发展水平都处于落后位置,产业结构调整还有着很大的空间,并且这种偏离主要是由于竞争力不足带来的,森林旅游和林区经济作物采集是后续主导产业的首选;(5)人力资源问题是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中一个关键制约因素,人力资源后续力量不足、人才外流严重、培训效果差等问题是主要制约问题,影响培训意愿的因素主要是家庭经济因素和政府科技供给因素;(6)围绕国有林区经济转型问题,黑龙江省各地区进行了多种探索,许多地方也都形成了新的成功模式,这些经验和做法为黑龙江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带来很好的启示。研究综合运用了理论分析、文献梳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数学建模等方法,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选择应用上有所创新,对于完善经济发展与经济转型理论、促进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当然,由于新常态的长期性、研究对象的广泛性和研究内容的系统性,本研究在研究深度、广度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而这些内容也将成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张朝辉[5](2014)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利用、单一林木依赖型的产业结构、粗放低附加值的林品生产使东北国有林区陷入“资源诅咒”厄运陷阱,引发了东北国有林区的资源危机、经济危困和生态危机,引发了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持续熵增和存续困境。全球气候变化和国际政治博弈等严峻的客观形势,“五位一体”现代化发展格局的构建要求,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等重塑了林业发展和林业产业运行的战略地位和使命,推动了国有林区林业特色优势产业和接续替代产业的不断拓展,推动了国有林区林业产业主体的结构调整和功能优化,推动了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发展中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实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经济科学的有机融合,生态位迁移与林业产业演化的合理契合,有助于拓宽国有林区林业产业演化的分析视野,有助于准确把握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演化的本质特征和内在机理,有助于构建具有较高适应性和发展力的林业产业生态位,有助于推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正向适应性演化。本研究以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为基础,综合应用文献研究、类比分析、系统论和模型分析方法以解决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研究的关键问题。首先,对林业产业生态系统和林业产业生态位进行了拟合性界定,描述了林业企业生态位与产业生态位的系统互动,从范式研究的角度构建了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范式。其次,实证分析了林业企业种的多元功能、多样性、种内与种间亲和性等,并据此识别了国有森工集团等大型国有林业企业的关键种属性与优势地位。第三,回溯了东北国有林区在“传统林业产业体系形成、林业产业核心企业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初建”三个阶段的产业生态位态势,以态势感知可视化模型识别了资源、需求、技术、政策和制度等生态位演化因子,界定了因子的利导属性或限制属性,分析了基于拉马克主义的适应性选择机制、基于达尔文主义的自然选择机制、生态位构建机制等在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中的协同作用机理。第四,林业产业基本生态位是现实生态位迁移的基础,是生态元适应性战略制定的依据;通过熵权模型和动态控制冲突模型确定了功能性和结构性林业产业基本生态位,确定了最理想、最适宜的生态-共生型林业产业基本生态位;以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机理为分析基础,阐释了林业产业现实生态位的遗传性演化行为、变异性演化行为、获得性演化行为和协同性演化行为。第五,根据林业产业生态位的本质属性、演化因子、演化机理、基本生态位、现实生态位演化行为等,提出林业产业生态元优化、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因子干预、林业产业生态位适应性调整等路径,以构建或逼近生态-共生型林业产业生态位,推动林业产业生态位的正向适应性演化,推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固、有序发展,推动东北国有林区现代林业发展和现代林业产业体系构建。
陈向华[6](2011)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组织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业产业组织优化是指林业产业内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优化和结构关系优化。其中,市场关系的优化表现在基于集中、效率与绩效以及三者之间关系的优化,结构关系优化是指由市场关系形成的企业间组织形式的优化。由此,市场关系优化是结构关系优化的基础,亦是本文分析的重点。而目前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呈现出过度竞争的市场结构,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较低,技术水平落后,整体盈利能力较低。这种较差的产业组织现状导致了大中小林业企业间产品结构趋同和不同林区间的产业结构相同,从而降低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整体竞争能力。因此,东北国有林区应加快林业产业改革,通过产业组织的调整优化林业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从而形成具有适度生产集中、较高规模经济水平、较强品牌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竞争局面。因此,本文的研究以有效竞争作为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组织的优化目标,应用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即哈佛产业组织理论和芝加哥产业组织理论,以东北国有林区2003年-2009年83个国有森工企业为样本,通过两个层次、四个维度研究林业产业组织优化途径,并提出相应的政策保障措施。其中,两个层次是指影响产业组织优化的因素分析和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四个维度的前三个维度是指第一个层次中的三个因素:集中、全要素生产率和X效率,最后一个维度是集中、效率与绩效间的关系。市场集中的研究是产业组织优化分析的基础,市场集中程度不同,企业间的竞争行为和竞争方式也不同,从而产业绩效也千差万别。一般,市场集中程度越高,产业的盈利水平也越高,大企业对市场的支配力和控制力越强。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市场集中程度,判断了林业产业市场结构的类型,研究了市场集中与林区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市场集中的产业组织优化途径。“效率”和“公平”是经济学讨论的两大核心问题,在经过了曲折的追求绝对“公平”的计划经济时代后,人们对“效率”的渴望尤其迫切。在产业组织的分析框架中效率因素的地位不断提升,甚至可以说是现代产业组织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和理想状态。为此,本文在研究了产业组织优化分析的基础市场集中问题后,对林业产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分别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可以概括为要素投入的增加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国内研究者的共识是中国的劳动增长和资本增长都很有限,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全要素生产率。基于该观点,本文研究了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产业组织优化途径。与注重研究投入产出关系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不同,X效率衡量的是在不改变投入品总量或比例的条件下,通过管理组织的调整优化企业内部效率。本文在评价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X效率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X效率的产业组织优化途径。市场绩效是以市场结构为基础,由企业市场行为形成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利润状态。关于市场绩效的影响因素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分别提出了结构因素和效率因素的决定论,由此形成了结构主义分析范式和效率主义分析范式,而二者的焦点实际上表现在集中、效率与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上。因此,本文在单个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总体上的产业组织优化途径。最后,本文从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鼓励发展以大企业为核心的紧密型企业集团、支持中小林业企业发展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产业组织优化的政策保障措施。
朱震锋[7](2019)在《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有林区是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典型区域,除了林区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之外,同时又有着在资源、经济、社会乃至企业等多个层面上的一系列复杂内涵。也正是如此,国有林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便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既有着持续至今的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探索、实践,又不乏对资源利用与保护这一横亘在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重大历史命题的探求、解答。依托国家生态建设和财政支持,十多年来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和资源危机逐步得到缓和,但根植于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和林区政企合一体制方面的内在问题却并未彻底解决,加之全面停伐政策对林区带来的巨大冲击,林区面临着一系列严峻形势。2015年中央出台《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后简称《意见》),这为黑龙江国有林区在竭力应对全面停伐的关键档口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意见》出台之后,黑龙江国有林区加快了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制定通过了《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总体方案》,设定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自此开始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本文正是立足黑龙江国有林区对预期改革目标的迫切需求,以系统创新的研究范式提出构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这一总体研究目标,充分调动林区资源,不断激发改革活力,提升改革动力,进而加快林区改革进程并提高改革绩效,促进林区从根本上破解体制困境、实现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本文围绕着科学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展开一系列深入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了国有林区改革、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两个概念的基本内涵,这是开展后续研究内容的最基本前提。根据对创新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以及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目标、改革路线、改革任务的系统把握,界定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基本内涵,即通过有效协调改革过程中各相关主体、相关改革措施等之间的关系,促进彼此之间协同并进,从而更好、更快地推动林区各领域的改革实践,以此提高改革的进程和最终成效。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还可以根据功能不同进一步划分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第二,分别从理论和现实层面阐述了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重要基础。理论基础方面,搭建了“金字塔”式的理论支撑体系,其中,熊彼特创新理论主要为深刻领会和揭示本研究旨在构建的改革创新机制的理论逻辑和基本理念服务,深化对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内涵的理论认识,为后续改革创新机制构建的目标设定及预期的理论研究价值实现提供理论支持;创新系统理论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构建提供了有效的研究范式和分析框架;国企改革理论和供给侧理论则分别对林区改革中关于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及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等方面的创新研究提供指导。现实基础方面,基于对近年来黑龙江国有林区在生态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呈现出的新内涵和新趋势进行的创新性解构及深刻分析,系统论述了这些新内涵和新趋势对构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所提供的现实依据。第三,在系统描述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生态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以及赴黑龙江森工系统开展有关国有林区改革的专题访谈,总体呈现了当前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具体实践现状及取得的基本成效;挖掘和归纳了改革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对影响林区改革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上述现状研究及定量研究为后续具体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提供了充分的定性和定量支持,同时还借此进一步明确了改革创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后续改革任务,并在完善创新机制的同时兼顾增强、削弱林区改革的驱动、扰动因素,为下文建立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提供思路。第四,具体构建了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理论框架。明确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设计目标和基本原则;并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构成要素归纳为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深入分析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运行机理。这部分的研究内容在整个研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这部分的研究结论,为后续专门构建改革创新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指导。第五,从两个方面展开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主体研究。一是探究了推动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的动力机制,在明确动力源的前提下,从两类动力源入手建立了具体的驱动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的动力策略,这是后续建立的改革创新机制得以持续运行的前提基础。二是充分结合已经完成的理论框架及动力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体制、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林区和地方融合发展机制等为基本路径,实现了本文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总体研究目标。最后,基于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具体构成、运行机理、动力体系以及作用路径等关键问题的深刻认识,同时充分参考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并结合第四章中关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过程中如何构建综合保障机制所明确的3个着力点,分别从三个方面构建了改革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第一,积极确立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的思想认识,为林区改革创新提供思想保障。包括加强改革政策解读和宣传、强化生态建设和资源保护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思维。第二,营造良好的改革创新环境,为林区改革创新提供环境保障。
耿美珠[8](1980)在《苏联木材采运生产现代经济水平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按木材蓄积量来看苏联占世界第一位。总蓄积量为774亿立方米,其中成过熟林为563亿立方米。苏联占世界森林复被面积的五分之一,占世界总蓄积量的三分之一,占最珍贵的针叶树木材蓄积量的大约五分之兰。从木材产量来看苏联也居于世界首位。1974年生产了3.385亿立方米木材。按国内人口平均的木材生产量,1913年为0.4立方米,1940年为1.3立方米,1974年为1.5立方米。美国的指标为1.7立方米。
张爱美[9](2008)在《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林业是一个具有产业和事业双重使命的部门,它既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大量的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又承担着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任。我们在重视林业生态建设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林业产业的发展,因为林业产业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林业建设能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直接影响林业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综合发挥。而影响林业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所谓合理,具有相对性,从根本上说,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贯穿于一个产业发展的始终。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就是提高效益的过程,反之,要想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则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结构优化的课题是永远存在的。既然这样,林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由一个平衡走向另一个平衡的过程。该文从产业结构的视角来研究产业,即从林业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研究吉林省林业产业的发展。在借鉴前人对相关研究的方法和理论基础上,对当前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从而推动吉林省林业产业健康、持续地发展。该文主要研究结论:(1)吉林省林业产业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有了较快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以木材采运、木制品加工业、人造板制造业、木浆造纸业、林化产品加工业为主要产业的产业体系。但是先天的发育和后天的发展不足,“独木支撑”的经济发展格局仍在继续,致使森林资源过度消耗。(2)吉林省林业三次产业间的结构不合理,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偏差,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少,资源配置不合理,产业结构总体效益水平低。具体表现在第一产业基础不牢,林木的培育与种植水平低,可利用森林资源不足;第二产业素质不高,整个产业及其经营企业竞争力低、经济效益差,没能发挥主导产业应有的作用;第三产业相对较弱,处于低水平发展。(3)影响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的因素有森林资源、需求、劳动力供给、资本供给、技术供给、林业产业政策、区域经济环境等。(4)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合理化和高度化。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要建立市场、人力资源、资本、技术创新、林业产业政策五大支撑体系。(5)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具体方向是加强森林资源基础产业的培育、选择主导产业和发展森林旅游业。
刘俊昌[10](2002)在《林业产值的计量、分析和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森林为经营对象,为进行森林经营利用而组织起来的国民经济部门。它既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又承担着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任,具有产业和事业的双重使命。准确和全面地计算林业的产出,对确立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应有地位和正确地进行国民经济核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林业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林业产品产量,是反映林业生产成果的重要经济指标。它也是反映林业生产水平、评价林业生产成果、确定林业生产发展规模和速度及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经济指标。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林业产值计量和分析方法研究不够,一直沿用一九六零年的林业产值统计方案,使得林业产值的计算结果未能反映林业生产的实际成果,也没有真实的反映出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因此,改革现行的林业产值计算方法,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林业产值计量和分析体系,已成为林业经济研究中急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对林业产值计量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林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林业包括人工培育森林(即所谓的营林业)和对森林的开发及利用(即森林工业)。狭义的林业仅指营林业。本文研究的重点是从狭义林业概念出发来研究林业产值问题,但也涉及到了木材采运的产值问题,从而形成了作者的大林业产值核算体系,即从种苗、造林开始到木材采伐为止的产值核算范围。考虑到时间和精力的局限,在产值的核算内容上本文仅局限在直接物质产品的价值核算,而没有涉及森林的生态效益的核算。 本文以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为指导,探讨了林业产值的基本核算体系,在借鉴国外林业产值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对一九六零年林业产值计算方案、一九八八年“新林业产值计算方法”和一九九四年“新林业产值计算方案”的功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林业总产值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和设计,提出了用材林总产值、经济林和薪炭林总产值、防护林总产值、特用林和竹林总产值和育苗总产值的计算方法,并对木材采伐总产值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大林业总产值计算方法和核算体系。根据所设计的产值计算方法,以现有的森林资源统计数据和林业统计资料为基础,在国家层面上试算了林业总产值。通过试算发现了现有统计资料与所设计的林业产值计算方法的不协调之处。提出了改进林业统计资料发布的内容和形式及建立官方和民间相结合林业统计体系的建议和设想,以便全面和准确地进行林业产值核算。最后对林业总产值的实际应用分析进行了探讨。
二、苏联木材采运生产现代经济水平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联木材采运生产现代经济水平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30至60年代苏联中亚地区人口迁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中亚的人口迁移 |
第一节 强制迁移富农至中亚 |
第二节 富农在中亚的生存状况 |
第二章 卫国战争时期中亚的人口迁移 |
第一节 战前远东朝鲜人移入中亚 |
第二节 战时工业、人口向中亚疏散 |
第三节 “扁豆行动”——对车臣人和印古什人的惩罚性集体流放 |
第三章 垦荒运动时期中亚的人口迁移 |
第一节 在中亚开展垦荒运动的原因 |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过程及数量 |
第三节 人口迁移对中亚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 |
第四章 中亚地区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 |
第一节 中亚地区人口迁移的特点 |
第二节 人口迁移对中亚地区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富民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及实践情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及实践情况 |
1.3 研究范畴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林业产业 |
2.1.2 富民产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结构理论 |
2.2.2 森林多功能理论 |
2.2.3 区域经济理论 |
2.2.4 互联网+ |
2.2.5 绿色发展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富民产业发展现状 |
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自然发展现状 |
3.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现状 |
3.2.1 林区职工人均工资 |
3.2.2 林业产业总产值 |
3.2.3 林业产业增加值 |
3.3 主要林业富民产业发展现状 |
3.3.1 黑龙江国有林区林业富民产业整体概况 |
3.3.2 种植养殖业 |
3.3.3 森林旅游业 |
3.3.4 林产工业 |
3.3.5 营林产业 |
3.3.6 北药业 |
3.3.7 木材采运业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富民产业与林区经济社会的互动分析 |
4.1 变量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4.1.1 变量的选取 |
4.1.2 数据来源 |
4.2 分析方法 |
4.2.1 相关分析 |
4.2.2 ADF检验 |
4.2.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4.2.4 向量自回归模型 |
4.2.5 脉冲响应函数 |
4.3 富民产业发展路径的实证分析 |
4.3.1 相关分析 |
4.3.2 ADF检验 |
4.3.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4.3.4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4.3.5 富民产业对林业产业总产值的带动分析 |
4.3.6 富民产业对林业产业增加值的带动分析 |
4.3.7 富民产业对林区职工人均工资的带动分析 |
4.3.8 富民产业对黑龙江省林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富民产业的中介效应分析 |
5.1 中介效应方法 |
5.2 富民产业对林业总产值增长的中介效应分析 |
5.3 富民产业对林区职工人均工资增长的中介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富民产业的主成分排序与聚类分析 |
6.1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6.2 研究方法 |
6.2.1 主成分排序图 |
6.2.2 系统聚类分析法 |
6.3 实证分析结果 |
6.3.1 主成分排序图结果 |
6.3.2 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国有林区富民产业发展对策 |
7.1 巩固国有林区林业基础,实现经济林多元化发展 |
7.2 强化国家林业政策作用,带动林产工业转型升级 |
7.3 提升森林游憩基建水平,增强林业经济带动效果 |
7.4 挖掘林区特色富民产业,打造优势林业医药产业 |
7.5 建立林业生态经济模式,发展林区清洁能源产业 |
7.6 发挥林区产业集群优势,推动林业富民产业融合 |
7.7 优化富民产业内部结构,提高林业经济增长动力 |
7.8 协调林区企业职工关系,带动林区居民增收致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国工业遗产的整体情况仍未可知 |
1.1.2 城市化高速发展与工业遗产保护的矛盾 |
1.1.3 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研究的缺失 |
1.2 研究对象 |
1.2.1 中国工业遗产 |
1.2.2 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 |
1.3 国内外既往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综述 |
1.3.2 国内综述 |
1.3.3 既往研究的经验与问题 |
1.4 研究问题及解决途径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研究创新及未尽事宜 |
1.7.1 研究创新之处 |
1.7.2 研究未尽事宜 |
第二章 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 |
2.1 体系结构总述 |
2.1.1 体系建立依据 |
2.1.2 体系的总体结构 |
2.1.3 体系应用技术介绍 |
2.1.4 对我国未来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工作实施的讨论 |
2.2 国家层级标准研究 |
2.2.1 信息采集标准 |
2.2.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
2.3 城市层级标准研究 |
2.3.1 信息采集标准 |
2.3.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
2.4 遗产本体层级标准研究 |
2.4.1 信息采集标准 |
2.4.2 信息管理系统标准 |
2.4.3 信息模型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家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全国工业遗产为例 |
3.1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的实施 |
3.1.1 信息采集标准 |
3.1.2 信息采集的实施及成果 |
3.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3.2.1 全国工业遗产GIS数据库建构 |
3.2.2 全国工业遗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3.3 基于GIS的我国工业遗产现状分析研究 |
3.3.1 全国工业遗产总体情况分析研究 |
3.3.2 我国行政区层面的工业遗产分布研究 |
3.3.3 基于我国工业发展史的时空分布研究 |
3.3.4 基于行业类型的空间分布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为例 |
4.1 天津市工业遗产普查的实施 |
4.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4.2.1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GIS数据库建构 |
4.2.2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文件数据库建构 |
4.2.3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构 |
4.3 基于GIS的天津工业遗产分析及廊道规划研究 |
4.3.1 天津工业遗产总体分析研究 |
4.3.2 天津工业遗产廊道规划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遗产本体层级信息管理系统建构及应用研究--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为例 |
5.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信息采集的实施 |
5.1.1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简介 |
5.1.2 信息采集的实施 |
5.2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建构研究 |
5.2.1 GIS数据库框架建构 |
5.2.2 文件数据库的建构 |
5.2.3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产本体信息管理系统的建构 |
5.3 GIS在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
5.3.1 基于时态GIS的大沽船坞历史沿革探究 |
5.3.2 基于GIS技术的价值评估研究 |
5.3.3 GIS技术指导下的保护规划编制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遗产本体层级BIM信息模型建构及应用研究--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为例 |
6.1 工业遗产领域BIM技术工作流程研究 |
6.2 轮机车间、甲坞及设备的信息采集与处理 |
6.3 BIM信息模型建构研究 |
6.3.1 轮机车间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
6.3.2 甲坞BIM信息模型的建构研究 |
6.3.3 BIM在工业设备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
6.4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
6.4.1 Revit自带功能在工业遗产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与弊端 |
6.4.2 建筑遗产修缮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 |
6.4.3 轮机车间残损信息管理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
7.1 本研究内容总结 |
7.2 本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
参考文献 |
本人学术成果 |
鸣谢 |
附录A 中国工业遗产名录(笔者编制,截至2018年6月1 日) |
附录B 国内外工业(文化)遗产普查表汇编 |
附录B-1《世界遗产名录》遗产申报材料 |
附录B-2 英国IRIS调查表 |
附录B-3 美国HABS调查表 |
附录B-4 美国HAER调查表 |
附录B-5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
附录B-6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 |
附录B-7 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8 上海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9 天津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10 济南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B-11 南京工业遗产普查表 |
附录C 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笔者编制) |
附录C-1《中国工业遗产普查表(2018 年试行版)》 |
附录C-2 普查表填写规范 |
(1)封面 |
(2)基本信息 |
(3)生产工业流程 |
(4)重要建构筑物遗产 |
(5)重要设备遗产 |
(6)测绘图 |
(7)照片 |
(8)参考文献和其他信息 |
附录C-3 中国工业遗产编号索引 |
附录C-4 《中国工业遗产行业名称及代码表(2018 版)》 |
附录D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信息采集表(笔者编制) |
附录D-1 《工业遗产历史环境调查表》 |
附录D-2 《工业建构筑物残损信息调查表》 |
附录D-3 《工业遗产设备信息调查表》 |
附录D-4 《三维激光扫描站位记录表》 |
附录D-5 《工业遗产本体层级文献资料登记表》 |
附录D-6 《生产工艺流程登记表》 |
附录E 工业遗产相关行业类型列表翻译及整理 |
附录E-1 英国IRIS工业遗产普查表附录I工业行业类型 |
附录E-2 1936 年中华民国《实业部月刊》工业分类[105] |
附录E-3 1982 年版《中国统计年鉴》中工业分类 |
附录E-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3-1984》 |
附录F 各层级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框架标准(笔者编制) |
附录F-1 国家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
附录F-2 城市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
附录F-3 遗产本体层级GIS数据库框架 |
附录F-4 遗产本体层级文件数据库框架 |
附录G 工业遗产BIM信息模型标准化族库(笔者编制) |
附录H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成果展示(笔者参与) |
附录J 轮机车间主要残存信息汇总(笔者编制) |
(4)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历程与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 |
1.5.2 研究的不足 |
2 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有林区 |
2.1.2 经济转型 |
2.1.3 新常态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经济增长理论 |
2.2.2 产业结构与产业周期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资源禀赋与经济转型理论 |
2.2.5 人力资本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历程、成效与问题分析 |
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历程 |
3.1.1 建国前的黑龙江省林区发展历程 |
3.1.2 建国后的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发展历程 |
3.1.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历程 |
3.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取得的成效 |
3.2.1 森林资源总量及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
3.2.2 经济总量和结构有了明显的增长和改善 |
3.2.3 职工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3.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存在的问题 |
3.3.1 森林资源结构逐渐恶化 |
3.3.2 产业结构调整仍不理想 |
3.3.3 人力资源结构失衡且流失严重 |
3.3.4 资金使用和政策效果不明显 |
3.3.5 理念转变和制度建设举步维艰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促进林区发展的实证分析 |
4.1 模型假设与理论模型的建立 |
4.1.1 结构方程模型的原理 |
4.1.2 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设 |
4.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1 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指标选择 |
4.2.2 国有林区发展的指标选择 |
4.3 基于黑龙江省森工集团数据的实证分析 |
4.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2 经济转型影响国有林区发展的结构方程实证检验 |
4.3.3 国有林区发展影响经济转型的结构方程实证检验 |
4.3.4 模型结论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环境分析和思路设计 |
5.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新常态的内涵与特征 |
5.1.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新常态的背景 |
5.1.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新常态的内涵 |
5.1.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新常态的特征 |
5.2 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5.2.1 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面临的机遇 |
5.2.2 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面临的挑战 |
5.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
5.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方向目标与原则 |
5.3.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主要内容 |
5.3.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重点任务 |
5.3.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执行主体 |
5.3.5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成本与时机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之产业结构调整 |
6.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与现状 |
6.1.1 国有林区产业分类的标准 |
6.1.2 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现状 |
6.1.3 三次产业内部亚产业结构分析 |
6.2 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内容 |
6.2.1 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
6.2.2 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
6.2.3 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 |
6.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3.1 产业评价与主导产业确立的基准 |
6.3.2 动态偏离份额方法模型的建立 |
6.3.3 数据来源与说明 |
6.3.4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之人力资源培育 |
7.1 人力资源培育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 |
7.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
7.2.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人力资源的数量现状 |
7.2.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人力资源的质量现状 |
7.2.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人力资源的培训情况 |
7.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人力资源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7.3.1 职工数量总量富余但后续人力资源匮乏 |
7.3.2 人才外流现象非常严重而吸引人才力度不够 |
7.3.3 重“量”不重“质”使得专业技术培训流于形式 |
7.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人力资源培育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7.4.1 研究的设计和调查的安排 |
7.4.2 模型、变量与假设 |
7.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之模式选择 |
8.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主要做法、成效和经验 |
8.1.1 通北林业局——“以农养林”模式 |
8.1.2 鹤北林业局——“外向经济”发展模式 |
8.1.3 上甘岭林业局——“以牧养林”发展模式 |
8.1.4 朗乡林业局——“森林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8.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典型模式带来的启示 |
8.3 本章小结 |
9 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与保障措施 |
9.1 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 |
9.1.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人力资本转型 |
9.1.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结构转型 |
9.1.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发展模式转型 |
9.2 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保障措施 |
9.2.1 制度保障 |
9.2.2 资金保障 |
9.2.3 技术保障 |
9.2.4 政策保障 |
9.2.5 法律保障 |
9.2.6 民生保障 |
9.3 本章小结 |
10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关于产业演化与林业产业演化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关于产业演化与林业产业演化的研究现状 |
1.3.3 国外关于生态位的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关于生态位的研究现状 |
1.3.5 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基本概念与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范式 |
2.1 林业产业生态系统的内涵与特征 |
2.1.1 林业产业生态系统的内涵 |
2.1.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系统的特征 |
2.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生态元 |
2.2.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拟 |
2.2.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系统的生态元 |
2.3 林业产业生态位的概念与结构模型 |
2.3.1 林业产业生态位的内涵 |
2.3.2 林业产业生态位的特征 |
2.3.3 林业产业生态位的结构模型 |
2.4 林业产业生态位的演化范式 |
2.4.1 演化范式概述 |
2.4.2 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的基本假设 |
2.4.3 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的核心理念 |
2.4.4 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的方法论 |
2.5 本章小结 |
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种的基本属性与关键种企业识别 |
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种的概述 |
3.1.1 林业企业种类型 |
3.1.2 林业企业种的多元功能 |
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种多样性分析 |
3.2.1 物种多样性 |
3.2.2 林业企业种多样性 |
3.2.3 林业企业种的α、β和γ多样性及测度 |
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种间亲和性分析 |
3.3.1 林业企业种间亲和性界定 |
3.3.2 林业企业种间亲和性测度 |
3.3.3 林业产业生态系统中林业企业种间关系 |
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系统的关键种企业识别 |
3.4.1 林业关键种企业概述 |
3.4.2 林业关键种企业与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 |
3.4.3 林业关键种企业识别 |
3.5 本章小结 |
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回溯及可能性动因 |
4.1 生态位态势与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分析 |
4.1.1 林业产业生态位态势 |
4.1.2 林业产业生态位态势测度模型 |
4.1.3 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分析 |
4.2 传统林业产业体系形成阶段的生态位演化回溯 |
4.2.1 整体情况 |
4.2.2 林业产业生态位态势测度 |
4.2.3 生态位演化分析 |
4.3 林业产业核心企业构建阶段的生态位演化回溯 |
4.3.1 整体情况 |
4.3.2 林业产业生态位态势测度 |
4.3.3 生态位演化分析 |
4.4 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初建阶段的生态位演化回溯 |
4.4.1 整体情况 |
4.4.2 林业产业生态位态势测度 |
4.4.3 生态位演化分析 |
4.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的可能性动因 |
4.5.1 林业资源禀赋的限制 |
4.5.2 市场内在需求的迁移 |
4.5.3 林业产业技术的创新 |
4.5.4 产业发展政策的调整 |
4.5.5 相关管理制度的变迁 |
4.6 本章小结 |
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因子识别与演化机理 |
5.1 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因子识别模型构建 |
5.1.1 态势感知与可视化的关联性分析 |
5.1.2 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因子识别的态势感知可视化模型 |
5.1.3 态势感知可视化模型的运行 |
5.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因子识别 |
5.2.1 信息层-数据挖掘环节运行 |
5.2.2 感知层-数据描述环节运行 |
5.2.3 理解层-数据分析环节运行 |
5.2.4 可视层-视图交互环节运行 |
5.2.5 预测层-信息整合环节运行 |
5.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机理 |
5.3.1 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的适应性选择机制 |
5.3.2 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的自然选择机制 |
5.3.3 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的生态位构建机制 |
5.4 林业产业生态位的演化机理的运行 |
5.5 本章小结 |
6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基本生态位确定 |
6.1 林业产业基本生态位的概念与维度 |
6.1.1 林业产业基本生态位的内涵与地位 |
6.1.2 林业产业基本生态位的维度 |
6.1.2.1 林业产业的功能性基本生态位 |
6.1.2.2 林业产业的结构性基本生态位 |
6.2 林业产业功能性基本生态位确定 |
6.2.1 功能性基本生态位选择的熵权模型 |
6.2.2 实证分析 |
6.2.3 生态导向型林业产业基本生态位确定 |
6.3 林业产业结构性基本生态位确定 |
6.3.1 动态控制冲突模型的基本思想 |
6.3.2 林业产业结构性基本生态位选择的动态控制冲突模型 |
6.3.3 连续共生型林业产业结构性基本生态位确定 |
6.4 东北国有林区生态-共生型林业产业基本生态位确定 |
6.4.1 林业产业功能性和结构性基本生态位的协同性分析 |
6.4.2 生态-共生型林业产业基本生态位的属性分析 |
6.4.3 生态-共生型林业产业基本生态位的适宜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现实生态位演化行为 |
7.1 林业产业现实生态位演化的相关论述 |
7.1.1 林业产业现实生态位演化的基础 |
7.1.2 林业产业现实生态位演化的思路 |
7.1.3 林业产业现实生态位演化行为的内容 |
7.2 林业产业现实生态位的遗传性演化行为 |
7.2.1 遗传性演化的描述 |
7.2.2 遗传性演化的模仿行为 |
7.2.3 遗传性演化的学习行为 |
7.3 林业产业现实生态位的变异性演化行为 |
7.3.1 变异性演化的描述 |
7.3.2 变异性演化的搜寻行为 |
7.3.3 变异性演化的创新行为 |
7.4 林业产业现实生态位的获得性演化行为 |
7.4.1 获得性演化的描述 |
7.4.2 获得性演化的用进行为 |
7.4.3 获得性演化的废退行为 |
7.5 林业产业现实生态位的协同性演化行为 |
7.5.1 协同性演化的描述 |
7.5.2 协同性演化的改造行为 |
7.5.3 协同性演化的适应行为 |
7.6 林业产业现实生态位演化行为的系统描述 |
7.7 本章小结 |
8 东北国有林区生态-共生型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的实现路径 |
8.1 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实现路径构建的基本思路 |
8.1.1 实现路径分析的框架构建 |
8.1.2 实现路径分析的支撑机制 |
8.2 实现路径一:林业产业生态元优化 |
8.2.1 林业产业生态元的结构优化 |
8.2.2 林业产业生态元的功能优化 |
8.2.3 林业产业生态元的关联度优化 |
8.3 实现路径二:生态位演化因子干预 |
8.3.1 资源因子的干预 |
8.3.2 需求因子的干预 |
8.3.3 技术因子的干预 |
8.3.4 政策因子的干预 |
8.3.5 制度因子的干预 |
8.4 实现路径三:林业产业生态位适应性调整 |
8.4.1 林业产业生态位的拓展或压缩 |
8.4.2 林业产业生态位的分离或巩固 |
8.4.3 林业产业生态位的新建或衰亡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组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林业产业组织优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林业产业组织优化研究现状 |
1.3.3 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分析框架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区域与国有林区 |
2.1.2 林业产业组织优化与优化目标 |
2.2 传统产业组织理论 |
2.2.1 产业组织理论渊源 |
2.2.2 哈佛学派 |
2.2.3 芝加哥学派 |
2.3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 |
2.3.1 新产业组织理论 |
2.3.2 可竞争市场理论 |
2.4 经济增长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市场集中与产业组织优化 |
3.1 产业集中度与林业产业集中度 |
3.1.1 产业集中度的测量指标 |
3.1.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中度测量 |
3.2 市场集中度与林区经济增长检验 |
3.2.1 林区经济增长模型 |
3.2.2 模型检验 |
3.2.3 模型结果与分析 |
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市场集中度影响因素分析 |
3.3.1 论假说 |
3.3.2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3.3.3 基于市场集中的林业产业组织优化途径 |
3.4 本章小结 |
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与产业组织优化 |
4.1 全要素生产率内涵与测度方法 |
4.1.1 全要素生产率内涵 |
4.1.2 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方法 |
4.2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
4.2.1 Malmquist指数分解 |
4.2.2 数据来源与变量设定 |
4.2.3 结果与分析 |
4.3 规模效率分析 |
4.3.1 规模效率评价模型 |
4.3.2 数据来源与变量设定 |
4.3.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4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林业产业组织优化途径 |
4.4.1 市场集中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 |
4.4.2 企业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X效率与产业组织优化 |
5.1 X效率的内涵、理论假设和理论体系 |
5.1.1 X效率的内涵 |
5.1.2 X效率理论基本假设 |
5.1.3 X效率理论体系 |
5.2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 |
5.2.1 随机成本前沿模型 |
5.2.2 X非效率存在性检验 |
5.3 变量设定与模型检验 |
5.3.1 数据来源与变量设定 |
5.3.2 参数估计结果与模型检验 |
5.4 结果分析 |
5.4.1 时间变化趋势 |
5.4.2 个体差异 |
5.4.3 区域差异 |
5.5 X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5.1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5.5.2 基于X效率的林业产业组织优化途径 |
5.6 本章小结 |
6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组织优化假说检验与优化途径 |
6.1 模型设定 |
6.1.1 模型设定依据 |
6.1.2 模型框架 |
6.1.3 数据和变量说明 |
6.2 估计结果与分析 |
6.2.1 市场力量假说检验 |
6.2.2 有效结构假说检验 |
6.2.3 控制变量分析 |
6.3 基于假说检验的林业产业组织优化途径 |
6.3.1 林业企业自组织行为优化 |
6.3.2 林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 |
6.4 本章小结 |
7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组织优化的政策保障 |
7.1 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 |
7.1.1 林区产品市场 |
7.1.2 林权交易市场 |
7.1.3 资本市场 |
7.1.4 其它要素市场 |
7.2 鼓励发展以大企业为核心的紧密型企业集团 |
7.2.1 制定林业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 |
7.2.2 鼓励林业企业兼并重组 |
7.3 支持中小林业企业发展 |
7.3.1 构建创业、保护和成长的政府扶持体系 |
7.3.2 鼓励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林业共生网络构建 |
7.4 推行林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
7.4.1 市场进入环节 |
7.4.2 市场交易环节 |
7.4.3 退出市场环节 |
7.5 降低林业企业退出壁垒 |
7.5.1 降低体制性退出壁垒 |
7.5.2 推行产业援助政策 |
7.6 鼓励林业企业技术创新 |
7.6.1 实施技术创新优惠政策和科技支持计划 |
7.6.2 完善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
7.6.3 进一步消除歧视性政策 |
7.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1 2003-2009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规模经济值 |
附录A-2 2003-2009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范围经济值 |
附录B 2003-2009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规模效率值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国有林区 |
2.1.2 国有林区改革 |
2.1.3 创新机制 |
2.1.4 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 |
2.2 基础理论体系 |
2.2.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2.2 创新系统理论 |
2.2.3 国企改革理论 |
2.2.4 供给侧理论 |
2.2.5 各理论功能及地位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实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黑龙江国有林区概况 |
3.1.1 社会发展状况 |
3.1.2 经济发展状况 |
3.1.3 生态资源状况 |
3.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实践现状分析 |
3.2.1 黑龙江国有林区体制机制概貌 |
3.2.2 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
3.2.3 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
3.2.4 森工企业经营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
3.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过程中的障碍和挑战 |
3.3.1 社会职能移交情况复杂 |
3.3.2 资金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
3.3.3 区域发展参齐不齐 |
3.3.4 协调配套机制有待完善 |
3.4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因素定位及作用机理分析 |
3.4.2 研究方法及模型构建 |
3.4.3 模型测算及验证 |
3.4.4 结果讨论与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社会经济需求分析 |
4.1 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
4.1.1 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内涵解构 |
4.1.2 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
4.2 林区经济发展社会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2.1 林区经济发展社会化的总体表现 |
4.2.2 宏观视域下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2.3 微观视域下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3 林区生态资本市场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3.1 林区生态资本市场化的发展历程 |
4.3.2 产权要素层面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3.3 市场要素层面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4 林区资源型经济持续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4.1 林区资源型经济持续化的基本态势 |
4.4.2 非木质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改革创新的现实需求 |
4.4.3 木材经济理性回归对改革创新的潜在需求 |
4.5 林区和地方社会经济一体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5.1 林区和地方社会经济一体化的本质内涵 |
4.5.2 林区和地方社会一体化发展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5.3 林区和地方经济一体化发展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构建的理论框架 |
5.1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设计目标及原则 |
5.1.1 创新机制设计的总体目标 |
5.1.2 创新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 |
5.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基本构成 |
5.2.1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 |
5.2.2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运行机制 |
5.2.3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 |
5.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运行机理 |
5.3.1 创新机制的执行动力 |
5.3.2 创新机制的运行过程 |
5.3.3 创新机制的运行保障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 |
6.1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动力源 |
6.1.1 生存需求催生改革创新动力 |
6.1.2 发展需求激发改革创新动力 |
6.1.3 生态需求增强改革创新动力 |
6.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动力的类别 |
6.2.1 改革创新机制中的激发动力 |
6.2.2 改革创新机制中的驱动动力 |
6.3 增强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驱动效应 |
6.3.1 提升林区加快改革创新的激发动力 |
6.3.2 增强执行系统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
6.3.3 增强制度系统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
6.3.4 增强创新资源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运行机制 |
7.1 构建重点国有林监督管理体制改革领域的创新机制 |
7.1.1 改革建立精简高效的重点国有林管理机构 |
7.1.2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护机制 |
7.1.3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机制 |
7.1.4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资源管理绩效考核机制 |
7.2 构建国有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领域的创新机制 |
7.2.1 改革建立规范化的现代林业企业 |
7.2.2 创新林业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策略 |
7.2.3 优化拓展林业企业主营业务和服务 |
7.3 构建加快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创新机制 |
7.3.1 创新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基本理念 |
7.3.2 进一步优化林区替代产业空间布局 |
7.3.3 以供给侧结构改革引领林区转型发展 |
7.4 构建深化国有林区和地方融合发展的创新机制 |
7.4.1 继续推进林区社会管理职能剥离移交 |
7.4.2 创新林区和地方社会融合发展机制 |
7.4.3 创新林区和地方经济一体化发展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 |
8.1 强化全面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的思想认识 |
8.1.1 加强政策解读和社会宣传 |
8.1.2 强化生态资源保护意识 |
8.1.3 转变林区经济发展思维 |
8.2 营造黑龙江国有林区良好的改革创新环境 |
8.2.1 营造有利于改革创新的社会环境 |
8.2.2 改善有利于转型经济发展的投融资环境 |
8.2.3 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
8.3 加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配套支持 |
8.3.1 加大林区创新资源的持续性投入 |
8.3.2 持续完善社会职能剥离移交的配套政策 |
8.3.3 建立健全林区改革创新的法治建设 |
8.3.4 增强改革后林区城镇运营基础建设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黑龙江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化发展指标统计 |
附录2 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资本自由化流动趋势 |
附录3 黑龙江国有林区非木质林产品市场发展指标统计 |
附录4 黑龙江国有林区非木质林业产业发展指标统计 |
附录5 国有林区木材产量(1993~2015) |
附录6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9)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选取吉林省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5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林业产业及林业产业结构涵义 |
2.1.1 产业、产业结构涵义及其基本内容 |
2.1.2 林业产业及林业产业结构涵义、范围及特征 |
2.2 产业结构理论 |
2.2.1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理论 |
2.2.2 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
2.3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
2.3.1 主导产业涵义和性质 |
2.3.2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
2.4 区域经济理论 |
2.5 林业分类经营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3 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历程评析 |
3.1 吉林省的自然条件与森林资源 |
3.1.1 吉林省的自然条件 |
3.1.2 吉林省的森林资源 |
3.2 吉林省林业产业不同阶段发展特点评析 |
3.2.1 建国初期至20世纪80年初期,以木材利用为主的阶段 |
3.2.2 20世纪80年初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培育和利用并重阶段 |
3.2.3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进入了建设与保护并重的阶段 |
3.3 木材采运业、木材加工业、林产化工及多种经营发展历程评析 |
3.3.1 木材采运业 |
3.3.2 木材加工业 |
3.3.3 林产化学工业 |
3.3.4 多种经营 |
3.4 本章小结 |
4 吉林省林业产业及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4.1 吉林省林业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变动分析 |
4.1.1 吉林省林业产业总产值与全国比较分析 |
4.1.2 吉林省林业产业增长趋势与全国比较分析 |
4.1.3 吉林省林业产业对全国的贡献分析 |
4.2 吉林省林业产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变动分析 |
4.2.1 吉林省林业产业对全省国民经济的贡献分析 |
4.2.2 吉林省林业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省从业人员比重变动分析 |
4.2.3 吉林省林业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变动分析 |
4.3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
4.3.1 吉林省林业三次产业产值构成变动分析 |
4.3.2 吉林省林业三次产业就业构成变动分析 |
4.3.3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
4.4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森林资源消耗控制的贡献分析 |
4.4.1 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森林资源消耗的影响 |
4.4.2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森林资源消耗控制的贡献分析 |
4.5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
4.5.1 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4.5.2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动态关联分析 |
5.1 灰色关联度模型的选择 |
5.2 模型分析所需的基础数据 |
5.3 吉林省林业产业总产出与三次产业动态关联分析 |
5.3.1 总产出与三次产业的关联度计算 |
5.3.2 总产出与三次产业的关联度分析 |
5.3.3 三次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5.4 吉林省林业第一产业内部动态关联分析 |
5.4.1 第一产业内部关联度的计算 |
5.4.2 第一产业内部关联度的分析 |
5.4.3 第一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5.5 吉林省林业第二产业内部动态关联分析 |
5.5.1 第二产业内部关联度的计算 |
5.5.2 第二产业内部关联度的分析 |
5.5.3 第二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5.6 吉林省林业第三产业内部动态关联分析 |
5.6.1 第三产业内部关联度的计算 |
5.6.2 第三产业内部关联度的分析 |
5.6.3 第三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5.7 本章小结 |
6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产业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 |
6.1.1 自然资源禀赋 |
6.1.2 供给 |
6.1.3 需求 |
6.1.4 产业政策 |
6.2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6.2.1 森林资源 |
6.2.2 供给 |
6.2.3 需求 |
6.2.4 林业产业政策 |
6.2.5 区域环境 |
6.3 本章小结 |
7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原则、指导思想及支撑体系的建立 |
7.1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
7.1.1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 |
7.1.2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高度化 |
7.2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
7.2.1 协调发展、系统稳定的原则 |
7.2.2 重点发展、兼顾一般的原则 |
7.2.3 明确阶段、持续发展的原则 |
7.2.4 调整机制、适应环境的原则 |
7.3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 |
7.3.1 以市场为导向 |
7.3.2 以主导产业的选择为核心 |
7.3.3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 |
7.3.4 以提高林业产业整体素质为基点 |
7.3.5 以发挥区域优势为支点 |
7.4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建立五大支撑体系 |
7.4.1 市场支撑 |
7.4.2 人力资源支撑 |
7.4.3 技术创新支撑 |
7.4.4 资本支撑 |
7.4.5 林业产业政策支撑 |
7.5 本章小结 |
8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具体方向 |
8.1 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具体方向的提出 |
8.2 加强吉林省森林资源基础产业的培育,形成合理的地域布局 |
8.2.1 在东部长白山林区,培育国有林区速生丰产林 |
8.2.2 在中部丘陵地区,改造农田防护林 |
8.3 选择吉林省林业产业的主导产业 |
8.3.1 主导产业的选择过程实际上是产业结构调整过程 |
8.3.2 选择吉林省林业主导产业的现实意义 |
8.3.3 选择吉林省林业主导产业应遵循的原则 |
8.3.4 选择吉林省林业主导产业的基准 |
8.3.5 选择吉林省林业主导产业一人造板制造业 |
8.4 加快吉林省森林旅游新兴产业的发展 |
8.4.1 吉林省森林旅游业的SWOT分析 |
8.4.2 加快吉林省森林旅游业发展的措施 |
8.4.3 实证分析:培育以长白山旅游为依托的森林旅游公司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主要创新点 |
9.1 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林业产值的计量、分析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林业产值计量、分析和应用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1 林业产值计量、分析和应用研究的目的 |
2.2 林业产值计量、分析和应用研究的意义 |
2.2.1 提高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改善林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
2.2.2 保证森林资源的再生产,有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
2.2.3 正确评定林业的经济效益 |
2.2.4 完善和充实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2.2.5 有利于对林业经济运行进行及时和正确的调控 |
2.2.6 有利于与世界接轨,实现统计信息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
3. 林业产值的理论及概念体系 |
3.1 林业产值的概念 |
3.2 林业产值计量、分析和应用研究的理论基础 |
3.3 林业产值计量、分析和应用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
3.4 林业产值计量、分析和应用研究的概念体系 |
3.4.1 林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产业 |
3.4.2 林业产业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
3.5 林业产值计量、分析和应用研究的范围 |
4. 国外林业产值的研究与应用 |
5. 我国林业产值的研究现状 |
5.1 建国以来我国林业产值研究情况 |
5.1.1 一九六零年方案 |
5.1.2 一九八八年“新的林业产值计算方法” |
5.1.3 一九九四年“新林业产值计算方案” |
5.2 三个产值计算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1 一九六零年方案的主要问题 |
5.2.2 一九八八年方案的主要问题 |
5.2.3 一九九四年方案的主要问题 |
5.3 进一步深化产值研究的迫切性 |
5.3.1 产值研究是重要的基础性研究 |
5.3.2 林业产值研究是林业企业管理现代化、林业计划和国民经济核算科学化的前提 |
5.3.3 林业产值体系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5.3.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
5.3.5 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 |
6.林业总产值计算方法的研究和设计 |
6.1 林业的概念和分类 |
6.1.1 林业的概念 |
6.1.2 林业与工农业的区别 |
6.1.3 林业的分类 |
6.2 林业总产值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
6.2.1 林业总产值的概念 |
6.2.2 林业总产值的一般计算方法 |
6.3 用材林总产值计算方法的设计 |
6.3.1 用材林的概念、计算范围和对象 |
6.3.2 分龄组是计算用材林生长量总产值的科学方法 |
6.3.3 用材林按净增长量计算总产值 |
6.3.4 用材林净生长量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
6.3.5 成熟林林价 |
6.3.6 中龄龄和幼龄林林价 |
6.3.7 枝条、松脂、农产品总产值 |
6.4 经济林、薪炭林总产值计算方法的设计 |
6.4.1 经济林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
6.4.2 薪炭林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
6.5 防护林总产值计算方法的设计 |
6.5.1 防护林的概念 |
6.5.2 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护岸林总产值计算方法 |
6.5.3 农田防护林、牧场防护林和护路林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
6.6 特用林、竹林林业总产值计算方法的设计 |
6.6.1 种子园和母树林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
6.6.2 实验林、自然保护区、风景林等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
6.6.3 竹林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
6.7 育苗总产值计算方法的设计 |
6.7.1 计算育苗总产值的必要性 |
6.7.2 苗木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
6.8 木材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
6.8.1 计算木材总产值的必要性 |
6.8.2 木材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
7. 林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
7.1 林业增加值的概念 |
7.2 林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
7.2.1 生产法 |
7.2.2 分配法 |
8. 林业总产值的实际计算与分析 |
8.1 我国的森林资源现状 |
8.2 用材林林业总产值 |
8.2.1 各龄组用材林净生长量 |
8.2.2 林价 |
8.3 经济林、薪炭林总产值 |
8.3.1 经济林总产值 |
8.3.2 薪炭林总产值 |
8.4 防护林林业总产值 |
8.4.1 防护林营造工程总产值 |
8.4.2 防护林成林抚育工程总产值 |
8.5 特用林、竹林林业总产值 |
8.5.1 特用林总产值 |
8.5.2 竹林总产值 |
8.6 育苗总产值 |
9. 改进我国林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建议和设想 |
9.1 改进林业统计资料发布的内容和形式 |
9.1.1 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林业统计资料发布渠道 |
9.1.2 建立无偿和有偿提供信息资料相结合的林业统计体系 |
9.1.3 建立既能提供历史统计数据又能提供短期统计预测的体系 |
9.1.4 改革现有的对外发布林业统计资料年鉴和资源清查的指标体系 |
9.2 建立官方和民间相结合的林业统计体系 |
10. 林业产值分析与应用 |
10.1 林业发展水平分析 |
10.2 林业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分析 |
10.3 林业产业结构分析 |
10.3.1 林业发展现阶段产业结构的分析 |
10.3.2 林业产业内产业间均衡分析 |
10.4 林业经济效益分析 |
11. 体会与建议 |
11.1 体会 |
11.2 建议 |
附录 1: 农业总产值计算方案 |
附录 2: 林业产值改革试算方案 |
附录3:新的林业产值计算方案(1994) |
附录4:林业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布置《林业总产值试点方案》工作的通知 |
林业总产值试点方案(1997) |
附录5:林业总产值计算方案(1997)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四、苏联木材采运生产现代经济水平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30至60年代苏联中亚地区人口迁移研究[D]. 刘成.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2]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富民产业发展研究[D]. 吴振江.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3]我国工业遗产信息采集与管理体系建构研究[D]. 张家浩. 天津大学, 2018(06)
- [4]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问题研究[D]. 马丽. 东北农业大学, 2015(03)
- [5]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研究[D]. 张朝辉.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2)
- [6]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组织优化研究[D]. 陈向华. 东北林业大学, 2011(10)
- [7]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D]. 朱震锋.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8]苏联木材采运生产现代经济水平的分析[J]. 耿美珠. 林业经济, 1980(03)
- [9]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张爱美.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
- [10]林业产值的计量、分析和应用研究[D]. 刘俊昌. 北京林业大学,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