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雄性不育系026A选育研究

油菜雄性不育系026A选育研究

一、芥菜型油菜雄性不育系026A的选育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徐玉颖[1](2019)在《芥菜胞质雄性不育系结荚性状的筛选鉴定与研究利用》文中提出芥菜是一种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十字花科芸薹属特色蔬菜,起源于中国且栽培历史悠久。芥菜的种类繁多,有叶用类、茎用类、根用类和薹用类等,目前可将其大致分为16个变种。芥菜的食用方式多样、营养丰富,可鲜食、可腌制加工,深受广大消费者和蔬菜加工企业的亲睐。随着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日益增加,包括鲜食芥菜营养品质、功能性成分和加工芥菜的风味品质研究,因此,芥菜育种工作者致力于培育出优质、抗逆、适宜加工的芥菜新品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是十字花科蔬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中的重要途径,目前在十字花科蔬菜中应用最广泛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主要有pol CMS、ogu CMS等。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hau CMS)是华中农业大学于1999年在芥菜型油菜中发现的一种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源,不育性稳定且败育彻底。通过杂交和回交育种技术,将油用芥菜型油菜雄性不育源转育到芥菜类蔬菜雄性不育系过程中,部分芥菜变种hau胞质雄性不育系存在结荚畸形、弯曲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芥菜类蔬菜杂交种的制种产量,制约了芥菜hau胞质雄性不育杂交品种的应用推广。本研究对不同芥菜变种的hau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结荚性状进行了田间调查,对结荚畸形的情况做出统计,并利用分子标记手段将现有芥菜变种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结荚性状优良的芥菜hau胞质雄性不育系材料;同时以结荚正常的芥菜材料作为对照,对芥菜hau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花器官发育和花药败育进行细胞学观察,初步揭示了芥菜雄性不育系结荚畸形性状的形成机理;最后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对结荚畸形的芥菜雄性不育系进行芥菜品种改良,预期获得不育性稳定、结荚正常的芥菜类蔬菜雄性不育系。本研究结果将为芥菜hau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品种改良提供不育资源和理论依据,加速芥菜hau CMS在十字花科蔬菜中的推广应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芥菜类蔬菜的结荚形态学调查。对30份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29份相应的芥菜保持系的结荚形态的调查,通过观察可以看出29份芥菜保持系的结荚均表现为饱满、直立,而30份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结荚表现各异,部分雄性不育材料(如茎瘤芥等)的结荚跟保持系材料一样,饱满且直立,而部分不育系材料(如结球芥等)的结荚则在不同程度上均有扭曲畸形的表现。2.芥菜类蔬菜雄性不育系的不育基因鉴定。对29份芥菜雄性不育系进行不育胞质类型鉴定,鉴定结果显示,有7份是芥菜ogu雄性不育系,其余23份均为芥菜hau胞质雄性不育系。结合结荚形态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芥菜ogu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结荚形态一致,均为直立饱满,没有畸形情况出现;芥菜hau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结荚情况则参差不齐,其中有5份材料的结荚情况表现良好,基本上是直立饱满、畸形情况非常少,而另外的18份材料则在不同程度上均有结荚畸形情况,需要改良。3.芥菜类蔬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结荚性状调查。对30份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进行结荚性状的田间调查,从结荚畸形率来看,有11份材料的畸形率较低,在0-1%左右,而芥菜ogu CMS材料的畸形率均为0;从直立角果的每角果粒数来看,平均每角果粒数为13.0,每角果粒数最高的材料是17W153,数量最低的是17W159;从畸形角果的每角果粒数来看,平均每角果粒数为9.9,每角果粒数最高的材料是17W103,数量最低的是17W101。统计数据显示,芥菜ogu CMS的结荚性状优良,而芥菜hau CMS只有4份表现优异,且从结籽数量来看,结荚畸形会影响制种产量。4.芥菜类蔬菜保持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SSR分子标记对29份芥菜保持系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显示,29份芥菜保持系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6-1.0之间,在遗传相似系数0.74处将29份芥菜保持系分为6个类群:第一类是材料17W154;第二类是材料17W102和17W508;第三类是材料17W504;第四类是材料17W158和17W182;第五类是材料17W176;第六类则囊括了剩余的所有材料。5.芥菜类蔬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细胞学观察。对芥菜ogu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进行花器官发育和花药败育的细胞学观察,发现芥菜ogu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器官发育正常,花药从四分体后期开始败育,败育特征为绒毡层提前降解,随后小孢子完全降解,花药败育;对芥菜hau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结荚正常)进行花器官发育和花药败育的细胞学观察,发现雌蕊基本正常,雄蕊基本心皮化,个别没有心皮化完全的雄蕊在角隅处还留有一个药室发育,残留药室的败育在四分体时期开始,绒毡层细胞异常肥大且不降解,小孢子缺乏养分而降解,花药败育完全;对芥菜hau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结荚畸形)进行花器官发育和花药败育的细胞学观察,发现雄蕊均完全心皮化,且与雌蕊形成雌蕊-雄蕊嵌合体,雌蕊内胚珠数量较多,且心皮化的雄蕊内也着生胚珠,雄蕊的败育在雄蕊原基发生时即开始,不产生雄蕊原基而产生心皮组织,并以心皮状态继续生长发育。6.芥菜类蔬菜hau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细胞融合技术研究。通过细胞工程手段对芥菜结荚性状的改良进行初步的探究,使用原生质体化学融合的方式,探究出了适合芥菜原生质体化学融合技术的方法和条件,研究发现,以SCM溶液提取法配合蔗糖溶液分层提纯效果好,用配方为0.5%纤维素酶+0.1%果胶酶+0.2mmol/L甘露醇+80mmol/L CaCl?的酶解液遮光酶解14h后提纯,蔗糖提纯溶液配方为0.5M蔗糖+1mM MES,采用PEG化学融合法进行融合,融合液配方为15%PEG+60mM CaCl?+25mM甘露醇+10%DMSO,融合方式为将原生质体混合液滴于PEG融合液之上后暗培养而后稀释。通过以上能够获得大量可供后期培养的芥菜原生质体融合杂种。

孙昊[2](2018)在《橘红心大白菜细胞质不育系的选育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橘红心大白菜(Brassica camperstris L.ssp.pekinesis)因球心暴露在空气中逐渐变成橘红色而得名,营养价值丰富、色泽艳丽,是大白菜品质育种的目标之一,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不需要人工去雄,节约了制种成本,并可以保证了F1代杂种的纯度。本研究以改良Ogu-CMS青梗菜‘EruA’为不育源,优良橘红心大白菜自交系‘420’和‘026’为轮回亲本,通过杂交和连续回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和田间表型选择,获得了橘红心大白菜不育系EruA420和EruA026。为综合评价不育系,本研究对选育出的EruA420和EruA026进行了花器官和花药的细胞学观察,育性调查,确立了花药的败育发生时期和方式。以EruA420和EruA026为母本,18个优良自交系为父本,配制出36个杂交组合,并进行了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以青梗菜EruA为不育源,以橘红心白菜‘420’和‘026’为轮回亲本,通过一次杂交,四次回交,结合田间表型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获得了橘红心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EruA420和EruA026。2.EruA420和EruA026的花器官观察和育性调查,表明EruA420和EruA026的雄蕊花药败育彻底,白色三边形,无花粉,其它花器官发育正常。细胞学观察表明EruA420和EruA026的雄蕊败育发生在单核早期,绒毡层逐渐增大,径向挤压小孢子,小孢子逐渐萎缩,最终在药室中形成染色较深的物质,药室无法打开,败育彻底。3.EruA420和EruA026的杂种优势分析发现,除了外叶数外,株高、株幅、球高、球重、球茎宽、中中心柱高和宽都表现出正向的平均超中优势;超亲优势分析发现,组合EruA026×AJQ49、EruA420×AJQ41、EruA420×RI8513、EruA026×RI223、EruA420×RI223在株高、株重表现较大的超亲优势,株幅表现较小的超亲优势;组合EruA026×AJQ49、EruA420×AJQ41在球高、球茎宽表现较大的超亲优势。4.配合力效应分析得出,对于不育系EruA420,在单株高、单株重、株幅、外叶数、球高等一般配合力表现为负向效应,说明不育系EruA420可以作为选择植株矮小,紧凑的品种使用;而EruA026的一般配合力正向效应较多,负向效应较少,可以作为选育体型大,产量高的品种使用;父本RI8513、JB-1、JHX-1在单株重和球重上表现较大的一般配合力,可作为选育高产亲本使用;特殊配合力分析表明组合EruA420×RI8513、EruA026×JHX-1、EruA026×JHX-3、EruA026×AJQ49在产量性状上表现较好,可以作为高产育种。

万正杰,李海渤,姚培杰,刘旭佳,徐玉颖,傅廷栋,邹瑞昌,徐跃进[3](2018)在《芥菜类蔬菜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芥菜起源于中国,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作物,现已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特色蔬菜,主要包括叶用芥菜、茎用芥菜、根用芥菜以及薹用芥菜等,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由于芥菜是常自花授粉作物,花器官小,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是芥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目前研究得比较多的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有hau CMS、ogu CMS和oxa CMS等。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芥菜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芥菜杂种优势利用的方向和目标,为芥菜类蔬菜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材料来源。

罗灿灿[4](2017)在《两个甘蓝型油菜不育系雄蕊败育的细胞学观察和遗传研究》文中指出细胞核雄性不育,是油菜杂种优势育种中一个重要的授粉控制系统。隐性核不育系9012A和MSL分别是中国和欧洲油菜杂优育种中利用的重要不育系统。本研究所用5A122是从以9012A为母本选育得到的油菜杂交种C022分离得到的不育系。5A135是从杂交种Marthow分离得到的不育系,Marthow是基于德国Norddeutsche Pflanzenzucht Hans-Georg Lembke(NPZ)育种公司发现的油菜male sterility lembke(MSL)雄性不育系配置而成。为了揭示9012A和MSL不育系花药败育时期、特征以及遗传关系,本研究以5A122和5A135为材料,通过细胞学观察,揭示两个不育材料花药败育时期和败育特征;通过观察与一套测交亲本的测交F1代育性分离情况,推断MSL与其它不育系的遗传关系;通过一步多重PCR方法,鉴定两类核不育的细胞质类型。研究结果将对中国和欧洲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得到主要结果如下:1.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9012A在花粉母细胞时期出现异常,如绒毡层脱落、溶解、膨胀和花粉母细胞畸形、溶解。部分花药可发育到小孢子阶段,然后这些小孢子变形、染色很浅、紧密粘合,具有花粉外壁。随后,绒毡层和小孢子溶解在一起。最后,在花药囊里只保留粘在一起的花粉外壁。MSL败育时期为花粉母细胞时期,其绒毡层脱落、溶解、膨胀和不完全,花粉母细胞溶解。部分花药可发育到四分体时期,绒毡层径向伸长,并含有一个特别大的液泡。一些四分体浓缩并且染色很深、伴随液泡化。很少能观察到正常的四分体,和从四分体中释放的小孢子。最后液泡化并且伸长了的绒毡层和浓缩的四分体溶解在一起,花药囊萎缩。2.以一套能区分油菜不同类型不育系的测交亲本材料为父本,与由MSL衍生的不育材料进行测交。结果发现MSL与9012A有相同的临保系,而与Pol CMS、双隐性核不育系、显性核不育系Shaan-GMS有不同的恢保关系。3.一步多重PCR法对5A122、5A135以及6份代表不同细胞质类型的甘蓝型油菜(Bronowski(Cam)、Westar(Nap)、Pol CMS、Shaan 2A CMS、IP-Ogu CMS、Ogu CMS)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5A122扩增出大小约为1102bp和465bp的特征条带,与Westar(Nap CMS)条带大小一致;5A135扩增出大小约为500bp的特征条带,与Bronowski(Cam CMS)条带大小一致,说明MSL与9012A的细胞质类型不同。4.利用本课题组前期选育的不同类型油菜自交系为父本,分别对MSL不育系的衍生系进行测交,分析测交后代的农艺性状。发现除了有效分枝数和主序长度差异不显着,其它的农艺性状表现显着差异。其中,5A138、5A161、5A162的株高明显高于其它组合;5A161的分支部位明显高于其它组合;5A138、5A162的全株角果数明显多于其它组合;5A162的每角粒数明显多于其它组合;所有的杂交组合的千粒重差别不显着,但是都低于对照品种(Qin 7);单株产量最高的是5A162。综上,MSL在我国油菜杂优育种中有一定潜力。

王红霞,李洪雷,郝建梅,丁谦,张一卉,王凤德,邓永林,王均邦,何启伟,李景娟,高建伟[5](2016)在《大白菜玻利玛细胞质雄性不育系92-09A的形态特征及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玻利玛细胞质雄性不育(Pol CMS)是目前很有利用价值的胞质雄性不育源。在前期的研究中,我们利用柯桂兰提供的大白菜Pol CMS不育源为母本,以大白菜骨干亲本92-09为轮回亲本,培育出大白菜Pol CMS不育系92-09A。本研究对大白菜Pol CMS不育系92-09A及其保持系92-09、恢复系早28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对相应的不育基因Braraorf224及其恢复基因Brara PPR进行了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大白菜Pol CMS不育系92-09A的花瓣、萼片和雌雄蕊都比保持系92-09小,不能形成有活力的成熟花粉粒;其保持系和杂种F1(不育系92-09A×恢复系早28)均可以产生有活力的花粉粒。大白菜Pol CMS不育基因Braraorf224及恢复基因Brara PPR与甘蓝型油菜的Pol CMS不育基因及恢复基因同源性很高。qRT-PCR结果显示,Brara PPR在恢复系早28和杂种F1中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雄性不育系92-09A。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揭示大白菜Pol CMS雄性不育机理奠定基础。

王凯音[6](2016)在《北方白菜型冬油菜LRCMS不育恢保关系及不育基因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植物中雄性不育现象很常见,LRCMS是从白菜型冬油菜中选育出的不育材料,本文以白菜型冬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LRCMS和保持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花器形态和恢保关系、不同发育阶段花器形态中的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3种保护酶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并结合克隆不育材料所含不育基因。研究结果表明:(1)LRCMS的花器一般较小,花瓣平展,开花流畅,花药大小正常但无具有正常功能的花粉甚至没有花粉,蜜腺正常,无闭蕾等不良现象,与POL CMS不育等不育细胞质间存在明显的差异。(2)所有的供试材料POD活性与SOD活性变化趋势相同,即不育材料的SOD活性都低于保持材料;花期的SOD活性均高于幼蕾期;在幼蕾期和花期,不育材料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其保持材料无显着差异,不育材料之间及保持材料之间也无显着差异。(3)3份LRCMS不育材料中都在685bp处扩增出了不育基因orf224的特征条带,与Pol CMS的特征条带大小一致,为Pol CMS不育基因的特征条带。经序列比对分析:三份LRCMS不育材料目标条带的测序结果与orf224的序列相似性在97%左右,说明该白菜型油菜雄性不育材料的不育性可能与不育基因orf224相关。(4)LRCMS不育材料虽然与Pol CMS中的不育基因orf224有很高的同源性,但与P ol CMS、OguCMS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特征以及恢保关系都有所不同,推测它可能属于一种新的白菜型冬油菜不育系。

杨学乐,陶芬芳[7](2015)在《作物生态雄性不育遗传和基因定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几种主要农作物的生态雄性不育的遗传和基因定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以期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有所裨益。

尹明智[8](2014)在《野油胞质雄性不育系1193A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最主要途径。创制新型雄性不育胞质,提高雄性不育的稳定性,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当务之急,也是杂交油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种质资源基础。利用远源杂交来获得异源细胞质雄性不育是发掘新型胞质雄性不育系和提高雄性不育育性稳定性的有效手段。本研究以新疆野生油菜为母本,甘蓝型油菜湘油15号为父本,属间杂交获得的不育株为研究材料,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所完成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主要如下:(1)通过将不育材料与甘蓝型油菜湘油15号自交系测交获得了不育率100%的不育系,再经三年六代的育性观察和鉴定,表明选育出的不育系1193A育性稳定彻底,保持系1193B能够稳定地保持不育系的育性,不育率到达100%。(2)通过自交分离和测交育性鉴定,从不育系1193A的姊妹可育株中选育出了能够稳定地恢复不育系育性的恢复系1193R1;通过大量测交,在不育系和一个甘蓝型油菜早熟材料的F1代中发现了恢复株,再经多代自交分离和测交育性鉴定,选育出了能稳定恢复不育系育性的恢复系1193R2。恢复基因遗传分析表明不育系1193A的恢复基因受一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恢复基因等位性测定表明这两个恢复系的恢复基因是非等位的。(3)不育系1193A自交不结实,人工授粉异交结实正常,结角率在89%以上,同时天然开放结实性良好。花粉活力鉴定表明不育系1193A花药中没有发现有正常花粉粒,而保持系、恢复系和杂种F1花粉活力强,平均可染花粉率在92.73%以上,与正常可育花粉相当,且都具有花粉萌发能力,能正常萌发出花粉管。不育系1193A的四强雄蕊平均长度为3.77mm,显着短于保持系、恢复系和杂种F1,四强雄蕊长度与雌蕊长度之比小于1/2,显着差异于保持系、恢复系和杂种F1,可见不育系不育性彻底,不育性状明显。不育系1193A与Pol CMS的保持系和恢复系测交F1代都是不育的,说明不育系1193A与Pol CMS不育胞质不同。(4)同工酶电泳分析表明不同的同工酶在不育系和保持系的酶谱带型相近,但在花蕾的不同发育时期酶的活性有较大差异。在POD同工酶中,不育系1193A有一条迁移率最快的酶带(Rf=0.83),该酶带在花蕾发育前期并未检测到,而在花蕾发育后期该酶带活性显着提高,且其活性明显强于保持系。同时在Rf=0.39和Rf=-0.49两个酶带处不育系在大花蕾期POD酶活性也要强于中花蕾期,而保持系在这过程中POD活性无变化。在不育系1193A中ATP酶活性随着花蕾的发育而减弱的,减弱主要发生在花蕾发育的中后期,尤其是在花蕾发育后期酶带数出现了缺失,ATP酶活性已经检测不到,但保持系1193B在整个发育过程中ATP酶活性上没有明显变化;不育系1193A的EST酶活性低于保持系1193B。在花蕾发育早期,不育系EST酶有较高的活性,但到了发育中后期酶活性下降明显,而保持系EST酶活性变化不大。不育系1193A与保持系1193B存在着各种同工酶在活性强弱和酶带多少的差异,根据此点虽难以断定其与雄性不育基因的表达是否相关,但它们必定在雄性败育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从石蜡切片的结果来看,不育系1193A在从小孢子被释放后,花药开始发生异常变化,绒毡层出现径向肥大和液泡化,有解体退化延迟现象,花粉粒液泡化和核质降解,最终花粉粒完全解体和花药瘪缩变形,药室内只留下没有细胞结构的残留物。其败育的时期发生在单核花粉期,属于单核败育型不育系。(6)以不育系1193A和恢复系1193R2为亲本,构建了F2作图群体,利用BSA法,筛选了1521对SSR引物,找到8对引物与恢复基因连锁,其中两个标记CB10316和BnGMS171与恢复基因距离最近,遗传距离分别为3.9cM和5.7cM,两个标记相距9.6cM,且分布在恢复基因两侧,可以作为恢复系标记辅助育种的候选标记。(7)SNP芯片分析表明3个与恢复基因可能连锁的标记中有2个标记的基因组序列附近区域都有PPR蛋白基因存在。在C09染色体目标区域还发现了多个PPR蛋白基因,推测在C09染色体上可能存在不育系1193A的恢复基因,该恢复基因可能也是PPR基因。

彭莹[9](2014)在《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var.utilis Tsen et Lee)Eru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与利用》文中提出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var. utilis Tsen et Lee)又名菜薹,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白菜亚种的一个变种,植物学形态特征与其它的白菜类蔬菜基本相似,以花薹为食用器官。在菜心育种研究方面,本课题组利用已经育成的不育性表达稳定,苗期遇低温不黄化、蜜腺正常、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100%的红菜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Eru-5A与6个菜心品种杂交,并不断回交育成6个菜心Eru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本研究以新育成的菜心Eru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其花药发育过程进行细胞学观察,以确定花药败育的时期、方式和特点。以6个菜心Eru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6个菜心自交系为父本,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36个杂交组合,对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分析与配合力分析,筛选优良亲本及杂交组合。同时利用SSR分子标记对亲本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测算遗传距离,并对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做相关性分析,初步探讨利用分子标记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行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菜心Eru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花药败育发生于单核小孢子早期,表现为绒毡层细胞高度液泡化和径向膨大,挤压单核早期小孢子,导致其相互粘连,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花粉粒以致败育。2.从520对SSR引物筛选出73对引物能扩增出清晰的数量不等的多态性条带用于亲本DNA多样性分析,共扩增出229条多态性片段,每对引物扩增出1-6条多态性片段。运用软件NTSYSpc2.1计算遗传相似系数,以UPGMA的方法对12份亲本材料聚类,计算遗传距离。聚类结果表明:12份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51-0.72之间,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5处分为4大类。3.对36个杂交组合进行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发现:杂交组合在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共13个性状上均表现明显的正向平均中亲优势,品质性状中可溶性糖和纤维素表现正向的平均中亲优势,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表现负向的平均中亲优势。4.通过配合力效应分析,筛选有应用价值的亲本。从一般配合力的效应值来分析,不育系3的生育期(熟性性状)一般配合力有最大的负向效应值,可作为早熟材料的选育亲本;不育系5和父本23在产量性状上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高,可用于丰产育种;不育系D和父本15在品质性状上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高,可用于品质育种;不育系A和父本13在薹叶比上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高,可作为改良菜薹商品性的亲本。5.菜心亲本间遗传距离与F1在农艺性状、产量性状13个性状(除叶宽是显着线性正相关)的表型值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杂种优势方面,亲本间遗传距离只与叶柄宽的中亲优势呈显着线性相关。配合力方面,亲本间遗传距离与组合特殊配合力仅在叶柄长上呈显着线性正相关,其余性状均无显着线性相关关系。利用基于分子标记的亲本遗传距离来进行杂种优势预测尚需更加深入的探究。

施展[10](2012)在《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w-9605A的鉴定及资源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大白菜(Beassica campestris L. ssp.pekinensis (Lour.) Makino)原产于中国,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一类蔬菜。大白菜是以营养器官为食用对象的一类蔬菜,它的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为自交不亲和性和雄性不育性,而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种,具有制种简单、纯度高和成本低廉的优点,所以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利用是白菜类蔬菜杂种优势育种的理想途径。本研究采用的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w-9605A,是以芥菜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hau CMS为不育源,以大白菜DH系6w-9605B为轮回亲本,通过种间杂交和连续回交,经过8年的连续回交和定向选择,获得遗传稳定的BC8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了综合评价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w-9605A,进一步开展白菜类蔬菜雄性不育系杂种优势的高效利用,本研究从表型鉴定、花药发育的细胞学研究、育性调查、恢保关系分析和细胞质分子类型鉴定等方面对6w-9605A进行资源评价;同时开展了不结球白菜hau胞质不育系的转育研究,获得了BC1代不结球白菜不育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0年和2011年春季,分别对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w-9605A进行花器官观察与育性调查。结果发现该不育系花器官开放正常,花药呈三角形,干瘪无花粉,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为不育性稳定和败育彻底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通过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w-9605A及其保持系6w-9605B的花药发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特征,确定不育系花药败育时期及方式。保持系6w-9605B花药发育正常;不育系6w-9605A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分化时期,占总败育花药的66.7%,不形成花粉囊和花粉粒,属于无花粉囊型败育;另外33.3%的败育花药可形成花粉囊,小孢子均受阻于单核靠边期或者二胞期,败育特点为绒毡层细胞异常肥大,挤压小孢子,导致小孢子和绒毡层解体;3.利用芸薹属作物雄性不育基因线粒体保守序列设计3对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在不育系6w-9605A中能扩增出772bp的片段,在其它材料中均没有发现扩增带型,与目前报道的芸薹属作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orf224、 orfl38等均不相同,与hau CMS相关基因orf288基因同源性高达100%,表明6w-9605A属于hau胞质类型;4.在芸薹属的基本种(AA)-白菜类蔬菜中进行恢复系的筛选,在47种白菜类测交材料中,对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w-9605A进行了恢保关系测定,结果发现6w-9605A恢复源狭窄,其中仅5个测交F1组合中,出现大量花粉和微量花粉,表明5份白菜材料中可能存在恢复基因,并且可以恢复其不育性;5.同时对6w-9605A的苗期黄化现象进行初步研究,发现随着回交代数的增加,不育系的叶绿素含量与保持系没有显着性差异;6.为开展hau不育胞质的杂种优势利用,通过杂交与回交,将hau不育胞质转移至不结球白菜中,选育获得BC1不结球白菜不育系,调查8个组合的F1、BC1及父本的农艺性状,选出2个基本接近父本的组合。

二、芥菜型油菜雄性不育系026A的选育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芥菜型油菜雄性不育系026A的选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芥菜胞质雄性不育系结荚性状的筛选鉴定与研究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课题的提出
    1.2 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1.3 细胞融合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1.4 植物的花器官发育模型
    1.5 植物雄性不育花药发育的研究概况
        1.5.1 花药的发育
        1.5.2 雄性不育花药败育的研究进展
    1.6 分子标记在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芥菜结荚形态调查
        2.2.2 芥菜胞质雄性不育系材料不育类型鉴定
        2.2.3 芥菜胞质雄性不育系材料结荚性状田间调查
        2.2.4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芥菜遗传多样性分析
        2.2.5 半薄切片观察雄性不育系花器官发育及花药败育
        2.2.6 细胞融合技术改良芥菜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结荚形态分析
    3.2 芥菜胞质雄性不育系材料结荚性状田间调查
    3.3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芥菜遗传多样性分析
    3.4 芥菜胞质不育系花器官发育及花药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3.4.1 芥菜ogu胞质不育系材料花器官发育及花药败育
        3.4.2 芥菜hau胞质雄性不育系(结荚正常)花器官发育及花药败育
        3.4.3 芥菜hau胞质雄性不育系(结荚畸形)花器官发育及花药败育
        3.4.4 两种结荚表现的hau胞质不育系材料花器官及花药对比
        3.4.5 芥菜雄性不育系材料的花器官形态
    3.5 芥菜hau胞质雄性不育系结荚畸形改良的初步研究
        3.5.1 原生质体粗提的方法及条件的探究
        3.5.2 原生质体提纯的方法及条件的探究
        3.5.3 原生质体化学融合的方法及条件的探究
4 讨论
    4.1 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结荚性状研究
    4.2 花器官发育和花药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4.3 芥菜雄性不育系选育的关键因素及改良探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橘红心大白菜细胞质不育系的选育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前言
    1.1 十字花科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1.2 细胞质雄性不育遗传机制
    1.3 十字花科细胞质雄性不育花药细胞学研究
        1.3.1 花药发育过程败育时期和败育类型
        1.3.2 绒毡层与花药败育的关系
        1.3.3 液泡与花药败育的关系
    1.4 十字花科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材料与方法
    2.1 橘红心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2.1.1 试验材料
        2.1.2 橘红心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选育技术路线
        2.1.3 亲本间多态性的筛选
        2.1.4 各世代植株的表现型选择和背景选择
    2.2 橘红心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育性鉴定
        2.2.1 试验材料
        2.2.2 花器官形态学观察
        2.2.3 花粉活力检测
        2.2.4 花药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2.2.5 橘红心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调查
    2.3 橘红心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2.3.1 试验材料
        2.3.2 杂种组合的配制与田间试验设计
        2.3.3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项目
        2.3.4 数据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3.1 亲本间多态性标记筛选
    3.2 各世代表现型选择和背景选择
    3.3 花器官形态学特征
    3.4 花粉活性
    3.5 橘红心大白菜细胞质不育系的育性鉴定
    3.6 花药发育细胞学特征
        3.6.1 保持系花药的发育
        3.6.2 不育系花药的发育
    3.7 橘红心大白菜细胞质不育系的杂种优势
        3.7.1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EruA026的超中优势
        3.7.2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EruA420的超中优势
        3.7.3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EruA026的超亲优势
        3.7.4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EruA420的超亲优势
    3.8 橘红心大白菜细胞质不育系的配合力
        3.8.1 细胞质不育系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3.8.2 细胞质不育系的一般配合力
        3.8.3 细胞质不育系的特殊配合力
四、讨论
    4.1 分子标记辅助的选择效率
    4.2 表现型选择和背景选择
    4.3 花药败育细胞学研究
    4.4 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五、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致谢

(3)芥菜类蔬菜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芥菜育种现状
    1.1 芥菜地方品种的选育
    1.2 芥菜品质育种亟待改进
    1.3 缺少适合轻简化栽培的芥菜品种
    1.4 抗病、抗逆芥菜新品种的选育势在必行
    1.5 芥菜常规品种与杂种一代并存
2 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2.1 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hau CMS的研究利用
    2.2 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oxa CMS的利用
    2.3 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ogu CMS的利用
3 芥菜杂种优势利用的展望
    3.1 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的创制和利用
    3.2 扩大芥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3.3 通过远缘杂交创制芥菜新种质
    3.4 芥菜类蔬菜的品种改良

(4)两个甘蓝型油菜不育系雄蕊败育的细胞学观察和遗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油菜杂种优势及其主要利用途径
        1.1.1 油菜的杂种优势
        1.1.2 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
    1.2 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的遗传研究及应用
        1.2.1 隐性核不育的遗传
        1.2.2 显性核不育的遗传
        1.2.3 生态型核不育
        1.2.4 雄性不育类型鉴别方法
    1.3 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的形态学及细胞学研究
        1.3.1 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的形态特征
        1.3.2 油菜花药与花粉发育
        1.3.3 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特征
    1.4 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不育系花器特征观察
        2.2.2 常规压片观察
        2.2.3 石蜡切片观察
        2.2.4 半薄切片观察
        2.2.5 超薄切片观察
        2.2.6 MSL恢保关系的测定
        2.2.7 MSL与9012A细胞质类型的分子鉴定
        2.2.8 MSL杂种优势测定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形态特征观察
    3.2 压片结果
    3.3 石蜡切片结果
    3.4 半薄切片结果
    3.5 超薄切片结果
    3.6 MSL材料的恢保关系鉴定
    3.7 MSL与9012A细胞质类型的分子鉴定
    3.8 MSL杂种优势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大白菜玻利玛细胞质雄性不育系92-09A的形态特征及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选育与培养
        1.1.1 大白菜Pol CMS雄性不育系92-09A的选育
        1.1.2 材料培养
    1.2 花器官形态观察及花粉活力鉴定
    1.3 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
        1.3.1 RNA提取和反转录
        1.3.2 大白菜Pol CMS雄性不育基因Brarao-rf224的克隆
        1.3.3 大白菜Pol CMS雄性不育系恢复基因Brara PPR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1.3.4 生物信息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白菜Pol CMS雄性不育系92-09A的选育及其形态特征
        2.1.1 大白菜Pol CMS雄性不育系92-09A及保持系
        2.1.2 大白菜Pol CMS雄性不育系的花器结构特点
    2.2 大白菜Pol CMS雄性不育基因Braraorf224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2.2.1 大白菜Pol CMS雄性不育基因Brarao-rf224的克隆
        2.2.2 大白菜Pol CMS雄性不育基因Brarao-rf224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3 大白菜Pol CMS雄性不育系恢复基因Brara PPR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2.3.1 大白菜Pol CMS雄性不育系恢复基因Brara PPR的克隆
        2.3.2 大白菜Pol CMS雄性不育系恢复基因Brara PPR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3.3 大白菜Pol CMS雄性不育系恢复基因Brara PPR的表达模式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3.1 Pol CMS雄性不育的转育及其利用
    3.2 大白菜Pol CMS雄性不育机理

(6)北方白菜型冬油菜LRCMS不育恢保关系及不育基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油菜概述
    1.2 植物雄性不育与作物育种改良
    1.3 植物雄性不育特征及分类
        1.3.1 细胞核雄性不育
        1.3.2 细胞质雄性不育及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1.4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遗传
        1.4.1 从质核型雄性不育的特点来看
        1.4.2 造成不育的几种假说
    1.5 保护性酶与雄性不育
    1.6 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
    1.7 白菜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期及雄性不育产生的途径
        1.7.1 自然突变
        1.7.2 远缘杂交
        1.7.3 组织培养
        1.7.4 诱变育种
        1.7.5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1.8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应用
    1.9 研究目的及内容
        1.9.1 研究目的
        1.9.2 研究内容
        1.9.3 研究方法
        1.9.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白菜型冬油菜LRCMS花器形态特征及恢保关系的测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LRCMS不育材料形态特征
        2.2.2 LRCMS雄性不育的恢保关系
    2.3 讨论
第三章 白菜型冬油菜LRCMS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所需试剂及仪器
        3.1.3 数据处理
        3.1.4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育材料与保持材料的生理生化指标
    3.3 讨论
第四章 白菜型冬油菜LRCMS不育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所需试剂及缓冲液的配置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RNA质量检测
        4.2.2 特异引物的PCR扩增
        4.2.3 序列分析
        4.2.4 基因orf224的RT-PCR
    4.3 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
    5.1 LRCMS不育材料与保持材料的花器形态特征
    5.2 恢保关系
    5.3 不育材料与保持材料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
    5.4 不育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7)作物生态雄性不育遗传和基因定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生态雄性不育的研究
    1.1水稻光敏雄性不育及基因定位
    1.2水稻温敏雄性不育及基因定位
2小麦生态雄性不育的研究
3玉米生态雄性不育的研究
4油菜生态雄性不育的研究
5展望

(8)野油胞质雄性不育系1193A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体系
        1.1.1 pol CMS
        1.1.2 Shan 2A CMS
        1.1.3 Ogu CMS
        1.1.4 Nap CMS
        1.1.5 Tour CMS
        1.1.6 NCa CMS
        1.1.7 Nsa CMS
        1.1.8 Hau CMS
    1.2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的选育方法
        1.2.1 油菜细胞质不育系的选育
        1.2.2 保持系的选育
        1.2.3 恢复系的选育
    1.3 雄性不育与同工酶
    1.4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
    1.5 植物分子标记及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1.5.1 DNA分子标记
        1.5.2 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1.6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
        1.6.1 pol CMS恢复基因的研究
        1.6.2 Ogu CMS恢复基因的研究
        1.6.3 其他胞质不育恢复基因的研究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野油胞质雄性不育三系的选育及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2.1.3 田间育性调查
        2.1.4 花粉活力鉴定
        2.1.5 花器官形态观察比较
        2.1.6 恢复基因等位性鉴定
        2.1.7 恢保关系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育系和保持系的选育
        2.2.2 同质恢复系的选育
        2.2.3 不育系1193A结实情况
        2.2.4 育性基因遗传分析
        2.2.5 花粉活力鉴定
        2.2.6 花器官形态比较
        2.2.7 恢复基因等位性鉴定
        2.2.8 恢保关系测定
    2.3 讨论
        2.3.1 不育系1193A育性稳定,在甘蓝型油菜中有恢复源
        2.3.2 关于不育系1193A的恢复基因
第三章 不育系1193A同工酶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主要的试剂和仪器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POD酶的分析
        3.2.2 ATP酶的分析
        3.2.3 EST酶的分析
    3.3 讨论
        3.3.1 POD酶与1193A雄性不育的关系
        3.3.2 ATP酶与1193A雄性不育的关系
        3.3.3 EST酶与1193A雄性不育的关系
第四章 不育系1193A的细胞学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4.1.3 取样和固定
        4.1.4 石蜡切片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保持系1193B正常花药细胞学特征
        4.2.2 不育系1193A的花药细胞学特征
    4.3 讨论
第五章 不育系1193A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主要的试剂和仪器
        5.1.3 SSR标记来源
        5.1.4 群体育性调查和样品的保存
        5.1.5 基因组DNA的提取
        5.1.6 DNA纯度及浓度测定
        5.1.7 基因池的构建
        5.1.8 SNP芯片杂交
        5.1.9 PCR扩增
        5.1.10 SSR引物的筛选
        5.1.11 PCR产物电泳检测
        5.1.12 带型数据化与连锁图谱的构建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作图群体育性分析
        5.2.2 群体基因组DNA质量检测
        5.2.3 不育系1193A恢复基因的SSR标记分析
        5.2.4 恢复基因的SNP标记分析
    5.3 讨论
        5.3.1 不育系1193A恢复系的标记辅助育种
        5.3.2 不育系1193A恢复基因的预测
第六章 主要结论
第七章 论文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7.1 论文不足之处
        7.1.1 恢保关系测定
        7.1.2 恢复基因的研究
    7.2 研究展望
        7.2.1 优良恢复系的选育及强优势杂交种的创制
        7.2.2 恢复基因的研究
        7.2.3 不育基因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作者简介
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9)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var.utilis Tsen et Lee)Eru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课题的提出
    1.2 十字花科作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1.2.1 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主要类型
        1.2.2 十字花科作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转育研究
    1.3 雄性不育花药发育的细胞学研究
        1.3.1 十字花科作物细胞质不育系花药败育的主要时期和方式
        1.3.2 雄性不育与绒毡层异常
    1.4 杂种优势研究进展及在生产上的应用
        1.4.1 菜心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1.4.2 配合力分析与杂种优势预测
        1.4.3 基于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预测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1.5.1 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菜心Eru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2.1.1 试验材料
        2.1.2 花器官形态学观察
        2.1.3 花粉活力检测
        2.1.4 花药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2.2 菜心Eru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利用
        2.2.1 试验材料
        2.2.2 田间实验设计
        2.2.3 亲本DNA的提取
        2.2.4 SSR分析
        2.2.4.1 PCR反应体系及程序
        2.2.4.2 扩增产物电泳检测
        2.2.5 引物筛选
        2.2.6 电泳及显色
        2.2.7 分子数据统计与处理
        2.2.8 农艺性状及产量的测定
        2.2.9 品质性状测定项目与方法
        2.2.10 田间数据统计与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菜心Eru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3.1.1 花器官形态学观察
        3.1.2 花粉活力检测
        3.1.3 花药发育细胞学观察
        3.1.3.1 保持系花药的发育
        3.1.3.2 不育系花药的发育
    3.2 亲本遗传多样性分析
        3.2.1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亲本多样性分析与遗传距离估算
        3.2.2 亲本田间性状聚类分析
        3.2.3 基于SSR分子标记、田间性状的聚类分析的比较
    3.3 杂种优势分析
        3.3.1 各性状的中亲优势分析
        3.3.2 各性状的超亲优势分析
        3.3.3 各性状的超标优势分析
    3.4 配合力分析
        3.4.1 各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3.4.2 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3.4.3 各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3.4.4 优良亲本的筛选
        3.4.5 优良杂交组合的筛选
    3.5 相关性分析
        3.5.1 杂种表现与遗传距离的相关性分析
        3.5.2 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的相关性分析
        3.5.3 特殊配合力与遗传距离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新型菜心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转育
    4.2 关于花药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4.3 关于菜心的杂种优势分析
    4.4 关于菜心的配合力分析
    4.5 基于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预测
    4.6 本研究的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致谢

(10)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w-9605A的鉴定及资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课题的提出
    1.2 几种主要十字花科作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1.2.1 萝卜质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Ogu CMS)
        1.2.2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不育类型(Pol CMS)
        1.2.3 大白菜CMS 96
        1.2.4 陕2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1.3 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1.4 十字花科作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研究
    1.5 十字花科作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选育
    1.6 花药发育的细胞学研究
        1.6.1 花粉败育时期与方式
        1.6.2 绒毡层与雄性不育的关系
        1.6.3 液泡的异常活动
    1.7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花器官形态观察
    2.3 花粉活力检测
    2.4 田间育性鉴定
    2.5 花药败育的细胞学观察
    2.6 细胞质类型的分子鉴定
        2.6.1 CTAB法提取基因组总DNA
        2.6.2 PCR引物设计
        2.6.3 PCR扩增与电泳检测
        2.6.4 PCR产物回收
        2.6.5 连接与转化
        2.6.6 阳性克隆PCR鉴定及测序
    2.7 苗期黄化初步研究
    2.8 恢保关系测定
    2.9 农艺性状调查
        2.9.1 田间设计
        2.9.2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标准
        2.9.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白菜不育系6w-9605A花器官形态观察
    3.2 大白菜不育系6w-9605A的不育性鉴定
    3.3 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w-9605A花药败育研究
        3.3.1 大白菜保持系6w-9605B的花药发育
        3.3.2 大白菜不育系6w-9605A的花药败育过程
    3.4 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w-9605A的细胞质类型的分子鉴定
        3.4.1 基因组总DNA的提取
        3.4.2 特异引物PCR的结果分析
        3.4.3 菌落PCR检测
        3.4.4 片段orf288的克隆与同源性分析
    3.5 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w-9605A的恢保关系测定
        3.5.1 恢复材料的筛选
    3.6 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w-9605A的苗期黄化初步研究
    3.7 不结球白菜hau胞质不育系的选育
        3.7.1 F_1和BC_1转育世代的农艺性状分析
4 讨论
    4.1 不育系和保持系花药发育研究及不育性鉴定
        4.1.1 保持系6w-9605B的花药发育特点
        4.1.2 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w-9605A的花药发育及不育性鉴定的解析
    4.2 不育系细胞质类型鉴定
    4.3 大白菜hau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w-9605A的综合评价与利用
    4.4 Hau CMS恢复材料初步的筛选
    4.5 本研究的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四、芥菜型油菜雄性不育系026A的选育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芥菜胞质雄性不育系结荚性状的筛选鉴定与研究利用[D]. 徐玉颖.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2]橘红心大白菜细胞质不育系的选育与评价[D]. 孙昊.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3]芥菜类蔬菜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万正杰,李海渤,姚培杰,刘旭佳,徐玉颖,傅廷栋,邹瑞昌,徐跃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8(01)
  • [4]两个甘蓝型油菜不育系雄蕊败育的细胞学观察和遗传研究[D]. 罗灿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5)
  • [5]大白菜玻利玛细胞质雄性不育系92-09A的形态特征及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J]. 王红霞,李洪雷,郝建梅,丁谦,张一卉,王凤德,邓永林,王均邦,何启伟,李景娟,高建伟. 山东农业科学, 2016(12)
  • [6]北方白菜型冬油菜LRCMS不育恢保关系及不育基因的分析[D]. 王凯音.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
  • [7]作物生态雄性不育遗传和基因定位研究进展[J]. 杨学乐,陶芬芳. 作物研究, 2015(05)
  • [8]野油胞质雄性不育系1193A的研究[D]. 尹明智.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8)
  • [9]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var.utilis Tsen et Lee)Eru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与利用[D]. 彭莹. 华中农业大学, 2014(09)
  • [10]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w-9605A的鉴定及资源评价[D]. 施展. 华中农业大学, 2012(02)

标签:;  ;  ;  ;  

油菜雄性不育系026A选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