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方毛冬青液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机理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靖怡,李军,陈恒文,惠小珊,白京,王阶[1](2021)在《血栓心脉宁“血脉双治”组方探讨及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血栓心脉宁以"血脉双治"理论为基础,配伍遵循《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君二臣四"之制,由丹参、川芎等10味中药组成,共奏益气活血,开窍止痛之功。相关研究显示血栓心脉宁作用机制涉及保护血管内皮、促进血管再生、抗血小板聚集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炎症反应等,临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
王竹然,许晓露,漆光兰,伍慧丽,肖婷[2](2021)在《中药保留灌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冷冻胚胎移植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冷冻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冷冻胚胎移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300例,分为中药保留灌肠组(n=180)和对照组(n=120),比较黄体转化日内膜厚度、生化妊娠阳性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继续妊娠率。结果:中药保留灌肠组黄体转化日内膜厚度为(9.15±1.32)mm,对照组为(9.72±2.00)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保留灌肠组生化妊娠阳性率为62.78%(113/180),高于对照组的51.67%(62/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保留灌肠组临床妊娠率为57.78%(104/180),高于对照组的50.00%(60/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保留灌肠组早期流产率为9.62%(10/104),低于对照组的11.67%(7/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保留灌肠组继续妊娠率为90.38%(94/104),高于对照组的88.33%(53/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冷冻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但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证实。
黄胆[3](2020)在《金刚藤片联合自拟复方毛冬青灌肠液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金刚藤片联合自拟复方毛冬青灌肠液(以下称"毛冬青灌肠液")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门诊治疗的60例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盲选法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金刚藤片口服,观察组采用金刚藤片联合毛冬青灌肠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症状评估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白带恢复正常、下腹坠胀缓解、腹痛缓解、盆腔肿块消失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炎症因子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盆腔病变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金刚藤片联合毛冬青灌肠液应用于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症状评分,改善其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减轻其盆腔病理改变,临床应用效果确切。
何丹,杜冰曌,杨鑫瑶,卿泉,戈福星,高小力[4](2020)在《冬青属常用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冬青属常用药用植物毛冬青、岗梅、铁冬青和大叶冬青含有三萜及其苷类、黄酮类与酚类等成分,普遍具有抗炎抑菌、抗血栓、心脑血管保护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毛冬青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显着的药理活性,但临床应用方面研究不多;岗梅在抗炎、降血脂、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活性方面有少许文献报道,临床用于治疗上呼吸道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铁冬青具有较强的抗血栓和抗炎作用,临床多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大叶冬青具有降血脂、抗肿瘤、抗菌和抗氧化活性,临床多采用其叶片用于治疗高血压。该文归纳了近年来该属常用药用植物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并为进一步拓展研究方向和药品、保健品的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何静玲,关玉兰,郭清华[5](2019)在《综合护理在慢性盆腔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慢性盆腔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门诊接收的106例慢性盆腔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门诊单双号分为两组各53例;单号纳入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双号纳入观察组,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焦虑、抑郁程度[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生活质量(采用NHP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结果:观察组护理总体疗效、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HAMA、HAMD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NHP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盆腔痛患者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护理总体效率、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减轻负性情绪。
杜万雪[6](2019)在《鬼箭羽醇提物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大鼠的影响及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PID)瘀血阻络的病机为依据,提出活血化瘀的治法。在鬼箭羽破血通经功效基础上,探究鬼箭羽醇提物对SPID大鼠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70只雌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5天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鬼箭羽醇提取低、中、高剂量组、对照组A(桂枝茯苓胶囊)、对照组B(金刚藤胶囊),每组各10只。除假手术组用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采用苯酚胶浆灼伤致炎法复制SPID模型,造模成功后根据分组予相应药物及剂量等体积灌胃治疗,假手术组予蒸馏水灌胃。灌胃14天后,经腹主动脉采血并取子宫及附件组织进行观察和检测。肉眼观察子宫、输卵管及盆腔组织情况后,取子宫及附件组织保存。HE染色后观察子宫组织形态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组织ICAM-1、VEGF的平均光密度值;蛋白印迹法测定大鼠子宫p-p38 MAP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形态学观察:肉眼观察模型组大鼠子宫及输卵管组织充血、肿胀,部分大鼠子宫与盆腔周围组织粘连或有盆腔积液形成;假手术组子宫及输卵管组织未见充血、肿胀及盆腔组织粘连的情况;其余治疗组子宫及输卵管组织均未见明显充血、肿胀及盆腔粘连。HE染色镜下观察,模型组SD大鼠的子宫壁层次结构比较紊乱,子宫内膜充血、水肿,且有大量上皮细胞增生、变性、坏死,固有层内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并有部分腺体细胞坏死,子宫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造模成功;鬼箭羽醇提物高剂量组,子宫内壁结构层次基本清晰,上皮细胞排列较整齐,少量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腺体基本完整,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平滑肌细胞光滑,未见明显粘连,浆膜层结构基本完整,接近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A(桂枝茯苓胶囊);其余治疗组子宫内膜炎症表现均轻于模型组,重于鬼箭羽醇提物高剂量组和对照组A。2.对血清TNF-α、IL-1β含量的影响:模型组TNF-α、IL-1β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鬼箭羽醇提取物高剂量组、对照组A(桂枝茯苓胶囊)及假手术组的TNF-α、IL-1β含量相当(P<0.05),并呈现一定剂量依赖性趋势。3.对子宫组织中ICAM-1、VEGF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模型组大鼠子宫组织ICAM-1、VE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偏高(P<0.05),均高于其余各治疗组;鬼箭羽醇提物高剂量组的ICAM-1、VEGF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A(桂枝茯苓胶囊)相当(P>0.05)。4.对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模型组大鼠子宫组织中p-p38 MAPK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各治疗组(P<0.05);鬼箭羽醇提物高剂量组p-p38MAPK蛋白表达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与对照组A(桂枝茯苓胶囊)相当(P>0.05)。结论:鬼箭羽醇提取物对大鼠SPID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水平与桂枝茯苓胶囊相当。可明显改善SPID大鼠模型子宫内膜组织充血、水肿及盆腔组织粘连等炎症状态,减少上皮细胞的坏死、脱落和炎性细胞浸润。其机制与下列因素相关:(1)降低血清中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与其参与抑制促炎症细胞因子的合成、释放和降低其活性有关,从而减轻组织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促进炎症组织修复;(2)下调子宫组织中ICAM-1、VEGF等粘连相关细胞分子的基因表达水平,减轻炎症细胞的浸润,减少炎症细胞与成纤维细胞之间的结合,抑制粘连及瘢痕的形成;(3)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主要通过减少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降低粘连相关分子的含量,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和传导,从而抑制炎症反应的酶促级联放大效应。
方鸽[7](2019)在《灌肠方对血瘀型患者行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灌肠方对血瘀型患者行玻璃化冻融胚胎(vitrified warmed embryo transfer VWET)移植治疗结局的影响,分析其对子宫内膜形态、血流、厚度的影响,为中医药改善冻胚移植妊娠结局的应用优势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方法:选自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曙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玻璃化冻融胚胎移植治疗的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血瘀患者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采用常规的激素替代治疗,治疗组则在激素替代治疗的基础上外用灌肠方。比较两组患者1、一般资料:年龄、体重指数(BMI)、不孕年限、原发/继发。2、中医证候指标:入组时的血瘀患者证候评分以及内膜转化日的证候评分。3、性激素指标:两组患者月经第三天基础FSH、LH、E2、P;两组患者内膜转化日E2、P。4、超声学指标:两组患者HCG日内膜厚度;两组患者月经第三天内膜厚度;内膜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形态、血流。5、两组患者移植周期雌激素用量总量及用药天数比较。6两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结果:1.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日、内膜转化日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内膜转化日对照组与治疗组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型、“B”型、“C”型三种内膜形态与治疗组相比,治疗组“A”型内膜人数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型、“±”型、“-”型三种血流类型与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内膜转化日治疗组E2低于对照组,治疗组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雌激素用量总量大于对照组雌激素用量,治疗组用药天数小于对照组用药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灌肠方能显着改善患者血瘀症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灌肠方能改善子宫内膜形态,可能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3.灌肠方能降低冻胚移植人工周期雌激素水平,提高孕激素水平,可能与促进激素代谢有关,或者与抑制颗粒细胞增殖有关,值得关注。4.灌肠方有增加年龄大于35岁患者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的趋势。
张桂茹[8](2019)在《四联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寒湿凝滞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自拟消炎汤口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中药溻渍及TDP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寒湿凝滞证的临床疗效,并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局部体征等变化,来评定其疗效,为今后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诊疗给予帮助。方法:本试验研究对象为2016年11月—2017年10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寒湿凝滞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试验组50例,采用中药口服+中药保留灌肠+中药溻渍+TDP四联治疗;对照组50例,予以单纯中药口服治疗。通过观察患者的中医证候、局部体征、复发率等情况,进一步比较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对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等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前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组间综合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2.00%,经卡方检验,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试验组综合疗效高于对照组。3.治疗后组间中医证侯疗效比较:试验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为84.00%,经卡方检验,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高于对照组。4.治疗后组间局部体征疗效比较:试验组局部体征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为76.00%,经卡方检验,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试验组局部体征疗效高于对照组。5.治疗后组间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比较: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的秩平均值为39.27,对照组为61.73,有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试验组局部体征积分的秩平均值为42.59,对照组为58.41,经秩和检验,有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治疗后试验组局部体征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组内比较:试验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比较分析,经秩和检验,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试验组、对照组经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7.复发率比较:试验组治疗后3个月复发率为5.00%,对照组复发率为21.43%,有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试验组较对照组更能够有效控制CPID寒湿凝滞证的复发。结论:1.试验组(中药内服+保留灌肠+中药溻渍+TDP四联法)治疗与对照组(中药内服)治疗CPID(寒湿凝滞证),均能够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改善其临床表现,缓解患者的疼痛。且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种治疗方式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证明其安全性高。3.治疗后随访三个月,试验组复发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为21.43%,说明试验组较对照组更能够有效控制CPID寒湿凝滞证的复发。4.本研究建立了新的更为行之有效的诊疗法案,可令更多的CPID患者从中受益。
王全乐[9](2018)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文献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近10年来公开发表的有关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文献进行分析和评价,探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文献的一般信息,中药保留灌肠的总体疗效及辨证、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内外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提供更好的文献数据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date)、中文期刊数据库(VIP)、读秀,将符合标准的文献全文下载,建立基本信息、分组情况、治疗结果、中药保留灌肠处方等Excel数据库,数据规范处理后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归纳文献特征。运用Spss22.0进行聚类分析,Wake3.7进行关联分析,探索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用药规律。结果:1.文献一般信息:通过筛选最终纳入文献107篇,文献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共涉及作者单位101个,以院校为主。涉及省市28个,研究的地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尚无此类报道。107篇纳入文献中,硕博学位论文5篇,会议文献1篇,期刊文献101篇,期刊来源70种。105篇文献有关键词,2篇无,共涉及关键词137个、使用401次,平均每篇使用关键词3.82个。获基金支持的文献8篇,占文献总数7.48%,共涉及7种基金。2.证候分布:明确辨证分型的文献99篇,其中瘀滞胞宫型的文献最多,占59.60%,其次为湿热瘀结型,占15.15%。3.用药规律分析:(1)治疗方法:以活血化瘀为主,辅以清热祛湿,理气散结。(2)在纳入的107篇临床文献中,中药共113味,累计频次达985次。其中频率大于5%的有39味中药,频次较高的为败酱草、莪术、红藤、赤芍、三棱、丹参等。(3)药性构成比:最高为平性、温性,均占(28.21%),其次为寒性(20.51%)。(4)药味构成比:最高为苦味(41.38%),其次为甘味和辛味,均为(31.25%)。(5)中药归经分布:最多的归经为肝经(约35%),其次为脾经、肾经,出现最少的为胆经和三焦经。(6)中药功效归类:39味中药中共出现9类药物,频次最高的为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分别占41.03%、30.77%。其次为:补虚药、祛风湿药、泻下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理气药、止血药。(7)常见药物群为:第一类:乳香、没药、牡丹皮、蒲黄、延胡索;第二类:甘草、川芎、王不留行、香附、炮山甲;第三类:桃仁、红花;第四类:路路通、当归;第五类:败酱草、红藤、蒲公英;第六类:三棱、莪术、丹参、赤芍。(8)文献中出现的高频次对药为:乳香和没药、三棱和莪术、丹参和赤芍、当归和川芎、桃仁和红花等。4.疗效评定:中药保留灌肠为该病的主要外治法,多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如内治(中医辨证论治、中成药口服等)、外治(中药灌肠、中药外敷、理疗针灸针刺等)内外结合,其中二联疗法71组,占66.36%,其次为三联疗法及单一疗法。累计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7311例,记录有效率的有89组,共计5742例,总有效4873例,总有效率84.87%。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文献数量不断増加、质量不断提高,作者单位多在东部南及中部部省份,研究的地区分布不均,以院校为主,以《江苏中医药》、《新中医》等期刊发文量较多,以中药保留灌肠、输卵管阻塞、不孕症为研究热点,疗效显着,但缺乏基金资助。中药保留灌肠为治疗该病的主要外治法,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多由瘀血阻滞引起,重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清热燥湿、疏通经络;以活血化瘀和清热药为主,多为温性和平性药物,注重肝脾肾的调养,气血的温煦,促进气血的化生,有效改善患者输卵管阻塞情况,改善中医证候及局部体征,有效提高妊娠率。关于中药保留灌肠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发病机理的作用、疗效特点等临床研究有待进一步扩大、深入和提高。
秦茂华,王丽君,姚颖杰,郭珊,何军晶[10](2018)在《育龄期妇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医外治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盆腔炎性疾病未得到及时正确诊治而导致的一系列后遗症[1]。对于育龄期妇女而言,其主要不良影响包括:(1)不孕患盆腔炎性疾病后不孕发病率约为10%;(2)异位妊娠近20年异位妊娠发病率增加3~5倍,其与性传播疾病及盆腔炎性疾病发病率的上升成正相关;(3)慢性盆腔痛
二、复方毛冬青液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机理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方毛冬青液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机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血栓心脉宁“血脉双治”组方探讨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遵循“血脉双治”理论构建血脉病整体认识 |
2 组方传承创新凸显中医学特色 |
3 复杂作用机制发挥多重保护效应 |
3.1 保护血管内皮 |
3.2 促进血管再生 |
3.3 抗血小板聚集与改善血液流变学 |
3.4 抑制炎症反应 |
4 临床运用 |
4.1 冠心病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 |
4.2 高脂血症 |
4.3 心律失常 |
4.4 脑梗死 |
4.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4.6 血管性痴呆 |
4.7 其他疾病 |
5 展 望 |
(2)中药保留灌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冷冻胚胎移植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5 观察指标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结局比较 |
3 讨论 |
(3)金刚藤片联合自拟复方毛冬青灌肠液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 |
1.1 诊断标准 |
1.1.1 西医诊断标准 |
1.1.2 中医诊断标准 |
1.1.3 纳入标准 |
1.1.4 排除标准 |
1.2 一般资料 |
2 治疗方法 |
2.1 对照组 |
2.2 观察组 |
2.3 观察指标 |
2.3.1 疗效标准 |
2.3.2 症状评分 |
2.3.3 症状缓解时间 |
2.3.4 炎症因子 |
2.3.5 病理检查 |
2.4 统计学方法 |
3 治疗结果 |
3.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
3.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的比较 |
3.3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的比较 |
3.4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比较 |
3.5 两组病理学检查结果的比较 |
4 讨论 |
5 个人心得 |
(4)冬青属常用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理作用 |
1.1 对心脑血管的作用 |
1.1.1 改善心肌缺血、缺氧 |
1.1.2 抗慢性心衰作用 |
1.1.3 抗血栓作用 |
1.1.4 降血脂作用 |
1.1.5 抗脑缺血作用 |
1.1.6 提高学习能力 |
1.2 抗菌、抗病毒作用 |
1.3 抗炎作用 |
1.4 抗肿瘤作用 |
1.5 降脂作用 |
1.6 抗氧化作用 |
2 临床应用 |
2.1 上呼吸道疾病 |
2.2 慢性盆腔炎 |
2.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
2.4 腹痛与腹胀 |
2.5 压疮 |
2.6 其他疾病 |
3 讨论 |
(5)综合护理在慢性盆腔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2.1 常规组 |
1.2.2 观察组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
2.3 两组护理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 |
2.4 两组护理前后NHP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评分比较 |
3 讨论 |
(6)鬼箭羽醇提物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大鼠的影响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SPID的研究进展 |
1.1 中医学对SPID病名的认识 |
1.2 中医学对SPID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对SPID的治疗 |
2 西医学对SPID的研究进展 |
2.1 SPID 的流行病学现状 |
2.2 SPID 的临床表现 |
2.3 SPID 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2.4 西医对SPID的治疗 |
3 鬼箭羽的研究进展 |
3.1 历代医家对鬼箭羽功效的认识 |
3.2 鬼箭羽的现代药理作用研究 |
3.3 鬼箭羽在中医妇科中的运用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方法 |
4 实验结果分析 |
4.1 动物模型成功的判断 |
4.2 对子宫组织形态学方面的影响 |
4.3 对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的含量((?)±s)的影响 |
4.4 对子宫组织中ICAM-1、VEGF含量的影响 |
4.5 对子宫组织p-p38 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 |
5 讨论 |
5.1 与降低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含量有关 |
5.2 与下调粘连相关细胞分子ICAM-1和VEGF的蛋白表达有关 |
5.3 与抑制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灌肠方对血瘀型患者行FET治疗结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索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样本量估计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满足以下所有条件) |
1.5 排除标准(为符合以下任一) |
1.6 剔除与脱落标准 |
2.资料与方法 |
2.1 制定临床病例报告表 |
2.2 研究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2.4 观察指标及检查方法 |
2.5 主要药物 |
3.临床观察指标判定 |
3.1 血清激素的测定 |
3.2 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判定标准 |
3.3 子宫内膜血流判定标准 |
3.4 妊娠判定 |
4.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1.两组患者基本数据的比较 |
2.两组患者血瘀型证候评分的比较 |
3.两组患者上一周期HCG扳机日内膜厚度比较 |
4.两组患者月经周期第三天内膜厚度比较 |
5.两组患者内膜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血流的比较 |
5.1 子宫内膜厚度的比较 |
5.2 子宫内膜形态的比较 |
5.3 子宫内膜血流分布的比较 |
6.两组患者雌激素用量总量及用药天数的比较 |
7.两组患者内膜转化日激素水平比较 |
8.两组患者移植卵裂期胚胎、囊胚所占比例比较 |
9.两组患者移植囊胚妊娠结局比较 |
9.1 囊胚移植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比较 |
9.3 年龄≥35岁囊胚移植妊娠结局的比较 |
10.两组患者移植卵裂期胚胎妊娠结局比较 |
10.1 卵裂期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比较 |
10.3 年龄≥35岁卵裂期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比较 |
第三章 讨论 |
1.中医及现代医学对不孕的认识研究 |
1.1 中医对妊娠正常生理及不孕症的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不孕症的认识 |
2.血瘀型不孕症临床研究进展 |
2.1 肾虚血瘀型 |
2.2 气滞血瘀 |
2.3 宫寒血瘀 |
2.4 气虚血瘀 |
3.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进展 |
3.1 超声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估 |
3.2 细胞因子 |
3.3 子宫内膜容受性形态学评估 |
3.4 子宫内膜组织类固醇激素及其受体 |
3.5 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基因 |
4.中药直肠给药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 |
4.1 中药直肠给药作用机制 |
4.2 中药直肠给药临床应用研究 |
5.活血化瘀中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机理研究 |
5.1 对超声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
5.2 对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的调控 |
5.3 通过改善机体内分泌水平 |
6.灌肠方的方药分析 |
7.灌肠方的现代药理研分析 |
8.血清雌孕激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
9.外用灌肠方对IVF-ET治疗的作用 |
9.1 灌肠方对血瘀证症状的影响 |
9.2 灌肠方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
9.3 灌肠方对雌激素用药情况的影响 |
9.4 灌肠方对内膜转化日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
9.5 灌肠方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
第四章 结论 |
第五章 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献综述 |
中药灌肠法在妇科治疗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在妇科疾病治疗的前景 |
参考文献 |
参加学术会议 |
血瘀证型中医证候评分表 |
(8)四联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寒湿凝滞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9)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检索策略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文献阅读与整理 |
1.6 名称术语规范 |
1.7 数据库建立 |
1.8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整理的结果 |
2.2 文献一般信息 |
2.3 中医辨证分型 |
2.4 中药保留灌肠用药规律的分析 |
2.5 疗效评定 |
3 讨论 |
3.1 文献特征分析与讨论 |
3.2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证型分析 |
3.3 中药保留灌肠用药规律分析 |
3.4 疗效评定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育龄期妇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医外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保留灌肠 |
2 中药外敷 |
3 针灸 |
4 穴位注射 |
5 结语 |
四、复方毛冬青液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机理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栓心脉宁“血脉双治”组方探讨及研究进展[J]. 王靖怡,李军,陈恒文,惠小珊,白京,王阶.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
- [2]中药保留灌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冷冻胚胎移植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J]. 王竹然,许晓露,漆光兰,伍慧丽,肖婷. 中医药导报, 2021(03)
- [3]金刚藤片联合自拟复方毛冬青灌肠液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 黄胆. 中医临床研究, 2020(19)
- [4]冬青属常用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何丹,杜冰曌,杨鑫瑶,卿泉,戈福星,高小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0(16)
- [5]综合护理在慢性盆腔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何静玲,关玉兰,郭清华. 齐鲁护理杂志, 2019(22)
- [6]鬼箭羽醇提物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大鼠的影响及机制[D]. 杜万雪. 湖北民族大学, 2019(08)
- [7]灌肠方对血瘀型患者行FET治疗结局的影响[D]. 方鸽.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四联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寒湿凝滞证)的临床研究[D]. 张桂茹.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文献研究[D]. 王全乐.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育龄期妇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医外治研究进展[J]. 秦茂华,王丽君,姚颖杰,郭珊,何军晶.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