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东核电站选址地区区域稳定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胡海涛,殷跃平[1](1996)在《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安全岛”理论及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阐述了区域地壳稳定性和“安全岛”的概念和定义,以及在重大工程选址中研究它的重要作用。该课题从60年代至今经历了三个不同的研究发展阶段,已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学科领域。文章探讨了区域地壳稳定“安全岛”理论和评价方法,归纳为三种评价方法:主要指标分级评价法;分区评价法;区域稳定(CRUSTAB)专家系统及风险度评价法。最后提出相对稳定地块──安全岛”的识别标志以及从地表构造、深部构造和地震活动图象三方面与“地震空区”的主要区别。
姬少宇[2](2019)在《公众参与下的内陆小核电选址影响要素分析及其决策模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高,传统化石能源迅速枯竭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不断进行着破坏。核电作为已经开发应用多年的非化石能源,拥有技术成熟、对环境影响较小等优势,已经成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之一。然而,国内在运的核电站多为大型沿海核电站,而中西部内陆地区用电紧缺问题难以解决。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作为一种特点鲜明的反应堆型,因其建设成本低、安全性更高以及模块化组装等优势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内陆小型核电站前期选址工作的合理性会直接影响小型堆的建设、运营以及安全等问题。目前,公众对核电项目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提升公众对于核电的满意度是核电建设的必要条件。所以,如何合理安排公众参与内陆小型核电站选址决策亟待深入研究。为研究该问题,本文首先进行了大量的文献阅读和资料收集,对核电站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小型堆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进行了分析研究。其次,针对公众参与核电站选址的已有文献和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梳理,明确了公众参与核电项目选址的必要性,同时对多属性群决策、云模型以及VIKOR排序方法的相关概念进行研究,为本文奠定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核电选址的一般影响因素,结合内陆小核电的特点,建立了包含技术、安全、社会、经济以及自然因素在内的内陆小核电选址指标体系。然后,本文构建了基于交互式决策的内陆小核电选址决策模型,采用交互式决策权重确定方法以及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分别确定决策者权重和指标权重,最后采用云模型拓展传统VIKOR排序方法对不确定性语言进行转换并进行方案排序,为核电站选址提供实际可操作性。随后,为检验构建模型的适用性和合理性,本文进行了算例分析,基于构建的选址指标体系和决策模型对T省内陆小型核电站项目的备选厂址进行了综合评价,进而进行了模型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选址决策模型具有可行性和稳定性,专家和公众群体的心理偏好会对备选厂址的排序结果产生影响。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创新。首先,本文将公众加入到选址决策群体中,公众群体的评价值直接影响到选址决策的结果;其次,本文构建了公众参与下的内陆小核电选址指标体系,为备选厂址的评估提供了合理科学的依据。最后,本文对选址决策模型进行了方法上的创新,将云模型、VIKOR以及交互式权重确定等方法集合在一起,提高了选址决策模型的科学性,也更加适用于内陆小核电的选址工作。
胡海涛,刘传正[3](1993)在《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的后顾与前瞻》文中指出文章回顾了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的历史,划分了其发展阶段,阐述了不同学派的基本观点,分析了该领域面临的新挑战并指出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提出,在活动地区选出并评价相对稳定地块(“安全岛”)作为重大工程场址将是未来的主流。
易明初,胡海涛,殷跃平,彭华[4](2006)在《发扬李四光“安全岛”思想,认真做好工程建设地区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工作》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弘扬李四光的学术思想,本文回顾了李老“安全岛”学术思想的创立过程,简单介绍了在工程实践中,从“安全岛和稳定地块”到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发展过程,并结合作者多年的研究积累,归纳了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主要因素和技术方法。最后重点提出了,加强和发展李四光“安全岛”思想应当特别重视的几个大问题,以便共同为该向领域的研究更加走向成熟。
刘画洁[5](2013)在《我国核安全立法研究 ——以核电厂监管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福岛核事故的爆发,再一次引发全世界的反核浪潮,使核能民事利用陷入低迷。然而,在人口爆炸、经济发展、能源安全与环境压力面前,核能又是各国走出困境的唯一可行路径,因此核电产业在重重阻力下仍将进入飞跃式发展阶段。我国对核电发展一直持稳健推进的态度,三十年的安全运营积累了较为成熟的技术经验与管理经验,未来中国的核电事业也将进入蓬勃发展时期。遗憾的是,我国核能利用领域的立法状况堪忧,法律位阶低、法律空白与法律冲突的凸显、原子能法历经二十七年未能出台,不仅影响核能技术的促进,也为安全利用埋下隐患。因此,核安全立法的研究迫在眉睫。文章导论部分对核安全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核安全的内涵在于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电离辐射的伤害,分析了核安全、核保安、核保障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探索了核安全之工业现代性制度危机的本质,并通过对核安全的外延的厘定,初步探讨了核安全立法的调整范围。第一章是对核安全立法理论基础的探讨。核安全立法作为对高科技产业的安全管理规范,跨越了自然科学、环境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诸多领域,必然要从各领域汲取理论营养,故以电离辐射原理、环境风险预防理论、风险社会治理理论、法的社会控制理论等为根基展开对核安全立法基本理念的探讨,并以立法实践为佐证,论证了核安全立法的理论性。第二章是对世界原子能法与核安全法体系的梳理,分析了核安全领域相关公约的价值与不足,解读了他国原子能利用法律体系以及原子能法、核安全法的优势与特色,在学习与借鉴的基础上对我国核安全法的立法模式和立法思路进行了探讨,并就原子能领域的立法选择提出不同观点,认为从核能利用的本质特征来看,制定核安全基本法比原子能基本法更有利于核能事业的顺利发展,并构建了核安全基本法的立法框架。第三章是对核安全法律价值体系和立法目的的厘定,通过对法律终极价值嬗变的理论论证,构建了核安全法的法律价值体系,即以生态安全为终极价值、以秩序与环境正义为基本价值、以生态效率为一般价值的有机统一的法律价值体系,并在法律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以“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电离辐射的危害”为价值目的,以核事故与核事件的防范与应急制度的建设和核安全监管机构设置及制度建设为工具目的的立法目的体系。第四章是对核安全监管机构的构建,通过对监管机构独立性与可问责性基本理念的厘定,对国外核能利用管理体系与核安全监管机构治理结构的解析,对我国核安全管理体系与监管机构的设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建建议。第五章是对核电厂监管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与反思重构,在明确了管理责任原则、纵深防御原则、废物最少化原则的基础上,探索对核电厂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路径。通过对芬兰许可授权主体多元化、德国许可条件的周延性、美国许可制度、检查制度和废物处置制度的梳理与分析,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与改进提出了意见与建议。结语部分对论文的成果进行了回顾,并对未来研究的方向与深度进行了展望。
王章琼,晏鄂川,季惠斌,宋琨[6](2013)在《我国环太平洋西海岸地区地下水封洞库选址区域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区域稳定性分析对于地下水封洞库科学合理的选址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根据地下水封洞库建库选址基本原则,在充分考虑我国主要大型码头与炼油厂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环太平洋西海岸地区地下水封洞库区域稳定性研究区范围。其次,在分析地下水封洞库区域稳定性影响因素并考虑目前所掌握相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确定区域性断裂带、地震峰值加速度、地层岩性、大地热流值为区域稳定性评价的敏感因子,并根据对区域稳定性影响的大小对各敏感因子划分等级。最后,采用因子叠加法,并利用MAPGIS软件对研究区的稳定性进行了空间叠加分析,得到了研究区区域稳定性评价结果,为我国后期大型地下水封洞库规划选址提供了参考和支撑。
马海滕[7](2020)在《长三角城市群主要活动断裂与地壳稳定性评价》文中提出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下一步发展、走向世界的重点区域,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代表的重点经济区扩张发展迫在眉睫。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分布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多元遥感解译的手段对区内活动断裂进行解译,同时结合研究区发震情况与岩土体性质,综合分析评价长三角城市群的地壳稳定性情况,为长三角城市群下一阶段性扩张发展提供相关专业建议。在系统整理前人工作及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最新高分影像数据ETM影像(15m分辨率)、DEM高程影像(30m分辨率)及部分野外工作,对长三角地区主要断裂的分布情况与区域发震情况开展了系统综合的研究,重点对影响主要城市的8条构造带进行了详细解译。同时,在遥感图上标出每条构造带的遥感解译标志。对影响区域内地壳稳定性的因素进行模糊数学处理,结合前人经验公式,将各因素具体分类、指标化处理,在确定各要素隶属函数基础上,对研究区进行单元格划分。采用层次分析法,辅以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长三角城市群1105个离散单元格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最终得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通过分析研究区基本概况将研究区划分为四个稳定级别:相对稳定区、相对较稳定区、相对较不稳定区和相对不稳定区。评价结果表明,1.区域内地壳整体稳定性较好,相对稳定区与相对较稳定区占整个研究区域的78%,影响区内地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断裂、地震。2.区域内相对不稳定区占比小,其造成原因为活动断裂、频发的微震、地层特征及部分人为影响所带来的地表形变。霍山地区、江苏中部及东部沿海地区、安徽西部地区等地地壳稳定性较差,在今后城市扩张及工程选址时应加以关注。丽水—绍兴一带评价结果为较不稳定区,其区域内大多为山区,易造成灾害,应加以防范。浙江省桐庐县,安徽省淮北市、无为县,江苏省睢宁县受微震及水电站的影响,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为较不稳定区,因此在修建工程及完工检验时,应加强人工干预。3.本文采用遥感解译的手段进行活动断裂的解译,综合断裂交汇处地理位置,对比分析得出江淮平原断裂特征明显,结合区域内发震情况,对可能影响其断裂产生的郯庐断裂带提出预防计划。4.上海市及东部沿海地区虽无明显大震及断裂的展布,但地处板块交界地带,一旦发震损失巨大,因此也应进一步进行合理规划、预防。
薛一鸣[8](2019)在《我国商用核电站厂前区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以大连红沿河核电站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核电站厂前区的景观设计为基本前提,研究了国内外关于核电站建设的大量资料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加入核电建设的相关安全规范,充分考虑了核电站建设后对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此外,在保证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功能性之外,重点研究了核电站带来的环境影响,努力设计出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存的核电站厂区景观,尽量减少核电站建设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使核电站厂区能够摆脱以往在人们心中的高危印象,让核电站景观融合文化特性与地方建筑特色;核电站的景观设计既要符合企业文化,也要符合大众审美标准。在对厂前区景观进行设计时要区别于通常的公共场所设计理念,尤其要认识到核电站景观对外开放的频率较低,不能为方便景观的展示而降低内部设计的科学性。最后的设计重点是保障核电站的防泄漏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降低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也要在外观设计上进行改进,减少视觉上的污染。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二章,对核电现状进行综合分析,阐述核电站的特殊性质,以及其选址方面的要求和相关分析;第二部分为第三章,是对我国商用核电站通用和普遍的环境景观设计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第三部分为第四、五章,以理论联系实际,以辽宁省红沿河核电站为例,探讨提高核电站环境景观设计的策略和方法;第四部分为第六章,是总结部分,是对核电站厂前区未来的环境景观设计发展趋势的展望。关于核电站厂前区的未来规划,本人认为目前的外来人员管理存在较大改进空间,尤其是参观管理。当前,由于核电站已经不再是“保密性场所”,可以对众多公众团体、校园团体等开放观光游览。因此在厂前区展示相应的主题景观来吸引游览者并普及核电知识,从而提高人们对核电站的“公众认可度”,同时让企业在未来旅游发展上更具潜力并获得收益。在此趋势下,核电站厂区景观设计及规划设计都将产生一些新变化,将更好的实现核电文化与当代社会的结合。
胡海涛[9](1983)在《“安全岛”——相对稳定地(岩)块在广东核电站选址中的初步应用》文中提出 目前国际上在核电站选址工作中,对于地震和断层的安全准则,不同国家据其设计能力有着不同的要求。考其原因与这些国家所处地壳及其表层的稳定性有密切的关系。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由于地壳结构和所处的构造部位不同,致使其现今构造活动性也有所差异。如果不考虑这种差异,生搬硬套地采用某种"准则"或"规定",都将会给核电站选址带来不良的后果。因此,结合
吴彦卓[10](2017)在《基于安全发展的我国内陆核电选址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核电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开始将核电的发展向内陆延伸,内陆核电是核电逐步替代燃煤发电的关键。由于核电的特殊性,核电站日常运行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威胁骇人听闻,核电安全一直是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在建设核电站时,经过不断勘察和论证选取一个合适的核电厂址,是保证核电安全运行的重要前提,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政策导向、经济影响力、民众支持力度等非技术因素对核电的健康持续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作用,致使核电选址影响因素日趋复杂,传统的依靠地震地形条件、技术条件等因素选址的方法已不再适应发展要求。因此,如何针对日益复杂的选址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已成为内陆核电选址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针对我国内陆核电选址问题,研究了选址影响因素并建立起了评价体系。文中首先研究了国内外核电的发展现状,对内陆核电站和沿海核电站进行了对比分析,阐述了基于安全发展的内陆核电选址的重要性。通过对内陆核电的选址现状进行研究,发现选址影响因素日趋复杂,急需要建立起核电选址的评价体系,以提高选址效率和科学性。在研究了内陆核电选址的技术因素、自然环境等传统选址因素基础上,提出了政府政策导向、民众意见、对当地经济的影响等非技术因素对核电选址的重要性。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细分,形成了内陆核电选址的基本指标。为了高效地综合利用选址影响因素和指标对备选厂址进行分析,并能建立起科学地选址因素评价体系,本文采用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决策理论进行分析。由于层次分析法采用点值打分规则描述专家对分析对象的判断,无法体现出专家判断的模糊性,导致决策结果不够准确。为了改善这个问题,本文引入了三角模糊数概念,三角模糊数可以较准确地描述专家判断的模糊性,并能够保留专家判断的不确定信息。因此基于三角模糊数和层次分析法针对内陆核电建立起了选址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最后,本文针对H省内陆核电选址问题,对比研究了备选厂址关于评价指标的具体信息,将备选厂址纳入整个决策系统,采用专家打分的形式给出了影响因素和备选厂址的重要性比较信息,通过计算判断矩阵求解出了备选厂址的权重关系,对各个备选厂址的优劣性做出了排序。通过对比,得出的最终排序结果与当前H省的备选厂址优先建设现状相符合,验证了内陆核电选址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能够为内陆核电的选址提供有效的分析方法。
二、广东核电站选址地区区域稳定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核电站选址地区区域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公众参与下的内陆小核电选址影响要素分析及其决策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核电选址决策研究 |
1.2.2 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径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 内陆小型核电站演进历程 |
2.1.1 小型核电站定义及发展现状 |
2.1.2 小型堆应用前景 |
2.2 公众参与决策理论分析 |
2.2.1 公众对核电的接受度 |
2.2.2 公众参与核电项目选址的必要性分析 |
2.3 公众参与下的多属性群决策理论与方法 |
2.3.1 多属性群决策理论概述 |
2.3.2 云模型 |
2.3.3 多属性决策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公众参与下内陆小核电选址指标体系 |
3.1 选址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与思路 |
3.1.1 选址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3.1.2 选址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
3.2 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
3.2.1 核电选址一般影响因素分析 |
3.2.2 公众参与下内陆小核电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
3.3 选址指标体系建立 |
3.3.1 自然因素 |
3.3.2 社会因素 |
3.3.3 经济因素 |
3.3.4 技术因素 |
3.3.5 安全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公众参与下的内陆小核电交互式选址决策模型构建 |
4.1 选址决策模型框架 |
4.2 基于云模型的内陆小核电交互式选址决策模型 |
4.2.1 专家及公众群体权重交互式决策流程 |
4.2.2 基于公众偏好的评价指标权重交互式决策流程 |
4.2.3 基于云模型的不确定性语言转化 |
4.2.4 基于VIKOR方法的厂址方案优选 |
4.3 算例分析 |
4.3.1 算例概况 |
4.3.2 选址决策模型应用 |
4.3.3 决策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3)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的后顾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壳稳定性的含义及其研究发展阶段 |
1.1 萌芽阶段 |
1.2 理论形成阶段 |
1.3 发展阶段 |
2 面临的新挑战 |
2.1 地壳稳定性与地震危险性研究途径上的挑战 |
2.2 活动构造区或强震区重大工程的场址如何选定与评价问题的挑战 |
2.3 若干特殊自然地质、地理区的探测方法问题 |
3 今后发展方向 |
(4)发扬李四光“安全岛”思想,认真做好工程建设地区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 “安全岛”学术思想及其发展状况 |
1.1 “安全岛”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 |
1.2 相对稳定地块与活动构造带 |
1.3 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的发展阶段 |
1.3.1 萌芽阶段 |
1.3.2 理论形成阶段 |
1.3.3 发展阶段 |
2 区域地壳稳定性及其评价方法 |
2.1 区域地壳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
2.2 区域地壳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 |
3 加强和发展“安全岛”思想, 义不容辞 |
3.1 树立地质力学整体观, 加强活动构造体系的研究 |
3.2 加强地应力研究工作 |
3.3 加强相对稳定块体——即构造块体的研究 |
3.3.1 块体完整程度的研究 |
3.3.2 块体岩土类型研究 |
3.3.3 块体地质发育史研究 |
3.4 区域稳定性调查因素和评价因素[16] |
3.5 评价因素的选择要因地而异 |
(5)我国核安全立法研究 ——以核电厂监管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论文的选题背景和动因 |
(一) 世界核电发展现状与图景展望 |
(二) 我国核电发展现状与未来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论文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论文的基本思路 |
(二) 论文的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五、核安全的基本界定 |
(一) 核安全的内涵 |
(二) 核安全与核保障、核保安的关系 |
(三) 核安全问题的本质 |
(四) 核安全的外延解析 |
第一章 核安全立法的理论根基 |
第一节 核安全立法的自然科学理论支撑:电离辐射原理 |
一、核反应基本原理 |
二、电离辐射的作用机理与危害效应 |
三、核安全立法之防护基本原理 |
第二节 核安全立法的经济学基础:环境经济理论 |
一、环境问题的经济根源——负外部性的规模化 |
二、环境质量的属性:公共物品理论 |
三、环境问题的预防:环境风险管理 |
第三节 核安全立法的社会学渊源:风险社会理论 |
一、风险概述 |
二、风险社会及其特征 |
三、风险社会的治理 |
四、风险社会治理与核安全立法 |
第四节 核安全立法的法哲学基础:社会控制理论 |
一、社会控制论 |
二、社会利益观 |
三、法律效果说 |
四、庞德社会法学对核安全立法指导 |
第二章 核安全法律体系万象:立法模式与立法框架选择 |
第一节 国际核安全条约基础 |
一、国际核安全条约背景透视 |
二、国际核安全相关条约历史成就与缺憾 |
三、国际核安全条约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国别原子能法律体系的构建 |
一、美国《原子能法》及其法律体系 |
二、日本《原子能基本法》及其法律体系 |
三、俄罗斯《原子能利用法》及其法律体系 |
四、韩国《原子能法》及其法律体系 |
五、加拿大《核安全与控制法》及其核能利用法律体系 |
第三节 我国核安全法基本架构 |
一、我国核安全法律体系 |
二、立法模式与立法思路选择 |
三、我国核安全立法基本框架构建 |
第三章 核安全法律价值定位 |
第一节 法律价值体系 |
一、法律价值体系的内涵及特征 |
二、法律价值体系的一般构成 |
三、现代法律价值体系的嬗变——以终极法律价值转向为核心 |
第二节 核安全法律价值体系的构建 |
一、核安全法的终极价值——生态安全 |
二、核安全法的基础价值——秩序与环境正义 |
三、核安全法的一般价值——生态效率价值 |
四、法律价值的冲突与协调 |
第三节 核安全法的立法目的:价值性目的与工具性目的之融合 |
一、立法目的之内涵辨析 |
二、立法目的之影响因子解析 |
三、核安全法之立法目的的定位 |
第四章 核安全监管体系研究 |
第一节 核安全监管的基本界定 |
一、核安全监管的属性 |
二、核安全监管的动因 |
三、核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的基本理念 |
第二节 国外核安全监管体系的借鉴 |
一、国外核核能利用管理体系梳理——以法国、芬兰为例 |
二、国外核安全监管机构治理结构探析:以美国、加拿大为例 |
三、日本核安全监管机构演进之借鉴 |
四、国外核安全监管体系及治理结构评析 |
第三节 我国核安全监管体系构成 |
一、我国核安全监管机构现状 |
二、我国核安全监管体系的重构 |
三、健全问责机制 |
第五章 核电厂监管法律制度比较与重构 |
第一节 核安全监管法律制度概述 |
一、法律制度的正当性与合目的性 |
二、核安全法律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核电厂许可制度 |
一、许可制度的立法借鉴 |
二、我国核电厂许可制度现状与完善 |
第三节 核电厂检查制度 |
一、芬兰、美国核安全检查制度借镜 |
二、我国核安全检查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
第四节 核电厂废物处置制度 |
一、放射性废物处理概述 |
二、国外核电厂废物处置借鉴 |
三、我国放射性废物处理制度规定 |
四、我国放射性废物处置制度之立法改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我国环太平洋西海岸地区地下水封洞库选址区域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评价范围研究 |
2.1 地下水封洞库建库选址基本原则 |
2.2 我国环太平洋西海岸地区大型码头与炼油厂分布 |
3 评价要素研究 |
3.1 评价要素的选取 |
3.2 评价要素分布特点 |
3.2.1 区域性断裂带 |
3.2.2 地震峰值加速度 |
3.2.3 地层岩性 |
3.2.4 大地热流值 |
3.3 评价要素等级划分 |
4 洞库选址区域稳定性评价 |
4.1 基于MAPGIS的空间叠加分析 |
4.1.1 研究区网格划分 |
4.1.2 各敏感因子分区结果 |
4.2 稳定性评价结果等级划分方法 |
4.3 区域稳定性评价结果 |
5 结论 |
(7)长三角城市群主要活动断裂与地壳稳定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地壳稳定性评价发展历史 |
1.3 研究区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工作量 |
1.5.1 创新点 |
1.5.2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地质背景 |
2.2.1 大地构造特征 |
2.2.2 岩石地层特征 |
第3章 活动断裂遥感解译 |
3.1 活动断裂解译原则及识别标志 |
3.1.1 活动断裂解译原则 |
3.1.2 活动断裂识别标志 |
3.2 遥感解译技术流程 |
3.3 活动断裂综合解译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数据处理 |
3.3.3 典型断裂遥感解译 |
3.4 活动断裂特征分析 |
第4章 地震活动特征 |
4.1 区域地震活动性特征分析 |
4.1.1 地震的时间分布 |
4.1.2 地震的空间分布 |
4.2 地震、断裂对比分析及烈度特征 |
4.2.1 地震、断裂对比分析 |
4.2.2 地震烈度特征 |
第5章 现今应力场特征 |
5.1 震源机制解 |
5.2 应力场特征 |
第6章 地表岩土体及地形变特征 |
6.1 岩土体特征 |
6.2 地形变特征 |
6.3 人类工程活动 |
第7章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评价与分析 |
7.1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
7.1.1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常用方法 |
7.1.2 研究区地壳稳定性评价相关影响因素 |
7.2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地壳稳定性评价 |
7.2.1 研究区地壳稳定性评价方法 |
7.2.2 研究区地壳稳定性评价原则 |
7.2.3 研究区地壳稳定性评价分区 |
7.2.4 评价因子权重及其模糊集合的隶属函数确定 |
7.2.5 模糊评价结果 |
第8章 讨论 |
8.1 关于另一种评价方法的讨论 |
8.1.1 叠加分析法分析结果 |
8.1.2 对比分析 |
8.1.3 对比结果 |
8.2 关于评价结果的几点讨论 |
8.2.1 不稳定区分带 |
8.2.2 不稳定区特征讨论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我国商用核电站厂前区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以大连红沿河核电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能源的巨大需求与发展安全清洁能源的趋势 |
1.1.2 核能发电相关概念及原理 |
1.1.3 核电站的特殊性 |
1.1.4 核电站的潜在危险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核电站技术发展 |
1.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5 研究的方法 |
1.5.1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法 |
1.5.2 概念界定法 |
1.5.3 系统综合分析法 |
1.5.4 图表分析法 |
1.5.5 场地实践研究法 |
1.5.6 理论结合实践法 |
1.6 研究框架 |
2 核电站规划设计理论基础 |
2.1 规划学理论 |
2.1.1 核电站用地性质 |
2.1.2 核电站的选址条件 |
2.1.3 核电站选址的经济性分析 |
2.1.4 区域生态安全与区域生产需求 |
2.2 工业景观理论 |
2.2.1 工业景观的描述 |
2.2.2 工业景观的特点 |
2.2.3 工业景观的作用 |
2.3 生态安全理论 |
2.3.1 生态安全的概念 |
2.3.2 生态安全的本质 |
2.3.3 生态安全的标准 |
2.4 生态恢复理论 |
2.4.1 生态恢复的概念 |
2.4.2 生态恢复的原理 |
2.4.3 生态恢复的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核电站厂前区规划设计概述 |
3.1 核电站选址要求 |
3.2 核电站厂前区规划的特点 |
3.2.1 紧凑性 |
3.2.2 潜在危险性 |
3.2.3 清洁能源及其封闭性 |
3.2.4 建设规模大、周期长 |
3.3 核电站厂前区规划设计要素 |
3.3.1 景观空间 |
3.3.2 交通空间 |
3.3.3 自然元素 |
3.4 本章小结 |
4 红沿河核电站厂前区规划设计案例解析 |
4.1 红沿河核电站项目概况 |
4.1.1 项目背景 |
4.1.2 项目环境条件分析 |
4.2 红沿河核电站外部空间组织 |
4.3 红沿河核电站厂前区景观设计研究 |
4.3.1 厂前区广场 |
4.3.2 厂前区入口 |
4.4 红沿河核电站室外公共活动区景观设计研究 |
4.4.1 核岛厂房周边的环境景观 |
4.4.2 道路两侧的环境景观 |
4.4.3 建筑附属区域的环境景观 |
4.4.4 公共活动场所的环境景观 |
4.5 红沿河核电站生活服务区规划设计的研究 |
4.5.1 厂内生活区对比一般居住区 |
4.5.2 厂内生活区户外交往行为 |
4.5.3 厂内生活区户外交往活动空间 |
4.6 本章小结 |
5 核电站厂前区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 |
5.1 核电站厂前区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
5.1.1 尺度感的悬殊差异 |
5.1.2 行业与地域文化特色的缺失 |
5.1.3 心理情感的忽视 |
5.2 核电站厂前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
5.2.1 整体性原则 |
5.2.2 以人为本原则 |
5.2.3 经济性原则 |
5.2.4 生态性原则 |
5.2.5 科技性原则 |
5.2.6 安全性原则 |
5.3 核电站厂前区规划设计的方法 |
5.3.1 核电站厂前区的总体布局 |
5.3.2 核电站厂前区防灾设计 |
5.3.3 核电站厂前区植物设计 |
5.3.4 核电站厂前区专项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片与表格来源 |
致谢 |
(10)基于安全发展的我国内陆核电选址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核电选址研究现状 |
1.2.1 核电选址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2 核电选址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内陆核电选址影响因素研究 |
2.1 技术因素 |
2.1.1 技术选型 |
2.1.2 交通运输 |
2.1.3 放射性废液排放 |
2.2 自然因素 |
2.2.1 地震地质 |
2.2.2 防洪 |
2.2.3 人口 |
2.2.4 气象 |
2.2.5 电站取水 |
2.3 社会环境因素 |
2.3.1 地方政府政策 |
2.3.2 民众意见 |
2.3.3 核电知识普及 |
2.3.4 民众参与环节 |
2.3.5 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
2.4 外部人为事件 |
2.4.1 飞机坠毁评价 |
2.4.2 爆炸危险源评价 |
2.4.3 危险液体释放评价 |
2.4.4 火灾危险源评价 |
2.5 应急计划实施 |
2.5.1 经济形态 |
2.5.2 应急通道 |
2.5.3 通信网络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内陆核电选址评价体系理论研究 |
3.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
3.1.1 建立层次模型 |
3.1.2 构建判断矩阵 |
3.1.3 判断矩阵一致性校验 |
3.1.4 权重计算与备选方案排序 |
3.2 层次分析法的改进方法 |
3.2.1 三角模糊数基本概念 |
3.2.2 三角模糊数基本运算与比较 |
3.3 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层次分析法 |
3.3.1 基于三角模糊数的专家打分机制 |
3.3.2 一致性检验及模糊权重排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H省内陆核电选址评价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
4.1 H省核电发展环境分析 |
4.2 备选厂址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自然环境因素对比分析 |
4.2.2 社会环境因素对比分析 |
4.2.3 外部人为因素对比分析 |
4.2.4 技术因素对比分析 |
4.2.5 应急计划实施因素对比分析 |
4.3 建立备选厂址方案-因素决策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H省内陆核电选址评价体系建立及应用 |
5.1 备选厂址排序原理 |
5.2 选址评价体系建立过程 |
5.2.1 建立选址评价体系模型 |
5.2.2 建立比较判断矩阵 |
5.2.3 判断矩阵一致性校验 |
5.2.4 判断矩阵模糊权重求解 |
5.2.5 综合权重计算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广东核电站选址地区区域稳定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安全岛”理论及方法[J]. 胡海涛,殷跃平. 地学前缘, 1996(01)
- [2]公众参与下的内陆小核电选址影响要素分析及其决策模型[D]. 姬少宇.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3]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的后顾与前瞻[J]. 胡海涛,刘传正. 工程地质学报, 1993(01)
- [4]发扬李四光“安全岛”思想,认真做好工程建设地区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工作[J]. 易明初,胡海涛,殷跃平,彭华. 地质力学学报, 2006(02)
- [5]我国核安全立法研究 ——以核电厂监管为中心[D]. 刘画洁. 复旦大学, 2013(03)
- [6]我国环太平洋西海岸地区地下水封洞库选址区域稳定性研究[J]. 王章琼,晏鄂川,季惠斌,宋琨. 工程地质学报, 2013(04)
- [7]长三角城市群主要活动断裂与地壳稳定性评价[D]. 马海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8]我国商用核电站厂前区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以大连红沿河核电站为例[D]. 薛一鸣.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9]“安全岛”——相对稳定地(岩)块在广东核电站选址中的初步应用[J]. 胡海涛. 工程勘察, 1983(04)
- [10]基于安全发展的我国内陆核电选址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研究[D]. 吴彦卓. 武汉工程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