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廉政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廉政建设

一、人大制度与廉政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陈辉[1](2020)在《监察委员会处置权研究》文中认为处置权是监察委员会依据法定程序作出的具有强制执行力的处置性决定权,兼具纪律检查权与国家监察权、实体权力与程序权力、判断力与执行力的双重属性,可分为建议型处置、处分型处置和移送型处置等三种类型。处置权的运行原则,包括职权法定、程序正当、监察独立、处置协同等。在现行人大至上的宪法体制之下,协调好监察委员会处置权与人大罢免权、行政惩戒权、检察监督权和审判权之间的关系,是监察委员会处置权运行的正当性基础。监委行使处置权应受人大监督,处置权与罢免权存在职能分工且互不替代。从制度运行层面看,监委会对人大机关领导人员、人大选举任命官员及人大代表履行撤职或开除等处置职权时,与人大罢免权存在不同程度的张力。在协调机制上,对涉及人大机关领导人员的监督,应通过提级管辖的方式来消解监察全覆盖与人大至上权力体制的逻辑悖论;对人大选举任命官员的处置应坚持与人大人事监督进行协同;对人大代表的处置应遵循政治责任优先原则。监委会与检察院存在监督与制约关系,前者有权对后者公职人员进行监督,但不宜对后者是否履行法定职责进行监督;后者通过对前者职务犯罪调查活动的合法性监督、决定是否批准逮捕及提起公诉等方式对其进行制约。立足于审判中心主义的理念,应当对监委会监督审判机关公职人员的范围进行限缩,并遵循正当程序原则。审判机关对监察机关的制约包括对移送审查起诉刑事案件和对从宽处罚建议的司法审查,以及对处分型处置措施的有限监督等。宪法创设“执法部门”概念在于迎合监察体制改革法治化的需要,强化执法部门与监察机关的配合与制约。处置权和行政机惩戒权分属于异体监督和同体监督,前者可以对后者进行再监督,而后者则可以通过先行处分的方式制约监察机关的处置措施。适用边界遵循法律保留,处理程序遵循监察优先,运行方式遵循权力协同共同构成了内外两种监督机制的协调路径。建议型处置权是一种附条件的强制性执行权力,是监察机关处置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监察建议这一法律概念,应进行限缩解释,并对被派驻监察主体“根据授权”提出监察建议的条款进行合理规制。此外,在设定适用事由时,应从监察建议制度的目标能否实现和监察建议是否会侵犯其他权力的核心领域等两点加以考量。监察问责制度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有待进行法制化完善。从宽处罚建议是监察法为实现监察程序与司法程序衔接的制度安排,具有法法衔接与资源优化,利益平衡与人权保障的双重价值取向。从宽处罚建议具有独立价值和一定的证据属性,应被赋予独立的法律地位;其法治化路径,应围绕法法衔接背景下的制度整合,配合与制约原则下的司法回应,以及审判中心主义视角下的司法审查等三个予以展开。处分型处置权是监察机关处置权的核心内容,兼具实体性与程序性、独立处置与协同处置等特点。政务处分在类型上属于典型的处分型处置措施。在现行双轨处分体制下,监察机关的配置模式难以满足政务处分制度的任务需求,且任免机关、单位的处分权难以有效行使。对此,有必要从“异体监督”与“同体监督”监督模式视角下厘定政务处分和处分的关系,明确监委会对任免机关、单位惩戒权的监督与制约、以及二者的分工、配合与制约关系。基于对法律规范结构的分析,应当将违法作为政务处分的适用事由。对监察对象道德审查的法治安排、重典治吏传统监察文化的传承以及公职人员模范遵守法律的义务要求,是确立政务处分违法事由的法理基础。监察法治原则导控下政务处分违法事由的规范路径,在形式上要求违法事由应当法定,在实质上要在合理划定违法行为事由类型的基础上,实现违法行为与政务处分的轻重程度相匹配。政务处分程序具有独立性、封闭性、二元结构性和多样性的特征。整体上看,政务处分程序在内容上可分为一般程序、特别程序和救济程序三大板块。如何在法律程序框架内对政务处分程序进行体系化构建,是今后理论研究和立法完善的努力方向。移送型处置权主要是指监委会将其案件移送相关部门处理的权力,主要是指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权力。移送审查起诉是职务犯罪案件从监察程序切入诉讼程序的端口。监察案件转化为刑事案件应当以检察机关通过受理程序接受监察案件材料为节点。退回补充调查的程序在属性上应当界定为司法程序。监察证据与刑事诉讼证据的同质性、刑事诉讼法在监察程序中的可适用性是在职务犯罪领域构建具有可操作性、层次化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前提要件。基于移送审查起诉是监察机关作出的最为严厉的处置措施,有必要强化移送审查起诉处置措施的内部规制机制。检察机关对移送案件的审查包括案件受理时的审查和案件受理后的审查。前者侧重于形式审查,由检察机关案件管理部门负责,而后者侧重于实质性审查,由公诉部门负责。对职务犯罪行为的调查活动,检察机关应有权介入,但应将审查范围框定在非法取证领域,对监察机关的内部审批程序,因其并不遵循刑事诉讼的程序逻辑,不宜直接审查。

左殿升[2](2020)在《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时代“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决不能同这样的历史机遇失之交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治理和国家网络安全工作,他多次强调“我们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互联网正在成为西方国家新一轮和平演变和实施网络殖民主义的重要工具,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背景,关乎政治稳定和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提升。政治认同是政治获得合法性的前提,是维系政治稳定的心理基础,是执政党的生命线。互联网的出现使政治认同的原有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不但重塑着政治认同的新形态,而且使传统社会的政治认同差异出现扩大趋势,网络时代政治认同的变化正成为一种影响国家安全的新的风险因素,互联网引发了全新的政治和政党安全问题。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情况直接影响着全社会的政治认同效果,决定着中国政治稳定、政治进程和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青年大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受到网络影响最为深重,互联网正在成为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最大“变量”。正是由于网络大环境的差异影响、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的差异作用和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差异构成,造成了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呈现。互联网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具有极强的放大作用,需要高度警惕、有效应对。本研究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6所不同类型高校27174名不同学历在校大学生中展开大规模问卷调查,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大学生政治认同进行“可视化”呈现。将政治认同分为身份认同、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政策认同、文化认同、发展认同等六个方面构成,设置了权利认知、利益认知、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政治满意度等五个影响变量,围绕不同性别、民族、学历、政治面貌、生源地等1 1个维度进行整体性和差异性大数据分析。研究目的主要有三:一是,全面厘清新时代大学生政治认知认同基本状况和差异特征,为大学生政治认同精准“画像”;二是,深入分析网络时代不同影响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差异作用,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准确“把脉”;三是,系统构建应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的对策路径,为网络时代强化大学生政治认同“赋能”。研究发现,互联网极大拓展政治生态空间、极大激发大学生政治权利意识、极大焕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极大影响大学生行为观念;大学生身份认同、制度认同、政党认同、文化认同、政策认同以及发展认同,两两之间分别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并且都与政治认同整体正向相关;大学生权利认知、利益认知、政治沟通、政治参与和政治满意度等五大影响因素相互之间高度相关,并且都与政治认同整体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向好,相较于党的十八大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差异明显:低度认知与高度认同存在悖论,宏观认同与微观认同存在失衡,情感热爱与行为疏离存在矛盾,整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存在差异。网络时代应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需要增强整体认同,消解差异分歧,要从变量到增量,创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优良网络环境,全面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意识形态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从网下到网上,夯实党和政府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效能、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努力让青年学生有更多获得感;从边缘到中心:彰显政治认同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粗放到精准:精准对待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精准应对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不同影响因素和不同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差异。

蔡文成[3](2020)在《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优势及治理效能》文中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制度成果,是人类制度文明的伟大创造。从性质、地位上讲,根本政治制度是这一制度最基本的制度优势;从领导核心上看,党的领导是这一制度最根本的政治优势;从内在价值上看,人民当家作主是这一制度最本质的民主优势;从治理实践上讲,依法治国是这一制度最有效的治理优势。制度优势是根本,政治优势是关键,民主优势是本质,法治优势是保障。四大优势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着的优越性。

王伟刚[4](2020)在《完善县级人大监督机制研究 ——以X市为例》文中认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最高权力机构,宪法和法律赋予其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在我国政治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完善人大制度建设,笔者以“五级人大”中第四级的县级人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权力监督理论为理论工具,以案例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围绕完善人大监督机制的这个主题,根据县级人大在实际监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人大自身、监督客体、监督方式、监督结果等方面剖析原因,并据此提出对策和建议。以X市(199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属河南省辖县级市,由郑州市代管)人大作为具体案例,用X市人大的实际工作内容作为研究素材和事实依据,以X市人大监督过程中存在的监督组织机构和人员力量薄弱、人大监督权力闭环有待进一步优化、制度建设和监督实际存在落差、人大监督缺乏公共媒体参与等实际现象作为主要研究问题;从县级权力弱势、传统权力架构因素、监督实际中的限制、调研方式传统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完善人事机制、完善权力运行机制、科学调研过程、完善调研机制、严肃监督关系等具体解决建议,以完善县级人大监督机制。

杨文强[5](2019)在《地方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实效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基于权力监督理论和绩效管理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收集整理有关人大监督的研究文献,通过规范分析,再运用平衡记分卡这一绩效管理工具,结合层次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构建人大常委会监督的实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平衡积分卡理论工具用于人大常委会监督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并将平衡积分卡模式下的企业绩效评价维度进行转换,将财务维度转换为监督的业绩指标;将客户对企业表现的满意度转换为监督工作的回应和反馈;将企业内部管理转为对人大机构的内部组织、制度、人力等方面的建设情况的考核;将企业的学习与成长维度转换为监督的创新和发展,以此构建了一套由45个三级指标构成的人大常委会监督实效评价指标,并以F省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为对象进行评价。通过分析各指标得分识别监督的薄弱环节并分析其成因。同时,梳理了全国地方人大的监督创新实践经验,提炼了若干典型经验范式,比如将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认可的陕西省镇坪县人大工作绩效评价体系、浙江省人大的民生事项票决制、广东省人大的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和福建省人大的代表履职平台等创新实践成果作为典型进行分析,提炼出可提升监督实效的借鉴思路。最后,结合前述研究结果提出了建立监督实效评价体系并强化结果运用;完善监督相关法规制度、提高人员履职能力、设置专职监督机构;加强监督信息宣传、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创新监督意见的形成和评价机制、创新多种监督方式的组合运用、提高监督的网络化和信息化等一系列提高监督实效的具体对策。

付正[6](2019)在《《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文中提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实验。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在整个中国社会急剧转型与变迁的过程中,也呈现出诸如环境污染、贫富差距过大、官员贪污腐败等矛盾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呈现出的问题都极大地激发了海外学者的研究兴趣和热情,他们密切关注着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进程,试图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等多种方式揭开一个又一个“中国之谜”,并用多元化视角讲述着各式各样的“中国故事”。其中,国外最早专门研究当代中国的权威学术期刊《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就对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历程予以了长达40年的持续关注,累计发表了880篇相关主题的文章,是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形象”的重要参照。本文就以《中国季刊》为个案,对1978年以来该期刊中海外学者关注度最高的“中国改革与发展”这一主题的相关文章进行系统性梳理和评析。本研究采用纵向的宏观考察与横向的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从宏观上对《中国季刊》关于改革开放40年的研究概况进行“粗线条”梳理,把握研究的总体脉络、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以及主要观点;另一方面,从微观上对《中国季刊》研究的具体问题、选取的理论视角以及研究方法进行具体地分析和评判,既介绍海外学者的观点,也深入挖掘这些观点背后的内涵与逻辑,并通过“述评结合”的方式分析这些研究成果的价值与局限。《中国季刊》关于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与发展历程的研究重点探讨了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改革与变迁,本研究就针对这些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述评。正文首先对《中国季刊》的发展概况进行了介绍,包括该期刊的创办历程及运营情况,1978年以来历任主编的研究侧重点、选题偏好及其指导下的“特刊”(Special Issue),以及《中国季刊》四十年研究概况和研究主题的变迁。接着,围绕《中国季刊》对政治、经济、社会三个领域的具体内容展开述评。就政治领域而言,主要对1978年以来《中国季刊》关注最多的中国共产党的调适与变革、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未来走向和中国政治变迁的前景预判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析。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海外学者对于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政治发展之路的评价逐渐突破了20世纪80——9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消极悲观论”和“民主转型论”的束缚,愈发认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积极调适和主动变革,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之路也呈现出理解的态度。就经济领域而言,重点围绕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与原因、问题与挑战以及前景预判等问题对《中国季刊》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海外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看法在20世纪80末、90年代初主要被“消极否定”派学者的观点占据上风,他们认为改革的局限性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后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学者们逐渐改变了之前的判断,不再将自由市场和私有化看作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也更加认可中国采取的“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的改革之路。就社会领域而言,《中国季刊》以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组织为切入点分析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采用了多种社会科学的理论和范式探讨了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与社会抗争,并对改革开放后显现出来的环境污染、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与社会治理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对国家和社会关系的研究中,学者们逐渐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对中国国家和社会关系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统筹一切的“强国家——弱社会”的判断,在对中国民生问题的研究中,也从最开始对中国政府治理能力的严重怀疑逐渐转变为对一些治理举措和改革成效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本文通过对如上问题的研究发现,1978——2018年间《中国季刊》在不同时期对中国改革与发展进程的关注重点、海外学者眼中的“中国形象”都发生了变化。总的来看,《中国季刊》对中国的认识逐步趋于理性客观,绝大多数学者都能秉承严谨求实的态度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认可,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也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反思1978以来中国的改革与实践,拓展国内学界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因难以摆脱西方中心观的影响和意识形态的偏见,缺乏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以及过度依赖西方理论寻找中国现实等原因做出了一些误读和误判,本文对这部分内容也予以了客观的评判和回应。《中国季刊》迄今为止已经连续出版60年,其发表的数千篇文章和书评累积起来就是一部反映海外当代中国研究的重要史料库。为此,我们应持续关注《中国季刊》关于当代中国研究的成果和动向,加强海内外学者的对话与交流,为推动当代中国研究的学理化、国际化,构建既符合中国现实又能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做出贡献。

梁宝伟[7](2019)在《1978—1992年民主法律化历程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中国共产党的每一项执政活动都引人瞩目,给人深思。“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治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紧密,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方式。其中,民主法律化作为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艺术。民主法律化,就是将人民民主通过法律的方式加以稳定化、权威化。民主法律化源自1978年邓小平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思想论断。在邓小平思想论断的指导下,人民民主在法律的保障下不断迈进,推动着改革开放发展。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勇于担当,治国理政,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使人民民主和法治建设迈入新时代。中共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和全面依法治国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为今后继续推进人民民主和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指导。民主要发展,法治要加强,成为将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长期执政的重要准则。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和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具有历史思维、历史视野。1978年至1992年的这段时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时期,也是改革开放以后民主法律化的重要发展时期。由此决定了对这段时期民主法律化的研究,既是一个学术研究问题,也是一个事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问题。通过研究这段时期民主法律化发展历程,梳理其发展脉络,看待其历史影响,总结其历史经验,有助于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觉,有助于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提供经验参考,增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能力。本文以1978年至1992年这段时期民主法律化进程为研究对象,从历史与逻辑相结合、宏观把握与微观考察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运用历史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综合运用党史学、政治学与法学等学科知识,对改革开放初期的民主法律化进程进行了研究。通过论述这段时期重要法律制定的背景原因、过程、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作用影响等,力图达到展示过程、梳理脉络、把握规律和总结经验。全文共分三大部分、七个篇章:第一部分为引言,独立成篇。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创新点与难点。第二部分为正文,从第一章到第五章,对1978年至1992年这段时期民主法律化进程给予重点阐释。第一章介绍民主法律化的思想发端及内涵要求,第二、三、四章是对民主法律化具体实践过程的论述,第五章则对该实践过程进行了总结。第一章题目为“民主法律化思想的提出(1978)”。以邓小平“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思想论断为主要阐释,重点论述了民主法律化思想论断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和要求。第二章题目为“民主法律化的起步(1979—1982)”。本章以1979年至中共十二大召开前为时间段节点,立足于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初步开始的时代背景,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效恢复与法律建构、维护人民民主的刑法颁布等方面,主要对《地方人大和政府组织法》《选举法》《刑法》的制定过程、主要特点以及作用进行了分析。第三章题目为“民主法律化的展开(1982—1989)”。本章以中共十二大以后至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前为时间段节点,立足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时代背景,从中共十二大和中共十三大的战略决策对民主法律化的影响出发,从宪法的根本法律保障、人大制度的法律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专门立法、村民自治组织法律的制定以及人民群众享有权益的扩大与法律保护的加强等方面,重点对《宪法》《全国人大组织法》《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民族区域自治法》《村委会组织法(试行)》《民法通则》《行政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作了阐述。第四章题目为“民主法律化在坚持中发展(1989—1992)”。本章以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至中共十四大召开前为时间段节点,从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对民主法律化的影响出发,围绕基本民主制度法律化的继续发展和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法律化的继续加强这两个方面,重点对《代表法》《城市居委会组织法》《集会游行示威法》《民事诉讼法》以及保护特定群体合法权益的法律等作了阐述。第五章题目为“基于民主法律化历程的认识和总结”。本章围绕1978年至1992年这段时期民主法律化历程,进行概括总结,重点阐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分析了民主为什么要法律化和民主能够法律化,指出了实行民主法律化的必然性,以此从理论上阐述了民主法律化的合理性。二是分析了十四年民主法律化进程的历史影响,认为它较好贯彻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推动了人民民主和法治建设,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三是总结十四年中国共产党推进民主法律化的执政经验,主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改革开放等八条经验。第三部分为结语章“对民主法律化与依法治国的思考”。本章在阐述第二部分的基础上,对民主法律化与依法治国之间的关系作了阐释,指出十四年民主法律化历程必然走向依法治国,而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民主法律化,同时强调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要坚持民主法治的紧密结合。

陈悦莹[8](2019)在《监察委员会职权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监督制度,做好监督体系顶层设计”,“扩大监察范围,整合监察力量,健全国家监察组织机构,形成全面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推进国家监察体制往纵深发展的战略部署,推动国家监察体制往纵深发展,不仅有助于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而且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提高国家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列宁曾经提出过,为了防止公职人员成为“脱离群众、站在群众之上、享有特权的人物”,必须要提高监督机关的地位、规格、权威,建立起包括党内监督、人民监督、法律监督三方面内容在内的监督体系。在监察体制的改革过程中,对监察委员会的定位,对监察权的定位和定性,应该配置什么样的权力给监察委员会,监察委员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等问题,都是引发争议的问题,也是必须直面而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监察体制改革过程中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所在。这些问题并没有随着《监察法》的颁布实施而得到统一的解决意见和妥善地解决,若长久不能形成共识,和得出妥善的解决办法,便会影响《监察法》法律效能的发挥,更无法达到促进监察体制完善的立法目的。一个有责任意识有担当的学界,更加要直面这些问题。因此本文首先从宪法权力角度探究监察权的性质,从宏观角度认识监察权。再通过分析监察体制改革之前监察权配置的模式和原理,对监察权有一个宏观的结构性的了解,再结合我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分析我国监察权配置的现状与优化路径。监察权的横向配置的表现形式就是国家机关在行使职权时所形成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重点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和“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宪法原则下研究监察委员会的性质与地位以及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本论文的最后两个章节,结合监察委员会的权力体系和组织方式,监察委员会在办理案件时所遵循的原则与程序以及监察权的运行两个不同角度剖析监察委员会职权的配置。

吕永祥[9](2019)在《国家监察委员会的预防腐败职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全面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国家监察委员会面临着在腐败存量日益减少的情况下通过有效预防腐败来遏制腐败增量这一重要任务,国家监察委员会预防腐败研究是一个兼具理论前沿性和实践重要性的研究议题。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执政为民、秉公用权为目标的政党,她在使用公共权力维护社会秩序和增进社会公共福祉的同时,还必须同公权力腐败这种公权私用的现象作长期和坚决的斗争。预防腐败和惩治腐败是我国反腐败战略的两大支柱,随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国家政权对公权力腐败的成因和廉政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预防腐败在我国反腐败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成为我国反腐败的重要方针。预防腐败是比惩治腐败具有更高复杂性和前瞻性的反腐败战略,对反腐败机构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原本分散的预防腐败机构及其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为国家监察委员会有效预防公权力腐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如何结合自己的机构属性和职能设置来有效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预防腐败战略,仍旧是摆在国家监察委员会这一新成立的国家反腐败机构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既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深化,也亟待从理论上加以研究和回应。国家监察委员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反腐败机构,预防公权力腐败是其一项重要任务。国家监察委员会预防公权力腐败的理论逻辑是,通过消除公权力腐败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构成要件来切断公权力腐败行为的发生机制。基于此,本文在厘清公权力腐败和预防腐败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借鉴制度预防腐败理论等国内外廉政理论资源,从“公共权力—腐败动机—腐败机会→腐败行为”这一解释公权力腐败发生机理的主流范式出发,结合我国反腐败政策文件对预防腐败战略的相关规定以及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职能设置,尝试性地构建“权力监督—廉政教育—制度建设→预防腐败”这一国家监察委员会预防腐败职能的理论分析框架。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采取政策试点的改革方法,其政策运行过程先后经历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政策试点、国家监察委员会试点的政策扩散和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度正式形成三个发展阶段。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标志性成果,对我国提升预防腐败的有效性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对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之前和之后的两种国家监察机关乃至两种预防腐败体系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设立提升预防腐败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整合分散的预防腐败职能,构建集中统一的预防腐败体系,对于我国更加有效地预防权力腐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预防腐败实践的角度看,国家监察委员会作为一个兼具预防腐败职能和惩治腐败职能的综合性国家反腐败机构,是我国预防腐败战略的主要执行者。随着预防腐败局、行政监察机关等原预防腐败机构被整合至国家监察委员会之中,国家监察委员会在我国预防腐败体系中的重要性更为凸显。国家监察委员会在贯彻执行我国的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的预防腐败战略的同时,结合《监察法》赋予的对公职人员开展权力监督、廉政教育和对监察对象所在单位廉政建设中的问题提出监察建议等监察职能,形成了权力监督、廉政教育和制度建设三管齐下的预防腐败模式。机构是履行职能的载体,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履行权力监督、廉政教育和提出监察建议等监察职能都有相应的内设机构和外派机构作为支撑,意在通过开展预防性监督和发现性监督防范公共权力滥用,通过开展廉政教育抑制公职人员的腐败动机,通过制度建设减少公职人员的腐败机会,从而释放出国家监察委员会预防公权力腐败的治理效能。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承认国家监察委员会预防公权力腐败的实践工作取得显着成效的同时,还应客观地看到,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国家监察委员会在预防公权力腐败时还会触及到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结合纪检监察机关的调研材料、相关统计数据等经验材料和理论分析来看,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履行预防腐败职能的过程中亟需解决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有待强化、对公职人员的廉政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和运用监察建议推动被监督单位加强廉政制度建设的有效性亟待提升等问题。当前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国家监察委员会要将其制度优势进一步转化为预防腐败的效能,就需要在借鉴中国香港等高度廉洁地区的预防腐败经验的基础上,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和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三大目标,从多措并举提升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有效性、构建主体协调、分类施教和高度参与的精细化廉政教育模式和积极运用监察建议督促被监督单位提升廉政制度质量及其执行力三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预防腐败的有效性。虽然公权力腐败行为与国家监察委员会预防腐败战略之间的较量和博弈将是一个长期的和复杂的过程,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党和人大的领导之下,加强与其他预防腐败主体的协调配合,不断提升履行权力监督、廉政教育和监察建议三项预防腐败职能的有效性,综合运用预防腐败和惩治腐败之间的互补效应,就能够在公权力腐败和预防腐败行动之间的长期博弈中不断取得胜利。

李云[10](2019)在《民族地区乡镇人大职权行使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延边哈达门乡调查》文中研究指明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政权的基础,从人民群众中,他们最能理解和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只有大力实施乡镇人大的权力,才能维护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基层民主,我们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随着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步伐,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陆续走出偏僻的边疆地区,导致农村人口空心化的加剧,如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是乡镇人大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反映少数民族的声音,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本文从乡镇人民大会理论概述出发,以哈达门乡人大职权行使问题为切入点,基于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乡镇人大职权行使情况为中心,分析和探讨延边地区乡镇人大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对延边地区乡镇人大工作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介绍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绍乡镇人大制度的发展历史以及乡镇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相关理论。第三章,首先介绍哈达门乡自然情况、人口和民族情况和历史沿革,其次介绍了哈达门乡人大的建设情况,最后介绍了哈达门乡人大职权行使的现状。第四章,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哈达门乡人大职权行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出哈达门乡人大职权行使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因素。第五章,从4个方面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强哈达门乡人大行使职权的对策建议。

二、人大制度与廉政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大制度与廉政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监察委员会处置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成果梳理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监察委员会处置权的概念、类型与原则
    第一节 处置权的概念界定
        一、处置权的意涵
        二、处置权的地位
        三、处置权的双重属性解析
    第二节 处置权的主要类型
        一、处置权类型划分的依据与标准
        二、三种基本处置类型概述
        三、处置权类型化的意义
    第三节 处置权的运行原则
        一、职权法定
        二、正当程序
        三、监察独立
        四、处置协同
第二章 人大体制下监委会处置权的宪法地位关系
    第一节 处置权与人大罢免权的内在张力及协调
        一、监委会处置权与人大罢免权的关系界定
        二、处置权与人大罢免权的内在张力
        三、处置权与人大罢免权的协调机制
    第二节 检察职能的重新定位及与处置权的配合制约关系
        一、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检察职能的重新定位
        二、监委会与检察机关的关系界定
        三、监委会与检察院的职权衔接
    第三节 审判中心主义下处置权与审判权的配合制约关系
        一、监察体制改革下审判中心主义的宪法意义
        二、监委会对审判人员实施监督的边界
        三、审判机关监督处置权的方式与限度
    第四节 监察独立原则下处置权与执法部门的配合制约关系
        一、监察独立原则下“执法部门”的意涵及地位
        二、处置权与行政惩戒权的关系界定
        三、处置权与行政惩戒权的衔接机制
第三章 建议型处置权的类型、范围与制度完善
    第一节 监察建议的效力、范围及适用条件
        一、监察建议的强制效力及与其他监察“建议”的区分
        二、监察建议适用事由的合理限定
        三、被派驻监察主体“根据授权”提出监察建议的范围
    第二节 问责建议的定位、问题及法制完善
        一、监察问责制度的基本定位
        二、监察问责制度的供给不足及其问题
        三、问责建议制度法制完善的具体路径
    第三节 从宽处罚建议的定位、边界及司法审查
        一、从宽处罚建议制度的宪法意义
        二、从宽处罚建议的合理定位
        三、从宽处罚建议的范围
        四、从宽处罚建议的制度整合与司法审查
第四章 处分型处置权的主体、范围与程序
    第一节 双轨制处分体制下的处分决定主体及其关系
        一、“政务处分—行政惩戒”之双轨体制的确立
        二、双轨处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三、双轨处分体制下处分决定主体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监委会政务处分的适用范围
        一、政务处分“违法”事由的概念阐释
        二、“违法”作为政务处分事由的法理基础
        三、政务处分违法事由的范围界定
    第三节 监委会政务处分程序的构造
        一、政务处分程序的功能与特征
        二、政务处分的一般程序
        三、政务处分的特别程序
        四、政务处分的救济程序
    第四节 问责决定的特征、功能及运行边界
        一、问责决定的非独立性特征
        二、问责决定的功能界定:实现对“关键少数”的监督
        三、问责决定的运行边界
第五章 移送型处置权的范围、程序及规制路径
    第一节 移送审查起诉的范围界定与构成要件
        一、移送审查起诉的内涵、价值及范围界分
        二、移送审查起诉的构成要件
    第二节 移送审查起诉与审查起诉的程序衔接
        一、监察案件移送至审查起诉阶段的立案衔接
        二、审查起诉阶段退回补充调查的程序属性
        三、移送审查起诉与审查起诉的证据衔接
    第三节 移送审查起诉处置权的内部规制
        一、强化移送审查起诉处置权内部规制的必要性
        二、充分发挥案件审理部门的监督职能
        三、强化层级审批程序的监督功能
        四、完善监察机关对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则体系
    第四节 检察院对移送案件的审查起诉
        一、检察院对移送案件审查的价值诉求
        二、监察规范在检察院审查起诉的可适用性
        三、检察院对移送案件予以审查的内容及后果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相关概念、理论工具与问卷设计
    一、核心概念解析
        (一) 政治认同的概念解析
        (二) 政治认同的构成要素
        (三) 政治认同的差异
    二、理论分析工具
        (一) 马克思关于政治认同的理论
        (二) 政治社会化理论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
    三、问卷整体设计
        (一) 调查问卷整体设计
        (二) 问卷整体指标体系
第二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情境与表征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环境的新变化
        (一) 互联网改变了大学生政治认知形态
        (二) 互联网提升了大学生政治权利认知
        (三) 互联网唤发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表征
        (一)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思想复杂多元
        (二)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心态芜杂多变
        (三)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行为差异多端
第三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描述性实证分析
    一、全国性问卷调查概况
        (一) 问卷抽样调查实施
        (二) 样本人口学统计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差异分析
        (一) 身份认同
        (二) 制度认同
        (三) 政党认同
        (四) 文化认同
        (五) 政策认同
        (六) 发展认同
        (七) 小结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一) 权利认知差异
        (二) 利益认知差异
        (三) 政治参与差异
        (四) 政治沟通差异
        (五) 政治满意度差异
        (六) 小结
    四、不同因素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化作用
        (一) 权利认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二) 利益认知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三) 政治参与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四) 政治沟通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五) 政治满意度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
第四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结构性分析
    一、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性别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二、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民族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三、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四、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学历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五、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分析
        (一)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
        (二)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政治认同主要影响因素认知差异
第五章 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问题与归因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主要问题
        (一) 低度认知与高度认同存在悖论
        (二) 宏观认同与微观认同存在失衡
        (三) 情感热爱与行为疏离存在矛盾
        (四) 整体认同与群体认同存在差异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的主要原因
        (一) 网络空间异质思想文化加剧呈现
        (二) 社会负面政治现象离心作用明显
        (三) 市场经济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够
        (五)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不足
第六章 网络时代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策略
    一、创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优良网络环境
        (一) 加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二) 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
        (三) 加强网络空间政治文化建设
    二、夯实党和政府执政基础
        (一) 提升党和政府网上网下的执政效能
        (二) 走好新时代网络群众路线
        (三) 增强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获得感
    三、彰显政治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 以高校党的建设统领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
        (二) 以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三) 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四、精准对待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问题
        (一) 精准对待政治认同不同构成要素差异问题
        (二) 精准对待政治认同不同影响因素差异问题
        (三) 精准对待不同大学生群体政治认同差异问题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优势及治理效能(论文提纲范文)

一、根本制度的制度体系优势与效能
二、党的领导的制度保障优势与效能
三、人民民主的制度价值优势与效能
四、依法治国的制度实践优势与效能
五、结语

(4)完善县级人大监督机制研究 ——以X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3、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
        2、国内研究
    (三)理论工具与研究方法
        1、理论工具
        2、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创新与不足
二、人大监督机制的理论概述
    (一)人大监督主体和客体
        1、监督主体
        2、监督客体
    (二)人大监督的内涵
        1、人大监督的主要内容
        2、人大监督的目的及意义
    (三)人大监督的履行
        1、人大监督履行方式
        2、人大监督运行程序
三、X市人大监督机制现状
    (一)X市人大监督人员和组织构成
        1、X市人大常委会及其工作委员会
        2、X市人大代表构成
    (二)X市人大监督方式和运行程序
    (三)X市人大财政、计划监督
        1、人大财政监督的意义
        2、X市人大财政监督的履行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涉及内容
        4、X市人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监督
四、X市人大监督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1、监督组织机构和人员力量薄弱
        2、人大监督权力闭环有待进一步优化
        3、制度建设和监督实际存在落差
        4、人大监督缺乏公众、媒体深度参与
    (二)原因分析
        1、县级人大自身的困境
        2、强调监督结果的“兜底”式监督
        3、人大监督在实际工作中受到的限制—以预算监督为例
        4、调研、视察方法囿于套路,较为单一
        5、其他因素对人大监督的影响
五、完善县级人大监督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一)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完善人事机制,增强组织建设
    (三)完善权力运行机制,打造监督平台
    (四)科学监督过程,保障监督结果
    (五)完善调研机制,明确调研规矩
    (六)强化监督问责机制,严肃监督关系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5)地方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实效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与特色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地方人大常委会
        2.1.2 地方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实效
    2.2 理论基础
        2.2.1 权力制约与监督理论
        2.2.2 绩效管理理论
3 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的职权履行现状分析
    3.1 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的基本特性
    3.2 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的现状分析-以F省为例
        3.2.1 监督的制度建设
        3.2.2 监督的组织建设
        3.2.3 监督的队伍建设
        3.2.4 监督方式的多元化运用
        3.2.5 监督的过程公开与公众参与
        3.2.6 监督对社会民意的回应
        3.2.7 监督对公共政策的推动
        3.2.8 监督实效评价的探索
4 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实效的评价研究—以F省为例
    4.1 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实效的分析模式
    4.2 平衡记分卡的适用性分析
        4.2.1 契合了人大监督的本质性要求
        4.2.2 契合了人大监督的实效性要求
        4.2.3 契合了人大监督的整体性要求
        4.2.4 公共部门评价实践的可借鉴性
    4.3 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实效评价的维度选择
    4.4 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实效评估的指标选择
        4.4.1 监督的业绩
        4.4.2 监督的回应与反馈
        4.4.3 监督的组织内部管理
        4.4.4 监督的创新与发展
    4.5 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实效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4.5.1 调查问卷的设计
        4.5.2 调查对象的选择
        4.5.3 调查结果的测算
5 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实效的实证分析—以F省为例
    5.1 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实效的模糊综合评价
        5.1.1 模糊综合评价的调查问卷设计
        5.1.2 模糊综合评价的实施过程
    5.2 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的薄弱指标分析
        5.2.1 监督的薄弱指标识别
        5.2.2 监督的薄弱指标分析
    5.3 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存在的问题分析
        5.3.1 监督注重程序性,忽视实效性
        5.3.2 监督的强制力不足、保障力不够
        5.3.3 监督的公开性不强、参与度不高
        5.3.4 监督的创新性不足、信息化不够
6 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实践的典型经验分析
    6.1 陕西省镇平县的“人大工作绩效标准”
    6.2 浙江省人大的“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
    6.3 信息化条件下的地方人大监督创新
    6.4 创新实践的典型经验借鉴分析
        6.4.1 科学的评价机制是提升监督实效的基础
        6.4.2 扩大公众参与是提升监督实效的重点
        6.4.3 提高信息化是提升监督实效的关键
7 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实效提升的对策建议
    7.1 建立科学的监督实效评价及结果运用机制
        7.1.1 建立科学的监督实效评价指标体系
        7.1.2 完善评价结果运用
    7.2 以加强内部建设增强监督保障
        7.2.1 优化常委会组成人员结构
        7.2.2 完善和细化监督制度
        7.2.3 加强常委会内设机构的建设
    7.3 以扩大公开性促监督合力形成
        7.3.1 加大监督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
        7.3.2 扩大公众对监督工作的有序参与
    7.4 以加强创新性促监督实效提升
        7.4.1 创新监督意见的形成机制和监督后评价机制
        7.4.2 创新监督方式的组合运用
        7.4.3 提高监督的网络化和信息化
参考文献
附录A 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实效评价的指标权重对比调查问卷
附录B 地方人大常委会监督实效评价的定性指标评价调查问卷
致谢

(6)《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选题界定
        (一)学术史回顾
        (二)选题界定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季刊》概论
    第一节 《中国季刊》的创办及运营
    第二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历任主编及其指导下的特刊
    第三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作者队伍
    第四节 《中国季刊》(1978——2018)的研究概况及主题梳理
第二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政治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改革中的中国共产党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挑战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流变
        三、中国共产党的党政干部队伍建设
    第二节 转型时期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一、从“橡皮图章”到“钢铁图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
        二、从指定到民选:基层民主制度的发展
        三、从人治到法治: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未来走向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前景预判
        一、“消极悲观论”
        二、“民主转型论”
        三、“柔韧有余论”
第三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经济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一、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就及原因探析
        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三、农业改革与农村巨变
    第二节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
        一、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的情况
        三、对中国“入世”的观察和评价
    第三节 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总体性评价
        一、经济改革的成就及原因探究
        二、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三、经济发展的前景分析及评价
第四章 《中国季刊》视域下中国社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
        一、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力量
        二、宏观结构论争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三、微观多元化视角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第二节 转型时期的社会抗争
        一、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二、社会抗争的动力源泉和政治机遇
        三、社会抗争的行动主体和动员策略
        四、社会抗争的影响以及国家的应对之策
    第三节 民生问题与社会治理
        一、环境污染与治理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与变革
        三、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
结语
    一、《中国季刊》关于中国改革与发展四十年的研究变迁
        (一)《中国季刊》不同时期关注重点的变化
        (二)《中国季刊》中“中国形象”的变迁
    二、《中国季刊》的研究特点及启示
        (一)《中国季刊》的研究特点
        (二)《中国季刊》的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7)1978—1992年民主法律化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总体情况
        (二)主要内容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四、创新点与难点
        (一)创新点
        (二)难点
第一章 民主法律化思想的提出(1978)
    第一节 “使民主法律化”思想论断的提出
        一、“文革”结束后的反思
        二、邓小平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思想论断
    第二节 民主法律化思想的内涵和要求
        一、民主法律化思想的内涵
        二、民主法律化思想的要求
第二章 民主法律化的起步(1979—1982)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效恢复与法律建构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安排
        二、《地方人大和政府组织法》的制定
        三、选举民主的法律恢复与发展
        四、正确认识人大建设法律化的逻辑顺序
        五、《地方人大和政府组织法》与《选举法》的作用
    第二节 维护人民民主的《刑法》颁布
        一、刑事法律是维护人民民主的重要利器
        二、发展人民民主要求制定刑法
        三、《刑法》的制定与维护人民民主的特点
        四、《刑法》维护人民民主的历史功效
第三章 民主法律化的展开(1982—1989)
    第一节 中共党代会对民主法律化的决策部署
        一、中共十二大召开与民主法律化的任务要求
        二、中共十三大对民主法律化的指导
    第二节 “八二宪法”对人民民主的根本法律保障
        一、宪法是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法律化形式
        二、“八二宪法”的制定是发扬民主的过程
        三、“八二宪法”对人民民主的顶层设计
        四、“八二宪法”保障人民民主的历史地位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化的继续展开
        一、继续加强各级人大组织的法律建设
        二、选举民主法律化的进一步推进
        三、推动人大议事决策规范化的法律建设
    第四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专门立法
        一、民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基础
        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制定与特点
        三、《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带来民主和繁荣
    第五节 村民自治组织的试行立法
        一、村民自治组织法律化的必要性
        二、《村委会组织法(试行)》的制定及主要特点
        三、《村委会组织法(试行)》的历史影响
    第六节 人民群众享有权益的丰富与法律保护的加强
        一、《民法通则》的制定对人民权利的丰富
        二、“民告官”的法律保障
        三、社会治安法律规制的加强
第四章 民主法律化在坚持中发展(1989—1992)
    第一节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对民主法律化的影响
        一、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的召开
        二、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对民主法律化的继续肯认
    第二节 基本民主制度法律化的继续发展
        一、加强人大代表规范化的法律建设
        二、《城市居委会组织法》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拓展
    第三节 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法律化的继续加强
        一、加强公民行使权利的法律规制以维护社会稳定
        二、保护人民群众民事诉讼权利的法律完善
        三、加强对特定群体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
第五章 基于民主法律化历程的认识和总结
    第一节 对民主法律化必然性的认识
        一、民主为何要法律化
        二、民主能够法律化
    第二节 14年民主法律化的历史影响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
        三、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
    第三节 14年民主法律化的历史经验
        一、民主法律化必须坚持的根本经验
        二、民主法律化需要坚持的基本经验
结语 对民主法律化与依法治国的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8)监察委员会职权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二章 国家监察权的理论
    第一节 监察制度的源流和相关理论
    第二节 国家监察权的性质之争
    第三节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国家监察权的性质
        一、监察委员会的性质
        二、国家监察权具有独立属性
        三、国家监察权是一项复合性权力
第三章 监察权配置的原理
    第一节 监察权配置的模式
        一、监察体制改革前我国监察权配置的模式
        二、原有监察权配置模式的弊端
        三、监察体制改革后,监督权配置模式的调整
    第二节 监察权配置的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二、监察权集中行使原则
        三、监察效能原则
第四章 监察委员会与其他国家机关关系
    第一节 监察委员会的宪法地位
        一、我国宪法法律中的规定
        二、监察委员会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的地位
        三、监察权的法律地位
    第二节 民主集中制下监察委员会与同级人大的关系
        一、监察委员会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
        二、“监察全覆盖”与“监察委员会受人大监督”
    第三节 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
        一、“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宪法原则
        二、坚持与推进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实质化
        三、监察机关如何“监察”审判机关
    第四节 监察委员会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一、监察委员会行使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的干涉
        二、监察委员会与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第五章 监察权的内部分工
    第一节 权力体系
        一、我国宪法法律中与监察权相关的规定
        二、《监察法》中对监察权的规定
    第二节 监察权的组织方式
        一、组织体系
        二、工作机制
        三、案件管理
第六章 监察权的运行
    第一节 监察委员会行使职权的原则
        一、依宪依法监察原则
        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三、权责对等,严格监督原则
    第二节 严格遵循运行的程序
        一、启动程序
        二、立案程序
        三、调查程序
        四、处置程序
    第三节 监察权的运行
        一、监督职责
        二、调查职责
        三、处置职责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国家监察委员会的预防腐败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价值
    二、文献综述
        (一)国家监察委员会相关研究
        (二)预防腐败相关研究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与预防腐败交叉性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结构
    四、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可能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的厘定
        (一)腐败与公权力腐败
        (二)国家监察委员会与纪检监察机关合署办公
        (三)预防腐败与惩治腐败
    二、理论基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察理论
        (二)权力监督与制约理论
        (三)制度预防腐败理论
    三、理论分析框架
        (一)切断公权力腐败发生链条:预防腐败的理论逻辑
        (二)权力—动机—机会→腐败行为:公权力腐败发生机理
        (三)监督—教育—制度→预防腐败:监察委员会预防腐败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 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设立及其对预防腐败的积极作用
    一、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设立
        (一)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政策试点
        (二)国家监察委员会试点的政策扩散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度正式形成
    二、国家监察委员会对预防腐败的积极作用
        (一)提升预防腐败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二)整合分散的预防腐败职能
        (三)构建集中统一的预防腐败体系
第三章 国家监察委员会预防腐败的职能设置
    一、国家监察委员会预防腐败的监督职能
        (一)监督是国家监察委员会的首要职能
        (二)国家监察委员会监督职能的履职机构及其履职方式
        (三)以事前监督防范公权力滥用:权力监督在预防腐败中的作用
    二、国家监察委员会预防腐败的廉政教育职能
        (一)廉政教育是国家监察委员会的一项重要职能
        (二)国家监察委员会廉政教育职能的履职机构及其履职方式
        (三)以廉政教育抑制腐败动机:廉政教育在预防腐败中的作用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预防腐败的监察建议职能
        (一)监察建议是国家监察委员会的一项重要职能
        (二)国家监察委员会监察建议职能的履职机构及其履职方式
        (三)以制度建设减少腐败机会:监察建议在预防腐败中的作用
第四章 国家监察委员会履行预防腐败职能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有待强化
        (一)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有待强化的表现
        (二)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有待强化的原因
    二、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公职人员的廉政教育效果不够理想
        (一)对公职人员的廉政教育效果不够理想的表现
        (二)对公职人员的廉政教育的效果不够理想的原因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运用监察建议的有效性亟待提升
        (一)运用监察建议的有效性亟待提升的表现
        (二)运用监察建议的有效性亟待提升的原因
第五章 提升国家监察委员会预防腐败有效性的实践路径
    一、多措并举提升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有效性
        (一)提升国家监察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提名和考察权限
        (二)提高国家监察委员会财政经费供给的独立性
        (三)保障国家监察委员会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
    二、构建主体协调、分类施教与高度参与的精细化廉政教育模式
        (一)加强对廉政教育主体的内部整合与外部协调
        (二)对不同类型的廉政教育对象分类施教
        (三)以创新廉政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对象的参与度
    三、运用监察建议督促被监督单位提高廉政制度质量及其执行力
        (一)以科学化的监察建议帮助监察对象所在单位弥补制度缺陷
        (二)将制度执行不力作为提出监察建议的一种主要情形
        (三)逐步运用监察建议开展制度廉洁性评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民族地区乡镇人大职权行使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延边哈达门乡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国乡镇人大制度的发展历程
    2.1 乡镇人大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2.1.1 乡镇人大的雏形时期
        2.1.2 乡镇人大制度的初步设立时期
        2.1.3 乡镇人大制度的曲折发展时期
        2.1.4 乡镇人大制度的重建时期
        2.1.5 乡镇人大制度的成熟发展时期
    2.2 乡镇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2.2.1 乡镇人大性质
        2.2.2 乡镇人大的地位及作用
    2.3 乡镇人大的职权
第三章 哈达门乡人大职权行使现状
    3.1 哈达门乡概况
        3.1.1 自然情况
        3.1.2 人口情况
        3.1.3 建设历史沿革
    3.2 哈达门乡人大建设情况
        3.2.1 哈达门乡人大建设历史沿革
        3.2.2 哈达门乡人大代表现状
    3.3 哈达门乡人大职权行使现状
        3.3.1 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情况
        3.3.2 财政监督的开展情况
        3.3.3 督办代表议案、意见以及建议的情况
        3.3.4 组织开展代表活动情况
        3.3.5 人大代表之家建设情况
第四章 哈达门乡人大职权行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哈达门乡人大职权行使存在的问题
        4.1.1 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形式单一
        4.1.2 人才流失严重、代表质量不高
        4.1.3 纽带作用不明显,职能发挥欠缺
        4.1.4 建议带有个别性,不能集中民意
    4.2 哈达门乡人大职权行使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农村空洞化现象日益严重
        4.2.2 民主参与意识不高
        4.2.3 人大自身建设薄弱
        4.2.4 与群众联系不密切
第五章 加强哈达门乡人大职权行使的对策建议
    5.1 加强宣传工作,完善监督机制
        5.1.1 加强宣传工作,提高民主法治意识
        5.1.2 完善监督机制,综合运用监督形式
    5.2 创造就业平台,留住少数民族人才
    5.3 创新管理机制,提升代表履职能力
        5.3.1 加强培训管理,提升代表履职能力
        5.3.2 建立活动平台,组织代表联系选民
    5.4 坚持党委领导,认真办理代表建议
        5.4.1 坚持党委领导,构建合作新模式
        5.4.2 认真办理代表建议,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人大制度与廉政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监察委员会处置权研究[D]. 陈辉. 东南大学, 2020
  • [2]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差异研究[D]. 左殿升. 山东大学, 2020(10)
  • [3]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优势及治理效能[J]. 蔡文成. 中州学刊, 2020(06)
  • [4]完善县级人大监督机制研究 ——以X市为例[D]. 王伟刚. 郑州大学, 2020(02)
  • [5]地方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实效提升研究[D]. 杨文强.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5)
  • [6]《中国季刊》视域下的中国改革与发展(1978—2018)[D]. 付正.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7]1978—1992年民主法律化历程研究[D]. 梁宝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8]监察委员会职权配置研究[D]. 陈悦莹.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国家监察委员会的预防腐败职能研究[D]. 吕永祥. 吉林大学, 2019(10)
  • [10]民族地区乡镇人大职权行使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延边哈达门乡调查[D]. 李云. 延边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廉政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