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图县对乡镇级领导班子成员实行绩效考核制度

昌图县对乡镇级领导班子成员实行绩效考核制度

一、昌图县对乡局级领导班子成员实行政绩审计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徐杰[1](2011)在《基层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创新研究 ——以河北磁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为政之要,首在用人。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必须解决好选人用人问题。而选准用好干部的前提和基础是能正确而有效地考核干部。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政绩考核评价决定着领导干部工作的方向,有什么样的考核标准,就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因此,建立一套既能体现领导干部特点,又能反映考核评价工作规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于全面落实干部“四化”方针,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磁县这一典型案例的研究,对当前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并基于磁县的改革实践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本论文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绝大部分材料都是第一手材料。作者数次到磁县调研,多次和当地主管部门的领导和群众座谈。作者认为在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设的探索中,磁县的改革是走在全国的前列的。当然,因为是探索,就不免有不足之处,本文也就磁县改革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第一部分从问题的提出入手,梳理了学术界关于政绩考核方面的研究现状,对基层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的重要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分析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为后文的研究作铺垫。本文第二部分首先总结了我们党政绩考核的历史形成与发展,主要是整理党和国家关于政绩考核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文献,同时分析了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的理论基础,并指出了我国政绩考核体系中存在的共性的有待完善之处。另外,论文将近年来的地方政府在政绩考核建设中的主要创新点进行了总结,因为作者发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各地政府的实践活动在推动着理论研究的进展。本文第三部分作者从改革进程、考评体系构建和改革成效三个方面对磁县创新政绩考核体系的探索进行了描述和总结。在对改革成效的评价中,作者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对领导干部和当地群众进行了调查。领导干部和群众对这项改革基本上持肯定态度,希望改革继续下去。本文第四部分是对磁县探索的经验分析,分别从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磁县的探索进行总结,并指出了磁县探索中的不足,分析了产生这些不足的原因。磁县的探索并未结束,仍处在调整和完善的阶段,作者在本部分的最后简要阐述了最近一段时间磁县的完善措施,磁县的探索已经迈出了成功的一步,我们期待磁县创新政绩考核体系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与提升,让这一探索成为其他县域科学发展可供借鉴的典范。本文第五部分在基于磁县探索分析的基础上,就推进我国政绩考核体系建设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其中包括:科学设置指标体系;增加群众的参与度;发挥人大和政协的作用;形成绩效规划;将预算监督引入绩效考核等。

王荣[2](2020)在《现代国家建构视野下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 ——以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为个案》文中指出村民自治起源于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是现代中国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乡村一直在国家控制体系中居于不可替代的地位,所谓天下未稳农村先稳,天下未乱农村先乱。怎么处理好国家与乡村的关系,是古今中外所有国家都要审慎应对的问题。当前,对村民自治而言,由于现实环境、历史条件的变化,这项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当初的设计者们未能预料的新情况、新现象和新问题。对此,学界多从共时性的角度,对这项制度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案。然而,村民自治从历史传统、孕育产生、发展嬗变到效能提升,自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和演进规律,这个逻辑与规律,又始终离不开国家的影响。因此,只有将历时性与共时性、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既立足村庄,又跳出村庄看自治,才能形成较为深刻、完整的认识。从现代国家建构理论来看,村民自治经历了一个由传统中国的“化国家为天下”转为近代以来的“化天下为国家”,继而在现代国家建构的框架下,随着“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建设进程而孕育、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民主—国家”建设步伐加快,村民自治从最初的地方性探索开始,逐步具备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民主的制度要素,并形成了统一模式向全国推广。但是,具备了民主的制度要素,并不意味着就具备了相应的民主效能。相反,当前村民自治面临着效能不足的普遍困境,民主的实践机制不能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因此,必须对民主的制度要素与民主的实践机制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在自治单元、自治载体和自治形式等方面探索新模式、新方法和新路径,找出让制度要素真正落地生根、有效贯彻实施的方法和机制。

中共河北省迁安县委组织部[3](1993)在《迁安县对乡局级领导干部实行“离任审查”制度》文中认为 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河北省迁安县对乡局级领导干部实行了“离任审查”制度。今年以来,已对11名乡局级领导干部进行了离任审查。并依据审查结果对4名有这样或那样问题和政绩平庸的乡局领导干部降免职,1名政绩突出的被提拔重用。主要做法是:一是召集原任职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座谈,着重了解离任干部在任职期间的德才表现情况,并根据座谈中反映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重点考察。二是审计部门对离任干部在任期间的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完成情况、财务收支

于占颖[4](2010)在《严格规范干部选任工作 努力优化选人用人环境——访昌图县委书记刘雁》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昌图县委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不断

丁若男[5](2015)在《党代会常任制:党内民主的实践探索 ——对湖北省罗田县党代会常任制的分析》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作为政治建设中重要内容的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也实现了巨大的突破。其中,党代会常任制作为党内民主制度的重要探索方向和内容极大地推动了党内民主的发展。作为我国党代会常任制探索中的一个重要试点,湖北省罗田县党代会常任制改革也得到了学术界的研究和重视。本文从当前党内民主制度大发展的背景出发,展开了对罗田县党代会常任制的分析和探讨。本文力争从实证、理论的角度探讨罗田县推行改革的现实出发点、内在逻辑、理论架构、现实意义等要点。罗田县的党代会常任制是历史探索的结晶。罗田县党代会常任制的建立既符合我党探索和践行党内民主的历史潮流,也是罗田县自身的历史和社会条件发展的必然要求,可谓是历史趋势和当地现实的双重结合。从经济条件上说,罗田县地处我国的中部,自然资源较丰富,但经济上欠发展;从政治条件上说,罗田县人口成分较为单一,外来人口较少,政治发展稳定。正是在这种经济落后、政治稳定的现实背景下,实现和发展党代会常任制对罗田县的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就制度内容而言,罗田县的党代会常任制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制度建设,主要表现在它建立了七大重要的党内常规制度,实现了党代表从选举、产生、任免、评议的全制度覆盖;设置了具体落实和推动改革的办事机构、组织,实现了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责任到部门,任务到个人;创立了四大运行机制,实现了制度、机构、机制的有机统一,保证了党代会常任制在科学的机制的引导下稳步推进。同时,本文也对罗田县试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和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的路径和参考。党代会常任制制度是一项不断完善的制度创新工程,在具体探索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列举了党政关系问题、“三会”关系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也提出了改革方案和对策,即罗田县要遵循“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完善与人大、政府、政协的协调关系”的原则,不断优化各项制度,进一步释放出党内民主制度的红利。

苏庆霞[6](2019)在《W县乡镇公务员绩效考核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镇公务员绩效考核任务日渐增多,原来的考核方式已不能给予公务员全面客观的评价。因此,建立适合乡镇公务员的科学考核体系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分析W县乡镇公务员绩效考核现状,指出该县乡镇公务员绩效考核存在内容标准过于笼统、指标权重缺少量化、考核方式有失偏颇、考核主体不够全面、考核结果没有区分度、反馈机制较不完善、考核缺少外部监督等问题。其次,剖析了问题的主要成因,一是相关法律不够完善,二是现代绩效管理缺乏,三是乡镇工作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国内外公务员绩效考核相关理论和实践,并经过对英、美、日本、新加坡等国外公务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优化比选,结合专家咨询、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等方法,形成并确定了W县乡镇公务员绩效考核优化方案并进行了试运行。本方案在考核主体、考核指标、考核方式、考核标准、考核结果运用以及考核反馈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建议。该方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对提高乡镇公务员的服务水平,提升乡镇政府的行政效能,都具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研究可为其他地区的基层公务员绩效考核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

二、昌图县对乡局级领导班子成员实行政绩审计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昌图县对乡局级领导班子成员实行政绩审计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1)基层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创新研究 ——以河北磁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现状
    二、重要概念界定
    三、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四、本文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我国基层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概述
    一、我国干部政绩考核制度的历史形成与发展
    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的理论基础与基层实践中的问题
    三、地方实践中的主要创新点
第三章 磁县创新政绩考核体系的探索
    一、政策出台的背景和进程
    二、政绩考核体系的构建
    三、政绩考核体系的改革成效
第四章 磁县创新政绩考核体系的评价
    一、磁县探索的理论意义
    二、磁县探索的现实意义
    三、磁县探索的不足与原因
    四、磁县对考核体系的完善
第五章 进一步完善基层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的思考
    一、增加民生指标的分量
    二、细化各个单位标准
    三、进一步加大群众参与力度
    四、引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工作
    五、督促各个被考评部门形成“绩效规划”
    六、将绩效考核与预算监督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附录一:关于磁县领导干部对政绩考核体系改革的态度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关于磁县群众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改革的态度的调查问卷
后记

(2)现代国家建构视野下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 ——以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意识与研究缘起
    1.2 研究现状与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基本思路与文献基础
        1.3.1 研究方法
        1.3.2 基本思路
        1.3.3 文献基础
    1.4 样本个案:村庄概况
第二章 化国家为天下:自治的传统与底色
    2.1 化外之区:中华帝国的边缘
        2.1.1 作为朝贡国的汉代“扶余国”
        2.1.2 作为羁縻州的唐代“渤海国”
        2.1.3 辽金元明清时期地方管理的加强
    2.2 移民之地:多姓村庄的融铸
        2.2.1 第一波移民浪潮:清初的招民放垦
        2.2.2 第二波移民浪潮:乾嘉时期的禁关令与流民的“闯关东”
        2.2.3 第三波移民浪潮:清末的弛禁与民国的屯垦
        2.2.4 北老壕多姓村庄的形成
    2.3 关外之乡:熟人社会的形成
        2.3.1 地缘关系与身份认同
        2.3.2 亲属关系与社会网络
        2.3.3 村庄习俗与乡民性格
第三章 化天下为国家:“民族—国家”视野下自治的试验
    3.1 从清末到民国:近代地方自治的尝试
        3.1.1 清末新政时的城镇乡自治
        3.1.2 民国初期的地方自治
        3.1.3 日据时期的殖民统治
    3.2 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乡村秩序的动员性整合
        3.2.1 土地改革运动
        3.2.2 农业合作化运动
        3.2.3 基层等额选举
    3.3 人民公社体制的成型:国家权力的全面渗透
        3.3.1 “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3.3.2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3.3.3 “民主办社”的实施效果
第四章 民主的制度要素:“民主—国家”视野下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4.1 体制的转型:乡村社会的秩序重构
        4.1.1 人民公社体制废除时的社会失序
        4.1.2 自生自发的村民自治
    4.2 压力的转换:“海选第一村”的诞生背景
        4.2.1 整党运动:“海选”的政治背景
        4.2.2 基层矛盾:“海选”的内生动力
        4.2.3 整顿干部:“海选”的直接动因
    4.3 制度的转轨:“海选第一村”的正式诞生
        4.3.1 “三不原则”的提出
        4.3.2 “海选程序”的确定
        4.3.3 从地方到全国:“海选”模式的推广
第五章 民主的实践机制:“民主—国家”视野下村民自治制度的困境
    5.1 自治与他治:农业税时代“双重压力”下的村民自治
        5.1.1 行政规制自治:村委会有限的公共财务权
        5.1.2 行政预留空隙:村委会充分的矛盾调解权
        5.1.3 行政指导自治:对农业生产的引导和管理
        5.1.4 行政覆盖自治:农村计划生育的强制实施
    5.2 无作为与不合作:后税费时代的村干部和村民
        5.2.1 “村财乡管”和村庄财政空壳
        5.2.2 村委会职能不全和村务管理不善
        5.2.3 自治主体缺位和农户参与冷漠
    5.3 不规范与低效能:当前村民自治制度运作的挑战
        5.3.1 民主选举不规范
        5.3.2 民主决策不充分
        5.3.3 民主管理不理想
        5.3.4 民主监督不到位
第六章 小结与展望
    6.1 自治的单元:“大传统”还是“小传统”
    6.2 自治的载体:传统宗族组织还是现代合作组织
    6.3 自治的主体:村干部还是村民
参考文献
致谢

(5)党代会常任制:党内民主的实践探索 ——对湖北省罗田县党代会常任制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 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
        1. 研究方法
        2. 分析框架
二、罗田县党代会常任制改革的缘起与条件
    (一) 党代会常任制改革的历史探索
        1. 国外党代会常任制的发展与探索
        2. 我国党代会常任制的历史与发展
    (二) 罗田县党代会常任制改革的起源
        1. 罗田县常任制改革的内在条件
        2. 罗田县常任制改革的外在动力
    (三) 罗田县常任改革的领导机构
        1. 成立了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组
        2. 成立了县委党代会常任制办公室
        3. 成立了书记办公会
三、罗田县党代会常任制的制度设计与创新
    (一) 实行党代表直选制
    (二) 完善党代会年会制
    (三) 完善党代表常任制
    (四) 实行县委委员制
    (五) 开创重大事项表决制
    (六) 完善党代表评议制
    (七) 践行党代表建议书制度
四、罗田县党代会常任制的运行机制与实际效果
    (一) 罗田县党代会常任制的运行机制
        1. 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
        2. 建立责权统一的落实机制
        3. 建立公开公正的考核机制
        4. 建立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
        5. 运行机制之间的关系分析
    (二) 机制的运行效果评价
        1. 机构之间协调力度得到提升
        2. 全委会等各机构的运行更加规范
        3. 委员会分工负责制更加明确
        4. 民主监督形成合力
五、罗田县党代会常任制的实践意义与发展趋势
    (一) 党代会常任制改革的实践意义
        1. 从党的执政基础看,增强了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2. 从民主理念层面看,扩大和增强了党内民主
        3. 从决策机制层面看,提高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4. 从党内监督层面看,完善了党的监督体系
    (二) 党代会常任制改革面临的现实困境
        1. 如何正确处理党政关系问题
        2. 如何理顺“三会”关系问题
        3. 制度成效和制度权威问题
    (三) 党代会常任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1. 党政之间的关系更加科学和协调
        2. “三会”之间更加强调分工和协作
六、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W县乡镇公务员绩效考核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特色
第2章 公务员绩效考核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公务员绩效考核相关概念
        2.1.1 公务员
        2.1.2 绩效
        2.1.3 绩效考核
        2.1.4 公务员绩效考核
    2.2 公务员绩效考核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政府绩效管理理论
        2.2.3 目标管理理论
        2.2.4 激励理论
    2.3 公务员绩效考核方法
        2.3.1 360 °绩效考核法
        2.3.2 德尔菲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W县乡镇公务员绩效考核的现状分析
    3.1 W县简介
    3.2 W县乡镇机构设置及职能定位
    3.3 W县乡镇公务员绩效考核模式
        3.3.1 考核内容和标准
        3.3.2 考核方法和程序
        3.3.3 考核结果和运用
        3.3.4 现行考核指标体系
    3.4 W县乡镇公务员绩效考核现状调查
        3.4.1 问卷设计
        3.4.2 调查样本
        3.4.3 调查结果
        3.4.4 访谈设计
        3.4.5 访谈结果
    3.5 W县乡镇公务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3.5.1 内容标准过于笼统
        3.5.2 指标权重缺少量化
        3.5.3 考核方式有失偏颇
        3.5.4 考核主体不够全面
        3.5.5 考核结果无区分度
        3.5.6 反馈机制较不完善
        3.5.7 考核缺少外部监督
    3.6 W县乡镇公务员绩效考核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6.1 相关法律不够完善
        3.6.2 现代绩效管理缺乏
        3.6.3 乡镇工作的特殊性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W县乡镇公务员绩效考核体系优化
    4.1 W县乡镇公务员的特殊性
        4.1.1 基层性
        4.1.2 综合性
        4.1.3 灵活性
    4.2 W县乡镇公务员绩效考核的优化和改进
        4.2.1 指导思想
        4.2.2 基本原则
    4.3 W县乡镇公务员绩效考核优化内容
        4.3.1 明确考核目标
        4.3.2 丰富考核主体
        4.3.3 改进考核方法
        4.3.4 建立指标体系
        4.3.5 确定等次标准
        4.3.6 注重绩效反馈
        4.3.7 强化结果运用
    4.4 W县乡镇公务员绩效考核效果分析
        4.4.1 确定考核因素
        4.4.2 汇总考核数据
        4.4.3 指标体系的效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W县乡镇公务员绩效考核优化保障措施
    5.1 思想保障
    5.2 组织保障
    5.3 宣传保障
    5.4 制度保障
    5.5 法律保障
    5.6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昌图县对乡局级领导班子成员实行政绩审计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层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创新研究 ——以河北磁县为例[D]. 徐杰.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2]现代国家建构视野下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 ——以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为个案[D]. 王荣.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3]迁安县对乡局级领导干部实行“离任审查”制度[J]. 中共河北省迁安县委组织部. 党建研究, 1993(01)
  • [4]严格规范干部选任工作 努力优化选人用人环境——访昌图县委书记刘雁[J]. 于占颖. 共产党员, 2010(10)
  • [5]党代会常任制:党内民主的实践探索 ——对湖北省罗田县党代会常任制的分析[D]. 丁若男.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
  • [6]W县乡镇公务员绩效考核优化研究[D]. 苏庆霞. 河北科技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昌图县对乡镇级领导班子成员实行绩效考核制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