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产天麻属植物的整理(论文文献综述)
刘昂[1](2021)在《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区域湖南南部包含永州市、郴州市和炎陵县,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4°39’至26°51’,东经111°06’至114°14’之间,土地总面积4.39万平方公里。通过对该区野生兰科植物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湖南南部兰科植物种类丰富。经野外调查查明本区域有兰科植物61属144种,生活型齐全,地生兰、附生兰、腐生兰均有分布,其中地生兰共37属88种,分别占总属数和物种总量的60.66%和61.11%;其次为附生兰,共19属43种,分别占总属数和物种总量的31.48%和29.86%;腐生兰最少,共9属13种,分别占总属数和物种总量的14.75%和9.03%。湖南南部兰科植物新资料较为丰富。本研究区域内共发现湖南省兰科植物新纪录属6个,即:沼兰属(Crepidium)、虎舌兰属(Epipogium)、钳唇兰属(Erythrodes)、滇兰属(Hancockia)、舌喙兰属(Hemipilia)、全唇兰属(Myrmechis);新纪录种22个,即:浙江金线兰(Anoectochilus zhejiangensis)、南岭头蕊兰(Cephalanthera nanlingensis)、浅裂沼兰(Crepidium acuminatum)、深裂沼兰(C.purpureum)、河南石 斛(Dendrobium henanense)、虎舌兰(Epipogium roseum)、钳唇兰(Erythrodesblumei)、江口 盆距兰(Gastrochilus nanus)、花坪天麻(Gastrodia huapingensis)、滇兰(Hancockia uniflora)、盔花舌喙兰(Hemipilia galeata)、全唇盂兰(Lecanorchisnigricans)、褐花羊耳蒜(Liparisbrunnea)、吉氏羊耳蒜(L.tsii)、宽瓣全唇兰(Myrmechis urceolata)、南岭齿唇兰(Odontochilus nanlingensis)、腐生齿唇兰(O.sapro)、phyticus福建舌唇兰(Platanthera fujianense)、南岭舌唇兰(P.nanlingensis)、陈氏独蒜兰(Pleione chunii)、中越带唇兰(Tainia acuminata)、西南宽距兰(Yoania prainii);存疑种3个,即石豆兰属一种(Bulbophyllum sp.)、虾脊兰属一种(Calanthe sp.)、羊耳蒜属一种(Liparis sp.)。湖南南部兰科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可以分为12个分布类型和5个分布变型。本区域兰科植物区系热带性较强,与热带分布相关的属占绝对优势,有40属,占总属数的65.57%;但本区域兰科植物区系的特有性不强,中国特有属只有两个。虾脊兰属(Calanthe)、石斛属(Dendrobium)、羊耳蒜属(Liparis)、石豆兰属(Bulbophyllum)、斑叶兰属(Goodyera)、玉凤花属(Habenaria)、舌唇兰属(Platanthera)、兰属(Cymbidium)等是湖南南部兰科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成分。湖南南部兰科植物分布广泛,各个行政区均有分布,山区兰科植物种类多于丘陵区,且大致呈现出从南至北递减、从东到西呈现出“多—少—多”的趋势。兰科植物的垂直分布随不同海拔梯度变化呈现出“中间膨胀型”,且其种类丰富度的峰值偏向于低海拔。在适宜兰科植物生存繁衍的小生境内,常出现集群分布的现象。湖南南部兰科植物保护的阶段性工作是做的很好的,商业性盗采的现象已经基本消除。兰科植物目前面临的主要威胁是生境丧失及零星的个体采挖,兰科植物的保护工作应与时俱进,由面入点,把工作细致化、专业化。
周春艳[2](2021)在《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低温胁迫对天麻生长影响及其SOD和GS基因克隆与功能鉴定》文中研究指明天麻(Gastrodia elata)是与真菌共生的异养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一种名贵传统中药材。天麻素和4-羟基苯甲醇是天麻的主要药效成分,具有防治老年痴呆、阿尔兹海默症、抑郁症、中风以及改善记忆等功效。由于天麻营养丰富,是目前备受青睐的保健食品。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不断破坏和人工采挖,野生天麻资源减少或濒临灭绝。目前天麻供不应求,人工栽培天麻将成为满足市场需求的唯一有效途径。气候条件影响天麻生长发育,温度是影响天麻生长的关键因子之一,影响到栽培天麻产量、品质和分布。长时间的低温胁迫会使天麻出现黑斑,严重时会腐烂坏死。然而,关于低温对天麻生长发育影响的生理分子机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不同温度下生长的天麻为研究对象,利用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天麻基因表达水平和体内代谢物成分变化,从差异代谢物中寻找关键基因差异表达情况,推断不同温度对天麻生长发育规律的影响,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基因进行克隆与功能鉴定。研究结果为提高天麻的产量和品质,培育抗寒天麻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本研究以13℃母麻(NS)、23℃母麻(TB)和23℃箭麻(SS)为实验材料,进行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阐明温度对天麻生长发育的调控。转录组分析共获得126787个Unigene,注释到6大数据库的Unigene数有59501个,占总Unigene数的46.93%;基于显着差异表达的阈值|log2(变化倍数)|≥1且(P<0.05),在NS-vs-SS、NS-vs-TB和SS-vs-TB中分别有17201、17162和10322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代谢途径、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和RNA转运等途径。代谢组分析共检测到437个代谢物,其中NS-vs-SS、NS-vs-TB和SS-vs-TB分别获得200、204和87个含量差异代谢物,其中分别有52、51和34个代谢产物含量上调,148、153和53个代谢物含量下调。这些差异物分布于糖醇类、氨基酸、有机酸、脂质类、核苷酸、酚酸类和维生素7类物质中。代谢组数据分析表明,在低温下,天麻母麻中大多数的糖醇类代谢物、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含量水平下调,为箭麻生长提供的营养物质少,仅能维持自生的生命活动,不利于天麻生长;而大多数为脂质、有机酸、核苷酸及其衍生物和酚酸类代谢物含量水平上调,为防止低温胁迫脂质抗氧化和酚酸次生代谢清除ROS而增加,有机酸和核苷酸新陈代谢减缓而积累。两组学联合分析发现代谢物的含量与合成酶基因表达水平呈正相关,而与分解酶基因表达水平呈负相关。4℃母麻(FS)、NS、TB和SS的MDA、H2O2、GSH和淀粉含量常规分析结果表明随温度的降低天麻中MDA、H2O2和GSH含量增加,而淀粉含量降低。2、基于转录组数据分析,筛选出显着差异表达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因,找出CDS序列,通过RACE-PCR技术扩增出SOD基因全长序列为720bp,编码239个氨基酸残基。构建天麻SOD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原核表达分析表明SOD为可溶性蛋白,其分子量47.4 k Da。酶活分析表明SOD为金属酶,本研究中SOD最适温度为60℃,热稳定较好,最适p H为6.0,不同金属离子对SOD酶活影响不同,且高浓度的金属离子比低浓度对SOD的酶活影响大。构建了天麻SOD基因的真核过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法转入拟南芥sod突变体中,验证基因功能。通过农杆菌法转染蜜环菌,获得转SOD基因的工程蜜环菌可以抵抗低温胁迫,提高转基因蜜环菌的抗氧化活性,为进一步培育抗寒天麻提供实验基础。3、基于转录组数据分析,筛选出显着差异表达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基因,找出CDS序列,通过RACE-PCR技术扩增出GS基因全长序列为1062 bp,编码342个氨基酸残基。构建天麻GS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原核表达分析表明GS为可溶性蛋白,其分子量约为59.94 k Da。酶活分析表明本研究中GS最适温度为50℃,热稳定性较好,最适p H为4.0。不同金属离子对GS酶活影响不同,高浓度的金属离子比低浓度对GS的酶活影响大。构建天麻GS真核过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转染蜜环菌获得转GS基因工程蜜环菌,可提高工程菌抗低温胁迫作用,推测含转GS基因蜜环菌可以促进氮同化,降低低温对天麻生长中的氧化损伤,提高天麻的产量,为培育抗寒新品种天麻提供理论依据。
张志清[3](2021)在《QTRAP-LC-MS/MS定性定量检测天麻中6种活性成分方法的建立及云南省主产区天麻6种活性成分分析》文中指出[目的](1)建立QTRAP-LC-MS/MS法对天麻中6种活性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2)利用正交试验综合评分法优选出天麻6种活性成分的样品前处理方法;(3)对云南省3个产区天麻6种活性成分进行检测并对云南省3产区(昭通、丽江、迪庆)天麻6种活性成分质量进行评价;[方法](1)使用高效液相串联三重四级杆线性离子阱质谱仪,寻找并优化质谱条件,通过对流动相及其洗脱梯度、色谱柱对比优化色谱条件;(2)利用L9(34)正交表对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并以天麻素类总含量(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提取量之和)、巴利森苷类总含量(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和巴利森苷E提取量之和)为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分,选出最佳样品前处理方法。(3)使用建立的QTRAP-LC-MS/MS方法测定昭通、丽江和迪庆的干天麻样品中6种活性成分含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3个产区进行评价。(4)采用spss 23.0对天麻6种活性成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确定了质谱条件和液相色谱分离条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QTRAP-LC-MS/MS)定性定量检测天麻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A、B、C、E)的方法,方法可在8分钟内完成检测,6种成分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4.51%~106.70%之间,精密度均小于3.91%,该方法快速、稳定、可靠;天麻素检出限为63.20 ng/mL、对羟基苯甲醇检出限为42.80 ng/mL、巴利森苷A检出限为0.079 ng/mL、巴利森苷B检出限为0.44 ng/mL、巴利森苷C检出限为0.42 ng/mL、巴利森苷E检出限为0.29 ng/mL;天麻素定量限为196.70 ng/mL、对羟基苯甲醇定量限为142.80 ng/mL、巴利森苷A定量限为0.26 ng/mL、巴利森苷B定量限为1.47 ng/mL、巴利森苷C定量限为1.42 ng/mL、巴利森苷E定量限为 0.99 ng/mL。(2)利用正交试验对比不同乙醇浓度、不同料液比、不同超声时间和不同超声次数的提取效率,又比较了 HLB固相萃取柱、MCX固相萃取柱、C18固相萃取柱、和直接提取的净化效果,最终得到样品前处理条件为:称取0.25g天麻粉末,用50%乙醇溶液定容至10mL,超声提取40min,按照相同条件重复提取1次,合并两次药液,过0.22 μ m滤膜。(3)昭通天麻的天麻素平均含量为3.31 mg/g、对羟基苯甲醇平均含量为0.61 mg/g、巴利森苷A平均含量为9.94 mg/g、巴利森苷B平均含量为6.45 mg/g、巴利森苷C平均含量为0.95 mg/g、巴利森苷E平均含量为5.59 mg/g;丽江天麻天麻素平均含量为3.19mg/g、对羟基苯甲醇平均含量为0.48mg/g、巴利森苷A平均含量为8.72 mg/g、巴利森苷B平均含量为5.17 mg/g、巴利森苷C平均含量为0.90 mg/g、巴利森苷E平均含量为5.49 mg/g;迪庆天麻的天麻素平均含量为3.23 mg/g、对羟基苯甲醇平均含量为1.06mg/g、巴利森苷A平均含量为7.81mg/g、巴利森苷B平均含量为5.45mg/g、巴利森苷C平均含量为0.89mg/g、巴利森苷E平均含量为5.41mg/g。经相关性分析得到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成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267(p<0.05);巴利森苷A、B、C、E之间两两存在正相关关系(均p<0.01),天麻素类总量与巴利森苷类总量存在显着正相关(P<0.01)。天麻的等级与天麻素含量(p<0.05)、巴利森苷B(p<0.05)、巴利森苷C(p<0.01)、巴利森苷E(p<0.05)存在显着相关,其中巴利森苷C与天麻等级成中等程度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云南省3产地,昭通市天麻的综合评分为9.35,丽江市天麻的综合评分为9.19,迪庆州天麻的综合评分为8.99,昭通评分最高、其次为丽江、迪庆天麻。[结论](1)本文利用QTRAP-LC-MS/MS所建立的天麻6种活性成分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快速、稳定、可靠。该方法可以同时对天麻中多种活性成分进行测定,为天麻的活性成分定性定量检测提供技术支持,可以做进一步的推广。(2)首次建立云南省天麻主产区6种活性成分数据库,为保障云南省天麻质量提供技术支撑。(3)通过对天麻的检测发现天麻等级越优,天麻的活性成分含量越高;利用主成分分析对昭通、丽江和迪庆天麻的6种活性成分进行评价,昭通市天麻活性成分质量比丽江市和迪庆州稍好。
杨通静,桂阳,黄万兵,朱国胜[4](2020)在《天麻染色体有丝分裂期标本的制备方法》文中提出通过对天麻染色体标本制备中染色体阻断剂、细胞壁解离剂、染色剂的筛选,以天麻柱头为材料,结合低渗法制备的染色体有丝分裂标本,可以制备出较好的有丝分裂期标本,观察到天麻染色体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结构变化,较好的呈现出天麻染色体及结构特征变化。
杨通静,王沁[5](2020)在《制备天麻染色体有丝分裂中期标本的组织筛选》文中认为通过对天麻原球茎、初生块茎、柱头、花粉帽等组织,在不同时间段制备染色体有丝分裂中期标本。比较发现,上午9:00—11:00期间,用柱头制备的标本最好。
田伟光[6](2020)在《云南昭通天麻真菌病害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麻是一种重要的真菌异养[1]经济植物,其生活史与蜜环菌(Amillariella sp)、小菇(Mycena sp)密切相关,土壤中其它真菌也对天麻的生长影响较大。天麻的真菌病害对天麻的种植危害较大,调查云南天麻主产区——昭通市彝良县天麻(Gastrodia elata)块茎病害的真菌种类,结合天麻各时期的成分及其土壤环境有机物的差异,依据天麻不同生长阶段转录组学的信息,试图了解天麻种植对其生长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从而阐明昭通市彝良县天麻病害的成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昭通市彝良县6个乡11个村镇、连续三年(2017年10月,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的采样共分离得到562株真菌(从天麻块茎病斑上分离得到),确认了造成当地天麻块茎腐烂的真菌有14个属的真菌,其中强壮土赤壳(Ilyonectria robusta)、钩状木霉(Trichoderma hamatum)、粉红粘帚霉(Clonostachys rose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白纹羽病菌(Rosellinia necatrix)是优势菌种,而木霉属、镰刀菌属和土赤壳属的菌株是彝良县天麻的代表性病原菌种,检出率都占主导地位,三者相加三年平均检出率占病原菌分离株的87.03%。2.通过对天麻生长环境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高通量测序显示,随着天麻的生长,土壤中真菌的相对丰度有着较大变化,结果如下:子囊菌门(Ascomycota)是三个样品中占比最高的,相对丰度下降;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占比紧随其后,相对丰度变化不大。木霉属(Trichoderma sp.),镰刀菌属(Fusarium sp.),土赤壳属(Ilyonectria sp.)三个主要病原菌属的相对丰度上升。序列数量在减少,OTU数目在增多。土壤样品中影响最大的细菌为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相对丰度上升。序列数量在减少,OTU数目在增多。3.分析天麻不同生长阶段土壤中的成分差异,天麻病害土壤成分与天麻成分的相似性显示,两者存在相似的营养组成,导致了对土壤微生物的选择和富集,增加了病害的可能性。4.对天麻生长过程中四个不同阶段:米麻、白头麻、箭麻与禾麻[2]进行转录组的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最明显的基因是调控蛋白合成的基因,细胞组分包括核糖体,核糖核蛋白复合体,大分子复合物;分子功能包括蛋白质异二聚活性,GTP酶活性;生物过程包括大分子生物合成过程,有机氮化合物生物合成过程,肽代谢过程,肽生物合成的过程,翻译过程,酰胺生物合成过程。
梁彤[7](2020)在《天麻优良杂交组合筛选及繁育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是天麻的道地产区,多年来将天麻种植业作为一项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目前生产中多采用同株自花授粉所获得的种子进行繁殖,多代近亲繁殖导致种性退化,缺乏优质高产天麻良种;加之天麻盲目引种、自繁自育现象较普遍,导致天麻种质混乱。此外,天麻栽培所用种苗,除一部分来自专业公司生产供应外,还有很多来自农户自行生产和销售。天麻种苗质量标准缺失,繁育技术不规范,导致种苗质量不稳定,最终影响天麻质量和产量。针对天麻良种缺乏和种苗标准缺失的问题,本研究以陕西红天麻和云南乌天麻作为种质资源,建立了天麻良种选育体系,获得了四种杂交组合,并对其蒴果、种子形态特征、生物量大小,F1代表现情况进行研究分析,获得以下结果:1.利用扫描电镜对两种天麻花粉形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天麻花粉均呈不规则状,花粉外壁存在Ⅰ级和Ⅱ级纹饰,但花粉粒大小和纹饰类型存在一定差异。乌天麻花粉单粒体积较红天麻大;外壁纹饰方面,红天麻网眼分布较多,且呈圆形或椭圆形,形状较规则;乌天麻网眼面积较大,形状不规则。红天麻网脊分布少,且网脊较宽,乌天麻网脊密集,且网脊较窄。2.天麻四种组合的果实和种子形态可归为两类。果实方面表现为杂交天麻蒴果形态与母本天麻蒴果形态基本一致,其中乌红杂交天麻和乌天麻蒴果较长,呈乌绿色;红乌杂交天麻和红天麻蒴果基部较圆,呈橙红色。四种组合天麻种子均为纺锤形,初级雕纹为长条形网状纹饰,网壁较厚,呈垄起状,网眼向内凹陷,构成闭合系统。但次级雕纹存在差异,红天麻与红乌杂交天麻种子次级雕纹为网眼状,表面较粗糙,呈细纹状-穴状;乌天麻与乌红杂交天麻种子次级雕纹为网眼状,表面平滑,为近平滑-浅穴状。3.通过对天麻主产区天麻种苗长、宽、重等指标的测定以及分析各指标在分级中相关性的作用,最终以天麻种苗的块茎长度、重量作为分级指标。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初步制定了天麻种苗的分级质量标准,分为三级,即:I级天麻种苗:重量≥19.83g,长度≥68.78 mm;II级天麻种苗:19.83 g>重量≥0.76 g,68.78 mm>长度≥17.45mm;III级天麻种苗:重量<0.76 g,长度<17.45 mm。利用制定出的天麻种苗等级标准,可以判断不同类型天麻种苗品质的优劣以及产量大小。四种天麻组合种苗质量等级存在较大差异,杂交类型的天麻种苗I级品率高于自交类型,II级品中,红、乌天麻(自交)占比最高,红天麻(自交)组合与红乌杂交组合不合格品占比最低;产量方面,表现为杂交类型的天麻种苗产量远高于自交类型,红天麻(自交)种次之,乌天麻(自交)种产量最低。4.从土壤类型、海拔高度、培育方式等几个方面对天麻种子育苗的最佳生产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砂质土、中海拔(900~1000 m)和筐栽等综合条件下是天麻种苗繁育的最佳环境条件,有利于提高天麻种苗质量和产量。
张琦[8](2020)在《天麻共生菌生物学特性及天麻引种前后成分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麻Gastrodia elata B1完成自身的生长发育,必需依靠其共生菌—蜜环菌属Armillaria(Fr.:Fr.)Staude真菌提供营养,因此蜜环菌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天麻的产量和质量。我国蜜环菌属种质资源丰富,但能使天麻稳产、高产的菌株却很少,且易退化,所以筛选出优势蜜环菌菌株和适合蜜环菌生长的培养基,成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天麻的引种可以扩大栽培范围、发展商品生产并且充分发挥天麻的优良特性,但是引种后的天麻药效是否稳定,与引种前成分及含量相比有何变化,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方向。对采自不同产地的天麻共生菌进行分离纯化、培养,形态学特征比较以及天麻伴栽实验,同时,基于rDNA-ITS序列对12株纯化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共鉴定出5 种蜜环菌,分别为蜜环菌 Armillaria mellea(Vahl.:Fr.)Kumm.、高卢蜜环菌Armillaria gallica Marxm.&Romagn.、头柄蜜环菌Armillaria cepistipes Velen.、芥黄蜜环菌Armillariasinapina Berube.&Dessur.、奥氏蜜环菌 Armillaria ostoya(Romagn.)Herink.和 1 种非蜜环菌 M2 Heydenia alpina。萜类和多糖类成分在蜜环菌菌索中占比较大且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本研究基于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和栽培实验法,对采自7个产地不同种属的12株天麻共生菌菌丝菌索总多糖和总萜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总萜含量在1.3%~3.0%之间,采自云南昭通的蜜环菌菌索总萜含量最高,安徽金寨菌索总萜含量最低;采自湖北宜昌蜜环菌菌索总多糖含量最高,云南滇滩蜜环菌菌索总多糖含量最低,且总多糖含量的变幅为0.35%~1.75%。菌索的干重与葡萄糖的含量和生长速度均呈显着性正相关。蜜环菌A9为生产上伴栽天麻常用蜜环菌,但是近年来常常出现菌株老化退化现象。本研究采用平板培养,采取依次对营养因素及其浓度进行筛选的方法找到蜜环菌A9生长的最适营养条件(碳源、氮源、微量元素、维生素)以及环境条件(pH、温度、光照)。结果表明:菌株A9的菌丝菌索在半固体培养条件下,适宜的pH范围为4.0~9.0,温度为25℃左右,光照条件为黑暗培养,最佳碳源为25 g/L乙醇;最佳氮源为2.5 g/L的大豆蛋白胨;最适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分别为0.5 g/L MnSO4、0.5 g/L MgSO4和20 mg/L维生素B6.实验还表明,加入天然碳源和氮源可促进蜜环菌菌丝菌索生长。本研究也为蜜环菌复壮培养基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UPLC)同时测定采自6个产地鲜天麻引种前后6种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天麻中6种成分在检测的浓度范围内均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0),加样回收率为99.37%~102.22%,RSD<2.08%。不同产区的天麻样品中,6种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引种后天麻中天麻素、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和巴利森苷C的含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变化呈一定趋势。采用微波消解法对天麻样品进行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天麻中B、Na、Mg、Al、Si、P、K、Ca、Cr、Mn、Fe、Ni、Cu、Zn、As、Se、Mo、Cd、Hg、Pb共20种元素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天麻中各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其中K元素在天麻中含量远远高于其他元素,东北产地天麻中K元素的含量高达12.36 g/kg;Mg、Si、P和Ca元素在天麻中也占有较大比重,Cu和Se元素在天麻中含量极小,低于5 mg/kg,在各产地中含量变化不明显。将东北和昭通天麻引种到云南腾冲种植后,Fe和Zn元素含量均降低,Mn元素含量均提高。
韩晓静,程铭恩,袁媛,桂双英,彭华胜[9](2020)在《天麻商品规格变迁及其经验鉴别术语形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麻作为名贵中药材,其质量评价和经验鉴别倍受历代中医药学家所关注,逐渐形成了丰富的商品规格及经验鉴别术语。该文通过对历代本草文献的梳理,探讨了天麻商品规格变迁及其经验鉴别术语的形成。发现清代以前天麻商品主要来自红天麻。清代以来,云贵地区乌天麻商品逐渐兴起,贵州天麻和云南昭通天麻开始成为主流商品之一。至此,乌天麻与红天麻成为天麻商品的2个主流商品。20世纪70年代天麻栽培成功推广以前,天麻商品来自野生资源,商品规格常根据采收时间相应分为春麻和冬麻。随着天麻栽培技术的成功推广以及野生天麻资源濒危,冬天麻已经成为市场商品主流。天麻的伪品在20世纪60—70年代显着增加,这段时期天麻的经验鉴别术语显着增多,经验鉴别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挖掘民间药材鉴别经验,可以推动中药材经验鉴别与时俱进发展。
刘环[10](2019)在《江西罗霄山脉兰科植物区系及其生态地理学特征》文中研究说明罗霄山脉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山脉,位于湖南省和江西省的交界,是两省的自然界线,也是湘江和赣江的分水岭,南北长达516 km,东西宽175-285 km。通过对江西省罗霄山脉地区5个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调查、标本及资料的整理,对其兰科(Orchidaceae)植物区系及其生态地理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江西省罗霄山脉中兰科种类丰富,共有兰科植物47属124种,地生兰、附生兰和腐生兰分别为80、36和8种,占总种数的64.5%、29.0%和6.5%。这5个自然保护区按地理分布从南到北,兰科植物多样性如下:(1)齐云山自然保护区共有兰科植物36属77种,地生兰、附生兰和腐生兰分别为52、20和5种,占总种数的67.5%、26.0%和6.5%。(2)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共有兰科植物39属96种,地生兰、附生兰和腐生兰分别为58、33和5种,占总种数的60.4%、34.4%和5.2%。(3)武功山自然保护区共有兰科植物21属42种,地生兰、附生兰和腐生兰分别为37、4和1种,占总种数的88.1%、9.5%和2.4%。(4)官山自然保护区共有兰科植物21属38种,地生兰、附生兰和腐生兰分别为31、5和2种,占总种数的81.6%、13.2%和5.3%。(5)九岭山自然保护区共有兰科植物27属41种,地生兰、附生兰和腐生兰分别为34、5和2种,占总种数的82.9%、12.2%和4.9%。在水平分布上,从南到北,地生兰、附生兰和腐生兰的物种数量都呈减少趋势;垂直分布上,兰科植物集中分布在海拔高度400-1200米。江西省境内罗霄山脉兰科植物区系可分为11个分布类型和2个变型,其中热带分布的属最多,热带分布的属共31属80种,占本地区总属数和总种数的66.0%和64.5%;温带分布的属共13属30种,占本地区总属数和总种数的27.7%和24.2%;江西省罗霄山脉地区兰科植物是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优势,并受到温带成分的影响。聚类分析发现官山自然保护区和武功山自然保护区聚为一类,再和九岭山自然保护区聚为一类,最后与井冈山自然保护区聚为一类;齐云山自然保护区单独一类。综合分析表明:江西省罗霄山脉兰科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其热带亲缘关系较强,起源古老且分化程度高,在兰科植物系统与演化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对该地区兰科植物濒危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保护策略和建议,在兰科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产天麻属植物的整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产天麻属植物的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兰科植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1.2.2 湖南省的兰科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3 研究区域内的兰科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 |
2.4 水文 |
2.5 植被基本概况 |
3 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的区系研究 |
3.1 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物种资源 |
3.2 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属的统计与分析 |
3.2.1 属的大小统计与分析 |
3.2.2 属的分布型统计与分析 |
3.3 小结 |
4 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分布格局研究 |
4.1 水平分布 |
4.2 垂直分布 |
4.3 小生境分布 |
4.4 小结 |
5 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区系新资料 |
5.1 湖南省野生兰科植物新分布 |
5.2 存疑种 |
6 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保护策略研究 |
6.1 资源现状 |
6.1.1 各行政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现状 |
6.1.2 物种资源量及濒危等级评估 |
6.1.3 极小种群物种 |
6.1.4 湖南省极珍稀濒危物种 |
6.2 保护现状 |
6.3 保护策略 |
6.4 建议 |
7 结论 |
8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名录 |
附录B 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部分种类图片 |
附录C 湖南省野生兰科植物新纪录种部分图片 |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2)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低温胁迫对天麻生长影响及其SOD和GS基因克隆与功能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天麻的研究进展 |
1.1.1 天麻的生活史 |
1.1.2 天麻的生长特性 |
1.1.3 天麻的栽培技术 |
1.1.4 天麻的药食价值 |
1.2 蜜环菌的研究进展 |
1.2.1 蜜环菌的培养技术 |
1.2.2 共生真菌与天麻的共生关系研究 |
1.3 低温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研究进展 |
1.3.1 植物低温胁迫与生长 |
1.3.2 植物低温胁迫与植物成分含量 |
1.3.2.1 低温胁迫对植物糖类含量的影响 |
1.3.2.2 低温胁迫对植物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1.3.2.3 低温胁迫对植物脂质含量的影响 |
1.3.2.4 低温胁迫对植物酚酸类含量的影响 |
1.3.3 植物低温胁迫与相关基因 |
1.3.4 植物低温胁迫与MDA、H_2O_2和GSH含量 |
1.4 转录组测序技术 |
1.4.1 转录组概况及方法 |
1.4.2 植物转录组RNA-seq技术研究进展 |
1.5 代谢组学分析技术 |
1.5.1 代谢组学的分析技术 |
1.5.2 植物低温下的代谢组学 |
1.5.3 植物逆境中的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 |
1.6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进展 |
1.6.1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功能 |
1.6.2 超氧化物歧化酶歧化酶在植物逆境中的研究进展 |
1.7 谷氨酰胺合成酶的研究进展 |
1.7.1 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功能 |
1.7.2 谷氨酰胺合成酶在植物逆境中的研究进展 |
1.8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低温胁迫对天麻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天麻的栽培 |
2.1.1.1 蜜环菌菌种与天麻种的获得 |
2.1.1.2 蜜环菌菌种活化与培养 |
2.1.1.3 蜜环菌菌材的制备 |
2.1.1.4 天麻的室内栽培 |
2.1.2 天麻样品的采集 |
2.1.3 天麻样品转录组测序 |
2.1.4 荧光定量PCR引物设计及分析 |
2.1.5 天麻样品代谢组检测 |
2.1.6 MDA(丙二醛)的测定 |
2.1.7 H_2O_2 的测定 |
2.1.8 GSH(谷胱甘肽)的测定 |
2.1.9 淀粉的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天麻样品观察与采集 |
2.2.2 转录组数据分析 |
2.2.2.1 转录组测序数据过滤与组装 |
2.2.2.2 转录组测序数据基因功能注释 |
2.2.2.3 转录组基因差异筛选分析 |
2.2.2.4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分类和KEGG分析 |
2.2.2.5 关键差异基因筛选及相对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分析 |
2.2.3 代谢组数据分析 |
2.2.3.1 代谢物检测与分类 |
2.2.3.2 代谢物相对含量差异筛选分析 |
2.2.4 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 |
2.2.5 MDA(丙二醛)的测定 |
2.2.6 H_2O_2 的测定 |
2.2.7 GSH的测定 |
2.2.8 淀粉的测定 |
2.3 讨论 |
第三章 天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克隆及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仪器 |
3.1.2 引物设计 |
3.1.3 天麻总RNA 的提取及cDNA 的合成 |
3.1.4 巢式PCR扩增天麻SOD基因的未知片段 |
3.1.5 SOD未知片段的胶回收与克隆 |
3.1.6 SOD未知片段转化大肠杆菌并拼接 |
3.1.7 SOD基因全长克隆 |
3.1.8 SOD基因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
3.1.9 SOD原核表达重组蛋白的纯化 |
3.1.10 SOD酶活及酶学性质的检测分析 |
3.1.11 SOD蛋白序列分析 |
3.1.12 SOD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3.1.13 sod拟南芥纯化突变体的筛选 |
3.1.14 过表达SOD真核载体的拟南芥sod突变体转化 |
3.1.15 过表达SOD真核载体的蜜环菌转化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天麻SOD基因全长的获得 |
3.2.1.1 SOD未知片段的扩增与检测 |
3.2.1.2 SOD全长序列的拼接与扩增 |
3.2.2 天麻SOD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重组蛋白纯化 |
3.2.2.1 SOD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检测 |
3.2.2.2 SOD原核表达转化BL21 感受态诱导蛋白表达分析 |
3.2.2.3 SOD原核表达重组蛋白的纯化 |
3.2.3 天麻SOD酶活及酶学性质分析 |
3.2.3.1 SOD蛋白最适酶促反应温度 |
3.2.3.2 SOD蛋白促酶最适pH值 |
3.2.3.3 SOD蛋白的耐热性分析 |
3.2.3.4 金属离子对SOD蛋白活性的影响 |
3.2.4 天麻SOD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4.1 SOD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 |
3.2.4.2 SOD蛋白氨基酸组成及理化性质分析 |
3.2.4.3 SOD蛋白的疏/亲水性分析 |
3.2.4.4 SOD蛋白的磷酸化位点分析 |
3.2.4.5 SOD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 |
3.2.4.6 SOD蛋白的二级结构分析 |
3.2.4.7 SOD蛋白的三级结构分析 |
3.2.5 天麻SOD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农杆菌 |
3.2.5.1 入门载体pENTR2B-SOD的构建 |
3.2.5.2 过表达载体pH2GW7.0-35S-SOD的构建及转化农杆菌 |
3.2.6 超氧化物歧化酶突变体拟南芥的筛选及转化 |
3.2.6.1 超氧化物歧化酶突变体拟南芥的筛选 |
3.2.6.2 SOD过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花序及鉴定 |
3.2.7 SOD过表达载体转化蜜环菌及鉴定 |
3.3 讨论 |
第四章 天麻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克隆及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与载体 |
4.1.2 天麻总RNA 的提取及cDNA 的合成 |
4.1.3 GS基因巢式引物及全长扩增的设计 |
4.1.4 巢式PCR扩增天麻GS基因的未知片段 |
4.1.5 GS未知片段的胶回收与克隆 |
4.1.6 GS未知片段转化大肠杆菌并拼接 |
4.1.7 GS基因全长克隆 |
4.1.8 GS基因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
4.1.9 GS原核表达重组蛋白的纯化 |
4.1.10 GS酶活及酶学性质的检测分析 |
4.1.11 GS蛋白序列分析 |
4.1.12 GS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4.1.13 过表达GS真核载体转化蜜环菌及筛选转基因蜜环菌筛选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天麻GS基因全长的获得 |
4.2.1.1 GS未知片段的扩增与检测 |
4.2.1.2 GS长的拼接与扩增 |
4.2.2 天麻GS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重组蛋白纯化 |
4.2.2.1 GS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检测 |
4.2.2.2 GS原核表达转化BL21 感受态诱导蛋白表达分析 |
4.2.2.3 GS原核表达重组蛋白的纯化 |
4.2.3 天麻GS酶活及酶学性质分析 |
4.2.3.1 GS最适酶促反应温度 |
4.2.3.2 GS促酶最适pH值 |
4.2.3.3 GS耐热性分析 |
4.2.3.4 金属离子对GS活性的影响 |
4.2.4 天麻GS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2.4.1 GS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 |
4.2.4.2 GS蛋白氨基酸组成及理化性质分析 |
4.2.4.3 GS蛋白的疏/亲水性分析 |
4.2.4.4 GS蛋白的磷酸化位点分析 |
4.2.4.5 GS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 |
4.2.4.6 GS蛋白的二级结构分析 |
4.2.4.7 GS蛋白的三级结构分析 |
4.2.5 天麻GS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农杆菌 |
4.2.5.1 入门载体pENTR2B-GS的构建 |
4.2.5.2 过表达载体pH2GW7.0-35S-GS的构建及转化农杆菌 |
4.2.6 GS过表达载体转化蜜环菌及转基因蜜环菌的筛选鉴定 |
4.3 讨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表A |
附录B |
(3)QTRAP-LC-MS/MS定性定量检测天麻中6种活性成分方法的建立及云南省主产区天麻6种活性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天麻活性成分概况 |
1.2 药理作用 |
1.3 天麻的采收和加工的研究 |
1.4 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醛和巴利森苷等检测方法研究 |
1.5 样品的提取 |
1.6 样品前处理 |
2 研究意义 |
3 研究内容和目的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研究方法 |
2.1 仪器与设备 |
2.2 材料与试剂 |
2.3 QTRAP-LC-MS/MS检测方法的摸索 |
2.4 方法学考察 |
2.5 样品测定 |
2.6 不同产区活性成分的主成分分析评价 |
2.7 技术路线 |
2.8 质量控制 |
结果与分析 |
1 QTRAP-LC-MS/MS参数条件的优化 |
1.1 质谱条件的优化 |
1.2 色谱条件优化 |
1.3 前处理的优化 |
1.3.1 样品提取的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1.3.1.1 正交试验单因素实验优化 |
1.3.1.2 正交实验多指标综合评分结果 |
1.3.1.3 正交实验结果验证 |
1.3.2 样品净化方法的选择 |
1.3.3 前处理条件的确定 |
2 方法学考察 |
2.1 线性关系 |
2.2 加标回收率 |
3 检测结果 |
3.1 样品含量测定与分析 |
3.2 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创新性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天麻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天麻染色体有丝分裂期标本的制备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材料培养方法 |
1.2.2 染色剂的配制 |
1.2.3 镜检 |
2 标本制备方法的筛选 |
2.1 纺锤丝阻断剂的选择 |
2.2 解离试剂的筛选 |
2.3 染色剂的选择和染色时间的确定 |
3 结果 |
3.1 阻断剂筛选 |
3.2 解离剂筛选 |
3.3 染色剂筛选 |
3.4 制片方法的确定 |
4 讨论与分析 |
(5)制备天麻染色体有丝分裂中期标本的组织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材料培养方法 |
1.2.2 标本制备方法 |
1.3 制片 |
1.3.1 分裂中期细胞计数方法 |
1.3.2 制备染色体有丝分裂标本的组织及时间段优劣比较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组织部位制备天麻有丝分裂标本观察对比结果 |
2.2 天麻不同组织部位制备的标本难以程度结果 |
3 结论与分析 |
(6)云南昭通天麻真菌病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前言 |
2.兰科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进展 |
2.1 兰科植物由病原真菌引起的病害 |
2.2 兰科植物病害防治研究 |
3.天麻病原真菌的研究进展 |
3.1 天麻由病原真菌引起的病害 |
3.2 天麻真菌病害的研究 |
4.样品中有机物成分分析的方法 |
4.1 高效液相色谱法 |
4.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4.3 高速逆流色谱法 |
4.4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
5.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5.1 研究内容 |
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天麻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
前言 |
1.实验材料 |
2.实验器材和主要试剂 |
3.实验步骤与方法 |
3.1 天麻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
3.2 天麻病原菌分离菌株的鉴定 |
3.3 天麻真菌病害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3.4 天麻病原菌侵染性和致病力研究 |
3.5 接种发病后的再分离 |
3.6 彝良县天麻病原菌多样性调查 |
4.结果和讨论 |
4.1 天麻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 |
4.2 三株代表性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
4.3 天麻病原菌侵染性和致病力研究结果 |
4.4 彝良县天麻病原真菌的多样性研究 |
5.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天麻生长环境中的微生物种群变化 |
前言 |
1.实验材料 |
2.实验器材和试剂 |
3.实验步骤和方法 |
3.1 实验流程 |
3.2 分析流程 |
4.结果和讨论 |
4.1 样品的真菌多样性 |
4.2 样品的细菌多样性 |
5.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麻种植土壤中有机物分析 |
前言 |
1.实验材料 |
2.实验器材和主要试剂 |
3.实验步骤和方法 |
3.1 样品处理 |
3.2 样品检测 |
4.结果和讨论 |
4.1 周边土壤中有机物成分分析 |
4.2 坑下土壤主要有机物成分分析 |
4.3 天麻块茎下方土壤与其种植土坑土壤样品之间有机物的差异 |
5.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麻转录组分析 |
前言 |
1.实验材料 |
2.实验器材和主要试剂 |
3.实验步骤和方法 |
3.1 样品处理 |
3.2 样品RNA的提取和测序 |
4.结果和讨论 |
4.1 样品间相关性分析 |
4.2 样品间的基因表达量差异分析 |
4.3 表达差异分析比较 |
4.4 基因表达聚类分析 |
4.5 趋势分析 |
4.6 GO富集分析 |
5.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成果 |
致谢 |
(7)天麻优良杂交组合筛选及繁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项目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天麻简介 |
1.1.1 天麻的分布 |
1.1.2 陕西天麻道地性 |
1.2 天麻的主要药效成分 |
1.3 天麻的生活史 |
1.3.1 种子萌发阶段 |
1.3.2 原球茎的生长发育 |
1.3.3 米麻和白麻的生长发育 |
1.3.4 箭麻的生长发育 |
1.4 天麻栽培技术研究 |
1.4.1 菌材与天麻高产、稳产的关系 |
1.4.2 蜜环菌与天麻高产、稳产的关系 |
1.4.3 种麻密度及重量与天麻高产、稳产的关系 |
1.4.4 天麻栽培方式与天麻高产、稳产的关系 |
1.4.5 麻种与天麻高产、稳产的关系 |
1.4.6 管理方式与天麻高产、稳产的关系 |
1.5 天麻的物候期 |
1.6 天麻的生态学研究 |
1.6.1 天麻生长与海拔的关系 |
1.6.2 天麻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
1.6.3 天麻生长与坡向的关系 |
1.6.4 天麻生长与光照的关系 |
1.6.5 天麻生长与土壤的关系 |
1.7 天麻杂交育种 |
1.8 天麻的退化及防治 |
1.8.1 退化的症状 |
1.8.2 退化的原因 |
1.8.3 防治退化的措施 |
1.9 技术路线 |
1.9.1 研究内容 |
1.9.2 技术路线 |
1.10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不同种质天麻生殖生物学特性比较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天麻开花生物学特性 |
2.3.2 天麻花粉形态特征 |
2.4 讨论与小结 |
2.4.1 讨论 |
2.4.2 小结 |
第三章 天麻优良品种的筛选 |
3.1 引言 |
3.2 天麻杂交组合果实及种子形态特征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2.3 数据分析 |
3.2.4 结果与分析 |
3.3 天麻优良杂交组合筛选 |
3.3.1 试验材料 |
3.3.2 试验方法 |
3.3.3 数据分析 |
3.3.4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讨论 |
3.4.2 小结 |
第四章 天麻种苗质量标准制定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2.3 分级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天麻种苗分级指标的确定 |
4.3.2 天麻种苗初始分级 |
4.3.3 修正分级 |
4.3.4 天麻种苗临界值的确定 |
4.4 讨论与小结 |
4.4.1 讨论 |
4.4.2 小结 |
第五章 优质天麻种苗繁育条件的筛选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法 |
5.2.3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土壤类型对天麻种苗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
5.3.2 海拔高度对天麻种苗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
5.3.3 不同培育方式对天麻种苗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
5.4 讨论与小结 |
5.4.1 讨论 |
5.4.2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天麻共生菌生物学特性及天麻引种前后成分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蜜环菌研究进展 |
1.1 蜜环菌种类及分布现状 |
1.2 蜜环菌生物学特性 |
1.2.1 菌索特征 |
1.2.2 腐生性 |
1.2.3 好气性 |
1.2.4 发光性 |
1.2.5 生长条件 |
1.3 蜜环菌菌株鉴定的研究 |
1.4 蜜环菌化学成分的研究 |
1.5 蜜环菌菌索及其发酵液药理作用的研究 |
2 天麻研究进展 |
2.1 天麻种类及分布现状 |
2.2 天麻的特性 |
2.2.1 避光性 |
2.2.2 好气性 |
2.2.3 向湿性 |
2.3 天麻化学成分的研究 |
2.4 天麻药理作用的研究 |
2.5 天麻生活史 |
2.6 天麻及其伴生菌的研究 |
2.6.1 蜜环菌与天麻的共生关系 |
2.6.2 萌发菌与天麻的共生关系 |
2.7 天麻引种栽培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天麻共生菌的分离及鉴定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菌株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 |
1.4 培养基 |
2 实验方法 |
2.1 培养基制备 |
2.2 菌株分离纯化 |
2.3 天麻共生菌侵染实验 |
2.4 天麻共生菌的分子鉴定 |
2.4.1 真菌组DNA的提取 |
2.4.2 PCR扩增 |
2.5 测序 |
2.6 序列比较和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菌株分离纯化结果 |
3.2 菌株伴栽结果 |
3.3 测序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蜜环菌生物学特性及成分的对比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天麻共生菌的超微结构 |
2.1.1 样品的制备 |
2.1.2 12株供试菌株的培养及观察 |
2.2 12株供试菌菌索生长速度测量 |
2.3 12株供试菌菌丝菌索干重的比较 |
2.4 总萜含量测定 |
2.4.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4.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4.3 检测波长的选择 |
2.4.4 方法学考察 |
2.4.5 样品含量测定 |
2.5 总糖含量测定 |
2.5.1 粗多糖的提取 |
2.5.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5.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5.4 检测波长的选择 |
2.5.5 方法学考察 |
2.5.6 样品含量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蜜环菌A9的超微结构 |
3.3 12株供试菌株菌索生长速度及干重 |
3.4 12株供试菌株总萜及总糖含量测定结果 |
3.5 蜜环菌生物学特性与成分的相关性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蜜环菌A9培养条件的筛选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菌索培养方法 |
2.1.1 菌株活化 |
2.1.2 菌索培养 |
2.2 培养基种类的筛选 |
2.2.1 麦麸-葡萄糖培养基 |
2.2.2 PDA培养基 |
2.2.3 麦芽汁培养基 |
2.2.4 麦麸+锯末培养基 |
2.2.5 PDA+锯末培养基 |
2.2.6 麦芽汁+锯末培养基 |
2.2.7 麦麸+PDA+麦芽汁+锯末培养基 |
2.3 环境因子的筛选 |
2.3.1 pH值 |
2.3.2 温度 |
2.3.3 光照 |
2.4 营养因子的筛选 |
2.4.1 碳源 |
2.4.2 氮源 |
2.4.3 微量元素 |
2.4.4 维生素 |
2.5 菌体干重测定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培养基种类 |
3.1.1 麦芽汁培养基的筛选 |
3.1.2 综合培养基的筛选 |
3.2 环境因子对菌株A9生长的影响 |
3.2.1 pH值 |
3.2.2 温度 |
3.2.3 光照 |
3.3 营养因子对菌株A9生长的影响 |
3.3.1 碳源 |
3.3.2 氮源 |
3.3.3 微量元素 |
3.3.4 维生素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不同产地天麻引种前后成分含量变化 |
第一节 天麻引种前后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天麻样品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天麻样品处理 |
2.2 试验条件的选择 |
2.2.1 流动相的选择 |
2.2.2 提取溶剂的选择 |
2.2.3 提取方法的选择 |
2.2.3.1 溶剂浸提法 |
2.2.3.2 超声提取法 |
2.2.3.3 加热回流法 |
2.2.4 提取浓度的选择 |
2.3 色谱条件 |
2.4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5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6 方法学考察 |
2.6.1 线性关系的考察 |
2.6.2 精密度试验 |
2.6.3 稳定性试验 |
2.6.4 重复性试验 |
2.6.5 加样回收率试验 |
2.7 样品含量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天麻形态特征 |
3.2 天麻折干率的比较 |
3.3 引种对天麻有效成分的影响 |
3.3.1 引种前各产地天麻中有效成分的比较 |
3.3.2 引种后各产地天麻中有效成分的比较 |
3.3.3 引种前后各产地天麻中有效成分的比较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天麻引种前后元素的含量变化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天麻样品 |
1.2 实验仪器 |
1.2.1 仪器 |
1.2.2 仪器清洗 |
1.3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样品溶液的制备 |
2.1.1 预处理 |
2.1.2 消煮 |
2.1.3 定容 |
2.2 线性关系的考察 |
2.3 样品含量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引种对天麻元素含量的影响 |
3.2 天麻中有效成分及元素含量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 基本情况 |
2. 教育经历 |
3. 文章发表情况 |
4. 曾任职务及获奖情况 |
(9)天麻商品规格变迁及其经验鉴别术语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1 天麻商品规格与种质 |
1.1 清代以前以红天麻为商品主流 |
1.2 清代以后乌天麻逐渐成为主流商品之一 |
2 天麻的商品规格与采收时间 |
3 天麻的商品规格与加工 |
4 天麻的商品规格与不同产地 |
5 天麻传统经验鉴别术语的形成 |
6 经验鉴别术语与商品 |
6.1 与真伪鉴别有关的鉴别术语 |
6.2 与采收加工有关的鉴别术语 |
6.3 “鹦哥嘴”与“红小辫”辨析 |
7 讨论 |
7.1 天麻商品规格的演变 |
7.2 天麻的经验鉴别术语增多与伪品增多时期同步 |
7.3 经验鉴别术语与商品规格具有时代性 |
(10)江西罗霄山脉兰科植物区系及其生态地理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罗霄山脉地区自然概况 |
1.1.1 地理位置及地貌 |
1.1.2 气候条件 |
1.1.3 植被 |
1.2 兰科植物分类和系统学研究进展 |
1.3 兰科植物地理区系的研究进展 |
1.4 中国兰科植物保护现状 |
1.5 江西省兰科植物研究现状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8 技术路线 |
第2章 江西罗霄山脉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分布特点 |
2.1 实验方法 |
2.1.1 材料收集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江西罗霄山脉野生兰科植物物种资源 |
2.2.2 亚科内属和种的组成分析 |
2.2.3 水平分布 |
2.2.4 垂直分布 |
2.3 讨论 |
2.3.1 兰科植物种类组成及其特征 |
2.3.2 兰科植物空间分布特征 |
第3章 江西罗霄山脉野生兰科植物区系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属和种的地理成分分析 |
3.3 讨论 |
第4章 江西罗霄山脉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特征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保护区内兰科植物种间的比较 |
4.3 讨论 |
第5章 江西罗霄山脉新分布种及保护措施 |
5.1 新分布属 |
5.1.1 丹霞兰属(Danxiaorchis) |
5.1.2 萼脊兰属(Sedirea) |
5.2 新分布种 |
5.2.1 斑叶杜鹃兰 |
5.2.2 串珠石斛 |
5.2.3 带叶兰 |
5.2.4 台湾盆距兰 |
5.2.5 广东盆距兰 |
5.2.6 宋氏绶草 |
5.2.7 短茎萼脊兰 |
5.2.8 杨氏丹霞兰 |
5.3 兰科植物面临的主要威胁 |
5.4 保护区采取的保护区措施和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Ⅰ |
图解Ⅰ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国产天麻属植物的整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南部野生兰科植物多样性研究[D]. 刘昂.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低温胁迫对天麻生长影响及其SOD和GS基因克隆与功能鉴定[D]. 周春艳.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3]QTRAP-LC-MS/MS定性定量检测天麻中6种活性成分方法的建立及云南省主产区天麻6种活性成分分析[D]. 张志清.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4]天麻染色体有丝分裂期标本的制备方法[J]. 杨通静,桂阳,黄万兵,朱国胜.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0(06)
- [5]制备天麻染色体有丝分裂中期标本的组织筛选[J]. 杨通静,王沁.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0(05)
- [6]云南昭通天麻真菌病害的研究[D]. 田伟光. 云南大学, 2020(08)
- [7]天麻优良杂交组合筛选及繁育技术研究[D]. 梁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8]天麻共生菌生物学特性及天麻引种前后成分变化的研究[D]. 张琦.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9]天麻商品规格变迁及其经验鉴别术语形成[J]. 韩晓静,程铭恩,袁媛,桂双英,彭华胜. 中国中药杂志, 2020(11)
- [10]江西罗霄山脉兰科植物区系及其生态地理学特征[D]. 刘环. 南昌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