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凝-吸附法处理高浓度含氟磷废水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泽男[1](2021)在《化学结晶造粒流化床诱导结晶同步去除水中氟/钙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微量元素,在化工行业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氟元素主要存在氟矿石中,由于地下水长期对氟矿石进行冲刷、溶蚀,使氟矿石中的氟元素溶解到水中,造成区域性高含氟地下水,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传统除氟工艺存在能耗高、效率低等弊端。研究并开发同时去除水中的氟和钙硬度的技术与装备迫在眉睫,结晶造粒流化床是一种高效环保的技术。本研究基于结晶造粒流化床诱导结晶技术,研究了结晶造粒法除氟。针对高氟高硬度地下水进行研究,用氟磷酸钙结晶的方法达到除氟目的。本文重点研究了:(1)影响诱导结晶除氟效果的影响因素(pH、离子浓度、晶种类型)和动力学条件(上升流速、静床层厚度);(2)pH对结晶造粒流化床诱导结晶同步去除水中氟/钙效果的影响;(3)白云石晶种诱导结晶同步去除水中氟/钙机理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pH对磷灰石过饱和度指数(SI)影响最明显。氟磷酸钙(FAP)结晶的最佳pH在6.2~6.6,白云石晶种诱导结晶除氟效果最好,白云石方解石混合晶种次之,磷灰石、羟基磷酸钙(HAP)和方解石晶种除氟效果较差。(2)分别控制流化床和上向流过滤床内水的pH可以实现同步去除氟/钙的目的,向上向流过滤床内加入Na OH后,可以有效降低出水残留磷浓度,提高钙去除率。碱性条件下增加碳酸盐碱度会降低除氟效果不利于降低残留磷浓度。(3)白云石的pH调节作用使其具有良好的除氟效果。白云石表面溶解有利于形成FAP生长位点,促进FAP在其表面发生结晶。由于离子键的作用,其表面能吸附F-、PO43-、HPO42-等极性离子或分子,当反应动力(FAP-SI)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促进FAP在白云石晶种表面发生结晶。
魏利[2](2020)在《试论高浓度含氟含磷化工的废水处理》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化工行业的发展也在与时俱进,并在人们的生活中及工作生产中渗透,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受到高度重视。由于化工行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会释放废污水、废气体等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存在一定程度污染性。因此,将化工行业生产中出现的废水等进行精深处理,是各个化工企业的首要任务,其中主要将化工废水中的氟离子(F-)、磷酸氢根(HPO42-)、磷酸根(PO43-)的含量进行降低处理,由于处理过程存在较大难度,通过运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将化工生产中所含有高浓度的含氟含磷工业废水进行净化处理,使其中的氟、磷成分能符合我国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
石家豪[3](2020)在《镧复合改性粉煤灰处理含氟、磷模拟废水的研究》文中指出为解决水体中氟和磷污染的问题,本文采用多种改性方法对粉煤灰进行复合改性,筛选出镧复合改性粉煤灰(La-TFA),将其作为吸附剂探究其对废水中氟和磷的吸附性能,并采用高效吸附工艺中来去除氟和磷。将粉煤灰进行热改性后再进行化学改性,得到复合改性粉煤灰(La-TFA),并对改性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SEM、EDS、FTIR、XRD及Zeta电位对FA和La-TFA表征,结果表明La-TFA与FA相比,表面更加粗糙,球状结构被破坏,内部物质熔出,镧元素含量为5.76%,表面官能团数量及种类均发生变化,出现镧的化合物晶体结构。La-TFA对氟和磷的吸附量均远大于FA,在初始浓度为10mg/L的模拟废液中,La-TFA对氟和磷的去除率均可达到90%以上,在30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在p H小于5.0时La-TFA表面带正电荷,有利于La-TFA对氟和磷的吸附,在共存离子存在的条件下,对磷的影响大于对氟。La-TFA对氟和磷的吸附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且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拟合度较高,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对氟和磷的最大吸附量为16.83mg/g和26.78mg/g。La-TFA对氟和磷的吸附过程均是吸热的,且吸附能自发进行。将La-TFA用于高效吸附工艺,反应在高效吸附工艺反应器中进行。在单组分体系下建立高效吸附模型,通过响应曲面法计算模型参数,在稀释因子D为0.3,初始浓度10mg/L,投加量2.0g/L时,对氟和磷的去除率均比常规吸附工艺提高10%以上。在多组分体系下,La-TFA对氟磷混合溶液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吸附结果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拟合度较高,建立模型并通过响应曲面法计算参数,在D为0.6,投加量为3.6g/L,初始氟和磷浓度均为10mg/L时,对比常规吸附工艺,去除率提高18%以上,且高效吸附工艺可以使出水浓度恒定。
陈阳[4](2020)在《含氟矿井水除氟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含氟矿井水不仅影响矿井水的综合利用,也对周围水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本文分别研究了混凝法、吸附法和电絮凝法对矿井水除氟效果。本研究主要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以及响应面试验等方法,以氟离子的去除为主要检测指标,浊度为次要检测指标,研究了各因素对试验效果的影响。并给出了矿井水除氟工艺方案,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由混凝试验结果表明,以氟离子去除为主要指标时,混凝过程中四个因素的影响排序依次为pH、絮凝时间、助凝剂、混凝剂。混凝正交试验中,氟离子的最高去除率为59.43%,残余氟离子浓度为1.05mg/L,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CF-≤1mg/L)。但混凝试验对于浊度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可达到98%以上。故采用混凝法无法有效去除矿井水中的氟离子。(2)通过吸附试验对混凝出水的氟离子进一步处理。结果表明,氟化物去除效果影响较显着的因素为pH>时间>温度>吸附剂。最优方案为:吸附剂为羟基磷灰石粉末5g,pH为4,吸附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90min。吸附正交试验中,残余氟离子浓度为0.35~0.79mg/L,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CF-≤1mg/L)。改性原煤粉处理含氟矿井水研究发现,R2对于氟离子的吸附效果优于R1,其最高吸附容量可达到0.269mg/g,去除率为91.82%。对于矿井水中氟离子的吸附中,改性原煤粉R1和R2吸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故采用混凝—吸附法可以有效的去除含氟矿井水中的浊度和氟离子。(3)由电絮凝试验结果表明,选用了 Al-Al极板,电絮凝时间为40min时,以氟离子浓度为响应值,电絮凝反应过程中的三因素的显着性顺序为pH>极板间距>电流密度,而且极板间距和pH的交互作用较为显着。最佳运行条件是电流为0.75A,电流密度为3.22mA/cm2,极板间距为4.88cm,pH为5.09,模拟氟离子去除率为93.95%。在电絮凝除氟试验动力学特性研究中,其动力学特性总体符合—级动力学。在电絮凝响应面试验过程中,氟离子平均去除率为88.52%。其中氟离子最高去除率为92.72%,所对应的剩余氟离子最低浓度为0.19mg/L,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CF-≤1mg/L)。对于浊度的去除效果,其最高去除率为97.73%,浊度为40.1NTU,效果相对较差。故为了有效的去除含氟矿井中的浊度和氟离子建议采用混凝—电絮凝法。综上所述,在含氟矿井水的处理过程中,当悬浮物含量较低时,可采用吸附法或电絮凝法,且电絮凝法去除效果优于吸附法;当悬浮物含量较高时,可采用混凝—吸附法或混凝—电絮凝法。图[48]表[24]参[94]
陈乐[5](2020)在《煤矸石合成NaA沸石及对模拟含氟、含磷废水的吸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支柱,煤矸石作为煤炭的伴生物已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固体废弃物之一,对其进行合理高效的利用可缓解煤炭资源带来的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本文以煤矸石为原料,利用ICP-OES等表征方法对原料进行分析,确定了其具备用来制备沸石的基本成分;利用低温水热合成法制备出NaA沸石,在多种表征手段的辅助下,对沸石的最佳合成条件进行了选择和确定;通过XRD等五种表征方法对NaA沸石的结构及其形貌等进行了分析;确定了NaA沸石对F-、PO43-的吸附条件并分析探究其吸附机理。所得结论如下:(1)煤矸石制备NaA沸石的最佳条件为:煤矸石经破碎研磨后过筛,在750℃下焙烧2 h,通过添加硅源、碱和水调节nSiO2/nAl2O3=2.3,nNa2O/nSiO2=1.9,nH2O/nNa2O=45,于50℃下陈化1.5 h后于80℃下晶化7 h,经过滤水洗和干燥后即得NaA沸石;(2)表征分析:通过XRD图谱与标准卡片对比知合成产物为NaA沸石,通过SEM图谱可以看到产物是棱角分明、呈立方体结构的NaA沸石,由BET表征结果可知合成的沸石中同时存在微介孔结构,孔容为0.029 cm3/g,比表面积为4.067 m2/g;(3)NaA沸石吸附F-的最佳条件为:将0.15 gNaA沸石投入到浓度为15 mg/L含氟溶液中,调节溶液pH值至6.00,室温下在230r/min震荡60 min,此时NaA沸石对F-的吸附量和去除率分别为4.91mg/g和98.11%;(4)NaA沸石吸附PO43-的最佳条件为:将0.20 gNaA沸石投入到浓度为25 mg/L含磷溶液中,在原溶液pH下(4.40),室温下在230 r/min震荡180 min,此时NaA沸石对PO43-的吸附量和去除率达分别为6.17 mg/g和98.78%;(5)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沸石吸附模拟废水的动力学试验数据的拟合结果显示:NaA沸石对F-、PO43-的吸附分别在60 min和180 min达到吸附平衡。准二级模型与吸附动力学过程的拟合相关性较高(R2>0.9991),通过此模型得到饱和吸附量的计算值qe(F-:4.99 mg/g、PO43-:6.41 mg/g)与实验值Qe,exp(F-:4.91 mg/g、PO43-:6.17 mg/g)接近,表明化学吸附可能是影响NaA沸石对F-、PO43-的吸附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颗粒内扩散模型拟合结果表明NaA沸石对F-、PO43-的吸附受表面扩散和颗粒内扩散的影响。(6)等温吸附模型对沸石吸附模拟废水的等温吸附试验数据的拟合结果显示:适宜用Langmuir模型(R2:0.9986和0.9988)对NaA沸石对F-、PO43-的吸附行为进行描述,表明沸石对氟、磷的吸附主要是单分子层吸附。平衡参数RL的范围为0.0191~0.3279和0.0162~0.0897,其值均在0~1,表明其吸附较易进行;(7)通过煤矸石与NaA沸石对F-、PO43-的吸附比较可知,NaA沸石对F-、PO43-的吸附量与原煤矸石相比提高了35倍,说明合成的沸石对F-、PO43-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张陆军[6](2020)在《磷化工废水同步除磷脱氟的LDHs药剂组合强化混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流域围绕磷矿开采的相应磷化工产业非常发达,自2016年以来,总磷成为长江流域主要污染因子,长江流域总磷污染最为严重的前30个断面,上游分布有21个断面(占70%)。其中有3个断面在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乌江水系。据贵州环保厅的监测表明,乌江流域已经成为了贵州最严重的水污染流域,最大的问题是总磷和氟化物超标,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威胁人们健康。如何有效治理磷、氟的水环境污染已成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新挑战。磷化工生产性综合废水与受该产业污染的地下水的最大特点是酸性(pH≤6)、并且存在大量共存离子:SO42-和Ca2+、Mg2+等。溶液中的主要污染物氟、磷还具有多种形态,如F-、SiF62-、HPO42-、H2PO4-、PO43-。以混凝-沉淀-过滤为主要操作单元的石灰可以去除其中的大部分磷、氟形态物,但若要进一步地深度净化以满足日趋严格的水质标准则相当困难。采用多级水处理装置串联,分步深度除磷脱氟以达到相关水质标准,是目前的一种处理路径。但多级水处理需要重复设备投资、增加占地面积、增大动力消耗、升高运行成本,显然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强化混凝主要是对现有水处理设施的改进和提高,通过混凝剂的优化和pH值的控制来实现。这应该是最大化去除目标污染物,最小化生产成本的另一种处理路径。强化混凝的核心在于混凝剂的筛选与开发、加强混凝过程中水体颗粒物的相互作用;以及絮体结构的形成和强度;而这对于后续的固液分离则具有显着的决定意义。以工业聚合氯化铝和石灰为原料,采用“簇-核自组装一步法”,在室温强搅拌条件下,经济有效地合成了Ca/Al摩尔比分别为2:1、3:1和4:1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并利用XRD,FT-IR和SEM-EDS等对实验合成的不同Ca/Al摩尔比的产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证实合成的产物为氯化物型Ca-Al LDHs。对比研究表明,合成Ca/Al摩尔比为2:1的Ca-Al LDHs产物同步深度去除水体中磷和氟的性能更好。以Ca/Al摩尔比为2:1的Ca-Al LDHs药剂组合强化混凝(Ca-Al LDHs+石灰+聚合氯化铝铁(PAFC))对含有下列酸性混合物:HF、H2SiF6和H3PO4的合成废水以及受磷化工污染的地下水与生产性综合废水中氟、磷这两类目标物的同步深度去除进行了研究,并与石灰的处理结果进行了比较。分别考察了投加量、溶液反应过程pH值、共存阴离子SO42-和共存阳离子Ca2+、Mg2+对石灰与Ca-Al LDHs药剂组合强化混凝中磷、氟两类目标污染物同步去除的影响;对于石灰,溶液反应pH值在7.0~10.0之间时,对磷的同步去除率稳定在89.68~96.89%、对氟的同步去除率稳定在49.22~57.85%之间;而用Ca-Al LDHs药剂组合强化混凝,溶液反应pH值在5.0~9.0之间时,对磷的同步去除率稳定在98.87~99.99%、对氟的同步去除率稳定在87.02~96.75%之间。Ca-Al LDHs药剂组合强化混凝中各有效组分对磷化工综合废水中的主要污染成分F的最佳同步去除pH值在5-8区间;对磷化工综合废水中的主要污染成分P的最佳同步去除pH值在6-10区间。由此,实现了对磷化工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磷和氟的同步去除的最佳pH值在中性pH值区间的重叠。Ca-Al LDHs药剂组合强化混凝的“协同效应”强化了各官能团(离子/基团)在酸性pH值范围的脱氟与在碱性pH值范围的除磷性能,Ca-Al LDHs药剂组合强化混凝对混凝单元操作的强化目标得以实现。而通过对所用药剂絮体的ζ电位测定,发现Ca-Al LDHs药剂组合强化混凝所得絮体的表面电荷受控于其自身的ζ电位,使得Ca-Al LDHs药剂组合强化混凝所得絮体在pH值5-9区间的表面都带正电荷;这个现象表明,药剂组合絮体主要通过静电相互吸引,它们的絮体结构强度难以满足后续的固液分离。为此,选用阳离子絮凝剂替换了石灰所用的阴离子絮凝剂,形成了体积大、强度高的絮团。对沉淀分离单元的强化也得到实现。基于这些研究结果,本论文提出了由Ca-Al LDH—石灰乳(中和、补充Ca2+以强化在碱性环境下的除P)—Al-Fe-Ca聚合氯化铝铁(强化在酸性环境下的脱F)的Ca-Al LDHs药剂组合强化混凝来实现对混凝单元中含磷、含氟废水中P、F的连续同步深度去除;通过改用阳离子絮凝剂对沉淀单元中细微颗粒物的强化分离的强化混凝。对这些废水在Ca-Al LDHs药剂组合强化混凝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絮体进行了XRD、FT-IR和SEM表征分析,提出了Ca-Al LDHs药剂组合强化混凝对含磷、含氟废水中P、F的连续同步深度去除随pH值变化的过程机理。受污染的地下水中的磷和氟被去除并达到国家《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的特别排放标准P<0.5 mg·L-1、F<2 mg·L-1;生产性综合废水达到国家《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排放标准P<0.5 mg·L-1、F<6mg·L-1,并满足该磷化工企业的循环使用的标准。
晁夫奎[7](2020)在《高浓度含氟工业废水综合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内外含氟工业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沉淀法、吸附法、电化学法、反渗透法、离子交换法及气浮法等,其中使用最广泛的为化学沉淀法。在实际运行中,中高浓度含氟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大多采用钙盐混凝沉淀工艺,然而该工艺只有在加大投药量以及加强人工监控力度的条件下才能勉强实现达标排放。不仅如此,采用传统钙盐混凝沉淀工艺处理高浓度含氟工业废水,还存在氟化钙污泥产生量大、含水率高、综合利用有限且处理处置困难等弊端。鉴于此,本研究以市场需求广泛且附加值较高的冰晶石为目标产品,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和现场中试实验,探索了从高浓度含氟工业废水中回收氟资源并副产冰晶石以及加载絮凝处理剩余含氟废水的工艺条件,同时制备出满足国标要求的冰晶石产品,从而为高浓度含氟工业废水综合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提供一条新途径。本研究首先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对影响冰晶石回收处理初始含氟废水实验效果的反应物系及关键工艺参数进行考察研究,以确定从含氟废水中回收氟资源并副产冰晶石的适宜反应物系及反应条件。然后,再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对影响传统钙盐混凝法去氟效果的反应物系及关键工艺参数进行考察研究,以确定钙盐混凝法处理冰晶石回收后剩余含氟废水的适宜反应物系及反应条件。最后,再以某四氟乙烷装置废气洗涤塔排放的高浓度含氟工业废水为研究对象,引入加载絮凝工艺,补充探索在中试放大条件下从高浓度含氟工业废水中回收氟资源并副产冰晶石以及加载絮凝处理剩余含氟废水的工艺条件。根据中试实验结果,从高浓度含氟工业废水中回收氟资源并副产冰晶石以及加载絮凝处理剩余含氟废水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原水进水流量控制在80L/h左右,进水氟离子浓度控制在5000mg/l以内,在保证晶种(内源性晶种)停留时间在28h以上的前提下,以组合体系的Na OH+Na Al O2作沉淀剂(Na:A1:F=3:1:6)进行结晶反应,同时控制结晶反应温度为35℃、反应p H值为5.0~7.0;回收氟资源后的剩余含氟废水中,以钙氟离子摩尔比1.0~1.5投加钙盐沉淀剂,并控制沉淀反应p H值为11.5~12.5,同时污泥回流比控制在40%左右;另外,在混凝过程中,分别以0.2mmol/l和2mg/l投加三氯化铁混凝剂和聚丙烯酰胺助凝剂,并控制混凝反应p H值为7.5~8.5。本论文有21幅图,13个表,82篇参考文献。
伍敏瞻[8](2020)在《水体突发铍污染应急处理试验研究》文中指出铍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被列为一类污染物,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排放限值为0.002mg/L,对人体具有剧毒性。水体突发铍污染事件一般由可溶于水的铍化合物所致,主要来源于煤矿燃烧和其他使用铍的工业违规排放,一旦发生,将对生态环境、人群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常规无机混凝剂如铝盐和铁盐、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如聚铝和聚铁、有高比表面积的不溶性固体吸附材料如活性炭和硅藻土等都是可用于去除水中Be2+的备选材料。本论文以Be2+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氯化铁、聚合硫酸铁、聚合硫酸铝、聚合氯化铝、蒙脱土粉、活性炭粉、高岭沸石粉及硅藻土粉等对水体铍污染应急处理的效果,筛选出不同工艺下的水体突发铍污染应急处理材料的品种、用量及工艺参数,并研究不同组合工艺下的最佳工艺参数及含铍絮体、含铍吸附材料的稳定性。单独采用混凝沉淀工艺及吸附工艺处理含铍废水时,聚合氯化铝及蒙脱土粉对Be2+的去除效果最好。考察不同因素如pH值、处理材料投加量、反应时间、温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得pH值对混凝或吸附除铍影响最大,反应温度对吸附除铍影响最小。综合考虑经济成本及处理效果,聚合硫酸铝是混凝除铍最佳药剂,高岭沸石粉是吸附除铍最佳材料。常温状态下(25℃),处理0.50mg/L含铍废水,调节溶液初始pH为8,投加0.15g/L的聚合硫酸铝,反应6min,调节出水pH为7,静置沉降10min,对Be2+的去除率为98.01%;常温状态下(25℃),处理0.50mg/L含铍废水,调节溶液初始pH为8,投加2g/L的高岭沸石粉,在10min时对Be2+的去除率达92.36%。含铍聚合硫酸铝絮体及含铍高岭沸石粉稳定性受pH影响大,受扰动工况影响小。虽然单一的混凝及吸附工艺对铍离子的去除有显着的效果,但是出水Be2+浓度仍未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使用单一工艺中最佳材料聚合硫酸铝及高岭沸石粉的二次混凝工艺、先混凝后吸附工艺、先吸附后混凝工艺、同步混凝吸附工艺均提高了Be2+的去除率。其中先吸附后混凝工艺对Be2+的去除效果最好,常温状态下(25℃),处理0.50mg/L含铍废水,先投加2g/L高岭沸石粉,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进行吸附处理后,取上清液投加0.075g/L聚合硫酸铝,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进行混凝处理后剩余Be2+浓度为0.0044mg/L,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可作为水体突发铍污染应急处理工艺。
李秀[9](2020)在《改性废石对选矿废水中砷和氟的吸附行为及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砷和氟污染水资源是世界环境面临的问题,水中含砷和氟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严重威胁,世界上的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研究以去除水中的砷和氟,降低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在众多去除水体中砷和氟的方法中,吸附法以污染小,操作简单,吸附速度快,吸附剂种类多等优点,成为运用最广泛的砷、氟共除方法。论文以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采矿剥离废石和多金属选矿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改性试验确定废石的最佳改性条件,进行改性废石对废水中砷、氟的吸附性能研究,提出可能的砷、氟去除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考察废石的物理及化学性质,通过XRD、XRF、SEM、BET等手段对废石进行表征,确定了废石主要含量为斜绿泥石、伊利石、白云母等。废石表面平滑,是层状结构,且层与层之间紧密相叠。原废石中粒度大于0.9mm的占总量的71.37%,比表面积为1.169m2/g。(2)为扩大废石的吸附容量,通过改性条件实验,研究改性盐种类、药剂摩尔比、改性液陈化时间、改性固液比和改性温度等因素对改性废石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改性剂盐种类为Al2(SO4)3,药剂OH-与Al3+摩尔比是6.4时最佳,改性液陈化72小时改性效果最好,改性液与废石的固液比是1:63,温度影响较小,室温条件下就能达到改性要求。(3)采用改性后的废石,研究废石粒度、投加量、吸附温度和废水p H对废石去除砷和氟的影响,通过试验发现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废石粒度越细、投加量越多,砷和氟的去除率越高;吸附过程的温度影响较小,废水p H则是中性条件下去除效果最佳。在废石粒度为75μm~45μm、投加量为10g/L、吸附温度为25℃、废水p H值为7(初始p H)的最佳条件下吸附反应60min后,砷吸附量为0.0461mg/g,氟吸附量为0.427mg/g,除砷率和除氟率分别达到了98.13%、86.13%。(4)从动力学和热力学模型拟合结果可知,除砷反应用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的拟合度更高,等温模型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均能较描述除砷反应过程,说明废石吸附除砷反应过程应该是一个化学吸附为主的过程。除氟反应数据用二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度远高于一级动力学拟合度,等温模型除氟反应过程则是用Langmuir模型拟合效果更好。通过对比拟合结果可知,改性废石对废水中砷的吸附能力比对氟的吸附能力更强,吸附速率也更快。(5)通过SEM、XPS等探讨废石改性及吸附前后的微观改变,结果显示废石改性后层间距变大,整体松散,孔径面积增加。废石改性后表面电性由负变正,更易与水中的H2AsO4-、AsO43-、HAsO42-和F-等负离子发生反应。吸附后废水中砷酸根和氟离子取代了废石表面的-OH,发生配体交换。吸附作用机制是配体交换和静电吸附共同作用。
宫奕波[10](2019)在《混凝吸附-络合超滤组合工艺对突发性镉污染水的去除效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迅猛发展,镉的应用和废水镉治理无法同步,突发性重金属镉污染事件频繁爆发。络合超滤工艺虽能处理突发性重金属镉污染水,但膜污染问题及对于高浓度突发性重金属镉污染水处理能力有限的问题一直制约着其更广泛的应用,需要进行工艺组合来寻求高效除Cd2+的方法。混凝和粉末活性炭吸附工艺被认定为两大类关键的应急净水技术。因此本实验采用混凝吸附-络合超滤组合工艺对模拟超标100倍的突发性镉污染原水进行处理,探究能使出水镉达标和减缓超滤膜污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突发性重金属镉污染水处理的工程实践提供依据。实验首先通过改变混凝剂种类、混凝剂投加量、吸附剂投量、吸附时间、Cd2+初始浓度等条件,从样品UV254值、重金属镉去除率入手,研究混凝吸附工艺的最佳处理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单独混凝时抵抗负荷能力最强混凝剂为PACl,最佳投药量为20mg/L;PAC单独吸附的最佳投药量为50mg/L,最佳吸附时间为30min;先吸附后混凝时有机物去除率和重金属镉去除率都最大。因此混凝吸附工艺的最佳投加方式为先吸附后混凝。选用聚丙烯酸钠作为络合剂,考察在反应体系pH值、腐殖酸浓度、进水浊度、Cd2+初始浓度以及共存阳离子浓度改变时,单独吸附-混凝工艺、单独络合超滤工艺以及组合工艺对模拟突发性重金属镉污染原水的重金属镉截留率、出水水质及絮体形态特征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d2+截留率基本随pH值增加而增大,当pH=7时,组合工艺使出水镉达标排放,且此时UV254和TOC去除率最大、出水浊度最小、絮体平均粒径最大,混凝效果最好,故pH=7为最佳工艺工艺条件;腐殖酸浓度的增加,会使三种方式处理突发性重金属镉污染水的Cd2+截留率逐渐减小;高岭土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在无药剂投加时其对金属镉就有一定的去除作用,随着进水浊度的增加,Cd2+的截留率增大;初始Cd2+浓度变化对金属Cd2+的截留率有较大影响,但对UV254、TOC去除率影响不大;三种方式下Na+和Ca2+浓度的增大均使金属Cd2+截留率减小。其中Na+的影响程度小于Ca2+。离子强度较强时,组合工艺仍可使出水镉达标排放;但对于Ca2+浓度增大的原水,组合工艺无法使出水镉达标。最后实验考察了各工艺条件下超滤所产生的膜渗透比通量变化和膜可逆污染程度变化,并运用扫描电镜(SEM)观测了膜表面的滤饼层形态特征。同时还发现疏水性较弱的PES超滤膜和疏水性较强的PVDF超滤膜在处理不同浓度突发性重金属镉污染水时出水浊度相差不大、UV254去除率基本无差别、对重金属镉截留率并无影响。但PES材质超滤膜的TOC去除率要大于PVDF材质超滤膜的TOC去除率;PES膜表面滤饼层比PVDF膜表面滤饼层更加密实,膜孔堵塞较为严重,不可逆污染较多;PVDF膜表面滤饼层较厚,但滤饼层结构较为疏松,孔隙率高透水性强,因此膜总污染较大,且多为浓差极化和凝胶层阻力引起的可逆膜污染,水力反冲洗作用即可消除掉。
二、混凝-吸附法处理高浓度含氟磷废水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混凝-吸附法处理高浓度含氟磷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化学结晶造粒流化床诱导结晶同步去除水中氟/钙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背景 |
1.2.1 水中氟的来源 |
1.2.2 国内外氟污染现状 |
1.2.3 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1.3 水中除氟技术研究综述 |
1.3.1 吸附法 |
1.3.2 化学沉淀法 |
1.3.3 混凝沉淀法 |
1.3.4 膜技术除氟法 |
1.3.5 结晶造粒流化床法 |
1.4 羟基磷酸钙结晶法除磷工艺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装置 |
2.1.1 烧杯试验装置 |
2.1.2 小试试验装置 |
2.2 试验水质及配置方法 |
2.2.1 试验水质 |
2.2.2 配制方法 |
2.3 试验材料和检测方法 |
2.3.1 试验药剂 |
2.3.2 试验仪器 |
2.3.3 试验材料 |
2.3.4 检测方法 |
3 结晶造粒流化床除氟影响因素研究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验方法 |
3.2.1 磷灰石过饱和度影响因素模拟计算 |
3.2.2 流化床运行水质、水力条件 |
3.3 结果分析 |
3.3.1 离子浓度和pH对磷灰石过饱和度的影响 |
3.3.2 不同晶种对流化床诱导结晶除氟效果的影响 |
3.3.3 上升流速对流化床诱导结晶除氟效果的影响 |
3.3.4 进水pH对流化床诱导结晶除氟效果的影响 |
3.3.5 静床层厚度对流化床诱导结晶除氟效果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控制溶液pH同步除氟/钙试验研究 |
4.1 试验目的 |
4.2 试验方法 |
4.2.1 烧杯试验 |
4.2.2 小试试验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HAP和FAP结晶过程研究 |
4.3.2 加NaOH调整出水pH对流化床除氟效果的影响 |
4.3.3 加NaOH&Na_2CO_3调整出水pH对流化床除氟效果的影响 |
4.3.4 流化床出水加入NaOH前后沿程除氟效果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白云石晶种诱导结晶除氟机理研究 |
5.1 前言 |
5.2 试验方法 |
5.2.1 诱导结晶除氟烧杯试验 |
5.2.2 晶种除氟效果与pH之间的关系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白云石pH调节作用研究 |
5.3.2 反应前后晶种结晶情况分析 |
5.3.3 结晶反应前后晶种粒径研究 |
5.4 白云石晶种诱导结晶除氟反应过程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发表学术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2)试论高浓度含氟含磷化工的废水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化工废水的处理意义 |
二、化工废水中高浓度氟、磷成分的相互作用及基本原理 |
三、高浓度含氟含磷化工废水有效处理方式 |
(一)运用吸附方式和化学、混凝沉淀结合方式 |
(二)运用石灰石处理方式 |
四、结语 |
(3)镧复合改性粉煤灰处理含氟、磷模拟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氟、磷废水的来源和危害 |
1.1.1 氟、磷废水的来源 |
1.1.2 氟、磷废水的危害 |
1.2 去除水体中氟、磷的方法 |
1.2.1 氟的去除方法 |
1.2.2 磷的去除方法 |
1.3 吸附法的研究现状 |
1.3.1 吸附剂的选择 |
1.3.2 粉煤灰的改性方法 |
1.3.3 常规吸附工艺 |
1.3.4 高效吸附工艺 |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 吸附材料的制备 |
2.3 模拟废水的配置 |
2.4 实验方法 |
2.5 高效吸附实验方法 |
2.6 氟和磷含量的测定 |
第三章 吸附剂的筛选及表征 |
3.1 不同改性方法下材料的吸附性能 |
3.2 La-TFA的制备条件优化 |
3.2.1 镧浓度的影响 |
3.2.2 改性时间的影响 |
3.3 吸附剂的表征 |
3.3.1 SEM及能谱分析 |
3.3.2 FTIR分析 |
3.3.3 XRD分析 |
3.3.4 Zeta电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a-TFA吸附氟、磷性能的研究 |
4.1 影响因素 |
4.1.1 初始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4.1.2 投加量与去除率的关系 |
4.1.3 吸附时间 |
4.1.4 溶液的pH |
4.1.5 共存离子 |
4.1.6 再生性能 |
4.2 吸附动力学 |
4.2.1 拟一级动力学模型 |
4.2.2 拟二级动力学模型 |
4.2.3 颗粒内扩散模型 |
4.3 等温吸附线 |
4.3.1 Langmuir吸附等温式 |
4.3.2 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 |
4.4 吸附热力学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单组分体系高效吸附工艺理论计算 |
5.1 模型的建立 |
5.2 模型参数的确定 |
5.3 单组分体系高效吸附工艺试验验证 |
5.4 不同工艺除氟效果的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氟、磷混合废水吸附试验 |
6.1 动力学和热力学实验 |
6.2 多组分体系高效吸附工艺理论计算 |
6.2.1 模型参数的确定 |
6.2.2 模型的建立 |
6.3 多组分体系高效吸附工艺试验验证 |
6.4 两种吸附工艺去除氟和磷效果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4)含氟矿井水除氟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沉淀法 |
1.4.2 电絮凝法 |
1.4.3 吸附法 |
1.4.4 膜处理法 |
1.4.5 离子交换法 |
1.4.6 组合工艺除氟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仪器与装置 |
2.2 试验药品 |
2.3 试验材料 |
2.4 试验方案 |
2.4.1 原水采集与分析 |
2.4.2 混凝试验 |
2.4.3 吸附试验 |
2.4.4 电絮凝试验 |
2.5 试验数据分析 |
3 混凝沉淀法处理含氟矿井水试验研究 |
3.1 混凝单因素试验 |
3.1.1 混凝剂对氟离子和浊度去除效果的影响 |
3.1.2 助凝剂对氟离子和浊度去除效果的影响 |
3.1.3 pH对氟离子和浊度去除效果的影响 |
3.1.4 絮凝时间对氟离子和浊度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 混凝正交试验 |
3.2.1 混凝正交试验结果 |
3.2.2 混凝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吸附法处理含氟矿井水试验研究 |
4.1 常用吸附剂对氟离子吸附单因素试验 |
4.1.1 常用吸附剂对氟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 |
4.1.2 投加量对氟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 |
4.1.3 pH对氟离子除氟效果的影响 |
4.1.4 吸附时间对氟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 |
4.1.5 吸附温度对氟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 |
4.2 吸附正交试验 |
4.2.1 吸附正交试验结果 |
4.2.2 吸附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4.3 吸附动力学试验 |
4.4 改性原煤粉处理含氟矿井水研究 |
4.4.1 投加量对氟离子吸附效果的影响 |
4.4.2 pH对氟离子吸附效果的影响 |
4.4.3 温度对氟离子吸附效果的影响 |
4.4.4 吸附时间对氟离子吸附效果的影响 |
4.4.5 改性原煤粉吸附动力学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电絮凝法处理含氟矿井水试验研究 |
5.1 电絮凝单因素试验 |
5.1.1 pH对电絮凝除氟效果的影响 |
5.1.2 电流密度对电絮凝除氟效果的影响 |
5.1.3 时间对电絮凝除氟效果的影响 |
5.1.4 极板间距对电絮凝除氟效果的影响 |
5.1.5 极板材料对电絮凝除氟效果的影响 |
5.2 电絮凝除氟响应面曲线 |
5.2.1 响应面试验结果 |
5.2.2 响应面试验结果分析 |
5.3 电絮凝除氟动力学特性 |
5.4 含氟矿井水除氟工艺比较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煤矸石合成NaA沸石及对模拟含氟、含磷废水的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煤矸石研究现状与应用简述 |
1.2.1 煤矸石来源 |
1.2.2 煤矸石的组成及分类 |
1.2.3 煤矸石的特性 |
1.2.4 煤矸石的危害 |
1.2.5 煤矸石的研究现状 |
1.3 沸石概述 |
1.3.1 沸石的定义 |
1.3.2 沸石分子筛的类型与结构 |
1.3.3 沸石的主要合成方法简介 |
1.3.4 沸石的性能与应用 |
1.4 磷的简述 |
1.4.1 水中磷的来源、存在形态及危害 |
1.4.2 除磷方法简述 |
1.4.3 除磷材料及处理现状 |
1.5 氟的简述 |
1.5.1 氟的来源及危害 |
1.5.2 除氟方法简述 |
1.6 研究意义、目的及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目的 |
1.6.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化学试剂 |
2.2 技术路线图 |
2.3 实验内容 |
2.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3.2 沸石的制备 |
2.3.3 产物的表征 |
2.3.4 吸附试验 |
2.3.5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三章 NaA沸石的制备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煤矸石原样的表征 |
3.2.1 原样化学成分分析 |
3.2.2 原样的TG-DSC分析 |
3.2.3 原样的XRD分析 |
3.2.4 原样的SEM分析 |
3.3 NaA沸石的制备条件探究 |
3.3.1 焙烧温度的选择和确定 |
3.3.2 硅铝比的选择和确定 |
3.3.3 钠硅比的选择和确定 |
3.3.4 水钠比的选择和确定 |
3.3.5 陈化时间的选择和确定 |
3.3.6 晶化温度的选择和确定 |
3.3.7 晶化时间的选择和确定 |
3.4 NaA沸石的表征 |
3.4.1 NaA沸石红外分析 |
3.4.2 NaA沸石XRD分析 |
3.4.3 NaA沸石SEM分析 |
3.4.4 NaA沸石EDS分析 |
3.4.5 NaA沸石BET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aA沸石对F~-、PO_4~(3-)的吸附试验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吸附动力学模型 |
4.4 等温吸附模型 |
4.5 吸附试验 |
4.5.1 沸石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5.2 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5.3 溶液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5.4 震荡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5.5 煤矸石原样与合成沸石吸附效果比较 |
4.6 结果与讨论 |
4.6.1 沸石投加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6.2 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6.3 溶液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6.4 震荡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4.6.5 吸附效果比较 |
4.7 吸附动力学研究 |
4.7.1 吸附动力学试验 |
4.7.2 吸附动力学曲线 |
4.7.3 吸附动力学拟合 |
4.8 等温吸附研究 |
4.8.1 等温吸附试验 |
4.8.2 等温吸附曲线 |
4.8.3 吸附等温方程拟合 |
4.9 吸附前后EDS分析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磷化工废水同步除磷脱氟的LDHs药剂组合强化混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含磷氟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
1.2.1 水环境中磷氟的来源 |
1.2.2 水环境中磷的形态及危害 |
1.2.3 水环境中氟的形态及危害 |
1.3 含磷氟废水的处理方法 |
1.3.1 混凝沉淀法 |
1.3.2 离子交换法 |
1.3.3 吸附法 |
1.3.4 膜分离技术 |
1.3.5 化学沉淀法 |
1.4 Ca-Al LDH结构及应用简介 |
1.4.1 Ca-Al LDHs的结构 |
1.4.2 Ca-Al LDHs的合成 |
1.4.3 Ca-Al LDHs在处理磷氟领域的应用 |
1.5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1 Ca-Al LDH和石灰、聚合氯化铝铁药剂组合与强化混凝的提出 |
1.5.2 实验研究内容 |
1.5.3 Ca-Al LDH药剂组合强化混凝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实验内容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设备与仪器 |
2.1.2 实验药剂 |
2.2 Ca-Al LDHs的合成及表征 |
2.2.1 Ca-Al LDHs的合成 |
2.2.2 Ca-Al LDHs处理后絮体的表征方法 |
2.3 聚合氯化铝铁(PAFC)的合成 |
2.4 实验方法 |
2.4.1 溶液中磷、氟浓度分析测定方法 |
2.4.2 磷、氟同步去除沉淀实验 |
2.5 实际废水的同步去除实验 |
第三章 石灰与Ca-Al LDHs药剂组合强化混凝处理混合溶液中的磷氟 |
3.1 引言 |
3.2 石灰处理含磷氟混合溶液中的磷、氟 |
3.2.1 石灰添加量对同步除磷脱氟的影响 |
3.2.2 反应pH值对同步除磷脱氟的影响 |
3.2.3 共存干扰离子对同步除磷脱氟的影响 |
3.3 Ca-Al LDHs药剂组合强化混凝处理溶液中的磷和氟 |
3.3.1 不同Ca/Al比的LDHs药剂组合强化混凝同步除磷脱氟的影响 |
3.3.2 Ca-Al LDHs药剂组合强化混凝的添加量对同步除磷脱氟的影响 |
3.3.3 反应pH值对同步除磷脱氟的影响 |
3.3.4 共存干扰离子对同步除磷脱氟的影响 |
3.4 对实际生产废水中的磷氟同步去除的试验 |
3.4.1 控制过程pH值的同步去除试验 |
3.4.2 未控制过程pH值的同步去除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处理所得絮体的ζ电位作用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各药剂与Ca-Al LDHs药剂组合强化混凝所得絮体的ζ电位 |
4.3 .絮凝剂分别与石灰、Ca-Al LDHs药剂组合强化混凝所得絮体的ζ电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际废水中磷氟的处理 |
5.1 引言 |
5.2 药剂 |
5.3 搅拌装置的相似性选择、搅拌强度G及停留时间校核 |
5.3.1 反应器放大的几何相似 |
5.3.2 平均速度梯度G与搅拌强度GT值的校核 |
5.3.3 斜管沉降池停留时间 |
5.3.4 阳离子絮凝剂对药剂组合絮体在沉淀池中的强化分离 |
5.4 工程反应器中液体相反应pH值的非均匀性 |
5.5 工业级药剂组合对实际废水中磷氟的同步去除试验 |
5.6 工业化装置同步去除试验 |
5.7 工业级药剂组合强化混凝所得含磷氟絮体的ζ电位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机理探讨 |
6.1 引言 |
6.2 药剂组合强化混凝所得絮体表征分析 |
6.2.1 Ca-Al LDHs及其药剂组合强化混凝所得絮体的XRD分析 |
6.2.2 Ca-Al LDHs及其药剂组合强化混凝所得絮体的FT-IR谱图分析 |
6.2.3 Ca-Al LDHs及其药剂组合强化混凝所得絮体的扫描电镜表征 |
6.3 Ca-Al LDHs药剂组合对溶液的同步除磷脱氟机理探讨 |
6.3.1 化学沉淀机理 |
6.3.2 离子交换机理 |
6.3.3 酸性pH值区域Al、Fe的络合作用 |
6.3.4 中性pH值区域Ca-Al LDHs及其组合表面的吸附机理 |
6.3.5 pH值优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建议 |
主要创新点与新发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高浓度含氟工业废水综合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氟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
1.3 废水中氟的去除 |
1.4 废水中氟的回收 |
1.5 诱导结晶与加载絮凝 |
1.6 研究目的和内容 |
2 实验 |
2.1 废水来源及预处理 |
2.2 试剂与仪器 |
2.3 实验装置 |
2.4 技术路线 |
2.5 研究方法 |
3 冰晶石回收处理初始含氟废水的模拟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冰晶石回收处理初始含氟废水反应物系研究 |
3.3 冰晶石回收处理初始含氟废水反应条件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钙盐加载混凝处理剩余含氟废水的模拟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钙盐混凝法处理剩余含氟废水反应物系研究 |
4.3 钙盐混凝法处理剩余含氟废水反应条件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高浓度含氟工业废水综合处理中试放大研究 |
5.1 引言 |
5.2 含氟工业废水综合处理中试实验方案 |
5.3 含氟工业废水综合处理中试工艺条件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创新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水体突发铍污染应急处理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体重金属污染 |
1.2.1 水体突发性重金属污染现状 |
1.2.2 现有水体中重金属去除技术 |
1.3 水体突发性铍污染 |
1.3.1 我国铍污染事件概述 |
1.3.2 铍的污染来源及危害 |
1.3.3 含铍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4 含铍废水处理技术的应急适用性分析 |
1.3.5 含铍废水应急处理材料的选择 |
1.4 论文选题背景、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选题背景 |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3 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2.1.2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案 |
2.2.1 混凝试验 |
2.2.2 吸附试验 |
2.2.3 混凝-吸附组合工艺试验 |
2.3 分析方法 |
2.3.1 铍浓度的分析 |
2.3.2 常规指标分析 |
2.3.3 表征方法 |
第3章 不同混凝剂对水中铍离子的去除效果及絮体稳定性比较 |
3.1 混凝剂初筛 |
3.1.1 不同混凝剂对铍离子的去除效果 |
3.1.2 沉淀时间对浊度的影响 |
3.2 混凝剂除铍影响因素研究 |
3.2.1 铍溶液初始pH的影响 |
3.2.2 出水pH的影响 |
3.2.3 混凝剂投加量的影响 |
3.3 经济性评价 |
3.4 含铍絮体稳定性比较 |
3.4.1 pH值对絮体释放铍离子的影响 |
3.4.2 扰动对絮体释放铍离子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吸附材料对水中铍离子的去除效果及吸附稳定性比较 |
4.1 吸附材料除铍影响因素研究 |
4.1.1 铍溶液初始pH的影响 |
4.1.2 吸附材料投加量的影响 |
4.1.3 吸附温度的影响 |
4.1.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4.2 吸附机制的研究 |
4.2.1 吸附动力学 |
4.2.2 吸附等温线 |
4.3 吸附材料的表征 |
4.3.1 SEM分析 |
4.3.2 BET分析 |
4.4 经济性评价 |
4.5 吸附稳定性分析 |
4.5.1 pH值对吸附材料释放铍离子的影响 |
4.5.2 扰动对吸附材料释放铍离子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混凝-吸附组合工艺对水中铍离子的去除效果比较 |
5.1 二次混凝试验 |
5.2 先混凝后吸附试验 |
5.3 先吸附后混凝试验 |
5.4 同步混凝吸附试验 |
5.5 组合工艺的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改性废石对选矿废水中砷和氟的吸附行为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含砷废水和含氟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
1.1.1 含砷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
1.1.2 含氟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
1.2 含砷和含氟废水的处理现状 |
1.2.1 含砷废水处理现状 |
1.2.2 含氟废水处理现状 |
1.2.3 含砷和氟的废水处理技术现状 |
1.3 吸附剂在砷和氟净化方面的研究现状 |
1.3.1 天然矿物材料 |
1.3.2 二次资源 |
1.3.3 人工合成的材料 |
1.4 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废石来源及性质 |
2.1.2 废水来源及性质 |
2.1.3 试验试剂 |
2.1.4 试验仪器及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改性试验 |
2.2.2 吸附试验 |
2.3 分析方法 |
2.3.1 扫描电镜(SEM) |
2.3.2 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BET) |
2.3.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3.4 X射线荧光分析(XRF)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6 Zeta电位分析 |
2.3.7 砷和氟的检测 |
第三章 改性液的制备及其对废水中砷和氟去除行为的影响 |
3.1 改性剂盐种类对砷和氟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 改性剂摩尔比对砷和氟的去除效果影响 |
3.3 改性液陈化时间对砷和氟的去除效果影响 |
3.4 改性固液比对砷和氟的去除效果影响 |
3.5 改性过程的温度对砷和氟的去除效果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性废石对废水中砷和氟去除行为的研究 |
4.1 改性废石粒度对砷和氟的去除效果影响 |
4.2 废石投加量对砷和氟的去除效果影响 |
4.3 废水初始pH值对砷和氟的去除效果影响 |
4.4 吸附过程温度对砷和氟的去除效果影响 |
4.5 砷和氟吸附过程的电位和pH值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
5.1 吸附动力学研究 |
5.1.1 一级动力学反应方程 |
5.1.2 二级动力学反应方程 |
5.1.3 吸附动力学结果与分析 |
5.2 等温吸附模型拟合 |
5.2.1 Langmuir等温吸附平衡模型 |
5.2.2 Freundlich等温吸附平衡模型 |
5.2.3 等温吸附模型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改性废石对废水中砷和氟去除机理研究 |
6.1 扫描电镜分析(SEM) |
6.2 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BET) |
6.3 Zeta电位及离子组分分析 |
6.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结论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10)混凝吸附-络合超滤组合工艺对突发性镉污染水的去除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镉的物理、化学性质 |
1.2 突发性重金属镉污染水概况 |
1.2.1 镉的应用及突发性镉污染的来源 |
1.2.2 镉的危害效应 |
1.2.3 我国突发性重金属镉污染水现状 |
1.3 镉污染水处理技术概况 |
1.3.1 化学沉淀法 |
1.3.2 混凝及强化混凝法 |
1.3.3 吸附法 |
1.3.4 离子交换法 |
1.3.5 高分子重金属捕集技术 |
1.3.6 膜分离法 |
1.3.7 生物法 |
1.4 混凝吸附工艺的研究进展 |
1.4.1 混凝吸附工艺处理重金属废水原理 |
1.4.2 混凝吸附工艺处理突发性镉污染水的研究现状 |
1.4.3 影响混凝吸附工艺处理突发性镉污染水的因素 |
1.5 络合超滤工艺的研究进展 |
1.5.1 络合超滤工艺处理重金属废水原理 |
1.5.2 络合超滤工艺处理突发性镉污染水的研究现状 |
1.5.3 影响络合超滤工艺处理突发性镉污染水的因素 |
1.6 本课题实际意义和研究内容 |
1.6.1 本课题来源 |
1.6.2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实际意义 |
1.6.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6.4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实验材料、设备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平板超滤膜 |
2.2 实验溶液配制 |
2.2.1 实验药品配制 |
2.2.2 实验原水配制 |
2.3 实验仪器及装置 |
2.3.1 实验仪器 |
2.3.2 实验装置 |
2.4 实验方法 |
2.4.1 混凝实验 |
2.4.2 吸附试验 |
2.4.3 混凝吸附实验 |
2.4.4 聚丙烯酸钠预处理实验 |
2.4.5 络合实验 |
2.4.6 超滤实验 |
2.5 分析方法 |
2.5.1 常规指标分析 |
2.5.2 絮体形态特征分析 |
2.5.3 金属镉截留率(去除率)分析 |
2.5.4 膜污染程度分析 |
2.5.5 膜表面形态特征分析 |
第3章 混凝吸附工艺对重金属镉去除效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混凝去除水中重金属镉研究 |
3.2.1 混凝去除水中重金属镉效果 |
3.2.2 混凝去除水中重金属镉的絮体形态特征 |
3.3 吸附去除水中重金属镉研究 |
3.3.1 吸附剂投量对除镉效果影响 |
3.3.2 吸附时间对除镉效果影响 |
3.3.3 镉初始浓度对吸附除镉效果影响 |
3.3.4 腐殖酸对吸附除镉效果影响 |
3.4 粉末活性炭吸附机理初步探究 |
3.4.1 粉末活性炭吸附动力学规律研究 |
3.4.2 粉末活性炭吸附Cd~(2+)的吸附模型建立 |
3.4.3 粉末活性炭对目标金属Cd~(2+)的热力学分析 |
3.5 混凝吸附工艺除水中重金属镉研究 |
3.5.1 混凝吸附工艺投加方式对除镉效果影响 |
3.5.2 混凝吸附工艺除水中重金属镉的絮体形态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凝吸附-络合超滤组合工艺除重金属镉研究 |
4.1 引言 |
4.2 络合剂聚丙烯酸钠(PAANA)预处理实验 |
4.3 工艺条件对重金属镉去除效果研究 |
4.3.1 pH对重金属镉去除效果影响 |
4.3.2 腐殖酸对重金属镉去除效果影响 |
4.3.3 进水浊度对重金属镉去除效果影响 |
4.3.4 初始Cd~(2+)浓度对重金属镉去除效果影响 |
4.3.5 共存阳离子对重金属镉去除效果影响 |
4.4 各工艺条件下的絮体形态特征分析 |
4.4.1 pH对絮体形态特征影响 |
4.4.2 腐殖酸对絮体形态特征影响 |
4.4.3 进水浊度对絮体形态特征影响 |
4.4.4 初始Cd~(2+)浓度对絮体形态特征影响 |
4.4.5 共存阳离子对絮体形态特征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组合工艺除镉过程中超滤膜污染研究 |
5.1 引言 |
5.2 各工艺条件下超滤膜污染特性研究 |
5.2.1 pH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 |
5.2.2 腐殖酸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 |
5.2.3 进水浊度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 |
5.2.4 共存阳离子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 |
5.2.5 初始Cd~(2+)浓度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 |
5.3 各工艺条件下超滤膜表面形态分析 |
5.3.1 pH对超滤膜表面形态特征的影响 |
5.3.2 腐殖酸对超滤膜表面形态特征的影响 |
5.3.3 进水浊度对对超滤膜表面形态特征的影响 |
5.3.4 共存阳离子对超滤膜表面形态特征的影响 |
5.3.5 初始Cd~(2+)浓度对超滤膜表面形态特征的影响 |
5.4 超滤膜材质对膜污染及出水水质影响 |
5.4.1 超滤膜材质对超滤出水水质的影响 |
5.4.2 超滤膜材质对超滤膜污染的影响 |
5.4.3 超滤膜材质对超滤膜表面形态特征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混凝-吸附法处理高浓度含氟磷废水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化学结晶造粒流化床诱导结晶同步去除水中氟/钙试验研究[D]. 刘泽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试论高浓度含氟含磷化工的废水处理[J]. 魏利. 科技风, 2020(28)
- [3]镧复合改性粉煤灰处理含氟、磷模拟废水的研究[D]. 石家豪. 河北工业大学, 2020
- [4]含氟矿井水除氟试验研究[D]. 陈阳.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4)
- [5]煤矸石合成NaA沸石及对模拟含氟、含磷废水的吸附性能研究[D]. 陈乐.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磷化工废水同步除磷脱氟的LDHs药剂组合强化混凝[D]. 张陆军. 贵州大学, 2020(04)
- [7]高浓度含氟工业废水综合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研究[D]. 晁夫奎.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8]水体突发铍污染应急处理试验研究[D]. 伍敏瞻. 南华大学, 2020(01)
- [9]改性废石对选矿废水中砷和氟的吸附行为及机理研究[D]. 李秀.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10]混凝吸附-络合超滤组合工艺对突发性镉污染水的去除效能研究[D]. 宫奕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