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DPS中对象软件分解与集成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于翔[1](2021)在《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文中指出华北平原是我国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地区,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冀枣衡、沧州及宁柏隆等七大地下水漏斗区,尤其是河北省,地下水超采量和超采面积占全国的1/3,由此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问题。国家高度重视,自2014年起在河北省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趋势得到显着改善。通过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措施落实,高质量完成地下水超采治理各项工作。本文采用大数据、组件和综合集成等技术,建立了集空间数据水网、逻辑拓扑水网和业务流程水网为一体的数字水网,研发数字水网集成平台,基于平台提供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过程化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应用,为河北省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河北省一体化数字水网。面向河流水系、地表水地下水等实体水网,将地理信息、遥感影像等数据数字化、可视化,构建空间数据水网;将管理单元的对象实体逻辑和用水对象进行拓扑化、可视化,构建逻辑拓扑水网;采用知识图将业务的相关关系、逻辑关联进行流程化、可视化,构建业务流程水网。研发数字水网综合集成平台,搭建可视化操作的业务集成环境,通过三种可视化水网的集成应用构建一体化的数字水网,为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和水位考核评估提供技术支撑。(2)提出了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地下水数据资源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将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的数据、方法和模型等进行组件开发提供组件化服务,实现模型方法的融合。采用知识可视化技术描述应用主题、业务流程、关联组件和信息,实现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过程融合;将数据、技术及业务进行融合,基于平台、主题、组件、知识图工具组织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实现基于数字水网的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融合。(3)提供主题化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基于数字水网集成平台,按照业务融合应用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多源数据进行融合,搭建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的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信息和计算服务。针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目标,采用组件及知识可视化技术将评价方法组件化、过程可视化,搭建过程化评价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在线评价和决策服务。根据地下水采补水量平衡原理,研究河北省超采区的地下水位考核指标制定的方法,基于数字水网搭建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考核和决策服务。
申芳[2](2021)在《BIM环境下基于本体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
臧亚威[3](2021)在《基于BIM的煤矿建设工程信息协同管理研究》文中提出
刘伟超[4](2021)在《基于图匹配和图神经网络的设计模式检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褚银飞[5](2021)在《基于HLA的多领域仿真支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
孙婧鑫[6](2021)在《基于Selenium的Web功能自动化测试框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保证Web应用程序使用过程中的正确性、安全性、稳定性以及良好的用户体验,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对Web应用程序的测试仍然以手工测试为主,这种方式不但测试效率很低,也满足不了软件系统快速迭代的需求。因此,如何综合应用自动化测试技术,改进现有的自动化测试方法是目前软件测试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搭建自动化测试框架的方式进行自动化测试是目前实施自动化测试最常见的方式之一,但是由于现有的测试框架普遍存在适用性不强、脚本开发难度大且难以维护等问题,使得自动化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推广受到阻碍。为此,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更加优化的测试框架帮助更好地完成针对Web应用功能的自动化测试任务。本文对现有测试框架进行了优化,通过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Selenium对应用的自动化测试框架进行设计,并进行实际应用。该框架结合了数据驱动技术和关键字驱动技术两者的优势,形成了一种混合型自动化测试框架。本框架在设计过程应用了面向对象的设计理念,根据Selenium中已有的自动化测试框架对要实现的Web应用程序测试框架进行二次封装,将页面元素的定位方式和定位表达式存储在对象库中,以方便后续测试脚本进行调用和操作。设置了多个驱动器,通过数据驱动方式实现数据和测试脚本分离,通过关键字驱动实现了业务逻辑和应用程序的分离。在脚本设计中采用了Page Object设计思想将测试脚本分为5层,进一步提高了测试用例的可维护性。并在最终的自动化测试阶段,通过运用单元测试框架Test NG与集成平台Jekins共同进行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测试过程中可达到随时测试、快捷测试的优异效果。最后,用已搭建好的Web应用自动化测试框架对MIMS系统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手工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对两种方法下对同种对象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前者在测试过程中效率远大于后者,极大节约了Web应用程序测试的时间成本,同时也较大得节约了软件的测试成本。通过对本文搭建的自动化测试框架进行具体对象的应用实践,进一步表明了测试框架的现实应用合理性。
谢丽鑫[7](2021)在《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范式及可用性评估方法》文中研究指明三维多通道交互是一种更贴近现实世界认知的交互方式,支持多种输入输出设备,能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交互需求,在医疗、教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执行操作任务和感知系统状态,在交互的过程中有更强的沉浸感和真实感。因此,研究以用户为中心的三维多通道界面设计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和意义。由此产生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缺乏统一的界面范式,给界面开发带来了困难;多通道交互信息来源复杂,缺乏完善的可用性评估指标体系,不同的评估指标对界面可用性的影响缺少定量评估方法。本文针对以上两个问题,基于项目组的三维多通道交互平台开展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基于Norman模型分析用户交互行为,引入基于现实的元素,建立三维多通道用户行为模型和真实世界混合控制隐喻框架;基于三维多通道用户行为模型和隐喻框架,提出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范式,并应用于界面设计;根据三维多通道交互的特点,建立可用性评估指标体系,提出界面可用性评估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性如下:(1)针对用户交互行为特点及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交互特性,分别建立三维多通道用户行为模型和界面隐喻框架。为解决现有用户行为模型对交互过程解析不足的问题,以经典Norman模型为研究基础,建立三维多通道用户行为模型,该模型对三维多通道交互环境下的用户行为过程进行准确解析,描述基于现实的元素对交互过程的影响及作用方式,为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设计提供准则;为解决交互领域和数字应用领域间的匹配问题,对界面的元素进行分类,构建三维多通道界面隐喻概念模型,确定隐喻与界面元素间的映射关系,基于这一映射关系,通过操作法、语用法及结构法,建立真实世界混合控制隐喻框架,此框架作为界面设计的隐喻基础,使三维多通道界面基于用户已有知识进行工作。(2)针对三维多通道用户行为模型及隐喻框架,提出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范式3DSOEM,并设计三维多通道地球仪教学软件界面。参考WIMP范式的界面组件划分方式,以三维多通道用户行为模型和界面隐喻框架为基础,分析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的必要组件,提出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范式3DSOEM,该范式考虑三维多通道交互环境下的人体因素和现实因素,缩小了交互鸿沟;为验证3DSOEM范式的可行性,设计了一款三维多通道地球仪教学软件的界面,实验结果表明,该界面相对于同功能的WIMP界面,具有更高的交互效率和更低的出错率,给用户带来更舒适的交互体验。(3)针对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可用性的设计要求和影响因素,建立可用性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可用性评估方法。从系统性能、任务性能和用户主观三个角度,分析界面的评估指标、影响指标的因素和评估方法,建立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可用性评估指标体系;对于该体系中涉及的具体指标对整体可用性的权重影响问题,建立可用性权重模型,该模型基于层次分析法,将整体可用性按照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划分,通过评价矩阵对交互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最终获得各个评估指标权重值。经验证,该可用性评估方法为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提供了有效的评估方式。
樊好义[8](2021)在《复杂异质关联建模和网络表示学习研究》文中认为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时代,复杂异质信息越来越普遍,而复杂网络(complex network)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结构,能够建模和表达不同类型数据对象间的复杂关联信息。如何对网络结构的数据进行有效表示学习,用于下游不同的数据分析任务,例如节点分类、链路预测和异常检测等任务,是近年来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问题。现有网络表示学习方法在显式关系建模方面,对网络的跨模态信息关联、高阶语义关系、多阶异质关系的复杂关联建模问题研究有待深入;在隐式关系建模方面,如何挖掘高维数据的潜在关联关系,仍是现有方法有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复杂关联关系,设计不同的建模和学习方法,以提升网络表示学习模型的建模能力和表示质量。具体地,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研究属性网络(attributed network)的跨模态信息交互和表示学习方法。针对如何在表示学习的过程中有效捕获网络拓扑和节点属性两种模态间的信息交互问题,提出一种通用属性网络表示学习框架,旨在实现属性网络中节点嵌入和属性嵌入的联合学习,该框架引入一种新的双路自编码器(dualautoencoder)的模型结构,在表示学习的过程中来捕获网络拓扑和节点属性间的信息交互。基于此学习框架所实例化的属性网络异常检测模型(Anomaly DAE),通过同时重构节点的拓扑信息和属性信息,从网络拓扑和节点属性两个方面有效度量不同类型的节点异常。在多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Anomaly DAE在网络异常检测任务上能有效提升检测性能。研究异质信息网络(heterogeneous information network)的高阶语义关系建模和表示学习方法。针对传统异质信息网络表示学习方法无法建模网络中的高阶语义关系问题,提出一种从异质图到异质超图的映射方式,利用超边来显式建模传统异质信息网络中的高阶语义和复杂关系,并设计一种通用的异质超图表示学习框架,该框架引入一种新的基于深度贝叶斯生成模型的异质超图变分自编码器(Hete HG-VAE)模型结构,学习超图中高阶异质关系的表示。同时,提出一种超边注意力学习机制,用于学习超边中不同类型异质对象的重要性,实现更具可解释性(interpretability)的超图表示学习。在多个真实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Hete HG-VAE在网络链路预测任务上能够有效提升预测性能。研究多阶关系网络的表示融合建模和表示学习方法。针对传统网络表示学习方法无法建模和学习网络中存在的多阶关系(multi-order relation)的问题,即低阶点对关系(low-order pairwise relation)与高阶复杂关系(high-order complex relation)并存的多阶关系建模问题,提出一种通用的多阶关系网络嵌入框架(HRPE),通过利用图建模对象间低阶点对关系,利用超图建模对象间高阶复杂关系,并设计一种多阶关系表示融合模块,在节点嵌入表示中同时捕获网络中节点间的低阶点对关系和高阶复杂关系,实现网络的多阶异质关系学习的表示融合。在多个真实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网络节点分类和链路预测任务上,HRPE能够有效提升网络表示学习的质量。研究一般高维数据潜在关联建模和表示学习方法。针对非关系型的一般高维数据样本间存在潜在语义关联关系(implicit semantic relation)的建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网络嵌入的高维数据表示学习框架,通过在数据的特征空间中度量样本间的近邻关系,以网络结构的形式建模数据间的关联关系。在特征学习的过程中,引入一种基于双路编码器的特征学习模块,分别通过特征编码器和图编码器将样本自身的属性信息和样本间关联信息嵌入到低维向量空间进行表示。基于此学习框架所实例化的一个样本关联感知的无监督异常检测模型(CADGMM),通过同时拟合正常样本数据自身属性和样本间关联关系的分布,克服传统特征表示无法捕获样本间关联模式信息的缺陷,实现更有效的高维数据异常检测。在多个真实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CADGMM能够有效提升异常检测性能。
潘依琳[9](2021)在《钻完井数据综合集成系统中访问控制模型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钻完井数据综合集成系统涉及海量的钻完井作业数据,这些数据被收集应用于钻井,完井的生产作业中。系统主要面向某石油集团的所有组织机构,拥有庞大的用户数量,不同的组织机构的用户依据自身的职责需求对系统进行访问,对于系统中的数据访问以及功能操作都不尽相同。然而,庞大的用户对于系统的频繁访问给系统带来了安全隐患,系统对于用户的登录,缺乏统一身份验证,无法确认登录用户为石油集团的合法用户,且合法用户对于系统的访问需要有效的权限授予,来保证不同组织机构的用户访问需求。为了保障钻完井数据综合集成系统的数据安全的同时,实现对于不同组织机构不同部门的用户权限的灵活授予,本文着重于为系统设计访问控制模型,并基于活动目录(Active Directory,AD)域实现身份认证。首先对几种主流的访问控制模型进行分析,对比各模型的优缺点,选择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并在其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角色、组织机构、职责和用户的四层访问控制模型-RGDU,并在系统中对模型进行实现,加大访问控制粒度的同时保证授权的灵活性。基于AD域实现身份认证,在用户进行系统登录前,能够对用户合法性身份进行验证。首先对于集团进行AD域的部署,然后利用CAS进行身份认证。此外,本文还结合系统的具体访问控制需求,完成了系统访问控制功能模块的实现,并将其作为独立的功能服务搭建在微服务架构上与系统其他功能模块相调用,微服务由Spring Cloud进行实现。基于以上,本文最终实现了对于不同组织机构不同职责的用户进行灵活的授权,同时对于用户的登录进行身份认证,实现了系统的访问控制,保障了系统的安全也便于钻完井作业数据的高效使用,有效降低了实际生产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对于钻完井作业工程的顺利推进有着深远意义。
郑欣[10](2021)在《基于图卷积网络的片上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嵌入式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片上系统(SoC)的设计复杂度也越来越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软硬件协同设计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SoC设计方法学,经过几代的发展,SoC设计逐步向全自动化流程方向发展。软硬件划分是软硬件协同设计中的关键步骤,它可以显着缩短SoC设计的时间,提高嵌入式系统的性能。但对于大规模系统来说,大多数相关研究提出的软硬件划分方案具有搜索时间长、划分结果质量不高等问题。在信息安全领域,数字签名SoC系统在保障用户数据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数字签名系统软硬件划分的实现仍依赖于工程师的经验,且硬件设计完成后才开始软件设计,这将使得系统开发周期变长,设计效率低。现有的SoC软硬件协同设计没有形成完备统一的验证流程,使得验证过程繁琐,验证效率低。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基于迁移学习和字典学习的任务分类问题,从图分类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再扩展到结点分类,最后到软硬件划分问题的研究,设计了两种不同的分类模型。其次,根据设计需求搭建SoC系统架构,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网络的高效软硬件划分和调度方法—GCPS,在满足系统硬件约束的前提下,最大化资源利用率,寻找最优的软硬件划分方案,并进行系统的快速软硬件划分。在此基础上,基于任务静态优先级设计任务调度算法完成系统的调度并回馈给划分模型,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并行性。最终将GCPS模型应用于数字签名系统中,实现数字签名系统的SoC软硬件协同设计和验证。本文的创新点和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在大规模系统中分类效率低的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基于迁移学习的任务分类问题,并设计基于迁移学习和字典学习的DMTTL模型,通过迁移学习和并行执行的特性,提升了系统的分类性能和运行效率。另一方面,进一步对具有图结构数据的任务进行分类,设计了一种基于多视角字典学习的图模型,其分类效果优于大部分最新的图分类模型。通过引入多视角,GMADL模型扩展性强,可以将GMADL模型应用于结点分类问题,故本文对GMADL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 NMADL结点分类模型,并进行了验证与分析,研究该模型在软硬件划分问题上的可行性,同时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实验支撑。(2)针对大规模系统设计复杂度高,软硬件划分速度慢等问题,本文基于图卷积网络(GCN),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大规模系统的快速软硬件划分方法——GCPS。GCN可以有效地处理图结构数据,并聚合邻居结点的特征来生成新的结点表示。该算法能够快速收敛,有效地实现结点分类。本文研究的划分问题可以描述为在硬件面积约束下最小化所有任务的执行时间的优化问题。可以利用GCN和梯度下降的方法来求解该优化问题,实现高效的系统软硬件划分,尤其针对于大规模系统而言,该方法与传统启发式算法相比效率更高。(3)为了进一步提高软硬件划分的性能和通过并行化减少系统的执行时间,在实现软硬件划分后对系统进行任务调度,设计任务调度算法。通过计算每个结点的静态优先级,设计基于静态优先级的表调度算法实现任务调度和量化软硬件划分的质量,进一步缩短执行时间。从而在满足系统约束条件下最小化任务调度时间和最大化硬件资源利用率,对系统任务图实现最优的调度。(4)为了进一步增强数字签名系统的安全性,本文针对ECDSA算法进行改进,在明文的预处理阶段设计防护手段,实现了高安全的数字签名片上系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在完成系统任务图的构建、系统软硬件划分和调度后,针对数字签名系统应用,本文采用了 SoC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首先,将GCPS模型应用于数字签名系统的软硬件划分过程。其次,实现系统的软件设计、硬件设计和接口设计,并通过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进行软硬件综合,采用C/C++和Verilog编程语言实现ECDSA数字签名验签。(5)针对SoC软硬件协同验证效率低、流程不统一等问题,构建协同仿真验证平台,通过设计PLI/VPI共享接口实现测试向量和输入数据的共享,并且由高级语言模型随机产生测试向量,提高系统验证效率。研究完备统一的SoC软硬件协同验证流程,对系统设计的验证可以达到实时比特级验证,并实时反馈软硬件协同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体化的验证平台提高了系统的验证效率。
二、EDPS中对象软件分解与集成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DPS中对象软件分解与集成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地下水超采研究现状 |
1.3.2 地下水变化特征研究现状 |
1.3.3 治理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
1.3.4 数字水网研究现状 |
1.3.5 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论文创新点 |
2 地下水超采形势与治理现状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地质 |
2.1.4 河流水系 |
2.1.5 社会经济 |
2.2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2.2.1 地下水资源量 |
2.2.2 地下水开采量 |
2.2.3 地下水供水量 |
2.3 地下水超采造成影响 |
2.3.1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形成 |
2.3.2 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
2.3.3 地面沉降及地裂缝产生 |
2.3.4 海水入侵及其危害程度 |
2.4 地下水超采治理现状 |
2.4.1 地下水超采形势 |
2.4.2 治理任务及范围 |
2.4.3 治理的相关措施 |
2.4.4 治理措施实施情况 |
2.4.5 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数字水网的构建及关键技术 |
3.1 数字水网关键技术 |
3.1.1 大数据技术 |
3.1.2 5S集成技术 |
3.1.3 可视化技术 |
3.1.4 综合集成研讨厅技术 |
3.2 空间数据水网构建 |
3.2.1 空间数据处理 |
3.2.2 地形地物可视化 |
3.2.3 数字水网提取 |
3.2.4 空间水网可视化 |
3.3 逻辑拓扑水网构建 |
3.3.1 拓扑元素概化 |
3.3.2 拓扑关系描述 |
3.3.3 拓扑关系存储 |
3.3.4 拓扑水网可视化 |
3.4 业务流程水网构建 |
3.4.1 业务主题划分 |
3.4.2 业务流程概化 |
3.4.3 流程可视化描述 |
3.4.4 业务水网可视化 |
3.5 一体化数字水网构建 |
3.5.1 业务集成环境 |
3.5.2 三网集成合一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及实现 |
4.1 数字水网与业务融合 |
4.1.1 多源数据融合 |
4.1.2 模型方法融合 |
4.1.3 业务过程融合 |
4.2 面向主题的业务应用 |
4.2.1 主题服务模式 |
4.2.2 主题服务特点 |
4.2.3 业务应用过程 |
4.3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实现 |
4.3.1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服务 |
4.3.2 基于水网的过程化评价 |
4.3.3 基于水网的水位考核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大数据的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 |
5.1 业务应用实例及数据来源 |
5.1.1 业务应用系统 |
5.1.2 多源数据来源 |
5.1.3 应用分析方法 |
5.2 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
5.2.1 地下水位时间变化 |
5.2.2 地下水位空间变化 |
5.3 地下水储量变化特征分析 |
5.3.1 地下水储量反演方法 |
5.3.2 地下水储量时间变化 |
5.3.3 地下水储量空间变化 |
5.4 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
5.4.1 自然因素变化 |
5.4.2 人为因素变化 |
5.4.3 影响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 |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主题化指标库 |
6.1.2 评价指标优选 |
6.1.3 评价等级划分 |
6.2 评价方法选取调用 |
6.2.1 评价方法选取 |
6.2.2 方法的组件化 |
6.2.3 方法组件调用 |
6.3 评价结果及应用实例 |
6.3.1 指标数据来源 |
6.3.2 评价结果分析 |
6.3.3 结果的反馈优化 |
6.3.4 过程化评价实例 |
6.4 本章小结 |
7 地下水治理效果水位考核评估服务 |
7.1 水位考核指标制定方法 |
7.1.1 考核基本原理 |
7.1.2 指标计算方法 |
7.1.3 水位考核评分 |
7.2 水位考核评估计算示例 |
7.2.1 监测数据处理 |
7.2.2 水位指标确定 |
7.2.3 地下水位考核 |
7.3 水位考核业应用务系统 |
7.3.1 数据管理服务 |
7.3.2 基础信息服务 |
7.3.3 考核管理服务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数字水网开发程序代码 |
附录B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基于Selenium的Web功能自动化测试框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软件测试概要 |
2.1 自动化测试理论 |
2.1.1 理论基础 |
2.1.2 自动化测试优缺点 |
2.1.3 自动化测试的引入 |
2.2 自动化测试框架 |
2.2.1 测试脚本模块化框架 |
2.2.2 测试库架构框架 |
2.2.3 数据驱动测试框架 |
2.2.4 关键字(表格)驱动测试框架 |
2.3 常见Web功能自动化测试工具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动化测试框架需求分析 |
3.1 测试框架的功能需求分析 |
3.2 非功能需求分析 |
3.3 自动化测试框架搭建工具介绍 |
3.3.1 常用自动化测试框架对比 |
3.3.2 Selenium工具集 |
3.3.3 TestNG |
3.3.4 Jenkins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elenium的 Web功能自动化测试框架的设计 |
4.1 自动化测试框架总体设计 |
4.2 自动化测试框架服务层设计 |
4.3 自动化测试框架执行体系设计 |
4.3.1 配置文件 |
4.3.2 混合驱动模块 |
4.3.3 分层式测试脚本 |
4.3.4 测试结果和日志 |
4.4 测试脚本分层架构设计 |
4.4.1 UI层 |
4.4.2 Page层 |
4.4.3 Test层 |
4.4.4 Utility层 |
4.4.5 Test Suite层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动化测试框架的实现与应用 |
5.1 项目概述及分析 |
5.2 自动化测试框架的实现 |
5.2.1 公共库模块实现 |
5.2.2 页面对象管理模块实现 |
5.2.3 用例管理模块实现 |
5.2.4 自动化测试实施模块实现 |
5.3 测试框架的使用效果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7)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范式及可用性评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界面范式研究现状 |
1.2.2 界面可用性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三维多通道交互性能影响因素 |
2.1 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交互特性 |
2.1.1 交互对象的三维性 |
2.1.2 交互方式的多通道性 |
2.1.3 交互信息的连续性 |
2.1.4 交互信息的非陈述性 |
2.2 人体因素对三维多通道交互的影响 |
2.2.1 用户信息处理过程中的人体因素 |
2.2.2 人体因素对三维多通道界面设计的影响 |
2.3 基于现实的交互理论 |
2.3.1 RBI框架的内容 |
2.3.2 RBI框架与界面设计 |
2.3.3 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中的RBI元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维多通道用户行为模型及界面隐喻 |
3.1 三维多通道用户行为模型 |
3.1.1 三维多通道交互鸿沟产生因素分析 |
3.1.2 三维多通道用户行为模型的建立 |
3.1.3 基于用户行为的三维多通道界面设计原则 |
3.2 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隐喻 |
3.2.1 三维多通道交互元素分类 |
3.2.2 界面隐喻与交互系统的关系 |
3.2.3 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隐喻概念模型 |
3.2.4 三维多通道真实世界混合控制隐喻框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范式及界面设计 |
4.1 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范式3DSOEM |
4.1.1 范式组件划分方式 |
4.1.2 3DSOEM范式的提出 |
4.1.3 3DSOEM范式的描述 |
4.2 基于3DSOEM范式的三维多通道界面设计 |
4.2.1 基于3DSOEM范式的界面总体设计方案 |
4.2.2 界面功能需求分析 |
4.2.3 三维界面场景设计 |
4.2.4 多通道交互设计及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可用性评估及验证 |
5.1 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可用性评估指标体系 |
5.1.1 系统性能指标 |
5.1.2 任务性能指标 |
5.1.3 用户主观指标 |
5.1.4 可用性指标体系建立 |
5.2 基于层次分析的可用性评估方法 |
5.2.1 三维多通道交互数据提取 |
5.2.2 三维多通道交互数据处理 |
5.2.3 可用性层次模型及评估 |
5.3 交互及评估实验 |
5.3.1 实验平台介绍 |
5.3.2 实验设计 |
5.3.3 交互实验及数据采集 |
5.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复杂异质关联建模和网络表示学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网络表示学习 |
1.2.2 超图学习 |
1.2.3 链路预测 |
1.2.4 异常检测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属性网络的跨模态信息交互和表示学习 |
2.1 引言 |
2.2 符号及问题定义 |
2.3 基于双路自编码器的属性网络表示学习框架 |
2.3.1 结构自编码器 |
2.3.2 属性自编码器 |
2.3.3 模型优化 |
2.3.4 异常检测 |
2.4 实验 |
2.4.1 实验设置 |
2.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异质信息网络的高阶关系建模和表示学习 |
3.1 引言 |
3.2 符号及问题定义 |
3.3 基于变分推断的异质超图表示学习框架 |
3.3.1 变分下界 |
3.3.2 异质超图变分自编码器 |
3.3.3 链路预测 |
3.4 实验 |
3.4.1 实验设置 |
3.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阶关系网络的表示融合建模和表示学习 |
4.1 引言 |
4.2 符号及问题定义 |
4.3 高阶关系感知的网络表示学习框架 |
4.3.1 变分下界 |
4.3.2 变分多路自编码器 |
4.4 实验 |
4.4.1 实验设置 |
4.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网络嵌入的高维数据关联建模和表示学习 |
5.1 引言 |
5.2 符号及问题定义 |
5.3 样本关联感知的高维数据表示学习框架 |
5.3.1 网络构造模块 |
5.3.2 双路编码器 |
5.3.3 特征解码器 |
5.3.4 分布估计网络 |
5.3.5 损失函数和异常评分 |
5.4 实验 |
5.4.1 实验设置 |
5.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钻完井数据综合集成系统中访问控制模型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访问控制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1.5 本章总结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2.1 活动目录域(AD域) |
2.1.1 活动目录的概念 |
2.1.2 活动目录的逻辑结构 |
2.1.3 活动目录的物理结构 |
2.1.4 AD域的优势 |
2.2 Spring Cloud微服务 |
2.2.1 微服务的概念 |
2.2.2 Spring Cloud |
2.3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RGDU模型设计 |
3.1 访问控制模型对比 |
3.2 建模分析 |
3.3 设计原则 |
3.4 模型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中访问控制需求分析 |
4.1 系统概述 |
4.2 访问控制需求分析 |
4.2.1 AD域身份认证需求 |
4.2.2 访问控制模块需求 |
4.3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系统中访问控制的设计 |
5.1 设计目标 |
5.2 总体设计 |
5.3 AD域身份认证设计 |
5.3.1 活动目录设计 |
5.3.2 身份认证设计 |
5.4 RGDU在系统中的设计 |
5.5 访问控制模块设计 |
5.5.1 角色管理 |
5.5.2 组织机构管理 |
5.5.3 用户管理 |
5.5.4 资源管理 |
5.6 数据库设计 |
5.7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系统中访问控制的实现 |
6.1 微服务架构 |
6.2 AD域身份认证的实现 |
6.2.1 AD搭建流程 |
6.2.2 AD认证过程 |
6.3 RGDU模型的实现 |
6.4 系统运行示例 |
6.5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10)基于图卷积网络的片上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SoC软硬件协同设计 |
1.2.2 图卷积网络 |
1.2.3 数字签名密码算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章节安排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SoC软硬件协同设计和图神经网络 |
2.1 片上系统的组成与设计方法学 |
2.1.1 SoC集成模型 |
2.1.2 SoC设计方法学 |
2.2 软硬件协同设计流程 |
2.3 软硬件划分技术研究 |
2.3.1 问题描述及优化目标 |
2.3.2 基于精确算法的软硬件划分技术 |
2.3.3 基于启发式算法的软硬件划分技术 |
2.4 图神经网络架构研究 |
2.4.1 图卷积网络模型 |
2.4.2 GraphSage网络模型 |
2.4.3 图注意力网络模型 |
2.4.4 图神经网络模型对比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迁移学习和字典学习的任务分类研究 |
3.1 迁移学习与字典学习 |
3.1.1 迁移学习 |
3.1.2 字典学习 |
3.2 基于多任务迁移学习的字典学习模型 |
3.2.1 DMTTL模型描述与设计 |
3.2.2 DMTTL模型优化 |
3.2.3 多线程并行优化学习低维表示 |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1 数据集与对比方法 |
3.3.2 评估指标与参数设定 |
3.3.3 实验结果分析 |
3.4 特征提取与分析字典 |
3.4.1 子图特征提取 |
3.4.2 多视角分析字典 |
3.5 多视角字典学习的分类模型 |
3.5.1 基于PCA和LDA的图数据预处理 |
3.5.2 基于分析字典的特征提取 |
3.5.3 多视角SVM图分类模型构建与优化 |
3.5.4 软硬件划分结点分类模型构建 |
3.6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6.1 数据集与对比方法 |
3.6.2 评估指标与参数设定 |
3.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软硬件划分模型研究 |
4.1 基于TGFF构建系统任务图 |
4.1.1 系统任务图的存储与表示 |
4.1.2 具有物理意义的任务图属性设定 |
4.1.3 基于TGFF的系统任务图生成 |
4.2 GCN软硬件划分模型设计 |
4.2.1 数据预处理与输入层设计 |
4.2.2 图卷积层设计 |
4.2.3 输出层设计 |
4.3 LSSP任务调度算法设计 |
4.3.1 静态优先级计算 |
4.3.2 任务分配规则设计 |
4.4 GCPS软硬件划分、调度模型设计与优化 |
4.4.1 GCPS模型优化与改进策略 |
4.4.2 预训练及GCPS算法实现 |
4.4.3 GCPS算法应用 |
4.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1 实验平台及设定 |
4.5.2 实验评估指标 |
4.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签名系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研究 |
5.1 基于椭圆曲线的数字签名算法 |
5.1.1 ECC密码算法 |
5.1.2 ECDSA数字签名算法 |
5.2 ECDSA任务模型与系统框架构建分析 |
5.2.1 软硬件划分粒度选择 |
5.2.2 目标体系架构与任务模型设定 |
5.2.3 确定SoC系统架构 |
5.3 数字签名系统的软硬件划分 |
5.3.1 数字签名系统的任务图构建 |
5.3.2 ECDSA软硬件划分与调度 |
5.4 ECDSA SoC软硬件协同设计 |
5.4.1 ECDSA软件设计与优化 |
5.4.2 ECDSA核心硬件设计与优化 |
5.4.3 AHB-Lite总线接口设计 |
5.5 数字签名系统的软硬件协同验证 |
5.5.1 协同仿真验证流程设计 |
5.5.2 仿真工具与数字签名系统协同验证 |
5.6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6.1 实验平台及设定 |
5.6.2 实验评估指标 |
5.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 |
致谢 |
四、EDPS中对象软件分解与集成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D]. 于翔.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BIM环境下基于本体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 申芳.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基于BIM的煤矿建设工程信息协同管理研究[D]. 臧亚威.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4]基于图匹配和图神经网络的设计模式检测研究[D]. 刘伟超. 安徽大学, 2021
- [5]基于HLA的多领域仿真支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褚银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6]基于Selenium的Web功能自动化测试框架的设计与实现[D]. 孙婧鑫.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7]三维多通道用户界面范式及可用性评估方法[D]. 谢丽鑫. 吉林大学, 2021(01)
- [8]复杂异质关联建模和网络表示学习研究[D]. 樊好义.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1)
- [9]钻完井数据综合集成系统中访问控制模型的设计与实现[D]. 潘依琳.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10]基于图卷积网络的片上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研究[D]. 郑欣. 广东工业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