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她是一名称职的人民代表(论文文献综述)
赵兴银[1](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由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的政治地位、中心任务和面对的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面对这一重大的历史转折,党主动适应社会变革带来的新任务新要求,积极领导和推动了全国范围的社会变革。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引下,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发生的新变化,抓住历史发展的潮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中努力探索执政条件下党的群众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在七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在没有全面执政经验的前提下,短时间内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建设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各项事业的发展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在经济社会发展极为落后的条件下,党始终能把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作为战胜一切困难、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先决条件,并为此作出了持续的、不间断的努力。在初建政权的特殊时代背景中,中国共产党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不走样,明确了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后的历史方位,在此基础上成功实现了工作任务的转型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并在艰难的转型中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为推动新中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本文立足1949年至1956年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从多个层面、多个视角探究和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实践,并结合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巩固政权、化解危险、领导建设和发展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为开辟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工作的新境界,做好群众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文共分七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绪论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内容,分别为:一、论文选题的背景与依据,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二、目前研究现状分析,包括国内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分析以及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和评价;三、相关概念界定,主要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间界定、“群众”内涵的界定、“群众工作”“群众运动”、“党群关系”等概念的界定;四、主要研究方法;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等。正文部分分六章进行了详细阐述,具体如下:第一章论述了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依据。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关于“人民群众”的论述,确立了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基础;二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明确了执政党建设与群众工作之间的关系,为党的群众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方向;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奠定了群众工作的社会理论基础。第二章对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进行了考察。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依靠各阶级、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政党,其群众工作的好与坏、成与败,直接影响并决定了这个政党的生命力的存续与发展。本章通过对民主革命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具体实践的历史考察,对各个历史时期党在开展群众工作方面的经验和有效做法的系统总结,进一步明确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与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之间的继承性和连续性,进一步为当前如何做好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提供了思路借鉴和方法指导。这一章共分五个部分,分别是: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积极发展;抗日战争时期的有力推进;解放战争时期的全面收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与启示。第三章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背景。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其内在的逻辑思维和工作方式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密切的联系。因此,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各个阶层社会心理发生的变化。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立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客观的条件,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进程实现了有机融合。党的群众工作的对象是一个复杂的群体,这个群体在几千年的传统封建社会中形成了较为稳定和牢固的社会心理。这种复杂的社会心理带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即使在社会发生重大转型后,群众对社会的认识水平和认可度仍然会用传统的视角来看待新事物、新现象。因此,本章首先对不同社会群体,包括工农群众、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心理变化进行了具体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党围绕不同社会群体社会心理的变化,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对群众工作政策进行了调整,实现了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上的转变。第四章重点回顾并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实践进程。群众工作的开展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群众工作是在相对比较特殊的时代条件下推进的。处理好执政党与各阶级阶层的关系,反映到群众工作的目标和要求上来,就要通过具体的工作实践在党的政策层面进行调整。本章通过党的群众工作的内在运行机制、内在监督机制、内在长效机制三个方面对党的群众工作实践机制建设进行了具体阐述。在此基础上,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围绕机制的建设也随着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五章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价值意蕴。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一个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为党完成执政任务、实现执政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而言,本章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研究,认为这一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为执政条件下完成党的工作任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党的宗旨意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动力保障、建设思路、实践标准,并在此基础上积累了经验,明确了目标和要求。第六章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现实启示。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关键要为当前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本章前三部分分别从群众工作应探索其规律性,把握特点,研究方法,做到因时因势而异;群众工作的实践应在丰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中体现时代性;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应成为党的群众工作始终秉持的核心价值理念,三个方面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第四部分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当代启示,通过对党的群众工作的时代背景、具体举措、历史价值和实践经验的分析,指出对当前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启示。结语部分主要总结了本文研究成果,并为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提出思路及方向。
任雨琪[2](2019)在《社会性别理论视角下女大学生就业困境调查研究 ——以S大学为例》文中认为我国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恢复高考政策后,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加。尤其是1999年开始实施大学扩招政策和2000年取消应届生包分配制度后,每到毕业季,大学生就业难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期,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就业市场用工状态趋于饱和。在2018年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要消除性别歧视,使更加公平的就业成为我国发展的亮点。尽管我国宪法已将男女平等写入基本国策,但由于父权制背景下的传统性别观念深入人心,女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抉择时,受到传统劳动分工意识影响,使其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劣势。女性作为历史进程中重要的一员,而女大学生又代表其中高知识高学历的部分,能够平等就业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女性地位。本文首先通过梳理归纳国内外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了解到目前国外大多针对的是女性群体的就业问题研究,偏重于理论框架的建构,而国内学者更多是借用国外的理论来分析当下女大学生就业困境,其中大部分是关于就业难成因和对策的研究。以此为借鉴,确定研究方向,并展开对该问题的探索。其次,借助社会性别理论和社会建构论作为理论依据,并使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分析女大学生就业困境问题及成因。本次研究选取S大学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535名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选取6名女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在对调查数据和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分析之后,发现自然性别观念深深扎根于女大学生的家庭环境中,其中“重男轻女”观念使得家族资源向手足倾斜;女大学生自身也受到“重男轻女”观念影响,导致其家庭观念重且职业定位低,无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应对就业困境;劳动力市场上由“男性权威”主导话语权,女大学生在其中处于劣势;平等就业法律法规实施难,对违法行为惩处力度小,同时促进平等就业的法规又会引发隐性就业歧视。以上导致了如今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通过以上分析,以社会性别理论、社会建构理论和生理决定论为切入点,重点从社会性别理论视角切入,提出改善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建议:女大学生群体应树立并践行男女平等的就业观;政府要完善生育保障制度并健全反就业歧视法律法规,对于男性经验主导的社会环境要增加女性决策的话语权并设立解决就业歧视专门机构;大众媒体应塑造女性正面职场形象,构建男女平等的舆论平台。
郝涛[3](2014)在《常海霞 把一个民族带到大会堂》文中研究表明看到逐渐消逝的民族文化,她开始准备从事做一名裕固族文化教育的传承人她曾是一名大学生村官,26岁成为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甘肃代表团最年轻的代表;她对草原有很深的感情,在全国两会上发出肃南草原生态破坏严重,已威胁到牧民生存的呼声;她来自甘肃独有的裕固族,全世界仅有一万余人,看到逐渐消逝的民族文化,她开始准备从事做一名裕固族文化教育的传承人。她的名字叫常海霞,是中国
吴星[4](2013)在《打铁还需自身硬——省十二届人大代表开展集中培训》文中提出"通过这次培训深感当选人大代表,不是什么荣誉,也不是什么光环,更多的是责任。""听省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作的高水准专题讲座,与老代表亲密交流、学习请教,机会难得,收获良多。""培训之后,感觉履职思路清晰了很多,履职有了‘准心’"。……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应当如何履职尽责、怎样当好人民利益的"代言人"?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臧世凯在省人大代表培训班上强调:人大代表作为人
贺蕾[5](2012)在《从独白到对话:《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演变研究(1978-2011)》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两会”越来越为媒介所关注,每年三月,国内外新闻记者聚焦人民大会堂,激烈的新闻争夺战成为每年春天北京的一道风景线。从历史来看,“两会”曾有秘密召开,待会议结束才发布公告的情形。从会后发布新闻公报到媒体全程同步报道,“两会”报道总量从十几条到十几版,采访“两会”的记者从二三百到二三千,这些不过十余年、二十余年、三十余年的事情。三十余年间,媒介“两会”报道发生非常明显的变化,本文从媒介社会学视角开展研究,运用框架理论对《人民日报》1978年至2011年“两会”报道进行考察,结果显示:首先,《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演变轨迹具有极强的时代性特点。将这一特点置于宏观社会背景之下,会发现但凡大背景比较宽松,《人民日报》“两会”报道就会比较放得开,能传递更多更丰富更全面的信息;反之则显得比较沉闷。与之同时,每一阶段“两会”报道中关注比较多的新闻事件要素必然是当时社会公众关注较多的方面。其次,《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演变轨迹表明,不同时期的“两会”报道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情境的影响,反映了社会情境的变迁,同时也反映了《人民日报》对社会情境的理解和应对。也就是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既报道了“两会”新闻,也展示了整个社会场景,同时又反映了媒介在大的社会背景下的作为与困境。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媒介只能受限于社会情境的影响。其三,从微观构造和修辞构造两个层面进行的分析,可以看到1978-2011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这两个层面都有变化。这些变化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各个阶段的变化各有不同。而从宏观构造层面来看,从民主的视角来报道和解读“两会”是《人民日报》“两会”报道从未发生变化的主题框架,不断演变的只是在这一框架下民主的程度与表现。1978-2011年的《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正是通过“两会”这一窗口呈现了1978-2011年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讲述了中国民主进程的故事。
李郇,邱禹,赵秋女,雷宏亮[6](2010)在《本溪市纪念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30周年系列特刊》文中认为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德魁回顾我市民主法治建设发展历程时忆起 24年前,本溪首开全国依法治市先河 本报记者 李郇 市人大设立常委会30年,我市民主法治建设经历了一个从“人治”到“法治”,从“动乱无序”到“有法可依”的过程。近日,原市人大常
李强,赵向南[7](2010)在《“两会”召开在即 走近代表委员》文中提出编者按: 经冬雪未消,近水花先发。正是全省经济虽已企稳向好,但形势依然严峻的关键时刻,再过几天,省“两会”就要召开了。这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进入新的一年后,迎来的第一桩喜事、盛事。 回望来路,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
张弘[8](2008)在《无锡市人大代表素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好形式。而人大代表受人民派遣,成为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其素质直接影响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直接关系到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近些年,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特别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人心,人大代表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但离人民的期望和法律的要求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在广大人民群众政治诉求和政治参与热情不断增加的今天,探讨人大代表素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介绍人大代表素质的有关理论入手,阐述了人大代表的性质、地位、作用,人大代表素质的构成以及明确了提高人大代表素质的必要性;通过对无锡市人大代表素质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指出了问题的成因;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我国各地的实践成果,从树立代表规划意识、改革代表获取方式、加大代表开发力度、完善代表监督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无锡市人大代表素质的对策和建议;通过对两届无锡市人大代表丁道桂的访谈,为人大代表提高素质、发挥作用提供了可操作性较强的参考。
吴慧春[9](2007)在《做一名称职的人大代表》文中指出主动要求参与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主动向市、县人大常委会递交述职报告,主动把履行代表职务情况写进年度个人工作总结……吴丽珍当嘉兴市人大代表10年,总有一些开先河之举。
肖姗,王蓉[10](2007)在《“永远不变的是责任”》文中认为写在前面今年是市十三届人大及其常委会任期的最后一年。今年底至明年初,我市、区(县)、镇三级人大代表将先后进行换届选举。市人大常委会即将就全市区(县)、镇人大相关换届选举工作作出决定。本届以来,我市的人大代表不辱使命,提出了诸多议案、建?
二、她是一名称职的人民代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她是一名称职的人民代表(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二、目前研究现状分析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
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
第二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借鉴 |
一、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 |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积极发展 |
三、抗日战争时期的有力推进 |
四、解放战争时期的全面发展 |
五、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三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背景 |
一、党的群众工作的社会历史条件 |
二、党的群众工作与群众复杂多变的社会心理 |
三、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 |
第四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推进 |
一、以任务为导向明确群众工作的新使命 |
二、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机制 |
三、党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 |
四、党的群众工作的实践创新 |
第五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价值意蕴 |
一、群众工作为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发挥了保障作用 |
二、群众工作为执政条件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思路 |
三、群众工作为践行党的宗旨意识拓宽了实践路径 |
四、群众工作为执政条件下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积累了经验 |
五、群众工作为新形势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明确了新任务 |
第六章 党的群众工作的现实启示 |
一、群众工作应遵循其内在的规律性,做到因时因势而异 |
二、群众工作应在丰富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中体现时代性 |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党的群众工作始终秉持的核心价值理念 |
四、做好群众工作需要厘清的几个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社会性别理论视角下女大学生就业困境调查研究 ——以S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域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女大学生 |
2.1.2 女大学生就业 |
2.1.3 社会性别 |
2.2 理论基础 |
2.2.1 社会性别理论 |
2.2.2 社会建构论 |
2.2.3 生理决定论 |
3 女大学生就业困境调查分析 |
3.1 研究样本情况介绍 |
3.2 S大学女大学生就业困境描述性分析 |
3.2.1 S大学女大学生就业困境自身情况分析 |
3.2.2 S大学女大学生家庭情况分析 |
3.2.3 女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情况分析 |
3.2.4 平等就业法律法规影响女大学生就业情况分析 |
3.3 样本自身特征与重男轻女感受度的分析 |
3.3.1 差异性分析 |
3.3.2 相关性分析 |
3.4 样本自身特征与就业歧视感受度的分析 |
3.4.1 差异性分析 |
3.4.2 差异性与相关性分析 |
3.5 访谈结果分析 |
3.5.1 访谈案例 |
3.5.2 访谈结果 |
4 女大学生就业困境成因分析 |
4.1 自然性别意识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观念 |
4.2 家庭教化影响女大学生职业规划 |
4.3 “男性权威”影响女大学生职业发展 |
4.4 法律法规影响职场用人态度 |
5 解决女大学生就业困境对策 |
5.1 女大学生积极面对就业困境 |
5.1.1 树立男女平等就业观 |
5.1.2 践行男女平等就业观 |
5.2 政府有效改善就业困境 |
5.2.1 完善生育保障制度 |
5.2.2 健全就业法律法规 |
5.2.3 设立反就业歧视机构 |
5.2.4 增加女性决策话语权 |
5.3 媒体正面引导女大学生就业 |
5.3.1 塑造女性正面职场形象 |
5.3.2 构建男女平等舆论平台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女大学生就业困境调查问卷 |
附录 B 关于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访谈提纲 |
附录 C 女大学生就业困境--以山西省五所高校为例访谈资料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从独白到对话:《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演变研究(1978-20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解释与说明 |
一、两会 |
二、“两会”报道 |
第三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关于《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研究 |
二、关于其他媒体“两会”报道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进路 |
一、理论与方法 |
二、分期依据 |
第五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价值 |
注释 |
第二章 破局与尝试:1978-1989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
第一节 社会时代背景: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 |
第二节 传媒业背景:观念转变与业务改革 |
第三节 1978-1989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
一、稿源:从以新华社稿件为主到以“本报”稿件为主 |
二、定位:从宣传举国盛事到回归会议报道 |
三、形式:清除文革遗风,不断探索新的报道形式 |
四、内容:从重人大到人大政协并重 |
第四节 1978-1989年《人民日报》中的“两会” |
一、代表委员:从先进群体到履职个体 |
二、分组审议:从一致同意热烈拥护到出现批评和质询 |
三、开放程度:从无到有的新闻发布会和记者招待会 |
四、会外群众:从热烈欢呼坚决拥护到提出意见建议 |
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调整与回归:1990-2000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
第一节 社会时代背景:保持稳定与深化改革 |
第二节 传媒业背景:双重属性与技术发展 |
第三节 1990-2000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
一、围绕主旋律组织报道 |
二、报道模式初步形成 |
三、报道形式不断创新 |
四、策划意识不断增强 |
第四节 1990-2000年《人民日报》中的“两会” |
一、“两会”制度:日渐规范 |
二、“两会”会风:日趋务实开放 |
三、代表委员:履职意识不断增强 |
四、“两会”影响:越来越受关注 |
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协商与对话:2001-2011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
第一节 社会时代背景:以人为本与和谐蓝图 |
第二节 传媒业背景: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 |
第三节 2001-2011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 |
一、《两会特刊》的创办及扩版 |
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
三、报道内容的丰富与拓展 |
四、报道形式的创新 |
第四节 2001-2011年《人民日报》中的“两会” |
一、“两会”制度:凸显成效渐趋完善 |
二、“两会”会风:务实开放与时俱进 |
三、代表委员:责任意识增强履职能力提高 |
四、“两会”影响:与百姓更近与世界更近 |
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媒介与民主:《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框架分析 |
第一节 《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框架:中国民主政治进程 |
一、“两会”职能的实现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表征 |
二、会风开放务实高效关注民生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表征 |
三、代表委员履职意识增强能力提高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表征 |
四、公众关注和有序参与“两会”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表征 |
第二节 《人民日报》“两会”框架中“民主”话语体系变化 |
一、社会主义民主 |
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 |
三、合流与统一 |
第三节 《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框架形成原因分析 |
一、角色定位 |
二、内容约束 |
三、社会情境 |
第四节 《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框架效果分析 |
一、关于《人民日报》“两会”报道的不同观点 |
二、《人民日报》中看不到的“两会”场景 |
三、不同的民主理论及其不同的媒介期待 |
四、《人民日报》未来“两会”报道建议 |
小结 |
注释 |
结语:未完成的使命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无锡市人大代表素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人大代表素质理论概述 |
2.1 人大代表素质的界定 |
2.1.1 素质的基本定义 |
2.1.2 人大代表的性质、地位、作用 |
2.1.3 人大代表素质的含义及构成 |
2.2 人大代表素质理论概述 |
2.2.1 代议制理论 |
2.2.2 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 |
2.2.3 人大监督理论 |
2.3 提高人大代表素质的必要性 |
2.3.1 关系到人大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
2.3.2 关系到人民和制度所赋予职责的履行 |
2.3.3 关系到人民参政议政政治需求的满足 |
2.4 国外议员的素质要求 |
2.4.1 从当选资格条件看 |
2.4.2 从议员组成特点看 |
第3章 无锡市人大代表素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3.1 基本情况分析 |
3.1.1 从基本情况看 |
3.1.2 从构成情况看 |
3.1.3 从履职情况看 |
3.2 存在的问题 |
3.2.1 职务意识严重缺失 |
3.2.2 职务能力亟待加强 |
3.3 成因分析 |
3.3.1 代表结构方面 |
3.3.2 代表选举方面 |
3.3.3 代表服务方面 |
3.3.4 代表监督方面 |
第4章 提高无锡市人大代表素质的对策研究 |
4.1 树立代表规划的意识 |
4.1.1 明确代表任职资格 |
4.1.2 优化代表结构比例 |
4.1.3 提高代表专职化程度 |
4.2 改革代表获取的方式 |
4.2.1 进行直选 |
4.2.2 引入竞争机制 |
4.2.3 对选举的监督 |
4.3 加大代表开发的力度 |
4.3.1 强化为代表服务的意识 |
4.3.2 加强代表职务培训 |
4.3.3 拓展代表知政渠道 |
4.3.4 加强代表建议督办 |
4.4 完善代表监督的机制 |
4.4.1 强化监督意识 |
4.4.2 完善监督制度 |
4.4.3 明确监督后果 |
4.5 发挥优秀代表的示范作用 |
4.5.1 丁道桂:一名称职的无锡市人大代表 |
4.5.2 丁道桂访谈:如何做一名称职的人大代表 |
4.5.3 丁道桂访谈启示 |
第5章 结论 |
5.1 本文所做的工作和创新点 |
5.2 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四、她是一名称职的人民代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研究[D]. 赵兴银. 扬州大学, 2019(06)
- [2]社会性别理论视角下女大学生就业困境调查研究 ——以S大学为例[D]. 任雨琪.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3]常海霞 把一个民族带到大会堂[J]. 郝涛. 中华儿女, 2014(06)
- [4]打铁还需自身硬——省十二届人大代表开展集中培训[J]. 吴星. 江淮法治, 2013(11)
- [5]从独白到对话:《人民日报》“两会”报道演变研究(1978-2011)[D]. 贺蕾. 复旦大学, 2012(02)
- [6]本溪市纪念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30周年系列特刊[N]. 李郇,邱禹,赵秋女,雷宏亮. 本溪日报, 2010
- [7]“两会”召开在即 走近代表委员[N]. 李强,赵向南. 山西日报, 2010
- [8]无锡市人大代表素质研究[D]. 张弘. 同济大学, 2008(03)
- [9]做一名称职的人大代表[J]. 吴慧春. 浙江人大, 2007(08)
- [10]“永远不变的是责任”[N]. 肖姗,王蓉. 南京日报,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