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得安对银杏叶黄酮类物质松弛支气管作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江西医学院化学教研组[1](1976)在《心得安对银杏叶黄酮类物质松弛支气管作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我们在从银杏叶中提取的黄酮类物质(简称银1)对豚鼠支气管平滑肌具有松弛作用的实验基础上,探讨银1松弛支气管的作用方式,进一步观察了心得安和利血平对银1作用的影响。现将实验情况报告于后。实验方法用麻醉豚鼠的肺溢流实验和组织胺喷雾所致豚鼠哮喘的止喘实验,来观察银1对支气管
柴露露[2](2019)在《银杏叶制剂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我国具有丰富的银杏叶资源,银杏树保有量约占全球银杏树资源的90%,是银杏叶的主产地。中国也是全球第一大银杏叶提取物生产国,2017年产量达到558.4吨,生产规模也超过1.9亿元,说明在我国银杏叶制剂的生产规模逐渐增大。银杏叶制剂进入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及纳入医保目录,说明人们对银杏叶制剂的需求量逐渐增高。目前银杏叶制剂广泛用于冠心病、中风、高脂血症、痴呆等疾病的治疗,但其在临床应用中多作为辅助用药,需要积极探索银杏叶制剂的具体目标人群。因此对银杏叶进行全背景的文献计量,分析银杏叶制剂在临床的应用及研究现状。相关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具有阻断血小板活化因子与受体结合的功能,从而降低血液黏度,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同时银杏叶片在专家共识作为推荐治疗高脂血症的用药之一。因此选用银杏叶制剂治疗高脂血症作为本研究的研究方向。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银杏叶制剂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特点及作用机制,为银杏叶制剂在临床应用上的高质量循证评价提供参考和方向。研究一银杏叶全背景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研究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银杏叶制剂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Wan Fang Data等数据库,以“银杏叶”为关键词,搜集银杏叶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6月。按发表时间、文献发表类型、银杏叶制剂剂型、不良反应等对文献进行筛选和分类,分析和评价银杏叶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8932篇有关银杏叶的文献,其中3945篇文献涉及银杏叶的基础研究;3837篇文献涉及银杏叶的临床研究;994篇文献涉及银杏叶制剂的提取制备等;156篇涉及银杏叶的分布、种植、培育等。2发表的文献按其类型分为4类:期刊文章、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文章等其他类型。有关银杏叶研究的年均文献量由1985年之前的1篇到1985~1998年的42篇,再增至1998~2011年的424篇,最后至2011~2018年的410篇。3 3945篇基础研究的文献中:有1004篇文献涉及细胞增殖、凋亡的实验研究;有845篇文献涉及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实验研究;有542篇文献涉及缺氧模型的实验研究;有368篇文献涉及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实验研究;有255篇文献涉及糖尿病相关模型的实验研究;有112篇文献涉及痴呆模型的实验研究;余下855篇的文献由于作用机制难以进行分类则归为其他。4 3837篇临床研究按银杏叶剂型分为注射剂1742篇、片剂1222篇、丸剂288篇、胶囊465篇、冲剂12篇、其他剂型15篇,如酊剂、膏剂等,余93篇文献则未具体描述剂型。3837篇临床研究中有1468篇关于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文献;1346篇关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文献;394篇关于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文献;159篇关于耳鼻喉科疾病的文献;142篇关于肾脏系统疾病的文献;103篇关于肺脏系统疾病的文献;72篇为其他系统疾病的文献。5临床研究的3837篇文献分布于545种期刊,期刊分布较分散,其中只刊登一篇文献的期刊有218种,占期刊总数的40%;刊登12篇以上文献的期刊有34种,占期刊总数的6%。其中华东地区作者的文献量最多;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作者的文献量最少。6本研究共纳入描述银杏叶制剂不良反应的文献有43篇,包括综述10篇。33篇文献中有30篇文献的不良反应是由于使用银杏叶注射剂造成的,其余3篇文献则未详述具体使用哪种剂型。银杏叶注射剂不良反应主要反映在皮肤及血管损害、全身性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损害、心脑血管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呼吸系统损害。其中严重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心绞痛、肝损害等。银杏叶制剂与一些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主要是舒血宁注射液与泮托拉唑钠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前列腺素E1注射液、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头孢拉定等抗感染药存在配伍禁忌;金纳多与呋噻米注射液也存在配伍禁忌。研究小结:1银杏叶的研究文献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银杏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且银杏叶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文献数量基本相同,说明研究者既重视银杏叶的临床应用疗效,又重视其作用机制、药效基础及药物成分的研究;2银杏叶制剂包括多种剂型,在临床上的常用剂型是注射剂;3银杏叶制剂在临床最常用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4银杏叶注射剂在临床中的不良反应较多,主要不良反应是皮肤及血管损害和全身性损害;5银杏叶制剂中的舒血宁注射液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因此在临床上要减少或避免与其他注射剂配伍使用。研究二银杏叶制剂治疗高脂血症的meta分析研究目的:基于meta分析方法评价银杏叶制剂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方法: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angfang Data、CBM、VIP、CNKI等数据库,纳入银杏叶制剂治疗高脂血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排标准对文献进行查重、筛选并进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5.3软件对血脂的各项指标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安全性分析和偏倚分析。研究结果:1纳入文献情况:纳入9篇单独使用银杏叶制剂治疗高脂血症的文献;16篇合并使用银杏叶制剂治疗高脂血症的文献。最终纳入的文献都是中文文献。纳入的文献多数未提及其分配隐藏的方法;漏斗图提示纳入的文献可能存在发表性偏倚。2单独使用银杏叶制剂的9项研究中共有5项研究的对照药为中成药,分别是血脂康胶囊、绞股蓝总甙胶囊、脂必妥片;有4项研究的对照药为西药,分别是辛伐他汀、烟酸肌醇酯。16项合并使用银杏叶制剂的研究的对照药均为他汀类药物。以上各项研究的I2均大于50%,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3单独使用银杏叶制剂的临床疗效:3.1改善TC的疗效:经治疗后,在降低TC水平方面,银杏叶制剂疗效高于中成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0.77,-0.12),P=0.007<0.05];银杏叶制剂疗效不低于西药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CI(-1.48,0.86),P=0.60>0.05]。3.2改善TG的疗效:经治疗后,在降低TG水平方面,银杏叶制剂疗效不低于中成药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CI(-1.00,0.35),P=0.34>0.05];银杏叶制剂效果不低于西药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CI(-0.34,0.13),P=0.38>0.05]。3.3改善HDL-C的疗效:经治疗后,在提高HDL-C水平方面,银杏叶制剂疗效高于中成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0.00,0.18),P=0.04<0.05];银杏叶制剂疗效高于西药组,两组比较疗效有统计学意义。[95%CI(0.03,0.26),P=0.02<0.05]。3.4改善LDL-C的疗效:经治疗后,在降低LDL-C水平方面,银杏叶制剂疗效不低于中成药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CI(-0.64,0.26),P=0.41>0.05];银杏叶制剂疗效不低于西药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CI(-0.52,2.02),P=0.25>0.05]。4合并使用银杏叶制剂的疗效:4.1改善TC的疗效:经治疗后,在降低TC水平方面,合并使用银杏叶制剂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1.21,-0.53),P<0.00001]。4.2改善TG的疗效:经治疗后,在降低TG水平方面,合并使用银杏叶制剂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5%CI(-0.61,-0.39),P<0.00001]。4.3改善HDL-C的疗效:经治疗后,在升高HDL-C水平方面,合并使用银杏叶制剂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5%CI(0.23,0.43),P<0.00001]。4.4改善LDL-C的疗效:经治疗后,在降低LDL-C水平方面,合并使用银杏叶制剂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5%CI(-1.02,-0.55),P<0.00001]。5不同年龄段单独使用银杏叶制剂的亚组分析结果:根据年龄分层将9项研究分为三组:分别是Ⅰ.年龄≤50岁;Ⅱ.50岁<年龄≤60岁;Ⅲ.60<年龄≤70岁,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在50岁到60岁年龄段,银杏叶制剂组降低TC水平优于对照组(血脂康胶囊、辛伐他汀片、烟酸肌醇酯、绞股蓝总甙胶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0.93,-0.24),P=0.0009<0.05]。其余两个年龄段,银杏叶制剂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银杏叶制剂组降低TC水平不低于对照组。在≤50岁年龄段,银杏叶制剂降低TG水平优于对照组(血脂康胶囊、辛伐他汀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CI(0.03,0.21),P=0.01<0.05]。其余两个年龄段,试验组降低TG水平不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6安全性结果:单独使用银杏叶制剂的9项研究中有3篇未提及不良反应;3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3篇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共出现3例胃肠道反应;对照组共出现10例胃肠道反应,出现2例皮疹。合并使用银杏叶制剂的16项研究中9篇未提及不良反应;2篇未发现不良反应;5篇发现不良反应,其中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谷丙转氨酶(ALT)升高,但经停药后逐渐恢复正常。研究小结:1纳入的文献质量较低且存在偏倚,大多未具体描述其随机方法、如何分配隐藏及如何设计盲法,说明多数关于银杏叶制剂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试验在试验设计及报告规范方面存在缺陷;2在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中,银杏叶制剂存在单独应用和合并应用的情况,最常合并药物为他汀类药物;3通过对年龄进行分层分析,发现银杏叶制剂对≤50岁年龄段患者的TG水平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50岁到60岁年龄段的患者,银杏叶制剂在降低TC水平方面有显着作用。银杏叶制剂合并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可提高临床疗效。研究三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分析银杏叶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靶点及机制研究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分析方法,构建银杏叶治疗高脂血症的生物网络,分析银杏叶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靶点,探索其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筛选银杏叶有效成分并对筛选出的成分进行靶标预测。以OB>30%,DL>0.18为条件,在TCMSP数据库中筛选出银杏叶的有效活性成分,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活性成分的靶标预测。(2)通过UniProt、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数据库检索高脂血症的疾病靶点。(3)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银杏叶有效活性成分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靶点网络图,并通过DAVID数据库对作用靶点进行GOOntology(GO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研究结果:1银杏叶有效成分及靶点:在TCMSP数据库筛选出26个银杏叶的有效活性成分,基于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出26个活性成分的390个潜在靶点。2构建高脂血症疾病靶点网络图:通过String在线软件、Cytoscape软件构建高脂血症疾病靶点网络图。3银杏叶治疗高脂血症的靶点分析:将银杏叶有效成分的靶点与高脂血症的靶点相互映射,得到银杏叶有效成分治疗高脂血症的18个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18个靶点进行GO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生物学过程分析中排名前10的有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节、信号转导、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负调节、调节脂质代谢过程、调节胆固醇体内平衡、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对药物的反应、肽基-苏氨酸磷酸化、昼夜节律、对低密度脂蛋白颗粒的反应;细胞组分分析中前10的有核、膜、核质、细胞质、质膜、受体复合物、高尔基体、微管相关复合物、纺锤体微管、ER到高尔基体运输囊泡膜;分子功能分析中排名前10的有蛋白质结合、酶结合、染色质结合、极低密度脂蛋白颗粒受体活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载脂蛋白结合、RNA聚合酶Ⅱ转录因子活性,配体激活的序列特异性DNA结合、核心启动子序列特异性DNA结合、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糖蛋白结合;KEGG通路分析排名靠前的有雌激素信号通路、催乳素信号通路、GnRH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弓形体病、丙型肝炎、MAPK信号通路、Ⅱ型糖尿病、卵巢类固醇生成。研究小结:本研究从网络药理学的方面阐述银杏叶通过调节脂质的代谢过程、调节体内胆固醇平衡、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等生物过程发挥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银杏叶主要通过作用 MAPT、ESR1、ABCC3、ESR2、LDLR、LRP8、VLDLR 等靶点发挥调节血脂的作用,作用靶点主要富集于雌激素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Ⅱ型糖尿病等通路,为临床使用银杏叶制剂治疗高脂血症的有效性提供理论基础。结论:1文献计量学研究结果提示银杏叶制剂在临床上的常用剂型为注射剂、常用疾病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不良反应的剂型主要为银杏叶注射剂、常见不良反应为皮肤及血管损害;2基于本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银杏叶制剂与他汀类药物合用能提高其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且单独使用银杏叶制剂对≤50岁年龄段患者的TG水平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50岁到60岁年龄段患者的TC水平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网络药理学结果提示银杏叶主要通过MAPT、ESR1、ABCC3、ESR2、LDLR、LRP8、VLDLR等靶点调节体内胆固醇平衡、调节雌激素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调节脂质代谢,纠正血脂异常。
刘玲玲,于心若[3](1994)在《银杏药用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综述近年来就银杏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制剂产品在国内外的进展。突出介绍银杏叶的有效成分黄酮甙、银杏内酯(ginkgolide)和白果内酯(bilobalide)的作用。提出国内研究开发应系统化。
陈希平[4](2010)在《银杏叶及荷叶中生物活性成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银杏叶和荷叶是近年来研究非常活跃的两种植物药,其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虽有大量报道,但其分子水平的活性评价尚缺乏深度。研究目的:针对银杏叶和荷叶中的生理活性成分,以色谱为分离手段,结合质谱的高灵敏度检测进行成分分析,并研究相关成分的分离制备方法并制备相关单体成分。以自由基清除和脂肪酶抑制活性为目标,从分子水平对相关成分的生理活性进行研究。方法:研究银杏叶中黄酮苷元制备过程中的水解条件,利用微波条件下的高效水解,对水解环境的溶剂、酸、能量等进行考察,优化最佳水解条件。以大孔树脂为分离介质,对银杏叶中的黄酮苷元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研究,对不同特性的树脂进行比较,优化分离纯化条件。以DPPH自由基为目标,研究银杏叶中黄酮苷元成分及叶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对荷叶中生理活性成分分离制备研究,研究了荷叶化学成分对脂肪酶的抑制活性及荷叶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通过对微波水解中的溶剂优化、酸及酸度优化、微波功率及水解时间的优化、固液比的优化,确定以正丙醇作为溶剂、盐酸作为水解酸、功率为280W,水解时间为2 min时,水解条件为最佳;相比于水浴回流水解等传统方法,微波水解法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有利于银杏叶黄酮苷元的快速制备。对不同大孔树脂进行比较,发现当银杏叶浸出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浓度c=0.2395mg/ml,pH=5.05时,三种树脂对黄酮类化合物吸附平衡时间相近,约为6小时。此时树脂孔隙几乎己被填满,吸附与解吸处于动态平衡。DM-130、LSA-10和LSA-20三种树脂在此条件下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1.13、25.95、23.15mg/g(湿树脂)。由此看出DM-130对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当pH=5.02时树脂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率为81%;而当pH=3.07、6.05时,吸附率分别为27%和38%。在pH<5.02时,吸附率随pH值的增大而增加,在pH=5时吸附率达最高值,随后随着pH值的增大吸附率递减。这是因为当溶液pH=5.02时,黄酮类化合物既保持了分子状态,同时又不会形成佯盐(佯盐的结构为R-OH+),满足形成氢键的条件。当洗脱液体积分数为70%和90%的乙醇-水溶液时解吸效果好,解吸率达到了90%以上。但是考虑乙醇的挥发性,最终选择70%乙醇作为洗脱剂较为适宜。另外,在研究中还考察了pH=10的NaOH水溶液的洗脱效果,解吸率远远低于含水乙醇的效果,仅为23.1%,因此使用稀碱作为洗脱剂是不适合的。通过考察银杏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研究了黄酮成分的抗氧化活性,发现要使银杏叶活性物质抗氧化效果达到最好,乙醇体积分数不能过大,其选择范围应该在70%左右;由于银杏叶提取物中一些多酚类物质的稳定性较差,受热发生氧化或水解反应,从而导致抗氧化效果变差,因此,银杏叶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温度不宜过高,确定温度范围为5070℃。建立了荷叶中阿朴啡类生物碱:N-降荷叶碱,0-降荷叶碱,荷叶碱,和绕炔碱的高灵敏度HPLC-DAD-ESI/MS分析方法,在N-降荷叶碱ESI质谱中m/z为251和219处的分别为[M+H-CH3O]+和[M+H-CH3O-CH3OH]+碎片离子的信号。同样在0-降荷叶碱ESI质谱中m/z为265和250处的分别为[M+H-OH]+和[M+H-CH3OH]+碎片离子的信号。因此,通过碎片离子是否有m/z 265来鉴别是N-降荷叶碱还是0-降荷叶碱。适当提高锥孔电压不仅能够区分分子量不同的化合物,而且也能有效的区分同分异构体。研究了荷叶生物碱对脂肪酶的抑制活性,1 mg/mL奥利司他对脂肪酶的抑制作用达到74.34%,1 mg/mL荷叶提取物对脂肪酶的抑制作用为11.25%,N-降荷叶碱的抑制活性为21.37%,0-降荷叶碱的抑制活性为24.63%,荷叶碱的抑制活性为25.77%,绕炔碱的抑制活性为13.2%。结论:微波水解是银杏黄酮苷元制备过程中水解效率最高、速度最快的方法,大孔吸附树脂对于银杏黄酮和荷叶中的阿朴啡类生物碱有着很好的吸附作用,可用于成分的纯化富集。通过对银杏黄酮和阿朴啡类生物碱的分子生物活性筛选,表明银杏黄酮有着很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暗示其具有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阿朴啡类生物碱对脂肪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提示其将可作为控制体重药物的候选物。
钱天秀,杨世林,徐丽珍,曹瑾[5](1997)在《银杏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银杏的化学成分、活性成分提取、含量测定以及药理和临床等方面研究、开发的现状。
陇源[6](2007)在《作用于冠状动脉的外(内)源血管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研究》文中认为心血管疾病的核心是冠状动脉的病变,冠状动脉是心血管药物研究中的主要靶器官之一。本项研究观察了甘肃蜂胶提取物和其中的主要黄酮类成分白杨素、苯丙酸衍生物咖啡酸苯乙酯作为外源性天然小分子,速激肽家族成员r/mHemokinin-1作为内源性神经肽对于离体猪冠状动脉血管的舒张作用,讨论了以上外(内)源活性物质的血管药理学特性和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在体实验证明白杨素是天然蜂胶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有效成分。蜂胶是蜜蜂采集植物分泌物而形成的天然复合物,甘肃蜂胶经鉴定含有白杨素、木犀草素、染料木素、芹菜素、山奈酚和杨芽黄素等黄酮类物质,以及咖啡酸、阿魏酸和咖啡酸苯乙酯等苯丙酸酯类化合物。在离体猪冠状动脉血管环上,白杨素和咖啡酸苯乙酯都表现出了良好的血管舒张活性。其舒血管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表现为白杨素和蜂胶乙醇提取物在正常K+离子浓度下,非内皮依赖地舒张冠状动脉;而在高K+离子浓度下,部分内皮依赖地舒张冠状动脉。提示白杨素和蜂胶乙醇提取物的血管舒张作用在一般情况下可能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K+离子通道有关;当平滑肌细胞膜上的K+离子通道被高胞外K+离子浓度所抑制时,内皮-NO途径可以被激活作为应急补偿机制。而咖啡酸苯乙酯所引发的冠脉舒张与K+离子通道无关,为部分内皮依赖型。咖啡酸苯乙酯还通过非选择性激活血管环上β-肾上腺能受体起作用。速激肽家族成员r/m Hemokinin-1(RSRTRQFYGLM-NH2)是新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神经调节肽,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在冠状动脉上,r/m Hemokinin-1通过激活血管内皮细胞膜上速激肽NK1受体介导完全内皮依赖型的血管舒张作用,该舒张作用在正常K+离子浓度下,与内皮细胞NO-eGMP信号途径无关;而在K+离子通道被无K+环境或高胞外K+离子浓度所抑制时,则转为依赖内皮细胞NO-cGMP信号通路产生血管舒张作用。这一结果提示r/m Hemokinin-1的冠状动脉舒张作用主要是由一类内皮超极化因子(EDHF/K+)所介导的,内皮细胞NO-cGMP信号途径在内皮超极化因子(EDHF/K+)流动受到破坏时起到补偿作用。该实验还显示,r/m Hemokinin-1引发的内皮超极化因子(EDHF/K+)与速激肽家族另一成员P物质(substance P,SP)不同,并非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膜上Ca2+激活的K+离子通道,而可能是另一类型的钾离子通道。通过以上的实验观察可以看出,外源性舒血管活性物质如白杨素、咖啡酸苯乙酯等小分子的作用一般是多靶点且较长效的;因此,白杨素和蜂胶提取物可以有效预防由垂体后叶素诱导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心绞痛)的发生,可能与其舒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有关。而速激肽家族成员r/m Hemokinin-1则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膜上专一性速激肽NK1受体,其调节作用是瞬时性的。同时也应注意到,这两类物质的血管舒张作用中都存在NO-cGMP信号途径对于K+离子通道作用的补偿机制,其中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雷家珩,李玲,杜小弟,罗珂,吴琼[7](2017)在《银杏外种皮鲜榨汁中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银杏外种皮鲜榨汁中重要生物活性物质进行测定分析,为开发利用银杏外种皮资源提供一定理论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银杏外种皮鲜榨汁中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鲜榨汁中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质有总糖(18.6%)、银杏酸(4.1%)和黄酮苷(0.008 7%)等,重要微量元素包括K、Na、Ca、Mg、P、Al,以及Fe、Zn、Mn、Cu、Ni、Sr、Ba等。萜内酯含量低于检出限。另外,还探讨了外种皮剪切破壁时间对鲜榨汁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外种皮剪切破壁时间超过8 min,鲜榨汁中银杏酸含量显着增大。
耿秀芳,李桂芝,王守训[8](1993)在《银杏叶总黄酮对ACE活性的影响》文中指出 银杏叶主要活性成份是黄酮类化合物(包括白果双黄酮,异白果双黄酮,白果素)。60年代主要研究其扩血管,作用,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有人用银杏叶制剂6911注射液,可有效地对抗盐酸肾上腺素所致离体兔耳血管的收缩作用;还有人用心得安对银杏
戴均贵[9](1999)在《银杏组织与细胞培养及银杏内酯B产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银杏植物体内所含的萜内酯主要有银杏内酯(Ginkgolides,GK)A,B,C,J,M和白果内酯(Bilobalide,BB),均为银杏植物所特有。GK是天然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特异拮抗剂,对治疗哮喘,内毒素休克,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心脑血管疾病及多种炎症疾病均有较好的效果,其中GKB的效果最好。目前,银杏萜内酯来源于银杏树叶,人们还试图通过其他途径来生产银杏萜内酯,如化学合成,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技术。从长远来看,通过细胞培养技术生产银杏萜内酯是一条较为有效的途径。本论文从银杏愈伤组织的诱导开始,进行了愈伤组织及细胞悬浮培养,最后达到生物反应器培养,并进行了单细胞克隆,再生根形成等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如下的结果: 1.单一激素种类对银杏叶片、叶柄和幼茎愈伤组织的诱导中以NAA的效果最佳,2,4-D次之,6-BA最差。除胚乳外,银杏胚,幼苗的胚根、子叶、幼茎、叶片和叶柄,树的幼茎、叶片和叶柄各外植体都能诱发愈伤组织,其中胚、子叶和叶柄愈伤组织形成的频率均可达到100.0%,胚根的愈伤组织形成频率最低,为33.3%。叶片和幼茎在光照下的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比黑暗中略高,而叶柄和胚根的则相反。MS和DCR两种培养基都适合银杏幼苗叶片及叶柄愈伤组织诱导,两者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 2.1)建立了银杏愈伤组织培养物中银杏内酯提取和初步纯化及其中含量的HPLC测定的方法。样品用丙酮提取,经石油醚、聚酰胺、Sephadex LH-20凝胶小柱初步纯化后进行RP-HPLC分析,流动相为甲醇-水(33:67),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20nm,获得了良好的分析效果,测得Gb1、Gb2、Gb3 3个愈伤组织系GKB的含量分别为0.057%、0.084%、0.0145%。
李柳骥[10](2007)在《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心绞痛是因心肌暂时的缺血、缺氧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95﹪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致。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等影响因素的变化,疾病谱较之过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心血管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逐渐增高,危害性越来越大,因此开展对该类疾病的综合研究,对于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冠心病心绞痛作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典型表现及类似记载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中,自先秦至民国时期,历代医家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方药、预防调摄等方面均积累了大量的理论认识与临床经验;现代以来,中医对该病更为重视,在逐步完善其病因学、证候学、治疗学等理论的同时,当代医家在继承发挥古代医家观点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各种新的研究手段以及现代医学观点,就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治疗等提出了许多新思路,积累了众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本文在系统搜集古今中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文献学方法为主,对相关资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及现状,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的辨治经验。力图全面反映历代医家诊治该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为辨治冠心病心绞痛提供丰富而翔实的参考资料,也必将有助于开拓该病的研究和治疗思路。本文分为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为古代文献研究,重在阐述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源流,分别论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名、病因病机、病证分类、治则治法、预防调摄等的学术发展概况,同时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对古代胸痹心痛处方及医案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心绞痛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阐发,提出了新的治疗观点。下篇为现代文献研究,重在反映冠心病心绞痛的当代研究概况,全面总结了1949年以来国内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特点、各家论治观点、名医治疗经验、处方用药进展、各类治疗方法等,并旁及基础研究及国外相关研究。对于全面把握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发展现状、促进本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深入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对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论述,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分析了肝心痛与热证心痛的现实意义;在继承古今医家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心绞痛治疗当重扶阳、调气的观点,并举出了温阳散寒、补气助阳、通阳宣痹、回阳救逆的“扶阳四法”,认为从肺脾二脏入手调理气虚、气滞病机,扶助正气,壮大阳气,祛除阴邪,是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之关键,从而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心得安对银杏叶黄酮类物质松弛支气管作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得安对银杏叶黄酮类物质松弛支气管作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银杏叶制剂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认识 |
2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主要机制研究 |
3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
3.1 单独使用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
3.2 合并使用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
文献综述二 银杏叶制剂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 |
1 银杏叶制剂治疗高脂血症的的主要机制研究 |
2 银杏叶制剂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
2.1 单独使用银杏叶制剂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
2.2 合并使用银杏叶制剂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
前言 |
研究一 银杏叶全背景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检索策略 |
2.2 纳排标准 |
2.3 建立数据库 |
3 研究结果 |
3.1 文献筛选结果及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3.2 银杏叶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
3.3 银杏叶研究文献发表类型统计 |
3.4 银杏叶基础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
3.5 银杏叶临床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
3.6 银杏叶不良反应与配伍禁忌 |
4 讨论 |
4.1 银杏叶制剂的常用剂型和常用疾病分析 |
4.2 银杏叶的药理作用分析 |
4.3 银杏叶制剂的不良反应及配伍禁忌分析 |
4.4 临床研究的期刊及作者分布分析 |
4.5 本文的局限性 |
5 小结 |
研究二 银杏叶制剂治疗高脂血症的meta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2 文献检索 |
2.3 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文献检索结果 |
3.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3.3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
3.4 单独使用银杏叶治疗高脂血症的meta分析结果 |
3.5 合并使用银杏叶制剂治疗高脂血症的meta分析结果 |
3.6 不良反应 |
3.7 发表偏倚分析 |
4 讨论 |
4.1 纳入研究的质量分析 |
4.2 临床疗效分析 |
4.3 安全性分析 |
5 小结 |
研究三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分析银杏叶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银杏叶有效活性成分的筛选 |
2.2 银杏叶有效成分的靶点预测 |
2.3 构建高脂血症疾病靶点网络 |
2.4 网络构建 |
2.5 GO Ontology和KEGG通路 |
3 研究结果 |
3.1 银杏叶有效成分-预测靶点网络 |
3.2 与高脂血症相关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
3.3 银杏叶有效成分-高脂血症靶点网络构建 |
3.4 GO注释和KEGG通路分析 |
4 讨论 |
4.1 作用于高脂血症靶点的银杏叶有效成分分析 |
4.2 靶点功能分析 |
4.3 关键靶点分析 |
4.4 KEGG通路分析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银杏叶及荷叶中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银杏叶黄酮苷微波水解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4.1 溶剂的优化 |
4.2 酸及酸度优化 |
4.3 微波功率及水解时间的优化 |
4.4 固液比的优化 |
4.5 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
第二章 银杏叶黄酮分离纯化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银杏叶总黄酮提取 |
2.2 银杏叶总黄酮测定 |
2.3 总黄酮大孔树脂纯化 |
3 结果 |
4 讨论 |
4.1 树脂吸附效率比较 |
4.2 动态吸附容量 |
4.3 动态解吸洗脱液流速 |
第三章 银杏叶化学成分的自由基清除活性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样品溶液制备 |
2.2 银杏叶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抗氧化活性测定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四章 荷叶中生理活性成分分离制备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液相色谱分析条件 |
2.2 大孔树脂预纯化 |
2.3 制备色谱纯化 |
3 结果 |
4 讨论 |
4.1 大孔树脂吸附洗脱曲线 |
4.2 大孔树脂吸附容量的测定 |
4.3 工艺重复性验证 |
4.4 制备色谱条件优化 |
第五章 荷叶化学成分对脂肪酶的抑制活性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脂肪酶抑制活性测定 |
2.2 气相色谱条件 |
3 结果 |
4 讨论 |
4.1 正丁酸标准曲线 |
4.2 最适pH值和反应温度的选择 |
4.3 反应时间和方法专属性 |
4.4 终止剂的选择 |
4.5 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
4.6 脂肪酶米氏常数的测定 |
4.7 奥利司他溶剂的选择及其IC50值的测定 |
4.8 脂肪酶抑制剂浓度对抑制作用的影响 |
4.9 不同时间对抑制作用的影响 |
4.10 不同加酶量对抑制作用的影响 |
4.11 pH值对抑制作用的影响 |
第六章 荷叶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样品溶液制备 |
2.2 荷叶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
3 结果 |
3.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
3.2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 |
3.3 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 |
3.4 抗脂质过氧化活性 |
3.5 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性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作用于冠状动脉的外(内)源血管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综述 |
第一节 冠状动脉与心血管疾病 |
第二节 天然药物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
第三节 内源性神经肽类-速激肽r/m Hemokinin-1的心血管活性 |
第二章 立题依据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1. 实验材料和药品 |
2. 蜂胶乙醇提取物的制备和成分分析 |
3. 心血管活性实验 |
4. 统计方法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1. 蜂胶提取和成分分析结果 |
2. 白杨素和蜂胶提取物(EEP)心血管活性检测结果 |
3. CAPE心血管活性检测结果 |
4. 白杨素、蜂胶提取物(EEP)对垂体后叶素诱导大鼠心绞痛的预防作用 |
5. 速激肽r/m Hemokinin-1的心血管活性检测结果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谱图 |
(7)银杏外种皮鲜榨汁中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鲜榨汁制备及预处理 |
1.3 生物活性物质分析 |
1.3.1 黄酮苷、萜内酯、银杏酸测定 |
1.3.2 黄酮苷检测色谱条件 |
1.3.3 萜内酯检测色谱条件 |
1.3.4 银杏酸检测色谱条件 |
1.3.5 总糖测定 |
1.3.6 微量元素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鲜榨汁总黄酮苷含量 |
2.2 萜内酯 |
2.3 银杏酸 |
2.4 糖类物质含量分析 |
2.5 微量元素 |
3 结论 |
(9)银杏组织与细胞培养及银杏内酯B产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银杏研究概况(文献综述) |
1 化学成分 |
1.1 黄酮类化合物 |
1.2 萜类化合物 |
1.3 有机酸 |
1.4 烷基酚和烷基酚酸类 |
1.5 甾体化合物 |
1.6 多糖 |
1.7 其它化合物 |
2 药理及临床研究 |
2.1 改善心脑血管系统及周围血管系统的功能 |
2.2 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
2.3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
2.4 解痉和抗过敏作用 |
2.5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2.6 对肝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 |
2.7 抗炎症作用 |
2.8 抗肿瘤作用 |
2.9 毒副作用 |
3 组织培养研究 |
3.1 花粉培养 |
3.2 雌配子体培养 |
3.3 胚培养 |
3.4 器官发生 |
3.5 胚胎发生 |
3.6 愈伤组织培养 |
3.7 原生质体培养 |
3.8 次生代谢 |
4 结束语 |
第二章 银杏愈伤组织的诱导产生 |
1 材料与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愈伤组织形成的观察 |
2.2 植物激素对银杏树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
2.3 幼苗、胚、胚乳愈伤组织的发生 |
2.4 培养基种类对银杏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银杏愈伤组织培养物中银杏内酯和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一节 愈伤组织培养物中银杏内酯的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流动相的组成 |
2.2 标准曲线的制作 |
2.3 精密度试验 |
2.4 样品分析方法 |
2.4.1 样品提取及柱前预处理 |
2.4.2 样品中银杏内酯B的HPLC定性分析 |
2.4.3 提取时间的确定 |
2.4.4 回收率试验 |
2.5 3个愈伤组织系培养物中GKB含量的测定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愈伤组织培养物中黄酮类化合物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流动相的组成 |
2.2 标准曲线的制作 |
2.2.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2.2 标准曲线制作 |
2.2.3 精密度试验 |
2.3 样品分析方法 |
2.3.1 样品制备 |
2.3.2 样品中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定性分析 |
2.3.3 提取及水解时间的确定 |
2.3.4 槲皮素回收率试验 |
2.4 3个愈伤组织系培养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及总黄酮甙含量的测定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银杏愈伤组织系的初步筛选、培养及银杏内酯B的产生 |
第一节 愈伤组织系的初步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不同来源的愈伤组织生长和GKB含量情况 |
2.2 3个愈伤组织系生长及GKB的积累动态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愈伤组织适宜培养条件的探索 |
1 材料与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光照对银杏愈伤组织系Gb_3生长和GKB形成的影响 |
2.2 不同培养基对银杏愈伤组织系Gb_3生长和GKB形成的影响 |
2.3 几种激素及浓度对银杏愈伤组织系Gb_3生长和GKB形成的影响 |
2.4 不同氮源及其配比对银杏愈伤组织系Gb_3生长和GKB形成的影响 |
2.5 碳源对银杏愈伤组织系Gb_3生长和GKB形成的影响 |
2.6 大量元素对银杏愈伤组织系Gb_3生长和GKB形成的影响 |
2.7 稀土元素对银杏愈伤组织系Gb_3生长和GKB形成的影响 |
2.8 前体物对银杏愈伤组织系Gb_3生长和GKB形成的影响 |
2.9 3个愈伤组织系稳定性研究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银杏细胞悬浮培养及其银杏内酯B的形成 |
第一节 银杏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银杏悬浮细胞系的建立 |
2.2 银杏悬浮细胞培养的动力学研究 |
2.3 不同接种量对银杏悬浮细胞系GS-I生长及GKB形成的影响 |
2.4 不同培养基对银杏悬浮细胞系GS-I生长及GKB形成的影响 |
2.5 植物激素对银杏悬浮细胞系GS-I生长及GKB形成的影响 |
2.6 起始pH值对银杏悬浮细胞系GS-I生长及GKB形成的影响 |
2.7 大量元素对银杏悬浮细胞系GS-I生长及GKB形成的影响 |
2.8 不同碳源及蔗糖浓度对银杏悬浮细胞系GS-I生长及GKB形成的影响 |
2.9 不同氮源及其配比对银杏悬浮细胞系GS-I生长及GKB形成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前体对银杏悬浮细胞生长和B形成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乙酸钠、DL-甲硫氨酸和丙酮酸钠对银杏悬浮细胞系GS-I生长及GKB形成的影响 |
2.2 异戊二烯和牻牛儿醇对银杏悬浮细胞系GS-I生长及GKB形成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节 真菌诱导子对银杏悬浮细胞生长和银杏内酯B形成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不同真菌诱导子及其不同浓度对银杏悬浮细胞系GS-I生长及GKB形成的影响 |
2.2 不同诱导时间对银杏悬浮细胞系GS-I生长及GKB形成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节 渗透胁迫、添加吸附剂及补料策略等对银杏悬浮细胞生长和银杏内酯B形成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渗透胁迫剂对银杏悬浮细胞系GS-I生长及GKB形成的影响 |
2.2 添加吸附剂对银杏悬浮细胞系GS-I生长及GKB形成的影响 |
2.3 补料策略与诱导子的加入对银杏悬浮细胞系GS-I生长及GKB形成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节 银杏细胞生物反应器培养 |
1 材料与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培养过程中pH的变化 |
2.2 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及GKB产生的动态变化 |
2.3 培养过程中营养成分消耗的动态变化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银杏单细胞克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L-谷氨酰胺对细胞植板率的影响 |
2.2 不同细胞密度对细胞植板率的影响 |
2.3 单细胞克隆系的生长及GKB合成能力的研究 |
2.4 单细胞克隆系的稳定性研究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七章 银杏再生根与不定根的形成及其中银杏内酯的产生 |
1 材料与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不同培养基对3个愈伤组织系再生根形成的影响 |
2.2 不同植物激素对愈伤组织再生根形成的影响 |
2.3 不同外植体不定根的形成 |
2.4 根与愈伤组织生长及GKB生产能力的比较 |
3.讨论 |
4.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1.总结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图版 |
(10)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古代文献研究 |
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与概念考辨 |
1.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
1.1.1 病名萌芽期 |
1.1.2 病名内涵充实期 |
1.1.3 病名内涵争议期 |
1.1.4 病名初步统一期 |
1.2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相关病名的概念考辨 |
1.2.1 心痛与胸痛、膈痛 |
1.2.1.1 心痛 |
1.2.1.2 胸痛与膈痛 |
1.2.2 胸痹与心痹、胸痹心痛 |
1.2.2.1 胸痹与心痹 |
1.2.2.2 胸痹心痛 |
1.2.3 厥心痛与真心痛 |
1.2.3.1 厥心痛 |
1.2.3.2 真心痛 |
1.2.4 卒心痛与久心痛 |
1.2.4.1 卒心痛 |
1.2.4.2 久心痛 |
1.2.5 九种心痛 |
1.2.6 心胃痛(心脾痛)与心疝、心中寒 |
1.2.6.1 心胃痛(心脾痛) |
1.2.6.2 心疝与心中寒 |
1.2.7 病名之辨 |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2.1 病因认识 |
2.1.1 风寒为首,外邪侵袭 |
2.1.2 思虑过度,七情内伤 |
2.1.3 饮食不节,痰饮由生 |
2.1.4 劳逸失度,气血不调 |
2.1.5 脏腑虚弱,他脏及心 |
2.2 病机分析 |
2.2.1 心痛发作机理 |
2.2.1.1 不通则痛 |
2.2.1.2 牵引作痛 |
2.2.1.3 不荣则痛 |
2.2.2 疾病产生机理 |
3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与证候分类 |
3.1 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分类 |
3.2 冠心病心绞痛的证候分类 |
3.2.1 《金匮要略》之辨证 |
3.2.1.1 胸痹之辨证 |
3.2.1.2 心痛之辨证 |
3.2.2 病因辨证 |
3.2.3 八纲辨证 |
3.2.3.1 寒热辨证 |
3.2.3.2 虚实辨证 |
3.2.4 气血辨证 |
4 冠心病心绞痛的治则治法 |
4.1 治则概述 |
4.1.1 辨证治则 |
4.1.1.1 阴阳辨证治则 |
4.1.1.2 表里辨证治则 |
4.1.1.3 虚实辨证治则 |
4.1.1.4 寒热辨证治则 |
4.1.1.5 气血辨证治则 |
4.1.1.6 脏腑辨证治则 |
4.1.2 胸痹心痛辨病治则 |
4.2 治法概述 |
4.2.1 药物疗法 |
4.2.1.1 祛邪诸法 |
4.2.1.2 扶正诸法 |
4.2.1.3 扶正祛邪诸法 |
4.2.1.4 心病专药 |
4.2.2 针灸、按摩与导引 |
4.2.2.1 针灸 |
4.2.2.2 按摩 |
4.2.2.3 导引 |
4.2.3 其他疗法 |
4.2.3.1 外治法 |
4.2.3.2 食疗药膳 |
4.2.3.3 心理疗法 |
5 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调摄 |
5.1 心绞痛的预防 |
5.1.1 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
5.1.2 起居有常,寒温适宜 |
5.1.3 饮食有节,戒烟限酒 |
5.1.4 不妄作劳,动而中节 |
5.2 心绞痛的调摄 |
5.2.1 精神 |
5.2.2 饮食 |
5.2.3 运动 |
5.2.4 禁忌 |
6 冠心病心绞痛的专题研究 |
6.1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处方用药研究 |
6.1.1 研究意义与入选标准 |
6.1.2 古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小方概况 |
6.1.2.1 汉唐时期 |
6.1.2.2 宋元时期 |
6.1.2.3 明清时期 |
6.1.3 讨论 |
6.1.3.1 汉唐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1.3.2 宋元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1.3.3 明清时期治疗心绞痛用药规律 |
6.2 冠心病心绞痛古代医案研究 |
6.2.1 研究意义及入选标准 |
6.2.1.1 研究意义 |
6.2.1.2 入选标准 |
6.2.2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医案分析 |
6.2.2.1 元明时期医案 |
6.2.2.2 清~民国时期医案 |
6.2.3 古代冠心病心绞痛证治规律探讨 |
6.2.3.1 元明时期与清~民国时期用药规律比较 |
6.2.3.2 证治规律 |
7 冠心病心绞痛相关问题探讨 |
7.1 肝心痛意义探讨 |
7.1.1 概念源起与发展 |
7.1.2 现代应用 |
7.1.2.1 理论阐述及辨证分型 |
7.1.2.2 临床研究 |
7.1.3 意义探讨 |
7.2 扶阳在心绞痛治疗中的地位 |
7.2.1 阴阳关系,阳为主导 |
7.2.2 心痛病机,“阳微”为主 |
7.2.2.1 心阳虚 |
7.2.2.2 肺阳虚 |
7.2.2.3 脾阳虚 |
7.2.2.4 肾阳虚 |
7.2.3 治重阳气,古今一贯 |
7.2.4 扶阳含义,“温补通回” |
7.2.4.1 温阳散寒 |
7.2.4.2 补气助阳 |
7.2.4.3 通阳宣痹 |
7.2.4.4 回阳救逆 |
7.3 论心绞痛祛邪首当调气 |
7.3.1 心痛标证,其“本”在气 |
7.3.2 调气之法,重在脾肺 |
7.4 热证心痛辨析 |
7.4.1 古籍所载,郁热为多 |
7.4.2 今人发挥,痰热郁毒 |
7.4.2.1 理论上,阐发郁热伤络、热毒学说 |
7.4.2.2 临床上,审证应用清法治热证心痛 |
7.4.3 评述 |
下篇 冠心病心绞痛的现代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 |
1.1 概述 |
1.2 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
1.3 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1.3.1 心绞痛的临床特征 |
1.3.2 心绞痛的临床分型 |
1.4 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1.4.1 心绞痛的诊断 |
1.4.2 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
1.5 心绞痛的治疗 |
1.5.1 抗心肌缺血的综合防治 |
1.5.2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1.5.3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
2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研究 |
2.1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 |
2.1.1 心绞痛的病因 |
2.1.2 心绞痛的病机 |
2.2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分型 |
2.2.1 宏观辨证 |
2.2.2 微观辨证 |
2.2.2.1 脂质代谢方面 |
2.2.2.2 心功能方面 |
2.2.2.3 微循环方面 |
2.2.2.4 血小板形态与功能方面 |
2.2.2.5 血液流变学方面 |
2.2.2.6 氧自由基方面 |
2.2.2.7 血管活性物质方面 |
2.2.2.8 免疫功能方面 |
2.2.2.9 激素方面 |
2.2.2.10 同型半胱氨酸方面 |
2.2.2.11 其他方面 |
3 冠心病心绞痛的辨证论治 |
3.1 辨证分型治疗 |
3.1.1 分3 型治疗 |
3.1.2 分4 型治疗 |
3.1.3 分5 型治疗 |
3.1.4 分6 型治疗 |
3.1.5 分7 型治疗 |
3.1.6 分8 型治疗 |
3.1.7 分10 型治疗 |
3.2 各家论治观点研究 |
3.2.1 从八纲论治 |
3.2.1.1 从虚实论治 |
3.2.2 从病邪论治 |
3.2.2.1 从痰湿论治 |
3.2.2.2 从瘀血论治 |
3.2.2.3 从痰瘀论治 |
3.2.2.4 从火邪论治 |
3.2.2.5 从毒论治 |
3.2.2.6 从郁论治 |
3.2.3 从脏腑论治 |
3.2.3.1 从肾论治 |
3.2.3.2 从脾论治 |
3.2.3.3 从肝论治 |
3.2.3.4 从肺论治 |
3.2.3.5 从胆论治 |
3.2.3.6 从胃论治 |
3.2.3.7 从五脏六腑论治 |
3.2.4 其他 |
3.2.4.1 从阴虚论治 |
3.2.4.2 从络论治 |
3.2.4.3 从营卫失调论治 |
4 名老中医治疗经验 |
4.1 冉雪峰:利膈通络消症散结治心绞痛 |
4.2 曹惕寅:重疏导心经逆气,用药贵乎轻灵 |
4.3 蒲辅周:主用两和散治心痛 |
4.4 李斯炽:法遵辨证论治,扶正兼以祛邪 |
4.5 岳美中:心痛病因阳虚受寒,化瘀辅以通阳行气 |
4.6 秦伯未:气血不利为病机,养血扶阳以治本 |
4.7 张伯臾:注重心肾并治,推崇膏方调治、散剂善后 |
4.7.1 病机认识 |
4.7.2 治疗大法 |
4.7.3 临床用药特点 |
4.8 赵锡武: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胸痹 |
4.9 宋孝志:脏腑分型论治心绞痛 |
4.10 袁家玑:重视痰邪致病,通阳化痰为治 |
4.11 任应秋:辨证论治冠心病,扶阳通营为先务 |
4.12 郭士魁:主以通法治心痛 |
4.13 俞慎初:治心痛不离“补虚”、“通脉” |
4.14 邓铁涛:治重调脾护心、益气除痰 |
4.15 万友生:自拟丹络蒌薤汤疗胸痹 |
4.16 董建华:辨病辨证相结合,理气活血基本方 |
4.17 陆芷青:病机气阴痰瘀,辨证舌脉为凭 |
4.18 路志正:胸痹治从脾胃、肝 |
4.19 颜德馨:心痛分三期,法用温、通、补 |
4.20 方药中:重视心肾,阴阳平调 |
4.21 周信有:自拟心痹一号方,益气温肾祛痰瘀 |
4.22 高辉远:辨证兼用自拟方 |
4.23 焦树德:辨证虚实,心肺并调,气血同治 |
4.24 张琪:辨证八法治心痛 |
4.25 印会河:胸痹治同肝着,方用旋覆花汤 |
4.26 周次清:祛邪为主,常法有四 |
5 冠心病心绞痛的固定方加减与中成药治疗 |
5.1 固定方加减治疗 |
5.1.1 祛邪诸法 |
5.1.1.1 活血化瘀法 |
5.1.1.2 疏肝行气法 |
5.1.1.3 温阳散寒法 |
5.1.1.4 行气活血法 |
5.1.1.5 通阳活血法 |
5.1.1.6 消积化滞法 |
5.1.1.7 软坚破结法 |
5.1.1.8 化痰祛瘀法 |
5.1.1.9 化痰通阳法 |
5.1.1.10 活血通鼻窍法 |
5.1.1.11 散寒息风通络法 |
5.1.2 扶正诸法 |
5.1.2.1 益气温阳法 |
5.1.2.2 益气养阴法 |
5.1.2.3 益气养心法 |
5.1.2.4 温通心阳法 |
5.1.2.5 益气健脾法 |
5.1.2.6 益气补肺法 |
5.1.2.7 补肾法 |
5.1.2.8 调补心肾法 |
5.1.2.9 滋阴益气补肾法 |
5.1.3 扶正祛邪诸法 |
5.1.3.1 益气活血法 |
5.1.3.2 滋阴活血法 |
5.1.3.3 温阳活血法 |
5.1.3.4 通络益气法 |
5.1.3.5 益气化痰祛瘀法 |
5.1.3.6 益气温阳活血法 |
5.1.3.7 益气养阴活血法 |
5.1.3.8 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 |
5.1.3.9 益气活血、祛风通络法 |
5.1.3.10 补肾涤痰法 |
5.1.3.11 补肾活血法 |
5.1.3.12 温肾化痰祛瘀法 |
5.1.3.13 补脾和胃法 |
5.1.3.14 健脾活血祛痰法 |
5.1.3.15 养心化痰通络法 |
5.1.3.16 补心益肾祛瘀法 |
5.1.3.17 补脾益肺、理气活血法 |
5.1.3.18 补心益肾、化痰祛瘀法 |
5.2 中成药治疗 |
5.2.1 丸剂 |
5.2.1.1 滴丸 |
5.2.1.2 微丸与浓缩丸 |
5.2.2 散剂 |
5.2.3 煎膏剂与流浸膏剂 |
5.2.4 片剂 |
5.2.5 胶囊剂 |
5.2.6 合剂(口服液) |
5.2.7 颗粒剂(冲剂) |
5.2.8 注射剂 |
5.2.9 气雾剂、喷雾剂 |
5.2.10 软膏剂 |
5.2.11 膏药 |
5.2.12 其他剂型 |
6 冠心病心绞痛的单味药物治疗 |
6.1 根类 |
6.1.1 三七 |
6.1.2 丹参 |
6.1.3 西洋参 |
6.1.4 当归 |
6.1.5 麦冬 |
6.1.6 刺五加 |
6.1.7 黄芪 |
6.1.8 葛根 |
6.1.9 缬草 |
6.2 根茎类 |
6.2.1 大蒜 |
6.2.2 川芎 |
6.3 果实类 |
6.3.1 山楂 |
6.3.2 刺蒺藜 |
6.4 花类 |
6.4.1 红花 |
6.4.2 鸡冠花 |
6.4.3 蒲黄 |
6.5 叶类 |
6.5.1 茶叶 |
6.5.2 银杏叶 |
6.6 茎藤类 |
6.6.1 桑寄生 |
6.7 全草类 |
6.7.1 长白瑞香 |
6.7.2 回心草 |
6.7.3 灯盏细辛 |
6.7.4 红景天 |
6.7.5 苦碟子 |
6.7.6 香青兰 |
6.7.7 穿心莲 |
6.7.8 绞股蓝 |
6.7.9 益母草 |
6.7.10 淫羊藿 |
6.8 动物类 |
6.8.1 水蛭 |
6.8.2 地龙 |
6.8.3 熊胆 |
7 冠心病心绞痛的针灸、穴位、推拿、气功治疗 |
7.1 针灸疗法 |
7.1.1 体针疗法 |
7.1.1.1 辨证分型治疗 |
7.1.1.2 固定处方治疗 |
7.1.2 耳针疗法 |
7.1.2.1 耳穴电针法 |
7.1.2.2 耳穴贴压法 |
7.1.3 头针疗法 |
7.1.4 腕踝针疗法 |
7.1.5 第二掌骨侧针法 |
7.1.6 温针疗法 |
7.1.7 电针疗法 |
7.1.8 灸法 |
7.1.8.1 艾条灸法 |
7.1.8.2 隔物灸法 |
7.1.9 刺血疗法 |
7.1.10 其他针灸疗法 |
7.1.10.1 信息治疗仪穴位治疗 |
7.1.10.2 微波针灸治疗 |
7.1.10.3 指穴敏感点治疗 |
7.1.11 综合疗法 |
7.1.11.1 电耳针配合体针、穴位注射 |
7.1.11.2 针刺配合灸法 |
7.1.11.3 针刺配合耳穴埋针 |
7.2 穴位疗法 |
7.2.1 穴位注射法 |
7.2.1.1 西药注射 |
7.2.1.2 中药注射 |
7.2.2 穴位埋植法 |
7.2.2.1 穴位埋线法 |
7.2.2.2 穴位埋藏微型助压器 |
7.2.3 穴位贴压法 |
7.2.3.1 辨证取穴贴压 |
7.2.3.2 固定穴位贴压 |
7.2.4 其他穴位疗法 |
7.3 推拿疗法 |
7.3.1 压痛点推拿 |
7.3.2 心区局部推拿 |
7.3.3 足反射区推拿 |
7.3.4 全身推拿 |
7.4 气功疗法 |
7.4.1 治疗原理 |
7.4.2 治疗冠心病功法简介 |
7.4.3 冠心病辨证施功 |
7.4.3.1 治疗虚证功法 |
7.4.3.2 治疗实证功法 |
7.4.4 临床应用 |
7.4.4.1 内气疗法 |
7.4.4.2 外气疗法 |
7.4.4.3 内气与外气结合疗法 |
8 冠心病心绞痛的综合疗法 |
8.1 中药与非药物疗法结合治疗 |
8.1.1 中成药与药浴、刮痧、体疗结合法 |
8.1.2 中成药与针灸结合法 |
8.1.3 汤剂与体针、耳针结合法 |
8.1.4 汤剂与针灸、气功结合法 |
8.1.5 汤剂与耳穴贴药结合法 |
8.2 西药与针灸结合治疗 |
8.3 非药物疗法相互结合治疗 |
8.3.1 拔罐、贴敷、温灸结合法 |
8.3.2 温灸、拔罐、穴位注射结合法 |
8.3.3 穴位注射与食疗结合法 |
8.3.4 针灸与氧疗结合法 |
8.3.5 穴位按摩与耳压结合法 |
9 冠心病心绞痛的食疗与护理 |
9.1 冠心病心绞痛的饮食疗法 |
9.1.1 冠心病辨病与辨证食疗 |
9.1.1.1 冠心病食疗方 |
9.1.1.2 冠心病的辨证食疗 |
9.1.2 临床应用 |
9.1.2.1 单味食品治疗冠心病 |
9.1.2.2 辨证配膳治疗冠心病 |
9.2 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 |
9.2.1 冠心病护理常规 |
9.2.1.1 环境安排 |
9.2.1.2 起居护理 |
9.2.1.3 情志护理 |
9.2.1.4 服药护理 |
9.2.1.5 饮食护理 |
9.2.1.6 排泄护理 |
9.2.2 疾病护理 |
9.2.2.1 危重期护理 |
9.2.2.2 缓解期护理 |
9.2.3 心绞痛辨证施护 |
10 国外中医药治疗心绞痛相关研究 |
10.1 针灸 |
10.1.1 针灸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 |
10.1.2 针刺对心脏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10.2 中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I. 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急症诊疗规范 |
II. 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III. 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
IV.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危险度分层 |
V.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试行标准 |
VI.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 |
VII.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 |
四、心得安对银杏叶黄酮类物质松弛支气管作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心得安对银杏叶黄酮类物质松弛支气管作用的影响[J]. 江西医学院化学教研组. 新医药学杂志, 1976(01)
- [2]银杏叶制剂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D]. 柴露露.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3]银杏药用价值[J]. 刘玲玲,于心若. 中草药, 1994(04)
- [4]银杏叶及荷叶中生物活性成分研究[D]. 陈希平. 中南大学, 2010(11)
- [5]银杏研究现状[J]. 钱天秀,杨世林,徐丽珍,曹瑾.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1997(04)
- [6]作用于冠状动脉的外(内)源血管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研究[D]. 陇源. 兰州大学, 2007(04)
- [7]银杏外种皮鲜榨汁中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分析[J]. 雷家珩,李玲,杜小弟,罗珂,吴琼. 食品工业, 2017(08)
- [8]银杏叶总黄酮对ACE活性的影响[J]. 耿秀芳,李桂芝,王守训. 吉林中医药, 1993(06)
- [9]银杏组织与细胞培养及银杏内酯B产生的研究[D]. 戴均贵.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999(11)
- [10]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D]. 李柳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