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增加硬件投资加快微机运行速度的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程姗姗[1](2020)在《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及效果分析 ——以亿维公司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的数量急剧增多,迸发出越来越多的市场活力,为求职者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要想全面地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就必定要提升占我国企业绝大多数比重的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水平。这不仅可以从整体上改善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运作标准,还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现如今,云计算会计产品的迅猛发展给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云计算服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中小企业步入会计信息化的门槛,同时也缩短了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时间。但现阶段,中小企业进行云计算会计信息化的建设率并不高,究其原因,很多中小企业管理层存在着思维固化、不知如何选择云服务商以及缺乏优秀建设方案借鉴等问题,而且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者并不具备云会计相关的知识和工作经验,这就限制了很多期望进行会计转型的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道路。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选择了亿维公司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该公司在一开始处于未建设云计算的会计信息化工作时期,这期间由于公司在会计工作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以及管理层有新的需求,期望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拓展更多新业务。因此,本文根据亿维公司的具体情况设计了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更好地发展。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对亿维公司未进行云计算会计信息化建设时的状况以及会计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采用实地走访的方式,对亿维公司财务部、技术部以及管理层进行访谈,并对访谈的内容汇总整理,提炼出亿维公司在传统会计信息化模式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实施云计算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二、,通过对亿维公司会计、销售工作整体有所了解后提出了企业上云的具体需求以及实施方案。通过层次分析法选择出合适的云服务商提供的云计算会计服务产品,并跟踪记录亿维公司的整个实施过程;三、对亿维公司实施基于云计算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效果进行分析。一方面,通过对财务部、销售部人员以及管理层的使用感受进行了解;另一方面,对运行云计算会计产品前后的建设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得出了亿维公司在实施过程后的建设效果。这些效果的体现,解决了在建设之前亿维公司会计工作方面遇到的问题。而应用后出现的不足也能给广大中小企业以提示,在今后建设云计算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可以少走弯路。本文的结论:一、我国中小企业上云率普遍较低;二、云计算给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变化,在使用、成本投入以及数据分析方面均有相关的体现;三、延长了中小企业自身的生命线;四、政府作为市场引导者,应加大扶持力度,提供相关鼓励性政策和资金支持,更好地促进云计算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中开展工作。本文的贡献之处:通过对亿维公司会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跟踪企业上云的建设过程得出后续应用效果,解决了该公司在以往会计工作模式下出现的问题。除此之外,本文的具体建设过程还能为众多未上云的中小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价值。
张胜飞[2](2020)在《半潜平台中快速排载系统的控制策略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海上油田平台拆解需求,多家单位联合开发一型国产化半潜式起重拆解平台。本课题受中国工信部高技术船舶专项-“半潜式起重拆解平台开发”(工信部装函[2017]614号)项目资金的支持,进行半潜平台中快速排载系统建模仿真与安全及节能运行的研究。本文介绍了快速排载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建立了快速排载系统的数学模型,随后对快速排载系统进行系统级仿真,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所建立的快速排载系统仿真模型为验证不同的控制策略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快速排载系统中的空压机采用工频运行方式,自动化程度低且能耗大,将这种方式进行变频改造,并进行变频算法的优化研究,对提升平台作业安全性及挖掘系统节能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快速排载系统中提出工-变频联合式空压机组集群控制方案,首先借鉴工厂中压缩空气站常用的普通PID调节供气的控制方法,对快速排载系统中的变频空压机进行频率控制,仿真试验表明此变频改造方案能够实现系统的节能运行,但完成工况用时过长;然后针对快速排载场景下变频空压机的频率控制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半潜式起重拆解平台不同作业工况的不同要求,提出对应的变频控制策略。在快速排载系统变频改造后,针对半潜式起重拆解平台的正常工况,在兼顾安全性的前提下,以降低系统能耗为目标,结合PSO优化理论,设计一种基于PSO的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优化变频空压机的运行频率。仿真实验表明,基于PSO的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既继承了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快速性的特点,又在粒子群算法的优化下改善了节能性,综合性能比较优越,为变频改造后半潜平台的正常工况找到了合适的变频控制策略。在快速排载系统变频改造后,针对半潜式起重拆解平台吊机突然失去载荷的极限脱钩工况,以提升平台安全性为目标,在分数阶PIλDμ控制的基础上,结合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一种参数自整定模糊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优化变频空压机的供电频率。仿真实验表明,模糊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比传统PID控制器和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具有用时更少的优势,提升了变频改造后半潜平台的安全性,为极限脱钩工况找到了合适的变频控制策略。
胡志刚[3](2019)在《青岛瑞元鼎泰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伏产业新能源的代表性产业,我国近10年来光伏产业发展迅猛,在国家政策引导、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奋力拼搏的共同努力下,从装机容量不足1GW,到超过130GW规模,成为全球第一大全产业链市场。十年的发展几经波折,但光伏企业不断激发的创新活力和韧劲推动了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多有影响力的公司,这些公司所面对的危机和应对频繁并有代表性,其研究对中国新兴产业公司的发展十分有价值。本文选取了光伏产业组件环境的代表性公司瑞元鼎泰进行研究和分析,针对瑞元鼎泰的生产经营情况及所遇到的机会和挑战进行SWOT分析,结合当前国家重视及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及行业良好的发展空间等有利条件基础上,充分认清自我优劣势,把握发展机会,确定发展战略目标采用为增长型策略(SO)及多元型策略(ST)相结合的组合策略。充分发挥在光伏细分产业已经形成的品牌优势,深耕细作,提高品牌影响力及综合价值,实施战略“三步走”策略,逐步形成能够支撑其向纵深发展的知识产权及标准方案,外溢制造加工能力,充分利用行业组件制造业相对过剩状态,输出研发和技术能力,整合组件生产能力提高组件产能支撑业务发展,并将其成功模式逐步拓展到面板材料及防腐材料领域中,建立一主双辅的品牌业务格局。借鉴公司在历次危机中应对的成功经验,匹配相关的保障措施,实现了公司从内到外的管理再造,从单一的制造型企业经过多次危机之后走上了高端品牌的发展之路,为传统制造型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
张建东,冯小明,吴国平,施磊,薛蕙[4](2019)在《基于TDFT非同步采样谐波测量的小电流接地故障信号处理方法》文中指出为解决10 kV配网线路高阻故障较多、间歇性接地故障较多、电弧不稳定、配电网网架结构复杂、分支线复杂、负荷随机分布等现象造成的配电网系统接地故障判别、选线、定位监测困难,采用基于TDFT非同步采样谐波测量算法的小电流接地判定算法进行故障判断、定位和隔离接地故障。站所终端DTU在硬件上采用ADSP-BF607作为主处理芯片,其具备DSP和ARM双处理架构,具有处理故障数据速度快、精度高、录波性能好等优势。基于TDFT非同步采样谐波测量算法,得出首半波小电流接地判定方法。为有效判断开关合闸瞬间的涌流,DTU采用离散傅立叶变换结果,通过加权算法变换实现抑制频谱泄漏误差。对传统算法、加窗算法和TDFT非同步采样谐波测量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TDFT非同步采样谐波测量的涌流和小电流接地故障算法设计在10 kV配网系统的小电流接地、隔离接地故障方面准确可靠。
冯凯丽[5](2019)在《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信息技术投资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全球化的发展。通过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生产技术深度融合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提升已成为业界共识。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力军,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必须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进而实现集约化发展。在此要求下,装备制造业企业纷纷加大了对信息技术的投资应用,信息化建设被提上了日程。与此同时,这些信息技术投资是否促进了效率的提升成为企业和宏观经济进一步必须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以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考察装备制造业企业的信息技术投资与技术效率的关系,并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为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信息技术投资战略提出针对性建议。本文在分析技术效率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2009-2017年我国装备制造业202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以超越对数(Translog)生产函数为基础的随机前沿生产模型(Battese&Coelli1995)。利用frontier4.1软件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2009-2017年的技术效率值进行了测算。同时,采用一步分析法以信息技术投资以及信息技术投资的平方项为核心解释变量,以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企业技术人员投入、企业规模、企业所有制为控制变量,实证分析了信息技术投资与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关系,并且还针对信息技术投资在各子行业中的影响差异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从全行业来看,信息技术投资的扩大促进了技术效率的提升,并且信息技术投资与技术效率之间符合“倒U型”关系。即信息技术投资到达一定程度之前,投资的扩大会提高技术效率,但是投资增加到一定水平后,信息技术投资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放缓。也就是说,在拐点之前信息技术投资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是递增,但在拐点之后促进作用呈递减态势。从信息技术投资对各子行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差异来看,在(1)通用设备制造业;(2)专用设备制造业;(3)仪器仪表制造业中,信息技术投资与技术效率呈正向线性关系。在(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中,信息技术投资与技术效率呈倒U型关系。而在金属制品业中,信息技术投资与技术效率之间没有显着关系。从控制变量影响系数来看,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与企业技术效率呈负相关关系,这与我们的预期相反。一般情况下,研发投入应该是提高企业技术效率的,但这里研发投入对技术效率起着微弱的阻碍作用。表明在我国装备制造业中,研发投入没有为企业带来实际的效益,这可能与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在关键技术领域长期受制于人,许多研发项目都是直接模仿欧美等国家的研究成果,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从而一直处于低创新水平有关。企业技术人员投入、企业规模与企业技术效率呈正相关关系;国有企业的技术效率高于非国有企业的技术效率。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信息技术投资以及技术效率的提升提出针对性建议。
梁雅媚[6](2019)在《基于蒙特卡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节点定位改进算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无线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渗透到人们工作与生活的各个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过节点间的协同合作对网络覆盖区域内的相关信息进行感知、采集和处理,与观察者实现信息交互。定位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基础和关键技术之一。由于能耗、成本和扩展性等限制,目前常见的GPS等定位技术明显不适用于大规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因此,研究和设计一种高效低功耗的WSN节点自定位算法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蒙特卡洛定位(Monte Carlo Localization,MCL)算法是第一个针对移动节点定位的非测距定位方法,该算法利用节点的移动特性优化定位性能,为定位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中MCL算法的优势和不足,在其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改进算法,通过增强滤波条件、完善过滤机制以及优化权值多方面实现定位性能的提高。本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背景和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工作原理、结构特性、具体应用和几个主要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阐述了节点定位的相关知识,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定位算法,其中对蒙特卡洛定位算法进行了重点描述和分析。(2)针对动态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经典蒙特卡洛算法定位精度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估计的定位算法—DEMCL(Monte Carlo Localization based on Distance Estimation)算法,在蒙特卡洛定位算法的过滤阶段引入一个无需直接测距的距离估计方法,通过更严格的过滤环节优化样本集以减小定位误差。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定位精度和网络覆盖率均有提高,同时减少了采样数。(3)针对蒙特卡洛定位算法过滤机制薄弱以及样本多样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MSMCL(Monte Carlo Localization using MeanShift vector)算法,通过充分挖掘可利用的第三类锚节点信息增强算法的过滤环节,同时引入样本的MeanShift向量优化样本权值,保护了样本的多样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定位精度和网络覆盖率有效提高,且不增加额外的通信开销。
贾湘豫[7](2017)在《基于PSCAD的110kV线路故障测距的研究》文中提出高压输电线路负责远距离电能输送,事关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国家工、农业生产。故障测距的准确定位能帮助线路运维人员及时查找故障点,减轻巡线难度,缩短故障处理时间。本论文比较了国内外各种故障测距算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得出为提高11OkV输电线路单端测距的精度,应主要从线路参数的准确性、解决过渡电阻两方面下手。经综合比较各种算法,认为取过零点时刻M端负序电流近似故障零序电流的负序电流法准确性较高,此算法可根据线路参数和单端电压、电流采样值得出故障点定位,不需要知道对侧的系统参数及其余部分的运行状态。该算法考虑分布参数模型,在超高压输电网络也可应用,对于11OkV输电线路来说,其受分布参数影响较小,线路长度往往不长,所近似的误差较小,M端负序电流近似故障零序电流经仿真计算证明效果不错。但由于采样频率受限,并不能采到真实过零点,随着短路电流的增大,采样点与零值差距更大。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的负序电流法。在负序电流法的基础上取故障后第二个周波母线负序电流正最小值时刻和前一时刻采样值进行计算,误差由于一正、一负相加,其值更趋于0,减小了误差。算法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波阻抗的误差,其受零序参数影响较小,主要参与计算的波阻抗是正序波阻抗,减小了零序阻抗参数误差对测量距离不准确的影响。用PSCAD进行仿真,利用某线路实测参数建立线路参数模型,针对单相接地和两相短路接地故障情况进行仿真和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改进的负序电流法能得到较高的精确度,适合11OkV线路故障测距使用。
刘伟吉[8](2017)在《井底岩石塑脆性破碎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钻进效率低是影响油气藏勘探开发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提高钻进效率、降低钻进成本是油气钻采过程中长期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现阶段,机械破岩仍是油气钻井的主要作业方式,岩石在钻齿侵入和切削作用下的破碎机理直接决定着钻探效率和钻井成本。本文针对钻井过程中岩石塑-脆性破碎机理这一科学问题,以提高钻进效率为最终目的,通过理论分析、计算机数值模拟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揭示了岩石在钻齿作用下的裂纹萌生和扩展、损伤演化、岩屑形成、塑-脆性破碎转变、机械比功、塑性耗能比、岩石破碎效率以及井底岩石应力分布等问题。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内外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关于钻齿与岩石互作用的相关文献进行较为全面和详细的回顾,分析和总结文献中的研究成果与不足,为后面章节研究问题的提出提供重要的铺垫和指导。(2)钻齿侵入破岩实验研究。基于空腔膨胀模型(Cavity Expansion Model)分析钻齿在侵入过程中岩石密实核、塑性区、弹性区的形成情况以及裂纹的萌生和扩展条件;并通过室内实验使用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实验机、声发射分析仪和材料应变三维测量系统研究三种不同类型岩石(软、中、硬)在钻齿侵入作用下的变形和位移、侵入力和侵入深度的关系、裂纹扩展、损伤演化、塑-脆性破碎转变以及破碎过程中的能量耗散情况和岩石破碎效率等问题,系统揭示岩石在钻齿侵入过程中的破碎机理;采用作图法计算岩石侵入破岩过程中塑-脆性耗能大小,提出塑性耗能比概念,并提出利用塑性耗能比大小评价岩石破碎效率的新方法,评价不同条件下岩石的破碎效率。(3)钻齿切削破岩理论和实验研究。基于岩石力学、岩石破碎学、能量耗散理论等提出以机械比功作为参量确定塑-脆性破碎转变临界切削深度的方法,并建立切削破岩塑-脆性转变临界深度和塑性耗能比的计算模型;设计并加工岩石切削实验装置,分析岩石在钻齿切削作用下的裂纹扩展、岩屑形成、切削力、机械比功以及岩石塑-脆性破碎转变等问题,通过实验验证所建计算模型的正确性以及确定计算模型中的相关参数(因变量、自变量系数等),结合实验数据和计算模型对塑性耗能比进行计算和分析,评价不同条件下岩石的破碎效率。(4)钻齿侵入/切削破岩数值模拟研究。在单轴压缩和抗拉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利用离散单元方法建立单轴压缩和巴西实验仿真模型,进行试错实验,反复标定离散单元颗粒细观参数;基于已获得的离散单元细观参数建立钻齿与岩石的互作用模型,分析在不同条件下(侧向压力、液柱压力、岩石层理、齿间距、切削深度、切削速度、前倾角、岩石脆性等)岩石的裂纹萌生和扩展、损伤演化、岩屑形成、塑-脆性破碎以及机械比功等问题,系统揭示岩石破碎的细观过程。(5)井底岩石破碎的其它影响因素分析。建立综合考虑上覆岩层压力、水平地应力、液柱压力以及孔隙压力和地层温差完全耦合作用下井底岩石的三维物理模型,借助有限元软件进行求解,研究井底岩石在不同液柱压力、不同井深、不同温差以及不同渗透系数条件下井底岩石应力分布的数值解,分析各参数对井底岩石破碎的影响。本文研究工作系统阐述了岩石在钻齿作用下的细观破碎机理,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更深刻认识石油钻井中的岩石破碎问题;研究还形成了岩石塑-脆性转变临界侵入/切削深度和塑性耗能比的计算方法以及岩石破碎效率的评价方法,为钻头优化设计或定制设计、钻井参数优选以及形成低成本的钻井提速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章心因[9](2016)在《变速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交直流并网低电压穿越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力发电是世界增长最快的新能源,近年来装机容量持续快速增长,并呈现大型化、规模化趋势。随着风电在电力系统中的比重日益加大,大型风电基地的安全稳定运行、并网消纳、远距离输送引起了风电行业的高度重视,因此风力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LVRT)技术以及轻型直流输电(VSC-HVDC)输电技术已成为风电技术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对双馈异步发电机组(DFIG)、永磁同步发电机组(PMSG)两种主流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及其LVRT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后,选择PMSG风力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对PMSG风力发电系统经交流及直流并网的LVRT技术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建立风力机的精确数学模型,并采用直流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仿真模拟风力机特性;建立PMSG及机组并网变流器的模型,设计电网侧和电机侧变流器的控制电路,实现功率解耦控制、最大风能跟踪控制等功能并进行仿真分析;将直流电动机与PMSG机组构成风力发电系统,搭建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和PMSG控制系统组成实验系统,设计微机控制软件并进行实验验证。(2)剖析PMSG风力发电系统在电网电压跌落期间的暂态特性,指出其在交流并网时存在的问题,对PMSG风力发电系统目前采用的典型LVRT技术方案进行比较并指出其不足;提出基于分层控制的PMSG风力发电系统LVRT技术,研究分层控制策略并设计算法流程;对LVRT分层控制算法进行详细的仿真分析,并通过实验系统验证其可行性。(3)提出一种并网侧附加变流器的PMSG风力发电系统新型拓扑结构,并提出风电并网逆变和APF统一控制的理论;建立副变流器的数学模型,设计其稳态时作为APF运行的控制算法;分析新型拓扑结构的PMSG风力发电系统在电网电压跌落期间的暂态特性,提出LVRT期间主、副变流器无功支持的原理,结合发电机功率控制、直流卸荷电路提出LVRT分层控制策略;对其稳态APF控制算法及暂态LVRT分层控制算法进行详细的仿真分析,并在实验系统上进行验证。(4)分析PMSG风力发电系统采用VSC-HVDC直流并网输电的优点;建立VSC-HVDC变流器在三相静止及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模型,同时建立直流线路的数学模型,构成VSC-HVDC系统的全状态模型;分析VSC-HVDC变流站的控制方式及其选择原则,并设计相应的控制器;提出VSC-HVDC联接PMSG风电场的直流风力发电系统结构,探讨稳态运行状态下VSC-HVDC和风电机组各变流器的控制策略。(5)分析通过VSC-HVDC并网的PMSG风力发电系统的暂态特性;提出基于电压控制的VSC-HVDC并网PMSG风力发电系统LVRT控制策略,设计风电场侧VSC-HVDC变流站的交流电压控制算法,并提出相应的PMSG风电机组LVRT分层控制,共同构成基于电压控制的LVRT协调控制策略。(6)提出基于频率控制的VSC-HVDC系统LVRT控制策略,设计风电场侧VSC-HVDC变流站的频率控制算法。提出采用VSC-HVDC直流线路电压作为电网故障的判据,有效地消除了通讯延迟;提出通过VSC-HVDC并网的PMSG风力发电系统相应的风电机组LVRT分层控制策略,并与VSC-HVDC的频率控制算法共同构建基于频率控制的LVRT协调控制策略。
任帅[10](2016)在《故障录波与单端行波测距一体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电网规模日益扩大,电网运行管理也更加复杂,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问题日益突出。高压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命脉,肩负着输送电能的重任,也是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运行的保证。可以说,输电线路故障后快速、准确地判断出故障位置,不但大大减轻人工巡线的艰辛劳动,进一步缩短故障修复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停电造成的损失,而且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给电力企业带来非常显着的社会、经济效益,准确的故障测距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故障定位是一种测定故障点位置的技术,能够根据不同的故障特征迅速准确地测定故障点。单端行波测距只需要在输电线路一端装设故障检测装置,不需要双端数据通讯和同步对时设备,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定位结果的实时性强,不受通信装置和对端设备可靠性的影响,其定位精度几乎不受过渡电阻和线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如果在以阻抗测距为基础的故障录波器中加入单端行波测距方法,将对输电线路准确故障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故障录波与单端行波测距一体化应用,在实现输电线路故障定位过程中,采用单端行波测距算法,同时辅以传统阻抗测距做辅助测距条件,最大程度减少CT测量精度、输电线路参数、短路过渡电阻、线路分布电容等因素的影响,保证故障点的精准定位。本文结合我国当前故障录波工作原理,对行波测距理论和技术进行系统的阐述和深入的研究,并结合工程实际,设计一套行波测距插件及相关分析处理软件,行波测距插件可配合故障录波器进行“行波+阻抗”的综合测距。特别是结合张家口地区实际,在现场工作中应用研究,实现输电线路故障精准定位,将进一步加快抢修速度、减少停电时间,具有较强的现实和借鉴意义。
二、不增加硬件投资加快微机运行速度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增加硬件投资加快微机运行速度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及效果分析 ——以亿维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云计算相关研究 |
1.2.2 会计信息化相关研究 |
1.2.3 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贡献 |
第2章 云计算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概述 |
2.1 云计算 |
2.2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 |
2.2.1 中小企业相关概念 |
2.2.2 会计信息化相关概念 |
2.2.3 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构建模式 |
2.3 理论基础 |
2.3.1 会计信息化理论 |
2.3.2 系统论 |
2.3.3 控制论 |
第3章 亿维公司会计信息化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亿维公司简介及会计信息化现状 |
3.1.1 亿维公司简介 |
3.1.2 亿维公司会计信息化现状 |
3.2 亿维公司实施云计算会计信息化前存在的问题 |
3.2.1 财务信息孤岛 |
3.2.2 资金管控情况较为薄弱 |
3.2.3 缺乏有效的财务分析 |
3.2.4 财务数据安全性存在风险且缺乏监控 |
3.3 亿维公司实施云计算的必要性分析 |
第4章 亿维公司基于云计算的会计信息化需求分析及建设过程 |
4.1 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析 |
4.1.1 总体需求分析 |
4.1.2 具体需求分析 |
4.2 亿维公司会计信息化具体建设过程 |
4.2.1 选择合适的云服务商 |
4.2.2 确定产品试用方案 |
4.2.3 确定并签署服务协议 |
4.2.4 选择产品切换方式 |
第5章 亿维公司基于云计算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效果分析 |
5.1 使用方面 |
5.1.1 优化了费用申请及报销管理流程 |
5.1.2 提升了财务分析和决策支持水平 |
5.1.3 实现了移动+财务工作模式 |
5.2 数据方面 |
5.2.1 打破了信息孤岛实现数据联动 |
5.2.2 确保了财务数据安全性 |
5.3 成本方面 |
5.3.1 减少了设备投资及维护等显性成本 |
5.3.2 降低了后续运营及人力等隐性成本 |
5.4 不足 |
5.4.1 网络传输存在瓶颈 |
5.4.2 新业务需求较难描述 |
第6章 结束语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保障网络性能高速稳定 |
6.2.2 加快培养云会计人才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亿维公司选择云计算会计产品调查表 |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半潜平台中快速排载系统的控制策略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起重拆解平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快速排载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空压机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快速排载系统数学模型 |
2.1 快速排载系统的原理 |
2.2 工频空压机数学模型 |
2.2.1 工频空压机排气量模型 |
2.2.2 工频空压机能耗模型 |
2.3 变频空压机数学模型 |
2.4 冷却器模型 |
2.5 立柱压载舱动态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快速排载系统仿真模型 |
3.1 单台工频空压机系统仿真建模 |
3.2 单台变频空压机系统仿真建模 |
3.3 单台工频与变频空压机系统仿真对比实验 |
3.4 快速排载系统仿真建模及仿真实验 |
3.5 工-变频空压机组联合式集群控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正常工况下变频空压机频率控制策略 |
4.1 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 |
4.1.1 分数阶微积分理论 |
4.1.2 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设计 |
4.2 基于PSO的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 |
4.2.1 粒子群算法理论 |
4.2.2 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 |
4.2.3 基于PSO的分数阶PI~λD~μ控制下快速排载仿真对比试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极限脱钩工况下变频空压机频率控制策略 |
5.1 模糊逻辑控制简介 |
5.2 模糊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设计 |
5.3 模糊分数阶PI~λD~μ控制下快速排载仿真对比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和参与科研项目 |
(3)青岛瑞元鼎泰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总述 |
1.2 研究背景 |
1.2.1 产业发展背景 |
1.2.2 行业快速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 |
1.4.1 战略基础 |
1.4.2 管理战略分析工具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瑞元鼎泰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分析 |
2.1.1 国际宏观环境分析 |
2.1.2 国内宏观环境分析 |
2.2 产业环境分析 |
2.2.1 产业发展现状 |
2.2.2 光伏组件产业发展影响因素 |
2.2.3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3 瑞元鼎泰公司内部条件 |
3.1 瑞元鼎泰公司简介 |
3.1.1 公司简介 |
3.1.2 组织结构 |
3.1.3 业务分布 |
3.2 资源分析 |
3.2.1 人力资源分析 |
3.2.2 设备资源分析 |
3.3 能力分析 |
3.3.1 运营能力分析 |
3.3.2 营销能力分析 |
3.3.3 盈利能力分析 |
3.3.4 偿债能力分析 |
3.3.5 管理能力分析 |
4 瑞元鼎泰公司发展战略分析及制定 |
4.1 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 |
4.1.1 机遇与威胁分析 |
4.1.2 优势与劣势分析 |
4.1.3 可选择战略分析 |
4.2 公司发展战略目标 |
4.2.1 发展战略目标定位 |
4.2.2 发展战略目标实现步骤 |
4.3 公司发展战略的评价和确定 |
4.3.1 发展战略方案评价 |
4.3.2 发展战略方案确定 |
5 瑞元鼎泰公司战略实施保障 |
5.1 瑞元鼎泰公司在危机中所暴露的战略保障不足分析 |
5.1.1 历次应对危机的战略调整及经验教训 |
5.1.2 公司所积累的有利于新战略实施的条件 |
5.2 基于危机经验提出对未来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
5.2.1 统一公司认识 |
5.2.2 设立研发专项资金 |
5.2.3 调整公司结构 |
5.2.4 完善公司管理制度 |
5.2.5 丰富企业文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信息技术投资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创新 |
一、生产率指标选取的创新 |
二、研究对象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 |
一、“生产率悖论”支持者 |
二、“生产率悖论”反对者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一、经济增长率角度 |
二、全要素生产率角度 |
三、企业绩效角度 |
四、文献述评 |
第三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投资 |
二、技术效率 |
三、装备制造业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资源基础理论 |
二、权变理论 |
三、互补理论 |
四、信息技术对生产率影响的传导机制 |
五、技术效率相关理论基础及测度方法 |
第四章 实证研究分析 |
第一节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一、研究模型的构建 |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三、指标选取及处理 |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模型设定的合理性检验 |
二、全行业的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子行业实证结果分析 |
一、模型设定的合理性检验 |
二、分行业的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6)基于蒙特卡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节点定位改进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现状及主要问题 |
1.2.1 发展历程 |
1.2.2 研究现状分析 |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2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和节点定位技术 |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2.1.1 无线传感器网络工作原理 |
2.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性 |
2.1.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 |
2.2 节点定位技术基础 |
2.2.1 节点定位的基本概念 |
2.2.2 定位系统的基本组成 |
2.2.3 节点定位的性能指标和主要技术挑战 |
2.3 节点定位算法 |
2.3.1 基于测距的定位算法 |
2.3.2 无需测距的定位算法 |
2.4 蒙特卡洛定位算法 |
2.4.1 基本思想 |
2.4.2 系统模型和已知参数 |
2.4.3 MCL算法的具体实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DEMCL移动节点定位算法 |
3.1 问题陈述 |
3.2 理论基础 |
3.2.1 运动模型 |
3.2.2 最短路径问题 |
3.3 改进算法—DEMCL算法 |
3.3.1 算法设计思路 |
3.3.2 距离估计 |
3.3.3 位置预测、滤波和重采样 |
3.3.4 DEMCL算法总结 |
3.4 实验仿真与分析 |
3.4.1 仿真参数和试验场景设置 |
3.4.2 距离估计算法仿真分析 |
3.4.3 定位精度比较 |
3.4.4 算法网络覆盖率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MSMCL移动节点定位算法 |
4.1 问题陈述 |
4.2 Meanshift算法介绍 |
4.3 改进算法—MSMCL算法 |
4.3.1 算法设计思路 |
4.3.2 过滤阶段 |
4.3.3 权值优化 |
4.3.4 MSMCL算法总结 |
4.4 实验仿真与分析 |
4.4.1 定位精度比较 |
4.4.2 网络覆盖率比较 |
4.4.3 通信开销 |
4.5 结论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基于PSCAD的110kV线路故障测距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诸论 |
1.1 故障测距定位的意义和作用 |
1.2 输电线路的故障类型 |
1.3 故障测距技术的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故障测距的分类及其原理 |
2.1 概述 |
2.2 故障分析法 |
2.2.1 单端量法 |
2.2.2 双端量法 |
2.3 行波法 |
2.3.1 行波故障测距方法的基本原理 |
2.3.2 行波故障测距方法的发展过程 |
2.3.3 行波法的主要问题 |
2.4 线路故障测距算法之间的分析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1OkV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算法综合应用 |
3.1 110kV输电线路参数对测距的影响 |
3.1.1 线路阻抗同步测量法原理 |
3.1.2 线路阻抗异频法原理 |
3.2 过渡电阻对测距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10kV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测距PSCAD仿真与算法实例 |
4.1 PSCAD/EMTDC介绍及仿真流程 |
4.2 PSCAD/EMTDC仿真电路 |
4.3 110kV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测距仿真与算法应用 |
4.3.1 近区故障无过渡电阻 |
4.3.2 近区故障有过渡电阻 |
4.3.3 远区故障无过渡电阻 |
4.3.4 远区故障有过渡电阻 |
4.3.5 远区故障高阻接地 |
4.4 算法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10kV线路两相接地故障测距PSCAD仿真与算法实例 |
5.1 PSCAD/EMTDC仿真电路 |
5.2 110kV线路两相接地故障测距仿真与算法应用 |
5.2.1 近区故障无过渡电阻 |
5.2.2 近区故障有过渡电阻 |
5.2.3 远区故障无过渡电阻 |
5.2.4 远区故障有过渡电阻 |
5.2.5 远区故障高阻接地 |
5.3 算法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井底岩石塑脆性破碎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石油钻井常用钻头 |
1.2.2 钻头与井底岩石的相互作用 |
1.2.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本文研究内容、目标、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钻齿侵入破岩实验研究 |
3.1 岩石单轴力学实验 |
3.2 侵入实验平台的建立和岩样制备 |
3.2.1 空腔膨胀理论 |
3.2.2 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实验机的改装 |
3.2.3 声发射分析仪 |
3.2.4 材料应变三维测量系统 |
3.2.5 岩样制备 |
3.2.6 侵入破岩实验系统的建立 |
3.3 钻齿侵入破岩实验结果分析 |
3.3.1 钻齿侵入作用下岩石的劣化研究 |
3.3.2 边界条件对裂纹扩展的影响 |
3.3.3 岩石在侵入作用下的塑-脆性破碎与塑性耗能比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钻齿切削破岩理论和实验研究 |
4.1 岩石塑脆性破碎转变和塑性耗能比计算模型的建立 |
4.2 切削实验平台的建立和岩样制备 |
4.3 钻齿切削破岩实验结果分析 |
4.3.1 切削过程中岩石的裂纹扩展情况 |
4.3.2 岩石在切削作用下的塑-脆性破碎与塑性耗能比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岩石颗粒流细观模型 |
5.1 背景与概述 |
5.1.1 颗粒流方法的基本思想 |
5.1.2 颗粒流方法的特点 |
5.2 颗粒流的物理模型 |
5.3 颗粒流物理参数的确定 |
5.3.1 时步的确定 |
5.3.2 微分密度因子 |
5.3.3 机械阻尼 |
5.4 颗粒流接触本构关系 |
5.4.1 接触刚度模型 |
5.4.2 线性接触模型 |
5.4.3 Hertz-Mindlin接触模型 |
5.4.4 滑动模型 |
5.4.5 黏结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钻齿侵入/切削破岩数值模拟研究 |
6.1 细观参数的标定 |
6.1.1 颗粒细观参数和岩石宏观参数的影响关系 |
6.2 钻齿侵入破岩数值模拟研究 |
6.2.1 钻齿侵入岩石仿真模型 |
6.2.2 钻齿侵入破岩仿真结果分析 |
6.3 岩石切削破岩数值模拟研究 |
6.3.1 岩石切削仿真模型 |
6.3.2 钻齿切削破岩仿真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井底岩石破碎的其它影响因素 |
7.1 背景概述 |
7.2 岩石塑性屈服准则 |
7.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7.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7.3.2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7.4 结果分析 |
7.4.1 孔隙压力和温度分布 |
7.4.2 液柱压力对井底岩石破碎的影响 |
7.4.3 地层深度对井底岩石破碎的影响 |
7.4.4 不同温差对井底岩石破碎的影响 |
7.4.5 渗透系数对井底岩石破碎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变速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交直流并网低电压穿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词汇注释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风力发电概述 |
1.1.2 风力发电技术发展与研究热点 |
1.2 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技术标准与特性分析 |
1.2.1 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技术标准 |
1.2.2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分析与比较 |
1.2.3 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特性比较 |
1.3 风力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技术研究现状 |
1.3.1 改进控制策略的LVRT技术 |
1.3.2 增加硬件电路的LVRT技术 |
1.3.3 电网侧对LVRT能力的影响 |
1.4 选题依据及论文主要工作 |
1.4.1 选题依据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PMSG风力发电系统建模与运行控制 |
2.1 引言 |
2.2 风力机数学模型 |
2.2.1 风力机特性分析 |
2.2.2 风力机数学模型 |
2.3 PMSG数学模型 |
2.3.1 PMSG结构分析 |
2.3.2 PMSG数学模型 |
2.4 PMSG并网运行控制 |
2.4.1 PMSG变流器数学模型 |
2.4.2 PMSG并网运行控制 |
2.5 仿真与分析 |
2.6 实验研究 |
2.6.1 风力机模拟实验系统 |
2.6.2 PMSG交流并网实验系统 |
2.6.3 实验装置及参数 |
2.6.4 实验结果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交流并网PMSG风力发电系统LVRT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PMSG风力发电系统暂态特性分析 |
3.2.1 PMSG交流并网风力发电系统概述 |
3.2.2 电网电压跌落时系统暂态特性 |
3.3 PMSG风力发电系统典型LVRT技术 |
3.3.1 发电机功率控制 |
3.3.2 风力机变桨控制 |
3.3.3 直流侧卸荷电路 |
3.3.4 直流侧储能电路 |
3.4 基于分层控制的PMSG风力发电系统LVRT技术研究 |
3.4.1 LVRT分层控制原理 |
3.4.2 LVRT分层控制算法 |
3.4.3 仿真与分析 |
3.4.4 实验研究 |
3.5 基于附加变流器的PMSG风力发电系统LVRT技术研究 |
3.5.1 附加变流器PMSG风力发电系统概述 |
3.5.2 电网电压跌落时系统的运行特性 |
3.5.3 附加变流器PMSG风力发电系统LVRT算法 |
3.5.4 仿真与分析 |
3.5.5 实验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VSC-HVDC的风电并网系统运行控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风力发电直流并网方式 |
4.2.1 PCC-HVDC方式 |
4.2.2 VSC-HVDC方式 |
4.3 VSC-HVDC的数学模型 |
4.3.1 VSC-HVDC的结构和运行机理 |
4.3.2 三相静止坐标系的数学模型 |
4.3.3 两相旋转坐标系的数学模型 |
4.4 VSC-HVDC控制器的设计 |
4.4.1 功率控制器设计 |
4.4.2 电压控制器设计 |
4.5 风电场直流并网的系统结构 |
4.6 仿真与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VSC-HVDC并网的PMSG风电系统LVRT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VSC-HVDC并网风力发电系统暂态特性分析 |
5.2.1 基于VSC-HVDC并网风力发电系统概述 |
5.2.2 电网电压跌落时的系统暂态特性分析 |
5.3 基于VSC-HVDC并网风力发电系统LVRT技术研究现状 |
5.3.1 增大功率器件容量 |
5.3.2 增加直流卸荷电路 |
5.3.3 降低风电场输出功率 |
5.4 基于电压控制的LVRT协调控制研究 |
5.4.1 VSC-HVDC系统控制策略 |
5.4.2 风电机组控制策略 |
5.4.3 仿真与分析 |
5.5 基于频率控制的LVRT协调控制研究 |
5.5.1 VSC-HVDC系统控制策略 |
5.5.2 风电机组控制策略 |
5.5.3 仿真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故障录波与单端行波测距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行波测距理论和技术 |
2.1 阻抗测距理论 |
2.2 行波测距理论 |
2.2.1 双端行波测距理论 |
2.2.1.1 双端行波测距原理 |
2.2.1.2 应用时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
2.2.2 单端行波测距理论 |
2.2.2.1 单端行波测距原理 |
2.2.2.2 应用时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
2.2.3 双端行波测距与单端行波测距优缺点 |
2.2.3.1 双端行波测距主要优缺点 |
2.2.3.2 单端行波测距主要优缺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故障录波与单端行波测距一体化设计与实现 |
3.1 系统体系结构 |
3.2 故障录波设计 |
3.2.1 硬件构成 |
3.2.1.1 基本设计原则 |
3.2.1.2 硬件原理 |
3.2.1.3 原有故障录波器改造方案 |
3.2.2 软件分析 |
3.2.2.1 行波测距需要解决的问题 |
3.2.2.2 行波插件处理流程 |
3.2.2.3 阻抗辅助判据的单端行波测距方法 |
3.2.2.4 阻抗辅助判据的单端行波测距选线原则 |
3.3 故障录波与单端行波测距一体化 |
3.3.1 总体结构 |
3.3.2 抗病毒机制 |
3.3.3 DSP数据处理方式 |
3.3.4 暂态波形数据记录方式 |
3.4 ZH-5TW一体化装置仿真测试情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场应用 |
4.1 ZH-5TW系统测试 |
4.1.1 ZH-5TW系统测试依据 |
4.1.2 ZH-5TW系统测试目标 |
4.1.3 ZH-5TW系统测试执行情况 |
4.1.3.1 ZH-5TW系统测试项目和内容 |
4.1.3.2 ZH-5TW系统测试结论 |
4.2 ZH-5TW嵌入式故障录波和行波测距一体化装置调试 |
4.2.1 ZH-5TW嵌入式故障录波和行波测距一体化装置调试执行情况 |
4.2.1.1 ZH-5TW装置调试危险点分析及控制 |
4.2.1.2 ZH-5TW装置调试项目和内容 |
4.2.2 ZH-5TW嵌入式故障录波和行波测距一体化装置调试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不增加硬件投资加快微机运行速度的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及效果分析 ——以亿维公司为例[D]. 程姗姗.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2)
- [2]半潜平台中快速排载系统的控制策略仿真研究[D]. 张胜飞.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3]青岛瑞元鼎泰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胡志刚.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4]基于TDFT非同步采样谐波测量的小电流接地故障信号处理方法[J]. 张建东,冯小明,吴国平,施磊,薛蕙.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9(12)
- [5]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信息技术投资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D]. 冯凯丽.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3)
- [6]基于蒙特卡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节点定位改进算法研究[D]. 梁雅媚. 湘潭大学, 2019(02)
- [7]基于PSCAD的110kV线路故障测距的研究[D]. 贾湘豫. 广西大学, 2017(06)
- [8]井底岩石塑脆性破碎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刘伟吉.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 [9]变速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交直流并网低电压穿越技术研究[D]. 章心因. 东南大学, 2016(12)
- [10]故障录波与单端行波测距一体化研究[D]. 任帅. 华北电力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