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养路工培训的设想

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养路工培训的设想

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养路工培训的设想(论文文献综述)

高心怡[1](2021)在《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文中指出贵州地质文学作为行业文学的一种,有其先天的行业题材优势,同时贵州地质文学又是盛开在贵州高原上的“杜鹃花”,地域特色是贵州地质文学独特的创作资源,“黔”与“地”的文化基因赋予了贵州地质文学丰富的审美内涵,使得贵州地质文学的创作始终保持着新鲜的活力。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杜鹃花》成为了贵州地质文学坚实的创作阵地,贵州地质文学的创作队伍日趋规模化,文学体裁渐趋完备,文学的活动日益丰富,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内容与表现手法也朝着更加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异军突起的贵州地质文学现象。本文研究贵州地质文学,以贵州地质文学特征最明显的小说为中心,从小说叙事内涵以及小说叙事艺术等方面对贵州地质文学进行综合的研究,探寻贵州地质文学现象“持久不衰,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本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绪论通过分析贵州地质文学的命名以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综述贵州地质文学已有的研究成果,阐明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一章首先通过对贵州地质文学发展历史的阶段划分来探究各个时期贵州地质文学的显着特点,其次通过考察贵州地质文学的构建及其意义,探究贵州地质文学现象的具体内涵,对贵州地质文学的发展作出全景式的扫描。第二章主要是对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内涵进行的研究,分析贵州地质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探讨贵州地质小说题材与主题的独特性,展现贵州地质小说对行业题材写作的超越。第三章通过分析贵州地质小说的非虚构叙事、空间叙事、主旋律叙事以及对地质概念的诗意解构,探究贵州地质文学在叙事艺术上的开拓与创新。结语部分总结了贵州地质文学现象的内涵以及贵州地质文学总体的创作风貌,分析本文的研究局限,并对之后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裴瑞[2](2021)在《资源衰退型城市低保群体贫困问题研究 ——基于云南东川区调查与分析》文中指出资源衰退型城市又称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资源趋于枯竭,经济发展滞后,民生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大的地区,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难点地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安全和人的生存起到兜底作用,被称为“最后一道安全网”,在这其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又是社会救助中的关键一环。资源衰退型城市由于资源枯竭、就业岗位缺失、人才流失和环境污染等原因,城市贫困问题严峻,研究资源衰退型城市低保群体贫困问题,分析资源衰退型城市低保群体贫困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关对策,对缓解城市低保群体贫困,推动农村与城市同步减少贫困,促进资源衰退型城市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选取能力贫困理论、社会排斥理论以及协作治理理论作为理论分析框架,以全国具典型代表性的云南东川区为调查地点,以东川区民政局提供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多段抽样、问卷调查法、文献法、访谈法等方法,对东川区城市低保群体贫困问题展开研究。研究发现:1.资源衰退型城市低保群体贫困面较广,贫困程度较深。表现为家庭月收入低、就业不充分;有下岗经历、求职困难、就业信息不畅;社会救助来源单一且救助意愿强烈;住房来源多为廉租房、移民安置区、棚户区、租房等。2.资源衰退型城市低保群体贫困的外部因素为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失业率偏高、人力资本投入下降。内部因素表现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健康状况不佳、工作稳定性差、就业培训少。资源衰退型城市低保群体家庭经济状况、收入、是否下岗职工的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均为正相关,显着性强,相关系数值较大。3.资源衰退型城市低保群体反贫困对策。一是通过资源衰退型城市产业转型,化解城市整体贫困。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升贫困群体的就业、教育、住房等条件。三是发挥社区治理和社会支持网在城市低保群体反贫困中的作用。

孙祥[3](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内农村公路建设管理问题的研究 ——以新泰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李治兵[4](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2020年,我国已完成了全国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由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步农村从基层党建到经济产业发展,再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总体方略,对民族地区下一步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统领指导意义。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地位突出,但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多重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问题。在羌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业,对于在资源与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决议、规划、政策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按照“背景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咨询交流—重点突破”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程序,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聚焦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明确研究的内容、思路,以此作为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梳理相关指导思想及理论,对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性以及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全面勾画出其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综合运用既有研究成果、政府政策及田野调查资料,从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收入五个方面构建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以老人村、桃坪村、坪头村等三个典型案例村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剖析其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村寨旅游发展在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成效,生成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村寨旅游发展经验。以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辨析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挑战,洞悉其在人力、土地、资金、管理、基层组织、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村民组织化、基层治理等纳入村寨旅游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以及所有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和统领方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村寨旅游应当并也能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村治方面的要求。第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阶段,尽管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村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升级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区域宏观贡献与案例村寨的微观贡献的研究表明,村寨旅游是推进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之一。第三,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发展应树立新的资源利用与产业获益理念。第四,产业融合是促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良性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第五,构建劳动、经营、资本的多元化参与格局,其中落实与活用中央有关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重要政策,探索多样化土地流转,确保村民资本化参与旅游业及收益权利是一项重要新课题,也是巩固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振兴的政策保证。第六,加强村级基层党建,探索村寨旅游业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并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良好村寨旅游秩序的重要途径。

曲成举[5](2020)在《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工业化的产物,铁路在中国经历了相当曲折的成长历程,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铁路自出现以来即被赋予了广泛的功能性价值,其所具有的连通疆域、活跃经济、利于军事等功能也使铁路成为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载体。自晚清至新中国成立之间,铁路往往在社会剧烈动荡时期被各方政治势力所窥伺,成为各方政治势力矛盾的交汇点,突出表现了铁路虽是一交通载运工具,但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发展紧密相关。解放战争中,随着战事的不断胜利和城市接管工作的广泛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到铁路基本功能及重要性的前提之下,进行了大范围的铁路接管工作。但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完整的接管铁路、接管后中共如何管理和改造整个铁路系统,是消灭官僚资本企业影响、持续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总体而言,中共铁路接管工作经历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过程,与其它官僚资本企业接管不同,铁路接管因其行业特色、涉及层面广泛决定了中共在接管中除了要保证铁路运输畅通之外,更要确保铁路工厂、铁路附属单位等的完整,进而使广大铁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正常运营,为解放战争、国家建设和社会秩序稳定所服务。因此,中共在铁路接管工作中遵循着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方式,对整个铁路体系进行了完整、全面、系统的工作。其中,接收遵循的是“原封不动,整套接收”的具体策略,通过自上而下的领导动员和自下而上的职工群众参与,对整个铁路行业内部的人事、组织机构、物资器材进行清点接收,奠定铁路尽快恢复秩序的人员、组织和物质基础。与接收工作同时进行的是中共铁路管理工作,从整个接管过程来看,管理工作既是改造前的过渡,又是接收后的必然且贯穿始终。由于需要在短时间内恢复铁路运输,因此中共在管理阶段实行了部分的制度延续政策,以保证秩序迅速走上正轨。管理工作的开展涉及了铁路行业内部的线路修复、人事组织变革以及运营管理等,为广泛的铁路营运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改造工作是共产党整个铁路接管的核心过程之一,改造进行的好与坏是铁路能否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基本标志,这一过程主要包括组织改造、人事改造和制度改造,特别是在当时学习苏联先进铁路管理经验的政策下,经过改造后的铁路性质发生了转变,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在交通领域的重要依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作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新政权建设新中国铁路的开端,中共铁路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历史过程对整个铁路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初步建立了符合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铁路发展路径,从根本上改变了铁路的基本属性,促进了新中国铁路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解放战争中其他行业接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虽然接管工作中由于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倾向,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共铁路接管工作是成功、圆满的,且具有重大的战略地位,对当下乃至未来中国铁路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指导意义。

夏明赫[6](2020)在《绥化市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实现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公共服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也是深化供给侧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三农”中的农村、农民问题均与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密切相关,供给效率的高低不但直接决定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覆盖率和城乡一体化等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落实,且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提升农村社会管理水平具有决定作用,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绥化市作为黑龙江省粮食产业主产区,在黑龙江省中占据重要地位,是黑龙江省中具有代表性的农业城市,其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对于推动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首先,本文通过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并对相关的理论支撑的阐述,发现由于农村公共服务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基本特点,政府需要承担绝大部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责任。为避免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出现失灵和低效率的问题,效率与公平是政府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必须首先考虑的内容。再通过梳理绥化市各时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变化,并分析其供给现状及问题,得出在供给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包括:一是总供给不足,与农村居民的需求差距大;二是结构失衡严重,城乡差距较大;三是监督机制不完善;四是供给渠道单一,公共服务供给存在局限性。其次,利用统计数据和调研数据、运用DEA-Tobit模型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在实证研究中,主要选择国家政策重点关注的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进行研究。通过对绥化市10个县(市、区)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进行测算,分别得出其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表明绥化市整体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在2007-2017年间未能实现DEA有效,绥化市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没有达到最佳水平。2007-2017年绥化市综合技术效率处于逐渐下降趋势,在此期间,纯技术效率处于均值较高的平稳状态,而规模效率出现较大波动且逐渐下降,因此综合技术效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与规模效率密切相关,绥化市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公共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再通过文献梳理,选取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作为变量,以绥化市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综合技术效率为因变量,利用Tobit模型对影响效率高低的因素进一步探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对绥化市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具有显着正向作用,城市化水平对绥化市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具有显着负向作用。最后,根据以上结论提出提高绥化市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建议:一是基于农民需求增加总供给,并确保供需精准对接;二是调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结构,促进城乡均等化发展;三是拓展供给渠道,营造供给主体多元化格局;四是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五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推动供给效率提高;六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整体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朱清扬[7](2020)在《城市触媒视角下煤矿铁路工业遗存再利用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文中认为当前,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以及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行,部分地区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大量煤矿企业关停,众多煤矿铁路工业遗存也随之产生。面对着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不断产生的用地资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等矛盾,这些延伸在城市、工厂及矿区之间的煤矿专用铁路和相关附属建筑和设施,在面临被城市淡忘和拆除的夹缝中寻求着“回归”城市的一线生机。城市触媒作为城市更新中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其倾向于通过最小干预的方式引入新元素来影响既有元素,从而刺激并引导后续开发,进而引发城市复兴。煤矿铁路工业遗存是煤炭资源型城市所特有的存量资源,其再利用方式能够在区域内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计划通过运用城市触媒理论,讨论煤矿铁路工业遗存再利用的应用策略,达到挖潜和发挥工业遗存的多元价值的目的,最终促进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论文首先针对工业遗产、工业遗存、煤矿铁路工业遗存等重要概念进行界定,梳理了国内外关于铁路工业遗产相关研究中的理论和实践,对铁路工业遗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同时,本文通过对城市触媒理论的研究现状的整理,对其概念和运作原理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实际应用需求从触媒元素的选取、塑造以及动态控制与引导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一套煤矿铁路工业遗存触媒再利用的应用模式。紧接着,文章从历史发展和空间分布特征两个方面着眼,针对性地对本文所选取的徐州煤矿铁路工业遗存的发展沿革以及其触媒再利用的潜力特质进行研究。最后,本研究以徐州市贾汪区煤矿铁路工业遗存作为实际案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选取不同种类的触媒元素,并对触媒塑造策略进行分类,最终提出了完整的动态控制与引导再利用的实施建议,探求城市触媒理论在煤矿铁路工业遗存再利用中的作用。本文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通过利用城市触媒理论针对煤矿铁路工业遗存的更新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实践,以期以上成果能为今后煤矿铁路工业遗存的再利用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及应用示范作用。

赵国斌[8](2020)在《地方债限额背景下“四好农村路”建设融资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公路是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提供服务最普遍、公益性最强的交通基础设施。2014年3月4日,全国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习近平同志第一次提出“四好农村路”建设目标。习主席指出“农村公路建设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与优化村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适应,要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然而,此时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工作也被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在中央政府严控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工作的背景下研究“四好农村路”建设融资问题,不但可以丰富学术界对收入分配理论的研究、为地方债限额背景下“四好农村路”建设融资出谋划策,更可以给当前艰难前行的邓州市“四好农村路”建设融资提供思路,寻找可行办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证探析等研究方法,借助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手段,对地方债限额背景下“四好农村路”建设中遇到的融资问题进行剖析,紧扣建设融资中的主要矛盾变化,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给地方债限额背景下“四好农村路”建设融资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本文在对“四好农村路”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后,认为“四好农村路”建设有可喜的成绩,但目前遇到的困难也是突出的,特别是在财政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等文件规定,于2017年3月23日印发《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分配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之后,地方政府债务被戴上了枷锁,建设融资也就雪上加霜。如何在中央车购税资金大幅减收、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的情况下,解决好项目建设资金问题,完成好“四好农村路”总目标,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以新颖的视角研究“四好农村路”建设融资问题,在“四好农村路”建设高潮期,中央政府却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严格限额管理。本文不仅总结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也通过立足现状,分析形势,既从整体把握,又从局部解剖,大胆地跳出以往的惯式思维,探索出地方债限额背景下“四好农村路”建设融资的新渠道,为完成顶层设计总目标贡献力量。

刘冬[9](2020)在《地缘文化中的美学表达 ——20世纪后半叶西藏的现代绘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藏自治区的现代绘画是中国民族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中国美术独特的艺术实践,这种民族区域的艺术实践根植于中国民族美术能动的生命力,产生于时代背景下的多元文化融合,是在西藏传统和社会条件下发展出的独特现代模式。它不仅密切联系着新中国的现代化历史进程,而且与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型息息相关,是聚集于西藏的美术家们对时代巨变做出的“自觉”回应。如何创造性的揭示、建构这种中国民族美术的实践与模式,如何结合这种独特的历史经验,行之有效的探索出中国民族美术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这不仅是学术研究,也是我们在历史进程中不断面对的社会问题。西藏由于地理、历史原因致使本地区的美术家及其作品一直处于“偏安一隅”,美术界对此也少有关注,但这并没有阻碍其美术的发展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科技、交通运输和新媒体的传播让西藏的现代绘画及美术家群体逐渐揭开神秘面纱,使人们认识到诞生于西藏高原的西藏现代绘画,其鲜明的艺术棱角,以及在面对当今文化冲击所带来的困惑中所体现出的哲学思想与文化坚守,给中国美术从“高原”到“高峰”的迈进以启示。西藏因其特有的“地缘文化”优势,使得20世纪后半叶聚集于西藏的美术家建构出具有西藏美学特征的“地缘文化”场域,彰显着现代化进程中地域与文化的内在关系。美术家在此语境下创作的西藏现代绘画,所体现出的现代性与中国文化的自主性,给中国美术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带来了鲜明的主体意识和文化认同。正是“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文化的体现,在国际艺术交流中,更具民族性与国际性,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的立场与态度。从“地缘文化”出发,探索西藏“地缘美学”风格,是民族美术研究的新视野与新方法。以西藏自治区地理空间为范畴,在传统文脉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审美需求,拓展人文空间,从而形成人对地理空间的经验重塑和实践再造。以此所形成的西藏美学特质,能进一步深化民族美术的文化内涵和拓宽民族美术的视觉表现。西藏现代绘画的“地缘文化”是在西藏特有的地理、历史、宗教背景中孕育的,地理环境是民族文化艺术生成的土壤和客观基础,形成了西藏历史上的精神文化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西藏的宗教信仰深深的影响并指导着当地人们的艺术审美表现,从原始遗迹到唐卡及西藏的现代绘画,艺术的价值追求实现了从“神本”到“人本”的转变,艺术的审美追求体现出强烈地“西藏风格”。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的特征,是在西藏内、外因素的相互助推中生成的。西藏现代绘画的美术家与外部艺术世界之间保持着空间、时间和人群的接触、交叉、重叠和相互影响。外因主要是美术家有感于人与时代、艺术与社会,形成了以“他者”视角下关于西藏题材绘画和藏族绘画的“命题式”创作与解读。内因则是在历史经纬与个人坐标的定位中,聚集于西藏的不同身份背景的美术家在20世纪后半叶西藏社会的转型、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中产生的由内而外的文化自觉。20世纪后半叶的西藏现代绘画,经历了和平解放、民主改革、“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几个历史发展阶段,有清晰的发展脉络,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性艺术家群体和艺术现象,并在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地缘文化”特征。20世纪后半叶西藏的现代绘画,体现出特有的“地缘文化”内涵,即:“大美”的和谐内涵、“信仰”的世俗化内涵、“去标签”的真实内涵。聚集于西藏的三类不同身份背景的美术家,因绘画的题材内容与视觉表现,呈现出不同的“地缘美学”风格,即:“唯民”——本土培养美术家的题材选择与视觉表现;“唯藏”——外出学习归来的本土美术家的题材选择与视觉表现;“唯识”——外来长期入藏工作美术家的题材选择与视觉表现。他们从各自的视角出发,针对“宗教与文化”、“城市化与现代化”、“个性与认同”等问题,在绘画中呈现出关于“历史与记忆”、“全球与地域”、“体验与感知”的艺术表达,以寻求20世纪后半叶地域与文化的内在联系。20世纪后半叶西藏现代绘画的“地缘文化”特征为民族美术及中国美术的现代化发展带来了应有的反思与启示。即,反思:现代化中的文化思考与艺术表达以及商业化中的创作场域及传播推广;启示:时代与地域情节中西藏现代绘画的拓展及“地缘文化”背景下的民族美术之路。以此来展望中国各区域民族美术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与蓬勃生命。

邱铁鑫[10](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养路工培训的设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养路工培训的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异军突起的贵州地质文学现象
    第一节 贵州地质文学的阶段分期
    第二节 贵州地质文学的构建及其意义
第二章 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内涵
    第一节 人文关怀下的人物形象
    第二节 单一的地质题材取向
    第三节 多元化的主题表达
第三章 贵州地质小说的叙事艺术
    第一节 现实主义的坚守与超越
    第二节 营造独特的文学空间
    第三节 行业性与文学性的兼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新世纪以前贵州地质小说主要作品目录
附录2 新世纪贵州地质小说主要作品目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资源衰退型城市低保群体贫困问题研究 ——基于云南东川区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文献回顾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四、基本概念界定
        (一)资源衰退型城市
        (二)城市贫困
        (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一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分析单位
        一、调查地点
        二、调查对象
    第二节 问卷调查设计
        一、抽样
        二、问卷设计
        三、问卷收集
    第三节 理论分析框架
        一、能力贫困理论
        二、社会排斥理论
        三、协作治理理论
第二章 资源衰退型城市低保群体贫困现状
    第一节 城市低保群体基本情况
        一、性别结构
        二、民族结构
        三、婚姻状况
        四、家庭人口数
        五、家庭月收入
        六、家庭贫困原因
    第二节 城市低保群体就业
        一、下岗经历
        二、下岗类型
        三、下岗求职
        四、就业信息
    第三节 城市低保群体社会保障
        一、低保领取
        二、“五险一金”
        三、其他救助
    第四节 城市低保群体收入与消费
        一、个人月收入
        二、个人月支出
    第五节 城市低保群体居住情况
        一、住房性质
        二、住房面积
第三章 资源衰退型城市低保群体贫困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城市低保群体贫困的外部影响因素
        一、矿产资源衰退
        二、产业结构单一
        三、失业率偏高
        四、人力资本投入下降
    第二节 城市低保群体贫困的内部影响因素
        一、年龄偏大
        二、文化程度偏低
        三、健康状况不佳
        四、工作稳定性差
        五、就业培训少
    第三节 城市低保群体贫困的相关分析
        一、家庭经济状况的相关分析
        二、收入的相关分析
        三、是否下岗职工的相关分析
第四章 资源衰退型城市低保群体反贫困的对策
    第一节 加快资源衰退型城市的转型
        一、促进经济结构转型
        二、鼓励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
        三、大力推动新兴替代产业
        四、加大对人才的重视力度
    第二节 完善资源衰退型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切实加强就业保障力度
        二、不断完善医疗救助制度
        三、建立健全教育救助制度
        四、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第三节 发挥社区治理缓解城市低保群体贫困的作用
        一、明确社区治理中各主体参与城市低保群体反贫困的定位
        二、发挥社区治理中各主体参与城市低保群体反贫困的作用
    第四节 健全城市低保贫困家庭的社会支持网
        一、加强城市低保贫困家庭的正式支持与非正式支持
        二、完善城市低保贫困家庭网络互动式社会支持模式
        三、重视社会工作者在城市低保贫困家庭社会支持网中的作用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资源衰退型城市低保群体贫困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2 资源衰退型城市低保群体贫困状况访谈记录
附录3 资源衰退型城市低保群体贫困状况调研图片
致谢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4)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一)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
        (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
        (三)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四)关于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
        (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三)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1章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1.1 指导思想
        1.1.1 乡村振兴战略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1.2 理论基础
        1.2.1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
        1.2.2 乡村旅游理论
        1.2.3 产业融合理论
        1.2.4 乡村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理论
        1.2.5 中国当代产权理论
    本章小结
第2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基本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
    2.1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概况
        2.1.1 羌族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1.3 历史文化概况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2.2.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数量和所属行政区划
        2.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风貌、地理分布
        2.2.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经济概况
        2.2.4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社会概况
    2.3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
        2.3.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其发展
        2.3.2 灾后旅游业振兴及其问题
        2.3.3 单一区域性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其问题
        2.3.4 部分羌族村寨面临的现实问题
        2.3.5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分析
    2.4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实施
        2.4.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2.4.2 乡村振兴规划制定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
        2.4.3 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4.4 合村并乡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2.4.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2.4.6 全域旅游推进与村寨旅游发展
        2.4.7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3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3.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与条件
        3.1.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分类
        3.1.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
        3.1.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条件
    3.2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3.2.1 起步阶段(90年代初至中后期)
        3.2.2 初步发展阶段(1998 年—2008 年)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3.3.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数量
        3.3.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供给能力及旅游收入
        3.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成效
    本章小结
第4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4.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1.1 科学性原则
        4.1.2 系统性原则
        4.1.3 可比性原则
        4.1.4 可行性原则
    4.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本章小结
第5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个案研究
    5.1 老人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1.1 老人村概况
        5.1.2 老人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5.1.3 老人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1.4 老人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2 桃坪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2.1 桃坪村概况
        5.2.2 桃坪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5.2.3 桃坪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2.4 桃坪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3 坪头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3.1 坪头村概况
        5.3.2 坪头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5.3.3 坪头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3.4 坪头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4 三村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5.4.1 整体评价
        5.4.2 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6.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
        6.1.1 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寨旅游发展
        6.1.2 差异化的村寨旅游发展策略
        6.1.3 村寨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综合贡献效应
        6.1.4 不同类型的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差异
    6.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问题探析
        6.2.1 旅游业发展后劲乏力
        6.2.2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6.2.3 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6.2.4 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
    6.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6.3.1 人力资本欠缺
        6.3.2 土地资源制约
        6.3.3 资金制约
        6.3.4 自然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6.3.5 产权制度不完善
        6.3.6 村寨原子化
    6.4 乡村振兴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6.4.1 村寨旅游发展思维转向
        6.4.2 探讨村寨旅游赋权及村民受益方案
        6.4.3 激发村寨旅游内生发展活力——多元化参与
        6.4.4 村民再组织与村寨旅游秩序的重塑
        6.4.5 加强旅游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6.4.6 争取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一: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附录二: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村民访谈提纲
    附录三: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管理者访谈提纲
    附录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附录五:访谈纪要
    附录六: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致谢

(5)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性
        1.3.1 选题的研究方法
        1.3.2 选题的创新性
第2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铁路的论述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铁路的论述
        2.1.2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论述
    2.2 苏联无产阶级铁路管理的经验积累
        2.2.1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铁路领导权转移
        2.2.2 巩固和恢复铁路运输的措施
        2.2.3 苏联早期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2.3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作用的认识
        2.3.1 铁路能为军事服务
        2.3.2 铁路能为经济服务
        2.3.3 铁路能为社会服务
第3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与政策
    3.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
        3.1.1 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背景
        3.1.2 中国革命发展的现实背景
    3.2 中国共产党接管官僚资本的政策
        3.2.1 明确官僚资本界限,保护民族工商业
        3.2.2 保证机构完整,不轻易打乱企业原有组织
        3.2.3 稳定企业秩序,尽快恢复企业生产
        3.2.4 延续旧的制度,慎重改造企业规则
        3.2.5 稳定职工心态,妥善处置旧员工
    3.3 铁路接管的具体政策
        3.3.1 坚持党的领导,保障铁路营运
        3.3.2 原封不动,先接后管
        3.3.3 制度延续,缓步进行
        3.3.4 依靠群众,建设铁路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接收
    4.1 铁路接管的前期准备
        4.1.1 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接管对象
        4.1.2 组织准备,成立各级接管机构
        4.1.3 思想准备,强化接管干部纪律
    4.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机构接收
        4.2.1 东北地区铁路系统的组织接收
        4.2.2 大范围铁路管理局的接收
        4.2.3 铁路附属单位的接收
    4.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接收
        4.3.1 管理职员的接收
        4.3.2 技术人员的接收
        4.3.3 普通工人的接收
    4.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物资接收
        4.4.1 铁路器材的接收
        4.4.2 档案文件的接收
        4.4.3 其他物资的接收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管理
    5.1 过渡阶段的基本阐释
        5.1.1 过渡阶段管理的特点
        5.1.2 过渡阶段管理的内容
    5.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管理
        5.2.1 工人阶级的再界定
        5.2.2 铁路旧人员的管理
        5.2.3 接管人员的管理
    5.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管理
        5.3.1 职能机构的管理
        5.3.2 共产党组织管理
    5.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运营管理
        5.4.1 铁路既有线路的修复
        5.4.2 铁路运营管理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6.1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改造
        6.1.1 党组织的建立
        6.1.2 青年团的建立
        6.1.3 职工工会的建立
    6.2 中共对铁路职工的改造
        6.2.1 铁路职工的思想改造
        6.2.2 改造与生产相结合
        6.2.3 发动政治运动
    6.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制度改造
        6.3.1 推广铁路负责制
        6.3.2 改造经济制度
        6.3.3 改革行车制度
        6.3.4 管理民主化建设
第7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与特点
    7.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
        7.1.1 明确目标,以尽快恢复铁路运营为中心
        7.1.2 政策调试,以稳定政权为首要任务
        7.1.3 调查研究,以铁路发展规律为导向
        7.1.4 群众路线,以动员群众为基本力量
    7.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特点
        7.2.1 铁路接管具有跨地域性
        7.2.2 铁路接管具有复杂性
        7.2.3 铁路接管具有相对独立性
第8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评价
    8.1 圆满完成了铁路接管工作
        8.1.1 科学分析形势,适时调整策略
        8.1.2 全面系统布局,完成接管改造
        8.1.3 尊重客观规律,建设发展铁路
    8.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影响
        8.2.1 确立了中共在铁路系统的领导地位
        8.2.2 推动了铁路行业的发展
        8.2.3 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变革
        8.2.4 凸显了人民主体性
    8.3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历史局限
        8.3.1 接管实践中的行动偏差
        8.3.2 接管初期依靠工人阶级政策贯彻不彻底
        8.3.3 接管人员思想状况处理不及时
        8.3.4 铁路安全观念强调不足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着及科研情况

(6)绥化市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1.3.1 国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1.3.2 国内研究动态和趋势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村公共服务
        2.1.2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2.1.3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福利经济学
        2.2.3 效率与公平
    2.3 本章小结
3 绥化市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演变历程现状与问题
    3.1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演变历程
        3.1.1 初步建立时期(1949年-1978年)
        3.1.2 体制转型时期(1978年-2002年)
        3.1.3 改革探索时期(2002年-2014年)
        3.1.4 稳步发展时期(2014年至今)
    3.2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3.2.1 经济建设服务现状
        3.2.2 社会公共服务现状
    3.3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分析
        3.3.1 总供给不足
        3.3.2 供给结构失衡
        3.3.3 管理机制不完善
        3.3.4 供给的渠道单一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DEA模型的绥化市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实证分析
    4.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4.1.1 研究方法
        4.1.2 数据来源
    4.2 模型建立和指标选取
        4.2.1 模型建立
        4.2.2 指标选取
    4.3 DEA实证分析及结果
        4.3.1 综合技术效率分析
        4.3.2 纯技术效率分析
        4.3.3 规模效率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绥化市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5.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5.1.1 指标选取
        5.1.2 数据来源
    5.2 Tobit模型的应用及结果
        5.2.1 模型建立
        5.2.2 描述性统计
        5.2.3 Tobit模型运算结果及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绥化市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改进的建议
    6.1 基于需求增加总供给
    6.2 调整公共服务供给结构
    6.3 营造供给主体多元化格局
    6.4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6.5 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6.6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城市触媒视角下煤矿铁路工业遗存再利用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路径
    1.5 创新点与难点
2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2.1 铁路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
    2.2 城市触媒理论的相关研究
    2.3 本章小结
3 煤矿铁路工业遗存再利用的城市触媒应用分析
    3.1 城市触媒的运作原理
    3.2 煤矿铁路工业遗存中触媒元素分析
    3.3 煤矿铁路工业遗存中城市触媒的塑造研
    3.4 城市触媒作用下的动态控制与引导
    3.5 本章小结
4 徐州煤矿铁路工业遗存的发展沿革
    4.1 历史发展沿革
    4.2 空间分布特征
    4.3 本章小结
5 城市触媒视角下徐州市贾汪区煤矿铁路工业遗存的再利用设计
    5.1 现状背景概述
    5.2 贾汪区煤矿铁路工业遗存的城市触媒元素分析
    5.3 贾汪区煤矿铁路工业遗存城市触媒的塑造设计
    5.4 贾汪区煤矿铁路工业遗存城市触媒的动态控制与引导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地方债限额背景下“四好农村路”建设融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文献综述简评
    (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主要内容
        2.研究方法
    (四)研究路线和论文创新点
        1.研究路线
        2.论文创新点
二、主要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主要概念分析
        1.政府债务
        2.“四好农村路”
        3.融资
    (二)理论基础
        1.公共物品理论
        2.财政政策理论
        3.收入分配理论
三、地方债限额背景下“四好农村路”建设融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四好农村路”的进展与阻力
        1.互联互通基本实现
        2.农村客运持续发展
        3.公路管养困难突出
        4.乡村振兴服务乏力
    (二)地方债限额背景下“四好农村路”建设融资现状
        1.“四好农村路”投融资责任主体
        2.“四好农村路”发展资金来源
        3.地方债限额对“四好农村路”建设融资影响
    (三)地方债限额背景下“四好农村路”建设融资问题
        1.上级政府财政支持有限度
        2.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压力大
        3.公路建设融资渠道太单一
四、地方债限额背景下“四好农村路”建设融资实证探析
    (一)邓州市“四好农村路”建设融资政策访谈
        1.访谈对象
        2.访谈内容
        3.访谈成果
    (二)邓州市“四好农村路”建设融资渠道问卷调查
        1.问卷调查设计
        2.问卷调查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实证探析小结
五、地方债限额背景下“四好农村路”建设融资建议
    (一)加大政府政策倾斜
        1.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公路管理体制
        2.强化以公共财政为主体的农村公路投资体制
        3.积极引导政策性银行资金支持农村公路发展
        4.加大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和养护管理资金投入
    (二)健全债务管理制度
        1.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责任制
        2.理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
        3.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风险预警机制
    (三)寻求多元融资渠道
        1.冠名权交换企业资助
        2.绿化权开发筹措资金
        3.广告经营权拍卖转让
        4.群养模式降资金压力
        5.路边资源开发促建设
六、结论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邓州市“四好农村路”建设融资政策访谈提纲
附录2 邓州市“四好农村路”建设融资意愿调查问卷

(9)地缘文化中的美学表达 ——20世纪后半叶西藏的现代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相关概念说明
    三、研究综述
    四、选题意义
    五、研究手段
第一章 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的孕育
    第一节 西藏“地缘文化”中的地理、历史背景
        一、地理环境之于“地缘文化”的影响
        二、历史沿革之于“地缘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西藏“地缘文化”中的宗教审美建构
        一、原始宗教的审美建构
        二、本教的审美建构
        三、藏传佛教的审美建构
    小结
第二章 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的生成
    第一节 助推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生成的因素
        一、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生成的“内因”——历史经纬与个人坐标
        二、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生成的“外因”——人与时代、艺术与社会
    第二节 西藏现代绘画的“地缘文化”生态
        一、交流融合的文脉传承
        二、多元的现代绘画格局
    第三节 “地缘文化”生态中20世纪后半叶西藏的现代绘画
        一、西藏现代绘画的发展概述及“地缘文化”特征
        二、西藏现代绘画的主要美术家群体及美术现象
    小结
第三章 20世纪后半叶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的美学表达
    第一节 20世纪后半叶西藏现代绘画的“地缘文化”内涵
        一、“大美”的和谐内涵
        二、“信仰”的世俗化内涵
        三、“去标签”的真实内涵
    第二节 20世纪后半叶西藏现代绘画的“地缘美学”风格
        一、“唯民”——西藏本土培养美术家的美学风格
        二、“唯藏”——外出学习归来的本土美术家的美学风格
        三、“唯识”——外来长期入藏美术家的美学风格
    小结
第四章 西藏现代绘画“地缘文化”的反思与启示
    第一节 反思:“地缘文化”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
        一、现代化中的文化思考与艺术表达
        二、商业化中的创作场域及传播推广
    第二节 启示:“地缘文化”背景下的融合与转向
        一、时代与地域情节中西藏现代绘画的拓展
        二、“地缘文化”背景下的民族美术之路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调研资料(未发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10)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3.1 基本概念界定
        3.1.1 文化
        3.1.2 铁路文化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3.1.4 文化自信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养路工培训的设想(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地质文学研究 ——以贵州地质小说为中心[D]. 高心怡.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2]资源衰退型城市低保群体贫困问题研究 ——基于云南东川区调查与分析[D]. 裴瑞.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内农村公路建设管理问题的研究 ——以新泰市为例[D]. 孙祥. 南昌大学, 2021
  • [4]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治兵.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5]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D]. 曲成举.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6]绥化市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 夏明赫.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7]城市触媒视角下煤矿铁路工业遗存再利用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D]. 朱清扬.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地方债限额背景下“四好农村路”建设融资问题研究[D]. 赵国斌.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9]地缘文化中的美学表达 ——20世纪后半叶西藏的现代绘画研究[D]. 刘冬.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10]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养路工培训的设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