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矮壮素对小麦灌浆期中~(14)C-同化产物的分配及对淀粉合成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倩[1](2020)在《施氮量影响不同小麦品种抗倒伏的机制及水氮互作的调控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生产中,往往通过增加氮肥投入增加群体生物量来增加产量,但过量氮肥投入容易造成分蘖过多,群体荫蔽,茎秆发育差,植株倒伏风险增加。因此深入研究氮素对小麦抗倒伏性影响的机理,对于协调小麦生产中高产与抗倒伏的矛盾以及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于2015-2019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实验站进行。试验一以济麦22(JM22)、山农16(SN16)和泰科麦33(TK33)为试验材料,设置0kg hm-2(N0)、120 kg hm-2(N1)、240 kg hm-2(N2)和360 kg hm-2(N3)四个施氮水平,研究施氮量对小麦抗倒伏性的影响,从力学、形态学、解剖学、茎秆碳水化合物积累及相关基因表达、叶片同化物生产及茎秆同化利用等方面阐述氮肥影响小麦抗倒伏性的机理。试验二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设置120 kg hm-2(N1)、240 kg hm-2(N2)和360 kg hm-2(N3)三个施氮水平以及雨养(W0),拔节期灌水(W1),拔节期、开花期灌水(W2)以及越冬期、拔节期、开花期灌水(W3)四个灌水处理,每次灌水量600 m3hm-2,探讨了协调小麦高产和抗倒的水氮管理措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氮量影响不同小麦品种抗倒伏的机制(1)在茎秆力学特征方面,JM22相较于SN16和TK33,倒伏指数和倒伏率低,归因于其较高的折断弯矩。JM22折断弯矩大于SN16,归因于其较高的断面模数,JM22折断弯矩大于TK33,归因于其高的弯曲应力。增加氮肥用量,倒伏指数显着上升,断面模数小幅增加后显着下降,折断弯矩和弯曲应力降低,SN16和TK33倒伏时间提前、倒伏率增加,引起产量降低。通径分析表明,折断弯矩是决定茎秆倒伏指数的关键参数,其主要由弯曲应力决定。过量氮肥主要通过降低弯曲应力进而降低折断弯矩引起茎秆强度下降,从而导致小麦茎秆抗倒伏能力降低。(2)形态特征方面,基部节间长度、株高与折断弯矩呈负相关,壁厚与折断弯矩呈正相关。相较于SN16和TK33,抗倒伏品种JM22基部节间短,壁厚大,茎秆强度高。增加氮肥用量,基部节间长度显着增加引起株高增加,重心高度上移,倒伏风险上升;适量施氮有利于增加外径,过量施氮引起外径、壁厚显着下降,导致茎秆强度下降。这表明,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减小内径,增加外径及壁厚有利于茎秆机械强度的增加。(2)解剖结构方面,大、小维管束数目与折断弯矩无显着相关性,大、小维管束面积和机械组织厚度与折断弯矩显着正相关。JM22相较于SN16和TK33基部第二节间木质化程度高,维管束结构排列紧密,机械组织及其细胞壁厚,因此茎秆强度大。随施氮量增加,茎秆木质化程度降低,大维管束数目变化较小,小维管束数目先增加后降低,大、小维管束面积和机械组织厚度显着下降,机械组织细胞壁厚度减小、结构疏松,导致茎秆强度下降。表明,氮肥主要通过降低基部第二节间木质化程度、维管束面积、机械组织及其细胞壁厚度,引起茎秆强度降低,倒伏风险增大。(3)碳水化合物代谢积累方面,茎秆充实度、淀粉、可溶性糖、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分别与茎秆折断弯矩、弯曲应力呈正相关。JM22相较于SN16和TK33,尽管非结构碳水化合物(淀粉、可溶性糖)含量低,但结构碳水化合物(纤维素、木质素)含量高,从而增强了茎秆机械强度。增加氮肥用量,基部第二节间茎秆充实度、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和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显着降低,茎秆质量变差。以上结果表明,氮肥通过降低基部第二节间茎秆充实度及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茎秆折断弯矩,劣化茎秆质量。进一步分析茎秆淀粉降解、纤维素和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发现,增加氮肥用量上调了茎秆中编码淀粉酶的Ta BMY1,下调了编码纤维素合酶的Ta Ces A、木质素合成相关的编码苯丙氨酸解氨酶的Ta PAL、编码咖啡酰氧甲基转移酶Ta COMT、编码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Ta CCR和编码肉桂醇脱氢酶的Ta CAD,导致淀粉降解增加,纤维素和木质素合成减少。增加氮肥用量,叶片中编码丙糖磷酸/磷酸转运蛋白的Tatpt、编码蔗糖磷酸合成酶的Ta SPS、淀粉合成相关的Ta AGP-S和Ta WSSI、编码淀粉降解的Ta BMY1均上调,编码蔗糖转运蛋白的Ta SUT2D不受供氮水平影响,叶片中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上升,淀粉含量下降,茎秆中用于纤维素、木质素合成的底物葡萄糖含量增加。以上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增强了叶片同化物生产能力,同时叶片蔗糖输出能力未受施氮量影响,但茎秆利用同化物合成纤维素、木质素能力较差。2.水氮互作对小麦抗倒伏性的调控增施氮肥使得小麦茎秆弯曲力矩增加、折断弯矩降低,引起倒伏指数增加,减少灌水可适度降低弯曲力矩、增加折断弯矩,降低倒伏风险。不同水分和氮肥管理通过影响茎秆形态特征和生理性状,调控茎秆机械强度。增加氮肥用量,株高、重心高度增加,外径、壁厚、茎秆和叶鞘充实度、非结构碳水化合物(淀粉、可溶性糖)和结构碳水化合物(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下降,茎秆强度降低。相较于传统灌水W3处理,在W2处理下,基部节间长度的缩短降低了株高、重心高度,茎秆外径、壁厚增加,茎秆充实度、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和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有利于改善折断弯矩,增强抗倒伏性;同时增加了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使产量提高0.9%-12.6%。因此,改传统灌三水为灌两水并配合适中的施氮量(240 kg hm-2),有利于实现小麦抗倒和高产。
盛坤[2](2020)在《土壤水分调控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优质已经成为现代小麦生产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土壤水分调控是改善小麦品质的主要技术措施,探明土壤水分调控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对于小麦生产实施科学灌溉管理、实现优质节水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从黄淮麦区当前主推的11个品种中筛选出品质表现十分突出的新麦26,并以其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式,系统研究了土壤水分调控时期与调控程度对小麦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籽粒灌浆特性、籽粒氮素积累特征、籽粒蔗糖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土壤水分调控对籽粒蛋白质含量、淀粉糊化特性、面团揉混特性和面筋指数有显着的影响。与全生育期高水处理相比,中水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面筋指数,淀粉糊化曲线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以及揉混仪曲线的中线峰值时间等指标均显着升高。(2)干旱胁迫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程度因胁迫水平和发生时期的不同而差异明显。拔节之后,土壤水分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随生育进程而增大。灌浆中后期较高的土壤含水量会引起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显着降低;而抽穗以后,干旱胁迫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提高籽粒面筋指数的趋势,但没有达到显着水平;抽穗至花后10天期间,干旱胁迫能显着提高淀粉的低谷黏度,而在花后11天至成熟阶段,干旱胁迫则显着地提高了淀粉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和最终黏度,以及揉混仪顶线峰值阻力、中线峰值阻力、中线峰后带宽和中线尾部带宽。(3)干旱胁迫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在灌浆期的前、中、后3个阶段也存在一定差异。在灌浆前、中期,干旱胁迫会显着提高面筋指数,低水处理提高最明显;在灌浆中期,将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60%65%,可使面筋指数、主要面团流变学特性和淀粉糊化特性等参数较充分供水处理有显着提高,而产量不会受到明显影响;在灌浆后期,将土壤相对含水量降低至田持的55%,对籽粒产量和品质均没有显着影响,这期间可以维持较低的土壤含水量以减少灌溉用水需求。(4)适度干旱胁迫会提高籽粒氮素积累速率,这是其改善籽粒品质的原因之一。全生育期不同生育阶段的干旱胁迫均会缩短籽粒氮素积累持续时间,提高积累速率,这种效应在抽穗至开花后10天期间表现的最为明显,之后会逐渐减弱。在抽穗至花开后10天这一时期,低水处理的籽粒灌浆速率降低,籽粒氮素积累速率升高;而在花后11天至成熟期间,不同处理之间的籽粒氮素积累速率、持续时间和总积累量差异都较小。由于干旱胁迫对籽粒灌浆的抑制作用要大于对氮素积累的抑制作用,使得籽粒氮素积累产生“浓缩效应”,从而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含量。干旱胁迫会加速植株衰老,使得籽粒中蔗糖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但籽粒蔗糖含量降低不是粒重下降的主要原因,而籽粒氨基酸含量升高,则会促进籽粒蛋白质的积累。(5)上述研究结果指出,优质小麦生产必须充分考虑土壤水分管理对籽粒品质的影响作用。在拔节期之前实施轻度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60%65%)的基础上,在灌浆后期施加中度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55%60%)能够较好地实现冬小麦生产高产、优质和节水的有机统一。
许灿[3](2020)在《高氮复合肥对荔枝叶片碳代谢及矿质营养含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荔枝园存在施肥结构不合理,肥料类型单一,施肥方法陈旧,施肥不科学等问题。因此为了探索荔枝的需肥规律,本研究通过对营养生长期荔枝施肥(施肥量CK:0 g/株,T1:5 g/株,T2:10 g/株,T3:15 g/株,T4:20 g/株,T5:25 g/株)处理,分析了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叶片生理变化情况,主要结果如下:(1)在最适宜的施肥量下(20 g/株)叶片N元素含量于施肥4 d后得到显着提高,肥效58 d;叶片P元素营养水平于施肥6 d后显着提高,肥效可持续50 d以上;叶片K元素营养水平于施肥2 d后显着提高,肥效可持续52 d以上;叶片Mg元素营养水平于施肥4 d后显着提高,肥效可持续44 d以上;叶片Zn元素营养水平于施肥2 d后显着提高,肥效可持续24 d以上;叶片Fe元素营养水平于施肥2 d后显着提高,肥效可持续66 d以上;叶片B元素营养水平于施肥后4 d显着提高,肥效44 d以上。(2)处理组之间在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丙酮酸激酶酶活性、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最大值及高水平保持时间等方面表现为T5>T4>T3>T2>T1,但T5处理组在施肥后表现出少数叶片叶尖黄化,并沿叶缘方向出现黄斑失绿的现象,由此推测施肥25 g/株接近B元素的中毒区间。(3)施肥处理对叶绿素a含量表现为:施肥4 d后荔枝叶片中叶绿素a含量开始显着提升,T4、T5处理组差异不大,10 d左右叶绿素a含量达到高水平区间,14-16d为最高含量,44 d后叶绿素a含量衰减至与CK无异。叶绿素b含量表现为:施肥2 d后荔枝叶片中叶绿素b含量开始显着提升,T4、T5处理组差异不大,8 d左右叶绿素b含量到达到高水平区间,12-14 d为最高值,26-28 d叶绿素b含量衰减至与CK无异。(4)施肥处理对糖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表现为:可溶性糖含量于施肥4 d后荔枝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开始显着提升,第16-18 d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缓慢衰减,T4、T5无明显差异,但明显高于同期其他处理组,54 d后衰减至与CK相当。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出较强的波动性,施肥8 d以后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开始显着提高;T3、T4、T5三个处理组之间差异性不大,但是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组及CK,第16 d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波动性衰减,70 d后于衰减至与CK同一水平。(5)施肥处理对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为:施肥第6 d后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开始显着提高,16-18 d活性达到最大值,T4最大值57.94 mg﹒h-1﹒g-1FW、T5最大值58.68 mg﹒h-1﹒g-1FW,最久74 d活性衰减至CK水平。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荔枝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与叶片中Zn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N、P、K、Mg、Fe、B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6)施肥处理对丙酮酸激酶活性的影响为:施肥第14 d后T2、T3、T4、T5四个处理组叶片中丙酮酸激酶活性开始有显着提升,但是T1处理在第18 d才开始有所提升。其活性其一直处于起伏波动的状态,20-26 d活性达到最大值,T4处理组在第22 d达到最大值3.97 mg﹒h-1﹒g-1FW,14-30 d活性处于中高水平区间,与同期T3活力相当,施肥58 d后其活力降至与CK相差不大。T5处理组叶片中丙酮酸激酶活性在第22 d到达活性最高值4.09 mg﹒h-1﹒g-1FW,16-28 d处于在高活性水平的状态上下起伏,28 d后活性开始降低,接下来的18 d小范围波动,第76 d活性降低至CK同一水平。荔枝叶片丙酮酸激酶活性与叶片N、P、Mg元素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7)施肥处理对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为:处理组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得到了十分明显的提升,CK组硝酸还原酶活性一直处于低活性水平,在试验期间内波动幅度很小。施肥第8 d后所有处理组合叶片中硝酸还原酶大幅度提升,16-20 d活性达到最大值。T3最大值61.48μg NO2-﹒h-1﹒g-1FW T4最大值61.54μg NO2-﹒h-1﹒g-1FW、T5最大值61.77μg NO2-﹒h-1﹒g-1FW三个处理组差异性不大。达到最大值后活性开始衰减,T5于第76 d活性衰减至CK水平。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荔枝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与Zn、Fe、B相关性不大,与N、P、K、Mg、Fe、B元素呈极显着正相关;表现为施肥后第8 d活性显着升高。最后根据营养生长期荔枝叶片碳氮代谢和营养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拟考虑如下方案以供施肥参考:(1)对于未进行叶片诊断或经叶片诊断后缺素现象不明显的荔枝树体,我们宜施以相对安全的肥料剂量,薄肥勤施。施肥量以每次每株10-15 g(成分参考本试验用肥)为宜,追肥于24 d后进行。(2)针对经过叶片诊断发现植株N含量不足为主要缺素原因的荔枝树体,建议施用15 g/株肥料,其后60 d追肥。(3)针对经过叶片诊断发现植株P含量不足为主要缺素原因的荔枝树体,建议施用10 g/株肥料,其后26 d追肥。(4)针对经过叶片诊断发现植株K含量不足为主要缺素原因的荔枝树体,建议施用20-25 g/株肥料,其后50 d追肥。(5)针对经过叶片诊断发现植株Mg含量不足为主要缺素原因的荔枝树体,建议施用20 g/株肥料,46 d后追肥。(6)针对经过叶片诊断发现植株Zn含量不足为主要缺素原因的荔枝树体,建议施用20 g/株肥料,其后24 d追肥。(7)针对经过叶片诊断发现植株Fe含量不足为主要缺素原因的荔枝树体,建议施用20 g/株肥料,其后24 d追肥。(8)针对经过叶片诊断发现植株B含量不足为主要缺素原因的荔枝树体,建议施用20 g/株肥料,超过25 g/株极易引起荔枝树体硼中毒(2年苗龄)。其后22 d追肥。
陈天晔[4](2020)在《江淮下游播期对周年稻麦生产力与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文中指出试验于2017-2019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校外试验基地兴化市钓鱼镇进行。在稻麦两熟条件下,水稻以迟熟中粳南粳9108和中熟中粳连粳11为材料,设置5月22日(R1)、5月29日(R2)、6月5日(R3)、6月12日(R4)、6月19日(R5)5个播期,密度设置前三个播期为每穴3苗(D3)、4苗(D4)和5苗(D5),后两个播期为每穴4苗(D4)、5苗(D5)和6苗(D6);小麦季以冬小麦宁麦13为材料,设置11月5日(W1)、11月15日(W2)、11月25日(W3)、12月5日(W4)4个播期,各播期设置密度300×104苗/hm-2(D1)和450×104苗/hm-2(D2),探究了播期及密度对机插水稻、小麦产量及构成、光热资源利用、光合物质生产、稻米品质及稻麦周年生产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稻麦配置模式光热资源利用与分配特点,以期为江淮东部地区周年稻麦高产高效和光热资源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指导。主要结果如下:(1)随播期的推迟,各类型品种水稻生育期相应延迟。中熟中粳连粳11在5个播期中均能安全成熟,迟熟中粳南粳9108播期R4、R5由于小麦让茬的限制不能完全成熟。随播期的推迟,各类型水稻品种的全生育期明显缩短,主要表现为播种-拔节期的缩短。光热资源方面,随播期推迟,各类型水稻积温、辐射量及光热利用率均呈显着下降趋势,迟熟中粳品种截获的光热资源较中熟中粳品种高。随播期推迟,播种-拔节期日均温显着升高,拔节期后日均温显着下降。(2)播期和每穴苗数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有显着影响。在相同密度下,随播期推迟,迟熟中粳品种产量呈下降趋势,中熟中粳品种产量先上升后下降,播期R2产量最高;各播期D4密度处理获得最高产量;中熟中粳品种播期R1、R2和R3中以D4密度产量最高,播期R4和R5以D5密度产量最高。产量构成因素随播期的推迟有所差异,主要表现为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的下降。随密度增加,穗数增加,水稻每穗粒数和结实率下降,千粒重无显着差异。(3)随播期推迟,水稻茎蘖数略有下降,成穗率呈显着下降趋势;随密度的增加,水稻茎蘖数增加,但成穗率下降。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及光合势随播期推迟呈下降趋势,随每穴苗数增加呈上升趋势;抽穗-成熟期阶段干物质积累量、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表现出和产量变化相似的规律。(4)不同类型品种水稻品质指标对播期的响应不同。迟熟中粳南粳9108的加工品质均随着播期推迟变劣而外观品质变优,中熟中粳连粳11加工品质变优而外观品质变劣。蒸煮食味品质及营养品质(除中熟中粳连粳11食味值外)两品种均随播期推迟变劣。两品种RVA谱特征值均随播期推迟变劣。密度方面,随着每穴苗数的增加,稻米蛋白质含量略微增加,营养品质变优,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及蒸煮食味品质,稻米RVA谱特征值均呈变劣趋势。(5)从周年生产看,周年稻麦产量随两季作物播期的推迟呈显着降低,其中迟熟中粳南粳9108播期R1与小麦W1播期组合在所有处理中产量最高,水稻产量占周年产量比例最高为62.99%,最低为55.86%。两季间积温分配率水稻季最高为68.38%,小麦季最高为34.14%。季节间辐射量分配率水稻季平均为51.7%,小麦季平均为48.3%。周年积温生产效率和光能生产效率随着稻麦播期推迟,呈下降趋势,播期越迟减少越显着。
吴壮[5](2020)在《水稻高效丰产品种的结实生产特征及其对弱光逆境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水稻生产的现代化发展,机插稻等轻简化栽培模式的使用越来越普及,水稻生产高效丰产协同提高已经成为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生产模式的变化在带来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对水稻品种的生产特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机械化轻简化生产对水稻品种的适应性要求表现最为常见的是生育期的缩短,在较短的生育期内通过高效的物质生产来获得较高的产量,从而达到丰产高效协同提高的目标。但目前对水稻高效性的研究多集中在资源吸收和高效利用方面,对于物质生产时空高效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杂交稻和常规粳稻的不同类型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小苗移栽模拟机插的方式,从物质生产、籽粒灌浆、氮素利用和产量形成等方面分析高效丰产品种的类型特征。并进一步探讨氮肥施用和弱光胁迫对不同类型品种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现代化高效丰产品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轻简栽培条件下高效丰产优质群体的构建提供可行途径的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水稻品种结实期日生产速率与产量的高低,将水稻品种区分为高效丰产、低效丰产和一般品种3个品种类型。高效丰产品种具有更高水平的群体库容量和较高的结实率,杂交稻的每穗粒数和常规粳稻的有效穗数分别是构成其较高群体库容量的关键因子。高效丰产品种在结实灌浆期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但茎鞘转运量和转运率较低,茎叶干物质转运对穗部贡献率不高,表明高效丰产品种穗部的物质积累更多的依赖光合产物积累,而对茎鞘贮藏物质的利用相对较小;高效丰产品种在结实后期较轻的的茎鞘干物运转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茎鞘的衰老,维持了茎鞘较强的生理功能。2.高效丰产品种与一般品种相比,在抽穗期茎、叶中氮浓度相对较高,成熟期穗部氮浓度相对较高,结实期内氮素从营养器官向穗部的转运能力强;高效丰产品种结实期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明显高于一般品种,对氮的同化能力更强。3.高效丰产品种强势粒具有起始生长势大,灌浆时间短且灌浆速率大的特征,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完成灌浆充实,强、弱势粒最终粒重差值小且灌浆行为差异相对较小;一般品种的弱势粒与高效丰产品种相比,起始生长势相对较低,灌浆时间长且灌浆速率小,籽粒充实物质积累缓慢,其弱势粒最终粒重与强势粒差值大。表明高效丰产品种强、弱势粒间灌浆行为差异较小是其结实性能表现良好的重要原因。高效丰产品种籽粒发育关键酶蔗糖合酶(SS)和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活性高于一般品种,显示其籽粒灌浆生长活性较强。4.在结实期遭遇弱光胁迫时,高效丰产品种依旧有着相对较高的结实率,产量降幅小。弱光胁迫下的高效丰产品种相较于一般品种来说,其茎鞘转运量和转运率相对较低,穗部干物质增加量相对较多,其相对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保证其物质生产能力强于一般品种。表明高效丰产品种具有较好的耐弱光胁迫特性,在弱光胁迫下依然能够表现相对较高的物质日生产能力。在抽穗后30%遮阴20d后恢复正常光照,供试品种的物质生产和产量有不同程度的恢复,高效丰产品种在弱光胁迫后的恢复能力表现较好。弱光胁迫对弱势粒影响更大,籽粒活跃灌浆期变长,灌浆速率变慢,最终粒重下降。高效丰产品种与一般品种相比,在弱光胁迫下弱势粒灌浆降幅较小,这与其在弱光下保持较高的同化物质生产能力有关,也是高效丰产品种在弱光胁迫下能够获得较高产量的关键。5.高效丰产品种加工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和RVA谱特征值与低效丰产品种和一般品种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同一品种类型的加工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和RVA谱特征值的差异也较大,表明稻米品质与物质生产特征可能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在不同氮肥水平下,稻米的加工外观品质、食味品质和RVA谱特征值有明显差异,过高或者过低的氮肥施用均导致品质变劣。弱光胁迫下稻米的垩白粒率、垩白度和消减值增大,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值和崩解值降低,弱光胁迫下稻米品质变劣的程度与品种类型没有明显关系。
李天[6](2018)在《矮壮素和生根粉浸种对木薯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木薯常在旱季种植,会在苗期遇到干旱及其它恶劣条件,导致出苗率与成活率低,幼苗长势弱,最终影响到木薯中后期生长,导致大幅度减产。因此,提高木薯出苗率、改善幼苗素质是提高木薯产量的有效途径。矮壮素和生根粉常用来浸泡作物种子,提高作物出苗率、提早生根、提高幼苗素质,以达到壮苗健苗的效果。目前,有关矮壮素和生根粉浸种对木薯幼苗生长、产量及品质的研究鲜见报道。为此,在我们筛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茎处理研究基础上,以我国主栽木薯品种“SC 205”为材料,分别采用矮壮素(0、50、100、200、300mg/L)浸种 6、12 h,生根粉(0、10、20、40、60 mg/L)浸种6、12 h处理种茎,以不浸种处理作为对照(CK),通过袋栽试验研究矮壮素和生根粉分别对木薯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进一步验证矮壮素和生根粉浸种对木薯产量、品质是否有同样作用,分别筛选出适宜苗期、全生长期浸种浓度和时间,再综合对比矮壮素和生根粉对木薯幼苗素质和产量品质,筛选出最适用于木薯生产的浸种药剂及其浓度、时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出苗率:与不浸种处理相比,100、200 mg/L矮壮素浸种6 h浸种处理可使木薯早出苗,早齐苗;40 mg/L生根粉浸种6 h有利于木薯早齐苗,而生根粉浸种12 h抑制木薯出苗。2、幼苗生长:100~200 mg/L矮壮素浸种6~12 h处理可矮化木薯植株,增粗茎径,提高根长和直径,以及提高茎叶、根、薯的干重,植株矮化和茎径增粗效果随矮壮素浸种浓度的增大而提高,而根长和直径,薯、根、茎叶干重随浸种浓度和时间的提高而先提高后降低;20~40 mg/L生根粉浸种6~12 h有利于提高木薯苗植株,增粗茎径,提高根长和直径,薯、根、茎叶干重,生根粉的浸种浓度随浸种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综合比较矮壮素和生根粉的浸种效果可知,200 mg/L矮壮素浸种6 h处理最有利于改善幼苗生长状况。3、鲜薯产量、薯形及种茎结薯分布:矮壮素和生根粉浸种均可提高薯数、薯长、薯粗、鲜薯产量、淀粉产量、经济系数,其中,矮壮素以300 mg/L浸种6 h处理为优,生根粉以20 mg/L浸种6 h为优,二者无显着差异,最佳浸种浓度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与不浸种相比,矮壮素和生根粉浸种均可提高木薯种茎基部结薯数占比,降低种茎两侧结薯数占比,当种植芽向与风力相同时,可使木薯植株具有更强的抗风能力。4、生理特性:矮壮素浸种处理能提高木薯苗前期的薯干可溶性糖含量,浸种浓度随浸种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而到木薯苗的后期,50~200 mg/L浸种处理反而降低了薯干可溶性糖含量;大田试验中,矮壮素浸种处理又提高了薯干可溶性糖含量。生根粉浸种处理可显着提高木薯的薯干可溶性糖含量。5、土壤酶活性:植后40 d,矮壮素和生根粉浸种均能显着提高的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且随浸种浓度的升高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而植后60~100 d的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基本无显着差异。综上所述,在大田生产中,选用矮壮素处理木薯种茎时,推荐使用300 mg/L矮壮素浸种6 h处理种茎;选用生根粉处理木薯种茎时,推荐使用20 mg/L生根粉浸种6h处理种茎。在本研究中,综合分析矮壮素和生根粉的浸种效果,在生产中推荐选用300 mg/L矮壮素浸种6 h处理种茎。
徐灿[7](2018)在《滴灌水肥一体化不同施氮量对玉米淀粉形成及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本研究以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天赐19为研究对象,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设置6个氮肥处理(A0 为 0 kg·hm-2,A1 为 90 kg·hm2,A2 为 180 kg·hm-2,A3 为 270 kg·hm-2,A4 为 360 kg·hm-2,A5为450 kg·hm-2),探讨不同氮素用量对玉米生物学特性、淀粉品质特性、氮素养分吸收运移、光合特性及产量等指标规律的影响,旨在探寻当前生产水平下玉米最佳施氮用量,为高产优质前提下的科学施肥、提高氮肥利用率、从而实现玉米氮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如下:1.适宜的施氮能显着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在不同施氮处理下,施氮量在A3(270kg·hm2)处理最有利于叶面积的增加并在全生育期内保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同时更有利于提高根长密度、根重密度及根体积,进而有利于玉米整株生长发育。2.适宜的施氮能显着增加淀粉合成关键酶的活性,提高玉米籽粒淀粉含量施用氮肥对玉米籽粒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总淀粉含量及淀粉形成关键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当施氮量在A3处理时,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总淀粉含量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表现为 A3>A4>A5>A2>A1>A0。籽粒 ADPG-PPase、UDPG-PPase、SEB、GBSS、SSS 的活性处理间存在差异显着,在A3处理时活性最高,且在全生育期保持较高的酶活性,有利于提高淀粉积累速率,增加粒重。3.适宜的施氮能显着提高玉米氮素养分运移随着玉米生育进程的推进,叶片和茎鞘氮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籽粒氮含量逐渐降低。施氮量在A3处理时,玉米氮素积累量、转移量和转移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促进茎叶中的氮向籽粒中运移。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玉米PEP、RE逐渐减小,AE、PE、HI表现为在A3处理下最大。说明合理的施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氮素同化效率,提高氮肥利用率。4.适宜的施氮能显着延长玉米叶片持绿性、提高光合效率适宜的氮肥处理可显着提高玉米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增加光系统Ⅱ光化学效率,并在全生育期保持较高的光合能力,说明适量的氮肥会延缓衰老,稳定光合反应中心电子传递系统,从而提高电子传递效率来促进能量的高效分配,提高光合效率。5.适宜的施氮显着增加玉米灌浆速率,延长灌浆时间,提高玉产量在不同施氮处理下,玉米籽粒灌浆持续期(T)、达到最大灌浆速率对应时期(tmax)、灌浆速率最大时的生长量(Wmax)、平均灌浆速率(G)和灌浆活跃生长期(P)存在差异,表现为A3处理最高,产量最高为17791.2 kg·hm-2。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各个指标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合理的施氮能有效调控玉米内在生理变化和整个植株的生长发育,进而有利于获得高产。结合产量回归模拟方程与经济效益,建议该地区的最佳施氮量为289.5 kg·hm-2。
杨雪[8](2018)在《叶面喷施6-BA对玉米生殖期光合产物运转分配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使用生长调节剂调控作物的生长发育、充分发挥和利用作物的潜能已成为许多农作物(如棉花、水稻和油菜等)规范化栽培中提高单产和品质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在玉米等主粮作物上,人们也进行了一些生长调节剂的开发和应用研究,用以调节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改良品质等,但在大田中的应用效果却并不理想。本试验通过大田小区试验,以大众化玉米品种“郑单958”为研究对象,在其抽丝期对“棒三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50 mg/L、100 mg/L、200 mg/L、500 mg/L和1000 mg/L)的6-BA溶液,通过测定其不同时期的生理生化指标和生物量干重,以分析叶面喷施6-BA溶液对玉米生殖期光合产物运转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喷施不同浓度的6-BA能提高玉米穗位叶和上部未喷施叶片在高光强度下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增强其光合能力,并且能在玉米植株的生育后期,显着提高穗位叶中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的含量,延缓叶绿素的降解,延长叶片光合作用的功能期。(2)对于自然生长的玉米植株,在进入生殖生长时,可溶性糖含量在叶片-叶鞘-茎秆之间呈现逐步显着增加的浓度梯度,而茎秆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高于苞叶和幼棒(穗轴和籽粒);各个器官中的淀粉含量较低,但在叶片-叶鞘-茎秆-苞叶-幼棒(穗轴和籽粒)之间呈现逐渐增加的浓度梯度。(3)对玉米植株喷施6-BA 7天后,穗位叶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以及苞叶可溶性糖含量均有增加,茎秆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以及叶鞘淀粉含量均显着增加;但随着生长时间延长至喷施后28天时,穗位叶和苞叶中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几乎没有变化,叶鞘、茎秆和穗轴中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显着降低,只有籽粒中的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显着增加。但是,除籽粒外,喷施6-BA溶液并没有影响不同器官之间可溶性糖和淀粉的浓度梯度。(4)对玉米植株喷施6-BA后,苞叶和叶鞘中的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穗轴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喷施14天后显着增加,但在喷施28天后显着降低,只有籽粒中的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有所增加。同时,喷施6-BA溶液对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不明显。(5)对玉米植株喷施6-BA 7天后,叶片、叶鞘、茎秆、苞叶和穗轴的生物量均显着增加,但是这种增加效应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逐渐消失,喷施组和对照组的玉米植株在总生物量上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表明喷施6-BA只是使得叶片、叶鞘、茎秆、苞叶和穗轴的快速生长时间提前。在玉米完全成熟时,6-BA处理植株的叶片、叶鞘、茎秆、苞叶和穗轴的生物量均降低,但籽粒的生物量显着增加,表明6-BA处理提高了各营养器官和组织中光合产物向籽粒中的转移量和转移率,其中苞叶中光合产物向籽粒的转运对籽粒重量增加的贡献率显着增加。(6)从浓度效应来看,喷施不同浓度6-BA溶液对玉米各个器官中含碳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含量以及生物量和产量性状的效应之间差异并不显着。从产量指标来看,相比较而言,50 mg/L和100 mg/L两个浓度的效果较为明显。综上所述,在玉米抽丝期对其“棒三叶”喷施适宜浓度的6-BA溶液,有利于提高玉米植株在高光强度下的光合速率,增强生育后期的光合能力,延长光合作用功能期;同时,能够促进光合产物和氮素营养由营养器官向籽粒中的运输和分配,从而有效提高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
孙建波[9](2018)在《施氮量对宁夏中部干旱带马铃薯淀粉积累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为探讨不同氮素水平对宁夏旱区马铃薯块茎中淀粉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规律,以宁夏南部山区主栽品种——青薯9号为供试材料,采用4个施氮量处理的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施氮量对宁夏旱区马铃薯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分配、块茎淀粉积累及淀粉形成关键酶活性、植株各器官氮素吸收运转、叶片光合及生理特性的变化规律、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如下:1.不施氮肥使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马铃薯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逐渐升高,但高氮会造成马铃薯植株茎叶生长过旺,易引起植株贪青晚熟;适量的施用氮肥对马铃薯的总干物质积累具有促进作用,施氮量为150kg·hm-2马铃薯块茎中千物质分配率最高,有利于马铃薯茎、叶花前贮藏干物质及向花后同化产物向块茎中转移、输入。2.不同氮素水平下,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含量均符合慢-快-慢“S”形增长曲线。施用氮肥对马铃薯块茎中的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总淀粉含量及淀粉形成关键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当施氮量为150kg·hm-2时,Tmax、Wmax、Gmmx及淀粉积累速率最高;总淀粉含量较NO(不施氮肥)、N1(75kg·hm-2)、N3(225kg·hm-2)处理分别增加 29.97%、17.24%和 9.08%;适量的施用氮肥能够促进马铃薯块茎中淀粉的积累。淀粉形成过程中,ADPG-PPase、SSS和SBE活性与支链淀粉的形成有密切联系。3.马铃薯不同器官含氮量随生育进程的推进,马铃薯叶片、地上茎、块茎的含氮量逐渐下降;施氮水平在0-150kg·hm-2时,马铃薯块茎中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含氮量、氮素积累量、NHI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高氮反而不利于氮素向块茎中转移;各器官含氮量依次表现为:叶片>地上茎>块茎;N2(150kg·hm-2)处理下块茎中氮素分配率最高,表明低氮、高氮条件下,均不利于氮素向块茎中转移;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马铃薯的AE、PE、RE、PFP逐渐减小。4.施氮量为150kg·hm-2时马铃薯功能叶片的SPAD值、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荧光参数PI值和ABS/RC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合理施用氮肥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减马铃薯地上部植株的衰老,有利于植株的光合产物的积累与运转。不施氮肥使马铃薯功能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细胞膜透性、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着增加;适宜的施用氮肥能显着增加马铃薯抗氧化酶活性。5.不同氮素水平下马铃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均存在显着差异,施用氮肥有利于每穴块数、每穴薯重、大薯数等的提高。施氮水平在0-150kg·hm-2时,马铃薯块茎产量、商品薯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着增加,若继续增施氮肥会造成马铃薯贪青晚熟,反而不利于马铃薯产量的提高。N1、N2、N3处理下马铃薯产量分别比NO处理增产9.62%、17.35%和15.23%。结合产量回归模拟方程与经济效益,建议该地区的最佳施氮量为184.11kg·hm-2。
曹爱农[10](2016)在《影响柴胡质量与产量的关键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不同产地和同一产地不同规格柴胡的商品性状及主要成分,确定影响柴胡质量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对陇中地区柴胡进行了规范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山西省、甘肃省、江苏省等不同产地和同一产地不同规格柴胡进行商品性状及品质的比较,结果表明,山西万荣商品柴胡根长、根粗、单株重均优,残茎所占总长的比例较少;甘肃马河柴胡有效成分含量显着高于其他产区,同一产区内不同规格的柴胡其皂苷、浸出物差异不显着,即产区是影响柴胡品质的首要因素。2、通过研究不同播种期对柴胡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对柴胡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影响差异显着,随播种期的推后柴胡产量先增后降,有效成分的含量呈增加趋势。陇中地区柴胡最佳播种期为8月中下旬,此时播种的柴胡产量、醇溶性浸出物、皂苷a、皂苷d含量分别为1044.58 kg/hm2、22.01%、0.27%、0.28%,较3月播种的柴胡分别增加25.4%、17.8%、17.4%、12.0%。3、通过研究柴胡与不同农作物混播对柴胡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播可显着提高柴胡产量及总产值,其中玉米柴胡混播,柴胡产量、产值最高。该方式种植总产值、柴胡醇溶性浸出物、皂苷a、皂苷d含量分别为61778元/hm2、20.57%、0.25%、0.29%,较单作柴胡分别增加74.0%、16.1%、13.6%、16.0%。4、通过研究拔节期追肥对柴胡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追肥可显着提高生物产量,增加纯收益,拔节期两年生柴胡磷酸二铵的最佳追肥量为375kg/hm2,该追肥量柴胡纯收益、醇溶性浸出物、皂苷a、皂苷d含量分别为84779.45元/hm2、22.42%、0.22%、0.33%,较对照分别增加51.1%、15.0%、15.8%、17.9%。5、通过对现蕾期柴胡打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留茬高度对柴胡产量、品质、纯收益的影响不同,适宜的留茬高度,有利于柴胡产量质量的提高。7月现蕾期打去柴胡植株顶端15 cm,即打顶留茬高度为80 cm左右为最佳,该处理纯收益、醇溶性浸出物、皂苷a、皂苷d含量分别为64543.40元/hm2、21.32%、0.23%、0.34%,较对照分别增加11.3%、14.7%、15.0%、17.2%。6、通过对现蕾期柴胡喷施矮壮素研究,结果表明喷施矮壮素显着降低柴胡植株株高,提高抗倒伏能力,增加有效成分含量及纯收益。矮壮素浓度为4 g/L时,柴胡品质最优,纯收益最高,此时柴胡纯收益、醇溶性浸出物、皂苷a、皂苷d含量分别为41337.10元/hm2、22.58%、0.24%、0.33%、较对照分别增加21.7%、15.7%、9.1%、13.8%。
二、矮壮素对小麦灌浆期中~(14)C-同化产物的分配及对淀粉合成酶活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矮壮素对小麦灌浆期中~(14)C-同化产物的分配及对淀粉合成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施氮量影响不同小麦品种抗倒伏的机制及水氮互作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倒伏危害 |
1.2.2 倒伏评价方法 |
1.2.2.1 田间直接观测法 |
1.2.2.2 单性状突出的评价方法 |
1.2.2.3 综合指标评价法 |
1.2.3 茎秆形态特征与抗倒伏的关系 |
1.2.3.1 株高和节间长度 |
1.2.3.2 基部节间形态 |
1.2.4 茎秆解剖结构与抗倒伏的关系 |
1.2.5 茎秆碳水化合物含量与抗倒伏的关系 |
1.2.5.1 非结构碳水化合物 |
1.2.5.2 结构碳水化合物 |
1.2.6 影响小麦倒伏的主要栽培措施 |
1.2.6.1 播期 |
1.2.6.2 密度 |
1.2.6.3 植物生长调节剂 |
1.2.6.4 磷、钾、硅肥 |
1.2.6.5 氮肥 |
1.2.6.6 灌水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1施氮量对不同品种小麦抗倒伏性的影响及机制 |
2.2.2 试验2水氮互作对小麦抗倒伏性的调控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 |
2.3.2 田间倒伏率 |
2.3.3 茎秆力学指标及形态指标 |
2.3.4 茎秆解剖结构 |
2.3.4.1 显微结构 |
2.3.4.2 超微结构 |
2.3.5 茎秆充实度、碳水化合物及其积累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和茎秆强度 |
2.3.5.1 茎秆充实度 |
2.3.5.2 可溶性糖含量 |
2.3.5.3 淀粉含量 |
2.3.5.4 纤维素含量 |
2.3.5.5 木质素含量 |
2.3.5.6 碳水化合物积累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 |
2.3.5.7 叶片淀粉蔗糖昼夜代谢相关基因 |
2.3.5.8 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输出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抗倒伏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
3.1.1 2017-2018和2018-2019生长季气象数据比较 |
3.1.2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及茎秆力学指标的影响 |
3.1.2.1 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 |
3.1.2.2 田间倒伏率 |
3.1.2.3 倒伏指数及倒伏相关力学指标 |
3.1.2.4 通径分析 |
3.1.3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茎秆形态特征的影响及其与抗倒伏性的关系 |
3.1.3.1 节间配置、株高和重心高度 |
3.1.3.2 基部节间形态 |
3.1.3.3 相关分析 |
3.1.4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茎秆解剖特征的影响及其与抗倒伏性的关系 |
3.1.4.1 木质化程度 |
3.1.4.2 维管束数目和面积、机械组织厚度 |
3.1.4.3 超微结构 |
3.1.4.4 相关分析 |
3.1.5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茎秆碳水化合物的影响及其与抗倒伏性的关系 |
3.1.5.1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
3.1.5.2 茎秆强度 |
3.1.5.2.1 折断弯矩 |
3.1.5.2.2 弯曲应力 |
3.1.5.2.3 充实度 |
3.1.5.3 碳水化合物含量 |
3.1.5.4 茎秆基因表达 |
3.1.5.5 叶片同化物生产及输出、茎秆同化物利用 |
3.2 水氮互作对小麦抗倒伏性的调控 |
3.2.1 气象资料分析 |
3.2.2 产量及力学指标 |
3.2.2.1 倒伏率、产量和产量构成要素 |
3.2.2.2 倒伏相关力学指标 |
3.2.3 形态指标 |
3.2.3.1 节间配置、株高和重心高度 |
3.2.3.2 基部第二节间参数 |
3.2.4 基部第二节间茎秆和叶鞘理化组分 |
3.2.4.1 非结构碳水化合物 |
3.2.4.2 结构碳水化合物 |
4 讨论 |
4.1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抗倒伏性的影响及机制 |
4.1.1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倒伏率和力学差异的影响 |
4.1.2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形态指标的影响 |
4.1.3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解剖结构的影响 |
4.1.4 施氮量对不同小麦品种碳水化合物积累及转运差异的影响 |
4.2 水氮互作对小麦抗倒伏性的调控 |
5 结论 |
5.1 施氮量影响不同小麦品种抗倒伏性的机制 |
5.1.1 不同小麦品种抗倒伏性差异原因 |
5.1.2 施氮量影响小麦抗倒伏性能的机制 |
5.2 水氮互作对小麦抗倒伏性能的调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土壤水分调控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小麦籽粒品质的定义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
1.2.1 小麦籽粒品质的分类 |
1.2.2 主要面食对小麦加工品质的要求 |
1.2.3 面团流变学特性是加工品质的重要组成 |
1.2.4 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 |
1.2.5 影响小麦籽粒品质的主要因素 |
1.3 土壤水分调控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1.3.1 非控制干旱胁迫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1.3.2 土壤水分的控制方法 |
1.3.3 不考虑湿润层深度的控制胁迫对品质的影响 |
1.3.4 考虑湿润层深度的控制胁迫对品质的影响 |
1.4 土壤水分调控影响籽粒品质的分子基础和生理机制 |
1.4.1 小麦品质形成的分子基础 |
1.4.2 土壤水分调控对蛋白质合成与积累的影响 |
1.4.3 籽粒蛋白质不同组分的积累与聚合规律 |
1.4.4 土壤水分调控对籽粒蛋白质组分及其聚合特性的影响 |
1.4.5 淀粉糊化特性变异的生化基础 |
1.5 本研究的切入点 |
1.6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品种与生长环境对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品种和田间试验 |
2.1.2 品质分析 |
2.1.3 统计分析 |
2.2 试验结果分析 |
2.2.1 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的变异来源 |
2.2.2 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
2.2.3 品种间品质性状的差异 |
2.3 讨论 |
2.3.1 易受环境影响的品质性状 |
2.3.2 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典型参数的选择 |
2.3.3 优质品种的选择 |
2.4 结论 |
第三章 土壤水分调控的阶段效应及其生理机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 |
3.1.2 试验实施 |
3.1.3 观测项目及方法 |
3.1.4 统计分析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3.2.1 不同水分处理的蒸腾蒸发量 |
3.2.2 不同水分处理对籽粒产量的影响 |
3.2.3 不同水分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 |
3.2.4 水分敏感指数 |
3.2.5 不同水分处理对生物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3.2.6 不同水分处理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7 不同水分处理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2.8 不同水分处理对面筋指数的影响 |
3.2.9 不同水分处理对揉混仪参数的影响 |
3.2.10 不同水分处理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3.2.11 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 |
3.2.12 面团流变学特性、蛋白质含量与产量、耗水量的关系 |
3.2.13 不同水分处理的籽粒灌浆特征 |
3.2.14 不同水分处理的籽粒N积累特征 |
3.2.15 不同水分处理对籽粒蔗糖含量的影响 |
3.2.16 不同水分处理对籽粒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全生育期土壤水分调控对品质性状的影响 |
3.3.2 单一阶段土壤水分调控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
3.3.3 土壤水分调控影响籽粒品质的生理机制 |
3.3.4 小麦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关系 |
3.3.5 土壤水分调控的适宜水平 |
3.4 结论 |
第四章 花后土壤水分调控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试验实施与观测项目 |
4.1.3 统计分析 |
4.2 试验结果分析 |
4.2.1 花后土壤水分调控对籽粒产量的影响 |
4.2.2 花后土壤水分调控对千粒重的影响 |
4.2.3 花后土壤水分调控对生物量与收获指数的影响 |
4.2.4 花后土壤水分调控对面筋指数的影响 |
4.2.5 花后土壤水分调控对揉混仪参数的影响 |
4.2.6 花后土壤水分调控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4.2.7 花后土壤水分调控对籽粒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全文结论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3 尚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高氮复合肥对荔枝叶片碳代谢及矿质营养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1.文献综述 |
1.1 荔枝概述 |
1.2 荔枝叶片营养元素诊断研究进展 |
1.3 矿质营养在果树中的生理作用 |
1.3.1 氮元素在果树中的生理作用 |
1.3.2 磷元素在果树中的生理作用 |
1.3.3 钾元素在果树中的生理作用 |
1.3.4 镁元素在果树中的生理作用 |
1.3.5 铁元素在果树中的生理作用 |
1.3.6 锌元素在果树中的生理作用 |
1.3.7 硼元素在果树中的生理作用 |
1.4 果树叶片的碳代谢 |
1.4.1 叶绿素含量与碳代谢 |
1.4.2 可溶性糖含量与碳代谢 |
1.4.3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与碳代谢 |
1.4.4 丙酮酸激酶(PK)活性与碳代谢 |
1.5 果树叶片的氮代谢 |
1.5.1 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氮代谢 |
1.5.2 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与氮代谢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样品来源 |
2.1.2 试验材料 |
2.1.2.1 试验器材 |
2.1.2.2 试验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施肥与取样 |
2.2.2 样品处理 |
2.2.3 指标测定 |
2.2.3.1 N元素的测定 |
2.2.3.2 P元素的测定 |
2.2.3.3 B元素的测定 |
2.2.3.4 K、Mg、Fe、Zn元素的测定 |
2.2.3.5 叶绿素含量测定 |
2.2.3.6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2.2.3.7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2.2.3.8 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测定 |
2.2.3.9 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的测定 |
2.2.3.10 叶片丙酮酸激酶(PK)活性的测定 |
2.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高氮复合肥对荔枝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
3.1.1 高氮复合肥对荔枝叶片氮元素含量的影响 |
3.1.2 施肥对荔枝叶片磷元素含量的影响 |
3.1.3 施肥对荔枝叶片钾元素含量的影响 |
3.1.4 施肥对荔枝叶片镁元素含量的影响 |
3.1.5 施肥对荔枝叶片锌元素含量的影响 |
3.1.6 施肥对荔枝叶片铁元素含量的影响 |
3.1.7 施肥对荔枝叶片硼元素含量的影响 |
3.2 高氮复合肥对荔枝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1 高氮复合肥对荔枝叶片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
3.2.2 高氮复合肥对荔枝叶片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 |
3.3 高氮复合肥对荔枝叶片糖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3.1 高氮复合肥对荔枝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3.2 高氮复合肥对荔枝叶片可溶蛋白含量的影响 |
3.4 高氮复合肥对荔枝叶片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3.4.1 高氮复合肥对荔枝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影响 |
3.4.2 高氮复合肥对荔枝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的影响 |
3.4.3 高氮复合肥对荔枝叶片丙酮酸激酶(PK)活性的影响 |
3.5 荔枝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与代谢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高氮复合肥对荔枝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
4.1.2 高氮复合肥对荔枝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与施肥建议 |
4.1.3 高氮复合肥对荔枝叶片有机物含量的影响与施肥建议 |
4.1.4 高氮复合肥对荔枝氮代谢的影响与施肥建议 |
4.1.5 高氮复合肥对荔枝碳代谢的影响与施肥建议 |
4.2 结论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4)江淮下游播期对周年稻麦生产力与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研究背景 |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 播期和密度对水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
1.2 播期对水稻温光利用的影响 |
1.3 密度对水稻产量及构成的影响 |
1.4 播期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5 密度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6 稻麦两熟制对周年作物生产的影响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图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播期对水稻生育期和温光资源特征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期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
2.2 播期对水稻季积温与辐射量的影响 |
2.3 播期对水稻季日均温与日均辐射量的影响 |
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2.2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
2.3 不同生育时期温光资源与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与小结 |
3.1 播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2 每穴苗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茎蘖数和成穗率的影响 |
2.2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干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的影响 |
2.3 播期和每穴苗数阶段物质积累及其比例的影响 |
2.4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叶面积指数与抽穗期叶面积组成与光合势的影响 |
2.5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的影响 |
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和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播期对稻麦周年生产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0 小麦产量及构成 |
2.1 播期对稻麦周年生育进程的影响 |
2.2 播期对稻麦周年生育进程的影响 |
2.3 播期对稻麦周年产量的影响 |
2.4 不同播期对稻麦周年光热资源分配的影响 |
3 讨论 |
3.1 播期对稻麦周年产量的影响 |
3.2 播期对稻麦周年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结论 |
1.1 播期对水稻生育期和温光资源的影响 |
1.2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水稻产量及构成的影响 |
1.3 播期和每穴苗数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1.4 播期和密度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1.5 播期对稻麦周年生产的影响 |
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水稻高效丰产品种的结实生产特征及其对弱光逆境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高产水稻品种的产量形成特征 |
1.2 高产水稻品种的生产特征研究 |
1.3 不同类型品种籽粒结实灌浆特征 |
1.3.1 不同源库类型品种的籽粒灌浆 |
1.3.2 不同穗型品种间籽粒灌浆 |
1.3.3 水稻籽粒灌浆中相关酶活性及生物激素对酶活性的影响 |
1.4 籽粒生长与稻米品质关系研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品种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 |
2.3.1 生育期记载与茎蘖动态 |
2.3.2 水稻物质生产积累特征 |
2.3.3 籽粒灌浆动态 |
2.3.4 籽粒发育关键酶测定 |
2.3.5 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特征 |
2.3.6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3.7 稻米品质 |
2.3.8 数据处理 |
3 结果分析 |
3.1 水稻高效丰产品种类型特征 |
3.1.1 供试品种生产特征的类型划分 |
3.1.2 高效丰产品种的生育期和分蘖特性 |
3.1.3 不同类型品种产量的形成特征 |
3.1.4 不同类型品种物质生产特征及其对氮肥水平的响应差异 |
3.1.5 不同类型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其对氮肥水平的响应差异 |
3.2 不同类型品种籽粒灌浆特征分析 |
3.2.1 不同类型品种籽粒灌浆动态的差异 |
3.2.2 不同类型品种籽粒灌浆的关键酶活性差异 |
3.3 不同类型品种对弱光胁迫的响应差异 |
3.3.1 产量对弱光胁迫的响应 |
3.3.2 弱光胁迫对水稻结实期物质生产的影响 |
3.3.3 弱光胁迫对水稻结实期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
3.3.4 弱光胁迫对水稻剑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3.3.5 弱光胁迫对籽粒灌浆动态的影响 |
3.4 供试品种稻米品质形成特征 |
3.4.1 供试品种稻米品质的差异 |
3.4.2 供试品种稻米品质对氮肥水平的响应差异 |
3.4.3 供试品种稻米品质对弱光逆境的响应差异 |
4 讨论 |
4.1 高效丰产品种的产量形成及其结实期物质生产特征 |
4.2 高效丰产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特征 |
4.3 高效丰产品种的籽粒灌浆特征 |
4.4 高效丰产品种对结实期弱光逆境的抗逆性研究 |
4.5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稻米品质形成 |
5 结论 |
6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存在问题 |
6.1 创新点 |
6.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矮壮素和生根粉浸种对木薯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木薯简介 |
1.2 木薯生产相关存在的问题 |
1.3 已有解决措施 |
1.4 矮壮素研究进展 |
1.5 生根粉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组研究进展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和土壤 |
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2.2.1 主要仪器 |
2.2.2 主要仪器 |
2.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3.1 试验设计 |
2.3.2 取样时间及方法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矮壮素浸种对袋栽木薯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3.1.1 出苗率 |
3.1.2 株高、茎径 |
3.1.3 根总长和根径 |
3.1.4 生物量及根冠比 |
3.1.5 薯干可溶性糖含量 |
3.1.6 薯干淀粉含量的影响 |
3.1.7 土壤酶活性 |
3.2 矮壮素浸种对大田木薯的植株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3.2.1 株高、茎径 |
3.2.2 木薯种茎结薯分布、薯形态 |
3.2.3 木薯产量 |
3.2.4 薯干可溶性糖含量 |
3.2.5 薯干淀粉含量 |
3.3 生根粉浸种对袋栽木薯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3.3.1 出苗率 |
3.3.2 株高、茎径 |
3.3.3 根总长和直径 |
3.3.4 生物量及根冠比 |
3.3.5 薯干可溶性糖含量 |
3.3.6 薯干淀粉含量 |
3.3.7 土壤酶活性 |
3.4 生根粉浸种对大田木薯的植株及产量品质影响 |
3.4.1 株高、茎径 |
3.4.2 木薯种茎结薯分布、薯形态指标 |
3.4.3 木薯产量 |
3.4.4 薯干可溶性糖含量 |
3.4.5 薯干淀粉含量 |
3.5 综合比较矮壮素和生根粉浸种对木薯幼苗生长状况和产量影响 |
3.5.1 幼苗生长状况 |
3.5.2 薯形态、结薯数占比及产量 |
4 讨论 |
4.1 矮壮素和生根粉浸种对木薯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4.1.1 矮壮素和生根粉浸种木薯出苗率的影响 |
4.1.2 矮壮素和生根粉浸种木薯幼苗生长的影响 |
4.1.3 矮壮素和生根粉浸种木薯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
4.1.4 矮壮素和生根粉浸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2 矮壮素和生根粉浸种对木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2.1 矮壮素和生根粉浸种木薯的薯形态和结薯数占比的影响 |
4.2.2 矮壮素和生根粉浸种对木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3 适宜木薯的矮壮素和生根粉浸种浓度和时间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项目来源及论文发表情况 |
一、项目来源 |
二、论文发表情况 |
(7)滴灌水肥一体化不同施氮量对玉米淀粉形成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水肥一体化的应用现状研究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思路 |
2.2 试验地概况 |
2.3 供试材料 |
2.4 试验设计 |
2.5 水肥管理 |
2.6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施氮量对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
3.2 不同施氮量对玉米淀粉含量及淀粉形成关键酶的影响 |
3.3 不同施氮量对玉米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3.4 不同施氮量对玉米持绿性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
3.5 不同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主要结论 |
4.3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论文发表情况 |
(8)叶面喷施6-BA对玉米生殖期光合产物运转分配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2 光合产物的分配与产量形成 |
1.3.3 影响植物体中光合产物分配的因素 |
1.3.4 营养器官光合产物转运与产量形成 |
1.3.5 外源细胞分裂素对作物光合产物的运转分配和产量的影响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材料及处理 |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1 光合日变化的测定 |
2.3.2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
2.3.3 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测定 |
2.3.4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2.3.5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2.3.6 生物量的测定 |
2.3.7 光合产物转运相关参数的计算 |
2.3.8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玉米叶片光合参数 |
3.2 玉米穗位叶光合色素含量 |
3.3 玉米各器官和组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 |
3.3.1 玉米生殖生长初期各个器官和组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 |
3.3.2 穗位叶叶片、叶鞘和茎秆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 |
3.3.3 穗部各器官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 |
3.3.4 未喷施叶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 |
3.4 玉米各器官和组织中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 |
3.4.1 穗位叶叶片和叶鞘中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 |
3.4.2 穗部各器官中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 |
3.4.3 未喷施叶中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 |
3.5 玉米植株生物量 |
3.5.1 玉米植株地上生物量总重 |
3.5.2 玉米植株各器官和组织生物量干重 |
3.6 各器官和组织光合产物转运 |
3.7 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对玉米光合参数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4.1.2 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在各器官中运输分配的影响 |
4.1.3 对可溶性蛋白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4.1.4 对光合产物分配及转运的影响 |
4.1.5 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施氮量对宁夏中部干旱带马铃薯淀粉积累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试验方法 |
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2 试验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施氮量对马铃薯生长及干物质积累、运转的影响 |
3.2 施氮量对马铃薯块茎中淀粉积累及淀粉形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3.3 施氮量对马铃薯各器官氮素吸收、运转的影响 |
3.4 施氮量对马铃薯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3.5 施氮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4.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论文发表情况 |
(10)影响柴胡质量与产量的关键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柴胡资源概况 |
1.2 柴胡植物的形态特征 |
1.3 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 |
1.3.1 柴胡皂苷 |
1.3.2 黄酮类 |
1.3.3 挥发油 |
1.3.4 柴胡多糖 |
1.3.5 木脂素类 |
1.4 柴胡栽培研究 |
1.4.1 研究现状 |
1.4.2 播种期研究 |
1.4.3 种植方式研究 |
1.4.4 施肥研究 |
1.4.5 打顶技术的研究 |
1.4.6 矮壮素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内容 |
2.1.1 不同产地柴胡品质的比较 |
2.1.2 播种期对柴胡产量品质的影响 |
2.1.3 混作方式对柴胡产量品质的影响 |
2.1.4 追肥对柴胡产量品质的影响 |
2.1.5 打顶对柴胡产量品质的影响 |
2.1.6 矮壮素对柴胡产量品质的影响 |
2.2 技术路线 |
2.3 试验区概况 |
2.4 试验材料 |
2.5 试验设计 |
2.5.1 不同产地柴胡品质比较 |
2.5.2 播种期试验 |
2.5.3 混作方式试验 |
2.5.4 追肥试验 |
2.5.5 现蕾期打顶试验 |
2.5.6 叶面喷施矮壮素试验 |
2.6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6.1 测定指标 |
2.6.2 测定方法 |
2.6.3 柴胡皂苷a、d测定 |
2.6.4 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醇溶性浸出物测定 |
2.6.5 产量跟经济效益计算 |
2.7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不同产地商品柴胡性状及质量评价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不同产地商品柴胡性状比较 |
3.1.2 不同产地柴胡品质比较 |
3.2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播种期对柴胡产量质量的影响 |
4.1 结果分析 |
4.1.1 播种期对柴胡出苗时间及出苗率的影响 |
4.1.2 播种期对一年生柴胡主要生长指标的影响 |
4.1.3 播种期对二年生柴胡根生长指标的影响 |
4.1.4 播种期对二年生柴胡产量质量的影响 |
4.2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混作方式对柴胡产量质量 |
5.1 结果分析 |
5.1.1 混作方式对柴胡出苗率保苗率的影响 |
5.1.2 混作方式对一年生柴胡主要生长指标的影响 |
5.1.3 混作方式对二年生柴胡生物量及根产量的影响 |
5.1.4 混作方式对二年生柴胡品质的影响 |
5.1.5 混作方式对总产值的影响 |
5.2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追肥对柴胡产量品质的影响 |
6.1 结果分析 |
6.1.1 追肥对柴胡根长、根粗、根重、株高动态影响 |
6.1.2 追肥对柴胡质量的影响 |
6.1.3 追肥对柴胡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 |
6.2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打顶对柴胡产量品质的影响 |
7.1 结果与分析 |
7.1.1 打顶对柴胡生长指标的影响 |
7.1.2 打顶对柴胡质量的影响 |
7.1.3 打顶对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7.2 结论与讨论 |
第八章 矮壮素对柴胡产量品质的影响 |
8.1 结果与分析 |
8.1.1 喷矮壮素对柴胡生长指标影响 |
8.1.2 喷施矮壮素对柴胡质量的影响 |
8.1.3 矮壮素对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
8.2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四、矮壮素对小麦灌浆期中~(14)C-同化产物的分配及对淀粉合成酶活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施氮量影响不同小麦品种抗倒伏的机制及水氮互作的调控作用[D]. 李文倩.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2)
- [2]土壤水分调控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D]. 盛坤.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3]高氮复合肥对荔枝叶片碳代谢及矿质营养含量的影响[D]. 许灿.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4]江淮下游播期对周年稻麦生产力与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D]. 陈天晔. 扬州大学, 2020
- [5]水稻高效丰产品种的结实生产特征及其对弱光逆境的响应[D]. 吴壮. 扬州大学, 2020(04)
- [6]矮壮素和生根粉浸种对木薯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 李天. 海南大学, 2018(08)
- [7]滴灌水肥一体化不同施氮量对玉米淀粉形成及产量的影响[D]. 徐灿. 宁夏大学, 2018(01)
- [8]叶面喷施6-BA对玉米生殖期光合产物运转分配及产量的影响[D]. 杨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2)
- [9]施氮量对宁夏中部干旱带马铃薯淀粉积累及产量的影响[D]. 孙建波. 宁夏大学, 2018(01)
- [10]影响柴胡质量与产量的关键因素研究[D]. 曹爱农. 甘肃农业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