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城市信用社的整顿与发展

广东城市信用社的整顿与发展

一、广东城市信用合作社的整顿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健康[1](2020)在《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文中提出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进度与实体经济发展不相匹配被普遍认为是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错配现象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关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和提出了各自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就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迟滞提出一个新的解释框架,然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国家力量为主导、以国有企业为依托、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对象的工业化战略全面实施以后,中国金融系统便被赋予了为工业化建设,具体而言就是为国有企业集中和输送廉价资金的政策性任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化事实上逐渐成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大方向,但是以银行为主体的中国金融系统仍然没能解除为国有企业“输血”的职能,而造成此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迟迟未能培育起“自生能力”和融资模式过于单一。因此,要进一步推进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必须加快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促使国有企业尽快培育起“自生能力”,同时改革承担着国家战略性负担和社会性负担的国有企业的融资模式,从而使金融系统真正解除为国有企业“输血”的政策性负担。本文的重点就是描述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金融系统是如何一步步被赋予为国有企业集中和提供廉价资金的职能的。全文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最高决策层进行金融发展模式选择时,面临哪些约束条件。缺资金、缺技术的条件下需要尽快建立起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特别是独立的重工业体系,是当时中国最高决策层考虑金融发展模式时,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资金从哪里来?如何才能尽可能集中国内有限的资金?如何才能保证集中起来的资金用到国家选定的优先发展的项目中去?由谁来执行?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需要,最终促使当时中国最高决策层选择了一种计划统领财政、财政统领金融的资金动员、管理和配置的体制。第二章主要描述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政权对全国金融体系的整顿。随着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军事斗争的逐步胜利,新政权对新解放区的金融机构分三大类分步骤进行了整顿:没收官僚资本金融机构壮大充实国有金融机构;运用国家力量推动私人金融机构集中和接受人民政府的领导;取消外国驻华金融机构特权使之为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服务;坚决打击私营金融机构的投机行为。经过三年左右的整顿,中国金融市场的秩序快速得以恢复且出现了繁荣的迹象,金融系统的本来功能亦得以初步回归,同时国家借机掌握了金融系统的主导权,事实上为新金融体制的建立创造了基本条件。第三章主要描述各类非公有金融机构是如何一步步向国有金融机构靠拢、金融机构决策权是如何一步步向中央集中、金融市场是如何一步步从中国大陆消失、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金融格局是如何一步步形成和所有金融机构是如何一步步被纳入财政系统从而成为财政系统的一个职能部门的。第四章主要描述金融机构被一步步纳入财政系统的同时,金融机构的基本职能是如何一步步被财政化的。金融系统职能的财政化主要表现为三各方面: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完全服从国家计划安排,成为国家财政的有效补充;货币发行逐渐被纳入财政预算轨道;监管财政款项逐渐成为银行主要的日常工作。第五章主要是对1953年至1978年间中国金融系统运行绩效做出评估。总的来说,计划统领财政、财政统领金融的资金动员、管理和配给体制下的中国金融系统,表现出了很强的存款动员能力,有力支持了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达成,具体而言就是集中了大量廉价的资金,遵照政府的意志进行配置,有力支持了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时支持了国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但是该套金融体系和体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诸多问题:资金配置效率不高,贷款使用效率较低;滋生出新的风险,比如财政领域的风险与金融领域的风险相互传递、决策的外部成本提高;金融杠杆基本失去作用,不能发挥促进交易和推动企业改善治理的职能;决策权过度集中和金融系统缺乏起码的独立性,严重影响了金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甚至金融机构存在的连续性。

胡勇军[2](2015)在《国家权力渗透与苏州乡村治理(1927-1937)》文中研究说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建立了对全国的政治统治。为了构建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政权,南京国民政府意图按照民族国家的模式来建构地方政权,从而极力向基层社会进行渗透与扩张。那么国家通过何种途径渗入基层社会,在渗透的过程中又遭遇什么样的困境,基层社会对此又作出何种反应,国家权力的扩张对乡村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本文通过对苏州乡村的个案研究,以此来回答这些问题。在具体操作上,笔者主要遵循以下研究思路。本文首先论述了南京国民政府通过政治力量来构建和完善县级以下的地方行政政体系,经过多次的调整和规划,最终确定了乡镇机构在基层社会的重要领导地位,而在乡镇之下则先后通过邻里组织和保甲制度进行强化控制。除此之外,还大力发展党部、农会、警察系统和保卫团,以此来构建整个基层社会的防控体系。其次笔者分别从租佃制度改革、围剿湖匪、改造社会风俗以及乡村建设四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经过考察,笔者发现由于国家在勘荒和催租事务上面的介入,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抗租风潮,加剧了农民与国家之间的对抗。在围剿湖匪方面,通过军警之间的有力配合,剿匪效果显着,对维护乡村治安起到了积极作用。面对乡村中烟赌和迷信活动的盛行,国家意图通过强制力量对乡村社会风俗进行改造,但却因自身原因而收效甚微。为了挽救日益衰败的乡村经济,国家不得不承担起重责,并联合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团体开展乡村建设。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国家权力在基层社会的不断渗透,国家在乡村事务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民众只是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和改造状态。总的来说,南京国民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渗透和控制,对乡村社会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国家对乡村事务的过多干涉,从而将自己置于农民的对立面,加剧了两者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另一方面国家可以发挥其主导作用,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从而推动乡村的治理和建设,但又由于自身原因而存在种种弊端,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在近代转型中的艰难性。

李攀[3](2019)在《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意义上的合作运动源于西方,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9世纪初,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首先提出合作社的思想,并进行了实践探索。从1844年英国罗虚代尔消费合作社成立至今,合作社的发展历经一个半世纪。在这一长期历史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合作社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和论断,成为指导合作社发展的科学指南。二十世纪初叶,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之时,合作思想作为一种“救世”学说被引入中国,中华大地上各种政治势力、各类社会团体出于各自目的,曾试办过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共产党与合作社渊源颇深,中共自诞生伊始就把发展合作社作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特别是农村问题的重要举措。1922年9月,毛泽东参与创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合作社——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从此合作社的种子开始在各个革命根据地生根发芽,其中,中央苏区的消费合作社、陕甘宁边区的南区合作社是其典型代表,也是供销合作社的雏形。1950年7月,组建成立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全国的供销、消费、手工业等合作社具体业务。1954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合作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从那时起,60多年来,供销合作社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也经受了不少挫折。供销合作社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它扎根农村、贴近农民,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为引导亿万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左”的观念的影响,供销合作社的所有制性质曾发生过多次改变,经营管理机构也屡遭撤并,和国营商业“三分三合”,尽管如此,其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服务的办社宗旨始终没有变化,即便在“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左”的错误的影响下,供销合作社广大干部职工依然坚守岗位,为稳定农业、发展生产做了大量工作。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供销合作系统进行了改革,一度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由于市场环境的影响和体制机制的制约,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遭遇经营困境,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90年代中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得以重建,供销合作系统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加快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这一重要指示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引领未来。本文试图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研究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共决策层对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认识过程、决策过程,考察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效果,探究供销合作社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总结历史经验,以期为正在进行的供销合作社体制机制改革提供镜鉴和参考。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综述、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及研究重难点等基本情况。第一章,回顾合作社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进过程,重点对马克思主义合作社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对建国前中共领导合作社的历史进行归纳,勾勒出供销合作社萌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轨迹。第二章,主要研究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和国家重点发展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梳理供销合作社发展方针的演化、确立过程。研究供销合作社超常规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具体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供销合作社落实“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做法举措及成效。探讨供销合作社领导农村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过程。第四章,探究“大跃进”期间,供销合作社所有制性质的变化过程及原因。研究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之后,供销合作社被“下放”为人民公社“供销部”的实际影响。研究中央恢复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和实际效果。第五章,研究文革对供销合作社造成的严重损失。探讨文革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为稳定农业生产起到的重要作用。第六章,研究探讨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的具体过程和实际效果。对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的改革进行总体评价。第七章,探究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陷入经营困境的具体原因。研究供销合作系统摆脱困境的历史过程。第八章,对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进行总体评价。总结党领导供销合作社发展的主要经验。

管延春[4](2005)在《当代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是当代中国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包括正式制度的农村合作金融(农村信用合作社),也包括非正式制度的农村合作金融(农村民间金融)。当代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史是当代中国农村金融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中国经济史的不可缺少的内容。 本文对50年来的当代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实践演变及其历史进程进行全面考察和历史反思。主要内容是: 一、对建国前的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作一简单地概述,包括国民党统治地区的农村合作金融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的农村合作金融;论述国民经济过渡时期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重点分析我国建立和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历史必然性,总结其历史经验教训。 二、对三年“大跃进”时期、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和十年“文化大革命”中的农村合作金融作了历史考察。指出“大跃进”时期,农村合作金融的“大跃进”在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和业务开展中“左”的表现及其负面影响,总结了其历史启示;论述了60年代初同高利贷的斗争,总结了高利贷斗争的经验教训;对“文化大革命”对农村合作金融的破坏作了论述,并对“文化大革命”中所谓农村信用社“改革”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左”的指导思想下农村信用社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贫下中农管理模式和亦工亦农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三、以相当的篇幅论述了新时期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实践和创新。1980—1981年,农村信用社开展了搞活信用社业务的工作,为以后的改革做了准备。1982—1984年,农村信用社进行了以恢复“三性”为主内容的改革。改革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改革并不彻底,还存在着未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仍未理顺。1985—1995年的农村信用社的全面改革也未有实质性的进展。从1996年开始,农村信用社改革以行社“脱钩"为契机深入开展,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农村信用社“合作制”规范改革并没有取得预期目标。对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各种改革理论和改革模式的评析,是本文关于新时期

杜伟[5](2008)在《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农村民间金融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中国农村民间金融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复杂的现实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民间金融一度进入低潮甚至遭到人为的禁锢,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民间金融活动开始重新恢复和活跃起来,各种的民间金融形态纷纷重现。在经济改革的大背景下,农村民间金融重新受到学界的重视并给予相当的关注,不少学者就农村民间金融的现实和发展问题,引经据典,各抒己见。而政府对农村民间金融的政策延续了国家干预的管理模式,同时对民间金融的某些形式的利用和改造还处在不断的试点和研究中。本论文主要就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民间金融重新出现的原因和现存的实际形态,进行实事求是的研究,分析农村民间金融出现的整体背景,对每种民间金融形态和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进行研究,全文共包括导论、五章主体内容和结束语七个部分。第一章,导论。该部分从整体上概述了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深入的总结和归纳,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以及本文研究的创新方面进行概括性说明。第二章,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历程及兴起原因。本章系统分析了农村民间金融的概念和存在的类型,较系统的回顾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历史上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形态的概况。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及其之下的国家、政府、农民与农村社会,金融抑制与二元金融结构,供给不足与需求的矛盾,农村金融立法,民间金融文化的深厚积淀等五个方面综合分析探讨农村民间金融出现的原因。力求从现实和历史结合的角度出发,揭开农村民间金融产生的大背景。第三章,农村民间金融现状与形式。本章承接第二章的内容以总论的形式展开论述,概括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现状、规模与特点,分析农村民间金融的利率和官方利率的关系,阐述农村民间金融的意义。同时对农村民间的主要形式农村民间借贷、农村合作基金会、典当业、民间合作、地下钱庄进行逐一分析研究。针对不同的形式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农村合作基金会、典当业主要按照其在现实中的存在、发展的历史进行客观性的研究,并就其得失进行客观的评价。对农村民间借贷、民间合会、地下钱庄则主要分析他们出现的具体原因,并分析其各自的运作,提出自己在研究中的见解。第四章,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本章主要论述限制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系列因素,对各个因素及其影响进行深入而细致的分析,并对各个因素发挥作用的机制和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第五章,发达国家与地区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主要经验。本章主要论述发达国家与地区在发展农村民间金融中的主要经验,通过对德国、法国、美国、日本、台湾地区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整体性分析,发现其各自的发展特点,同时在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他们的共性特点。第六章,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政策建议与对策。本章就发展农村民间金融的路径和模式作试探性的分析研究,讨论农村民间金融具体形式的发展,并进一步的提出促进我国发展农村民间金融的相关意见。第七章,结束语。本章简要总结全文。

方芸[6](2015)在《银行重整法律制度构建 ——以模式选择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尽管早在1997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就在《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指出“建立快速而有序的银行市场退出机制是构建有效金融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国务院也在2005年的《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银行市场退出机制,但时至今日,中国的银行业仍然未能摆脱市场化退出机制缺位的尴尬境地。鉴于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银行破产的特殊性,为陷入财务困境的问题银行寻求一种谨慎而快速的解决机制是各国银行破产立法的核心任务,重整制度既能够有效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和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同时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问题银行的可持续经营价值,因此成为了各国对银行实施破产处置的首选制度安排。深入研究银行重整制度,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在理论上,它有助于弥补国内关于银行重整基础理论研究的不足;在实践中,它能够提供与银行重整相关的一系列争议的解决方案,使对问题银行的重整处置在追求秩序和效率的同时,兼顾公平与正义。本文从银行重整的基本概念入手,以银行重整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则、立法模式选择、权力架构与权益平衡,以及银行重整措施和损失分担机制等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在比较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围绕银行重整立法的模式选择,就如何重构银行重整法律制度展开研究。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关于银行重整制度的概述。本章首先对银行的概念和范围进行了分析,在确定了研究对象的内涵和外延之后,通过对银行破产的可能性和特殊性进行阐释,着重探讨了银行重整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对银行接管、银行托管和银行重组等相关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辨析与澄清。第二章是银行重整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原则。本章首先从经济学、社会学和法理学三个层面总结、梳理了银行重整的基础理论,通过对持续经营价值,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之间的博弈,社会冲突以及法的价值等多个学科理论的分析,深入探讨了银行重整制度的优越性、国家公权力干预银行重整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以及银行重整的价值目标。在此基础之上,本章第二节对银行重整立法的四个基本原则:及时介入、快速处置、最小成本和权益平衡分别进行了评述。第三章是对银行重整立法模式选择的比较法考察。本章首先对一些主要金融市场国家银行重整的立法情况进行了概括性总结,重点关注了2007年金融危机之后各国法律修改的情况,并对三种银行重整立法模式各自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归纳;然后分别选取美国和英国作为监管型重整模式和混合立法模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国家,深入研究、分析了两国银行重整法律制度的立法背景和制度特点,并在本章结尾对各国银行重整模式的选择对我国银行重整立法的启发和借鉴进行了总结。第四章是关于我国银行重整立法模式选择的讨论,共分三节。第一节对我国银行重整立法的现状进行全面的梳理,着重分析了我国现行银行重整立法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第二节通过总结我国中小银行风险处置的实践经验,着重探讨了我国银行重整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第三节在综合考虑各种现实因素的基础上,对我国银行重整立法的模式选择进行讨论,提出我国银行重整立法应当采取混合立法模式,并着重分析了两个问题:一是银行重整的立法体例,二是银行重整主导权在法院和监管机构之间的分配。第五章是关于混合立法模式下我国银行重整具体制度的法律构建。本章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通过借鉴其他国家银行重整立法的先进经验,分三节围绕以下法律问题展开:第一节讨论的是银行重整程序在运作过程中涉及到的重整程序启动条件和管理人选任及其职权范围;第二节研究的是救助措施在银行重整中的应用,主要探讨了购买与承接交易、过渡银行和存款保险机构对问题银行的救助等内容;第三节是关于银行重整损失分担机制的探讨,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金融控股公司应否承担加重责任,二是银行自救安排如何在银行重整中发挥作用。

高冬民[7](2005)在《中国银行类金融机构强制性市场退出的制度选择——基于行政执法的强制性市场退出》文中指出中国银行类金融机构强制性市场退出的一个普遍特征是大量被实施停业整顿机构迟迟无法退出市场。为什么中国的强制性市场退出呈现这一特征,本文从中国银行类金融机构强制性市场退出的法律安排、实施主体以及治理安排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并在分析构建基于监管部门行政执法的强制性市场退出制度可行性的基础上,就立法形式选择及立法内容提出了建议。

王文莉[8](2004)在《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与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农村经济正发展成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承包制的广大农户,村办、乡(镇)办企业及大量的经济联合体和合作经济组织等是农村经济的主体。这些农户和经济组织要发展生产,扩大经营,就需要资金支持,需要金融服务,而这些分散的、零星的小商品生产者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得到国家银行的支持是很困难的。它们要进入经济发达的大市场,要抵御它们因自身规模小而可能出现的高风险,增强自身在大市场中的竞争力,就需要通过合作这种形式,特别是通过信用合作,获得资金的支持。因此,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农村经济小康发展目标,必须进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作为正式制度安排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社(这也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对象)经过50 多年的发展,现行制度形式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在行政主导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下,反映这种经济形式本质特征的“三性”原则—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以及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的根本宗旨,事实上是贯彻不力的。基于这种情况,在农村经济和金融理论界,出现了要求变革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安排、进行制度创新的强烈呼声。也有人以现行制度安排的种种弊端为根据,竭力否定合作制原则,使农村合作金融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本论文运用产权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从合作金融的基本原则出发,对农村合作金融存在的客观基础,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程、现实困境及制度缺陷进行了分析,借鉴国外农村合作金融演进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探索和分析了中国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以及农村合作金融现实供给中存在的矛盾及异化原因,结合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产权制度的特点,提出进行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组织体系、经营方式、管理体制和外部环境改革创新的路径及相应的对策建议。本论文研究的结构及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论阐明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总结与评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农村合作金融的基础理论本章从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理论入手,通过对农村合作金融产权理论及制度变迁理论的研究,提出合作金融具有成本优势;合作金融可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合作金融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就

丁伟国[9](2005)在《转型期中国农村合作金融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农村金融问题与合作金融发展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经济理论界和实务界非常关注的热点,尤其是两个相关联的问题交织缠绕在一起时,更成为世界关注的难题。处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体制转轨、历史和现实矛盾复杂突出的背景之下,本研究从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经济学基础入手,系统分析我国合作金融发生实质性“异化”的深层次原因,提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重建的制度安排。 首先,本文对合作及合作金融的有关概念加以明确,并着重对合作制及合作金融所体现的深层次的条件、背景、制度和原则加以表述,确定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农村金融组织的主要形式,以此为基础为以后的研究做出规范和界定。合作金融组织虽在世界范围内广为发展,理论研究却并不充分。本文试图通过对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经济学基础的探析,以规范研究的方式探讨农信社产生的历史根源,寻求在中国农村体制转轨过程中具有效率选择的比较优势。 其次,本文主要对我国及国际农村合作金融进行详细介绍和比较分析,包括演变、现状、组织形式、结构体系等。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实证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的方法得出农村合作金融制度与功能的缺陷的结论。重点针对合作金融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模型化研究,指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与错位的现实,并通过对产生此情况的深层次原因的分析推导出合作金融变革的必然性与重要性。在国内,本文以原创“结构-功能互换”假说提出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农村金融链条的重新定位和业务重建的理论思路,理论上具有创新性,实践上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最后,本文就我国转型时期的农村经济和金融体制,分析现行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提出可供选择的三种理论模式:规范化的信用合作制模式、一级法人制的合作银行模式、分散化的商业银行模式。本文将重心放在了对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探讨上,针对我国经济转轨,面对全球化的冲击,提出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思路与业务转型建议。 上述研究成果,是在我国正处国于体制转轨阶段、市场体系亟待发育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改革陷入僵局的背景下取得的。其研究方法和主要成果,对于完善合作金融理论体系、推动转型经济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于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文炳勋[10](2006)在《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与执政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也是一个高风险、高成长的朝阳产业。金融工作是我们党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和主要内容。金融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的金融安全、经济安全乃至我们党的执政安全。回顾改革开放25年的历程,最引人注目和值得称允的成就之一就是及时化解金融风险,保持了金融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总结我们党在新时期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金融工作的主线就是中国共产党依据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作指导,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实际,努力探索、探寻、选择一条与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相适应的金融制度的创立、发展和改革的道路,即从1978年起,逐步探索出一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体制改革道路,并初步构建了社会主义金融体制的基本框架。 开展新时期党的金融工作与执政安全问题研究,对于有效化解金融风险,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炼中共党史主题,拓宽党史研究视野,充实党史内涵,改善金融经济工作方法,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就在于“察金融之道,兴经国之业”。 在研究方法上,首先,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与执政安全研究与中国当代史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同时,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与中国当代经济史密切关联。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是党史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在研究中必须坚持党史学和历史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即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尊。在全面、客观掌握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开展研究工作。其次,要从正面总结金融工作的历史经验,树立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并以此作为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材料。第三,研究重点以新时期金融工作方法,包括金融工作指导思想、思想方法与具体推进方法为主,为未来提供历史借鉴。第四,研究工作要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与从具体的历史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五,

二、广东城市信用合作社的整顿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城市信用合作社的整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新中国建立之初选择金融发展模式时面临的约束条件
    第一节 单纯依靠国家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的确立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金融遗产:国家垄断金融体制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的金融实践:政府严格控制金融系统
第二章 从市场金融体制到计划金融体制
    第一节 新政权对金融业的整理
    第二节 有管理的金融市场的短暂繁荣
    第三节 金融系统功能的初步回归
    第四节 计划金融体制的基本确立
第三章 金融机构财政机关化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第二节 交通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被率先纳入财政部体系
    第三节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业务边缘化与机构被纳入财政部体系
第四章 金融机构日常业务财政化
    第一节 货币发行逐渐被纳入财政预算轨道
    第二节 银行存贷款业务成为财政预算的有效补充
    第三节 监管财政款项逐渐成为银行主要的日常工作
第五章 对1953-1978年间中国金融系统运行绩效的评估
    第一节 存款动员能力评估
    第二节 资金配置效果评估
    第三节 风险管理能力评估
    第四节 产品流通促进能力评估
    第五节 企业治理能力促进价值评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国家权力渗透与苏州乡村治理(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与缘起
    第二节 学术脉络的梳理与讨论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近代江南乡村史研究评述
        二、问题与展望
    第三节 研究基本思路与分析框架
第一章 国家权力与乡村基层政权建设
    第一节 县级以下政权的构建
        一、行政区划变迁
        二、区公所
        三、乡、镇公所
    第二节 县党部
        一、吴县党部的发展概况
        二、党部的工作及实效
    第三节 农民协会
        一、吴县农会的发展概况
        二、农会的性质和组织功能
        三、农会的工作实效及原因分析
    第四节 乡村控制体系的建立
        一、警察
        二、保卫团
        三、保甲制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旱灾、农民抗租与租佃制度改革
    第一节1934年江南大旱与农民暴动
        一、1934年苏州大旱
        二、农民抗租暴动
        三、镇压与善后
    第二节 1935—1936年农民抗租与租佃制度改革
        一、1935—1936年苏州农民抗租风潮
        二、渭泾塘惨案
        三、租佃制度改革
    第三节 国家权力渗透与农民抗租
        一、扑朔迷离的真相
        二、勘荒:国家与地方之间的争执
        三、催租:国家权力在乡村社会中的渗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湖匪、地方防护与乡村治安
    第一节 民国时期太湖湖匪活动概况
        一、湖匪的定义
        二、太湖湖匪帮派
        三、湖匪作案的特点
    第二节 匪患的时空分布
        一、匪患的时间分布
        二、匪患的空间分布
    第三节 地方防护建设
        一、基层保卫力量
        二、警察
        三、军队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烟赌、乡村迷信与社会风俗改良
    第一节 鸦片盛行与地方政府的禁烟运动
        一、鸦片在苏州社会中的盛行
        二、地方政府的禁烟运动
        三、屡禁不止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乡村中的赌博之风与政府治理——以苏州为中心
        一、危险的娱乐:江南地区的赌博之风
        二、民国时期地方政府的禁赌
        三、屡禁不止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地方政府对迷信活动的改造——以民间祈雨为例
        一、迷信活动在苏州乡村的盛行
        二、地方政府对迷信风俗的改造
        三、从宗教信仰到迎神赛会:1934年苏州民间祈雨
        四、地方政府与民间信仰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家、社会团体与乡村建设
    第一节 国民政府与吴县农村合作运动
        一、吴县农村合作运动发展概况
        二、农村合作运动中的社会动员与民众参与
        三、农村合作社经营状况
        四、吴县合作运动的特征
    第二节 中国合作学社与光福实验区
        一、光福蚕桑实验区的成立
        二、改造措施
    第三节 中华职业教育社与善人桥实验区
        一、善人桥实验区的成立
        二、改造措施
    第四节 苏州基督教青年会与唯亭山乡村建设
        一、基督教青年会与唯亭山农村服务处的成立
        二、改造措施
    本章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3)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二、已有研究成果评述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供销合作社的理论和实践渊源
    一、马列经典作家关于合作社的重要论述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合作社的有关论述
        (二)列宁的合作社理论和实践
    二、近代中国合作运动的理论和实践
        (一)合作思想在我国的广泛传播
        (二)新中国成立前中共领导的合作社运动
第二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兴起与扩张(1949-1952)
    一、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
        (一)政治动因: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二)经济动因:城乡物资交流的迫切需要
        (三)重要因素:为工业化提供有效支撑
    二、供销合作理论的建构与政策体系的形成
        (一)供销合作理论的初步建构
        (二)政策举措的密集出台
    三、“放手发展供销合作社”
        (一)整顿老社
        (二)发展新社
第三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规范发展与功能提升(1953-1956)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供销合作社的新使命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二)供销合作社新任务的提出
    二、基层组织体系的完善和规范管理的加强
        (一)加强组织建设
        (二)强化民主管理
        (三)健全管理制度
    三、“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全面贯彻
        (一)供应生产资料
        (二)扶持农村副业生产
        (三)新仓经验与“结合合同”的普遍推行
        (四)开展生产救灾
    四、对农村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改造背景和改造形式
        (二)对农村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对农村小商小贩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的“下放”与 “恢复”(1957-1965)
    一、农村基层供销社下放“人民公社”
        (一)县以上机构合并及所有制性质的改变
        (二)农村基层社“下放”人民公社
    二、大跃进狂飙中的“大购大销”风潮
    三、“多重压力”下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恢复
        (一)恢复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
        (二)供销合作系统的重建
    四、农村供销合作社的继续发展
        (一)“轻装上阵”——开展“三清”运动
        (二)“强化服务功能”——开展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三)“拓展服务网点”——大力发展代购代销店
第五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徘徊与曲折发展(1966-1976)
    一、对供销合作社的“大批判”及后果
        (一)“大批判”引发思想混乱
        (二)供销合作社的组织撤并和性质变化
        (三)“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的普遍推行
    二、在“文革”中的曲折发展
        (一)供销合作社的再次恢复
        (二)为稳定农业生产发挥关键作用
第六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1977-1991)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有关争论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农村市场的变化
        (二)改革大潮中供销合作社改革方向的有关争论
    二、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一)恢复“三性”,启动供销合作社改革(1979-1983)
        (二)实行“五个突破”,变“官办”为“民办”(1984-1985)
        (三)抓好“六个发展”,建立综合服务体系(1986-1991)
    三、二十世纪80年代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总体评价
第七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脱困”与“新生”(1992-2002)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经营困境
        (一)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农村供销社陷入经营困境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困境的多维分析
    二、全行业扭亏为盈目标的实现
        (一)《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指明方向路径
        (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恢复为“脱困”提供组织保障
        (三)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为脱困提供政策保障
    三、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创新发展
第八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和基本经验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发展演进的基本经验
参考文献
致谢

(4)当代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第一章 新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建立和发展
    第一节 历史悠久的中国农村合作金融
    第二节 新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成功尝试
    第三节 农村合作金融的大发展
第二章 农村合作金融在曲折中前进
    第一节 农村合作金融的“大跃进”
    第二节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农村合作金融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农村合作金融
第三章 农村合作金融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 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农村信用社改革历程
    第三节 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理论认识和模式的评述
第四章 农村制度外合作金融的发展
    第一节 当代农村民间合会的复兴
    第二节 当代农村民间自由借贷的崛起
    第三节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兴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历程及兴起原因
    2.1 农村民间金融及其分类
        2.1.1 农村民间金融的概念
        2.1.2 农村民间金融的分类
    2.2 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历程考察
        2.2.1 封建时代及其以前的农村民间金融考察
        2.2.2 民国时代的农村民间金融考察
    2.3 1949 年至改革开放前的农村民间金融考察
        2.3.1 1947—1953 年国家对农村民间金融的政策
        2.3.2 1953—1979 年国家对农村民间金融的政策
        2.3.3 小结
    2.4 改革开放后农村民间金融兴起原因
        2.4.1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及其之下的国家、政府、农民与农村社会
        2.4.2 农村二元金融结构与金融抑制
        2.4.3 农村社会资金供求矛盾
        2.4.4 农村金融立法滞后
        2.4.5 民间金融文化的深厚积淀
    2.5 农村民间金融的意义
    2.6 小结
第三章 农村民间金融现状与形式
    3.1 农村民间金融现状
        3.1.1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现状、规模、特点
        3.1.2 农村民间金融利率
    3.2 农村民间借贷
        3.2.1 农村民间借贷现状
        3.2.2 农村民间借贷的运作机制及理论
        3.2.3 对农村民间借贷的评价
        3.2.4 关于陕西省三原县农村民间借贷司法诉讼的调查报告
    3.3 农村合作基金会
        3.3.1 产生背景
        3.3.2 发展经历
        3.3.3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教训与启示
        3.3.4 陕西省三原县农村合作基金会实证研究
    3.4 典当业
        3.4.1 典当业的现状
        3.4.2 发展典当业的意义
        3.4.3 典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3.4.4 典当业发展分布不均衡的原因
    3.5 民间合会
        3.5.1 合会的概念
        3.5.2 合会的组织
        3.5.3 合会的功能
        3.5.4 合会在我国一些地方活跃的原因
    3.6 地下钱庄
        3.6.1 地下钱庄的概念
        3.6.2 地下钱庄出现的原因
        3.6.3 地下钱庄的类型、组织与运作
        3.6.4 地下钱庄的危害与与存在问题
    3.7 其他农村民间金融形态
第四章 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
    4.1 制约性因素
        4.1.1 体制性歧视的存在
        4.1.2 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
        4.1.3 意识形态领域的排斥
        4.1.4 金融领域的限制
        4.1.5 基层政府角色与功能的双重性
        4.1.6 法律领域的限制
        4.1.7 正规金融文化体系排斥
        4.1.8 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不足
    4.2 小结
第五章 发达国家与地区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主要经验
    5.1 德国的雷发巽银行模式
    5.2 美国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5.3 法国农业信贷互助银行体系
    5.4 日本合会与农协系统下的合作金融体系
    5.5 台湾
        5.5.1 台湾的合作金融体系
        5.5.2 台湾合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5.6 发达国家和地区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启示
第六章 农村民间金融发展政策建议与对策
    6.1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
        6.1.1 支持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因素
        6.1.2 农村民间金融发展路径
        6.1.3 我国政府干预下农村民间金融发展模式
        6.1.4 农村民间金融的自我发展
    6.2 促进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建议
        6.2.1 理性推进国家干预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模式
        6.2.2 理性看待农村民间金融自我发展
        6.2.3 降低市场准入限制,培育多元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
        6.2.4 建立退出机制,加强基层政府建设
        6.2.5 加强农村金融立法,加快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6.2.6 丰富农村民间金融文化
第七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银行重整法律制度构建 ——以模式选择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银行重整制度概述
    第一节 银行与银行破产
        一、银行的概念与范围
        二、银行破产的可能性与特殊性
    第二节 银行重整的法律涵义与特征
        一、银行重整的法律涵义
        二、银行重整的法律特征
    第三节 银行重整与相关法律制度辨析
        一、银行接管
        二、银行托管
        三、银行重组
第二章 银行重整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则
    第一节 银行重整的理论基础
        一、经济学理论基础——微观层面&宏观层面
        二、社会学理论基础——社会冲突理论
        三、法理学理论基础——法的价值分析
    第二节 银行重整立法的基本原则
        一、及时介入原则
        二、快速处置原则
        三、最小成本原则
        四、权益均衡原则
第三章 银行重整立法模式的比较法考察
    第一节 银行重整立法模式概述
        一、司法型重整模式
        二、监管型重整模式
        三、混合立法模式
    第二节 美国的选择:存款保险机构主导下的监管型重整
        一、美国银行重整立法模式选择的制度背景
        二、监管型重整模式下美国银行重整制度的法律构建
    第三节 英国的选择:从司法型重整到混合立法
        一、2007 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银行重整立法
        二、2007 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的银行重整立法
    第四节 各国银行重整立法模式选择的启示
        一、需要在普通破产法之外进行特别立法
        二、法院主导与监管机构主导各有利弊
        三、立法模式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
第四章 我国银行重整立法的模式选择
    第一节 我国银行重整立法的缺陷与不足
        一、银行重整立法的模式选择紊乱
        二、银行重整程序的启动条件不明确
        三、银行重整的规则供给缺乏可操作性
    第二节 我国中小银行风险处置的实践与反思
        一、我国中小银行风险处置的实例分析
        二、我国中小银行风险处置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混合立法模式:我国银行重整立法的理性选择
        一、影响我国银行重整立法模式选择的现实因素
        二、我国银行重整的立法体例与主导权分配
第五章 混合立法模式下我国银行重整制度的法律构建
    第一节 银行重整程序的启动条件与管理人选任
        一、银行重整程序的启动条件
        二、银行重整中管理人的选任
    第二节 救助措施在银行重整中的应用
        一、购买与承接交易
        二、过渡银行
        三、存款保险机构对问题银行的救助
    第三节 银行重整的损失分担机制
        一、金融控股公司的加重责任
        二、问题银行的自救安排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与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村合作金融的基础理论
    2.1 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理论
        2.1.1 合作经济的涵义及原则
        2.1.2 合作金融的涵义
        2.1.3 合作金融原则及其发展异化
    2.2 农村合作金融理论
        2.2.1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理论
        2.2.2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理论
    2.3 合作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
        2.3.1 合作金融具有成本优势
        2.3.2 合作金融可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
        2.3.3 合作金融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第三章 农村合作金融模式与制度的国际比较
    3.1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的主要模式
        3.1.1 单一型模式
        3.1.2 政府与民间相结合模式
        3.1.3 多元复合型模式
        3.1.4 与农村合作组织一体化模式
    3.2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制度比较
        3.2.1 业务范围
        3.2.2 民主管理
        3.2.3 组织体制
        3.2.4 行业协会
        3.2.5 审计监督
    3.3 借鉴与启示
        3.3.1 农村合作金融应坚持合作制原则
        3.3.2 自下而上成立合作银行体系
        3.3.3 不断完善农村合作金融的服务功能和手段
        3.3.4 促进农村合作金融的立法
        3.3.5 加强政府对农村合作金融的政策扶持
第四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程、现实困境及原因
    4.1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4.1.1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4.1.2 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现状
    4.2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经验教训
        4.2.2 农村合作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4.3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困境的深层次原因
        4.3.1 背离合作制原则
        4.3.2 制度设计存在重大缺陷
        4.3.3 合作金融法律和政策不完备
        4.3.4 外部发展环境不宽松
第五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供求分析
    5.1 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及资金需求的特点
        5.1.1 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及特点
        5.1.2 农村资金需求的特点
    5.2 农村合作金融的需求分析
        5.2.1 农户的合作金融需求分析
        5.2.2 农村中小企业的合作金融需求分析
    5.3 农村合作金融的供给分析
        5.3.1 农村信用社
        5.3.2 农村合作基金会
        5.3.3 民间借贷
第六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
    6.1 现行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经济绩效
        6.1.1 现行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正面效应
        6.1.2 现行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负面影响
    6.2 现行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的主要模式
        6.2.1 合作制
        6.2.2 股份制
        6.2.3 股份合作制
    6.3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方案设计
        6.3.1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的基本原则
        6.3.2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方案设计
第七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创新
    7.1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创新的目标和制度环境
        7.1.1 创新的目标
        7.1.2 创新的制度环境
    7.2 组织体系创新
        7.2.1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创新的总体思路
        7.2.2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创新
    7.3 经营方式及管理体制创新
        7.3.1 经营方式创新:非商业化经营和商业化经营有机结合
        7.3.2 管理体制创新:央行监管和行业自律融为一体
第八章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与制度创新的配套措施
    8.1 积极稳健的宏观调控与农村经济发展政策
    8.2 群众的积极参与
    8.3 政府的适度支持
    8.4 加快合作金融立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转型期中国农村合作金融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3 理论意义及经济价值研究分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3 论题的假设条件
        1.3.1 基本假设
        1.3.2 现实假设
    1.4 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合作与合作金融
    2.1 合作及合作制
        2.1.1 合作的范畴
        2.1.2 合作制度的形成
        2.1.3 合作社的基本特征
        2.1.4 合作社的价值体现
        2.1.5 农村信用合作社
    2.2 现代合作制与合作金融的产生
        2.2.1 现代合作制度的产生
        2.2.2 合作金融机构的产生及特点
        2.2.3 合作原则和信用合作原则的确立
    2.3 合作金融组织存在的历史根源
        2.3.1 罗虚戴尔原则确定合作经济的根本属性
        2.3.2 合作社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根源
    2.4 合作金融的经济学基础
        2.4.1 规模效用假说的驳论
        2.4.2 合作金融组织的相对效率优势
        2.4.3 合作金融的经济学基础
        2.4.4 合作金融的现实功能
        2.4.5 合作金融在我国金融深化过程中的特殊作用
3. 现代农村合作金融的国际比较
    3.1 国际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及现状
        3.1.1 欧洲主要国家的农村合作金融
        3.1.2 日本的农村合作金融
        3.1.3 美国的农村合作金融
    3.2 社会主义合作制度的探索
        3.2.1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中合作制实现模式的论述
        3.2.2 社会主义国家对合作社理论的实践
    3.3 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国际比较
        3.3.1 单元金字塔模式
        3.3.2 多元复合模式
        3.3.3 半官半民的“两节鞭”模式
        3.3.4 “二三三”模式
        3.3.5 世界各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
        3.3.6 我国合作金融发展的国际比较
4.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与合作金融的发展
    4.1 体制转轨中的中国金融体系
        4.1.1 1949-1979年的金融体系
        4.1.2 1979年之后的中国金融体系
        4.1.3 我国合作社的体制转换
    4.2 合作金融在我国现行金融体制中的结构地位
        4.2.1 中国的宏观金融环境与融资模式
        4.2.2 我国合作金融的结构演进
    4.3 组织机构多元化是优化农村金融体系的途径
        4.3.1 组织机构多元化的提出
        4.3.2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与小型金融机构发展
        4.3.3 以农信社为主体推进金融体系多元化
5. 转型时期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实证研究
    5.1 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村经济特征
        5.1.1 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对农村金融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
        5.1.2 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
        5.1.3 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由供给型增长转变为质量型增长
        5.1.4 农村民营经济推动了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5.1.5 农户金融需求多样化
    5.2 我国农村金融中存款人的积累消费问题研究
        5.2.1 积累与储户积累结构
        5.2.2 低储蓄率的困境
        5.2.3 储户积累的“剪刀差”
    5.3 我国农户借贷行为研究
        5.3.1 农户借贷行为的实证研究
        5.3.2 固定利率政策掩盖合作金融信用风险
        5.3.3 浮动利率后的敏感分析
    5.4 现行农村金融组织结构的制度和功能缺陷
        5.4.1 中国农村金融深化程度较低
        5.4.2 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不足
        5.4.3 县级金融抑制和萎缩,县域经济发展资金动力不足
        5.4.4 商业银行结构性市场退出
        5.4.5 农村企业发展的融资机制不健全
        5.4.6 农户资金融通机制不健全
6. 合作金融在我国的异化分析
    6.1 合作金融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争议
        6.1.1 农村信用合作体系的发展
        6.1.2 合作金融存在的必要性
        6.1.3 我国合作金融存在的重要性
        6.1.4 合作金融多重经营目标的“三元悖论”
    6.2 城市合作金融的困局与衰落
        6.2.1 城市合作金融的发展
        6.2.2 城市合作金融的失败原因
        6.2.3 城市信用社衰落的主要启示
    6.3 农村合作金融的制度绩效
        6.3.1 对以社区为依托的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合作性的理论质疑
        6.3.2 为社员服务的绩效不突出
        6.3.3 决策机制绩效较差
        6.3.4 城市信用合作的发展步入误区
        6.3.5 激励机制绩效缺乏
    6.4 合作金融在我国的异化特征、表现及制度根源
        6.4.1 行政指令推动下的非自愿入社
        6.4.2 民主管理有名无实
        6.4.3 为社员服务的经营目标不显
        6.4.4 追求盈利目标
        6.4.5 历史遗留问题
7. 合作金融在农村经济中的效率选择
    7.1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比较优势
        7.1.1 比较优势构成分析
        7.1.2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最终选择
    7.2 合作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评价
        7.2.1 专家系统模型与贷款评级分级模型
        7.2.2 信用评分模型的拓展:非线性判别模型与神经网络分析系统
        7.2.3 几个典型模型
        7.2.4 关于几个新型内部模型的比较
        7.2.5 贷款组合集中信用风险评价模型
        7.2.6 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适用性
        7.2.7 若干典型案例分析
    7.3 合作金融机构规模效益和范围经济的实证分析
        7.3.1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一般界定
        7.3.2 国内外对合作金融机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实证研究
        7.3.3 合作金融在发达市场中选择的实证分析
8. 合作金融发展模式的选择
    8.1 面临重建的农村合作金融
        8.1.1 农村合作金融重建
        8.1.2 农村的金融需求:农村信用社正确定位的基点
        8.1.3 商业金融并非合作金融发展的最终归宿
    8.2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模式分析
        8.2.1 理论工作者的方案
        8.2.2 实践中的试点模式
        8.2.3 三种创新模式的比较:“结构-功能视角”
    8.3 合作金融试点的总体评价
        8.3.1 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模式应该多样化
        8.3.2 现有试点不能涵盖不同的农村信用社
        8.3.3 试点模式缺乏代表性
        8.3.4 没有进行真正合作制的改革试点
        8.3.5 试点没有体现自下而上的构建原则
        8.3.6 试点的政策选择方面
    8.4 农村合作基金会
        8.4.1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发展状况
        8.4.2 合作基金会的主要类型和运行功能
        8.4.3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性质与法人地位
        8.4.4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组织和管理制度
        8.4.5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信用保障
9. 农村合作金融的重构
    9.1 农村合作金融在发达地区的制度选择
        9.1.1 合作银行在温州的改革试点
        9.1.2 合作银行改组的现实形式
    9.2 农村合作金融在欠发达地区的选择
        9.2.1 现实改革模式的选择
        9.2.2 农信社改革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9.3 正确处理合作金融组织之间的关系
        9.3.1 商业金融存在于农村的必要性
        9.3.2 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的共存
        9.3.3 合作基金会与其他机构的关系
    9.4 深化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改革的对策
        9.4.1 明确合作金融组织的法律地位
        9.4.2 按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合作金融组织
        9.4.3 完善内控机制
        9.4.4 以合作制形式构建行业自律组织
        9.4.5 增强农信社对“三农”的服务功能
        9.4.6 培育信用合作精神
        9.4.7 为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10. 结论
    10.1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
    10.2 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与执政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与文献综述
    一、写作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三、要解决的问题
    四、本选题的意义
    五、创新之处
    六、主要概念和分析框架
第一章 改革开放初期党领导下的金融工作
    一、党领导金融工作的历史渊源
    二、传统金融机构的弊端与党对金融工作的新认识
    三、初步建立以中央银行为领导的金融体系
    四、信贷制度创新:从指令性计划到差额包干
    五、登上国际金融的大舞台
第二章 改革开放全面开展时期党领导下的金融工作
    一、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指引下的金融经济改革
    二、金融机构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三、信贷体制改革的深化:实贷实存
    四、金融开放取得新成效
    五、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第三章 改革开放攻坚阶段党领导下的金融工作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金融体制改革
    二、强有力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的确立
    三、金融组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四、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
第四章 党领导下跨世纪的金融改革与发展
    一、1998年金融深化与金融改革
    二、党管金融:成立中央金融工委
    三、金融组织体系日臻完善
    四、证券市场服务国企改革
    五、金融风暴的冲击与宏观调控
第五章 新时期金融风险与执政安全建设
    一、我国转轨时期的金融风险及其影响
    二、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
    三、确保我国金融安全的对策思考
第六章 新时期金融系统的党建工作
    一、新时期金融系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新时期金融系统党的组织工作
    三、新时期金融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第七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的基本经验与历史启示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的伟大成就
    二、新时期党领导金融工作的历史特征
    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的基本经验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原创性声明

四、广东城市信用合作社的整顿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D]. 张健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2]国家权力渗透与苏州乡村治理(1927-1937)[D]. 胡勇军. 上海师范大学, 2015(08)
  • [3]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D]. 李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当代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史研究[D]. 管延春. 浙江大学, 2005(07)
  • [5]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研究[D]. 杜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 [6]银行重整法律制度构建 ——以模式选择为中心[D]. 方芸. 中国政法大学, 2015(02)
  • [7]中国银行类金融机构强制性市场退出的制度选择——基于行政执法的强制性市场退出[J]. 高冬民. 西安金融, 2005(08)
  • [8]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与制度创新研究[D]. 王文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11)
  • [9]转型期中国农村合作金融问题研究[D]. 丁伟国. 东北林业大学, 2005(08)
  • [10]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与执政安全研究[D]. 文炳勋. 湖南师范大学, 2006(09)

标签:;  ;  ;  ;  ;  

广东城市信用社的整顿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