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导电纤维复合材料的双极性电池(论文文献综述)
周权[1](2021)在《高功率高安全钠离子电池研究及失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已经迎来了其产业和应用发展的巅峰期,在人类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且其生产规模还在不断扩大,这会引起锂资源的巨大消耗和价格上涨。如果锂离子电池再拓展应用至储能领域,这种现象必将更加严重。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现在锂离子电池的技术迭代和成本下降趋势大大放缓,发展空间已较为有限。因此必须要寻找后锂离子电池时代的替代或备选储能技术。在此背景下,与锂离子电池具有类似工作原理且作为最具经济性的高安全钠离子电池将是其重要补充甚至是替代产品,目前也即将开启其产业化之旅。但是作为一种新的化学电源体系,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依然还面临着一些问题,成本是其优势,但光靠成本是不够的,还需要尽量避免存在的技术短板并且充分发挥挖掘钠离子电池一些独特的性能优势。此外,在钠离子电池的研究制造、市场推广及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对产品的失效现象具备一定的预防能力以及对产品失效后有正确的应对策略。对于安全性,尤其是电池的热稳定性研究更是决定其当前能否大规模产业化和市场应用的关键。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的内容将主要围绕寻求钠离子电池在高功率、宽温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并针对性研究分析了相应电池在性能失效及热稳定性方面的内容,同时从规模化生产制造的角度,通过建立成本模型来分析钠离子电池未来的成本演变趋势及降本路径。具体包括以下四部分:(1)鉴于钠离子电池体系在高功率方面的特性,我们基于现有的O3铜基正极材料(CFM)及硬碳负极材料(HNA)体系,从电池结构选型研究以及电池体系设计等方面研究了其的高功率性能。首次实现了钠离子电池在5C~10C倍率下的快速持续充电以及10C~15C倍率下的快速持续放电,并达到了2051W/L的超高功率密度。可满足-40℃~80℃的工作温度范围,且5C/5C循环寿命超过2500周,超过了商业化同等规格型号的磷酸铁锂电池的循环及倍率性能,初步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验证了钠离子电池在高功率及宽工作温度等方面具有的独特性能和竞争优势,综合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2)基于现阶段对钠离子电池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通过进一步简化钠离子电池的失效模式,重点开展了针对高功率钠离子电池循环失效的机理研究。明确了基于CFM正极材料及HNA负极材料体系的高功率钠离子电池循环失效的因素主要有电池极化、正极结构破坏、活性钠损失以及负极SEI损失等。对失效点进行针对性优化后高功率钠离子电池在2C/2C倍率下的循环寿命达到了4729周,表现出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相关失效研究结果可进一步反馈指导材料技术改进、优化电池设计和制造工艺,建立钠离子电池失效模式数据库,并对失效现象给出合理的预防策略。(3)设计了高功率钠离子电池的热分析模型并基于此模型研究了其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钠离子电池具有比锂离子电池更高的起始分解温度以及更低的最高热失控温度,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但在总的产热量中正极占总体产热的比例较大,而负极的热稳定性决定了起始热失控温度,这点与锂离子电池是一致的。满电态的CFM正极材料在高温410℃以下不会发氧气释放现象,这更接近于磷酸铁锂材料。这些结果初步论证了钠离子电池良好的本征安全特性。此外,还总结了钠离子电池在-60℃~1000℃范围内的全温度特性,为钠离子电池的安全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指导。(4)参照和借鉴锂离子电池成熟的产业链,以开发的高功率钠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钠离子电池的成本核算模型,计算并比较了具备商业化前景的五种正极材料体系和三种负极材料体系钠离子电池的单位成本,为形成主流的钠离子电池体系提供性价比方面的参考。同时预测了钠离子电池未来的成本演变趋势并对比说明了降低其成本的方向,为钠离子电池后续技术的发展改进方向提供一定参考。
曹峻鸣[2](2021)在《MXene仿生异质结构的可控制备及其钠/钾存储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能源消费时代的快速推进与化石能源的日益短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全世界的科学家都致力于实现储能技术的新突破,而二次钠/钾离子电池由于其碱金属具有与锂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更丰富的储量,是未来大规模储能的理想选择。因此,探索具有独特结构的高性能电极材料有助于推进钠/钾离子电池的商业化发展。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是一类新型的二维(2D)纳米功能材料,其金属性的导电性与表面丰富的官能团,为高倍率性能的MXene基复合结构电极的组装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尽管如此,MXene固有的2D形貌特征与碳化物的本质,在长期电池充放电循环过程中会导致多层MXene的自堆叠与容量的快速衰减等现象。与此同时,具有高度可逆性与较高理论容量的过渡金属硫族化物(Transition metal chalcogenides,TMC)是一类非常有潜力的电极材料。然而,钠/钾离子持续的嵌入与脱嵌过程会使电极材料的体积发生较大变化进而破坏电极结构,因此,较差的循环稳定性无法满足实际应用中的需求。为了解决上述MXene基与TMC基电极材料所面对的科学问题,本论文以对MXene基复合材料组装技术的探索为出发点,通过对电极微观结构的优化设计与可控制备,利用微生物衍生碳基质作为结构单元,TMC作为修饰材料制备独特的多元异质结构电极。多元异质结构所具有的大量离子存储活性位点与丰富的离子扩散通道,促进大尺寸的钠/钾离子稳定的嵌入/脱嵌速率,改善离子扩散的动力学性质,提升循环稳定性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可逆的离子存储容量。1.首先,我们提出以微生物真菌作为吸附载体,利用微生物辅助吸附组装策略,实现2D/1D异质结构的MXene基原位氮掺杂碳复合电极用于高性能钠/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真菌细胞壁中几丁质末端的羟基和氨基,与少层MXene纳米片末端的羟基以氢键的形式相结合,具有优异的结构稳定性。与多层Ti3C2Tx MXene相比,异质结构开放的多孔结构与离子通道可以输出更高的可逆储钠/钾容量。离子扩散动力学分析与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这种多孔复合结构可以充分发挥2D材料的固有优势,促进钠/钾离子的吸附与传输。2.其次,我们提出“Janus”界面组装技术的概念,利用MXene纳米片表面不同的物理化学特性,实现过渡金属硫族化物(MSe:Cu1.75Se、Ni Se2和Co Se2)修饰的生物衍生碳基MXene三元异质结构电极材料。MXene纳米片以在官能团之间形成氢键的方式均匀地包覆在微生物真菌纤维的表面,进一步利用MXene纳米片的负电性,与正电性的过渡金属离子以静电力的方式结合,实现复合基底表面的静电自组装,再通过气相硒化转化得到MSe@MXene@CNRib三元复合材料。系统的动力学分析与理论计算证明,三元异质结构的界面离子传输能力比纯MXene材料高出几个数量级,具有杰出的长期循环稳定性。3.然后,我们提出以MXene纳米片作为高导电层,利用分步组装的方式实现MXene支撑的碳基Fex-1Sex异质结复合电极材料。没有MXene作为导电层,过渡金属离子以生物浸取的方式进入到微生物真菌内部,形成真菌衍生碳包覆的Fex-1Sex异质结复合材料。与之相比,MXene作为高导电层的三元异质结构中的Fex-1Sex异质结具有更高的暴露程度,因此,高理论容量的过渡金属硒化物可以被充分利用,有助于实现钠/钾离子电池应用中的高倍率性能,基于复合电极组装的钠/钾离子全电池器件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4.基于前期工作,我们提出以钒基MXene作为前驱体,利用上述组装策略,实现碳基Cu0.87Se修饰的高导电V2CTx MXene衍生物V2O3三元复合结构电极材料。钒基氧化物中,钒元素的多价态所产生的高电化学反应活性,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电化学性能。与纯V2CTx MXene包覆的碳基纤维相比,Cu0.87Se修饰的碳基V2O3复合电极具有更多的电化学活性位点,过渡金属硒化物/氧化物异质结的存在与杂化的离子储存行为,赋予复合电极较高的导电性与储能容量。总之,我们以低成本、高生物安全性的微生物真菌作为吸附剂与结构单元,实现了MXene基多元异质结构的设计与可控制备,改善了MXene材料在钠/钾离子电池应用中的容量衰减以及自堆叠问题,同时提升了TMC材料的循环稳定性。
石俏杨[3](2020)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材料与电化学》(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
王海东[4](2020)在《含氮有机电极材料在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锂离子电池(LIBs)由于受到锂资源匮乏、正极材料价格昂贵、石墨负极材料理论容量有限等问题的制约,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而双离子电池(DIBs)由于其低成本、环境友好和高工作电压等特点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报道的双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大多采用无机材料,具有不可持续的缺点。与无机材料相比,有机电极材料获得方法简单、低耗,可以采用降解或焚烧的方法回收处理,因此具有可持续发展、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其中含氮有机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电化学性能。因此,本论文合成了一系列含氮有机化合物,并研究其作为双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合成了一系列酞菁衍生物,对比显示:由于四氨基酞菁铜(Cu TAPc)具有双极性和自聚合的特性,因此展现出最好的电化学性能。基于双极性的特征,Cu TAPc可以组装成不同类型的电池。当与锂片组装成DIBs半电池时,Cu TAPc正极材料显示出优异的循环性能,在4 A g-1大电流密度下经过4000次循环后,仍保持74.3 m Ah g-1的高可逆容量;当与石墨组装成不对称DIBs时,Cu TAPc在0.3 A g-1电流密度下,可展现287.1/208.1 m Ah g-1的初始充放电容量;当自身组装成对称全有机DIBs时,0.2 A g-1电流密度下,初始充放电容量为133.2/110.9m Ah g-1,可以提供239 Wh kg-1的高能量密度和11.5 k W kg-1的功率密度。(2)设计、合成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Cu TCNQ),将Cu TCNQ作为负极材料,石墨作为正极材料,分别组装了锂基双离子(LDIBs)和钠基双离子电池(SDIBs),均显示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LDIBs在0.1 A g-1电流密度下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90.8 m Ah g-1,循环100次后,容量无明显衰减;同时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在5 A g-1电流密度下仍有106.2 m Ah g-1的放电比容量。而SDIBs则具有4.23 V的放电电压,在0.1 A g-1电流密度下提供76 m Ah g-1的放电容量,循环200次,可逆容量保留48 m Ah g-1。(3)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苯二腈构建的共价三嗪框架(CTF-1),其显示出微孔结构和956 m2 g-1的高比表面积。将CTF-1正极材料与锂片构建DIBs半电池,在1.5-4.5 V电压窗口下,0.1 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可逆容量保留120 m Ah g-1,具有84.5%的容量保持率。将CTF-1正极材料与石墨负极材料构建DIBs全电池,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在100 m 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300次后,容量无衰减。
于洋[5](2020)在《包覆协同掺杂改性和阴离子氧化还原调控对钠离子电池正极O3相层状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能源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问题。绿色、便携、高效能源的紧缺是阻碍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各种新型能源迅速发展,其中锂离子电池(LIBs)因其比容量高、倍率性能好、循环稳定性强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但锂的资源稀缺、分布不均、成本较高,制约了锂离子电池在大规模储能设备中的应用,而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相似的钠离子电池(SIBs),由于钠的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价格低廉等优点而受到各研究课题组的关注。钠离子电池正极作为储钠电极等原因,性能好坏直接决定了钠离子电池的性能优劣。而正极材料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倍率性能与循环稳定性较差。因此,提高倍率性能与循环稳定性成为研究钠离子电池的关键。本文通过包覆协同掺杂的策略和对阴离子调控的方法,对O3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进行研究并解释调控机理,研究内容如下:(1)在第一项工作中,研究一种协同改性的方法,通过结合TiO2包覆和Ti4+掺杂,同时提高O3相NaMn1/3Fe1/3Ni1/3O2(MFN)正极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并解释反应机理。首先,TiO2包覆层抑制表面的副反应,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其次,TiO2包覆层引入Ti4+掺杂,增长Na-O键长,增大d间距,提高Na+的扩散系数,改善倍率性能。第三,Ti4+掺杂到过渡金属中时,由于Ti-O键能较大,TM-O键收缩。O-O也因Ti4+掺杂而缩短,TMO2层收缩,这有利于结构的稳定性和循环性能。最后,Ti4+掺杂降低Mn3+/Mn4+的比例,降低Jahn-Teller效应,这增加了层状结构的稳定性。研究TiO2包覆的多种作用,对探索其他钠、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同样的指导意义。(2)在第二项工作中,首次揭示O3相(满Na)NaMn1/3Fe1/3Ni1/3O2(MFN)正极材料的阴离子氧化还原机理,并提出一种结合ZrO2包覆和Zr4+掺杂的综合策略来调控阴离子的氧化还原的活性、可逆性和稳定性。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阴离子的电荷补偿电位主要在4.0~4.3 V之间,并且在4.6 V的高电位下,阴离子不会以氧气的形式释放出来。在提出的改性策略中,主要有三个优点:1)阴离子具有更高的活性,参与反应的电位较低,在同一电位下有更多的阴离子参与反应,使材料在4.3~1.5 V的电压范围内具有更大的容量。2)阴离子反应具有较好的可逆性,软X射线分析可以证明。3)通过调整晶格结构,阴离子反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使材料容量衰减缓慢,循环性能更好。综上所述,本研究不仅揭示了O3相(满Na)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中阴离子的氧化还原现象,而且为调节氧的氧化还原活性、可逆性和稳定性提供了一些见解。
郭家祥[6](2020)在《用于汽车启停模式的铅炭储能器件的探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范围内对汽车使用过程中的污染排放问题提出日趋严格的要求,提高汽车电气化程度改善内燃机运行效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效果的技术路线越来越得到汽车工业界的普遍认可。怠速启停装置是能够在城市拥堵交通状况下显着降低汽车能耗和排放的电气化装置。与传统启动、点火、照明蓄电池不同的是,怠速启停电池需要在高倍率部分荷电状态下工作,对铅酸电池提出了严峻挑战。为了满足启停工作模式,蓄电池必须得到进一步设计和提升。本工作建立在两种电极材料之上,一是来自天然稻壳的先进炭材料——凯禹稻壳基电容炭,二是电沉积制备的钛基多孔二氧化铅,在此基础上分别对铅炭电池、铅炭不对称超级电容器这两种铅炭储能器件在汽车启停应用模式下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讨论了两种稻壳炭基铅炭储能器件在启停应用模式下的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潜力。本工作的研究结论如下:(1)探究了凯禹稻壳基电容炭作为铅炭电池负极添加剂,在汽车启停模式下的有益电化学效果。凯禹稻壳基电容炭添加的铅炭电池负极,在汽车启停模式下的动态充电接受能力和循环耐久性都得到较大提升。(2)针对汽车启停模式,对稻壳炭基铅炭启停电池中正、负极的活性物质质量比进行重新设计,得到汽车启停模式下正、负极的最适活性物质质量比为1.11-1.23。处在该范围内的稻壳炭基铅炭启停电池,具有良好的启停性能。(3)开发了一种用于铅炭不对称超级电容器中正极二氧化铅电沉积制备方法,制得的二氧化铅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能提供较大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在比容量、比功率及循环耐久性上都有优异的性能。(4)开发了铅炭不对称超级电容器放大器件,进一步证实由(3)中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二氧化铅和凯禹稻壳基电容炭组成的不对称超级电容器,在充放电性能和循环耐久性上均有良好的表现,可以放大到实用规模,证明了其在汽车启停模式下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曲伟捷,陈志雪,郑树国[7](2018)在《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基板技术概述》文中研究指明双极性铅酸电池在结构上有别于传统的蓄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用铅量少的特点。本文中,简单介绍了双极性铅酸电池及其特点,概述了基板作为双极铅酸电池中关键的零部件,采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术时的特点,介绍了新近基板的技术发展情况。
张书明[8](2018)在《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器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钠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钠离子电池,包括有机系和水系,在储能领域可能是一种有前景的二次电池。然而,钠离子的半径(1.06?)较大,在一般的材料结构中无法快速且可逆脱嵌。对于水系电解液而言,水的理论分解电压窗口(1.23 V)较窄。这些都大大限制了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选择性,尤其是水系钠离子电池。因此,钠离子电池能否得到应用的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电位且结构稳定的可逆脱嵌钠离子电极材料。本课题以P2型层状结构Na0.67Ni0.33Ti0.67O2和NASICON结构NaTi2(PO4)3电极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Na0.67Ni0.33Ti0.67O2在Ti位进行少量Li掺杂和对NaTi2(PO4)3进行三维碳结构复合,提高了电极材料的价态转换效率和电子导电性。在这两种电极材料的研究基础上,基于有机钠离子电解液和安全性较高的水系电解质体系,系统探索了几类钠离子储能电池。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介绍如下:(1)基于NaNi0.33Li0.11Ti0.56O2的对称型有机系钠离子电池:采用Li少量掺杂Na0.67Ni0.33Ti0.67O2,得到一种新型的O3型层状化合物NaNi0.33Li0.11Ti0.56O2,通过锂离子的引入提高了Ni2+/Ni4+之间价态的转变效率,进而改善了NaNi0.33Li0.11Ti0.56O2电极材料作为正极的电化学性能。通过循环伏安曲线分析表明这种材料可以同时作为正极和负极,是一种双极性电极材料。通过非原位XRD阐述了NaNi0.33Li0.11Ti0.56O2电极材料的钠离子脱嵌机理。将NaNi0.33Li0.11Ti0.56O2电极材料分别作为正负极组装了一种新型的对称型有机系钠离子电池,其工作电压为3.1 V,能量密度为100 Wh kg-1。(全文中电池的能量密度均以正负极活性物质质量计算)(2)基于NaTi2(PO4)3和活性炭的水系钠离子电容电池:采用乙炔黑的点接触、石墨的面接触以及有机物PVA的球体表面包覆对NaTi2(PO4)3进行三维碳结构复合。通过高温石墨化的方式处理,得到具有纳米多孔结构、比表面积较大的活性炭。将三维碳复合NaTi2(PO4)3作为嵌钠负极,活性炭作为正极,获得一种新型的水系钠离子电容电池AC/NaTi2(PO4)3,其工作电压为1.15 V,能量密度为31.5 Wh kg-1,是AC/AC基水系钠离子电容器的近3倍,循环2000次后容量保持率仍能达到84.9%。通过胶体电解质代替水溶液,组装了胶体型AC/NaTi2(PO4)3电容电池,有效地减少了水分解副反应,库伦效率得到显着提高。(3)基于NaTi2(PO4)3和LiFePO4的水系混合离子电池: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粒径均匀的、光滑球形的LiFePO4/C复合材料,在水溶液中的放电比容量接近其理论比容量。分别研究了LiFePO4和NaTi2(PO4)3在锂钠混合水溶液中的离子脱嵌行为。将三维碳结构复合NaTi2(PO4)3材料作为嵌钠负极,LiFePO4/C复合材料作为嵌锂正极,获得一种新型的LiFePO4/NaTi2(PO4)3基水系锂钠混合离子电池,其放电电压平台为1.0 V,能量密度为55.8 Wh kg-1。(4)基于NaTi2(PO4)3和Na2/3Ni1/3Mn2/3O2的水系钠离子电池:制备了片状形貌、颗粒均匀的纯相P2型层状结构化合物系列Na2/3NixMn1-xO2,系统研究了该体系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详细分析了Na2/3Ni1/3Mn2/3O2的离子脱嵌反应机理。在硫酸钠溶液中引入锂离子,发现锂离子自发进入Na2/3Ni1/3Mn2/3O2层状结构中形成具有稳定晶体结构的[LiO4]四面体,改善了Na2/3Ni1/3Mn2/3O2的循环稳定性。将三维碳复合NaTi2(PO4)3材料与P2型Na2/3Ni1/3Mn2/3O2结合,获得了一种新的Na2/3Ni1/3Mn2/3O2/NaTi2(PO4)3基水系钠离子电池,具有两个电压平台,分别为1.4 V和1.05 V,能量密度约为42.1 Wh kg-1。
康翔[9](2018)在《正极添加剂及隔板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中作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铅酸蓄电池安全可靠、价格低廉,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地应用。目前制约铅酸蓄电池电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正极板,因此如何提高正极板的性能对于铅酸蓄电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使用正极添加剂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本论文主要通过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正极铅膏中分别加入白炭黑、气相二氧化硅、稀土氧化镧、碳纤维和中空玻璃微球添加剂,研究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以及研究AGM+PE复合隔板对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在过放电条件下铅枝晶短路的抑制作用。得出以下结论:1.本论文研究了白炭黑、气相二氧化硅、稀土氧化镧、碳纤维和中空玻璃微球五种正极添加剂对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正极活性物质中的最佳添加量,白炭黑为0.3%,气相二氧化硅为0.15%,稀土氧化镧为0.05%,碳纤维为0.05%,中空玻璃微球为0.1%。在添加剂与铅粉混合之前,碳纤维需要预先在2%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溶液中进行分散,中空玻璃微球需要预先在1%的HF溶液中浸渍10 min进行表面造孔。与空白电池相比,上述五种添加剂的电池在0.5 C倍率下放电循环时的稳定容量分别提高了34.8%、27.3%、19.7%、15%和38.5%,循环寿命分别提高了60.2%、77.8%、66.7%、90.7%和163%。2.研究五种正极添加剂电池性能发现:碳纤维和气相二氧化硅的加入缩短了极板的化成时间,前者是因为碳纤维良好的导电性,在极板中形成了导电网络,后者是因为气相二氧化硅的粒径小,提高了活性物质的比表面积,而稀土氧化镧因为粒径比较大且不导电,削弱了极板的导电性,使极板的化成时间延长;0.05%的碳纤维含量可使电池在0.5 C倍率下的初始容量提高9.8%;当正极板中加入0.1%的中空玻璃微球,使电池在1 C和2 C倍率下的容量分别提高5%和13.3%。3.通过研究普通AGM隔板电池和AGM+PE复合隔板电池,在正常放电和深放电交替进行的循环寿命,以及利用SEM、BSE和EDS等物理方法表征分析电池失效的原因,研究隔板对铅枝晶短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普通AGM隔板电池中,由于AGM隔板的孔径较大,铅枝晶容易在AGM隔板纤维的孔隙中不断地生长,造成电池因短路而失效:而在AGM+PE复合隔板电池中,由于PE隔板的孔径很小,铅枝晶无法从负极板一侧穿透PE隔板进入到AGM隔板中,因此能够很好地解决电池在过放电条件下出现的铅枝晶短路的问题。
刘永飞[10](2017)在《基于铝基板栅铅酸电池的制备及研究》文中提出铅酸电池在电动车,汽车启动,航空市场上的使用领域非常广,本文针对市场上的铅酸电池质量重,充放电循环寿命短,重量比能量低等问题,设计出板栅内嵌图形为矩形、圆形和菱形(拉网式)三种铝基轻型板栅,主要从增大板栅表面镀铅面积,减轻铅酸电池重量入手,逐步改善铅酸电池充放电循环使用寿命,以期达到综合性能都优于传统铅酸电池。铝基板栅和铝试件样品选用5052型铝合金板来加工,依次运用了浸锌、预镀铜和电镀铅锡合金等工艺方法,同时进行了工艺优化及性能对比,来提高镀层质量.电镀液中选用明胶,间苯二酚,联苯三酚三种添加剂,运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采用金相分析、XRD和SEM扫描,筛选细致且均匀的镀层以及应有的金属颜色;另外,采用摩擦法等和腐蚀性测试来筛选具有结合力较好和耐腐蚀性优良的铅镀层。运用单一变量法,来研究明胶、联苯三酚和间苯二酚在镀液体系中对镀层的影响,随着明胶浓度的增大,在氟硼酸镀液中化学反应速率先增大再趋于稳定;随着联苯三酚浓度的增大,在氨基磺酸镀液中化学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随着间苯二酚浓度的增加,在氨基磺酸镀液中化学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另外,镀层质量还与镀件的表面积有关。选用毒性弱、污染小的氨基磺酸镀液体系进行最终电镀。计算并验证后,推出较好镀液配方为:温度在35℃,pH=1时,主液铅离子浓度100g/L,锡离子浓度20g/L,游离氨基磺酸100g/L,硼酸30g/L,联苯三酚5g/L,间苯二酚3g/L。最后在三种铝基结构板栅的表面进行电镀铅锡合金工艺,组装电池,并作相关检测。
二、使用导电纤维复合材料的双极性电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使用导电纤维复合材料的双极性电池(论文提纲范文)
(1)高功率高安全钠离子电池研究及失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钠离子电池简介 |
1.2.1 工作原理 |
1.2.2 钠离子电池分类 |
1.2.3 钠离子电池特性 |
1.3 钠离子电池设计制造 |
1.3.1 设计基础 |
1.3.2 工艺参数设计 |
1.3.3 安全设计 |
1.3.4 钠离子电池生产线 |
1.3.5 钠离子电池工艺流程简介 |
1.4 钠离子电池应用几产业化进展 |
1.4.1 目标应用领域 |
1.4.2 产业化进展 |
1.5 失效分析研究进展及背景 |
1.5.1 失效分析介绍 |
1.5.2 失效模式及失效机理 |
1.5.3 失效分析方法 |
1.6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高功率钠离子电池研究 |
2.1 研究背景及设计思路 |
2.2 电极工艺研究 |
2.2.1 电极配方研究 |
2.2.2 基础配方试验验证 |
2.2.3 正负极面密度和压实密度优化 |
2.3 高功率钠离子电池研究 |
2.3.1 电池制作及测试 |
2.3.2 功率特性优化 |
2.4 双极性电池研究 |
2.4.1 垂直结构双极性电池 |
2.4.2 水平结构双极性电池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功率钠离子电池失效分析 |
3.1 研究背景 |
3.2 循环失效研究思路和方法 |
3.3 电池基本信息 |
3.4 电池拆解分析 |
3.5 正极失效现象及机理分析 |
3.5.1 正极结构分析 |
3.5.2 正极表面形貌 |
3.5.3 正极表面膜分析 |
3.5.4 正极对称电池阻抗分析 |
3.5.5 正极半电池容量分析 |
3.6 负极失效现象及机理分析 |
3.6.1 负极结构分析 |
3.6.2 负极形貌分析 |
3.6.3 负极表面膜分析 |
3.6.4 负极对称电池阻抗分析 |
3.6.5 负极半电池容量分析 |
3.7 循环失效机制讨论 |
3.7.1 极化损失 |
3.7.2 活性物质结构损失 |
3.7.3 活性钠损失 |
3.7.4 容量损失原因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功率钠离子电池热稳定性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安全性及热稳定性测试方法 |
4.2.1 安全性测试方法 |
4.2.2 热稳定性测试方法 |
4.3 安全性评估结果 |
4.3.1 热失控步骤 |
4.3.2 安全性测试结果 |
4.4 热行为研究 |
4.4.1 热行为特征温度 |
4.4.2 产热机理及主要热源 |
4.4.3 正极材料热稳定性分析 |
4.5 钠离子电池全温度特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钠离子电池产业链 |
5.3 成本计算模型 |
5.3.1 成本构成 |
5.3.2 原材料的成本 |
5.3.3 制造成本 |
5.3.4 成本模型建立 |
5.4 成本核算结果 |
5.4.1 不同体系钠离子电池成本核算比较 |
5.4.2 与锂离子电池比较 |
5.4.3 与铅酸电池比较 |
5.5 降成本路径分析 |
5.5.1 不同体系单位成本比较 |
5.5.2 降成本的方式 |
5.6 成本演变趋势预测 |
5.7 产业化应用示范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附录1:干法电极钠离子电池研究 |
附录2:钠离子电池补钠研究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2)MXene仿生异质结构的可控制备及其钠/钾存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钠/钾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 |
1.2.1 钠离子电池的储能原理 |
1.2.2 钾离子电池的储能原理 |
1.3 钠/钾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
1.3.1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1.3.2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1.3.3 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1.3.4 钾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1.4 真菌衍生碳材料 |
1.5 MXene材料 |
1.5.1 MXene研究进展 |
1.5.2 MXene界面组装 |
1.5.3 MXene衍生物 |
1.5.4 MXene在二次电池中的应用 |
1.6 论文选题的意义及内容 |
1.6.1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6.2 论文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测试与表征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设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电极制备与电池组装 |
2.3.2 物理表征 |
2.3.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4 理论计算 |
第三章 微生物驱动组装MXene/真菌衍生碳异质结构钠/钾储存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制备 |
3.2.1.1 Ti_3C_2T_x MXene的刻蚀与插层 |
3.2.1.2 真菌(黑曲霉菌)培养 |
3.2.1.3 MXene与真菌的吸附 |
3.2.2 理论计算模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复合结构的微观形貌与组成成分 |
3.3.2 钠离子存储性能与动力学分析 |
3.3.3 钾离子存储性能与动力学分析 |
3.3.4 理论模拟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Janus”界面组装MXene基三元异质结构用于超快钠/钾离子传输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制备 |
4.2.1.1 Ti_3C_2T_x MXene的刻蚀与剥离 |
4.2.1.2“Janus”界面组装 |
4.2.2 理论计算模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MSe-MXene-CNRib合成与物相分析 |
4.3.2 MSe-MXene-CNRib电化学储钠性能测试 |
4.3.3 MSe-MXene-CNRib钠离子传输动力学分析 |
4.3.4 Cu_(1.75)Se-MXene-CNRib电化学储钾性能评估 |
4.3.5 MSe-MXene-CNRib异质结构理论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MXene支撑碳基Fe_(x-1)Se_x异质结构钠/钾离子全电池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制备 |
5.2.1.1 多层与少层Ti_3C_2T_x MXene的刻蚀与剥离 |
5.2.1.2 生物真菌的培养 |
5.2.1.3 MXene导电层支撑碳基Fe_(x-1)Se_x异质结的组装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微观形貌与结构表征 |
5.3.2 物理化学成分分析 |
5.3.3 电化学性能分析 |
5.3.4 钠离子存储动力学分析 |
5.3.5 钾离子存储性能与动力学分析 |
5.3.6 钠/钾离子全电池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Cu_(0.87)Se修饰钒基MXene衍生物/碳异质结构储钠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材料制备 |
6.2.1.1 多层与少层V_2CT_x MXene的刻蚀与剥离 |
6.2.1.2 生物真菌的培养 |
6.2.1.3 Cu_(0.87)Se颗粒修饰的碳基V_2CT_x衍生V2O3复合结构的制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物相、表面化学与结构分析 |
6.3.2 电化学储钠性能分析 |
6.3.3 钠离子存储动力学分析 |
6.3.4 钠离子扩散动力学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含氮有机电极材料在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双离子电池概述 |
1.2.1 双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
1.2.2 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1.2.3 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1.3 有机电极材料概述 |
1.3.1 氧化还原机理 |
1.3.2 含硫有机电极材料 |
1.3.3 含氧有机电极材料 |
1.3.4 含氮有机电极材料 |
1.4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耗材 |
2.1.2 实验仪器 |
2.2 材料表征分析 |
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3.1 电极片制备 |
2.3.2 电池组装 |
2.3.3 充放电测试 |
2.3.4 循环伏安测试 |
2.3.5 交流阻抗测试 |
第三章 具有双极性和自聚合能力的酞菁衍生物在新型双离子电池中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各种酞菁基电极材料的制备 |
3.2.2 酞菁衍生物的电化学聚合过程 |
3.2.3 电化学测试 |
3.2.4 理论计算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极性可调电池的设计 |
3.3.2 筛选高性能酞菁基电极材料 |
3.3.3 电化学性能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种金属有机框架Cu TCNQ在锂/钠基双离子电池中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内容 |
4.2.1 Cu TCNQ(I)的制备 |
4.2.2 电化学测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CuTCNQ(Ⅰ)的结构与形貌表征 |
4.3.2 锂基双离子电池(LDIBs)电化学性能 |
4.3.3 钠基双离子电池(SDIBs)电化学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一种共价三嗪框架材料在锂基双离子电池中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内容 |
5.2.1 CTF-1的制备 |
5.2.2 电化学测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材料的结构与形貌分析 |
5.3.2 CTF-Li的电化学性能 |
5.3.3 CTF-G双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5)包覆协同掺杂改性和阴离子氧化还原调控对钠离子电池正极O3相层状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
1.3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2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合成方法及表征技术 |
2.1 材料的合成方法 |
2.2 材料的表征技术 |
2.3 章节小结 |
3 TiO_2包覆协同Ti~(4+)掺杂对钠离子电池正极O3相材料多重影响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MFN与TiO_2@MFN材料的合成与表征实验 |
3.3 MFN与TiO_2@MFN材料的结构表征与电化学实验的结果与讨论 |
3.4 章节小结 |
4 钠离子电池正极O3相层状氧化物阴离子氧化还原化学反应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MFN与ZrO_2@MFN材料的合成与表征实验 |
4.3 MFN与ZrO_2@MFN材料的结构表征与电化学实验的结果与讨论 |
4.4 章节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用于汽车启停模式的铅炭储能器件的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铅酸电池概述 |
1.2.1 铅酸电池热力学基础 |
1.2.2 铅酸电池的电压 |
1.2.3 铅酸电池的发展历程 |
1.3 铅碳储能体系研究进展 |
1.3.1 铅碳电池的研究现状 |
1.3.2 铅炭不对称超级电容器研究现状 |
1.4 启停用铅碳储能器件 |
1.5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
2.2 物理表征和电化学测试方法 |
2.3 器件制备方法 |
2.3.1 铅酸、铅炭电池 |
2.3.2 PbO2/KY-RHC不对称超级电容器 |
第3章 稻壳炭基铅炭启停电池的正、负极质量比选择 |
3.1 引言 |
3.2实验 |
3.2.1 实验电极的制备 |
3.2.2 实验电池的组装 |
3.2.3 电化学测试方法 |
3.2.4 全电池的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KY-RHC添加铅炭负极的电化学性能 |
3.3.2 基于正、负极质量比设计全电池 |
3.4 稻壳炭基铅炭启停电池的质量匹配问题研究 |
3.5 小结 |
第4章 用于汽车启停的铅炭不对称超级电容器 |
4.1 引言 |
4.2实验 |
4.2.1 Ti/PbO_2电极的制备 |
4.2.2 PbO_2/KY-RHC不对称超级电容器的组装 |
4.2.3 电化学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bO_2电极的形貌和结构 |
4.3.2 p-PbO_2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
4.3.3 p-PbO_2/KY-RHC ASC的性能 |
4.3.4 p-PbO_2/KY-RHC ASC的应用研究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基板技术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双极电池的结构和特点 |
2 双极电池关键技术的发展 |
2.1 金属铅基板 |
2.2 聚合物填充基板 |
2.2.1 聚合物填充炭材料 |
2.2.2 聚合物填充金属纤维 |
2.3 金属氧化物陶瓷基板 |
2.4 塑料基板 |
2.5 玻璃基板 |
3 结束语 |
(8)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器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几种常见电化学储能技术简介 |
1.2.1 铅酸电池 |
1.2.2 超级电容器 |
1.2.3 钠硫电池 |
1.2.4 全钒液流电池 |
1.2.5 有机系锂离子电池 |
1.3 几类发展中已有钠电池体系概述 |
1.3.1 高温Na-Beta电池 |
1.3.2 金属钠-空气电池 |
1.3.3 有机系钠离子电池 |
1.3.4 水系钠离子电池 |
1.4 水系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 |
1.4.1 水系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进展 |
1.4.2 水系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进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仪器和表征技术 |
2.1 实验所用仪器 |
2.2 材料的表征技术 |
2.3 电化学测试技术 |
第3章 基于NaNi_(0.33)Li_(0.11)Ti_(0.56)O_2的对称型有机系钠离子电池 |
3.1 引言 |
3.2 Na_(0.67+3x)Ni_(0.33)Li_xTi_(0.67-x)O_2电极材料 |
3.2.1 实验部分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NaNi_(0.33)Li_(0.11)Ti_(0.56)O_2基对称型钠离子电池 |
3.3.1 工作原理 |
3.3.2 对称型钠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3.4 小结 |
第4章 三维碳结构复合NaTi_2(PO_4)_3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NaTi_2(PO_4)_3电极材料 |
4.2.1 实验部分 |
4.2.2 结果与讨论 |
4.3 NaTi_2(PO_4)_3与碳材料的复合结构设计 |
4.3.1 碳含量对NaTi_2(PO_4)_3的影响 |
4.3.2 NaTi_2(PO_4)_3/C三维复合结构设计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NaTi_2(PO_4)_3和活性炭的新型水系钠离子电容电池 |
5.1 引言 |
5.2 活性炭的活化与表征 |
5.2.1 实验部分 |
5.2.2 结果与讨论 |
5.3 AC/AC电容器与AC/NaTi_2(PO_4)_3电容电池 |
5.3.1 工作原理 |
5.3.2 AC/NaTi_2(PO_4)_3电容电池正负极配比的确定 |
5.3.3 AC/AC与AC/NaTi_2(PO_4)_3三电极测试 |
5.3.4 AC/AC与AC/NaTi_2(PO_4)_3循环和倍率性能 |
5.4 胶体电解质对AC/NaTi_2(PO_4)_3电池性能的影响 |
5.4.1 胶体电解质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 |
5.4.2 胶体与溶液的电化学行为对比 |
5.4.3 胶体电解质对AC/NaTi_2(PO_4)_3电池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6章 基于NaTi_2(PO_4)_3和LiFePO_4的新型水系混合离子电池 |
6.1 引言 |
6.2 橄榄石型结构LiFePO_4的制备与表征 |
6.2.1 实验部分 |
6.2.2 结果与讨论 |
6.3 NaTi_2(PO_4)_3在Na~+/Li~+混合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 |
6.4 LiFePO_4/NaTi_2(PO_4)_3混合离子电池的性能表征 |
6.4.1 工作原理 |
6.4.2 LiFePO_4/NaTi_2(PO_4)_3三电极测试 |
6.4.3 LiFePO_4/NaTi_2(PO_4)_3循环性能及衰减原因 |
6.4.4 LiFePO_4/NaTi_2(PO_4)_3倍率性能 |
6.5 小结 |
第7章 基于NaTi_2(PO_4)_3和Na_(2/3)Ni_(1/3)Mn_(2/3)O_2的水系钠离子电池 |
7.1 引言 |
7.2 层状材料Na_(2/3)Ni_xMn_(1-x)O_2的制备与表征 |
7.2.1 实验部分 |
7.2.2 结果与讨论 |
7.3 溶液中锂离子对Na_(2/3)Ni_(1/3)Mn_(2/3)O_2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
7.3.1 电极材料的XRD精修 |
7.3.2 电极材料的循环伏安分析 |
7.3.3 电极材料的充放电曲线分析 |
7.3.4 电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和交流阻抗分析 |
7.3.5 充放电前后电极材料的XRD分析 |
7.4 Na_(2/3)Ni_(1/3)Mn_(2/3)O_2/NaTi_2(PO_4)_3水系钠离子电池的性能表征 |
7.4.1 工作原理 |
7.4.2 Na_(2/3)Ni_(1/3)Mn_(2/3)O_2/NaTi_2(PO_4)_3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 |
7.5 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正极添加剂及隔板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中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铅酸蓄电池简介 |
1.1.1 铅酸蓄电池发展历史 |
1.1.2 铅酸蓄电池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1.1.3 铅酸蓄电池的特点与应用 |
1.1.4 铅酸蓄电池研究现状 |
1.2 铅酸蓄电池正极添加剂 |
1.2.1 铅酸蓄电池正极板 |
1.2.2 铅酸蓄电池正极添加剂分类 |
1.2.3 铅酸蓄电池正极添加剂对极板的影响 |
1.3 铅酸蓄电池隔板 |
1.3.1 铅酸蓄电池隔板的作用与特点 |
1.3.2 铅酸蓄电池隔板分类 |
1.3.3 铅枝晶短路与隔板 |
1.4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3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正极添加剂 |
2.1.1 实验电池 |
2.1.2 循环寿命测试 |
2.1.3 大电流放电测试 |
2.2 铅酸蓄电池隔板与铅枝晶短路 |
2.2.1 实验电池 |
2.2.2 循环寿命测试 |
2.2.3 电池分析 |
2.3 实验试剂 |
2.4 实验设备 |
第三章 铅酸蓄电池正极添加剂的研究 |
3.1 结果讨论 |
3.1.1 白炭黑正极添加剂 |
3.1.2 气相二氧化硅正极添加剂 |
3.1.3 稀土氧化镧正极添加剂 |
3.1.4 碳纤维正极添加剂 |
3.1.5 中空玻璃微球正极添加剂 |
3.1.6 电池性能 |
3.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铅酸蓄电池隔板与铅枝晶短路研究 |
4.1 结果讨论 |
4.1.1 循环寿命 |
4.1.2 失效分析 |
4.1.3 PE隔板分析 |
4.2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铝基板栅铅酸电池的制备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铅酸电池概述 |
1.2.1 铅酸电池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
1.2.2 铅酸电池的结构 |
1.2.3 铅酸电池的工作原理 |
1.2.4 铅酸电池的基本问题 |
1.2.5 新结构的铅酸电池 |
1.2.5.1 超级电池 |
1.2.5.2 卷绕式阀控密封铅蓄电池 |
1.2.5.3 双极性铅酸蓄电池 |
1.2.5.4 管式胶体蓄电池 |
1.3 铅酸电池添加剂的发展现状 |
1.3.1 正极添加剂 |
1.3.2 负极添加剂 |
1.3.3 电解液添加剂 |
1.4 铅酸电池极板制备方法 |
1.4.1 纳米材料技术 |
1.4.2 泡沫铅技术 |
1.4.3 铅碳电池技术 |
1.4.4 浸镀技术 |
1.4.5 其他改良铅酸电池极板技术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2 实验试剂和实验装置 |
2.1 主要实验药品 |
2.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实验中所用到的测试手段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3.2 场发射扫描电镜(SEM) |
2.3.3 能谱仪分析(EDS) |
2.3.4 金相分析 |
2.3.5 结合强度测试 |
2.3.6 金相显微镜测厚法 |
2.3.7 硬度测试 |
2.3.8 耐腐蚀性能测试 |
2.4 电池板栅结构设计 |
2.5 电镀实验 |
2.6 镀液的循环伏安测试 |
3 Al-Pb试件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内容 |
3.2.1 镀层制备 |
3.2.2 电镀铅实验中阳极的制备及预处理 |
3.2.3 电镀铅阴极的制备及预处理 |
3.2.4 电镀铅阴极的制备及处理 |
3.2.5 铅锡合金电镀液的配制 |
3.2.5.1 氨磺酸电镀液配方 |
3.2.5.2 氟硼酸盐电镀液的配方 |
3.3 电镀实验方案 |
4 铝合金镀层性能测试 |
4.1 引言 |
4.2 实验对象制备及结果讨论 |
4.2.1 镀层表观形貌 |
4.2.2 镀层的XRD和EDS |
4.2.3 镀层的结合强度测试 |
4.2.4 镀层的厚度测试 |
4.2.5 添加剂对镀液体系中镀层的影响 |
4.2.5.1 间苯二酚对氨基磺酸镀液体系镀层质量的影响 |
4.2.5.2 联苯三酚对氨基磺酸镀液体系镀层质量的影响 |
4.2.5.3 明胶对氟硼酸镀液体系镀层质量的影响 |
4.2.5.4 间苯二酚对氟硼酸镀液体系镀层质量的影响 |
4.2.6 镀层耐腐蚀性能测试 |
4.2.7 镀层的硬度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铅酸电池板栅的制作与测试 |
5.1 引言 |
5.2 循环伏安曲线 |
5.3 铝合金板栅的镀铅过程 |
5.4 电池的组装 |
5.5 本章小结 |
6 三种板栅组装的铅酸电池性能测试 |
6.1 引言 |
6.2 充放电循环测试 |
6.2.1 充电性能测试 |
6.2.2 放电性能测试 |
6.2.3 充放电循环寿命测试 |
6.3 铅酸电池相关指标 |
6.4 测试结果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
致谢 |
四、使用导电纤维复合材料的双极性电池(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功率高安全钠离子电池研究及失效分析[D]. 周权.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021
- [2]MXene仿生异质结构的可控制备及其钠/钾存储性能研究[D]. 曹峻鸣. 吉林大学, 2021(01)
- [3]《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材料与电化学》(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石俏杨. 广东工业大学, 2020
- [4]含氮有机电极材料在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研究[D]. 王海东.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1)
- [5]包覆协同掺杂改性和阴离子氧化还原调控对钠离子电池正极O3相层状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D]. 于洋.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6]用于汽车启停模式的铅炭储能器件的探索研究[D]. 郭家祥. 吉林大学, 2020(08)
- [7]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基板技术概述[J]. 曲伟捷,陈志雪,郑树国. 蓄电池, 2018(05)
- [8]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器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 张书明.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2018(01)
- [9]正极添加剂及隔板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中作用的研究[D]. 康翔. 福州大学, 2018(03)
- [10]基于铝基板栅铅酸电池的制备及研究[D]. 刘永飞. 西安工程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