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人事部、总政治部表彰1998年抗洪先进集体抗洪模范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人事部、总政治部表彰1998年抗洪先进集体抗洪模范

一、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 人事部 解放军总政治部表彰1998年抗洪先进集体和抗洪模范(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防汛抗旱》编辑部[1](2009)在《新中国防汛抗旱大事记(1990-2009)》文中研究指明1990年>>·2月15-18日,国家防总在哈尔滨市召开全国25个城市防洪经验交流会议,总结交流城市防洪建设的经验。会议强调"城市防洪建设要有较高标准,要统一规划,多功能,综合整治"、"城市防洪建设要和城市建设相结合,要防洪、排涝、排污结合。要坚持抗御洪水和美化市

石武英[2](2013)在《建国初期湖北省水灾与抗洪救灾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历来是一个多种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抗灾救灾成为中国历届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建国初期,在新旧政权交替,执政党面临执政资源相当匮乏的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连续发生了各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尤其是居于长江流域腹地的湖北省不仅面临着旧势力的破坏和千疮百孔的破败局面,而且还发生了严重的水旱灾害,特别是1954年,湖北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巨大洪灾。天灾人祸使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给新生政权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对此,省委省政府予以高度重视和关注,第一任湖北省委书记李先念说:“防汛抗灾是湖北天大的事。”省政府承担起组织领导防汛救灾的重任。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湖北省制定了一系列积极的方针政策和法令法规,新建了相关机构,初步形成了上下一贯的救灾体制;在这种举国体制下,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带领人民群众大力防灾、抗灾、救灾。他们组织全省民众加固堤坝、兴修水利、实施治理水患的综合举措;进行灾前防汛和灾后生产自救,对灾民进行紧急救助和妥善安置,领导、扶助他们开展农、副业生产,与严重的水灾作坚决的斗争;与此同时,党和政府全力动员全省人民,积极调动全省各阶层民众的积极性,使得灾区人民和非灾区人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全力协助政府抗灾救灾,加上全国其它兄弟省区的鼎力相助,使救灾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最终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政权的巩固。建国初期湖北省水灾救助积累了一些不同于以往历届政府的经验,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和缺陷。这些不足和缺陷正是今天防灾救灾工作所要吸取的教训。本文以建国初期湖北省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全省人民进行的防灾、抗灾、救灾工作为研究基点,以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变动为背景,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7年内湖北省应对自然灾害的实践和历史经验。由于历史时期的特殊性,湖北省抗洪救灾的实践和经验是在历次大水灾中逐步摸索和形成的,特别是在经历1954年的特大水灾后基本完善。7年间实际形成了举国上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全民动员的抗洪救灾局面。本文在总体研究取向上注意如下两点:首先,注意从抗灾救灾的具体方针、措施和实际效果中考察当时中国共产党应对自然灾害的实践和历史经验。其次,注意从抗灾救灾过程中考察党、国家与民众的互动关系。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建国初期湖北省党委和政府领导人民抗洪救灾的史实,还原历史原貌,促使当代的灾害史研究进一步深入,并通过抗灾救灾这一重大事件来看出新生政权在内忧外患,执政资源匮乏的社会转型背景下,如何积极应对灾害、整合社会、获得拥护、巩固政权,并为我国当前的抗灾救灾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苏玉堂[3](2004)在《建国以来我国行政奖励体系的演变》文中研究指明

尹传政[4](2013)在《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纵览建国以来优抚制度的发展历史,主要经历了这样几个发展阶段:确立时期、发展时期、停滞时期、完善时期。抗美援朝时期是当代中国优抚制度的确立时期。在总结革命战争实施的优抚制度基础上,1950年12月,内务部制定了《革命烈士家属革命军人家属优待暂行条例》、《革命残废军人优待抚恤暂行条例》等。自此,确立了国家的优抚法律体系,奠定了国家优抚制度的基础。当时,根据保家卫国的需要和实际的经济状况,国家对伤残军人、烈军属等采取了诸多优抚措施。在优待政策方面,国家在农村主要推行了以社会负担为主体的代耕制度,在城市主要实施了优待就业政策,同时还对烈军属在医疗费用、子女上学费用等方面予以优待。在抚恤方面,针对伤残军人的抚恤要求,国家提高了抚恤标准,完善了评残办法。在褒扬方面,国家给烈士追功授予,并举行各种悼念扫祭活动及修建烈士纪念建筑物等。此间的拥军优属活动丰富多样,包括节日间下发通知慰问、召开会议、座谈会及文艺汇演等;平日则经常动员有关人员给烈军属做家务、给志愿军写慰问信等。从抗美援朝到文革发生是优抚制度的发展时期。和平的建设环境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优抚制度进行了一些改变。在优待制度方面,代耕制度逐渐为优待劳动日所替代,而且实物补助作为一种优待辅助手段被推行。抚恤制度方面,国家再一次提高了伤残抚恤标准,同时为解决以前战争遗留的伤残问题,国家再次对伤残军人实施医疗费用的减免。褒扬政策方面,除了继续推行原来的做法之外,国家加强了烈士纪念建筑修建的监督管理,严禁乱建。文革时期,阶级斗争的声浪冲击了整个优抚工作,其主要表现为:优抚机构被撤销;优抚政策被废止;抚恤标准难以提高;优抚对象受到迫害等。但是一些做法仍被坚持了下来,比如,优待劳动日、定量补助等;拥军优属活动也一直开展,形式还比较多样。改革开放以后,优抚制度逐渐恢复,并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一系列新的优抚法规诞生。比如,国家先后颁布了《革命烈士褒扬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由此,原来的优抚政策更加制度化、法规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又先后颁布了《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保护办法》、《伤残抚恤管理暂行办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和《烈士褒扬条例》等。由此,优抚制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优待制度方面,农村的优待劳动日被优待金所取代;定期定量补助最终以定期抚恤的形式确定下来。抚恤制度方面,国家先后十三次提高伤残抚恤标准,进一步完善了评残条件。褒扬制度方面,国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完善了烈士评定条件,扩大了参评范围;其指导思想是既注重精神奖励又重视物质奖励。拥军优属方面,积极开展双拥活动,特别是设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奖励制度。综上所述,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到抗美援朝时期发展到一个高峰。从某个角度看,它成为促使军人形象改变的一种背后的重要支撑,传统的观念是“好男不当兵”,而在中共的领导下则变为社会中“最可爱的人”,人人争而为之。显然,它使中共在赢得人民支持和战争胜利方面起了无比重要的作用。和平时期,优抚制度则担当着支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它逐渐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韩颖[5](2011)在《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了其发展演变的深刻历史背景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启示。按照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阶段性,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救灾捐赠的发展演变分为三个时期: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时期(1979-1988年)、救灾捐赠的改革探索时期(1989-1999年)和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时期(2000年以来)。本文由导论、正文(四章)和结束语(第五章)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的选题意义、相关核心概念、研究现状、主要研究方法、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以及论文的基本框架结构。第一章,1949-1978年中国救灾捐赠工作回顾。通过已掌握的材料,对1949-1978年中国发生的自然灾害情况,以及党和政府开展的救灾捐赠活动进行归纳梳理,总结1949-1978年间中国救灾捐赠的特点。第二章,1979-1988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笔者认为,这一阶段救灾捐赠还处于初步恢复和摸索阶段,“左”的思想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依然存在。一方面,党和政府对救灾工作进行恢复、调整,开始尝试恢复国内救灾捐赠工作,但救灾捐赠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虽然中国开始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在救灾外援的接收、入境、运输、检验检疫、发放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些固定做法和规定,但对救灾外援的态度还比较保守、谨慎、出现犹豫反复,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将灾情、救灾和接受救灾外援与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混在一起考虑,还不够开放、理性和务实。第三章,1989-1999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探索和改革。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体制的转轨,救灾捐赠开始真正步入改革探索阶段。以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的成立、减灾被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救灾工作实行分级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民政部开始初步探索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和救灾对口支援模式,并逐步规范、完善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和制度规定,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颁布,标志着国家以法律形式对扶贫济困捐赠行为的肯定、保护、规范和鼓励,为救灾捐赠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奠定了救灾捐赠工作法制化的基础。第四章,2000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主要介绍了2000年后中国救灾捐赠在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国际救灾援助以及立法工作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笔者认为,经历了2003年防治“非典”、2008年初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4·14”玉树地震和“8·7”舟曲泥石流灾害等救灾捐赠实践,经常性社会捐助、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国际救灾援助及立法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救灾捐赠在组织、发动、接收、运输、分配、统计、信息公开、监督等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逐步规范、完善,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规范的运行模式,逐步确立了“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的救灾捐赠工作机制。结束语(第五章),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述评。分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取得的重大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经验启示。在对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考察过程中,本文着重对该课题研究的几个薄弱环节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系统考察了中国在对待国际救灾援助、经常性社会捐助、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和救灾捐赠立法等问题上的政策变化及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并总结其经验教训。

晋支文[6](1998)在《万众一心战洪魔──’98中国南北抗洪大写真》文中研究指明暴雨成灾,洪水肆虐。1998年,进入6月中旬以来,由于受静止峰及西南暖湿气流影响,我国江南大部分地区和其他沿长江地区暴雨频繁。据国家防总权威人士报告,从6月份起,长江流域出现3次持续大范围强降雨过程。第一次,是在6月12日至27日,江西、湖南、安徽等...

游志斌[7](2006)在《当代国际救灾体系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6年恰逢唐山大地震30周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0周年。虽然唐山大地震属于自然灾害,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属于人为技术灾害,但从对灾害的防范,到灾时的反应,再到灾后的救助,都存在着救灾反应迟钝、缺乏专业救灾设备、指挥调度混乱、灾害救助不及时等共同的问题和教训。时过境迁,印度洋海啸等灾害的教训却再次提醒人类,防灾救灾的意识亟待提高,防灾救灾的能力亟待加强,救灾体系亟待完善。 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灾害不仅包括自然灾害还包括人为灾害,一些世界大国都在总结自身的一些教训,以提高综合防灾救灾的能力。1995年日本阪神·淡路大地震后,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法令,以促进其救灾过程全系统的优化;“9·11”后,美国政府成立了国土安全办公室,随后又成立了国土安全部,将其负责救灾的主要部门联邦应急管理署归入旗下,以提高综合防灾救灾能力;2003年SARS之后,中国政府制定并颁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还调整和成立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应急办等单位,以增强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有利于提高各国防灾救灾的能力。目前,各国的救灾体系和各大洲的救灾组织活动,受灾种、经济发展程度、政治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可以在自身实际和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救灾体系的概况总结,对各国应急机制、救助机制的比较,分析救灾的应急处置和灾害救助的特点和好的经验;通过对各国的法律制度、组织结构和体系、科技保障、非政府组织等方面的比较,找出完善救灾体系的有效措施;通过对各大洲的救灾组织活动的比较,加强救灾中的国际合作和协作,对于世界各国和民众都有裨益。总之,需要通过总结教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密切协作,完善各国、各大洲乃至全球的救灾体系,促进世界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今后,国家救灾体系的建设需要注意综合风险管理,加强战略层面的全面考量,统一制定防灾救灾的国家战略规划,完善救灾的法律、法规、预案和机制,实现“灾后经验型”向“战略规划型”救灾体系转变;进一步推广防灾型社区和乡村的建设,加强公民救灾素质和意识的培养和锻炼,建立

鄂竟平[8](2008)在《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2008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汇报(摘要)》文中认为

滕朋[9](2007)在《从组织传播到大众传播 ——我国突发事件传播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现处于突发事件高发期,2003年SARS中的媒介表现,使得突发事件传播成为学术焦点。梳理我国突发事件报道的变迁可以看出,政府和媒介间的关系是重点所在。由于新闻体制与新闻价值观的影响,政府倾向将媒体的突发事件报道置于政治框架内,首要考虑的是宣传效益,因而对突发事件传播有着诸多限制。引入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概念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能够展现突发事件传播中政府与媒体之间复杂而又微妙的关系。本文中的组织传播被界定为突发事件信息在政府组织内的传播;而大众传播则被界定为突发事件信息借助大众媒介向社会公众的公开传播。在过去的几十年内,突发事件的传播有着明显从组织传播到大众传播过渡的趋势。某些突发事件中,新闻控制在减弱,新闻报道变得开放而透明,这是政治文明的体现与标志。从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概念出发解读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通过大量传播实践分析,可以发现在突发事件传播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之间有替换、部分取代、渗透三种关系。基于此,本研究建立5种突发事件传播模式以分析复杂的传播现象,包括:突发事件的组织传播模式;先组织传播、后大众传播的(依次)传播模式;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并行的(并行)传播模式;宣传主导传播模式;大众传播模式。其中组织传播模式是封闭的传播,政府缺少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换;大众传播模式强调的是媒介、政府与社会的信息互动,是一种理想传播状态;依次传播模式、并行传播模式、宣传主导传播模式则是位列两者间的过渡模式,体现了突发事件报道中组织属性与社会属性的消涨。从现实来看,将突发事件传播淡化政治框架,置入应急系统,是突发事件传播革新的必然方向,这需要大众媒介的推动,更重要的是政府的开明与开放。为使模式的构建更具科学性,本文有针对性地选取量化、质化的研究方法确保结论更具说服力。

吴健[10](2019)在《建国初期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研究(1949-1959)》文中提出1949年至1959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民众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爱国卫生运动。本文以安徽省为例,分析和探讨了安徽省在1949年至1959年间爱国卫生运动开展的全过程。全文以时间顺序进行论述,除了绪论和结语外,主要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分析了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兴起的背景。建国初期安徽省环境卫生状况恶劣,地方性传染病疫情严重,这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52年美国在朝鲜战场发动了细菌战。安徽省响应中共中央“反对细菌战争,保家卫国”的号召,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第二章,介绍了安徽省1949年至1959年爱国卫生运动的具体开展过程。这一时期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55年,以改善环境卫生,消灭病媒虫兽为主要内容;第二阶段从1956年到1959年,以开展除“四害”讲卫生运动为主要内容。在爱国卫生运动期间安徽省依照中央指示,在各级行政机关中设立爱国卫生运动领导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卫生宣传,充分动员安徽各界群众参与其中,使安徽省的爱国卫生工作由卫生突击逐步转入了经常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第三章,总结了安徽省1949至1959年爱国卫生运动的成就及经验教训。经过建国初十年的爱国卫生运动,安徽省城乡环境面貌得到极大改善,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和旧风俗被破除,地方性传染病大大减少,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安徽省这一时期爱国卫生运动的成功经验主要是领导干部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动群众,健全卫生制度,保证卫生经常化;爱国卫生还要密切结合日常生产,同时注意发掘群众智慧,重视方法创新。但是这一时期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在开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区域、城乡之间运动开展不平衡,形式主义盛行,某些成绩数据造假,缺乏科学指导等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反思和借鉴。

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 人事部 解放军总政治部表彰1998年抗洪先进集体和抗洪模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 人事部 解放军总政治部表彰1998年抗洪先进集体和抗洪模范(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防汛抗旱大事记(1990-2009)(论文提纲范文)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建国初期湖北省水灾与抗洪救灾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局限及提升空间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建国初期湖北省严重的水灾灾情和成因
    一、建国初期湖北省政权的建立和行政区划
        (一) 湖北省政府的成立
        (二) 省属地方行政区划概况
        (三) 新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状况
    二、建国初期湖北省严重的水灾灾情
        (一) 全国的水灾灾情
        (二) 湖北省严重的水灾灾情
    三、灾情成因
        (一) 地理因素
        (二) 历史原因
        (三) 战争因素
第二章 建国初期湖北省救灾体制的初步建立
    一、湖北省防汛救灾的方针政策
        (一) 防汛方针
        (二) 救灾方针
    二、防汛救灾机构的新建
        (一) 救灾机构的新建
        (二) 防汛机构的新建
    三、防汛救灾法律制度的建立和执行
第三章 建国初期湖北省的抗洪抢险工作
    一、荆江分洪工程的修建
        (一) 修建原因
        (二) 规划述略
        (三) 工程实施
        (四) 工程完成的重大意义
        (五) 工程运用及效益
    二、1949年至1953年的抗洪抢险情况
        (一) 1949年的抗洪抢险概况
        (二) 1950年防汛情况
        (三) 1952年防汛情况
    三、1954年抗洪抢险情况
        (一) 组织动员
        (二) 查堤防汛、加固培修堤防
        (三) 采取紧急分洪,牺牲局部保全局
    四、1955—1956年的抗洪抢险情况
        (一) 1955年的抗洪抢险情况
        (二) 1956年的抗洪抢险情况
第四章 建国初期湖北省的救灾工作
    一、抢救与安置灾民
        (一) 抢救灾民
        (二) 转移灾民
    二、实施临灾救济
        (一) 粮款紧急赈济
        (二) 以工代赈,进行修堤
        (三) 对灾民实行医疗救助
    三、组织灾民生产自救
        (一) 通过减租减息运动促进灾民生产自救
        (二) 发放农贷扶助,支援灾区生产
        (三) 通过互助合作运动促进灾民生产救灾
        (四) 大力发展副业和手工业生产,依靠供销合作社收购和推销
第五章 人民军队是抢险救灾的主力军
    一、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二、参加抗洪抢险
    三、捐献款物救济灾民
第六章 社会力量和人民群众对救灾工作的响应和推动
    一、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救灾动员
        (一) 召开各类会议
        (二) 通过报纸媒介等进行舆论宣传
        (三) 组建宣传网,设立宣传员和报告员,进行面对面宣传
    二、灾区群众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 积极参加防汛抢险
        (二) 节约渡荒与开展社会互济互助
        (三) 自力更生,生产自救
    三、非灾区人民的大力支援
        (一) 人力支援
        (二) 物力支援
        (三) 社会捐助
        (四) 热情接待和安置灾民
    四、红十字会对灾区人民的援助
第七章 建国初期湖北省抗洪救灾的成就与经验
    一、抗洪救灾工作的成就
        (一) 稳定了社会秩序,增强了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二) 缓解了灾情,为农副业生产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 为农村基层政权的改造奠定了基础
        (四) 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凸显了全国人民团结互助的精神
    二、历史经验
        (一) 党政军一体化的高度集中的举国机制是救灾工作的重要特点
        (二) 充分发动群众与坚决依靠群众是生产救灾成功的内在动力
        (三) 贯彻“有备无患,防重于治”的精神是战胜洪水的前提
    三、防汛救灾中的失误与偏差
        (一) 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存在问题
        (二) 政府对救灾款物的管理存在欠缺,对赈灾腐败现象缺乏监管机制
        (三) 救灾的社会化程度过低,政府是救灾的主体,其他力量发挥不够
结语
参引文献
后记

(4)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关于选题的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的难点、重点和创新点
    四 研究的范围和思路
    五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优抚制度的确立(1950—1953 年)
    第一节 国家和社会的优待
        一 农村代耕与城市就业
        二 “提高烈、军属社会地位”
        三 全方位的物质优待
    第二节 助伤抚亡
        一 抚恤体系建立
        二 救助伤残
        三 安抚亡灵
    第三节 褒扬英烈
        一 条例与政策
        二 各种活动
    第四节 拥军优属运动
        一 全民参与
        二 “帮助军属解决困难”
        三 赴朝前线慰问
        四 保障与实施
第二章 优抚制度的巩固与发展(1954 年—1966 年)
    第一节 社会优待的变化
        一 政策和机构的调整
        二 优待劳动日和就业
        三 国家补助办法
    第二节 关爱伤亡
        一 抚恤政策
        二 伤残待遇
        三 抚恤金的不同标准
    第三节 铭记先烈
        一 纪念活动
        二 纪念建筑物的修建与保护
        三 追认授誉
    第四节 社会动员
        一 节日慰问
        二 评选模范
        三 组建机构和团体
第三章 优抚制度的破坏与维持(1966 年—1976 年)
    第一节 动荡中的停滞
        一 优抚机构受到全面冲击
        二 优待、抚恤和褒扬的倒退
    第二节 困境中的坚持
        一 优待的实施
        二 抚恤、褒恤的做法
    第三节 “向解放军学习”
        一 节日动员
        二 日常宣传
第四章 优抚制度的恢复与革新(1977 年—1995 年)
    第一节 重建优待体系
        一 优待工作的规范
        二 优待金发放
        三 定期定量补助
        四 优待形式的多样化
    第二节 尊重生命
        一 伤残评定及相关待遇
        二 牺牲和病故的全面褒恤
    第三节 褒扬立法
        一 永久纪念
        二 法规条例
        三 烈士评定工作的发展
    第四节 给军与属送温暖
        一 节日与日常
        二 保障与规范
第五章 优抚制度完善与发展
    第一节 优待工作的大幅改善
        一 优待金的筹集与变化
        二 定期定量补助的提高
        三 物质优待的丰富
    第二节 抚恤的全面提高
        一 伤残人的生活
        二 死亡者的补偿
    第三节 褒扬的新趋向
        一 内容与形式
        二 褒扬金制度
    第四节 双拥活动
        一 与时俱进
        二 双拥建设
结语
    一 社会影响
    二 基本经验
    三 问题与解决
参考文献
后记

(5)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 1949-1978年中国救灾捐赠回顾
    第一节 1949-1978年的自然灾害状况
        一、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二、党对自然灾害认识的变化
        三、初步提出救灾工作方针
    第二节 1949-1978年的救灾捐赠活动
        一、“一碗米”、“一两米”等一系列节约捐输救灾运动
        二、社会募集救济款物
        三、群众互助互济
    第三节 1949-1978年救灾捐赠评析
        一、以生产自救自助为主,有限开展救灾捐赠
        二、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灾民以有力支持
        三、强调国内互助,排斥救灾外援
        四、募捐活动具有一定的零散性、偶然性、被动性
        五、救灾捐赠具体政策较笼统,缺乏规范性
    小结
第二章 1979-1988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
    第一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救灾工作的调整
        一、重新明确民政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
        二、调整救灾工作方针
        三、科学认识自然灾害
        四、开展救灾理论研究
    第二节 国内救灾捐赠的初步恢复
        一、救灾与扶贫相结合的新思路
        二、救灾与扶贫募捐工作的初步实践
    第三节 对待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调整和反复
        一、首次被动接受救灾外援
        二、缩紧外援口径,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出现反复
        三、通过联合国救灾署向国际社会提出救灾援助要求
        四、规范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口径
    小结
第三章 1989-1999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探索和改革
    第一节 1989-1999年救灾捐赠改革探索的背景
        一、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成立
        二、减灾被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三、救灾工作实行分级管理体制改革
    第二节 经常性社会捐助的初步探索
        一、经常性社会捐助的源起
        二、初步探索和实践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
    第三节 救灾对口支援模式的探索和建立
        一、对口支援政策溯源
        二、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探索和实践
    第四节 国际救灾援助政策的逐步确立和完善
        一、明确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立场
        二、逐步完善国际救灾援助相关规定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颁布实施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制定的背景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关于救灾捐赠的规定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
    小结
第四章 2000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
    第一节 救灾捐赠面临机遇和挑战
        一、“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
        二、国家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实现小康
        三、救灾工作方针的新变化
        四、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第二节 2000年以来救灾捐赠典型案例
        一、2003年防治非典型肺炎捐赠活动
        二、2008年初应对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捐赠活动
        三、“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活动
        四、2010 年玉树“4·14”地震和“8·7”舟曲泥石流灾害捐赠活动
    第三节 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的形成和创新
        一、加快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
        二、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的创新模式——“慈善超市”
        三、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的正式形成
    第四节 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调整和发展
        一、适时调整救灾捐赠对口支援方案
        二、“5·12”汶川地震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重大发展
    第五节 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的探索和实践
        一、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二、救灾捐赠工作规程的制定和应急机制的完善
    第六节 救灾捐赠激励机制的探索和建立
        一、表彰奖励
        二、税收激励
    第七节 参与国际救灾援助的新变化
        一、主动、规范、多元接受国际救灾援助
        二、积极开展印度洋海啸等对外救灾援助
        三、多渠道、多层次参与国际救灾减灾交流合作
    第八节 救灾捐赠立法进程加快
        一、出台《救灾捐赠管理暂行办法》
        二、修订、颁布《救灾捐赠管理办法》
        三、制定一系列指导救灾捐赠的政策规章
    小结
第五章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基本评价
    第一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的成就
        一、救灾捐赠规范化、制度化显着加强
        二、救灾捐赠法制化取得初步成效
        三、救灾捐赠社会化逐步形成
        四、救灾捐赠对外开放不断深入
        五、救灾捐赠内容、渠道不断拓宽
        六、救灾捐赠规模、水平快速增长
        七、救灾捐赠社会效果凸显
    第二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层次低,法律体系不完备
        二、政府行政干预功能过强,非政府组织参与不够
        三、对救灾捐赠的优惠政策和鼓励力度不足
        四、募捐主体与受赠主体存在混淆
        五、救灾捐赠信息公开缺乏规范性
        六、救灾捐赠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到位
    第三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发展演进的经验启示
        一、完善救灾捐赠法律体系,以法制化推动救灾捐赠的科学发展
        二、扩大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继续推进救灾捐赠社会化
        三、完善救灾捐赠激励措施,提升公众捐赠热情
        四、明确募捐主体资格,理顺政府角色,促进中国公民社会建设
        五、规范救灾捐赠信息公开披露机制
        六、建立一体化监管网络,推进捐赠文明
        七、加强社会主义慈善捐赠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后记

(7)当代国际救灾体系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研究当代国际救灾体系的背景和意义
    二、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与评析
    三、研究流程和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研究重点、结构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救灾体系概论及中国救灾体系
    第一节 救灾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一、灾害概念的内涵和定义
        二、救灾的概念和当代救灾体系
    第二节 当代中国救灾体系概述
        一、中国的灾害现况简介
        二、当前的中国救灾体系
    第三节 中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制探讨
        一、中央层级应急机制
        二、省、市、自治区应急机制(以北京市为例)
        三、地、市、州、区一级的应急组织
    第四节 中国灾害救助管理
        一、灾害救助预案体系
        二、国家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系统
        三、灾害救助的物资储备和装备
        四、灾害救助的应急响应系统
        五、灾后救助的主要措施
        六、非政府组织与灾害救助
第二章 美国救灾体系
    第一节 救灾概况
        一、联邦政府对“灾害”的界定
        二、主要灾害的种类
        三、救灾的主要法律、法规
        四、救灾的主要管理机构和组织体系
    第二节 美国灾害应急管理机制
        一、宣告程序
        二、联邦层级的应急管理与设施
        三、美国联邦应急营救行动步骤
    第三节 美国灾害救助管理机制
        一、联邦政府灾害救助管理的发展历程
        二、美国总统在灾害救助管理中的作用
        三、联邦政府灾害救助计划的工作程序与内涵
        四、地方政府的灾害救助机制──以加州为例
        五、结语
    第四节 城市应急救援和“防灾型社区”
        一、城市应急救援机制
        二、建设“防灾型社区”
第三章 日本救灾体系
    第一节 救灾概况
        一、日本灾害概况及法律制度介绍
        二、救灾的管理机构和组织体系
    第二节 日本灾害应急管理机制
        一、灾时应急
        二、消防、警察、自卫队间的紧密协调和分工合作
        三、灾害现场的医疗应急处置
        四、应急的信息、通信体制与规划
        五、针对国外大规模灾害的应急救援
    第三节 日本灾害救助管理机制
        一、灾害救助管理的基本制度
        二、日本灾害救助管理的内容
        三、救灾的相关财政和金融问题
        四、阪神·淡路大地震对日本救灾体系的影响
第四章 俄罗斯救灾体系
    第一节 救灾概况
        一、俄罗斯灾害的概况
        二、救灾的法律制度
        三、救灾的管理机构和组织体系
    第二节 俄罗斯灾害应急管理机制
        一、俄罗斯灾害处理模式
        二、俄罗斯灾害应急管理机制
    第三节 俄罗斯的灾害科学研究和民防
        一、俄罗斯的救灾科研单位
        二、民防与救灾
        三、俄罗斯救灾案例分析─以莫斯科地铁爆炸事件为例
第五章 澳大利亚救灾体系
    第一节 澳大利亚灾害应急管理机制
        一、灾害概况
        二、澳大利亚灾害管理的原则和组织机构
        三、澳大利亚防救灾技术系统
    第二节 澳大利亚的地方灾害管理
        一、澳大利亚地方救灾管理原则
        二、地方救灾机制──以昆士兰为例
        三、澳大利亚首都区域(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简称 ACT)防救灾
第六章 跨国救灾组织及救灾活动的国际合作
    第一节 国际区域层次的救灾组织及活动简介
        一、欧洲地区的主要救灾组织及活动简介
        二、亚洲地区的主要救灾组织及活动简介
        三、美洲地区的主要救灾组织及活动简介
        四、非洲地区的主要救灾组织及活动简介
    第二节 联合国框架下的救灾组织及活动
        一、从“国际减灾十年”到“国际减灾战略”
        二、联合国框架下的救灾机构
        三、非政府组织
第七章 救灾体系的国际比较与分析
    第一节 中国与其它国家救灾机制比较与分析
        一、救灾法律制度的比较
        二、救灾组织机构比较
        三、救灾应急机制比较
        四、灾后救助机制比较
        五、救灾科技保障比较
        六、非政府组织参与方面比较
    第二节 世界各大洲的救灾活动比较
        一、欧洲地区救灾活动的特点
        二、亚洲地区救灾活动的特点
        三、非洲地区救灾活动的特点
        四、美洲地区救灾活动的特点
第八章 完善中国的救灾体系
    第一节 由“灾后经验型”向“战略规划型”救灾体系转变
        一、灾后经验型的救灾体系
        二、战略规划型的救灾体系内涵和特点
        三、关于建设“战略规划型”救灾体系的几点建议
    第二节 由“分割粗放型”向“共享集约型”救灾体系转变
        一、分割粗放型的救灾体系存在的问题
        二、共享集约型的救灾体系的内涵和特点
        三、关于建设共享集约型救灾体系的几点建议
    第三节 由“环节断裂型”向“全流程控制型”救灾体系转变
        一、环节断裂型救灾体系存在的问题
        二、全流程控制型的救灾体系的特点及要求
        三、关于建设全流程控制型的救灾体系的几点建议
    第四节 由“政府包办型”向“全民参与型”救灾体系转变
        一、政府包办型的救灾体系存在的问题
        二、建设全民参与型救灾体系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关于建设全民参与型的救灾体系的几点建议
    第五节 由“区域封闭型”向“国际合作型”救灾体系转变
        一、亚洲地区救灾组织活动的发展现状
        二、关于建设国际合作型的救灾体系的几点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1 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和主要业务
    附录 1.2 部分国家部委的救灾职能
    附录 2.1 ICS部门简介和主要作用
    附录 2.2 ICS的观念和原则
    附录 3 清华大学应急管理基地在线调查的样本基准
    附录 4 防灾、整备、复原阶段救灾资源登记
    附录 5 与中国救灾体系相关的部分法规法条
    附录 6 非洲自然灾害分析图
    附录 7.1 基本情况介绍
    附录 7.2 8小时前后空气中有害物容许浓度标准
    附录 7.3 污水注入地下水体标准
    附录 8 通州区果园西社区居委会下辖11个小区的社区安全的调查报告
后记

(9)从组织传播到大众传播 ——我国突发事件传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动机
        1.1.1 社会现实:突发事件高发
        1.1.2 新闻实践:突发事件报道争议
    1.2 文献综述
        1.2.1 突发事件中的媒介作用
        1.2.2 我国突发事件报道特点
        1.2.3 文献评价
    1.3 理论框架与研究问题
        1.3.1 理论框架
        1.3.2 研究重点
        1.3.3 逻辑结构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
        1.4.2 个案研究
        1.4.3 内容分析
        1.4.4 新闻框架分析
    1.5 难点与创新
        1.5.1 本文难点
        1.5.2 本文创新
2 我国突发事件传播的开放过程
    2.1 突发事件报道的演化
        2.1.1 1948 年:灾害报道不能客观主义
        2.1.2 1950 年:救灾应即转入成绩与经验报道
        2.1.3 1989 年:突发事件报道的有限度开放
        2.1.4 1994 年:突发事件报道要注重效果
        2.1.5 2003 年:突发事件报道与应急管理
    2.2 突发事件报道的复杂性
        2.2.1 突发事件类型间开放度不均衡
        2.2.2 突发事件报道的偶发性
        2.2.3 突发事件报道开放的时滞性
    2.3 突发事件的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
        2.3.1 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
        2.3.2 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与我国新闻业
        2.3.3 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与突发事件报道
    2.4 突发事件传播开放的阻碍因素
        2.4.1 我国政治体制的二元特征
        2.4.2 新闻政策及实践的影响
3 突发事件的组织传播模式
    3.1 “组织传播模式”界定
        3.1.1 组织传播模式概念
        3.1.2 组织传播模式的渠道
        3.1.3 组织传播模式的特点
        3.1.4 革命斗争思维:组织传播模式理论基础
    3.2 个案研究:1959 年信阳饥荒的信息传播
        3.2.1 信阳旱灾与饥荒
        3.2.2 信阳旱灾的公开报道
        3.2.3 信阳饥荒的传播
    3.3 组织传播:突破组织壁垒
        3.3.1 组织传播的条块分割
        3.3.2 从组织传播到“组织不传播”
        3.3.3 大众媒介参与破除组织传播壁垒
4 突发事件的依次传播模式
    4.1 “依次传播模式”界定
        4.1.1 依次传播模式概念
        4.1.2 时宜性:依次传播的理论基础
    4.2 矿难报道十年研究(1995—2005)
        4.2.1 矿难报道的量化分析
        4.2.2 从生产安全到矿难:十年矿难报道变迁的总结
    4.3 依次传播:完结式报道应该完结
        4.3.1 时宜性的正反经验
        4.3.2 依次传播的转换功能
        4.3.3 依次报道模式弊端所在
5 突发事件的并行传播模式
    5.1 “并行传播模式”界定
        5.1.1 并行传播模式概念
        5.1.2 内紧外松
        5.1.3 内外有别
    5.2 从甲肝到禽流感:疫情报道分析
        5.2.1 甲肝报道量及时间分布
        5.2.2 甲肝、SARS 与禽流感报道比较
        5.2.3 并行传播有悖于疫情应急处理
    5.3 并行传播引发社会危机
        5.3.1 信息落差引发社会流言
        5.3.2 新闻扩散J 曲线与并行传播
        5.3.3 哈尔滨水污染事件的并行传播
6 突发事件宣传主导传播模式
    6.1 “宣传主导传播模式”界定
        6.1.1 宣传主导传播模式界定
        6.1.2 宣传主导模式的演化过程
    6.2 抗洪救灾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
        6.2.1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6.2.2 三次抗洪救灾报道量化统计
        6.2.3 抗洪救灾中的新闻主角与新闻主题搭配
        6.2.4 抗洪救灾中的新闻框架
    6.3 新闻框架的运用:危险如何宣传
        6.3.1 危险框架转化为中立框架
        6.3.2 危险框架转化为安全框架
        6.3.3 新闻框架与主题先行
7 突发事件的大众传播模式
    7.1 “大众传播模式”界定
        7.1.1 大众传播模式概念
        7.1.2 媒体应急报道适应突发事件规律
        7.1.3 媒体应急报道评价适用信息标准
        7.1.4 媒体应急报道管理须置于法律框架内
    7.2 大众传播模式下群体性事件报道
        7.2.1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概念
        7.2.2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传播学解读
        7.2.3 媒体的介入式传播
    7.3 大众传播模式实现的外部环境
        7.3.1 民主进程:政治文明与传播文明
        7.3.2 全球化:共时与协作
        7.3.3 科技发展:突发事件传播优化的可行与必行
8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课题
后记

(10)建国初期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研究(1949-195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思路、创新点与不足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三)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兴起的背景
    第一节 新中国国防建设的需要
        一、抗美援朝期间美国细菌战的扩大
        二、安徽省反对细菌战争、保家卫国
    第二节 安徽省经济建设的需要
        一、建国前期安徽省落后的经济状况
        二、建国前期安徽省恶劣的卫生状况
第二章 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
    第一节 改善环境卫生,消灭病媒虫兽(1949-1955年)
        一、机构的建立
        二、运动的开展
        (一) 宣传动员群众
        (二) 城市居民区的爱国卫生运动
        (三) 农村居民区的爱国卫生运动
        (四) 厂矿和企业商户中的爱国卫生运动
        (五) 治淮水利工地和抗洪救灾前线的爱国卫生运动
        (六) 饭店、旅馆等公共服务行业的爱国卫生运动
        (七) 学校中的爱国卫生运动
    第二节 除“四害”,讲卫生(1956-1959年)
        一、机构的建立
        二、运动的开展
        (一) 宣传动员群众
        (二) 以卫生突击为主要形式的除“四害”讲卫生运动(1956年)
        (三) 逐步转入经常化的除“四害”讲卫生运动(1957年)
        (四) “大跃进”风潮下的除“四害”讲卫生运动(1958-1959年)
第三章 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的成就及经验教训
    第一节 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的主要成就
        一、破除迷信、移风易俗
        二、改善了城乡的环境卫生面貌
        三、减少和消灭了地方病
        四、增加积肥,促进生产
    第二节 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的成功经验
        一、领导重视、干部带头
        二、充分发动群众,使运动全民化
        三、健全卫生制度,保证卫生经常化
        四、从生产出发,密切结合生产
        五、发掘群众智慧,重视方法创新
    第三节 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的不足之处
        一、区域、城乡之间运动开展不平衡
        二、形式主义盛行,甚至出现数据造假的情况
        三、运动缺乏科学指导,容易造成意外事故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 人事部 解放军总政治部表彰1998年抗洪先进集体和抗洪模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防汛抗旱大事记(1990-2009)[J]. 《中国防汛抗旱》编辑部. 中国防汛抗旱, 2009(S1)
  • [2]建国初期湖北省水灾与抗洪救灾研究(1949-1956)[D]. 石武英.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3]建国以来我国行政奖励体系的演变[J]. 苏玉堂. 北京党史, 2004(02)
  • [4]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研究[D]. 尹传政.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5]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D]. 韩颖.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6]万众一心战洪魔──’98中国南北抗洪大写真[J]. 晋支文. 支部建设, 1998(09)
  • [7]当代国际救灾体系比较研究[D]. 游志斌. 中共中央党校, 2006(01)
  • [8]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2008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汇报(摘要)[J]. 鄂竟平. 中国防汛抗旱, 2008(03)
  • [9]从组织传播到大众传播 ——我国突发事件传播模式研究[D]. 滕朋.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10]建国初期安徽省爱国卫生运动研究(1949-1959)[D]. 吴健. 安徽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人事部、总政治部表彰1998年抗洪先进集体抗洪模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