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文理科都应开设科学史课程(论文文献综述)
何彬,马文[1](2021)在《日本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学科构建及其反思》文中提出日本《社会教育法》把博物馆定性为教育机构,《博物馆法》规定博物馆的正式职员需要有"学艺员"国家资格。日本高校设置几十年的"学艺员资格"课程,构建了文化财(文化遗产)专业的基础。概览日本文化财学科从构建本科教育到更高层次人才教育的变迁,为构建我国高校非遗教育提供参照和反思。非遗教育课程构建的多学科化、高层次化是一种倾向和社会需求。
马小彦[2](2021)在《通识教育模式建立过程中的高校组织变革研究 ——以台湾中原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朱鸿亮[3](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立足文化强国,围绕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思想、新表述、新论断,也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当前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拓展的情况下,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整体化研究,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狭义上把文化界定为“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生成的,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物质产品中包含的精神因素,去除其中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从这一基本概念出发,首先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内容体系,接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性研究。就内涵的拓展性研究来说,包括文化源流论一章,讨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关系,并辨析了三者之间传承转化的关系,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意识形态主导论一章,详尽讨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的主导性问题,本章的特色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整合进意识形态主导性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从外延的拓展性研究来说,主要包括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分论一章,这是对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涉及的文化各领域、各方面的专门而集中的考察,意在努力呈现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关于文化的理论观点的丰富细节,也为下一步的分析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建设内涵与外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化自信论一章,研究了自信问题的由来、自信的必要性和依据、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无论意识形态工作抑或价值观践行、传承传统文化抑或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前提,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主观条件;而文化建设论一章,从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实践基础;文化交往论一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他国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交往,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客观条件,也是提升中华文化话语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作为本文理论研究的重要结论,首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总结概括。其次,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有七:以人民为中心、明确的问题导向、鲜明的实践指向、强调创新引领文化发展、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工作、把人才建设放到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再次,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创造性论述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等六大方面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最后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结束全篇。
刘田影[4](2021)在《我国高中阶段语文教育科学传播的要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传播是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高中阶段语文教育是其中一个阶段。现有的传播要素存在着传播主体科学素质不足、传播内容安排不合理、传播渠道不完善以及受众对传播内容重视不足等问题。本研究立足科学传播的角度去审视高中阶段语文教育,论文主体内容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梳理了科学传播和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分析了高中阶段语文教育为传播途径的科学传播研究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了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选题意义和创新与特色。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明确了科学传播要素的相关概念、科学传播要素的组成并确定了本研究所采用的模型。第二部分是基于科学传播四个要素(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以及传播受众)来分析高中阶段语文教育中科学传播现实情况。首先以语文课本文章作者作为第一传播主体,并以教师作为中介传播主体分析传播主体这一要素的现状;其次,以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为对象,分析整理高中阶段语文教育的具体传播内容;再次,以教材、多媒体应用、实践为对象分析了传播渠道。最后,分析了学生为对象研究高中阶段语文教育传播受众对科学传播内容的兴趣以及传播受众所具备的传播知识。同时,基于贝罗传播理论的模型中影响传播要素的因素对各个要素分析并评价。第三部分基于第二部分的分析,对高中阶段语文教育的科学传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高中阶段语文教育的科学传播虽体现广泛,但是其中存在问题。首先,教师这一传播主体存在传播态度不积极、知识储备不足以及社会背景与传播内容不匹配等问题;其次,科学传播内容结构安排不合理以及内容单薄;再次是传播渠道中视觉渠道安排不合理,对于听觉、嗅觉、触觉以及味觉渠道不重视;最后,学生作为传播传播受众传播态度不积极,并且不具备与教材中传播内容相匹配的知识水平。第四部分基于以上问题针对性提出了要素提升的简明对策,以期高中阶段语文教育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研究不足以及进行了未来规划。
赵飞虎[5](2021)在《HPM视角下对数及对数函数的教学行动研究》文中认为对数及对数函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继指数及指数函数之后全新且重要的数学概念和函数模型,在实际生活以及数学学习中应用极其广泛。新课程改革非常注重数学文化在教学中的价值,并且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已然成为当今数学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开发完整的数学史融入对数及对数函数教学案例,不仅能为HPM领域增砖添瓦,还能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主体采用行动研究法,将数学史融入对数及对数函数教学之中,通过问卷法、访谈法以及课堂观察等研究方法,研究HPM视角下进行对数及对数函数教学对学生三维目标的影响,并以此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意见或建议。经过研究可以得到以下两点结论:1.对学生而言:HPM视角下进行的对数及对数函数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认知方面的理解,激发学生兴趣,强化概念领会,开拓学生视野,防止学生产生“对数概念源于指数”的错误观念,更在情感态度方面有突出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2.对教师而言:有效利用对数表,让学生体会对数简化大数据运算之趣,深化概念的辨析;选择丰富的数学史料,让学生感悟数学之魅,拓展对数的认识;给予充足探究对数函数的空间,让学生感受函数的变化之美,强化函数性质的理解。
哈斯塔娜[6](2021)在《齐鲁大学王锡恩的科学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民初近代科学的传入,是近代科学发展史上关键因素之一。教会大学是当时科学传入的机构,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教会大学——齐鲁大学,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形式,对我国的教育模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齐鲁大学是设立有天文算学专业的学校,其历史悠久,担任其系主任的王锡恩,是当时所有系中仅有的一名中国人。主任王锡恩率先在此学校举办天文教学,为天文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功绩不可抹杀。他还是着名的数学家、天文家,功绩显着。王锡恩是一位淡泊名利、为人低调、融会贯通的科学家,培养出了一大批天文算学家和数学家。本文拟对齐鲁大学王锡恩的科学工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他在天文算学、科学管理、数学、物理等方面的贡献。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第二章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王锡恩的生平、他与齐鲁大学天文算学系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认为:王锡恩傲视同侪的成就为旧中国几乎是一张白纸的现代天文学教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创立的齐鲁大学天文算学系,在当时是个时代罕见的教育机构。对中国近现代天文教育方面的贡献并不是其他天文学家所能比拟的。纵观一生,他是民国时期为数不多的有建树的天文教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对近代西方科技的传播有一定意义。第三章主要从系科管理和人才培养两大方面,分析王锡恩的科学管理工作。在课程建设方面,积极引进西方的新科学。还根据中国当时的社会情况,调整教学重点,配有水平较高的老师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术交流,对学生要求严格。最终培养出许多优秀的人才,如赵却民、苗永瑞、程廷芳等。第四章系统地对王锡恩科学研究进行梳理,并对其在数学、天文、物理着作的相关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发现王锡恩是我国早期从事绘图日食算法的天文学家,代表着作《实用天文学》,这本书为当今人们研究天文学相关知识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价值。在数学方面,对认识数学从传统到现代,有一定的意义。他在数学方面撰写的《勾股演代》和《最新图解三角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另外,在物理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编写《无线电原理》,此书内容丰富、定价低廉、购买容易,对无线电的相关理论知识描述得淋漓尽致,很受当时学生的欢迎。第五章为结语部分。发现王锡恩是中国一位很出色的天文和数学家。他在培养学生时,还吸收国外大学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探索,在课程设置、考试制度、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案例,也对当时的社会思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郝嘉月[7](2021)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研究》文中认为目前,中国开启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根基,高水平的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成为我国高校的必然选择。伴随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转向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学生体验在本科教育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世界各国高校纷纷将学生体验嵌入本科教育的战略规划之中,围绕学生体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以优化本科教育的决策与管理。面对国家高等教育综合变革与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如何将学生体验与本科教育高效整合,推动高校基于学生体验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我国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为美国公立大学的旗舰,自21世纪以来,将美国本科教育改革的外部挑战转化为校内发展契机,基于学生体验对本科教育进行系统变革,实现了自身对一流本科教育的卓越办学承诺。本研究以一般系统理论、戴明环理论和院校影响理论为支撑,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流本科教育分为战略规划阶段、重点建设阶段、问责评估阶段与改进提升阶段,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其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进行系统探究。首先,回顾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本科教育改革的历史进程,从外部推动因素、理论基础因素以及内部发展因素三方面,归纳其本科教育建设聚焦学生体验的动因;其次,梳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学生体验为核心的战略规划,探究其中关于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价值取向与战略重点;再次,从本科教育的招生选拔、学位项目、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归纳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聚焦学生体验的特色化教育举措,探究其为优化学生体验而创设的学生支持机制、教师发展机制、问责评估机制与调查研究机制。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经验,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型、制定本科教育战略规划、推动跨学科教育发展、提升服务与管理机制、开展常态化教育质量评估、强化院校研究工作、营造多元包容校园文化七个方面,为我国高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提供启发与借鉴。
王枭[8](2021)在《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观念史考察》文中提出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是怎样形成的?这是现代教学研究首要回答的问题。如果知道了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形成路径,那么就可以知道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是什么。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是现代中国教学研究的起点,其研究价值不言而喻。近代中国教学观念以中国传统教学观念为起点,中西方文化碰撞为其提供了驱动力、近代中国社会的物质基础和教育诉求为提供了发展要求,在驱动力和发展要求的基础之上,形成了具有中国属性的近代教学观念,即教学做合一观念。本论文采用观念史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开展研究。首先,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源起、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之处等内容。通过文献综述梳理了教学思想、观念史研究等相关文献,充分吸收现有研究成果,从而确定论文的研究问题和论文的写作方向。其次,从观念史的含义、理论要义、理论的产生、理论的发展、方法论的意蕴等方面来探析观念史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明确观念史研究为教学思想史带来多个研究启示,如注重教学观念在文化场域中的综合研究、教学观念的语境研究、同一时空下多元教学观念间的互动研究等。再次,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起点是指中国传统教学观念阶段。通过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文化场域特征的梳理发现,此文化场域具有稳定和秩序性、直觉和顿悟性、关系性等特征。在此文化场域下,中国形成两种类型的教学观念,一是混沌一体教学观念,二是相对独立的教、学观念。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教学观念在教学目的上具有关系性、教学内容上具有稳定性、教学方式上具有体悟性等特征。另外,近代中国教学观念改变的动力来源于文化场域、教学观念转变的内部动力、教学观念转变的外部动力等。随后,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阶段与路径。横向来看,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形成经历了教学观念的自我批判、欧洲大陆教学观念对教学制度化的改造、英美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的改造、近代中国教学观念重塑等四个阶段形成的。纵向来看,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形成是从文化改造、到西方教学观念传播与实验、再到教育改革的路径中形成的。之后,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内涵与特征。通过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内涵的梳理,可知教学做合一观念具有三种含义,第一教、学、做是一体三面的关系,第二做是教、学的基础,第三教学做合一是一个传承与超越的教学观念。教学做合一观念具有关系论、主体性等特征。从学理的角度看,近代中国教学做合一观念是一个传承与超越的教学观念。最后,中国近代教学观念的形成历程对我国教学理论本土化建构提供了三点启示,一是坚持文化自信,扎根教育传统;二是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优势;三是关注时代发展,建构本土化教学理论。
施爱德[9](2021)在《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危机 ——法国“五月风暴”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一场影响力空前的学生运动,“五月风暴”带给法国乃至西方社会的震撼是不可估量的。无论是在社会层面,还是在文化层面上,它所带来的改变都十分深远。在这场运动之后,法国的政治、经济与教育等部门逐渐实现了现代化转向,法国人民的思想与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转变。20世纪60年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但是到了60年代末,经济增速明显减缓,物质消费水平的快速上涨已超过了同期的经济增速,社会问题日渐突出;而同期人口出生率以及大学招生人数增速不减,大学文化与制度改革却停滞不前。由以上情形聚合产生的社会矛盾愈发尖锐,并逐渐形成了西方国家学生运动高涨的动荡局面。法国“五月风暴”始于早期的学生罢课等抗议活动,后演变为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五月风暴”作为西方学生运动中的代表,不仅对法国社会、经济等方面造成了影响,其最集中的影响体现在法国高等教育领域当中。1968年《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又名《富尔法案》)的诞生,便是受到了这场运动的推动。这项法案成为未来法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基础,法案中确立的一系列重要原则成为指导法国大学发展进步、促进法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基石。“五月风暴”在法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中爆发,本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危机的产物;同时,“五月风暴”的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法国高等教育体制与文化的变革,加速了法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提升了大众化时期法国高等教育的品质。本研究通过对“五月风暴”的动因、过程和影响的研究,分析、呈现了大众化时期法国高等教育的危机与改革动态,同时为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平稳发展提供借鉴。
李青[10](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二、高校文理科都应开设科学史课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文理科都应开设科学史课程(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学科构建及其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财保护法》与《博物馆法》 |
二、高校文化财学科与课程建构 |
三、日本高校文化财学科建构的特点及反思 |
(一)文化财保护与高校教育结合,注重与博物馆和在地的关联 |
(二)课程设置着眼于培养多元化知识和技能的人才 |
(三)非遗人才培养的多学科化、高层次化 |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创新之处 |
2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概念、问题背景与内容框架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文化的概念 |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2.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 |
2.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 |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背景 |
2.2.1 历史背景 |
2.2.2 经济社会背景 |
2.2.3 国际背景 |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内容框架 |
2.3.1 文化源流论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 |
2.3.2 意识形态主导论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灵魂 |
2.3.3 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论展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 |
2.3.4 文化自信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前提问题 |
2.3.5 文化建设论解决文化强国的实践途径问题 |
2.3.6 文化交往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中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处共荣的问题 |
3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流论 |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源 |
3.1.1 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论述 |
3.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 |
3.1.3 中华传统文化的流变 |
3.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3.2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根脉 |
3.2.1 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
3.2.2 革命文化的创新内容 |
3.2.3 革命文化的主要特征 |
3.2.4 继承弘扬好革命文化 |
3.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形态 |
3.3.1 先进文化的概念 |
3.3.2 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关系 |
3.3.3 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 |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主导论 |
4.1 文化的意识形态主导性 |
4.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的演变 |
4.1.2 意识形态的一般功能 |
4.1.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意识形态 |
4.1.4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主导性的论述 |
4.2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和践行理想信念 |
4.2.1 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4.2.2 在学习与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理想信念 |
4.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
4.3.2 习近平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4.3.3 习近平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容 |
4.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4.4.1 思想道德与新时代文化的关系 |
4.4.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 |
4.4.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性举措 |
4.5 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 |
4.5.1 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
4.5.2 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宗教、网络文化建设分论 |
5.1 文艺论 |
5.1.1 文艺的特性 |
5.1.2 习近平关于文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论述 |
5.1.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职能的论述 |
5.1.4 崇德尚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
5.1.5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
5.2 宗教论 |
5.2.1 宗教与宗教文化 |
5.2.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
5.2.3 社会主义中国的宗教政策 |
5.2.4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的重要论述 |
5.3 网络文化论 |
5.3.1 国际互联网、网络技术与网络空间 |
5.3.2 网络文化及其特征 |
5.3.3 习近平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
5.3.4 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文化背景 |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 |
6.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含义 |
6.1.4 习近平关于“四个自信”之间关系的论述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与根本依据 |
6.2.1 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
6.2.2 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 |
6.3 坚定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 |
6.3.1 从理论上坚定文化自信 |
6.3.2 从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 |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7.1.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 |
7.1.2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
7.1.3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
7.2 改革文化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7.2.1 深化文化机构体制改革 |
7.2.2 完善文化事业、产业管理体制机制 |
7.2.3 加快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7.3 以重大举措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
7.3.1 加强思想理论工作实践举措 |
7.3.2 加强思想道德养成和精神文明实践 |
7.3.3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弘扬和遗产保护工作 |
7.4 以有力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
7.4.1 以系统性举措繁荣文艺作品创作生产 |
7.4.2 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
7.5 坚守共同原则,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
7.5.1 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
7.5.2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
7.5.3 坚持全民动员、走万众创新之路 |
7.5.4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
7.5.5 加强党管人才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根本原则 |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往论 |
8.1 .文化交往及其逻辑前提 |
8.1.1 文化交往 |
8.1.2 文化交往的逻辑前提: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
8.2 尊重包容、交流互鉴是不同文化交往应秉持的基本态度 |
8.2.1 尊重、包容各民族文化自主、文化自由 |
8.2.2 各民族文化应该交流互鉴、相互学习 |
8.3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吸收外来” |
8.3.1 “吸收外来”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 |
8.3.2 “走出去”以“吸收外来” |
8.3.3 “引进来”以“吸收外来” |
8.4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争取话语权、提升软实力 |
8.4.1 话语权与话语权问题 |
8.4.2 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的主要措施 |
8.4.3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
8.5 中国文化应该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 |
8.5.1 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的两类资源 |
8.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 |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与价值 |
9.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 |
9.1.1 坚定坚持党的领导 |
9.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9.1.3 强烈的问题意识 |
9.1.4 鲜明的实践指向 |
9.1.5 坚持以创新驱动和引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 |
9.1.6 强调文化工作网上网下协同发力 |
9.1.7 坚持把人才保证放到重要地位 |
9.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 |
9.2.1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 |
9.2.2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 |
9.2.3 习近平创造性论述了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 |
9.2.4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
9.2.5 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的重大文化创新 |
9.2.6 一系列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 |
9.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意义 |
9.3.1 理论意义 |
9.3.2 实践价值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4)我国高中阶段语文教育科学传播的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科学传播 |
二、科学传播与教育 |
三、科学传播与语文教育 |
四、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或特色 |
第一章 科学传播要素 |
第一节 科学传播要素的内涵 |
一、“要素”概念的来源 |
二、科学传播要素的定义 |
三、传播要素的构成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分析模型 |
一、贝罗传播模型的构成 |
二、贝罗传播模型的机制 |
第二章 科学传播的要素现状 |
第一节 传播主体 |
一、研究对象 |
二、分析 |
三、小结 |
第二节 传播内容 |
一、研究对象 |
二、分析 |
三、小结 |
第三节 传播渠道 |
一、研究对象 |
二、分析 |
三、小结 |
第四节 传播受众 |
一、研究对象 |
二、分析 |
三、小结 |
第三章 科学传播的要素内涵欠缺 |
第一节 传播主体 |
一、态度不积极 |
二、社会背景不匹配 |
第二节 传播内容 |
一、结构安排不合理 |
二、内容单薄 |
第三节 传播渠道 |
一、视觉渠道安排不合理 |
二、听觉、触觉和嗅觉渠道不受重视 |
第四节 传播受众 |
一、态度不积极 |
二、知识储备不足 |
第四章 科学传播的要素提升 |
第一节 传播主体 |
一、改善传播态度 |
二、营造合理的社会背景 |
第二节 传播内容 |
一、优化结构 |
二、深化内容 |
第三节 传播渠道 |
一、注重内容与渠道的匹配 |
二、注重渠道间的配合 |
第四节 传播受众 |
一、养成积极的态度 |
二、提升传播技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5)HPM视角下对数及对数函数的教学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对数及对数函数的起源与发展 |
1.1.2 课标中的对数及对数函数 |
1.2 研究现状 |
1.2.1 HPM国内研究现状 |
1.2.2 HPM国外研究现状 |
1.2.3 HPM视角下对数及对数函数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问题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HPM视角下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
2.2 HPM视角下数学课程的基本原理 |
2.3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方式 |
2.4 研究流程 |
第3章 HPM视角下对数及对数函数的教学案例 |
3.1 对数教学案例 |
3.1.1 对数教学设计 |
3.1.2 对数教学反思 |
3.2 对数函数教学案例 |
3.2.1 对数函数教学设计 |
3.2.2 对数函数教学反思 |
第4章 HPM视角下对数及对数函数教学的调查研究 |
4.1 问卷调查研究 |
4.1.1 调研对象与目的 |
4.1.2 问卷编制说明 |
4.1.3 问卷结果与分析 |
4.2 测试调查研究 |
4.2.1 测试对象与目的 |
4.2.2 测试题编制说明 |
4.2.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3 访谈调查 |
4.3.1 学生访谈 |
4.3.2 教师访谈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教学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齐鲁大学王锡恩的科学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4.1 齐鲁大学资料 |
1.4.2 王锡恩着作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王锡恩生平及齐鲁大学天文算学系 |
2.1 王锡恩的生平 |
2.2 齐鲁大学天文算学系 |
2.2.1 萌芽时期 |
2.2.2 发展时期 |
2.2.3 成熟时期 |
第3章 王锡恩科学管理 |
3.1 系科管理 |
3.1.1 课程建设 |
3.1.2 师资力量 |
3.1.3 课外学术交流 |
3.1.4 考试制度 |
3.2 人才培养 |
3.2.1 毕业生就业概览 |
3.2.2 杰出人才 |
第4章 王锡恩科学工作 |
4.1 数学方面 |
4.1.1 《勾股演代》 |
4.1.2 《图解三角术》 |
4.2 天文方面 |
4.2.1 天文着作《实用天文学》 |
4.2.2 天文观测 |
4.3 物理方面 |
4.3.1 《无线电原理》 |
4.3.2 其他物理着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一流本科教育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重要支撑 |
1.1.2 学生体验在世界各国一流本科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1.1.3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为我国提供借鉴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一流本科教育 |
1.3.2 学生体验 |
1.4 理论基础 |
1.4.1 一般系统理论 |
1.4.2 戴明环理论 |
1.4.3 院校影响理论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1.5.3 研究文献述评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个案研究法 |
1.6.3 历史研究法 |
1.6.4 比较研究法 |
1.7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思路 |
1.7.3 创新点 |
第二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流本科教育聚焦学生体验的历程与动因 |
2.1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流本科教育聚焦学生体验的历史进程 |
2.1.1 初步探索期(二战后—20 世纪80 年代初期) |
2.1.2 全面兴起期(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 |
2.1.3 深化推动期(20 世纪90 年代后期—21 世纪) |
2.1.4 创新发展期(21 世纪初期至今) |
2.2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流本科教育聚焦学生体验的发展动因 |
2.2.1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协同推动 |
2.2.2 教育质量评估标准的学生转向 |
2.2.3 成果证据回应问责的必然趋势 |
2.2.4 学生体验理论实践的研究支持 |
2.2.5 学校实现卓越发展的内在诉求 |
第三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立足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战略规划 |
3.1 战略规划的制定环境 |
3.2 战略规划的重点选择 |
3.3 战略规划的指导原则 |
3.4 战略规划的使命愿景 |
3.5 战略规划的实施举措 |
第四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关照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关键环节 |
4.1 本科教育的招生选拔 |
4.1.1 公平竞争的招生录取 |
4.1.2 综合全面的入学审查 |
4.1.3 多元异质的生源结构 |
4.2 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 |
4.2.1 专博并重的课程结构 |
4.2.2 创意新颖的课程类型 |
4.2.3 学生民主的课程开发 |
4.3 本科教育的专业学位 |
4.3.1 研究旨趣的个人专业 |
4.3.2 学科交叉的联合专业 |
4.3.3 创新整合的同步学位 |
4.3.4 跨校合作的联合学位 |
4.4 本科教育的教学模式 |
4.4.1 循序渐进的教学阶段 |
4.4.2 科研参与的教学形式 |
4.4.3 灵活适切的教学方法 |
第五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优化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保障机制 |
5.1 学生支持机制 |
5.1.1 严谨包容的服务机构 |
5.1.2 互助合作的学生社区 |
5.1.3 类型多样的经济援助 |
5.2 教师发展机制 |
5.2.1 组织机构与发展平台 |
5.2.2 教学培训与奖励项目 |
5.2.3 多元主体的评估制度 |
5.3 问责评估机制 |
5.3.1 重视效能的自愿问责 |
5.3.2 评估质量的专业审核 |
5.4 调查研究机制 |
5.4.1 学生体验的调查项目 |
5.4.2 改进决策的院校研究 |
第六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经验与启示 |
6.1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经验 |
6.1.1 将学生体验置于全校发展战略的优先地位 |
6.1.2 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学与科研的优势互补 |
6.1.3 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推动跨学科的人才培养 |
6.1.4 通过高影响力实践活动提供优质学习机会 |
6.1.5 依托机构联动保证服务与管理的高效实施 |
6.1.6 构建全方位的保障体系提升本科教育质量 |
6.1.7 营造多元包容的校园氛围增进学生归属感 |
6.2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启示 |
6.2.1 促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型 |
6.2.2 顶层规划制定本科教育的战略决策 |
6.2.3 跨学科界限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
6.2.4 改善服务与管理满足师生主体需求 |
6.2.5 开展常态化评估调查保障教育质量 |
6.2.6 强化院校研究以推动高校科学决策 |
6.2.7 重视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观念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源起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现状 |
(一)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研究涉及的内容 |
(二)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研究视角 |
(三)观念史研究现状 |
(四)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五、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观念史研究及其对教学思想史研究的启示 |
一、观念史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
(一)观念史研究的背景 |
(二)观念史研究的流派 |
二、观念史的含义及理论要点 |
(一)观念史的含义 |
(二)观念史的理论要点 |
(三)观念史研究特征 |
三、观念史研究的方法论意蕴 |
(一)建构性研究范式 |
(二)历史语境的研究方法 |
(三)大众话语为研究对象 |
四、观念史研究对教学思想史研究的启示 |
(一)注重教学观念在文化场域中的综合研究 |
(二)注重教学观念的语境研究而非普世研究 |
(三)注重同一时空下多元教学观念间的互动研究 |
第三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起点 |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文化场域特征 |
(一)稳定和秩序性特征 |
(二)直觉和顿悟性特征 |
(三)关系性特征 |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教学观念的类型 |
(一)混沌一体的教学观念 |
(二)相对独立的教、学观念 |
三、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前的教学观念的特征 |
(一)教学目的具有关系性特征 |
(二)教学内容具有稳定性特征 |
(三)教学方式具有体悟性特征 |
第四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动力 |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文化场域 |
(一)转型中的社会文化冲突 |
(二)碰撞中的中西文明 |
(三)冲突中的人才选拔标准 |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内部动力 |
(一)人才价值取向的矛盾 |
(二)教学观念发展方向的矛盾 |
三、近代中国教学观念转变的外部动力 |
(一)传统教学观念与欧洲大陆教学观念的教学方式的冲突 |
(二)传统教学观念与英美教学观念的教学方式的冲突 |
第五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阶段与路径 |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阶段 |
(一)教学观念的自我批判 |
(二)欧洲大陆教学观念对教学制度化的改造 |
(三)英美教学观念对教学方法的改造 |
(四)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重塑 |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形成的路径 |
(一)文化改造的路径 |
(二)西方教学观念传播与实验的路径 |
(三)教育改革的路径 |
第六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内涵与特征 |
一、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内涵 |
(一)教、学、做是一体三面的关系 |
(二)做是教、学的基础 |
(三)传承与超越的教学观念 |
二、近代中国教学观念的特征 |
(一)关系论特征 |
(二)主体性特征 |
第七章 近代中国教学观念对我国教学理论本土化建构的启示 |
一、坚持文化自信,扎根教育传统 |
(一)坚持直觉、顿悟文化自信,传承体悟教学方式 |
(二)坚持关系论文化思想自信,注重教学理论中个体间的关系 |
二、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异域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优势 |
(一)全面深入研究异域文化,避免文化嫁接 |
(二)有选择地消化吸收异域文化,避免全盘西化 |
三、关注时代发展,建构本土化教学理论 |
(一)基于时代发展,建构本土教学理念 |
(二)基于时代需求,建构本土教学活动 |
结论 |
参考?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危机 ——法国“五月风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法国“五月风暴”发生的背景和动因 |
第一节 “五月风暴”发生的社会背景和动因 |
一、经济发展难掩社会危机 |
二、政治领域的“内外交困” |
三、当代思潮的冲击 |
四、人口激增带来教育与社会问题 |
第二节 “五月风暴”发生的教育背景和动因 |
一、高等教育规模扩大,教育资源紧缺导致高等教育质量下降 |
二、教育模式僵化,无法满足多样化生源的教育要求 |
三、教育管理体制高度集权,缺乏民主氛围 |
四、考试制度严苛,学生就业前景暗淡 |
第二章 法国“五月风暴”的过程与特征 |
第一节 “五月风暴”运动的过程 |
一、“3·22 运动”发生及后续发酵 |
二、学生运动的总爆发 |
三、工人运动的高涨 |
四、政治危机加剧、“五月风暴”退场 |
第二节 “五月风暴”运动的特征 |
一、动因特征:“大众化”推动下的多样化教育需求 |
二、主体特征:“大众化”带来的多元阶层背景 |
三、结果特征:推进“大众化”品质的提升 |
第三章 法国“五月风暴”后高等教育危机的缓解 |
第一节 “五月风暴”对法国《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颁布的推动 |
一、《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颁布的过程 |
二、《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的主要内容 |
三、《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对法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促进及其局限 |
第二节 “五月风暴”对法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动 |
一、推动高等教育中的“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型 |
二、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
三、推动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改革 |
第三节 “五月风暴”对于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推动大学的自治、民主程度的提升 |
二、推进大学课程与教学多元化 |
三、促使大学的适应性增强 |
第四章 法国“五月风暴”的教训和启示 |
第一节 “五月风暴”运动的教训 |
一、高校培养目标未能主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
二、高校课程设置未能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
三、高校管理体制未能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 |
第二节 “五月风暴”的启示 |
一、宏观角度:政府应当出台法律、优化高等教育布局 |
二、院校层面:高等院校应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
三、师生层面:师生间应增加交流、建立和谐互动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三)具体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四、核心概念 |
(一)现代性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高校文理科都应开设科学史课程(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学科构建及其反思[J]. 何彬,马文. 民俗研究, 2021(05)
- [2]通识教育模式建立过程中的高校组织变革研究 ——以台湾中原大学为例[D]. 马小彦.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D]. 朱鸿亮.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4]我国高中阶段语文教育科学传播的要素研究[D]. 刘田影.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HPM视角下对数及对数函数的教学行动研究[D]. 赵飞虎.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6]齐鲁大学王锡恩的科学工作研究[D]. 哈斯塔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7]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研究[D]. 郝嘉月. 河北大学, 2021
- [8]近代中国教学思想的观念史考察[D]. 王枭.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9]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危机 ——法国“五月风暴”研究[D]. 施爱德. 河北大学, 2021
- [10]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