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办好学生食堂为重点 深化饮服管理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大连理工大学[1](1994)在《以办好学生食堂为重点 深化饮服管理改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办好学生食堂的伙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学校的安定团结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学生食堂既是办伙的第一线,又是独立核算的工作实体。是最活跃,生产力最集中,体现效益最明显的部门。因此,深化饮服管理改革则首先要办好学生食堂,使其责、权、利在食堂中得到统一,从而使管理和服务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笔者认为为达到此目的,对学生食堂的管理进行如下方面的改革。
李百艳[2](2019)在《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笔者亲身工作20年的JS中学为基本案例,以上海市中小学学校领导管理变革为背景,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政策依据,直面初中学校的诸多发展性矛盾和困境,聚焦学校办学实践中从“管理”到“治理”的理念转变,探索学校对话机制建设的路径及相关策略,从实践层面回应学校治理现代化的大趋势。论文以深度参与式观察和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辅以问卷调查、访谈、自然观察等方法,在系统梳理已有的关于对话理论、对话管理、对话机制、学校治理的相关研究基础上,针对当下普遍存在的重视课堂对话较多而关注学校管理对话较少、传统管理视角较多而治理视角较少、重视对话实践较多而关注对话机制建设较少等问题,以案例学校的个案研究为载体,基于案例学校的经验和问题,从实践逻辑和学理逻辑出发,全方位透视了学校管理形态演变中的对话实践和对话机制建设问题。论文根据现代治理理论、交往理性理论和对话理论,以透视学校管理中的对话实践、探寻学校治理背景下的对话机制建设、提炼治理理念下的对话决策模式、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以及课堂模式的探寻、家校共育中的互动机制建设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围绕初中学校管理变革中对话机制的建设有无可能、这些机制在学校变革实践中呈现为何种样态、学校治理理念在课程开发、教学变革及家校共育等学校实践中如何应用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探讨了学校治理过程中对话机制建设所涉及的前提、条件、思路、策略、辐射、拓展和延伸等诸多方面问题。通过梳理和总结案例学校20年办学历程中初创期的“绩效导向”、发展期的“专业导向”和转型期的“治理导向”三个阶段发展的演变,对建校以来历任校长的领导决策风格进行了归纳、提炼,对三种不同的决策模式即“领袖裁决式决策模式”、“项目统领式决策模式”和“对话决策模式”进行了特征归纳和得失分析,探讨了治理视角下对话机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及其可行性,提出了对话机制在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和家校共育等方面进行实际应用的思路和方法,并结合案例学校的实践进行了学理分析。对案例学校在对话机制建设中的若干治理问题,诸如参与的程度、化解冲突的协商、在利益与权力之间的共识内涵、决策合法性的审议机制以及商谈伦理与专业道德内在唤醒等进行了案例式的呈现和理论剖析。主要研究结论,一是对话机制是学校发展和实现治理的关键内生性力量,通过对话能够形成共识和共同愿景,促进师生、家长积极参与;二是对话机制的形成受组织发展阶段和学校领导个人风格影响,一般要经历从萌芽、培育到形成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三是对话机制形成的生态氛围和治理效应有助于学校系统优化。论文的主要特点,一是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突出学校变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不同阶段不同实践导向对对话管理性质及特征的影响,展示了对话机制建设的过程性和情境性;二是从理论与实践相融通的角度,分析了学校管理的对话层面、决策类型及实践应用,拓展了治理理论和对话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辐射空间;三是从历史与未来相贯通的角度,总结和提炼了绩效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成果与问题,重建治理理念下的对话管理实践和对话机制理论,不仅超越而且包容了历史上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合理之处,开辟了现代学校治理的新理论和新境界。
陈佳咪[3](2017)在《蔷薇花开——一所薄弱小学的变革》文中研究说明变革薄弱学校,建设新优质学校,不仅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的重点,也是提升学校自身内涵建设的有效途径。目前,上海已经涌现出不少薄弱学校变革的成功案例。选择其中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对上海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加快薄弱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升,建设新优质学校,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蔷薇小学为个案研究对象,对该校变革的过程和策略进行研究。研究问题是:第一,蔷薇小学如何由一所薄弱小学变革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的关键核心是什么?第二,蔷薇在变革的过程中采用了怎样的变革路径,有哪些经验?第三,蔷薇变革的成功经验对新优质学校创设有何启示?本研究运用了质的研究方法,研究者立足田野调查和文献档案收集,用叙事手法尽可能客观且全面地描述蔷薇小学的变革过程。自2014年9月至2016年12月,研究者每周至少2‐3天深入蔷薇小学进行实地研究。在此期间,通过参与观察、教师访谈、研究日志撰写以及系统收集档案文件等资料收集的手段,深入了解学校内涵建设情况,具体包括学校文化建设、体制建设、队伍建设和教学能力建设。研究发现,蔷薇小学的变革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变革以德育建设为切入点;第二阶段的变革以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建设及信息化建设为抓手;第三阶段则是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之上,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建设及信息化建设。在深入分析后发现,蔷薇小学的变革过程主要围绕六个主题展开:学校管理模式的完善、德育内容与形式的革新、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学校管理模式的完善方面,蔷薇小学以“易教、易学、易融”为核心价值,形成了“易校园”特色管理文化,并实行“一校两区,一体两翼”的学校管理模式;德育内容与形式的革新方面,学校以开展“手拉手”德育特色活动为基础,“以行养德,融合共生”为德育目标,坚持全纳教育,深入研究城市和流动儿童的和谐发展,建设特色“数字化德育管理系统”;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学校以“师徒带教”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力,“互助式研修”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强调教师自我成长的主动性、教师团队间的聚合力及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方面,学校立足学生,整合各学科教师的专业能力,逐步渗透信息技术,推动传统课堂的变革。在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方面,学校以教师专业和学生需求为依托,研发“探究+实践”的特色探究型德育校本课程及“微微本草”特色校本课程。在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方面,学校将“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支撑点,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数字空间,实现学校环境、资源、活动整体的数字化。蔷薇小学由一所薄弱小学成功变革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其最为关键的核心是始终坚持常态化办学,其变革的成功经验对新优质学校创设的启示是:第一,明确学校办学理念;第二,找准可持续发展点;第三,提升校长领导力;第四,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第五,吸纳外部社会资源。研究期间,研究者的身份逐步由“局外人”向“局内人”进行转变,这种同化的现象对后期整个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受到学校内部同一文化的影响,研究者对学校部分常态化行为的观察和研究有所忽视。在义务教育均衡化过程中,薄弱学校之所以薄弱的原因不同,面临的困境迥异,如何将蔷薇小学独特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转化为薄弱学校转化的原则、策略和路径,这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童书玮[4](2018)在《新时代云南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经济总量已稳居世界第二,边疆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原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提出了更多、更新的发展要求。边疆民族地区以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多元的民族特性,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的影响,无论经济发展水平,还是社会发展水平,边疆民族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有的地方这种差距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重视和解决,将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国家安全等方面带来诸多隐患和不利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重点难点在边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重点难点也在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滞后,是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短板。尽快补齐这个短板,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美好需求,解决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和迫切。实践已充分证明,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仅就经济讲经济发展是不够的,也是难有出路的。要从根本上解决多年来经济发展滞后,带来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发展滞后,又直接影响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恶性循环”怪圈,闯出一条以教育优先发展带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必须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统筹好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真正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放在突出位置,切实加以贯彻落实。这条发展新路径,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新理念,既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增强国家认同的重要举措,更是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对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增加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以及提振民族自信心、增强自豪感,促进边疆民族地区人民与周边国家民心相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展现大国良好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问题为导向,以普洱边疆民族地区的相关数据为主要支撑点进行分析,重点回答三个问题:即边疆民族地区“为什么”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解决必要性问题;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重点要“做什么”,解决方向性问题;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怎么做”,解决可行性问题。研究视角上,努力把普洱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放到全省、全国甚至全球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和谋划,着力克服就普洱讲普洱、就经济讲经济、就教育讲教育的弊端,强调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力求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上有所突破。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来谋划发展,提出在局部区域、在特定阶段实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构想,不仅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以此为突破口,是破解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发展滞后老大难问题的有效举措,具有现实意义。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通过“教育优先”理论和实践的分析,论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本路线与“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战略选择的辩证关系,有利于帮助基层领导干部理清了理论的认识问题,也有助于解决现实工作中的操作问题。三是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问题分析和对策措施上,既有针对现有政策体制框架下解决当前具体问题的政策措施,也有如何调整和突破现有政策框架体系的措施建议,针对性较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可供教育研究和领导决策参考。四是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定量与定性结合,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践论证。案例和数据,都来源于实际工作,来源于现实生活。形成的主要观点,也是作者8年多在边疆民族地区从事这方面工作的真切感受和体会,是在深入调研和认真思考后的成果体现,具有真实性和可信度。力图在对局部区域和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一套理论体系和一系列实践经验,争取为其他边疆民族地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借鉴。
赵显利,冯序鹏[5](2009)在《歌颂祖国六十华诞——流风余韵》文中研究指明虔诚祝福:《高校后勤研究》(简称《研究》),它是在我国建国60年里程中产生的全国高校后勤系统惟一一份公开性的理论刊物。20多年来,《研究》是在祖国的关心下哺育茁壮成长。注重实际,视野开阔,热衷创新,崇尚研究。坚持"三服,两育人"的宗旨,成绩显着,成为高校后勤系统领导决策的参谋,理论研究的平台,实际工作的向导,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这是难能可贵的。
王冬雪[6](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文中指出贫困是造成人类生活不幸的罪恶本源,是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障碍和藩篱。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努力实现的理想,是国际社会一致认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和政治承诺。开发式扶贫是党和政府在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实践中始终坚持的根本方针。开发式扶贫的本质在于将自食其力和社会帮扶结合起来,将扶贫资源与贫困群体需求有效对接,更大程度地激发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帮助贫困群体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冲破贫困藩篱,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由内而外彻底摆脱贫困。要想从根本上彻底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单纯地进行物质救济式帮扶是有限的,而且容易助长贫困群体等靠要的思想。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只有通过发展贫困地区教育,提高贫困群体科学文化素质,帮助他们树立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脱贫致富的信心,通过坚持学习、努力奋斗才能彻底改变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教育扶贫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体系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断显现,并被赋予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历史使命。一直以来,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兴学赈灾是民间社会的应尽责任。作为社会扶贫的重要主体之一,社会组织有责任有义务参与教育扶贫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农村扶贫开发也相应地进入到脱贫攻坚阶段,社会组织扶贫成为国家扶贫开发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上升到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对于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教育扶贫中的作用有着不言而喻的深远影响。为此,论文围绕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选题,运用历史研究、系统研究、综合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详细论述了我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理论资源、实践探索、实践模式等内容,以此明确了我国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扶贫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深刻探讨了我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基本经验、发展机遇、发展挑战和发展路径等问题,以助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实现教育扶贫教育脱贫的总体目标。具体来说,论文在结构安排上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现状、论文研究思路及在此过程中运用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结构及论文创新和不足之处,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概述。本章主要阐释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概念、现实背景、发展脉络、总体成效。以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现实背景为出发点,爬梳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发展脉络,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1978年—1989年探索阶段、1990年—2000年展开阶段、2001年—2011年深化阶段、2012年以来攻坚阶段。并从缓解了政府教育扶贫财政压力、填补了政府教育扶贫工作空隙、促进了政府教育扶贫效率提高、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负担等四个方面阐释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取得的总体成效。第三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理论资源。本章主要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以及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相关理论四个方面对论文的理论资源进行归纳,为第四章到第六章的实践探索、模式分析和未来展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第四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探索。本章主要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以资育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六个方面概括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涉足的主要领域和实践的具体内容。第五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本章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实践模式大体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其中,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又包括筹款工具模式、项目运行模式、组织资助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又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又包括社会企业模式、公益创投模式、影响力投资模式。第六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趋向。这一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明确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论文科学合理地将社会组织在教育扶贫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定位为扶贫资源的链接者、扶贫服务的提供者、扶贫能力的建设者、扶贫行动的倡导者和扶贫工作的合作者。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提出要发扬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经验。论文从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四个方面深刻总结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四十年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经验,为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指导意见。第三部分分析了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发展机遇,即经济与社会转型激发社会组织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提供发展时机、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社会组织承接工作、制度创新为社会组织创造发展环境四大机遇。第四部分检视了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所遇到的挑战。论文分析指出,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存在法律缺失、社会组织外部管理僵化、普遍资源短缺和内部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亟需尽快解决。第五部分建设性地提出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优化性路径选择。论文提出,为继续推进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良性发展,必须构建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法律体系、改善社会组织外部治理环境、落实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并加强社会组织内部能力建设。总之,通过全面总结和分析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情况,论文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归纳概括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包括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三种基本模式。其中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包括筹款工具模式、项目运行模式、组织资助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包括社会企业模式、公益创投模式、影响力投资模式。二是鉴于社会组织在大扶贫格局下社会扶贫中的重要主体地位,明确定位了中国社会组织在2020年后农村教育扶贫中的五种角色,即资源链接者、服务提供者、能力建设者、行动倡导者和扶贫工作合作者。三是高度总结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四十年来的基本经验,包括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四个方面,为2020年后解决农村相对教育贫困问题提供了指导意见。四是全面分析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在当前以及2020年后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建设性地提出了优化性路径选择。
张红伟[7](2010)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强力推行和落实,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一些地区出现了适龄入学儿童人数下降,特别是人口偏少的广大农村地区,适龄入学儿童人数持续减少。与此同时,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步伐日益加快,我国社会目前已经进入了结构转型期,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农村大批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外流,加剧了农村学校生源的萎缩。原有的村办小学、县乡办中学的学校布局不再适合农村教育实际。由于生源骤减且分布稀疏,使得农村地区出现大量“麻雀学校”、“一师一校”,还有复式教学和隔年招生等现象。生源日渐减少的现实,使得许多农村地区难以开展规模化教育,制约了农村学校先进教学设备和优秀师资的配备,以及国家规定课程的正常开设,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进入21世纪后,我国政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进步,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安排。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和能够基本满足农民各项基本需求的现代化农村,其重要特征是农村教育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因此,我国农村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将最终成为新农村发展的根本标志。大力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和当务之急,更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步骤和基本要求。现阶段,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滞后严重制约着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抓住机遇促进农村教育发展不仅重要而且十分急迫。新农村建设为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机遇。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开始对中小学布局进行适当调整,进入21世纪后,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自此,以改革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为契机,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为目标的我国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快速变化,因学校布局不合理而导致的问题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仍然较为突出。广大农村相对落后的教育发展水平,对我国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公平的实现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是一个严重的阻碍。因此进一步优化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成为必然。目前,在新一轮全国范围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背景下,我国农村生源日渐减少的教育现实不可改变,要解决农村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首先集中学生,集中办学资源。但是,简单撤并学校又会出现新的“上学难”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既要方便农村孩子上学,又要考虑到办学质量,寄宿制学校就成为当前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最好选择。本文从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管理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运用有关教育经济理论、教育公平理论、教育均衡发展理论以及新农村建设理论,通过对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的背景、动因、途径、问题等方面剖析,发现问题的实质,力图在认识上达到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坚定信心;在实践上达到标准明确、措施得力、落实到位,找到一条较为科学合理的对策和路径,为进一步做好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又快又好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尹玉玲[8](2020)在《面向2035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北京的探索》文中指出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目标实现后一个新的发展目标。梳理北京近年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践,发现优质教育资源分布还不够均衡,区域、城乡、校际间的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仍然差距明显。对标教育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借鉴《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评估指标》,结合《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要求构建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标体系,旨在落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国家评估认定要求,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需求。
徐德润[9](1990)在《坚持改革 不断增强后勤工作后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哈尔滨师范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院校,担负着为全省培养合格教师的光荣任务。目前,在校各类学生为10951名。其中本科生3852名,专科生143名,研究生150名,外国留学生7名,函授、夜大生6799名;全校教职工1789名,职工家属近12000名;学校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7.23万平方米;全校后勤职工328名,与师生员工比例为1∶38.84。多年来这支数量不多的后勤队伍,在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服务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几年来,在深化改革、加强基本建设、提
张宇[10](2018)在《中国教育民生的历史演化及新时代发展进路》文中指出教育是重大民生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人民群众发展能力的提升、综合素质的提高、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教育的基础支撑作用。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教育建设,把教育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九十多年的发展,教育民生事业取得明显改善和重大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人民群众对教育民生的向往和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民生的奋斗目标,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大力发展教育民生事业,推动教育民生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显着增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民生需要,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离不开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人类历史发展表明,强国首先强教育,国强必先教育强,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予以推进,要大力发展符合新时代新要求的教育民生事业,走中国特色强国教育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教育民生事业也同步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对中国的教育事业而言既是历史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不平衡不充分等复杂严峻的挑战。如何破解新时代教育民生事业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使新时代的教育与新时代的国家战略目标相支撑、与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美好民生诉求相适应成为当前亟待破解的时代性难题。本文正是基于这一时代逻辑展开研究。本研究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分析我国教育民生的发展背景,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对我国教育民生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简评,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并对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进行论述。第二章是教育民生的相关概念解析。本章主要对民生、教育、教育民生的内涵进行厘定,明晰所要研究的对象和范畴,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教育民生的基本特征,并对教育民生的功能进行了论述,形成了教育民生的整体性框架,这些内容为论文的深入研究提供基本的知识支撑。第三章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民生思想的理论追溯。本章从文本的视角,按照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民生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整体性梳理和提炼,形成了系统清晰的教育民生思想演化轨迹,这些研究有利于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是开展本研究的基础和依据。第四章是中国教育民生的发展历程。本章综合运用数据分析和文本分析的方法,把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民生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教育民生的基本成就、主题主线、演化脉络等进行了研究,从整体的视角勾勒我国教育民生发展变迁的基本框架,总结概括中国教育民生事业的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教育民生的发展困境。坚持问题导向的分析思路,立足于中国教育民生存在的历史性、结构性、累积性问题和矛盾,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进行客观分析和研判,指出当前中国教育民生事业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第六章是新时代教育民生的发展进路。把新时代教育民生的发展置于现代化的国家框架下进行研究,按照基本理念、关键抓手、重大突破点的破解思路,从教育民生理念、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就业导向教育战略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四个维度提出新时代发展教育民生事业的现实进路。
二、以办好学生食堂为重点 深化饮服管理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办好学生食堂为重点 深化饮服管理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2)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走向现代化的学校治理需要对话机制? |
二、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化呼唤对话机制? |
三、初中学校走出发展困境需要对话空间? |
四、学校发展的阶段性提升助推对话机制建设? |
五、个人的教育体悟及追求有待于聚焦对话研究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相关文献的数据分析 |
二、关于对话、对话管理、对话机制的研究 |
三、关于学校管理与治理的研究 |
四、文献评论 |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标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问题、思路与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伦理 |
七、论文的特色、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案例学校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发展背景 |
一、应浦东开发而生 |
二、借名校品牌而立 |
三、随时势迁移而变 |
四、因治理机制而兴 |
第二节 发展阶段 |
一、初创期:重质量的绩效管理 |
二、发展期:重专业的项目管理 |
三、转型期:重治理的对话管理 |
第三节 研究空间 |
一、案例学校现代化内涵发展问卷调查分析 |
二、学校发展的成长空间 |
三、战略选择的问题空间 |
四、现代治理的探索空间 |
小结:学校在转型中成长空间无限 |
第三章 绩效管理导向下的对话萌芽 |
第一节 绩效导向的学校管理模式研究 |
一、追求绩效的发展方向 |
二、保障绩效的质量监控 |
三、“以绩效为中心”的组织氛围 |
第二节 “领袖裁决式”决策模式 |
一、办学思想的高度统一 |
二、干部选拔的特立独行 |
三、行政意志的增值执行 |
第三节 绩效中心氛围下的对话萌芽 |
一、师生之间自发的对话 |
二、同侪之间零散的对话 |
三、干群之间少量的对话 |
小结:绩效管理及决策模式的局限性 |
第四章 专业发展导向下的对话培育 |
第一节 专业发展导向的学校管理模式研究 |
一、转向专业发展的办学背景 |
二、关注专业发展的管理理念 |
三、促进专业发展的项目平台 |
第二节 “项目统领式”决策模式 |
一、项目驱动下的学校内涵建设 |
二、专家引领下的骨干教师发展 |
三、平台助推下的课程教学改革 |
四、主体参与式的学生健康发展 |
第三节 专业团队建设中的对话培育 |
一、学习研讨平台上的开放对话 |
二、交流展示平台上的延伸对话 |
三、信息技术平台上的自由对话 |
小结:专业导向管理及决策模式的利与弊 |
第五章 治理导向下的对话机制探寻 |
第一节 治理导向的学校管理转型 |
一、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
二、对话治理的前提和条件 |
三、学校治理的实践框架 |
第二节 基于交往理性的对话决策模式 |
一、对话决策模式的特点 |
二、提升主体精神的对话参与机制 |
三、践行商谈伦理的民主协商机制 |
四、发现教育意义的共识达成机制 |
第三节 植根对话的学校文化品牌创建 |
一、对话品牌的孕育 |
二、对话课题的选择 |
三、对话文化的重铸 |
小结:三种管理导向及决策模式的得与失 |
第六章 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对话实践研究 |
第一节 基于对话的课程开发 |
一、需求:课程开发的基本前提 |
二、审议:课程开发的对话平台 |
三、协同:课程开发的多方助力 |
第二节 基于对话的教学改革 |
一、教学改革中的“对话人”假设 |
二、教学改革中的商谈逻辑 |
三、共同体:教学组织的形式变革 |
四、教学制度生成的对话逻辑 |
第三节 基于治理的对话课堂实践 |
一、聚焦对话素养培育的课题引领 |
二、践行对话教学原则的课堂实践 |
三、彰显对话精神特质的课堂文化 |
小结:治理理念融入课程与教学 |
第七章 家校共育中的互动机制建设研究 |
第一节 家长参与的制度建设 |
一、家长体验课堂教学制度 |
二、家长联系渠道畅通制度 |
三、家长助力学生活动制度 |
四、家长参与课程建设制度 |
五、家长监督日常生活制度 |
六、家长会形式的制度创新 |
第二节 家校互动的机制探寻 |
一、纳入学校规划的家长队伍建设 |
二、指导家庭教育的家长学校建设 |
三、推动家校合作的家长评价实施 |
第三节 家校共育的生态营造 |
一、共情:培育和谐关系的办学追求 |
二、共享:助力幸福家庭的亲子工程 |
三、共商:化解家校矛盾的协商机制 |
四、共治:推动学生发展的契约教育 |
小结:治理理念助推家校共育 |
结语 |
一、对话机制是学校发展和实现治理的关键内生性力量 |
二、对话机制的形成受组织发展阶段和学校领导个人风格影响 |
三、对话机制形成的生态氛围和治理效应有助于学校系统优化 |
附录1 学校现代化内涵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2 历任校长管理风格与对话机制建设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蔷薇花开——一所薄弱小学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论文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薄弱学校 |
2.1.2 学校变革 |
2.2 国内薄弱学校变革的理论与实践 |
2.2.1 薄弱学校变革政府政策与措施 |
2.2.2 薄弱学校的内涵建设 |
2.2.3 薄弱学校变革的对策框架 |
2.3 发达国家薄弱学校变革的理论与实践 |
2.3.1 发达国家对薄弱学校的鉴定 |
2.3.2 英国薄弱学校变革政策及其实施 |
2.3.3 美国薄弱学校变革政策及其实施 |
2.4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个案界定 |
3.2 研究思路 |
3.3 研究方法 |
3.4 资料整理 |
3.4.1 资料收集及整理阶段 |
3.4.2 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 |
3.4.3 编码设计 |
3.5 小结 |
第4章 蔷薇花开,芬芳四溢——蔷薇的变革 |
4.1 蔷薇花开的坚守——校长的回忆 |
4.2 蔷薇的全纳教育 |
4.3 蔷薇的师资配置 |
4.4 蔷薇的办学现状 |
4.5 小结 |
第5章 一校两区,和谐共进——学校管理文化及体制的变革 |
5.1 “易教、易学、易融”的管理文化 |
5.2 “一校两区,一体两翼”的管理模式 |
5.3 小结 |
第6章 以行养德,融合共生——德育内容与形式的创新 |
6.1 蔷薇和弘梅的牵手 |
6.2 社会实践活动“我来决定” |
6.3 数字化德育管理系统 |
6.3.1 《数字化德育管理系统》的研发阶段 |
6.3.2 《数字化德育管理系统》的平台功能 |
6.3.3 《数字化德育管理系统》的操作流程 |
6.4 小结 |
第7章 凝心聚力,共同成长——教研活动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探索 |
7.1 师徒带教——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力 |
7.1.1 校内推力 |
7.1.2 校外助力 |
7.2 互助式研修——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
7.3 教师团队建设——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 |
7.4 小结 |
第8章 立足学生,思变创新——课堂教学的革新 |
8.1 走出数学课堂——“世博路线”的启发 |
8.2 走进蔷薇食堂——“食之堂” |
8.3 玩转数字化课堂——信息技术的渗透 |
8.4 小结 |
第9章 追求特色,崇尚个性——校本课程的开发 |
9.1 “探究+实践”的特色探究型校本课程 |
9.2 “微微本草”创新实验室校本课程的开发 |
9.2.1 “绿色梦工厂”创新实验室建设 |
9.2.2 “微微本草”校本课程开发 |
9.3 小结 |
第10章 蔷薇E时代——数字化挑战下的教育创新 |
10.1 校园E站——数字化体验区建设 |
10.2 老师就在身边——数字化资源建设 |
10.3 小结 |
第11章 薄弱学校变革中的校长与教师 |
11.1 校长在薄弱学校变革中的角色 |
11.1.1 两个“孩子”的母亲 |
11.1.2 忙碌的决策者 |
11.2 教师在薄弱学校变革中的角色 |
11.2.1 “行政”“教学”两手抓——行政教师的访谈 |
11.2.2 背包里的粢饭团——普通教师的访谈 |
11.2.3 “拼命”的老师——普通教师的访谈 |
11.2.4 高要求下的“累”——普通教师的访谈 |
11.3 小结 |
第12章 结束语 |
12.1 研究总结 |
12.1.1 蔷薇小学的变革路径 |
12.1.2 新优质学校创设的启示 |
12.2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12.3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我的蔷薇日记 |
2015年3月18日小雨 |
2015年3月26日晴 |
2015年5月21日晴 |
2015年11月6日雨转晴 |
2015年11月9日雨 |
2015年11月13日小雨转阴 |
2016年11月11日阴 |
附录2 访谈提纲 |
致谢 |
附件 |
(4)新时代云南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 |
(一) 问题导向:解决新时代全面发展“短板”问题的新需要 |
(二) 国际背景:符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要求 |
(三) 国内背景:顺应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
(四) 省内背景:探索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径 |
(五) 地区背景:扶贫先“扶智”和“扶志”的新需要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 有利于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具有现实意义 |
(二) 有利于处理经济发展与教育优先关系,具有理论价值 |
(三) 有利于云南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借势借力跨越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 论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点 |
第一章 新时代新理论: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的科学指南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
二、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教育优先发展的新要求 |
三、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 |
第二节 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 |
一、优先发展教育是解决民生问题和促进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 |
二、优先发展教育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增强国家认同的重要举措 |
三、优先发展教育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
第二章 合理性与可行性: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的依据分析 |
第一节 国情和省情:优先发展教育的现实依据 |
一、优先发展教育符合我国的国情需要 |
二、优先发展教育是符合云南省情的战略选择 |
第二节 正确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教育优先发展” |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 |
二、“优先发展教育”是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战略 |
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优先发展教育”的辩证关系 |
第三节 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
一、优先发展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具有现实需求和基础 |
二、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增强使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成为可能 |
第三章 回顾与总结: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1949—1977年) |
一、普洱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基础 |
二、普洱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
第二节 建立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1978—2008年) |
一、政策演变和成效 |
二、发展历程和特点 |
第三节 推进各类教育的均衡发展(2009年至今) |
一、主要做法和政策措施 |
二、主要成效和变化 |
三、需要继续关注并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现状与问题: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普洱教育事业现状调查 |
一、学校基本情况 |
二、基础教育基本情况 |
三、师资队伍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困难和问题 |
一、学前教育 |
二、九年义务教育 |
三、普通高中教育 |
四、中等职业教育 |
第三节 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探究 |
一、存在的主要共性问题 |
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实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立德与树人: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构想 |
第一节 均衡与公平:普洱教育优先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
一、以教育均衡促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优先发展 |
二、立德树人,为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
第二节 提升全民素质:普洱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点和路径 |
一、普洱教育优先发展的重点 |
二、普洱教育优先发展的路径 |
第六章 典型与示范:普洱教育优先发展的积极探索 |
第一节 普洱基础教育发展方面 |
案例一: 宁洱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做法 |
第二节 普洱高等教育发展方面 |
案例一: 思茅师专升格组建普洱学院的主要做法 |
案例二: 筹建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的主要做法 |
第三节 普洱职业教育发展方面 |
案例一: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
案例二: 加快景东职业高级中学发展的主要做法 |
第七章 政策与制度: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的支撑保障 |
第一节 国外优先发展教育助推经济崛起的启示与借鉴 |
一、美国优先发展教育的相关情况 |
二、日本优先发展教育的相关情况 |
三、德国优先发展教育的相关情况 |
四、国外教育优先发展的经验总结 |
第二节 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
一、顺应教育发展需求的新变化 |
二、准确把握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新定位 |
三、增强政策的民众认同,提高政策的执行实效 |
第三节 谋划好边疆民族地区职责和能力范围内的工作 |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
二、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
三、完善各级政府教育管理和投入机制 |
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
五、严格依法治教 |
六、全面加强教育督导 |
七、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
第四节 对国家和省级层面加强顶层设计的意见建议 |
一、进一步提高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重要性和可行性的认识 |
二、适时进一步调整现有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框架 |
三、加大中央和省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形成有利于人才向基层流动的机制 |
四、增强相关政策的强制性,提高监督和执行效果 |
五、继续实施支教工作,提高边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水平 |
六、积极盘活存量资源,用好边疆民族地区本地人才 |
七、发挥边疆民族地区各自优势,创造条件吸引留住优秀人才的外部环境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歌颂祖国六十华诞——流风余韵(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成立时国事服务工作的多个“第一次” |
第一次接受外国大使递交国书 |
新中国第一次团拜会 |
新中国接待的第一位国宾 |
我国领导人第一次出访的机场送迎仪式 |
二、最新统计数据见证新中国60年成就 |
三、以办好《高校后勤研究》的实际行动庆祝建国60周年 |
四、百年大计教育奠基中国 |
(一) 一个人口大国的教育奇迹 |
(二) 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跨越 |
(三) 教育版图顶天立地的半壁江山 |
(四) “穷国办大教育”的中国道路 |
五、历史的记载———教育普及全国 |
(一) 中国学龄儿童入学率 |
(二) 平均受教育年限 |
(三)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 |
(四) 每一万人口中 |
六、后勤保障先行 |
(一) 后勤服务社会化 |
(二) 后勤工作也是一门学问 |
(三) 后勤的地位、作用 |
七、深化后勤改革服务学校发展———山西大学后勤通过改革带来的变化 |
一、校园基础建设突飞猛进。 |
二、学生公寓建设发展迅猛。 |
三、餐厅建设高标准现代化。 |
四、水电暖供给变化大。 |
五、绿化美化校园环境。 |
六、开拓物业管理市场。 |
七、建立单身教工公寓。 |
八、解决焦点难点问题。 |
九、全面实施节能减排。 |
十、积极进行科学研究。 |
十一、大力开展文化创建活动。 |
八、高校后勤改革巡礼———以四川师范大学为例 |
九、建国60年高校后勤保障作用 |
十、坚持“十化”目标管理, 提升后勤服务水平——北方工业大学后勤管理改革概述 |
一、人员配置择优化 |
二、管理制度规范化 |
三、取费标准科学化 |
四、服务工作精细化 |
五、岗位工作程序化 |
六、监控考核数量化 |
七、分配办法合理化 |
八、竞赛活动经常化 |
九、管理手段信息化 |
十、民主管理制度化 |
十一、办好教育希望在教师———热烈庆祝全国第二十五个教师节 |
十二、伟大的精神———重温“两个务必” |
十三、歌颂祖国60华诞———流风余韵 |
十四、我们的《高校后勤研究》 |
十五、献给您祖国60华诞——高校后勤人!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框架结构和创新及不足 |
1.4.1 框架结构 |
1.4.2 创新之处 |
1.4.3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概述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社会组织 |
2.1.2 教育扶贫 |
2.1.3 社会组织教育扶贫 |
2.2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现实背景 |
2.2.1 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有待开发 |
2.2.2 社会组织服务社会优势凸显 |
2.2.3 精准扶贫要求多元力量参与 |
2.3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历史进程 |
2.3.1 1978 年—1989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探索阶段 |
2.3.2 1990 年—2000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展开阶段 |
2.3.3 2001 年—2011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深化阶段 |
2.3.4 2012 年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攻坚阶段 |
2.4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总体成效 |
2.4.1 缓解了政府教育扶贫财政压力 |
2.4.2 填补了政府教育扶贫工作空隙 |
2.4.3 促进了政府教育扶贫效率提高 |
2.4.4 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负担 |
第3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理论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3.1.1 发展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3.1.2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
3.1.3 教育同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3.2.1 发展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举措 |
3.2.2 发展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 |
3.2.3 发展教育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根本之策 |
3.3 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 |
3.3.1 人力资本理论 |
3.3.2 文化贫困理论 |
3.3.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3.4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相关理论 |
3.4.1 有教无类——教育的普惠性 |
3.4.2 治乱学说——教育的教化性 |
3.4.3 经学致用——教育的实用性 |
3.4.4 教养兼施——教育的公益性 |
第4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探索 |
4.1 基础教育 |
4.1.1 学前教育 |
4.1.2 义务教育 |
4.1.3 普通高中教育 |
4.1.4 特殊儿童教育 |
4.1.5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
4.2 职业教育 |
4.2.1 发展农村中高等职业教育 |
4.2.2 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
4.2.3 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
4.2.4 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
4.3 普通高等教育 |
4.3.1 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 |
4.3.2 指导城市返乡青年创业 |
4.4 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
4.4.1 学前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2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3 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4 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4.5 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
4.5 以资育人 |
4.5.1 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自立自强 |
4.5.2 通过人文助困树立学生积极心态 |
4.5.3 通过感恩教育培育学生责任意识 |
4.6 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
4.6.1 改善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
4.6.2 提高农村学校信息化水平 |
第5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 |
5.1 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 |
5.1.1 筹款工具模式 |
5.1.2 项目运行模式 |
5.1.3 组织资助模式 |
5.2 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模式 |
5.2.1 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
5.2.2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
5.3 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 |
5.3.1 社会企业模式 |
5.3.2 公益创投模式 |
5.3.3 影响力投资模式 |
第6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趋向 |
6.1 明确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 |
6.1.1 扶贫资源的链接者 |
6.1.2 扶贫服务的提供者 |
6.1.3 扶贫能力的建设者 |
6.1.4 扶贫行动的倡导者 |
6.1.5 扶贫工作的合作者 |
6.2 发扬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经验 |
6.2.1 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 |
6.2.2 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 |
6.2.3 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 |
6.2.4 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 |
6.3 抓住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机遇 |
6.3.1 经济与社会转型激发社会组织发展 |
6.3.2 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提供发展时机 |
6.3.3 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社会组织承接工作 |
6.3.4 制度创新为社会组织创造发展环境 |
6.4 正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挑战 |
6.4.1 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法律缺失 |
6.4.2 社会组织外部管理僵化 |
6.4.3 社会组织普遍资源短缺 |
6.4.4 社会组织内部能力不足 |
6.5 优化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路径选择 |
6.5.1 构建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法律体系 |
6.5.2 改善社会组织外部治理环境 |
6.5.3 落实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 |
6.5.4 加强社会组织内部能力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7)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四)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背景、动因及其必要性 |
(一)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城镇化变革的时代背景 |
(二)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对农村教育的影响 |
(三)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面临的主要困难 |
(四) 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必要性 |
二、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三、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
(二) 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具体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中国教育民生的历史演化及新时代发展进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1.1.1 选题的缘起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教育与民生关系研究 |
1.2.2 教育的民生功能研究 |
1.2.3 教育的民生价值研究 |
1.2.4 教育民生推进路径研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教育民生的基本概念 |
2.1 概念解析 |
2.1.1 民生 |
2.1.2 教育 |
2.1.3 教育民生 |
2.2 教育民生的特征 |
2.2.1 发展性 |
2.2.2 终身性 |
2.2.3 全民性 |
2.3 教育民生的功能 |
2.3.1 教育的民生保障功能 |
2.3.2 教育的民生改善功能 |
2.3.3 教育的民生发展功能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教育民生思想 |
3.1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民生思想 |
3.1.1 受教育是人的基本权利 |
3.1.2 教育影响劳动价值实现 |
3.1.3 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3.2 毛泽东教育民生思想 |
3.2.1 普及教育改善人民生活 |
3.2.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3.2.3 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民生思想 |
3.3.1 邓小平教育民生思想 |
3.3.2 江泽民教育民生思想 |
3.3.3 胡锦涛教育民生思想 |
3.3.4 习近平教育民生思想 |
第4章 中国教育民生的发展历程 |
4.1 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民生恢复阶段 |
4.1.1 人民成为教育的主人 |
4.1.2 满足了人民基本的教育需求 |
4.1.3 培养了社会主义建设急需人才 |
4.2 .改革开放新时期教育民生的发展阶段 |
4.2.1 教育定位从“国计”走向“民生” |
4.2.2 教育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 |
4.2.3 教育丰富了人民的文化需求 |
4.2.4 教育提升了人民的精神境界 |
4.3 新时代教育民生的提高阶段 |
4.3.1 教育民生发生历史性变革 |
4.3.2 教育民生取得历史性成就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教育民生的发展困境 |
5.1 教育的民生功能释放不充分 |
5.1.1 教育的就业功能释放不充分 |
5.1.2 教育的收入功能释放不充分 |
5.1.3 教育的住房功能释放不充分 |
5.1.4 教育的健康功能释放不充分 |
5.2 教育的民生保障水平不平衡 |
5.2.1 教育民生保障水平的区域不平衡 |
5.2.2 教育民生保障水平的城乡不平衡 |
5.2.3 教育民生保障水平的行业不平衡 |
第6章 新时代中国教育民生的发展进路 |
6.1 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
6.1.1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6.1.2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
6.2 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
6.2.1 以创新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
6.2.2 以协调发展推进教育公平 |
6.2.3 以绿色发展优化教育生态环境 |
6.2.4 以开放发展推动教育国际化 |
6.2.5 以共享发展增加教育获得感 |
6.3 坚持就业导向的教育战略 |
6.3.1 优化教育布局推动充分就业 |
6.3.2 提高教育水平促进高质量就业 |
6.4 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
6.4.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
6.4.2 构建完备的教师教育体系 |
6.4.3 完善教师民生保障体系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以办好学生食堂为重点 深化饮服管理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办好学生食堂为重点 深化饮服管理改革[J].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高校后勤研究, 1994(S1)
- [2]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D]. 李百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3]蔷薇花开——一所薄弱小学的变革[D]. 陈佳咪.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4]新时代云南普洱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研究[D]. 童书玮. 云南大学, 2018(01)
- [5]歌颂祖国六十华诞——流风余韵[J]. 赵显利,冯序鹏. 高校后勤研究, 2009(05)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D]. 王冬雪. 吉林大学, 2020(08)
- [7]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研究[D]. 张红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10(11)
- [8]面向2035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北京的探索[J]. 尹玉玲.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9]坚持改革 不断增强后勤工作后劲[J]. 徐德润. 黑龙江高教研究, 1990(03)
- [10]中国教育民生的历史演化及新时代发展进路[D]. 张宇. 吉林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