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对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区的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2021)在《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指出黔府办函[2021]86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将《贵州省"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10月29日
陈莎[2](2021)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文中指出农地是承载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资源要素,不仅提供食物、纤维等物质产品,还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物质与能量循环、娱乐休闲、农业文化承载等多种服务功能。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村传统产业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农地资源退化、乡村环境恶化、生态风险加剧等问题日益凸显。在推进区域协调战略、城乡统筹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农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关系、影响机理及可持续决策实现,对优化农地多功能利用,引导可持续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决策,实现生态系统整体效益和人类福祉的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典型的城郊农业区廊下镇为例开展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评估测度和空间表达。综合运用定量指标、模型模拟和社会价值感知等方法定量表征生态系统服务,运用GIS空间制图和统计分析方法探讨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相互联系,识别农地空间主导功能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景观特征之间的关联。(2)农户(行为)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及影响因素识别。分析农户(家庭/个体)不同土地利用行为对异质性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影响作用,识别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及其主导特征,探讨不同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3)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导向的农地管理与利用决策优化方案制定。运用情景分析工具以满足规划的多目标(矛盾)权衡、动态变化和公众参与需求,探讨不同情景下各驱动因素综合作用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可能性,全面考虑相关利益主体与农地系统的互动及农地功能“权衡”,制定可供选择的农地管理(规划)方案;借助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工具拓展的农地可持续利用框架,探讨农户利用决策优化的可能性和可选策略。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农地提供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呈现出空间分异特征,供给服务与其他类型的服务存在较强的权衡(负向)关系,调节服务内部以及调节服务与支持服务之间大多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正向)关系,各项文化服务之间均表现出一定的协同关系。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呈现出空间集聚、互相影响、强弱不一的“簇”模式,反映出物质生产、生态涵养、文化休闲等功能在空间分布上的复合性和异质性,“簇”的空间分布与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土地管理措施及地物布设特征具有较强的相关性。(2)每个农户家庭(也可视为一个小型的“农场”单元)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是由资源系统、治理系统、资源单位和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决定的。农户采纳不同的生计决策和土地利用行为会导致差异性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表现出不同特征的服务权衡模式:工厂生产型、复合功能型、专业产粮型和公众偏好型。不同的服务权衡模式与自然、社会、管理、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密切联系。农业经营者虽然在工作内容上呈现出较大的相似性(都包括户外工作、体力劳动等),但是他们对于各自所处位置的景观特征以及如何进行经营管理能够提升自身及家庭福祉具有独到的理解,差异性的需求、价值认知及工作动机都会影响经营者的土地利用行为和策略。(3)KESHO情景规划工具能够整合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多元利益主体参与、未来情景构建及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等一系列内容,将不同利益主体的观点及价值偏好反映到不同的情景——不同的产业发展轨迹——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满足——不同的政策治理——以及(最终)不同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空间格局上。在研究所构建的2种不同情景(BAU情景和GE情景)下,耕地、林地、农林水复合用地、水域、村庄及其他建设用地的面积和空间布局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为全面提升农地的生产性、生境活力、韧性,有必要制定并落实与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相关的土地管制规则和调控措施,同时增强不同利益主体的环境共识和协同努力。(4)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引致物质生产-栖息地质量的矛盾关系,经济型、增值型和弱农型等不同特点的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差异明显。通过农户的精心设计和妥善管理,有可能实现生产功能和非生产功能的同时提升,即实现“双赢”。可以考虑的政策思路有:采取种养结合、农林牧混和的利用方式,适当保留绿色生态空间;加强农户与政府、公益机构以及农业企业之间的互助共持,提升农民素养和技术水平;强化农产品品牌塑造,优化生产模式与营销策略,促进农业产品的价值最大化。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3](2021)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海政发[2021]15号各镇政府、街道(地区)办事处,各委、办、局,区属各单位,区内各市属公园、林场: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将《北京市海淀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特此通知。2021年6月26日北京市海淀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前言森林城市建设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提供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创新,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我国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方向。2016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2019年,森林城市建设被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森林城市建设,要求全市具备条件的区在"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要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为首都更好履行"四个服务"职责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唐毛玲[4](2021)在《怀化大峡谷景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生态功能区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许多以自然资源为主体的景区被开发,这类景区通常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旅游价值,在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过程中确保自然资源不受破坏是进行自然资源空间规划和资源整合的关键。鉴于此,本研究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出发,借助ArcGIS、Fragstats、ENVI、ERDAS、Matlab等相关软件,对怀化大峡谷景区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生态功能区划研究。首先对研究区进行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在总结景观空间结构特征和生态问题的基础上,从自然、景观、人类活动影响等多角度选取生态敏感性因子,构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得出各指标权重;同时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定量评价各单因子生态敏感性,然后利用加权求和模型进行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合空间视域分析综合开展生态功能区划,最终提出怀化大峡谷景区开发与生态保护对策,促进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景区的永续发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研究区进行土地利用动态分析和景观格局特征变化分析,总结以下空间特征和问题: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聚集性降低以及景观类型面积比例分配差异增大,优势景观类型明显,空间异质性降低,抗干扰性降低,不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较大,景区开发建设热度较高,人为景观分布散乱无序,用地随意,容易造成生态问题,不利于景区用地的可持续利用。(2)从生态保护角度出发,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技术,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加权求和模型,获得生态敏感性单因子评价结果和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其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值为1.7623~4.5423。根据自然断点法将研究区划分为极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轻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4个分区,各敏感分区面积占比分别为12.15%、34.08%、31.05%、16.97%和5.75%,并分析区域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区总体生态敏感性较高,以中高度敏感为主,自然保护区即东北部生态敏感性较高,村镇区域即西南部生态敏感性较低,总体生态环境较脆弱,受人为活动影响容易出现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3)从景区开发角度出发,进行空间视域分析。从景观点角度分析,根据观测点位置的视野通视性和开阔度来分析评估景点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性;从景观面角度出发,开展景观视觉敏感区划,将研究区划分为景观视觉敏感区、视觉感知区、视觉盲区3个分区,各面积占比分别为22.10%、16.78%、61.12%。研究区总体视觉效果一般,中部区域为关注度较高、对景区开发影响较大的区域,为自然资源旅游规划提供参考依据。(4)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和空间视域分析结果进行叠加,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以及景观格局现状,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将研究区划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缓冲区、生态管制区、开发建设区4个区,各面积占比分别为22.74%、46.50%、12.16%、13.60%,总结每一区域的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程度要求,优化生态空间结构,为各分区项目策划提供科学依据。
马雪松[5](2021)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经济波动、气候条件变化、资源消耗危机、新冠疫情持续不断等严峻的形势挑战下,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成为关注性焦点,而林业作为重要的资源供给、生态功能输送与气候环境调节的产业,其可持续的协同发展演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都比较有优势的东北国有林区,自然义不容辞的承担了新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林业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发展方向的转型,会给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带来较大程度的发展不协同之状况,资源的衰减会在经济发展、林区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给东北国有林区造成不利的影响。林业产业的运行方式是所有产业中与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最为相似的,可以借鉴成熟的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力图使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协同演化逐步缓解资源危机,优化并高效利用可以整合的资源,实现东北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层面的同步发展,最终满足森林资源可持续运营的发展目标。本研究在集合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林业产业演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发展的研究思路。首先在理论层面,对研究所需要的理论概念进行梳理,同时,对相关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做了分析,通过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阐述在组成结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方面的接近性,并对协同演化模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可行性。其次在分析层面,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森林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林业产业技术要求、投资、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面临的压力或动力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必要性。再次在机制层面,明确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提出了协同演化的四种机制,进而引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立体式研究模型。第四在协同演化研究层面,基于协同演化的机制和研究模型,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的协同演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形成了本研究的主体部分。最后在保障层面,为了能够确保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顺利进行,提出需要在企业个体协同、产业种群协同、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三方面进行保障,综合提升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效率。
孟笑[6](2021)在《湿地共生设计探索与实践 ——以日照市陈疃河湿地公园为例》文中提出针对湿地公园设计量化指标要求以及设计过程中对湿地生态系统中各要素间影响的考虑,本文将共生理念引入湿地公园设计中,灵活运用其中多要素联系的观点,结合量化模型和方法,构建了湿地共生设计理法体系。同时,以山东省日照市陈疃河湿地公园为例,运用共生设计理法体系进行设计实践,尤其在湿地公园水境(水环境安全)、生境(动植物生境营建)、人境(游览分区规划设计)等方面进行探索。主要内容如下:一、构建湿地共生设计体系:根据湿地自然生态体系中水、土壤、植物、动、人等要素,结合共生学理论、水文学、生态及生物学等理论进行要素间共生关系研究,探求得出以湿地共生水环境设计、共生生境设计、共生植物种植设计等为主要内容的湿地共生设计体系。二、运用使用速率计数法开展湿地公园共生水境研究与设计:结合环境保护学和水文学内容,将水位、水质和土壤情况作为湿地共生水环境设计条件,针对园内水环境治理问题,使用速率计数法计算潜流人工湿地最佳面积,并结合水文情况分析完成陈疃河湿地公园的水域驳岸、水体基底、人工净化湿地等设计。三、运用动物生境适宜性数据及HSI量化模型开展湿地公园共生生境研究与设计:结合动物学、植物学、湿地生态学以及前文湿地共生生境、共生植物种植设计的内容,以HSI动物适宜性体系提供的动物生境适宜性数据为基准,根据陈疃河湿地公园现有动植物及分布情况,规划陈疃河湿地靠近水库的湿地区域作为严格湿地生态保育区,河漫滩湿地区域作为次级生态保育区,并在保育区范围内应用HSI量化模型提供的水域面积需求、空间旷达郁闭度、人为干扰距离、植被覆盖率需求等数据构建雁鸭类、鹤鹳类鸟类栖息地及模式图。并从遵循湿地类型、地形和水深条件、满足动物及昆虫生境需求等方面提出了湿地植物种植设计方案。四、对比分析各类公园、风景区的设计规范,结合湿地公园的特殊性,概括归纳形成了共生湿地人境设计内容,划分生态格局和游览分区,并对其中的建筑景观规划、游客行为控制和设施设计等提出了相应的量化指标。综上所述,论文以跨学科的视角,运用多种学科的模型体系,结合数理计算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定性、定量的研究分析,提出“共生”的湿地公园设计理论和方法,并以陈疃河湿地公园作为实践场地演示了其运用过程。为后续湿地公园初步设计中的保护与利用分区规划、扩初或深化设计中湿地生境、水体、植被的具体数值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推动设计量化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杨婵[7](2021)在《恩施州山区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综合效益动态评价与水土流失特点研究 ——以利万高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我国为实现脱贫攻坚战,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统筹发展,从而导致山区公路建设项目的发展极为迅速。而公路建设项目属于线性生产建设项目,其建设虽然对缓解区域客货运输矛盾、加快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促进地方与全国的沟通和交流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建设项目产生的负面影响,如对原有地貌的破坏等,难免会加剧水土流失的规模和数量。特别是对生态环境及其敏感脆弱和保护与恢复具有挑战性的山区产生水土流失的危害更大。因此,针对山区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防治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配置研究迫在眉睫。本研究以生态环境脆弱区“恩施州山区”的典型公路建设项目为例,通过系统调查、数据收集与统计,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恩施州山区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并在水土流失特点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建设项目不同建设时期、不同防治责任分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进行动态分析评价研究。本研究结果如下:1.恩施州山区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本研究在遵循SMART指标选取的原则之上,从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因子和植被恢复效果因子三方面选取土壤侵蚀模数共12项评价指标构成本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采用主观权重法的层次分析法和客观权重法的熵权法进行组合赋权;并运用采用线性加权求和法构建恩施州山区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模型。2.“利川至万州高速公路湖北段工程”项目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利川至万州高速公路湖北段工程”项目整体综合效益值运行期(3.9484)明显高于施工期(1.9677);运行期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因子和植被恢复效果因子(1.9202,1.1507)大于施工期(0.5778,0.3537),说明该项目的水土保持措施起到了非常显着的效果。3.恩施州山区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1)水土流失量分布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不同建设时期、不同防治责任分区水土流失量不同。施工期和路基工程防护区水土流失量最大。(2)水土流失强度的不均衡性:主要体现在不同建设时期防治责任分区水土流失强度不同。施工期土壤侵蚀模数最大,侵蚀强度为中度侵蚀;土壤侵蚀模数最大的防治责任分区为弃渣场区,施工期为强度侵蚀,运行期为轻度侵蚀。(3)水土流失量与降雨量的关系:水土流失量与降雨量和侵蚀性降雨量存在正相关。水土流失量随着降雨量和侵蚀性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减少而减少。
陆瑞[8](2021)在《天山北坡森林生态红线划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生态问题依然严峻,主要体现在自然生态空间被挤占、植被覆盖度降低、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遭到威胁等。为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相继出台了关于管控国土空间和生态空间的规范文件,强调了构建自然生态空间格局的紧迫性,生态红线的划定是保证其实现的重要措施。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对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长期而重大的意义。本研究以天山北坡为例,对研究区内森林生态敏感性和森林生态功能重要性进行评价,采用AHP法确定了各因子的权值,在ArcGIS10.8软件中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划定了森林生态保护红线、保护黄线、保护绿线的空间范围及面积,并探讨了三种森林生态保护红线的管理措施。同时利用logistic模型预测森林消耗及增长面积,结合研究区内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及相关部门出台的规划,确定了研究区的森林数量红线。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了研究区内生态敏感性和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体系,从土壤侵蚀和土地沙化两个方面评价了研究区内生态敏感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侵蚀极敏感区域面积为50.67万hm2,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12.38%;土地沙化极敏感区域面积为119.44万hm2,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29.19%;生态敏感红线区主要分布于坡度大、植被覆盖度低及土壤裸露的地区。(2)从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两方面对森林生态功能重要性进行评价,水土保持功能极重要区域27.05万hm2,占研究区面积比重的6.61%;水源涵养重要性极重要面积25.03万hm2,占研究区森林面积比重的9.45%。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红线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内森林覆盖率较高的东南部地区。(3)将评价结果在ArcGIS数据处理平台上进行叠加分析,将研究区内森林划分为三类生态保护红线区,其中森林生态红线保护区面积4.19万hm2,占研究区森林总面积的15.81%;保护黄线区面积为18.13万hm2,占研究区森林总面积的68.48%;绿线保护区面积4.16万hm2,占研究区森林总面积的15.71%。以此数据为基础结合模型预测的森林面积确定了森林数量红线为26.92万hm2。
王力平[9](2021)在《无人机航测技术在泰沂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监测中的应用》文中认为为探索无人机航测应用于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监测的技术与效果问题。本文选择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的3个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区和泰安新泰市的3个水土保持造林地,以实施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为研究对象,采用无人机航测技术,结合基础资料搜集和现场样地调查,对不同水土保持措施进行监测研究。研究目的:1)建立不同分辨率影像下水土保持措施解译标志;2)明确不同分辨率影像对水土保持措施辨识效果;3)分析不同飞行拍照模式与飞行高度下航测效率。主要结果与结论:1、研究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体系研究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体系包括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包括坡地梯田(土坎梯田和石坎梯田)、蓄水池、沉砂池、排水沟以及沟道堰坝和拦砂坝等;植物措施包括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经果林),水土保持林树种有侧柏、黑松和刺槐,经果林树种有板栗和桃树。2、不同分辨率影像下水土保持措施解译标志(1)航测影像:获取项目区无人机在2种拍摄模式(悬停、等时间隔)和3种飞行高度下(100m、150m和200m)的正射影像,100m、150m和200m下无人机影像分辨率分别为2.7-2.9cm、4.2-4.4cm和5.5-5.8cm。(2)解译标志:建立3种飞行高度影像下不同项目区和造林地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的解译标志,明确了不同水土保持措施解译标志的纹理、色彩、形态、轮廓等影像特征。3、不同分辨率影像对水土保持措施辨识效果(1)工程措施:在200m飞行高度(分辨率5.5-5.8cm)影像下,便可判别各种不同的水土保持措施,并获得其形状、尺寸等工程平面参数。因此,无人机航测用于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识别的飞行高度可采用200m。(2)植物措施:辨识效果因影像分辨率以及树种类型、树体(冠幅)大小而异,在100m飞行高度(分辨率2.7-2.9cm)影像下,可判别冠幅直径大于40cm的植株种类别(针叶类、阔叶类)和植株轮廓,可判别冠幅大于160cm落叶树具体树种,难以判别针叶树具体树种。在150m飞行高度(分辨率4.2-4.4cm)影像下,只能判别冠幅大于70cm的针叶树(侧柏、黑松)植株轮廓。200m飞行高度(分辨率5.5-5.8cm)全部无法判别。据上结果,无人机航测用于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识别的飞行高度应低于100m。4、不同飞行拍照模式与飞行高度下航测效率在无人机悬停拍照模式时,飞行高度100m、150m和200m下的航测效率约为0.0075km2/min、0.0202km2/min和0.0394km2/min;在等时间隔拍照模式时,飞行高度100m、150m和200m下的航测效率约为0.0103km2/min、0.0225km2/min和0.054km2/min。说明无人机航测效率与拍摄高度成正相关,等时间隔拍摄模式的航测效率高于悬停拍摄模式。
张晶[10](2021)在《田园综合体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以济南市凤凰谷田园综合体产业发展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盘活集体用地,打造田园综合体”的要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加速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历史任务,是“三农”工作新时代的总抓手。这一重大战略部署的提出,为我国乡村未来产业的发展指出了方向。而田园综合体就是在乡村振兴的这个时代大背景下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融合了现代农业、文创旅游和田园社区等有关产业的综合发展形式,是针对我国当前乡村产业的发展问题,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种形式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途径。各级各类现代农业科技园、产业园、创业园,应适时向田园综合体布局。本文从理论基础入手,从田园综合体的发展背景及概念内涵角度出发,对国内国外田园综合体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文献引证法、案例分析法、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法、实地调研法以及实证研究法等方法,对田园综合体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并选取国内田园综合体相关典型案例进行深入解读,总结其经验。产业体系的规划及建设又是田园综合体的最主要核心。强化产业发展及融合对田园综合体的施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济南市凤凰谷田园综合体为例进行了总体规划与设计。从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出发,对项目区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到其规划定位及建设目标,对凤凰谷田园综合体进行分区规划,对凤凰谷项目进行了SWOT分析,并做了总体定位和布局,将整个项目区总体布局为“一心五区”,并将核心区规划为9个功能区,重点对六大支撑体系中的生产体系、产业体系以及生态体系进行了规划设计。完善生产体系规划,对园内生产道路建设、土地整理、梯田整理及生产加工和服务设施建设进行规划,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完善产业体系规划,对涉农产业、旅游观光设施及衍生产业进行规划,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完善生态体系规划,从农业废弃物处理和景观绿化两方面进行规划,来提升景观化。通过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来实现产业链的相加和价值链的相乘,发挥“新六产”的会聚效能,成为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的多种新业态融合模式,打造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的示范样板。为乡村振兴重要平台项目的规划发展提供参考。
二、加强对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区的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对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区的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动机 |
1.1.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
1.1.2 单一供给服务型农地利用是制约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障碍 |
1.1.3 农地管理决策趋向主体多元性、需求多样性、利用多宜性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3 研究内容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农地 |
1.3.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
1.4 研究区域与数据资料 |
1.4.1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
1.4.2 研究数据来源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图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农户行为理论 |
2.1.3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
2.1.4 空间韧性理论 |
2.2 文献回顾 |
2.2.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多功能权衡的研究视域 |
2.2.2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与价值评估 |
2.2.3 农地(空间)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
2.2.4 生态系统服务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决策应用 |
2.2.5 文献评述 |
3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土地利用分析框架 |
3.1 生态系统服务与土地管理决策相融合的重点与难点 |
3.1.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理论优势与应用挑战 |
3.1.2 生态系统服务应用在土地利用管理实践中的核心问题 |
3.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尺度结构和权衡规律-权衡决策关联 |
3.3 融合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地利用规划(决策)的概念框架 |
4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测度与空间表达 |
4.1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和空间制图 |
4.1.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内容选择 |
4.1.2 采样方法与数据处理 |
4.1.3 评估结果与空间格局 |
4.2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和“簇”识别 |
4.2.1 相关性分析 |
4.2.2 主成分分析 |
4.2.3 生态系统服务簇 |
4.3 生态系统服务簇的影响机理分析 |
4.3.1 生态系统服务簇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联关系 |
4.3.2 生态系统服务簇与空间特征的关联关系 |
4.4 小结 |
5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及影响因素 |
5.1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ES)理论的农户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
5.2.1 样本的获取与分布 |
5.2.2 变量选择及指标体系 |
5.3 调查样本基本特征 |
5.3.1 农户家庭耕地资源特征 |
5.3.2 家庭人口资源特征 |
5.3.3 农户家庭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特征 |
5.4 农户行为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特征识别 |
5.5 不同权衡类型农户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
5.6 小结 |
6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利用规划 |
6.1 情景规划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
6.2 KESHO情景规划工具 |
6.2.1 情景规划的概念与特点 |
6.2.2 KESHO情景规划工具 |
6.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导向的情景界定和展开 |
6.3.1 情景基础界定 |
6.3.2 基于多元利益主体诉求的情景建立 |
6.4 建模 |
6.4.1 土地利用变化可能性及关键驱动因素分析 |
6.4.2 土地需求量确定 |
6.4.3 土地利用变化发生的概率确定 |
6.5 情景分析的综合、反馈及规划方案输出 |
6.5.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 |
6.5.2 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布局及调控政策 |
6.5.3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及因果链 |
6.5.4 验证、评估与反馈 |
6.6 小结 |
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优化 |
7.1 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PPF)的农地可持续利用框架 |
7.2 物质生产和栖息地质量的评估计算 |
7.2.1 生计指数 |
7.2.2 综合丰度 |
7.3 生态系统服务两两之间权衡关系分析 |
7.4 农户土地利用优化的政策建议 |
7.4.1 阻碍可持续农业的约束因素 |
7.4.2 通向农业可持续的路径与措施 |
7.4.3 农地整治中的生态过程与服务权衡:基于PPF曲线的再审视 |
7.5 小结 |
8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点 |
8.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科研成果 |
参与科研项目 |
(3)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 |
1.1 海淀区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背景 |
1.1.1 国家层面 |
1.1.2 京津冀区域层面 |
1.1.3 北京市层面 |
1.1.4 海淀区层面 |
1.2 海淀区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意义 |
2. 项目区概况 |
2.1 自然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河流水系 |
2.1.5 土壤条件 |
2.2 社会经济条件 |
2.2.1 历史沿革 |
2.2.2 行政区划和人口 |
2.2.3 经济发展概况 |
2.2.4 交通条件 |
2.3 自然资源 |
2.3.1 土地资源 |
2.3.2 水资源 |
2.3.3 湿地资源 |
2.3.4 动植物资源 |
(1)植物资源 |
(2)动物资源 |
2.3.5 旅游资源 |
2.4 生态环境状况 |
2.4.1 空气环境质量 |
2.4.2 水环境 |
2.4.3 土壤环境 |
2.4.4 声环境 |
2.4.5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
2.5 特色文化 |
2.5.1 皇家园林文化 |
2.5.2 古树名木文化 |
2.5.3 大运河文化 |
2.5.4 红色文化 |
2.5.5 高等教育文化 |
2.5.6 中关村科创文化 |
3. 森林城市建设基础分析 |
3.1 森林资源特征分析 |
3.1.1 林地资源 |
(1)总体情况 |
(2)空间分布 |
3.1.2 林种结构 |
3.1.3 乔木林特征 |
(1)林龄组成 |
(2)林分起源 |
(3)优势树种 |
3.1.4 林木蓄积 |
3.1.5 森林覆盖率 |
3.2 城区绿地特征分析 |
3.3 生态科普载体分析 |
3.4 资源管护情况分析 |
3.4.1 森林防火 |
3.4.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
3.4.3 林业信息化建设 |
3.4.4 公益林管护 |
3.4.5 绿地管护 |
3.4.6 野生动植物保护 |
3.4.7 林业队伍 |
3.5 指标达标情况分析 |
3.5.1 森林网络 |
(1)林木覆盖率 |
(2)城区绿化覆盖率 |
(3)城区树冠覆盖率 |
(4)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
(5)城区林荫道路率 |
(6)城区地面停车场绿化 |
(7)乡村绿化 |
(8)道路绿化 |
(9)水岸绿化 |
(10)农田林网 |
(11)重要水源地绿化 |
(12)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 |
3.5.2 森林健康 |
(1)树种多样性 |
(2)乡土树种使用率 |
(3)苗木使用 |
(4)生态养护 |
(5)森林质量提升 |
(6)动物生境营造 |
(7)森林灾害防控 |
(8)资源保护 |
3.5.3 生态福利 |
(1)城区公园绿地服务 |
(2)生态休闲场所服务 |
(3)公园免费开放 |
(4)乡村公园 |
(5)绿道网络 |
(6)生态产业 |
3.5.4 生态文化 |
(1)生态科普教育 |
(2)生态宣传活动 |
(3)古树名木 |
(4)市树市花 |
(5)公众态度 |
3.5.5 组织管理 |
(1)建设备案 |
(2)规划编制 |
(3)科技支撑 |
(4)示范活动 |
(5)档案管理 |
3.5.6 总体情况 |
3.6 森林城市建设潜力分析 |
3.6.1 国土增绿潜力分析 |
(1)林业用地 |
(2)村庄驻地、四旁用地 |
(3)城区绿地 |
3.6.2 森林健康提升潜力 |
3.6.3 森林服务提升潜力 |
3.6.4 森林文化提升潜力 |
3.7 优势与问题 |
3.7.1 优势 |
(1)生态区位重要,规划站位较高 |
(2)政府高度重视,政策支持有力 |
(3)生态格局完整,建设基础扎实 |
(4)群众基础较好,爱绿氛围浓厚 |
3.7.2 面临的问题 |
(1)城市绿地空间分布与服务功能还需进一步优化提升 |
(2)乡村绿化特色和乡愁生态景观还需进一步挖掘强化 |
(3)生态场所服务和生态活动传播还需进一步发动扩散 |
4. 森林城市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
4.1 指导思想 |
4.2 建设原则 |
4.2.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4.2.2 坚持服务首都核心功能 |
4.2.3 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绿化 |
4.2.4 坚持近自然化理念 |
4.2.5 坚持科学节俭绿化 |
4.2.6 坚持人文生态融合 |
4.2.7 坚持全民共建共享 |
4.3 规划愿景 |
4.4 规划依据 |
4.4.1 法律法规 |
4.4.2 标准规范 |
4.4.3 国家、地方文件与规划 |
4.5 规划范围 |
4.6 规划期限 |
4.7 规划目标 |
4.7.1 总体目标 |
4.7.2 阶段目标 |
(1)近期目标(2021年—2023年) |
(2)中期目标(2024年—2025年) |
(3)远期目标(2026年—2035年) |
4.7.3 指标目标 |
5. 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 |
5.1 上位规划衔接 |
5.1.1《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
(1)规划分析 |
(2)对本规划的指导 |
5.1.2《北京市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8年—2035年)》 |
(1)规划分析 |
(2)对本规划的指导 |
5.1.3《海淀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 |
(1)规划分析 |
(2)对本规划的指导 |
5.2 总体布局 |
(1)一屏四心 |
(2)多廊多点 |
6. 森林网络体系建设 |
6.1 城区绿地完善工程 |
6.1.1 建设范围、人口数量 |
6.1.2 建设目标 |
6.1.3 建设内容 |
(1)公园绿地建设 |
(2)小微绿地建设 |
(3)老旧公园升级 |
(4)环境友好型社区改造 |
(5)森林城市建设示范活动 |
(6)森林城市科技主题公园建设 |
6.2 两道绿隔扩展工程 |
6.2.1 建设现状 |
6.2.2 建设目标 |
6.2.3 建设内容 |
(1)一道绿隔城市公园环提质增绿 |
(2)二道绿隔郊野公园环优化扩绿 |
6.3 道路景观提升工程 |
6.3.1 建设现状 |
6.3.2 建设目标 |
6.3.3 建设内容 |
(1)新建道路高标准绿化 |
(2)已建道路绿化景观提升 |
(3)林荫停车场建设 |
6.4 生态水系打造工程 |
6.4.1 建设现状 |
6.4.2 建设目标 |
6.4.3 建设内容 |
(1)“水清岸绿”生态河渠建设 |
(2)小月河生态廊道建设 |
(3)北部生态湿地群营建 |
6.5 绿色村镇建设工程 |
6.5.1 建设现状 |
6.5.2 建设目标 |
6.5.3 建设内容 |
(1)休闲场所建设 |
(2)村庄绿化提升 |
(3)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 |
6.6 近自然片林营建工程 |
6.6.1 建设现状 |
6.6.2 建设目标 |
6.6.3 建设内容 |
6.7 自然保护地优化工程 |
6.7.1 建设现状 |
6.7.2 建设内容 |
6.8 古树名木保护工程 |
6.8.1 保护现状 |
6.8.2 建设目标 |
6.8.3 建设内容 |
7. 森林健康体系建设 |
7.1 高质量森林经营 |
7.1.1 林分抚育提质 |
(1)建设现状 |
(2)建设目标 |
(3)建设内容 |
7.1.2 生态公益林管护 |
(1)建设现状 |
(2)建设内容 |
7.2 生境营建 |
7.2.1 建设目标 |
7.2.2 建设内容 |
(1)完善生态廊道 |
(2)划建自然保留区 |
(3)营造鸟类栖息地 |
(4)改善河道水生态系统 |
(5)建设城市水鸟保护区域 |
(6)海淀区城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建设 |
7.3 绿地养护 |
7.3.1 建设目标 |
7.3.2 建设内容 |
(1)绿地有机覆盖 |
(2)城市林木近自然管理 |
7.4 森林火灾防控 |
7.4.1 建设目标 |
7.4.2 建设内容 |
(1)完善防火预警预测体系 |
(2)提升防火调度水平 |
(3)提升扑救火能力 |
(4)开展常态化防火宣传 |
7.5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
7.5.1 建设目标 |
7.5.2 建设内容 |
(1)完善有害生物监测体系 |
(2)提升有害生物防治能力 |
(3)做好有害生物防治宣传 |
7.6 林业信息化建设 |
7.6.1 建设现状 |
7.6.2 建设目标 |
7.6.3 建设内容 |
(1)完善园林绿化资源管理体系 |
(2)建设智慧林业信息系统 |
8. 生态福利体系建设 |
8.1 绿道网络建设 |
8.1.1 建设现状 |
8.1.2 建设目标 |
8.1.3 建设内容 |
(1)三级绿道体系建设 |
(2)绿道服务点建设 |
(3)绿道管理养护 |
8.2 生态休闲空间发展 |
8.2.1 建设现状 |
8.2.2 建设目标 |
8.2.3 建设内容 |
(1)郊野公园休闲空间建设 |
(2)清河滨水休闲空间建设 |
(3)生态田园休闲空间建设 |
(4)森林康养休闲空间建设 |
8.3 农林产业发展带建设 |
8.3.1 建设现状 |
8.3.2 建设目标 |
8.3.3 建设内容 |
9.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
9.1 生态文化体验基地建设 |
9.1.1 建设目标 |
9.1.2 建设内容 |
(1)森林文化体验基地 |
(2)湿地文化体验基地 |
(3)古树文化体验基地 |
(4)园林文化体验基地 |
(5)义务植树基地 |
9.2 全民自然教育网络构建 |
9.2.1 建设目标 |
9.2.2 建设内容 |
(1)成立海淀区自然教育网络 |
(2)成立海淀区自然教育中心 |
(3)自然教育基地建设 |
(4)自然教育驿站建设 |
9.3 生态标识系统建设 |
9.3.1 建设目标 |
9.3.2 建设类别 |
9.3.3 建设内容 |
(1)海淀区生态标识系统设计 |
(2)生态科普标识标牌布设 |
9.4 生态文化传播 |
9.4.1 建设目标 |
9.4.2 建设内容 |
(1)制作森林城市建设宣传物料,服务百姓生活 |
(2)拍摄图文视频素材全方位展示森林海淀风貌 |
(3)开展多种形式的森林城市建设宣传活动 |
(4)持续推动森林城市建设惠民活动 |
1 0. 投资估算及效益评价 |
1 0.1 估算依据 |
1 0.2 工程总投资 |
1 0.2.1 按照建设项目与费用构成分 |
1 0.2.2 按照建设期限分 |
1 0.3 资金筹措 |
1 0.3.1 上级生态建设类项目资金 |
1 0.3.2 地方财政投入 |
1 0.3.3 社会性投入 |
1 0.4 效益评价 |
1 0.4.1 生态效益分析 |
(1)涵养水源 |
(2)保育土壤 |
(3)净化大气环境 |
(4)调节小气候 |
(5)固碳释氧 |
(6)保护生物多样性 |
1 0.4.2 社会效益分析 |
(1)美化城市景观,改善人居环境 |
(2)传播森林文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
(3)提高城市综合实力 |
(4)增加就业机会 |
1 0.4.3 经济效益分析 |
(1)直接经济效益 |
(2)间接经济效益 |
1 1.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
1 1.1 全面建立林长制 |
1 1.1.1 分级设立林长 |
1 1.1.2 建立工作机制 |
1 1.2 严格考核反馈 |
1 1.3 全面统筹,保障资金 |
1 1.4 人才强林,科技兴林 |
1 1.4.1 加强人才培养 |
1 1.4.2 凸显科技创新特色 |
1 1.4.3 加快成果转化和推广 |
1 1.5 林政资源管理 |
1 1.5.1 制定合理的林木采伐限额 |
1 1.5.2 划定林地保护红线,统筹国土空间 |
1 1.5.3 建立森林资源档案管理体系 |
1 1.6 森林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系统建设 |
(4)怀化大峡谷景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生态功能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
1.2.2 生态敏感性研究进展 |
1.2.3 景观视觉相关研究进展 |
1.2.4 生态功能分区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方法、数据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1.3.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怀化大峡谷景区建设项目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动植物资源 |
2.1.5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湖南康龙保护区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保护区性质和保护对象 |
2.2.3 生物多样性概况 |
2.2.4 社会经济概况 |
2.3 研究区用地情况与位置关系 |
2.3.1 研究区用地情况 |
2.3.2 研究区与建设项目区、保护区的位置关系 |
3 研究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
3.1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分析 |
3.1.1 土地利用分类结果 |
3.1.2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
3.1.3 土地利用转移特征分析 |
3.2 景观格局特征变化分析 |
3.2.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
3.2.2 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
3.2.3 斑块类型水平上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
3.3 景观格局变化对生态的影响 |
4 研究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 生态敏感性因子等级划分 |
4.2.1 生态敏感性分级标准 |
4.2.2 单因子生态敏感性等级划分 |
4.3 确定评价因子权重 |
4.3.1 构造优先关系矩阵 |
4.3.2 转换成模糊一致矩阵 |
4.3.3 计算排序向量 |
4.3.4 生态敏感性因子权重结果 |
4.4 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
4.4.1 单因子评价结果及分析 |
4.4.2 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
5 研究区空间视域分析 |
5.1 景观点视域分析 |
5.1.1 视程范围和景观点的确定 |
5.1.2 景观点视域分析结果 |
5.1.3 研究结果分析与建议 |
5.2 景观面视域分析 |
5.2.1 视景距离和观测点的确定 |
5.2.2 近景视域分析结果 |
5.2.3 中景视域分析结果 |
5.2.4 远景视域分析结果 |
5.3 景观视觉敏感区的划分 |
5.3.1 视域分析综合赋值权重 |
5.3.2 景观视觉敏感区划分结果 |
6 研究区生态功能区划分及发展对策 |
6.1 生态功能区划分方法 |
6.1.1 生态功能区划分的指导思想 |
6.1.2 生态功能区划分的目的与原则 |
6.1.3 区划方法 |
6.2 生态功能区划结果与分析 |
6.2.1 生态保育区 |
6.2.2 生态缓冲区 |
6.2.3 生态管制区 |
6.2.4 开发建设区 |
6.3 景区开发与生态保护对策 |
6.3.1 健全生态保护机制,进行生态环境恢复 |
6.3.2 监测土地利用动态,合理开发景区用地 |
6.3.3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
6.3.4 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加强旅游资源整合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讨论与展望 |
7.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专家意见征询问卷 |
致谢 |
(5)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应用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生态学的概念界定 |
2.1.2 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
2.1.3 协同演化的概念界定 |
2.1.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演化相关的其他概念 |
2.2 理论应用分析 |
2.2.1 生态学理论应用分析 |
2.2.2 协同演化理论应用分析 |
2.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生态性特征分析 |
2.2.4 林业生态系统与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内在联系 |
2.3 本章小结 |
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动因分析 |
3.1 环境层方面林业资源禀赋的限制 |
3.1.1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一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2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二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3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三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
3.1.4 东北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
3.2 市场需求方面变化的压力 |
3.2.1 市场需求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影响机制 |
3.2.2 主要林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状况 |
3.3 自身发展方面林业产业技术升级的趋势要求 |
3.4 资本方面林业投资的激发力 |
3.4.1 林业投资总量 |
3.4.2 林业产业投资结构 |
3.5 宏观方面林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拉力 |
3.6 制度方面林业管理体制的活力 |
3.7 本章小结 |
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框架 |
4.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 |
4.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机制 |
4.2.1 稳定机制 |
4.2.2 动力机制 |
4.2.3 竞合机制 |
4.2.4 协同机制 |
4.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模型 |
4.3.1 协同演化理论模型 |
4.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研究层次 |
4.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研究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协同演化 |
5.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 |
5.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 |
5.2.1 生态位“态”、“势”评价研究思路 |
5.2.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发展现状 |
5.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模型构建 |
5.2.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结果 |
5.2.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演化路径选择 |
5.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测度及优化 |
5.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关系测度思路 |
5.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重叠度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
5.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关系测度 |
5.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优化 |
5.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策略 |
5.4.1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扩展策略 |
5.4.2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分离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协同演化 |
6.1 东北国有林区各区域内的种群发展分析 |
6.1.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分析数据说明 |
6.1.2 研究林业产业种群发展的区位熵法 |
6.1.3 基于区位熵的林业产业种群发展分析 |
6.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演进阶段判别 |
6.2.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生命周期划分 |
6.2.2 各种群产业生命周期演进阶段判别 |
6.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及模拟仿真 |
6.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相关性测度 |
6.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关系分析 |
6.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 |
6.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拟仿真 |
6.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7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 |
7.1 研究思路和模型构建 |
7.1.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7.1.2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机理分析 |
7.1.3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评价模型 |
7.2 序参量的选择和数据处理 |
7.2.1 协同度测算指标体系构建 |
7.2.2 数据来源与数据标准化处理 |
7.2.3 序参量权重的确定 |
7.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的子系统与序参量有序度的测算与评价 |
7.3.1 生态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3.2 经济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3.3 社会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
7.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测算与评价 |
7.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8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保障措施 |
8.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1.1 加强林业企业个体的创新力度 |
8.1.2 开发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
8.1.3 在思想上层面上提升创新意识 |
8.1.4 加强对林业辅助产业的开发 |
8.1.5 加强林业企业与林业院校的人才合作 |
8.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2.1 加强对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8.2.2 注重非木材林产品的培育与利用 |
8.2.3 引导衰退产业的退出 |
8.2.4 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替代产业的发展 |
8.2.5 完善林业生态建设专项基金 |
8.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
8.3.1 强化森林资源培育的力度 |
8.3.2 加强对林业培育技术的重视 |
8.3.3 优化生态补偿机制 |
8.3.4 在林业企业内部完善激励制度 |
8.3.5 落实留住人才及人才引进的工作 |
8.3.6 加大政府的帮扶力度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内蒙古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
附录B 龙江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6)湿地共生设计探索与实践 ——以日照市陈疃河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理论研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3 理论研究 |
1.4 研究框架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
1.4.2 研究框架 |
1.4.3 研究方法 |
2 湿地及其相关概念、研究概况 |
2.1 共生相关概念阐述 |
2.1.1 共生理论相关概念及研究概况 |
2.1.2 共生理论在传统文化与古典园林中的解读 |
2.2 湿地、湿地公园相关概念 |
2.2.1 湿地的定义 |
2.2.2 湿地的分类和功能 |
2.2.3 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定义辨析 |
2.2.4 城市公园、城市湿地公园、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概念辨析 |
2.2.5 湿地公园的特征与功能 |
2.3 共生湿地理论概述 |
2.3.1 湿地共生系统概述 |
2.3.2 实现湿地公园设计与自然良好共生 |
2.3.3 实现湿地公园设计与人良好共生 |
2.4 本章小结 |
3 湿地共生设计体系构建 |
3.1 湿地共生设计的主要内容 |
3.1.1 湿地共生设计的目的 |
3.1.2 湿地共生设计的意义 |
3.1.3 湿地共生设计的具体内容 |
3.2 与水共生(共生湿地水环境设计) |
3.2.1 共生湿地环境中的水和基底要素 |
3.2.2 共生湿地水环境设计原则 |
3.2.3 共生湿地水环境设计内容 |
3.2.4 日照市陈疃河湿地公园水系设计研究 |
3.2.5 与水共生的湿地公园案例 |
3.3 与生物共生 |
3.3.1 与动物共生(共生生境设计) |
3.3.2 与植物共生 |
3.3.3 与生物共生的湿地公园、湿地自然保护区案例 |
3.4 与人共生(共生湿地公园人境和游境设计) |
3.4.1 湿地人境的概念与系统关系 |
3.4.2 湿地人境构建的原则 |
3.4.3 湿地人境构建的内容 |
4 共生湿地:陈疃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实践 |
4.1 项目概况与场地解读 |
4.1.1 场地区位分析 |
4.1.2 上位规划解读 |
4.1.3 现状用地分析 |
4.1.4 现状水系分析 |
4.1.5 现状道路分析 |
4.1.6 现状实景分析 |
4.2 自然地理气候资源分析 |
4.3 设计定位与构思 |
4.3.1 设计定位与设计目标 |
4.3.2 设计原则 |
4.3.3 规划依据 |
4.4 总体设计 |
4.4.1 总平面图 |
4.4.2 功能分区 |
4.5 分区设计 |
4.5.1 河漫滩湿地生态修复保育区 |
4.5.2 湿地森林、生态农田区 |
4.5.3 水田湿地游憩体验区 |
4.5.4 湿地文化科普游览体验区 |
4.6 专项设计 |
4.6.1 保护与利用规划 |
4.6.2 游线与景观主题规划 |
4.6.3 水系规划设计 |
4.6.4 水田设计 |
4.6.5 驳岸设计 |
4.6.6 生态岛设计 |
4.6.7 道路交通组织设计 |
4.6.8 种植设计 |
4.6.9 景观照明设计 |
4.6.10 其他配套设计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成果 |
5.1.1 主要结论 |
5.1.2 创新点 |
5.2 不足与展望 |
5.2.1 不足 |
5.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一 陈疃河湿地公园实景图 |
附图二 陈疃河湿地公园总平面图 |
附图三 陈疃河湿地公园鸟瞰图 |
附图四 陈疃河湿地公园效果图 |
附图五 陈疃河湿地公园植物配置示意图 |
附图六 陈疃河湿地公园设计意向图 |
附表一 日照水库区域湿地鸟类名录 |
附表二 日照水库区域湿地高等植物名录 |
作者简历 |
(7)恩施州山区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综合效益动态评价与水土流失特点研究 ——以利万高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技术路线 |
二 恩施州山区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 |
2.1 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2 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2.3 综合效益评价模型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三 实例研究 |
3.1 项目区概况 |
3.2 项目概况 |
3.3 项目指标体系的建立 |
3.4 项目指标权重的确定 |
3.5 项目水土保持综合效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四 恩施州山区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 |
4.1 水土保持分区 |
4.2 水土流失量分布差异性 |
4.3 水土流失强度不均衡性 |
4.4 水土流失量与降雨量关系分析 |
4.5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
4.6 本章小结 |
五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天山北坡森林生态红线划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条件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划定原则 |
2.2.1 生态优先原则 |
2.2.2 动态性原则 |
2.2.3 分类划定原则 |
2.2.4 系统性原则 |
2.3 研究方法 |
2.3.1 森林空间红线划定方法 |
2.3.2 森林数量红线划定方法 |
第三章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3.1 研究区内2018 年度林地变更成果 |
3.2 DEM数据 |
3.3 NDVI数据 |
3.4 土壤数据 |
3.5 气象数据 |
3.6 占地、采伐消耗及造林数据 |
第四章 森林空间红线划定 |
4.1 确定评价指标 |
4.2 生态敏感性评价 |
4.2.1 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
4.2.2 土壤侵蚀敏感性综合评价 |
4.2.3 土地沙化敏感性评价 |
4.2.4 土地沙化敏感性空间评估及结果分析 |
4.3 森林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 |
4.3.1 水土保持重要性评价 |
4.3.2 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 |
4.3.3 生态服务功能红线区确定 |
4.4 确定红线区范围 |
第五章 森林数量红线划定 |
5.1 森林消耗分析 |
5.1.1 建设项目占地消耗 |
5.1.2 采伐消耗 |
5.2 森林增长潜力分析 |
5.3 森林数量红线的确定 |
第六章 森林生态红线的管理 |
6.1 分管控区管理 |
6.2 建立林地和森林红线保护协作机制 |
6.3 建立完善生态红线监测平台 |
6.4 公众参与 |
6.5 建立补偿机制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1.1 生态敏感性评价 |
7.1.2 森林生态功能重要性评价 |
7.1.3 确定了森林空间红线范围 |
7.1.4 确定了森林数量红线 |
7.1.5 提出了红线管理的若干建议 |
7.2 讨论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无人机航测技术在泰沂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依据与目的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目的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无人机遥感系统应用现状 |
1.2.2 无人机监测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 |
1.2.3 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 |
1.3 研究区概况 |
1.3.1 沂水县 |
1.3.2 新泰市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项目区选择 |
2.1.1 沂水县项目区 |
2.1.2 新泰市造林地 |
2.2 研究内容 |
2.2.1 项目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体系 |
2.2.2 不同分辨率影像下水土保持措施解译标志 |
2.2.3 不同分辨率影像对水土保持措施解译效果 |
2.2.4 不同拍摄模式与飞行高度下飞行作业效率 |
2.3 技术路线 |
2.4 研究方法 |
2.4.1 资料收集分析 |
2.4.2 无人机航测设计 |
2.4.3 解译标志建立方法 |
2.4.4 小流域治理措施调查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体系 |
3.1.1 工程措施 |
3.1.2 植物措施 |
3.2 不同飞行高度影像解译效果 |
3.2.1 工程措施 |
3.2.2 植物措施 |
3.3 不同飞行模式及航测高度的作业效率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研究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体系 |
4.1.2 不同分辨率影像下水土保持措施解译标志 |
4.1.3 不同分辨率影像对水土保持措施辨识效果 |
4.1.4 不同飞行模式及高度作业效率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10)田园综合体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以济南市凤凰谷田园综合体产业发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田园综合体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田园综合体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田园综合体研究动态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田园综合体基础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梳理 |
2.1.1 田园综合体 |
2.1.2 产业融合 |
2.1.3 乡村振兴 |
2.1.4 乡村景观 |
2.2 田园综合体的产业构建体系 |
2.3 “产业+”的现代农业产业规划 |
2.3.1 产业+科技 |
2.3.2 产业+旅游 |
2.3.3 产业+市场 |
2.3.4 产业+品牌 |
2.4 案例借鉴分析 |
2.4.1 浙江安吉“田园鲁家”田园综合体 |
2.4.2 浙江绍兴“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 |
2.4.3 迁西"花乡果巷"田园综合体 |
3 济南市凤凰谷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 |
3.1 项目区位分析 |
3.2 自然条件分析 |
3.2.1 气候条件 |
3.2.2 地形地貌 |
3.3 自然资源分析 |
3.3.1 土地资源 |
3.3.2 矿产资源 |
3.3.3 水资源 |
3.3.4 生物资源 |
3.3.5 基础设施概况 |
3.4 SWOT分析 |
3.4.1 优势(Strength) |
3.4.2 劣势(Weakness) |
3.4.3 机遇(Opportunity) |
3.4.4 挑战(Threat) |
3.5 政策分析、上位规划及发展历史分析 |
3.5.1 政策分析 |
3.5.2 上位规划分析 |
3.5.3 发展历史分析 |
3.6 规划总则 |
3.6.1 规划目标 |
3.6.2 规划原则 |
3.6.3 规划定位 |
3.6.4 规划策略 |
3.6.5 规划布局 |
3.7 分区规划 |
3.7.1 核心区布局 |
3.7.2 核心区分区建设 |
3.8 完善生产体系规划,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
3.8.1 园内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3.8.1.1 生产道路归整 |
3.8.1.2 水利工程及配套设施 |
3.8.1.3 园区电力及照明系统 |
3.8.2 土地整理 |
3.8.3 梯田整理 |
3.8.4 水肥一体化 |
3.8.5 生产加工设施建设 |
3.8.6 服务设施建设 |
3.9 产业体系规划,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
3.9.1 涉农产业体系发展规划 |
3.9.1.1 葡萄标准化生产区规划 |
3.9.1.2 葡萄采摘区防腐木长廊规划 |
3.9.1.3 园林苗木培育基地规划 |
3.9.1.4 花卉产业基地规划 |
3.9.2 旅游观光设施规划 |
3.9.2.1 农旅拓展设施规划 |
3.9.2.2 农旅综合服务设施规划 |
3.9.2.3 乡村旅游资源改造规划 |
3.9.3 衍生产业发展规划 |
3.10 生态体系规划,提升景观化 |
3.10.1 农业废弃物处理 |
3.10.1.1 沼气池规划建设 |
3.10.1.2 生态堆肥场规划建设 |
3.10.2 景观化提升 |
3.10.2.1 道路两侧及园区入口绿化规划建设 |
3.10.2.2 民宿及周边绿化规划建设 |
3.10.2.3 设施大棚周边景观绿化 |
3.10.2.4 办公及生活区周边绿化 |
3.10.2.5 山溪花谷造景绿化 |
3.10.2.6 田园绿化规划 |
3.10.2.7 园区景观规划 |
3.10.2.8 特色村舍及非遗文化的保护规划建设 |
4 讨论 |
4.1 田园综合体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的设计路径 |
4.1.1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避免同质化雷同发展 |
4.1.2 发展农村田园综合体建设 |
4.2 不足与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加强对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区的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的通知[J].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12)
- [2]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D]. 陈莎. 浙江大学, 2021(01)
- [3]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21年——2035年)的通知[J].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3)
- [4]怀化大峡谷景区生态敏感性评价及生态功能区划研究[D]. 唐毛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5]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D]. 马雪松.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6]湿地共生设计探索与实践 ——以日照市陈疃河湿地公园为例[D]. 孟笑. 浙江大学, 2021(01)
- [7]恩施州山区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综合效益动态评价与水土流失特点研究 ——以利万高速为例[D]. 杨婵. 湖北民族大学, 2021(12)
- [8]天山北坡森林生态红线划定研究[D]. 陆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9]无人机航测技术在泰沂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监测中的应用[D]. 王力平.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10]田园综合体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以济南市凤凰谷田园综合体产业发展为例[D]. 张晶.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