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能力促进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能力促进发展

一、联系实际学理论 提高能力促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延曼[1](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显着进展,但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显着。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发达城市和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带动力度发挥不足、带动意愿不强、带动机制不健全,致使当前城乡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本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探索城乡发展新动力、新方向、新模式。在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对城乡关系进行历史性、全面性梳理,并站在全局性、战略性高度,提出了推动中国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城乡融合发展”战略。随着2019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及2019年12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1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并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等举措的陆续实施和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正越来越多地在制度层面上得到保障与支撑。新时代中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深刻挖掘,有助于更好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好地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而更好地助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在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的基础上,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释放乡村活力的迫切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围绕对城乡差距现状的揭示,以及对差距形成因素的深层次剖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城乡之间、城乡各要素之间、城乡居民之间的各种协调、统筹、融合发展关系;对当前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存在的如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机制不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不合理、城乡要素配置以及治理结构不均衡、城乡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等等一系列制度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对于拥有几千年城乡渊源的文明古国而言,对于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中国来说,如何能够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加快实践创新的制度调整,找出一条有效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重点描述研究的时代背景和政策背景,挖掘研究的理论意义并阐明实践价值,对国内外关于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研究进行综述,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时对创新之处以及不足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其一是对相关概念的梳理,按照历史逻辑对城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以及城乡融合概念进行界定;其二阐述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的理论奠基: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思想,列宁关于城乡发展制度的思想,毛泽东对城乡发展制度的探索,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其三是对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这部分主要为论文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整个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分割制度体系,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的城乡历经曲折发展进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新时代以来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逐渐形成。这部分主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制度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第四章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具体从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的外在表现、当前城乡发展制度体系的不尽完善,以及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深层次原因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剖析。这部分主要阐述当前中国城乡发展制度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五章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这里针对前一章提到的现实问题,指出中国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必然性。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第二,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第三,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第四,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这部分主要阐述在新时代中国发展中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必然选择。第六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首先,强调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及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这部分首先从宏观上对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行把握,而后分别从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的完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三个角度,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该如何完善。

张亚男[2](2019)在《美国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是培养STEM人才,应对新时代科技与经济发展挑战的基础。我国2017年颁发《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提倡发展跨学科、探究性的STEM教育,培养学生STEM素养和综合运用STEM知识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发展STEM教育已成为国际趋势,美国是较早发展STEM教育的国家,在大力发展STEM教育的过程中意识到培养大量优质的STEM教师是STEM教育稳固发展的关键。美国STEM教师教育成效显着,其成功经验之一便是打造优质的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美国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是美国STEM教师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美国在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美国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进行研究有利于我国培养优质STEM教师人才,发展STEM教育。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法和比较研究法,梳理国内外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相关研究,立足于权威的STEM教师教育项目实践课程经验,研究美国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理论基础、课程体系,探索美国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价值与特征,为我国STEM教师教育发展提供启示。根据研究目的与设计,研究结构如下:1.研究美国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理论诉求,包括其发展背景、理论基础、价值与意义等;2.研究美国STEM教育实践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课程要素,并分析各要素的价值、特征和所能带给我国的启示;3.研究美国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特征,探索美国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得以成为美国STEM教师教育最重要环节的原因;4.研究美国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为我国提供的启示。

王改敏[3](2020)在《十八大以来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随着民营企业数量和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所起作用的与日俱增,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于民营企业这一广大领域的领导、强化民营企业内部的党建工作,以推动企业更健康地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便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建工作的重要方面。尤其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使得当前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越来越迫切。文章在厘清和明确民营企业以及民营企业党建的概念基础之上,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对十八大以来民营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了研究。首先,文章明确了在民营企业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民营企业加强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需要,是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是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其次,回顾和分析了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历程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经历了萌芽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和深化阶段,并在这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诸如“两个覆盖”不断扩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发挥、党建强促发展强的新景象不断涌现等。再次,着重分析了十八大以来民营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充分肯定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所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必须清醒的看到当前民营企业党建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对于民营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按照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纪律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七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分别找出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原因所在。最后,针对十八大以来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举措建议。文章在对存在问题进行多角度的认真分析之后,同样按照党建的七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加强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以对症下药、综合施策,推动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谢贵平[4](2015)在《认同能力建设与边疆安全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认同”的概念与内涵,一是行为体“自者”与“他者”对彼此的或共有的文化、观念、规范与制度等的认可与赞同与否;二是指行为体“自者”与“他者”关系(朋友、敌人、竞争者与亲属等)的确定,既有认同的一面,也有识异的一面。认同的底基是身份认同,由身份认同可衍生出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政治认同等不同类型与属性的认同。认同具有“关系性”、“实践性”、“建构性”、“复合性”特征。认同的变量是行为体成员对现实境遇中的“生存感”、“归属感”与“安全感”的判定,并以此确定自身的价值归属与价值归趋。行为体成员的生存感、归属感与安全感对不同种类与属性的认同均产生重要影响。安全包括三个维度,一是“安全性”,即客观是否存在威胁;二是“安全感”,即主观上是否存在恐惧;三是“安全化”,即主体间是否存在冲突。“安全感”又包括物质利益诉求的“生存感”、文化心理诉求的“归属感”与荣辱历史记忆的“历史感”。由此可见,认同与安全关系密切,互为影响。首先,安全是一种认同建构,安全的内涵包含三个维度:“客观上没有威胁、主观上没有恐惧、主体间没有冲突”。安全还是一种主体间安全,即使没有客观的威胁与主观的恐惧,主体间的不当互动亦会直接建构出一种新的不安全状态。其次,安全是一种关系,是不同层次的行为体间“自者”与“他者”之间单向的、双向的或多向的对安全内容的“认知”、“判断”、“界定”、“接受”及其“回应”与“商谈”的关系,这种关系交织复合、复杂多样,其中与安全密切相关的不同层次的行为体主要有次国家、国家与超国家。再次,安全是一种“言语-行为”,不同行为体间通过语言和行动建构起“自者”与“他者”间复合的安全关系,建构着安全的互动与共享。最后,安全与“认同危机”密切相关。认同不仅是安全的一个核心要素,往往也是促成危机转型升级与非常态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变量。“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同行为体既是安全威胁的应对者,也可能是安全威胁的制造者。不同层次的“自者”与“他者”认同一方面可以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多元共存、和谐共生与共享安全;另一方面,“自者”与“他者”间的认同若发生冲突或产生危机,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势必会带来安全威胁。认同是安全的核心变量,不同行为体间的“正向认同”有利于维护安全,并能够使得已经发生的危机得以良性转化;反之“负向认同”对安全维护产生消极影响,并能使已经产生的危机继续恶化。中国边疆安全直接威胁与间接威胁并存,显在威胁与潜在威胁共生;按动因、领域、影响范围、威胁程度、威胁源起等不同标准来分,尽管有诸多类型,但多呈现一些共性特征:非传统安全威胁与传统安全相互交织,“新安全”威胁不断凸显,不同领域的安全威胁相互交错叠合,安全威胁呈现跨场域性特征,安全威胁表现形式多样性,威胁主体多重性及责任主体清晰性和模糊性并存,诱发因素的交互性、危害过程的联动性、危害影响的多向性,对人(类)的安全、国际安全、国家安全、社会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使得边疆安全治理无论是国内治理还是跨国治理都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与认同及共识难题。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表明,关涉边疆不同行为体间的认同冲突与认同危机是边疆安全威胁的主要来源,边疆安全的根本是认同安全,边疆安全治理的核心就是以认同解决异质冲突问题。新时期,在边疆安全治理过程中,只有在对边疆安全威胁的特征与分类、威胁的样式与层次、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识别与评估的基础上,对安全化的行为体、指涉对象、实现路径、行动方案、价值向度的路径选择进行多元探索,确立“和合主义”、“和谐共生”、“优态共存”、“非暴力”原则、“精神共同体”等价值指向,以兼顾人的安全与国家利益为价值支点,继承和拓展传统安全化理论,确立边疆安全治理“选择性”安全化新范式,在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层次、治理方式、治理路径、治理内容与治理的阶段性历史任务等方面达成基本的认同,加强认同能力建设,才能有效维护边疆安全。边疆安全治理,在国内层面,需要推行“维稳”、“维权”与“维心”三维一体化模式,着力解决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社会矛盾,切实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与生产生活方式,营造公平公正、民主与自由的制度环境,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打造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治安秩序和谐美好、经济建设生机勃勃,生存生活环境优化和美的平安边疆。以“维心”为本,赢取民心,以“维权”为策,改善民生,以“维稳”为基,融合民族;用“维心”来统领“维权”与“维稳”,用“维权”来促进“维心”与“维稳”,用“维稳”来保障“维心”与“维权”,促进不同行为体间的认同和合与认同整合,使各族人民重建归属感、确立公正感、保障安全感,调动他们和合共建与保卫边疆的自觉性、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国际层面,中国需要与周边国家乃至相关国家弘扬“和合主义”思想,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增信释疑与和平共处,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加强共有观念的良性认同建构,建立多种沟通与交流机制,参与制定并遵守兼顾多方共同利益的国际规范,同时要加强威慑认同力量建设,促进跨国的认同建构与合作共治,才能和合共建与共享边疆安全,从而最终才能编织“和美边疆”的安全之网。

吴恺华[5](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苏北乡村人居环境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水平是改善乡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乡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历来重视乡村工作,国务院办公厅2014年发布的《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乡村人居环境的工作路径与建设重点,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将乡村建设提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苏北作为江苏省内经济相对薄弱的地区,近些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城市经济显着提升,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在此基础上,苏北乡村也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乡村总体人居环境的提升具备较大潜力。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分析苏北乡村人居环境特征,了解其发展状况,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对指导苏北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促进苏北乡村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基于宏观政策背景、区域发展背景、苏北乡村发展背景,确定整体研究方向,选定研究范围,确定研究思路与方法,技术路线等,并且对乡村人居环境的相关已有研究进行充分研读,把握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脉络;其次,对乡村人居环境进行理论研究,根据理论基础,确定乡村人居环境的构成要素与评价体系,将其划定为物质性要素与非物质性要素两大类;随后,根据确定好的构成要素与评价体系对苏北乡村人居环境进行特征分析,物质性要素方面,分析了苏北乡村的自然生态、空间组织、住房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市政基础设施,非物质性要素方面分析了经济人口、社会生活、文化环境、政策体系等,并对特征进行总结;接着,对苏北乡村人居环境进行定量化的汇总评价,比较各县市乡村人居环境的空间分布规律,评价苏北乡村人居环境在区域中所处的地位;而后,从区位、经济、自然条件、基础设施条件、政策等角度,研究苏北乡村人居环境的影响因素;最终,综合上述所有研究,分析总结出苏北乡村人居环境现存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提升策略。

付天松[6](2013)在《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图书馆学理论和图书馆工作,是学术性和实践性都很突出的一个领域。而图书馆学则既要有深厚的专业学术造诣,还要有勇于实践、善于探索的精神。图书馆学家的思想将会带动着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对于图书馆的学科发展和事业发展,更有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推动性。本文依据《现代图书馆学理论》关于图书馆学家年代的划分情况,通过了解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的生平,基于中国知网、国家数字图书馆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平台检索出每位图书馆学家的论着及其被引情况,进而梳理出三代图书馆学家对学科理论和实践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李博[7](2018)在《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学科交叉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历史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内容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历史、知识流动、研究内容三个维度对体育学学科知识演化进行研究。历史维度主要采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梳理体育学各分支学科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体育学的发展脉络,知识流动维度主要是结合学科交叉测度指标体系、托尼比彻的学科分类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对改革开放至今体育学学科交叉态势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内容维度主要采用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并分析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的研究热点。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学的演化经历了“问题研究形态”、“研究领域形态”、“学科范畴形态”三个阶段,学科交叉是体育学形成和壮大的主要途径。体育学最原始的知识形态是以运动技术或者是运动技能为表现形态的实践性知识,为了满足科学化需求,和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逐渐演化成为一个包含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体系。2、我国体育学经历了清末效仿德日,民国学习欧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学苏,改革开放以后全面发展四个阶段。和西方相比我国体育学发展是非线性、碎片化的,但在学科起源、学科演进动力、学科结构演化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改革开放以后的我国体育学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体育理论体系,在知识体系日渐完善的同时逐渐彰显出更多的学术性。3、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体育学知识体量和知识流量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知识体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波动的,经历了复苏期、指数增长期、逻辑增长期3个阶段,知识流量的增长是线性的,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和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较低,学科开放性不高,学科知识体量的增长大部分都是学科“自繁衍”的结果。北京奥运会后,这些现象在逐渐改观,学科开放性在逐渐增加,体育学由“外延式发展”逐渐转向“内涵式发展”。4、我国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从学科交叉的多样性来看,和体育学交叉融合的学科数量越来越多,学科交叉的跨度越来越大,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所形成的知识流量的分配由混乱向着有序化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逐渐稳固。二是从学科交叉的聚和性来看,体育学和外部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度越来越大,学科交叉网络密度越来越高,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5、苏联模式对我国体育学知识体系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的勃兴,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体育学开始了“科学革命”,进入21世纪后“科学革命”逐渐结束,体育学进入“常规科学”阶段,通过“范式融合”我国体育学由偏向自然科学、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演化成为综合性的知识体系。6、在现代科学聚合性发展趋势推动下和学科之间可通约性的规制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出和知识流入两个视角下学科交叉呈现出趋同化的发展趋势。体育学和应用科学、软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和纯科学、硬科学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体育学向着“软性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生物学医学学科群、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经济学学科群成为了体育学关系最为稳定的3个交叉学科群。7、和体育学交叉文献数量最多的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其次是经济学学科群、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信息科技学科群、人文类学科群、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体育学和不同学科群交叉形成的研究热点存在“边缘效应”,体育学和远缘学科交叉尽管研究成果数量不多,但是研究成果的丰富度、异质度更高,研究热点的数量也相对更多。8、北京奥运会对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高频关键词、高突现率关键词还是聚类标注词,奥运会是出现次数最为频繁的词汇,几乎每一个学科交叉领域都有涉及奥运会的研究。在北京奥运会的关照下,体育学学科内部的扩张力和学科外部的渗透力不断增强,使得体育学和外部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深化。9、理论研究薄弱是体育学学科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大部分的学科交叉研究都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单向渗透至体育学领域,体育学无法贡献出具有影响力的理论。理论贫乏和方法的缺失使得体育学在和其他学科进行知识交换时总是扮演知识受馈者的角色,无法形成有效的知识回馈,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让渡学科的话语权,造成的后果就是体育学和其他学科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李忠壹[8](2019)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和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时代。新时代,国内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党所处新的历史方位、肩负新的使命任务赋予侨务工作新的时代使命,对侨务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为指导,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特别是根据新时代统一战线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侨务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与中国共产党的侨务工作科学理论一脉相承,并在新时代与时俱进,在侨务工作理论与实践方面实现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以“中国梦”为目标导向,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对侨务工作的主题、主线、本质、理念和作用以及侨务工作对象(侨胞)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阐释,对工作格局、工作重点和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部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的重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对于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对于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体系,对于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正确认识新时代侨胞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发挥侨务工作重要作用,凝聚侨心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于创新侨务工作方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事业开创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阅读大量关于统一战线和侨务理论的文献,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社会调查法、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总结归纳。除绪论外,本文主要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主要内容、时代要求、时代特征和当代价值五个方面展开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全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对该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提出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和依据部分。主要对侨务工作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对中国共产党侨务工作的历史经验和一般规律进行了归纳和概括,剖析了党所处的历史方位、面临的内外形势、肩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变化,赋予侨务工作新的时代使命和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从而论证侨务工作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第三部分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部分。在深刻认识和把握侨情变化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侨务工作的主题、主线、本质、理念以及海外侨胞地位、作用和侨务工作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要求部分。在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观点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归纳了新时代要求。本部分主要从新时代构建大侨务工作格局、建设“贴心人”“实干家”侨务干部队伍和侨务工作“三个坚持”的新时代要求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五部分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特征部分。主要从“维度”和“原则”两个方面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特征。从适应新时代实践要求的现实维度、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世界维度和以“中国梦”为目标导向的发展维度这“三个维度”,加以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鲜明时代性。从加强党对侨务工作的领导的根本原则、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的政治原则、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指导原则这“三大原则”,加以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人民性特征。第六部分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部分。在理论方面,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体系。在实践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侨务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推动了侨务工作和机构深化改革,推进了侨务工作法治化进程,建设和完善了为侨服务的公共服务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指导国外侨务工作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杨国立[9](2019)在《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军民情报学融合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相统一的战略环境倒逼的结果,是中国情报学特色发展的关键路径。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均认识到了双方融合的重要性,并在研究成果、项目研究、学术会议中逐渐体现出来。然而,当前对于军民情报学融合的认识和研究一直试图突破体制和机制障碍以及情报秘密属性限制等因素的阻碍,然而,这样的阻碍在短期内难以克服,为了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需要人们改变思路,另辟蹊径。学科发展中的融合本该是水到渠成,但是军、民情报学多年的平行发展与范式冲突导致两者融合为大一统的情报学难以在短期内达成。当下,比较可行的举措是通过军、民情报学的跨界交流与融合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提供基础生长环境。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从学术交流和情报学发展本质规律出发,充分发挥“无形学院”的自觉行为,在学者和学术团体自发行动下推进军民情报学的融合。相较于“他组织”而言,自发行动可能更为有效。例如,相比于“他组织”下的《国家情报法》而言,近年来军、民情报学界所展开的各种自发的学术交流对于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本研究的基本观点是:“军民情报融合”无外乎两种途径,以情报工作的融合促进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以情报学理论体系的融合推动情报工作、情报体制的融合。前者难度较大,军民情报融合目前宜选择第二种融合路径。相比于体制、机制等建设而言,以学术共同体的自我觉醒和自发行为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融合模式。为了使学术共同体的行动更科学、更有效,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对军民情报学的融合进行指导,“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和突变论)有助于深刻揭示军民情报学融的基本机理。另外,有融合就会有分离,在认可他们之间存在分离基础上,控制他们之间不合理的分离,使这些不合理的分离逐渐走向交叉、融合,这是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核心。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首先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必要性问题。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论述这一问题。总体上,军民情报学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体现情报学社会价值、彰显情报学社会地位的关键,是进行中国特色情报学发展的重要路径。其次,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本文的第四章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的条件方法论、协同学理论的动力学方法论和突变论的途径方法论系统分析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机理。主要运用系统观,对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中涉及的各要素及其关系以及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结构等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关键要素(例如,作为序参量的情报文化、作为主控制变量的需求牵引力等)在融合中的作用以及多角度的要素融合层次性(例如,要素协同—体系协同—范式协同等)进行分析。最后,需要明确军民情报学融合如何推进,简言之,就是回答军民情报学融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本文的第五章在第四章论述的基础上,依据“新三论”提供的方法论,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回答。推进军民情报学融合的着力点主要围绕强化双方共通的基础和控制两者之间不合理的分离这两个方面。针对这两个着力点,本文提出信息流控制、竞合管理和发展路径三个方面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策略。三类策略中,发展路径建设是重点,它具有综合性和逻辑完整性,主要包括目标、出发点、路线、方向与动力和保障;信息流控制和竞合管理包含在发展路径中的各个环节中,其中,信息流控制主要包括信息流控制渠道、信息流控制机制和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竞合管理主要包括要素层面竞合管理、关系层面竞合管理和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罗崇敏[10](2006)在《中国边政学新论》文中指出本文试图探索广义边政学的思路和构架。在充分借鉴以往边政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立足现实实践,理性考察历史,面对未来发展的学术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边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进行系统研究,并突出边疆发展、边疆和谐和边疆安全这三个重点。 本文在学习借鉴中,对边政学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和反思,把边政学发展过程进行历史和逻辑性的归纳,提出边政学研究和发展的四个阶段,即:边疆史地研究阶段、边疆史治研究阶段、边疆民族研究阶段、边疆发展研究阶段。而四个研究阶段之间是相互交叉、相互融汇、相互促进的。在肯定以往边政学的积极贡献后,指出了以往边政学研究的特点是:诠释性强、政策性广、单一性多、狭义性明显、人本性不突出。对广义边政学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探索,提出广义边政学是关于边疆地区以人为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管理和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国内陆地疆界内地区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管理和发展。它具有六个特性:人本性、发展性、集成性、统筹性、和谐性、前瞻性。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都是围绕这一思路展开的。广义边政学的主要范畴包括:边疆史地范畴、边疆政治范畴、边疆经济社会范畴。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边疆发展战略、边疆经济发展战略、边疆城市化演进、边疆新农村建设、边疆文化建设、边疆和谐社会构建、边疆治理方略、边疆安全建设等问题。 关于边疆发展战略。分析了边疆发展的基本特性和以往边疆发展战略的特点,提出加快边疆发展战略转变的思路。在探讨边疆发展战略的本质和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的边疆发展思路,即以人为核心要素、以梯度推进与中心辐射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思路。我们处在信息和知识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日趋加快。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成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个系统。边疆地区的发展应以社会系统论思想为指导,探索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边疆地区实施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一个基本的要求是促进“三个转变”和“五个良性互动”。“三个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方式转变。“五个良性互动”是:经济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区域之间的

二、联系实际学理论 提高能力促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联系实际学理论 提高能力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城乡关系
        2.1.2 城乡二元结构
        2.1.3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融合
    2.2 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奠基
        2.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2.2.2 列宁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2.2.3 毛泽东对城乡发展的理论探索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
    2.3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
        2.3.1 空间社会学理论对中国城乡发展的影响
        2.3.2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实践反思与参考借鉴
    2.4 小结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
    3.1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以及固化
        3.1.1 “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执行
        3.1.2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
        3.1.3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强化加剧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固化
    3.2 改革开放后(1978-2012):城乡固化状态在曲折发展中破冰
        3.2.1 家庭承包制的推进与乡镇企业的崛起缓解了城乡关系
        3.2.2 城市及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政策激化了城乡再度分离
        3.2.3 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不断打破城乡二元的固化状态
    3.3 新时代以来(2012-至今):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逐渐形成
        3.3.1 “三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
        3.3.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轨推进
        3.3.3 城乡发展逐步走向全面融合新格局
    3.4 小结
第四章 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
    4.1 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
        4.1.1 城乡居民在收入、消费与就业上的差距
        4.1.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及管护投入差距
        4.1.3 城乡教育资源投入以及家庭教育的差距
        4.1.4 城乡医疗服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差距
    4.2 当前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不尽完善
        4.2.1 城乡人口和土地要素治理体系失衡
        4.2.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管护不统一
        4.2.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
        4.2.4 城乡产业布局和发展平台不够完善
    4.3 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原因分析
        4.3.1 历史上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及影响
        4.3.2 理论上对西方城乡发展的认识出现偏差
        4.3.3 实践中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呈复杂性
    4.4 小结
第五章 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5.1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5.1.1 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是根本
        5.1.2 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是目标
        5.1.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实现是途径
        5.1.4 城乡普惠金融服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保障
    5.2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5.2.1 有利于实现工业现代化在城乡之间的双向突破
        5.2.2 有利于发挥农业现代化促发展的根基保障作用
        5.2.3 有利于利用信息化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新鲜活力
        5.2.4 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为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5.3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
        5.3.1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方向
        5.3.2 在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中打破城乡失衡困局
        5.3.3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打造城乡特色融合模式
        5.3.4 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坚持人民群众的共享发展
    5.4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5.4.1 城乡产业融通发展制度促进发展的平衡化充分化
        5.4.2 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5.4.3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5.5 小结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
    6.1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6.1.1 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
        6.1.2 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
        6.1.3 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6.1.4 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
    6.2 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
        6.2.1 加强城乡居民户籍统一管理
        6.2.2 完善城乡人口双向自由流动
        6.2.3 放宽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条件
        6.2.4 构建工商资本持续入乡机制
    6.3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
        6.3.1 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平等就业同工同酬
        6.3.2 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6.3.3 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公平教育
        6.3.4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体制机制
    6.4 建立健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6.4.1 构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
        6.4.2 搭建特色小镇联结城乡发展平台
        6.4.3 创建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城乡融合
        6.4.4 实现城乡生产与消费多层次对接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2)美国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1. STEM教育是培养强国人才的基础
        2. STEM教师教育是STEM教育发展的长足动力
        3. 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是STEM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三) 概念界定
        1. STEM教育
        2. 美国STEM教师教育
        3. 美国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
        4. 指导教师
    (四) 文献综述
        1. 美国STEM教师短缺问题
        2. 美国STEM教师教育政策
        3. 美国STEM教师教育的重难点
        4. 美国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
    (五)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2. 比较研究法
        3. 案例分析法
一、美国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理论诉求
    (一) 美国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发展背景
        1. 顺应时代需求:美国STEM教师教育的发展背景
        2. 继承教师教育传统:美国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发展背景
        3. 应对STEM教师教育挑战:美国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发展背景
    (二) 美国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理论基础
        1. 教育现象学理论
        2. 反思性实践理论
        3. 符码理论
        4. 新理性主义
    (三) 美国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价值与作用
        1. 增强STEM职前教师的专业技能
        2. 提升STEM职前教师的职业认知
        3. 塑造STEM职前教师的专业情意品质
二、美国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目标
    (一) 美国STEM教师教育课程目标制定依据
        1. 下一代科学标准(NGSS)
        2. CAEP高级认证标准
    (二) 美国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目标
        1. UTeach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目标
        2. STEP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目标
    (三) 总结与反思
        1. 标准与调适
        2. 适应与发展
三、美国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内容
    (一) 美国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内容选择
        1. 体验式教学实践
        2. 教育见习
        3. 教育实习
    (二) 美国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内容组织
        1. 课时比例
        2. 内容组织形式
    (三) 总结与反思
        1. 见习活动与实习活动并重
        2. 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
四、美国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实施
    (一) 美国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实施保障
        1. 高效协同关系的建立
        2. 参与者的角色与职责
    (二) 美国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实施的具体手段
        1. 教学观察:职前教师习得间接教学经验的最佳途径
        2. 反思性指导:课程实施的中心环节
    (三) 总结与反思
        1. 新型的合作关系
        2. 牢固的三角模式
五、美国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评价
    (一) 美国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评价标准
        1. edTPA评价标准
        2. UTOP评价标准
    (二) 美国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评价模式
        1. 评价主体
        2. 评价方法
        3. 评价流程
    (三) 总结与反思
        1. 强调评价的记忆价值
        2. 强调评价的指导作用
六、美国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特征
    (一) 设计特征:自上而下,及时修订
    (二) 管理特征:行政自由,深度合作
    (三) 内容特征:理实结合,强调教法
    (四) 指导特征:多方指导,强调反思
    (五) 评价特征:回应目标,强调过程
七、美国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启示
    (一) 立足基础,发展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
    (二) 多边协同,打造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系
    (三) 全程实习,变革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模式
    (四) 招贤纳士,增强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指导力量
    (五) 重视过程,发挥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评价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十八大以来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的创新点
    1.7 相关概念及意义
        1.7.1 民营企业党建的概念
        1.7.2 民营企业党建的意义
第二章 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2.1 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历程
        2.1.1 萌芽阶段(1978 年—1992 年)
        2.1.2 探索阶段(1992 年—2001 年)
        2.1.3 发展阶段(2001 年—2012 年)
        2.1.4 深化阶段(2012 年—至今)
    2.2 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所取得的成就
        2.2.1 “两个覆盖”不断扩大
        2.2.2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发挥
        2.2.3 党建强促发展强的新景象不断涌现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民营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政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3.1.1 民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引领性缺失
        3.1.2 民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动员力有待加强
    3.2 思想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3.2.1 民营企业思想建设效果普遍不明显
        3.2.2 部分党员党性观念不强
    3.3 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3.3.1 党组织的覆盖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3.3.2 民营企业党组织管理体制不顺畅
        3.3.3 党务工作者队伍有待进一步充实
    3.4 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3.4.1 部分民营企业存在不良学习作风
        3.4.2 部分民营企业存在工作作风不实的问题
        3.4.3 部分民营企业存在生活作风不正的问题
    3.5 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3.5.1 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制度不完善
        3.5.2 民营企业党建制度执行力不强
    3.6 纪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3.6.1 民营企业党员纪律意识淡薄
        3.6.2 民营企业违纪惩罚力度低
    3.7 反腐败斗争方面存在的问题
        3.7.1 民营企业反腐教育不到位
        3.7.2 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不公正
        3.7.3 民营企业监督机制不完善
第四章 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主要举措
    4.1 政治建设方面的主要举措
        4.1.1 加强民营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性建设
        4.1.2 加强民营企业党组织政治动员力建设
    4.2 思想建设方面的主要举措
        4.2.1 加强和创新党的思想建设工作
        4.2.2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4.3 组织建设方面的主要举措
        4.3.1 严格按照标准推动建立党组织
        4.3.2 理顺党组织管理体制
        4.3.3 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
    4.4 作风建设方面的主要举措
        4.4.1 转变学习作风
        4.4.2 改善工作作风
        4.4.3 纠正生活作风
    4.5 制度建设方面的主要举措
        4.5.1 健全和完善党建工作制度
        4.5.2 加大制度落实力度
    4.6 纪律建设方面的主要举措
        4.6.1 提高党员纪律意识
        4.6.2 加大违纪惩罚力度
    4.7 反腐败斗争方面的主要举措
        4.7.1 加强反腐教育
        4.7.2 营造公正良好的发展环境
        4.7.3 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认同能力建设与边疆安全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关于中国边疆安全治理研究综述
        1.2.1 国外有关中国边疆安全治理研究综述
        1.2.2 国内有关中国边疆安全治理研究综述
        1.2.3 对国内外中国边疆安全治理研究的评价
    1.3 国内外有关边疆认同安全研究综述
        1.3.1 国外关于边疆认同安全研究
        1.3.2 国内有关边疆认同安全研究综述
        1.3.3 对国内外有关边疆认同安全研究的综合评价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6.1 研究重点
        1.6.2 研究难点
        1.6.3 创新点
    1.7 基本概念的界定
        1.7.1 “边疆”概念的界定
        1.7.2 “安全治理”概念的界定
        1.7.3 “认同危机”与“认同安全”概念的界定
        1.7.4 “认同能力建设”概念的界定
2 认同与安全理论
    2.1 “认同”的概念、内涵与特征
        2.1.1 “认同”的概念
        2.1.2 “认同”的内涵
        2.1.3 “认同”的特征
    2.2 认同的安全属性
        2.2.1 安全是一种主体间的认同建构
        2.2.2 安全与“认同危机”密切相关
    2.3 “认同”与安全的关系
3 认同安全的建构与维护:边疆安全治理的根本
    3.1 中国边疆主要的非传统安全威胁
    3.2 中国边疆安全威胁的识别与评估
    3.3 中国边疆安全治理的“双重困境”
        3.3.1 边疆安全治理的现实困境
        3.3.2 边疆安全治理的认同困境
    3.4 认同安全的建构和维护:边疆安全治理的根本
4 认同与安全:国内外安全治理的考察及其思考
    4.1 “认同”缺失:传统安全维护模式的困境
    4.2 “认同”与合作:国际安全维护方略的积极思想
    4.3 认同危机:国际安全治理的失败教训
    4.4 认同整合:国际安全治理的成功经验
    4.5 和合认同:中国古代边疆安全治理方略
5 “认同”建构与“选择性”安全化:边疆安全治理新范式
    5.1 “选择性”安全化:“安全化”理论的新拓展
        5.1.1 “安全化”:安全议题的“社会建构”及其不足
        5.1.2 “选择性”安全化——“选择性”再建构的“有效性”考量
    5.2 “选择性”安全化的价值取向
    5.3 “选择性”安全化的路径选择
    5.4 “选择性”安全化的价值支点
        5.4.1 “人的安全”与“国家安全”的不同争论及其思考
        5.4.2 中国边疆安全治理的价值支点
    5.5 “选择性”安全化的认同基础
6 认同能力建设:边疆安全治理新方略
    6.1 树立“认同安全”建构和维护新理念,探究认同能力建设新方略
    6.2 认同整合:边疆安全治理的国内维度
    6.3 认同建构:边疆安全治理的跨国维度
7 认同能力建设与边疆安全治理案例研究
    7.1 身份认同的错位与交融:边疆安全治理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7.1.1 边疆少数民族身份认同与边疆安全关系
        7.1.2 身份认同的错位及其对边疆安全的影响
        7.1.3 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发生错位的驱动因素
        7.1.4 促进少数民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交融、维护边疆安全方略
    7.2 认同危机与“东突”问题治理
        7.2.1 “东突”势力制造认同危机
        7.2.2 “东突”势力制造认同危机的表现形式
        7.2.3 “东突”势力国际化运动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思考
        7.2.4 “东突”问题及一部分维吾尔族认同危机形成的驱动因素
        7.2.5 认同能力建设与“东突”问题治理
8 结语
    8.1 主要结论与研究不足
        8.1.1 主要结论
        8.1.2 研究不足
    8.2 研究展望:从“边疆安全治理研究”到“边疆安全学”
参考文献
    专着
    论文
作者简历
在学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5)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苏北乡村人居环境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
        1.1.2 区域发展背景:发展梯度化、区域一体化下的苏北面临诸多挑战
        1.1.3 苏北乡村发展背景:乡村现实与村民日益增长的诉求存在矛盾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
        1.3.1 主体研究范围
        1.3.2 核心研究范围
        1.3.3 扩展研究范围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乡村
        2.1.2 人居环境
        2.1.3 乡村人居环境
    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3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村人居环境理论研究
    3.1 理论基础
        3.1.1 人类聚居学
        3.1.2 人居环境科学
        3.1.3 新型城镇化理论
        3.1.4 环境行为学理论
    3.2 构成要素
    3.3 总体评价体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北乡村人居环境特征分析
    4.1 总体特征
    4.2 物质性要素特征
        4.2.1 气候优良、物产丰富的自然生态
        4.2.2 大农田、线面结合的乡村空间组织
        4.2.3 多样并存的住房与完善提升中的公共设施
        4.2.4 建设与提升中的道路交通网络
        4.2.5 参差不齐的市政基础设施
    4.3 非物质性要素特征
        4.3.1 发展与分化中的经济与人口
        4.3.2 空心化逐步体现的社会生活
        4.3.3 本土化为核心的文化环境
        4.3.4 强农惠农的政策体系
    4.4 特征总结
        4.4.1 以平原为基础组织环境要素
        4.4.2 从区域上看相对滞后
        4.4.3 从自身看不断发展
        4.4.4 从内部看差异明显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北乡村人居环境汇总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5.1 定量评价体系
        5.1.1 指标体系
        5.1.2 数据来源
        5.1.3 权重设置
    5.2 评价模型
        5.2.1 数据预处理
        5.2.2 评价模型
    5.3 评价结果
    5.4 影响因素分析
        5.4.1 区位
        5.4.2 经济
        5.4.3 自然环境
        5.4.4 基础设施条件
        5.4.5 政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北乡村人居环境的优化策略
    6.1 乡村振兴与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的关系
    6.2 苏北乡村人居环境的主要问题
        6.2.1 物质性要素方面
        6.2.2 非物质性要素方面
    6.3 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北乡村人居环境的优化策略
        6.3.1 物质性要素的优化策略
        6.3.2 非物质性要素的优化策略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2 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2.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2.1.1 沈祖荣的论着
        2.1.2 胡庆生的论着
        2.1.3 刘国钧的论着
        2.1.4 洪有丰的论着
        2.1.5 戴志骞的论着
        2.1.6 袁同礼的论着
        2.1.7 李小缘的论着
        2.1.8 杜定友的论着
        2.1.9 杨昭惁的论着
    2.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2.2.1 桂质柏的论着
        2.2.2 裘开明的论着
        2.2.3 马宗荣的论着
        2.2.4 查修的论着
        2.2.5 皮高品的论着
        2.2.6 周连宽的论着
        2.2.7 吕绍虞的论着
        2.2.8 张遵俭的论着
        2.2.9 严文郁的论着
        2.2.10 毛坤的论着
        2.2.11 汪应文的论着
        2.2.12 汪长炳的论着
        2.2.13 钱亚新的论着
        2.2.14 柳诒徵的论着
        2.2.15 万国鼎的论着
        2.2.16 王云五的论着
        2.2.17 王献唐的论着
        2.2.18 王重民的论着
        2.2.19 张秀民的论着
    2.3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的论着
        2.3.1 彭斐章的论着
        2.3.2 佟曾功的论着
        2.3.3 鲍振西的论着
        2.3.4 赵世良的论着
        2.3.5 郑莉莉的论着
        2.3.6 赵琦的论着
        2.3.7 孙云畴的论着
        2.3.8 陈誉的论着
        2.3.9 周文骏的论着
        2.3.10 朱天俊的论着
        2.3.11 张琪玉的论着
        2.3.12 黄宗忠的论着
        2.3.13 谢灼华的论着
        2.3.14 白国应的论着
        2.3.15 陈光祚的着作
        2.3.16 倪波的论着
        2.3.17 金恩晖的论着
        2.3.18 吴慰慈的论着
        2.3.19 肖自力的论着
        2.3.20 谭祥金的论着
        2.3.21 杜克的论着
        2.3.22 黄俊贵的论着
        2.3.23 辛希孟的论着
        2.3.24 沈迪飞的论着
        2.3.25 张德芳的论着
        2.3.26 钟守真的论着
        2.3.27 侯汉清的论着
        2.3.28 徐引篪的论着
        2.3.29 左恭的论着
        2.3.30 胡耀辉的论着
        2.3.31 丁志刚的论着
        2.3.32 杨威理的论着
        2.3.33 阎立中的论着
        2.3.34 孟广均的论着
        2.3.35 黄长着的论着
        2.3.36 刘湘生的论着
    本章小结
3 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3.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3.1.1 沈祖荣论着的被引情况
        3.1.2 胡庆生论着的被引情况
        3.1.3 刘国钧论着的被引情况
        3.1.4 洪有丰论着的被引情况
        3.1.5 戴志骞论着的被引情况
        3.1.6 袁同礼论着的被引情况
        3.1.7 李小缘的论着被引情况
        3.1.8 杜定友论着的被引情况
        3.1.9 杨昭惁论着的被引情况
        3.1.10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3.1.11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3.1.12 第一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3.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3.2.1 桂质柏论着的被引情况
        3.2.2 裘开明论着的被引情况
        3.2.3 马宗荣论着的被引情况
        3.2.4 查修论着的被引情况
        3.2.5 皮高品论着的被引情况
        3.2.6 周连宽论着的被引情况
        3.2.7 吕绍虞论着的被引情况
        3.2.8 张遵俭论着的被引情况
        3.2.9 严文郁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0 毛坤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1 汪应文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2 汪长炳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3 钱亚新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4 柳诒徵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5 万国鼎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6 王云五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7 王献唐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8 王重民论着的被引情况
        3.2.19 张秀民论着的被引情况
        3.2.20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3.2.21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3.2.22 第二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3.3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情况
        3.3.1 彭斐章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 佟曾功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 鲍振西论着的被引情况
        3.3.4 赵世良论着的被引情况
        3.3.5 郑莉莉论着的被引情况
        3.3.6 赵琦论着的被引情况
        3.3.7 孙云畴论着的被引情况
        3.3.8 陈誉论着的被引情况
        3.3.9 周文骏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0 朱天俊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1 张琪玉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2 黄宗忠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3 谢灼华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4 白国应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5 陈光祚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6 倪波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7 金恩晖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8 吴慰慈论着的被引情况
        3.3.19 肖自力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0 谭祥金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1 杜克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2 黄俊贵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3 辛希孟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4 沈迪飞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5 张德芳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6 钟守真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7 侯汉清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8 徐引篪论着的被引情况
        3.3.29 左恭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0 胡耀辉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1 丁志刚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2 杨威理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3 阎立中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4 孟广均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5 黄长着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6 刘湘生论着的被引情况
        3.3.37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着作被引数排名
        3.3.38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文被引数排名
        3.3.39 第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被引总数排名
    本章小结
4 总结
    4.1 三代图书馆学家思想的异同点
    4.2 三代图书馆学家对后人的启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体育学科研究
        二、学科交叉研究
        三、体育学学科交叉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安排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及解决办法
        二、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起点与分析维度的确立
    第一节 学科的考辨和理解
        一、学科的起源
        二、学科的内涵
    第二节 研究起点的确立
    第三节 分析维度的确立
        一、宏观层面——历史维度的确认
        二、中观层面——知识流动维度的确认
        三、微观层面——研究内容维度的确认
        四、三个维度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三章 历史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体育学主要分支学科演化历程
        一、主要分支学科的确认
        二、体育教育学
        三、运动生理学
        四、运动训练学
        五、体育心理学
        六、体育社会学
        七、各个分支学科演化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体育学学科演化历程
        一、晚清时期(1860年-1910年)
        二、民国时期(1911年-1948年)
        三、改革开放前新中国(1949年-1977年)
        四、改革开放之后新中国((1978年-至今)
        五、中国体育学演化的特点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学科演进路径模型
        二、学科交叉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 学科交叉视野下体育学演化路径分析
        一、问题研究形态(15世纪文艺复兴至18世纪末)
        二、研究领域形态(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
        三、学科范畴形态(19世纪末至今)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知识流动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 我国体育学知识流动总体特征
        一、我国体育学知识产量增长趋势
        二、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量增长趋势
    第三节 基于自引与被自引对我国体育学跨学科知识流动的考察
        一、我国体育学学科自引分析
        二、我国体育学学科被自引分析
    第四节 基于学科交叉测度指标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的考察
        一、学科交叉评价模型的构建和测度指标的选取
        二、1981-198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三、1986-199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四、1991-199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五、1996-200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六、2001-200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七、2006-2010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八、2011-2015年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发展态势
    第五节 基于知识流动网络对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结构演化的考察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学科交叉结构演化
        四、对于我国体育学学科体系的探讨
    第六节 基于学科分类对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的考察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获取
        二、知识流入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三、知识流出视角下我国体育学亲缘学科演化
        四、对体育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内容维度下我国体育学学科交叉知识的演化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文献检索策略
        二、学科交叉知识的挖掘
        三、学科交叉知识的展示
    第二节 体育学与医学、生物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身体素质训练
        二、学生体质健康
        三、运动对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影响
        四、运动损伤
        五、老年人体育
        六、运动性疲劳
        七、肥胖
    第三节 体育学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竞技运动心理学
        二、体育教学
        三、体育教育心理学
        四、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育
        五、农村学校体育
        六、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
    第四节 体育学与经济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化
        二、体育营销
        三、各分支产业的相关研究
        四、体育旅游
    第六节 体育学和信息科技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体育计算机辅助教学
        二、体育传播
        三、体育媒介事件
        四、体育新闻
        五、训练、比赛信息化
        六、体育文献计量
    第七节 体育学与人文类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奥林匹克文化
        二、体育史
        三、体育文化产业
        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五、体育翻译与体育英语教学
        六、体育与艺术
    第八节 体育学与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学科群交叉研究热点演化
        一、警察体育、体育犯罪、赛事安保
        二、体育志愿者服务
        三、体育赛事管理
        四、体育法学
        五、公共体育服务
    第九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对体育学基本理论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8)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体评价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2.1 侨务工作相关概念
        2.1.1 侨务工作
        2.1.2 侨务工作对象
        2.1.3 侨务工作机构和组织
    2.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思想
        2.2.2 列宁的统一战线思想
        2.2.3 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
    2.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历史依据
        2.3.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侨务工作
        2.3.2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侨务工作
        2.3.3 爱国统一战线的侨务工作
    2.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现实依据
        2.4.1 新的历史方位赋予侨务工作新的时代使命
        2.4.2 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引发侨情侨务新变化
        2.4.3 历史使命的新担当提出侨务工作新任务
第3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3.1 侨务工作的主题和主线
        3.1.1 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的侨务工作主题
        3.1.2 “根魂梦”的侨务工作主线
    3.2 侨务工作的本质和理念
        3.2.1 侨务工作本质是解决人心和力量问题
        3.2.2 侨务工作树立“大侨务”观念
    3.3 海外侨胞的地位和作用
        3.3.1 海外侨胞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力量
        3.3.2 中外友好、祖(籍)国和平统一、传播中华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3.4 侨务工作的重要作用
        3.4.1 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3.4.2 推进国家和平统一进程发挥积极作用
        3.4.3 促进中外友好合作发挥独特作用
        3.4.4 涉侨组织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第4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要求
    4.1 构建新时代“大侨务”工作格局
        4.1.1 树立“大局观”意识和“大战略”思维
        4.1.2 构建“大侨务”体系和“全方位”开展侨务工作
    4.2 明确新时代侨务干部的重点工作
        4.2.1 坚持胸怀全局
        4.2.2 坚持为侨服务
        4.2.3 坚持改革创新
    4.3 建设新时代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侨务工作队伍
        4.3.1 建设一支忠于党和国家的侨务工作队伍
        4.3.2 建设新时代“贴心人”“实干家”的侨务工作队伍
第5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特征
    5.1 三个维度彰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性
        5.1.1 适应新时代实践要求的现实维度
        5.1.2 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世界维度
        5.1.3 以中国梦为目标导向的发展维度
    5.2 三大原则彰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人民性
        5.2.1 加强党对侨务工作全面领导
        5.2.2 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
        5.2.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第6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
    6.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6.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
        6.1.2 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
        6.1.3 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6.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6.2.1 侨务机构和工作改革不断深化
        6.2.2 侨务工作法治化进程不断加快
        6.2.3 为侨服务公共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6.2.4 国外侨务工作全面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目标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创新
        1.4.1 论文结构
        1.4.2 研究创新
    1.5 研究问题界定
        1.5.1 研究对象界定
        1.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军、民情报的定位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军事情报学研究
        2.1.1 发展历程简述
        2.1.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2.2 民口情报学研究
        2.2.1 发展历程简述
        2.2.2 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简述
        2.2.3 国内情报学研究现状分析
        2.2.4 国外“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研究现状分析
    2.3 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2.3.1 美国和以色列情报工作的军民融合
        2.3.2 竞争情报与公开来源情报利用中的军民融合
        2.3.3 中国特色的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第3章 面向军民融合的现代情报学与情报工作
    3.1 现代情报学发展取向
        3.1.1 情报学知识体系的创新发展
        3.1.2 界定基于Intelligence属性的情报学核心问题域
        3.1.3 重视情报学教育与情报工作的匹配
        3.1.4 加强情报组织融合
        3.1.5 从历史中获得镜鉴
    3.2 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情报工作深化
        3.2.1 树立总体国家情报思维
        3.2.2 构建总体国家情报工作体系
        3.2.3 以任务为情报工作的组织线索
        3.2.4 形成多层次情报工作策略
    3.3 军民融合视角下现代情报学的发展
第4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
    4.1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基础
        4.1.1 军、民情报学关系构成了融合的客观基础
        4.1.2 信息链奠定了两者关系的理论基础
        4.1.3 致力于内涵式大情报观构筑为融合提供了动力
        4.1.4 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统一增强了融合的活力
        4.1.5 对情报秘密属性看法的转变奠定了融合的文化基础
    4.2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分析
        4.2.1 以系统论的方法解析军民情报学融合过程
        4.2.2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的耗散性机理
        4.2.3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各要素的协同机理
        4.2.4 军民情报学融合系统演化过程中的突变机理
    4.3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整体分析框架
第5章 军民情报学融合的推进策略
    5.1 基于“新三论”的军民情报学融合推进模型
    5.2 军民情报学融合信息流控制策略
        5.2.1 信息流控制自发性
        5.2.2 信息流控制渠道
        5.2.3 信息流控制机制
        5.2.4 信息流控制的价值引领
    5.3 军民情报学融合竞合管理策略
        5.3.1 军民情报学融合中的竞合关系及其自发特性
        5.3.2 要素层面的竞合管理
        5.3.3 关系层面的竞合管理
        5.3.4 过程维度的竞合管理
    5.4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建设
        5.4.1 军民情报学融合发展路径自发特性
        5.4.2 目标着眼于为孵化“大一统情报学”酝酿学术环境
        5.4.3 以学术研究的问题化为出发点
        5.4.4 以学科层面的融合为路线
        5.4.5 将解决时代发展的“大问题”作为方向和动力
        5.4.6 制定保障措施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和贡献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贡献
    6.2 研究局限和展望
        6.2.1 研究局限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阶段研究成果
致谢

(10)中国边政学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边政学缘由
        一、边疆文化的滋养
        二、边疆履职的体验
        三、边政理论的研究
        四、边疆发展的需要
        五、学业学养的选择
        六、研究的现实性
    第二节 边政学历史沿革及反思
        一、边政学历史沿革
        二、目前相关研究情况及成果
        三、边政学反思
    第三节 边政学新论的理论框架
        一、广义边政学研究的意义
        二、广义边政学的研究方法
        三、广义边政学的主要范畴
        四、边政学新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五、边政学新论的特点
第一章 边疆发展战略
    第一节 边疆发展的基本特性
        一、民族性
        二、滞后性
        三、不平衡性
        四、复杂性
        五、差异性
    第二节 边疆发展战略选择
        一、边疆发展战略内涵
        二、边疆发展战略反思
        三、边疆发展战略转变
        四、边疆发展战略选择
    第三节 坚持以人为本的边疆发展观
        一、以人为本是边疆战略发展的本质
        二、把人作为边疆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把人才战略作为边疆发展的根本性战略
        四、把人民的利益作为边疆发展的根本目的
    第四节 梯度推进与中心辐射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方式
        一、梯度推进方式
        二、中心辐射方式
    第五节 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
        一、良性互动集成发展战略思路的含义
    第六节 构建边疆发展战略体系
        一、边疆发展战略体系内容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
        三、边疆新型工业化战略
        四、边疆城市化战略
        五、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六、科教兴边战略
        七、可持续发展战略
        八、和谐社会构建战略
        九、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战略
第二章 边疆经济联动发展战略
    第一节 边疆经济联动发展构想
        一、边疆经济特征
        二、边疆经济增长与发展
        三、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制定
        五、边疆经济发展战略构想
    第二节 边疆农业产业化
        一、农业产业化是边疆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二、市场化调整: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
        三、产业化经营:产业与市场贯通,农户与市场承接
        四、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五、社会化服务:农业产业化的系统工程
    第三节 边疆新型工业化
        一、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二、边疆新型工业化面临的问题
        三、实施产业转型战略
        四、建设边疆群体支柱产业
        五、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
    第四节 边疆服务业现代化
        一、推进边疆服务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二、边疆地区加快服务业现代化的重点领域
        三、加快边疆地区服务业现代化的对策选择
    第五节 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
        一、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的内涵和依据
        二、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战略意义
        三、实施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战略
    第六节 发挥设施、体制联动功能
        一、发挥基础设施的联动功能
        二、发挥体制机制联动功能
第三章 边疆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 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二、边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特性
        三、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第二节 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
        一、边疆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二、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
    第三节 边疆现代农业建设
        一、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特点
        二、建设边疆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
    第四节 改善边疆农民生活质量
        一、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二、实施新型农民素质工程
        三、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
    第五节 建设新农村保障体制
        一、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二、加强乡村治理机制建设
第四章 边疆城市化建设
    第一节 城市化内涵、意义及建设历程
        一、城市化内涵
        二、边疆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中国城市化建设历程
        四、边疆城市化建设特点
        五、世界城市化建设趋势
    第二节 边疆城市化战略选择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二、实施城镇多元化战略
        三、坚持大城市主导战略
        四、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
        五、实施城市特色建设战略
    第三节 边疆城市全息式建设思路
        一、边疆城市规划与设计
        二、边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三、边疆城市产业建设
        四、边疆城市文化建设
        五、边疆城市管理经营体制建设
    第四节 边疆省区城市化发展思路简述
        一、内蒙古建立三大城市群的城市化布局构思
        二、新疆非均衡的城市化发展思路
        三、甘肃城市化发展框架模式
        四、云南新昆明建设战略
        五、广西打造现代沿海城市群思路
        六、西藏拉萨中心辐射思路
第五章 边疆文化建设
    第一节 文化和文化功能
        一、文化的涵义、特征和社会功能
    第二节 边疆文化优先发展战略
        一、文化优先发展战略提出的历史背景
        二、实施文化优先发展战略的客观必然
        三、文化优先发展战略的内涵
    第三节 实施科技兴边战略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
        二、弘扬边疆科技文化
        三、实施科技兴边战略
    第四节 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一、坚持教育科学发展观
        二、实施边疆教育整体发展思路
    第五节 边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
        一、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二、边疆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三、发展边疆少数民族文化
        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六章 边疆人力资源建设
    第一节 人力资源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一、人力资源建设及其内容
        二、人力资源建设的特点
        三、人力资源建设的主要形式
        四、边疆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五、边疆人力资源建设的现状
    第二节 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构想
        一、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取向
        二、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选择
        三、致力于人力资本开发
    第三节 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重点和对策
        一、人力资源建设重点
        二、边疆地区人力资源建设战略对策
    第四节 实施人才强边战略
        一、实施人才强边战略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二、实施人才战略,应坚持能力建设为核心
        三、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实用机制
        四、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建设
第七章 边疆和谐社会建设
    第一节 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的传承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空间
        二、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主体
        三、风俗和美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表征
        四、社会成员的身心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点
        五、羁縻、怀柔是历代封建帝王促进边疆和谐的战略思想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和意义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关系问题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党的执政能力的关系
        三、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
        四、正确处理不同方面群众利益的关系
        五、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第四节 构建和谐边疆的战略举措
        一、贯彻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二、保持边疆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三、发展边疆社会主义民主
        四、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六、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七、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八、加强边疆社会建设和管理
        九、加强边疆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
    第五节 构建和谐的边疆民族宗教关系
        一、民族宗教问题对构建边疆和谐社会的现实影响
        二、努力构建边疆和谐的民族宗教关系
    第六节 构建和谐的国际周边环境
        一、构建和谐边疆面临的周边环境条件
        二、构建和谐的边疆国际周边环境
第八章 边疆治理方略
    第一节 古代边疆治理方略简述
        一、经营边疆的政治方略
        二、守备为本的军事方略
        三、边疆经济发展方略
        四、边疆教化方略
    第二节 新中国边疆整体治理方略
        一、边疆政治发展方略
        二、边疆经济发展战略
        三、边疆文化发展战略
    第三节 边疆开发战略
        一、20世纪50-70年代两次西部开发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
        三、兴边富民行动
    第四节 边疆民主法制建设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则
        二、边疆民主法制建设的特性
        三、边疆民主法制建设原则
        四、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五、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趋势
    第五节 边疆地区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建设
        一、边疆地区党的建设
        二、边疆地区民主政治制度化建设
第九章 边疆安全建设
    第一节 和谐世界的战略思想与边疆安全建设
        一、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内涵
        二、和谐世界思想的重大意义
        三、努力实践和谐世界战略思想
    第二节 坚持新的国家安全观与边疆安全建设
        一、坚持新的国家安全观
        二、建立国家安全体系
        三、构筑中国安全战略
    第三节 发展周边国家关系与边疆安全建设
        一、中国同东北亚国家的关系
        二、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关系
        三、中国与南亚大国的关系
        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
    第四节 边防建设与边疆安全建设
        一、边防的基本概念
        二、中国新时期边防的特性
        三、边防的地位作用
        四、边防建设的主要任务
    第五节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一、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
        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三、中国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发展
        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四、联系实际学理论 提高能力促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D]. 张延曼. 吉林大学, 2020(08)
  • [2]美国STEM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研究[D]. 张亚男.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3]十八大以来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 王改敏. 河北大学, 2020(08)
  • [4]认同能力建设与边疆安全治理研究[D]. 谢贵平. 浙江大学, 2015(08)
  • [5]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苏北乡村人居环境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D]. 吴恺华.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6]中国三代图书馆学家论着及其被引研究[D]. 付天松. 黑龙江大学, 2013(S1)
  • [7]学科交叉视域下我国体育学知识演化的多维研究[D]. 李博. 福建师范大学, 2018(12)
  • [8]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D]. 李忠壹. 辽宁大学, 2019(01)
  • [9]军民情报学融合机理与推进策略研究[D]. 杨国立. 南京大学, 2019(01)
  • [10]中国边政学新论[D]. 罗崇敏.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能力促进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