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udong's Four Key Development Zones(论文文献综述)
屠烜[1](2021)在《依托轨道交通打造上海城市高密度经济走廊》文中研究表明依托轨道交通打造上海城市高密度经济走廊,应分门别类,提高沿线经济密度;战略协同,串联各类要素资源;要素集聚,叠加多重城市功能;复合通道,共振开发经济腹地。在空间层面,构建"主城+交通走廊+新城"结构;在交通层面,构建"射线+节点+网状"结构;在功能层面,构建"高端服务业和总部+宜居生活区+先进制造业"结构。通过轨道交通、城市形态、城市功能的交互,最大限度发挥轨道交通对上海主要经济活动区域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苏美祥,陈丽霜[2](2021)在《平潭综合实验区产业发展的理论适用与探索实践——基于开发区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平潭综合实验区自成立以来,坚持对台特色,积极探索产业发展之路。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闽考察时作出了"实验区是全国独创,要继续探索"的重要指示,并为平潭擘画了"一岛两窗三区"的战略定位。产业发展是平潭践行战略定位的基石,作为新开发的区域,平潭产业发展具有一般开发区发展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作为大陆唯一对台综合实验区,其首创性又意味着"探索"之路充满艰辛。当前平潭发展正站在新的起点上,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潭发展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平潭综合实验区战略定位,总结平潭产业发展进路及经验,充分调动平潭资源、对接并导入外部资源,加快发展"轻""新"产业,勇于探索平潭产业发展新路。.
熊世伟,爨谦[3](2021)在《提升上海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文中指出上海应立足于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加快构建根植本土、联动区域、服务全国、面向全球发展的创新网络、生产网络和服务网络,培育具有全球化运营能力的企业群体,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加快推动制造业与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打造世界级高端制造业产业链,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发挥高端制造业增长极作用,使其成为引领长三角、服务全国发展的经济增长助推器、区域协同黏合剂、资源配置倍增器。
姜宝中[4](2020)在《中国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级新区作为区域经济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级新区是由国务院直接批复建设的超大规模综合性城市新区。国家级新区具有多元的战略目标,即承担着解决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中各类系统性问题,也肩负着探索区域和城市有效发展路径的重要使命。目前,我国的国家级新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机制体制等方面的示范区和试验区,发挥了带动城市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然而,从国家级新区发展实践来看,仍然存在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分离、管理制度与实际情况缺乏良性互动、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创新要素培育与累积逐年减缓等问题。选择合适的视角和理论方法,探索国家级新区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国家级新区建设成效和面临的问题。利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国际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以及对城市创新能力促进作用和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这些研究对破除国家级新区发展困境、促进其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只有解决好这些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才能更好的发挥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本文以城市地域空间理论、城市网络理论、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础,从国家级新区发展现状为出发点,详细分析国际级新区发展中面临的困难,给出国家级新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基于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分析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同时研究国际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科技创新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依据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破解国家级新区发展困境的对策建议。首先,基于2006-2018年城市经济发展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发现:一方面国家级新区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国家级新区发展拉大了城市之间经济增长的差距。进一步实证分析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异质性时,实证结果说明: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既存在区域异质性,也存在城市行政等级异质性。具体来说,国家级新区发展对东部地区城市和南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着,对中西部地区城市和北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着,说明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国家级新区发展对促进直辖市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对非直辖市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不显着,说明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行政等级异质性。其次,基于2003-2016年中国3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发现: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科技创新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同时,国家级新区在促进城市科技创新方面同样存在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行政等级异质性。具体来说,国家级新区对东部地区城市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效果显着,而对中西部城市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不显着;国家级新区对直辖市城市科技创新具有一定的作用,而对于非直辖市城市科技创新的作用效果不显着。最后,基于2005-2018年中国3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城市产业结构升级“量”和“质”两方面的衡量指标,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国家级新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实证结果发展:国家级新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国家级新区对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中具有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行政等级异质性。具体来说,国家级新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在“量”和“质”两个方面都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国家级新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一方面,国家级新区对东部地区城市和南方城市产业结构“量”的升级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对中西部地区城市和北方城市则产业结构“质”的升级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国家级新区对直辖市地区城市产业结构“量”的升级具有显着效果,但对其“质”的升级产生作用不显着。国家级新区对非直辖市城市产业结构“质”的升级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但对其“量”的升级作用不显着。综合上述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可以看出,国家级新区对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均具有促进作用。国家级新区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和行政等级异质性。同时看到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放缓,且国家级新区自身的发展和建设也面临着各种困境。为此,需要在优化国家级新区的空间布局、促进国家级新区产业优化发展、完善国家级新区治理模式、化解国家级新区的招商引资困难,以及加强国家对国家级新区建设的支持力度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破解国家级新区发展难题,发挥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王琼[5](2019)在《国家级新区活力的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国家级新区是国家层面的以城市局部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政策示范区,兼具了城市新城新区和国家区域政策的二重属性。自1992年上海浦东新区至2017年雄安新区,国家级新区政策经历了试点探索、战略布局、政策普惠三个阶段,分布甚广的19个国家级新区成为各省级单元图谋的区域增长极与国家战略逐步释放的产物,区间发展差异巨大。为了探讨同一政策框架在不同地域落地带来的不同发展结果,本文选取除舟山群岛新区、雄安新区之外的17个国家级新区为研究对象,以2012-2018年夜间灯光遥感影像、LBS热力图数据、POI数据以及各类统计数据分析为基础,从活力广度及强度两个维度对新区活力的区间差异进行描述,并分析活力广度、强度的增长变化带来的差异;其次选取国家级新区活力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回归模型,探索除了地缘本身、发展阶段差异之外,塑造政策效果区域差异的不同因素。在活力表现方面,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国家级新区建设发展的过程一般首先通过资本投入与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活力广度的提升,其次实质经济生产的集聚带来活力强度的提升,二者往往不能同步发生,由此带来阶段性“鬼城”等问题。国家级新区存在均衡型、滞后型、引领型三种增长类型,即国家级新区活力的增长速度分别接近、落后、领先于所在城市中心区,多数国家级新区属于均衡型,是城市发展新的增长点;多个西部国家级新区属于滞后型,反映国家级新区并非西部城市唯一的建设重点以及西部城市外延扩张的增长特征;广州南沙新区属于引领型,是城市扩张的重点区域。在活力影响因素方面,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国家级新区的构想时间比设立时间更重要,新区构想时间对活力广度和强度均有显着影响,尤其是活力广度,即在构想阶段政府就对新区投入建设;活力广度和强度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城市经济实力、新区区位条件、轨道交通对活力强度影响显着,而活力广度与规划布局的紧凑程度有关,经济实力对活力广度影响甚微,即活力广度是城市规划与投资建设决定的,而活力强度也就是实际经济要素的聚集受到城市能级、新区区位、基础设施投入的影响。此外,在国家级新区内部街区尺度,功能密度、功能混合度以及地铁站可达性的提高对活力强度由有显着促进作用,即土地的高效利用以及新区交通便捷程度的提高会促进新区内部街区的活力集聚。
林建永[6](2019)在《浦东新区早期开发协同机制对福州新区的借鉴研究》文中指出国务院批复的福州新区,涉及多个行政区和已有工业园区、开发区的协调。未来运作体制如何理顺,避免内耗,是当前非常紧迫的课题。我国浦东新区开发早期也是涉及多个行政区,当年如何成功快速推进新区开发,很多体制机制值得借鉴。本文通过研究如下经验对福州新区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牵头单位要的责权利要匹配,确保能够调动相关资源;其次财政上,要争取能够设立专户,管委会要能够从战略、规划和思想等高度实现对其他部门在新区开发研究方面的智慧引领,确保其话语权;第三,重点项目方面,要能够理顺流程;第四,针对新区内众多工业区、开发区,要考虑从股权角度进行调整,实现集团化运作和人事的统一布局;第五,福州市政府要把福州新区相关工作纳入定期的办公会议议题,并强化工作简报制度,以实现协调和督查作用。
林立勇[7](2017)在《功能区块论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级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进行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继批准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之后,中央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发展而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国家级新区一经诞生,就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创新政策的试验田,成为推动我国开发开放热潮的国家级增长极和其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格局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本论文以国家级新区为研究对象,从制度创新这一影响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主要因素入手,结合所在工作单位重庆两江新区的设立背景和开发建设实际,对1992年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设立近25年来,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两个建设时间相对较长的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历程和重庆两江新区头几年的城市空间规划及其实施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研究,总结提炼出了在制度创新背景下国家级新区的空间发展理论。本论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历程、国家级新区设立的背景和目的,结合制度创新的经济学原理,认为制度创新是国家级新区的基本特征,确立了判断国家级新区开发建设成败的四条评价标准。对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空间规划及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度创新对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综合影响,探索提出“功能区块”论是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理论,明确了功能区块理论的内涵和空间结构模型,并详细阐述了在功能区块理论指导下,国家级新区在空间结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和交通空间等方面应采取的发展策略。在实证研究部分,以功能区块理论在重庆两江新区的规划实践为例,介绍了功能区块论在重庆两江新区申报和规划阶段的探索应用,运用功能区块论,对两江新区今后在空间结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和交通空间等方面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最后,根据功能区块理论,结合国家级新区发展要求,对构建适应功能区块论的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工作机制的创新思路进行了研究探讨。
王佳宁,罗重谱[8](2012)在《国家级新区管理体制与功能区实态及其战略取向》文中提出国家级新区作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被国家赋予先行先试的特殊权限和一系列优惠政策,其发展不仅关系到某一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管理体制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决定着区域发展方向和发展效益,功能区是实现城市经济社会职能的重要空间载体。管理体制和功能区设置对于国家级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考察四个国家级新区的管理体制和功能区设置,可以发现:管理体制与功能区设置之间交互影响和协同演进决定了国家级新区的发展路径。
金莎[9](2011)在《中国特色开发区视野下的浦东治理模式》文中认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在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自觉地进入了全球化大潮中,中国政治、经济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开发区成为这一过程的风向标、排头兵、试验田和示范区。建立开发区是国家改革开发战略举措中的制度性安排,开发区在发展探索中积累的体制机制等制度创新经验又丰富和支撑了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制度设计,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浦东的开发开放在中国开发区发展进程的时空轴线上,无疑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制度性推进中,更具备现代化转型的标本意义和战略内涵,我们将从制度变迁的角度,通过对浦东治理模式的梳理和探讨分析,从中系统反思区域治理模式与区域发展和现代化转型之间的关系,开发区发展的目标定位、治理结构和发展路径,并以此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道路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持续的启示和经验。浦东治理模式的“中国特色”,既有取自于整个“中国模式”的成功经验,也有“浦东模式”对“中国模式”的特殊贡献。浦东政府一直作为改革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以及被改革者,通过制度供给推动经济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改革。而对于正在处于“综合配套改革”新浦东,对治理模式的再改革,不仅是浦东新的发展阶段的自身要求,更是为全国提供制度性创新,实现示范和引领的使命。这之中如何运用已有的优势,如何克服固有的“路径依赖”,哪些经验特点只是在浦东区域所特有或在一定的发展阶段有效,哪些则是一种可以上升为普遍规律的方法和原理、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都是我们研究和思考的方向。浦东治理模式的核心是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对于浦东而言,政府的作用一方面在于推动建立一个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也在推动建立一个政社合作、共同治理的社会体制和机制。浦东治理模式的成功还在于路径和方法的选择。政治领袖和浦东建设者们制定了准确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这种“国家战略”的开发定位,有效提高了发展的起点,缩短了发展路径。在“纲领性”计划的框架和目标下,采用了渐进改革和增量改革的具体路径,表明培育体制外的增量部分,有效地冲击和改变了原有传统体制,为构建新的体制找到了具有更强有效性、示范性的路径,增强了新体制的活力,减少了新旧体制转轨的巨大过渡成本。浦东治理模式的基础在于高效精干的执行体系和有效的制度供给。在发展的基本思路明确后,一系列配套转轨发展的制度体系和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就成为发展的有效支撑。合理、高效的组织结构,清晰顺畅的运行流程和规范有序、充满活力公务员队伍都成为其中的有力支撑。浦东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模式实践,证明开发区不仅是中国模式和发展道路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承担了现代化转型的试验、示范、引领功能。开发区的治理结构应随发展阶段不同而相应调整,开发区的治理形态源于开发区基本规模和发展需求。而建设现代化新城、实现区域融合、产城融合发展应是开发区发展的终极目标。强调政府权威的合理性与政府能力的有效性,将“人”作为生产、生活、发展、建设和管理主体,推动成为开发区向“新城”转型。实现区域融合发展,是浦东开发开放的现实经验和发展目标。就中国现代化发展而言,浦东的治理经验提供了一种实践的路径。一方面保持着“政府主导”的强大优势,如市场体系的构建、社会组织的培育。同时,在具体的治理机制上,又从职能、机构、人员等要素上限制政府规模,使得治理行为在市场资源配置上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在社会管理中更多地拓展社会组织成长空间,合作共治,学会尊重市场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实践证明,政府的单向强势主导和一味消隐(简单“守夜人”功能)都无法提供发展的体制推动,必须探索政府与市场、社会有效互动的治理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渐进改革、增量改革和顶层设计、系统配套相结合,特定区域先行发展与区域均衡协同发展相结合。渐进改革,通过增量改存量,在新的历史时期更成为一种整体规划下的主动积极的实践步骤,而不再是一种没有明确战略目标的保守被动的权宜策略。浦东开发又是全局规划、顶层设计的,它的渐进路线只是在宏观规划和顶层设计的框架内,一种分步骤、分阶段的实施方式。以培育“增量”改变“存量”,这种渐进式推进、增量改革与顶层设计有机结合,成就了浦东发展的“奇迹”。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后,渐进式推进与顶层设计、系统统筹的有机结合将成为发展的加速器。在权力结构上,浦东治理模式证明由简单集中向差别化分权转变,由金字塔型权力结构向扁平化网状权利组织转变已成为一种发展的必然。不仅体现在行政系统内部结构上下互补、层级间职能权限的差异化配置,还体现在经济领域由政府主导的“市场化”和“分权化”改革,更需要在社会建设方面,通过“共同体”建设,使社会领域向“自组织”发展,形成社会共治机制。浦东治理模式是中国模式的一部分,浦东开发开放探索了中国改革开放升级的途径,实践了政府治理体制转型的具体路径,明确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方式,它是国际最有经验和中国本土实践与浦东区域特点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时代特征的道路,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前行,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一种可行性的发展范本,继续丰富和发展中国发展模式。
孙鹏[10](2011)在《中国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日益加深的全球化进程和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带来的是全球范围内经济的大发展、经济活动的大融合。对人文地理学而言,传统的空间(如区域和城市)概念在这一新背景下发生了变化。区域不再仅仅是承载人类各种活动的被动空间单元,而成为国家参与全球分工和竞争的主要载体。区域品质成为衡量区域竞争力大小和吸引各种“流”进行汇聚的主要因素。区域内的核心城市在促进区域创新、提升区域品质以及增强国家竞争力等方面显得愈来愈重要。随着区域在全球化进程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央政府在区域管理和控制方面的话语权则越来越少。区域规划成为政府加强对区域的管治、提升区域品质和全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因此,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新区域主义、生态城市、紧缩城市等理念深刻地影响着主要国家区域规划的理论和实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大经济区区划、行政区或跨行政区范围的区域规划实践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对我国国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支撑和引导作用。但是,基于计划体制“全国一盘棋”式的区域规划,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随着注重经济增长速度(GDP至上)的区域利益竞争的加剧,最终导致了全国区域开发的失序和集体非理性。传统的只注重经济增长的区域规划,不仅无法解决我国经济、社会、生态与环境等面临的突出问题,而且同国际上区域规划的主流理念和科学思想背道而驰。主体功能区规划正是作为新时期我国应对区域发展失序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重要举措,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进行区域规划和国土开发的指导思想和核心理念。然而,作为国家区域开发战略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在理论基础、体系和划分方法、绩效评价和管治政策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理论和现实问题,亟需作出科学的回答。区域问题历来就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的研究和构建势必成为人文地理学现阶段研究的主要命题之一。因此,本论文从人文地理学学科视野出发,以大都市这一全球化背景下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空间单元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体系和实施过程,全面辨析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基础、核心理念,探究大都市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本特征,科学构建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标体系,制定合理可行的技术路线等,为我国大都市层面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做出必要的补充。本文是笔者在攻博期间参与导师主持的以下相关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这些工作为本研究的理论体系建构、调研访谈以及数据收集与处理等都提供了大量的支撑。这些课题具体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研究(10ZD&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生态文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41071093)”、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临港新城低碳城市实践区建设指标体系与建设导则研究(09DZ1200800)”、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崇明生态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08DZ1205600)”和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上海市主体功能区规划(4805F440)”等。目前,国内对某一类空间单元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特征、理论支撑和方法进行系统研究的比较少,而从大都市层面对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分析的研究尚未出现。本文首先从全球化和“城市世纪”背景下区域、城市以及区域规划角色的转变分析入手,细致梳理了发达国家区域规划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演变和发展过程,探寻发达国家区域规划发展转变的实践和理论特征,为新形势下我国区域规划理念的转变和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解释。通过对我国区域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现状的总结,阐明了本研究的立足点和意义;其次,在综合分析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要内涵和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大都市的基本特征,在系统评述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区域管治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理论体系;第三,通过对发达国家区域规划发展现状和典型案例的分析,结合对中国区域规划发展演变历程的梳理和问题的总结,提出了现阶段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应该关注的理念、方法、政策与危险,促进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国外先进区域规划思想和理念的对接;第四,在对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定义和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顶层设计思想及体系架构;第五,运用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和“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结合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标体系和国内外重要的区域(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了中国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选取城市化程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上海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对上海市主体功能区进行划分,以期为我国其他城市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提供借鉴。通过对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一,与传统的区域规划相比,主体功能区规划基于功能分类实现了区际关系的平等化、区域发展目标的综合化、区域规划的科学化;其二,大都市具有区域多功能高度空间压缩集聚的特征,其主体功能区规划表现出更强的层次性;其三,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指标体系宜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进行构建;最后,五类功能区划分比较切合大都市经济、社会、生态及环境发展的实际。
二、Pudong's Four Key Development Zon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udong's Four Key Development Zones(论文提纲范文)
(1)依托轨道交通打造上海城市高密度经济走廊(论文提纲范文)
一、 轨道交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命脉 |
(一)轨道交通与经济密度之间的内在联系 |
1.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
2.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
3.打造经济新增长极 |
4.加速区域要素流动 |
(二)上海依托轨道交通打造高密度经济走廊的重要性 |
1.有助于推动核心功能集聚 |
2.有助于引导功能合理布局 |
3.有助于推动重点地区开发建设 |
4.有助于带动长三角一体化联动 |
二、 上海依托城市轨道交通带动经济密度的现状分析 |
(一)依托轨道交通提升经济密度的耦合性 |
1.轨道交通与人口集聚的耦合分析 |
2.轨道交通与经济功能的耦合分析 |
3.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的耦合分析 |
(二)主要问题归纳 |
1.交通布局的引导作用不足 |
2.经济走廊的复合功能不强 |
3.密度效益不高 |
(三)主要原因分析 |
1.现有部分规划亟待调整 |
2.土地级差影响亟待破解 |
3.市、区两级活力亟待激活 |
4.各方力量亟待整合吸纳 |
三、 依托城市轨道交通提升经济密度的国际经验 |
(一)SOD和TOD的复合 |
(二)交通模式的复合 |
(三)多元功能的复合 |
(四)空间利用的复合 |
四、 依托轨道交通打造上海城市高密度经济走廊的思路和设想 |
(一)基本原则 |
1.分门别类,提高沿线经济密度 |
2.战略协同,串联各类要素资源 |
3.要素集聚,叠加多重城市功能 |
4.复合通道,共振开发经济腹地 |
(二)总体思路 |
(三)重点打造若干走廊设想 |
1.轨交11号线—嘉闵线:嘉定新城方向西部先进制造走廊 |
(1)轨交线路。 |
(2)产业资源。 |
(3)战略空间。 |
(4)主要站点。 |
(5)功能目标。 |
(6)研究新建线路。 |
2.轨交5号线—15号线—23号线—19号线:奉贤新城方向南部生态智创走廊 |
(1)轨交线路。 |
(2)产业资源。 |
(3)战略空间。 |
(4)主要站点。 |
(5)功能目标。 |
(6)研究新建线路。 |
3.轨交18号线—21号线—16号线:临港新片区方向东部高端科创走廊 |
(1)轨交线路。 |
(2)产业资源。 |
(3)主要站点。 |
(4)功能目标。 |
4.轨交19号线:滨江现代服务业走廊 |
(1)轨交线路。 |
(2)产业资源。 |
(3)主要站点。 |
5.其他潜在的经济走廊 |
(1)轨交2号线—13号线—17号线。 |
(2)轨交11号线—14号线—沪通铁路。 |
(3)轨交15号线—7号线—11号线—南何支线。 |
(4)沪乍线。 |
五、 依托轨道交通打造上海城市高密度经济走廊的重点举措 |
(一)规划引领,分类实施轨交经济走廊建设 |
(二)功能优化,形成点、线、面的发展格局 |
(三)突出效益,强化高密度的空间布局利用 |
(四)要素集聚,持续增强轨道交通TOD作用 |
(五)政策创新,引导各方投资主体聚焦轨交沿线 |
(3)提升上海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一、 准确把握产业链现代化与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的主旨关联 |
(一)产业链现代化支撑高端产业引领功能 |
1.产业关联性引领 |
2.高新技术溢出式引领 |
3.市场空间拓展引领 |
4.协同资源创新引领 |
(二)产业链现代化要求破除制约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的瓶颈 |
1.产业链基础与核心竞争力不相适应,亟待“强链” |
2.传统支柱产业与新兴优势产业链不相互补充,亟待“补链” |
3.产业链与价值链不能联动,亟待“延链” |
4.“链主型”领军企业缺位,亟待“育链” |
5.产业创新链策源能力不足,亟待“锻链” |
6.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融合度不够,亟待“融链” |
7.产业链区域协同性不够,亟待“整链” |
二、 提升上海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基础优势和支撑条件 |
(一)上海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基础优势 |
1.高端制造业规模实力雄厚 |
2.产业链创新载体丰富 |
3.产业链发展生态良好 |
4.区域产业链协同能力强大 |
5.区域产业创新资源荟萃 |
6.“金融—科技—产业”链式创新作用明显 |
(二)上海提升产业链现代化的支撑条件 |
1.产业链基础能力支撑作用增强 |
2.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显着提升 |
3.产业链市场主体根植性加深 |
三、 提升上海产业链现代化、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的总体思路 |
(一)提升功能定位,强化高端功能引领 |
1.建设“四大功能高地”,强化高端产业引领 |
2.发挥“四大引领作用”,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
3.聚焦“六大产业集群”,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
4.夯实“四大基础支撑”,增强高端产业根植性 |
(二)明确发展目标,打造高端产业增长极 |
(三)聚焦重点领域,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
1.实现集成电路产业链完整可控 |
2.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链高效创新 |
3.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链集聚引领 |
4.加快高端装备产业链转型发展 |
5.推进通信互联网产业链接制造 |
6.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驱动 |
(四)聚焦重点区域,打造高端产业承载区 |
1.以特色产业园区为抓手,高质量打造重大载体 |
2.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契机,下好国家战略的“先手棋” |
3.依托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聚焦临港新片区节点枢纽功能 |
(五)夯实基础支撑,增强上海高端产业根植性 |
1.推动产业链基础创新自主发展 |
2.培育“新基础产业链”发展动能 |
3.重点打造特色产业链,夯实产业基础 |
四、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的近期举措 |
(一)以产业链现代化为目标,推动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
(二)以安全可控为核心,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水平 |
(三)以“新基建”为抓手,提升区域新型基础设施规模新能级 |
(四)以一体化发展为方向,聚合区域产业链协同发展新格局 |
(五)以价值链为纽带,构建不同所有制企业协作创新支柱 |
(六)以创新组织为牵引,持续优化以才引才和以业聚才创新生态 |
(4)中国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城市经济增长的研究 |
1.3.2 关于城市空间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 |
1.3.3 关于城市国家级新区建设的相关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和不足 |
1.6.1 主要创新点 |
1.6.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经济特区 |
2.1.2 开发区 |
2.1.3 城市新区 |
2.1.4 国家级新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城市地域空间理论 |
2.2.2 城市网络理论 |
2.2.3 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发展理论 |
2.2.4 区域创新理论 |
2.3 国家级新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
2.3.1 国家级新区推进制度创新的作用机制 |
2.3.2 国家级新区促进生产要素集聚的作用机制 |
2.3.3 国家级新区引导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 |
2.3.4 国家级新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 |
第3章 国家级新区发展历程与建设成效分析 |
3.1 国家级新区发展历程 |
3.1.1 新区设立与初步探索阶段(1992-2009年) |
3.1.2 扩大政策实验阶段(2010-2013年) |
3.1.3 进一步增设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 |
3.2 国家级新区建设成效 |
3.2.1 营商环境显着改善 |
3.2.2 实体经济快速发展 |
3.2.3 与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有效对接 |
3.2.4 逐步发展成为宜居宜业新城区 |
3.3 国家级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
3.3.1 体制机制创新面临严重制约 |
3.3.2 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面临重大困难 |
3.3.3 招商引资面临巨大竞争和困难 |
3.3.4 国家给予政策支持逐渐减少 |
第4章 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实证分析 |
4.1 研究方法阐释 |
4.1.1 基本思想 |
4.1.2 模型设置 |
4.1.3 模型使用条件 |
4.1.4 模型检验 |
4.2 假说提出 |
4.3 计量模型与变量说明 |
4.3.1 模型设定 |
4.3.2 变量说明与数据特征分析 |
4.3.3 共同趋势检验 |
4.4 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结果分析 |
4.4.1 基准回归结果 |
4.4.2 安慰剂检验 |
4.4.3 稳健性检验 |
4.5 异质性检验 |
4.5.1 区域异质性检验 |
4.5.2 城市行政等级异质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科技创新促进作用实证研究 |
5.1 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与变量说明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变量说明与数据特征分析 |
5.2.3 共同趋势检验 |
5.3 国家级新区发展对城市科技创新的影响 |
5.3.1 基准回归结果 |
5.3.2 安慰剂检验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异质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家级新区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作用实证研究 |
6.1 假说提出 |
6.2 计量模型与变量说明 |
6.2.1 模型设定 |
6.2.2 变量说明与数据特征分析 |
6.3 产业结构升级“量”的检验 |
6.3.1 基准回归结果 |
6.3.2 异质性检验 |
6.4 产业结构升级“质”的检验 |
6.4.1 基准回归结果 |
6.4.2 异质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相关政策建议 |
7.1 优化国家级新区的空间布局 |
7.1.1 重点向主要城市群核心城市倾斜 |
7.1.2 适度照顾中西部地区大城市 |
7.1.3 新区选址应该与原城区相互衔接 |
7.2 促进国家级新区产业优化发展 |
7.2.1 全力做强做优主导产业 |
7.2.2 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
7.2.3 努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7.3 加快完善国家级新区治理模式 |
7.3.1 加快提升国家级新区的治理能力 |
7.3.2 积极探索国家级新区治理新模式 |
7.4 积极化解国家级新区的招商引资困难 |
7.4.1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
7.4.2 拓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 |
7.5 国家应该加强对国家级新区建设的支持力度 |
7.5.1 扩大体制机制创新的制度空间 |
7.5.2 在重大项目布局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
7.5.3 在建设用地指标方面给予重点倾斜 |
7.5.4 在融资方面给予更多便利条件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国家级新区活力的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级新区在我国新城新区体系中的特殊性 |
1.1.2 各国家级新区发展存在明显的区间差异 |
1.1.3 不同活力表现是各国家级新区发展差异的本质 |
1.2 研究目的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章节内容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城市活力 |
2.1.2 新城新区 |
2.1.3 国家级新区 |
2.2 相关理论 |
2.2.1 城市活力相关理论 |
2.2.2 新城新区建设相关理论 |
2.2.3 区域经济相关理论 |
2.3 相关研究综述 |
2.3.1 城市活力研究综述 |
2.3.2 国家级新区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国家级新区发展历程 |
3.1 国家级新区政策发展历程 |
3.1.1 新区构想是发展的起点 |
3.1.2 国家级新区政策发展阶段 |
3.2 各国家级新区的发展特征 |
3.2.1 区域差异性 |
3.2.2 阶段差异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家级新区活力的区间差异分析 |
4.1 新区活力的广度与强度 |
4.1.1 活力广度与活力强度的内涵 |
4.1.2 数据指征 |
4.1.3 数据指征的量化处理 |
4.2 国家级新区活力现状的区间差异 |
4.2.1 活力广度 |
4.2.2 活力强度 |
4.2.3 新区内部活力强度的发展均衡 |
4.3 国家级新区活力增长的区间差异 |
4.3.1 活力广度的增长 |
4.3.2 活力强度的增长 |
4.3.3 活力增长的类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家级新区活力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国家级新区活力的区间差异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
5.1.1 国家级新区活力广度和强度区间差异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
5.1.2 国家级新区活力强度均衡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
5.2 国家级新区活力广度和强度的区间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内部影响因素 |
5.2.2 外在影响因素 |
5.2.3 小结 |
5.3 国家级新区内部街区活力强度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国家级新区内部街区活力强度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
5.3.2 国家级新区内部街区活力强度个案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
5.3.3 小结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讨论 |
6.1 结论 |
6.1.1 活力广度、强度错位发展是国家级新区发展的普遍规律 |
6.1.2 国家级新区仍旧地方发展平台,国家推动力和约束力有限 |
6.1.3 合理规划是国家级新区活力发展的重要管治手段 |
6.2 讨论-以福州新区为例 |
6.2.1 福州新区发展历程及规划 |
6.2.2 福州新区活力发展特征 |
6.2.3 福州新区活力发展特征的原因剖析 |
6.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6.3.1 研究创新 |
6.3.2 研究不足 |
6.3.3 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浦东新区早期开发协同机制对福州新区的借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浦东新区管理体制演变过程 |
1. 浦东新区开发办公室阶段 (1991.5.3-1992.12.31) |
2. 浦东新区党工委与管委会合署阶段 (1993.1.1-1999.1 2. 3 1) |
3. 浦东新区政府+下设管委会阶段 (20001.1.1-2015.4.2 0) |
4. 浦东新区政府+自贸区管委会合署阶段 (2015.4.21至今) |
二、浦东新区开发前期协同机制对福州新区可借鉴性分析 |
1. 相同之处 |
1.1体制上早期都涉及多个行政区和功能区 |
1.2空间上新区布局都是进一步城市化的重要举措 |
1.3政治上新区都肩负着特殊形势下的重要使命 |
2. 不同之处 |
2.1浦东开发早期以土地财政获取财权相对独立性 |
2.2浦东新区边界线相对比较规整成片 |
2.3上海及浦东新区的机构行政级别较高, 具更高协调空间 |
2.4浦东新区管委会开始就具有独立的人事权、财政权和土地管理权等职能 |
三、浦东新区早期开发协同机制借鉴 |
1. 行政协同:领导设置、内部架构和拥有资源情况方面 |
1.1分清职责界面, 强化新区管委会领导的组织人事权 |
1.2内部机构设置要尽量精简, 方便内外协调 |
1.3要争取福州能够形成新区开发专列账户 |
2. 智慧引领:通过战略、规划、思想动员等方面 |
2.1浦东新区开发有着10年的长期谋划 |
2.2城市功能开发优先, “高起点三领先”的战略引领 |
3. 重点推进:新区开发发展的重点事项运作体制机制方面 |
3.1借助行政审批及电子政务推动福州新区乃至福州全市内部的流程优化 |
3.2对福州新区内的园区进行集团化归并, 归属福州市政府及新区管委会直接领导 |
3.3每五年确定若干重大项目实行“项目管理”:从条线化管理转向模块化管理 |
4. 上级统筹:通过市政府统筹实现对功能区、行政区的协同机制方面 |
4.1市—办/管委会—园区形成“决策-执行-协调”的明确分工 |
4.2通过市领导办公会议及半月简报加强协调和督查 |
(7)功能区块论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领域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领域 |
1.3 国内外研究理论及实践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进展 |
1.3.2 国内相关研究及理论进展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内容和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2 国家级新区发展历程和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国家级新区发展的基本概况 |
2.1.1 改革开放战略的总体推进历程 |
2.1.2 国家级新区设立的背景和目的 |
2.1.3 已批国家级新区主要类型划分 |
2.2 主要国家级新区空间规划建设历程 |
2.2.1 上海浦东新区 |
2.2.2 天津滨海新区 |
2.3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主要特征 |
2.3.1 空间结构均主要由若干个产业功能区构成 |
2.3.2 空间拓展均主要以多支点跳跃式同步推进 |
2.3.3 开发建设指导思想均越来越注重产城融合 |
2.3.4 空间发展历程均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
2.4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2.4.1 新区空间发展缺乏成熟理论的有效指导 |
2.4.2 产业空间发展基地化布局和集群化不足 |
2.4.3 产城分离导致新区宜居性不足难聚人气 |
2.4.4 新区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不完善层级不清 |
2.4.5 城市空间规划建设品质不高且特色不彰 |
2.5 小结 |
3 国家级新区发展的制度创新动力研究 |
3.1 制度创新的经济学原理 |
3.1.1 制度的经济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3.1.2 制度创新是保障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 |
3.2 制度创新是国家级新区的基本特征 |
3.2.1 国家级新区的功能定位和模式要求 |
3.2.2 制度创新是国家级新区发展的根本要求 |
3.2.3 国家级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 |
3.2.4 国家级新区制度创新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
3.2.5 制度创新对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主要影响 |
3.3 国家级新区发展绩效评价 |
3.3.1 国家级新区的评价标准建议 |
3.3.2 国家级新区的发展绩效评判 |
3.4 小结 |
4 “功能区块”论——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理论创新 |
4.1 现行城市空间发展理论 |
4.1.1 城市空间结构三大传统经典理论 |
4.1.2 其它城市空间发展理论 |
4.1.3 现行城市空间发展理论的适应性 |
4.2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的新特点 |
4.2.1 空间拓展跳跃化 |
4.2.2 产业布局基地化 |
4.2.3 功能管控精细化 |
4.2.4 公共服务均等化 |
4.2.5 市政配套精确化 |
4.3 “功能区块”论的探索提出 |
4.3.1 功能区块的形成与概念 |
4.3.2 功能区块理论及其内涵 |
4.3.3 功能区块论的空间结构模型 |
4.3.4 功能区块论在国家级新区的实践验证 |
4.3.5 功能区块论的发展动力基础 |
4.3.6 功能区块论与传统相关理论的异同 |
4.4 小结 |
5 功能区块理论指导下的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
5.1 国家级新区空间结构发展 |
5.1.1 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 |
5.1.2 国家级新区空间结构发展特点 |
5.1.3 国家级新区空间结构发展策略 |
5.2 国家级新区生产空间发展 |
5.2.1 传统的城市生产空间发展模式 |
5.2.2 国家级新区生产空间发展特点 |
5.2.3 国家级新区生产空间发展策略 |
5.3 国家级新区生活空间发展 |
5.3.1 传统的城市生活空间发展模式 |
5.3.2 国家级新区生活空间发展特点 |
5.3.3 国家级新区生活空间发展策略 |
5.4 国家级新区生态空间发展 |
5.4.1 传统的城市生态空间建设模式 |
5.4.2 国家级新区生态空间发展特点 |
5.4.3 国家级新区生态空间发展策略 |
5.5 国家级新区交通空间发展 |
5.5.1 传统的城市交通空间发展模式 |
5.5.2 国家级新区交通空间发展特点 |
5.5.3 国家级新区交通空间发展策略 |
5.6 小结 |
6 功能区块论的规划实践——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 |
6.1 重庆两江新区的发展概况 |
6.1.1 地理区位基本概况 |
6.1.2 经济社会发展历程 |
6.1.3 城市空间发展历程 |
6.2 功能区块理论的探索应用 |
6.2.1 申请报批阶段 |
6.2.2 总规制定阶段 |
6.2.3 控规制定阶段 |
6.3 重庆两江新区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1 空间结构:部分片区功能不明确空间拓展太零散 |
6.3.2 生产空间: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多基地化坚持不够 |
6.3.3 生活空间: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公共服务配套不足 |
6.3.4 生态空间:体系尚未构建对资源保护与利用不足 |
6.3.5 交通空间:通勤时间过长未实现快慢和客货分离 |
6.4 重庆两江新区空间发展建议 |
6.4.1 空间结构发展建议 |
6.4.2 生产空间发展建议 |
6.4.3 生活空间发展建议 |
6.4.4 生态空间发展建议 |
6.4.5 交通空间发展建议 |
6.5 小结 |
7 构建适应功能区块论的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工作机制 |
7.1 现行的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工作机制 |
7.1.1 现行的主要规划编制体系 |
7.1.2 现行规划制定的主要技术思路 |
7.1.3 现行规划编制工作机制对功能区块理论的主要不适应性 |
7.2 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工作特点 |
7.2.1 规划制定与实施速度快 |
7.2.2 规划成果的质量要求高 |
7.3 创新适应功能区块论的规划编制体系和技术思路 |
7.3.1 创新国家级新区规划编制体系 |
7.3.2 创新国家级新区总体规划制定的技术思路 |
7.3.3 创新功能区块规划制定的技术思路 |
7.3.4 创新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的技术思路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主要创新 |
8.3 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国家级新区管理体制与功能区实态及其战略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文献综述 |
(一) 关于经济功能区管理体制的研究 |
(二) 关于功能区的研究 |
(三) 关于浦东新区、滨海新区、两江新区管理体制的研究 |
二、国家级新区管理体制实态 |
(一) 浦东新区管理体制实态及其改革进展 |
(二) 滨海新区管理体制实态及其改革进展 |
(三) 两江新区管理体制实态 |
(四) 舟山群岛新区管理体制实态 |
三、国家级新区的功能区设置 |
(一) 浦东新区功能区设置及其特点 |
(二) 滨海新区功能区设置及其特点 |
(三) 两江新区功能区设置及其特点 |
(四) 舟山群岛新区功能区设置 |
四、国家级新区管理体制与功能区的比较和启示 |
(一) 管理体制与功能区的内在关联 |
1. 浦东新区管理体制与功能区设置的关联 |
2. 滨海新区管理体制与功能区设置的关联 |
(二) 国家级新区管理体制与功能区发展的启示 |
(9)中国特色开发区视野下的浦东治理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核心概念及相关说明 |
1.5 研究的逻辑框架和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开发区的类型和发展历程 |
1.1 中国开发区的兴起 |
1.2 中国开发区的类型 |
1.2.1 按产业形态划分 |
1.2.2 按区域发展形态划分 |
1.2.3 按治理模式划分 |
1.3 中国开发区的演进特点 |
1.3.1 80年代的局部尝试期 |
1.3.2 90年代的积极实践期 |
1.3.3 21世纪的制度创新期 |
第二章 中国开发区治理模式的"中国特色" |
2.1 中国开发区治理模式的特点和功能作用 |
2.1.1 治理理念 |
2.1.2 动力机制 |
2.1.3 组织形态 |
2.1.4 功能和作用 |
2.2 国外开发区及其治理模式 |
2.2.1 国外开发区兴起 |
2.2.2 国外开发区治理模式类型 |
2.2.3 小结 |
2.3 中外开发区治理模式的比较 |
2.3.1 共同特征 |
2.3.2 不同之处 |
2.4 对中国开发区及其治理模式的思考 |
2.4.1 转变治理理念 |
2.4.2 调整动力机制 |
2.4.3 优化组织结构 |
2.4.4 形成文化共识 |
第三章 浦东治理模式的发展与形成 |
3.1 浦东治理模式的战略选择 |
3.1.1 浦东开发开放的时空背景 |
3.1.2 浦东开发开放的理念、路径 |
3.2 浦东治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
3.2.1 浦东开发办公室阶段(1990年-1992年) |
3.2.2 浦东建区后"两委"阶段(1993年1月-2000年8月) |
3.2.3 浦东建政阶段(2000年8月—2009年7月) |
3.2.4 两区合并后进入新浦东阶段(2009年8月至今) |
3.3 浦东国家级开发区治理模式 |
3.3.1 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 |
3.3.2 国家级开发区开发机制 |
3.3.3 开发模式的几点启示 |
第四章 "中国特色"浦东治理模式内涵与特点 |
4.1 浦东治理模式的"中国特色" |
4.1.1 浦东治理的战略定位 |
4.1.2 浦东治理理念和主导力量 |
4.1.3 浦东治理模式的内部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
4.1.4 浦东治理模式中的政社合作机制 |
4.1.5 浦东治理模式中的基层党建创新 |
4.1.6 浦东治理模式中的社区共治探索 |
4.3 浦东现代化治理模式的比较 |
4.3.1 与深圳经济特区的比较 |
4.3.2 与滨海新区的比较 |
4.3.3 与两江新区的比较 |
4.3.4 与苏州工业园区的比较 |
4.4 浦东治理模式的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特色"浦东治理模式的前景展望与价值 |
5.1 浦东治理模式的展望 |
5.1.1 治理战略的提升与发展 |
5.1.2 治理内核的功能转型 |
5.1.3 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
5.1.4 治理结构的扁平化 |
5.2 浦东治理模式对开发区发展的价值 |
5.2.1 对开发区存在意义的证明 |
5.2.2 对开发区治理结构和形态的启示 |
5.2.3 对开发区治理目标的思考 |
5.3 浦东治理模式对中国现代化治理模式的价值 |
5.3.1 治理理念的意义与提升要求 |
5.3.2 治理主体建设与多元化趋势 |
5.3.3 治理路径的选择和方法创新 |
5.3.4 治理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录 |
表录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理论与现实意义 |
1.2 研究目标、内容、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4 可能的创新点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区域的概念及属性转变 |
2.1.2 区域规划/空间规划 |
2.1.3 主体功能区规划 |
2.1.4 大都市相关概念界定、特征与问题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西方区域规划发展及研究演变 |
2.2.2 西方区域规划研究的理论流派 |
2.2.3 当代西方空间规划的新理念 |
2.2.4 西方区域规划实践与研究转变 |
2.3 国内区域规划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
2.4 国内主体功能区的研究现状评价 |
2.5 小结 |
第3章 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基础 |
3.1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3.1.1 区域空间结构模式及演变 |
3.1.2 空间结构理论与主体功能区规划 |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1 可持续发展思想和概念 |
3.2.2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 |
3.2.3 可持续发展与主体功能区规划 |
3.3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
3.3.1 成本学说 |
3.3.2 要素禀赋学说 |
3.3.3 新贸易理论 |
3.3.4 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 |
3.3.5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与主体功能区划 |
3.4 区域管治理论 |
3.4.1 管治的内涵及定义 |
3.4.2 区域管治的研究进展 |
3.4.3 区域管治与主体功能区划 |
3.5 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中国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基础理论体系构建 |
3.5.1 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简介 |
3.5.2 中国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理论体系 |
第4章 国外区域规划实践与经验借鉴 |
4.1 以区域均衡发展为目标的欧盟共同区域政策 |
4.1.1 背景及目标 |
4.1.2 空间发展的方针 |
4.1.3 主要的区域政策 |
4.1.4 欧盟区域政策的主要特点及借鉴 |
4.2 体系完善的德国空间规划 |
4.2.1 德国空间规划概念及分类 |
4.2.2 德国空间规划体系构成 |
4.2.3 德国空间规划特点及借鉴 |
4.3 集聚效益显着的日本国土规划 |
4.3.1 日本的六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 |
4.3.2 日本国土规划的特点及借鉴 |
4.4 大区规划同国土规划结合的法国区域规划 |
4.4.1 法国区域规划的发展历程 |
4.4.2 法国区域规划的借鉴 |
4.5 国外区域规划发展对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启示 |
第5章 中国区域规划发展的历程与转变 |
5.1 计划经济时期的区域规划波动阶段 |
5.1.1 两大经济地带(内地、沿海)时期 |
5.1.2 "一线、二线、三线"三大经济地带 |
5.2 改革开放后国土开发规划的尝试阶段 |
5.3 城市规划与经济区规划并行的时期 |
5.3.1 "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发展述评 |
5.3.2 城市地区规划 |
5.4 主体功能区划的启动阶段 |
5.5 区域规划视角和内容的转变 |
5.5.1 规划关注对象的转变 |
5.5.2 区域规划尺度标准的转变 |
5.5.3 区域规划视角的转变 |
5.5.4 区域治理方式的转变 |
5.6 我国区域规划尚待解决的问题 |
第6章 中国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体系 |
6.1 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定义及特征 |
6.1.1 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定义 |
6.1.2 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特征 |
6.2 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顶层设计思想 |
6.3 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其他各类空间规划的关系 |
6.3.1 城市总体规划 |
6.3.2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
6.3.3 各空间规划的关联及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 |
6.4 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体系 |
6.4.1 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行政管理体系 |
6.4.2 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编制流程体系 |
6.4.3 大都市主体功能区的政策调控和管治体系 |
第7章 中国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指标体系 |
7.1 国家层面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指标体系 |
7.2 主要指标体系述评 |
7.2.1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ED)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7.2.2 英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7.2.3 SCOPE和UNEP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7.2.4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7.3 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7.3.1 指导思想 |
7.3.2 构建原则 |
7.3.3 指标体系框架设计思路 |
7.4 指标体系构建 |
7.4.1 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 |
7.4.2 经济社会发展状态指标体系 |
7.4.3 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指标体系 |
第8章 上海主体功能区规划实证研究 |
8.1 上海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背景和问题 |
8.2 上海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技术路线 |
8.2.1 上海主体功能区规划流程 |
8.2.2 数据来源 |
8.2.3 指标筛选与构建 |
8.2.4 计算方法 |
8.3 上海大都市主体功能区发展条件评价 |
8.3.1 上海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单要素分析 |
8.3.2 上海大都市主体功能区的综合评价与划分 |
8.4 上海大都市各类主体功能区的发展定位和政策方向 |
8.4.1 城市功能核心区 |
8.4.2 城市功能拓展区 |
8.4.3 城市功能协调区 |
8.4.4 城市生态发展区 |
8.4.5 城市生态保护区 |
第9章 结论 |
9.1 主要的研究结论及创新点 |
9.1.1 主要研究结论 |
9.1.2 主要创新点 |
9.2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Pudong's Four Key Development Zones(论文参考文献)
- [1]依托轨道交通打造上海城市高密度经济走廊[J]. 屠烜. 科学发展, 2021(12)
- [2]平潭综合实验区产业发展的理论适用与探索实践——基于开发区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分析[J]. 苏美祥,陈丽霜. 现代台湾研究, 2021(06)
- [3]提升上海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J]. 熊世伟,爨谦. 科学发展, 2021(10)
- [4]中国国家级新区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 姜宝中. 吉林大学, 2020(01)
- [5]国家级新区活力的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琼.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浦东新区早期开发协同机制对福州新区的借鉴研究[J]. 林建永. 发展研究, 2019(02)
- [7]功能区块论 ——国家级新区空间发展研究[D]. 林立勇. 重庆大学, 2017(12)
- [8]国家级新区管理体制与功能区实态及其战略取向[J]. 王佳宁,罗重谱. 改革, 2012(03)
- [9]中国特色开发区视野下的浦东治理模式[D]. 金莎. 华东理工大学, 2011(12)
- [10]中国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以上海市为例[D]. 孙鹏.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