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勘探方法在成庄矿井地质构造探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章俊[1](2020)在《矿井多波散射成像方法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井地震波场对于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具备响应特性,然而受限于井下复杂的接收条件及小构造的非均匀性,难以形成和接收有效的反射波,并且全空间效应下多方向多类型的地震波混叠。源于惠更斯-菲涅尔原理的散射波涵盖所有类型的波,比反射波更适合矿井地质构造的探测;以波场分离为核心的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可弥补单一波探测的不足,适用于矿井地震波场。因此开展矿井散射多波成像方法的研究对于提高矿井地质构造的探测精度,丰富矿井地球物理精细探测方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完善地质保障体系,具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从地震波运动学和动力学出发,研究了基于等效偏移距概念的散射波成像方法,根据煤系地层下地震波偏振特征,利用自适应时窗的瞬时极化参数动态求取方法构建了极化滤波函数,基于共散射点道集与转换波速度差异设计了转换波压制因子,为矿井散射波信号提供矢量波场分离方法。针对矿井采掘工作面的勘探需求,通过设计垂直于巷道走向的等效虚拟测线建立了散射波巷道超前探测的等效偏移距公式,并建立了单巷观测和双巷观测下的二维共散射点以及基于工作面透射观测下的三维共散射点的等效偏移距公式。建立适用矿井多波散射成像的探测模型,将矢量波场分离与共散射点道集映射一体化同步实施,提出了矿井多波散射成像方法并基于Visual C++、MATALB混编实现了程序化。运用数值模拟试验验证矿井多波散射成像可行性。(1)归类对比分析矿井回采工作面内陷落柱、断层、含煤层三维陷落柱模型和岩巷前方不同倾角断层、煤巷前方煤层断失模型的散射波场特征及真散射点位置,验证了纵、横波及槽波的极化特征差异参数,在选择成像波型时应统筹考虑不同波型的发育及受干扰程度;(2)对比与验证了矢量波场分离后不同目标类型波的共散射点道集,其具备端点和真散射点散射波提取准确、叠加次数高和干扰波消除彻底的优势,多波散射成像结果偏移归位准确、可靠性高且避免了病态对称假象;(3)统计分析了多波共散射点道集映射与波场分离的主要参数及其选取的效果,并给出了多波散射成像参数设定的准则。开展了基于速度型和加速度型三分量检波器的矿井地震三分量实际波场实验,通过分析煤层地震波时频域及偏振参数的差异特性,揭示矿井空间下实际地震波场的信号特征,评价两类检波器的现场适用性,为矿井地震勘探提供应用指导。实际矿井巷道超前探和回采工作面异常地质构造的现场探测结果表明,本文的矿井多波散射成像方法可完成纵波、横波和槽波的多波场成像,较常规反射波成像具有数据冗余、叠加次数高、成像更精准的优势,为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现场应用价值。
梁森[2](2020)在《煤层断层的槽波地震响应的定量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槽波勘探作为煤矿井下勘探的重要方法,因槽波具有能量强,信噪比高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断层探测。基于槽波勘探实现断层性质探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针对典型煤层不同性质断层构造模型,开展槽波反射和透射频谱和能量特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为研究方法,确定了三维模拟最佳震源,建立了不同倾角,不同落差的断层模型,基于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算法进行三维空间的数值模拟,并对比分析模拟槽波记录的频谱、频散特征,研究不同类型断层的不同分量反射槽波能量、透射槽波能量特征。研究结果如下:(1)在槽波三维数值模拟中,采用双向平行煤层巷道的震源,可以获得与实际采集最接近的Love型槽波。(2)在反射槽波模拟中,倾角对于槽波频带宽度没有影响,断层倾角小于45°的反射波能量大小相差不大,断层倾角大于45°时,槽波能量变化较大,且能量较高,可以分辨断层倾角。(3)断层落差对不同分量反射槽波的频带宽度不同。X、Y分量反射槽波频带宽度随着断层落差增加而增加,Z分量反射槽波频带宽度随着断层落差的增加而减小。(4)反射槽波的能量随着倾角的增大而增大。在落差1/8倍煤厚到1倍煤厚随着断层落差的增大而增大,2倍煤厚相对于1倍煤厚有一个降低幅度较小。在不同的入射角和不同的频率,1/2倍煤厚以下和1/2倍煤厚以上的能量变化幅度不同,。在X分量中,小于1/2倍煤厚的断层对100-150Hz频率滤波反应较大。大于3/4倍煤厚对150-200Hz频率下降的幅度比其他断层的幅度较大。(5)在透射槽波模拟中,大于45°倾角的断层透射槽波能量高,对槽波的屏蔽作用明显,容易识别。对于小倾角的断层,采用100-200Hz的频率滤波,通过减小断层槽波的能量,增加断层两边槽波的能量差异,使探测效果更加准确。(6)断层落差小于1/2倍煤厚落差断层的三分量槽波能量在入射角0-30°时最大值与最小值能量相差较大,大于1/2倍煤厚落差断层的三分量槽波能量在入射角0-30°时最大值与最小值能量相差较小,且能量较小。断层的落差越大,透射槽波越小,且能量不会增加,导致探测不到断层,经过100-150Hz频率滤波可以实现对小落差断层的识别。该论文有图71幅,表13个,参考文献118篇。
巨媛媛[3](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槽波地质构造识别研究》文中提出采掘工作面中的隐伏地质构造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准确预测掘进面方地质情况,提前布局支护和防突措施,保障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极为重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地质构造识别的局限性,重点研究了深度学习与机器学习算法。论文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槽波地质构造分类识别模型以及小断层位置边界预测模型。模型构建过程主要分为槽波数据集的建立、模型训练和识别预测三个阶段。槽波数据集的建立阶段,首先研究了采空区、冲刷带、断层及陷落柱四种地质构造的形态特征,以及其对周围煤层及围岩的影响。在COMSOL软件中构建了四种地质构造模型,小断层构建了两组不同位置间隔的模型。设置19×3相控发射-接收阵,以雷克子波为发射源,通过控制各震源位置,间接控制各震源的相位,改变总的发射角,建立了槽波回波信号数据集。充分考虑到所收集的原始数据值相差较多且数据维度较大,在模型训练之前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及特征提取等预处理操作,并对数据集进行了划分。模型训练阶段,本文提出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槽波地质构造分类识别模型,在经典模型LeNet-5的基础上构建。首先通过交叉验证寻找模型的最优层数和节点数,确定模型初步网络结构后,分析了批尺寸、最大迭代次数和学习率三个参数对分类准确度的影响,然后通过梯度下降法对网络参数进行优化,并结合L2参数正则化策略和Dropout技术防止模型的过拟合现象,最终确定了基于CNN的地质构造分类识别模型。小断层位置识别模型在分类识别模型上微调构成。分类预测阶段,把未参与模型训练的测试集槽波数据输入到构建好的模型中,输出该槽波信号向量所对应的构造类别,从而实现地质构造类型及位置的预测。论文最后验证分类识别模型及位置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400个随机槽波信号样本中,分类预测准确率为94.0%,模型损失误差为0.47。断层位置间隔在10 m~20 m之间的准确率达到91.0%,位置间隔≤5 m的准确率达到了 89.2%。然后对比了K近邻算法、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朴素贝叶斯四种机器学习算法和本文所构建算法模型的分类准确度和位置识别结果。结果显示,本文所构建的算法模型识别预测结果都明显优于其他四种算法。通过与传统方法在预测精度和处理复杂度上的对比进一步证明了本文算法模型的优势。由此可见,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槽波地质构造识别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用于槽波地质构造的识别预测。
董江鑫[4](2020)在《井下综合物探方法在探测贺西煤矿4#煤层底板灰岩含水性的应用》文中指出矿井煤层底板灰岩富水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当灰岩存在裂缝裂隙、溶孔溶洞、陷落柱、断层等隐伏构造时,极易发育成隐伏的导水通道。在采动条件的影响下,底板承受水压也随之增大,容易发生淹井事故,造成井下人员伤亡及生产设备损坏,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在2017年9月6日下午13时,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贺西煤矿四采区东翼底抽巷2#钻场疏放水钻孔太灰水施工至14.5 m处时,发生水与瓦斯共喷事故。因此,需要对底板灰岩的含水性进行探测。本论文即针对此展开研究。论文在总结矿井瞬变电磁法、地质雷达和高密度电法原理、方法及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地层的地球物理特征,进行了矿井瞬变电磁法、地质雷达和高密度电法三种方法的综合物探试验。通过现场试验,瞬变电磁法由于主要目标层L5灰岩处于探测盲区而不可行,确定了地质雷达和高密度电法综合物探技术。基于地质雷达和高密度正演理论和软件、根据研究区已有地质资料,建立了该区地层模型,在其基础上建立溶孔溶洞、裂缝裂隙、断层破碎带的地质体模型,分别进行了正演模拟,分析和总结了模型的地质雷达正演图像特征和高密度电法低、高阻响应。根据模拟结果得出地质雷达可以通过图像特征来识别构造和层位,并对含水性做初步识别;高密度电法可以通过低阻、高阻响应来判定含水性,对构造识别能力不足。以地质雷达和高密度电法正演模拟响应特征为依据,结合地质资料,对两种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解释了不含水溶孔溶洞、含水断层、不含水裂隙裂缝发育三处异常。结果表明了地质雷达法和高密度电法相结合的井下综合物探方法是探测短距离煤层底板灰岩富水有效物探方法。
邱万用[5](2020)在《基于CO2震源的回采工作面透射地震勘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CO2震源作为一种矿井地震勘探新型震源,激发过程中不产生明火和高温,克服了传统炸药震源在高瓦斯矿井限制使用的缺点,且该震源激发可与工作面煤层增透同步,无需额外施工激发孔,具有安全、便捷及无污染等特点。由于新型震源、透射地震勘探是煤矿井下地震勘探的研究热点,因此结合CO2震源与回采工作面透射地震勘探开展地震波特征及其反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建立了岩-煤-岩的三层介质模型,分析了不同震源深度的CO2震源激发地震波传播特征;针对不同CO2震源泄压头出气口方向,开展了不同震源模式的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由波场快照分析了地震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征,对正演的地震记录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波速、频谱、极化等特征。针对陷落柱模型三分量的CO2震源激发下的陷落柱三维三分量数值模拟数据进行了纵波速度成像、槽波能量衰减成像,并在山西新元矿开展了CO2震源透射勘探现场应用。研究结果如下:(1)单根储液管的CO2震源激发的理论能量约为130g TNT当量,相比于常用药量的矿井炸药震源激发地震波振幅更强且频带更宽。由于CO2震源的激发孔深度较大,突破了煤层松动圈的限制范围,可降低煤层松动圈对透射地震勘探的影响。(2)对于对称结构的三维层状模型,利用零相位雷克子波和现场数据提取的CO2震源子波进行了有限差分模拟,雷克子波与CO2震源子波在相同主频条件下,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类型波的波列长度,考虑到CO2震源子波是根据现场数据提取而来,其夹杂了雷克子波不含有的噪声信息,故CO2震源子波模拟得到的透射地震记录波列更长,与实际工作面透射记录更为贴近。(3)根据CO2震源装置中的泄压头出气口的可变性,不同出气口的开孔方式选用相应震源力方向的震源模式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点震源模式由于其的完全球对称性,在震源激发时只产生纵波,水平偶极子、竖直偶极子和Y轴单方向震源模式,在震源激发时就会产生纵波和横波。四种震源模式下,作为单方向力源的Y轴单方向震源模式的透射记录振幅最大,大小依次为Y轴单方向震源模式>水平偶极子模式=竖直偶极子>点震源模式。三分量数据中,点震源模式下不同类型波在其优势的偏振方向所对应的分量上能量强;水平偶极子震源模式下,X分量振幅能量要比Y、Z分量强;竖直偶极子震源模式下,Z分量振幅能量要比X、Y分量强;Y轴单方向震源模式下,Y分量振幅能量要比X、Z分量强。(4)对于陷落柱透射探测模型,CO2震源子波正演的透射地震勘探三分量数据槽波能量在陷落柱区域衰减,其中Z分量槽波能量最强,反演结果中高衰减系数区域较为集中;纵波速度及槽波振幅的反演结果对陷落柱均有较好的识别效果。(5)运用数值模拟得出的结论,在山西新元矿对陷落柱进行了现场透射探测研究。实测的透射地震记录波形清晰,信噪比高,分层明显,按波速快慢分别为直达纵波、横波和槽波。数据经处理后进行反演,结果表明陷落柱构造区域呈现出高衰减、高速异常,这与数值模拟反演结论相一致,实证结果表明CO2震源透射勘探在探测陷落柱等地质异常的可行性,摆脱了井下地震勘探对炸药的依赖,具有效率更高、安全、绿色环保等优势,对于指导煤矿安全回采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张平松,许时昂,郭立全,吴荣新[6](2020)在《采场围岩变形与破坏监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深部煤炭资源开发面临更多复杂、多变、高难的开采地质问题,采场围岩形态结构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开展采场围岩变形与破坏测是判别矿井隐蔽致灾地质问题的重要技术保障。在煤炭工业快速发展的近20余年时间里,围岩体形变监测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于矿山采场围岩体变形与破坏的影响因素,按照监测形式对监测技术进行了划分,归纳了当前用于矿山采场围岩变形与破坏监测的钻孔测试技术、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光纤监测技术及其他测量技术及其特点,结合煤层顶底板、巷道两帮空间监测的工程应用实例,介绍了不同监测技术的主要进展、优缺点以及适用性,讨论了探测技术的革新趋势和未来矿井安全生产中采场围岩变形与破坏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也认识到现有监测技术虽然已取得显着的监测效果,但是仍不能够满足矿井现代化、智能化生产需要。对于监测技术的进步而言,既需要技术装备的不断优化,更是要跨学科、跨专业科学技术理论的完善与更新。在当前地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新一轮科技创新基础上,今后采场围岩变形与破坏的监测技术必然向多元化、多参数、智慧化、全程监控的方向发展,监测方式也将不断地向可视化、动态化的监测预警模式过渡,融合监测技术发挥多参数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方俊[7](2019)在《煤矿井下隐蔽致灾因素定向钻孔探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煤矿开采规模、开采深度和开采复杂程度的逐渐提高,矿井面临的安全生产威胁越来越严重。隐蔽致灾因素是引发矿井安全事故的主要诱因和制约矿井正常有序生产的关键因素。事故预防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首要手段和工作基础,通过事前的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可主动降低灾害事故发生的概率。但现有隐蔽致灾因素探查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其中物探方法具有多解性,探查距离较短,需要边开采边探查,且无法进行治理;钻探方法主要采用常规钻孔,不进行轨迹测量和控制,无法确定隐蔽致灾因素的具体空间位置,探查距离短,且易存在探查盲区,远远落后于我国规模化矿井的超前探查与治理需要。本文从我国煤矿井下事故预防及隐蔽致灾因素探查需要出发,提出采用井下定向钻孔进行隐蔽致灾因素探查的思路,利用经验总结、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等方法,从隐蔽致灾因素内涵与识别特征、基于定向钻孔的隐蔽致灾因素空间定位原理、探查定向钻孔轨迹测控精度影响因素与提高方法、基于自然伽马和电阻率的探查定向钻孔随钻地层识别技术等方面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对瓦斯、水害、火灾、顶板、冲击地压等煤矿井下常见灾害的隐蔽致灾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选定采空区、陷落柱、断层、煤层稳定性、充水水源作为主要探查对象;从定义、形成机理和分类等方面对探查对象的内涵进行了研究,并从空间特征、岩性特征和钻探特征等方面出发,总结了不同隐蔽致灾因素的探查要点,构建了探查判据。根据不同隐蔽致灾因素类型,对探查定向钻孔结构形式、布设原则、孔身结构和详细钻孔轨迹参数设计进行研究,确保探查定向钻孔轨迹设计合理;将井下定向钻孔描述模型和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坐标系结合,获得两种模型和坐标体系下坐标值互换方法,计算出钻孔轨迹各控制点和地质异常点在空间中的精确位置,实现煤层底板等高线实时绘制;结合煤层底板等高线、钻孔轨迹空间参数和地质异常点空间参数,推导得到了常见隐蔽致灾因素的参数获取方法,分析了探查精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技术保障措施。探查定向钻孔的测控精度是影响隐蔽致灾因素探查精度的主要因素。从钻孔轨迹计算、测量和控制精度三个方面,对影响探查定向钻孔轨迹测控精度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其中钻孔轨迹计算方面,分析了钻孔轨迹计算误差产生原因与误差值,实现井下定向钻孔的准确空间描述。钻孔轨迹参数测量精度方面,对测量精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相应补偿计算方法,实现钻孔轨迹的精确测量;建立了煤矿井下电磁波信号传输模型,对含煤地层中电磁波信号传输特性和传输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构建了非对称偶极子天线,采用双通道数据接收技术和自增益控制技术,实现了微弱电磁波信号精确解调处理,确保随钻测量数据的稳定高效传输。钻孔轨迹控制精度方面,考虑反扭矩作用,结合定向钻具造斜能力,提出了钻头处钻孔轨迹参数预测方法、螺杆马达工具面向角选取方法和造斜点(即工作模式切换点)的选取方法。探查定向钻孔的随钻地层识别精度是影响隐蔽致灾因素探查精度的次要因素。结合含煤地层物性特征分析,制定了基于自然伽马和电阻率相结合的随钻地层识别方案,研究了自然伽马和电阻率测量方法,分析了其测量影响因素;采用PNN概率神经网络对数据进行处理,实现了地层精确识别,为隐蔽致灾因素精准识别和探查定向钻孔施工提供了依据。研究成果在国内多个煤矿进行了井下试验和应用,其中在孟村煤矿进行了断层与煤层稳定性探查试验,在白芨沟煤矿进行了采空区与充水水源探查试验,在梅花井煤矿进行了充水水源探查试验,与传统探查方法相比,采用井下定向钻孔探查的精度高、距离远、周期短,并可进行隐蔽致灾因素治理,取得了显着应用效果,为矿井灾害事故防治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焦阳,窦文武,谭菁,李刚,李梓毓[8](2019)在《回采工作面地质构造精细化综合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回采工作面内的地质构造及地质异常对煤矿的安全高产高效影响巨大,无计划揭露构造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可估量。为准确探明采面内构造,从物探和钻探角度出发,利用槽波地震勘探、无线电波透视、钻探及钻孔测井等手段,展开精细化综合探测。结果表明:槽波地震勘探和无线电波透视可以大体圈定采面内的异常范围,并对陷落柱进行初判;针对物探异常区域的钻探和钻孔测井能够对地质构造进行准确定性;最终通过精细化综合探测技术可以对采面内构造进行准确的预测预报,保证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
李梓毓,焦阳,李江华,窦文武,廉玉广,谭菁[9](2019)在《槽波反射法在工作面大断层上下两盘延伸发育探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晋城某矿井2313工作面下巷揭露了1条断距为18 m的正断层,但延伸情况不清,对工作面安全回采将产生影响。基于槽波反射和透射法原理,并通过现场实际调研,采用双巷观测系统布置方式,合理设计了以双边巷道槽波反射探测为主,工作面整体槽波透射探测为辅的观测系统,对2313工作面大断层的上下盘反射界面及延伸情况进行探测,高精度控制了断层上下盘的延伸发育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工作面2条巷道的双向反射分别探测出了断层的上下盘向工作面延伸发育情况,反射结果与槽波透射衰减系数CT图的异常反应位置较为吻合,且最终钻探验证断层上下盘位置偏差不大于10 m。因此通过观测系统的合理布置,针对工作面走向型的大断距断层,可以探测出其上盘与下盘的2个反射界面,从而更为精确地掌握断层的赋存情况。
李飞[10](2019)在《基于地震与瞬变电磁联合反演的导水陷落柱精细探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导水通道(岩溶陷落柱、断层、裂隙带、老窑井巷和采空区等)导致的煤矿水害事故频发,给安全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极为惨重。因为导水通道通常埋深大尺度小,单一探查技术存在局限性,现有探测方法针对性不强、精度不高等原因,目前对导水通道的精细探测尚难以实现。精细探测要求既要对导水通道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又要对导水通道富水性进行准确判断。联合反演是地球物理方法的前沿研究方向,可以减少反演多解性,提高探测精度和分辨率。地震勘探空间分辨率高,瞬变电磁法对富水性敏感,研究建立适用于煤矿导水通道探测的联合反演方法,实现对导水通道的精细探测,可以为矿井水灾防控和突水抢险救灾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导水陷落柱精细探测为例,在瞬变电磁场正演算法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瞬变电磁法(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TEM)(包括矿井TEM)和地震波阻抗的单向交叉梯度联合反演算法,通过模型算例和工程实例验证了联合反演效果。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结论如下:(1)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推导了半空间和全空间条件下3D TEM和1D TEM正演算法,提出了 3D TEM正演双模型方法,编写了正演程序,为联合反演建立了正演基础,包括:①推导了无源和有源介质中3D瞬变电磁场方程及其有限差分离散格式,利用模型设置空气层的方法避免地面边界条件的特殊处理,利用等效为面电流源的回线源作为激励源,迭代计算一次场和二次场,实现了 3D TEM正演计算。②基于1D TEM频率域响应公式,利用滤波系数法进行响应公式的数值计算,利用折线逼近法进行频率域响应值到时间域的转换,实现了 1D TEM正演计算。③提出了 3D TEM正演双模型方法,通过3D有限差分算法计算异常场,通过1D数字滤波算法计算背景场,然后叠加得到总场。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双模型方法可以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有效减少模型网格数量,提高计算效率;在相同模型网格数量情况下,双模型方法相比有限差分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2)基于在后采样时刻视电阻率计算中考虑前采样时刻视电阻率计算结果,提出了“累积全区视电阻率计算法”,给出了具体计算公式和流程,可以为反演提供更精确的初始模型。基于线性空间理论推导了最小二乘反演算法。研究建立了半空间和全空间条件下的Pseudo-2D TEM反演算法,Pseudo-2D TEM反演基于2D电阻率模型和1D正演程序,既满足了交叉梯度联合反演算法对2D模型的要求,又实现了 2D TEM快速反演计算。(3)通过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提出了基于TEM(包括矿井TEM)和地震波阻抗的单向交叉梯度联合反演算法。提出的联合反演算法主要由Pseudo-2D TEM反演算法、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单向交叉梯度联合反演算法和地震波阻抗模型的插值转换与聚类分割处理等技术组成。其中,通过去掉联合反演目标函数中的地震正演项,只在交叉梯度项中保留地震波阻抗模型参数,实现单向交叉梯度联合反演计算;通过对地震波阻抗模型进行双三次插值处理,实现地震波阻抗模型和电阻率模型之间的模型网格匹配;通过基于K-means算法的地震波阻抗模型聚类分割处理方法消除地震波阻抗模型中的次要结构变化,增加联合反演稳定性。提出的联合反演算法实现了 TEM(包括矿井TEM)和多次覆盖反射地震数据的联合反演,相比传统联合反演方法主要应用于大尺度目标体探测或浅地表成像,提出的联合反演算法可以实现大深度小尺度目标体的精细探测。(4)以华北型石炭-二叠纪煤田为地质基础,建立了含导水陷落柱地质地球物理计算模型,分别进行了利用大定源TEM观测系统和多次覆盖地震观测系统的3D TEM和3D地震勘探正演计算。对模拟数据分别进行了 TEM反演、波阻抗反演和联合反演计算,结果表明:①地震波阻抗反演结果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②TEM反演结果地层的层状特征不明显,陷落柱形态模糊,边界难以识别,整体空间分辨率较低;③联合反演结果可以同时重建理论模型地层和陷落柱的形状和电性特征,对非中心位置测点的二次场畸变也有一定的压制作用,联合反演结果既可以有效识别地层界面和陷落柱边界,又能够反映陷落柱富水性,相比单独TEM反演结果探测精度显着提高。(5)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推导建立了矿井TEM互感消除和大地二次场提取公式,为实测数据的联合反演奠定了基础。建立了煤层底板下30m含导水陷落柱的华北型煤田地质地球物理计算模型,进行了矿井TEM和地震勘探3D数值模拟计算。对模拟数据分别进行了 TEM反演、波阻抗反演和联合反演计算,结果表明:①地震波阻抗反演结果对陷落柱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②受体积效应影响,TEM反演结果难以确定陷落柱边界;③联合反演结果能够准确确定陷落柱的形状和位置,能够反映陷落柱的富水性,可以实现对导水陷落柱的精细探测。(6)结合工程实例对联合反演算法进行了验证和应用。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某煤矿开展了 TEM现场探测试验,结合工区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数据处理结果,分别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地震波阻抗反演、TEM反演和联合反演计算。联合反演结果表明陷落柱埋深约360m,形态上窄下宽,在6上号煤层(深度380m)水平直径约50m。联合反演结果与钻探结果吻合较好。单独TEM反演结果难以确定陷落柱的范围,联合反演结果既能确定陷落柱的位置和范围,又能够反映陷落柱的富水情况,达到了对导水陷落柱的精细探测。
二、综合勘探方法在成庄矿井地质构造探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综合勘探方法在成庄矿井地质构造探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矿井多波散射成像方法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地震波的散射与分离 |
2.1 散射波理论 |
2.2 等效偏移距方法的共散射点道集 |
2.3 速度分析与偏移成像 |
2.4 极化分析与波场分离 |
2.5 本章小结 |
3 矿井多波散射成像 |
3.1 掘进巷道的共散射点道集 |
3.2 回采工作面的共散射点道集 |
3.3 多波散射成像实现方法与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工作面模拟波场多波散射成像 |
4.1 数值模拟方法 |
4.2 工作面内隐伏地质构造二维模型 |
4.3 含煤层工作面陷落柱三维模拟 |
4.4 工作面模拟多波散射成像结果 |
4.5 多波共散射点道集参数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巷道模拟波场多波散射成像 |
5.1 岩巷前方断层模型 |
5.2 煤巷前方煤层断失模型 |
5.3 超前探模型成像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矿井现场探测试验 |
6.1 矿井三分量实际地震波场采集实验 |
6.2 断层超前探测案例 |
6.3 巷道侧帮探测案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煤层断层的槽波地震响应的定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理论研究 |
2.1 三维各向同性介质弹性波方程数值模拟 |
2.2 地震波数值模拟中的稳定性分析和边界条件 |
2.3 震源选择 |
3 槽波三维正演模拟子波类型的选择 |
3.1 不同震源三分量数据对比分析 |
3.2 模拟数据的频散曲线和理论频散曲线对比分析 |
4 反射槽波三维数值正演模拟分析 |
4.1 模型参数和观测系统 |
4.2 三维正演数值模拟煤层槽波对不同倾角断层的反应 |
4.3 三维数值模拟煤层槽波对不同落差断层的反应 |
4.4 小结 |
5 透射槽波三维数值正演模拟分析 |
5.1 模型参数和观测系统 |
5.2 不同倾角断层对透射槽波的影响 |
5.3 不同落差断层对透射槽波的影响 |
5.4 小结 |
6 现场试验测试 |
6.1 龙东煤矿探测试验及分析 |
6.2 张集煤矿探测试验及分析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深度学习的槽波地质构造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1 槽波地质构造识别研究现状 |
1.3.2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2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研究 |
2.1 神经网络 |
2.1.1 神经网络模型 |
2.1.2 反向传播算法和梯度下降法 |
2.2 卷积神经网络 |
2.3 模型优化策略 |
2.4 本章小结 |
3 槽波数据集的建立与数据预处理 |
3.1 槽波地震勘探 |
3.1.1 槽波地震勘探原理 |
3.1.2 槽波地震勘探方法 |
3.2 COMSOL地质构造模型建立 |
3.2.1 采空区模型建立 |
3.2.2 冲刷带模型建立 |
3.2.3 小断层模型建立 |
3.2.4 陷落柱模型建立 |
3.3 槽波数据集的建立 |
3.4 数据集的预处理 |
3.4.1 数据集标准化 |
3.4.2 PCA特征提取 |
3.4.3 数据集的划分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CNN的地质构造识别模型建立 |
4.1 地质构造分类识别过程概述 |
4.2 基于CNN的地质构造分类模型构建 |
4.2.1 实验学习平台 |
4.2.2 初步模型框架搭建 |
4.3 特征维度确定及分析 |
4.4 模型参数确定及分析 |
4.4.1 批尺寸对模型的影响 |
4.4.2 迭代次数对模型的影响 |
4.4.3 学习率对模型的影响 |
4.5 模型网络参数优化 |
4.6 正则化防止过拟合 |
4.7 基于CNN的断层位置预测模型构建 |
4.8 本章小结 |
5 实验结果与对比分析 |
5.1 小构造分类识别结果分析 |
5.2 小断层位置预测结果分析 |
5.3 训练集规模和预测精度的关系 |
5.4 机器学习对比分析 |
5.5 传统方法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井下综合物探方法在探测贺西煤矿4#煤层底板灰岩含水性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底板突水机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瞬变电磁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高密度电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地质雷达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5 综合物探方法在底板探测方面的进展 |
1.3 论文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论文技术路线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综合物探基本理论和方法及方法选择 |
2.1 矿井瞬变电磁法理论和方法 |
2.1.1 矿井瞬变电磁法原理 |
2.1.2 矿井瞬变电磁法工作方法 |
2.2 矿井地质雷达理论和方法 |
2.2.1 矿井地质雷达原理 |
2.2.2 矿井地质雷达工作方法 |
2.3 高密度电法原理和方法 |
2.3.1 高密度电法原理 |
2.3.2 高密度电法工作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质雷达与高密度电法数值模拟方法及软件使用 |
3.1 地质雷达数值模拟原理和方法 |
3.1.1 时间域有限差分法基础理论 |
3.1.2 软件及使用 |
3.2 高密度电法数值模拟原理和方法 |
3.2.1 基础理论 |
3.2.2 软件及使用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质雷达及高密度电法正演模拟 |
4.1 地质雷达正演模拟 |
4.1.1 地层模型正演模拟 |
4.1.2 溶孔溶洞正演模拟 |
4.1.3 裂缝裂隙正演模型 |
4.1.4 断层破碎带正演模拟 |
4.1.5 地质雷达响应特征 |
4.2 高密度电法正演模拟 |
4.2.1 地层模型的正演模拟 |
4.2.2 溶孔溶洞正演模拟 |
4.2.3 裂隙裂缝模型正演模拟 |
4.2.4 断层破碎带正演模拟 |
4.2.5 高密度电法响应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实例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四采区东翼底抽巷概况 |
5.1.2 地球物理特征 |
5.2 物探方法的选择 |
5.3 综合物探方法试验研究 |
5.3.1 地质雷达法试验 |
5.3.2 高密度电法试验 |
5.3.3 瞬变电磁法试验 |
5.4 综合物探数据采集、处理及解释 |
5.4.1 地质雷达数据采集及处理 |
5.4.2 高密度电法数据采集及处理 |
5.5 综合物探数据解释 |
5.5.1 地质资料分析 |
5.5.2 综合解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CO2震源的回采工作面透射地震勘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 |
2.1 CO_2震源 |
2.2 弹性波数值模拟 |
2.3 矿井工作面透射成像 |
2.4 本章小结 |
3 数值模拟 |
3.1 震源子波 |
3.2 震源深度影响分析 |
3.3 震源模式特性分析 |
3.4 陷落柱模型的CO_2震源响应特征及透射成像 |
3.5 本章小结 |
4 工程现场实例分析研究 |
4.1 现场概况 |
4.2 现场布置与采集 |
4.3 数据分析 |
4.4 数据处理成像与解释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采场围岩变形与破坏监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采场围岩变形与破坏的影响因素 |
1.1 地质因素 |
1.2 开采因素 |
2 采场围岩变形与破坏测试技术 |
2.1 钻孔测试技术 |
2.1.1 钻孔冲洗液测试技术 |
2.1.2 注水观测法 |
2.1.3 钻孔电视观测法 |
2.2 地球物理探测技术 |
2.2.1 电法勘探 |
2.2.1. 1 高密度电法 |
2.2.1. 2 大地电磁测深法 |
2.2.1. 3 瞬变电磁法 |
2.2.1. 4 网络并行电法 |
2.2.2 层析成像 |
2.2.2. 1 电磁波CT |
2.2.2. 2 震波CT |
2.2.3 综合测井方法 |
2.2.4 地震探测 |
2.2.5 微地震监测方法 |
2.3 光纤测试技术 |
2.4 其他测试方法 |
2.4.1 锚杆位移观测法 |
2.4.2 液压支架阻力法 |
2.4.3 其他断面测量法 |
3 技术应用发展与展望 |
3.1 现有测试技术应用效果 |
3.2 测试技术的发展分析 |
4 结语 |
(7)煤矿井下隐蔽致灾因素定向钻孔探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探探查技术 |
1.2.2 钻探探查技术 |
1.2.3 化探探查技术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内涵及识别特征 |
2.1 煤矿井下常见灾害及其致灾因素分析 |
2.1.1 瓦斯灾害 |
2.1.2 水害 |
2.1.3 火灾 |
2.1.4 顶板灾害 |
2.1.5 冲击地压 |
2.2 常见隐蔽致灾因素内涵分析 |
2.2.1 采空区 |
2.2.2 断层 |
2.2.3 陷落柱 |
2.2.4 煤层稳定性 |
2.2.5 充水水源 |
2.3 常见隐蔽致灾因素特征分析 |
2.3.1 空间形态特征 |
2.3.2 岩性特征 |
2.3.3 钻探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定向钻孔的隐蔽致灾因素空间定位原理 |
3.1 探查定向钻孔结构与空间布置设计 |
3.1.1 探查定向钻孔设计原则 |
3.1.2 探查定向钻孔空间布置形态 |
3.1.3 探查定向钻孔空间布置参数 |
3.1.4 探查定向钻孔孔身结构设计 |
3.1.5 探查定向钻孔轨迹参数设计 |
3.2 地质异常点空间坐标计算 |
3.2.1 钻孔相对坐标系与矿井空间坐标系 |
3.2.2 高程点相对坐标与空间坐标转换 |
3.3 基于探查定向钻孔的煤层底板等高线实时绘制 |
3.3.1 煤层顶底板等高线高程点计算 |
3.3.2 煤层底板等高线绘制 |
3.4 隐蔽致灾因素空间参数获取 |
3.4.1 采空区 |
3.4.2 断层 |
3.4.3 陷落柱 |
3.4.4 煤层稳定性 |
3.4.5 充水水源 |
3.5 隐蔽致灾因素探查精度影响因素 |
3.6 本章小结 |
4 探查定向钻孔轨迹测控精度影响因素与提高方法 |
4.1 探查定向钻孔轨迹计算误差分析与修正 |
4.1.1 钻孔轨迹计算模型 |
4.1.2 测量间距 |
4.1.3 子午线收敛角 |
4.1.4 测量深度 |
4.2 探查定向钻孔轨迹参数高精度测量和稳定随钻传输 |
4.2.1 电磁波随钻测量装置整体设计 |
4.2.2 钻孔轨迹参数测量原理与误差补偿 |
4.2.3 电磁波信号传输特性研究 |
4.2.4 孔内信号高效发射 |
4.2.5 孔口信号接收与解调处理 |
4.3 探查定向钻孔控制精度影响因素与技术措施 |
4.3.1 探查定向钻孔钻头处轨迹预测 |
4.3.2 螺杆马达工具面向角调整与修正 |
4.3.3 造斜点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自然伽马和电阻率相结合的探查定向钻孔随钻地层识别 |
5.1 含煤地层识别基础 |
5.1.1 含煤地层地球物理特征 |
5.1.2 不同地层伽马放射性特点 |
5.1.3 不同地层电阻率特点 |
5.2 随钻自然伽马测量技术 |
5.2.1 随钻方位自然伽马测量 |
5.2.2 方位伽马强度计算与围岩影响因素 |
5.3 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量技术 |
5.3.1 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量 |
5.3.2 电磁波电阻率测量数据模拟 |
5.3.3 电阻率的计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
5.4 地层识别模型与方法 |
5.4.1 地层识别模型的建立 |
5.4.2 PNN概率神经网络原理 |
5.4.3 基于PNN概率神经网络的地层识别试验 |
5.4.4 地层识别效果对比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6 井下定向钻孔隐蔽致灾因素探查技术现场试验 |
6.1 孟村煤矿断层与煤层稳定性探查现场试验 |
6.1.1 矿井概况与工程背景 |
6.1.2 探查方案设计 |
6.1.3 钻孔施工 |
6.1.4 探查效果 |
6.2 白芨沟煤矿采空区与充水水源探查现场试验 |
6.2.1 矿井概况与工程背景 |
6.2.2 探查方案设计 |
6.2.3 钻孔施工 |
6.2.4 探查效果 |
6.3 梅花井煤矿充水水源探查现场试验 |
6.3.1 矿井概况与工程背景 |
6.3.2 探查方案设计 |
6.3.3 钻孔施工 |
6.3.4 探查效果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回采工作面地质构造精细化综合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
2 综合探测方法 |
2.1 槽波地震勘探 |
2.2 无线电波透视 |
2.3 钻探及钻孔测井 |
3 综合探测成果 |
3.1 槽波地震勘探 |
3.2 无线电波透视 |
3.3 钻探及钻孔测井 |
3.4 精细化分析结果 |
4 探采对比 |
5 结论 |
(9)槽波反射法在工作面大断层上下两盘延伸发育探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槽波地震勘探原理 |
2 2313工作面概述及观测系统布置 |
2.1 工作面概况 |
2.2 槽波勘探观测系统布置 |
3 2313工作面槽波数据处理分析 |
3.1 槽波反射法 |
3.2 槽波透射能量衰减系数层析成像法 |
4 2313工作面钻探物探成果对比 |
5 结论 |
(10)基于地震与瞬变电磁联合反演的导水陷落柱精细探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导水通道地球物理探测方法 |
1.2.2 联合反演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2 瞬变电磁场双模型三维正演方法 |
2.1 3D TEM时域有限差分正演算法 |
2.1.1 时域瞬变电磁场计算方程 |
2.1.2 3D有限差分离散格式 |
2.1.3 激励源与边界条件 |
2.1.4 稳定性条件 |
2.2 1D TEM数字滤波法正演算法 |
2.2.1 频率域瞬变电磁场计算方程 |
2.2.2 半空间1D TEM频率域响应计算公式 |
2.2.3 全空间1D TEM频率域响应计算公式 |
2.2.4 频率域响应公式的数值计算方法 |
2.2.5 频率域响应值转换到时间域计算方法 |
2.3 均匀介质模型TEM解析解 |
2.4 3D TEM正演双模型方法 |
2.4.1 基于电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率计算方法 |
2.4.2 双模型方法 |
2.4.3 算法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3 联合反演理论与算法 |
3.1 改进的TEM全区视电阻率定义与算法 |
3.1.1 半空间条件下的定义与算法 |
3.1.2 全空间条件下的定义与算法 |
3.1.3 算法效果验证 |
3.2 1D TEM反演理论与算法 |
3.2.1 模型参数设置 |
3.2.2 阻尼最小二乘反演算法 |
3.2.3 基于阻尼最小二乘法的1D TEM Occam反演 |
3.3 Pseudo-2D TEM反演算法 |
3.3.1 Pseudo-2D TEM反演算法 |
3.3.2 粗糙度矩阵的计算 |
3.4 地震波阻抗反演方法 |
3.4.1 地震常规数据处理方法 |
3.4.2 波阻抗反演理论 |
3.4.3 地震数据反演流程 |
3.5 基于TEM与地震波阻抗的单向交叉梯度联合反演算法 |
3.5.1 交叉梯度函数 |
3.5.2 单向交叉梯度联合反演算法 |
3.5.3 联合反演流程 |
3.6 本章小结 |
4 大定源TEM与地震联合反演 |
4.1 地质地球物理计算模型与观测系统 |
4.1.1 导水陷落柱地质地球物理计算模型 |
4.1.2 大定源TEM观测系统 |
4.1.3 地震观测系统 |
4.2 正演模拟数据 |
4.2.1 3D TEM模拟数据 |
4.2.2 3D地震模拟数据 |
4.3 单一方法反演 |
4.3.1 Pseudo-2D TEM反演 |
4.3.2 地震波阻抗反演 |
4.4 联合反演 |
4.4.1 加权算子对联合反演的影响规律 |
4.4.2 联合反演结果 |
4.4.3 联合反演与单独反演结果的综合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矿井TEM与地震联合反演 |
5.1 矿井TEM互感电动势消除方法 |
5.1.1 矿井TEM电阻率偏低现象 |
5.1.2 电阻率偏低问题探讨 |
5.1.3 互感消除与电阻率偏低校正方法 |
5.1.4 现场测试 |
5.2 地质地球物理计算模型与观测系统 |
5.2.1 导水陷落柱地质地球物理计算模型 |
5.2.2 矿井TEM和地震勘探观测系统 |
5.3 正演模拟数据 |
5.3.1 3D TEM模拟数据 |
5.3.2 3D地震模拟数据 |
5.4 单一方法反演 |
5.4.1 Pseudo-2D TEM反演 |
5.4.2 地震波阻抗反演 |
5.5 联合反演 |
5.5.1 联合反演结果 |
5.5.2 联合反演与单独反演结果的综合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工程实例 |
6.1 试验区概况 |
6.2 工程布置与数据采集 |
6.3 数据处理与反演结果 |
6.3.1 地震波阻抗反演结果 |
6.3.2 TEM反演与联合反演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综合勘探方法在成庄矿井地质构造探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矿井多波散射成像方法与应用研究[D]. 章俊.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2]煤层断层的槽波地震响应的定量分析研究[D]. 梁森.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3]基于深度学习的槽波地质构造识别研究[D]. 巨媛媛.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4]井下综合物探方法在探测贺西煤矿4#煤层底板灰岩含水性的应用[D]. 董江鑫.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5]基于CO2震源的回采工作面透射地震勘探研究[D]. 邱万用.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6]采场围岩变形与破坏监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J]. 张平松,许时昂,郭立全,吴荣新. 煤炭科学技术, 2020(03)
- [7]煤矿井下隐蔽致灾因素定向钻孔探查技术研究[D]. 方俊.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8]回采工作面地质构造精细化综合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J]. 焦阳,窦文武,谭菁,李刚,李梓毓. 中国煤炭, 2019(11)
- [9]槽波反射法在工作面大断层上下两盘延伸发育探测中的应用[J]. 李梓毓,焦阳,李江华,窦文武,廉玉广,谭菁. 煤矿安全, 2019(09)
- [10]基于地震与瞬变电磁联合反演的导水陷落柱精细探测研究[D]. 李飞.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