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冷轧铁心电力变压器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的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蔡斌[1](2011)在《非晶合金铁心电力变压器节能效果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目标。电力系统中电力变压器的损耗所占比率突出,因此,深挖配电变压器节能降耗的潜力,已经成为中低压配电的重中之重。非晶合金铁心电力变压器是用新型导磁材料——非晶合金制作铁心而成的电力变压器,它比硅钢片作为铁心变压器的空载损耗下降约75%,空载电流下降约80%,是现阶段节能效果较理想的配电变压器。然而,非晶合金材料有其固有特性,如磁通密度较低、对机械应力敏感等,若设计、制造、运输、安装或运行等环节不当,可能导致非晶合金铁心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增大从而未必能起到理想的节能效果。因此,有必要针对其节能效果进行研究。本文以现场试验的方法来模拟各种安装、运输和运行工况,通过测量不同工况下非晶合金铁心电力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以下统称为空载性能数据),研究其空载性能数据的稳定性,以便真实反映非晶合金铁心电力变压器在不同工况下的节能状况,并以此制定应对措施使其发挥应有的节能效果,同时根据其节能特性并结合相关案例分析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推广方案。
王娥[2](2019)在《110kV节能型Vv接线卷铁心牵引变压器研发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铁路的迅速发展,铁路牵引变压器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对铁路变压器的节能要求也就越来越高。110kV节能型Vv接线卷铁心牵引变压器采用优质硅钢片卷绕而成,制造简单、耗材少,大大降低了铁耗和空载电流值,并且合理计算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和型号,容量利用率能达到100%,变压器的平均负载率明显提高,是电力系统降损节能的首选节能变压器。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乃至全球首台110kV节能型Vv接线卷铁心牵引变压器研发设计,完成了其结构及电磁优化设计。首先,分析Vv接线卷铁心牵引变压器原理,对其重要部分的结构设计进行了简述。采用最优化的计算方法,计算了变压器设计中几个重要的基本参数,包括铁心及空载参数、短路阻抗、线圈温升等,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其次,对变压器非正常运行过程:短路及过负荷这两种情况进行分析计算。(1)变压器承受短路的能力:利用解析法分别对安匝平衡、短路电动力、导线应力及短路热稳定性进行计算、校验。(2)过负荷温升计算:运用了指数方程法对对变压器过负荷能力进行了分析计算,绘制了相应的的过负荷温升限值曲线;设计了过负荷温升计算程序,并利用此程序对本方案变压器需满足的过负荷曲线进行了计算,绘制出负荷温度曲线图。然后,用Ansoft Maxwell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了变压器的绝缘仿真,校验绝缘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后,按此优化设计方案制成成品,试验均合格并挂网运行,验证了本研发设计的节能性、准确性及安全性。
董智慧[3](2014)在《电气化铁路节能型卷铁心牵引变压器建模与仿真》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气化铁路的快速发展,牵引变压器的数量和容量变得越来越大,而我国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率却不高,使得牵引变压器的空载损耗问题变得不容忽视。因此,牵引变压器的节能研究就变得刻不容缓。相比于其他的变压器节能技术,卷铁心技术在经济性与可行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节能型卷铁心牵引变压器采用卷铁心技术为核心技术。该节能型卷铁心牵引变压器因其铁心特殊性,利用常规的分析方法在仿真时会存在一些欠缺,而有限元法在仿真分析这类特殊结构的变压器时具有优势。以往的卷铁心变压器有限元研究多集中于农网和城网配电变压器等方面,就牵引变压器而言,这类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在Ansoft Maxwell中建立了节能型卷铁心牵引变压器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建模方法进行了验证。运用该有限元模型,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节能型卷铁心牵引变压器的空载试验及短路试验仿真。结合实际绕组的接线方式,设计并搭建了节能型卷铁心牵引变压器三维瞬态场有限元模型的外加激励电路模型,利用有限元模型对节能型卷铁心牵引变压器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同等容量叠铁心牵引变压器相比,节能型卷铁心牵引变压器空载电流下降50%左右,空载损耗减少24%左右,短路电压百分比也有所下降。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铁心温度场仿真。运用ANSYS Workbench仿真平台搭建了节能型卷铁心牵引变压器的电磁—热耦合仿真模型,结合过负荷曲线,对其在不同负荷情况下的铁心温度分布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卷铁心满足牵引变压器过负荷运行要求。相比于同等容量的叠铁心变压器,节能型卷铁心牵引变压器铁心内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平均温度更低,该仿真结果与卷铁心磁通分布更加均匀的理论分析结果相符,同时也验证了温度场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郭满生,刘力强,张栋[4](2019)在《国产硅钢片在大型电力变压器上的应用》文中指出本文中作者分析了电力变压器对高性能电工硅钢片的技术和质量要求,并以国产硅钢片在超特高压产品的应用为例比较分析了其与进口硅钢片产品的差异。
王田[5](2018)在《35kV油浸式变压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目前变压器行业关于35kV油浸式变压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开发大多停留在理论分析阶段,很少真正应用于生产实践。因此,开发一套适用于35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对提高设计效率,节省产品原材料,从而提高变压器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开发的35kV油浸式变压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包括电磁优化设计和参数化绘图系统两部分。首先,在查阅大量设计手册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 35kV油浸式变压器的结构设计和电磁设计原则,并给出电磁计算流程。进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 35kV油浸式变压器的电磁优化设计模型,并对其中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和优化变量进行了具体化。其次,明确了电磁设计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并对电磁计算系统软件界面和主要功能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利用C#编程语言,采用循环遍历法开发的电磁优化设计系统的主程序运行流程以及采用不同绕组型式时的具体运行流程。然后,分析了电磁优化设计系统和参数化绘图系统中所用到的数据,利用Access创建了对应的数据库,并给出连接数据库的方法。再次,基于Visual Basic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介绍了基于特征建模的参数化设计理论,给出了参数化设计模型及建立系统窗体和菜单的方法,并以绘制铁心图为例,分析了基于特征的参数化设计理论的具体实现方法。最后,以型号为S11-3000/35的油浸式变压器为例,测试运行本课题开发的电磁优化设计和参数化绘图系统,得到了优化设计方案,输出了对应的变压器图纸,并将得到的优化方案与手工电磁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优化后的方案有较好的的节材优势,若推广应用,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张安红[6](2005)在《电力变压器的损耗研究与优化设计》文中指出本文针对影响电力变压器制造和运行成本较高的损耗问题,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具有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的成果。 1.研究了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就空载损耗附加系数、单位损耗、重量等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统计出空载损耗附加系数,讨论影响空载损耗附加系数的各种因素,提出降低空载损耗的具体措施。 2.深入研究变压器的负载损耗,就影响变压器安全运行、造成变压器局部过热的因素,绕组涡流损耗、结构件杂散损耗等进行详细分析,提出降低涡流损耗、杂散损耗的具体措施。有效提高变压器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使其更节能更环保。 3.运用漏磁场分析软件,以180MVA/220kV电力变压器负载损耗超标为例,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有工程实用价值的结论:降低变压器负载损耗,从根本上应尽可能减少变压器辐向漏磁。既可以有效地降低变压器的涡流损耗、杂散损耗,又能够减小局部过热对变压器造成的潜在危害,同时还能有效地减小短路电动力,较大程度地提高变压器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文中对如何降低辐向漏磁做了系统论述。 4.对于高阻抗变压器的设计,以150MVA/220kV高阻抗变压器漏磁场分析为例,通过设计、试验数据对比,用漏磁场分析软件就短路阻抗、绕组涡流损耗、结构件杂散损耗和短路电动力等进行分析很有效,对提高该类高阻抗变压器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对该类高阻抗变压器,分别在箱盖、箱壁、箱底采取完善屏蔽措施很有必要。 5.对变压器性能数据进行约化,建立优化设计模型,对比分析多种优化设计方法的优缺点,选择全局优化方法用于变压器的电磁优化设计;编制、调试完成35kV、110kV级电力变压器电磁优化设计程序,应用于多台电力变压器优化设计,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侯仰风[7](2018)在《双分裂变压器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电力系统中使用分裂变压器能够有效限制系统发生短路时的电流,进而可以减小短路对系统所造成的危害,并且相应系统中可以选用较轻型设备,其一机多用的特殊功能更可以有效减小基建等投资,大大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及整体经济性。但分裂变压器在系统中的应用目前并不普遍,运行经验方面也不够完善,且其特殊的绕组结构造成其生产制造方面存在很大困难,现今能生产分裂变压器的厂家并不多。基于此,展开对分裂变压器更深入的研究与设计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对分裂变压器做了详细的研究分析,包括其运行方式、优缺点、等效电路等,并对比了其与传统变压器的经济性;其次,对分裂变压器的重要参数短路阻抗做出具体研究分析,创新性的提出使用不同的方法求解其各种运行方式下的短路阻抗值,并推导出各种方法的具体求解公式,为之后的设计制造提供了参考;再次,根据轴向双分裂变压器的结构特征及课题要求,对其各方面结构型式包括铁心、绕组、散热结构等做出了具体设计与优化;最后,对容量为10O0kVA的轴向双分裂变压器做出了完整的电磁设计计算,并对所设计的变压器各项性能参数做出了校验。本文所研究设计双分裂变压器来源于公司实际课题,经过对其结构特点及等效电路的研究分析,证明了分裂变压器能够有效降低系统短路电流,相应系统中可以使用轻型设备进而节省一次投资;通过对比分析分裂变压器与传统变压器各性能参数及各原材料使用量,说明了其较传统变压器在各方面所具有的巨大优势;通过对其型式及主要结构做出具体设计与优化,有效的降低了分裂变压器制造成本并提高了其各方面性能;提出使用箔绕代替传统线绕来作为其分裂绕组,解决了分裂绕组因短路电动力较大不容易控制的问题,最终经过完整的电磁计算设计出了符合公司课题要求的轴向双分裂变压器,并通过了各项技术参数校验,为之后的生产制造铺平了道路。
李寅[8](2015)在《非晶合金变压器节能性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相比于传统硅钢铁芯变压器,新型节能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空载损耗低,在节能性方面受到大众广泛认可,然而人们对于两者在铁芯材料、变压器结构等方面的具体差异,以及造成损耗差异的原因和损耗差异的程度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另外,由于非晶合金材料的自身固有特性如对机械应力敏感等,导致在设计、生产、安装、运输和运行等环节中诸多因素可能对其空载损耗造成影响,降低其节能性。最后,非晶合金变压器节能使得其经济又环保,因而其经济性和环保性与节能性紧密相关,由于非晶合金铁芯变压器造价高于硅钢铁芯变压器造价,导致其经济性备受争议。本文详细介绍了非晶合金变压器和硅钢变压器在材料、结构、性能等多方面的差异,通过以往不同类型变压器的运行数据对比其空载损耗、负载损耗,通过非晶合金变压器试点区域运行的监测数据对更换前后的有功、无功的损耗率和损耗电量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年运行费用、多投资回收期和总拥有费用三个方面论述非晶合金变压器良好的经济性,通过非晶合金变压器的制造和运行过程来反映其环保性。论证完非晶合金变压器优越的节能性之后,进一步通过试验研究其在设计、安装、运输和运行等环节中,由于材料自身固有特性对空载性能的影响,结合实际设计了过励磁试验、安装倾斜试验和不平衡负荷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初步得到了不同外界因素对非晶合金变压器空载性能影响。最后,还讨论了非晶合金变压器的推广制约因素、工艺改进方法,并根据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对其应用前景作出预测。
张英杰[9](2019)在《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西部等高海拔地区近年来借助精准扶贫政策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电力需求旺盛,同时国家碳排放目标和打赢生态保护攻坚战要求电网发展要降低损耗。而高海拔地区当前应用的大多是以硅钢片为铁心的SCB10系列干式变压器,节能效果不理想,损耗较大,在国家节能降耗政策实行和农网升级改造中面临淘汰。作为新型节能变压器的代表,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能大幅降低空载损耗,比以硅钢片为铁心的变压器空载损耗降低70%左右。因此研究设计出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对于经济发展和节能降耗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介绍了非晶合金铁心铁磁材料的特性,之后分别在空载损耗和经济性上对SCBH15系列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与SCB10系列普通干式变压器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在这两者上都要优于硅钢片干式变压器,因此高海拔地区节能变压器优先选择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根据变压器所处高海拔环境特点,研究高海拔自然环境对变压器运行带来的影响,通过查阅不同的国家标准对高海拔外绝缘、电气间隙、温升限值进行修正方法的探讨,确定了本次设计的高海拔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要采用的修正方法。之后对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SCBH15-1250/10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进行铁心、绕组的电磁设计及计算,再进行损耗和温升的计算,计算结果符合有关标准。最后根据设计好的参数进行铁心绕组结构设计,通过AutoCAD工程制图软件绘制变压器制造图纸,列出环氧树脂浇注工艺和温控器的注意事项,并通过局部放电试验检测绝缘缺陷。最后送到国家高原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外施耐压试验、雷电冲击试验和温升试验,试验结果通过,变压器运行良好。本论文研究设计的高海拔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来源于公司实际课题,将高海拔地区自然特点与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相结合,设计出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节能变压器。通过在昆明电器科学研究所进行的高海拔模拟试验,验证了本论文研究设计的高海拔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符合国家标准,为以后的量产铺平了道路。
康雅华[10](2014)在《磁不平衡变压器瞬态涡流场场路耦合研究及磁场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容量发电机和联络变压器大都用在大型电站、核电站或重要线路的输送上,所以运行可靠性至关重要。随着变压器容量增大,运输条件及现场安装要求等条件限制原因,出现了铁心解体、压轭等特殊结构大型变压器,与一般变压器比较,该类变压器铁心内部磁场不平衡。准确计算这类变压器铁心磁场、空载损耗和结构件的杂散损耗从而避免局部过热,对于提高变压器运行的可靠性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随着容量和电压等级的提高,变压器的磁场和杂散损耗分布的不合理性而造成的局部损耗集中,是局部过热和运行故障的直接原因。因此,为保证大容量磁不平衡变压器的安全运行,提高运行可靠性,必须进行此类变压器产品性能、参数的深入研究,以提高大型磁不平衡电力变压器磁场、损耗的计算精度,来准确确定发热源,以避免铁心及结构件等局部过热的发生。为了准确计算变压器叠片铁心硅钢片中磁场、空载损耗及激磁电流的大小和分布,本文提出了考虑铁磁材料非线性各向异性电磁特性的瞬态场路耦合的计算方法。是在传统瞬态场路耦合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做了改进,推导了在瞬态场路耦合下分别考虑铁磁材料的非线性各向同性和非线性各向异性电磁特性的二维、三维有限元离散化公式,其中有限元离散化得出的非线性代数方程组采用牛顿-拉夫逊法求解,牛顿-拉夫逊法是求解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的常用方法,应用该方法能够大大提高大型电力变压器磁场及损耗的计算精度。编制了考虑硅钢片叠片铁心非线性各向异性电磁特性的二维、三维瞬态场路耦合的计算程序,为了验证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和所编制的计算机程序的正确性,本文分别采用了TEAM问题10和TEAM问题21(P21-B模型、P21C-M1和P21C-M1的补充模型)进行了非线性各向同性和非线性各向异性自编程序的校验,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大容量三相五柱铁心解体结构变压器和铁轭压缩结构变压器铁心瞬态磁场的仿真计算,分析了三相五柱铁心解体结构与三相五柱铁心非解体结构变压器铁心瞬态磁场、空载损耗密度分布和激磁电流在随时间变化的区别和大小,对铁轭压缩结构变压器分别选取了四种不同铁轭最大片宽模型进行了铁轭中磁通密度及空载损耗的计算分析。并将以上两种铁心特殊结构变压器空载损耗、激磁电流等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编程序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在线圈结构复杂的大型自耦电力变压器三维漏磁场和结构件杂散损耗的计算中,由于线圈分别采用了两柱并联且旁柱激磁、调压结构和单相三柱并联结构,对于这种线圈特殊结构变压器,采用传统方法(电路方法)计算线圈电流分配时,因其无法考虑磁路的不平衡,因此计算误差较大。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了三维场路耦合方法来计算线圈的电流分配,通过准确的电流计算值来提高变压器结构件损耗和线圈短路阻抗等计算精度。并分别对大容量单相双柱并联且旁柱激磁调压结构的变压器和单相三柱并联结构变压器进行线圈电流、阻抗和结构件涡流损耗的仿真计算。其中对单相三柱并联结构变压器分析了油箱不同屏蔽方案时对线圈电流分配及阻抗的影响。采用小线圈法对线圈漏磁及结构件表面漏磁进行了测量及误差分析,最后将漏磁、损耗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研究成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以后更大容量特高压变压器提供设计依据。
二、冷轧铁心电力变压器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的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冷轧铁心电力变压器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的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非晶合金铁心电力变压器节能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力变压器的概述 |
1.2 电力变压器的原理 |
1.3 本文的任务 |
1.4 预期效益 |
第二章 非晶合金铁心电力变压器 |
2.1 非晶合金材料简介 |
2.2 非晶合金铁心电力变压器简介 |
2.3 非晶合金铁心电力变压器的应用前景 |
2.4 小结 |
第三章 非晶合金铁心电力变压器性能试验设计 |
3.1 试验研究的现状 |
3.2 试验研究的对象 |
3.3 试验研究的方案 |
3.4 试验研究的过程 |
3.5 小结 |
第四章 非晶合金铁心电力变压器数据分析 |
4.1 试验数据分析 |
4.2 经济效益分析 |
4.3 推广方案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 |
(2)110kV节能型Vv接线卷铁心牵引变压器研发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 |
2 110kV Vv接线卷铁心牵引变压器结构设计 |
2.1 性能优点 |
2.2 接线原理 |
2.3 卷铁心结构设计 |
2.3.1 卷铁心材料 |
2.3.2 卷铁心结构及特殊工艺 |
2.3.3 Vv接线卷铁心牵引变压器的其他重要部分的结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110kV Vv接线卷铁心牵引变压器基本参数的设计计算 |
3.1 卷铁心及空载参数计算 |
3.2 阻抗电压计算 |
3.2.1 阻抗电压的计算方法 |
3.2.2 Vv接线卷铁心牵引变压器阻抗电压计算 |
3.3 温升计算 |
3.3.1 温升计算方法 |
3.3.2 变压器模型温升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4 110kV Vv接线卷铁心牵引变压器非正常运行状态下的性能分析计算 |
4.1 耐受短路能力 |
4.1.1 安匝平衡计算 |
4.1.2 短路电动力计算 |
4.1.3 短路的热效应校核 |
4.2 过负荷能力 |
4.2.1 过负荷温升计算 |
4.2.2 过负荷温升计算程序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110kV Vv接线卷铁心牵引变压器绝缘仿真 |
5.1 模型建立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工频电压下的电压分布 |
5.2.2 工频电压下的电场分布 |
5.2.3 雷电全波电压下的电压分布 |
5.2.4 雷电全波电压下的电场分布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及社会评价 |
附录 |
附录A 型式试验合格证书及试验数据 |
(3)电气化铁路节能型卷铁心牵引变压器建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变压器节能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变压器建模方法研究现状 |
1.2.3 电磁场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4 电磁场仿真软件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节能型卷铁心牵引变压器有限元建模 |
2.1 卷铁心结构分析 |
2.1.1 结构形式 |
2.1.2 节能原理 |
2.2 节能型卷铁心牵引变压器描述 |
2.2.1 铁心结构及材料选择 |
2.2.2 绕组排列结构 |
2.3 节能型卷铁心牵引变压器有限元建模方法 |
2.3.1 有限元分析方法 |
2.3.2 模型设计 |
2.4 节能型卷铁心牵引变压器模型设计 |
2.4.1 几何模型设计 |
2.4.2 激励源及边界条件选择 |
2.4.3 网格剖分及其计算原理 |
2.5 同容量叠铁心变压器模型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变压器有限元建模方法验证 |
3.1 有限元模型参数计算 |
3.1.1 铁心直径计算 |
3.1.2 绕组匝数计算 |
3.2 有限元模型前处理 |
3.2.1 变压器模型参数 |
3.2.2 激励电路模型设计 |
3.2.3 网格剖分 |
3.3 仿真结果 |
3.4 仿真结果对比与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节能型卷铁心牵引变压器有限元仿真 |
4.1 Ansoft Maxwell三维瞬态场计算原理 |
4.2 激励电路模型设计 |
4.2.1 设计思路 |
4.2.2 激励电路模型设计 |
4.2.3 激励电路模型导入 |
4.2.4 铁损选项添加 |
4.3 节能型卷铁心牵引变压器仿真结果 |
4.4 叠铁心变压器仿真结果 |
4.5 仿真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电磁-热耦合的节能型卷铁心牵引变压器铁心温度分布仿真 |
5.1 问题描述 |
5.2 电磁-热耦合仿真设计方法 |
5.3 基于Ansoft Maxwell的三维涡流场建模仿真 |
5.3.1 三维涡流场计算原理 |
5.3.2 涡流场前处理设置 |
5.4 稳态热仿真模型设置 |
5.4.1 创建热学分析和数据共享 |
5.4.2 前处理设置 |
5.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4)国产硅钢片在大型电力变压器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国内变压器行业对高性能电工硅钢片的需求 |
3 国内变压器行业对高性能电工硅钢片的技术和质量要求 |
3.1 设计磁密高, 磁化特性良好 |
3.2 较低的比总损耗 |
3.3 较低的磁致伸缩量 |
3.4 良好的绝缘膜 |
3.5 均匀的板厚和良好的板型 |
4 国产硅钢片与进口硅钢片的性能差异 |
4.1 三峡工程 |
4.2 国内某特高压工程之一 |
4.3 国内某特高压工程之二 |
5 结论 |
(5)35kV油浸式变压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变压器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
1.3 变压器参数化绘图系统研究现状 |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2 35kV油浸式变压器设计原则 |
2.1 油浸式变压器电磁计算的一般程序 |
2.2 35kV油浸式变压器结构设计原则 |
2.3 35kV油浸式变压器电磁设计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3 35kV油浸式变压器电磁优化设计 |
3.1 电磁优化设计的数学描述 |
3.2 优化设计程序的开发 |
3.3 工程数据库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35kV油浸式变压器参数化绘图系统设计 |
4.1 AutoCAD二次开发 |
4.2 基于特征建模的参数化设计 |
4.3 参数化绘图系统的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5 实例应用 |
5.1 电磁优化设计系统的实现 |
5.2 参数化绘图系统的运行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6)电力变压器的损耗研究与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概况 |
1.1.1 国内现状 |
1.1.2 国外现状 |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降低电力变压器空载损耗的研究 |
2.1 空载损耗分析 |
2.1.1 空载损耗附加系数k_(P_0) |
2.1.2 工作磁密下的单位损耗 |
2.1.3 硅钢片重量 |
2.2 空载损耗附加系数的确定 |
2.3 结论 |
第3章 降低电力变压器负载损耗的研究 |
3.1 负载损耗分析 |
3.1.1 涡流损耗 |
3.1.2 环流损耗 |
3.1.3 杂散损耗 |
第4章 180MVA/220kV电力变压器负载损耗超标分析 |
4.1 实例分析 |
4.2 调压绕组对涡流损耗的影响 |
4.3 改进方法 |
4.4 结论 |
第5章 150MVA/220kV高阻抗变压器漏磁场分析 |
5.1 样机参数 |
5.2 为何要用高阻抗变压器 |
5.2.1 双绕组变压器 |
5.2.2 三绕组变压器 |
5.3 如何生成高阻抗变压器 |
5.3.1 双绕组变压器 |
5.3.2 三绕组变压器 |
5.4 样机分析 |
5.4.1 结构分析 |
5.4.2 短路阻抗分析 |
5.4.3 绕组涡流损耗分析 |
5.4.4 结构件杂散损耗分析 |
5.4.5 短路电动力分析 |
5.5 小结 |
5.6 初步构想 |
第6章 变压器优化设计分析 |
6.1 优化方法研究 |
6.2 优化分析 |
6.3 优化程序设计 |
6.3.1 软件总体要求 |
6.3.2 电磁计算 |
6.3.3 优化设计子系统 |
6.4 详细设计 |
6.4.1 数据结构及子程序 |
6.4.2 程序输入内容 |
6.4.3 程序输出内容 |
6.4.4 优化软件功能简介 |
6.5 程序应用实例 |
6.5.1 35kV电磁优化设计 |
6.5.2 110kV电磁优化设计 |
6.6 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双分裂变压器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课题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工作 |
2 变压器原理及分裂变压器的分析介绍 |
2.1 变压器基本工作原理 |
2.2 分裂变压器研究介绍 |
2.3 分裂变压器经济性优势 |
2.4 本章小结 |
3 双分裂变压器不同运行方式下短路阻抗分析 |
3.1 穿越阻抗的分析求解 |
3.2 分裂阻抗的分析求解 |
3.3 半穿越阻抗的分析求解 |
3.4 本章小结 |
4 双分裂变压器结构设计 |
4.1 结构型式设计 |
4.2 铁心结构设计 |
4.3 绕组结构设汁 |
4.4 散热结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双分裂变压器电磁设计计算 |
5.1 变压器设计计算流程及相关参数问题 |
5.2 双分裂变压器技术要求及技术指标 |
5.3 电压、电流及铁心参数计算 |
5.4 绕组匝数计算及电压比校核 |
5.5 导线选取及绕组高度计算 |
5.6 主纵绝缘结构及铁心尺寸的确定 |
5.7 各参数校验 |
5.8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8)非晶合金变压器节能性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非晶合金变压器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 |
1.2.1 国外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 |
1.2.2 国内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 |
1.3 非晶合金变压器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所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非晶合金变压器的结构特点与性能概述 |
2.1 非晶合金材料简介 |
2.1.1 非晶合金结构与性能 |
2.1.2 非晶合金材料与硅钢材料的对比 |
2.1.3 非晶合金带材的生产供应 |
2.2 非晶合金变压器简介 |
2.2.1 非晶合金变压器概要 |
2.2.2 非晶合金变压器的分类 |
2.2.3 非晶合金变压器的结构特点 |
2.2.4 非晶合金变压器的空载损耗与负载损耗计算方法 |
2.2.5 非晶合金变压器的特性概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晶合金变压器的节能性、经济性、环保性 |
3.1 非晶合金变压器的理论节能性 |
3.2 非晶合金变压器的实际节能效果 |
3.3 非晶合金变压器的经济性 |
3.3.1 年运行费用 |
3.3.2 多投资回收期 |
3.3.3 总拥有费用 |
3.4 非晶合金变压器的环保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晶合金变压器节能性试验研究 |
4.1 试验研究背景 |
4.2 试验对象 |
4.3 质量检验 |
4.4 过励磁试验 |
4.5 安装倾斜试验 |
4.6 不平衡负荷试验 |
4.7 试验分析总结 |
第五章 非晶合金变压器推广 |
5.1 推广非晶合金变压器应用的制约因素 |
5.2 非晶合金变压器的工艺改进方法 |
5.3 非晶合金变压器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工作 |
2 非晶合金变压器与硅钢变压器的对比分析 |
2.1 非晶合金铁磁材料分析 |
2.2 空载损耗对比分析 |
2.3 经济性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高海拔对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的影响研究 |
3.1 高海拔自然地理条件概述 |
3.2 高海拔条件下的参数修正 |
3.3 本章小结 |
4 高海拔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电磁设计及参数计算 |
4.1 电磁计算流程及主要性能参数确定 |
4.2 高海拔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设计 |
4.3 高海拔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损耗计算 |
4.4 高海拔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温升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5 高海拔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结构设计及制造 |
5.1 主要结构CAD设计图及技术要求 |
5.2 变压器重点生产工艺及试验 |
5.3 高海拔SCBH15-1250/10变压器整体外形 |
5.4 高海拔环境模拟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不同运行年限和年贴现率的情况下费用现值系数k_pv的取值 |
附录2 高海拔SCBH15-1250/10变压器的基本参数清单 |
附录3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磁不平衡变压器瞬态涡流场场路耦合研究及磁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场路耦合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2 磁不平衡变压器主漏磁场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二维瞬态非线性各向异性场路耦合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二维瞬态场路耦合模型推导 |
2.2.1 电磁场方程 |
2.2.2 变压器绕组的电路方程 |
2.2.3 场路耦合方程组 |
2.3 有限元场方程离散化 |
2.3.1 牛顿-拉夫逊法 |
2.3.2 非线性各向同性系数矩阵的推导 |
2.3.3 非线性各向异性系数矩阵的推导 |
2.4 实例验证 |
2.4.1 TEAM 问题 21 系列的 P21-B 模型计算结果 |
2.4.2 TEAM 问题 21 系列的 P21C-M1模型计算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维瞬态场路耦合数学模型研究与验证 |
3.1 引言 |
3.2 高磁通密度下 B-H 曲线的逼近 |
3.3 三维场路耦合数学模型 |
3.3.1 场路耦合方程组 |
3.3.2 等效电路方程 |
3.3.3 三维瞬态场路耦合数学模型 |
3.4 非线性材料 A, -A法的离散化处理 |
3.4.1 非线性各向同性系数矩阵的推导 |
3.4.2 非线性各向异性系数矩阵的推导 |
3.5 实例验证 |
3.5.1 TEAM Workshop 问题 10 模型的计算结果 |
3.5.2 问题 21 的 P21C-M1补充模型的计算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变压器叠片铁心主磁场瞬变过程研究 |
4.1 引言 |
4.2 单相压轭结构变压器瞬变过程研究 |
4.2.1 单相压轭变压器结构参数 |
4.2.2 单相压轭变压器三维瞬变磁场仿真研究 |
4.2.3 空载损耗及激磁电流计算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4.3 三相五柱解体变压器瞬变过程研究 |
4.3.1 三相五柱解体变压器结构描述 |
4.3.2 三相五柱解体与非解体变压器主磁场瞬变过程对比分析 |
4.3.3 解体铁心主磁场测量与计算的对比分析 |
4.3.4 空载损耗计算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变压器线圈电流分配及阻抗研究 |
5.1 引言 |
5.2 单相双柱并联且旁柱激磁结构变压器瞬变过程研究 |
5.2.1 单相双柱并联且旁柱激磁变压器结构描述 |
5.2.2 单相双柱并联且旁柱激磁结构变压器线圈电流分配计算研究 |
5.3 变压器局部漏磁场及负载损耗测量与计算的对比分析 |
5.3.1 局部漏磁场测量原理和设备 |
5.3.2 试验测量过程及安装位置 |
5.3.3 测量结果与误差分析 |
5.3.4 负载损耗计算值与试验值的对比分析 |
5.4 单相三柱并联结构变压器瞬变过程研究 |
5.4.1 单相三柱并联变压器结构描述 |
5.4.2 单相三柱并联结构变压器瞬态漏磁场研究 |
5.4.3 变压器短路阻抗计算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冷轧铁心电力变压器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的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非晶合金铁心电力变压器节能效果的研究[D]. 蔡斌. 上海交通大学, 2011(12)
- [2]110kV节能型Vv接线卷铁心牵引变压器研发设计[D]. 王娥.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3]电气化铁路节能型卷铁心牵引变压器建模与仿真[D]. 董智慧.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4]国产硅钢片在大型电力变压器上的应用[J]. 郭满生,刘力强,张栋. 变压器, 2019(06)
- [5]35kV油浸式变压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王田.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6]电力变压器的损耗研究与优化设计[D]. 张安红. 湖南大学, 2005(06)
- [7]双分裂变压器的研究与设计[D]. 侯仰风.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8]非晶合金变压器节能性的研究与应用[D]. 李寅.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4)
- [9]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研究与设计[D]. 张英杰.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10]磁不平衡变压器瞬态涡流场场路耦合研究及磁场分析[D]. 康雅华. 沈阳工业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