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江西南昌政协作用的方式有很多

发挥江西南昌政协作用的方式有很多

一、江西南昌市政协发挥委员作用办法多(论文文献综述)

靳靖[1](2020)在《1949-1952年赣南原苏区乡村社会变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建立初期,一场席卷全国各地的变革悄然展开,这也正是赣南乡村经济恢复、社会变迁的重要时期。赣南农民历经残酷的战争、萧条的经济、贫苦的生活、混乱的社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乡村建立起新基层政权,着手稳定乡村社会环境,努力恢复经济,为营造风清气正、蒸蒸日上的乡村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实际上,解放初期的赣南原苏区乡村社会依然动荡不安,封建统治阶级勾结土匪、恶霸、地主意图再次夺取政权,长期存在的宗族斗争异常激烈,乡村中呈现出几股封建势力相互交织,形成了牢固的封建堡垒。对于乡村社会而言,重租高利、物价波动、自然灾害加速了农民生活的负担,封建统治下的迷信及道德、文化缺失给赣南原苏区乡村农民特别是妇女套上了无形的精神枷锁,使赣南乡村百姓长期生活在欺压和统治之下。随着赣南乡村新基层政权的建立,开始重塑农民团体、党支部,培养本土干部,这些构建了乡村新基层政权的主体,在新政权的运作下农民积极参与阶级斗争、收枪、剿匪、反霸和支前征粮运动,也进一步巩固了新基层政权的执政根基和地位。随着运动的开展,赣南乡村社会农业生产力得以恢复和提升、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改善,乡村中的移风易俗也逐渐消除,赣南乡村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在这三年建设中赣南乡村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干部思想、基层工作、干群之间也发生过偏离,正因为赣南原苏区乡村优良的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依旧存在,在赣南原苏区乡村中呈现出老苏区干部独有的斗争精神,军烈属的革命自觉性,一心为民、军民融合的执政风格,农民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妇女的大爱情怀,以及农民对新生活的热情和向往,逐渐形成了革命精神、红色基因与赣南乡村社会相互交融的景象。新中国建立初期赣南乡村社会的变革,展现给我们的是欣欣向荣的局面,为赣南原苏区乡村由民主改革转入经济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乡村的变革也为新时代乡村建设提供借鉴意义。乡村振兴要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新时代乡村建设的根本保障,把坚持群众路线、执政为民作为力量之源,更要坚持乡村战略规划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大力发扬创新精神。因此,丰富新中国建立初期赣南原苏区乡村社会变革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增进对赣南原苏区乡村社会变革的真实理解,而且对新时代赣南乡村建设有着宝贵的借鉴价值。

冯志峰[2](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朱东北[3](2018)在《民国合法工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素来以农为本,工人及工会是“近代性”产生的重要底色。受近代社会转型进程影响,工人数量不断增加,权益意识与日俱增,逐渐成为规模庞大的新生力量。清末民初传统社会崩塌后,各业工会开始普遍发展,无可避免地成为20世纪国家与社会之间的重要环节。其中,1924-1949年,合法工会是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演变可分为发轫、重构、转型、复建四个时期。这个发展轨迹与城市社会的形成紧密联系,又与乡村社会的变迁不可分割,是传统中国社会内部变迁和接纳世界潮流相互结合的产物,是改造中国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也是呈现多种社会人群近代化互动关系的载体。从实际情形看,工人加入行帮,主要由寻求庇护”心理促成。对于工会发展来讲,自发需要党治的引导,党治也会与自发相契合,两种趋向呈现了排斥与融合的历史轨迹。在执政与革命并行的时期,虽各地应有多样性的组织样本,工会的纵向、横向架构已具雏形,工会组织形态既符合政党对工运动员需要,也是现实经济产业结构平衡的结果。针对劳资纠纷及衍生的治安问题,依照“全民党”定位及工会法规,国民党形成了由党部、政府主管官署以及工商团体共同参与的调解机制。与此同时,工会活动家群体处于工会运转的枢纽地位,对工会组织与运行的重要性日益显着。在工会及活动家的努力下,边际工人群体从传统的偏重于人情援助向组织援助演变,与旧式联合的区别在于,合法工会不仅致力于所属成员的“互利共济”,也注意从社会公益角度开展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处于新兴社会组织的萌芽的时期,民国工会扮演着十分丰富的角色。国民党按照党部指导,政府监督的二元管理模式构建基层社会。在中央以民众训练委员会、民训部指导全国组织治理,国民政府则组成工商部、实业部,对工会进行事务性管理,并先后对全国工会及会员人数进行了调查统计,各地党务指导委员会、民训会也对本地工会进行整理。在全国范围内,国民党前所未有地改变了工会缺乏法律依据的状况。当然,也有必要从“法制”进程与“法治”形态两个方面,考察合法工会面临的存在空间。通过工会化的数量考察,可以了解工会运行的全貌。这一进程中所限定的工会形态分析其合法角色、职能的阶段性变迁,工会管理程序确立,与工会变革形成互动,通过对不同时期工会,以及成员资格、属性、名额作为分析指标,以及职工会、总工会、厂工会个案,可以看出合法工会稳定中改革、改革为了更好的稳定特征。民国社会的转型,不仅意味着“人”的近代化,也意味着“群”的近代化。普通工会中工会领导人与会员有鲜明的分化特征。研究的问题有二:一是工会参与者群体的人格化回归;二是他们所从事的以“公共性”为特征的社会生活空间,揭示工人日常组织生活的会务及问题。就特别系统而言,全国性及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铁路、海员、矿务、邮务、电务五个国营企业准许组织特种工会。研究将揭示特种工会结构网络扩展化、以及工会成员资格划分取向。通过特种工会与普通工会的对比,形成趋于完整的结论支撑与提升。另外,以铁路基层事务所为个案,分析其组织形态及人员构成,检验特种工会运行机制的效度。劳动争议中工会形成了独特的运行机制。通过通则式与个案式的解释模式,阐述劳资争议事件的工会处境与活动,这种分析可为最后论断提供复证。按照劳资协调的原则,国民党希望在劳方与资方之间达成协调,而不偏向于任何一方,具体为有限罢工与工厂检查办法。劳资调解仲裁体制得以初建,但在实际的运行中逐渐被边缘化,这个假设将为劳资关系提供进一步研究的视野。在此之下,合法工会寻求多样的“斗争手法”,以建立政治互信与足够的合法空间,诸如撇清与“非法”的关联,寻求会员维持与社会援助、团体之间的联络接洽、制度参与、党政请愿,等。抗战爆发以后,为缔造健全的工会体系,国民党实施强制工会化办法。理监事的上层活动与会员心态在团结对外情境中日益脱节。即便在抗战特定情境下,工会同群感及活动具有差异性,工会与“工合”的配合并不顺畅,因对现实情形不同的认知及反思,工会参与者分为强制派与教育派,结果是强制派与中枢意图共同促进了工会发展进入了历史性误区。从互动关系看,中央社会部改隶行政院,地方党部则改为党团形式对工会发挥指导作用。危机环境的国家与工人的互动,体现在工训的进行,及国家策动技术的调适,这些考察趋向于证明抗战时期工会发展仍然偏离国家意志之外。在基层,工会组织的“逆化”日益外显,为求得私利,滥用工会的职业控制权,形成变相的摊派,名利之争下的工会权位,地方总工会,以私沽权,以权生利,已完全不在法度之内。工会不免沦为执行工具与“权斗”砝码,工人的自主性抵制选择以一种不被察觉的方式存在及延续。战后,工会数量及会员数量达到了新的高度,而国民党与工人却日渐疏远。出于对内整合,对外联络需要,国民政府着手重建“全国总工会”。与此同时,大力推动地方工会的组建,一方面限于战前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又由于战时体制遗留,促使工会发展处于一个前后“混淆”的畸形空间之中,工会虽名义上是国家治理的参与者,但作为工人的合法代表者,它的民主化基础不足、发展有限。从考察看,并非每个工人都具备参加工会活动需要相应的能力与意愿,这导致工会日常会务参与的不平衡。地方党部的工会参选更为实用主义,在此基础上构建的高级民主,难以名副其实。从国家与社会关系来看,合法工会的最终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发展过程,现代为表,传统为里,成为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缩影。民国时期,合法工会作为政府许可的“法人”,担负着主张和维护工人的正当权益的角色,也承接政府劳动施政,国民党训练民众的功能,不仅救济失业,调解工人纠纷,也承接工人教育,引导工人文娱生活。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兴建了各类工人福利设施。从更广阔的视角看,作为工人群体专门性的近代社团,民国工会也开始向公共领域扩张,不仅参与从业者准入,维护行业秩序,也提倡现代意识,参与公共事务与社会公益。尽管如此,由于劳工诉求无不受到政策需求、经济波动、雇主策略、保障机制、工人分化的制约,以及近代工人群体主体地缘、心理、传统的特征,民国工会表现出突出的弱组织化现象。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合法工会对国民党策略的作用有限,反成为工人阶级形成的前提。民国合法工会的发展轨迹,证实了工人阶级形成与发展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对近代及其后历史样貌的塑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杨婷[4](2018)在《地方发展改革部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研究 ——以广东省M市发展和改革局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是党章赋予各级党委(党组)和纪委的重要职责,是中央在更高层次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提出的理论创新,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牛鼻子”。要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制约反腐败向纵深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关键在落实好“两个责任”。本论文以地方发展改革部门为例,深入研究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内涵、“两个责任”之间的辩证关系,地方发展改革部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实践情况。通过分析地方发展改革部门在落实“两个责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的成因,运用政府管理和权力监督制约相关理论,提出地方发展改革部门有效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对策,对推进制度治党,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严肃追责问责,完善机关纪检监察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杨建慧[5](2013)在《中南区第一届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之研究》文中提出新中国建立后,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物资交流的热潮,中南区第一届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个,笔者试图挖掘这次展览会的筹备和举办过程,分析其对当时中国物资经济的影响。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简要介绍中南区第一届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的背景:回顾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的物资交流困境;概述新中国对恢复经济所做的各种努力;介绍中国掀起的此起彼伏的物资交流大会。通过简要的介绍,说明中南区第一届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的必然性。第二章重在陈述本次土展会的筹办状况。中南区政府十分重视此次展览会,为了办好展会,特设立了中南区土展筹备委员会,指导该会的筹备工作,组织考察团考察各地概况,确定展品征集办法、会场与布置,进行各项宣传活动,并召开第一届土产产销会议:经过细致筹备,土展胜利开幕,分析展品陈列情况,介绍各馆概况,并对会场的宣传策略及交易情况进行分析,大会成功闭幕;简要分析土展中的公私关系及泛政治化问题。第三章重在描述土展的影响,土展的胜利开办推动了土产的销售与改良,对活跃当时的物资经济,改善城乡关系起到一定作用。通过以上三部分的论述,最终中南区土展作为众多土展中的一个,但其成功开办却对当时的社会产生很大影响,对改善建国初期中国的物资交流困境及恢复发展经济起到极大作用。

操家齐[6](2012)在《从农民到公民:国家现代化背景下的农民工公民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在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大背景下,农民工的公民权的实现问题。本文主要以历史制度主义和冲突与回应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实证调研、文献分析为技术手段,通过研究国家与农民之间半个多世纪来的互动关系,跟踪中国逐步走向一个现代国家的进程。在这一伟大进程中,国家与农民互相依靠,他们既有紧密合作的一面,也有冲突和博弈的一面,合作促进了现代国家建设,冲突和博弈也同样通过调整生产关系促进了现代国家的发展。在这一进程中,不仅国家逐步走向了现代化,同样,占中国人口主体的广大农民也从传统的农民,开始向一个现代公民的身份转换。因此,可以说,农民工争取自己的权益的过程,也是一个农民争取平等公民权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现代国民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农民改变了国家,国家同样也改造了农民,“国民同构”,推进了现代国家建设。本文以农民工的公民权为具体研究视角,先从国家出于快速建设一个现代国家的目的,为稳定农业生产,支持工业和城市建设,通过统购统销、人民公社、户籍制度限制农民的自由迁徙,使农民无法自己把握经济自由、人身自由谈起,而农民通过争取“包产到户”为手段,顽强争取经济权利,经过近20年的努力终于实现“包产到户”,取得对土地的支配权,从而在经济上实现独立,人身上重新获得自由。从而也为“农民工”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在农民成为农民工的过程中也充满了曲折,为争取合法打工的权利,实现自由迁徙、自由择业,农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通过努力,农民工的身份终于得到认可,成为新兴产业工人的主体。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然而,农民工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依然不能得到平等的保障,在本文中通过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具体分析、描述了农民工各项权利的现状,并分析了原因。近年来农民工争取权利、维护权益的事件越来越多,而且与过去相比出现一些新的动向,本文通过富士康事件、增城事件、本田罢工等典型案例的分析,来把握其中显示出的新趋向。这些事件说明解决农民工公民权问题已经非常迫切,也说明如果引导得法,将有助于中国公民社会的成熟与发展,同时也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进程。本文的主要结论是:现代国家的成长与农民的成长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国家与农民共同成长与进步,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可以说,农民工争取公民权的过程促进了现代中国的成长与发育。农民工争取公民权的过程是一个冲突与回应的过程。农民在争取公民权的过程中,一直是在扮演着传统不合理制度框架的冲撞者的角色,国家也不断为此调整着既有的制度框架,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双方不断磨合、调适,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农民工公民权取得的过程是一个宪政赋权、行政赋权、市场赋权、社会赋权、外力赋权、自力赋权合力共同作用的过程。总体来看当今农民工公民权的进步主要还是来自市场赋权,但长远来看更需要国家主动赋权而不能过分寄希望于市场。农民工权益保障的进步将促进中国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农民工在现在和过去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随着农民工关注的焦点从经济权利向社会权利和政治权利的转移,必将推动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虽然带来了社会的分化,使人们由于身份的不同、财富的多寡而出现社会地位的参差,但是,另外一方面,也使平等、人权、公民、法治等现代性意识深入人心。农民工一方面多数接受了现代教育,在城市生活的熏陶下,其权利意识又得以普遍增强,同时维护自己利益的意愿和能力也得到提高。农民工公民权的回归过程与现代国家的成型过程是同步的,农民工享有同等国民待遇之日,也将是中国完成现代国家建设之时。可以说,在今日中国,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农民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可以说农民的权益保障的不完善是国家现代化的最大的不完善,当农民工公民权得以平等实现之时,也就标志着中国已经实现现代国家建设的目标。

娄根启[7](2010)在《基于委托代理视角的我国工伤保险事故预防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伤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伤预防作为工伤保险的基本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凸显出来。工伤预防是通过采用管理和技术等手段对工伤事故以及职业病事先进行防范,消除工伤事故及职业病的隐患,减少工伤事故、职业病的发生,因而在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越来受到各国的重视。我国的工伤保险事故预防工作,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不断得到改进。但是,目前我国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形势依然严峻,工伤预防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我国工伤预防依然存在法律规定不明确、监管体制不健全、费率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制约了科学有效的工伤预防机制的形成。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我国工伤保险事故预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借鉴国外成功的治理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来探讨完善我国工伤保险事故预防体系的对策。文章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工伤保险事故预防和委托代理理论的概述和二者之间的关系介绍,以及行文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对我国工伤保险事故预防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首先研究了工伤保险事故预防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接着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阻碍我国工伤保险事故发展的症结所在。第三部分通过对德国工伤保险事故预防的发展历程研究,分析其对工伤保险事故预防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的治理,并通过中德两国的国情比较研究,找出适合完善我国工伤保险事故预防的经验借鉴。第四部分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出发,主要从强化工伤预防的监督与约束、完善激励机制、建立联动机制方面,对完善我国工伤保险事故预防的对策进行探讨。

高秋菊[8](2010)在《陈云执政思想研究(1949-199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陈云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历经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和改革开放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在长期的执政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的理论成果。深入研究陈云的执政思想(1949-1995)对于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和谐社会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陈云执政思想的形成条件。第二部分主要关心群众疾苦,关照群众利益;尊重国情、适合国力;有计划按比例,搞好综合平衡;发展农业,搞好粮食供应;重视执政党的党风整顿与队伍建设;重视调查研究等六个方面陈述了陈云执政思想的主要内容。从这几个方面大致可以了解陈云的执政理念、执政方略与方法,透视其执政效果。第三部分分析了陈云执政思想的三个突出特征:交换比较反复,力求唯物唯实;重视经济建设,致力综合平衡;重视党风建设,搞好党内民主。第四部分论述了陈云执政思想留给我们的现实启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要以人为本,做到执政为民;加强学习,坚持原则,敢负责任,做到立党为公;关注综合平衡,力争做到和谐发展;“摸着石头过河”,小心谨慎,实现科学发展。陈云的执政思想是陈云留给我们的宝贵财产,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孙桂珍[9](2010)在《国民革命军政工制度研究(1924-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创建一支听从国民党领导的军队,孙中山领导下的国民党仿效苏联红军在军队中实施以党代表为中心、以政治部为具体实践单位、辅以自上而下建立党部的三位一体的政工制度。本文以1924年至1949年间国民革命军中的政工制度为研究对象,采取静态与动态、纵向与横向相结合、比较的研究方法,对政工制度进行系统考察,力求有较全面、客观的理解和评价。本文分析了国民革命军政工制度的渊源、发展演变、内部结构、运行实态等问题,并通过比较研究,分析国民革命军政工制度的成败得失。国民革命军政工制度的理论来源是孙中山的“主义建军、以党治军以及民众之武力”思想,这一思想是孙中山学习苏联建军经验的结果;北伐后,随着清党运动的进行,党代表、政治部和党部三位一体的政工制度在国民革命军中发生很大的变异。政工制度因为形势的变迁几经调整,但一直未能改变军队政工成为军队附庸的局面;政工制度先以党代表、后以政治部为核心,政工兼办党务为其主要特征,党部组织不能起到应有的领导作用。政工制度的实际运行受到制度本身的制约,更受到当时国民党的民众政策、组织发展、内部派系、官兵素质、传统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其实际运行所体现的整体态势是:官兵不和、军民不和、军政不和等。政工制度通过反共、防共以及维护蒋介石领袖地位两方面的努力,对于维护国民党统治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却没能使国民革命军成为孙中山理想中与民众相结合的党军。国民党成为执政党后逐渐丧失其先进性,系统的革命理论也被“一个主义、一个领袖、“一个政党”所取代,其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也因此成为党内人士争权夺利、维护一党专政的工具,远不是国民党所言成为民众的军队。

蒋纯焦[10](2006)在《一个阶层的消失 ——晚清以降塾师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传统社会,私塾是基础教育的主体,而塾师是私塾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转型,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开始脱离传统,迈向近代化(现代化),传统教育也开始遭受挑战,逐渐向现代教育过渡。本文以塾师阶层的变迁为视角,对塾师阶层从遭到新教育的冲击以来,直至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的整个过程进行系统研究,以透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部分如何在近现代社会中逐渐被现代教育所替代。 由于塾师阶层与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多重关系,论文对塾师阶层的关注也是多向度的,不仅包括塾师职业活动及其变迁,还包括塾师的经济生活、社会地位、社会流动、社会关系等方面。塾师职业是以私塾为依托,塾师的消失是以私塾的消亡为前提,故私塾变迁也是论文研究的重要内容;而私塾变迁又与传统教育结构的消解和新式学校系统的建立、发展、普及密切相关。 塾师阶层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和教育变迁中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一场观念、行为和命运的巨大转折,从他们身上可以折射出近现代中国教育转型的张力和阵痛。自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塾师阶层的变迁表现出三个阶段性特征:科举制度废除切断了塾师们的仕进之路,降低了其职业吸引力;新式学校的建立和普及压缩了塾师阶层的职业队伍,改变了其职业行为;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迁消解了塾师的社会空间,使之逐渐被时代所淘汰。塾师阶层由“适者”到“不适者”的转化,直至最终消失,即是近现代中国教育挑战、反叛传统的一个侧面,是中国新教育发展在底层推进的一个缩影。这种消失过程以塾师阶层队伍数量的减少、经济待遇的下降、社会地位的降低、教学活动的变化为表征,以社会的政治革命、经济变革、文化鼎新和教育转型为诱因,是社会变迁与教育变迁交互作用的结果。 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在20世纪前半叶迟迟没有完成,始终带有新旧杂陈的过渡性特征,其中基础教育的二元结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从私塾的消亡到学校的普及,从塾师阶层的消失到学校教师的兴起,正好是完成了中国教育机构和教师职业在近现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塾师阶层的消失,宣告了中国传统教育形式的终结和中国教育现代转型的完成。

二、江西南昌市政协发挥委员作用办法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南昌市政协发挥委员作用办法多(论文提纲范文)

(1)1949-1952年赣南原苏区乡村社会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1.2.2 分析与评价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赣南原苏区的重获解放与乡村困境
    2.1 动荡不安的赣南原苏区乡村
        2.1.1 封建统治阶级意图复辟
        2.1.2 匪乱四起
        2.1.3 地主操纵下的宗族斗争
    2.2 艰难竭蹶的赣南原苏区乡村
        2.2.1 重租高利
        2.2.2 物价波动剧烈
        2.2.3 自然灾害频发
    2.3 思想禁锢的赣南原苏区乡村
        2.3.1 习俗信仰迷信化
        2.3.2 婚姻制度封建化
        2.3.3 文化教育贫困化
第三章 乡村基层政权重建与革命行动
    3.1 赣南原苏区乡村政权建立和农民参政
        3.1.1 乡村人民政权建立和社会组织调整
        3.1.2 农民团体的革新
        3.1.3 本土干部的培养
    3.2 赣南原苏区乡村党组织的组建与整顿
        3.2.1 乡村党组织的组建
        3.2.2 乡村党组织的党内整顿
    3.3 赣南原苏区乡村新基层政权的人民立场
        3.3.1 展开阶级斗争
        3.3.2 收枪、剿匪、反霸
        3.3.3 镇压反革命
        3.3.4 组织支前征粮
第四章 乡村社会的变革与稳定发展
    4.1 赣南原苏区乡村社会变革的经济动因
        4.1.1 土地回家
        4.1.2 获得生产资料
        4.1.3 农业增产
    4.2 焕发生机的赣南原苏区乡村农民生活
        4.2.1 购买力的提升
        4.2.2 文化教育的发展
        4.2.3 文娱活动的丰富
    4.3 赣南原苏区乡村社会移风易俗的破除
        4.3.1 打击乡村社会陋习
        4.3.2 婚姻制度的变革
第五章 特别动力:革命传统与红色基因
    5.1 赣南原苏区乡村发展的革命传统
        5.1.1 苏区老干部:斗争精神的发扬
        5.1.2 军烈属:革命自觉性的强化
        5.1.3 社会救助:一心为民的执着
    5.2 赣南原苏区乡村发展的红色基因
        5.2.1 互助合作运动:集体主义精神的延续
        5.2.2 农民心理:新生活的农民热情
        5.2.3 妇女教育:勤劳奋进与大爱情怀的交融
第六章 乡村社会变革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
    6.1 赣南原苏区乡村社会变革的历史经验
        6.1.1 党内自我革新保障了基层政权建设的先进性
        6.1.2 始终维护农民利益激发了民众的革命思想
        6.1.3 革命精神与红色基因的渗透加速了乡村锐变
    6.2 赣南原苏区乡村社会变革的当代启示
        6.2.1 坚持党建引领是新时代乡村建设的根本保障
        6.2.2 坚持群众路线是新时代乡村建设的力量之源
        6.2.3 坚持战略规划和因地制宜相结合是新时代乡村建设的创新突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一)现实问题聚焦
        (二)问题研究意义
        (三)问题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3)民国合法工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民国工会研究述评
    1.2 史料、概念与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
第2章 发轫:合法工会的蜕变
    2.1 民初工会崛起的背景
    2.2 从行会到工会
    2.3 自发与党治:工会形成的轨迹
    2.4 国家与工会的沟通形式
第3章 组织活动与现代事业
    3.1 工会的组织形态初建
    3.2 工会活动家的产生
    3.3 社会援助的开展
    3.4 越界、混乱与新秩序
第4章 重构:制度塑造和组织实态
    4.1 国民党工运的停顿与重整
    4.2 党治与整理:过渡性的转换机制
    4.3 表与里:制度话语与地方秩序
第5章 变革的张力、技术与向度
    5.1 工会化测评(一)
    5.2 会结构的演变
    5.3 职工会、总工会及厂工会
第6章 从“人”到“群”的互动空间
    6.1 工会及会员
    6.2 会务运行状况
    6.3 有限的公共空间
    6.4 文娱活动
第7章 特别系统:特种工会的组织形态
    7.1 组织网络的合法扩展
    7.2 会员划归:以海员工会为例
    7.3 基层实态:以“分事务所”为例
第8章 劳资争议处理(上)
    8.1 日常处理形态
    8.2 重大调处机制
    8.3 合法工会的“强”、“弱”转移
第9章 劳资争议处理(下)
    9.1 工潮与政府因应
    9.2 合法化行为:新新公司工潮案
第10章 转型:战时工会反思与调适
    10.1 工会化测评(二)
    10.2 出会与入会:工会“同群感”的量度
    10.3 “趋上”抑或“附下”:工会走向的论争
    10.4 “工合”与工会:互通与问题
第11章 国家意志与工人意愿的折冲
    11.1 从工人教育到工人训练
    11.2 战时调适:示范、奖励与福利
    11.3 法外空间:异化与抵制
第12章 复建:结构变革与角色困境
    12.1 工会管理体制调适
    12.2 工会化测评(三)
    12.3 地方工会的重组及运行
    12.4 战后工会的权威关系
第13章 经济社会中的工会作为
    13.1 劳工政策的进展
    13.2 工会的政治参与:以选举为例
    13.3 程序化的代理:从“规约”到“世俗”
第1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地方发展改革部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研究 ——以广东省M市发展和改革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基本概念
    2.1 党风廉政建设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的概念分析
        2.1.1 主体责任的主体结构
        2.1.2 主体责任的责任内容
        2.1.3 主体责任的履职能力
    2.2 党风廉政建设纪委监督责任的概念分析
        2.2.1 监督的地位
        2.2.2 监督的客体
        2.2.3 监督的职责内容
    2.3 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的辩证关系
        2.3.1 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与纪委监督责任是有机整体
        2.3.2 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是前提,纪委监督责任是保障
        2.3.3 区分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与纪委监督责任的履职界限
第3章 M市发展和改革局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现状
    3.1 M市发展和改革局机构设置及职能概况
        3.1.1 局机构设置及职能情况
        3.1.2 党组织设置情况
    3.2 M市发展和改革局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现状
        3.2.1 强化领导机制
        3.2.2 加强思想教育
        3.2.3 建立健全制度
        3.2.4 依法履行政府职能
        3.2.5 严格规范执法权
    3.3 M市发展和改革局落实“两个责任”存在的问题
        3.3.1 主体责任意识淡薄
        3.3.2 履职方式方法单一
        3.3.3 监督考核力度不够
        3.3.4 执纪问责力度不够
    3.4 M市发展和改革局落实“两个责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思想认识存在误区
        3.4.2“两个责任”压力层层传导不足
        3.4.3 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3.4.4 纪检监察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存在不足
第4章 M市发展和改革局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路径研究
    4.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压实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
        4.1.1 强化主体责任意识教育
        4.1.2 强化领导干部家风建设
        4.1.3 加强机关廉政文化建设
    4.2 健全体制机制,推进制度治党
        4.2.1 创新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履职方式
        4.2.2 建立“两个责任”清单制度
        4.2.3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4.2.4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4.3 完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强化对重点领域和重要岗位权力运行的制约
        4.3.1 加强对投资项目审批程序的廉政风险防控
        4.3.2 加强对申报上级项目建设资金过程的廉政风险防控
        4.3.3 加强对执法岗位的廉政风险防控
        4.3.4 加强对市场价格监管岗位的廉政风险防控
        4.3.5 应用廉情预警评估系统,打击工程建设领域腐败
    4.4 加强检查考核的力度,严肃追责问责
        4.4.1 优化检查考核,完善评价机制
        4.4.2 严格责任追究,完善问责机制
        4.4.3 落实“三个区分”,推动容错纠错机制
    4.5 发挥党内监督作用,构建权力监控机制
        4.5.1 坚持民主集中制
        4.5.2 发挥机关纪委和纪检组的监督作用
        4.5.3 发挥党员民主监督作用
        4.5.4 坚持党务政务公开制度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中南区第一届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展览会史研究概述
        2、对50年代中国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南区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之背景
    第一节 建国初期中国的物资交流困境
    第二节 新中国对国家经济建设的追求
    第三节 如火如荼的城乡物资交流
第二章 中南区第一届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之筹办
    第一节 发轫筹备
        (一) 组织筹备
        (二) 考察工作
        (三) 展品征集
        (四) 会址选择与布置
        (五) 宣传工作
        (六) 中南区第一届土产产销会议
    第二节 成功开办
        (一) 会场组织安排
        (二) 开幕盛况
        (三) 展品陈列及其分析
        (四) 各馆介绍
        (五) 会场宣传
        (六) 会场交易
        (七) 大会闭幕
第三章 “中南区第一届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之影响
    第一节 推动土产品的销售与改良
    第二节 活跃物资经济
    第三节 改善城乡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从农民到公民:国家现代化背景下的农民工公民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国家的规制与农民的回应
    一、缘起:正视“熟悉的陌生人”
    二、意义:农民与国家的现代化
    三、文献综述
        (一) 公民权
        (二) 农民公民权
        (三) 农民工公民权
        (四) 问题的根源
        (五) 解决之道
    四、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一) 理论方法
        (二) 实证方法
第二章 不屈的抗争:包产到户的实现与自由身份的获得
    一、弱者的武器:农民“反行为”
    二、把颠倒的颠倒过来:包产到户的顽强回归
    三、人民公社的废除和农民自由身份的初步恢复
第三章 遏制与突破:农民工流动大潮的形成
    一、改革开放前农民工政策的演进
    二、改革开放后民工潮的兴起
        (一) 清退“盲流”
        (二) 离土不离乡
        (三) 离土又离乡
        (四) 阻遏中的前行
        (五) 拐点:孙志刚事件与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
第四章 中国奇迹的创造者与“非完整公民”身份
    一、农民工的贡献
    二、“非完整公民”身份
        (一) 政治权利
        (二) 经济权利
        (三) 社会权利
第五章 抗争的新趋势——基于典型案例的分析
    一、无望弃世与消极抗争:富士康跳楼事件剖析
        (一) 恐怖的“十连跳”与“富士康”代工王国
        (二) 泰勒制流水线下的三重“异化”悲剧
        (三) 各方回应与富士康后危机时代的“围城困境”解析
    二、失范性抗争:“砍手党”案例剖析
        (一) 黑道乡村:砍手党的家族背景
        (二) 堕落渊薮:砍手党在城市的聚居区
        (三) 从受辱者到抢劫犯:几位主犯的人生曲线
        (四) 原因透析
    三、暴力型集体抗争的典型范本:潮州事件及增城事件
        (一) 不应发生的“雄起”
        (二) 非典型维权
        (三) 当地政府对事件的回应与反思
    四、新生代农民工理性集体抗争:本田罢工样本
        (一) 劳资理性互动
        (二) 意义:现行制度框架内的维权样本
        (三) 标志:新兴产业工人阶级的崛起
第六章 合力赋权:农民工公民权实现路径
    一、宪政赋权:道义的高度与事实的限度
    二、外力赋权:全球化的力量
    三、行政赋权:责任与利益的博弈
    四、市场赋权:权利的现实来源
    五、社会赋权:成长的力量
    六、自力赋权:以公民的名义
第七章 基本结论
附录一:农民工访谈笔记选登
附录二:农民工诗人杨成军诗两首
附录三:一位农民工的返乡过年日记
附录四:农民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委托代理视角的我国工伤保险事故预防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委托代理问题及理论
    第三节 工伤保险事故预防的相关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二章 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的我国工伤保险事故预防沿革及问题
    第一节 我国工伤保险事故预防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我国工伤保险事故预防的现状分析
    第三节 我国工伤保险事故预防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第四节 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我国工伤保险事故预防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的德国工伤保险事故预防
    第一节 德国工伤保险事故预防介绍
    第二节 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德国工伤保险事故预防经验分析
    第三节 德国工伤保险事故预防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第四章 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改善我国工伤保险事故预防机制路径分析
    第一节 强化工伤保险事故预防的监督与约束
    第二节 建立有效的工伤保险事故预防激励机制
    第三节 建立委托人、代理人开展工伤保险事故预防的联动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陈云执政思想研究(1949-199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陈云执政思想的形成条件
    一、思想渊源
    二、执政实践
    三、个人因素
第二部分 陈云执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心群众疾苦,关照群众利益
    二、尊重国情、适合国力
    三、有计划按比例,搞好综合平衡
    四、发展农业,搞好粮食供应
    五、重视执政党的党风整顿与干部队伍建设
    六、重视调查研究
第三部分 陈云执政思想的显着特征
    一、交换比较反复,力求唯物唯实
    二、重视经济建设,致力综合平衡
    三、重视党风建设,搞好党内民主
第四部分 陈云执政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要以人为本,做到执政为民
    二、加强学习,坚持原则,敢负责任,做到立党为公
    三、关注综合平衡,力争做到和谐发展
    四、“摸着石头过河”,小心谨慎,实现科学发展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9)国民革命军政工制度研究(192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军队政工制度的渊源
    第一节 苏联红军的政工制度
    第二节 孙中山政治建军思想的发展
    第三节 黄埔军校的实践
    第四节 教导团的政治建军尝试
第二章 党代表统领下的政工制度(1924-1927)
    第一节 政工的制度化
    第二节 “三位一体”的政工关系
    第三节 成功中蕴含着危机
第三章 党部统领下的政工制度(1927-1937)
    第一节 政工制度的重大变动
    第二节 政工与党务关系变迁
    第三节 政工的特工化
第四章 政治部统领下的政工制度(1937-1945)
    第一节 政工制度的复兴
    第二节 政工兼办党务
    第三节 褒贬参半的政工
第五章 战后政工制度(1945-1949)
    第一节 政工制度的变异
    第二节 “融党于政”的强化
    第三节 亡羊补牢的政工
第六章 政工制度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与苏军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与中共军队的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一个阶层的消失 ——晚清以降塾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清闲客”与“自在囚”——前近代社会的塾师
    一、“塾”与“塾师”
    二、塾师的从业与执教
    三、塾师的经济生活与社会交往
    四、个案分析
第二章 因袭与变更——19世纪下半叶的塾师
    一、塾师职业需求与职业队伍
    二、塾师教学活动与职业形象
    三、塾师职业收入与社会流动
    四、个案分析
第三章 教育转型与角色转换——清末新政至辛亥革命的塾师
    一、废科举兴学堂的冲击及其局限
    二、塾师与清末私塾改良
    三、塾师认同危机与流动变化
    四、个案分析
第四章 从主流到边缘的转化——中华民国时期的塾师
    一、塾师与民国私塾改良
    二、小学发展与私塾异动
    三、塾师阶层的困窘与末路
    四、个案分析
第五章 消失于人民政权之中——新中国成立后的塾师
    一、私塾消亡与塾师消失
    二、塾师阶层消失的多视角分析
    三、后塾师时代的乡村教师
    四、个案分析
结语
附录
    蒲松龄作品三种
    张先生讨学钱
    《历代教育名人志》中收录的近现代塾师群像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江西南昌市政协发挥委员作用办法多(论文参考文献)

  • [1]1949-1952年赣南原苏区乡村社会变革研究[D]. 靳靖.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2]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3]民国合法工会研究[D]. 朱东北. 吉林大学, 2018(12)
  • [4]地方发展改革部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研究 ——以广东省M市发展和改革局为例[D]. 杨婷. 南昌大学, 2018(05)
  • [5]中南区第一届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之研究[D]. 杨建慧. 华中师范大学, 2013(S2)
  • [6]从农民到公民:国家现代化背景下的农民工公民权研究[D]. 操家齐.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2)
  • [7]基于委托代理视角的我国工伤保险事故预防机制研究[D]. 娄根启. 浙江财经学院, 2010(03)
  • [8]陈云执政思想研究(1949-1995)[D]. 高秋菊. 山东师范大学, 2010(03)
  • [9]国民革命军政工制度研究(1924-1949)[D]. 孙桂珍. 南开大学, 2010(10)
  • [10]一个阶层的消失 ——晚清以降塾师研究[D]. 蒋纯焦.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发挥江西南昌政协作用的方式有很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