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o more与no longer(论文文献综述)
阿卜杜外力·热合曼(Abuduwaili Reheman)[1](2019)在《会话隐型含义的理论与实验语用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日常语言交流中,有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有趣但易被忽视,即说话人话语的某一种话语意义并未明确地说出来或间接暗示,而是隐含在话语中。自Grice提出一般会话含义概念以来,语用学者用不同的术语来指称这一种意义,即一般会话含义、显性含义(所言)、隐型含义等。当然,这不仅是话语语用确定意义的术语之争,实际上也是各个学派对所言和所含的界定,从语境到命题、或从语言形式到概念范畴进行射影的不同方式。因此,诸多语言哲学家和语言心理学家围绕这种意义的界定和加工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隐型意义究竟是所言还是含义?(2)对它如何加以界定?如何区分它与其它表达式命题?(3)其解读机制如何建立?在不同语境中其解读是否有区别?(4)它在推导说话人意图意义中能起什么样的作用?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力求回答以上四个问题。关于第一个问题,论文(第三章)首先讨论关于区分所言和含义的三种原则:语义最简论、激进语境论和温和语境论。语义最简论以语言语义学为依据,认为所言是由语言成分组成的最简命题,它不需要语境信息来确定。与此相反,以语用推理为依据的激进语境论认为,话语表达的字面意义是不明确的,因此所言完全由语境推理获得。温和语境论认为所言的语境敏感成分比语义最简论所允许的要多。基于三个学派之间的认同与分歧,本文尝试提出了第四种原则,即温和最简论。论文第四章从回顾学者对术语的争论入手,支持Bach将话语的语用确定意义归类为隐型含义的一些论点。但是,其理论框架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修正或补充。因此,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本文对Bach关于隐型含义的界定进行了修改或补充,同时进一步探讨了隐型含义产生的条件、主要特征及其与其它语言表达式的差异等,从而使隐型含义的概念更加合理。接下来,论文通过实验研究验证隐型含义的理解。第五章介绍和考察隐型含义的四种解读模式。字义优先性模式认为,隐型含义可以在最简命题的基础上,通过语用推理得到。默认模式则指出,隐型含义基于语言特征而非语境信息自动获得。与此相反,未指定模式辩称,隐型含义的理解需要依靠语境,且需付出一定的认知努力。最后,满足制约条件模式假设隐型含义的解读依靠语境,但推理过程是自动的。本研究采用鼠标轨迹追踪技术,通过句子验证和话语真值判断两个实验任务,来考察隐型含义的动态理解过程。实验Ⅰ旨在考察在缺少具体语境信息的中性条件下隐型含义与最简命题的理解是否有差异。实验Ⅱ旨在考察在上限和下限语境中语义不确定话语与语用不确定话语的理解,及默认隐型含义与可替代意义的理解。实验以汉语为母语的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刺激材料以音频呈现,要求受试对目标语句给出真值判断。论文主体的最后一部分(第六章)通过另两项实验尝试回答第四个研究问题。近年来,学者们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是隐型含义在意图意义的推理中的作用,就强弱程度和优先次序,来考察隐型含义与所言/隐性含义之间的关系。在实验Ⅲ中,刺激材料由说话人A的问题、说话人B的回答、说话人C对此的含义推理组成。每一个实验项目有三类条件:说话人B的明式回答(所言)、隐式回答(隐型含义)、暗式回答(隐性含义)。在实验Ⅳ中,每一类条件以其否定形式呈现。实验任务是受试结合对话情景对说话人C的推理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温和最简论认为认识所言与所含(隐性含义)中间的第三层意义即所述(隐型含义)是十分必要的。所言严格意义上是由语言特征确定的句子字面意义,不需要特定的语境信息;另一方面,所含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完全靠语用推理的说话人意图意义。所述指话语的语用精制意义或真值命题。隐型含义是在隐性(特殊会话)含义之前直接构建的意义层次,但不对应于语言表层中明示出来的语言成分,通过语用充实而推导出来。因此,它既不是所言的一部分,也不是隐性含义的一部分。第二,隐型含义是潜在于所言中的扩展意义,有时形式上可能与最简命题重合,而且,从理论上说,可能包含比字面言语行为更广泛的一些非字面话语。隐型含义的产生受制于说话人的意图、听话人的交际期待、语言输入及语境的参与等多种因素。它具备可取消性、可推导性、不确定性、可分离性等特征。第三,实验结果显示,隐型含义比最简命题或可替代意义优先获得,其加工速度快、过程较易,但不同隐型含义类型对语境的依赖程度不同。三种经典模式均无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而更具有包容性的满足制约条件模式更具有解释力。同时,本文尝试性地扩展了满足制约条件模式的研究思路。第四,实验结果说明,人们能够有意识地识别所言、隐型含义、隐性含义;隐型含义就像所言那样迅速获得,对进一步语用推理有直接影响;但在非合作语境下,由于概念的整合,隐型含义的认知需要一定的加工时间;这三种意义之中,所言是最基本的意义,相反,隐性含义的理解需要更多的加工时间和认知资源;不同类型的隐型/性含义对说话人意图推理的影响方式不尽相同。使用频率越高的含义类型,越不容易移除。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说话人没有明确地说出来,但又不是特殊会话含义的意义应看作为所言和隐性含义之间独立的中间层,即隐型含义。隐型含义与其它意义或语言表达式在其定义、产生条件、主要特征等方面有区别。隐型含义的理解是快速和局部的,但其加工速度和努力与很多因素有关。因此,它在意图意义的推理过程中起着独特作用。本文以新的视野讨论了话语的语用确定意义。在理论上,针对隐型含义现象,对传统的理论假设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些观点可能需要修正或完善,甚或需要提出一个全新的观点。因此,论文提出了话语意义分类原则的温和最简论,发展了隐型含义理解的满足制约条件模式。在方法上,本文对一些前期实验语用学研究的实验设计方法进行了改进,验证了隐型含义的加工机制。这说明手部运动轨迹追踪实验在线理解任务中的应用有助于促进推理语用学的研究。
梁巧稚[2](2019)在《《木偶奇遇记》英汉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儿童文学翻译一直是各类翻译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但该领域未得到理论家、出版商和进行翻译研究与培训的各大高校的足够重视。新世纪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老师和家长意识到了儿童文学翻译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儿童正确的阅读态度和技巧在教育体系中的意义。因此济南出版社发起了重译《木偶奇遇记》的翻译项目,本文作者有幸参与了这次项目的翻译。《木偶奇遇记》是一部闻名世界的儿童小说,对儿童的学前教育很有益处。因此,该书的重译对缩短源语文本和当代读者之间在时间和文化上的差异,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报告以作者翻译的详细过程为基础,由准备工作、指导理论、翻译经历和反思这几个部分组成,对《木偶奇遇记》的文体特点和翻译方法进行了探讨和总结。拥有文学文本的语言构建,《木偶奇遇记》是一部多维结合的作品,可以用各种其它领域的分析模式对其进行研究。文体学向翻译学提供了多种各样的研究方法,能够从语言角度对翻译进行探讨。作者探讨了《木偶奇遇记》的语言风格,并对其特点进行了总结,如清晰明确的语音特征,灵活多变的语相特征,各具特色的对话特征和逻辑连贯的语篇特征。本报告基于文体学理论,从语音、语相、语用和认知角度对作者的初稿和修改稿进行了比较,旨在从语言方面找出合适的儿童文学翻译方法。同时,为满足更多当代年轻读者的需求,译者也须采取相应的翻译手法。为向读者展示一版令人满意的《木偶奇遇记》,本文作者做了充分的准备以圆满完成翻译任务。本报告的目的在于通过语音、多模态、语用和认知文体学的指导,对《木偶奇遇记》的翻译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提高其接受度,通过译作拉近经典作品与当代读者间的关系,使经典文学作品能在年轻读者当中流传下去。
唐慧君[3](2020)在《英语母语者与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代词回指消解的眼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英语代词所包含信息十分有限,如性、数、格等语法特征,但由于缺乏具体所指,在确定所指的过程中常有歧义现象的出现。代词的歧义消解一直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有研究运用不同方法对英语中的代词回指加工进行探讨,其中包括命名实验、探测词确认实验、自定步速阅读实验、眼动追踪实验、事件相关电位实验等。性别歧义对代词回指消解的影响在过往研究中讨论较多(如,Caramazza et al.,1977;Stevenson&Vitkovitch,1986;MacDonald&MacWhinney,1990;Rigalleau&Caplan,2000)但观点并不统一,加工深度对代词回指消解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如,Rigalleau et al.,2004;Stewart et al.,2007;Wu et al.,2018)且其实验设计仍存在不完善之处。眼动追踪实验可以为研究者提供丰富的时间及空间眼动数据,有助于更好地探究代词回指加工的时间进程。现有研究很少运用眼动实验探讨性别歧义和加工深度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代词歧义消解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四个眼动追踪实验,探讨性别歧义和加工深度两个因素对英语母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代词回指消解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四个研究问题:(1)性别歧义和加工深度如何影响英语母语者的英语代词回指加工?(2)性别歧义和加工深度如何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代词回指加工?(3)深层加工中英语母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代词回指加工有何区别?(4)浅层加工中英语母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代词回指加工有何区别?在眼动实验中,被试需要阅读包含有性别歧义或无性别歧义代词的句子并通过按键选择回答提问。实验句有三种条件(歧义vs.主语回指vs.宾语回指),句后提问有理解性问题和是否类问题两种。实验一和实验二探讨英语母语者在深层和浅层加工中的代词回指消解,实验三和实验四探讨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深层和浅层加工中的代词回指消解。主要研究发现如下:第一,代词歧义对英语母语者在深层加工和浅层加工条件下的代词回指加工的影响不同。深层加工下,有性别歧义的代词在早期加工中比回指宾语的无歧义代词更加容易,而在晚期加工中比无歧义代词的加工更加困难。这表明,在阅读加工早期,相较歧义代词而言,无歧义代词与高凸显性先行词的共指解除(disengagement)耗费更多认知成本;而在阅读加工晚期,歧义代词的两个潜在释义相互竞争,从而加工难度增加。在浅层加工下,性别歧义对回指加工的影响并没有呈现如同深层加工条件下的早晚期差异,而是在整个阅读任务的全程对句子加工产生了促进作用。这说明在不需要给代词指派先行语的浅层加工条件下,被试为代词建构了一个模糊的未赋值表征(underspecified representation),可以“足够好”地完成当下的加工任务。不同于以往研究,本研究首次发现了浅层加工下的共指解除效应,表明无歧义代词的共指解除并非是策略性的,而是可存在于不同深度加工中的非策略性机制。第二,代词歧义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深层加工和浅层加工条件下的代词回指加工的影响不同。深层加工下,歧义代词句的早期注视率低于无歧义条件句,而在晚期阅读时间长于无歧义条件句。这表明,代词歧义对中国英语学习者深层加工中的代词回指消解存在早期的加速和晚期的抑制,与母语者的回指消解模式类似。浅层加工下,歧义条件的阅读时间与无歧义条件无差异,但宾语先行词条件的阅读时间比主语先行词条件更长,表明被试对有性别歧义代词不进行精准解读,而只是构建一个“足够好”的未赋值表征,而无歧义代词的共指解除仍然存在。本研究关于中国英语学习者代词回指加工的实验结果揭示了深层加工中歧义效应的早晚期差异,并在浅层加工中发现了无歧义代词共指消解的证据。这两点发现在现有关于中国英语学习者代词回指加工的研究中均属首次。第三,英语母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深层加工中的代词回指消解模式类似,都存在代词歧义对早期加工的加速和读晚期加工的抑制,但具体效应产生的信息区域和时间都有差异。加工早期,代词歧义的促进效应在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阅读中出现得更早,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代词性别信息的高敏感度在代词出现之前就已经出现,而英语母语者的这一敏感性则出现在代词区域。加工晚期,英语母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结果都体现出代词歧义对信息加工的抑制,表明在加工晚期,歧义代词的两个释义间存在相互竞争,从而比无歧义代词的加工更加困难。第四,在浅层加工中,英语母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都对歧义代词构建出足以满足当下加工任务的“足够好”的未赋值表征,而无歧义代词的共指消解仍然存在。虽然基本模式相似,但英语母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所构建的“足够好”表征的程度和两种无歧义代词共指消解的难度都有所不同。英语母语者所建构的歧义代词的未赋值表征模糊程度高、加工难度低;无歧义代词的共指消解相对更加耗费加工成本但代词与主语和宾语的共指消解难度无差异。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而言,歧义代词被构建的未赋值表征使得代词歧义不会对加工产生抑制,但也并未将其加工难度下降到低于无歧义代词的程度,这与英语母语者所构建的歧义代词的未赋值表征存在差异。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宾语先行词条件的阅读时间长于主语先行词条件,而母语者的歧义条件阅读时间低于两种无歧义条件。这些差异的存在可以解读为英语母语者在浅层加工条件下的代词回指加工不受代词歧义、先行词凸显性等因素的影响,只构建刚好能够满足当下任务需要的模糊表征。然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浅层加工仍然十分谨慎,其代词回指加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更大,所构建的未赋值表征的模糊程度更低。本研究通过四个眼动追踪实验,探讨了英语母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深层加工和浅层加工条件下的英语代词回指消解,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一,对英语母语者的代词回指在线加工提供了有效补充,对原有存在争议和尚未明确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二,弥补了现有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代词回指在线加工研究的不足,并就加工深度这一鲜有研究的因素进行探讨,为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代词回指加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第三,在对现有理论模型提供新的实证研究证据的同时,发现了共指解除的新特性,对原有理论进行了修正。第四,英语母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对比对国内英语阅读教学、阅读技巧的练习以及英汉口笔译实践都有一定的启示。
吕倩兮[4](2020)在《口译句法加工的整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口译员在进行口译任务时需要使用自然的目标语(target language)来表达源语(source language)的意义。这一过程涉及包括句法在内的语言加工的多个层级。长期以来,相关研究对口译员如何在两种语言间进行转码、以及如何进行口译中的句法加工十分关注,但现有研究结果存在争议。分歧的核心在于口译员如何在理解源语信息的前提下重组句式,以及如何在巨大的认知压力下协调多任务进程,包括理解、记忆源语信息,并将信息转码成另一种语言进行表达。例如,一部分人认为源语信息理解过程结束后才开始目标语的句式重组(Paradis,1994;Seleskovitch,1976),另一部分研究却发现理解源语信息和重组目标语句式可以并行发生(Ruiz,Paredes,Macizo,&Bajo,2008)。口译员在进行口译任务时需要使用自然的目标语(target language)来表达源语(source language)的意义。这一过程涉及包括句法在内的语言加工的多个层级。长期以来,相关研究对口译员如何在两种语言间进行转码、以及如何进行口译中的句法加工十分关注,但现有研究结果存在争议。分歧的核心在于口译员如何在理解源语信息的前提下重组句式,以及如何在巨大的认知压力下协调多任务进程,包括理解、记忆源语信息,并将信息转码成另一种语言进行表达。例如,一部分人认为源语信息理解过程结束后才开始目标语的句式重组(Paradis,1994;Seleskovitch,1976),另一部分研究却发现理解源语信息和重组目标语句式可以并行发生(Ruiz,Paredes,Macizo,&Bajo,2008)。这些争议至今仍未解决,难度主要在于口译的句法加工过程难以直接观察,且其中涉及诸多可对加工模式造成显着影响的因素。例如,根据口译的源语输入和目标语输出相对时间的差异,口译过程通常被划分为两种类型(参见Christoffels&De Groot,2004)。第一种称为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口译员在听取、理解源语信息的同时,对源语信息进行编码,并即时以目标语表达出来;第二种一般称为交替传译(consecutive interpreting),即口译员在完成对一整段源语信息的听取和理解之后,再将信息重组输出目标语语句。由于源语输入和目标语输出的时间关系不同,这两种口译类型的句法加工方式也存在差异。此外,口译理论中也一直强调口译员在结构差异显着的两种语言之间进行口译任务时,句法复杂度(syntactic complexity)会影响口译中目标语对于源语的句法重组过程(Gernsbacher&Shlesinger,1997)。一般认为,当口译员遇到较为复杂的语法结构时,他们倾向于采用分段(segmentation)或分块(chunking)策略,将复杂的长句拆分成多个相对简单的分句进行口译,从而在目标语中产出与源语结构有较大区别的句子(Ruiz et al.,2008)。此外,句法复杂度直接影响了口译中的句法加工负荷,而不同程度的加工负荷会直接影响口译中的句法加工方式(Gernsbacher&Shlesinger,1997),且口译句法加工在各个阶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加工负荷的影响(Gile,2009)。本论文结合行为实验方法与计量语言学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以分析不同口译类型中的句法加工机制。具体来说,本论文首先通过语料库和依存树库分析口译输出文本的句法特征,并探讨其中反映的句法加工过程特点,提出两种口译类型的句法加工过程假设。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模拟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任务并精确控制口译句法加工相关的影响因素,通过基于语料库和依存树库的计量语言学指标量化口译的句法加工负荷,对比观察不同口译类型的句法加工过程及其应对认知负荷的句法加工模式。本研究旨在通过结合上述两种研究方法探究四个问题:1)专业译员在同声传译与交替传译任务中的输出文本的句法复杂度是否存在显着差异?输出文本句法复杂度的差异如何体现两种口译类型的句法加工特性?2)除句法复杂度以外,专业译员在同声传译与交替传译任务中的输出文本的语言序列组织行为是否存在显着差异?语言序列组织特征的差异体现了什么句法加工特性?3)输入文本的句法特征如何影响同声传译与交替传译中输出文本的句法加工?4)源语理解和目标语输出过程中的认知负荷如何影响同声传译与交替传译的句法加工?先前的口译实证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通过行为实验定性研究了口译过程中的行为及一些影响口译绩效的(认知)因素,另一方面则基于口译员在现实口译任务中的输入与输出文本建立语料库,进行文本分析(textual-analysis),以推测其反映的口译过程特征。这两种研究范式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们对口译加工机制的理解。然而,单一使用某一种范式进行研究存在局限性。例如,行为实验研究通常会根据实验目的选取形式相对单一的语言文本材料,并且整个口译任务在实验室内而非现实的口译环境中进行,因此其结果的生态效度一直以来都受到质疑(Gile,1991);而基于大数据的研究基于真实发生的口译文本材料进行研究,但一般只能探究口译文本中所体现的相关性,但无法揭示这些因素和口译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此外,由于无法控制如口译环境等超文本的诸多因素,因而其结果在信度方面有所不足。截至目前,我们对于口译的句法加工过程,特别是不同类型口译任务中的句法加工机制的认识仍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没有真正解决口译员的双语加工“黑箱”谜题。因此,要加深对口译句法加工的认识,结合两种研究范式,最大程度得降低两种研究范式的局限性,对口译的过程和结果同时进行考察的方式势在必为。在最近的几十年里,大量有关口译过程的实证研究都致力于探索口译过程对于译员的认知需求,并重点关注了口译绩效与工作记忆容量(working memory capacity)之间的联系。研究普遍认为:口译过程的流畅度与工作记忆水平显着正相关,工作记忆水平对完成口译任务必不可缺。然而,现有的实证研究甚少涉及口译的句法加工过程这一核心问题,很少有实证研究考察认知因素对口译过程中句法加工机制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对句法特征和认知负荷进行操作的计量方法和工具,很难将句法特征和认知负荷作为自变量来充分研究口译的句法加工(Chmiel&Lijewska,2019)。事实上,针对口译过程的行为实验研究和针对口译产出的语料库、计量语言学研究已经为研究口译的句法加工机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上文提及了口译理论和实践的一个普遍认识:认知负荷(尤其是工作记忆负荷)影响口译绩效。而计量语言学家则通过分析多种语言的句法复杂度,得出一个结论:句法复杂度与语言加工中的认知负荷显着相关,可以通过句法复杂度的计量指标量化句法加工中的认知负荷(Liu,2008)。因此,结合句法复杂度计量指标,可以在口译实验研究中量化句法加工负荷,观察并探究不同的句法加工负荷对口译加工过程的影响。口译研究的经验和证据不断积累,且多种研究方法与范式并存。在此背景下,研究者可以将基于自然数据的语料库及计量语言学方法、与基于条件控制的行为实验方法结合起来,强化实证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提高研究的可行性和结果的可靠性。本论文结合行为实验方法与计量语言学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以分析不同口译类型中的句法加工机制。如前所述,这两种研究方法优势互补,既能最大程度上控制无关变量,又能在最符合真实口译场景的前提下量化口译过程中的认知负荷,直接考察口译中的句法特征与认知负荷的交互影响。本文的第三章报告了两项数据驱动型研究,描述了不同类型口译输出文本的句法复杂度特征和语言序列组织(sequential unit organization)特征,以分别回答第一和第二个研究问题。第一项研究建立口译输出文本的依存树库(dependency treebank),通过平均依存距离(Mean dependency distance)这一计量指标计算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过程中输出文本的句法复杂度,并分析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在句法加工过程中的差异,及其所反映的两种口译过程中认知负荷类型和认知负荷大小的差异。数据分析显示,在输入文本没有显着差异的情况下,交替传译输出文本的句法复杂度(M=2.70)显着低于同声传译的输出文本(M=2.88),p<.001,且这一差异在控制了输入文本的句法复杂度差异(p=0.62)和输出文本的平均句长(p=0.122)后仍存在(交替传译(M=2.88),同声传译(M=3.01),p<.001)。因此,交替传译产出文本的句法复杂度较同声传译更低,且这一差异是由口译过程的差异导致的。此外,基于对子依存树库中输入文本与输出文本的平行对比,研究发现只有同声传译任务中输出文本与输入文本在句法复杂度方面呈显着正相关(R=0.347,p=0.003),而交替传译输出文本的句法复杂度显着低于输入文本,且未发现显着相关性(p=0.800)。同时,同声传译任务中,口译员倾向于保留输入文本的句子划分信息,句句对应的口译约占输入文本总句子数量的三分之二;而在交替传译中,口译员对输入文本的句子尤其是长句进行重新划分和句式调整的情况十分常见,输入文本的句子划分信息只有约三分之一在输出文本中得到保留。此外,在两种口译类型的输出文本中,经过重新划分的输出文本句长较输入句显着变短(交替传译(输入文本:M=21.54;输出文本:M=18.73,p=0.005);同声传译(输入文本:M=25.68;输出文本:M=20.09,p=0.037)),且平均依存距离显着降低(交替传译(输入文本:M=3.62;输出文本:M=2.71,p<0.001);同声传译(输入文本:M=3.65;输出文本:M=2.91,p<0.001));而未经重新划分的句子只在交替传译中出现了由句式变化导致的平均依存距离下降(输入文本:M=3.21;输出文本:M=2.85),t=3.634,p<.001)。而对于同声传译而言,输出文本中未经重新划分的句子的平均依存距离较输入句未呈现出显着差异(输入文本:M=3.24;输出文本:M=3.13,p=0.023)。由此,笔者认为: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可能由于时间因素的差别而产生了不同的句法加工模式。在同声传译中,口译员一边听输入语,一边进行信息重组和目标语句法输出,这一多任务加工过程的认知负荷极高。因此译员会控制输入与输出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尽量减少即时需要记忆的内容。此外,多任务操作带来的认知负荷还使得口译员一般会顺句驱动,在句法上与输入语保持“亦步亦趋”(张维为1999:47),即尽量在句子与分句划分上,以及在具体的句式结构上与输入语保持一致,因此其输出句式相较输入句式并没有显着的简化特征。相反,在交替传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聆听、理解并记忆完整的一句甚至多句话的输入语信息(通过笔记辅助记忆),之后用输出语将该信息表达出来。在交替传译的输出过程中,口译员在时间层面较少受到输入语的限制,因为在句子的重组和输出过程中,译员可以较为自主地把握进度。然而,整句或多句信息对口译员的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造成了较大的负荷,因此,在交替传译的输出阶段,口译员会更频繁地重组句式,将输入语中的复杂句、长句进行重新划分和句式简化,以减轻其在句式输出过程中造成的负荷。第一项研究通过输出文本句法复杂性的对比,提出假设:两种类型口译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加工负荷积累方式,且专业译员会采用不同的句法加工方式来应对不同的加工负荷。为应对多任务处理负荷,译员采取顺句驱动,较多地依照输入语的句式输出句式复杂度较高的句子,但在该过程中记忆负荷不断被释放(如同传);反之,当要应对积累了更高容量的记忆负荷时,译员会较多进行句式重组,重新划分语句或在保留输入语句划分但简化句内结构(如交传)。在第二项研究中,研究者建立了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的输入文本及输出文本的语料库,通过软件生成相应语料库的一项计算语言学指标—词频动链(Frequency Motif),以分析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输出文本的线性语言序列单元的组织特征。这项研究对词频动链的分布进行了模型拟合,比较了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输出文本中语言序列单元的频率分布、长度分布以及序列单元中每个位置词语的分布特征。首先,对比词频动链频率分布模型拟合参数发现:词频动链频率分布只在同声传译的输入与输出文本间存在显着相关性(R=0.678,p=0.008;R=-0.428,p=0.013)。而交替传译的输入与输出文本的词频动链频率分布未呈现相关性(p=0.572),且交替传译的输出文本中词频动链的频率分布(M=168.4)普遍高于同声传译输出文本(M=151.42)。也就是说,同声传译输出的语言序列更多遵循输入语中的语言序列;而交替传译输出的语言序列受输入语的线性顺序影响较小,交传译员更偏向于使用高频、常用的语言序列。其次,通过对词频动链的长度进行模型拟合,研究发现同声传译过程(M=149.286)比交替传译(M=136.929)产生更多的长词频动链(p=.039,Cohen’s d=0.822)。由于词频动链的长度与句子中的功能词分布密度呈显着负相关,上述结果说明同声传译输出文本中功能词的分布密度显着低于交替传译。同时,经验证两种口译类型输入文本的词频动链长度分布没有显着差异,因而可以判断输出文本中功能词分布密度的差异源于两种口译序列加工过程的区别。在同声传译过程中,译员更多地遵循输入语的语言顺序,其输出文本中的功能词分布情况也受输入文本的影响。相反,在交替传译中,译员较少受到输入文本语言序列的影响,而是借助于频繁地使用功能词来辅助架构句子结构、记忆并重组源语信息。最后,对不同长度词频动链中各个位置特征的分析发现:在输出阶段,交替传译不仅比同声传译更频繁地使用功能词来帮助架构句子,在局部缺少功能词的情况下,译者也倾向于使用更高频、更容易从记忆中调取的实词来构建输入语中的内容。这项研究通过将不同类别口译输出文本中功能词的局部和动态分布特征进行可视化处理,进一步分析了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中句法加工方式的区别。在前一项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本研究的发现,研究者认为:在进行多任务负荷较高的口译任务(如同声传译)时,译员不仅采用了顺句驱动的方式,尽可能地保留原句句式;可能更多采用“理解-编码平行加工(parallel processing)”的方式。在用这种“平行加工”的方式进行口译时,译员并非时时激活句子的深层结构;相反,译员可以理解、提取片段的输入语词组、序列信息并同时用输出语进行重新编码。而在进行工作记忆负荷较高但相对自由控制任务分配的口译任务(如交替传译)时,译员可能更多地采用“理解-编码顺序加工(serial processing)”,即先完成对输入语句的信息的理解和提取,再将提取后的信息用输出语重新编码。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发现交替传译的这一句法加工特征相似于传统翻译理论中提出的“脱壳(deverbalization)”现象。释意派理论(Interpretive Theory)强调译员对原语理解后存在“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的过程,认为输出语的重新表达建立在这个脱离了语言形式的“释意”的基础上。而基于本研究对交替传译输入、输出文本中词频序列与功能词分布特征的分析,笔者发现交替传译保留输入语的句法特征较少,且句法复杂度与序列组合特征与输入语关联性较小。但交替传译的提取信息-重新编码过程是否完全脱离了语言形式,译员在进行输出语的句法重构时是否完全忘却了输入语的句法特征仍有待检验。上述两项研究在方法上相辅相成,第一项基于树库的研究从认知负荷的角度详细分析了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在应对不同认知负荷时的句法加工方式,而第二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提供了一种不受任何语法分析方式约束的研究方法,对口译输出文本中的语言序列特征和功能词的局部分布情况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从不同角度印证了两种口译类型中可能涉及不同的认知负荷类型和认知负荷大小,并以此提出了口译过程中句法加工机制的假设,解释输出文本中句法特征的差异。以上两项数据驱动型的研究分析专业口译员在真实口译环境中的输出文本,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种口译类型的句法加工特征,然而此研究无法直接观察实时的句法加工过程,也无法控制影响认知负荷和口译过程的因素。因此,笔者继续进行行为实验,验证以上两项研究分析中提出的假设,并深化对口译句法加工的分析。第四章报告了一系列行为实验,进一步研究了在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中,译员如何将在一种语言中表达的信息映射到另一种语言的句子之中,以此回答第三和第四个研究问题。基于笔者在前述数据驱动研究中提出的假设,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的句法加工可能不同程度受到输入语句法的影响。本章设计了三项实验,通过跨语言结构启动范式对假设进行验证。第一项实验回答“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的输出文本较输入文本在句法重复程度上是否存在差异?”这一问题。本实验中被试需先后完成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两种任务,实验材料包含两组意义基本相同但句法上有一处相反特征的句子(双宾语句DO,如“老师送学生一块手表”,以及介宾句PO,如“老师送一块手表给学生”)。结果显示:两种类型的口译任务中均出现了跨语言句法启动效应,体现为当输入语为双宾语句时,产生双宾语输出的比例显着高于介宾句的输入语,反之亦然。更重要的是,同声传译中跨语言启动效应(46%)显着高于交替传译(3%),p<.0001,ηp2=0.092,说明同声传译的输出语更多地重复了输入语的句式。实验二研究了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的句法加工受输出句的句法复杂度的影响,以回答“口译输出阶段的句法加工负荷对句法加工方式的影响”这一问题。该实验的句子包含四个前置修饰语的名词结构(例如“我们送给那位又高又壮,非常认真的数学系学生一块手表”)或四个后置修饰语的名词结构(例如“我们送给那位数学系学生一块手表,他又高又壮,非常认真”)。前人研究证明:谓语动词与宾语之间的距离较长的句子(前置修饰语名词结构)比谓语动词与宾语之间的距离较短的句子(后置修饰语名词结构)句法复杂度更高,加工负荷更高(Hawkins,2004;Gibson,2000)。本实验结果显示:在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中,后置修饰语名词结构的启动效应(交替传译:95.49%;同声传译:96.44%)较前置修饰语名词结构(交替传译:40.98%;同声传译:81.96%)更强(p<0.001),表明在同声传译中,输出语更多地保留输出语的句法结构,而在交替传译中,许多句法上比较复杂的前置修饰语名词结构在输出时被调整为句法上相对简单的后置修饰语名词结构(Z=10.146,p<.001.)。实验三研究了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的句法加工受输入语句法复杂度的影响,以回答“口译输入阶段的认知负荷对口译输出的句法架构的影响”这一问题。研究者对输入语的句法结构进行了操控,三分之一的实验句中包括两个前置修饰语的名词短语(例如,认真的物理老师),三分之一带有三个前置修饰语的名词短语(例如,又高又瘦的物理老师),另三分之一带有四个前置修饰语的名词短语(例如,又高又瘦、很认真的物理老师)。结果发现,在同声传译中,句法重复程度不受输入语句法复杂度的影响(p=0.585),但在交替传译中,输入语的句子越复杂,就越有可能被译为相对简单的后置修饰语的名词短语,因此句法重复性更低(X2=28.474,p<.001)。上述三项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口译过程中,译员先理解输入语的信息,然后根据该信息的心理表征进行句法重构,生成输出语的句法(Potter&Lombardi,1998),但受到跨语言句法启动效应的影响(Hartsuiker,Pickering,&Veltkamp,2004),译员更倾向于重复输入语的句法。然而,结构启动效应的强度会随着时间而衰减,因此当源语理解与目标语输出在时间上更紧凑时(如同声传译),结构启动效应更强,而当源语理解与目标语输出在时间上分隔较大,且两者之间插入其他信息时(如交替传译),结构启动效应相对较弱(Hartsuiker,Bernolet,Schoonbaert,Speybroeck,&Vanderelst,2008)。这一结果印证了第三章中提出的假设,即口译过程中(特别是交替传译中)虽然要进行从输入语理解并提取信息,再根据提取的信息在输出语中进行重组的过程,但这一过程并非完全脱离了语言形式的“外壳”,而是保留了一定的句法特征信息,并反映在输出语的句式中。同时,口译中保留句法特征的方式,可能与广义的语言生成机制中的句法启动效应类似,因此其强度受输入与输出语句在时间上的关系的影响,且由于输入与输出语句在意义上的一致性,致使口译中句法保留程度较高。在此基础上,后两项实验发现口译中输入语和输出语的句法复杂度都仅对交替传译的句法重复程度产生显着影响。这是因为当输入语的速度严格限制输出语时,口译员会逐段地处理两种语言(如同声传译),因此每小段的句法加工过程不太受到整个句子的复杂程度的影响。其次,这一发现也佐证了第三章提出的假设,即:在同声传译中,学生译员倾向于采用“平行加工”的方式,理解、提取每一小分段的信息内容时,瞬时并不提取整句的深层句法信息,而是同时用输出语编码输入语的词组、序列。这样,一方面可以缩短输入与输出的时间间隔,降低工作记忆负荷,一方面也减少了深层句法加工和句法重构负荷影响多任务进程的风险。相反,如第三章所假设,在交替传译中,译员会在一定程度上采用“顺序加工,他们需要首先理解并记忆一个完整的句子甚至多个句子,然后根据其概念表征重新用另一语言进行句法重构。在这一过程中,译员需要提取整句的深层句法信息,因此理解与重构过程都会受到整个句子复杂性的影响。一方面,句法重构会占用认知资源,因此当需要重构较复杂的句法结构时,译者可能倾向于简化结构,使用较简单的句式来表达。另一方面,理解复杂的句式也会消耗较多认知资源,占用了记忆原本的句法信息所需的资源,因此降低了输出过程中重复源语结构的可能性。研究者认为,这一由复杂句法造成的输入、输出语句法差异的现象,并不能完全由释意派理论的“脱壳”效应来解释。交替传译中,译员可能受到跨语言句法启动效应、启动效应衰退、记忆负荷、句法重构负荷等多方面的影响,为了应对理解、记忆和重组句式的负荷,译者会在重复输入语句式和简化输入语句式之间动态选择。论文第五章简要总结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并阐述了论文在研究主题和方法上的新颖性,并对相关的延伸性研究进行了讨论和展望。基于本研究两种研究范式,共五项研究中的数据结果,总结了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句法加工的流程图,体现了口译员应对高认知负荷,通过不同策略进行句法加工的方式。探讨这两种主要口译类型的句法加工特点不仅能够深化对口译的句法加工机制的认识,还能通过呈现口译过程中源语信息和目的语信息的相互映射,为双语语言的加工和输出模型提供参考(García,Mu?oz,&Kogan,2019)。本研究一方面控制了双语加工过程中的环境因素,一方面量化、操控了口译过程中句法方面相关的认知负荷,其结果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语言使用环境对人类语言影响,以及人类语言与认知能力如何共同进化,以适应使用环境的过程。人类的语言使用与人类记忆能力是协同发展的,记忆能力约束会驱动语言使用的适应和变化(Gong&Shuai,2015)。研究者对口译类型的研究正符合这一假设,它能够横向反映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语言加工过程的影响(Liang,Lv,&Liu,2018)。今后,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这种研究范式还可能系统地扩展到其他相关主题的研究中。此外,通过量化和操控句法特征,将其作为自变量引入口译研究,加深对于真实口译场景中句法加工机制的理解,可为AI辅助翻译(如机器翻译和机器口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而且,本文结合计量文本分析和实验控制这两种研究范式所采集的证据不仅丰富了口译研究,还将为揭示双语群体语言理解和产出本质方面的研究提供启示。
罗琳[5](2020)在《文学翻译的互文性策略研究 ——三部译着的翻译报告》文中提出本次翻译实践基于笔者已经出版的三部英译汉译着撰写而成,分别为《燃烧的主世界》、《神秘的宝箱》以及《斯特兰德庄园》。三部译着均为文学着作,情节跌宕起伏,文笔细腻文雅,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笔者作为这三部译着的独立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具有普适性的互文性文学翻译策略,故本翻译报告将以此三部译着为分析对象,以期深入阐明翻译心得和经验,为文学翻译提供有益的借鉴。《燃烧的主世界》(原名Overworld in Flames)是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马克·谢弗顿(Mark Cheverton)2018年出版的童书,书中描绘了游戏骑士999及其同伴穿越进游戏《我的世界》(Minecraft),与潜在的敌人斗智斗勇,于熊熊火海中拯救整个主世界的热血故事,是向儿童展现勇气、团结与智慧的范本。《神秘的宝箱》(原名Hidden in the Chest)是美国着名童书作家温特·摩根(Winter Morgan)的畅销作品,书中讲述了史蒂夫一行人意外发掘了隐藏着黑暗秘密的宝箱,释放出邪恶魔力,让各地备受牵连,最终历尽千辛万苦,压制并消灭这些宝箱的历险故事,是国内少见的儿童猎奇题材。《斯特兰德庄园》(原名Tell Me You’re Mine)是英裔瑞典作家伊丽莎白·诺尔贝克(Elisabeth Noreb?ck)的畅销悬疑小说,该书围绕着一件一岁女婴失踪案展开,描绘了在女婴伊莎贝尔长大后,生母斯特拉和拐走她的养母克斯廷相遇、揭穿和纠缠之间的爱恨情仇,书中悬念迭起,疑雾重重,却也不乏温情叙述,实属一部悬疑佳作。在阅读分析原文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三部小说中的互文性表征比比皆是,故于翻译伊始,便选择了互文性作为本次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翻译工作完成后,笔者根据前人的智慧及自身的经验,总结出了适用于文学翻译的互文性模式、原则及策略。在本报告中,笔者首先简要描述翻译实践的基本情况、前期准备、翻译过程及后期校对;然后,剖析了三部译作中出现的互文性翻译表征;接着,对文学翻译、互文性与文学、互文性与文学翻译三者的文献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阐述笔者对文学翻译的互文性模式、原则的总结;基于该模式与原则,笔者结合四种普适于文学翻译、一种适用于儿童文学翻译的互文性翻译策略,对三部译作中具有互文性特征的翻译进行配对分析。本报告虽仍存在一定的局限,但力证了互文性策略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推动互文性与文学翻译的结合。经探究,笔者参照N.Fairclough(1992)对互文性的分类,将三部小说中的互文性表征列入明显互文性和篇际互文性两类。其中,明显互文性总结为反讽、否定、仿拟和预设;篇际互文性则立足于武建国(2010)的研究结论,依次分为融合型篇际互文性、镶嵌型篇际互文性、转换型篇际互文性和链接型篇际互文性。虽然文中的互文表征并非所有都能各得其所,但大部分都充分契合各大类别,进而推动笔者探索原文和译文、作者和译者四足鼎立的互文空间,衍射出文学翻译过程中基于互文性发生的“文学神韵”和“文学意象”的对等演变,并总结出重组、强化、模仿、增补和通俗化五种互文性翻译策略。准确贴切地还原文学着作中的互文性对译者提出了极高要求,除译者必备的专业素养外,有的放矢的互文翻译策略更能事半功倍地精进译文。本报告表明,互文性是能够科学有效地指导文学翻译的话语分析理论。笔者提出的文学翻译互文性原则有助于译者精准地挖掘出原文中的互文性表征,并通过重组、强化、模仿、增补、通俗化五种策略完善贴切地重现文学着作中的神韵和意象。笔者希望通过本报告可以合理地总结文学翻译中互文性表征的处理策略,并为其他译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郝美丽[6](2019)在《《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翻译报告》文中指出本翻译报告源自本人的翻译实践,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此次实践的源语文本选自美国着名商学院教授斯科特·加洛韦(Scott Galloway)所着的The Four:The Hidden DNA of Amazon,Apple,Facebook,and Google(中文译名《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简称《四巨头》),源语文本为美国商业读物。本书主要写了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这四家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公司是如何在创业大潮中成功脱颖而出,运用了哪些商业战略,以及如何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交流沟通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作者以敏锐的商业眼光大胆预测了究竟哪一家公司可以与这四巨头平起平坐,成为下一大巨头公司;在本书最后一章,作者又为刚进入职场的人士提了很多宝贵的建议。笔者希望通过这次汉译实践,帮助中国读者获取美国商业发展的最新潮流,推动两国商业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笔者选择了功能语境重构理论作为此次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翻译完成之后,笔者根据前人的研究和自己的实践体会,总结出了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模式。在本报告中,笔者首先就此次任务的基本情况、整个翻译过程以及译后事项等进行了简单汇报,然后对功能语境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翻译研究进行综述,继而结合前人的研究并加入自己的实践体会,结合具体的案例来解析商业读物翻译中的功能语境重构的方法,即在非语言语境的情景语境层面,采用要素增减、要素转换、要素替代和要素重组的翻译方法,以实现忠实表达的效果。在其文化语境层面,采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分析发现:商业读物翻译的过程就是功能语境重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重点将原文中的非语言语境进行重构,非语言语境包含了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译文受到源语和译入语语境的双重制约和影响。在对原文进行解构时,译者首先要充分考虑源语语境和译入语语境中情景语境的影响,在功能语境重构过程中运用要素增减、要素转换、要素替代和要素重组等方法实现语境重构。而在译文的文化语境层面,同样受到源语和译入语语境的影响与制约,在功能语境重构的过程中译者采取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使介于源语语境和译入语语境的新的译文语境能更好地被读者接受。笔者希望通过本报告,促进功能语境重构理论在翻译领域的应用和研究,并为商业读物翻译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指导。
王玲玲[7](2020)在《机器翻译错误类型与译后编辑方法研究 ——以《失衡:经济生活中价值的重新诠释》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双重背景下,翻译需求迅速增长,而翻译引擎也是不断更新换代,因其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特点而备受语言服务商的青睐。即便如此,机器翻译的实际翻译质量也还是难以与人工翻译相媲美,不足以达到客户的要求,而近年来兴起的译后编辑则有效弥补了机器翻译的不足。如今,许多语言服务商已经开始大规模采用机器翻译结合译后编辑(MTPE)的模式。本文是一篇机器翻译结合译后编辑的实践报告,源文本是一本名叫《失衡:经济生活中价值的重新诠释》(The Sense of Dissonance:Accounts of Worth in Economic Life)的社会学书籍。由于所选文本为信息型文本,用词严谨,逻辑清晰,术语较多且部分术语重复率较高,适合采用机器翻译结合译后编辑的方法进行翻译。因此,笔者选择了谷歌机器翻译引擎Google Translate预翻译所选文本,然后将其导入SDL Trados翻译软件中,在语境理论的指导下,对机器翻译的译文进行译后编辑和校对。基于本次翻译实践,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笔者从词法、句法及语篇三方面总结分析了机器翻译的错误类型,并基于语境理论的指导,从上述三方面给出了译后编辑的方法,辅以大量例句加以解释说明。文末笔者也提供了一些研究建议,希望本文能为研究机器翻译和译后编辑的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尚莹[8](2020)在《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视阈下中国大学生二语学习动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二语习得领域研究的迅速发展,外语教学研究的焦点已从教师转向学生。学生的二语学习早已成为研究的重点。因此,二语学习动机作为影响二语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和二语习得领域的重要概念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备受研究者关注。二语学习动机在二语学习以及二语教学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最新的二语习得动机理论---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L2MSS)视角研究了大学生的二语学习动机。本研究还将二语自我差距理论当中的当前自我概念纳入本研究的研究框架,并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大学生的二语学习动机进行了系统性的探索。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完成高中的学习任务,迈入了新的二语学习阶段。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二语学习非常重要的过渡阶段。充分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无论对于他们的二语学习还是教师的二语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大一新生群体的特殊性,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选取的是长春市两所高校的大一新生。研究者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探索大学生二语学习动机的特点,并通过设计教学实验,提出了有效的教学策略,旨在通过提升学生的二语学习动机来帮助学生提高二语学习成绩。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如下:1.中国大学生的二语学习动机有什么特点?2.中国大学生的二语学习动机与成绩有何关系?3.何种策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习效果?作者为了研究以上几个问题,搜集了71名非英语专业和82名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的动机问卷,了解大学生动机的特点及其与成绩的关系。作者为了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在非英语专业的两个班级进行了一学期的教学实验。一个班为实验组(36人),另一个班为控制组(35人)。作者协助英语教师在实验班进行了每节课10到15分钟的以自我概念为基础设计的教学活动。教学策略是由作者根据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设计并与教师进行协商。控制组则采用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多媒体教学。经过一学期的教学,作者将两个班学生的学习动机变化情况以及成绩变化进行了对比来验证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本研究借助SPSS 25.0社会统计学软件,对收集的数据使用了描述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分析方法,并结合访谈内容进行讨论得出结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学生拥有不同强度的二语理想自我动机、当前自我动机、应该自我动机和学习经历动机。其中,理想自我动机最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各动机强度按理想自我动机、应该自我动机、当前自我动机和学习经历动机次序依次减弱。英语专业的学生动机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理想自我动机、当前自我动机、应该自我动机和学习经历动机。(2)大学生的二语学习成绩和大学生的理想自我动机、当前自我动机均呈正相关关系。即拥有较强当前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大学生易取得更好的二语学习成绩。但成绩与应该自我动机、学习经历动机均无关系。(3)以自我概念为基础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理想自我动机并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可以通过构建、激发、增强自我动机以及自我管理等的策略设计活动提升学生的二语自我动机,尤其是理想自我动机。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注意控制课堂活动的难度和趣味性,及时反馈,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大学生的二语当前自我动机。但此策略仍需改进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本研究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首先,本文将二语自我差距理论中的当前自我概念纳入以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为基础的框架之中,对于动机之后的研究有借鉴意义。其次,从二语动机自我理论视角研究大一新生的二语学习动机,能够引起教师对构建学生自我动机的关注,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最后,本研究对日后中国二语习得者的二语学习动机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林芸[9](2014)在《知识的重负 ——论A.S.拜厄特具有自省意识的现实主义风格》文中研究指明作为蜚声战后英国文坛的学院派小说家,A.S.拜厄特(1936-)在写作中展现出高度的学术敏感和理论自觉,这一特点不仅体现在其小说内容中,也反映在其小说形式上。拜厄特曾为一种“具有自省意识的现实主义”辩护,而她的作品恰恰将现实主义传统和对写作本身的反思融为一体,一方面将她对写作所蕴含的内在矛盾的思考嵌入小说文本,另一方面又避免破坏小说中构筑的现实世界,保持了对社会的关切。在考察拜厄特具有自省意识的现实主义风格时,本研究将关注点放在一个她以个性化的小说形式所回应的问题上:当一位小说家对现实主义所面临的质疑所知甚详时,她将如何回归这一写作传统,同时免于使自己的作品在已然存在批评声中不堪一击?这一问题亦可推而广之:当一个当代小说家在历史、文学史和批评理论方面的博闻广识成为其文学创作的障碍时,她如何克服对纯真年代的缅怀,如何对抗知识造成的重负,如何面对这种普遍的怀疑主义?拜厄特具有自省意识的现实主义风格正暗含了她对这一问题的答案。由于现实主义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本研究将从三个方面展开讨论。拜厄特一直以来都对“思考的激情”怀有浓厚的兴趣,并力图在小说中以一种现实主义手法呈现知识与思想,使它们像人物与情节一样真实可感。在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理念小说”时,拜厄特以乔治·爱略特为典范和标准,要求自己像她一样具象化地呈现思想观念,将智力活动和物质生活融为一体,将抽象和具体有机结合,并传达出思想的即时性和紧迫感。不过和爱略特时隔一个世纪,拜厄特所面临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认识论开始着眼于对知识根基的反思,并对知识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因此,在拜厄特的小说中,她常常需要具象化地呈现她对写作、阅读、语言、人的认知能力和艺术再现等充满矛盾的问题的认识,从而将她自身的困境作为写作题材。这和实验性小说和后现代小说的做法又有所不同,后者常常以一种颠覆性的小说形式去体现这种具有强烈自我质疑和怀疑论色彩的观念,同时使读者陷入一种不安的阅读过程。相反,拜厄特则试图以现实主义手法描述这一过程。就写作策略而言,她在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的艺术家与学者型人物,以他们为媒介,传递了对于艺术和写作的反思。此外,当拜厄特进一步拓展她所描绘的社会图景和知识视野,并触及那些不与艺术直接相关而是作用于社会与人生的科学、宗教、政治思想时,她避免将这些思想体系用于“宏大叙述”,而是将其转化为一系列用以再现和阐释现实的理论“话语”。就小说的结构、语言和叙事而言,拜厄特在文学和理论上的博学深刻影响了她对文学形式的选择,她的小说所体现出的对现实主义写作的反思回应了这一传统所面临的三方面问题。首先,她意识到在无边无际的现实和严整的小说形式之间存在着根本矛盾,这一认识促使她常常借用神话或隐喻为构架,赋予小说中的现实一种秩序感,但同时又在这严整的形式中为现实的偶然性和人物的复杂性留下了发展空间,并最终调和了人对形式感的渴望和忠实于现实的态度。其次,拜厄特继承了现实主义作品中铺陈细节的传统,而她铺张的描写风格本身也体现出与语言理论论战的姿态,试图否认语言是一个自足的体系,并努力重新沟通词与物,尽管这种姿态本身就蕴含着一种矛盾:她繁冗的描写不可避免地将注意力转向词语本身,似乎证实了语言是一个自我指称的封闭系统。不过这一困境恰恰反映出拜厄特的理论知识和她对词语的怀旧情感之间的冲突。最后,拜厄特意识到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结尾常常违背现实,但这并未妨碍她有意识地运用程式化的结尾,并在刻意模仿的同时将她对这种看似守旧的结尾的反省融入其中。在这三个方面,拜厄特既有意识地向现实主义传统靠拢,又将一种自省意识融入对传统的遵循和改造。因此,就小说的布局结构、语言风格和叙事策略而言,拜厄特在小说的表现形式中将她对现实主义的信念和对其所面临危机的清醒认识有机融合在了一起。拜厄特具有自省意识的现实主义风格也体现出她对于读者和阅读的反思。当她思考在后理论时代应该如何阅读时,她对逐字细读和审美体验的强调实际上是为了反抗那种将理论预设强加在文本之上并限定文本意义的做法,因此,她在作品中频频运用“腹语术”写作,即对不同体裁和风格的模仿,从而将读者的注意力从追逐意义转移到玩味词语上来。此外,当她追问当代读者和十九世纪的小说阅读群体有何差异时,她心目中的当代读者形象是一个博学老练的怀疑论者和一个被原始好奇心所驱使的故事爱好者的结合,这就决定了她的小说力图同时触动当代读者身上这两种相互矛盾却又同时存在的特质。拜厄特小说的智性和自省特征既迎合并助长了读者的多疑与多知,又延续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对讲故事的重视,鼓励当代读者悬置疑惑,并刻意去满足他们对于故事发展的好奇心。因此,拜厄特具有自省意识的现实主义风格所针对的是作者和读者共同感受到的知识所带来的沉重感和焦虑,并试图以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信与疑之间找到平衡。她所遵循的现实主义传统既为她的文学实验提供了落脚之处,使她能够在一种带有限制的自由中戴着镣铐起舞,也使当代读者重新享受到在阅读十九世纪小说时获得的乐趣和启示。与此同时,拜厄特对于写作所面临的美学和哲学困境的反思就像一种嵌入其现实主义文本的保护机制,使她的小说在面对理论质疑尤其是反现实主义的批评时更加有所防范,原因即在于她一边致力于在书中构筑一个可信的、能够在想象中落脚的现实世界,一边已经将一种自我质疑的态度贯穿其中。
熊大斌[10](2015)在《试析no Longer与no more的用法》文中提出No longer与no more是一对颇为常见的英文短语,汉语都译成"不再",然而它们在意义上有什么区别?在用法上有什么不同,有些工具书偶有提及,但也只言片语,一带而过,不能令人满意。我把在多年的工作中收集到的零星材料和散见的实例加以搜集整理,对大量的例句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终于获得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轮廓。应该说no longer与no more既有相通之处,亦有相异之处,他们
二、no more与no longer(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o more与no longer(论文提纲范文)
(1)会话隐型含义的理论与实验语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List of Abbreviations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Statement of Problems |
1.2.1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what is said and what is implicated |
1.2.2 The definition of the intermediate level of meaning |
1.2.3 Different inferential mechanisms |
1.2.4 The temporal priority of meanings |
1.3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
1.4 Organiza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Introduction |
2.2 Speech Act Theory and Utterance Meaning |
2.2.1 Constative and performative utterance |
2.2.2 Types of speech acts |
2.2.3 A taxonomy of illocutionary acts |
2.2.4 Direct and indirect speech acts |
2.2.5 Literal and nonliteral speech acts |
2.2.6 The major challenges to the traditional speech act theory |
2.3 The Gricean Theory and Speaker Meaning |
2.3.1 Saying and implicating |
2.3.2 Conventional an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
2.3.3 Generalized and particular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
2.3.4 Conversational maxims and violations |
2.3.5 The derivation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
2.3.6 The major challenges to the Gricean notion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
2.4 The Neo-Gricean Theory and Default Meaning |
2.4.1 Utterance type meanings |
2.4.2 A typology of general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s |
2.4.3 The derivation of general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s |
2.4.4 The major challenges to the default theory of general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
2.5 The Post-Gricean Theory and Explicit Meaning |
2.5.1 The explicature and implicature distinction |
2.5.2 A typology of explicatures |
2.5.3 The derivation of explicatures |
2.5.4 The major challenges to post-Gricean notion of explicature |
2.6 The Standardization Theory and Implicit Meaning |
2.6.1 Conversational impliciture |
2.6.2 A typology of implicitures |
2.6.3 The derivation of implicitures |
2.6.4 The major challenges to the standardized notion of impliciture |
2.7 Experimental Studies |
2.7.1 Studies of scalar implicature |
2.7.2 Studies of what is said, impliciture and implicature |
2.8 Summary |
Chapter 3 Impliciture: An Intermediate Level between What is Said andImplicature |
3.1 Introduction |
3.2 Semantic Minimalism |
3.2.1 Semantic Minimalism and context sensitivity |
3.2.2 Speech Act Pluralism and pragmatic speaker meaning |
3.2.3 Levels of meaning in the semantic minimalist perspective |
3.3 Radical Contextualism |
3.3.1 Semantic underdeterminacy and context sensitivity |
3.3.2 Truth conditional pragmatics and pragmatic processes |
3.3.3 Levels of meaning in the radical contextualist perspective |
3.4 Moderate Contextualism |
3.4.1 Hidden indexicalism |
3.4.2 Unarticulated constituents |
3.4.3 Levels of meaning in the moderate contextualist perspective |
3.5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
3.5.1 What is said and semantic/pragmatic divide |
3.5.2 Proposition and contextual effects |
3.5.3 Semantic content and psychological reality |
3.6 Reassessing the Middle Ground—Moderate Minimalism |
3.6.1 Distinction among three levels of meaning |
3.6.2 The elaboration of what is said |
3.7 Summary |
Chapter 4 A New Explanation of Impliciture |
4.1 Introduction |
4.2 The Terminological Issue |
4.2.1 General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
4.2.2 Explicature |
4.2.3 Impliciture |
4.2.4 A brief summary |
4.3 An Amended Definition of Impliciture |
4.3.1 The problems with the neo-Gricean implicature and relevance theoreticexplicature |
4.3.2 Weaknesses of and alternatives to the Bach's classical notion of impliciture |
4.4 Generative Conditions of Impliciture |
4.4.1 The speaker's intention |
4.4.2 The hearer's expectation |
4.4.3 Non-propositional notion of what is said |
4.4.4 Suitable context |
4.4.5 The generative schema of impliciture |
4.5 Main Properties of Impliciture |
4.5.1 A set of properties |
4.5.2 A further consideration of cancelability |
4.6 Differentiation of Impliciture from Other Context-sensitive Expressions |
4.6.1 Implicitures vs. referential expressions |
4.6.2 Implicitures vs. elliptical expressions |
4.6.3 Implicitures vs. conventional implicatures |
4.6.4 Implicitures vs. scalar implicatures |
4.7 Comment on the Impliciture Debates |
4.7.1 Is impliciture part of what is said or part of what is implicated? |
4.7.2 Is there a processing cost to arrive at an impliciture compared to the others? |
4.7.3 Is impliciture default or context dependent? |
4.7.4 Is impliciture local or global? |
4.8 Summary |
Chapter 5 The Processing Model of Impliciture |
5.1 Introduction |
5.2 Linguistic Background |
5.2.1 Literal-first serial model |
5.2.2 Default model |
5.2.3 Underspecified model |
5.2.4 Constraint-based model |
5.3 Psychological Background |
5.3.1 Evidence for the literal-first serial model |
5.3.2 Evidence for the default model |
5.3.3 Evidence for the underspecified model |
5.3.4 Evidence for the constraint-based model |
5.3.5 Summary |
5.4 Experiment Ⅰ: The Processing of Implicitures in Neutral Contexts |
5.4.1 Method |
5.4.2 Results |
5.4.3 Discussion |
5.5 Experiment Ⅱ: The Processing of Implicitures in Enabling and CancellingContexts |
5.5.1 Method |
5.5.2 Results |
5.5.3 Discussion |
5.6 General Discussion |
5.6.1 The improvements on the traditional models |
5.6.2 The extension of the constraint-based model |
5.6.3 Summing the major results |
5.7 Conclusion |
Chapter 6 The Cognitive Role of Impliciture |
6.1 Introduction |
6.2 Linguistic Background |
6.2.1 Said-based approach |
6.2.2 Impliciture-based approach |
6.2.3 Context-based approach |
6.2.4 Primary meaning-based approach |
6.3 Psychological Background |
6.3.1 Evidence for the said-based approach |
6.3.2 Evidence for the impliciture-based approach |
6.3.3 Evidence for the context-based approach |
6.3.4 Evidence for the primary meaning-based approach |
6.3.5 Summary |
6.4 Experiment Ⅲ: The Role of Implicitures in Cooperative Conditions |
6.4.1 Method |
6.4.2 Results |
6.4.3 Discussion |
6.5 Experiment Ⅳ: The Role of Implicitures in Uncooperative Conditions |
6.5.1 Method |
6.5.2 Results |
6.5.3 Discussion |
6.6 General Discussion |
6.6.1 The awareness of impliciture |
6.6.2 The cognitive priority and role of impliciture |
6.6.3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impliciture |
6.7 Conclusion |
Chapter 7 Conclusions |
7.1 Summary of Major Findings |
7.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7.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
References |
Appendixes |
Appendix A.Appendix of test items in Experiment Ⅰ |
Appendix B.Appendix of test items in Experiment Ⅱ |
Appendix C.Appendix of test items in Experiments Ⅲ and Ⅳ |
Acknowledgements |
Publications |
学位论文评阋及答辩情况表 |
(2)《木偶奇遇记》英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Description of the Task |
1.2 Introduction to Pinocchio |
1.3 Requirements of the Task |
1.4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
1.5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Chapter Two Preparation and Process of the Translation |
2.1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
2.2 Translation Process |
Chapter Three An Introduction to Stylistics and Its Applicability |
3.1 Introduction to Stylistics |
3.1.1 Previous Studies on Stylistics |
3.1.2 Basic Notins of Stylistics |
3.2 Applicability of Stylistic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
4.1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4.2 Translation of Style in Pinocchio |
4.2.1 Phonetic Style |
4.2.2 Graphological Style |
4.2.3 Pragmatic Style in Dialogue |
4.2.4 Cognitive Style in Discourse |
4.3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e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Chinese Version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英语母语者与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代词回指消解的眼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esearch Questions |
1.3 Research Design |
1.4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5 Organiz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Types of Anaphora and Affecting Factors |
2.1.1 Types of Anaphora |
2.1.2 Affecting Factors of Anaphora Resolution |
2.2 Studies on 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
2.2.1 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in First Language |
2.2.2 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in Second Language |
2.3 Studies with Eye-movement Method in Reading |
2.3.1 Development of Eye-movement Research |
2.3.2 Eye-movement Studies in Reading |
2.4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Models of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Research Hypotheses |
3.1 Introduction |
3.2 Theoretical Models of 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
3.2.1 The Competition Model |
3.2.2 The Reanalysis Model |
3.2.3 The Disengagement Model |
3.2.4 The Good-enough Model |
3.3 Research Hypotheses |
3.3.1 Hypotheses on the Influence of Processing Depth on 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
3.3.2 Hypotheses on 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under Deep Processing |
3.3.3 Hypotheses on 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under Shallow Processing |
Chapter Four 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of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Experment1 &Experment2) |
4.1 Introduction |
4.2 Plausibility Pre-test |
4.2.1 Participants |
4.2.2 Materials |
4.2.3 Design |
4.2.4 Procedure |
4.2.5 Analyses and Results |
4.2.6 Discussion |
4.3 Experiment1: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under Deep Processing |
4.3.1 Hypotheses |
4.3.2 Participants |
4.3.3 Apparatus |
4.3.4 Materials |
4.3.5 Design |
4.3.6 Procedure |
4.3.7 Analyses and Results |
4.3.8 Discussion |
4.4 Experiment2: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under Shallow Processing |
4.4.1 Hypotheses |
4.4.2 Participants |
4.4.3 Apparatus |
4.4.4 Materials |
4.4.5 Design |
4.4.6 Procedure |
4.4.7 Analyses and Results |
4.4.8 Discussion |
Chapter Five 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of Chinese Speakers of English(Experiment3 &Experiment4) |
5.1 Introduction |
5.2 Experiment3: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under Deep Processing |
5.2.1 Hypotheses |
5.2.2 Participants |
5.2.3 Apparatus |
5.2.4 Materials |
5.2.5 Design |
5.2.6 Procedure |
5.2.7 Analyses and Results |
5.2.8 Discussion |
5.3 Experiment4: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under Shallow Processing |
5.3.1 Hypotheses |
5.3.2 Participants |
5.3.3 Apparatus |
5.3.4 Materials |
5.3.5 Design |
5.3.6 Procedure |
5.3.7 Analyses and Results |
5.3.8 Discussion |
Chapter Six General Discussion |
6.1 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of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
6.2 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of Chinese Speakers of English |
6.3 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under Deep Processing of Native and Chinese Speakers of English |
6.4 Pronominal anaphora resolution under Shallow Processing of Native and Chinese Speakers of English |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
7.1 Main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
7.1.1 Main Findings of Current Study |
7.1.2 Implications |
7.2 Limitation and Prospects |
References |
APPENDIX I |
APPENDIX II |
Acknowledgements |
(4)口译句法加工的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Abbreviations |
Chapter1 Introduction |
1.1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syntactic processing during interpreting |
1.2 Research questions |
1.3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
1.4 The dissertation structures |
Chapter2 Literature Review |
2.1 Two fundamental research orientations of interpreting studies |
2.2 Process-oriented interpreting studies |
2.2.1 Review and methodological implications |
2.2.1.1 Correlation between interpreting with WM storage component |
2.2.1.2 Correlation between interpreting with WM executive functions |
2.2.2 Methodological implications |
2.3 Product-oriented interpreting studies |
2.3.1 Review and methodological implications |
2.3.1.1 Working modes |
2.3.1.2 Settings |
2.3.1.3 From translation universals to interpreting universals or interpretese |
2.3.2 The method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corpus-based studies on interpreting product |
2.4 Summary:the urge for converging evidence of interpreting |
Chapter 3 Corpus- and Treebank-Based Studies on Structural Processing during Interpreting |
3.1 Tree-bank based studies on the syntactic complexity of SI and CI output |
3.1.1 Materials |
3.1.2 Methods |
3.1.3 Results of the syntactic complexity of CI and SI output |
3.1.3.1 The comparison of MDD(text) between CI and SI output |
3.1.3.2 The comparison of MDD(sentence) between SI and CI output |
3.1.3.3 The effect of the input MDD on output MDD |
3.1.4 Discussion |
3.1.4.1 The differences in MDD of CI and SI output and implications |
3.1.4.2 The syntactic reconstruction |
3.1.5 Summary of the treebank-based study on the syntactic complexity |
3.2 Corpus-based studies on the language sequential unit organization of SI and CI output |
3.2.1 Material and Methods |
3.2.2 Results |
3.2.2.1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F-motifs in CI and SI |
3.2.2.2 The length distribution of F-motifs in CI and SI |
3.2.2.3 The position-dependent properties F-motif of interpreting types |
3.2.3 Discussion |
3.2.3.1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F-motif across interpreting types |
3.2.3.2 The length of F-motif across interpreting types |
3.2.3.3 The position-dependent properties in F-motif across interpreting types |
3.2.4 Summary of sequential unit organizing features in CI and SI |
3.3 Summary |
Chapter 4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Syntactic Processing during CI and SI |
4.1 The background and research purpose of the experimental studies |
4.1.1 The factors affecting syntactic processes during interpreting |
4.1.2 Summary of experiments designs |
4.2 Experiment 1 |
4.2.1 Methods |
4.2.1.1 Participants |
4.2.1.2 Materials |
4.2.1.3 Norming |
4.2.1.4 Procedure |
4.2.1.5 Scoring |
4.2.1.6 Data Analysis |
4.2.2 Results |
4.2.3 Discussion |
4.3 Experiment 2 |
4.3.1 Methods |
4.3.1.1 Participants |
4.3.1.2 Materials |
4.3.1.3 Procedure |
4.3.1.4 Scoring |
4.3.1.5 Data analysis |
4.3.2 Results analysis |
4.3.2.1 Syntactic priming regarding modifiers placement |
4.3.2.2 Structural repetition regarding dative structures |
4.3.2.3 Interaction between modifiers placement and dative construction |
4.3.2.4 Results of the information retained |
4.3.3 Discussion |
4.4 Experiment 3 |
4.4.1 Methods |
4.4.1.1 Participants |
4.4.1.2 Materials |
4.4.1.3 Procedure, Scoring and Data analysis |
4.4.2 Results analysis |
4.4.2.1 Syntactic priming regarding modifiers placement |
4.4.2.2 Structural repetition regarding dative structures |
4.4.2.3 Interaction between modifiers placement and dative construction |
4.4.2.4 Results of the information retained |
4.4.3 Discussion |
4.5. General Discussion |
Chapter 5 Conclusion |
5.1 Research questions revisited |
5.1.1 The first research question |
5.1.2 The second research question |
5.1.3 The third research question |
5.1.4 The fourth research question |
5.2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mplications |
5.3 Limitation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ces |
Author Introduction and Research Achievements |
Author Introduction |
Research Achievements |
(5)文学翻译的互文性策略研究 ——三部译着的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An Overview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1.1 Introduction |
1.2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s |
1.2.1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s |
1.2.2 Introduction to the contents |
1.3 Purposes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1.4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
Chapter Two Preparations for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2.1 Introduction |
2.2 Translation tools selected |
2.3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strategies adopted |
2.4 Translation plans established |
2.5 Summary |
Chapter Three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es |
3.1 Introduction |
3.2 Comprehending the source texts |
3.3 Organizing the language of the target texts |
3.4 Proofreading the target texts |
3.5 Summary |
Chapter Four Intertextuality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ree Books |
4.1 Introduction |
4.2 Notes on intertextuality |
4.3 Manifest intertextuality |
4.3.1 Irony |
4.3.2 Negation |
4.3.3 Parody |
4.3.4 Presupposition |
4.4 Interdiscursivity |
4.4.1 Blended interdiscursivity |
4.4.2 Embedded interdiscursivity |
4.4.3 Switched interdiscursivity |
4.4.4 Chained interdiscursivity |
4.5 Summary |
Chapter Five The Intertextual Model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
5.1 Introduction |
5.2 Previous studies of intertextuality-involved literary translation |
5.2.1 Previous studie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
5.2.2 Intertextuality in literature |
5.2.3 Intertextualit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
5.3 The intertextual model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
5.4 The intertextual principle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
5.5 Summary |
Chapter Six The Intertextuality-Involve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dopt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ree Books |
6.1 Introduction |
6.2 Realignment |
6.3 Enhancement |
6.4 Imitation |
6.5 Supplementation |
6.6 Popularization |
6.7 Summary |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
7.1 Translation experiences |
7.2 Limitations |
7.3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es Source Texts and Target Texts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Acknowledgements |
附件 |
(6)《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1.1 原文简介 |
1.1.1 原文作者简介 |
1.1.2 原文内容简介 |
1.1.3 原文文本特点 |
1.2 实践目的与意义 |
1.3 翻译报告的主要结构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2.1 翻译文本的确立 |
2.2 运用工具的准备 |
2.3 翻译理论和策略的选择 |
2.4 任务计划的制定 |
第三章 翻译过程描述 |
3.1 原文的理解阶段 |
3.2 译文的组织阶段 |
3.3 译后的校对阶段 |
第四章 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模式 |
4.1 功能语境理论 |
4.1.1 功能语境理论的发展 |
4.1.2 功能语境理论视阈下的翻译研究 |
4.2 翻译研究中的语境重构 |
4.3 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模式 |
第五章 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过程 |
5.1 情景语境重构 |
5.1.1 要素增减 |
5.1.2 要素转换 |
5.1.3 要素替代 |
5.1.4 要素重组 |
5.2 文化语境重构 |
5.2.1 异化 |
5.2.2 归化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 |
附录2 译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机器翻译错误类型与译后编辑方法研究 ——以《失衡:经济生活中价值的重新诠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Part One Practice-based Research |
Chapter 1 Project Descrip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
1.2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
1.3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
1.4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Text |
1.5 Project Objectives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Introduction to Machine Translation |
2.2 Definition of Post-editing |
2.3 A General Review of Studies on Post-editing |
2.3.1 Domestic Studies on Post-editing |
2.3.2 Foreign Studies on Post-editing |
Chapter 3 Process Description |
3.1 Pre-translation Work |
3.1.1 File Processing |
3.1.2 Term Base |
3.1.3 Selection of MT Engine and CAT Tool |
3.2 PE Process |
3.3 Quality Control |
Chapter 4 Case Study of MT Errors |
4.1. Lexical Errors |
4.1.1 Under-translation |
4.1.2 Mistaken Form/Format |
4.1.3 Mis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y |
4.2 Syntactic Errors |
4.2.1 Improper Word Order |
4.2.2 Mistranslation of Phrases |
4.2.3 Mistranslation of Clauses |
4.2.4 Mistranslation of Passive Voice |
4.3 Discourse Errors |
4.3.1 Redundancy |
4.3.2 Inappropriate Collocation |
4.3.3 Confused Logic |
4.4 Summary |
Chapter 5 PE Methods |
5.1 Context Theory |
5.2 PE Methods at Lexical Level |
5.2.1 Replacement |
5.2.2 Supplementation |
5.2.3 Omission |
5.3 PE Methods at Syntactic Level |
5.3.1 Segmenting and Reorganizing Sentence Structure |
5.3.2 Adjusting Word Order |
5.4 PE Methods at Discourse Level |
5.4.1 Using Cohesive Means |
5.4.2 Rewriting |
Chapter 6 Conclusion |
6.1 Implications |
6.2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Part Two Translation Project |
Term Base |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视阈下中国大学生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
1.3 Thesis Structure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Definition of Motivation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L2 Learning Motivation |
2.2.1 Studies from Social-psychology Perspective |
2.2.2 Studies from Cognitive-situated Perspective |
2.2.3 Studies from Process-oriented Perspective |
2.2.4 Studies from L2MSS Perspective |
2.3 Comments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L2 Motivational Self System Theory |
3.1.1 Background of the L2 Motivational Self System Theory |
3.1.2 Main Contents of the L2 Motivational Self System Theory |
3.2 Self-discrepancy Theory |
3.3 The Revised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is Study |
Chapter Four Research Methodology |
4.1 Research Questions |
4.2 Research Participants |
4.3 Research Instruments |
4.4 Teaching Procedures |
4.4.1 Teaching Procedur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
4.4.2 Teaching Procedures in the Control Group |
4.5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Procedures |
Chapter Five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5.1 Features of L2 Learning Motiv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
5.1.1 General Situation of Self-motivation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
5.1.2 Features of Self-motivat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
5.2 Correlation between L2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s |
5.2.1 Results of Pearson Correlation between Self-motivations andAchievements |
5.2.2 Correlations between Self-Motivations and Achievements |
5.3 Self-based Strategies of Enhancing the Students’Learning Motivation |
5.3.1 Results of the Pre-test and Pre-questionnaire of EG and CG |
5.3.2 Comparison of Test Scores and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s before andafter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
5.3.3 Effective Self-based teaching Strategies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6.1 Major Findings |
6.2 Implication of the Study |
6.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Ⅰ Questionnaire |
AppendixⅡ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s of English Majors |
AppendixⅢ Test Papers |
AppendixⅣ Interview Questions |
AppendixⅤ Tests Scores of EG and CG |
作者简介 |
Acknowledgements |
(9)知识的重负 ——论A.S.拜厄特具有自省意识的现实主义风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Abbreviations |
Acknowledgements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Depicting Knowledge:Realistic Rendering ofSelf-Conscious Thought |
1. Novel of Ideas with Incarnated Thought |
2. Self-Conscious Art and Characterization |
3. Enlarged Canvas and the Burden of Ideas |
Chapter Two Dilemma of the Knowing Author:Realistic Form asSelf-Conscious Choice |
1. Fidelity to Formless Reality and Desire for Formalization |
2. Attention to Things and Attraction of Words |
3. Life without End and Conventional Novel Ending |
Chapter Three Influencing the Knowing Reader:the Effect ofSelf-Conscious Realism |
1. Reading in a Post-Theory Age |
2. Imagining the Contempory Reader |
3. Intellectual Appeal of Self-Conscious Realism |
4. Narrative Pleasure of Self-Conscious Realism |
Conclusion |
Works Cited |
(10)试析no Longer与no more的用法(论文提纲范文)
补充练习 : |
参考答案 : |
四、no more与no longer(论文参考文献)
- [1]会话隐型含义的理论与实验语用学研究[D]. 阿卜杜外力·热合曼(Abuduwaili Reheman). 山东大学, 2019(02)
- [2]《木偶奇遇记》英汉翻译报告[D]. 梁巧稚. 山东大学, 2019(03)
- [3]英语母语者与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代词回指消解的眼动研究[D]. 唐慧君. 西南大学, 2020(01)
- [4]口译句法加工的整合研究[D]. 吕倩兮. 浙江大学, 2020(08)
- [5]文学翻译的互文性策略研究 ——三部译着的翻译报告[D]. 罗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翻译报告[D]. 郝美丽.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7]机器翻译错误类型与译后编辑方法研究 ——以《失衡:经济生活中价值的重新诠释》为例[D]. 王玲玲. 浙江大学, 2020(08)
- [8]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视阈下中国大学生二语学习动机研究[D]. 尚莹. 吉林大学, 2020(08)
- [9]知识的重负 ——论A.S.拜厄特具有自省意识的现实主义风格[D]. 林芸. 南京大学, 2014(05)
- [10]试析no Longer与no more的用法[J]. 熊大斌. 初中生辅导, 2015(Z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