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震旦系锰矿沉积相特征及成因

贵州震旦系锰矿沉积相特征及成因

一、贵州震旦纪锰矿沉积相特征及其成因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刘巽锋,胡肇荣,曾励训,郑光夏,汪成元[1](1983)在《贵州震旦纪锰矿沉积相特征及其成因探讨》文中研究表明 贵州震旦纪沉积碳酸锰矿床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产于下震旦统南沱冰碛砾岩以下的黑色炭质粘土岩和粉砂质粘土岩岩性段之底部,层位稳定,分布广泛,具有一定的远景意义。对此类矿床的特点及成因,虽有文讨论过,但对其成矿期沉积相的系统研究尚未见有详细报导。笔者就震旦纪锰矿科研工作中所积累的一些实际资料,对沉积相特征和矿床成因作一分析和讨论。

周琦,杜远生,袁良军,张遂,余文超,谢小峰,杨炳南[2](2018)在《黔东及毗邻区南华纪“大塘坡式”锰矿研究历史、主要进展及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锰矿是国家战略紧缺矿产。自上世纪1958年在黔东松桃大塘坡地区发现"大塘坡式"锰矿以来,经过三代地质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终于在锰矿成矿理论、找矿方法和找矿成果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使黔东地区成为新的世界级锰矿资源富集区和中国锰矿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为纪念"大塘坡式"锰矿发现60周年,特撰文介绍该地区锰矿的主要研究历史、研究现状和近年来该类型锰矿主要研究进展与找矿突破性成果,同时展望未来,提出下步工作建议。谨以此文向为黔东及毗邻区南华纪"大塘坡式"锰矿找矿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老一辈地质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杨径舟[3](2017)在《重庆秀山大塘坡式锰矿成锰盆地沉积环境分析》文中提出重庆市秀山位于重庆市东南部,湘、渝、黔交界处,是大塘坡式锰矿的重要富集区。该地区锰矿沉积经历了气候转暖造成的sturtian冰期消融,具有明显的温暖气候标志,保存了大量的局限水体沉积环境记录,是研究南华系大塘坡组沉积环境的理想地区,又能为研究大塘坡式锰矿富集沉积提供环境演化的依据。研究区南华系主要由千子门组,大塘坡组,南沱组沉积地层组成。其中大塘坡组为陆缘局限浅海的台-棚沉积体系,体系内又以混积台地、混积局限陆棚、大陆斜坡为主。陆缘局限浅水相沉积结构与沉积构造主要包括: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脉状层理及平行层理,局部有小型交错层理,包卷层理等。结合SiO2/Al2O3,Al2O3/(Al2O3+Fe2O3),Fe2O3+TiO2等判别图解,推测物源为陆缘输入掺合了热液作用的影响,其中锰矿石的特征表现出岛弧和大陆边缘的双重特征,这可能与深部热水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属于局限浅水沉积。通过对比现代或近代成锰盆地的实际沉积速率,目标层位锰极为富集、局部沉积单层厚度较大,反映早期锰质岩的沉积速率可能比现代实例略高。古气候的研究表明研究区大塘坡组早期经历了多期次温湿—干冷气候转变,水动力条件在大塘坡期整体稳定的背景下具有初期相对动荡的特点;对古水体氧化还原条件的研究表明了锰矿的富集、成岩有较为严格的氧化还原条件,根据V/Cr,Ni/Co,U/Th比值判定为次富氧——氧化环境,Mo元素富集规律的研究也表明锰矿可能经历了从氧化到次氧化的渐变过程,持续性富养盐水的注入对锰富集成矿影响较大。基于古水深推算在不考虑热事件影响下,初步推断:近陆缘Model-T型盆地的古海水水温多数应在20-23℃之间,对于一些台盆海底水温在14℃左右;在大塘坡早期,因受季节性富氧冰水、河流、洪流、地面径流注入的影响,海水水温相对会更低一些。Model-P型盆地的古海水水温相对略低,中上水文层13-22℃左右;从成锰角度分析,底层海水因周期性持续受外海深水富氧盐水洋流影响,海底水温4-13℃。结合现代海洋研究实例,现代波罗的海底层水温相对稳定,一般在4-6°C左右。鉴于大塘坡期,特别是初期,由冰期-间冰期转换过程中,有反复,其海水水温可能更低。根据现代高纬度海洋调查,在海底形成类似龙卷风的“龙卷冰水”,海底局部水温迅速冷却至零下。这种情况,在低纬度地区的小冰期也是有可能的。结合现代海洋研究实例,对古水体盐度的研究表明海水分层明显,表层水盐度约为7.6-8.2‰,明显受陆缘淡水注入的影响;持续的高频富氧或含氧盐水流的周期性注入,致使盆地深水区底部水含盐度增加,但总体保存在咸淡水体条件下,海水盐度约为11.3-16.1‰;期间,在一些演化阶段,盐度较高,达到25.4-28.9‰。菱锰矿中有机碳含量为1.42%2.48%,平均2.02%,碳泥质岩中含量为0.61%4.19%,平均2.59%,表明了存在火山作用的证据,火山作用提供了较高的地热场所,存在微生物的大量繁殖。K/Na,Sr/Ba比值研究表明盐度的变化趋势与锰质的富集趋势十分吻合。

杨明坤,李向平[4](2019)在《贵州震旦纪锰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文中认为震旦纪是贵州锰矿的成矿时代之一,研究程度低。以处于黔东锰矿成矿区带南部赋存于震旦系下统陡山沱组中的袁家山锰矿为研究对象,对贵州震旦纪锰矿地质特征进行论述,探讨了矿床成因,研究成果可为找矿者在靶区优化、找矿方面提供一定的线索和思路,以期促进贵州锰矿找矿工作的发展。

郑杰[5](2019)在《黔东北地区大塘坡式锰矿床沉积相分析》文中指出黔东北地区是我国南华纪“大塘坡式”锰矿重要富集区,而岩相古地理是沉积型锰矿最重要的控矿因素。本论文从地质学研究的角度出发,依据野外露头、钻孔岩芯、镜下薄片、地球化学样品以及碎屑锆石等数据资料,收集和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运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科学方法,对黔东北地区南华系地层进行区域地层对比工作,分析大塘坡组一段沉积相特征、分布规律和锰矿集中相带,核心是确定大塘坡组一段沉积相模式,为黔东北地区“大塘坡式”锰矿储层分布预测以及勘探开发提供地质依据。(1)进行黔东北南华系地层的划分与对比,通过黔东北地区岩石组合特征、沉积构造、区域地层等方面的资料,将南华系划分为四个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两界河组、铁丝坳组、大塘坡组及南沱组,其中大塘坡组分为分为上下两段。并通过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将南华系地层分为两个冰期及两个间冰期,其中两界河组为间冰期沉积,对应富禄组中上部;铁丝坳组为冰期记录,对应古城冰期;大塘坡组为间冰期海侵记录,对应富禄组顶部的黑色页岩;南沱组为冰期沉积,对应Marinoan冰期。(2)建立黔东北地区南华纪大塘坡早期沉积充填序列的同时,将本区沉积盆地划分为4个II级盆地、12个III级盆地以及11个聚锰盆地。在不同盆地内的大塘坡一段中识别出14种岩相类型,提出大塘坡早期由9类主要的古地理单元,恢复本区南华纪大塘坡早期岩相古地理。提出在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的背景下,黔东北南华纪大塘坡早期沉积环境应属大陆边缘障壁海岸体系,典型的“大塘坡式”锰矿与障壁后侧迅速沉降的深水局限盆地密切相关。(3)通过对黔东北锰矿区大塘坡组一段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其锰质可能来自洋壳深部,陆源物质供给极少,菱锰矿在形成过程中受到热水作用的强烈影响,形成于缺氧的大陆边缘环境;形成的古气候环境总体表现为小冰期后的寒冷干燥—相对稳定—逐渐升温的趋势。综合黔东北南华纪大塘坡期地质、地球化学等情况,“大塘坡式”锰矿的成锰环境为冰期后处于伸展背景下的陆缘障壁海岸环境。

马志鑫,罗亮,刘喜停,刘伟,孙志明[6](2016)在《重庆秀山小茶园锰矿南华系大塘坡组古环境》文中指出认识渝湘黔地区南华系的沉积构造背景可以为该地区锰矿勘探提供新的依据,基于此,文中对重庆秀山小茶园锰矿ZK0606钻孔的南华系千子门组和大塘坡组开展了系统的沉积环境和地球化学分析。沉积相分析结果表明,该套地层共可划分出冰水浅海、局限边缘盆地和浅水陆棚3种沉积环境。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大塘坡组稀土元素总量较高、富轻稀土元素、具Eu负异常,结合Al2O3/(Al2O3+Fe2O3)、Al/(Al+Fe+Mn)值等,推测其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背景。根据微量元素含量及其比值(U、V、Mo、V/Cr)等推测,大塘坡组一段沉积于缺氧—贫氧沉积环境,而大塘坡组二段逐渐过渡到氧化沉积环境;根据Al/Ca值、化学蚀变指数(CIA)等指标分析,该套地层自下而上化学风化强度逐渐增大、陆源碎屑供给增多,这可能与Sturtian冰期结束、气候变暖和海平面迅速升高有关。综合上述分析结果认为,重庆秀山小茶园锰矿主要产出于大塘坡组一段下部相对深水厌氧的局限边缘盆地环境中。

和景阳,肖加飞[7](2016)在《贵州东部南华纪大塘坡早期古地理环境控锰作用探讨》文中研究指明贵州东部及邻区的南华纪沉积锰矿是我国重要的锰矿资源之一,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但其成矿作用至今仍存在争议。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古地理、古环境两方向分别介绍了贵州东部及邻区大塘坡早期古地理环境及其控矿作用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古地理环境在锰矿成矿过程中的控矿作用,认为古地理环境控制着锰矿的成矿物质来源、迁移富集、沉淀成矿成岩等过程。分析认为现阶段南华纪大塘坡早期古地理、古环境及其控矿作用研究的系统性、综合性仍显不足。在系统研究古地理、古环境的基础上,将古地理环境各因素置于统一的成矿环境体系中,综合考虑南华纪大塘坡早期古地理、古海洋环境、古生物、海平面变化、海底同生断裂及火山活动等因素的耦合作用,来探讨锰矿的古地理环境综合控矿作用,不失为一种可行的研究思路。

周琦,杜远生,袁良军,张遂,杨炳南,潘文,余文超,王萍,徐源,齐靓,刘雨,覃永军,谢小峰[8](2017)在《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找矿模型——以黔湘渝毗邻区南华纪“大塘坡式”锰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产于Rodinia超大陆裂解背景下、武陵次级裂谷盆地中的黔湘渝地区南华纪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锰矿床类型。通过分析总结该类型矿床地质背景、南华纪早期构造古地理与矿床地质特征,基于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的成矿模式,总结建立了该类型锰矿床找矿模型:即以南华纪早期同沉积断层、Ⅳ级断陷盆地、两界河组及其中古天然气成因的白云岩透镜体存在与否、锰矿成矿地质体与大塘坡组厚度和裂谷盆地古天然气锰矿成矿系统中渗漏喷溢中心相、过渡相、边缘相等为主要地质标志建立地质找矿模型;以Ⅳ级、Ⅲ级断陷盆地中不同的Mn/Cr微量元素比值指标和δ34S值在中心相、过渡相、边缘相判别指标建立地球化学找矿模型;以锰矿成矿地质体的低电阻率、高极化率与其上覆及下伏地层高电阻率、低极化率的物性差异特征,建立AMT地球物理间接找矿模型。项目团队运用建立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在黔东地区锰矿整装勘查实践检验中,已先后新发现了亚洲最大的松桃道坨和松桃普觉(西溪堡)两个隐伏超大型锰矿床,最近又新发现松桃桃子坪、高地两个超大型锰矿床,使黔东地区成为新的世界级锰矿资源富集区。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已成为继传统的海相沉积型、沉积变质型锰矿床之后,全球最重要的三大锰矿床类型之一。

罗亮,孙志明,马志鑫,刘伟,王丹,侯兵德[9](2015)在《黔东渝东南地区南华纪沉积序列与沉积环境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南华系钻孔编录与野外剖面观察实测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报道的同位素年龄对渝东南与黔东地区南华系进行了梳理,并对其沉积环境进行了讨论。其中铁丝坳组沉积环境为地堑盆地冰内水道,由数个退积型副层序构成低位体系域沉积。大塘坡组整体为间冰期沉积,一段为二级层序的海侵体系域沉积,见滑塌变形沉积构造,由一系列向上变深的退积型副层序组成;二、三段对应高位体系域,碳质、泥质逐渐减少,砂质含量逐渐增多,发育同沉积变形构造,由一系列向上变浅的进积型副层序组构成。南沱组为冰水沉积,发育滑塌褶皱、滑塌断层,局部见滑塌角砾。大量滑塌构造的发现为研究区南华纪发育一系列北东向的地堑盆地提供了较好的佐证。沉积环境的横向对比表明,研究区存在一个北西向南东倾斜的海底缓坡,为锰矿的沉积提供了良好的储集场所。

桑永恒[10](2019)在《黔东北松桃地区西溪堡锰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黔东北断裂坳陷带是贵州重要的锰矿成矿带,并发育新元古代大塘坡期的一套完整―黑色岩系‖,锰矿主要赋存于该黑色岩系中。本文以松桃西溪堡锰矿床为例,通过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及流体包裹体等方面,探讨这类锰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成因,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元素Mn/Fe、MnO/Al2O3、Co/Zn、Ba/Sr、Y/Ho、La/Ce比值及δCe值变化均显示热水沉积物的特征,且在Co/Zn-(Cu+Ni+Co)图解、La-Ce关系图解及La/Yb-REE图解中,矿石样品投影点均落在热水沉积区内,反映了热水对锰的富集和成矿有强烈的影响。(2)元素Al2O3/(Al2O3+Fe2O3)、Al/(Al+Fe+Mn)比值及δEu值变化,(Na2O+K2O)-SiO2及La/Ce-Al2O3/(Al2O3+Fe2O3)图解中,均指示含锰岩系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背景。(3)元素V、U和Mo值的富集,且V/Cr、Ce/La、V/(V+Ni)、V/(V+Cr)、(U+V)/(U+V+Mo)比值和图解,揭示了含锰岩系形成于缺氧环境。(4)流体包裹体的矿石中的流体包裹体的温度(平均在177°C)及盐度(平均在6.6%NaCleqv)及CH4、CO2及N2成分特征,显示出锰矿成矿过程中受到强烈的热水作用影响,同时亦有深部气体的参与。因此,锰矿的物质来源是通过热水的活动去承载的,并储存在古被动大陆边缘。

二、贵州震旦纪锰矿沉积相特征及其成因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州震旦纪锰矿沉积相特征及其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震旦纪锰矿沉积相特征及其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含锰层位及岩性特征
二、大塘坡期沉积古地理环境
三、菱锰矿的形成条件及成因
    1.菱锰矿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条件
    2.菱锰矿沉积机理的探讨

(3)重庆秀山大塘坡式锰矿成锰盆地沉积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意义
        1.2.2 选题依据
    1.3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研究现状
        1.3.2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主要内容
    1.5 主要工作量及取得的成果
        1.5.1 完成的工作量
        1.5.2 取得的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区地质特征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矿产
    2.4 赋矿层位地质特征
        2.4.1 地层剖面及横向对比
第3章 古水体环境分析
    3.1 水动力条件分析
        3.1.1 海水可能的主要运动形式
        3.1.2 与大塘坡期成锰环境密切相关的水动力条件
        3.1.3 来自粒度分析的证据
    3.2 氧化还原条件分析
        3.2.1 主量和微量元素指标
        3.2.2 DOP指数(黄铁矿化程度指数)及铁硫同位素指标
        3.2.3 REE指标、Ce异常及其指标(Ce/Ce*)
        3.2.4 生物指标
    3.3 古水深分析
        3.3.1 基于古生物类型及古生态的分析
    3.4 古盐度
        3.4.1 基于微量元素的古盐度分析
        3.4.2 基于古盐度生物标志的古盐度分析
    3.5 古温度
        3.5.1 古温度公式测算
        3.5.2 基于近现代缺氧盆地深水区域菱锰矿形成的实例分析
        3.5.3 讨论
第4章 成锰盆地性质及其古地形地貌分析
    4.1 沉积相分析及沉积体系划分
    4.2 沉积盆地性质及其古地形地貌
第5章 古气候及物源分析
    5.1 基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古气候判别
    5.2 基于CIA/CIW的古气候判断
    5.3 大地构造属性
    5.4 母岩识别
    5.5 陆缘物质的供给速率及影响
        5.5.1 沉积速率计算
        5.5.2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贵州震旦纪锰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区域地质背景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区地质
    2.2 含锰岩系 (矿体) 特征
    2.3 矿石特征
3 矿床成因探讨
4 结论

(5)黔东北地区大塘坡式锰矿床沉积相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沉积型锰矿床成因研究
        1.2.2 黔东北地区沉积型锰矿床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2.1 华南裂谷盆地的演化
    2.2 区域地层概况
    2.3 区域构造特征
第3章 黔东北地区南华系地层划分与对比
    3.1 典型剖面列述
    3.2 岩石组合特征
    3.3 地层划分与对比
第4章 大塘坡期锰矿沉积相分析
    4.1 南华系大塘坡组一段岩石类型及特征
        4.1.1 泥(页)岩类
        4.1.2 粉砂岩类
        4.1.3 粗碎屑岩类
        4.1.4 碳酸盐岩类
        4.1.5 火山凝灰岩类
    4.2 大塘坡组早期盆地沉积充填及沉积相类型
        4.2.1 大塘坡早期地垒区沉积充填及沉积相
        4.2.2 大塘坡早期地堑区沉积充填及沉积相
第5章 大塘坡组地球化学特征
    5.1 主量元素特征
    5.2 微量、稀土元素特征
    5.3 无机碳、氧同位素特征
第6章 大塘坡式锰矿分布规律
    6.1 典型矿床特征
    6.2 锰质来源
    6.3 构造、岩相古地理条件
    6.4 锰矿成矿模式
    6.5 沉积相对锰矿分布的控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重庆秀山小茶园锰矿南华系大塘坡组古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1.1 大地构造背景
    1.2 地层及岩性特征
2 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构造属性
    3.2 沉积相特征
    3.3 古气候条件
    3.4 氧化还原条件
4 结论

(7)贵州东部南华纪大塘坡早期古地理环境控锰作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大塘坡组第一段地质特征
3 古地理环境控矿作用研究现状
    3.1 古地理
    3.2 古环境
4 控矿作用认识
5 存在问题与建议
6 结论

(8)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找矿模型——以黔湘渝毗邻区南华纪“大塘坡式”锰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区南华纪地质背景
    1.1南华纪地层特征
    1.2南华纪早期构造古地理特征
2矿床地质特征
    2.1矿体形态、产状、规模
    2.2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
    2.3结构与构造
3裂谷盆地古天然气渗漏锰矿成矿系统与成矿模式
4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找矿模型
    4.1地质找矿模型
        4.1.1同沉积断层标志
        4.1.2Ⅳ级断陷盆地标志
        4.1.3两界河组标志
        4.1.4古天然气成因的白云岩透镜体标志
        4.1.5锰矿成矿地质体与上覆层厚度标志
        4.1.6渗漏喷溢相标志
    4.2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4.2.1 Mn/Cr比值定量预测模型
        4.2.2硫同位素标志
    4.3 AMT地球物理间接找矿模型
5实践检验
    5.1发现亚洲最大的松桃普觉 (西溪堡) 超大型锰矿床
    5.2发现松桃道坨、高地、桃子坪三个超大型锰矿床
6结论

(9)黔东渝东南地区南华纪沉积序列与沉积环境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大地构造
2 地层序列
3 南华系沉积环境
4 结 语

(10)黔东北松桃地区西溪堡锰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历史及存在的问题
        1.2.1 研究历史
        1.2.2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3.1 开展典型矿床及含锰岩系的研究
        1.3.2 开展新元古代古气候对锰矿沉积成矿研究
        1.3.3 开展锰矿沉积成矿系统和成矿作用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华南裂谷盆地的演化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岩浆岩
    2.4 区域构造特征
    2.5 区域矿产
第3章 西溪堡锰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层
    3.2 矿区构造
    3.3 矿体构造
    3.4 矿石结构与构造特征
    3.5 矿物组分特征
    3.6 含锰岩系特征
第4章 西溪堡锰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4.1 主量元素
    4.2 微量元素
    4.3 稀土元素
    4.4 流体包裹体
        4.4.1 样品的采集与测试分析
        4.4.2 流体包裹体类型及特征
        4.4.3 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
        4.4.4 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
第5章 西溪堡锰矿床成因探讨
    5.1 锰质来源
    5.2 古地理环境
    5.3 矿床成矿模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贵州震旦纪锰矿沉积相特征及其成因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震旦纪锰矿沉积相特征及其成因探讨[J]. 刘巽锋,胡肇荣,曾励训,郑光夏,汪成元. 沉积学报, 1983(04)
  • [2]黔东及毗邻区南华纪“大塘坡式”锰矿研究历史、主要进展及展望[J]. 周琦,杜远生,袁良军,张遂,余文超,谢小峰,杨炳南. 贵州地质, 2018(04)
  • [3]重庆秀山大塘坡式锰矿成锰盆地沉积环境分析[D]. 杨径舟.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5)
  • [4]贵州震旦纪锰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J]. 杨明坤,李向平. 中国锰业, 2019(04)
  • [5]黔东北地区大塘坡式锰矿床沉积相分析[D]. 郑杰.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6]重庆秀山小茶园锰矿南华系大塘坡组古环境[J]. 马志鑫,罗亮,刘喜停,刘伟,孙志明. 古地理学报, 2016(03)
  • [7]贵州东部南华纪大塘坡早期古地理环境控锰作用探讨[J]. 和景阳,肖加飞.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6(01)
  • [8]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找矿模型——以黔湘渝毗邻区南华纪“大塘坡式”锰矿为例[J]. 周琦,杜远生,袁良军,张遂,杨炳南,潘文,余文超,王萍,徐源,齐靓,刘雨,覃永军,谢小峰. 地质学报, 2017(10)
  • [9]黔东渝东南地区南华纪沉积序列与沉积环境演变[J]. 罗亮,孙志明,马志鑫,刘伟,王丹,侯兵德. 地质科技情报, 2015(02)
  • [10]黔东北松桃地区西溪堡锰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D]. 桑永恒.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贵州震旦系锰矿沉积相特征及成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