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鸽Ⅰ型副粘病毒病的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贺奋义[1](2013)在《鸽新城疫的研究概况》文中指出鸽新城疫病又称鸽I型副粘病毒病或鸽瘟,是一种由禽I型副粘病毒引起的、流行于鸽群的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其病原及症状均与鸡新城疫十分相似,本文从鸽新城疫的病原学特性、流行病学、临床病理症状、诊断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贺奋义[2](2012)在《鸽新城疫疫苗的研制及其F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鸽I型副粘病毒(Pigeon Paramyxovirus1,PPMV-Ⅰ)病又称鸽瘟或鸽新城疫,是一种由禽I型副粘病毒(Avian Paramyxovirus1, PMV-Ⅰ)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性传染病。PPMV-Ⅰ引起鸽群突然发病,迅速蔓延,临床症状上与鸡新城疫嗜神经速发株引起的十分类似,主要临床特点是肠炎、下痢和神经症状,尤以嗜神经速发型为多见,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鸽新城疫病其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发病后死亡率较高,死亡率可达50-80%以上,严重的可高达95%以上,处于孵化期的种胚感染后可全部死亡。给养鸽业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巨大,是养鸽业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鸽新城疫病毒编码两种囊膜糖蛋白,融合蛋白(F)和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F蛋白位于囊膜外表面,形成纤突,对鸽新城疫的毒力及感染性起决定性作用,是鸽新城疫的主要免疫原性蛋白;F基因还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是新城疫基因分型的主要依据,也是决定鸽新城疫致病力强弱的关键因素;F基因的遗传变异与鸽新城疫的变异和流行密切相关,是鸽新城疫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首选基因,因此,F基因是研究鸽新城疫核酸疫苗的首选目的基因。本文通过鸽新城疫种毒PL株在非免疫健康鸡胚上增殖动态的试验研究和病毒的灭活时间、灭活温度以及甲醛浓度的试验研究,确定了鸽新城制苗用病毒最佳制备方法和最佳灭活条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鸽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和蜂胶佐剂灭活疫苗,经物理性状检验、安全性检验、急性毒性试验、免疫持续期试验、最佳免疫剂量测定,效力试验以及田间应用试验表明,鸽新城疫蜂胶佐剂灭活疫苗不仅均匀度好,粘度低,通针性良好,注射后易被机体吸收,在接种部位不会形成硬结,而且免疫效果好,对鸽群免疫后能起到坚强的保护作用。此外,本文还用RT-PCR方法,从鸽新城疫病毒PL株基因组中克隆、鉴定了融合蛋白基因(F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高效表达,以纯化的F表达产物为抗原,建立了鸽新城疫病毒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同时,把鸽新城疫F基因插入酵母表达载体pPic9k和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5-His中,构建了鸽新城疫F基因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和F基因真核表达体系,为鸽新城疫F基因生物活性的进一步研究及新型核酸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鸽新城疫种毒增殖规律和灭活方法的研究:采用鸽新城疫PL株为种毒,在鸡胚上连续盲传5代,使其扩大增殖,收获尿囊液做为基础种子毒。通过种子毒在非免疫健康鸡胚上增殖动态的试验研究表明,病毒在羊水、尿囊膜(包含羊膜)、尿囊液中含量较高、增殖动态趋于一致,而在胚体及卵黄中含量较低,接种病毒后72h为最佳收毒时间。经病毒的最佳灭活时间、灭活温度以及甲醛浓度的试验研究,确定了0.05%甲醛在20℃条件下经过48h;70℃的温度条件下经过20min灭活病毒为最佳灭活方法,不仅能有效的完全灭活病毒,而且能使病毒的血凝活性保持在94%以上。2、鸽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和蜂胶灭活疫苗的制备:用70℃,20min的灭活方法分别制备尿囊液蜂胶佐剂灭活苗和四元材料(鸡胚尿囊液、羊水、尿囊膜、羊膜)混合蜂胶佐剂灭活苗,用0.05%甲醛在20℃条件下经48h的灭活方法分别制备鸽新城疫尿囊液蜂胶佐剂灭活苗、尿囊液油乳剂灭活苗和四元材料(尿囊液、尿囊膜、羊膜、羊水)混合油乳剂灭活苗。制备的六种疫苗经物理性状检验、安全性检验、急性毒性试验、免疫持续期试验综合分析表明,均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安全性。3.鸽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和蜂胶佐剂灭活苗的性能比较试验:用制备的六种鸽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和蜂胶佐剂灭活苗分别免疫注射乳鸽,结果表明四种蜂胶佐剂灭活苗免疫抗体消长水平和免疫期基本一致,二种油乳剂苗免疫抗体消长水平和免疫期基本一致,从而证明四元材料的疫苗与尿囊液毒疫苗的性能基本一致;但四元材料蜂胶佐剂灭活苗和油乳剂灭活苗在抗体产生时间及其达到峰值的时间和数值上有差异,蜂胶苗明显优于油苗。蜂胶佐剂灭活苗在免疫后5d抗体开始上升(平均为2.8log2~2.9log2),14d抗体可达到高峰(平均为11.2log2~11.4log2),而油乳剂灭活苗在免疫后9d抗体效价开始上升(平均为3.0log2~3.1log2),21d才达到峰值(平均为9.0log2~9.2log2)。蜂胶佐剂灭活苗180d仍可维持较高水平(平均为6.6log2~6.7log2);在免疫后30d、90d、180d用200ELD50强毒株攻击,其保护指数均为100%;对1日龄乳鸽接种1个使用剂量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观察,15d生长曲线表明,不影响鸽的生长,甚至有提高的趋势;室温保存3个月,4℃-8℃保存6个月,疫苗的物理性状和免疫保护性没有明显变化。4、鸽新城疫F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通过设计一对引物,利用RT-PCR扩增以及亚克隆方法,从鸽新城疫病毒PL株中扩增出F基因,将扩增产物克隆进pMD18-T载体,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经菌落PCR鉴定筛选出阳性菌落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F基因为1662bp,编码553个氨基酸,与国内外报道的其他NDV毒株的F基因氨基酸数量相同;通过BLAST法与GenBank中国内外17个鸽源和鸡源部分新城疫毒株进行相似性比较及对照系统进化树的结果分析,表明我们的分离株(PL株)与17个毒株之间的相似性介于76.3-98.6%;对分离的鸽新城疫F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国内外8株新城疫氨基酸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氨基酸同源性为93.6%-96.7%;F0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为112R-R-R-K-R-F117,符合强毒株的序列。5、鸽新城疫F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用PCR方法获得了缺失F蛋白信号肽、胞质区和跨膜区的F基因片段,将其亚克隆到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中,与GST蛋白融合表达,经IPTG诱导和SDS-APGE分析,表明目的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中得到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分子量约为60Kda;以表达的融合蛋白为抗原初步建立了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用方阵法确定其最佳反应条件:抗原1∶128稀释即抗原包被量为0.6μg/孔,血清1∶400稀释,与一抗的最佳作用时间为60min,与酶标二抗的最佳作用时间为60min,底物显色的最佳作用时间为15min。6、鸽新城疫F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表达:根据鸽新城疫F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将其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PIC9K,用SalI内切酶线性化后电击转化GS115毕赤酵母感受态细胞,用影印法在含G418的YPD平板上筛选高拷贝重组菌,用甲醇诱导表达并进行SDS-APGE分析。7、鸽新城疫F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其生物活性研究:将鸽新城疫PL株F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5-Hi中,构建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PPMV-1-F;将构建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免疫接种非免疫新城疫的乳鸽,并在免疫后第28d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在免疫后第7d产生抗体,14d抗体水平达到最高,之后抗体水平开始下降;攻毒保护试验结果显示,对鸽新城疫强毒攻击保护率为33.33%(5/15),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李海琼[3](2014)在《鸽Ⅰ型副粘病毒的分离鉴定、遗传变异分析与免疫原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鸽 Ⅰ 型副粘病毒(Pigeon Paramyxovirus Type Ⅰ,PPMV-1)病,又称鸽新城疫(ND),主要是由PPMV-1,即新城疫病毒(NDV)的变异株引发的鸽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疾病,一直是危害养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养鸽业的快速发展,该病在我国多个省份暴发与流行,对我国部分地区养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开展PPMV-1流行毒株的分离鉴定、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及其主要生物学特性研究,对于了解鸽新城疫病原的流行情况、病毒的遗传变异和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了解PPMV-1在广西鸽群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首先对2011年至2013年从广西各地区鸽场疑似发生鸽新城疫的临床病例采集的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和血凝试验(HA)、血凝抑制试验(HI)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鉴定,并测定分离毒株的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和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以及选取部分代表性毒株进行对非免疫鸡和鸽的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分离到10株PPMV-1,分别命名为 GXP110094、GXP120001、GXP120012、GXP120019、GXP120022、GXP120505、GXP120029、GXP120031、GXP120034和GXP130004。分离毒株的 MDT 为 69 h~102h,ICPI 值为 0~0.25,ELD50为10-8.68/0.1ml~10-7.63/0.1ml。选取的 GXP120012、GXP120019、GXP120022和GXP120505 4个分离毒株对35日龄的非免疫鸽有较强的致病力,感染鸽发病率均为100%,死亡率为60~100%,但均不能引起30日龄的非免疫鸡发病。为了进一步了解广西近年流行的PPMV-1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本研究设计了扩增PPMV-1的F和HN基因的特异性引物,用RT-PCR方法对2011-2013年分离鉴定的GXP110094、GXP120001和GXP120012等上述的10个PPMV-1分离株及2000年分离鉴定的PPMV-1 GXP22株的F和HN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和分析,并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11株PPMV-1毒株F蛋白基因开放阅读框的长度均为1662个核苷酸,编码553个氨基酸,F蛋白多肽裂解位点氨基酸组成均为12RRQKRF117,符合强毒株特征;HN蛋白基因开放阅读框的长度均为1716个核苷酸,编码571个氨基酸。分离株间F和HN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很高,均超过99%。各分离毒株与标准强毒株F48E8的F和HN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仅为85.6%—85.9%和85.2%—85.3%。与弱毒疫苗株LaSota的F和HN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83.8%—84.1%和83.2%—83.4%。表明分离株与上述两毒株亲缘关系均较远。近年广西分离株与国内同一时期分离的参考毒株中的Pigeon/China/SDLC/2011的亲缘关系最近,F和HN基因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9.3%—99.6%和 99.2%—99.4%。但与黑龙江的 PPMV-1 Pi-Ch-LHLJ-110822、广东的Pi-Ch-LGD110947亲缘关系相对远一些,与这两毒株间的F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5.2%—95.5%和95.4%—95.7%;而HN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3.0%—93.2%和93.5%—93.8%。F基因分型显示,GXP22分离株和10个新分离的PPMV-1毒株与国内同时期流行的PPMV-1参考毒株及国外参考毒株IT-227-82同属于Class Ⅱ基因Ⅵ型。为了探索新分离的PPMV-1的免疫原性,研制有效防控鸽新城疫的疫苗,本研究选取PPMV-1代表性毒株GXP120019和NDV弱毒疫苗株LaSota进行鸽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的研制。分别用这两种油乳剂灭活疫苗接种不同组的非免疫鸽子,5周后分别用PPMV-1 GXP120019株和鸡NDV强毒GXC1株(基因Ⅶd亚型)进行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鸽新城疫GXP120019灭活油乳疫苗对GXP120019株和鸡新城疫强毒GXC1株的攻毒保护率均为100%,而鸡新城疫LaSota灭活油乳剂疫苗对GXP120019株和鸡新城疫强毒GXC1株的攻毒保护率分别为100%和90%。上述结果证明,鸽新城疫GXP120019灭活疫苗对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效果,免疫鸽能预防在鸽群主要流行的基因Ⅵ型PPMV-1和在鸡群流行的优势基因型Ⅶd亚型NDV强毒株的攻击。
贾华敏[4](2006)在《鸽Ⅰ型副粘病毒JSG-4分离株生物学特性与免疫原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鸽1型副粘病毒病(Pigeon Paramyxovirus-1,PPMV-1),又称鸽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发的鸽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流行期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以下痢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是当前养鸽业发展的主要难题。不仅给养禽业带来了重大损失,而且给我国的禽产品出口设置了商业壁垒。国际兽疫局(OIE)将其列入A类病。近二十年来,由于疫苗的广泛使用,新城疫已由过去大面积的爆发变成了现在的零星散发,相应的症状也由过去的典型变成非典型。由于PPMV-1对鸽有很强的致病性,且PPMV-1变异极快,用NDV疫苗不能产生完全有效的保护,在一些免疫或非免疫场新城疫仍时有发生。根据PPMV-1对鸽和鸡致病性的不同,我们将其大致分为3种类型:第1种为对鸽致病而对鸡不致病的鸽中强毒株或较弱毒株,此类是引起亚、欧鸽群广泛流行的病原体;第2种为对鸽和鸡都致病的强毒株;第3种为对幼鸽和雏鸡均不致病的弱毒株和无毒株。目前我国存在的鸽源基因型包括Ⅱ、Ⅵ、Ⅶ三型。本研究通过对JSG-4分离株的系列生物学特性测定,序列分析以及免疫原性实验,以期为鸽1型副粘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预防PPMV-1的发生作出贡献。 我们从南京某养鸽场疑似患鸽瘟的病鸽脑内分离到一株病毒,命名为JSG-4株。通过对其进行负染透射电镜形态学观察,SPF鸡胚接种试验,分离株HA及NDV血清HI试验,动物回归试验,MDT、ICPI和IVPI、EID50
陈丽君[5](2007)在《鸽Ⅰ型副黏病毒(HT-40)的纯化与防治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鸽Ⅰ型副粘病毒病,又称鸽瘟(也有人称之为鸽新城疫),是鸽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来势凶猛,流行期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以下痢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给养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我国各地相继使用鸡新城疫疫苗来控制本病的流行,但成效不够显着,仍可造成30%的饲养鸽发病死亡。而且,目前国内外也尚无有效的药物预防和治疗方案。本研究对试验室保存的一株鸽Ⅰ型副粘病毒分离毒(HT-40株)经鸡胚接种多代培养后使其成为鸡胚适应株,采用蚀斑纯化技术在鸡成纤维细胞上纯化出大(HT40-1),中(HT40-2),小(HT40-3)三种大小不同的蚀斑,其中大斑直径2~2.2mm,中斑1.5~1.8mm,小斑0.8~1.2 mm,通过对以上三个纯化株理化特性检测,MDT,ICPI,IVPI及免疫原性等一系列生物学特性实验,证明,小蚀斑纯化株属于中偏弱毒性。经免疫原性试验,安全试验、效力试验、证明HT40-3弱毒株安全性高、免疫原性好、效力强、对雏鸡无不良反应,试验鸽接种后,能够有效抵抗强毒攻击,可作为候选疫苗株,为研制预防鸽Ⅰ型副黏病毒病专用疫苗提供籽种。本研究利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鸽Ⅰ型副粘病毒(HT-40株)对黄芪多糖、干扰素、聚积胞、利巴韦林、软骨素、胶原蛋白六种药物的体外敏感性;用中性红染料吸收法测定鸡胚成纤维细胞(CEF)活性的方法对病毒侵入细胞及在细胞中复制时六种药物的敏感性进行评定;用病毒滴定法(Reed-Muench法)对药物与病毒的直接作用进行评定。筛选出黄芪多糖、聚肌胞、干扰素具有较强的抑制鸽Ⅰ型副黏病毒的侵入作用;黄芪多糖、聚肌胞具有较强的抗病毒在CEF中的复制作用;而且,在一定范围内药物效果与其浓度呈正相关,表明药物必须有合适的剂量才能发挥最佳疗效。本研究通过鸽体内试验,筛选出聚肌胞、利巴韦林、黄芪多糖均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预防保护率分别为100%,35%,15%,治愈率分别为25%,15%,40%,表明预防效果优于治疗效果,聚肌胞预防效果最好,黄芪多糖治疗效果最好。编制出药物预防鸽Ⅰ型副黏病毒病的程序应用于临床。
何颖[6](2020)在《鸽Ⅰ型副粘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及病原学特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鸽Ⅰ型副粘病毒(Pigeon paramyxoviruses-1,PPMV-1)是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中的基因VI型NDV,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引起鸟类和家禽感染,并主要引起鸽科鸟类感染发病。目前,针对对此类病原的监测报告和有关疫病的研究尚不充分,导致PPMV-1遗传进化信息和控制措施的缺乏,本文将从PPMV-1的致病机理、诊断方法、遗传多样性和病原学特性等方面进行研究。为了解PPMV-1在野鸽组织中的分布情况,阐明PPMV-1对野鸽的致病机理,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IHC方法,针对2010~2016年间美国自然感染死亡的14只欧亚领鸽和3只岩鸽的48份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FPE)样本,进行PPMV-1病原检测和病理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PPMV-1在17只发病鸽子的多器官组织中均有分布,其中以肾脏、肝脏和脾脏组织阳性率最高,在欧亚领鸽和岩鸽3种脏器中病原阳性率分别为92.9%、92.9%、83.3%和66.7%、33.3%、66.7%。急性至亚急性间质性肾炎和坏死性胰腺炎是野鸽感染PPMV-1后最常见的组织学病变,在欧亚领鸽和岩鸽中样本阳性率分别为50.0%、66.7%和100%、100%;病原在宿主体内广泛分布,并造成多器官的组织学损伤,这些结果证明了PPMV-1对野鸽的潜在致病力和致死原因。为研发适用于FFPE和体液组织样本中PPMV-1诊断的NGS检测技术,对美国野鸽和中国广西养鸽场中PPMV-1流行毒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监测,并为建立最新国际统一的NDV命名分类系统提供数据支持,本文采用第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对48份美国野鸽FFPE样本和18份广西肉鸽分离株尿囊液样本开展了PPMV-1的全基因组测序,同时比较NGS与和IHC、RT-PCR法的检测结果,研究NGS方法应用于部分核酸降解FFPE样本和体液组织样本的可行性。结果显示,NGS与IHC法阳性样本检测符合率为79.3%,与RT-PCR法的阳性样本检测符合率为100%;FFPE和尿囊液样本中分别测得2,624,877和60,883,067个NDV读数,分别获得美国源23株和中国源18株基因VI型NDV的全基因组序列,覆盖了99-100%的NDV表征。这些毒株的F融合蛋白的氨基酸裂解位点均具有113RKKR↓F117 NDV强毒株的特征。经遗传进化分析,23个美国野鸽FFPE样本中的NDV分类命名为VI.2.1.1.1亚型NDV,分别位于VI.2.1.1.1(VI_a)和VI.2.1.1.1(VI_n)两个分支上,遗传距离为4.2%,并且这两个亚型的NDV在遗传进化树上的分支位置与欧亚领鸽和岩鸽这两个野鸽物种在美国的地理分布是一致的。另外,18株广西肉鸽分离NDV分类命名为VI.2.1.1.2.1(VI_k)和VI.2.1.1.2.2(VI_j)两个亚型,遗传进化距离为5.3%,是在国内独立维持和持续进化了20多年的两个NDV亚型,与1980~2018年间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疫情的其他型别的NDV有显着的不同。同时,这些NDV的宿主贮存库仍未知,病毒有可能同时在广西的鸽场和野鸟种群中流行。以上研究所获的41条NDV的F融合基因序列信息纳入了2019年国际统一NDV新分类命名系统的试点数据集和遗传进化树构建指南中。最后,为进一步解析PPMV-1的遗传多样性造成的对不同宿主的致病性和与现有疫苗之间的差异,本研究比较了广西肉鸽PPMV-1和NDV强毒株在鸡和鸽子体内的复制水平、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及传播方式,并通过分析PPMV-1与Class II NDV疫苗的F融合基因和HN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因之间抗原性、疏水性和氨基酸位点的变异特征来研究PPMV-1的病原学特性。结果显示,广西肉鸽PPMV-1分离株的平均致死时间MDT在62~114h之间;对1日龄SPF鸡的致病指数ICPI在0.00~0.63之间,说明均为中等或低毒力的NDV毒株。病毒感染鸽子后引起肾脏、胰脏和脑等组织损伤导致死亡;同时研究观察到,PPMV-1虽然引起鸡的脑、心脏、肾脏和肺等组织的部分细胞变性坏死,但不表现临床症状;鸽子和鸡分别感染PPMV-1后,前者体内的病毒滴度和阳性抗体水平均显着高于后者(P<0.01)。PPMV-1和La Sota的血清交叉抑制试验的R系数均小于0.8。另外,分离毒株与La Sota疫苗株相比,F和HN基因的部分氨基酸位点和抗原性、疏水性发生变异。这些结果表明,广西肉鸽PPMV-1分离株与La Sota疫苗株之间存在轻微的抗原差异,这可能是近年来养鸽场使用其他基因型NDV疫苗而得不到完全保护的原因。同时,病毒可在鸡体内复制分泌而不引起临床症状,也意味着PPMV-1的循环对家禽业构成潜在的威胁风险。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适用于FFPE组织和体液样本中PPMV-1的NGS检测诊断方法,并且采用该方法获得了美国野鸟和广西肉鸽来源的PPMV-1的全基因组测序,为最新国际NDV分类命名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本研究对PPMV-1的遗传多样性和病原学特性进行了分析,这些数据将有助于PPMV-1流行病学研究、疫苗开发以及对鸽子和家禽新城疫的有效防控。
李佩瑶[7](2019)在《赛鸽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及HB株灭活疫苗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鸽新城疫是由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高接触性传染病,由于赛鸽“集鸽”模式及训放等原因导致该病在鸽群中的流行。目前免疫预防主要采用鸡新城疫疫苗,由于基因型的差异,导致保护率偏低。鉴于上述原因,本研究从赛鸽中分离典型致病性毒株,开展灭活疫苗的相关研究,拟为赛鸽新城疫的防控提供借鉴。本研究从河北、内蒙以及天津等赛鸽公棚送检病料进行新城疫病毒分离、鉴定及致病性试验。选择典型致病性分离毒株进行毒力测定及相关疫苗研究与应用。结果显示:本研究共分离到5株新城疫病毒;其中河北分离毒株在人工感染致病性试验中表现典型新城疫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死亡率为100%;其MDT为52.8 h,ICPI为1.78,IVPI为2.59,命名为HB株。经基因序列测定及推导氨基酸序列显示该毒株F蛋白的裂解位点为112R-R-Q-K-R-F117,符合新城疫强毒株特点,其基因型为Ⅵ型。本试验测得该疫苗使用的病毒最佳灭活条件为:0.1%甲醛、灭活温度为37℃、灭活时间16h;理想佐剂为法国进口水佐剂。经过安全性、最佳免疫剂量、抗体产生时间、免疫持续期、保存期试验等表明颈部皮下接种0.3ml/只,第7天开始产生抗体,2周后平均抗体效价达到26,4周时达到峰值29,在免疫后90d进行强毒攻击的保护率为100%。临床应用显示该疫苗对鸽新城疫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
谢芝勋,庞耀珊,刘加波,谢志勤,邓显文[8](2000)在《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鸽Ⅰ型副粘病毒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鸡新城疫病毒( NDV) 和鸽Ⅰ型副粘病毒F 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1 对引物XZ9 、XZ10 ,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对3 株鸽Ⅰ型副粘病毒和6 种其它禽病原体进行检测。结果,该引物对3 株鸽Ⅰ型副粘病毒均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符的RTPCR 产物,而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禽呼肠孤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大肠埃希氏菌、禽腺病毒、禽巴氏杆菌扩增结果均为阴性;RTPCR 最低能检出1 pg 的鸽Ⅰ型副粘病毒的核酸模板。
赵炳凯[9](2009)在《连芩口服液抗鸽Ⅰ型副粘病毒药效及黄芩苷代谢动力学测定》文中指出鸽Ⅰ型副粘病毒(PPMV-1)是鸽子的一种重要的病毒性病原,主要引起鸽子肠炎、严重腹泻和神经症状,死亡率很高,是危害养鸽业的一大威胁。在目前使用的化学药物药效不确定,存在药物残留及疫苗免疫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尽快研制出高效、低毒的中草药制剂已成为疾病防治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本研究根据中兽医学理论,筛选了一个中药组方,对该方进行一系列的体外抗病毒试验,体内免疫增强试验及攻毒保护试验,探讨了连芩口服液对肉鸽抗PPMV-1感染的作用,然后进行了连芩口服液主要成分黄芩苷在鸽体内代谢动力学研究。试验Ⅰ、连芩口服液的抗病毒试验以鸡胚成纤维细胞和鸡胚为载体,评价连芩口服液的体外抗病毒效果。以连翘、黄芩、白头翁、金银花、黄芪等为主要组成的连芩口服液作为抗病毒中药方剂,以3种加药方式比较了连芩口服液对鸡胚成纤维细胞抵抗病毒感染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连芩口服液在CEF上对PPMV-1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最小直接杀灭浓度为391μg/mL,最小阻断浓度为98μg/mL,最小抑制浓度为98μg/mL;连芩口服液在鸡胚上对PPMV-1也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中剂量(0.5g/mL)和高剂量(1g/mL)效果最好。为进一步评价连芩口服液的体内的抗病毒效果,选取25日龄40只肉鸽,用高、中和低剂量的连芩口服液饮水给药进行预防,每天1次,连续10d,35日龄时用鸽Ⅰ型副粘病毒进行人工感染,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记录各组发病状况,死亡时间,并统计各组的发病率、死亡率和存活率。结果高、中剂量组的疗效较好,死亡率最低(20.00%)。表明连芩口服液可以提高肉鸽抗PPMV-1活性,并有一定的量效关系。试验Ⅱ、连芩口服液对肉鸽的免疫增强效果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连芩口服液的体内抗病毒机理,本试验将连芩口服液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饮水给药25日龄乳鸽,连续10d,30日龄时用PPMV-1灭活苗和PPMV-1弱毒苗免疫,分别于免疫前1d、免疫后第7、14、21、28d翅静脉采血,分别用血涂片法和微量法测定白细胞吞噬能力和血清HI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并于试验结束时测定免疫器官指数。结果表明,3种剂量的连芩口服液都能很好的提高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中剂量的连芩口服液能显着加快和提高血清抗体产生;高、中剂量连芩口服液能显着促进鸽法氏囊和胸腺的发育。综合以上3个方面,以中剂量连芩口服液对肉鸽的免疫增强效果最好。试验Ⅲ、连芩口服液中黄芩苷在鸽体内药代谢动力学测定为研究连芩口服液在鸽体内的代谢规律,选择了口服液中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作为检测对象,测定黄芩苷在鸽体内代谢规律。以含150mg/只黄芩苷的药量灌服1月龄白羽王鸽,每只在灌服后0.25h、0.5h、1h、2h、3h、4h、5h、6h、8h、12h、24h翅静脉采血,分离血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鸽血浆中的黄芩苷含量,并绘制其时间-血药浓度曲线。结果,药物的吸收速率常数Ka为0.399h-1,血药浓度的峰值C为1.053μg/mL,达峰时间T为4.603h,血浆中药消除半衰期t1/2β=8.076h。表明连芩口服液中的黄芩苷在鸽体内吸收较快,代谢半衰期较长。
王林果[10](2005)在《禽Ⅰ型副粘病毒不同禽源分离株的NP基因核苷酸序列及其免疫原性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禽Ⅰ型副粘病毒(APMV-1)是危害养禽业的主要病原之一,可危害鸡、鹅、鸽等多种禽类。有报道显示,不同禽源的APMV-1分离株的毒力及其相关基因、致病性和免疫原性等生物学特性并非完全一致。因此,对APMV-1各种不同禽源分离株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这对于探索病毒的进化及其在不同禽类之间感染与传播的机制、以及疾病的有效控制都是十分必要的。 研究用RT-PCR技术分别对gxc1(鸡源)、gxc48(鸡源)、gxp35(鸽源)、gxp40(鸽源)、gxgf47(珍珠鸡源)、gxt54(画眉鸟源)、gxpc52(孔雀源)、gxq55(鹌鹁源)、gxg44(鹅源)的NP基因的N端进行扩增、测序和比较分析,并分别绘制其系谱树。结果发现,gxp35和gxc48在.NP基因序列1647nt~1648nt了插入6个碱基,其它6个分离株没有发现这一插入;同源性比较,除了gxp35和gxc48与其它分离株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76.4%,其它毒株序列之间的同源性达99.8%;根据分离株NP基因5′端非编码区序列绘制的系谱树,证实gxp40、gxg44、gxc1、gxpc52、gxgf47、gxq55、gxt54在一分支上,其余2个分离毒株gxp35、gxc48和浙江分离株ZJ1则属另一分支。另外,根据NP基因编码区后段110个氨基酸所绘制的系谱树发现,各毒株之间的亲缘关系与采用NP基因5′端非编码区序列绘制的系谱树相吻合;还发现未多出6个碱基的6个分离株在NP基因第401~第410位的氨基酸序列相同:NTTQQEPPS;而多出6碱基的2个广西分离株及GenBank上发表的其它7个毒株,在其NP基因第401~第407位的氨基酸序列相同:STTHPE。 制备gxgf47、gxt54、gxpc52、gxq53(鹌鹑源)、gxc1、gxp35、gxg44和疫苗株C30的灭活油乳剂苗并用于鸡、鹌鹑、鹅和鸽的免疫保护试验。免疫后4周测定试验禽的NDV效价,并于5周攻毒。对鸽而言,4周时的抗体滴度为9.00~10.0。攻毒结果:gxp35免疫组在gxc1、gxp35、F48E8攻
二、鸽Ⅰ型副粘病毒病的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鸽Ⅰ型副粘病毒病的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鸽新城疫的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学特性 |
2 流行病学 |
3 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 |
4 诊断 |
5 防治 |
(2)鸽新城疫疫苗的研制及其F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鸽新城疫的研究概况 |
1.1.1 病原学特性 |
1.1.2 流行病学 |
1.1.3 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 |
1.1.4 诊断 |
1.1.5 防治 |
1.2 新城疫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2.1 新城疫病毒的形态和分子结构蛋白及功能 |
1.2.2 新城疫病毒致病力的分子基础 |
1.2.3 新城疫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1.2.4 鸽新城疫基因工程疫苗研究 |
第二章 鸽新城疫疫苗的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 |
2.1.1.1 制苗用毒株 |
2.1.1.2 试验动物 |
2.1.1.3 试剂药品 |
2.1.1.4 仪器设备 |
2.1.2 方法 |
2.1.2.1 种毒的制备 |
2.1.2.2 病毒的灭活 |
2.1.2.3 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制备 |
2.1.2.4 蜂胶苗的配制 |
2.1.2.5 油乳剂灭活苗物理性状检验 |
2.1.2.6 蜂胶佐剂灭活苗物理性状检验 |
2.1.2.7 疫苗免疫抗体产生时间的测定 |
2.1.2.8 疫苗最佳免疫剂量测定 |
2.1.2.9 疫苗免疫持续期的测定 |
2.1.2.10 疫苗保存期试验 |
2.1.2.11 对比试验 |
2.1.2.12 区域试验 |
2.2 结果 |
2.2.1 制苗用毒在鸡胚上增殖 |
2.2.2 病毒的灭活 |
2.2.2.1 温度对病毒灭活 |
2.2.2.2 甲醛对病毒灭活 |
2.2.2.3 安全性检查 |
2.2.3 油乳剂灭活疫苗物理性状检验 |
2.2.3.1 外观检查 |
2.2.3.2 粘度检验 |
2.2.3.3 均匀度检验 |
2.2.3.4 剂型检验 |
2.2.3.5 稳定性检验 |
2.2.4 蜂胶佐剂灭活疫苗物理性状检验 |
2.2.4.1 外观检查 |
2.2.4.2 无菌检验 |
2.2.4.3 安全性检验 |
2.2.4.4 急性毒性试验 |
2.2.5 疫苗免疫效力对比试验 |
2.2.6 疫苗免疫持续期试验 |
2.2.7 疫苗保存期试验 |
2.2.8 鸽源和鸡源油乳剂灭活苗对比试验 |
2.2.9 区域试验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鸽新城疫 F 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1.1 病毒 |
3.1.1.2 菌株、载体 |
3.1.1.3 主要试剂 |
3.1.1.4 主要仪器 |
3.1.1.5 培养基与溶液配制 |
3.1.2 方法 |
3.1.2.1 引物设计与合成 |
3.1.2.2 病毒 RNA 的提取 |
3.1.2.3 RT-PCR 扩增 |
3.1.2.4 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
3.2 结果 |
3.2.1 F 基因的克隆鉴定 |
3.2.2 F 基因 DNA 序列测定结果 |
3.2.3 核苷酸相似性分析 |
3.2.4 氨基酸序列分析 |
3.2.5 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
3.2.6 系统发育树的建立 |
3.3 讨论 |
第四章 鸽新城疫 F 基因的原核表达分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菌种、载体 |
4.1.2 酶与试剂 |
4.1.3 培养基与溶液配制 |
4.1.4 仪器与设备 |
4.2 方法 |
4.2.1 鸽新城疫 F 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4.2.1.1 表达引物的设计 |
4.2.1.2 目的片段的 PCR 扩增 |
4.2.1.3 进行 PCR 产物凝胶回收与纯化 |
4.2.1.4 目的片段和载体的酶切与回收 |
4.2.1.5 目的片段与载体的连接 |
4.2.1.6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4.2.1.7 连接产物的转化 |
4.2.1.8 重组质粒的提取 |
4.2.1.9 重组质粒的鉴定 |
4.2.2 重组菌的诱导表达与表达条件的优化 |
4.2.2.1 重组菌的诱导表达 |
4.2.2.2 表达产物的 SDS-PAGE 分析 |
4.2.2.3 表达条件的优化 |
4.2.2.4 包涵体蛋白的提取 |
4.2.3 ELISA 方法的初步建立 |
4.2.3.1 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与血清最佳稀释度的确定 |
4.2.3.2 间接 ELISA 各工作条件的摸索 |
4.3 结果 |
4.3.1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
4.3.2 融合蛋白的可溶性鉴定 |
4.3.2.1 最佳诱导时间的确定 |
4.3.2.2 最佳诱导温度的确定 |
4.3.2.3 纯化蛋白的浓度 |
4.3.3 ELISA 筛选方法的建立 |
4.3.3.1 最佳抗原及抗体工作浓度的确定 |
4.3.3.2 一抗作用时间的确定 |
4.3.3.3 二抗作用时间的确定 |
4.3.3.4 底物显色液作用时间的确定 |
4.4 分析与讨论 |
4.5 结论 |
第五章 鸽新城疫 F 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
5.1 材料 |
5.1.1 菌种和载体 |
5.1.2 试剂和培养基 |
5.1.3 培养基 |
5.1.4 仪器与设备 |
5.2 重组表达载体 pPIC9K- PPMV-1-的构建 |
5.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5.2.1.1 目的基因的扩增 |
5.2.1.2 胶回收目的基因 |
5.2.1.3 目的基因与 pPIC9K 空载体的双酶切 |
5.2.1.4 双酶切目的片段与 pPIC9K 空载体的电泳回收 |
5.2.1.5 JM109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5.2.1.6 目的基因与 pPIC9K 空载体的连接 |
5.2.1.7 连接产物的转化 |
5.2.1.8 重组表达质粒的提取与鉴定 |
5.2.2 重组表达载体 pPIC9K- PPMV-1-F 电转化毕赤酵母 GS115 |
5.2.2.1 重组表达载体的线性化 |
5.2.2.2 毕赤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5.2.2.3 电激法转化 |
5.2.3 高拷贝重组酵母菌株的筛选鉴定 |
5.2.3.1 影印接种法筛选 G418 抗性菌株 |
5.2.3.2 PCR 法鉴定重组菌株 |
5.2.4 重组酵母菌株的诱导表达 |
5.2.5 表达产物的 SDS-PAGE 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重组表达质粒 pPIC9K- PPMV-1-F 的 PCR 与双酶切鉴定 |
5.3.2 表达产物的 SDS-PAGE 分析 |
5.4 讨论 |
5.5 结论 |
第六章 鸽新城疫 F 基因的真核表达分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
6.1 材料 |
6.1.1 菌种和载体 |
6.1.2 试剂和培养基 |
6.1.3 培养基 |
6.1.4 仪器与设备 |
6.2 方法 |
6.2.1 鸽新城疫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6.2.1.1 表达引物的设计 |
6.2.1.2 目的片段的 PCR 扩增 |
6.2.1.3 进行 PCR 产物凝胶回收与纯化 |
6.2.1.4 目的片段和载体的酶切与回收 |
6.2.1.5 目的片段与载体的连接 |
6.2.1.6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6.2.1.7 连接产物的转化 |
6.2.1.8 重组质粒的提取 |
6.2.1.9 重组质粒的鉴定 |
6.2.2 鸽新城疫真核表达质粒免疫原性研究 |
6.2.2.1 免疫用重组质粒的制备与纯化 |
6.2.2.2 动物基因免疫 |
6.2.2.3 攻毒保护试验 |
6.3 结果 |
6.3.1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
6.3.2 动物基因免疫 |
6.3.3 攻毒保护试验 |
6.4 分析与讨论 |
6.5 结论 |
附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3)鸽Ⅰ型副粘病毒的分离鉴定、遗传变异分析与免疫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鸽Ⅰ型副粘病毒概况 |
1.2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原学研究进展 |
1.2.1 病毒形态 |
1.2.2 理化特性 |
1.2.3 生物活性 |
1.2.4 培养特性 |
1.2.5 基因组结构特点 |
1.2.6 编码蛋白 |
1.3 鸽Ⅰ型副粘病毒的毒力特征 |
1.4 新城疫疫苗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广西2011-2013年鸽Ⅰ型副粘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病鸽来源 |
1.1.2 试验鸡胚、雏鸡、鸽子及血清 |
1.2 方法 |
1.2.1 病毒的分离 |
1.2.2 病毒RT-PCR鉴定与强弱毒分型 |
1.2.3 毒株的毒力测定 |
1.2.4 致病性试验 |
2 试验结果 |
2.1 病毒的分离鉴定 |
2.2 通用引物PCR快速鉴别诊断结果 |
2.3 分离株的NDV毒力强弱鉴定结果 |
2.4 AIV、IBV、IBDV污染的排除结果 |
2.5 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的测定 |
2.6 各毒株鸡胚半数致死量(ELD_(50))的测定结果 |
2.7 1d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的测定结果 |
2.8 分离病毒人工感染鸽试验结果 |
2.9 PPMV-1分离株感染鸽后的临床症状 |
2.10 PPMV-1分离株感染鸽后的剖检病变 |
2.11 分离病毒人工感染鸡试验结果 |
3 小结和讨论 |
第三章 鸽Ⅰ型副粘病毒分离株F、HN基因克隆、序列测定及遗传变异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毒株 |
1.1.2 主要试剂 |
1.1.3 引物设计与合成 |
1.2 方法 |
1.2.1 病毒RNA的提取 |
1.2.2 NDV cDNA的PCR扩增 |
1.2.3 目的片段的胶回收 |
1.2.4 胶回收产物的连接: |
1.2.5 重组质粒的转化: |
1.2.6 序列测定 |
2 试验结果 |
2.1 PPMV-1毒株的F和HN基因序列测定结果 |
2.2 分离株F基因前段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参考株的比较 |
2.3 分离株F基因、HN基因的核苷酸、氨基酸与其他参考株的同源性比较 |
2.4 分离株F、HN基因与其他参考株的系谱进化树分析 |
3 小结和讨论 |
第四章 鸽Ⅰ型副粘病毒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免疫原性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SPF鸡胚、试验鸽 |
1.2 种毒 |
1.3 抗原的制备 |
1.4 抗原的灭活 |
1.5 灭活检验 |
1.6 疫苗的制备 |
1.7 疫苗的检验 |
1.8 疫苗抗体产生及抗体消长实验 |
1.9 免疫攻毒保护试验 |
2 试验结果 |
2.1 灭活检验结果 |
2.2 无菌检验结果 |
2.3 疫苗产生抗体的HI效价及抗体消长 |
2.4 疫苗免疫攻毒保护实验结果 |
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4)鸽Ⅰ型副粘病毒JSG-4分离株生物学特性与免疫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综述 |
论文研究一 鸽Ⅰ型副粘病毒JSG-4分离株生物学特性测定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论文研究二 鸽Ⅰ型副粘病毒JSG-4株F、HN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论文研究三 鸽1型副粘病毒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制备与免役原性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鸽Ⅰ型副黏病毒(HT-40)的纯化与防治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鸽 I 型副粘病毒病原学研究进展 |
1.1.1 病毒形态 |
1.1.2 在禽胚中的增殖 |
1.1.3 血凝性和血凝素的热稳定性 |
1.1.4 血清学及单克隆抗体试验 |
1.1.5 抵抗力 |
1.1.6 病毒结构 |
1.1.7 病毒分类地位 |
1.1.8 毒力与致病性 |
1.2 流行病学 |
1.3 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 |
1.4 诊断 |
1.5 免疫现状与防治措施 |
1.6 展望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毒株与细胞 |
2.2 主要试剂及药品 |
2.3 主要试剂的配制方法 |
2.4 主要仪器 |
2.5 病毒的复壮及增殖 |
2.5.1 鸡胚接种 |
2.5.2 细胞培养 |
2.6 血凝试验 |
2.7 病毒的蚀斑纯化 |
2.8 蚀斑纯化株的鉴定 |
2.8.1 理化特性测定 |
2.8.2 致病力测定 |
2.9 纯化株融合蛋白 (F蛋白) 的部分序列克隆及同源性分析 |
2.9.1 引物合成 |
2.9.2 Trizol 法提取病毒 RNA |
2.9.3 RT-PCR 扩增 |
2.9.4 测序及序列分析 |
2.10 小蚀斑纯化株作为候选疫苗株的免疫效力试验 |
2.10.1 免疫原性测定 |
2.10.2 加强免疫后抗体消长测定 |
2.10.3 小蚀斑纯化株安全性试验 |
2.11 鸽 I 型副粘病毒 (HT-40株) 对药物的体外敏感性试验 |
2.11.1 鸽 I 型副粘病毒(HT-40株) 半数细胞培养物感染量(TCID_(50))的测定 |
2.11.2 药物对 CEF 无毒界限的测定 |
2.11.3 鸽 I 型副粘病毒 (HT-40株) 对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测定 |
2.12 药物体内敏感性试验 |
2.12.1 预防组 |
2.12.2 治疗组 |
2.12.3 聚肌胞、黄芪多糖抗病毒时限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病毒的复壮和增殖 |
3.1.1 鸡胚接种 |
3.1.2 细胞接种 |
3.2 病毒的蚀斑纯化 |
3.3 蚀斑纯化株的鉴定 |
3.3.1 纯化株理化特性检测 |
3.3.2 纯化株致病力试验 |
3.3.3 RT_PCR 扩增 |
3.3.4 小蚀斑纯化株 (HT40-3) 作为候选疫苗株的免疫效力试验 |
3.3.5 小蚀斑纯化株安全性试验 |
3.4 药物对鸽 I 型副粘病毒的体外敏感性试验 |
3.4.2 药物对 CEF 细胞的的无毒界限测定 |
3.4.3 病毒侵入 CEF 时药物阻断作用的测定结果 |
3.4.4 病毒在 CEF 中复制时各种药物的阻断作用的测定结果 |
3.4.5 药物与病毒的直接作用结果 |
3.5 HT40对利巴韦林、聚肌胞、黄芪多糖的体内敏感性试验 |
3.6 聚肌胞、黄芪多糖抗病毒时限的测定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录 |
(6)鸽Ⅰ型副粘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及病原学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写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禽副粘病毒和新城疫病毒简介 |
1.2 NDV的分类命名 |
1.2.1 基于毒力和宿主病理特征的NDV分类 |
1.2.2 基于基因组序列的早期NDV命名分类系统 |
1.2.3 基于基因组序列最新的NDV命名分类系统 |
1.3 NDV的检测诊断方法 |
1.3.1 NDV的临床诊断 |
1.3.2 基于病毒生物学特性的早期检测诊断方法 |
1.3.3 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检测诊断方法 |
1.3.4 基于第二代基因组测序技术的检测诊断方法 |
1.4 鸽I型副粘病毒(PPMV-1) |
1.5 NDV疫苗 |
1.5.1 NDV活疫苗 |
1.5.2 NDV灭活苗 |
1.5.3 NDV重组疫苗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感染PPMV-1野鸽的IHC病理诊断分析 |
2.1 材料 |
2.1.1 野鸽FFPE组织样本来源 |
2.1.2 试剂 |
2.1.3 仪器 |
2.2 方法 |
2.2.1 野鸽FFPE组织样本的制备 |
2.2.2 IHC法检测PPMV-1抗原和判定标准 |
2.2.3 RT-PCR方法复核检测野鸽FFPE组织样本中的PPMV-1抗原 |
2.3 结果 |
2.3.1 PPMV-1感染野鸽的体内各组织中病原分布情况 |
2.3.2 PPMV-1感染野鸽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 |
2.3.3 PPMV-1感染野鸽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和组织器官病原阳性率统计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基于NSG的 PPMV-1全基因组测序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 材料 |
3.1.1 野鸽PPMV-1的FFPE组织样本 |
3.1.2 肉鸽PPMV-1尿囊液样本 |
3.1.3 试剂 |
3.1.4 引物 |
3.1.5 仪器 |
3.2 方法 |
3.2.1 野鸽PPMV-1 FFPE样本的IHC诊断检测 |
3.2.2 肉鸽PPMV-1尿囊液样本的RT-PCR检测 |
3.2.3 FFPE蜡块组织中总RNA的抽提 |
3.2.4 尿囊液中总RNA的抽提 |
3.2.5 RNA质量分析 |
3.2.6 DNA文库的建立和质量分析 |
3.2.7 DNA文库的测序上样 |
3.2.8 NGS测序及数据处理 |
3.3 结果 |
3.3.1 野鸽FFPE组织样本中PPMV-1的IHC检测结果 |
3.3.2 肉鸽分离株尿囊液样本中PPMV-1的RT-PCR检测结果 |
3.3.3 样本总RNA抽提及构建DNA文库的质量分析 |
3.3.4 不同方法对FFPE和尿囊液组织样本中PPMV-1的检测结果与比较 |
3.3.5 美国野鸽FFPE样本PPMV-1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
3.3.6 中国广西肉鸽PPMV-1分离株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 |
3.4 讨论 |
3.4.1 美国野鸽PPMV-1流行株的遗传进化分析 |
3.4.2 NGS和 IHC应用于FFPE样本中NDV病原的检测 |
3.4.3 中国广西鸽场PPMV-1流行株的遗传进化分析 |
3.5 结论 |
第四章 广西肉鸽PPMV-1分离毒株的病原学特性分析 |
4.1 材料 |
4.1.1 标准毒株和疫苗株 |
4.1.2 细胞和鸡胚 |
4.1.3 实验动物和地点 |
4.1.4 HA和HI抗原和阳性血清 |
4.1.5 试剂 |
4.1.6 仪器 |
4.2 方法 |
4.2.1 PPMV-1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
4.2.2 PPMV-1 平均鸡胚致死时间 MDT 的测定 |
4.2.3 PPMV-1 雏鸡脑内致病指数 ICPI 的测定 |
4.2.4 PPMV-1 分离株与La Sota疫苗株的血清交叉中和抑制实验 |
4.2.5 NDV攻毒试验 |
4.3 结果 |
4.3.1 广西肉鸽PPMV-1分离株的噬斑纯化结果 |
4.3.2 广西肉鸽PPMV-1分离株的毒力判定 |
4.3.3 PPMV-1分离株和La Sota疫苗株的血清交叉中和抑制实验结果 |
4.3.4 PPMV-1对不同宿主的致病性研究 |
4.3.5 PPMV-1在不同宿主体内的复制水平和传播方式研究 |
4.3.6 F基因和HN基因的变异对PPMV-1致病性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PPMV-1的致病机理和传播方式研究 |
4.4.2 广西肉鸽PPMV-1分离株的致病性分析 |
4.4.3 广西肉鸽PPMV-1分离株的抗原性和疏水性分析 |
4.5 结论 |
4.6 下一步工作计划及展望 |
全文总结 |
本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赛鸽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及HB株灭活疫苗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国内赛鸽养殖及防控情况 |
1.2 鸽新城疫的研究概况 |
1.3 鸽新城疫疫苗的概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病毒分离鉴定 |
3.2 致病性试验 |
3.3 HB 株毒力测定 |
3.4 分子特征 |
3.5 灭活条件的筛选 |
3.6 疫苗效力评价 |
3.7 大田试验 |
3.8 临床应用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8)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鸽Ⅰ型副粘病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毒 (菌) 株 |
1.2 病毒RNA的提取 |
1.3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1.4 cDNA的合成 |
1.5 PCR扩增 |
1.6 PCR的特异性测定 |
1.7 PCR的敏感性测定 |
1.8 PCR产物的检测 |
2 结果 |
2.1 RT-PCR扩增结果 |
2.2 敏感性试验 |
3 讨论 |
(9)连芩口服液抗鸽Ⅰ型副粘病毒药效及黄芩苷代谢动力学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研究进展 |
1.1 病原学 |
1.2 流行病学 |
1.3 临床症状 |
1.4 病理变化 |
1.5 诊断 |
1.6 防治措施 |
2 中药防治鸽Ⅰ型副粘病毒病研究进展 |
2.1 中兽医防治病毒性疾病的理论基础 |
2.2 中兽医防治病毒性疾病的原理 |
2.3 常用中药的药理作用 |
3 中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
3.1 药物代谢动力学在中药研究中的作用 |
3.2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
3.3 黄芩苷研究概况 |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连芩口服液的抗病毒试验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方剂及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与配制 |
1.3 主要仪器 |
1.4 连芩口服液在CEF上的抗病毒活性测定 |
1.5 连芩口服液在鸡胚上的抗病毒活性测定 |
1.6 连芩口服液对肉鸽的攻毒保护试验 |
1.7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连芩口服液在CEF上的抗病毒实验结果 |
2.2 连芩口服液在鸡胚上的最大无毒浓度的测定 |
2.3 连芩口服液在肉鸽上的攻毒保护试验结果 |
3 讨论 |
3.1 中药复方的安全性 |
3.2 连芩口服液的组方依据 |
3.3 连芩口服液的体外抗病毒效果 |
3.4 连芩口服液的体内抗病毒效果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连芩口服液对肉鸽的免疫增强效果研究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1.4 试验动物的分组及处理 |
1.5 试验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白细胞吞噬结果 |
2.2 免疫前后血清抗体效价测定结果 |
2.3 各组免疫器官指数变化 |
3 讨论 |
3.1 连芩口服液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
3.2 连芩口服液对白细胞吞噬的影响 |
3.3 连芩口服液对免疫器官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连芩口服液中黄芩苷在鸽体内代谢动力学测定 |
摘要 |
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1.1 主要仪器 |
1.2 主要药品 |
2 实验方法 |
2.1 中药水煎剂的制备 |
2.2 动物给药与血样采集 |
2.3 血浆样品的处理 |
2.4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5 血浆中黄芩苷浓度的测定 |
2.6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黄芩苷方法专属性 |
3.2 黄芩苷的标准曲线 |
3.3 实验方法的考察结果 |
3.4 黄芩苷血药浓度 |
3.5 黄芩苷药代动力学参数 |
4 讨论 |
4.1 黄芩苷的提取 |
4.2 色谱法流动相的选择 |
4.3 血浆样品的处理方法 |
4.4 黄芩苷在鸽体内的代谢特点分析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禽Ⅰ型副粘病毒不同禽源分离株的NP基因核苷酸序列及其免疫原性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病毒的形态和结构 |
2 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其功能 |
2.1 NP蛋白、P蛋白和L蛋白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2.2 F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2.3 HN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2.4 M蛋白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2.5 V和X蛋白 |
3 APMV-1各种禽源分离株的毒力和致病性的研究进展 |
3.1 APMV-1毒力测定的方法及各种禽源毒株的研究 |
3.2 不同禽源分离株的致病性试验 |
4 临床症状 |
5 病理变化 |
6 APMV-1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
6.1 血清学方法 |
6.2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
7 疫苗免疫 |
7.1 免疫的理论基础 |
7.2 鸡新城疫疫苗的种类和应用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之一 禽Ⅰ型副粘病毒各种禽源分离株NP基因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APMV-1分离株NP基因前段序列的测定 |
3 小结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之二 禽Ⅰ型副粘病毒各种禽源分离株免疫原性的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疫苗无菌检验和安全检验结果 |
2.2 各种毒株疫苗对不同家禽免疫的抗体应答 |
2.3 各种禽源分离株疫苗对不同家禽的免疫保护试验 |
3 小结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鸽Ⅰ型副粘病毒病的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鸽新城疫的研究概况[J]. 贺奋义.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3(06)
- [2]鸽新城疫疫苗的研制及其F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生物活性研究[D]. 贺奋义. 甘肃农业大学, 2012(07)
- [3]鸽Ⅰ型副粘病毒的分离鉴定、遗传变异分析与免疫原性研究[D]. 李海琼. 广西大学, 2014(01)
- [4]鸽Ⅰ型副粘病毒JSG-4分离株生物学特性与免疫原性研究[D]. 贾华敏. 扬州大学, 2006(04)
- [5]鸽Ⅰ型副黏病毒(HT-40)的纯化与防治试验研究[D]. 陈丽君.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6)
- [6]鸽Ⅰ型副粘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及病原学特性分析[D]. 何颖. 广西大学, 2020(02)
- [7]赛鸽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及HB株灭活疫苗研究与应用[D]. 李佩瑶. 河北北方学院, 2019(01)
- [8]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鸽Ⅰ型副粘病毒的研究[J]. 谢芝勋,庞耀珊,刘加波,谢志勤,邓显文. 中国兽医科技, 2000(01)
- [9]连芩口服液抗鸽Ⅰ型副粘病毒药效及黄芩苷代谢动力学测定[D]. 赵炳凯.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6)
- [10]禽Ⅰ型副粘病毒不同禽源分离株的NP基因核苷酸序列及其免疫原性的比较研究[D]. 王林果. 广西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