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剩余价值从哪里产生、机器創不創造剩余价值等问题的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郝相赟[1](2020)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共产主义作为马克思思想体系的核心和灵魂,对它的科学理解不仅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和评价,而且关涉到如何科学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长期以来,共产主义“渺茫论”“过时论”“妖魔化”等错误论调不绝于耳,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化、弱化、边缘化,成了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践的呼唤和理论的自觉都迫切需要真正搞清楚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马克思意义上的共产主义,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特别是如何从理论认识与理想信念的层面破解和回应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在当下所面临的一系列责难和挑战。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不断追问,本文以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演进为逻辑主线,以概念辨析、历史生成、理解维度、时代境遇和认同建构为研究思路,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注重史论结合,呈现整体性的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具体而言,一是通过对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乌托邦”等相关概念的考察辨析,界定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研究的基本论域。二是在思想史的视域中梳理共产主义学说发生、发展和演进的过程,并在同马克思之前共产主义学说的比较分析中,揭示了马克思扬弃和超越空想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以文本为基础进一步考察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时空场域、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分析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萌发、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总结概括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三是从反思现代性的“理论维度”、消灭现存状况的“实践维度”和未来社会设计的“制度维度”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进行了整体性的阐释和解读。从反思现代性的理论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从社会现实出发,通过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来探寻人类自由和解放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从现代性危机的根源入手,通过对资本逻辑和理性形而上学的双重批判来实现对现代性的内在超越,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重关系的视角透视并展现马克思对“历史之谜”的解答。从消灭现存状况的“实践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推翻资本主义和剥削阶级压迫,为实现理想社会而力图改造现实社会的革命运动。马克思从科学实践观出发,在生产劳动中找到了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钥匙即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基于这一矛盾把共产主义思想置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实践的深入分析,在总结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巴黎公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实现条件、实现方式以及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主体、特点和实质。从未来社会设计的“制度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一种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形态。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形态发展演进规律的研究,提出并论证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并依据这一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在自身基础上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未来社会的构想,马克思自觉运用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总体性概括,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诉求,并具体阐释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和实现方式。四是通过分析当前共产主义面临的时代困境及其原因,全面审视并客观审慎评价了西方左翼学者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解读和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阐明当代中国对共产主义的坚守与捍卫。五是在阐释理想与信念、理想信念与社会现实关系问题的基础上,着力从情感、理论、政治、话语和价值五个层面出发,系统建构了新时代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认同的实践路径。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对它的研究必将是一个持续深入的过程。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继续深入挖掘原著,充分利用好文本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进一步巩固基础研究;要努力就共产主义问题与西方左翼学者进行思想交流,在论辩中回应各种时代挑战,进一步增强比较研究;要坚持走进社会现实,把共产主义思想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场域,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中升华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实践研究。
付文军[2](2016)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的事业,这意味着他既要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批判性分析,又要对国民经济学展开理论省思。得益于批判,马克思主义得以生成、发展和完善。透过对一切存在的实践批判、辩证批判、历史批判、内在批判和总体批判,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维度得以凸显。深谙“批判之道”,是马克思思想得以持续发力的关键。批判乃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此即聚焦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键所在。从哲学批判而政治批判,从政治批判而经济批判,是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发展路向。借由“资本之思”而实现实践的“革命性变革”,最终达至“自由王国”,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精神。藉此,马克思向我们展示了一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密切相关的完整画卷。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早期,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私有制”、“异化劳动”、“实践”和“生产关系”等社会经济范畴的理论省察,实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主题的转换。具体而言,从“天上迷雾”到“市民社会”、从“财产权”到“私有制”、从“对象化劳动”到“异化劳动”、从“感性直观”到实践、从“生产活动”到“生产关系”、从“批判的批判”到“哲学的贫困”、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社会实践的转变,即是马克思在研习政治经济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批判思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成熟时期,借助于之前的学术积淀,马克思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经济“二律背反”——劳动致富和劳动者贫困、工作日的控制和延长、减少人数和增加产量、节约和浪费、价值的增殖和丧失——的论说。同时,马克思还展开了对“商品”、“货币”、“劳动”和“资本”的批判性分析,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体系由此生成。作为一部现代性“诊断说明书”,政治经济学批判向我们展示了商品、货币、劳动和资本的多维意蕴,并先后破解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人类之谜和资本拜物教的秘密。最后,马克思通过对“分工”、“市场”和“时空”等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范畴的全面考量,道出了“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总之,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与之相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本真面相得以确证,各种掩盖于物物关系之下的社会关系得到了澄明。通过理论批判和现实批判,马克思做着借思想触及社会现实的伟大尝试,并取得了巨大成功。面对变化发展了的环境(主要是新世纪之初的金融危机之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再次受到追捧。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当代“在场”,充分表明了这一理论本身的科学性,也再次说明了这一理论之于时代的意义。在我国,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援。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也不断完善。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硕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完善也反过来印证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当代效力。
纪超凡[3](2020)在《马克思人学思想及其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启迪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一生的思想活动,都紧紧围绕着人的解放展开,马克思所关注的人,是世界历史中的人,是自然关系中的人,是具体的现实社会关系的人,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的人,是资本主义大工业条件下社会底层的人,是代表着人的解放的主体力量的人,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人的解放学说,马克思的理论是直接指向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解放的。人的解放在马克思的视野里,有在性质上相同的三大双重任务:第一大双重任务是全人类的解放,即通过受剥削压迫工人阶级把受资本关系掌控的整个人类从私有制下解放出来而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第二大双重任务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身,即使人从自然界和社会获得双重解放;第三大双重任务是使人真正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作为人的人的需要成为需要,即人的感性解放和人的物质生活保障方式的解放。马克思人学思想经历了从创立到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马克思思想的转型过程,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过程。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的最显著特征是历史性、实践性、现实批判性、革命性。马克思经典文本中关于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与人的价值,人的权利与人的自由,人的发展与人的解放等构成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其具体内容如下:人的存在是有着自然、社会和精神三维属性的整体的生命存在,人的存在有“自在自发”、“自主自为”和“自由自觉”三种存在样态;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发展的角度看,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满足需要的创造性劳动;人的需要依据人的存在属性有着自然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三个维度;人的价值是人是否满足人的需要的关系表达,人的价值有“质”性的内在价值和“量”化的外在价值之分;人的权利是社会承认并保障个体获得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和行为能力,人的权利与义务应该是对等的;人的自由是有界限的,人的自由状态有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依赖人的不自由、依赖物的不自由和独立的自由;人的发展有个人发展和共同体发展两个维度,个人发展的目标是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共同体的发展目标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人的解放是有历史步骤的,任何解放都是将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身,无产者的解放需要用哲学武装头脑,在实践中追求自身的解放。马克思人学意义上的生命观是对人的生命及其生命活动的最根本、最一般的认识,是关于人的生命本质、生命过程、生命意义、生命归宿及其关系的具象表达。根据马克思的经典文献,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中可以抽绎出马克思的生命观的基本内容:生命的本质是有意识的生命存在,生命的特点是能动受动统一,生命存在的基础是物质保障,生命存在的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生命存在的条件是权利,生命的规定是尊重。马克思人学下的生命观彰显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人的生命价值,认为人的社会就是人本身,重视实践与生命的运动关系,诉求于人的生命质量的保障。青年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如何运用这些力量需要生命教育尤其是生命价值教育的引导。我国当代青年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梦追逐的伟大事业,显示了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蓬勃生机,在各种工作岗位和各类学校都可以看到青年一代开拓奋斗、勤奋学习的身影。但不可否认,当下我国部分青年生命存在样态问题较多,个别青年对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的敬畏和呵护意识较弱。由于经济大潮和各种错误思潮的冲击,一些青年人不可避免地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工具理性等思想的影响,针对性的青年生命理论教育式微、实践教育势弱。面对这一问题,马克思人学中的生命观可以为青年生命价值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论启迪和实践启示。生命教育是生命本质教育、生命原理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生命观念教育、生命价值教育等的总和。对青年大学生来说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关涉生命价值的教育,目的是使正在成长中的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在珍爱生命的前提下自觉投身于中国梦的实现以成就生命。生命价值教育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颜见智[4](1965)在《关于剩余价值从哪里产生、机器創不創造剩余价值等问题的讨论》文中认为 经济系一年级学生结合政治经济学的学习,在讨论了"资本家如何发家?资本家的监督和指挥生产算不算劳动?" (见《光明日报》1965年3月1日)这一问題以后,又先后组织了关于"剩余价值从哪里产生?流通中是否产生剩余价值?""机器创不创造剩余价值?"以及"僱佣工人得了工资,他们所受的剝削是否比奴隶和农民轻微些?" 等问題的课堂讨论,通过这些问題的讨论来进一步划清资本和劳动的界限,揭露资本主义的剝削实质,揭露资本主义剝削制度的残酷性和虛伪性,以及资产阶级的所谓"自由"与"平等"观的假象。现在将这几个问题讨论的情况综合报导如下。
高耀芳[5](2020)在《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资本论》及其手稿给予人类思想史的伟大贡献,不仅在于马克思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所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和发展规律,指出了人的解放的历史前景,而且在于马克思对被当时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维护者所宣扬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千年王国”的偏见,通过缜密的科学分析和大量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和占有,客观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在自由平等的外表下,对工人阶级残酷剥削压迫的事实。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证明了,资产阶级只不过是用新的剥削形式和方法取代了旧的,人类解放的任务任重而道远,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和工人阶级的抗争必将为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奠定基础。如今,在我们研究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时,除了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规律之外,通过当年马克思著作所揭露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制度弊端,特别是劳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以资为本,以人为手段的不道德、非伦理的生产关系或劳资关系的实质,从而研究和挖掘马克思珍贵的劳动伦理思想,对于深刻把握马克思的人的解放学说,深刻认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积极扬弃资本逻辑,努力调整劳动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学界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马克思没有伦理思想,甚至马克思反对将“伦理”和“道德”纳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过程中;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以其劳动伦理思想作为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点。事实上,研读《资本论》及其手稿,我们会发现,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对资本主义的制度批判,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道德和劳动伦理的现实矛盾的分析,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悖论及其产生的机制,如资本的快速增殖和扩张与劳动者社会地位和尊严的逆向生长,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的界限以及阈值,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不合价值性的分析进而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规律性。打破了资本主义社会所谓“千年王国”的神话。从思想史角度认识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确立、发展和历史贡献,我们看到,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思想中,亚当·斯密首次使得劳动具有了主体本质,将其提升为政治经济学关注的对象,对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具有一定影响。大卫·李嘉图将劳动视为社会规定的人的活动,但却是一种“消极”的社会行为。约翰·穆勒在两者的基础上,强调劳动活动中人的主动性,并对劳动伦理的后续分配正义问题进行阐述。空想社会主义学家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跨越”了劳动的历史性,提出一套完整的理想劳动者假设,为马克思探寻劳动伦理的终极旨归提供了启示。黑格尔是第一个将劳动置于伦理学视角中考察的思想家,从劳动内在否定性出发发现了劳动的现实性和持续性,从社会历史视域出发找到人的本质和劳动的内在关联。由是,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的基础上形成了《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方法和观点,即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以现实的、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视野,站在劳动人民立场和劳动解放高度,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考察中形成了其深刻而珍贵的劳动伦理思想。基于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合规律性与合价值性统一、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统一的鲜明科学视角,马克思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积累理论批判的过程也就是其劳动伦理思想的展开过程。劳动价值理论使得马克思的伦理重心立足于劳动,从劳动发展史理解人类发展史,从劳动者的立场出发研究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对商品交换价值的极端推崇和对资本增殖的狂热追逐造成的对劳动者奴役状态的揭露和批判中彰显出了其劳动伦理思想。从劳动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工作日抗争、分工与协作的强制性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中造成劳动者生存界限的无限延伸,导致的劳资关系对立的局面,以及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原始积累及其所导致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分离、资本扩张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矛盾所导致的经济危机、社会两极分化恶果分析中,促使马克思的劳动伦理思想得以扩展和丰富。可见,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积累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深厚的理论载体。研究《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并不仅旨于构建一种合乎价值性和规律性的劳动规范和劳动原则,而在于从根本上辨析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道德界限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元伦理学”批判基点,在一切“批判”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劳动伦理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商品货币经济仍需大力发展,资本逻辑在扬弃的前提下仍然发挥着作用,探索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革命性贡献,利于我们回应当代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伦理思想的现实要求,从而进一步彰显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引领人类实现劳动自由自觉发展的现实解释力。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及其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在新时代奋斗的历史征程中,继承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伦理思想,努力将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与劳动者对美好生活向往和劳动者尊严的保护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并为构建人类劳动道德共同体做出贡献。
韩璐[6](2019)在《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文中认为劳动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正是基于对劳动这一贯穿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核心命题的深入研究和逻辑展开,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根本性变革;也是由于对资本主义社会“非人”劳动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劳动解放前景的希冀,马克思主义哲学才从历史的审判、现实的批判,以及未来的研判中构成了一个在时空上贯连的逻辑严密的理论整体,并由此成为了在当代依然具有理论阐释力和实践价值的思想武器。而当我们潜入文本进行详细解读和阐释时,就又会发现,对劳动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这个概念本身,因为这个议题的考察可以串联成一条清晰的主线,而顺着这条脉络,我们便有可能得以探寻到历史唯物主义生成的整体性建构逻辑。也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认识和批判劳动的本质和矛盾运动规律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而结合资本主义发展和对于整个人类劳动境况和生存境遇的反思,历史唯物主义也获得了更为丰富的理论意涵。只有看到人,看到使人们得以生存发展的劳动,我们才能看到劳动过程所必然依托和建立的人的社会和人的历史关系,由此也才能真正寻找到历史进步的最终动力,把握住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瞭望到历史发展的未来方向。本文的总体研究思路为:理论溯源→文本解读→观点辨析→理解维度→当代价值。具体来说,一是以“广义”的理论来源为考察,即突破“三大来源”解读说,把马克思主义放到人类思想史的灿烂星空中考察,通过立体的、整体的、演进的马克思主义时空视野来研究。二是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献为依据,通过对文本按时间顺序的考察和阐释,对劳动观进行一个孕育、萌芽、创立、发展、延伸的理论发展轨迹的追寻,以期在历史动态的文本视域之中,对马克思恩格斯总体的劳动观加以梳理。三是注重劳动观发展过程中的“理论交锋”,在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科学道理的基础上注重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辨析与批判;并以尊重事实的态度,寻求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之间关于“劳动观”理论内容表述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通过对每一个阶段主要代表著作的文本解读,辨析出理论的前后联系,进而展示出劳动观阶段性和总体性的统一。四是延伸和拓展对劳动观阐释的理解维度,在历史唯物主义建构的内容与方法的具体联系中,深化劳动与人的本质关系,劳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劳动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关系认识,深化对劳动观本身的认识和对历史唯物主义“劳动”内核的认识。五是将理论研究关照于当代现实,在前述历史的、文本的、辨析的解读基础上,让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劳动观在理论、实践、价值的当代视域中发声,进一步阐发马克思恩格劳动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上述的内容,本文总体形成的观点或可能的创新点有如下几个:其一,任何一个理论体系,都是思想家通过对自己置身于其中的总体思想资源的选择、组合、改造和原创性的阐释过程中形成的。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观,也必须在尊重思想承继关系的基础上,把握其“发展史”的历史语境,阐明理论与这些“思想酵素”的源流关系,并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评价为依据,实事求是的把他们之间的思想互动机制呈现出来,由此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所处的历史语境和解释学处境。其二,作为一种新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必然是历史本身的产物,从历史事实出发去形成理论,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科学依据。对劳动历史资料的充分考察,使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是以对历史事实材料的占有为前提的;而在人类劳动史的解读中,历史唯物主义抽象的哲学范畴和概念定义,也在现实经济活动各自具体化的事实和过程中得到了验证。哲学理论与社会经济过程紧密联系,劳动发展与人类社会形态演化内在嵌合,马克思恩格斯由此真正实现了反转抽象理性的哲学革命。其三,“劳动观”的理论内容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是一个整体,单纯的割裂它们,谈论哪一个理论自身的演进,都是单薄的。“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提法,就是强调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性意境中去探寻劳动观的全部理论内容,坚持把劳动观视为是一种具有复合性、开放性、历史性的理论学说,进而在对劳动观的整体性把握中,更深刻的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是如何完成对自身丰富的、复杂的、完整的构建的。第四,对劳动的认识必须回归于“人类历史活动”的这一哲学概念之中,由此,劳动观的理论张力才能真正凸显出来。“劳动观”是属于历史观范畴的,正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才科学回答了劳动是人类从动物界超越出来的历史活动,也正是从对劳动、劳动力、劳动关系、劳动者、劳动解放的新的定位中,形成了解释历史的新的哲学派别,即劳动历史唯物主义。故此,马克思必然得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发展史必须用劳动发展史来解释这样的独特结论。第五,美好生活的希冀正与劳动者的劳动处境、劳动尊严、劳动权利、劳动价值息息相关。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所探寻的“劳动”问题,不仅是对人类解放未来思考的珍贵启迪,也是留给今天社会主义中国理论创新和实践探寻的意义生长点。物质财富越充沛,科技越发展,越需要去反思和审视人的存在方式和存在价值,越需要去尊重和敬畏人的劳动创造和人的智慧成果。物质生产本身的历史必然性必须要靠物质生产来超越,而人正是所有物质生产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先进科学技术生产力的掌控者,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创造,人类社会才会进入文明的新境界,也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创造,人才能在这种最基本、最根本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真正的、真实的存在感和幸福感。
朱鹏华[7](2018)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新研究 ——基于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拓展》文中认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面对经济发展的现实和理论发展的局限,如何创新和发展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社会资本再生产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创新研究至少可分为基础理论、理论的具体化和理论的应用三个层面。本文的主题是基础理论的创新研究,以构建包括三种基本类型的社会资本四部类再生产模型为主线。主要内容包括理论基础研究和理论拓展研究两大方面,共分为创作史研究和文献综述两个基础,以及商品概念的拓展、生产劳动范围的拓展、社会生产部类的拓展、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的构建、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的构建和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的构建六个层次的拓展。全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按照“一条主线,两重基础,三种类型,四个部类,五章结构,六层拓展”的思路展开。第一章阐述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作简史,旨在突破《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的局限,更全面的掌握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原貌。梳理MEGA2等相关文献中与《资本论》第二册相关的经济学手稿,从理论的萌芽,到理论的形成,再到理论的基本完成,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历经了三个阶段约30余年的创作时间。纵观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创作历程,马克思为该理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创作了大量的手稿,构建了社会资本两部类再生产理论体系。但这是一个并未完成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我们不仅要继承,更需要沿着马克思的理论轨迹继续探索创新。《资本论》第二卷出版以来,国内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进行了大量的解读、评述和研究,极大推动了这一理论的传播和发展。第二章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掌握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状况。在国外,列宁、费里德曼、斯威齐等人的创新研究,推动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具体化发展;卢森堡和杜岗、鲍威尔、布哈林等人的争论,“破”开了这一理论创新发展的新局面;苏联的官方和学术界对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推动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实践应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研究整体呈现“均衡化”和“增长论”的趋势,这两个方向虽然内生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体系,但在缺乏基础理论创新的情况下,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正在不断被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同化”。在国内,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呈现鲜明的三个阶段:一是模仿性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二是探索性研究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三是衰落性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整体来看,国内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础理论研究、具体化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方面都有许多亮点,但是缺少系统化的基础理论创新研究成果。纵观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在基础理论的创新方面严重不足,这导致理论在具体化和应用过程中被“西方经济学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也正在萎缩。按照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统一的原则,第三章阐述服务商品理论,旨在拓展商品的概念和生产劳动的范围。马克思建立的虽然是物质商品理论,但根据研究层次的推进,对商品的概念至少又进行了四次拓展。按照劳动价值论的逻辑,服务是一种过程性劳动产品,服务商品是用来交换的服务,也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服务商品的使用价值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和物质商品的使用价值一样,也是社会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服务商品的劳动也同样具有二重性,服务商品的价值是“对象化”(vergegenst?ndlichten)在服务商品使用价值中的人类抽象劳动。根据服务商品的价值构成,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因此,物质商品和服务商品构成社会总产品,服务劳动是社会资本再生产体系中生产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章在对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分析和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将社会生产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服务生产领域,相应地社会生产由两部类拓展至四部类,建立四部类再生产图式,并构建了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在此基础上,又分别建立了部类细分、包括公共阶级和开放经济中的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拓展模型,并分析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中的货币回流规律,进而阐明固定资本的补偿问题。在第四章的基础上,第五章构建了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和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初步建立了包括三种类型的社会资本四部类再生产理论。扩大再生产必须打破简单再生产的“闭环”,将部分剩余价值积累到生产资本。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均由四个层次构成,通过数例验证了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并分析了外延式和内涵式两种类型的扩大再生产的新特点。虽然扩大再生产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但是缩减再生产也是社会生产的一种现实的因素,与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共同构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三种基本类型。与扩大再生产将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生产资本相反,缩减再生产是将生产资本负积累至剩余价值,同时可分为“外敛”式和“内滞”式两种类型。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也由四个层次构成,并通过数例验证了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在此基础上,归纳并证明社会资本再生产平衡基本定理:若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平衡,则社会总产品规模矩阵必为对称矩阵,即Rt(28)RtT。社会资本再生产既是商品和资本的再生产也是资本关系和矛盾的再生产,最后分析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类型、特征和趋势。理论的创新永无止境,本文的拓展研究仅仅是在基础理论部分初步构建了一个新的框架,未来需要继续创新研究的内容还很多。文章的最后,简要介绍了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展望和应遵循的原则。
武文风[8](2013)在《马克思技术进步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技术快速发展,新技术成果的应用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日益凸显,技术进步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和各类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学术界对技术进步问题的研究不仅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研究视角狭窄,很难对现实中的技术进步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并提供有效的指导。鉴于马克思在研究技术进步问题时所运用的科学方法及其所拥有的广阔视角,其理论在当代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技术进步思想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对马克思的技术进步理论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在对马克思文本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运用文本解读法、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马克思的技术进步思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透过马克思对众多具体技术进步问题的针对性论述,还原和提炼出了蕴涵于其背后的技术进步思想,进而揭示出了这些思想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构建了一个研究马克思技术进步理论的基本框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理论体系。论文以技术进步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为主线,在对马克思视野中的技术和技术进步的内涵、特点和类型等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技术进步发生的机制,从五个方面详尽阐述了技术进步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当代人们关于马克思技术进步思想中有争议的观点,彰显了马克思技术进步理论的科学性和其强大的生命力。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八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研究马克思技术进步理论的可能性、必要性和现实性,分析当前国内外关于马克思技术进步思想的研究现状,概括说明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主要内容、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等。第二章是技术与技术进步。本章对马克思关于技术和技术进步的内涵、特点、类型等进行了分析,为后面各章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是技术进步发生机制论。本章从技术进步的主体、技术进步的源泉和动力以及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对技术进步得以发生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第四章是技术进步与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本章从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本观点的阐述出发,对技术进步过程中,技术和技术劳动在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中的不同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技术进步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之间的复杂关系,指明了技术进步最终将会使资本主义经济发生灾难式崩溃。第五章是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本章从经济增长、财富创造、经济结构变迁和经济全球化四个角度探讨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六章是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本章首先对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制度变迁的动力以及技术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限度进行了阐述,然后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技术进步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劳动方式革新、生产关系变革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和作用限度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技术进步在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和灭亡中的具体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第七章是技术进步与生态环境。本章首先对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然后对技术进步与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最后分析了技术进步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具体途径及其作用限度。第八章是技术进步与人的发展。本章首先对其它学者关于技术进步与人的发展之间关系的观点进行了一个大致概览,其次对技术进步在人类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进行了详细论述,然后重点对技术异化给人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研究,最后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并指出了技术进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杠杆和必经途径。
高炳亮[9](2020)在《马克思生活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生活观是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与反思生活的基本态度、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包括对生活的本质、主体、内容、基本特征和发展变迁规律等方面总的看法。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语境中,生活是人和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具有本源性的“根”,在其著作中,有大量关于生活的论述,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哲学思想,折射出马克思恩格斯在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时始终贯穿着对生活的审视。马克思生活观经历了从萌芽探索到形成问世,进而科学化、体系化并在实践中深化发展的历史发展脉络。马克思生活观阐明了全部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指出实践重构了人们关于生活世界物质第一性的解释方式,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从人作为一般生活的主体、现实生活的主体、理想生活的主体三个层面分析了人的三种样态,即现实的人、作为劳动者的无产阶级和获得解放的人,从而为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论证了生活是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有机统一,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有机统一,是过去、现在、未来的有机统一,其中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人类生活的内容与过程,决定着生活形态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历史跃升;辩证地阐述了生活是时间与空间、静态与动态以及传承与变革的统一。马克思生活观深刻批判了异化生活并科学论证了理想生活,指出资本主义造成了生活异化并产生了严重后果,必须从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和生活制度等方面对资本主义进行彻底改造,进而对共产主义理想生活进行了科学论证,描述了理想生活的本质特征、现实形态和实现道路。马克思生活观在理论上扬弃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生活观,开启了生活观的科学革命,唤起了人们对生活解放的觉悟,确立了人类美好生活的共产主义道路,从而正确地揭示出“什么是生活、应当怎样生活”;在实践中彰显出的对人类生活命运的本质洞察、深切关注、科学论证,对无产阶级摆脱受压迫地位、追求美好生活的深入思考,对于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活,积极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和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
吴瑞敏[10](2013)在《财富与时间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研究》文中提出《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最后问世的一部重要手稿。自1858年创作完成到1953年第一个德文重印本出版,《手稿》实际上经历了“百年孤独”,将近有一个世纪的时间都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自1953年以来在六十年的《手稿》研究史上,形成了两个基本研究路径:一是围绕《资本论》解读《手稿》,此种研究路径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并不赋予《手稿》以“自主性”,而是将其视为《资本论》的一个草稿。二是按照《手稿》本身的逻辑解读《手稿》,此种研究路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将《手稿》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本,并且认为其理论视野超出了《资本论》所能涵盖的范围。本文是对《手稿》开展“自主性解读”的一个初步的尝试。随着近年来人们对《手稿》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手稿》的独特价值也日益被揭示出来。《手稿》被誉为是“马克思所有著作中最基本的著作”和“马克思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它“体现了最为丰富的马克思思想”,反映了“马克思成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实质与核心”,构成了“马克思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中心”、“马克思思想的中心点”和“马克思革命思想的顶点”,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彻底成熟”,“也是现时代理解‘未知的马克思’的一部最重要的文献”。在某种意义上,《手稿》堪称是重新思考和理解马克思的一座“思想富矿”。本文认为,在《手稿》茂如密林一般的思想迷宫中,蕴含着两条密切相关的思想线索:第一条思想线索沿“财富问题”而展开,通过这条线索,《手稿》不但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批判,而且揭示了未来社会的财富规定;第二条思想线索沿“时间问题”而展开,通过这条线索,《手稿》不但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时间批判,而且揭示了未来社会的时间规定。如果说第一条思想线索,即财富线索,构成了《手稿》批判的“明线”,那么,第二条思想线索,即时间线索,则构成了《手稿》批判的“暗线”。如果说财富批判(明线)是《手稿》对资本主义的“现象批判”,时间批判(暗线)则是《手稿》对资本主义的“本质批判”。从前者向后者的过度,实际上是《手稿》从对资本主义的“现象批判”向“本质批判”的一种内在的提升。借助第一条线索,《手稿》通过对商品、货币和资本这三种资本主义财富的社会存在形式的深入批判,揭示了商品的秘密、货币的质变和资本的界限,剥去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神秘外衣,从而将资本主义财富生产方式的内在危机完整地呈现出来。与此同时,未来的社会主义应该树立什么样的财富观,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也被凸现了出了来,并获得了某种程度的解答。借助第二条线索,《手稿》进一步揭示出商品、货币和资本的时间结构,从而将第一条线索所展示的财富批判逻辑提升到了时间哲学的高度。由此出发,《手稿》还对资本主义社会技术的时间结构和空间的时间结构展开深入的批判性考察,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在时间的地平线上被深刻地揭示出来。与此同时,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所具有的“自由时间”属性也被呈现出来,并使“自由时间”成为人们观察和考察未来社会的一个坐标。《手稿》所揭示的财富问题和时间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它对于我们认识当代中国所面临的财富创造和分配、自由时间与人的生存状态,乃至重新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等,均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二、关于剩余价值从哪里产生、机器創不創造剩余价值等问题的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剩余价值从哪里产生、机器創不創造剩余价值等问题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和问题 |
(二)国内研究现状和问题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嬗变 |
第一节 共产主义概念溯源 |
一、共产主义概念内涵的多维审视 |
二、共产主义相关概念辨析 |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
第二节 马克思之前共产主义学说的历史演进 |
一、古典共产主义 |
二、十六至十八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
三、十九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 |
第三节 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因素 |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缺陷 |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超越 |
第二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生成 |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出场 |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时空场域 |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 |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萌发 |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 |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成熟 |
第三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 |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前提——哲学批判 |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个人 |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现实场域——市民社会 |
四、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线索——人的解放 |
第三章 超越现代性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 |
第一节 现代性危机的诊断 |
一、当代社会现代性危机及其表现 |
二、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对于现代性的反思 |
三、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性反思 |
第二节 “历史之谜”的沉思 |
一、对“历史之谜”经济根源的批判 |
二、对“历史之谜”政治桎梏的批判 |
三、对“历史之谜”文化迷障的批判 |
第三节 “历史之谜”的解答 |
一、人与自然的和解 |
二、人与社会的和解 |
三、人与自身的和解 |
第四章 消灭现存状况的共产主义运动 |
第一节 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 |
一、科学实践观的创立 |
二、发展物质生产的实践 |
三、变革社会现实的实践 |
第二节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尝试 |
一、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创立与发展 |
二、国际工人协会的活动与影响 |
三、巴黎公社的尝试与贡献 |
第三节 人的解放的实现——共产主义革命运动 |
一、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实现条件 |
二、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实现方式 |
三、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主体、特点和实质 |
第五章 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蓝图描绘 |
第一节 人类社会形态发展演进规律 |
一、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自然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 |
二、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逻辑 |
三、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
一、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
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
三、阶级消灭,国家消亡 |
四、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
第三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诉求 |
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 |
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
三、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方式 |
第六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的当代境遇与捍卫 |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面临的当代困境 |
一、“共产主义失败论” |
二、“共产主义庸俗化” |
三、“共产主义乌托邦论” |
四、“共产主义渺茫论” |
第二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面临困境的原因 |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本身的深刻性、复杂性 |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冲击 |
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
第三节 当代西方左翼的共产主义回归 |
一、阿兰·巴迪欧:“共产主义的假设” |
二、斯拉沃热·齐泽克:“共产主义观念” |
三、安东尼奥·奈格里、迈克尔·哈特:“共有的共产主义” |
第四节 当代中国对共产主义的坚守与捍卫 |
一、实践探索:开辟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新阶段 |
二、理论创新:拓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 |
三、制度完善:谱写科学社会主义制度新篇章 |
第七章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逻辑 |
第一节 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 |
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 |
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基本特征 |
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
第二节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路径 |
一、深化情感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感染力 |
二、深化理论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说服力 |
三、深化政治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引领力 |
四、深化话语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亲和力 |
五、深化价值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凝聚力 |
参考文献 |
一、经典著作 |
二、外文译著 |
三、中文著作 |
四、外文文献 |
五、期刊论文 |
六、学位论文 |
七、报纸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
五、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一章 缘何聚焦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
第一节 何谓批判? |
第二节 批判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问世 |
一、批判他人与马克思主义的生成 |
二、回应批判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
三、自我批判与马克思主义的完善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维度 |
一、实践地批判 |
二、辩证地批判 |
三、历史地批判 |
四、内在地批判 |
五、总体地批判 |
第四节 批判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未来 |
本章小结 批判之为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 |
第二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进路 |
第一节 马克思批判理论的转向 |
一、从哲学批判到政治批判,再到经济批判 |
二、马克思的批判理论:哲学—政治—经济学批判 |
第二节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问题 |
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过程 |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精神 |
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问题 |
四、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方法 |
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尺度 |
本章小结 时代孕育了马克思的批判思想 |
第三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主题转换 |
第一节 从“天上迷雾”到“市民社会”:解决困惑已久的物质利益难题 |
一、疑惑:“应有”和“现有”的对立 |
二、解惑:“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
三、深思:通达人类解放的道路 |
四、立场:“市民社会”抑或“人类社会”? |
第二节 从“财产权”到“私有制”:前置于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大问题 |
一、私有财产的来源与占有 |
二、私有财产的紧张本质与主体本质 |
三、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
第三节 从“对象化劳动”到“异化劳动”:劳动的积极本质与否定本质 |
一、劳动的两种样态:对象化劳动与异化劳动 |
二、异化理论的多维意蕴 |
三、异化劳动的出场逻辑 |
四、异化劳动的理论反思 |
第四节 从“感性直观”到科学的“实践”概念:批判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
一、传统认识论思想的积弊 |
二、“现代实践”概念与马克思批判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
第五节 从“生产活动”到“生产关系”:唯物史观基本理论的初步阐明 |
一、两种历史观的交锋:思想中的历史与历史中的思想 |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的科学演进 |
第六节 从“批判的批判”到“哲学的贫困”:政治经济学批判成果初现 |
一、“贫困的哲学”的高明之处:对私有财产的批判性考察 |
二、“贫困的哲学”的失足之处:难以摆脱的“理性”原则 |
三、“哲学的贫困”与“政治经济学批判”成果的初步展现 |
第七节 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社会实践:科学批判理论的回归与践履 |
一、揭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文明面相 |
二、与多种思潮的对话和指导社会运动 |
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旨趣 |
本章小结 从毁灭性批判到建构性批判 |
第四章 《资本论》手稿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雏形初成 |
第一节 从巴黎到伦敦:通达《资本论》的艰辛之路 |
一、巴黎时期:《资本论》的“史前期” |
二、布鲁塞尔时期:《资本论》的“孕育期” |
三、伦敦时期:《资本论》的“创作期” |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一稿”: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再批判” |
一、政治经济学“再批判”的言说语境 |
二、政治经济学“再批判”的理论问题 |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二稿”: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新架构” |
一、历史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初步创建 |
二、多重话语体系下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图构 |
本章小结 通往《资本论》的“思想驿站”和“历史路标” |
第五章 《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逻辑生成 |
第一节 《资本论》的核心:资本主义经济“二律背反”与双重批判 |
一、资本主义经济的“二律背反” |
二、双重批判之下的历史结局 |
三、《资本论》透视出的新革命 |
第二节 商品批判:商品与“商品世界”的谜疑 |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商品范畴 |
二、价值形式的奥秘与商品经济的特征 |
三、“商品世界”谜疑的崭露与破解 |
第三节 货币批判:货币与“货币文明”的显形 |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货币范畴 |
二、货币之为文明社会的重要载体 |
三、货币神性的显形与货币幽灵的驱散 |
第四节 劳动批判:劳动与“人类之谜”的解答 |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劳动范畴 |
二、劳动的三维向度与“人类之谜”的解答 |
三、劳动的救赎与人类文明的回归 |
第五节 资本批判:资本与“资本世界”的祛蔽 |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资本范畴 |
二、资本逻辑及其批判的内在张力 |
三、资本拜物教的出场与“祛魅” |
本章小结 严密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叙事体系 |
第六章 《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总体考量 |
第一节 分工批判:分工与“人类历史”的进阶 |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分工范畴 |
二、分工的发展轨迹及其社会效应 |
三、分工的历史命运与人类的前景 |
第二节 市场批判:市场与商品经济的历史进程 |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市场范畴 |
二、市场文明的张力与发展 |
三、商品经济的作用与归宿 |
第三节 时空批判:“时空之维”与资本循环 |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时间与空间范畴 |
二、资本循环与运转的时空之维 |
三、《资本论》是马克思的“是与时” |
本章小结“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 |
第七章 21世纪的资本主义批判与《资本论》的“凯旋” |
第一节 《21世纪资本论》:对《资本论》的“继承”,抑或“超越”? |
一、皮凯蒂究竟说了什么? |
二、皮凯蒂的“支持”与“反对” |
三、从《资本论》到《21世纪资本论》:“有了皮凯蒂,我们仍需要马克思” |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在21世纪的“回归” |
一、为什么要回归政治经济学批判? |
二、应该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哪些理论? |
三、如何回到政治经济学批判? |
本章小结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跨越时空 |
第八章 政治经济学批判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 |
一、我国对市场经济的认知历程:从否定到接受 |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识的新飞跃 |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启示 |
一、批判私有制弊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二、批判资本的逻辑,继续发展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
三、批判经济自由化,实现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调控 |
四、批判经济拜物教,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发展 |
第三节 五大发展理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协同推进 |
一、坚持创新发展,引领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
二、坚持协调发展,增强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性 |
三、坚持绿色发展,确保社会主义建设的可持续 |
四、坚持开放发展,吸收人类市场经济文明成果 |
五、坚持共享发展,体现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
本章小结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传承与发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马克思人学思想及其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启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重点、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思想渊源 |
第一节 古希腊自然主义的人学 |
一、人的原子本源论 |
二、哲学的人学转向 |
第二节 中世纪神秘主义的人学 |
一、人的自由意志是人获得恩典的前提 |
二、自然律是人的自由意志的神学表达 |
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人学 |
一、人的第一权利是自由 |
二、人的存在源于人的思 |
三、人的自然本性规约“法” |
第四节 近代思想家的人学思想 |
一、人的最终目的是人本身 |
二、人的自由需要社会契约 |
三、人的精神的发展与辩证 |
四、人的类意识的宗教批判 |
本章小结:马克思人学思想对以往的批判与传承 |
第二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创立 |
第一节 人学思想的初步探索——从《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到《莱茵报》 |
一、人的尊严与人的创造 |
二、人的精神与人的意志 |
三、人的天性与个人自由 |
四、人的利益与人的关系 |
第二节 对人的类本质与人的异化问题的思索——从《德法年鉴》到《巴黎手稿》 |
一、发现“对象性活动”钥匙 |
二、考察人的现实生存境遇 |
三、剖析批判人的异化劳动 |
四、假设“人的解放”理论 |
五、展望“人的解放”前景 |
第三节 对人的本质的科学阐释——从《神圣家族》到《穆勒摘要》 |
一、人学思想的基础是科学的实践 |
二、人的本质要在现实关系中把握 |
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 |
四、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社会联系 |
五、人的权利的发展受时代的制约 |
六、人的发展需要改造外部的环境 |
本章小结: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艰辛探索 |
第三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发展 |
第一节 基于唯物史观进行的人学思考——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哲学的贫困》 |
一、历史的首要前提是有生命的人的存在 |
二、人类生存的第一条件是生产物质资料 |
三、人类历史的第三种关系是生命的繁衍 |
四、人的桎梏的摆脱需要共产主义社会 |
五、唯物史观的人学对人道学派的批判 |
第二节 基于资本主义实践批判的人学思考——从《雇佣劳动与资本》到《共产党宣言》 |
一、雇佣工人被资本宰制 |
二、工人阶级的六重苦难 |
三、人的本质被机器压抑 |
四、工人阶级沦为陪葬品 |
五、无产阶级的解放途径 |
六、人学思想的系统阐发 |
第三节 人学思想在现实和历史维度的全面展开——从《资本论》到《人类学笔记》 |
一、活劳动确证人的主体价值 |
二、人的自主劳动被资本卷缩 |
三、资本的人的解放历史使命 |
四、人的自由王国的发展诉求 |
五、《资本论》中的人学旨趣 |
六、人的解放的世界历史视角 |
本章小结: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历史贡献 |
第四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内容归纳 |
第一节 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 |
一、人的存在 |
二、人的本质 |
第二节 人的需要与人的价值 |
一、人的需要 |
二、人的价值 |
第三节 人的权利与人的自由 |
一、人的权利 |
二、人的自由 |
第四节 人的发展与人的解放 |
一、人的发展 |
二、人的解放 |
本章小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最高价值目标 |
第五章 马克思人学思想与青年生命价值教育 |
第一节 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的生命观 |
一、马克思人学思想与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生命观的关系 |
二、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生命观的内容 |
三、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生命观的特征 |
四、马克思生命观的基石是生命价值观 |
第二节 青年生命价值和青年生命价值观 |
一、生命价值与生命价值观 |
二、青年的生命价值与生命价值观 |
三、青年生命价值观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马克思生命观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指导与启迪 |
一、青年生命教育与生命价值教育 |
二、马克思生命观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指导 |
三、马克思生命观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启迪 |
本章小结:马克思生命观指引青年生命价值教育 |
参考文献 |
著作 |
期刊 |
学位论文 |
报纸 |
文件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选题意义 |
一、研究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劳动立场”创新 |
二、理论研究视角创新 |
三、理论主线创新 |
四、文本和现实的视域融合创新 |
第五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从《资本论》及其手稿中梳理劳动伦理与道德批判思想 |
二、从资本逻辑的制约中探究道德对资本的限制 |
三、从历史演进的向度解析劳动伦理的内在蕴含 |
四、从实践的维度挖掘劳动伦理及劳资关系思想的现实启示 |
第六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第一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一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和价值的真正结合 |
一、亚当·斯密:劳动创造财富 |
二、大卫·李嘉图:劳动是社会规定的人的活动 |
三、约翰·穆勒:劳动的福利原则 |
第二节 空想社会主义:理想劳动者假设 |
一、圣西门:神的道德原则引领 |
二、傅立叶:协作制度设计方案 |
三、欧文:劳动共同体的试验 |
第三节 黑格尔的劳动哲学思想 |
一、劳动是人自觉的理性活动 |
二、社会性是劳动的本质属性 |
三、市民社会中的劳动者贫困 |
第二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马克思话语追溯 |
第一节 劳动伦理的概念定位 |
一、“劳动”的概念分析及道德蕴含 |
二、“劳动力”的概念分析及伦理蕴含 |
三、“劳动伦理”的概念蕴含 |
四、劳动伦理生成的逻辑架构 |
第二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原初话语追溯 |
一、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文本溯源 |
二、马克思的“劳动的立场” |
第三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理论坐标 |
一、理论定位:一本“大写的劳动伦理” |
二、隐性线索:人的存在方式批判 |
三、双重维度:事实指向性与价值规范性 |
四、逻辑走向:劳动与资本的对立统一 |
第四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道德”、“伦理”与美德 |
二、“资本”、“资本逻辑”与“资本拜物教” |
三、“道德资本化”与“资本道德化” |
四、“劳动资本化”与“资本劳动化” |
第三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逻辑理路 |
第一节 商品·货币·资本·证券:劳动伦理思想批判奠基 |
一、商品到商品拜物教:劳动的“一般化” |
二、货币到货币拜物教:劳动的“社会化” |
三、资本到资本拜物教:劳动的“抽象化” |
四、证券到符号拜物教:劳动的“虚拟化” |
第二节 剩余价值论:劳动伦理思想批判的核心 |
一、劳动价值论:伦理重心由“资本”转向“劳动” |
二、工作日抗争:剩余价值获取的双重界限 |
三、分工与协作:资本控制和主导劳动主体 |
四、机器的应用:两大阶级矛盾激化 |
第三节 资本积累:劳动伦理思想的分析空间 |
一、资本的“原罪”:资本对劳动和生产资料的剥夺 |
二、所有权的悖论:劳动伦理制度化批判内核 |
三、资本规模扩张:资本主义抽象劳资关系的形成 |
四、资本垄断峰值:劳动关系被金融绑架 |
第四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内涵 |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前置性问题 |
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 |
二、分工与协作的强制型 |
三、扩大再生产增加了劳动道德的可能性 |
第二节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个人所有制的组织形式 |
二、社会协作的劳动伦理方式 |
三、工人主导的劳动伦理原则 |
第三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基本属性 |
一、劳动伦理的历史性 |
二、劳动伦理的社会性 |
三、劳动伦理的阶级性 |
四、劳动伦理的主体性 |
五、劳动伦理的受制性 |
六、劳动伦理的发展性 |
第四节 劳动伦理思想的核心命题:资本主义劳资关系 |
一、两种生产力的耦合构筑伦理基点 |
二、法权与伦理的张力形成阐释空间 |
三、分配关系掩盖了其的实证性用法 |
第五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现代转向 |
第一节 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转向之维 |
一、感性的活动是现代转向的变革机理 |
二、劳动时空的解放是现代转向的桥梁 |
三、“人之为人”的劳动现代转向梯次 |
第二节 剖析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转向脉络 |
一、信用体系在劳动活动中的道德审视 |
二、知识劳动指涉伦理价值的理性求证 |
三、诚实劳动视域下劳动教育伦理诉求 |
第六章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劳动伦理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当代映证 |
一、劳动道德在社会主义中国的现实状态 |
二、劳动伦理推进了我国工会组织的发展进程 |
第二节 劳动伦理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
一、双重和谐关系是社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特质 |
二、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平等是和谐劳动关系的要求 |
三、企业家精神是实现我国企业创新发展基本条件 |
四、注重企业道德是构建我国劳动伦理的现实任务 |
第三节 劳动伦理思想与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
一、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是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要求 |
二、坚持基本分配制度是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时代底色 |
三、完善劳动法律关系是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制度保障 |
四、共享发展理念是推进我国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精神导向 |
第四节 实现劳动不断解放的现实道路指向 |
一、数字劳动是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新常态” |
二、制度正义是实现劳动伦理的文化指引 |
三、人的自由自觉构成劳动伦理的至善之境 |
四、人类劳动道德共同体构建是客观历史的必然 |
五、劳动神圣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伦理追求 |
参考文献 |
1.著作类 |
2.期刊类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概念的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研究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形成的思想探源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思想来源的总体评述 |
第二节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劳动思想 |
一、荷马时代:分配的正义与劳动的价值 |
二、古希腊时期:被鄙视的劳动与初期的分工 |
三、古罗马时期:劳动者的惨景与公正的希冀 |
第三节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中的劳动思想 |
一、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劳动救赎说与价格公平论 |
二、新教伦理:劳动天职说与神意分工论 |
第四节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思想 |
一、古典经济学派的先驱:劳动是财富之父和剩余价值的存在 |
二、亚当·斯密:劳动分工学说与劳动尺度概念 |
三、大卫·李嘉图:劳动价值论与相对工资说 |
第五节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劳动思想 |
一、从康德到谢林:人是什么和“活动”的原则 |
二、黑格尔:“否定性行动”与自由真正的“显现” |
第六节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劳动思想 |
一、圣西门:实业制度和差别分配原则 |
二、傅立叶:和谐社会和劳动协作制 |
三、欧文:劳动价值论和分配正义思想 |
第七节 青年黑格尔派与费尔巴哈 |
一、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行动哲学和“实践”的范畴 |
二、从费尔巴哈到赫斯:“感性直观的人”和行动的哲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马克思劳动观形成史的文本解读 |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思想萌芽 |
一、德语作文:“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职业选择观 |
二、博士论文:对“自我意识”的哲学史探寻 |
三、《莱茵报》时期:对“现实的物质利益问题”的关注 |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路径的探寻 |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唯物主义立场的确立 |
二、《德法年鉴》时期:向实践的唯物哲学的转变 |
三、《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与资本对立的历史之谜 |
四、《神圣家族》: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
第三节 迈向成熟“劳动”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 |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感性活动”的哲学革命 |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劳动”唯物史观的形成 |
三、《哲学的贫困》: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 |
四、《雇佣劳动与资本》:雇佣关系的对抗性及向自由劳动的复归 |
第四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成熟发展时期 |
一、《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一般劳动”的概念 |
二、《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创造资本的劳动 |
三、《1863-1865 年经济学手稿》:“社会劳动”的本质内涵 |
四、《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成熟表述 |
第五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进一步深化发展 |
一、《哥达纲领批判》:“共产主义劳动论” |
二、“两大历史笔记”:人类社会发展史与劳动解放的真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捍卫与发展 |
第一节 恩格斯早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思考 |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天才萌芽” |
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劳动者的现实考察 |
第二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科学劳动观的捍卫 |
一、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创立所做出的贡献 |
二、《反杜林论》对马克思《资本论》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捍卫 |
第三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劳动观的创造性引申与发展 |
一、《自然辩证法》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反自然性和反人性的批判 |
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劳动”地位的评述 |
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的历史哲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 |
第一节 释疑“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提法 |
一、马克思恩格斯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意义上谈论“劳动”? |
二、劳动唯物主义在何种意义上属于实践唯物主义范畴? |
三、能否以“劳动”来透析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 |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起点:劳动——人 |
一、青年马克思为什么选择伊壁鸠鲁? |
二、“自由意志”如何关照到“现实的人”? |
三、批判的矛头何以指向“劳动”? |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起点何以是“劳动——人”? |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逻辑:劳动的历史与现实的人 |
一、一般劳动与人的自然属性 |
二、生产劳动与人的社会存在 |
三、雇佣劳动与人的异化状态 |
四、自由劳动与人的解放理想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的理论回应与时代关照 |
第一节 理论回应:后马克思主义者抛掷来的问题 |
一、后马克思主义者抛掷来的问题 |
二、马克思恩格斯会怎样回应? |
第二节 时代关照:现代科技所催生的新劳动形态 |
一、三次科技革命与劳动形态的改变 |
二、新劳动形态下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遇到的质疑 |
第三节 当代价值:体面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
一、体面劳动是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的本质诉求 |
二、新时代对劳动主体地位的强调 |
第四节 未来理想:通往自由之路 |
一、共产主义是劳动自由解放的理想社会 |
二、共产主义是实现人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新研究 ——基于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现实的呼唤 |
二、理论的空间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拓展和深化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二、实践意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框架 |
一、理论基础研究 |
二、理论拓展研究 |
三、研究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比较分析法 |
三、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四、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五、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六、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难点、创新和不足 |
一、研究的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作简史 |
第一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萌芽 |
一、理论萌芽前的积淀 |
二、《反思》手稿中的理论萌芽 |
第二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形成 |
一、《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三、《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四、1867-1870年《资本论》第二册草稿中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第三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基本完成 |
一、总结性评价和批判前人的相关理论 |
二、补充性阐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理论 |
三、创造性阐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理论 |
四、《资本论》第二册第Ⅷ稿的地位 |
第四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作历程的评述 |
一、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状态 |
二、恩格斯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编辑 |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
四、马克思对待科学研究的精神和态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国外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 |
一、马克思主义者的争论与发展 |
二、非马克思主义学者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评论与借鉴 |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均衡化” |
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增长论” |
五、部类拓展的探索 |
第二节 国内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 |
一、模仿性研究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 |
二、探索性研究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
三、衰落性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的评述和启示 |
一、国外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的评述 |
二、国内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的评述 |
三、国内外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服务商品 |
第一节 马克思的商品理论 |
一、商品的形态 |
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
三、商品的价值转移及价值构成 |
四、马克思对商品概念的扩展 |
第二节 服务商品的概念 |
一、服务商品的界定 |
二、服务商品与物质商品的关系 |
三、服务商品的分类 |
四、服务商品理解上可能产生的误区 |
第三节 服务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
一、服务商品的使用价值 |
二、服务商品的价值 |
三、服务商品的价值转移和补偿 |
第四节 服务劳动与生产劳动 |
一、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
二、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相关争论 |
三、服务商品与生产劳动的一致性 |
四、生产劳动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理论 |
第一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分析及理论假设 |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分析 |
二、货币资本的作用 |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分析假设 |
四、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符号说明 |
第二节 社会生产的四个部类 |
一、生产物质生产资料的部类(第Ⅰ部类) |
二、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部类(第Ⅱ部类) |
三、生产生产性服务商品的部类(第Ⅲ部类) |
四、生产生活性服务商品的部类(第Ⅳ部类) |
五、社会总产品的使用价值构成 |
六、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 |
第三节 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
一、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理论假设 |
二、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界定 |
三、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图式 |
四、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平衡条件 |
第四节 四部类简单再生产的拓展模型 |
一、部类细分的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
二、包括公共阶级的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
三、开放经济中的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
第五节 货币的回流与固定资本的补偿 |
一、货币的回流 |
二、固定资本的补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理论 |
第一节 社会资本的积累 |
一、社会资本积累的界定 |
二、社会资本积累的前提条件 |
三、社会资本积累的实现条件 |
第二节 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 |
一、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理论假设 |
二、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
三、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
四、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数例 |
五、四部类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 |
第三节 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 |
一、社会资本缩减再生产的界定 |
二、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理论假设 |
三、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
四、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
五、四部类缩减再生产的数例 |
六、社会资本再生产平衡基本定理 |
第四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矛盾 |
一、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类型 |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特征 |
三、社会资本再生产矛盾的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
一、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未完成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
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研究现状:基础理论创新不足 |
三、商品概念的拓展:服务也是一种商品 |
四、生产劳动范围的拓展: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 |
五、社会生产部类的拓展:从两部类到四部类 |
六、两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的拓展:四部类简单再生产模型 |
七、两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的拓展:四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 |
八、社会资本再生产基本类型拓展:四部类缩减再生产模型 |
第二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研究展望 |
一、基础理论的研究展望 |
二、理论具体化研究展望 |
三、理论应用性研究展望 |
四、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8)马克思技术进步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1.1.1 技术进步的现实背景 |
1.1.2 理论界对技术进步问题的研究 |
1.1.3 马克思对技术进步问题的探索 |
1.1.4 马克思技术进步理论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马克思技术进步思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1.3.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3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技术与技术进步 |
第一节 对技术范畴的追问 |
2.1.1 历史上的技术范畴 |
2.1.2 技术定义之争 |
2.1.3 马克思视野中的技术 |
2.1.4 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
第二节 技术的本质、属性及特点 |
2.2.1 技术的本质 |
2.2.2 技术的属性 |
2.2.3 技术的特点 |
第三节 技术进步的涵义、类型及特点 |
2.3.1 技术进步的涵义 |
2.3.2 技术进步的类型 |
2.3.3 技术进步的特点 |
第三章 技术进步发生机制论 |
第一节 技术进步的主体 |
3.1.1 技术进步主体的类型 |
3.1.2 主体在推动技术进步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
3.1.3 主体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限度 |
第二节 技术进步的源泉和动力 |
3.2.1 技术进步的根本源泉:知识的积累 |
3.2.2 技术进步的动力——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 |
3.2.3 技术进步的动力——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 |
第三节 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 |
3.3.1 生产关系 |
3.3.2 物质基础 |
3.3.3 阶级斗争 |
3.3.4 社会交往状况 |
3.3.5 生产要素的聚集程度 |
第四章 技术进步与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 |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价值形成 |
4.1.1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
4.1.2 技术本身不创造价值 |
4.1.3 技术劳动创造价值的条件 |
4.1.4 技术进步对价值形成的影响 |
第二节 技术进步与价值增殖 |
4.2.1 资本的价值增殖 |
4.2.2 技术进步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
4.2.3 技术进步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
第三节 技术进步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4.3.1 技术进步是经济危机的加速剂 |
4.3.2 技术进步对经济危机的缓冲作用 |
4.3.3. 技术进步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趋势 |
第五章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 |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
5.1.1 扩大再生产的基本观点 |
5.1.2 技术进步与资本积累 |
5.1.3 技术进步与资本利用效率的提高 |
第二节 技术进步与财富创造 |
5.2.1 马克思的财富观 |
5.2.2 技术进步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 |
第三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变迁 |
5.3.1 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迁 |
5.3.2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 |
第四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全球化 |
5.4.1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思想 |
5.4.2 技术进步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
5.4.3. 技术进步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
第六章 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 |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 |
6.1.1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
6.1.2 社会制度变迁的动力 |
6.1.3 技术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限度 |
第二节 技术进步与生产力发展 |
6.2.1 技术进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具体途径 |
6.2.2 技术进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限度 |
第三节 技术进步与劳动方式革新 |
6.3.1 技术进步与劳动工具的变革 |
6.3.2 技术进步与分工、协作的发展 |
6.3.3 技术进步与生产组织的变迁 |
第四节 技术进步与生产关系变革 |
6.4.1 技术进步与所有制关系的变化 |
6.4.2 技术进步与利益冲突 |
6.4.3 技术进步与社会变革 |
第五节 技术进步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灭亡 |
6.5.1 技术进步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
6.5.2 技术进步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 |
第七章 技术进步与生态环境 |
第一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点 |
7.1.1 自然对人的优先地位和制约性 |
7.1.2 人对自然的能动性 |
7.1.3 人与自然矛盾的历史发展 |
第二节 技术进步与生态环境恶化 |
7.2.1 技术进步是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
7.2.2 资本主义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 |
7.2.3 技术进步引发生态问题的根源 |
第三节 技术进步与生态环境改善 |
7.3.1 技术进步与生产的生态化 |
7.3.2 技术进步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限度 |
第八章 技术进步与人的发展 |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人的发展观点概览 |
8.1.1 早期的技术乐观主义与浪漫的人文主义 |
8.1.2 当代各类学者的不同观点 |
第二节 技术进步在人类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
8.2.1 技术活动与人的形成 |
8.2.2 技术进步与人类能力的提升 |
8.2.3 技术进步与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善 |
8.2.4 技术进步与人类自由度的提高 |
第三节 技术异化、影响及其社会根源 |
8.3.1 劳动异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
8.3.2 技术异化对工人的影响 |
8.3.3 技术异化的社会根源 |
第四节 技术进步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
8.4.1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内涵 |
8.4.2 技术异化消除的技术途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马克思生活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内容结构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的内容结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生活观的演变历程 |
第一节 马克思生活观的萌芽和探索(1835—1844年) |
一、早期对理想主义生活的向往 |
二、进入社会后对现实生活的拷问 |
三、对德国社会生活的人本主义批判 |
第二节 马克思生活观的形成和问世(1845—1848年) |
一、从抽象哲学的生活观转向现实的生活观 |
二、对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生活观的批判 |
三、科学的生活观的构建 |
第三节 马克思生活观的丰富和发展(1848年—晚年) |
一、1848年欧洲革命深化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活观 |
二、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困境 |
三、在与错误思想的斗争中构想人类生活的理想模式 |
第二章 马克思生活观的理论内容 |
第一节 对生活的一般阐释 |
一、生活的本质 |
二、生活的主体 |
三、生活的内容 |
第二节 生活的基本特征 |
一、生活的实践性 |
二、生活的辩证性 |
三、生活的理想性 |
第三节 生活方式的辩证逻辑 |
一、生活方式的涵义 |
二、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 |
三、生活方式决定社会消费模式 |
四、生活方式对资本逻辑的扬弃 |
第三章 异化生活和理想生活 |
第一节 资本主义与异化生活 |
一、异化生活的主要特征 |
二、异化生活的深层危害性 |
三、异化生活的资本主义根源 |
第二节 异化生活的消解 |
一、消解资本主义的生活理念 |
二、消解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 |
三、消解资本主义的生活制度 |
第三节 理想生活的合理逻辑 |
一、理想生活的本质特征 |
二、理想生活的现实形态 |
三、理想生活的现实道路 |
第四章 马克思生活观的理论贡献 |
第一节 开启生活观的科学革命 |
一、对唯心主义生活观的超越 |
二、对旧唯物主义生活观的超越 |
三、对资本主义生活观的批判 |
四、构建理想生活的科学基石 |
第二节 唤起人们对生活解放的觉悟 |
一、揭示劳苦大众陷于贫困生活的真正根源 |
二、激发劳苦大众改变生活命运的信心勇气 |
三、指引劳苦大众找到创造美好生活的正确道路 |
第三节 确立了人类美好生活的共产主义道路 |
一、生活梦想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升华 |
二、生活梦想从空想层面到科学层面的升华 |
三、生活梦想从个体层面到共同体层面的升华 |
第五章 马克思生活观的实践价值 |
第一节 创新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活观 |
一、践行马克思生活观的精神实质 |
二、深化新时代马克思生活观中国化 |
三、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活理念和生活模式 |
第二节 努力建设新时代美好生活 |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生活 |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生活 |
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生活 |
第三节 建设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创新路径 |
一、坚定四个自信,确立科学的生活目标和价值取向 |
二、推进五个文明协调发展,协调好新时代生活矛盾 |
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满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
结语 |
一、本文的核心观点 |
二、研究工作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一、个人简历 |
二、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财富与时间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手稿》的历史命运 |
第二节 《手稿》的独特价值 |
第三节 《手稿》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本文的思路框架 |
第一章 财富的概念 |
第一节 作为“社会存在”的财富概念 |
一、马克思的“社会存在”概念:卢卡奇和古尔德的启示 |
二、财富的三种“社会存在”形式 |
第二节 作为“危机批判”的财富概念 |
一、以“财富批判”为主线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
二、马克思的“财富批判”展开的内在逻辑 |
第三节 作为“哲学建构”的财富概念 |
一、财富问题与马克思哲学的关系 |
二、马克思哲学的财富结构 |
第二章 财富的危机 |
第一节 商品秘密与财富危机 |
一、商品的秘密之一:价值二重性及其内在冲突 |
二、商品的秘密之二:劳动二重性及其内在冲突 |
三、商品的秘密之三:价值等式及其内在冲突 |
第二节 货币质变与财富危机 |
一、货币质变之一:货币欲望与财富革命 |
二、货币质变之二:货币物神与财富异化 |
三、货币质变之三:货币脱域与财富危机 |
第三节 资本界限与则富危机 |
一、资本的二重性:文明化趋势与内在界限 |
二、资本的量的界限 |
三、资本的时间界限 |
四、资本的消费界限 |
五、资本的自然界限 |
第三章 财富的哲学 |
第一节 财富与人 |
一、汉娜·阿伦特的责难 |
二、迈克尔·A·莱博维奇的责难 |
三、驳阿伦特和莱博维奇:《手稿》的启示 |
第二节 财富与自然 |
一、“退缩的自然界” |
二、“自由的自然界” |
三、对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再认识 |
第三节 财富与历史 |
一、财富与“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第一大社会形态 |
二、财富与“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第二大社会形态 |
三、财富与“以人的自由个性”为基础的第三大社会形态 |
第四章 时间的概念 |
第一节 经典作家的解释:恩格斯和列宁 |
一、时间与物质本体论 |
二、时间与辩证法 |
第二节 西方学者的探索:阿尔都塞 |
一、阿尔都塞论马克思的“历史时间”概念 |
二、“历史时间”概念的启示 |
第五章 时间的结构 |
第一节 财富的时间结构 |
一、商品的时间结构 |
二、货币的时间结构 |
三、资本的时间结构 |
第二节 技术的时间结构 |
一、技术、时间与人的异化 |
二、技术、时间与人的解放 |
三、技术、时间与历史进程 |
第三节 空间的时间结构 |
一、用时间消灭空间:时间的空间意义 |
二、用空间集约时间:空间的时间本质 |
第六章 时间的意义 |
第一节 历史与时间 |
一、历史发展的时间辩证法:古尔德的启示 |
二、未来社会的时间规定:《手稿》新释之一 |
三、唯物史观的时间规定:《手稿》新释之二 |
第二节 自由与时间 |
一、《手稿》=自由时间论:内田弘的启示 |
二、以时间定义自由 |
三、自由的时间含义 |
结语《手稿》的当代意义 |
第一节 财富问题的当代意义 |
一、当代中国的财富创造 |
二、当代中国的财富分配 |
三、财富问题的启发意义 |
第二节 时间问题的当代意义 |
一、当代中国的“经济时间” |
二、当代中国的“自由时间” |
三、时间问题的启发意义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关于剩余价值从哪里产生、机器創不創造剩余价值等问题的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D]. 郝相赟. 兰州大学, 2020(01)
-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付文军. 兰州大学, 2016(08)
- [3]马克思人学思想及其对青年生命价值教育的启迪研究[D]. 纪超凡. 兰州大学, 2020(01)
- [4]关于剩余价值从哪里产生、机器創不創造剩余价值等问题的讨论[J]. 颜见智.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1965(01)
- [5]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研究[D]. 高耀芳. 兰州大学, 2020(01)
- [6]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D]. 韩璐. 兰州大学, 2019(02)
- [7]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创新研究 ——基于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拓展[D]. 朱鹏华.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8]马克思技术进步理论研究[D]. 武文风. 南开大学, 2013(07)
- [9]马克思生活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高炳亮. 华侨大学, 2020(01)
- [10]财富与时间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研究[D]. 吴瑞敏.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