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梗塞偏瘫患者两上臂血压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赵钛[1](1994)在《脑梗塞偏瘫患者两上臂血压比较》文中研究表明脑梗塞偏瘫患者两上臂血压比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医专医院赵钛全国中等卫生学校教材《基础护理学》对血压的观察及测量一节中指出:“对偏瘫的病员,应在健侧手臂上测量”〔1〕,我们通过临床实践对上述内容的看法有点不同。本文测量了288人次脑梗塞偏瘫患者两上臂的...
曾庆云[2](2006)在《中、西医综合康复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偏瘫的影响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包括文献研究和临床研究两个部分。文献研究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系统回顾了历代中医药治疗偏瘫的主要成就,并对中、西医治疗的原则和方法的现代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分析。通过分析既往偏瘫综合康复方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吸纳现代康复医学理念和功能评价方法、保留中医证候和辨证康复的观点、保持和丰富中医独特的综合康复技术等,是发挥中西医康复医学的优势、建立偏瘫中医综合康复方案的重要途径。临床研究目的:通过观察中、西医不同康复方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和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分析中、西医康复方案临床疗效的异同。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对两种康复方案进行对比研究,探讨控制康复医疗成本的有效途径。方法:运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55例缺血性脑卒中(证属中风病中经络之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患者分为中康组27例和西康组28例。中康组采用缺血性脑卒中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西康组采用规范的西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治疗4周后,从临床疗效和实验室检查两个部分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临床疗效评定包括观察两组临床综合疗效、中医主要症状、中医证候积分、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存质量、认知功能等治疗前后的改变,及康复训练依从性和并发症情况。实验室检查部分包括观察治疗前后血脂、血流变、免疫学指标等的改变。两组的卫生经济学研究采用成本-效果分析的方法。结果:中康组和西康组两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相若(P>0.05)。与西康组相比,中康组康复治疗的依从性较好,对提高中医综合疗效、改善中医主要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运动功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减少卒中后并发症、调节免疫系统的紊乱等方面的作用均有显着优势(P<0.05)。两组患者的成本-效果比显示中康组显着低于西康组。结论:中、西医综合康复方案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均有确切的疗效。与西医康复方案相比,中医综合康复方案可明显提高中医综合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提高康复训练依从性、减少卒中后并发症,而且成本-效果比最低,因此可认为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偏瘫康复治疗方案。
林秀梅[3](2019)在《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加坡人口的迅速老龄化,慢性病如脑卒中、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的案例正迅速增加。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在40岁以上的国人当中,每四个人中有一人将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疾病。不少慢性病只能控制不能根治。因此,新加坡政府正积极寻找符合成本效益的疗法以舒缓医疗体系所承受的压力,而中医的发展有助于满足老龄化社会对慢性病治疗的需求。新加坡政府的保健政策强调“预防胜于治疗”,以控制不断上涨的医疗需求。在生活步伐不断加快、饮食结构改变的新加坡,中医的治未病的养生思想与新加坡政府促进预防性的保健政策相辅相成。新加坡中医逐渐进入西方社会的医疗体系,因此在本地有越来越多的西医对中医持开放的态度,有助于促进中医在新加坡的发展。另一方面,非华族的国人(马来族、印度族、欧美等)9也接受低收费的中医治疗或义诊,使中医成为本地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脑卒中是新加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复发率、病死率和病残率很高,已成为新加坡第四大死亡因素,其总死亡率为40.4/10万,发病率为3.65%,发生率则为1.8/1000[304],其中近四分之三是缺血性卒中,而肢体功能障碍对卒中患者的生活影响最大。近年来脑卒中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因此脑卒中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在新加坡无论是华族、马来族或印度族,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等是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新治疗技术的发展,脑卒中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却明显上升,约有75%以上的幸存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肢体障碍、吞咽困难、感觉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视觉障碍、二便障碍、焦虑和抑郁等,其中以肢体偏瘫最为常见。脑卒中后遗症所产生后续问题甚多,例如行动不便导致跌倒、易呛导致而吸入性肺炎等,都会影响到脑卒中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脑卒中不论是对患者、家属或社会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调查发现只有27%的卒中患者在出院后一年内有进行持续的康复,出院一个月后又坚持康复的病人只有约33%[163]。研究显示,新加坡脑卒中复发率占总发病率人数的30%,其中1年内复发者占16.5%,2年内复发者占56.3%,5年以上复发者占15.6%。基于脑卒中的重要性,如何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已经成为新加坡脑卒中康复治疗热点问题。目前大量研究提倡脑卒中后治疗及康复护理进行得越早,康复功能恢复得越好。脑卒中后3个月内是治疗恢复的黄金期。然而有很多卒中患者由于缺乏基本的康复知识或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错过最有利的康复时机而进入后遗症期(病程>6个月)。中医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风病的预防诊治、康复调养以及提高生存质量中均具有一定的特点及优势,目前中医已经是中风患者经西医治疗后长期防治康复的主要方法之一,前景广阔。具体思路效仿西医的脑卒中二级预防模式,中医治未病也应该有预防脑卒中复发的方案。由于脑卒中后遗症的症状众多,机理复杂,临床治疗手段十分广泛。治疗方法的靶向性主要是从病变部位角度以及与病变部位密切相关的临床症状来思考。因而治疗本病必须先根据其运动系统障碍的主症及所涉及的病变部位为目标来治疗,同时根据不同的体质所出现的不同证候类型来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此外,还要针对患者的非运动症状所涉及的病变部位来做相应的治疗。非运动症状包括肌肉痉挛、假性球麻痹、肩手综合症、肩关节半脱位、坠积性肺炎、褥疮、汗出异常、共济失调、骨质疏松、肌肉废用性萎缩、误用综合症、忧郁症或焦虑症等。运动障碍的改善并不能使病人的非运动症状随之改善,而非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往往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具体思路包括:医师和患者的被动和主动性治疗。针对病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应用综合手段加强被动和主动功能锻炼;针对体质辨证施治、扶正祛邪;针对主症以及非运动症状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质量。由于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病程一般较长,病变累及脏器较广,因此需要整体的系统调节。本研究重点是对缺血性卒中后遗症期肢体偏瘫的患者做相应的研究。目的本课题以新加坡为研究背景,从中医整体观、中医养生学的视角,通过系统的临床研究,针对个体的危险因素、不同的疾病证型,制定出个性化的中医康养方法,并观察与分析脑卒中后遗症期缺血性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探讨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同时为本病患者康复与调养的临床研究提供客观评价指标和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一个随机对照性研究来进行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康养方法疗效评估,在新加坡中华医院门诊收集年龄50~90岁,卒中6个月以上的脑梗塞偏瘫患者,排除合并有重大器官疾病的病患。对卒中登记的病人进行临床信息采集(包括一般资料、入院诊断、既往史、家族史、发病情况、影像学检查等的内容)。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病例,采用随机对照法进行分组:试验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两组均同时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为接受针剌疗法,包括“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试验组为中医康养方法,包括辨证论治针刺疗法(同对照组)、中药调养(以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饮食调养、起居调节、精神调养、运动调养、穴位刺激调养(融合拔罐、艾灸、推拿)。两组病人每周治疗5天,周六和周日休息,前后治疗4周,共20次,分别在干预开始前、干预14天后和干预28天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并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统计方法: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5.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用(Mean±SD)表示,同时满足方差齐性的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满足正态部分用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平均年龄和病程、性别、种族差异以及证型构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基线资料基本一致,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完成观察,未有脱落、剔除情况,未见不良反应发生。2.两组治疗前、治疗14天后、治疗28天后各量表评分及比较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NDS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治疗14天和28天后,两组NDS、FMA、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存在组间差别,两种治疗方法对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都具有临床意义,其中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两组治疗14天、28天后NDS、FMA、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天后NDS、FMA、Barthel指数与治疗14天后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天后评分优于治疗前,治疗后28天优于治疗后14天,提示NDS、FMA、Barthel指数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治疗后28天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14天后有显着改善,治疗14天后比治疗前有显着改善。3.两组治疗后总疗效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28天后,基本痊愈4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疗28天后,基本痊愈1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两组总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安全性评价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针灸之后也未出现晕针、心慌、断针等不良反应,提示两种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是安全的。结论中医康养方法优于单纯针刺疗法。研究特点一、充分发挥中医优势对中风后遗症治疗是中医的优势。本研究从治疗、预防、保健以及养生等多领域多角度拓展传统中医学价值,重视传统中医多种康复治疗措施的综合性应用,强调“整体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体现了多样性和突显了中医特色。二、汇中西医之长新加坡是东方与西方文化的汇合中心,有条件推动西方医学与传统中医的交流与结合。虽然西方医学与中医学的理论不同,但是在了解两者的差异后可能为两者的结合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中西医的有机结合将能提高整体的医疗水平,并提供更有成本效益的医疗服务。中医师已经进驻本地的公共与私人医院,与西医一起并肩合作为病人提供无缝接轨的医疗。中医介入在脑卒中偏瘫的治疗,证实中医能在西医的治疗基础上扮演了中西医结合的积极性角色,并吸收了西医康复医学的评价方法,对本方案进行系统研究9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采用现代针刺疗法(“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是在传统针灸学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收西医学中神经生理学的内容,使针灸处方更趋于合理化、科学化。三、前瞻性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别采用现代针刺疗法(“加减醒脑开窍法”和“靳三针”针刺法)以及中医康养方法,评定和比较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治疗14天、28天的综合能力,证明了中医康养方法对综合功能的改善作用。四、科学性研究的对象来源于新加坡中华医院门诊患者真实的病例、案例,每一个论点都有科学的数据和理论支撑。五、有效性本研究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是一种切实可行、安全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康复和防治方法(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可重复性、可操作性),不仅疗效肯定,依据充分,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六、实用性本研究采取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做到在了解疾病危险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病人进行预防治疗,在预知病人疾病演变的前提下采取主动调理和干预,体现了传统医学中“防重于治”的养生保健思想,凸显了预防为主的重要性。激发了国人对养生保健的兴趣,对中医的重新认识。
王明燕,檀培方,黄益兴[4](1996)在《脑血管病偏瘫患者两侧肱动脉血压差异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脑血管病偏瘫患者两侧肱动脉血压差异的探讨王明燕,檀培方,黄益兴全国中等卫生学校教材《基本护理学》对血压的观察及测量一节中指出:“对偏瘫的病员,应在健侧手臂上测量”[1],而有的作者持不同意见[2]。为了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偏瘫侧与健侧血压...
赵钛[5](1995)在《中枢性偏瘫运动障碍的治疗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中枢性偏瘫运动障碍的治疗进展100071北京解放军北京医高专医院赵钛综述李恩江审校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43.3中枢性偏瘫(centralhemiplegia)的治疗是近几十年来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许多发达国家的研究已经达到分子生物学水平[1],...
杨玉梅[6](2016)在《护理脑梗塞偏瘫患者患肢与健肢体温、血压差异的体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脑梗塞偏瘫患者患肢与健肢体温、血压测量的差异性,从而选择更好的针对偏瘫患者生命体征测量的方式,提高测量的精准性和临床护理的工作效率。方法选取本病区脑卒中患者40例,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双侧血压与体温的测量,记录数值,通过统计学比较,得出两者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脑梗塞偏瘫患者患肢与健肢测量体温与血压存在一定差异性,但P≥0.05,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贾超[7](2009)在《靳三针疗法治疗脑梗塞偏瘫的规范化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靳三针疗法对脑梗塞后偏瘫患者不同时期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功能、肢体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进一步规范靳三针疗法在脑梗塞后不同时期的取穴、针刺角度、深度、刺激方法等参数,促进靳三针疗法治疗脑梗塞后偏瘫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方法:选择120例符合脑梗塞诊断标准,发病在2周-3个月内的偏瘫患者,按照1:1:1的比例,随机分为靳三针组40例、康复组40例和靳三针结合康复组40例。3组患者的基础药物治疗均参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2005)的方案控制血压、血糖,调节血脂,给予拜阿斯匹林防止血小板聚集,给予胞二磷胆碱以营养神经,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等。治疗方法:(1)弛缓瘫:靳三针组:取穴:主穴:颞三针、手三针、足三针。随症配穴:口角歪斜加口三针;语言不利、吞咽困难加舌三针。辨证配穴:肝阳暴亢加太冲;风痰阻络加丰隆;气虚血瘀加足三里;阴虚风动加太溪。所有穴位均规范针刺方法、刺激方法、行针次数等参数。康复组:康复训练方案主要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卫生部规划教材《康复医学》第三版制定。操作包括:床上良肢位摆放,关节被动活动,防止关节挛缩和变形,床上活动,起坐训练,桥式运动,兴奋性促进手法如利用联合反应、共同运动,感觉刺激(拍打、挤压)诱发主动运动。靳三针加康复组:其治疗方案为靳三针治疗同时加康复治疗,具体方法如上述。(2)痉挛瘫:靳三针组:取穴:颞三针、上肢挛三针、下肢挛三针。随症配穴:失语加舌三针;口角歪斜加口三针;腕关节严重痉挛加腕三针;踝关节内翻加踝三针;上下肢痉挛无法伸展加开三针;指趾浮肿加八邪、八风。辨证配穴同上。所有穴位均规范针刺方法、刺激方法、行针次数等参数。康复组:操作包括:缓解肌张力,坐位平衡训练,坐站转换,立位平衡训练,步行训练,上肢控制能力训练。靳三针加康复组其治疗方案为靳三针治疗同时加康复治疗,具体方法见上述。疗程均为28天,康复和针刺治疗每周5次,休息2天再继续治疗,共治疗4周;常规基础药物治疗28天。结果: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三组治疗14天后、28天后均较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P<0.01)。三组治疗前、治疗14天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28天后三组之间两两比较,靳三针加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轻于康复组(P<0.05),而靳三针组与康复组、靳三针加康复组之间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三组数据采用平行轮廓分析F=2.322,P=0.048<0.05,说明三组组间轮廓不相似(不平行),即三组评分在时间上的变动趋势不相同,从三组轮廓上可以明显看出治疗28天后靳三针加康复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最好。2.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比较三组治疗14天后、28天后上肢FM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P<0.01)。三组治疗前、治疗后14天三组间评分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28天后三组间两两比较,靳三针加康复组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分组间明显优于康复组(P<0.05),而靳三针组与康复组、靳三针加康复组之间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三组数据采用平行轮廓分析F=8.940,P=0.000<0.01,说明三组组间轮廓不相似(不平行),即三组评分在时间上的变动趋势不相同,从三组轮廓上可以明显看出,在治疗28天后靳三针加康复组上肢FM评分改善最好。三组治疗14天后、28天后下肢FM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P<0.01)。三组治疗前、治疗后14天下肢简化Fugl-Meyer评分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8天后三组之间两两比较,靳三针加康复组评分明显优于靳三针组和康复组(P<0.05),而靳三针组与康复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三组数据采用平行轮廓分析F=0.182,P=0.000<0.01,说明三组组间轮廓不相似(不平行),即三组评分在时间上的变动趋势不相同,从三组轮廓上可以明显看出在治疗28天后靳三针加康复组下肢FM评分改善最好。从上肢、下肢轮廓图上均可以看出靳三针加康复组在治疗14天后,功能改善有一个飞跃,提示经过规范的靳三针治疗和康复治疗14天后,患者上肢、下肢功能明显改善,表明针刺与康复治疗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3.功能综合评定量表的变化靳三针组和靳三针加康复组在治疗14天后、28天后FC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P<0.01),康复组在治疗14天后与治疗前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28天后均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1)。三组治疗前、治疗14天后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评分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28天后三组之间两两比较,靳三针加康复组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康复组(P<0.05),而靳三针组与康复组、靳三针加康复组之间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三组数据采用平行轮廓分析F=3.448,P=0.009<0.01,说明三组组间轮廓不相似(不平行),即三组评分在时间上的变动趋势不相同,从三组轮廓上可以明显看出在治疗28天后靳三针加康复组FCA评分改善最好。4.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靳三针组和靳三针加康复组治疗14天后、28天后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P<0.01),康复组治疗在治疗14天后与治疗前未见明显差异(P>0.05),28天后较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1)。三组治疗前、治疗后14天、治疗后28天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之间的两两比较显示,在治疗28天时,靳三针加康复组优于康复组(P<0.05),而靳三针组与康复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三组数据采用平行轮廓分析F=3.548,P=0.008<0.01,说明三组组间轮廓不相似(不平行),即三组评分在时间上的变动趋势不相同,从三组轮廓上可以明显看出在治疗28天后靳三针加康复组ADL评分改善最好。结论:靳三针疗法、康复疗法和靳三针结合康复疗法均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症状,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肢体功能活动,提高综合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的疗效优于单纯采用靳三针疗法和康复疗法,而靳三针疗法疗效与康复疗法之间未见明显差异。在脑梗塞早期,靳三针疗法和康复的介入同等重要,针刺与康复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李宇淇[8](2020)在《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上肢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1.研究背景和目的脑卒中是导致上肢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上肢功能障碍直接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是康复的核心要素。常规康复手段可以一定程度改善上肢运动功能,但是存在训练强度难以维持、不能即时反馈训练的效果和缺乏客观的评估数据等缺点。上肢康复机器人具有无疲劳、定量化、个体化等优点,可弥补部分常规上肢康复训练的缺点。上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康复方面的疗效暂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结合常规上肢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为机器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2.研究对象与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康复医学科和神经内、外科的脑卒中病人,根据入组、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脑卒中恢复期受试者40例,随机分配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予以上肢机器人训练30分钟及常规上肢康复训练30分钟,对照组予以常规上肢康复训练60分钟,疗程为2周,每周7次,每天1次。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Brunnstrom量表(上肢、手)、改良Ashworth分级评定量表(肘屈肌群)(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Barthel 指数(Barthel Index,BI)评估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其中分别采集患侧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前、中束的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积分肌电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iEMG)评估上肢肌肉激活和运动募集同步化情况。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为P<0.05,对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的计量资料,组内比较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对于不符合正态分布、方差不齐的计量资料和等级资料,组内比较使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组间比较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3.研究结果一共有38名患者完成本试验流程(试验组20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脱落2例患者。治疗后两组FMA(上肢总分,肩肘部分,腕手部分)、BI、Brunnstrom分期(上肢、手)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试验组FMA(上肢总分、肩肘部分)、BI、Brunnstrom分期(上肢)分期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MAS评分无显着性差异;治疗后,两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前、中束的RMS值、iEMG值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其中试验组的肱三头肌的RMS值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三角肌中束的RMS值、iEMG值优于对照组(P<0.05)。4.研究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结合常规上肢康复训练对于脑卒中恢复期的患者在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上肢康复训练,并且可促进偏瘫上肢肌肉激活和运动单位募集同步化,可考虑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应用于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康复训练当中。
马彬[9](2013)在《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国家对中医药领域研究的资助力度逐年递增,其科技论文数量亦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随着循证医学理念的不断深入,科研人员逐渐认识到,科技成果的质量才是重点。临床研究是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导致其研究成果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低下。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设计、实施与报告等各环节可能会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各因素以及与国外研究存在的具体差异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调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以促进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目的1.通过文献计量学和质量评价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包括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研究现状、与国外同类研究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环节、要点和问题及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回顾分析并进行对比分析,全面掌握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方法与报告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2.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以确定在论文发表阶段影响其报告质量的因素,为临床研究报告规范今后在我国的推广和实施提供针对性的参考依据。3.基于以上研究的结果,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中医药研究的特性,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提高和改善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促进其成果的利用和转化。方法1.基于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回顾性分析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的研究现状、方法和报告质量。2.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等重点环节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3.基于CONSORT清单和STRICTA清单被引入国内的不同时间段,回顾性分析国内针灸RCTs的方法和报告质量是否随着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改善和提高。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采用频数、中位数和四分位距进行统计描述,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共纳入369篇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研究,突出表现的问题包括:45%的研究文献检索方法不全面甚至不正确(203篇/369篇);97.3%(359篇/369篇)的研究未检索不同发表类型的研究;96.5%(356篇/369篇)的研究未提供排除文献的清单;42%(155篇/369篇)的研究纳入标准宽泛不具体、甚至存在错误;58.8%(217篇/369篇)的研究未采用双人独立机制对文献和数据进行筛选和提取:55%(203篇/369篇)的研究未详细描述文献筛选纳入全过程及排除原因;70.7%(261篇/369篇)的研究数据合并方法不恰当,其方法与报告质量普遍较低。另外,其总体引用率较低,引用率为零的研究占到46.1%(170篇/369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亦较低(49.9%,184篇/369篇)。2.共纳入366篇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其中Chinese SRs共88篇,Other SRs共226篇,Ccohrane SRs共52篇。3种不同类型SRs研究在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中符合率大于8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Chinses SRs).vs73%(Other SRs).vs91%(Ccohrane SRs)和59%(Chinses SRs).vs74%(Other SRs).vs78%(Ccohrane SRs),其中Chinses SRs在两个清单中的符合率均最低。Chinese SRs与Other SRs和Cochrane SRs存在较大差距的方面主要包括:不同发表类型文献的纳入(2%.vs91%.vs100%)、广泛而全面的检索(40%.vs87%.vs100%)、相关利益冲突的说明(0%.vs61%.vs100%)、证据综合结果(23%.vs99%.vs96%)和计划书和注册信息(0%.vs4%.vs100%)等方面。此外,Chinese SRs, Other SRs和Cochrane SRs中被引次数为零的研究所占比例分别为53%.vs26%.vs40%,由临床医生完成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27%.vs63%.vs54%,进行更新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0%.vs3%.vs92%,可见Chinese SRs的被引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方面亦最低。3.共纳入1978篇国内针灸RCTs研究,1996年之前发表的为144篇其中针刺RCTs为122篇;1997年-2003年间发表为353篇,其中针刺RCTs为312篇;2004年-2012年间发表为1481篇,其中针刺RCTs为1301篇。虽然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刺RCTs在STRICTA清单各条目上的符合率均略有提高,但其实际比例依然很低,包括①针刺治疗的具体类型(6.6%.vs9.9%.vs12.7%);②针刺治疗的理由和依据(0%.vs0.3%.vs1.0%);③每位受试对象每个治疗单元所用针的数目(0%.vs0.3%.vs0.2%);④对针刺组施加的其他干预措施描述(19.7%.vs30.1%.vs33.7%);⑤对针灸师资质报告(0%.vs0%.vs0.4%);⑥无研究报告有关对治疗师的操作指导及其给患者的信息和解释等。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灸RCTs在CONSORT清单中符合率大于5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1996年).vs8%(1997年-2003年).vs26%(2004年-2012年)。主要问题主要包括:①研究方法阐述过于简单,包括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12.5%.vs24.6%.vs69.7%)、样本量确定依据(0%.vs0%.vs1.2%)等;②随机方法不消楚,包括对产生随机序列的方法报告(1.4%.vs15%.vs26.3%)、隐蔽分组机制(0%.vs1.4%.vs4.9%)和盲法实施(0%.vs5.7%.vs9.1%)等;③结果部分内容描述不清甚至缺少,包括受试者流程(0%.vs11.6%.vs20.6%)、招募受试者时期和随访时间(0%.vs2.1%.vs2.8%)、基线资料的提供(9.0%.vs17.8%.vs34.8%)和结局效应估计值及95%CI的报告(18.1%.vs36%.vs50.7%)等。此外,无任何研究注册及阐明可能的利益冲突。4.共纳入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杂志,其中SCl收录2种,Medline/Embase收录8种,CSCD收录7种,统计源收录46种。仅3种杂志在其“稿约”中提及并要求作者按照CONSORT声明各条目来规范报告RCTs,且给出了具体的版本和网址。此外,仅1种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CONSORT扩展版。无任何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PRISMA、MOOSE、TREND、STARD和STROBE等其他类型研究的报告清单。通过电话和E-mail方式,对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编审人员进行问卷调晒,54种期刊杂志给予回复,反馈率为85.7%,其中编辑为39人(占72.2%)、主编为3人(占5.6%)、编辑部主任为9人(16.7%)、其他人员为3名(占5.6%)。对于CONSORT声明,有8位编辑知道并子解,3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其中仅3位编辑表示对投稿的RCTs,该期刊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要求和遵循了CONSORT声明的要求,46%的编辑(2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CONSORT声明。对于PRISMA清单,仅2位编辑知道并了解,7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表示对投稿的SRs/Meta-分析,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未要求和遵循PRISMA清单的要求,65%的编辑(3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PRISMA清单。而对于其他类型临床研究报告清单,无任何人知晓并了解。结论临床研究质量是影响其转化和利用的关键因素,只有高质量的研究才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的研究显示:尽管国内中医药,特别是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在研究的题目、摘要、纳入研究的特征和文献质量评价方法阐述等方面的符合率较好,但在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文献检索方法不同发表情况的文献的纳入、对发表偏倚的评估、利益冲突的说明、文献筛选流程图的呈现、数据合并的合理性、研究间异质性或偏倚的分析以及对证据综合结果分析的的能力等方面,与国外同类研究存在较大差距。而对于国内针灸RCTs,尽管2003年之后发表的针刺RCTs的数量是之前所发表总数的3倍多,且各条目的符合率在不同的3个发表年代略有提高,但在多个条目上的实际符合比例上依然非常低,如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隐蔽分组的机制和实施、盲法细则、样本量计算依据和资料收集场所和地点等方面,其质量并未随着STRICTA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此外,国内中医药领域期刊“稿约”中对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情况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期刊的编审人员对研究报告的规范、临床研究注册制度等信息的知晓率较低。而且,尽管大部分期刊有意愿在今后进入此类相关报告规范,以提高不同类型的临床研究报告质量,但均无任何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则和时间规划。因此,我们强烈建议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方法和报告质量:①国内医学期刊尽早在“稿约”中引入这些国际临床研究报告标准,以规范和提高国内临床研究的报告质量,提升临床研究水平;②从期刊协会层面制定相关制度,由鼓励和建议投稿作者、期刊编辑在文章投稿、编审和专家评审阶段遵循相关的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过渡到强制执行;③对期刊编审人员开展和加强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培训,并建立考核机制,促进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更新;④将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加入到医学继续教育课程中,由国家授权各地区具备资质的科研单位,对其服务地区的临床医生、科研人员进行全面的SRs/Meta-分析方法学的培训:⑤在医学在校教育中引入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
李娟[10](2017)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期功能、情绪、生活质量轨迹及照护需求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脑卒中是我国导致居民死亡和残障的首位原因,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已成为危害健康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本研究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从急性住院期到发病1、3、6个月不同时期功能、情绪、生活质量轨迹及影响因素;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从急性住院期到发病1、3、6个月不同时期的照护需求。研究方法:本研究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量性研究,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不同时期功能、情绪、生活质量轨迹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研究对象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16年7月到2017年5月采用整群便利抽样的方法从位于上海市杨浦区、静安区的两所三级甲等医院、一所三级乙等医院的脑血管中心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194例。在急性住院期收集患者的人口社会学资料和疾病资料,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流调用自评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urvey,Depression Scale,CES-D)、自评焦虑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Scale Quality of Life,SS-Qo L)评估患者的残疾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郁、焦虑和生活质量。在发病1个月、3个月、6个月通过电话随访,评估患者的残疾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郁、焦虑和生活质量。采用SAS9.4对患者人口社会学资料、疾病相关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对不同时期功能、情绪、生活质量轨迹以及影响因素采用一般线性混合效应模型(general linear mixed model)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为质性研究,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不同时期照护需求的质性研究。采用前瞻性设计、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4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急性住院期、发病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探索患者在不同时期的照护需求。对7名在脑卒中诊断、治疗、康复、护理领域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访谈,探索医务人员在满足患者照护需求中遇到的制约因素。采用Clazzi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第一部分量性研究结果:发病6个月时,共有183例患者完成了所有时间点的研究。失访11人,失访率为5.7%。有185例患者具有2个时间点以上的信息,可以进行统计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从急性住院期到发病6个月残疾水平(m RS)随时间显着下降(β=0.3042,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随时间显着增长(β=2.2216,p<0.01);抑郁水平和焦虑水平随时间显着下降(β=0.7220,p<0.01;β=0.9735,p<0.01));生活质量水平随时间显着提高(β=4.6992,p<0.01)。影响患者残疾水平(m RS评分)轨迹的因素包括文化程度、认知功能、发病1个月接受康复。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在急性住院期残疾水平无显着性差异;但小学与初中水平的患者残疾水平下降的速度显着低于大学水平的患者(β=0.1149,p<0.05)。血管性痴呆比认知功能正常的患者残疾高1.8298分(p<0.01),认知功能损害比认知功能正常的患者残疾高1.0886分(p<0.01)。发病1个月接受康复的患者比同期未接受康复的患者残疾高0.7715分(p<0.05)。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轨迹的因素包括入院时NIHSS评分、洼田饮水试验、疼痛、认知功能、发病1个月接受康复。入院时NIHSS越高,急性住院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低(β=-1.4260,p<0.05);入院时NIHSS越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随时间增加的速度越快(β=0.2584,p<0.05)。洼田饮水试验阳性与阴性患者相比,急性住院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显着性差异;洼田饮水试验阳性与阴性患者相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随时间增加的速度更快(β=1.8056,p<0.05)。疼痛程度越高,患者急性住院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低(β=-3.0186,p<0.01);疼痛程度越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随时间增加的速度更快(β=-0.6522,p<0.05)。血管性痴呆比认知功能正常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低19.0157分(p<0.01);认知功能损害比认知功能正常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低8.1728分(p<0.05)。发病1个月接受康复的患者比同期未接受康复的患者,急性住院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低23.0819分(p<0.01);发病1个月接受康复的患者比同期未接受康复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随时间增加的速度快(β=2.4638,p<0.05)。影响抑郁轨迹的因素包括入院时NIHSS评分、静脉溶栓、疼痛、肥胖、大血管不同狭窄程度、残疾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入院时NIHSS越高,抑郁水平越高(β=0.5791,p<0.01)。接受静脉溶栓的患者比未接受静脉溶栓的患者,抑郁水平低6.0379分(p<0.01)。不同疼痛程度的患者,急性住院期抑郁水平无显着性差异;疼痛程度越高的患者,抑郁水平下降的速度越慢(β=0.3186,p<0.01)。肥胖比体重正常的患者抑郁水平低4.7625分(p<0.05)。大血管重度狭窄的患者比无狭窄的患者,抑郁水平低5.1153分(p<0.05)。残疾水平越高,抑郁水平越高(β=0.9176,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高,抑郁水平越低(β=-0.1022,p<0.01)。影响焦虑轨迹的因素包括残疾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发病到抵达急诊就诊的时间。残疾水平越高,焦虑水平越高(β=1.3921,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高,焦虑水平越低(β=-0.1027,p<0.01)。发病1小时内抵达急诊的患者比大于发病6小时抵达急诊的患者,焦虑水平低(β=-3.5785,p<0.05)。生活质量轨迹的影响因素包括洼田饮水试验、疼痛、OCSP分型、认知功能、残疾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郁、焦虑。洼田饮水试验阳性的患者比阴性的患者,生活质量低13.0941分(p<0.01)。疼痛程度越高,生活质量越低(β=-2.6532,p<0.01)。部分前循环梗死的患者比腔隙性梗死的患者,生活质量高13.9305分(p<0.01)。血管性痴呆比认知功能正常的患者,生活质量低24.2114分(p<0.01)。残疾水平越高,生活质量越低(β=-4.1974,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高,生活质量越高(β=0.7135,p<0.01)。抑郁水平越高,生活质量越低(β=-1.0609,p<0.01)。焦虑水平越高,生活质量越低(β=-0.8786,p<0.01)。第二部分质性研究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不同时期对于照护的需求是不同的。在急性期发病时,有识别症状及时就医的需求;住院时有参与医疗决策、了解医保政策、接受早期康复、进行心理干预的需求;出院前有参与制定出院计划、获得预防卒中复发的信息、与医生保持持续沟通的需求。发病1个月时,患者和家属有适应家庭环境、分担照护任务、开展功能康复的需求。发病3个月时,患者有持续获得专业支持、症状管理和处理复发、害怕复发的恐惧和抑郁焦虑情绪的心理支持、提高服药依从性和持续功能康复的需求。发病6个月患者有调整认知、适应残疾、恢复社交和工作的需求。医务人员在满足患者不同时期照护需求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制约因素,包括公众/患者/家属的因素、康复资源紧缺、康复费用问题、医疗机构内部的因素、医疗机构之间协作机制的因素。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从急性期到恢复期、后遗症期,不同时期患者的残疾水平不同、抑郁、焦虑水平不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同,因此患者对于照护的需求也不同。急性住院期,患者的残疾水平、抑郁、焦虑水平最高,需要医务人员给予积极治疗、稳定病情并开始早期康复治疗。出院回家以后的恢复期,患者对适应家庭环境、开展功能康复的需求比较高,医务人员应该提供持续的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和康复技能培训。发病6个月的后遗症期,患者功能恢复到最大程度,有残疾后遗症的患者需要学习调整康复期望值、适应残疾、重新融入社区和工作。患者在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问题,医务人员应该分析患者的优势需求,以患者为中心,制定合适的照护计划,为患者提供持续的优质照护服务。针对限制因素做出改进、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连续照护服务。
二、脑梗塞偏瘫患者两上臂血压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脑梗塞偏瘫患者两上臂血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2)中、西医综合康复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偏瘫的影响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研究 |
第一章 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及其康复的认识 |
第一节 历代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认识的源流 |
一、历代医家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一) 唐宋以前,以正虚邪中为主要病因病机 |
(二) 金元时期,倡火、风、气、痰内因为患 |
(三) 明清时期,主虚、风、瘀致病说 |
二、历代医家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治法的探讨 |
(一) 中药汤剂疗法 |
(二) 偏瘫其他疗法 |
第二节 现代中医药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的研究概状 |
一、缺血性脑卒中中药临床研究概况 |
(一) 缺血性脑卒中治则治法研究 |
(二) 缺血性脑卒中辨证论治研究 |
(三) 缺血性脑卒中辨病论治研究 |
(四) 缺血性脑卒中经方研究 |
(五) 缺血性脑卒中自拟方研究 |
(六) 缺血性脑卒中中成药静脉制剂研究 |
二、缺血性脑卒中针灸治疗研究概况 |
(一) 头针疗法 |
(二) 体针疗法 |
(三) 电针疗法 |
(四) 择时取穴针刺法 |
(五) 其他 |
(六) 针刺与现代康复疗法结合 |
(七)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机理探讨 |
三、缺血性脑卒中推拿治疗研究概况 |
(一) 推拿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的治疗 |
(二) 推拿对中风恢复期的治疗 |
(三) 推拿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合并症的治疗 |
(四) 推拿与现代医疗技术结合 |
(五) 推拿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理探讨 |
四、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熏洗疗法研究概况 |
第二章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及其康复的认识 |
第一节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研究 |
一、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 |
(一)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 |
(二)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本质的认识 |
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原则和措施概述 |
(一) 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原则 |
(二) 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措施 |
第三节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康复机制及治疗的研究 |
一、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康复机制 |
(一) 卒中后大脑皮质功能的重建——神经可塑性理论 |
(二) 卒中后脑内的生理生化改变——神经可塑性机制与影响因素 |
(三) 卒中后脑的可塑性与功能康复 |
二、缺血性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的研究 |
(一) 康复治疗的原则 |
(二) 康复训练的时间 |
(三) 康复治疗的方法 |
第三章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综合治疗近况研究 |
第一节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研究 |
一、辨证口服中药与静脉中药制剂合用 |
二、中药与针灸合用 |
三、中药加手法推拿 |
四、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医康复疗法综合应用 |
第二节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西医综合治疗方案研究 |
一、脑梗死西医内科治疗 |
二、西医内科加康复训练 |
三、西医内科治疗加理疗 |
四、西医内科加外科及介入治疗 |
五、卒中单元治疗模式 |
第三节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研究 |
一、中西药物结合康复方案 |
二、中西药物配合中医推拿针灸等康复治疗方法 |
三、中西药物配合西医康复、理疗等治疗方法 |
四、中西药物配合中西医综合康复疗法 |
小结与体会 |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
一、病例选择 |
(一) 诊断标准 |
(二) 病例纳入标准 |
(三) 病例排除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 随机分组 |
(二) 治疗方法 |
三、一般资料分析 |
(一) 病例来源 |
(二)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三) 中康组与西康组患者治疗前可比性检测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临床疗效比较 |
(一) 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
(二) 中医综合疗效评定及主要症状、证候积分情况比较 |
(三)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比较 |
(三) 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比较 |
(五) 认知障碍水平(MMSE 积分)及3 个月后血管性痴呆(VD)发生率比较 |
(六) 生存质量比较 |
(七) 临床常见并发症发病率比较 |
(八) 卫生经济学指标分析 |
(九) 患者依从性情况比较 |
(十) 实验室指标及安全性监测 |
第三节 研究结论 |
第四节 讨论 |
一、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病因病机探讨 |
二、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治则治法探讨 |
三、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综合治疗思路的确立 |
四、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中医综合康复方案的建立 |
(一)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急性期口服汤药的选用 |
(二)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急性期静脉用中药制剂的选用 |
(三)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急性期熏洗方药分析 |
(四)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针灸方案的确立 |
(五) 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推拿康复方案的制定 |
(六) 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急性期中医特色心理康复方案的确立 |
五、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免疫功能调整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关系探讨 |
六、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及其意义 |
七、缺血性脑卒中偏瘫两种综合康复方案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
八、缺血性脑卒中偏瘫中医康复原则探讨 |
(一) 在脑卒中偏瘫康复中引入中医证候学指标 |
(二) 以辨证论治和整体康复作为脑卒中康复的重要指导思想 |
(三) 发挥中医独特康复疗法的优势 |
(四) 将现代康复医学的有关理论作为脑卒中康复理论体系的有益补充 |
九、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 |
附录Ⅱ 中风病主要症状分级量化表 |
附录Ⅲ 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995) |
附录Ⅳ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
附录Ⅴ 简式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法(SFMA 量表) |
附录Ⅵ Barthel氏指数法(BI) |
附录Ⅶ 简明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 量表) |
附录Ⅷ WHO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表 |
致谢 |
详细摘要 |
(3)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古代医家的相关论述 |
一、对相关疾病的概述 |
二、对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
三、病因病机的记载 |
四、对中风后遗症偏瘫的论述 |
五、中风病分期标准 |
六、类证鉴别 |
第二节 中医对于中风后遗症治疗的文献综述 |
一、对相关疾病的防治方法 |
二、相关的方药记载 |
三、相关的针灸治疗记载 |
第三节 中医学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进展 |
一、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
二、中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
三、中医综合疗法 |
四、中西医结合疗法 |
第二章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第一节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
一、脑卒中的定义 |
二、脑卒中的病名起源 |
三、脑卒中的病理分型 |
四、西医鉴别诊断 |
五、脑卒中后遗症的危险因素 |
六、脑卒中后遗症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 |
七、脑卒中后偏瘫与脑解剖关系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偏瘫的治疗进展 |
一、西医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机制的认识 |
二、脑卒中偏瘫的现代医学治疗手段 |
三、近代医学康复技术 |
四、现代仪器服辅助康复治疗技术 |
五、脑卒中的预防 |
第三节 脑卒中的流行病学 |
一、脑卒中世界流行概况 |
二、脑卒中新加坡流行概况 |
第三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
一、病例来源 |
二、病例选择 |
三、诊断标准 |
四、纳入标准 |
五、排除标准 |
六、剔除标准 |
七、退出(脱落)、中止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案 |
一、技术路线图 |
二、器具选择 |
三、样本含量及分组 |
四、治疗方案 |
第三节 观察指标 |
一、基本资料 |
二、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 |
三、统计方法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一般资料分析 |
一、两组性别比较 |
二、两组年龄和病程比较 |
三、两组种族比较 |
四、两组证型比较 |
第二节 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 |
一、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比较 |
二、两组治疗前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
三、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比较 |
二、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比较 |
三、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比较 |
第四节 研究结论 |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 |
第一节 本次综合康养防治的必要性 |
一、整体康复 |
二、辨证康复 |
三、形神合一 |
四、被动康复 |
五、自我管理 |
第二节 本次康养方案的理论依据 |
一、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理论依据 |
二、中药调养--辨证施药,审慎施治 |
三、饮食调养--辨证施食,三因制膳 |
四、起居调养--规律生活,劳逸结合 |
五、精神调养--调摄情志,内守精神 |
六、运动调养--功能锻炼,持之以恒 |
七、穴位刺激调养(融合拔罐、艾灸、推拿) |
第三节 病案举例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节 不足与展望 |
第六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7)靳三针疗法治疗脑梗塞偏瘫的规范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
1.隋唐五代之前的论述 |
2.宋元时代争鸣出现 |
3.明清时期非风学说出现 |
第二节 针灸治疗中风病的进展 |
1.针灸治疗中风的古代文献记载 |
2.针灸临床治疗脑梗塞概述 |
3.针灸方法述评 |
第三节 康复治疗脑梗塞后偏瘫的研究概况 |
1.早期康复 |
2.心理干预 |
3.社区康复 |
4.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
第四节 "靳三针"治疗中风后偏瘫临床进展 |
1.单纯靳三针治疗中风后偏瘫 |
2."靳三针"疗法合其他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 |
3."靳三针"疗法配合药物治疗中风后偏瘫 |
4.问题与展望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研究资料 |
1.1 诊断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剔除病例标准 |
1.5 退出(脱落)病例标准 |
1.6 全面中止试验的标准 |
1.7 病例来源 |
2.方法 |
2.1 试验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分析方法 |
3.结果 |
3.1 3组治疗前后NDS比较 |
3.2 3组治疗前后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 |
3.3 3组治疗前后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比较 |
3.4 3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Barthel指数)比较 |
4.讨论 |
第三部分 结语 |
1.研究结果 |
2.创新之处 |
3.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价方法 |
附录2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 |
附录3 四肢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 |
附录4 功能综合评定量表 |
附录5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法) |
附录6 英文缩写词表(ABBREVIATIONS) |
附录7 知情同意书 |
硕士毕业以来发表的论文和主持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8)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上肢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 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 |
2. 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主要康复治疗技术 |
3. 上肢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后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
4. 表面肌电图在脑卒中康复评估中的应用 |
第二章 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上肢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9)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医药在我国卫生保健体系中作用 |
1.1.2 中医药现代化是促进其发展和被广泛认可的唯一途径 |
1.1.3 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材料与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回顾性调查 |
2.1 研究背景 |
2.1.1 系统评价的发展沿革及概念特点 |
2.1.2 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与步骤 |
2.1.3 系统评价方法质量与报告质量的评估工具 |
2.1.4 系统评价在我国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
2.2 研究内容 |
2.3 材料与方法 |
2.3.1 技术路线图 |
2.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
2.3.3 文献筛选流程 |
2.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2.3.5 质量控制措施 |
2.4 结果 |
2.4.1 文献检索结果 |
2.4.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
2.4.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方法质量 |
2.4.4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报告质量 |
2.5 讨论 |
2.5.1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
2.5.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质量存在的问题 |
2.5.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报告质量存在的问题 |
2.5.4 研究的局限性 |
2.6 结论 |
第三章 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对比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1.1 针灸在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
3.1.2 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针灸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3.2 研究内容 |
3.3 材料与方法 |
3.3.1 技术路线图 |
3.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
3.3.3 文献筛选流程 |
3.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3.3.5 质量控制措施 |
3.4 结果 |
3.4.1 文献检索结果 |
3.4.2 国内外针灸统评价/Meta-分析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
3.4.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质量 |
3.4.4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 |
3.5 讨论 |
3.5.1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基本特征和特点方面的差异 |
3.5.2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方法质量方面的差异 |
3.5.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报告质量方面的差异 |
3.5.4 研究的局限性 |
3.6 结论 |
第四章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与报告质量回顾性分析 |
4.1 研究背景 |
4.1.1 随机对照试验定义 |
4.1.2 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工具简介 |
4.1.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4.2 研究内容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技术路线图 |
4.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
4.3.3 文献筛选流程 |
4.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4.3.5 质量控制措施 |
4.4 结果 |
4.4.1 文献检索结果 |
4.4.2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
4.4.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 |
4.5 讨论 |
4.5.1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存在的问题 |
4.5.2 STRICTA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
4.5.3 CONSORT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
4.5.4 研究的局限性 |
4.6 结论 |
第五章 中医药期刊编辑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认知率及“稿约”中规定和引入需求调查 |
5.1 研究背景 |
5.2 研究内容 |
5.3 对象与方法 |
5.3.1 研究对象 |
5.3.2 调查方法 |
5.3.3 技术路线 |
5.3.4 统计分析 |
5.3.5 质量控制措施 |
5.4 结果 |
5.4.1 纳入期刊数量和种类 |
5.4.2 临床研究报告规范在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的规定 |
5.4.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认知和应用现状调查结果 |
5.5 讨论 |
5.5.1 “稿约”中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引入率较低 |
5.5.2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知晓和认知程度普遍较低 |
5.5.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率较差 |
5.5.4 研究的局限性 |
5.6 结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特色与创新 |
6.3 提高国内中医药研究质量的建议 |
6.4 促进国内中医药研究成果转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10)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期功能、情绪、生活质量轨迹及照护需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与理论研究 |
一、操作性定义 |
二、文献回顾 |
三、理论基础 |
四、研究设计 |
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期功能、情绪、生活质量轨迹的纵向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部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期照护需求的质性研究 .. -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第四部分 总结 |
一、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 |
二、研究创新点 |
三、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附录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评估工具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科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脑梗塞偏瘫患者两上臂血压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脑梗塞偏瘫患者两上臂血压比较[J]. 赵钛. 实用护理杂志, 1994(01)
- [2]中、西医综合康复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偏瘫的影响的对比研究[D]. 曾庆云.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6(02)
- [3]脑卒中后遗症中医康养方法研究[D]. 林秀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4]脑血管病偏瘫患者两侧肱动脉血压差异的探讨[J]. 王明燕,檀培方,黄益兴.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1996(03)
- [5]中枢性偏瘫运动障碍的治疗进展[J]. 赵钛. 解放军医学杂志, 1995(05)
- [6]护理脑梗塞偏瘫患者患肢与健肢体温、血压差异的体会[J]. 杨玉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65)
- [7]靳三针疗法治疗脑梗塞偏瘫的规范化研究[D]. 贾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10)
- [8]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上肢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D]. 李宇淇.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9]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D]. 马彬. 兰州大学, 2013(05)
- [10]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同时期功能、情绪、生活质量轨迹及照护需求的研究[D]. 李娟. 第二军医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