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始地层压力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高晓林[1](2021)在《非常规低渗砂岩油藏注天然气汽化开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非常规低渗砂岩油藏具有低孔、低渗、低压、低产、采收率不高的特点,导致传统的开采方式难以高效开采此类油藏,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持续向低渗油藏内注入天然气,保持地层压力,不断地从油藏中提取、汽化轻中质组分,从而实现汽化开采提高采收率的目的。本文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利用CMG软件的Winprop模块对目标油藏的原油物性参数进行了相态拟合,对目标油藏进行了原始流体以及与天然气不同比例混合后体系的气液相平衡和物性参数计算,验证了目标油藏注天然气汽化开采提高采收率的可能性。使用CMG软件的GEM模块对目标油藏进行了几种不同开发方式的动态预测,分析对比了正方形反九点井网自然衰竭式开采、注水开采、注天然气汽化开采的开发过程和开发效果,优化了井距、井底流压和注气量,对目标油藏注天然气汽化开采的开发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井网变化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得出结论:(1)自然衰竭开采采收率低,采收率最高为12%左右;注水开发的采收率可达到28%左右,但是生产井很快会出现含水率过高的问题。(2)采用正方形反九点井网注天然气时,保持生产井井底流压不变,增大注气量有助于采收率的提升;注气量相同时,维持一个较高的生产井井底流压,采收率更高。(3)注气时,加入适量溶解气,能起到降低原油黏度、提高采收率的作用。(4)注气后油藏内的组份分布情况、油藏内油气饱和度变化情况以及生产井产出物的组份组成变化情况,直观地表征出非常规低渗砂岩油藏注天然气汽化开采的过程。(5)角井与边井所在网格的组份含量、油气饱和度以及产出物的组成变化数据对比,表明了气体在生产井突破越晚,汽化效果越好,采收率越高。(6)井网进行调整时,当气体在边井突破时立即关闭边井,开发效果最好,最终采收率可达到48.64%,比未调整前的采收率提高了21.13个百分点。(7)井的工作制度不变时,353米井距五点井网的注天然气汽化开采开发效果更好,采收率可达50.79%。(8)注天然气汽化开采,可大幅度提高非常规低渗砂岩油藏的采收率。
李丹鹭[2](2021)在《基于岩石物理理论的地层压力预测方法研究 ——以渤中凹陷中深层气藏为例》文中指出地层压力可以反映地下岩性、年代、埋深、孔隙度和流体等特点,准确的压力预测对油气运聚方向判断、成藏效果与规律确定、勘探开发有利区域选择等至关重要。传统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大多是基于泥岩压实规律的经验关系,直接建立地层速度与地层压力的函数关系,忽略了速度之外的影响。本文综合利用岩石物理实验、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基于颗粒接触介质模型,结合Gassmann模型,建立考虑压力变化的横波速度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遍历搜索反演修正求解地层压力的方法。首先,从岩石物理理论出发建立合适的横波速度预测模型,将岩石密度、体积模量和剪切模量与矿物成分、孔隙度、压力、温度、流体等参数联系起来,通过考虑压力变化的Digby模型结合Gassmann方程进行横波速度预测方法研究,并利用岩石物理实验数据验证。选择研究区渤中凹陷渤中19-6大型凝析气田有实测横波数据的两口井,进行横波速度预测,预测的结果误差较小。其次,在已建立的横波速度预测模型基础上,利用研究区的B1井含气储层测井数据建立两层介质等效模型,分别模拟不同压力和饱和度下岩石的状态。研究发现横波速度随压力的改变变化显着,几乎不随饱和度变化而变化。与纵波速度相比横波速度不受饱和度变化影响,所受的环境因素影响更单一。再次,建立Digby+Gassmann流体替换模型,在横波速度约束下遍历搜索反演修正求解地层压力。在研究区的异常高压砂砾岩储层和附近常压地层有实测压力的井计算压力,利用实际声波测井数据建立正常压实趋势线,分别根据传统平衡深度法、Eaton方法和本文提出的方法预测压力。用实测压力对比分析,证明该岩石物理反演方法在异常压力储层和常压地层的适用性。最后,在研究区建立压力与横波阻抗的幂函数关系,开展叠前同时反演计算全区三维地层压力数据体,验证了岩石物理反演方法的准确性。
师敏强[3](2020)在《丁山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甜点”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已有钻探及研究证实川东南五峰-龙马溪组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研究区周缘的焦石坝页岩产能区已初具规模,丁山地区实施的多口勘探井也在该区五峰-龙马溪组见到了良好的气测异常显示,部分页岩气井经压裂改造后,获工业气流,整体上显示丁山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资源潜力大,资源丰度高。但因研究区勘探程度低,地质情况复杂,目的层非均质性强,目标区地质认识和模型存在多解性。为了早日实现该目标区的页岩气商业突破,寻找地质和工程双“甜点”、优选新的勘探井位,需要对已有钻井和地震资料重新进行联合研究。在分析区内和邻区页岩气井资料基础上,总结了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明确了五峰组和龙一段Ⅰ亚段为页岩气优质页岩段。丁山地区优质页岩段TOC高、含气性好,大部分地区厚度大于30米,是页岩气有利层系;通过本区的精细构造解释及周边区块构造模式研究,进一步厘清了研究区的构造特征,并深化了对四川盆地东南缘构造特征的认识;分析构造对丁山地区保存条件的影响;在单井储层特征分析和岩石物理分析基础上,通过叠前弹性参数反演,完成了优质页岩厚度、TOC、含气性和脆性地层压力等预测,明确了优质页岩的展布规律;在分析单井裂缝发育规律基础上,通过叠后地震属性分析和叠前分方位角属性研究,详细分析了不同尺度裂缝的发育规律及其对水平井压裂和页岩气产量的影响。最后优选出“双甜点区”,位于工区中部,面积约127平方公里。
王斌[4](2020)在《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深层砂砾岩甜点储层形成机理与地震预测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为了解决深层砂砾岩勘探中遇到的甜点储层形成机理不明和地震预测技术精度不高等问题,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砂砾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基础地质分析、地震岩石物理测试和甜点储层预测方法的综合研究明确了研究区甜点储层形成机理,并开发了高精度的甜点储层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基础地质研究明确甜点储层的形成机理,然后结合岩石物理测试总结甜点储层主控因素对岩石弹性性质变化的影响,建立能反映深层砂砾岩沉积与成岩演化过程的地震岩石物理模型,利用该模型指导研究区的甜点储层预测。这项研究既可以为玛湖地区面向深层砂砾岩甜点储层的油气勘探与有利区优选提供技术支撑,与此同时本次研究采用的方法和思路也可以对其他地区深层碎屑岩的油气勘探提供很好的借鉴意义。通过本次研究取得了以下4点成果和认识:(1)在砂砾岩甜点储层形成机理的研究中首次引入致密砂岩中利用储层临界物性判别储层和封堵层的研究思路,建立临界物性下限与深度的关系,按照成岩作用系统论的思路定量分析深层砂砾岩储集能力随每个沉积微相和每种成岩作用在成岩演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玛湖地区沉积和成岩作用双重控制的甜点储层发育模式。综合研究后得到玛湖地区甜点储层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双重控制,以远岸或近岸水下分流河道中具有强溶蚀、早期硅质胶结和弱压实成岩相的中细砾岩和粗砂岩为主的认识。(2)在玛湖地区率先开展了深层砂砾岩的高频岩石物理测试,并结合岩石微观结构和动、静态弹性特征测量的结果,对研究区砂砾岩的弹性参数、储层参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总结,并建立了能反映沉积和成岩作用改造岩石储集能力的岩石物理模型。从研究区样品的测试结果来看,由沉积和成岩作用造成的矿物组分含量的差别、矿物的赋存方式以及孔隙类型和形状的差异对研究区样品的弹性参数及储层参数影响较大。其中比较特殊的现象包括:(1)当岩石中石英含量较多时,大量发育的早期硅质胶结物会有效抑制压实作用对原始孔隙的破坏,从而比早期泥钙质胶结的岩石具有更高的孔隙度和更低的纵横波速度比;(2)在玛湖地区受物源的影响,岩石中普遍发育火山岩岩屑和粘土等塑性矿物,而这类矿物极易受压实作用挤压变形而充填孔隙,减小样品的孔隙度并增大样品的速度。但由于这种情况下纵波速度的增大率要大于横波速度,因此样品的纵横波速度比会随纵波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这是研究区塑性碎屑的含量与赋存方式会对砂砾岩样品弹性参数和孔隙度造成很大影响的根本原因。(3)根据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深层砂砾岩甜点储层的形成机理,提出了“按沉积相分级分类,从砂体到储层由粗到细,逐级控制”的地质物探相结合的甜点储层预测新方法。在考虑沉积和构造演化背景的基础上首次研发了经过倾角校正的古地貌恢复技术,并且采用高精度层序地层解释技术对标志层进行解释从而得到了地层真厚度,提高了有利相带预测的精度。为了有效提取OVT域地震资料中的地质信息,我们初次通过Ruger方程建立具有古地貌和沉积微相等地质背景的优势道集部分叠加模板,并利用该模板在研究区对OVT域资料进行解释性处理,这样就可以为针对深层砂砾岩的相控甜点储层预测提供基础资料;在此基础上预测我们通过岩石物理实验获得的甜点储层敏感参数。利用该方法在玛湖凹陷斜坡区百口泉组共预测甜点储层发育区2100km2,为有利勘探区的寻找和增储上产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4)针对玛湖斜坡区异常高压分布规律不明的问题,创新性的提出了玛湖地区异常高压具有“封闭条件、构造挤压和晚期高熟油气充注”三重因素控制的分布模式。通过设计模拟孔隙超压的高频岩石物理实验,首次总结不同地层压力条件下玛湖地区砂砾岩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并且利用岩石物理测试结果建立了新的有效应力系数计算方法。将该方法计算的有效应力系数与Biot有效应力系数进行对比后可知,新计算的有效应力系数更适用于玛湖地区砂砾岩。最后利用新的有效应力系数改进双相介质模型后建立了低渗透砂砾岩地层压力预测模型,提高了地层压力预测的精度,并在玛湖地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吕效明[5](2020)在《注水压力恢复下裂缝扩展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某区块(简称D区块)为研究目标区块,研究九点法注水压力恢复下裂缝扩展规律。油田注水压力恢复过程中,研究不同地层压力恢复下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并实施压力恢复水平的优选对指导油田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菱形九点面积井网的基础上,根据原始地应力场,针对注水使地层压力恢复,分析注水引起的诱导应力场对油井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的影响。本文根据现场提供的D区块相关参数得到岩石力学参数,基于渗流-应力耦合模型,利用COMSOL模拟软件建立了区块三维地质模型,分析了地层应力场模型。根据总应力场分布模型,以岩石力学参数和地应力参数为基础数据,描述了不同地层压力恢复水平下裂缝扩展规律。当井网排布一定时,注水恢复水平越高,所产生的诱导应力场对原地应力场影响越大,从而对裂缝扩展规律影响越大。本文根据当前D区块井网关系,分别针对不同形式的恢复地层压力下裂缝扩展规律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利用ABAQUS有限元模拟软件分别模拟地层整体恢复、一口水井压力恢复、两口水井同时恢复、三口水井同时恢复和四口水井同时恢复五种情况下不同地层压力恢复下裂缝扩展规律,并给出了最佳的恢复地层压力及压裂时机。为进一步研究注水井注水过程中地层压力恢复对油井裂缝扩展影响,开展了菱形九点井网下的真三轴水力压裂物模实验。结合模拟和实验结果可得,随着地层恢复压力的增大,裂缝扩展长度、裂缝起裂时的角度以及裂缝扩展速度都不断增大,并且增加的比率较大,当恢复到85%左右以后,裂缝形态以及裂缝长度都趋于稳定。
宋静明[6](2020)在《苏6井区生产动态分析》文中认为苏里格气田是目前我国发现的特大型低渗透气田。苏6井区作为苏里格气田早期生产主力区块,具有低压、低渗透、低丰度的的特点。气藏的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目前的生产情况也表现出生产压差增大,井口压力快速降低,气井单井产能低,气田开发经济效益不明显的问题。依据前人对苏6区块的研究成果,针对苏6区块实际生产状况,结合地质、测井解释、生产动态、试油试采等资料,采用动态、静态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将生产动态分析方法与大量的生产资料及气田开发现状结合起来,通过分析区块沉积环境、构造和地层特征,对储层地质进行再认识;结合气藏目前开发开发现状,对气井进行分类;270 口井中,Ⅰ类井有42 口,Ⅱ类井有103 口,Ⅲ类井有125 口;分析气藏静态、动态参数,计算水侵量大小,对气藏类型进行判断,研究发现苏6井区气藏类型为封闭气藏,驱动类型为气压驱动;针对苏6井区低渗透气藏,在物质平衡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间歇关井的封闭产水气藏单井的目前地层压力计算的方法;然后对不同类型气井进行了递减类型分析,核实气藏的动储量,针对其生产特点提出了适合的配产方法,为苏6井区的开发部署提供可靠、合理、科学的依据。
李春绪[7](2020)在《葡北X断块地层压力恢复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葡北X断块经历30多年的开发历程,目前已经入了注水开发后期,经过长期的注水开发,地层能量不断亏空,没有后续能量的补充,致使地层压力逐年下降,并使区块内油井处于高含水状态,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低,难以满足高含水期注水开发的需要,油井产量因此下降,严重影响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因此开展葡北X断块葡萄花油层的地层压力恢复对策研究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本文根据葡北X断块的实际地质状况,建立了油藏地质模型以及数值模型,并进行了相关的数值模拟研究。结合不同类型砂体的成因以及特征,开展了单砂体的识别及划分研究,制定出一套适合地质特征的单砂体划分标准,指导单砂体的识别、描述以及划分,并将得到的单砂体作为地层压力研究单元,为后续进行地层压力恢复对策研究提供了基础研究单元。利用注采完善程度系数法,对压力单元的注采状况进行了评价。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对压力单元进行潜力分析,优选出压力调整潜力单元。本文根据静水柱压力法、物质平衡法、最小自然递减率法以及经验公式法等多种油藏工程方法对合理地层压力进行计算,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优选出最佳的合理地层压力计算方法。结合物质平衡公式以及经验公式,推导出合理地层压力恢复速度计算公式,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验证。最终得到压力单元的合理地层压力恢复参数界限。基于以上的研究成果,开展了地层压力恢复方法研究,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对不同方法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制定出一套适应性较好的合理地层压力恢复对策。
张悦[8](2020)在《注水注聚地层压力预测及停注泄压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下二门油田属于河南油田的一个老区快,1997年投入生产。由于常年注水注聚开发,且油层渗透率高、连通性好,导致目的层压力系数高,形成高压层段,而上部地层疏松、承压能力低,井筒内高压和易漏失层共存,在钻进过程中容易发生井控失控的风险。为了解决此类问题,计划先从理论上分析各因素对地层压力的影响,再结合区块实际资料,对井区进行压力预测,并进行停注泄压优化研究,降低钻进过程中的风险。首先,利用解析公式推导数学模型,得到了地层压力的计算公式,建立了注水注聚井的泄压半径理论模型,根据无因次化建立了泄压半径理论图版。带入区块实际数据,分析了单因素变化后对地层压力的影响情况,结论是地层压力与地层渗透率、注采井距、聚合物流变性成反比,与开发年限、聚合物粘度成正比。其次,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一注四采单井组理论模型,分别控制单因素,研究地层压力在平面及纵向上的变化规律,同时也利用模拟数据建立泄压半径变化图版,与理论图版相互验证,进而指导实际区块。最后,对实际区块进行数值模拟,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进行压力预测,同时与公式预测结果相互验证。并对高压层位进行停住泄压处理,设计不同的停注时间,统计出不同停注时间下的压力系数降低值,做出随停注时间的变化曲线,根据曲线就可以计算出欲降压幅度下的停注时间。此过程可作为一套停住泄压流程。
孙政[9](2020)在《煤层气解吸区扩展机理及产能预测方法》文中研究表明精确刻画煤层气藏基质系统孔隙内气水分布特征是正确评价气体从基质系统向微裂隙系统传输能力的必要前提。在煤层气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煤岩有机组分的热氧化程度、沉积环境、地质埋藏历史均会影响煤岩基质孔隙发育特征与气水分布。因此,开展不同煤阶煤岩基质孔隙发育特征研究很有意义。常规煤层气藏开发理论仍以浓度差为驱动力的Fick扩散理论描述气体从基质系统向微裂隙系统的传质过程,然而煤层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内部没有形成浓度差,与此同时Fick扩散未能考虑实际煤岩中气水分布,因此有必要重新探讨适合于描述气体从基质系统向微裂隙系统的传输机理。井间干扰是提高煤层气开发效率的有效手段,煤层气井压力传播规律的准确把握是其必要前提,有助于量化煤层有效解吸区域,动态储量预测等,进而为实时调整开发方案提供技术支撑。正确认识煤岩微观基质孔隙发育特征与宏观微裂隙内压力传递过程及二者之间气体传输机理,有助于掌握煤层气井开采特点,制定合理的生产制度,提高煤层气开发效果。首先,研究漫长地质演化过程中煤岩微观孔隙发育过程,着重考察地层水在基质孔隙中赋存状态,完成对原始煤储层微观气水分布的刻画。区别于以往研究的固-气系统,本文基于煤储层微观气水分布,认为煤层气的解吸与传输过程受到固-气与固-液系统的综合影响,并建立了适用于气孔的固-气界面与适用于植物组织孔的固-液界面孔隙传输模型。评价了Fick扩散理论对描述煤基质系统向微裂隙系统传质的局限性,比较了浓度差驱动的Fick扩散模型与压差驱动的窜流模型的传输能力,发现不论窜流还是Fick扩散,解吸气总能短时间内进入微裂隙,揭示了制约解吸气从煤基质向微裂隙系统渗流能力的主控因素是气体解吸难易程度,而非基质系统表观渗透率。然后,评价了生产过程中煤岩微裂隙中可能出现的流态并量化研究了各自的压力传递速度。单相水的压力传递速度最快,其次为单相气,气水两相流的压力传递速度最慢。根据煤储层压力传递与煤层气井产出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适用于未压裂与压裂煤层气直井的解吸区预测模型。煤层解吸能力越强,引发的“供给增压”效果越明显,会延缓压力传递速度、限制解吸区扩展。结合解吸区扩展与产气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耦合解吸区扩展与气水两相产能方程的产能预测方法。提出了以解吸区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排采制度优化方法,能够指导现场实际生产,形成提高开发效率的排采制度优化建议。最后,考虑到通过室内实验或现场测试,煤层物性的精准标定存在较大难度,提出了一系列结合气藏工程方法与煤层气藏压力传播过程的煤层气生产数据分析方法,通过煤层气井特定生产阶段的产能数据即可确定关键煤层物性。基于压力传递与煤层流体相变特征,建立了适用于煤层气井排水阶段、气水两相流阶段的生产数据分析方法。还建立了适用于煤层气井的气水两相渗透率曲线预测方法,能够为煤层物性参数确定、煤层气井产量准确预测提供理论方法。
张军[10](2019)在《B3区块钻关方案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各大油田在实际钻关过程中普遍出现了产油量受影响程度较大、开井恢复注水时含水上升速度较快等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成为当务之急。现阶段周期注水理论趋于完善,且进行了大量的现场实践,但钻关与周期注水相结合技术缺少可借鉴的理论和经验。因此,有必要结合周期注水的作用机理和注水方式,针对钻关过程优化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研究。首先,选定典型钻关试验区,建立精细地质模型,包括构造模型、沉积相模型以及属性模型。对全区和单井开发指标进行了历史拟合,包括产液量、产油量、含水率等,拟合精度达到90%以上。选取合适的地层参数,抽象出物理模型。然后根据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多油层合采条件下钻关地层压力分布和井底压力计算数学模型,确定不同井网的单井钻关范围技术界限和钻前关井时间技术界限。通过建立钻关概念模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确定了不同井网、不同油层、不同阶段钻关关井期和恢复期产液量、产油量、含水率、注水量等指标的变化规律和技术界限。确定不同井网、不同油层钻关总的关井时间界限。计算精度达到80%以上。形成钻关与周期注水有机结合起来的技术思路和方案。确定了钻关与周期注水结合选井选层原则。给出不同井网、不同油层钻关与周期注水结合技术界限,包括:平面分批停注界限、纵向分段停注界限、恢复注水方式与时间界限、不同油层产液量恢复界限。最后,基于钻关与周期注水结合技术界限,设计合理的钻关方案,开展试验区数值模拟研究,预测开发效果。截止到2017年10月,与原方案相比,结合周期注水的优化方案累计产油量增加6329.99t,含水率降低0.14个百分点。
二、原始地层压力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始地层压力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非常规低渗砂岩油藏注天然气汽化开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渗透油藏分类 |
1.2.2 非常规油气藏概念及划分标准 |
1.2.3 注天然气开发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数值模拟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油藏地质概况 |
2.2 油气水性质 |
2.3 岩石表面润湿性 |
2.4 油层温度、压力和驱动类型 |
第三章 注气方式分析 |
3.1 注气方法分析 |
3.2 研究区注气方式初选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VT拟合及注气汽化开采的机理性相平衡研究 |
4.1 注气过程油气体系相平衡计算原理 |
4.1.1 油气烃类体系相平衡计算物料平衡方程组 |
4.1.2 油气烃类体系相平衡计算热力学平衡方程组 |
4.2 状态方程 |
4.3 相态拟合 |
4.3.1 地层流体组成及拟组份划分 |
4.3.2 单次脱气实验拟合 |
4.3.3 恒组成膨胀实验拟合 |
4.3.4 多级脱气实验拟合 |
4.3.5 拟组份临界特征参数 |
4.3.6 二元交互作用参数 |
4.3.7 天然气与原始流体按不同比例混合时相态变化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注天然气汽化开采的数值模拟效果分析 |
5.1 油藏数值模拟 |
5.1.1 模型建立 |
5.1.2 数据输入 |
5.2 自然衰竭开采数值模拟 |
5.3 注水开发数值模拟 |
5.3.1 生产井井底流压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
5.3.2 注水井注入压力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
5.4 注纯天然气开采数值模拟 |
5.4.1 注气量对注气开发效果的影响 |
5.4.2 生产井井底流压对注气开发效果的影响 |
5.5 注天然气与溶解气的混合气体开采数值模拟 |
5.5.1 注天然气与溶解气9∶1 的混合气体开采模拟 |
5.5.2 注天然气与溶解气8∶2 的混合气体开采模拟 |
5.5.3 注天然气与溶解气其他比例的混合气体开采模拟 |
5.6 注气开发过程中对原油黏度的影响 |
5.7 油藏内组份分析 |
5.8 生产井产出物分析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井网调整的注天然气汽化开发效果分析 |
6.1 边井气体突破后关闭边井 |
6.2 关闭注气井,两边井转为注气井,角井继续生产 |
6.3 关闭注气井,角井转为注气井,两边井继续生产 |
6.4 角井转为注气井,注气井转为生产井 |
6.5 反九点井网改为五点井网 |
6.6 油藏内组份分析 |
6.7 生产井产出物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基于岩石物理理论的地层压力预测方法研究 ——以渤中凹陷中深层气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层压力预测方法 |
1.2.2 异常压力成因机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与地球物理背景 |
2.1 区域构造概况 |
2.2 地层及储盖岩性特征 |
2.3 研究区地球物理背景 |
第3章 地层压力对弹性参数的影响 |
3.1 地层压力相关概念及分类 |
3.2 岩石物理理论基础 |
3.2.1 弹性模量定义 |
3.2.2 饱和岩石岩石物理模型 |
3.3 考虑压力的横波速度预测 |
3.3.1 测井资料预处理 |
3.3.2 考虑压力的横波速度预测方法 |
3.3.3 岩石物理测试验证 |
3.3.4 单井横波速度方法应用 |
3.4 压力-速度岩石物理正演模型 |
第4章 地层压力预测方法 |
4.1 传统地层压力计算方法 |
4.1.1 地层压实原理 |
4.1.2 平衡深度法 |
4.1.3 Eaton法 |
4.2 地层压力岩石物理反演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渤中凹陷地层压力预测方法应用 |
5.1 建立压实趋势线 |
5.2 传统平衡深度法计算压力 |
5.3 传统Eaton方法计算压力 |
5.4 岩石物理方法计算压力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岩石物理方法应用效果反演评价 |
6.1 建立压力与横波关系 |
6.2 实际叠前三维地震资料反演地层压力 |
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丁山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甜点”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勘探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1 勘探现状 |
1.1.2 存在的问题 |
1.2 国内外类似研究经验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震资料预处理及构造解释 |
2.1 地震资料品质分析及预处理 |
2.2.1 地震资料品质分析 |
2.2.2 CRP道集优化处理 |
2.2.3 CMP道集优化处理 |
2.2 构造解释与特征分析 |
2.2.1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 |
2.2.2 构造特征分析 |
第三章 储层综合研究 |
3.1 控藏因素剖析 |
3.1.1 岩性与厚度 |
3.1.2 总有机碳含量 |
3.1.3 物性 |
3.1.4 脆性 |
3.2 岩石物理与敏感参数分析 |
3.2.1 优质岩相 |
3.2.2 总有机碳含量 |
3.2.3 总含气量 |
3.2.4 脆性 |
3.3 地震反演 |
3.3.1 反演方法选取 |
3.3.2 关键环节质控 |
3.4 储层预测 |
3.4.1 优质页岩预测 |
3.4.2 总有机碳含量预测 |
3.4.3 含气性预测 |
3.4.4 岩石脆性预测 |
第四章 裂缝特征分析与预测 |
4.1 单井裂缝分析 |
4.1.1 岩心、扫描电镜资料分析 |
4.1.2 成像数据分析 |
4.2 裂缝分类及地震预测 |
4.2.1 裂缝分类特征 |
4.2.2 叠后地震属性优选 |
4.2.3 波动方程地震正演模拟 |
4.2.4 大尺度裂缝预测 |
4.3 叠前各向异性小尺度裂缝预测 |
第五章 地层压力预测与应力场分析 |
5.1 地层压力预测 |
5.1.1 地层流体压力 |
5.1.2 井上压力预测 |
5.1.3 三维地层压力预测 |
5.2 应力场分析 |
5.3 三维应力预测 |
第六章 储层综合评价及甜点预测 |
6.1 页岩储层评价标准 |
6.2 页岩储层评价方法 |
6.3 储层评价结果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4)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深层砂砾岩甜点储层形成机理与地震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石物理研究现状及在砂砾岩中的应用情况 |
1.2.2 不同成岩作用对岩石物性变化影响规律的研究现状 |
1.2.3 砂砾岩地震储层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4 地层压力预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5.2 本论文所采用的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7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深层砂砾岩甜点储层形成机理 |
2.1 玛湖地区勘探概况 |
2.2 玛湖地区沉积特征 |
2.2.1 玛湖凹陷沉积背景 |
2.2.2 玛湖凹陷沉积微相特征 |
2.3 玛湖地区成岩作用类型及成岩特征 |
2.3.1 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成岩环境及主要的成岩作用综述 |
2.3.2 玛湖凹陷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的关系 |
2.4 玛湖地区主要微相的成岩演化特征 |
2.4.1 扇三角洲平原辫状分流河道的成岩演化特征 |
2.4.2 扇三角洲前缘近岸水下分流河道的成岩演化特征 |
2.4.3 扇三角洲前缘远岸水下分流河道的成岩演化特征 |
2.5 甜点储层特征总结 |
2.5.1 不同微相岩石学特征的差异 |
2.5.2 不同微相岩石物性特征的差异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深层砂砾岩动、静态弹性参数测试与分析 |
3.1 玛湖地区砂砾岩动态弹性参数测试与分析 |
3.1.1 密度与速度的岩石物理测试模型 |
3.1.2 纵、横波速度间关系的岩石物理测试模型 |
3.1.3 速度与孔隙度间关系的岩石物理测试模型 |
3.1.4 不同压力条件下玛湖地区砂砾岩的弹性参数变化规律 |
3.1.5 饱含水条件下砂砾岩样品的声学特征 |
3.1.6 岩石物理建模 |
3.2 玛湖地区砂砾岩静态声学参数特征测试与分析 |
3.2.1 玛湖地区砂砾岩样品的静态弹性特征 |
3.2.2 玛湖地区砂砾岩样品的动静态关系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玛湖地区砂砾岩甜点储层预测技术 |
4.1 甜点储层成因分析 |
4.1.1 甜点储层特征 |
4.1.2 甜点储层成因 |
4.2 有利相带及河道砂体预测 |
4.2.1 有利相带预测 |
4.2.2 河道砂体预测 |
4.3 基于OVT域资料的叠前储层预测技术 |
4.3.1 基于OVT域资料的处理技术 |
4.3.2 OVT域资料的叠前道集分析与处理 |
4.3.3 基于OVT域资料的叠前弹性参数反演应用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岩石物理实验的地层压力预测技术 |
5.1 异常高压成因及分布规律 |
5.1.1 异常高压研究的意义 |
5.1.2 玛湖斜坡区异常高压的成因 |
5.1.3 环玛湖斜坡区异常高压的分布规律 |
5.2 基于岩石物理实验建立的地层压力预测新模型 |
5.2.1 计算上覆岩层压力的方法 |
5.2.2 计算有效应力的方法 |
5.2.3 岩石物理驱动的地层压力预测新模型 |
5.2.4 基于岩石物理实验建立的新地层压力预测模型的误差分析 |
5.3 压力预测新模型的应用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注水压力恢复下裂缝扩展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油藏地质特征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注水恢复下地应力场研究现状 |
1.3.2 裂缝扩展研究现状 |
1.3.3 流固耦合模型研究现状 |
1.3.4 裂缝扩展有限元模拟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岩石力学参数测定及研究 |
2.1 储层岩石力学特征研究 |
2.2 地层地应力测定 |
2.2.1 古地磁岩心定向实验 |
2.2.2 声发射Kaiser测地应力大小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注水恢复下应力场及裂缝扩展研究 |
3.1 原始地应力场 |
3.1.1 垂向地应力的计算方法 |
3.1.2 水平地应力的计算方法 |
3.2 注采诱导应力场分析 |
3.2.1 应力-应变模型 |
3.2.2 流体流动引起的有效应力 |
3.3 注水压力恢复下渗流场的演化规律 |
3.4 注水恢复下油井压裂裂缝扩展模型 |
3.4.1 裂缝延伸轨迹分析 |
3.4.2 压裂裂缝扩展转向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地层压力恢复下裂缝扩展有限元模拟 |
4.1 整体恢复时不同地层压力恢复下数值模拟 |
4.2 一口水井恢复时不同地层压力恢复下数值模拟 |
4.3 两口水井恢复时不同地层压力恢复下数值模拟 |
4.4 三口水井恢复时不同地层压力恢复下数值模拟 |
4.5 四口水井恢复时不同地层压力恢复下数值模拟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地层压力恢复下裂缝扩展规律物模实验研究 |
5.1 水力压裂物模实验 |
5.1.1 实验设备介绍 |
5.1.2 实验准备 |
5.2 水力裂缝延伸模式分析 |
5.3 不同裂缝延伸模式压裂曲线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苏6井区生产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井底流压 |
1.2.2 地层压力 |
1.2.3 动储量评价 |
1.2.4 气井合理配产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气藏地质特征 |
2.1 区域概况 |
2.2 构造特征 |
2.3 储层特征 |
2.4 气藏压力系统 |
2.5 气井分类 |
2.6 高压物性参数 |
第三章 气藏开发动态分析 |
3.1 气藏驱动类型分析 |
3.2 井底流压计算方法 |
3.2.1 简化公式法 |
3.2.2 密度法 |
3.2.3 产量不稳定法 |
3.2.4 对比分析 |
3.3 单井目前地层压力分析方法 |
3.3.1 产量不稳定法 |
3.3.2 封闭不产水气藏的物质平衡法 |
3.3.3 封闭产水气藏的物质平衡法 |
3.3.4 考虑关井的封闭产水气藏的物质平衡法 |
3.3.5 对比分析 |
第四章 苏6区块递减类型分析 |
第五章 动储量评价 |
5.1 封闭产水气藏的物质平衡法 |
5.2 产量递减法 |
5.3 产量不稳定分析法 |
5.4 区块的动储量计算 |
第六章 气井合理配产 |
6.1 气井产能的影响因素 |
6.2 气井产能方程的确定 |
6.3 不同开采条件下气井的稳产水平研究 |
6.4 气井合理产量的确定 |
6.4.1 经验配产法 |
6.4.2 采气曲线配产法 |
6.4.3 地层与井筒协调配产法 |
6.5 不同井型气井在不同生产阶段的工作制度优化 |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7)葡北X断块地层压力恢复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 |
1.1 地质概况 |
1.2 储层特征 |
1.3 油藏条件及油藏类型 |
1.3.1 油藏压力及温度 |
1.3.2 油藏原油流体性质 |
1.4 目前生产状况 |
第二章 油藏模型研究 |
2.1 地质构造模型建立 |
2.1.1 断层模型 |
2.1.2 网格模型 |
2.1.3 层面模型 |
2.1.4 沉积相模型 |
2.1.5 模型质量监控 |
2.2 属性模型建立 |
2.2.1 孔隙度模型 |
2.2.2 渗透率模型 |
2.2.3 饱和度模型 |
2.2.4 净毛比模型 |
2.3 网格粗化 |
2.4 数值模型建立 |
2.4.1 模型初始化参数 |
2.4.2 高压物性及相渗曲线 |
2.5 储量及历史拟合 |
2.5.1 储量拟合 |
2.5.2 全区历史拟合 |
2.5.3 单井历史拟合 |
2.6 压力点拟合 |
第三章 地层压力单元划分及优选 |
3.1 单砂体特征分析 |
3.1.1 多期主河道叠加型单砂体 |
3.1.2 主(浅)河道-浅滩砂型单砂体 |
3.1.3 单一河道型单砂体 |
3.1.4 席状砂型单砂体 |
3.1.5 透镜砂型单砂体 |
3.2 单砂体划分 |
3.2.1 分类原则 |
3.2.2 分类描述 |
3.3 压力单元分析及统计 |
3.4 压力单元注采状况评价 |
3.4.1 影响因素 |
3.4.2 评价方法 |
3.4.3 评价结果 |
3.5 压力潜力调整单元研究 |
3.5.1 多期河道叠加型压力单元控制的剩余油 |
3.5.2 单一河道型压力单元控制的剩余油 |
3.5.3 席状砂型压力单元控制的剩余油 |
3.5.4 油气潜力分析 |
3.5.5 压力恢复及生产潜力分析 |
3.5.6 压力潜力调整单元优选 |
第四章 地层压力恢复参数界限研究 |
4.1 合理地层压力 |
4.1.1 静水柱压力法 |
4.1.2 物质平衡法 |
4.1.3 最小自然递减率法 |
4.1.4 经验公式法 |
4.1.5 方法优选 |
4.1.6 结果统计 |
4.2 合理地层压力恢复速度 |
4.2.1 物质平衡法 |
4.2.2 回归法 |
4.2.3 经验公式法 |
4.2.4 方法评价 |
4.2.5 结果统计及验证 |
第五章 地层压力恢复对策研究 |
5.1 地层压力恢复方法 |
5.1.1 注采调整原则 |
5.1.2 单一调节注水量 |
5.1.3 单一调节采液量 |
5.1.4 综合调整注采量 |
5.1.5 方案对比分析 |
5.2 综合治理对策 |
5.3 效果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注水注聚地层压力预测及停注泄压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意义 |
1.1.2 选题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油藏地质特征 |
2.1 地层层序 |
2.2 构造沉积特征 |
2.3 储层特征 |
2.4 流体性质 |
2.5 区块开发历程及现状 |
第3章 注水注聚井泄压半径理论模型研究 |
3.1 注水井泄压半径不稳定渗流理论模型建立与求解 |
3.1.1 稳定渗流理论模型 |
3.1.2 不稳定渗流理论模型 |
3.1.3 注水井泄压半径理论模型 |
3.1.4 注水井停注泄压时间理论模型 |
3.2 注水井地层压力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地层渗透率 |
3.2.2 开发年限 |
3.2.3 注采井距 |
3.2.4 注水井泄压半径理论图版 |
3.3 注聚井泄压半径不稳定渗流理论模型建立与求解 |
3.3.1 稳定渗流理论模型 |
3.3.2 不稳定渗流理论模型 |
3.3.3 注聚井泄压半径理论模型 |
3.4 注聚井地层压力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
3.4.1 聚合物粘度 |
3.4.2 聚合物流变性 |
3.4.3 地层渗透率 |
3.4.4 开发年限 |
3.4.5 注采井距 |
3.4.6 注聚井泄压半径理论图版 |
3.5 压力预测方法总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注水注聚地层压力影响因素研究 |
4.1 基础模型介绍 |
4.2 注水影响因素 |
4.2.1 油水粘度比 |
4.2.2 开发年限 |
4.2.3 井组类型 |
4.2.4 注采井距 |
4.2.5 平面非均质性 |
4.2.6 纵向非均质性 |
4.3 注聚影响因素 |
4.3.1 井网类型 |
4.3.2 聚合物粘度 |
4.3.3 注聚体积 |
4.3.4 流变性 |
4.3.5 注采井距 |
4.3.6 平面非均质性 |
4.3.7 纵向非均质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际区块地层压力预测及停注泄压研究 |
5.1 油藏数值模型的建立 |
5.1.1 模拟器 |
5.1.2 模拟网格系统 |
5.1.3 油藏岩性及流体参数 |
5.2 模型历史拟合 |
5.2.1 全区历史拟合 |
5.2.2 单井历史拟合 |
5.2.3 压力验证情况 |
5.3 压力预测验证及泄压分析 |
5.3.1 设计井压力预测验证 |
5.3.2 设计井T6-239井停注泄压效果分析 |
5.4 停注泄压时间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煤层气解吸区扩展机理及产能预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煤层气基质孔隙气体传质机理研究现状 |
1.2.2 煤层气井压力传递及解吸区扩展机理研究现状 |
1.2.3 煤层气井产能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4 煤层气井生产数据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4 论文技术路线 |
第2章 解吸气从基质孔隙到微裂隙传输及对压力传播的影响 |
2.1 煤储层原始气水分布特征 |
2.1.1 煤岩组成与煤岩孔隙类型 |
2.1.2 煤岩孔隙随着热成熟度增加的发育特征 |
2.1.3 煤岩孔隙气水分布特征 |
2.2 固-气界面孔隙气体传输 |
2.2.1 圆形气孔表观渗透率模型建立 |
2.2.2 椭圆形气孔表观渗透率模型建立 |
2.3 固-液界面孔隙气体传输 |
2.3.1 模型描述 |
2.3.2 体相气体传输模型 |
2.3.3 应力敏感 |
2.3.4 水膜厚度 |
2.3.5 煤岩含水原生孔表观渗透率模型 |
2.4 基质孔隙到微裂隙传输能力与压力传播关系 |
2.4.1 固-气界面与固-液界面基质孔隙中气体传输能力评价 |
2.4.2 基质孔隙到微裂隙传输能力计算方法 |
2.4.3 “四类”煤储层中基质孔隙到微裂隙传输能力评价 |
2.4.4 基质孔隙到微裂隙的传输能力对压力传播的控制作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解吸气从储层微裂隙到井底渗流及对压力传播的影响 |
3.1 解吸气从微裂隙到井底的渗流 |
3.1.1 煤层气井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流态 |
3.1.2 微裂隙单相水渗流微分方程 |
3.1.3 微裂隙气水两相渗流微分方程 |
3.1.4 微裂隙单相气渗流微分方程 |
3.1.5 各种流态下压力传播速度对比 |
3.1.6 煤层气藏生产过程中压力分布近似计算方法 |
3.2 煤层气井解吸区扩展与地层压力传播关系 |
3.3 煤层气井压力扩展与地面产量关系 |
3.4 基于压力传递过程的煤层气井物质守恒方程建立 |
3.4.1 煤层气井物质守恒方程推导 |
3.4.2 煤层气藏压力与饱和度关系式推导 |
3.5 煤层气井解吸区预测模型建立 |
3.5.1 未压裂煤层气井解吸区预测模型 |
3.5.2 未压裂煤层气井解吸区预测模型验证 |
3.5.3 压裂煤层气井解吸区预测模型 |
3.5.4 解吸区扩展敏感性因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煤层气井解吸区扩展的产能预测方法 |
4.1 考虑动态渗透率的气相、水相拟压力 |
4.1.1 煤岩绝对渗透率与煤层压力的关系 |
4.1.2 气相、水相相对渗透率与煤层压力的关系 |
4.1.3 常规气相拟压力与提出的拟压力特征对比 |
4.2 煤层气水两相流条件下产能公式 |
4.2.1 煤层解吸能力对产量的影响 |
4.2.2 微裂隙系统含水饱和度对产量的影响 |
4.2.3 动态渗透率对产量的影响 |
4.3 耦合解吸区扩展过程的产能预测方法 |
4.4 以解吸区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排采制度 |
4.5 实例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压力传播与相变特征的煤层气井产量分析方法 |
5.1 单相水阶段的生产数据分析方法 |
5.1.1 未压裂煤层气井 |
5.1.2 裂缝煤层气井 |
5.2 气水两相流阶段的流动物质平衡方程 |
5.3 煤层气井气水两相有效渗透率预测方法 |
5.3.1 模型建立 |
5.3.2 模型验证 |
5.3.3 各因素对气水两相有效渗透率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B3区块钻关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钻关压降规律与开采特征研究 |
2.2 钻关过程优化研究 |
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研究区地质与开发概况 |
1.1 地质特征 |
1.1.1 区域概况 |
1.1.2 构造特征 |
1.2 储集空间特征 |
1.3 流体特征 |
1.4 渗流物理特征 |
1.5 温压特征 |
1.6 开发概况 |
第二章 精细地质建模与历史拟合 |
2.1 数据准备 |
2.2 精细地质建模 |
2.2.1 井模型的建立 |
2.2.2 断层模型 |
2.2.3 三维地层骨架模型 |
2.2.4 层面模型 |
2.2.5 沉积相模型 |
2.2.6 储层属性模型 |
2.3 历史拟合 |
2.3.1 全区产液量、注水量及含水率历史拟合 |
2.3.2 单井产液量及含水率历史拟合 |
2.3.3 单井注水量历史拟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井范围与钻前关井时间界限 |
3.1 钻关区地层压力计算模型 |
3.1.1 概念模型 |
3.1.2 稳定渗流区 |
3.1.3 不稳定渗流区 |
3.2 钻关井底压力计算模型 |
3.3 单井钻关范围技术界限 |
3.4 钻前关井时间技术界限 |
3.5 不同井网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钻关区开采特征与总关井时间界限 |
4.1 建立概念模型 |
4.2 压降规律和开采特征 |
4.2.1 不同关井时间钻关动态 |
4.2.2 不同含水阶段钻关动态 |
4.2.3 不同压力条件钻关动态 |
4.2.4 不同油层钻关动态 |
4.3 总的关井时间界限 |
4.4 不同井网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钻关与周期注水结合技术界限 |
5.1 钻关与周期注水有机结合的可行性研究 |
5.1.1 周期注水的适用条件和技术参数 |
5.1.2 钻关与周期注水的对比分析 |
5.2 钻关与周期注水结合技术界限 |
5.2.1 周期注水选井选层原则 |
5.2.2 平面分批停注界限 |
5.2.3 纵向分段停注界限 |
5.2.4 恢复注水方式与时间界限 |
5.3 不同井网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钻关方案设计与开发效果预测 |
6.1 钻关方案设计 |
6.2 开发效果预测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原始地层压力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非常规低渗砂岩油藏注天然气汽化开采[D]. 高晓林.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基于岩石物理理论的地层压力预测方法研究 ——以渤中凹陷中深层气藏为例[D]. 李丹鹭. 西北大学, 2021(12)
- [3]丁山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甜点”预测研究[D]. 师敏强. 西安石油大学, 2020(04)
- [4]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深层砂砾岩甜点储层形成机理与地震预测方法研究[D]. 王斌.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注水压力恢复下裂缝扩展机理研究[D]. 吕效明.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6]苏6井区生产动态分析[D]. 宋静明.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7]葡北X断块地层压力恢复对策研究[D]. 李春绪.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8]注水注聚地层压力预测及停注泄压理论研究[D]. 张悦.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9]煤层气解吸区扩展机理及产能预测方法[D]. 孙政.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10]B3区块钻关方案优化研究[D]. 张军.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