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矫顽力的宽温铁氧体

低矫顽力的宽温铁氧体

一、具有低矫顽力的宽温矩磁铁氧体(论文文献综述)

亢太潇[1](2021)在《FexNiCo(Al/Si)y系高熵合金成分设计与组织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近些来高熵合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方面,而在功能方面研究甚少。若通过合理的元素选择、成分设计和退火工艺优化,以期获得在极端服役条件下,具有良好软磁性能且保证不失效的优良合金,则会扩宽软磁高熵合金的应用范围。本文向单相面心立方Fe Ni Co基体合金中加入Al和Si元素,同时向双相FCC+PC结构Fe2Ni Co基体合金中加入Al或Si元素,设计了兼具良好强塑性和软磁性能的三个合金系列:(Fe1/33Ni1/3Co1/3)100-x(Al1/4Si3/4)x、Fe2Ni Co Six、Fe2Ni Co(Al Si)x共计17个铸态合金成分。筛选出(Fe1/3Ni1/3Co1/3)85(Al1/4Si3/4)15与Fe2Ni Co(Al Si)0.4两个铸态性能良好的合金成分,分别对其进行600℃与800℃退火处理以期性能改善。分别对其组织形貌、晶体结构、力学性能、磁学性能以及热膨胀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发现:(a)随着Al/Si元素的添加,(Fe1/3Ni1/3Co1/3)100-x(Al1/4Si3/4)x系列合金由单相FCC结构转变为FCC+BCC双相结构,Fe2Ni Co Six系列合金则由双相FCC+PC结构转变为双相FCC+BCC结构,而Fe2Ni Co(Al Si)x系列合金由双相FCC+PC结构转变为双相FCC+BCC结构,最终变为单相BCC结构,均发生成分偏析表现为树枝晶形貌。均具有高饱和磁化强度和低的矫顽力表现出良好的软磁性能。(b)随着Al/Si元素的添加,(Fe1/3Ni1/3Co1/3)100-x(Al1/4Si3/4)x与Fe2Ni Co Six两个系列合金的屈服强度明显提升,塑性降低,但并非呈现出线性变化规律;其饱和磁化强度和电阻率均呈现下降趋势,但Fe2Ni Co Six系列合金矫顽力逐渐下降,另一系列合金呈现增加趋势。而Fe2Ni Co(Al Si)x系列合金其屈服强度几乎为线性增加,塑性降低;其饱和磁化强度线性降低,电阻率线性增加,矫顽力浮动变化。且同样加热速率和同样温度区间,为BCC+FCC双相固溶体合金时,其热力学膨胀系数表现出正相关,当为BCC单相固溶体合金,其热力学膨胀系数较双相固溶体合金明显提升,其中Fe2Ni Co(Al Si)0.4展现了优异的综合性能。(c)经600℃与800℃退火处理,(Fe1/3Ni1/3Co1/3)85(Al1/4Si3/4)15与Fe2Ni Co(Al Si)0.4高熵合金均未发生明显的相变,其压缩屈服强度与硬度明显提升,而塑性降低。其中(Fe1/3Ni1/3Co1/3)85(Al1/4Si3/4)15合金在800℃退火处理时,此温度时下出现了细小的针状相或点状相,其饱和磁化强度和电阻率明显增加,矫顽力略微下降,表现出一定的综合性能改善。而Fe2Ni Co(Al Si)0.4合金退火处理后,表现出上述合金相反的软磁性能。

邹芹,向刚强,罗文奇,王明智[2](2021)在《新型磁性材料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回顾了传统磁性材料的发展,概括介绍了高熵合金的四大效应给高熵合金作为软磁性材料提供了可能,分析了当下磁性高熵合金研究的关注点和类型以及存在的问题,对比了传统磁性功能材料和磁性高熵合金材料的性能,结合高熵合金的特点总结了元素含量和制备工艺对高熵合金磁性表征的影响,进而指出了高熵合金在磁性功能材料研究方面的巨大前景,最后对后续磁性高熵合金材料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林豪宇,雷国莉,颜冲,葛洪良[3](2020)在《宽温低损耗MnZn功率铁氧体研究进展》文中认为MnZn功率铁氧体广泛应用于高频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功率损耗是其最重要的电磁性能指标。宽温低损耗的实现不但可以提高磁性元件在满载工况下的电能转换效率,降低能量损失,而且可以降低设备的待机损耗,提高设备工作时的温度稳定性。本文介绍了实现MnZn功率铁氧体宽温低损耗的途径,总结了国内外宽温低损耗MnZn功率铁氧体的生产和研究开发方面的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刘海[4](2020)在《铁氧体磁性薄膜及在片上电感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电子设备高频化、小型化、高集成度及高可靠性的需求,铁氧体薄膜电感具有优越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本论文围绕So C用软磁铁氧体薄膜电感的需求出发,开展了高性能铁氧体薄膜制备和薄膜电感半导体工艺制作两部分研究工作,深入研究了磁化动力与阻力间竞争关系、磁化机制与磁畴形态间关系,解决了各向异性调控、铁氧体薄膜的低温晶化及与半导体工艺兼容等关键问题。其中,高性能铁氧体薄膜研究工作又基于磁控溅射和旋转喷涂两种沉积技术展开。首先,基于磁控溅射,进行了靶材主配方、靶材烧结保温时间和磁控溅射磁场诱导的研究。结果表明:(1)增加靶材中的Cu O含量,NiZn铁氧体的磁晶各向异性将不断下降。考虑到烧结致密化和离子占位,Cu O含量为4.0 mol%时,可以得到较高的Ms。由Cu O在NiZn铁氧体中的助熔作用引起的晶粒尺寸的增加也将对提高磁导率做出巨大贡献。(2)通过洛伦兹电镜表征和磁谱拟合分离计算得出,随着靶材烧结保温时间的增加,畴壁位移逐渐成为动态磁化的主要磁化机制。当工作温度从22°C升高到100°C,畴壁位移和磁畴转动两种磁化机制贡献的比值首先增加,随后保持不变。对于平均晶粒尺寸为10.8μm的样品,在80°C时,各向异性的变化对畴壁位移机制的影响更大。(3)在溅射沉积铁氧体薄膜的过程中施加平行诱导磁场时,铁离子倾向于占据八面体位置,从而导致晶格常数减小、(400)择优取向增强、以及饱和磁化强度和磁导率的增大。通过计算离子占位和有效磁晶各向异性常数,用随机各向异性理论解释了的增加和矫顽力的降低。随着诱导磁场引入各向异性,铁磁交换长度逐渐减小,实现了增加NiZn铁氧体各向异性的同时降低其矫顽力。然后,基于旋转喷涂沉积,开展了主配方、氧化剂浓度、衬底类型、磁场诱导四部分研究工作,成功在120°C左右制备了NiZn铁氧体薄膜,解决了软磁薄膜与半导体工艺兼容的低温晶化问题。结果表明:(1)主配方中铁含量增加时,NiZn铁氧体的显微形貌和磁性能发生了明显变化。旋转喷涂NiZn铁氧体薄膜中出现的(222)择优取向是因为薄膜的生长主要为B位铁离子和氧离子在(222)晶面上的密堆积,并且均匀的三角形晶粒形态也证实了(222)择优取向的存在。一阶反转曲线测量显示,存在(222)择优取向时,晶粒尺寸更不均匀,尺寸分布变得更宽。在铁含量增加的过程中主要磁化机制由磁畴转动变成畴壁位移,提高了磁导率。(2)提升氧化剂Na NO2浓度,薄膜样品的平均晶粒尺寸和饱和磁化强度逐渐增加;当氧化剂浓度过高时,薄膜的(222)择优取向生长被破坏,晶粒出现了团聚和不均匀生长,同时由三角形片状晶粒转变为球形晶粒,平均晶粒尺寸的增加使得薄膜的磁化机制以畴壁位移为主。(3)衬底过高的热导率会使铁氧体的晶化反应不再被限制在衬底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将在温度过高的液膜中发生,从而导致更高的沉积速率和更大的晶粒尺寸,但饱和磁化强度和磁导率出现下降。(4)增加面内平行诱导磁场,NiZn铁氧体的(222)择优取向逐渐削弱。显微形貌上,伴随(222)择优取向的消失,样品的晶粒从三角形片状晶粒也逐渐转变为均匀的球形晶粒。平均晶粒尺寸的下降以及致密度的降低导致薄膜矫顽力及饱和磁化强度同时降低。磁场诱导的面内各向异性与薄膜本身的(222)择优取向生长发生了冲突,降低了旋转喷涂NiZn铁氧体薄膜的磁导率。最后,采用环形螺线管薄膜电感的设计,进行了薄膜电感的COMSOL仿真,并完成了薄膜电感的制作和测试。结果表明:(1)仿真显示,匝数越多,磁性薄膜对电感值的提升越大,品质因数在低频段时呈现和空心线圈相反的规律,匝数越多品质因数越高,但随着工作频率的提升,匝数越多品质因数反而越低;磁性薄膜宽度和厚度的增加可提升磁性薄膜总磁通量,增加电感的电感值和品质因数。但随着磁性薄膜宽度的提升,寄生损耗逐渐增大,品质因数随厚度增加提升的幅度越来越低。(2)使用探针台对片上薄膜电感实物进行测量,在集成1μm铁氧体磁性薄膜后,电感值L和品质因数Q在100 MHz下分别从空心电感的5.88 n H和1.18提升到7.21 n H和1.7,提升幅度分别为22.6%和44%。

吴国华[5](2020)在《高频MnZn功率铁氧体关键制备技术及损耗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高效率的功率转换器件,如AC-DC、DC-DC变换器、开关电源等,离不开高性能的磁心材料。MnZn功率铁氧体因具有高起始磁导率、高饱和磁感应强度、高电阻率以及低磁心损耗,很适合作为磁心材料,应用于功率转换器件中。根据变压器原理,提高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能够减小磁心的体积,有利于开关电源的小型化与集成化。目前,开关电源的频率已经突破MHz,而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电源的工作频率势必会达到更高的2~4MHz,甚至更高。对于MnZn功率铁氧体磁心而言,工作频率的提高会使磁心损耗急剧增大,导致电源效率降低,甚至烧毁器件。因此,高频低损耗的MnZn功率铁氧体材料是制约开关电源向小型化与集成化方向发展的关键瓶颈。目前我国对于高频MnZn功率铁氧体材料方面的研发相对落后,还没有能与国际顶尖产品比肩的高频产品。并且近年来,国外发达国家对我国实施了多次科技制裁,实现我国自主的高频MnZn功率铁氧体材料迫在眉睫。基于上述内容,本论文开展了高频MnZn功率铁氧体关键制备技术及损耗机理方面的研究。在材料制备方面,以降低MnZn功率铁氧体的高频损耗为目标,研究了主配方、烧结温度、添加剂及离子取代对MnZn功率铁氧体性能的影响。在损耗机理方面,研究了磁畴形态与高频损耗之间的联系,以及直流叠加特性。首先,研究了主配方中的Fe2O3与ZnO含量对MnZn功率铁氧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Fe2O3含量,能够提高MnZn功率铁氧体的磁性能,降低高频损耗,适宜的Fe2O3含量为54.5mol%。在确定Fe2O3含量后,继续对ZnO含量进行优化。当ZnO含量为11mol%时,MnZn功率铁氧体的高频损耗得到进一步降低。至此,MnZn功率铁氧体的主配方被确定下来,即:54.5mol%Fe2O3,34.5mol%Mn3O4和11mol%ZnO。此外,研究了烧结温度对高频MnZn功率铁氧体性能的影响。当烧结温度为1150oC时,MnZn铁氧体的显微结构最好,晶粒最均匀,气孔最少,高频损耗最低。其次,采用上述优化的配方与工艺,研究了添加剂以及离子取代对MnZn铁氧体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适量的Co2O3掺杂能够提高饱和磁感应强度与起始磁导率,降低高频损耗。当Co2O3含量为0.30wt%时,MnZn铁氧体的损耗最低,在室温下,3MHz 10m T和30m T损耗分别为61k W/m3和887k W/m3。(2)在Co2O3掺杂的基础上,通过Ca CO3/V2O5联合掺杂能够进一步降低MnZn铁氧体的高频损耗。由于Ca CO3与V2O5的熔点不同,二者在烧结过程对晶粒的生长形成竞争机制,使显微结构得到改善,电阻率提高。当掺杂Ca CO3和V2O5的掺杂量分别为0.1wt%与0.001wt%时,在室温下,MnZn铁氧体3MHz 10m T和30m T的损耗分别为46k W/m3和664k W/m3。(3)在Ca CO3和V2O5联合掺杂的基础上,通过掺杂适量的介电材料Ba Ti O3(BTO),进一步改善MnZn功率铁氧体电阻率的温度特性,从而降低MnZn铁氧体在高温高频下的损耗。当BTO含量为0.04wt%时,从室温到120oC,MnZn铁氧体具有最低的高频损耗。在室温3MHz 30m T下,该样品的损耗为302k W/m3。室温损耗的降低主要来源于BTO对晶粒的细化作用,使剩余损耗降低;在100oC,3MHz 30m T下,该样品的损耗仅为890k W/m3。高温损耗的降低主要来源于BTO改善了晶界电阻的温度特性,使高温下的涡流损耗降低。(4)除了Ba Ti O3,另一种介电材料Ca Cu3Ti4O12(CCTO)亦能降低MnZn功率铁氧体的高频损耗。CCTO因其高电阻率的特性,能够提高MnZn铁氧体的电阻率,降低高频损耗。当CCTO掺杂量为0.2wt%时,室温3MHz 10m T和30m T下,MnZn铁氧体的损耗分别为31k W/m3和495k W/m3。与BTO不同的是,CCTO能够促进晶粒生长,提高饱和磁感应强度与起始磁导率。(5)Ti离子取代会降低MnZn铁氧体的电阻率,恶化磁性能。适量的Sn离子取代能够提高MnZn铁氧体的电阻率,提高共振频率,降低高频损耗。但当Ti/Sn取代过量时,会在MnZn铁氧体中引入杂相,使磁性能急剧下降。当Sn取代量为0.003时,室温3MHz 30m T下,MnZn铁氧体的损耗为457k W/m3。通过添加剂和离子取代研究,最终制备出了在高频高温下具有低损耗的MnZn功率铁氧体,即BTO掺杂时的样品。最后,针对损耗机理,从磁畴形态对高频损耗进行分析,并且研究了MnZn功率铁氧体的直流叠加特性。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洛仑兹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磁畴的形态进行表征,研究了晶粒尺寸与磁畴形态的关系。当晶粒尺寸增加时,晶粒会由单畴态向多畴态转变。通过磁谱的拟合分离,分析了磁畴形态对动态磁化过程的影响,进而将磁畴形态与高频损耗联系起来。当晶粒尺寸增加,畴壁位移对磁导率的贡献增加,畴壁共振频率逐渐减小。当测试频率与畴壁共振频率接近时,由于共振现象的产生,会使剩余损耗快速增加。(2)在直流偏置磁场下,MnZn铁氧体的性能会发生巨大变化。当直流偏置磁场增加时,增量磁导率先增加后减小。随着直流偏置磁场增加,低频损耗先减小后增大,而高频损耗则单调增加。不同频率下损耗的变化差异与损耗的构成、比例有关。对磁导率的直流叠加特性而言,可以引入高的各向异性场,提高磁导率对直流偏置磁场的承受能力。对损耗的直流叠加特性而言,可以调控各损耗的比例,以使损耗在一定直流偏置磁场下保持较低的值。

宋青松[6](2020)在《成分、回火工艺对烧结钕铁硼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烧结钕铁硼磁体是目前磁性能最佳的一代稀土永磁体,由于其磁性能高和体积小等优点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钕铁硼稀土永磁市场范围的推广,特别是风力发电、先进医疗器械和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发展,导致下游产品对磁体的磁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企业必须通过改进现有生产工艺,优化磁体相成分等手段来提高产品磁性能满足客户需求。而对于应用在一些磁性能要求不高的消费电子、玩具等产品时,其生产门槛低、工艺相对粗放,使得生产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降低生产成本已是当务之急。现阶段我国是稀土储量大国也是稀土永磁体最大生产国,但是一些高端市场主要在美国和日本,而且我国稀土资源中对提高磁性能有帮助的Dy和Tb等重稀土元素含量低价格高,La、Ce和Y等轻稀土元素含量高价格低,但是大量添加轻稀土元素会降低磁体的矫顽力,必须找到一种合理的成分配比达到高性能化和经济适用化的要求。因此我国企业急需探索一系列措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在国际市场中变被动为主动。结合某钕铁硼企业生产实际,跟踪分析了从配料、熔炼、甩片、氢破碎、气流磨、取向压型、等静压、烧结、热处理直到最终成品出厂全过程,重点分析了不同成分钕铁硼的熔炼浇注温度等制备甩片的工艺参数对甩片质量、粉末粒度影响及成分和回火工艺对组织、磁性能影响,对于企业钕铁硼产品质量提高具有一定参考价值。通过调控烧结钕铁硼中Ce含量与重稀土元素含量,发现添加Ce含量为20 wt.%时可以用双主相工艺制备出磁性能较低的磁体,矫顽力最大值为11.09 KOe,降低Ce含量到6.5 wt.%并添加微量Dy元素(0.8 wt.%),矫顽力提高到14.83 KOe,继续降低Ce含量到0.05 wt.%并添加3.2 wt.%的Dy和0.48 wt.%的Tb,矫顽力最大为21.99 KOe,因此优化成分可以显着改善磁性能。实验同时挑选不同成分且磁性能由低到高的三种牌号的磁体(N35、N50和35SH)进行二级回火实验,发现优化回火工艺可以改善磁体的显微组织和磁性能,磁性能随着回火温度的增大先增加达到最后值后开始降低,如果要进一步提高磁性能必须优化成分。实验发现的钕铁硼组成、结构、烧结工艺与磁性能间的关系可以为企业实际生产任务提供有利数据。

刘文斌[7](2020)在《MnZn铁氧体FeSiAl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磁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软磁材料是电子信息发展的基础材料,软磁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工业、商业的电子元器件中,如电子束偏转线圈、回扫变压器、收音机扼流圈、中周变压器、高低频变压器、磁芯、工模电感、差模电感、LC滤波器、EMI屏蔽环、电子镇流器等电子器件。为了适应电子信息的快速发展,对器件提出了低损耗、轻量化、微型化、片式化、模块化、高可靠性、长时工作稳定性等需求。通过优化传统的氧化物陶瓷工艺和新工艺的探索,对开发出有高磁导率、低功率损耗等特性的Mn Zn铁氧体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研究高性能的Mn Zn铁氧体复合材料提供了基础。本文分别采用氧化物陶瓷工艺和机械化学法制备Mn Zn铁氧体,实验研究了Mn Zn铁氧体基础配方和二磨粉体粒度分布对磁性能的影响,探索了采用机械化学法制备Mn Zn铁氧体的最佳烧结温度,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含量Mn Zn铁氧体对Mn Zn铁氧体Fe Si Al复合材料电磁性能的影响。1)通过对基础配方实验发现,Fe2O3质量比在7072%范围变化,Mn Zn铁氧体铁氧体功率损耗先下降后上升,起始磁导率μi与功率损耗相反变化。当Fe2O3质量为71.5wt%,Zn O质量为23.5wt%时,铁氧体材料在25120℃范围内具有极低的功率损耗,并且饱和磁感应强度从低温到高温的变化平缓,在25120℃范围内损耗为320450k W/m3,具有较好的低功耗特性。因此,Mn Zn铁氧体配方质量比为71.5:23.5:5.0(wt%)。2)在主配方和掺杂物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二次球磨时间的延长,粉料粒度分布向小粒径方向移动,固相反应速率加快。通过二次球磨控制粉体的粒度分布,获得适当的固相反应速率,即获得最佳粉体活性。实验发现,当球磨时间为1.5 h、粒度达0.5μm以下占比50%,且2μm以下占比90%时,烧结体的颗粒生长均匀,气孔率低,材料的致密度和起始磁导率最大。球磨时间1.5 h时,粉体粒度活性最适宜,Mn Zn铁氧体的总功率损耗最低,其值在25120℃宽温范围内的总磁芯损耗Pcv小于310k W/m3(Bm=200 m T,f=100 k Hz)。3)通过机械化学法对粉体表面改性和提高活化能,使粉体更加容易发生一些物理和化学的反应。通过该方法可以在较低的烧结温度下发生固相反应,并在1200℃温度烧结5 h,合成具有尖晶石结构的Mn Zn铁氧体。然后将Mn Zn铁氧体粉体按照0,5wt%,10wt%,15wt%的不同比例混入到片状Fe Si Al粉体中,按球料质量比20:1的比例球磨3h,转速为300 r/min,最后制备出Mn Zn铁氧体Fe Si Al微波吸收功能的复合材料,分析了复合材料中Mn Zn铁氧体和Fe Si Al的分布和形貌,测量了复合材料的电磁参数,计算了电磁波屏蔽效率及电磁波反射损耗。

夏虎峰[8](2020)在《磁介质—电介质复合薄膜制备及其电磁波吸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信息化时代,各类无线通讯技术及电子数码产品的出现为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在人们使用这些电子产品的同时,由于电磁波辐射对人体及周围环境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忽视,因此电磁辐射与防护技术成为当下科研工作者们的研究热点。吸波薄膜材料具有占用空间小、重量轻、可通过灵活调控薄膜成份改变薄膜的吸波特性,并可通过成份渐变或梯度化膜系结构设计满足阻抗匹配特殊要求,所以该类材料在GHz频段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吸收效能是吸波体磁特性与介电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一般要求材料既有较大的复数磁导率,特别是虚部要尽可能大,又要有较低的介电常数实部,以达到良好的阻抗匹配效果,这样才能保证入射电磁波作用在吸波材料表面时,绝大部分电磁波能够顺利入射到吸波体内部,通过薄膜的耗散作用吸收其能量,达到衰减甚至完全屏蔽电磁波的目的。本文采用磁控溅射双靶共溅射镀膜技术,以聚酰亚胺(PI)为基底,在其上沉积FeCoB-SiO2纳米复合薄膜,开展了成分变化及工艺条件变化对薄膜物理性能和电磁波吸收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测试手段对薄膜成分、微观结构组织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及分析,运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矢量网络分析仪(VNA)结合短路微带线测试法对薄膜的静态磁性能与电磁波吸收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溅射功率对FeCoB与SiO2薄膜沉积速率的影响规律均满足线性递增变化规律,制成的FeCoB与SiO2薄膜成分均与其靶材成分或化学计量比接近,薄膜结构均为非晶态组织,薄膜生长致密,截面均可观察到细微的柱状结构。当复合薄膜中FeCoB与SiO2体积比由0.9:0.1逐渐降低至0.4:0.6时,即随FeCoB-SiO2复合薄膜中磁性介质体积分数的减小,薄膜的复数磁导率及电磁波吸收性能逐渐降低,体积比0.7:0.3应是FeCoB-Si O2复合薄膜具有明显吸波性能的临界值。在不同体积比FeCoB-SiO2复合薄膜中通过在FeCoB靶材表面粘贴不同数量纯Fe片改变Fe与Co的比例,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薄膜的复数磁导率和复合薄膜的吸波性能,如FeCoB-SiO2体积比为0.9:0.1时,随Fe片数量的增加,复合薄膜的共振频率fr向高频方向移动,吸波带宽与吸波性能均有提高,吸波效率达到90%以上的初始频率在1.5 GHz左右,共振频率最高可达到2.34 GHz。在复合薄膜沉积过程中,偏置磁场的施加可显着影响复合薄膜的面内单轴各向异性,进而改变薄膜的吸波性能,如将偏置磁场强度由180 Oe提高到380 Oe,FeCoB-SiO2(体积比为0.9:0.1)薄膜的共振频率可由前者的2.7 GHz提高到后者的4.1 GHz,显示强偏置磁场作用下复合薄膜的高频吸收特性显着增强。

徐宝盈[9](2020)在《铁氧体/聚吡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溶剂热法制备 Mg1-xZnxFe2O4(x=0,0.2,0.4,0.6,0.8)和 CuxZn1-xFe2O4(x=0.1,0.3,0.5,0.7,0.9)两大类铁氧体,采用聚合法制备聚吡咯(PPy)和Cu0.5Zn0.5Fe2O4/PPy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红外光谱和矢量网络分析仪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分析讨论了铁氧体、聚吡咯以及铁氧体/聚吡咯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形貌、磁性能、电磁性能以及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Mg1-xZnxFe2O4(x=0,0.2,0.4,0.6,0.8)铁氧体的 XRD 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Mg1-xZnxFe2O4为立方尖晶石结构,结晶度较高。SEM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锌离子的加入,会促使颗粒的长大,当Zn2+离子和Mg2+离子加入的比例相近时粒径较为均匀,分散性良好。磁性能分析结果表明,Mg1-xZnxFe2O4具有良好的磁性能和磁损耗。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Mg0.4Zn0.6Fe2O4出现了 M-O特征峰,说明其为尖晶石结构,与XRD结果一致。CuxZn1-xFe2O4(x=0.1,0.3,0.5,0.7,0.9)铁氧体 XRD 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摩尔比条件下合成的CuxZn1-xFe2O4铁氧体的衍射峰与标准PDF卡片一致,结晶度完整。SEM分析结果表明,Cu2+离子含量的逐渐增加时,铁氧体粉体颗粒的尺寸慢慢变小,达到200nm左右,颗粒大小呈均匀分布。磁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当x=0.5时,即Cu0.5Zn0.5Fe2O4铁氧体出现了最大值28.53emu/g,矫顽力随着锌离子的逐渐增加,在x=0.9时达到了最大值98.07Oe。电磁性能结果表明,Cu0.5Zn0.5Fe2O4磁损耗能力和介电损耗能力最强。聚吡咯的XRD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物质为聚吡咯(PPy)。SEM的结果表明,在CTAB浓度为0.015mo/L、磷酸浓度为0.07mol/L、温度为0℃是合成PPy微米线的最佳工艺,其直径约为200nm左右,长度可以达到几微米,并且相互连接形成网状结构。Cu0.5Zn0.5Fe2O4/PPy复合材料的SEM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同样能形成线性结构,但其形貌不均匀,还存在棒状结构。XRD分析结果表明,聚吡咯和PPy/Cu0.5 Zn0.5Fe2O4复合材料的衍射峰与PDF卡片对比一致,并没有杂峰的出现。电磁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聚吡咯(PPy)几乎不存在磁损耗现象,但是有较好的介电损耗,而PPy/Cu0.5Zn0.5Fe2O4复合材料则由于铁氧体的加入,不仅具有较好的介电损耗,而且具有良好的磁损耗效应,有较高的磁性能。微波吸收性能分析结果,聚吡咯的在f=13.9GHz时,最小反射率只达到了-7.3dB,PPy/Cu0.5Zn0.5Fe2O4复合材料在频率f=13.1GHz时,最小反射率达到了-11.9dB,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微波吸收性能。

周丽波,梁迪飞,李维佳,王云,袁玉灵,吴潘[10](2019)在《无线充电用磁屏蔽材料》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近代无线充电技术的兴起,无线充电设备中磁屏蔽材料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磁屏蔽材料在无线充电系统中能够增强线圈感应磁场,具有较高的磁性收敛效果;同时屏蔽金属导体对线圈磁场的衰减干扰,防止磁能的损耗,提高充电效率。对MnZn铁氧体、NiZn铁氧体、非晶合金和纳米晶合金四种无线充电磁屏蔽材料进行了分类综述,简单介绍了各类材料的发展历程以及在磁感应式无线充电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比较性能上的差异,提出无线充电磁屏蔽材料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析了该领域未来发展的趋势。

二、具有低矫顽力的宽温矩磁铁氧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具有低矫顽力的宽温矩磁铁氧体(论文提纲范文)

(1)FexNiCo(Al/Si)y系高熵合金成分设计与组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高熵合金及其现状研究
        1.2.1 高熵合金的简介
        1.2.2 高熵合金研究现状
    1.3 软磁材料及其研究现状
        1.3.1 软磁材料研究现状
        1.3.2 高熵软磁材料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背景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内容
2 实验方法
    2.1 试验原料及其样品制备
    2.2 材料的组织结构表征
        2.2.1 X射线衍射仪(XRD)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2.3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EPMA)
        2.2.4 差热分析(DSC)
    2.3 材料的性能测试
        2.3.1 维氏硬度测试
        2.3.2 压缩性能测试
        2.3.3 磁性能测试
        2.3.4 热膨胀性能测试
    2.4 合金退火工艺
3 Fe_xCoNi(Al/Si)_y系高熵合金的成分设计与组织性能研究
    3.1 (Fe_(1/3)Ni_(1/3)Co_(1/3))_(100-x)(Al_(1/4)Si_(3/4))_x系高熵合金组织结构与性能
        3.1.1 (Fe_(1/3)Ni_(1/3)Co_(1/3))_(100-x)(Al_(1/4)Si_(3/4))_x系高熵合金组织结构
        3.1.2 (Fe_(1/3)Ni_(1/3)Co_(1/3))_(100-x)(Al_(1/4)Si_(3/4))_x系高熵合金的力学性能
        3.1.3 (Fe_(1/3)Ni_(1/3)Co_(1/3))_(100-x)(Al_(1/4)Si_(3/4))_x系高熵合金的力学性能
    3.2 Fe_2NiCoSi_x系高熵合金成分设计与组织性能
        3.2.1 Fe_2CoNiSi_x系高熵合金组织结构
        3.2.2 Fe_2NiCoSix系高熵合金的力学性能
        3.2.3 Fe_2NiCoSix系高熵合金的磁性能
    3.3 Fe_2NiCo(AlSi)_x系高熵合金成分设计与组织性能
        3.3.1 Fe_2NiCo(AlSi)_x系高熵合金组织结构
        3.3.2 Fe_2NiCo(AlSi)_x系高熵合金力学性能
        3.3.3 Fe_2NiCo(AlSi)_x系高熵合金的磁性能
        3.3.4 Fe_2NiCo(AlSi)_x系高熵合金的热膨胀性能
    3.4 本章小结
4 退火工艺对Fe_2Ni Co(AlSi)_(0.4)、(Fe Ni Co)_(85)(Al_(1/4)Si_(3/4))_(15)性能的影响
    4.1 退火工艺对(Fe_(1/3)Ni_(1/3)Co_(1/3))_(85)(Al_(1/4)Si_(3/4))_(15)组织结构的影响
    4.2 退火工艺对(Fe_(1/3)Ni_(1/3)Co_(1/3))_(85)(Al_(1/4)Si_(3/4))_(15)综合性能的影响
    4.3 退火工艺对Fe_2Ni Co(AlSi)_(0.4)组织结构的影响
    4.4 退火工艺对Fe_2Ni Co(AlSi)_(0.4)综合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新型磁性材料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磁性材料的概述
    1.1 软磁材料
    1.2 非晶和纳米磁性材料
2 磁性高熵合金的研究进展
    2.1 高熵合金的概述
    2.2 磁性高熵合金体系
    2.3 磁性高熵合金的性能
    2.4 磁性高熵合金性能调控
        2.4.1 元素对高熵合金磁性的影响
        2.4.2 制备工艺对磁性高熵合金性能的影响
        2.4.3 相组成对高熵合金磁性的影响
    2.5 磁性非晶态高熵合金
    2.6 应用
3 结束语

(3)宽温低损耗MnZn功率铁氧体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损耗机理及优化途径
    1.1 涡流损耗
    1.2 磁滞损耗
        1.2.1 弱场下的磁滞损耗
        1.2.2 强场下的磁滞损耗
    1.3 剩余损耗
2 Mn Zn功率铁氧体发展过程
3 宽温低损耗Mn Zn功率铁氧体研究进展
4 结语

(4)铁氧体磁性薄膜及在片上电感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片上电感结构
        1.2.2 磁性薄膜及其集成
        1.2.3 总结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制备技术与测试方法
    2.1 铁氧体材料制备技术
        2.1.1 固相烧结法
        2.1.2 射频磁控溅射法
        2.1.3 旋转喷涂沉积
    2.2 NiZn铁氧体薄膜的测试表征
        2.2.1 场发射扫描电镜
        2.2.2 X射线衍射
        2.2.3 振动样品磁强计
        2.2.4 拉曼光谱测试
        2.2.5 原子力显微镜
        2.2.6 矢量网络分析仪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磁控溅射制备NiZn铁氧体薄膜研究
    3.1 引言
    3.2 靶材主配方
        3.2.1 主配方对靶材晶体结构与显微形貌的影响
        3.2.2 主配方对靶材磁性能的影响
    3.3 靶材烧结工艺
        3.3.1 烧结保温时间对靶材晶体结构与显微形貌的影响
        3.3.2 烧结保温时间对靶材磁性能的影响
    3.4 磁场诱导
        3.4.1 磁场诱导对薄膜晶体结构与显微形貌的影响
        3.4.2 磁场诱导对薄膜磁性能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旋转喷涂低温制备NiZn铁氧体薄膜研究
    4.1 引言
    4.2 主配方
        4.2.1 主配方对薄膜晶体结构与显微形貌的影响
        4.2.2 主配方对薄膜磁性能的影响
    4.3 氧化剂浓度
        4.3.1 氧化剂浓度对薄膜晶体结构与显微形貌的影响
        4.3.2 氧化剂浓度对薄膜磁性能的影响
    4.4 衬底
        4.4.1 不同衬底对薄膜晶体结构与显微形貌的影响
        4.4.2 不同衬底对薄膜磁性能的影响
    4.5 磁场诱导
        4.5.1 磁场诱导对薄膜晶体结构与显微形貌的影响
        4.5.2 磁场诱导对薄膜磁性能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薄膜电感仿真、制作与测试
    5.1 引言
    5.2 薄膜电感仿真
        5.2.1 相关性能参数
        5.2.2 结构设计
        5.2.3 仿真流程
        5.2.4 薄膜电感仿真结果及优化
    5.3 薄膜电感制作
        5.3.1 关键工艺
        5.3.2 版图绘制及整体工艺流程
        5.3.3 电感器制作实物
    5.4 性能测试
        5.4.1 测试原理
        5.4.2 性能参数提取
        5.4.3 测试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5)高频MnZn功率铁氧体关键制备技术及损耗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高频MnZn功率铁氧体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MnZn功率铁氧体基本磁性参数及实验方法
    2.1 引言
    2.2 MnZn功率铁氧体的磁性起源
    2.3 MnZn功率铁氧体基本磁性参数
        2.3.1 起始磁导率
        2.3.2 饱和磁感应强度
        2.3.3 剩磁
        2.3.4 矫顽力
    2.4 MnZn功率铁氧体制备方法
        2.4.1 配料
        2.4.2 一次球磨
        2.4.3 预烧
        2.4.4 掺杂
        2.4.5 二次球磨
        2.4.6 造粒
        2.4.7 成型
        2.4.8 烧结
    2.5 MnZn功率铁氧体测试表征手段
        2.5.1 X射线衍射
        2.5.2 扫描电子显微镜
        2.5.3 透射电子显微镜
        2.5.4 阻抗分析仪
        2.5.5 LCR测试仪
        2.5.6 B-H分析仪
        2.5.7 分析天平
第三章 高频MnZn功率铁氧体主配方及烧结温度研究
    3.1 引言
    3.2 Fe_2O_3 含量对高频MnZn功率铁氧体性能的影响
        3.2.1 Fe_2O_3含量对显微结构的影响
        3.2.2 Fe_2O_3含量对起始磁导率和饱和磁感应强度的影响
        3.2.3 Fe_2O_3含量对高频损耗的影响
        3.2.4 小结
    3.3 ZnO含量对高频MnZn功率铁氧体性能的影响
        3.3.1 ZnO含量对显微结构的影响
        3.3.2 ZnO含量对起始磁导率和饱和磁感应强度的影响
        3.3.3 ZnO含量对起始磁导率和饱和磁感应强度的影响
        3.3.4 小结
    3.4 烧结温度对高频MnZn功率铁氧体性能的影响
        3.4.1 烧结温度对显微结构的影响
        3.4.2 烧结温度对饱和磁感应强度和起始磁导率的影响
        3.4.3 烧结温度对高频损耗的影响
        3.4.4 小结
第四章 高频MnZn功率铁氧体添加剂及离子取代研究
    4.1 引言
    4.2 Co_2O_3 掺杂对高频MnZn功率铁氧体性能的影响
        4.2.1 Co_2O_3对显微结构的影响
        4.2.2 Co_2O_3对饱和磁感应强度和起始磁导率的影响
        4.2.3 Co_2O_3对高频损耗温度特性的影响
        4.2.4 小结
    4.3 CaCO_3/V_2O_5 联合掺杂对高频MnZn功率铁氧体性能的影响
        4.3.1 CaCO_3/V_2O_5 联合掺杂对显微结构的影响
        4.3.2 CaCO_3/V_2O_5 联合掺杂对室温高频损耗的影响
        4.3.3 CaCO_3/V_2O_5 联合掺杂对高频损耗温度特性的影响
        4.3.4 小结
    4.4 BaTiO3 掺杂对高频MnZn功率铁氧体性能的影响
        4.4.1 BTO对晶体结构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4.4.2 BTO对饱和磁感应强度及起始磁导率的影响
        4.4.3 BTO对室温高频损耗的影响
        4.4.4 BTO对高频损耗温度特性的影响
        4.4.5 小结
    4.5 CaCu_3Ti_4O_(12) 掺杂对对高频MnZn功率铁氧体性能的影响
        4.5.1 CCTO对晶体结构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4.5.2 CCTO对饱和磁感应强度及起始磁导率的影响
        4.5.3 CCTO对室温高频损耗的影响
        4.5.4 CCTO对高频损耗温度特性的影响
        4.5.5 小结
    4.6 Ti/Sn离子取代对高频MnZn功率铁氧体的影响
        4.6.1 Ti/Sn取代对晶体结构及显微结构的影响
        4.6.2 Ti/Sn离子在MnZn功率铁氧体中的分布
        4.6.3 Ti/Sn取代对饱和磁感应强度和起始磁导率的影响
        4.6.4 Ti/Sn取代对高频损耗的影响
        4.6.5 小结
第五章 高频MnZn功率铁氧体损耗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磁畴形态对高频损耗的影响
        5.2.1 晶体结构及显微结构分析
        5.2.2 磁畴形态分析
        5.2.3 磁谱分析
        5.2.4 高频损耗分析
        5.2.5 小结
    5.3 MnZn功率铁氧体直流叠加特性研究
        5.3.1 饱和磁感应强度与剩磁对直流叠加特性的影响
        5.3.2 磁导率直流叠加特性研究
        5.3.3 损耗直流叠加特性研究
        5.3.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成分、回火工艺对烧结钕铁硼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烧结Nd-Fe-B概述
        1.1.1 稀土永磁体的发展
        1.1.2 烧结钕铁硼
    1.2 烧结Nd-Fe-B的各项性能参数与显微组织之间的联系
        1.2.1 磁性能参数概述
        1.2.2 结构敏感参量(B_r、H_(cj)和(BH)_(max))与显微组织的联系
        1.2.3 烧结钕铁硼机械性能与显微组织的联系
        1.2.4 耐蚀性与显微组织的关系
    1.3 烧结钕铁硼的制备工艺
    1.4 国内外烧结Nd-Fe-B研究现状
        1.4.1 添加高丰度稀土元素制备低成本磁体
        1.4.2 添加重稀土元素提高磁性能
        1.4.3 添加微量非铁磁性元素制备高性能磁体
        1.4.4 优化工艺提高烧结钕铁硼的磁性能
    1.5 本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钕铁硼制备工艺流程
    2.2 磁体的制备工艺
        2.2.1 成分设计与配料
        2.2.2 熔炼和甩片
        2.2.3 氢破(HD)和气流磨(JM)
        2.2.4 球磨制备稀土辅合金
        2.2.5 混料、取向压型和烧结热处理
    2.3 分析检测仪器
        2.3.1 激光粒度分析仪
        2.3.2 氢氧分析仪
    2.4 SEM扫描电镜与EDS能谱分析
    2.5 磁性能测试
第三章 磁体成分对微观组织及磁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生产应用
    3.3 研究与分析
        3.3.1 甩片质量分析
        3.3.2 甩片研究的应用
        3.3.3 磁体物相分布
        3.3.4 磁性能
    3.4 小结
第四章 二级回火工艺对显微组织和磁性能影响
    4.1 引言
    4.2 生产应用
        4.2.1 实验室优化回火工艺参数
        4.2.2 磁性能
    4.3 研究与分析
        4.3.1 实验室二级回火后的磁性能与车间对比分析
        4.3.2 二级回火后的显微组织变化
        4.3.3 经过改进工艺后制得N50磁体的显微组织对比分析
    4.4 总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MnZn铁氧体FeSiAl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磁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MnZn铁氧体材料概述
    1.3 MnZn铁氧体的国内外现状和趋势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
    1.5 论文结构划分
2 MnZn铁氧体的制备工艺与表征
    2.1 引言
    2.2 基础原料配比
    2.3 一次球磨
    2.4 空气预烧
    2.5 过筛
    2.6 二次球磨
    2.7 烧结
    2.8 MnZn铁氧体的表征
        2.8.1 密度测试
        2.8.2 XPS分析
        2.8.3 FTIR分析
        2.8.4 DSC分析
        2.8.5 粒度分布
        2.8.6 SEM及 XRD分析
        2.8.7 软磁性能测试
    2.9 本章小结
3 MnZn铁氧体材料制备
    3.1 引言
    3.2 MnZn铁氧体基础工艺
        3.2.1 基础材料的选取
        3.2.2 样品制备流程和工艺参数
        3.2.3 配方含量的优化
    3.3 粒度分布对MnZn铁氧体的影响
        3.3.1 二次球磨粉体粒度分布
        3.3.2 粉体粒度分布对MnZn铁氧体晶体结构的影响
        3.3.3 粉体粒度分布对MnZn铁氧体起始磁导率的影响
        3.3.4 粒度分布对MnZn铁氧体功率损耗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MnZn铁氧体FeSiAl复合材料电磁性能
    4.1 引言
    4.2 MnZn铁氧体FeSiAl复合材料的制备
        4.2.1 MnZn铁氧体的XRD与红外光谱分析
        4.2.2 MnZn铁氧体的XPS能谱分析
        4.2.3 MnZn铁氧体的TG和DSC分析
        4.2.4 MnZn铁氧体FeSiAl复合材料XRD分析
        4.2.5 MnZn铁氧体FeSiAl复合材料的形貌
    4.3 MnZn铁氧体Fe SiAl复合材料电磁性能
        4.3.1 MnZn铁氧体FeSiAl复合材料的屏蔽效能
        4.3.2 MnZn铁氧体FeSiAl复合材料的电磁参数
        4.3.3 MnZn铁氧体FeSiAl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8)磁介质—电介质复合薄膜制备及其电磁波吸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电磁波
    1.2 电磁波污染
        1.2.1 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
        1.2.2 电磁波对环境与设备的影响
    1.3 电磁防护
        1.3.1 反射屏蔽的物理本质
        1.3.2 电磁波吸收的物理本质
    1.4 薄膜型吸波材料研究进展
        1.4.1 单层铁磁性薄膜
        1.4.2 磁介质-电介质复合型颗粒膜
        1.4.3 磁介质-电介质交替多层膜
        1.4.4 磁性纳米粒子-电介质复合型吸波薄膜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的提出及意义
2 样品制备与表征
    2.1 磁控溅射技术制备薄膜原理简介
    2.2 本课题所用磁控溅射镀膜设备简介
    2.3 薄膜样品制备过程
    2.4 薄膜样品结构与性能表征
        2.4.1 薄膜厚度表征
        2.4.2 相结构分析
        2.4.3 薄膜元素价态分析
        2.4.4 原子力显微镜
        2.4.5 振动样品磁强计
        2.4.6 矢量网络分析仪
3 FeCoB-SiO_2 复合薄膜制备及微观组织结构分析
    3.1 FeCoB薄膜制备及其微观组织与结构
    3.2 SiO_2薄膜制备及其微观组织与结构
    3.3 FeCoB-SiO_2 复合薄膜制备
        3.3.1 双靶功率变化调控薄膜成份
        3.3.2 FeCo比的调整
        3.3.3 偏置磁场的作用对比
    3.4 小结
4 FeCoB-SiO_2 复合薄膜电磁波吸收性能研究
    4.1 纯FeCoB薄膜电磁波吸收性能研究
        4.1.1 静态磁性能
        4.1.2 电磁波吸收性能
    4.2 FeCoB-SiO_2 复合薄膜电磁波吸收性能
        4.2.1 SiO_2制备模式对复合薄膜吸波性能的影响
        4.2.2 成份变化对复合薄膜电磁波吸收性能的影响
        4.2.3 Fe Co比变化对FeCoB-SiO_2复合薄膜电磁波吸收性能的影响
        4.2.4 施加偏置磁场对复合薄膜电磁波吸收性能的影响
        4.2.5 基材变化对复合薄膜磁性能的影响
    4.3 多层叠加FeCoB-SiO_2复合薄膜电磁波吸收性能
        4.3.1 无偏置磁场时FeCoB-SiO_2多层复合薄膜电磁波吸收性能
        4.3.2 偏置磁场作用下FeCoB-SiO_2多层复合薄膜电磁波吸收性能
    4.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铁氧体/聚吡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铁氧体
        1.2.1 铁氧体的磁性参数
        1.2.2 铁氧体磁性材料分类
        1.2.3 铁氧体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1.2.4 铁氧体发展现状
    1.3 导电高分子聚吡咯(PPy)材料
        1.3.1 聚吡咯(PPy)的结构
        1.3.2 聚吡咯(PPy)的合成方法
    1.4 铁氧体/聚吡咯复合材料
    1.5 吸波材料
    1.6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6.1 课题研究意义
        1.6.2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药品和仪器及表征方法
    2.1 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器材
    2.2 实验表征方法
        2.2.1 X射线衍射仪(XRD)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2.3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2.2.4 矢量网络分析仪(VNA)
        2.2.5 傅立叶红外光谱(IR)
第3章 镁锌铁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镁锌铁氧体的制备
    3.2 结果与讨论
        3.2.1 XRD分析
        3.2.2 SEM分析
        3.2.3 磁性能分析
        3.2.4 红外光谱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铜锌铁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铜锌铁氧体的制备
    4.2 结果与分析
        4.2.1 XRD分析
        4.2.2 SEM分析
        4.2.3 磁性能分析
        4.2.4 电磁性能分析
        4.2.5 红外光谱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铁氧体/聚吡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1 聚吡咯的制备
    5.2 聚吡咯(PPy)微米线结果与讨论
        5.2.1 XRD分析
        5.2.2 SEM分析
    5.3 铜锌铁氧体/聚吡咯(PPy)复合材料的制备
    5.4 铜锌铁氧体/聚吡咯(PPy)复合材料结果与讨论
        5.4.1 SEM分析
        5.4.2 XRD分析
        5.4.3 电磁性能分析
        5.4.4 反射率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无线充电用磁屏蔽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软磁铁氧体
    2.1 MnZn功率铁氧体
    2.2 NiZn铁氧体
3 非晶和纳米晶合金
4 三种无线充电常用磁性材料性能比较
5 结语

四、具有低矫顽力的宽温矩磁铁氧体(论文参考文献)

  • [1]FexNiCo(Al/Si)y系高熵合金成分设计与组织性能研究[D]. 亢太潇.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新型磁性材料的研究进展[J]. 邹芹,向刚强,罗文奇,王明智. 燕山大学学报, 2021(01)
  • [3]宽温低损耗MnZn功率铁氧体研究进展[J]. 林豪宇,雷国莉,颜冲,葛洪良. 中国陶瓷, 2020(10)
  • [4]铁氧体磁性薄膜及在片上电感中的应用研究[D]. 刘海.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5]高频MnZn功率铁氧体关键制备技术及损耗机理研究[D]. 吴国华.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6]成分、回火工艺对烧结钕铁硼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D]. 宋青松.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7]MnZn铁氧体FeSiAl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磁性能研究[D]. 刘文斌. 西华大学, 2020(01)
  • [8]磁介质—电介质复合薄膜制备及其电磁波吸收性能研究[D]. 夏虎峰.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9]铁氧体/聚吡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徐宝盈. 沈阳理工大学, 2020(08)
  • [10]无线充电用磁屏蔽材料[J]. 周丽波,梁迪飞,李维佳,王云,袁玉灵,吴潘. 磁性材料及器件, 2019(06)

标签:;  ;  ;  ;  ;  

低矫顽力的宽温铁氧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