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_8型客车减振器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

SS_8型客车减振器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

一、SS_8 型客运电力机车减振器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陈政[1](2013)在《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文中认为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该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铁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迅速、便利、经济、环保、安全、运量大、运输成本低、连续性强等优势,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我国铁路从无到有,从国外引进到自主研发,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在中国铁路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技术发展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因素对中国铁路的发展道路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铁路自从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以后,就同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走过了一段长期艰难曲折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铁路揭开了新的一页,发展速度大大提升,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在经历蒸汽机时代、内燃机和柴油机时代、低速电气化时代后,走向高速铁路时代。2008年8月1日,在北京奥运会前夕,最高运营时速达到350km的京津城际铁路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我国进入高速铁路发展时代,随后武广高铁、郑西高铁、沪宁城际等相继投入运营,预示着高速铁路发展春天的到来。目前,我国的高速铁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列车时速突破300km/h大关,正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前进。简言之,高速铁路是在我国运输供需矛盾紧张的情况下运用而生的,其快速发展离不开行业创新技术的发展。本文用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和历史友好模式来系统研究铁路行业的发展,描绘我国铁路运输业的产业创新系统,分析我国铁路运输业创新影响因素之所在。通过回顾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历史,找到影响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关键事件,通过情景分析得出这些关键事件之间潜在的逻辑关系,建立一个中国铁路运输业技术发展的历史友好模型的理论模型,总结出中国铁路技术发展的主要模式,从而为以后铁路技术发展指导方向,为今后我国铁路运输业的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张战东,曾昭基[2](2012)在《国产准高速电力机车横向稳定性的改善》文中认为针对SS8型等国产准高速电力机车运行中的横向失稳问题,从轴箱拉杆综合横向定位刚度和减振器参数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具体整改方案。

江华,黄勇翔[3](1999)在《SS8 型客运电力机车减振器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横向、垂向油压减振器和KONI抗蛇行油压减振器的结构特点及其工作原理,对运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陈玉娟[4](2018)在《《电传动列车概论》(第三章)中译英复句难点及翻译策略实践报告》文中指出秉承“中国制造2025”及“一带一路”倡议精神,近年来,中国的海外高铁合作项目越来越多。中国高铁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成本具有竞争优势。与之相关的项目交流需要规范化的翻译,相关英译研究也需要跟进。本文以铁道部规划教材《电传动列车概论》的英译为例,以复句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由于汉语复句在结构、逻辑和层次关系上复杂,因此在英译转换过程中给译者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本文阐释了联合复句、多重复句、“把”字复句中的翻译要点和难点,并提出了直译法、重构法、省略法、合译法和分译法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翻译方法加以解决。本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是介绍研究背景、意义、内容,翻译标准和任务描述;第二章是翻译过程的描述;第三章分析了翻译难点和重点并给出解决方案;第四章总结了此次翻译实践的经验和不足。其中,第三章是主要章节,笔者分析了汉语复句的特点,并运用交际翻译理论来解决汉语复句中的联合复句,多重复句和“把”字复句的英译问题。

梁志杰[5](2001)在《SS8—系油压减振器仿真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高速列车的迅速发展,对乘坐的舒适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保证机车运行平稳的关键部件之一的减振器,对其性能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国内生产机车车辆油压减振器的厂家有好几家,但是关于减振器的基础理论研究不深,应用研究不足,试验设备和手段落后,开发周期过长,没有成熟的仿真软件,因此生产的油压减振器与国外的油压减振器相比性能差距很大,以致新造提速机车的油压减振器全部依赖进口,制造成本及维修费用很高。 SS8电力机车是目前我国功率最大的准高速客运机车,随着电气化铁路的不断发展与主要干线客运提速的需要,SS8型电力机车已成为我国快速客运的主型机车。故本论文选择SS8一系油压减振器为对象,深入研究此减振器的结构特点和作用原理,对结构进行合理的简化,运用力学和液压原理建立简单非线性模型,应用VC++、Matlab和Visim语言开发简明实用的减振器仿真软件——SS8一系油压减振器仿真系统。并运用仿真软件进行算例仿真,其结果与大量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SS8一系油压减振器仿真系统为提速机车减振器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开发工具,必将加快我国提速机车油压减振器国产化的进程。

赵可,胡志军[6](2006)在《SS8和SS9型机车一系减振器下座设计改进和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针对SS8和SS9型机车一系减振器下座出现裂纹的问题,分析了裂纹的形成原因,并采用有限元法进行强度计算,提出改进结构。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了较好的一系油压减振器结构。

丁雪萍[7](2012)在《宽轨机车运输车转向架设计及动力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由于铁路运输速度快、运量大、安全性高等诸多优点,使其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运输途径。随着世界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我国机车车辆创新设计能力、制造水平的提高,机车车辆出口量越来越大。然而长期以来世界各国的铁路一直保持多种轨距状态,我国为了向轨距不同的国家出口机车,需制造、更换机车运输转向架,把出口机车车辆运输到指定口岸站。本文针对轨距为1520mm某出口机车(最高运行速度200km/h)设计其准轨运输车转向架,该运输车不带驱动装置,最高运行速度100km/h。由于运输车转向架用途特殊以及考虑到节约生产成本和时间,其转向架结构设计应尽量选用或适当更改技术成熟机车转向架的零、部件。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宽轨机车运输车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原出口宽轨机车的抗蛇行减振器阻尼对宽轨机车运输车稳定性、直线运行和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去除抗蛇行减振器有利于宽轨机车运输车的动力学性能,且去除抗蛇行减振器后宽轨机车运输车在直线和曲线上运行性能满足动力学相关指标。对宽轨机车运输车一系悬挂进行参数优化,分析随一系纵、横向刚度变化时宽轨机车运输车的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能;随一系垂向刚度和一系垂向减振器阻尼变化时运输车的直线和曲线通过性能。得出韶山8型机车的一系悬挂装置满足宽轨机车运输车运行要求。考察宽轨机车运输车的过轨安全性,分析宽轨机车运输车在轨道扭曲、S形小半径曲线和竖曲线工况下的运行性能,确保在我国铁路上能以100km/h的速度安全运行。

奚国华,李春阳,姚永康[8](1998)在《中速客运电力机车的技术特点》文中研究指明从调查国外中速客运电力机车主要技术参数入手,分析了这种机车的技术特点,归纳了它们的技术要求,从而对当前和今后我国发展中速客运电力机车的主要参数和技术提出了一些看法。

余键[9](2020)在《基于RCM的HXD1D型客运电力机车维修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满足我国人民对铁路运输日益增长的需求,进一步促进我国铁路机车技术装备跨越式的发展,我国研制了和谐系列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其保有量持续增长;截止2019年底,全路机车拥有量为2万余台,其中和谐型交流电力机车1万余台,占比超过50%。对于庞大的机车数量,怎么样制定一个合理的机车维修方案,最大程度减少运营成本,成为了铁路运营部门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伴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的大量投入应用,和谐型大功率交流电力机车在结构、功能、可靠性及维修性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全新特点;同时随着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的不断调整,铁路机车的专业化维护检修逐步向集中化、基地化发展,这一改变对机车性能及维修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大大提高了对铁路牵引机车的质量和行车安全的新要求;这些特点对于机车的维修制度及维修方式带来不同程度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广州机车检修段承修的HXD1D型客运电力机车,在运行线路区间的运行工况等信息,对2019年发生的机车质量故障信息进行了梳理统计;分析了机车故障发生的原因,借助以可靠性为中心(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简称RCM)的维修理论,分别对机车主要部件的故障进行了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简称FMEA)。同时按照铁路部门目前修程修制的要求,利用RCM逻辑判断分析方法,对HXD1D型机车关键系统、部件开展分析研究;提出了HXD1D型机车C4和C5修程修制改进的建议,进一步完善了机车检修工艺范围,对源头质量问题造成的机车故障提出了技术改造方案。为广州机车检修段提升机车检修质量,降低检修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提供依据。

邓小星,陈喜红,陈国胜,王志明,陈宇向,蒲全卫,喻佳文[10](2016)在《HXD1G型客运电力机车转向架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阐述了HXD1G型客运电力机车转向架的基本结构、主要特点、技术参数和性能,并重点就HXD1G型机车转向架的驱动装置、轮对轴箱组装、构架、一二系悬挂、牵引装置、基础制动装置的设计、强度及动力学性能计算等作了分析,最后对HXD1G型机车台架试验情况作了介绍。

二、SS_8 型客运电力机车减振器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S_8 型客运电力机车减振器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行业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框架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述
    2.1 产业创新系统
        2.1.1 产业创新系统的定义与概念
        2.1.2 产业创新系统框架
        2.1.3 产业创新系统的引申含义
    2.2 历史友好模型
        2.2.1 历史友好模型概念界定
        2.2.2 理论基础
    2.3 研究的进展与评述
        2.3.1 研究方法的应用进展
        2.3.2 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研究进展
第三章 中国铁路关键技术发展评价
    3.1 蒸汽机车时代
        3.1.1 建国前中国蒸汽机车的技术发展
        3.1.2 新中国成立后蒸汽机车的技术发展
        3.1.3 小结
    3.2 柴油机与内燃机车时代
        3.2.1 以增压技术为基础的柴油机技术
        3.2.2 以液力变矩器技术为基础的液力传动系统
        3.2.3 以牵引电机组技术为基础的电传动系统
        3.2.4 以集成电子器件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3.2.5 常规客车转向架技术
        3.2.6 基于低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3.2.7 小结
    3.3 电力机车时代
        3.3.1 以整流器技术基础的电传动装置
        3.3.2 以大功率可控硅技术为基础的牵引电动机技术
        3.3.3 以牵引变压器技术为基础的牵引变电所
        3.3.4 基于牵引电气化的铁道牵引供电系统
        3.3.5 以电子励磁技术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3.3.6 准高速客车转向架技术
        3.3.7 基于一般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3.3.8 小结
    3.4 高速铁路时代
        3.4.1 以大功率可控硅技术为基础的牵引电动机技术
        3.4.2 以斯科特牵引变压器自主技术为基础的牵引变电所
        3.4.3 以无缝钢轨焊接技术为基础的无砟轨道
        3.4.4 以通信为基础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3.4.5 高速客车转向架技术
        3.4.6 基于高顾客满意度的铁路运输服务提供
        3.4.7 小结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铁路运输业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4.1 知识技术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4.1.1 知识层面
        4.1.2 技术层面
    4.2 经济主体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4.2.1 我国铁路建设现状
        4.2.2 铁路企业的活力
        4.2.3 组织类型
        4.2.4 出口活动
    4.3 体制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4.3.1 国家政策
        4.3.2 铁路企业规模
        4.3.3 企业研发
    4.4 环境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4.4.1 研发合作环境
        4.4.2 服务环境
        4.4.3 大气环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研究
    5.1 产业知识与技术
    5.2 产业主体与网络
    5.3 产业体制与机制
    5.4 产业创新系统模式
    5.5 产业动力机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内容
    6.2 建议
        6.2.1 技术创新方面
        6.2.2 技术扩散方面
        6.2.3 体制改革方面
    6.3 下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2)国产准高速电力机车横向稳定性的改善(论文提纲范文)

1 机车横向振动失稳的机理
2 轴箱拉杆综合横向刚度值的确定
3 关于减振器的综合治理
    3.1 抗蛇行减振器的阻尼调整
    3.2 横向减振器的阻尼调整
    3.3 运用中减振器的检查
        3.3.1 减振器漏油或失油时要及时更换
        3.3.2 弹性球铰的检查
4 结论

(4)《电传动列车概论》(第三章)中译英复句难点及翻译策略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项目背景和意义
    1.2 翻译任务描述
第二章 翻译过程
    2.1 翻译准备
        2.1.1 资料准备和相关工具
        2.1.2 术语表的制定
    2.2 翻译过程
        2.2.1 初译阶段
        2.2.2 修改阶段
        2.2.3 审校阶段
        2.2.4 润色阶段
        2.2.5 翻译问题界定
第三章 翻译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1 翻译问题
        3.1.1 联合复句逻辑关系复杂
        3.1.2 多重复句层次关系复杂
        3.1.3 “把”字复句处置关系复杂
    3.2 翻译问题的解决方案
        3.2.1 直译法和重构法
        3.2.2 合译法、分译法和省略法
        3.2.3 译成被动句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
    4.1 翻译实践的收获和价值
    4.2 翻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5)SS8—系油压减振器仿真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简介
    1.2 国外减振器发展状况
    1.3 国内减振器发展状况
    1.4 展望
第2章 SS_8一系油压减振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2.1 提速机车对油压减振器的性能要求
    2.2 SS_8一系油压减振器结构特点
    2.3 SS_8一系油压减振器工作原理
        2.3.1 阻尼阀名称说明
        2.3.2 SS_ 8一系油压减振器的工作原理
    2.4 减振器阻力特性
第3章 SS_8一系油压减振器数学模型
    3.1 减振器数学模型基本参数
    3.2 减振器数学模型类型
    3.3 减振器流量分析的一些假设
    3.4 物理模型受力分析
    3.5 减振器的流量分析
        3.5.1 流量关系图
        3.5.2 流量连续性方程
    3.6 减振器阻尼力表达式
        3.6.1 拉伸过程当上腔压力小于补充阻尼阀的开启压力P_(k1)时
        3.6.2 其它过程减振器阻尼力表达式
    3.7 减振器仿真系统建模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7.1 主阻尼阀(常通小孔)的数学模型表达式
        3.7.2 补充阻尼阀流量计算公式的确定
        3.7.3 调压阀流量计算公式的确定
        3.7.4 安全阀流量计算公式的确定
        3.7.5 泄漏的影响
    3.8 动态特性
        3.8.1 流量分析
        3.8.2 减振器活塞的力特性分析
        3.8.3 动态数学模型
第4章 SS_8一系油压减振器仿真软件编制
    4.1 减振器计算机仿真系统总体要求
        4.1.1 仿真系统功能要求
        4.1.2 仿真系统性能要求
        4.1.3 系统设计总体思路
    4.2 MATLAB系统和应用程序接口简介
        4.2.1 MATLAB系统的组成
        4.2.2 MATLAB编译器2.0
        4.2.3 MATLAB C++数学函数库优点
        4.2.4 MATLAB的M文件
        4.2.5 简要MATLAB语言的MEX文件
        4.2.6 确定MATLAB与VC++混合编程
    4.3 MATLAB仿真模型的算法实现和转换
        4.3.1 全局变量的处理
        4.3.2 M文件向DLL文件的转换
        4.3.3 MATLAB编译环境的设置
        4.3.4 链接库文件LIB的生成
        4.3.5 优化后main.m向DLL文件的转换
        4.3.6 VC++编译环境设置
    4.4 VC++对模型的实现
        4.4.1 仿真软件中的参数处理
        4.4.2 仿真程序中的参数I/O处理过程
        4.4.3 VC++与Matlab的接口
    4.5 仿真软件界面设计和图形处理
        4.5.1 界面框架的设计过程
        4.5.2 仿真软件界面的功能实现
        4.5.3 仿真结果的计算机绘图
第5章 仿真结果对比与分析
    5.1 SS_8一系油压减振器性能指标标准
    5.2 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及分析
        5.2.1 对比J1CC14X50减振器实验结果
        5.2.2 对比KONI0.2v—1617减振器实验结果
    5.3 仿真算例
    5.4 减振器仿真系统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适用范围
        5.4.1 减振器仿真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
        5.4.2 减振器仿真系统的适用范围
结论
致谢
发表情况
参考文献

(6)SS8和SS9型机车一系减振器下座设计改进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SS9型机车减振器下座结构强度分析及改进
    2.1 原结构说明
    2.2 原结构动应力测试结果说明
    2.3 原结构有限元计算
    2.4 改造结构及有限元分析
    2.5 计算结果分析对比
    2.6 螺栓强度校核
        2.6.1 静强度校核
        2.6.2 螺栓疲劳强度校核
3 对SS8型机车减振器下座的改造
4 结论

(7)宽轨机车运输车转向架设计及动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选题研究背景
    1.2 国外对车辆悬挂参数的研究
    1.3 国内对车辆悬挂参数的研究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第2章 宽轨机车运输车转向架设计及模型建立
    2.1 宽轨机车运输车转向架方案
        2.1.1 车体和二系悬挂装置
        2.1.2 构架
        2.1.3 一系悬挂装置
        2.1.4 牵引装置
        2.1.5 轮对轴箱装置
        2.1.6 基础制动装置
        2.1.7 其他附属装置
        2.1.8 运输车转向架总装
    2.2 宽轨机车运输车的仿真模型
    2.3 轮/轨匹配关系
    2.4 轨道不平顺
    2.5 评判标准
        2.5.1 平稳性
        2.5.2 线路横向稳定性
        2.5.3 轮轴横向力
        2.5.4 轮轨垂向力
        2.5.5 脱轨系数
        2.5.6 轮重减载率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抗蛇行减振器对运输车运行性能的影响
    3.1 稳定性
    3.2 直线运行性能
    3.3 曲线运行性能
        3.3.1 125m小半径曲线
        3.3.2 300m半径曲线
        3.3.3 600m半径曲线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宽轨机车运输车一系悬挂参数分析
    4.1 一系纵向刚度优化
        4.1.1 一系纵向刚度对稳定性的影响
        4.1.2 一系纵向刚度对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
    4.2 一系横向刚度优化
        4.2.1 一系横向刚度对临界速度的影响
        4.2.2 一系横向刚度对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
    4.3 一系垂向刚度优化
        4.3.1 一系垂向刚度对直线运行性能的影响
        4.3.2 一系垂向刚度对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
    4.4 一系减振器阻尼优化
        4.4.1 一系垂向减振器阻尼对直线运行性能的影响
        4.4.2 一系垂向减振器阻尼对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宽轨机车运输车过轨安全性分析
    5.1 轨道扭曲计算
        5.1.1 BS EN 14363标准中轨道扭曲相关内容
        5.1.2 BS EN 14363标准轨道扭曲计算机模拟
        5.1.3 AS 7509.1标准中轨道扭曲相关内容
        5.1.4 AS 7509.1轨道扭曲计算机模拟
    5.2 S形小半径曲线通过性能计算
    5.3 竖曲线通过性能计算
        5.3.1 竖曲线上车轮附加静减载
        5.3.2 竖曲线上车轮附加动减载
        5.3.3 竖曲线与平面圆曲线重叠通过性能计算
        5.3.4 水平直线上的竖曲线通过性能计算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基于RCM的HXD1D型客运电力机车维修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结构及内容
2 HXD1D型机车结构特点和运用状况
    2.1 HXD1D型机车的特点
        2.1.1 HXD1D型客运电力机车概述
        2.1.2 HXD1D型客运电力机车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
        2.1.3 HXD1D型客运电力机车设备布置
        2.1.4 HXD1D型客运电力机车的结构功能介绍
    2.2 HXD1D型客运电力机车运用情况
    2.3 HXD1D型客运电力机车故障统计分析
        2.3.1 机车故障情况统计
        2.3.2 机车运用中故障情况分析
        2.3.3 机车临修情况分析
3 机车RCM可靠性的维修方法
    3.1 RCM基本理论
        3.1.1 RCM维修理论
    3.2 机车RCM分析方法
        3.2.1 RCM分析前所需信息
        3.2.2 机车的维修方式和选择
        3.2.3 机车维修工作的类型
        3.2.4 机车RCM逻辑判断分析
    3.3 机车产品RCM分析实例
        3.3.1 制动夹钳单元不缓解故障逻辑决断分析
        3.3.2 制动夹钳单元的逻辑决断分析
4 HXD1D型电力机车RCM分析介绍
    4.1 机车功能系统的分类
    4.2 确定机车的关键部件
    4.3 关键部件故障方式与故障后果分析
    4.4 缓冲器失效故障RCM逻辑决断分析
5 广州机车检修段HXD1D机车维修优化
    5.1 广州机车检修段HXD1D型客运电力机车修程设置方案
    5.2 机车维修策略的制定
        5.2.1 机车维修方案的实例分析
        5.2.2 技术改造方案
    5.3 修订检修范围的建议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HXD1G型客运电力机车转向架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HXD1G型机车转向架的结构特点
2 转向架的主要技术参数
3 主要部件
    3.1 驱动装置
    3.2 轮对及轴箱组装
    3.3 构架
    3.4 一二系悬挂
    3.5 牵引装置
    3.6 基础制动装置
4 动力学性能计算
5 机车台架试验
6 结束语

四、SS_8 型客运电力机车减振器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铁路运输业产业创新系统模式及创新因素研究[D]. 陈政. 河北工业大学, 2013(03)
  • [2]国产准高速电力机车横向稳定性的改善[J]. 张战东,曾昭基. 机车电传动, 2012(01)
  • [3]SS8 型客运电力机车减振器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J]. 江华,黄勇翔. 机车电传动, 1999(01)
  • [4]《电传动列车概论》(第三章)中译英复句难点及翻译策略实践报告[D]. 陈玉娟. 辽宁师范大学, 2018(01)
  • [5]SS8—系油压减振器仿真系统的研究[D]. 梁志杰. 西南交通大学, 2001(01)
  • [6]SS8和SS9型机车一系减振器下座设计改进和分析[J]. 赵可,胡志军.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06(01)
  • [7]宽轨机车运输车转向架设计及动力学分析[D]. 丁雪萍. 西南交通大学, 2012(10)
  • [8]中速客运电力机车的技术特点[J]. 奚国华,李春阳,姚永康. 机车电传动, 1998(Z1)
  • [9]基于RCM的HXD1D型客运电力机车维修系统的研究[D]. 余键.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10]HXD1G型客运电力机车转向架的研制[J]. 邓小星,陈喜红,陈国胜,王志明,陈宇向,蒲全卫,喻佳文.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16(05)

标签:;  ;  ;  ;  ;  

SS_8型客车减振器问题分析及改进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