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散文联想的结构、功能与思维取向

论散文联想的结构、功能与思维取向

一、论散文联想的结构、作用与思维取向(论文文献综述)

戴汉玉[1](2017)在《论新世纪中国散文诗的“意义化写作”》文中认为中国散文诗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现如今是中国汉诗中较为特殊的一种诗歌形式,区别于散文和一般常见的诗歌。和散文相比,它的内容更加精炼、意境更加深远。和分行诗歌相比,它的情感更加充沛、表现更加自如。综合诗的本质和散文的形式,散文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然而这种艺术魅力并不是时刻存在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散文诗曾因内容和形式问题被人诟病,直到新世纪才逐渐好转,这期间离不开“意义化写作”创作理念的指导,因而本文将以新世纪中国散文诗“意义化写作”为中心进行论述。本篇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散文诗的由来、文体概念及中国散文诗的研究现状。正文部分共四章,第一章介绍中国散文诗的发展概况、分析“意义化写作”命题的内涵和提出的背景;第二章以内容分析为主,归纳新世纪中国散文诗“意义化写作”的四个表现维度,分别围绕生态美学意识、理想主义、“大诗歌”境界、意象哲理化四个角度展开论述;第三章以形式分析为主,总结新世纪中国散文诗“意义化写作”的四项审美原则,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语言四个方面;第四章概括新世纪中国散文诗“意义化写作”的写作意义。结语部分提出了“意义化写作”需要规避的两种发展弊端,并对中国诗歌未来的发展寄予了厚望。

宗晓旭[2](2015)在《东北作家群流寓大西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北作家群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文坛上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他们在民族危亡之时,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驰骋在神州大地之上。随着抗日战局的变化,东北作家群中的一部分作家(萧红、萧军、端木蕻良、李辉英、骆宾基、罗烽、白朗等人)开始了流亡大西南的羁旅生涯。东北的流亡作家因日寇侵略东北而被迫离开故乡,但他们并没有因为失去家园而失去斗志,在一路向南的奔波劳顿之中,亦以笔为枪,敲响时代的战鼓,发出反帝抗战的最强音。他们的作品描写了惨遭日寇铁蹄蹂躏的东北大地和大地上不屈的人民,深刻地表达出对帝国主义侵华的刻骨仇恨与对失去家乡苦恋的乡愁。然而随着抗日文学成为全国作家的共同事业,东北作家群由于在大西南流寓经历、情感生活、政治选择的不同,致使他们走向了截然不同的文学道路,分别进行了独具特色的艺术探索。抗战时期的东北流亡作家,既有群体的创作共性,也有个体的创作特性。在流亡大西南的这段时间,不仅自身创作出现了某些新的特色,也因自身的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壮大了大西南的文艺力量,这两种力循环往复造就了大西南文艺界的繁荣发展。因此,东北作家群流寓大西南的研究,无论在中国现代文学、区域文学,还是在流亡文学中都具有特殊地位。本文以东北作家群中流寓大西南的作家及他们的流寓经历、文学活动、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传记研究、文本细读、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回顾苦难中的东北,来还原日寇入侵时真实现实,这是造成东北作家流亡的直接原因;然后关注作家们选择不同的道路分别南下,最终都落脚在大西南的流寓经历。分析这种经历给予了作家不同的人生体验以及对情感生活和政治选择的影响,而这些又造成了他们截然不同的文学道路。这部分以“二萧”、端木蕻良、李辉英和骆宾基为三组个例,分析大西南分别带给作家了哪些影响,这些共性与特性又如何体现在作品之中。最后是对东北作家群流寓大西南的文学史阐释与评价,系统地从“二十世纪文学”的视角、从“区域文学”的视角、从“流亡文学”的视角把握东北作家群流寓大西南的成就与意义。

柯子刊[3](2014)在《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观照下的林少华文学翻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林少华是我国当代着名的日本文学翻译家、作家、学者,至今已翻译90余部作品(含合译本),独译村上春树作品41部,出版5部文集、2部学术着作。林译在中国大陆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力,不仅引发了“村上春树热”,进而还形成了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林少华在中国当代翻译文学史上占据着一席之地。然而至今为止,国内外对林译的研究尚未充分展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日本学者根据西方译论对林译做出的评价,与国内学者对林译做出的评价大相径庭;林少华作家和学者的身份很少进入研究者的视线,但实际上,林少华的文学观和文学创作影响了他的翻译观和翻译实践,很大程度上帮助林少华奠定了其翻译家的地位。凡此等等,都说明林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目前的研究现状,笔者在合理吸收利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中国传统译论”为观照,对翻译家林少华及其文学翻译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附录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概述了本文的前期研究、选题价值、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为正文部分的论述提供必要的铺垫。首先对中国传统译论的前期研究进行综述,提出需继承和发扬传统译论,并以传统译论作为理论基础解决实际的翻译问题。接着指明林译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介绍林译研究的现有成果。然后论述将林译置于传统译论下进行研究的理由。最后阐明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等。第一章对中国传统译论进行概括并提炼其核心内容。首先结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对本文论述的中国传统译论做出了界定。接着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由语言、文字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语言决定并反映思维方式,语言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文字,思维方式最终可以由文字体现出来——入手,依据这一理论,“六书”造字中所蕴含的思维方式(象形思维、会意思维、形声思维)即可视为汉民族的传统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同样适用于汉语语境下的“外译汉”翻译实践,把思维方式与传统译论两相结合,归纳出了中国传统译论的五个核心内容为(诚于译事、案本求信、以象达意、译以致用、文章正轨),并对这五个核心内容进行了初步的体系化探讨。第二章对林少华的身份进行认定。首先探讨林少华的翻译观及其文学观,突出文体在林少华翻译观、文学观中的地位,然后理顺翻译观与文学观、翻译与创作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翻译与创作共用一套思维方式,文学观、翻译观、创作和翻译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一套循环系统,文学观、创作在先,对翻译观、翻译产生影响,而翻译又影响了文学创作的主题,创作又进一步强化并巩固了文学观,文学观继而影响翻译观,如此循环反复。第三章以中国传统译论之“诚于译事”为观照,结合相关材料,夹叙夹议,从林少华知识构成(双语能力、双文化能力、百科知识)、林少华对翻译对象的选择、林少华对译本的锤炼(手抄译文、研究原作、修改译文)、多方认可这四个方面,最后得出林少华作为译者,对待翻译事业的确做到了诚心诚意。第四章以中国传统译论之“案本求信,以象达意”为观照,从林译书名和译文两方面出发,将林译与他译比较,得出结论认为,林译书名赋予“原象”以“新象”,形不同,神相似,意相同;译文通过精心斟酌译词,恰当使用成语、灵活安排句式,准确传达出了原作的内涵与精髓。第五章以中国传统译论之“译以致用,文章正轨”为观照,从言辞中,发现林少华通过翻译想实现两个目的:一是用“古汉语”丰富现代汉语,维护汉语的纯洁性;二是再现村上原作文体特色,两个目的并不矛盾,而是并行不悖的。从句长、四字格、叠音词三方面来考察林少华的创作和翻译,发现创作和翻译中都明显含有这三种文章元素,说明翻译的确受到了创作的影响,实现了文章化,富有文学性艺术性。而带有文章元素的林译文体,从句长等角度而言,又准确传达出了原作“简洁、节奏、异质性”的文体特色。与此同时,林少华和村上春树都崇尚简洁、节奏,并与主流文学文体保持一定的距离,二人在文体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即是二人文体的契合。文体的契合是文体再现的重要条件,为文体再现提供了重要保证。总而言之,带有一定创作风格的林译实现了双重目的,并逐步走向经典化,既“译以致用”,又“以文行远”。第六章围绕林译评价论争展开。首先按时间顺序对各位学者的林译评价(包括林少华自身对译文的评价)进行客观评述,然后主要从“归化”和“异化’”、“直译”和“意译”两方面对学者们的立论依据进行详细地评析,最后站在“顺译”的立场上,对林译做量性分析,得出林译乃“形神兼备的顺译”。第七章探讨林译中的误译问题。首先对孙军悦、谢建梅、施小炜三位研究者公开发文指出的林译中的误译进行分析,并指出误译的类型及成因,接着阐述研究者及林少华本人对误译的评价,最后以传统译论为观照,西方译论为参照,考察林译中的误译问题,仍可得出“瑕不掩瑜”的结论。接下来是结语部分。首先全盘扫描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论,中国传统译论符合中国翻译实际,将民族思维方式移植到传统译论的探讨中,可得出传统译论的五个核心内容。以此观照研究林少华及其文学翻译实践,可知林少华堪称“才子型”与“学者型”兼具的翻译家,继承并实践了中国传统译论。他对待翻译事业,诚心诚意。翻译过程中,象形、会意、形声三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让林译既能跳出原作语言表层结构形式,又不至于偏离原作太远,还能准确传达原作的主旨内涵,同时兼顾原作文体,而且译文的遣词造句尤为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意识。接着阐述了从研究中获得的启示,涉及如何对待中国传统译论、如何客观公正的评价翻译家及其文学翻译等问题,最后对论文的不足进行说明,并提出对后续研究的展望。附录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林少华翻译作品目录,为笔者首次编写,按照出版社进行分类,兼顾译作出版时间顺序,涵盖了林少华目前为止所有译着。第二部分是孙军悦论文,此文在日本期刊发表,国内较难读到,故全文录入,可为其他研究者参考之用。第三部分是笔者对林少华的采访稿,里面详细记述了林少华对文学、翻译、误译、翻译学科建设等问题的认识,是研究林译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第四部分是林少华翻译手稿,清晰地再现了译文的生成过程,亦是林少华“诚于译事”的重要证明材料。第五部分是笔者对林少华创作与翻译中的四字格及叠音词的统计,这一量化统计为证明翻译与创作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第六部分是笔者从上海译文出版社得到的对译稿,可清楚地表明林少华和出版社为保证译文的准确所付出的努力。

马冬丽[4](2014)在《高中散文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中散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高中散文课堂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进入广阔无垠的散文世界,学会用散文的思维思考世界和理解世界,并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这一目标的实现依靠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以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为前提。教学设计是高中散文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是连接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实践的纽带。教学设计作为一个开放的具有容纳力的体系,坚持为学生的学习设计教学,主张建构内外环境共同影响下的知识结构,指向师生的共同发展。高中散文课堂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理论的基础上对高中散文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事先的组织和策划,为高中散文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行动方向,为教师和学生开辟了进入散文世界的道路,开拓了散文课堂教学广阔的教学空间。它始终保障着散文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是散文课堂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平衡的支点。本文在廓清教学设计、高中散文内涵的基础上,思考了高中散文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呈现了散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在价值理性的引导下,本文分内外两条线索进行论述。对内,本文探讨了高中散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内部结构体系,结合具体的散文教材完整地论述了高中散文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和创生等方面的内容。对外,本文对高中散文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外部行为分析,提出了可行的教学策略并做了案例展示,试图为高中散文有效的课堂教学提供一个可行的设计思路。本文首先归纳总结了教学设计概念和结构发展的历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散文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的基本情况。其基本情况从时间上可以分为传统备课和西方教学设计理论影响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两个阶段。传统备课阶段的研究常见的是经验推广式的教学方案的编制。西方教学设计理论影响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则可归纳为具体散文选文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研究、分布于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整体论述中散文课堂教学设计研究、隐藏在散文阅读教学研究中的散文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直接进行的散文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四类。前人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材料。在展开主要问题的论述之前,本文还对高中散文和教学设计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同时总结了高中散文具有的高中教学适切性、选文的丰富多样性和选文的文学审美性的特点。在明确基本的概念内涵后,本文阐释了高中散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揭示了系统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高中散文课堂教学设计提供的思想支持。在关于价值基础的论述中,本文从散文原生价值、散文作为教材的中介价值、散文独特的教学价值三个方面明确了高中散文课堂教学设计的价值基础并提出了高中散文课堂教学设计必须遵循的基于散文文本特征进行设计、为学习设计教学、设计的模糊性和精确性统一等原则。散文教学价值的问题不仅是高中散文课堂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也是高中散文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据。本文在散文原生价值的基础上强调了散文作为语文教材的中介价值和它作为一种独立文体所拥有的独特的教学价值,意在厘清散文“这类”文体的教学特殊性,为教学设计提供方向性的指导。高中散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内部结构体系和高中散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外部行为分析是本文论述的重点。高中散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内部结构体系的论述主要明确了构成高中散文课堂教学设计体系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三个结构要素及其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教材中的散文选文呈现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具体形态。在教学目标的论述中,本文从言语认知、言语审美、言语学习自觉三个方面提出了高中散文质的规定性的习得和运用、高中散文言语生命的鉴赏和体会及高中散文学习元认知的激活和自省的具体目标。在教学内容的论述中,本文划定了散文教学内容的知识范畴和情感范畴并在这两个范畴内阐明了各个类型的高中散文的具体教学内容。高中散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外部行为分析首先从辨体识文,知人论世、聚焦语言,设境品文、廓清思路、依法析文等方面探讨高中散文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在这些策略的指导下结合高中散文中的名篇《故都的秋》的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案例展示。

刘海燕[5](2011)在《现代散文化小说的写作思维研究——联想思维在现代散文化小说中的运用》文中提出审美创造过程其实就是主体心态建构的过程。在现代散文化小说创作中,散文化小说家在散文化的自由随感式的思维心理取向支配下,选择充分吸收现代散文创作的独特思维方法,引入联想思维,运用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遥远性联想的方式,使小说达到了审美意识(意)与审美对象(境)的同一与和谐,实现了意象营构的思维创造和对生活具象的思维超越。同时,赋予了作品较丰富的象征意蕴,开拓了读者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实现了一种深层次的"人的解放"——审美感性的解放。

杜磊[6](2005)在《古代文论“韵”范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文论范畴是构成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细胞体,是整个文论之网上的思想结晶。“韵”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核心范畴之一,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本文从整体上对“韵”范畴和以之为核心的“韵”范畴群落进行了全面研究。 本文分为上、下两编,基本上以史、论结合的方式展开研究。 上编包括五章,分别从魏晋六朝的美学发轫、唐代的美学演进、宋金元的美学成熟、明代的美学衍展、清代的美学总结五个时代描述“韵”范畴审美文脉的历史进程。本文认为:“韵”范畴的审美基质在于其“和”、“音”、“均”的字源生成。唐代并非如学界所认为的那样无所发明,而是在诗学领域正式将“韵”引入,其表现重心从魏晋时期的乐、人向客观之物转化,寓含形神一体、物我合一的审美理念。“韵”在宋代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简约到丰复、由单向片面向立体深化的过程,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的苏门文人是其间至关重要的特异群体,他们和其他文人一起,多方面开拓了“韵”的审美功能;在此基础上,范温在审美内涵、美感类别、创造机制乃至主体要求各方面都对其进行规定,从而构建了作为独立范畴的“韵”的完整体系,使之成为最高审美范畴;张戒和其他南宋、金元文人从不同角度对范温进行了修正和重塑,从而使“韵”范畴具备了意义多层生发的可能性。明代的“韵”论几乎始终作为形式主义文论的对立面出现,强调文学之含蓄蕴藉和流动隐约的美感内容,在以胡应麟和陆时雍为代表的明代文人以之对复古文论或作内部救弊、或作对立驳辩的同时,“韵”范畴在表层美感内容、“音”美学本体等方面的内涵都得到了深入拓展。清代对“韵”范畴的总结主要体现在审美内涵的完善和审美创造的归结,此外,以王士禛、袁枚、翁方纲为代表的清人在美感内容、属性、范畴群落等方面都有时代性理解,最终完善了“韵”范畴的审美体系。 下编包括四章,主要论述以“韵”为核心的范畴群落,并对主要组合范畴“气韵”、“格韵”、“神韵”作出个案性分析。本文认为:“韵”范畴群落从范畴等级角度可由宏观至微观分为三种类别,其中主干部分又可以析为半实半虚的中性形态、表层抽象虚性形态、深层抽象虚性形态三个层面,其间的发展虽有纵向的线性痕迹,但主要是以逻辑关系为标准各自延展。“气韵”范畴成熟较早,其审美内涵在不同时代又有相应的延伸流变。“格韵”范畴主要形成于宋代,“格”、“韵”的结合有其内在精神理路和审美维点。“神韵”范畴的开拓主要在明清两代,包含不同层面的内容;就整体而言,它是文学作品的艺术效果的总和;就文论体系来说,它指向文学作品的审美境界、审美意

王庆[7](1997)在《论散文联想的结构、作用与思维取向》文中研究说明在散文写作中,如何处理联想直接影响着散文的结构,或者说联想在散文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不能说哪一种结构是散文的最佳结构,即不能认为处理散文的联想应该有一种或几种模式。文学需要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文学。散文是各种文学体裁中最灵活、自由的体裁,任何一种结构都不应该而且也不可能成为散文的固定的模式。采用何种结构,如何更好地发挥联想的结构作用,只能根据内容而定。

二、论散文联想的结构、作用与思维取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散文联想的结构、作用与思维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1)论新世纪中国散文诗的“意义化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散文诗文体辨析
    (二)中国散文诗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方法及意义
一、中国散文诗发展概况及“意义化写作”命题的提出
    (一)中国散文诗的发展历程及新世纪演变
    (二)“意义化写作”的内涵及概念辨析
    (三)“意义化写作”提出的背景
二、新世纪散文诗“意义化写作”之表现维度
    (一)后现代语境下的生态美学意识
    (二)客观现实世界中的理想主义阐述
    (三)走出“自我”的“大诗歌”境界追求
    (四)意象的哲理化诉求
三、新世纪散文诗“意义化写作”之审美原则
    (一)多种表达方式的互融和整合
    (二)丰富的意象表现形式
    (三)晶体辐散式组章结构
    (四)语言的局部陌生化
四、新世纪散文诗“意义化写作”之写作意义
    (一)规范散文诗创作的诗学标准
    (二)引领新世纪汉诗发展新风貌
    (三)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反思与指导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2)东北作家群流寓大西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主要内容
第一章 东北作家群流寓西南的背景、原因及其流亡路线
    一、苦难的聚焦
    二、被迫的出走
    三、南下的路线
第二章 作为个案的流寓经历与文学选择
    一、“二萧”与大西南
    二、辗转大西南的端木蕻良
    三、李辉英、骆宾基对大西南的异地书写
第三章“流寓大西南”的文学史评价
    一、“二十世纪文学”中的精神流脉
        (一)政治色彩
        (二)创伤记忆
        (三)悲剧意识
    二、“区域文学”视域中的硕果
        (一)丰富了东北沦陷区的文学
        (二)促进了“大后方”文学的发展
    三、“流亡文学”视野中的独特闪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观照下的林少华文学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继承中国传统翻译理论
    第二节 林少华文学翻译研究价值
    第三节 将林译置于中国传统译论观照下进行研究的理由
    第四节 论文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
    第一节 中国传统译论的界定
    第二节 中国传统译论的文化基础
    第三节 中国传统译论的核心内容
        1. 诚于译事
        2. 案本求信
        3. 以象达意
        4. 译以致用
        5. 文章正轨
第二章 林少华的身份认定
    第一节 林少华翻译观
        1. 翻译是间谍
        2. “和臭”要不得
        3. 让“房间”远游
    第二节 林少华文学观
    第三节 双重身份间的互动
        1. 文学观对翻译观的影响
        2. 翻译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三章 诚于译事
    第一节 林少华的学识构成
        1. 双语能力
        2. 双文化能力
        3. 百科知识
    第二节 翻译对象的选择
    第三节 译本的锤炼
        1. 手抄译文
        2. 研究原作
        3. 修改译文
    第四节 多方认可
第四章 案本求信 以象达意
    第一节 书名翻译
        1. 『五番町夕雾楼』与《青楼哀女》
        2. 『ぁした来る人』与《情系明天》
        3. 『风の歌を聴け』与《且听风吟》
        4. 『ねじまき乌クロニクル』《奇鸟行状录》
    第二节 译文翻译
        1. 精心斟酌译词
        2. 恰当使用成语
        3. 灵活安排句式
第五章 译以致用以文行远
    第一节 翻译之为用
    第二节 译作中的文章元素
        1. 句长
        2. 四字格
        3. 叠音词
    第三节 文体的再现与契合
        1. 句长标记
        2. 词性标记
        3. 修辞标记
第六章 林译评价标准刍议
    第一节 林译评价之论争
        1. 林少华自我评价
        2. 孙军悦评价:“阻碍对日本的认识”
        3. 藤井省三评价:“汉语民族主义”
        4. 王志松评价:“实现文化越境”
        5. 林璋评价:“语体上的美文追求”
        6. 止庵评价:“隔译”
    第二节 林译论争之我观
    第三节 笔者评林译:“形神俱备的顺译”
第七章 林译误译评价
    第一节 误译分析
        1. 孙文中的误译分析
        2. 谢文中的误译分析
        3. 施文中的误译分析
        4. 林译误译类型及成因
    第二节 误译评价
        1. 学者们评误译
        2. 林少华自评误译
    第三节 笔者评误译:“瑕不掩瑜”
结语
附录一:林少华翻译作品
附录三:采访录
附录四:林少华翻译手稿
附录五:文学创作及译文《舞!舞!舞!》前24章中的四字格及叠音词
附录六:出版社对译稿(部分)
参考文献
后记

(4)高中散文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四) 研究方法
一、概念阐释
    (一) 高中散文的内涵
    (二) 教学设计的内涵
二、高中散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
    (一) 高中散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思想基础
        1. 系统理论
        2. 学习理论
        3. 教学理论
    (二) 散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1. 散文的原生价值
        2. 散文作为语文教材的中介价值
        3. 散文文体独有的教学价值
    (三) 高中散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1. 基于散文文本特征设计原则
        2. 为学习设计教学原则
        3. 精确性和模糊性的辩证统一原则
三、高中散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在结构体系
    (一) 高中散文课堂教学设计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
    (二) 高中散文课堂教学设计结构要素的文本呈现
        1. 高中散文教材分析——以人教版教材为例
        2. 高中各类型散文课堂教学的目标
        3. 高中各类型散文课堂教学的内容
四、高中散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外在行为分析
    (一) 高中散文课堂教学策略
        1. 辨体识文,知人论世
        2. 聚焦语言,设境品文
        3. 廓清思路,依法析文
    (二) 高中散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案例展示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5)现代散文化小说的写作思维研究——联想思维在现代散文化小说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 联想思维的运用
二、 联想思维的模式
三、 联想思维的作用

(6)古代文论“韵”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上编 “韵”范畴之审美文脉
    第一章 “韵”范畴之美学发轫——魏晋六朝
        第一节 字源生成
        第二节 多维视角
        第三节 美学特征
    第二章 “韵”范畴之美学演进——唐代
        第一节 物象之“韵”
        第二节 文论之“韵”
        第三节 美学特征
    第三章 “韵”范畴之美学成熟——宋金元
        第一节 审美意蕴之滥觞
        第二节 审美独立之完成
        第三节 审美趋向之正变
    第四章 “韵”范畴之美学衍展——明代
        第一节 承继与新变
        第二节 抗弊与纠偏
        第三节 回归与创见
    第五章 “韵”范畴之美学总结——清代
        第一节 审美内涵的理论完善
        第二节 审美创造的理论归结
下编 “韵”范畴之审美群落
    第一章 “韵”范畴群落概论
    第二章 气韵
        第一节 “气韵”之内涵
        第二节 “气韵”之演变
    第三章 格韵
        第一节 “格韵”之提出
        第二节 “格韵”之确立
        第三节 “格韵”之内涵
    第四章 神韵
        第一节 “神韵”之概况
        第二节 “神韵”之内涵
        第三节 “神韵”之生成
总论: “韵”之为物 惟恍惟惚
    第一节 审美定位
    第二节 文化生成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四、论散文联想的结构、作用与思维取向(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新世纪中国散文诗的“意义化写作”[D]. 戴汉玉.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4)
  • [2]东北作家群流寓大西南研究[D]. 宗晓旭. 贵州民族大学, 2015(12)
  • [3]中国传统翻译理论观照下的林少华文学翻译研究[D]. 柯子刊.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4]高中散文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 马冬丽. 广西师范大学, 2014(11)
  • [5]现代散文化小说的写作思维研究——联想思维在现代散文化小说中的运用[J]. 刘海燕. 钦州学院学报, 2011(05)
  • [6]古代文论“韵”范畴研究[D]. 杜磊. 复旦大学, 2005(07)
  • [7]论散文联想的结构、作用与思维取向[J]. 王庆.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01)

标签:;  ;  ;  ;  ;  

论散文联想的结构、功能与思维取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