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彝族的祖先崇拜(论文文献综述)
胡永兴[1](2019)在《彝族史诗《梅葛》中的民俗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梅葛”是流传于云南楚雄姚安、大姚、永仁等县彝族罗罗颇和俚颇支系的民间曲调,意思是唱说历史。广义的“梅葛”指的是彝族的一种民间曲调。狭义的“梅葛”指内容相对固定,不能随意发挥的史诗核心部分,被称为彝族的“根谱”,自1959年收集整理史诗《梅葛》并出版成书后,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学者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对《梅葛》加以研究。主要包括《梅葛》的导论性研究、《梅葛》的文本分析研究、《梅葛》的音乐性研究、《梅葛》的比较性研究以及《梅葛》的保护性研究几方面。涉及学科有语言学、人类学、音乐学、民俗学等。然而,从民俗学视角所作的研究,大多是就“梅葛”中某个或多个具体的民俗事象如原始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婚俗、洪水神话等展开研究。对于“梅葛”中民俗事象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至今尚未见到。此外,对民俗和“梅葛”二者在传承发展中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的研究也比较少,且比较简略。本文着重地系统探讨《梅葛》中的民俗事象,分析这些民俗文化的功能,再结合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探讨“梅葛”与民俗场域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对“梅葛”的传承与保护提出可行性的建议。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和内容,重点梳理了“梅葛”的研究情况。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梅葛》与彝族民间信仰,包括图腾崇拜和民间宗教信仰。第三章分析了《梅葛》与彝族民间四个节日——插花节、葫芦笙节、虎节和火把节——的关系。第四章探讨的是《梅葛》与彝族的人生仪礼。丧礼和婚礼是《梅葛》传承的两个重要场域,分别代表圣域和俗域。第五章主要介绍了《梅葛》与彝族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民俗。物质生产民俗包括狩猎和畜牧民俗、农业民俗、工匠民俗,物质生活民俗包括饮食、服饰和居住民俗。第六章分析《梅葛》中的民俗文化起到的功能,主要是解释、规范、维系和调节四大功能。第七章分析“梅葛”危机的原因,对“梅葛”的传承与保护提出思考与展望,从“场域——惯习”理论探讨了民俗场域与《梅葛》的传承和保护。
徐秋平[2](2019)在《中国彝族和日本大和族祖先崇拜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祖先崇拜是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在民族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学术地位。早期研究主要关注祖先崇拜的起源。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发展,祖先崇拜研究也呈现出跨文化特征,出现了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祖先崇拜进行比较研究的成果。由于历史与地理的原因,日本学者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保持着持续关注。20世纪90年代,日本学界掀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在这一热潮中出现诸多将日本与中国彝族进行比较的研究,随后,国内学者也有相关比较研究的交流,以上研究为本文的比较尝试提供了可行性基础。本文尝试从跨文化比较的角度,围绕祖先崇拜进行比较,尝试分析其功能以及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意义。祖先崇拜是一种弥散性宗教。祖先崇拜体现出社会结构变迁中的相对稳定因素,反映着人们散落于文化中的世界观与道德取向。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许多围绕着祖先进行的丰富的节日与活动,是彝族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主体是大和族,虽然受神佛观念的影响,多重信仰者众多,但是祖先崇拜至今依然是信仰生活的主体,亦被称为家的宗教。论文主要章节如下:第一章:祖先崇拜概述,主要围绕世界范围的祖先崇拜、以及彝族和大和族祖先崇拜相关的节日展开。第二章祖先崇拜与神话。神话为两者祖先崇拜提供合理性依据。大和族的神与祖先性质相同;彝族祖先接近神但不是神。第三章:神、鬼、祖先与子孙。大和族对神鬼祖先的界限模糊;彝族分类明确并强调责任与义务。第四章:家与祖先崇拜。家既是祖先崇拜的基础,也是祖先崇拜的目的。大和族优先考虑家业经济利益,彝族重视共同血缘基础上的家族发展。第五章祖先崇拜与社会控制。控制通过洁净与污秽的观念体现。持久供奉维持祖灵洁净,最终送祖灵回归祖界是彝族子孙后代的责任与义务。祖灵洁净与否与子孙德行密切相关。大和族注重子孙对祖先的供奉。结语部分对两者祖先崇拜观念、行为、意义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得知两者对于祖先观念认知存在差异,祭祖的节日和行为相似,祖先崇拜发挥的功能相似。在世俗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祖先崇拜依然发挥着满足个体的心理需求、促进家族的发展、加强族群的凝聚力的作用,这对于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两者在祖先性质的观念上存在差异,但是在祖先崇拜行为,两者存在诸多相似。两者有相似季节性节日祭祖,祛污秽仪式。在祖先崇拜的观念上两者存在差异。大和族祖先的“神”性,彝族祖先崇尚“德”,祖先就带有明确道德取向。大和族关注与祖先情感联系,希望祖先在近旁。彝族祖先观念中贯穿着道德理性,强调着祖先与后代各自的义务与责任。此外,祖先崇拜对于彝族和大和族发挥着相同功能:一:祖先崇拜的灵魂不灭的观念满足了个体摆脱死亡恐惧和追求无限的心理;二:重视家、家族、子孙,在三者互动中,祖先的自然生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永生;三:通过祖先的崇拜的实践,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加强,家族观念的到强化;四:共同的远祖神话、共同的祖先起源地,提供了族群共同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加强了凝聚力。不同民族的祖先观念或许存在差异性,但是祖先崇拜所发挥的作用是相同的。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祖先崇拜对人类心理的需求、对个体的形塑、家族的稳定发展以及族群凝聚力依然发挥重要功能,这种功能对于彝族文化发展所具有的现实的意义是笔者想要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郭佩[3](2015)在《近三十年彝族宗教崇拜观念研究综述》文中提出本文对彝族原始宗教信仰崇拜观念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同时探讨了彝族原始宗教研究的问题与今后的发展方向。希望可以为广大学者们日后更好地研究彝族原始宗教信仰提供参考。
李娜[4](2019)在《民间信仰与生存实践 ——碑格彝族濮拉人的民族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村落、社区为基点,以民族志书写为基础,运用人类学宗教研究的理论视角和彝族宗教研究的成果,通过对云南省开远市碑格乡的彝族濮拉人最具有代表性的三类民间信仰的深入研究,籍此对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加以呈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碑格彝族濮拉人民间信仰的文化内涵、以及这些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如何与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等问题。首先,濮拉人的自然崇拜与旱作农耕的社会生活。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以及社会生产力极低的条件下,濮拉人对大自然的依赖常把自然界的事物人格化,崇拜着天地日月等各种自然神灵,这些神灵与人们旱作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山区绝大部分仍以旱作农耕作为主要生计来源的濮拉村民来说,土地、阳光、雨水对农作物的生产至关重要,这是他们崇拜天地日月等自然神灵的根源所在。至今濮拉人还保留着传统的祭年和祭龙仪式,仪式中的年树(年神)和龙树(树神)是天地的象征,其整个祭祀过程是人们崇天敬地的仪式反映,同时也是他们旱作农耕社会生活的一种符号表达。从濮拉人的生存状况出发,人们对自然神明的心态和行为可归结为一种民间宗教,其中包含着人与自然互为依存的初步认知和信仰习俗。祭年和祭龙仪式是濮拉人协调与自然相互关系的一种生存智慧,其仪式行为背后蕴含的是人们对丰产丰收和人畜增殖的期盼和诉求,同时也是辛勤耕作的濮拉人对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其次,濮拉人的祖灵崇拜与父系血缘的延续。濮拉人的祖灵崇拜建立在父母灵魂不灭的信念基础之上,人们认为父母生前是世上对自己最关怀的人,死后必定会处处保佑着自己的子孙。基于这样的观念,濮拉人产生了一套严密的丧葬仪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一,葬礼具有随地点、状态、身份变化的过渡意涵。其二,葬礼中的象征符号承载着濮拉人的历史信息,是人们族群记忆的重要体现。其三,葬礼中仪式主体的性别分工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主家男性成员在整个仪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以死者儿子为主体的仪式行为,还是葬礼中实质性的礼物流动,都在发挥着维系父系血缘社会结构的文化功能。另从家族的外部来看,葬礼中村民们的相帮互助多以男性家长的名义进行,由此也强化各父系血缘家族与社区的整合,增强了村寨社区的凝聚力。在祖灵的关照下,父系血缘纽带是维持濮拉家庭、家族乃至村落社会运转的内部机制。最后,濮拉人的鬼魂信仰与疾病治疗的抉择。鬼魂在碑格濮拉人的疾病观念居于主导地位。濮拉人鬼与魂的区别是,魂指活人,鬼指死人;如果魂离开了人体,人就要生病;如果鬼附着在活人身上,人也要生病。为解除疾病带来的困扰,濮拉人叫魂和驱鬼仪式一直盛行不衰,这种需求使通过驱除鬼魂为人治病的仪式专家(贝玛和锁斋)应运而生。日常生活中,濮拉人遇到身体不适,请贝玛和锁斋治病是他们疾病治疗的首选,在其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人们才会去医院就医,对传统治疗的依赖反映出他们对地方知识和信仰体系的认同,这也是濮拉人求医行为背后的文化逻辑。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濮拉人在依赖传统治疗的同时,并没有对现代医疗拒而远之,而是将两者相辅相成、并行不悖,在“神药两解”中交替选择是人们在解决生命困扰的疾病治疗实践中发展出来的较为明智的抉择方式。
李兆生[5](2019)在《云南草箐村彝族丧葬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草箐村彝族的丧葬文化是自改土归流以来与周围环境的不断适应中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文化,彝族的丧葬仪式作为一种群体性仪式,有其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彝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彝族的丧葬以棺木土葬为传统形式沿袭继承,仪式繁琐复杂,文化内涵丰富多样,生动地演绎了娱神、送灵的镜像,是一种文化展演,深刻地表达了现世人们渴望获得祖先庇佑的美好期许,在彝族社会中发挥了社会整合、社会互动、社会教育的重要功能。草箐村自推行火化政策后,传统丧葬文化发生了变革,仪式的简化是最直接的外在表征,而隐性的文化也在其影响下发生着变迁,显示出“文化叠合、传统文化衰微、丧葬用品现代化、四方在场、国家权力与地方文化的互动、人际网络重组、生死与信仰体系变化”等多重文化特性。丧葬变革对文化自身、社会发展和文化主体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促进丧葬文化变革的原因兼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在外部因素中,国家力量起到了主要的推动作用,但并不是单一的决定性因素,族群互动的加深逐渐模糊了族群边界,为丧葬的变革提供了条件,而区位因素则加速了变革的步伐;在内部因素中,文化主体的观念变化和基于效益最大化追求进行的理性选择发挥了重要作用。草箐村彝族的丧葬仪式作为一种长期的文化实践具有独特的价值,文化发展的适应性和阶段性特征决定了丧葬文化必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调适,并且在现代化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与国家政策之间的一致性发展,这一过程同时也导致了文化发展中的不协调现象,这种文化发展中的现代性矛盾可以实现创造性转化,关键在于民族文化的持有者要在充分理解自身文化体系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文化借鉴,并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以实现民族文化的延续及互补性发展。
温泉[6](2015)在《西南彝族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文中认为西南彝族的传统聚落与建筑具有古老而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社会发展、民族迁徙和文化交融又展示出丰富的地域文化特征。彝学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民族历史、语言、社会等人文社科方面,而建筑学领域关于彝族聚落与建筑文化方面的系统论着还比较缺少。论文以田野调查为基础,测绘整理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查阅和参考了相关历史研究文献,归纳总结了西南彝族建筑的构成体系和文化技术特色,探索了西南彝族聚落的生成机制与发展演变规律,建构了彝族传统建筑研究的理论框架,这对民族建筑史学研究以及对地方建筑史的研究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民族聚落文化及环境保护也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研究首先在历史考证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通过与藏、羌居住形态相似性的比较证实了彝族的氐羌族系特征;探索了彝族的家支亲属制度、原始宗教信仰与以民族哲学思想对其建筑文化产生的影响;追溯了彝族聚落地理的历史空间分布,梳理了彝族在民族迁徙、政权建立等历史进程中的聚落演变;以及在与中原文化交流中的地域文化的演进与变迁。研究运用人文地理区系理论,在总结彝族聚居区的自然地理、方言、支系等诸多文化区划基础上,以聚落空间分布、聚落形态、建筑构筑形式作为依据建立了西南彝族建筑文化区系。通过比较揭示出文化区系“核心”区域的民族性,和“边缘区”的文化交融性规律,并归纳出西南地理空间下彝族建筑文化的山地性和流域性特征。研究通过聚落考古、人类学考察等方式总结了彝族传统聚落在不同历史和社会环境下的空间形态:游耕型聚落的分散型布局,农耕型聚落的紧凑型布局,家支制度下的组团式布局,杂姓聚落的多中心格局等等。特别探究了原始宗教信仰对彝族聚落活动的重要影响,表现为灵物崇拜下的聚落选址模式,空间领域界定,和宗教民俗活动影响下的仪式空间特征。在对彝族传统建筑的类型研究中,运用类型学和传统营造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归纳了以火塘、青棚和公房等建筑空间特征;分析了彝族建筑从独栋式向合院式的类型演化过程;详细分析了彝族传统建筑的构筑技术特色,总结了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穿斗搧架、井干、邛笼的建筑文化技术特征,建构了彝族建筑的营造体系特征研究框架。通过田野调查梳理出彝族传统建筑营建活动的工匠技艺、人体计量方法,灵物崇拜下的材料选择加工和“吉祥时间观”下的建房习俗等,总结出民俗文化和地域环境影响下的彝族建筑营造特征。最后,研究总结了彝族建筑文化中聚落营建理念的生态人文价值,民族建造技术的科学文化价值和建筑演变规律的史学研究价值,并就彝族传统聚落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得失做出总结与归纳,提出了文化生态保护、生土技术更新与地域创作的彝族建筑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原则与策略。
张盈盈[7](2016)在《彝族文献中的神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彝文古籍作为彝族文化的集中体现者,是研究彝族历史、文字、文学、天文历法、宗教、哲学、医药、教育等方面的重要文献资料。但现实情况是彝文古籍以每年百卷的速度流失,即使是收集起来的彝文文献,也存在自然损毁的状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彝文文献的价值和拯救彝文文献的紧迫性,有关彝文文献的研究成果丰硕。但纵观目前的研究现状,学界的研究重点依然停留在对彝文文献的整理、翻译上。本人在研读这些彝、汉翻译作品时,发现彝文文献中存在着大量的神名,这些神名有些和汉族民间的神名相似,有些和道家的神名相似,有些和佛家的神名相似,有些带有明显的彝族人名特征。彝族历来以原始宗教信仰为主,主要表现为祖先崇拜、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彝文文献中出现的神名是彝族信仰体系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彝族的神名数量可观、体系庞大。通过这些神名,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彝族历史、宗教信仰、风俗禁忌以及彝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等,值得关注和研究。但目前还未曾有学者对彝族的神谱做过系统的整理、分析。鉴于此,本文在搜集整理了近200本彝文文献的基础上,尝试将各类彝文文献中出现的神名辑录出来,并对这些神名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根据神的主要职责进行分类,列出神谱。在神谱中,列出神名,附上彝文写法、国际音标注音,叙述神名的出处来源、职责及相关传说等。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根据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神谱》、南朝道士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和中国民间神谱研究情况,给出“神谱”的定义:神谱是分门别类的对古代神话传说故事中记载的有关各路神仙的形象、职责、事迹所作的记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神谱在宗教信仰、民俗及民族融合等方面的研究价值。神谱形成的土壤是原始宗教信仰,原始宗教信仰主要有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神灵崇拜等。一般认为自然崇拜出现最早,约在新石器时代就已产生,崇拜范围包括天、地、日、月、星、山、石、海、湖、河、水、火、风、雨、雷、雪、云、虹等天体万物及自然变迁现象。那时生产力低下,人们将对生产生活中影响较大或危害较大的自然物和自然力赋予神力加以崇拜,表现出近山者拜山、靠水者敬水的地域特点,反映出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丰产富足的实际需要。鬼魂崇拜、祖先崇拜都是基于“人的灵魂不灭”论。祖先崇拜基本皆是崇拜男性祖先,因此推测祖先崇拜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产物。神谱直接反映了人类的生活面貌。神谱虽然记录的是神的职责、品性、职位、形象等,但归根究底,神的特征是人们根据已有的经验想象出来的,因此,神性就是人性。神谱中神的种类、多寡直接反映当地人的生活状况。人们对神灵形象的幻想体现了人们的审美喜好。一个民族的神谱直接影响这个民族民俗的形成。神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融入、剔除、糅合各类神名,是一个民族内部文化多元融合的体现。目前,国内的神谱研究主要倾向于中国民间神谱研究和道教神谱研究,兼及少数民族神谱研究。第二章,阐述了彝族神谱产生的历史背景、地理背景、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分析了神谱对大众生活中婚嫁、丧葬、节日等的影响,提出研究彝族神谱可以帮助了解彝族的历史、宗教信仰原貌、风俗禁忌以及与其他民族的融合,并对出现彝族神名的文献类型进行了归纳,指出宗教类文献、文学类文献、历史类文献是神名出现较为集中的彝文文献。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将彝族的神名分为创世神、天神、地神、生活守护神、自然神、冥间神、毕摩神、工匠神、祖先神、恶神、动物神、植物神、道教神、佛教神等十四类,分十三节对各类神进行综述,并列出神谱,标明出处、记载神职。在此部分中,先是对彝文文献中各类神的基本情况进行综述,然后列出神谱录,尽量给出神名的彝文写法及国际音标注音。对彝族影响较大的神,如土主、龙王、火神等,详细列出相关神话传说和民间祭祀情况。第六章,针对彝族创世史诗中神名数量大而集中的特点,单独介绍《阿黑西尼莫》、《查姆》、《梅葛》、《勒俄特依》、《阿细的先基》5部创世史诗中的神谱。简单介绍创世史诗的内容及流传状况,列出其中的神谱录,并对每一部史诗中的神谱绘制神谱关系图,以更清晰的展现彝族神谱的面貌。
李莉[8](2020)在《双柏县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与民族图腾崇拜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是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它是作为一个民族发展和生存的重要力量。双柏彝族地区的传统体育“老虎跳”活动起源于云南省楚雄州境内的小麦地冲村,彝族体育“老虎跳”活动是彝族虎图腾的“活史料”,既古朴又原始,民族风格特别的深厚,它既是祭祀性的传统体育活动,又是自娱性很强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本文从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活动的起源、原始宗教的表现形式、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原始宗教图腾崇拜与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活动之间的影响和作用,研究“老虎跳”活动存在的体育功能价值,为云南双柏彝族“老虎跳”活动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提出有效的建议。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际调查法与逻辑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原始宗教图腾崇拜的内在联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性和多重性的,彼此之间相互渗透、互相影响,我们今后要更加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作用,发挥原始宗教图腾崇拜对民族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虽也有消极的作用,但也要发挥积极正面的影响,促进它的发扬光大,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彝族体育“老虎跳”活动的形成是经过不断的继承、发展逐渐形成的,其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的产生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有关系;(2)双柏彝族“老虎跳”活动的文化特征有:山地民族的地域文化特征、古代族人对动物行为的模仿、族群神圣的宗教祭典仪式、普遍的全民信仰体系、图腾崇拜与原始体育的融合形式;(3)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与图腾崇拜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相互渗透、互相影响,图腾崇拜对彝族体育“老虎跳”活动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老虎跳”活动提供特定的物质和精神条件,提升技艺,实现普及化,但图腾崇拜也制约着“老虎跳”活动向科学文化发展需要,向现代化需要的方向发展;(4)双柏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活动的现代变迁趋势是:图腾崇拜意识的逐渐淡化、从娱神祭祀的活动向娱人活动的转变、从民间习俗向大众活动的转变、从族群祭祀活动走向体育文化舞台。
禄开辉[9](2019)在《四川凉山彝区毕摩文化对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年来我国中共中央颁发的一号文件,主题都是关于农村、农业和农民这“三农”问题的。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现代化是我国整体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占全国面积的64%,民族地区农村的现代化,无疑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为一身的特殊区域,该区域目前已被国家纳入少数民族地区深度贫困的“三区三州”的范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困难较多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之一,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本文所指的凉山彝区农村,即泛指凉山彝族自治州腹心区域,以“诺苏”为自称的彝族人口世代聚居、以农牧业生产为主要生计、民族传统文化保持相对完整的行政村和自然村。新中国建立70多年来,凉山彝区农村发生了巨大变迁。但这片区域目前仍面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落后、市场化程度不高、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等问题。部分地区还因毒品及艾滋病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整个凉山彝族自治州进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凉山彝区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现代化本身及其构成、影响因素都做出整体观察和判断,尤其是要处理好经济与文化、历史与现实、人与自然、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等关系的平衡。长期以来,凉山彝区的现代化道路基本上是外源型的,以经济为中心,强调来自于外力的支持和帮助。而当地传统的社会、文化、生态以及当地居民的主体性和内生动力等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凉山彝区拥有悠久、深厚且完整的民族传统文化,作为生长并适应于这一独特区域的生存、生活方式的文化,其内在含有丰富的地方性知识、智慧和资源。这些传统文化至今还深深扎根于凉山彝族农村社会,发挥着诸多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其中,对凉山彝区社会影响深远的毕摩文化,正是凉山彝区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亦是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无法回避的社会现象和话题。毕摩文化有悠久的历史,在彝族文化的各个领域,如天文地理、历史、道德法律、哲学、习俗、语言文字、农牧业、医药、建筑、艺术、文学等方面都显示出源头性及“百科全书”式的价值。其自身有完整的体系和结构,是调整彝族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整套世界观、价值观和多种意义的文化系统,甚至可以说是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标志和代表,是彝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和根基。毕摩文化生长于凉山彝区特殊的文化生态之中,并在其严格的传承制度和较为封闭的环境中一直传承延续至今,并且当前仍对彝区农村社会发挥着教育与文化传承、医疗、社会整合与心理调节等功能。毕摩文化对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当然,这些影响有利有弊。经济上,毕摩文化内蕴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与当前绿色发展理念不谋而合,毕摩文化倡导的勤劳、自立自强、诚信、考虑长远等价值观有助于彝区农民的经济发展,部分毕摩文化资源也可与相关的美丽山川河湖结合,开发文化旅游产业,促进彝区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受市场经济和贫富差距拉大的影响,彝区在婚丧嫁娶方面的人情消费都普遍偏高,以至于形成攀比的风气,在毕摩文化色彩浓重的葬礼和祭祖仪式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虽然毕摩文化本身并非主要原因,但毕摩群体作为传统知识分子和乡村精英仍可在文化和移风易俗方面做出相应的引导。在乡村治理方面,毕摩文化中对彝区民众注重品德修养、亲戚和睦、社会和谐、家人团结、人人平等、重视礼仪、离恶向善等价值观的教育,对彝区农村社会和谐关系的培育及乡村治理的改善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彝区民众日常生活中,一些毕摩仪式在缓和社会矛盾、增强家族和社区凝聚力方面发挥着稳定作用,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对彝区民众遭遇意外、突发事故时帮助缓解冲突和心理危机,无形化解社会矛盾。毕摩们还参与彝区禁毒,帮助调解社会纠纷;但毕摩文化中仍部分存在的“诅咒”“神判”等内容与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相冲突。在文化上,毕摩文化赞颂学识和贤能的理念有利于培养彝区人民重视教育和优良品德的思想;在纵向的师徒系统传承与横向的大众教育与传播中,发挥着将彝族传统文化世代传承并不断发展的功能,保护着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根脉,同时也是凉山彝族文化认同的关键因素。但对毕摩文化的过度依赖使得人们在现代化中处于被动境地,毕摩文化的“迷信”之名与民族文化认同相矛盾,受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后又面临传承危机。生态环境方面,毕摩文化中万物有灵、万物共生共荣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天然地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许多关于动植物和自然灾害的仪式和禁忌,都客观上保护了彝区生态环境。但农村现代化建设要求“整洁、干净、卫生”标准与毕摩文化关于“洁净与污秽”和彝族传统文明观念存在差异和错位,继而造成对当地文化的误解和贬低,造成诸多建设项目收效甚微。显然,毕摩文化在凉山彝区农村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不争的事实。但如何利用毕摩文化中的有益于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文化资源,调适它与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冲突和错位,最终实现两者的共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在高度的文化自觉下推进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和毕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建设具有传统文化整体自觉的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将毕摩文化在内的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整体自觉融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去;其次,凉山彝区的农村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建设、“文化英雄”引领彝区民众提升文化自觉,需要各个主体在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给予“文化关注”。再次,毕摩文化在自身文化自觉与反思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实现自身的文化价值。最后,在毕摩文化与彝区农村现代化的具体调适中,可借力毕摩文化资源促进彝区农村经济发展;提高法治观念,辅以毕摩文化之“德治”,提高彝区乡村治理水平;提升民众科学文化素养,利用好毕摩文化对彝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价值;提炼毕摩文化生态观,结合彝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要求,促进彝区生态宜居。如此,在两者的对话、碰撞中,互相调整、兼容中,毕摩文化赢得自身的升级换代,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彝区农村社会,彝区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也融入传统文化价值,有望能够建设成为根基稳固的,有地方和民族传统的独特的、自信的现代化,实现两者的共赢。
赵彦品[10](2011)在《彝文宗教经籍与崇祖信仰研究》文中提出彝族先民很早以前就创造使用自己的民族文字,随着彝文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彝文文献的发展,使彝族拥有丰富的文化典籍。虽然很多彝文典籍在历史长河中消失,但时至今日,流传下来的彝文典籍仍有数十万部,其载体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程度及门类的齐全度都居各民族之最。彝文典籍中以宗教经籍居多,因为彝文自创造以来就掌握在彝族祭师毕摩手中,他们作为统治阶层的精神代言人所记录的言辞肯定以宗教内容为主,并为宗教服务。本文将宗教经籍与崇祖信仰结合起来研究,分析各类宗教经籍中体现的祖先崇拜观念和彝人义不容辞地祭祀祖先的责任感,以窥探其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后代的心理情态。进而洞察彝族祖先崇拜观念所彰显的人本主义思想和他们在自我认识中的主体意识之觉醒。彝族社会重视宗族观念及彝人对谱系的重视都是祖先崇拜思想的体现,这些观思想观念不但在彝文宗教经籍中有系统的陈述,而且在各种宗教仪式中自然流露。本文以古典文献学为指导,积极借鉴宗教学、民俗学中有关的理论,对祖先崇拜进行经籍和仪式方面的解读与分析。通过对宗教典籍的文本分析,揭示出各类宗教典籍蕴含的祖先崇拜思想,并根据不同典籍中对祭祖仪式的描写材料,对古代彝族的祭祖仪式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本文分为四部分论述:在导论中简单叙述了本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以及运用的主要方法;第一章里介绍了彝族宗教经籍的概况和崇祖信仰观念;第二章中通过对经籍的文本分析,介绍了丧葬类经籍、祭祖类经籍和日常祭祀经籍中体现的崇祖信仰;第三章里面首先以2007年在云南省武定县举行的大西邑普德氏族祭祖大典为例,对彝族祭祖大典仪式进行分析;其次以《且宝寻铃记》、《西南彝志》《彝族源流》为例,分析彝族典籍中记载的祭祖仪式和祭祀风俗。
二、试论彝族的祖先崇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彝族的祖先崇拜(论文提纲范文)
(1)彝族史诗《梅葛》中的民俗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梅葛”导论性研究 |
1.2.2 “梅葛”文本分析的研究 |
1.2.3 “梅葛”的音乐研究 |
1.2.4 “梅葛”的比较研究 |
1.2.5 “梅葛”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
1.2.6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梅葛》与彝族的信仰文化 |
2.1 图腾崇拜 |
2.1.1 虎崇拜 |
2.1.2 雪崇拜 |
2.1.3 葫芦崇拜 |
2.2 民间宗教信仰 |
2.2.1 天神崇拜 |
2.2.2 鬼神信仰 |
2.2.3 祖先崇拜 |
2.2.4 土主信仰 |
3.《梅葛》与彝族的民间节日 |
3.1 插花节 |
3.2 葫芦笙节 |
3.3 虎节(跳虎节) |
3.3.1 虎节的仪式 |
3.3.2 虎节的主题和文化内涵 |
3.4 火把节 |
4.《梅葛》中的人生仪礼 |
4.1 婚礼 |
4.1.1 恋爱 |
4.1.2 婚礼仪式 |
4.1.3 超哩诺麦哩卓 |
4.2 诞生仪礼 |
4.2.1 祈子仪式 |
4.2.2 孕期习俗 |
4.2.3 诞生习俗 |
4.3 丧祭仪礼 |
4.3.1 丧葬仪式 |
4.3.2 祭祀 |
4.3.3 丧祭仪式的文化内涵 |
5.《梅葛》中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民俗 |
5.1 物质生产民俗 |
5.1.1 狩猎和畜牧民俗 |
5.1.2 农业民俗 |
5.1.3 工匠民俗 |
5.2 物质生活民俗 |
5.2.1 饮食民俗 |
5.2.2 服饰民俗 |
5.2.3 居住建筑民俗 |
6.《梅葛》中民俗事象的功能 |
6.1 解释功能 |
6.1.1 事物起源的解释 |
6.1.2 事物形成原因的解释 |
6.1.3 事物形成过程的解释 |
6.2 规范功能 |
6.2.1 惩罚和奖励 |
6.2.2 禁忌和忌讳 |
6.2.3 规矩和教化 |
6.3 维系功能 |
6.3.1 维系民族记忆 |
6.3.2 维系村落和宗族的团结 |
6.3.3 维系文化的传承 |
6.4 调节功能 |
6.4.1 从敬神到娱人 |
6.4.2 从圣域到俗域 |
7.“梅葛”传承的思考与展望 |
7.1 “梅葛”传承危机的表现与原因 |
7.1.1 “梅葛”传承危机的表现 |
7.1.2 “梅葛”传承危机的原因 |
7.2 “梅葛”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
7.2.1 辩证地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
7.2.2 传承与保护应回到民俗传承场域中去 |
7.3 “梅葛”传承与保护的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2)中国彝族和日本大和族祖先崇拜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全球化与文化寻根 |
二、祖先崇拜的持续存在 |
三、祖先崇拜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祖先崇拜的研究 |
二、日本关于彝族文化的研究 |
三、国内外关于宗教比较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祖先崇拜概述 |
第一节 世界范围内的祖先崇拜 |
一、世界范围祖先崇拜 |
二、祖先崇拜形成基础 |
第二节 彝族节日与祖先崇拜 |
一、彝族新年 |
二、彝族火把节 |
第三节 大和族的节日与祖先崇拜 |
一、大和族的彼岸会 |
二、大和族的盂兰盆 |
小结:祖先崇拜与生活方式 |
第二章 祖先与神话 |
第一节 彝族与大和族的远祖崇拜 |
一、大和族《古事记》神话 |
二、彝族《勒俄特依》神话 |
第二节 彝族和大和族的近祖崇拜 |
一、彝族与大和族灵魂观 |
二、肉体死亡与灵魂永生 |
三、生死调和与秩序重建 |
第三节 祭祖范式的建构与文化认同 |
一、神话突出祖先祭祀的合理性 |
二、彝族和大和族神话中的祖先 |
小结:神话提供祭祖合理性 |
第三章 神?鬼?祖先?子孙 |
第一节 彝族与大和族灵魂观 |
一、彝族与大和族关于神的理解 |
二、彝族与大和族关于鬼的认知 |
三、彝族与大和族关于神鬼与祖先关系的认知 |
第二节 彝族与大和族的生死观 |
一、大和族生死如一 |
二、彝族的生死隔离 |
第三节 彝族与大和族他界观 |
一、大和族与现世接壤的他界 |
二、彝族现世与他界平行 |
第四节 彝族与大和族的祖先与子孙互动 |
一、大和族祈愿祖先在近旁 |
二、彝族送祖归祖界的责任 |
小结: 祖先崇拜反映生存策略 |
第四章 家与祖先崇拜 |
第一节 家与家族的认知 |
一、彝族与大和族关于家的认知 |
二、彝族与大和族关于祖灵的认知 |
第二节 彝族与大和族的家族 |
一、大和族以经济利益优先 |
二、彝族以血缘关系优先 |
第三节 彝族与大和族祖先崇拜的功能 |
一、家族利益与联结纽带 |
二、家业优先与血缘优先 |
小结:祖先崇拜促进家族发展 |
第五章 祖先与社会控制 |
第一节 污秽的危险 |
一、大和族关于污秽与危险的认知 |
二、彝族关于污秽与危险的认知 |
第二节 祖灵的洁净 |
一、彝族和大和族的日常祓仪 |
二、彝族与大和族的季节性祓仪 |
三、彝族与大和族祛除污秽的媒介 |
第三节 彝族与大和族维持祖先洁净的特征 |
一、大和族强调祖先供奉与时限 |
二、彝族强调祭祖与子孙言行规范 |
小结: 祖先的洁净与神圣权威 |
结语 |
一、关于祖先性质的认知差异 |
二、祖先崇拜对生死矛盾的调和功能相同 |
三、祖先崇拜促进族群凝聚力的功能相同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谢辞 |
(3)近三十年彝族宗教崇拜观念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原始宗教自然、图腾、祖先崇拜等的研究 |
( 一) 自然崇拜 |
( 二) 祖先崇拜 |
( 三) 图腾崇拜 |
( 四) 魂、鬼信仰 |
二、彝族原始宗教研究的问题与发展 |
(4)民间信仰与生存实践 ——碑格彝族濮拉人的民族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点理由 |
(三)田野过程与方法 |
二、相关文献回顾 |
(一)人类学宗教研究 |
(二)彝族宗教研究 |
(三)关于濮拉人的研究 |
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人类学宗教研究的理论视角 |
(二)彝族宗教研究成果的借鉴 |
(三)宗教民族志的方法论 |
(四)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的结合 |
第一章 濮拉人的生存世界 |
第一节 开远的自然人文背景 |
一、自然生态环境 |
二、区位背景和历史沿革 |
三、人口民族和彝族支系 |
四、彝族传统文化 |
第二节 调查点碑格彝区概况 |
一、自然生态环境 |
二、区域历史背景 |
三、村落构成及族群归属 |
四、濮拉人的经济状况与生存境况 |
第三节 濮拉人的文化习俗 |
一、语言服饰 |
二、饮食起居 |
三、婚恋家庭 |
四、岁时节日 |
小结 |
第二章 濮拉村落社会中的仪式专家:贝玛与锁斋 |
第一节 贝玛溯源 |
第二节 碑格贝玛的现状 |
一、贝玛的产生及传承 |
二、贝玛的社会职能 |
三、贝玛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三节 神秘诡异的锁斋 |
小结 |
第三章 濮拉人的自然崇拜与生产实践 |
第一节 濮拉人的自然神灵与信仰习俗 |
一、天地、日月和四季的由来 |
二、山、石、火、树崇拜 |
三、其他信仰习俗 |
第二节 濮拉人的生产实践 |
一、濮拉人的一天 |
二、濮拉人的生产实践方式 |
三、濮拉人生产实践方式的结构与特点 |
第三节 崇天敬地的仪式实践 |
一、祭年仪式 |
二、祭龙仪式 |
小结 |
第四章 濮拉人的祖灵崇拜与丧祭实践 |
第一节 濮拉祖先的由来 |
一、洪水神话叙事 |
二、叙事结构 |
第二节 灵魂不灭的观念 |
第三节 取悦祖先灵魂的葬仪 |
一、葬礼的基本要素 |
二、葬礼的程序 |
第四节 濮拉人丧葬仪式文化内涵分析 |
一、仪式的过渡意涵及象征意义 |
二、仪式象征符号与族群记忆 |
三、仪式中的性别分工与父系血缘的延续 |
第五节 对祖先灵魂的祭祀 |
一、春节祭祖 |
二、清明祭祖 |
三、七月半祭祖 |
四、冬至祭祖 |
小结 |
第五章 濮拉人的鬼魂信仰与疾病治疗实践 |
第一节 濮拉人的疾病观念 |
一、自然因素病因 |
二、超自然因素病因 |
三、锁斋的“病” |
第二节 濮拉人的疾病治疗实践 |
一、忙碌的锁斋 |
二、贝玛和锁斋的治疗经验 |
三、濮拉民众的治疗体验 |
四、濮拉人的治疗抉择与文化认同 |
第三节 疾病治疗的仪式调解 |
一、叫魂仪式 |
二、驱鬼仪式 |
三、叫魂和驱鬼仪式的文化内涵分析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5)云南草箐村彝族丧葬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背景及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二章 草箐村概况 |
第一节 地理与自然环境 |
第二节 草箐村社会文化 |
一、族源与历史 |
二、语言与口传文化 |
三、基础教育与民间信仰 |
四、生产与生计方式 |
第三章 草箐村彝族传统丧俗与现代变革 |
第一节 传统丧俗的仪式展演 |
一、出殡前 |
二、出殡 |
三、出殡后 |
第二节 丧俗的现代演化 |
一、丧俗变革的背景 |
二、变革后的丧葬仪式 |
第四章 丧葬仪式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仪式的社会功能分析 |
一、社会整合 |
二、社会互动 |
三、社会教育 |
第二节 丧葬变革中的文化特性 |
一、文化叠合 |
二、传统文化衰微 |
三、丧葬用品现代化 |
四、“四方”在场 |
五、国家权力与地方文化的互动 |
六、人际网络重组 |
七、生死与信仰体系的变化 |
第五章 草箐村彝族丧葬变革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丧葬变革的影响 |
一、文化保护的视角 |
二、社会发展的视角 |
三、个体行为的视角 |
第二节 丧葬变革的原因探析 |
一、外部因素 |
二、内部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西南彝族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主题及范围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主题的界定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社会科学学科关于彝族人文历史的研究 |
1.2.2 建筑学领域对彝族聚落与建筑的研究 |
1.2.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
1.3 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探新 |
2 彝族建筑的人文历史背景 |
2.1 彝族建筑文化的民族学背景 |
2.1.1 民族渊源与氐羌文化特征 |
2.1.2 家支制度与原始宗教信仰 |
2.1.3 民族审美与独特民风民俗 |
2.1.4 民族哲学思想与文化表现 |
2.2 彝族聚居区的历史发展背景 |
2.2.1 神话传说反映的居住形式演化 |
2.2.2 部落迁徙融合与古聚居区拓展 |
2.2.3 南诏势力的兴起与古代城建活动 |
2.2.4 民族交流融合与地域文化变迁 |
2.3 小结 |
3 西南彝族建筑文化区划 |
3.1 彝族建筑文化区划背景 |
3.1.1 文化区划理论的引入 |
3.1.2 彝族建筑文化区划依据 |
3.2 彝族建筑文化区划类型 |
3.2.1 凉山系——彝风浓郁,搧架独韵 |
3.2.2 乌蒙系——汉彝交融,版筑合院 |
3.2.3 红河系——山地稻作,生态邛笼 |
3.2.4 滇西北系——原生文化,井干犹存 |
3.3 彝族建筑文化区的规律特征 |
3.3.1 核心和边缘的文化特性 |
3.3.2 文化区系的地理空间关联 |
3.4 小结 |
4 彝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 |
4.1 生产方式与聚落类型 |
4.2.1 临时散居的游耕聚落 |
4.2.2 紧凑节地的农耕聚落 |
4.2.3 节庆交易的商业聚落 |
4.2 社会组织与聚落结构 |
4.2.1 家支组织下的组团形态 |
4.2.2 阶级制度下的空间层次 |
4.2.3 安全防卫下的防御体系 |
4.3 文化习俗与聚落形态 |
4.3.1 灵物崇拜下的环境意向 |
4.3.2 宗教仪式中的空间结构 |
4.3.3 民族交融下的形态变迁 |
4.4 小结 |
5 彝族传统建筑类型 |
5.1 民俗文化与建筑类型 |
5.1.1 以火塘为核心的住宅 |
5.1.2 承载节庆活动的青棚 |
5.1.3 展现原始婚俗的公房 |
5.1.4 家神居所的宗教建筑 |
5.1.5 权利象征的土司建筑 |
5.2 建筑型制类型及演化 |
5.2.1 外向开放的独栋式 |
5.2.2 封闭防卫的碉院式 |
5.2.3 类型丰富的合院式 |
5.2.4 建筑形制类型演化 |
5.3 小结 |
6 彝族建筑构筑体系及营建技术 |
6.1 彝族建筑的构筑体系 |
6.1.1 穿斗搧架式结构 |
6.1.2 邛笼土掌房结构 |
6.1.3 井干板屋结构 |
6.1.4 复合构筑形式 |
6.2 彝族建筑的装饰技术 |
6.2.1 尚黑传统与建筑色彩 |
6.2.2 民风信仰与细部装饰 |
6.2.3 匠意民俗与室内装修 |
6.3 彝族建筑的营建技术与习俗 |
6.3.1 工匠民族构成与房屋计量方法 |
6.3.2 材料的“神性赋予”与选择加工 |
6.3.3“吉祥时间观”下的建房习俗 |
6.4 小结 |
7 彝族建筑文化的价值与传承 |
7.1 彝族传统建筑文化的价值 |
7.1.1 聚落营建理念的生态人文价值 |
7.1.2 建筑营造技术的科学文化价值 |
7.1.3 建筑演变规律的史学研究价值 |
7.2 彝族建筑的现实困境与传承范式 |
7.2.1 聚居环境的剧烈变迁与“文化生态”保护 |
7.2.2 建造技术的落后现状与生土技术更新 |
7.2.3 民族特色的缺失与基于文化内涵的地域创作 |
7.3 结语 |
8 附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7)彝族文献中的神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神谱录体例说明 |
第一章 神谱概述 |
一、神谱的定义 |
二、神谱的研究价值 |
三、国内对中国神谱的研究成果 |
第二章 彝族神谱及研究概况 |
一、彝族神谱产生的背景 |
二、神谱对大众生活的影响 |
三、彝族神谱的研究价值 |
四、出现彝族神名的文献类型 |
第三章 彝族神谱录整理(上) |
第一节 创世神 |
一、创世神综述 |
二、创世神谱录 |
第二节 天神 |
一、天神综述 |
二、天神谱录 |
第三节 地神 |
一、地神综述 |
二、地神谱录 |
第四节 生活守护神 |
一、生活守护神综述 |
二、生活守护神谱录 |
第四章 彝族神谱录整理(中) |
第一节 自然神 |
一、自然神综述 |
二、自然神谱录 |
第二节 冥间神 |
一、冥间神综述 |
二、冥间神谱录 |
第三节 毕摩神 |
一、毕摩神综述 |
二、毕摩神谱录 |
第四节 工匠神 |
一、工匠神综述 |
二、工匠神谱录 |
第五章 彝族神谱录整理(下) |
第一节 祖先神 |
一、祖先神综述 |
二、祖先神谱录 |
第二节 恶神 |
一、恶神综述 |
二、恶神谱录 |
第三节 动物神 |
一、动物神综述 |
二、动物神谱录 |
第四节 植物神 |
一、植物神综述 |
二、植物神谱录 |
第五节 道教神、佛教神 |
一、道教神、佛教神综述 |
二、道教神、佛教神谱录 |
第六章 彝族创世史诗中的神谱 |
第一节 《阿黑西尼莫》中的神谱 |
一、《阿黑西尼莫》简介 |
二、《阿黑西尼莫》中的神谱录 |
三、《阿黑西尼莫》神谱关系图 |
第二节 《查姆》中的神谱 |
一、《查姆》简介 |
二、《查姆》中的神谱录 |
三、《查姆》神谱关系图 |
第三节 《梅葛》中的神谱 |
一、《梅葛》简介 |
二、《梅葛》中的神谱录 |
三、《梅葛》神谱关系图 |
第四节 《勒俄特依》中的神谱 |
一、《勒俄特依》简介 |
二、《勒俄特依》中的神谱录 |
三、《勒俄特依》神谱关系图 |
第五节 《阿细的先基》中的神谱 |
一、《阿细的先基》简介 |
二、《阿细的先基》中的神谱录 |
三、《阿细的先基》神谱关系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本文神谱来源文献目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双柏县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与民族图腾崇拜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2 有关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现状 |
1.2.3 有关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
1.2.4 有关彝族民间习俗的研究 |
1.2.5 有关彝族体育的研究 |
1.2.6 图腾崇拜的史料记载及研究 |
1.2.7 有关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的研究 |
1.2.8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实地调查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双柏县彝族形成的历史概况 |
3.2 双柏县彝族的自然社会环境与民间习俗 |
3.2.1 自然环境 |
3.2.2 社会环境 |
3.2.3 生活习俗 |
3.2.4 双柏县彝族民间的传统体育活动 |
3.3 双柏彝族原始宗教与虎崇拜观念概述 |
3.3.1 双柏彝族的原始宗教 |
3.3.2 双柏彝族的虎崇拜观念 |
3.4 双柏彝族体育“老虎跳”活动简介 |
3.4.1 从民间传说看“老虎跳”活动的形成与起源 |
3.4.2 双柏县彝族传统“老虎跳”活动的表现形式 |
3.5 双柏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活动文化特征 |
3.5.1 山地民族的地域文化特征 |
3.5.2 古代族人对动物行为的模仿 |
3.5.3 族群神圣的宗教祭典仪式 |
3.5.4 普遍的全民信仰体系 |
3.5.5 图腾崇拜与原始体育的融合形式 |
3.6 双柏县彝族“老虎跳”与图腾崇拜的关系探讨 |
3.6.1 双柏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崇拜活动的宗教缘由 |
3.6.2 双柏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活动的图腾场景 |
3.6.3 双柏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活动中的图腾意蕴 |
3.6.4 双柏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与民族图腾崇拜的内在联系 |
3.7 双柏县彝族“老虎跳”活动的现代变迁 |
3.7.1 图腾崇拜意识的逐渐淡化 |
3.7.2 从娱神的活动向娱人活动的转变 |
3.7.3 从民间习俗向大众活动的变迁 |
3.7.4 从族群祭祀活动走向体育文化舞台 |
3.8 双柏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活动传承发展中的困境 |
3.8.1 村民传承发展意识匮乏 |
3.8.2 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开发不足 |
3.8.3 传承传播渠道狭窄 |
3.8.4 民族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
3.8.5 文化缺乏创新,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
3.9 双柏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活动的发展对策 |
3.9.1 重视“老虎跳”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 |
3.9.2 深度发掘彝族“老虎跳”活动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 |
3.9.3 将“老虎跳”活动引入校园,丰富学校体育活动内容 |
3.9.4 将“老虎跳”活动引入全民健身领域,促进民族体育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
3.9.5 将“老虎跳”活动引入旅游景区,丰富旅游产品结构 |
3.9.6 加强“老虎跳”活动的创新发展,推进科学化、社会化进程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1.1 双柏彝族原始宗教与图腾崇拜的形成缘由 |
4.1.2 双柏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活动及文化特征 |
4.1.3 双柏彝族“老虎跳”与图腾崇拜的内在联系 |
4.1.4 双柏彝族“老虎跳”活动的现代变迁 |
4.1.5 双柏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活动传承发展中的困境与不足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9)四川凉山彝区毕摩文化对农村现代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本选题的研究价值 |
(一)学术价值 |
(二)现实意义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一)对民族传统文化与农村现代化关系的理论探索 |
(二)关于凉山彝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研究 |
(三)关于凉山毕摩文化的研究 |
1.对毕摩文化的整体介绍和研究 |
2.毕摩经籍文献整理与研究 |
3.毕摩仪式研究 |
4.毕摩及其技艺研究 |
5.毕摩文化与彝区社会关系的研究 |
四、所用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二)文化功能论 |
(三)文化相对论 |
(四)文化自觉理论 |
五、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田野调查法 |
(二)创新点 |
六、田野工作情况 |
第一章 新时代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概述 |
第一节 凉山彝区概况及相关理论阐释 |
一、凉山彝区概况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阐释 |
第二节 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然性 |
一、凉山彝区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
二、中国新时代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和任务 |
三、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
第三节 凉山彝区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及目标任务 |
一、凉山彝区现代化历程 |
二、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
第四节 传统文化——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资源 |
一、民族地区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关系的再认识 |
二、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的传统力量来源 |
第二章 凉山彝区毕摩文化辨析 |
第一节 “毕摩”及“毕摩文化”的界定 |
一、毕摩 |
二、对毕摩文化的界定 |
第二节 毕摩文化的结构分析 |
一、毕摩文化体系的三元结构 |
二、毕摩文化在精神层面的主要内容 |
三、毕摩文化在行为层面的内容 |
四、毕摩文化在物质层面的内容 |
第三节 毕摩文化的历史及现实社会基础 |
一、毕摩及毕摩文化的历史流变 |
二、当前凉山彝区社会毕摩文化的现状 |
第三章 毕摩文化根植并长期延续于凉山彝区农村的原因 |
第一节 毕摩文化生长于彝族特殊的文化生态 |
一、文化生态的概念 |
二、毕摩文化生长的文化生态 |
第二节 较为封闭的环境和严格的传承制度使毕摩文化得以传承 |
一、毕摩文化处于较为封闭的地理和文化环境 |
二、毕摩群体严格的传承制度 |
第三节 毕摩文化尚存有满足彝区某些社会需求的功能 |
一、彝区社会仍有毕摩文化的需要 |
二、毕摩文化在彝区社会仍有诸多功能 |
第四章 毕摩文化对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之“利”分析 |
第一节 毕摩文化对凉山彝区农村经济现代化的积极影响 |
一、凉山彝区农村经济现状 |
二、毕摩文化中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价值观念 |
三、通过毕摩文化仪式确立并且传播的内容具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功能 |
四、毕摩文化中有助于农村经济现代化的资源 |
第二节 毕摩文化对彝区乡村治理具有的积极影响 |
一、毕摩文化中有益于社会和谐的观念 |
二、毕摩文化仪式的乡村治理功能 |
三、毕摩群体的优良品德和“德古”身份也是彝区农村社会和谐的因素 |
第三节 毕摩文化在彝区农村文化现代化中的积极影响 |
一、毕摩文化对凉山彝区思想道德建设的积极影响 |
二、毕摩文化对彝区农村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贡献 |
第四节 毕摩文化在彝区农村生态方面的积极影响 |
一、凉山彝区农村生态现状 |
二、毕摩文化中的生态保护观念和智慧 |
三、毕摩文化中有益于彝区农村生态的仪式 |
第五章 毕摩文化与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冲突 |
第一节 毕摩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矛盾”的内容 |
一、毕摩文化仪式中献祭蕴涵的文化观念 |
二、毕摩文化仪式“高消费”与彝区人情消费的紧密联系 |
三、彝区人情消费高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毕摩文化中“诅咒”与当前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冲突 |
一、彝区农村仍然存在诅咒观念和仪式 |
二、诅咒观念和行为与当前和谐社会观念的冲突 |
第三节 毕摩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 |
一、对毕摩文化的依赖造成彝区民众在现代化中的被动处境 |
二、现代文化对毕摩文化的冲击 |
三、毕摩文化“迷信”之名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冲突 |
第四节 现代化建设的“卫生”要求与毕摩文化的“洁净”观念的冲突 |
一、毕摩文化中的“污染”与“洁净”观念 |
二、彝区农村“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与彝区传统文化观念的冲突 |
第六章 对毕摩文化与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合理调适的几点思考 |
第一节 文化自觉下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与毕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一、建设具有传统文化整体自觉的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 |
二、彝区农村现代化建设者的“文化关注” |
三、政府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文化英雄”引领文化自觉 |
四、毕摩文化自身的“文化自觉” |
第二节 毕摩文化与凉山彝区农村现代化的共赢 |
一、借力毕摩文化促进彝区农村经济现代化建设 |
二、提高法治观念,辅以毕摩文化之“德治”,提高彝区乡村治理水平 |
三、提升民众科学文化素养,利用好毕摩文化对彝区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价值 |
四、提炼毕摩文化生态观,结合“整洁”要求,促进彝区生态宜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田野图片 |
致谢 |
(10)彝文宗教经籍与崇祖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彝族宗教经籍与崇祖信仰概述 |
第一节 彝族宗教经籍 |
第二节 彝族的崇祖信仰 |
第二章 宗教经籍及其崇祖观念分析 |
第一节 丧葬类经籍及其体现的崇祖观念 |
第二节 祭祖类经籍及其体现的崇祖观念 |
第三节 日常祭祀经籍及其体现的崇祖观念 |
第三章 彝族祭祖大典与经籍记载的祭祖仪式分析 |
第一节 彝族祭祖大典中的主要仪式 |
第二节 彝族典籍记载的祭祖仪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试论彝族的祖先崇拜(论文参考文献)
- [1]彝族史诗《梅葛》中的民俗文化研究[D]. 胡永兴.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2]中国彝族和日本大和族祖先崇拜比较研究[D]. 徐秋平.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3]近三十年彝族宗教崇拜观念研究综述[J]. 郭佩.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5(04)
- [4]民间信仰与生存实践 ——碑格彝族濮拉人的民族志研究[D]. 李娜.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5]云南草箐村彝族丧葬文化研究[D]. 李兆生.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6]西南彝族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D]. 温泉. 重庆大学, 2015(07)
- [7]彝族文献中的神谱研究[D]. 张盈盈.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5)
- [8]双柏县彝族传统体育“老虎跳”与民族图腾崇拜关系研究[D]. 李莉.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四川凉山彝区毕摩文化对农村现代化的影响[D]. 禄开辉.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10]彝文宗教经籍与崇祖信仰研究[D]. 赵彦品.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