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王夫之史观——中国史学探讨之一

评王夫之史观——中国史学探讨之一

一、评王夫之的历史观——中国史学思想探讨之一(论文文献综述)

晁福林[1](2019)在《略谈史学遗产与历史启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今年是白寿彝先生诞辰110周年,白先生是老一辈着名历史学家,是"二十四史"点校工作和《中国通史》编纂工作的主要主持者之一,是史学史学科的建立者,是民族史研究的开创者。白先生为中国现当代的历史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作为后辈的历史学工作者,自然如同其他许多同行一样,受到了白先生的影响,也得到了其学术成果的泽惠。白先生长期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执牛耳,他的品格与风骨,世所景仰。我们对白先生提出的"史学遗产"思想,有一点心得体会,这里姑妄言之

尹雪[2](2019)在《王夫之《春秋世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王夫之作为明末清初伟大的思想家,他关于《春秋》的研究成果尤为引人注目。本文通过对王夫之《春秋世论》的系统分析,对王氏治学《春秋》的成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验。本文共分为绪论、王夫之治学《春秋》、《春秋世论》对《春秋》经义的探析、《春秋世论》的核心思想探析、《春秋世论》的文章特色、及结语六部分。绪论主要回顾了学术界对王夫之及其作品的研究概况和现状,同时说明了本课题的选题价值和研究方法。第一章首先从宏观角度介绍了王夫之研究“春秋”的时代背景和家学背景两个方面。时代背景主要分析了王夫之生活的特殊时代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隐遁寂寞荒山时的遗民心态;家学背景主要讲述了王夫之从小受家学熏陶,具备了良好的《春秋》学功底;其次,对王夫之治学《春秋》的学术成果逐一进行介绍,主要包括王夫之的《春秋稗疏》、《春秋家说》、《春秋世论》、《续春秋左氏传博议》四部书,通过对以上四书的介绍,可以完善我们对王氏“春秋”学的整体认识,同时为我们更准确地解读《春秋世论》奠定相关的基础。第二章从经学的角度,主要介绍《春秋世论》对《春秋》经义的解读,其中包括《春秋》书写始于周桓王原因的探析;《春秋》褒奖伯者的和齐桓、晋文称伯关系的探析以及《春秋》中详细记载宋、郑、鲁三国历史的原因的探析三部分内容,是王氏采用经史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春秋史事整体动态和趋势的分析,运用独特的眼光,对《春秋》经义进行的个性化解读。第三章从思想方面,通过对王氏总结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分析,梳理出《春秋世论》中所涵盖的核心思想内容,主要包括王氏以“极则必返论”、“变通论”、“势论”“知几论”为主要内容的哲学思想;以“夷狄论”、“明君论”、“君权论”、“文质论”、“内外论”、“自强论”、“兵农论”“地理决定论”为主要内容的政史思想两个方面。第四章从文学方面,具体分析了《春秋世论》所体现的文章特色。首先,作者在论述中通过对比喻修辞的灵活运用,不但使文章语言生动透彻,而且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其次,作者对文章中的“史”“论”部分灵活安排,使文章有论有据,结构紧凑。此外,作者对古籍的引用也构成了文章的一大特色,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论述效果,还体现了作者的深厚的学术修养;最后,对《春秋世论》中发扬“尽而不污”和“惩恶劝善”的春秋笔法作了赏析。结语部分从整体上评价了《春秋世论》的史学价值和经学价值,对他研究“春秋”的思想、《春秋》类着作的书写方式以及对后世史论创作产生的影响作了详细分析;进一步揭示了王夫之治学《春秋》产生的积极意义肯定累了他在中国文史学界的重要地位,并在最后中肯地指出王夫之思想中存在的弊端。

刘小龙[3](2018)在《新世纪以来明代史学史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以来,明代史学史研究又取得新的进展,主要表现为研究成果数量众多、研究视野广阔、研究方法多样、研究内容不断细化与深化等方面,尤其是在通论明代史学、官方史学、明人前代史学、野史、史学思潮、考据学、具体史家之史学、民族史学、域外史学等研究领域,出现了诸多论着。同时,也存在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译介缓慢、选题不平衡、一些重要议题或未开发或急需继续探讨、一些个案研究缺乏整体观照等不足。因此,只有继续发扬以往的优势、正视不足,并结合时代特点更新研究资料、方法、理论、范式,才能推进明代史学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汤浩[4](2018)在《咸同湘军与湖湘理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湘军集团与理学文化有着深层次的互动关系。咸同湘军兴起,不仅是宏济艰难的现实选择,更是儒学内部结构运动的结果,是理学自救的产物。湘军是一支以文化立军,有着自身政治目标和文化理想的理学之军。湘系理学经世派受内忧外患的深重刺激,开启“以实动名”的崛起之路,自下而上地打破有清以来二百余年理学内敛时期之沉寂,比较成功地将学术思想转化为政治军事组织能力,开启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政治—文化自强运动。咸同湘军以理学作为节制之道,培植政治和文化的双重权威结构,体现出独特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特色。湘军以理学为宗,结合圣王理想和豪侠气象,形成“兵儒合流”“以礼治军”“明耻教战”的军事管理理论。湘军将理学思想全面运用到军事实践指导中去,以精微之意行威厉之事,其儒兵思想中的儒学向度,使之成为军事活动中活用理学的典范。湘军中曾较普遍树立了以身殉国、克己廉介的价值观。湘军不同支脉中,理学浸淫最深的王錱老湘营战斗力最强最持久,在勇营制度下由地方军逐渐取代国防军,特别是在国势陵夷中注重“隐图自强”,力破“不勤远略”的儒学政治传统。湘军以理学原则为指导,对政治军事制度进行改创,并在事功领域广泛运用,其“以实动名”的创化改制,涵盖了吏治文法、军制财政、文教制度等多个方面。同时这种创制也具有实用性、渐进性、适应性、局部性特点,缺乏整体上、根本性的制度改革,具有明显“过渡性”的特征。湘军集团作为湖湘理学的发舒,对晚清理学产生过政治与学术方面的多重影响,包括:对理学学术走向,对理学乃至儒学学术思想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对理学学术思想的发挥与修正,对理学信仰和主流地位强有力的扞卫等。可以说,湘军集团体立用行、务本开源的“通儒”经济,极大地丰富扩充了儒学的践履范畴,实现了为儒学的“正名”,在更广阔的社会格局和宏观文化视野上深刻影响着晚清理学发展的轨迹。湘军一定程度改变了宋明儒学柔弱函胡之弊,焕发了理学价值,形成了激越高亢的审美情趣。咸同湘军立足于建立“学”“道”“政”的良性互动关系,助推形成的政治新秩序成为晚清政局转捩的重要枢纽;湘军集团致力于隐图自强,在对外战争中挽回了军事颓势,挽救保存了中国疆域的主体部分,为中国的逆势复兴奠定了基本的领土格局,同时也将儒学社会价值在封建社会晚期最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湘军人物匡济时艰的精神,自励殉道的操守、任事敢为的勇气、坚毅不拔的意志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必将与民族文化中的进步基因融为一体,感召后人。

韩金晶[5](2017)在《薛瑄天理史观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天理史观”是理学家基于天理对人类历史发展变化的一种考察、认知、评断,是对历史发展趋势及其形态合法性的考察。在宋代理学家的眼中,认为推动历史发展的是追求“内圣外王”、道德高尚的圣贤君子。作为明初朱学代表人物的薛瑄,继承和发展了这种天理史观。这种天理史观既是薛瑄对前人尤其是宋人经典着述研读和思考的结果,也与明初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因素有关,更是薛瑄在从政、为学以及从事教学等活动中忠诚践履理学家理念的产物。薛瑄在继承朱熹“理本论”的基础上,吸收了张载的“气本论”,构建了“理气合一论”,明初朱学遂开始由关于形而上之理的探讨向注重对气化的人类社会发生转折。在复性论中薛瑄更强调下学功夫,以这种理学思想作为历史演进的哲学基础,形成了自己的历史观,即薛瑄的天理史观,主要内容包括薛瑄的道统之辨、王霸之辨、经史之辨。薛瑄通过道统之辨,来探讨社会历史发展的合法性。主要对道统人物序列构建,薛瑄的道统谱系继承朱熹又有所发展,所谓发展就是把元代许衡放入道统谱系中,从而为把以自己为代表的朱学代表列入谱系奠定了基础。同时薛瑄也对科举空疏学风、以及佛老异端给予批判,把其排除在道统之外,这是薛瑄对道统的贡献。薛瑄通过王霸之辨来探讨社会政治的合法性。薛瑄以“天理”为出发点,把政治分为“王道之治”与“霸道之治”,以此为基础对历史进行了分期,对各段历史以及历史事件进行评判,通过分析薛瑄的评价,可以得出薛瑄的理学思想已经不是纯粹的“天理论”,已经开始注重气化世界。薛瑄通过对经史之辨,体现着史原则和标准。薛瑄的经史之辨主要是对一些历史人物、历史着作的看法。薛瑄认为“观史不可以成败优劣人,只当论其是非。”又提出着史不可过分重视气化世界。薛瑄主要是想把“天理论”、“气化世界”合而为一,因此,“理势合一论”,是薛瑄历史观所追求的的最终目的。总之,薛瑄的天理史观是围绕着“天理”建立起来的庞大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既有人类社会在特定地域展开的空间维度,也有依道统而绵延在具体历史中的时间维度。把这两种维度结合起来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薛瑄的学术包括宋明理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齐鹏刚[6](2017)在《从《读通鉴论》看王夫之的民族观》文中认为“民族”一词19世纪末才出现在中国人的词汇中,古代的典籍中常用“族”、“人”、“族类”、“部族”等词语表达人们观念中对共同生活的稳定人群的概念。在中国历史上不同民族的发展道路是不同的,虽有些民族湮灭但更多的民族是在历史潮流中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先民形成了最初的夷夏民族观,这种“夷夏观”不断发展演变形成了中国传统的民族关系。王夫之生活在明末清初,当时民族关系十分紧张,出于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王夫之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传统的民族观。王夫之的《读通鉴论》是以《资治通鉴》所载史实为根据,系统对秦至五代时期的政治、军事、民族、伦理、法律等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剖析。其中关于民族问题的认识是作者民族观的集中体现,对近现代仁人志士探索国家救亡图存之路产生了深远影响,故笔者着重分为五个方面来探讨王夫之的民族观。第一是王夫之的民族撰述观。王夫之的民族撰述观体现在夷狄非正统的撰述观和存中国绪统的编纂观二个方面。在夷狄非正统的撰述观中,他怀疑三统易服说、批驳五德终始说、否认夷狄正统观,对循环宿命论提出严正指判。在存中国绪统的编纂观中,他关于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三个时期的民族史编纂,对夷狄的记载与评论是建立在严夷夏之防的立场上的。第二是王夫之的民族起源观。王夫之的民族起源观主要体现为夷夏进化观与夷夏区分观二个方面。在夷夏进化观中,他将中国文明进程划分禽兽→夷狄→华夏文明三个阶段,将夷夏民族起源归结为同源异祖。在夷夏区分观中,他认为华夏民族和夷狄在生存区域上、文化发展程度上、道德水平高低上均存在差异。第三是王夫之的夷夏关系观。王夫之的夷夏关系观包括用夏变夷观与夷夏之防观二个方面。在用夏变夷观中,他主张对境内蛮夷地区进行教化,但他反对夷狄推行汉化,并痛斥汉人助夷汉化。在夷夏之防观中,他主张夷夏各安其所,夷狄不要进入华夏地区,并且他反对夷夏之间存在的上层和亲与下层通婚。第四是王夫之的夷夏边防观。王夫之的夷夏边防观主要体现在闭关自守观与徙民实边观二个方面。在闭关自守观中,他主张迁徙夷狄出塞和夷夏各安其所,目的是为严守夷夏之大防,在徙民实边观中,他认为移民充边对于加强边境线的建设作用巨大。第五是王夫之的夷夏用兵观。王夫之的夷夏用兵观主要包括慎重用兵观和平叛征伐观二个方面。在慎重用兵观中,他反对盲目用兵与借兵夷狄。在平叛征伐观中,他主张对境内叛夷平定,对境内外夷狄征伐,反对偏安投降,体现出其具有高尚的民族气节。

姜含琪[7](2017)在《王夫之易学诠释思想研究 ——以王夫之专门易学着作为中心》文中提出王夫之对易学的研究贯穿他生命始终,其思想形成受当时政治、社会环境影响甚大。在明清之际这个大背景下,从明王朝覆灭到清王朝建立并趋于稳定,王夫之的易学思想也随着社会的动荡而变化。因此,本文基于“共时性”和“历时性”相统一的原则,从王夫之各易学着述出发,结合《周易考异》、《周易稗疏》、《周易外传》、《周易内传》的时代背景,阐述着述之诠释主旨,并通过此主旨解读王夫之体式选择的原因,进而梳理其易学诠释原则。王夫之最初的《周易考异》和《周易稗疏》顺应了经学研究中的实学思潮,以“考异”、“稗疏”这种训诂考据类体式为切入点,通过“辟异端”、“守正训”的诠释思想,力图解决宋明理学、心学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日益流于空疏的弊端,也为后期其易学着述的撰写奠定了理论基础。至《周易外传》之时,反清复明运动蓬勃展开,王夫之基于当时社会现实状况,以“极酬酢之大用”为主旨,意在对当时的政治、社会等一些时势状况作出回应。因此,他选用形式相对宽松,以“致用”为主要内容的“外传”体式,与取象思维相配合,通过“推广于象数之变通”的诠释原则,基于实有的气本论的立场,从天人有别的角度,以象数沟通天人之体用、道器之相依,进而以常应变,以变通常;并在这个“推广于象数之变通”的过程中,在天地之际中突出了合天人之大用的人的类主体地位,强调了人具有乾知、坤能的能力。随后的《周易大象解》是基于吴三桂失败后,反清复明彻底无望这一历史现实而着。王夫之基于《大象传》和彖爻辞各自为义的检释原则,选取“解”这一继“传”之后产生的古老体式,一方面暗示其以回复原始儒家经典为己任,另一方面欲为《大象传》做一系统、深入的讨论。可以说,《大象解》在王夫之的易学着作中具有过渡性质。他一方面以治民之学回应了《外传》的致用之道,另一方面也为《内传》中修己的心性之学埋下伏笔。至其晚年时期,清朝统治已基本稳定。这个时期,王夫之主要思考的是在新的王朝下,前朝士大夫、君子们如何进退出处,以及如何保有华夏民族之魂的问题。因此,在《内传》中他以“体天人之理”为主旨,希望明之遗民可以通过对天人之理的把握,来指导自己在世变之时的行为,以便世人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处世模式。在此基础上,王夫之提出“义类相推”、“守彖爻立诚之辞”的诠释理论和原则。在具体论述中,由《外传》中对本体论和类主体的阐述,转向了《内传》中在认识论、人性论视野下,对人如何恰当的处理物我、人我关系,发挥心凝性成德的具体作用的探讨。我们通过对王夫之各部易学着作的梳理,可以看出,他不同时期易学思想的诠释主旨、体式、原则都有所不同。但与此同时,他在不同的易学着述解读中也蕴含着一以贯之的思想。王夫之在《周易内传发例》中对其《内传》乃至其整个易学思想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为我们理解和把握其易学思想的一致处提供了方便法门。至此,通过对王夫之易学在“共时性”和“历时性”之间、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讨论,我们才得以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认识王夫之的易学思想,进而在易学史乃至经学史上对其易学思想进行较为准确的定位和把握。

刘荣[8](2016)在《王船山《读通鉴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读通鉴论》是王夫之晚年写作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史论作品。该书真正为世人周知自19世纪60年代始,但自那之后直至民国年间,该书颇为时贤仰慕,亦颇受第一流的学者的褒扬与推崇。他们一致认为,《读通鉴论》一书蕴含丰富且独到的思想,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遗憾的是,直至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学界罕有针对《读通鉴论》一书的全面、系统和专门的考察工作。这一现状不仅不利于《读通鉴论》自身的课题史研究,而且对整个船山学思想的研究也是不利的。因此之故,对《读通鉴论》一书进行专门和比较系统的探究就显得尤其必要,而本论文就是对这一工作的尝试。本论文认为,《读通鉴论》是一部以人道为核心的历史哲学着作。在这本着作中,王夫之阐发了他对于中国秦汉以降整体历史的实际乃至未来的哲学上的看法和观点,而人道就是这些观点中的核心概念,也是理解船山对于中国历史的思辨看法的灵魂。船山将三代以下的中国历史看做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一整体的内部有着可以被理解、证实和想望的历史的意义或者价值,即人道。人道就是历史的意义,决定并主宰了历史的起源和进展;历史则是人道的展开与实现,在历史行程中人道才得以显豁与体现。《读通鉴论》一书呈现给我们的即是人道在秦汉以降的历史中的展开,船山以议论历史的形式凸显了人道这一历史法则之于历史实际和未来的价值所在。论文围绕人道的概念共分五章来研究《读通鉴论》这一着作:首先,分析《读通鉴论》一书的史观特色、写作主旨以及其中的经史关系论。论文先将《读通鉴论》视为一有机整体,比较地考察它与前此之《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纲目》在史观性质上的区别所在。明了于此,方可先从整体上对《读通鉴论》的论史特色和风格有一定程度之认识,并为理解后面我们对该书的探讨打下某种基础。继之,我们会分析、讨论该书的撰述主旨。船山晚年对写作史论颇用心,其用意何在?明确了是书之宗旨,对于继续深入考察该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铺垫。基本上,论文以下几章的内容就是对该书写作宗旨的展开。最后,我们还会分析该书所涉及的经史关系,处理方式是将其置于船山的经史关系甚至整个学术史上的经史关系论中。其次,重点阐述《读通鉴论》的“人道”政治理想的四个维度。我们将循着《读通鉴论》的写作主旨,详细、具体地阐述该书的以人道为核心的政治理想。以往论者多声称可以在《读通鉴论》等着作中发现船山对政治制度的设计和规划,并言之凿凿地替船山制作了一套趋近于近代西方政治模式的制度体系。与他们不同,我们认为船山并未对未来历史有明确和固定、统一的政治制度构思。为了论证此观点,我们先是对人道等概念予以解释和界定,然后推扩出去,深论船山人道政治理想的四个基本维度之内涵。再次,论述《读通鉴论》的“人道”理想在君道、臣道和治道三个层次上的体现。《读通鉴论》固然是一部史论之作,但其论史之旨归并未也不可能全部指向历史自身,对政治思想之探讨可以说是其中的大宗,这主要源于该书所依蓝本《资治通鉴》的性质。换句话说,《读通鉴论》一书承载了许多的政治思想内容,只不过为史评的外衣所掩盖了而已。以往学人鲜有对该书之政治思想做专门、深入的梳理,我们将从君道、臣道和治道三个层面依次论列船山之政治见解,由此显示人道理想在其中的表现。复次,论述《读通鉴论》“人道”理想在典制和文教两个方面上的体现。《读通鉴论》中对于古代各种制度的阐发颇具特色,可惜前人论之者鲜少。船山对于制度的论述并非就事论事,而是有着历史通变和融合的大视域,他在此古今融合的视域中考察和论断各种制度。他认为,某些三代之制只能是历史的产物,无法再行之后世;而有些先秦制度却仍可在斟酌、考量其精意或大义的前提下因乎时势地被落实于后之历史。船山对先王之精意抱有无比仰慕的情怀,坚信其可施于三代以降之中国永久历史。三代之制与后世历史之间由此存在着有趣的张力。另外,船山重视儒家的文章教化等思想学说,对士人之传承人道抱有坚定之信念。最后,梳理并阐发《读通鉴论》一书中的理势论,即“人道”法则的理论总结。虽然学界对船山理与势及其相互关系的论评层出不穷,但毕竟是从船山全体着作和思想出发而得出的结论。对于《读通鉴论》而言,其中不仅多处出现理、势的概念,而且它们各自的意涵并不像前人所说的那样单一。事实上,理之意涵有三,而势之含义有五。而且,理与势的关系也并非惯常所认为的那样是双向的,“势成理”才是该书理势关系的内容。

张璐瑶[9](2016)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历史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在中国三十多年的深化改革和开放的历史发展中,高中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都发生着改变。历史观作为三者的哲学基础,对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作用举足轻重。同时,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奠定学生道德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肩负着学生各种观念、思想认识正确发展的重任。因此,需要将历史观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相结合。但在实际的教学落实中,教育的天平倾向于学生的成绩和高考的压力。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的历史观教育受到了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师技能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本文正是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历史观教育的现状,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基础,以历史观为切入点,着重从教学、教材和学生等环节对历史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脉络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高中政治课程历史观教育的相关理论问题。在明确了历史观、历史观教育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含义、地位的基础上,确定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历史观教育的内容,即: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基本历史观和以全球化历史观、生态历史观和现代化历史观具体历史观的教育内容。第二部分:在高中政治课程中渗透历史观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认为落实课程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政史学科交叉和体现教材内容四个方面决定了在思想政治课中开展历史观教育是必要的。同时,在高中政治课中渗透历史观教育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升高中政治课教学效果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第三部分:高中政治课历史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本文对学生、教师的调查、访谈和思想政治课教学进行了研究,发现高中政治课历史观教育在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师技能和学生地位等方面的问题,并分析问题的原因是由于教育体制、社会转型、理论研究滞后这三个方面的影响。第四部分:高中政治课历史观教育的策略。首先高中思想政治课历史观教育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思想导向性原则、渗透性教育原则以及政史互通性原则。其次,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历史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总结出了解决策略。包括开发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素质,发挥示范作用;改变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三个方面的内容。

刘荣[10](2015)在《近百年来王船山《读通鉴论》研究述评》文中指出学界以往甚少有对明末清初的大学者王船山的某一部作品予以专门、系统、严谨之研究者。历来为人评价甚高的《读通鉴论》便是其中之一。虽然该书在被学术界瞩目和研究之前曾经经历了曲折又复杂的问世以及流行的过程,但自20世纪30年代起正式走进学人的世界,成为学界80多年来一直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成就硕果累累。因此,对以往学界关于《读通鉴论》的研究成果做一个综合性的叙述和评价就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可以弥补学界以往在此项工作上的空白,更是期望今后的《读通鉴论》研究以及船山学研究能够在此综述所揭示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深化。

二、评王夫之的历史观——中国史学思想探讨之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评王夫之的历史观——中国史学思想探讨之一(论文提纲范文)

(2)王夫之《春秋世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王夫之的《春秋》研究
    第一节 王夫之研究《春秋》的背景
        一、时代背景
        二、家学背景
    第二节 王夫之研究《春秋》之“四书”
        一、《春秋稗疏》
        二、《春秋家说》
        三、《续春秋左氏传博议》
        四、《春秋世论》
第二章 《春秋世论》对《春秋》经义的探析
    第一节 “《春秋》托始桓王之世”
    第二节 “《春秋》予伯”与“齐、晋称伯”
    第三节 “《春秋》重录宋、郑、鲁”三国历史
        一、“春秋之势县于郑”
        二、“宋亦重矣”
        三、“鲁亦不轻”
第三章 《春秋世论》核心思想探析
    第一节 哲学思想
        一、“极则必反”论
        二、“变通”论
        三、“势”论
        四、“知几”论
    第二节 政史思想
        一、“夷狄”论
        二、“明君”论
        三、“君权”论
        四、“文质”论
        五、“内外”论
        六、“自强”论
        七、“兵农”论
        八、“地理决定”论
第四章 《春秋世论》的文章特色
    第一节 善用譬喻
    第二节 排比史事
    第三节 引证广博
    第四节 “春秋笔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新世纪以来明代史学史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通论明代史学
二、明代官方史学研究
三、明代非官方史学研究
    (一) 明人前代史学研究
    (二) 明代野史、史学思潮与考据学研究
    (三) 具体史家之史学研究
    (四) 明人民族史学与域外史学研究
    (五) 其他研究
四、总结与反思

(4)咸同湘军与湖湘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三、 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第1章 湖湘理学发展与晚清湘系集团的兴起
    1.1 湖湘理学的传播和在清代的发展
    1.2 晚清湘系理学经世集团的集结
第2章 湘军早期军事实践及建军思想
    2.1 湘军早期军事实践活动
    2.2 湘军与团练勇营
    2.3 湘军建军思想初析
    2.4 湘军早期建军思想与《纪效新书》《练兵实纪》
第3章 湘军:淬砺理学精神的新军
    3.1 理学自救的产物
    3.2 湘军理学经世思想来源的几个侧面
    3.3 凝士以礼:理学导向下的湘军“节制”机制分析
第4章 以精微之意行威厉之事:理学导向下独特的湘军军事思想
    4.1 儒学的转向:兵儒合流的豪侠气象
    4.2 明耻教战:湘军建军治军思想的核心
    4.3 湘军“兵争”思想中的儒学向度
    4.4 湘军对传统兵学的继承与扬弃
第5章 湘军军系与理学
    5.1 湘军军系文化表征
    5.2 湘军军系文化中的“气节观”
    5.3 湘军发展重心转移及后期湘军军事实践
    5.4 湘军军事实践中对理学的疏离
第6章 湘军创制与理学
    6.1 湘军集团的理学经世思维
    6.2 湘军的主要经世实践:创制
    6.3 湘军创制评析
第7章 湘淮军集团的同源异流:一个理学文化视角的比较
    7.1 湘淮军理学文化背景的异同
    7.2 湘淮军集团价值文化取向差异
    7.3 湘淮军集团不同的历史际遇
第8章 湘军集团对咸同理学的影响
    8.1 湘军集团对于晚清理学融合发展的影响
    8.2 湘军经世文化对理学思想的扩充和完善
    8.3 湘军人物对理学学术思想的发挥与修正
    8.4 重建以理学为核心的儒学人文信仰
第9章 湘军理学经世的历史地位
    9.1 晚清理学复兴是儒学自身运动的结果
    9.2 湘军崛起成为晚清政治格局转捩的重要枢纽
    9.3 湘军集团与晚清“国运”相终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薛瑄天理史观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前人研究成果及分析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薛瑄天理史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明初的儒学与政治
    第二节 薛瑄的生平及着述
第二章 薛瑄天理史观的思想基础
    第一节 天理:构建气化世界的总则
    第二节 复性:天理境界达成的途径
第三章 薛瑄天理史观的内容
    第一节 道统之辨:历史发展中的人文动力
    第二节 王霸之辨:社会政治的合法性探讨
    第三节 经史之辨:历史记录的原则和标准
第四章 薛瑄天理史观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理与势之合一
    第二节 行较言之为重
余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从《读通鉴论》看王夫之的民族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王夫之的民族编纂观
    (一)夷狄非正统的撰述观
        1、怀疑三统易服说
        2、批驳五德终始说
        3、否认夷狄正统观
    (二)存中国统绪的编纂观
        1、关于秦汉时期的民族史编纂
        2、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史编纂
        3、关于隋唐五代时期的民族史编纂
二、王夫之的民族起源观
    (一)夷夏进化观
        1、夷夏气化观
        2、夷夏进化观
        3、夷夏异祖观
    (二)夷夏区分观
        1、地理差异区分观
        2、文明差异区分观
        3、道德差异区分观
三、王夫之的夷夏关系观
    (一)用夏变夷观
        1、境内蛮夷地区教化观
        2、反对夷狄推行汉化观
    (二)夷夏之防观
        1、夷夏各安其所观
        2、反对夷夏通婚观
四、王夫之的夷夏边防观
    (一)闭关自守观
        1、迁徙夷狄出塞观
        2、夷夏各安其所观
    (二)徙民实边观
五、王夫之的夷夏用兵观
    (一)慎重用兵观
        1、反对盲目用兵观
        2.反对借兵夷狄观
    (二)平叛征伐观
        1、境内平叛蛮夷观
        2、境外征伐夷狄观
        3、指斥偏安投降观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7)王夫之易学诠释思想研究 ——以王夫之专门易学着作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王夫之易学的初步形成
    第一节 王夫之的时代背景
        一、“天崩地裂”与王夫之易学着作的产生
        二、时代要求与学风转向
    第二节 王夫之的易学形成的基础和整体倾向
        一、“入其垒、袭其辎”的内在批判方法
        二、对佛、老、庄思想之扬弃
        三、“希张横渠之正学”与王夫之易学的定位
    第三节 王夫之早年易学及其治易方法的转换——以《周易考异》和《周易稗疏》为例
        一、“辟异端”、“守正训”的诠释思想
        二、由训诂而义理的治易方法之萌芽
第二章 《周易外传》的诠释主旨及其释原则
    第一节 “极酬酢之大用”——《周易外传》的诠释主旨
        一、物之实有
        二、道器、体用关系
        三、天人关系
        四、常变关系
        五、知能关系
    第二节 《周易外传》的诠释体式和诠释原则
        一、“传”“内传”与“外传”
        二、《周易外传》的诠释体式
        三、“推广于象数之变通”——《周易外传》的诠释原则
第三章 《周易大象解》、《周易内传》的诠释主旨及其诠释原则
    第一节 《周易大象解》的诠释主旨、诠释体式和诠释原则
        一、《周易大象解》的诠释主旨
        二、《周易大象解》的诠释体式和诠释原则
    第二节 “体天人之理”——《周易内传》的诠释主旨
        一、《周易内传》的宇宙论思想
        二、“几”在《周易内传》中的两种解读范式
        三、心之志与心之量
        四、“用独”和“慎独”
    第三节 《周易内传》的诠释体式与诠释原则
        一、《周易内传》与《周易外传》的体式差异
        二、“守彖爻立诚之辞”——《周易内传》的诠释原则
第四章 王夫之易学总结——《周易内传发例》
    第一节 乾坤并建、错综合一
        一、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二、熊十力对“乾坤并建”的误读
    第二节 彖爻一致、四圣一揆
        一、四圣一揆
        二、彖爻一致
    第三节 占学一理、得失吉凶一道
        一、德福一致
        二、出处生死
结语
参考文献

(8)王船山《读通鉴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读通鉴论》一书的研究概况
    三、《读通鉴论》一书的面世、流传情况考察
        (一) 《船山遗书》与《读通鉴论》
        (二) 清末民初之盛况
        (三) 现实需求之终结与学术研究之兴起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通鉴学”下的史观与《读通鉴论》的主旨和经史关系论
    第一节 从《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纲目》到《读通鉴论》—从道德史观向理性史观
        一、《资治通鉴》及其道德史观
        二、《资治通鉴纲目》及其天理史观
        三、《读通鉴论》及其理性史观
    第二节 《读通鉴论》的主旨与船山的经史关系论
        一、《读通鉴论》一书的主旨
        二、船山论经史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读通鉴论》与船山的人道政治理想
    第一节 《读通鉴论》中的天人关系论
        一、船山“天人关系”论之鸟瞰
        二、《读通鉴论》中的“天人关系”论
    第二节 船山“人道”政治理想的基本维度
        一、人禽之辨
        二、夷夏之分
        三、君子小人之别
        四、君相造命与凡人造命
    本章小节
第三章 《读通鉴论》中的君道、臣道与治道论
    第一节 为君之道
        一、王道或圣王之道
        二、君道
    第二节 大臣之道
        一、臣的分类:大臣与才臣
        二、大臣之道
    第三节 治道论
        一、郡县制下面的具体“治道”
        二、郡县天下当被废弃之具体“治道”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读通鉴论》中的制度与文教论
    第一节 《读通鉴论》中的制度论
        一、封建与郡县之区别与联系
        二、《读通鉴论》中的具体制度论
    第二节 《读通鉴论》中的文教论
        一、文教
        二、士气与民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读通鉴论》中的理势论
    第一节 “理”、“势”范畴概述
        一、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理”、“势”范畴
        二、船山哲学中的理势论
    第二节 《读通鉴论》中的理势论
        一、《读通鉴论》中理、势概念的内涵
        二、《读通鉴论》中的“理势”关系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9)高中思想政治课历史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四)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案例分析法
        3、问卷调查法
    (五) 创新与不足之处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高中政治课历史观教育的相关理论问题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1、历史观的概念
        2、历史观教育
        3、高中思想政治课
    (二) 高中政治课历史观教育内容
        1、基本历史观
        2、具体历史观
二、在高中政治课中渗透历史观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 在高中政治课中渗透历史观教育的必要性
        1、历史观教育是落实课程标准的需要
        2、历史观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3、历史观教育是政史学科交叉的需要
        4、历史观教育是体现教材内容的需要
    (二) 在高中政治课中渗透历史观教育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2、有利于提升高中政治课教学效果
        3、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高中政治课历史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高中政治课历史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零碎且抽象
        2、教学方法单一且呆板
        3、教师对历史观教育的忽视且知识技能薄弱
        4、学生主体性地位缺乏
    (二) 历史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育体制的影响
        2、社会转型的影响
        3、理论研究滞后
四、高中政治课历史观教育的策略
    (一) 高中政治课历史观教育的原则
        1、学生主体性原则
        2、思想导向性原则
        3、渗透性教育原则
        4、政史互通性原则
    (二) 高中政治课历史观教育的策略
        1、开发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2、提高教师素质,发挥示范作用
        3、改变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4、落实素质教育,增强学生主体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近百年来王船山《读通鉴论》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针对性研究综述
二、相关性研究综述
    1. 历史学的角度
    2. 哲学的角度
    3. 政治学的角度
    4. 民族思想的角度

四、评王夫之的历史观——中国史学思想探讨之一(论文参考文献)

  • [1]略谈史学遗产与历史启蒙[J]. 晁福林. 史学史研究, 2019(03)
  • [2]王夫之《春秋世论》研究[D]. 尹雪.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3]新世纪以来明代史学史研究述评[J]. 刘小龙.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 [4]咸同湘军与湖湘理学研究[D]. 汤浩. 湖南大学, 2018(06)
  • [5]薛瑄天理史观初探[D]. 韩金晶. 贵州大学, 2017(03)
  • [6]从《读通鉴论》看王夫之的民族观[D]. 齐鹏刚. 河北师范大学, 2017(10)
  • [7]王夫之易学诠释思想研究 ——以王夫之专门易学着作为中心[D]. 姜含琪. 武汉大学, 2017(06)
  • [8]王船山《读通鉴论》研究[D]. 刘荣. 武汉大学, 2016(07)
  • [9]高中思想政治课历史观教育研究[D]. 张璐瑶.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10]近百年来王船山《读通鉴论》研究述评[J]. 刘荣.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04)

标签:;  ;  ;  ;  ;  

评王夫之史观——中国史学探讨之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