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湘乡市一批种养专业户成为小康建设的排头兵(论文文献综述)
王光辉[1](1996)在《湘乡市一批种养专业户成为小康建设的排头兵》文中研究说明湘乡市一批种养专业户成为小康建设的排头兵王光辉湖南省湘乡市广大农民大力发展种养业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生产,积极开展以户为单位的亩产五吨粮,户栽10亩果,户养百头猪、千只鸭,种养收入超万元的种养竞赛活动,一批种养专业大户脱颖而出。据统计,全市种养专业大户已...
孔德斌[2](2014)在《农村社区治理:从硬治理向软治理的转变》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当前“乡政村治”的农村社区治理体制,脱胎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人民公社”,虽然经过村民自治的第一次乡村治理体制改革,但并不彻底,仍然带有浓厚的“硬治理”色彩,具体表现为指标化、可视性、封闭性、强制性等特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中国传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正在加速“终结”,乡村治理的时空条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农村社区硬治理体制越来越暴露出其历史局限性,第二次乡村治理体制改革提上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议事日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目标,毫无疑问,没有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用新农村社区制取代村委会制,是实现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村社区硬治理体制的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它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国家控制社会。随着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农村社区治理从硬治理转变为软治理,从家元共同体、族阈共同体转变为合作共同体。这篇论文以历史主义反思性阐释为研究的基本取向,在解构传统“乡村硬治理”模式的理论预设及制度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对农村社区治理方式转型若干案例的实证分析,力图提炼出一种“乡村软治理”理论,用以指导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创新实践。乡村软治理具有非指标化、非可视性、民主协商、合作治理等特征,是后工业社会时期农村社区主流的治理模式.建国初期,我们通过农业合作化运动,完成了土地制度的彻底变革,建立起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分散的小农被组织起来,成为“人民公社”的“社员”,过去“国家——农民”的二元关系让位于“国家——集体——农民”的三角关系。从传统的自治半自治的“乡绅治理”到完全“官治”的“人民公社”体制,新中国完成了乡村治理的第一次转型。这次转型并没有改变农村社区家元共同体的性质,但却奠定了二元户籍、城管制度、硬性维稳等乡村硬治理模式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后,我们在政治上终结了人民公社体制,代之以村民自治制度,人民公社的政治职能被村委会继承,经济职能被乡镇企业继承。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人民公社的文化、生态、社会职能没有得到妥善安置,仅仅建立起一种处于过渡状态的“乡政村治”的乡村治理格局。从人民公社到村民自治,新中国完成了乡村治理的第二次转型。这次转型并没有破除乡村硬治理的惯性思维,但却引入了法治、工业化等因素,从而使得部分地区的农村社区从家元共同体转变为族阈共同体,并开辟了农村社区民主治理的新时代。2006年取消农业税之后,我们在总结村委会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展了“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综合实验,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五位一体”综合方案从源头上治理“三农”问题。这实际上是在继续完成彻底改革人民公社体制的历史遗留任务,将分散的、孤立的五方面职能重新整合到“新农村社区”中来,可以看成是对过去乡村治理的全面反思和“二次改革”。从村委会制转变为新农村社区制,新中国正在实现乡村治理的第三次转型。这次转型将彻底终结传统的农村、农业和农民,将以前人民公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职能“打包”给新农村社区继承,在新农村社区的崭新平台上实现农村、农业、农民的复兴,加强“平安社区”制度建设,构建实现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长效机制。乡村软治理是一个新的学术命题,是乡村治理研究的一大创新。乡村软治理在治理主体、法理基础、治理手段、治理对象、治理效果等方面都相对于传统硬治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治理主体上,基层政府、农村社区管理部门、乡村精英、村民经济合作组织、各种农村“第三部门”在协商民主的平台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协商与对话,倡导多中心治理模式。在法理基础上,既重视法律、法规、规章等“硬法”,又突出强调村规民约、风俗习惯、公民道德等“软法”的作用,农村社区党支部通过文化宣教、目标导引、行为方式改革等加强“政党软力量”在农村社区治理中的运用。在执法手段上,减少强制、罚款、命令等“硬性”手段,增加调解、协商、说服、合作等“柔性”手段。在治理对象上,从“扒旧房、盖新楼、建公园、修广场”的物质层面转向“社会心态”、“公民道德”、“社区文化”等精神文化层面。最终在农村实现党的领导、依法治村、村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完成新农村社区治理模式从硬治理向软治理转型的历史任务。论文提出了“社区——村民”的新型研究框架。很多人在开展乡村治理研究的时候,偏爱使用“国家——社会”的分析框架。这个框架也许对西方社会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用来分析中国的乡村治理却不够精确。由于市场经济不发达,中国农村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由于民主政治不完善,中国也不存在宪政意义上的现代国家。建立在“国家——社会”分析框架基础上的“硬治理”理论对正在演变的乡村治理关系缺乏现实解释力,必须发展出一种建立在“社区——农民”分析框架基础上的“乡村软治理”理论,用以指导农业复兴和农民复兴之后的新农村社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实践。“社区——村民”的分析框架认为,社区与村民之间应该提倡一种与时俱进的共同体化生活,社区与国家之间应该实现自治与民主的相互调适,国家与村民之间应该呈现出控制与服务的良性交融。合作共同体是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从“硬治理”转变为“软治理”,农村社区在组织体制和共同体性质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村委会制被新农村社区制所取代的历史进程,实质上也就是中国村庄终结和复兴的历史进程。但中西方村庄的终结和复兴遵循不同的规律,西方国家用城市化终结了传统村庄,又用逆城市化复兴了农村社区。中国用非农化终结了传统村庄,又正在用社区化复兴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用社区化合作化的新思维看待中国农村社区治理方式的转型,传统村庄在经历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洗礼之后,将会从家元共同体、族阈共同体转变为合作共同体。顺利完成这种历史性转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新农村社区的内涵和功能定位,不是“灭村”而是“造村”,通过对传统村庄的综合整治,将新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胡雨薇[3](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临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意味着我国对“三农”问题的关注进入了一个新的维度。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实现乡村内生式可持续成长,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研究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对策,既有利于推动乡村全方位振兴,又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本文首先通过归纳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乡村振兴战略及农村特色产业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本文所使用的相关理论。由于临湘位于湖南最北端,是农业大县,对于湘北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因此本文以临湘市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该地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条件、历史以及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发展现状行了整理。并总结了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临湘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经验,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索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临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随后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运用协同治理等相关理论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湘北地区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思路以及对策建议。本研究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之下,临湘通过为传统农村优势产业营造良好氛围,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以及快速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措施,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有了不小的进步。但是存在多元主体协同不到位、利益链接机制松散、特色产业之间融合程度较浅及特色资源产业化之路遭遇人才瓶颈、传统优势产业融资面临较大压力的问题,阻碍了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减弱了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究其背后原因,本文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参与主体思想固化,缺乏协同意识;二是协同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博弈;三是产业结构单一且融合机制不健全;四是人才竞争劣势且用人机制僵化;五是农业天然弱质性与资本逐利性之间的矛盾难以化解;六是相关法律和地方政策不完善。最后,根据问题及其成因的分析,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和目标的引领,本文提出了符合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战略思路。在此基础上,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给出了对策建议:其一,树立多元主体的协同发展理念,提高协同效率;其二,构建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其三,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产业融合机制;其四,打造人才绿色通道;其五,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的金融体系;其六,完善相关法律及制度供给。
忻州市人民政府[4](2020)在《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提出忻政发[2020]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现将《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20年1月10日(此件公开发布)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忻州——黄土丘陵、农牧交错、高原风光、千古文化。虽立地条件艰苦,但产业特色明显,享有中国杂粮之都、特优名品之乡等美名。特色产业基地、园区经济和农业的聚集功能不断提升,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建立新型产业链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余达锦[5](2010)在《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战略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计划的重大战略之一。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统筹城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从理论和实证上研究探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及趋势,并指导和推动其城镇化建设,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这既是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也是时代赋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就是要把其生态环境的巨大经济价值转化为较高的经济效益,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夺取和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全面、持续、协调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必须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本文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研究背景,选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以城镇、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运用现代经济、管理理论,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实际问题,研究提出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现实必然选择;构建了基于人口和GDP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中小城镇辐射力模型和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与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发展为例进行对比实证分析;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2010-2020发展目标和策略;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进行测度定量分析基础上研究了对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产业发展;以典型城镇为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最后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构建。指出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应当包括优良的生态环境、较高的环境意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消费模式、可持续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在研究生态文明构建的三大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中国古代的生态哲学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和四大现实基础(生态、科技、能源和经济)上,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制度四个层面分析生态文明的构建。2、提出了生态城镇体系的科学内涵,分析了生态城镇体系统筹城乡发展与中心城市、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三者间的异同,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及其分形特征,分析指出建设生态城镇体系、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必然选择。研究认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更适合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是一种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是一种以区域大城市为核心、中等城市为支柱、小城市和城镇为基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特色鲜明、环境优美、服务功能较强、人民生活富裕的城镇体系。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及其分形特征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城镇信息距离测度模型,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为例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建设生态城镇体系、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3、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辐射力模型和七城镇经济指数测度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建设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和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成本进行了测算,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策略。本文研究并首次构建了基于人口和GDP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中小城镇辐射力模型,提出了七城镇经济指数测度模型,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有城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首次构建了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和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经济成本进行了测算。通过研究,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实际,本文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2010-2020的总体思路、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为今后一段时期内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方向。4、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进行测度定量分析基础上,对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产业的“双核(南昌——九江)双轴(沿路和沿江)多动力”发展模式。本文主要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进行测度定量分析,重点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地级市区间、南昌市区和九江市区与周边部分县市间制造业同构问题,指出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和产业运行的原则,分析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要实现从“点(南昌)——圈式”发展模式向“双核(南昌——九江)双轴(沿路和沿江)多动力”发展模式转变,并建立基于资源——技术——管理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融合网络模型,提出相关发展战略。5、以典型城镇为例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的建设,并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选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有代表性的大中小城镇为例,分析其产业、生态和城镇化建设,提出相关发展策略。并从制度、基础设施、科技、人力资源等方面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发展所需的条件,对制度和政策供给、公共物品供给、教育供给、经济环境供给和生态环境供给五大政府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基模分析理论,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中政府创新行为的富者愈富型基模,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杨锦冰[6](2020)在《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农村发展,农业进步,农民脱贫致富是重中之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的经济实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在促进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和实现农民收入稳步提升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8年底,市里依法登记的合作社共有6019家,数量是2012年的3.8倍,总量在广东省排名第一。合作社在发展中规模不断变大,辐射带动能力逐渐加强,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本研究以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为主要对象,通过介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概念及发展趋势,河源市农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状况,对河源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归纳,指出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原因加以分析,提出促进合作组织发展的具体措施。研究发现,河源市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合作组织发展势头良好,但大部分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得到政府的重视与扶持力度不够、经营模式单一、产业化程度低、人才匮乏、经营管理混乱,利益分配无序,资金短缺等诸多问题,对农民参与合作社建设的积极性有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对河源市部分合作社进行座谈、走访,结合文献查阅和调研走访等收集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分析揭示了影响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诸多因素,呈现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本现状,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措施:一是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二是完善合作组织规范化建设,融入农业产业化发展;三是发挥示范社自身优势,提高农户和社员的合作意识。本文研究成果对于河源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以期政府部门和合作社负责人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视。研究结果对粤东西北等类似河源市的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周震虹[7](2005)在《洞庭湖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农业、农村、农民等“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在这种背景下,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就成了一种必然的和现实的选择。农业产业化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起来,既克服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又延长了传统农业的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文以洞庭湖区为样本,研究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撑理论,以及影响因素、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选择、发展水平评价和发展思路谋划等关键问题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论证。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如下: (1) 研究了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与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关的理论,分析了各理论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界定了洞庭湖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核心理论与相关理论,提出了具有4个层次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撑理论结构图,从理论上阐释了为什么要进行农业产业化,何时何地进行农业产业化,以及怎样进行农业产业化的问题。 (2) 系统研究了洞庭湖区的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条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找出了影响洞庭湖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变动规律及各因素对三次产业增加值贡献率的大小,指出了各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工作的重点。 (3) 通过研究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目标、运动过程和构成要素等问题,确立了一套评价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对各指标选取的原则、内涵及量化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方法集的农业产业化水平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洞庭湖区23个县(市、区)的农业产业化水平进行了具体评价。 (4) 对洞庭湖区各主要产业发展的历史轨迹、现状特征和演进规律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洞庭湖区产业分类模型,为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工具。 (5) 研究了洞庭湖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策略,提出了洞庭湖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 (6) 以湘阴县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论证了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确立了湘阴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明确了发展思路和策略,验证了本文研究所得的系列结论,实现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统一。
徐辉[8](2009)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团队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尤其是实行家庭承包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我国农村经济在纵向发展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城乡协调发展上却存在很大的问题,城乡差距近年来一直呈扩大趋势。缩小城乡差距,关键在于农村要练好“内功”,搞好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以人力资本团队模式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充分发挥农村人力资本的作用,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团队理论及团队生产理论为基础,分析我国农村发展现状及农村人力资本团队运作的重要意义,总结国外农村人力资本团队的主要模式及其有益经验,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团队模式进行系统研究,概括当前农村人力资本团队的主要模式及其运行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最后提出农村人力资本团队长效机制的构建与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团队的发展趋势,以期对提高农村生产组织化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对促进我国城乡协调发展及其政策制定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本文认为由于形成的起点和基础不同,我国农村主要存在的人力资本团队模式可以归纳为五种:以技术传播为基础的专业技术协会型人力资本团队模式,以市场为基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模式,以行政力量为基础的科技特派员型人力资本团队模式,以资金为基础的创业型人力资本团队模式及以资源为基础的农业园区型人力资本团队模式。本文通过对五种农村人力资本团队模式比较研究后认为:以资源为基础的农业园区型人力资本团队模式是我国将来农村人力资本团队的发展方向,值得重点研究和大力发展。全文采用从一般到具体的逻辑思路,共分十一章,各章研究内容及基本观点简介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介绍了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梳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形成了研究的基本架构与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理论基础。本章主要研究了农村人力资本团队模式的三个基础性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团队理论与团队生产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启示是要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开发力度,注重人力资本的利用和团队合作;团队理论表明要组建和创造真实的、高效的团队,切实提高组织绩效并促进组织成员发展;团队生产理论表明要构建合理的团队运行与监督机制,提高团队的整体绩效。第三章,我国农村发展现状与农村人力资本团队模式运作的重要意义。本章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发展的现状,然后对农村人力资本的现状与投资收益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调查研究,最后对农村人力资本团队及其模式进行了界定并详细分析了团队模式运作的重要意义。第四章,国外主要农村人力资本团队模式及成功经验。本章选取国外典型的日本农协依托型人力资本团队,美国、德国、法国及荷兰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型团队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它们的运行情况,并总结了其成功经验,作为国内农村人力资本团队构建与运行的借鉴。第五章,以技术传播为基础的专业技术协会型人力资本团队模式。本章首先研究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型人力资本团队的内涵、作用与发展概况,然后对该团队形成影响因素与建设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最后对该类型团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第六章,以市场为基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模式。本章首先研究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的内涵、作用与发展概况,然后对该团队形成影响因素与建设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最后对该类型团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第七章,以行政力量为基础的科技特派员型人力资本团队模式。本章介绍了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起源与发展概况,对五种主要的科技特派员型人力资本团队的运行机制、成功案例、优劣势及其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第八章,以资金为基础的创业型人力资本团队模式。本章首先介绍了创业型农村人力资本团队的内涵、特征与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该团队的作用,对创业型农村人力资本团队进行调查分析,最后阐述了该团队发展中的问题与相应对策。第九章,以资源为基础的农业园区型人力资本团队模式。本章首先介绍了农业园区型人力资本团队的内涵、作用与发展概况,然后分析了三类典型的农业园区人力资本团队与成功经验,最后阐述了农业园区型人力资本团队的共性问题与相应对策。第十章,我国农村高效人力资本团队建设的保障机制。本章从高效团队的要求与特征出发,对我国农村高效农村人力资本团队建设保障机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要加大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团队的素质;强化农村人力资本团队建设,创造农村人力资源利用的最佳效果;推广农地股份化制度,以主导产业带动农地流转,开辟团队合作新天地。第十一章,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团队的发展趋势。本章首先分析了当前世界农业发展新趋势及其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新要求,然后对我国当前五种主要的农村人力资本团队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最后本文认为短期内五种人力资本团队模式在我国将并存,长期看农业园区型人力资本团队模式将成为将来的发展方向。文章对发展农业园区型人力资本团队模式发展提出了七个方面的具体建议:政府在发展初期应加大扶持力度;重视农业园区规划;围绕主导产业建设;因地制宜、多层次多类型发展农业园区团队;建立合理的园区效益分配模式,体现团队成员的贡献;多方吸引和培养人才,提升农业园区的实力;坚持园区型团队的机制创新,创造符合各地实际的团队组织类型等。
时春丽[9](2009)在《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研究 ——以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俄罗斯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之一。尽管俄罗斯族人口较少,但它在全国56个民族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在于作为跨界民族的俄罗斯族涉及中俄两国关系和中国边疆地区的稳定。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民族,目前国内的研究远远不够。民族认同问题是我国社会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民族认同的相关研究也逐渐广泛和深入。但是,俄罗斯族民族认同方面的研究则风毛麟角。木文将俄罗斯族的民族认同研究与民族社会学中的民族认同理论研究相结合,具有丰富社会学、民族学和人类学中的民族研究、推动跨界民族认同研究的理论意义。本文也试图对俄罗斯族的民族认同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出其产生、发展、变迁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并对如何引导俄罗斯族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做出探讨,为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后制定有关俄罗斯族的政策提供借鉴意义。本文采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问卷法和文献法等研究方法。笔者选取俄罗斯族聚居的室韦村和临江村作为参与观察的田野点。笔者曾先后三次在室韦村和临江村进行实地调查,对俄罗斯族进行生产生活、民族认同方面的深度访谈和资料收集。同时,笔者在室韦村对第一批参加俄罗斯族民俗家庭游的10户俄罗斯族家庭做了家庭旅游接待问卷调查。笔者在临江村对70户俄罗斯族和华俄后裔家庭进行民族认同方面的问卷调查。文献方面,主要涉及三类文献:一是历史文献,二是地方文献,三是档案。笔者目前利用最多的是地方文献。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文中重要概念和术语含义的界定、国内外民族认同理论回顾、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章至第六章是正文,第二章介绍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的概况、历史沿革以及中国俄罗斯族人口的分布变迁情况。第三章从民族源流、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等方面论述了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的形成历史。第四章分析了当代俄罗斯族的民族认同状况。第五章论述影响俄罗斯族认同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因素。第六章论述当代俄罗斯族国家认同的表现、俄罗斯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以及俄罗斯族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途径。结语部分提出以下观点:第一,民族源流、宗教信仰、语言文字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对于历史上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第二,俄罗斯族民族认同既包含原生性的情感因素,也综合了工具性因素。但是维持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的原生性情感因素减弱,工具性因素增强。第三,俄罗斯族山认同混血人转到认同俄罗斯族。俄罗斯族民族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农现出增强的趋势。第四,影响俄罗斯族认同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教育和医疗。第五,俄罗斯族国家认同意识清晰,对中国的国家认同意识强烈。第六,俄罗斯族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途径主要包括构建政治认同、发展民族经济和实现文化认同。
尹胜[10](2019)在《内江市“插花式”贫困精准脱贫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贫困问题是当今全球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贫困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涉及全球政治稳定,人类文明进步与和谐发展。中国政府致力于消除贫困,在改革开放后几十年来,中国已有7亿人成功摆脱了贫困,这很大程度应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制度可对对资源的有效调动,同样得益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内江市是非常典型“插花式”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总数多但零星分散,致贫原因多样,内江积极探索“插花式”贫困精准脱贫机制,截止2017年底,内江市累计成功退出贫困村148个、脱贫贫困人口1595551名,全市贫困发生率仅有1.3%。本文在进行背景、意义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研究的目的与内容,提出了开展研究的方法与路线,并对对国内外扶贫或精准扶贫研究、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贫困标准、“插花式”贫困进行概念进行梳理和界定,通过对内江市贫困人口统计分析、调查问卷等方法,形成了内江市贫困人口、贫困村、主要致贫原因、“插花式”贫困基本特征、产业扶贫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内江市精准脱贫存在的精准识别难度大、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群众文化水平低、扶贫产业发展困难、脱贫末期难度加大等5个方面的问题,并从完善精准扶贫、干部联系、文化扶贫、产业扶贫、政策保障机制等5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最后得出论文结论,首先,对于内江市这类“插花式”贫困地区,在完全贯彻落实上级脱贫攻坚政策的同时,必须找准一条适合内江市情的脱贫攻坚道路,精准到村到户到人,逐个分析致贫原因,逐个制定脱贫方案。作为市级层面,必须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督激励措施,要提高扶贫干部队伍素质。其次,作为政府管理,在贫困人口识别、帮扶、考核方面,必须做到十分精准。最后,针对“插花式”贫困地区致贫原因复杂多样的特点,应建立一套特殊救助机制,对个别贫困人口再进行特殊救助。篇末指出了本文研究过程中的不足进行讨论和未来展望,力求对今后脱贫攻坚特别是“插花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出一些积极性作用的建议。
二、湘乡市一批种养专业户成为小康建设的排头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湘乡市一批种养专业户成为小康建设的排头兵(论文提纲范文)
(2)农村社区治理:从硬治理向软治理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AT |
第1章 导论 |
1.1 主题重申与意义省察 |
1.1.1 主题重申 |
1.1.2 意义省察 |
1.2 解释框架与概念描述 |
1.2.1 解释框架 |
1.2.2 概念描述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 |
1.3.2 国外研究 |
1.4 研究假设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假设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逻辑结构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 |
1.6.2 可能的不足 |
第2章 农村社区治理的理论基础 |
2.1 社区治理理论 |
2.1.1 农村社区、集镇社区与城市社区 |
2.1.2 国外社区研究的理论流派 |
2.1.3 社区自治与乡村复兴 |
2.2 软权力理论 |
2.2.1 软权力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2.2.2 关于“行政软权力” |
2.2.3 关于“政党软力量” |
2.3 公共治理中的“软法”理论 |
2.3.1 关于“软法” |
2.3.2 关于软法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
2.4 协商民主理论 |
2.4.1 西方语境中的协商民主理论 |
2.4.2 中国语境中的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 |
第3章 解构农村社区硬治理 |
3.1 现代国家建构与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 |
3.1.1 “国家——社会”关系的历史考察 |
3.1.2 乡镇政府——人民公社——乡镇政府的历史轮回 |
3.1.3 村级治理与基层民主 |
3.1.4 乡政村治模式评析 |
3.2 农村社区硬治理的根源、特征及其制度展开 |
3.2.1 农村社区硬治理的根源 |
3.2.2 农村社区硬治理的特征 |
3.2.3 农村社区硬治理的制度展开 |
3.3 反思农村社区硬治理:历史合理性与局限性 |
3.3.1 农村社区硬治理的历史合理性 |
3.3.2 农村社区硬治理的历史局限性 |
3.4 本章小结:农村社区治理模式转型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
第4章 农村社区治理模式转变的过程分析 |
4.1 农村社区治理思维的转变 |
4.1.1 硬治理时代的旧观念:贱农主义 |
4.1.2 软治理时代的新思维:尊农精神 |
4.2 农村社区治理基础的转变 |
4.2.1 新“三农”问题及其出路 |
4.2.2 农村社区基础结构的转变 |
4.3 农村社区治理体制的转变 |
4.3.1 村庄的终结与复兴 |
4.3.2 农业的终结与复兴 |
4.3.3 农民的终结与复兴 |
4.4 本章小结:乡村治理的三次转型 |
第5章 农村社区治理模式转变的实例考察 |
5.1 苏南、苏中农村社区建设的实例考察 |
5.1.1 苏南华西村农村社区建设 |
5.1.2 苏中胡庄镇农村社区建设 |
5.2 国外农村社区建设:韩国的“新村运动” |
5.2.1 新村运动的实施背景 |
5.2.2 新村运动的具体做法 |
5.2.3 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 |
5.3 本章小结:农村社区性质的演变与治理模式的转型 |
第6章 建构农村社区软治理:社区整合与社区建设 |
6.1 农村社区软治理的特征 |
6.2 农村社区整合 |
6.2.1 从认同到承认 |
6.2.2 农村社区的认同危机 |
6.2.3 农村社区整合的理论与机制 |
6.2.4 运用多种社区整合机制重建农村社区认同 |
6.3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
6.3.1 社区文化的概念与作用 |
6.3.2 从乡土文化走向合作文化 |
6.3.3 “礼治”与“文化自觉” |
6.4 农村社区经济建设:嵌入性视角 |
6.4.1 嵌入与契合: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的相互影响 |
6.4.2 嵌入性视角下的农村家庭继承方式与农民股份合作制 |
6.4.3 嵌入性视角下的“城中村”改造 |
6.5 农村社区道德建设:以村规民约为例 |
6.6 农村社区主体性建设:农民主体作用与重建乡村精英 |
6.6.1 发挥农村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 |
6.6.2 重建乡村精英 |
6.7 本章小结:农村社区建设重心的位移 |
第7章 结束语 |
7.1 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民幸福感提升 |
7.2 社区民主与农村社区治理模式的转型 |
7.3 从村委会制到新农村社区制 |
7.4 从硬治理到软治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乡村振兴战略下临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一、国内研究概况 |
二、国外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及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 |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概念 |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及意义 |
第二节 农村特色产业 |
一、农村特色产业的基本内涵 |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发展农村特色产业的意义 |
第三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协同治理理论 |
二、产业融合理论 |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临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 |
第一节 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第二节 临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调查 |
一、临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条件 |
二、临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历程 |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临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成果分析 |
一、突出政府作用,为传统优势产业营造了良好氛围 |
二、改善乡村面貌,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
三、发展农民合作社,确保了农民收入增加 |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临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临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多元主体之间协同不到位 |
二、利益链接机制松散 |
三、特色产业之间融合程度较低 |
四、特色资源产业化遭遇人才瓶颈 |
五、传统优势产业融资面临较大压力 |
第二节 临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参与主体思想固化,缺乏协同意识 |
二、协同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博弈 |
三、产业结构单一且融合机制不健全 |
四、人才争夺处于劣势且用人机制僵化 |
五、农业天然弱质性与资本逐利性之间的矛盾难以化解 |
六、相关法律和地方政策不完善 |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优化临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及具体对策 |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优化临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
一、遵循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的基本原则 |
二、满足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的具体要求 |
三、确定与乡村振兴战略同步的战略目标 |
四、发扬成功经验,坚持查漏补缺的工作方向 |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优化临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具体对策 |
一、树立多元主体的协同发展理念,提高协同效率 |
二、构建协同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
三、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产业融合机制 |
四、打造人才绿色通道 |
五、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的金融体系 |
六、完善相关法律及制度供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
1.1.2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1.2 相关基本概念 |
1.2.1 生态文明 |
1.2.2 城镇化 |
1.2.3 生态城镇体系 |
1.3 研究意义、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总体框架 |
第2章 生态文明、生态经济及相关理论综述 |
2.1 生态文明理论 |
2.1.1 哲学领域中生态文明的研究 |
2.1.2 资源与环境管理领域中生态文明的研究 |
2.1.3 发展经济学中生态文明的研究 |
2.2 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研究 |
2.2.1 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理论研究 |
2.2.2 区域生态经济模型研究 |
2.2.3 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建设的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生态文明理论 |
3.1 生态文明的产生 |
3.1.1 对原始文明的生态反思 |
3.1.2 对农业文明的生态反思 |
3.1.3 对工业文明的生态反思 |
3.2 生态文明的内涵 |
3.2.1 生态文明要求优良的生态环境 |
3.2.2 生态文明要求公众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 |
3.2.3 生态文明要求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消费模式 |
3.2.4 生态文明要求可持续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
3.2.5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和谐 |
3.3 生态文明的构成 |
3.3.1 生态意识文明 |
3.3.2 生态行为文明 |
3.3.3 生态制度文明 |
3.3.4 生态产业文明 |
3.4 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
3.5 生态文明构建的意义 |
3.5.1 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
3.5.2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
3.6 生态文明构建的基础 |
3.6.1 生态文明构建的理论基础 |
3.6.2 生态文明构建的现实基础 |
3.7 生态文明构建的四个层面 |
3.7.1 生态文明构建的经济层面 |
3.7.2 生态文明构建的文化层面 |
3.7.3 生态文明构建的社会生活层面 |
3.7.4 生态文明构建的制度层面 |
3.8 生态文明构建的路径选择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研究 |
4.1 城镇化发展:国际经验及主要特征 |
4.1.1 国际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
4.1.2 主要发达国家的城镇化 |
4.1.3 典型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
4.1.4 国际城镇化发展的特征及经验 |
4.2 城镇化发展:国内现状及问题分析 |
4.2.1 我国城镇的发展历程 |
4.2.2 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
4.2.3 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战略的演变 |
4.2.4 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
5.1 生态城镇体系 |
5.1.1 生态城镇体系的内涵 |
5.1.2 生态城镇体系的特征 |
5.1.3 生态城镇体系与生态文明 |
5.1.4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构建 |
5.1.5 生态城镇体系演进的理论基础 |
5.1.6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与中心城市、城市圈(群)建设 |
5.2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5.2.1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必要性 |
5.2.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界定 |
5.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现状 |
5.3.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形成 |
5.3.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现状 |
5.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模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
5.4.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首位分布明显 |
5.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不健全,规模结构失衡 |
5.4.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分形特征 |
5.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
5.5.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空间分布大多具有水源和资源指向性特点 |
5.5.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 |
5.6 基于DIT理论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研究 |
5.6.1 城镇信息距离(UDIT)理论 |
5.6.2 城镇体系中的信息结构与信息距离 |
5.6.3 城镇信息距离的计算方法 |
5.6.4 区域城镇信息距离测度模型 |
5.6.5 应用——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为例 |
5.7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 |
5.7.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优势分析 |
5.7.2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是当前江西基本省情的必然要求 |
5.7.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与策略 |
6.1 面向生态城镇化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
6.1.1 生态城镇(市)与生态城镇化 |
6.1.2 生态城镇(市)评价体系与发展准则 |
6.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中小城市(镇)辐射力模型 |
6.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辐射效应分析 |
6.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建设 |
6.4.1 小城镇建设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中的功能分析 |
6.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发展原则 |
6.5 城镇化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线性回归分析 |
6.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成本计量模型研究 |
6.6.1 生态城镇化成本的内容分析 |
6.6.2 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 |
6.6.3 区域生态城镇化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 |
6.6.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广义经济成本实证分析 |
6.6.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狭义经济成本实证分析 |
6.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6.8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发展战略 |
6.8.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总体思路和目标 |
6.8.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具体措施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产业发展研究 |
7.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总体状况 |
7.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业发展总体状况 |
7.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工业发展总体状况 |
7.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服务业发展总体状况 |
7.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7.2.1 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7.2.2 产业技术存在的问题 |
7.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测度研究 |
7.3.1 产业同构测度方法 |
7.3.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地级市区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
7.3.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地级市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
7.3.4 南昌市区、九江市区与周边部分县市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
7.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产业(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原则和模式 |
7.4.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7.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经济)发展的原则 |
7.4.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
7.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融合RTMN模型研究 |
7.5.1 生态产业融合 |
7.5.2 基于网络理论的生态产业融合模型 |
7.6 基于RTMN模型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战略 |
7.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
7.8 本章小结 |
第8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以典型城镇为例 |
8.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大城市——南昌市区城镇化发展 |
8.1.1 南昌市产业发展现状 |
8.1.2 南昌市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
8.1.3 南昌市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城市城镇化发展——以九江市区为例 |
8.2.1 九江市产业发展现状 |
8.2.2 九江市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
8.2.3 九江市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等城市城镇化发展——以新余市区为例 |
8.3.1 新余市产业发展现状 |
8.3.2 新余市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
8.3.3 新余市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4 鄱阳湖生态经济小城市城镇化发展——以高安市为例 |
8.4.1 高安市产业发展现状 |
8.4.2 高安市城镇化发展现状 |
8.4.3 高安市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城镇化发展研究——以武宁县为例 |
8.5.1 武宁县产业发展现状 |
8.5.2 武宁县城镇化发展现状 |
8.5.3 武宁县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建设——以进贤县李渡镇和高安市八景镇为例 |
8.6.1 进贤县李渡镇概况 |
8.6.2 进贤县李渡镇小城镇建设实践 |
8.6.3 进贤县李渡镇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6.4 高安市八景镇概况 |
8.6.5 高安市八景镇小城镇建设实践 |
8.6.6 高安市八景镇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 |
9.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分析 |
9.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分析 |
9.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基础设施保障分析 |
9.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科技保障分析 |
9.1.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资源保障分析 |
9.2 都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条件保障中的政府行为 |
9.2.1 政府行为 |
9.2.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及其功能 |
9.2.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中政府创新行为的富者愈富型基模 |
9.2.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政府功能发挥的发展策略 |
9.3 本章小结 |
第10章 总结、主要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10.1 总结 |
10.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0.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奖励 |
(6)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理论 |
2.1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概念及原则 |
2.1.1 合作组织定义及原则 |
2.1.2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定义 |
2.2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相关的基础理论 |
2.2.1 合作经济理论 |
2.2.2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 |
3.1 河源市农业发展现状和特征 |
3.1.1 河源市地理和农业概况 |
3.1.2 河源市农业的发展特征 |
3.2 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 |
3.2.1 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概况 |
3.2.2 河源市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案例 |
3.2.3 基于案例对河源合作组织发展思路的分析 |
3.3 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主要措施分析 |
3.3.1 政府导向及宣传措施 |
3.3.2 主要扶持激励政策 |
3.4 本章小结 |
4 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专业合作组织整体规模偏小,带动能力弱 |
4.1.2 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水平差异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
4.1.3 专业合作组织运行机制不规范,农民合作意愿低 |
4.2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4.2.1 政策扶持力度不足 |
4.2.2 合作组织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
4.2.3 农民及社员的合作积极性不高 |
4.3 本章小结 |
5 促进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主要建议 |
5.1 加强政府的政策扶持及引导 |
5.1.1 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建立监测机制 |
5.1.2 加速资源整合,优化农业产业环境 |
5.1.3 积极搭建平台,宣传推广优质农产品 |
5.2 提高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运行能力 |
5.2.1 规范合作组织内部管理 |
5.2.2 加强合作组织法人和社员培训 |
5.2.3 规范合作社产业化建设和标准化生产 |
5.3 提高农户和社员的合作意识 |
5.3.1 多渠道加强针对农户、社员的宣传引导 |
5.3.2 注重示范社及社员的示范带动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洞庭湖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1.2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农业产业化及相关概念 |
1.3 国内外农业产业化研究与发展现状综述 |
1.3.1 国外农业产业化研究与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农业产业化研究与发展现状 |
1.3.3 农业产业化研究中的不足 |
1.4 本文的逻辑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撑理论 |
2.1 概述 |
2.2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相关理论 |
2.3 区域经济学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撑 |
2.4 现代产业经济学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撑 |
2.5 发展经济学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撑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洞庭湖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
3.1 洞庭湖区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经济社会概况 |
3.2 洞庭湖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
3.2.1 农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大型龙头企业快速成长 |
3.2.2 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日趋明朗,特色农业开始形成 |
3.2.3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着,林牧渔业快速发展 |
3.2.4 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产业化组织模式不断涌现 |
3.3 洞庭湖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势 |
3.3.1 资源优势 |
3.3.2 区位优势 |
3.3.3 科技优势 |
3.3.4 环境优势 |
3.4 洞庭湖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劣势 |
3.4.1 脆弱的生态系统束缚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
3.4.2 农业的弱势地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
3.4.3 低水平的组织化程度妨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
3.4.4 不健全的政策支持体系影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
3.4.5 劳动力素质低下不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 |
3.5 影响洞庭湖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因素的实证分析 |
3.5.1 实证分析的方法及理论 |
3.5.2 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 |
3.5.3 实证结果的政策含义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洞庭湖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
4.1.3 评价指标体系 |
4.2 洞庭湖区农业产业化评价 |
4.2.1 ELECTRE方法评价模型 |
4.2.2 PROMETHEE评价模型 |
4.2.3 TOPSIS方法评价模型 |
4.2.4 灰色评价模型 |
4.2.5 集对分析评价模型 |
4.2.6 组合评价模型 |
4.3 洞庭湖区农业产业化评价的实例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洞庭湖区产业和产品的分类与选择 |
5.1 基于ELECTRE TRI的区域产业分类方法 |
5.1.1 ELECTRE TRI方法 |
5.1.2 区域产业选择与分类实例及分析 |
5.2 基于改进的FCM区域产业聚类方法 |
5.2.1 区域产业的模糊聚类方法 |
5.2.2 信息不完全的区域产业模糊聚类方法 |
5.3 基于区间FCM的区域产品选择与聚类方法 |
5.3.1 区域产品的模糊聚类方法 |
5.3.2 信息不完全的区域产品模糊聚类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洞庭湖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策略 |
6.1 发展思路 |
6.2 发展模式 |
6.3 发展策略 |
6.3.1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消除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制约 |
6.3.2 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
6.3.3 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
6.3.4 构建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互利合作机制 |
6.3.5 建立土地流转机制,为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创造条件 |
6.3.6 实施国际化战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
6.3.7 加强环境保护,为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发展创造条件 |
6.3.8 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服务水平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洞庭湖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证研究 |
7.1 研究设计 |
7.1.1 样本选取 |
7.1.2 样本调查和访谈 |
7.2 湘阴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7.2.1 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 |
7.2.2 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可行性 |
7.3 湘阴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绩效 |
7.3.1 经济快速发展 |
7.3.2 效益大幅提高 |
7.3.3 劳动力转移加快 |
7.3.4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
7.4 湘阴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策略 |
7.4.1 湘阴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重点 |
7.4.2 湘阴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
7.5 湘阴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评析 |
7.5.1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及特点 |
7.5.2 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7.5.3 几点建议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及论文情况 |
(8)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团队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3 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可能创新点 |
1.4.1 从人力资本视角研究了农村五种人力资本团队模式 |
1.4.2 率先提出农业园区型人力资本团队模式,并认为它是未来的主流模式 |
1.4.3 以主导产业发展促进农地流转能拓宽农村人力资本团队的合作空间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人力资本理论 |
2.1.1 人力资本的概念 |
2.1.2 人力资本的特征 |
2.1.3 人力资本理论简述 |
2.1.4 人力资本理论的启示 |
2.2 团队理论 |
2.2.1 团队的概念 |
2.2.2 团队与群体的比较 |
2.2.3 高绩效团队的特征 |
2.2.4 团队理论的启示 |
2.3 团队生产理论 |
2.3.1 团队生产理论简述 |
2.3.2 团队生产存在的原因 |
2.3.3 团队生产理论的启示 |
第三章 我国农村发展现状与农村人力资本团队模式运作的重要意义 |
3.1 我国农村发展现状 |
3.1.1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发展问题,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
3.1.2 农业科技水平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向商品化、专业化和区域化方向发展 |
3.1.3 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部分得以转移 |
3.1.4 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却越来越大 |
3.1.5 国际上农民合作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农民也正在走合作化道路 |
3.2 农村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分析 |
3.2.1 农村人力资本的概念 |
3.2.2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现状 |
3.2.3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实证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
3.3 农村人力资本团队模式运作分析 |
3.3.1 农村人力资本团队的概念 |
3.3.2 农村人力资本团队模式 |
3.3.3 农村人力资本团队模式运作的重要意义 |
第四章 国外主要农村人力资本团队模式及成功经验 |
4.1 日本农协依托型人力资本团队模式的运行与成功经验 |
4.1.1 日本农协的发展概况 |
4.1.2 日本农协的综合服务 |
4.1.3 日本农协依托型人力资本团队类型 |
4.1.4 日本农协依托型人力资本团队的作用 |
4.1.5 日本农协依托型人力资本团队的经验和教训 |
4.2 美国农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模式的运行与成功经验 |
4.2.1 美国农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的发展概况 |
4.2.2 美国农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的运行特点 |
4.2.3 美国农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的作用 |
4.2.4 美国农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的最新发展与成功经验 |
4.3 德国农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模式的运行与成功经验 |
4.3.1 德国农业合作社的基本概况 |
4.3.2 德国农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组织结构及运行特点 |
4.3.3 德国农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的成功经验 |
4.4 法国农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模式的运行与成功经验 |
4.4.1 法国农业合作社的基本概况 |
4.4.2 法国农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的运行情况 |
4.4.3 法国农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的成功经验 |
4.5 荷兰农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模式的运行与成功经验 |
4.5.1 荷兰农业合作社的基本概况 |
4.5.2 荷兰农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的组织结构与服务 |
4.5.3 荷兰农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的成功经验 |
第五章 以技术传播为基础的专业技术协会型人力资本团队模式 |
5.1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型人力资本团队模式概述 |
5.1.1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型人力资本团队内涵 |
5.1.2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型人力资本团队的作用 |
5.1.3 我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型人力资本团队的发展概况 |
5.2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型人力资本团队形成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2.1 调查情况概述 |
5.2.2 农民参加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型人力资本团队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5.2.3 农民参加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型人力资本团队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3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型人力资本团队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
5.3.1 调查情况概述 |
5.3.2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型人力资本团队建设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5.3.3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型人力资本团队建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4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型人力资本团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5.4.1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型人力资本团队存在的主要问题 |
5.4.2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型人力资本团队发展的对策 |
第六章 以市场为基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模式 |
6.1 农民专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模式概述 |
6.1.1 农民专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内涵 |
6.1.2 农民专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的作用 |
6.1.3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的发展概况 |
6.2 农民专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1 调查情况概述 |
6.2.2 农民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6.2.3 农民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6.3 农民专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
6.3.1 调查情况概述 |
6.3.2 农民专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建设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6.3.3 农民专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建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6.4 农民专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6.4.1 农民专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存在的主要问题 |
6.4.2 农民专业合作社型人力资本团队发展的对策 |
第七章 以行政力量为基础的科技特派员型人力资本团队模式 |
7.1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
7.1.1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起源:南平经验 |
7.1.2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展 |
7.2 科技特派员型人力资本团队主要类型及运行 |
7.2.1 类型一:“科技特派员+种养大户”契约型人力资本团队 |
7.2.2 类型二:“大科技特派员+小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型人力资本团队 |
7.2.3 类型三:“科技特派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联结型人力资本团队 |
7.2.4 类型四:“科技特派员+农业龙头企业+农户”创业型人力资本团队 |
7.2.5 类型五:“科技特派员+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中介型人力资本团队 |
7.3 科技特派员型人力资本团队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
7.3.1 科技特派员型人力资本团队存在的主要问题 |
7.3.2 科技特派员型人力资本团队运行的对策 |
第八章 以资金为基础的创业型人力资本团队模式 |
8.1 创业型农村人力资本团队概述 |
8.1.1 创业型农村人力资本团队的界定 |
8.1.2 创业型农村人力资本团队的特征 |
8.1.3 创业型农村人力资本团队的发展现状 |
8.2 创业型农村人力资本团队的作用 |
8.2.1 以资金盘活了农村的“不良”土地,提高了农地的经营效益 |
8.2.2 利用了部分农村人才,解放了大批依附在农地上的农民 |
8.3 创业型农村人力资本团队的典型案例 |
8.3.1 家庭农庄型—公安县张可柱和长安镇洪善存创业案例 |
8.3.2 个人开办公司型—下岗女工刘俊枝创业案例 |
8.3.3 团队开办公司型—城乡居民联合创业案例 |
8.4 创业型农村人力资本团队发展中的困难 |
8.5 创业型农村人力资本团队发展的对策 |
8.5.1 政府设立“农村创业风险基金”,大力支持农民创业 |
8.5.2 营造农村创业的浓郁氛围 |
8.5.3 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加大创业资金扶持,为农民创业提供帮助 |
8.5.4 积极探索有利于农民创业的发展环境 |
8.5.5 积极创建符合农民创业需要的创业平台 |
第九章 以资源为基础的农业园区型人力资本团队模式 |
9.1 农业园区型人力资本团队概述 |
9.1.1 农业园区型人力资本团队概念与内涵 |
9.1.2 农业园区型人力资本团队的作用 |
9.1.3 农业园区型人力资本团队发展概况 |
9.2 农业园区型人力资本团队典型案例与成功经验 |
9.2.1 辽宁大连向应农业园区型人力资本团队的运行与成功经验 |
9.2.2 上海奉贤区农业园区型人力资本团队的运行与成功经验 |
9.2.3 江苏太仓沙溪岳王农业园区型人力资本团队的运行与成功经验 |
9.3 农业园区型人力资本团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9.3.1 部分农业园区定位不准确,人力资本团队获益甚微 |
9.3.2 多数园区盲目追求高标准,投入产出差 |
9.3.3 总体规划和建设目标滞后,特色不明显 |
9.3.4 人才短缺,园区人力资本团队创新能力较弱 |
9.4 农业园区型人力资本团队发展对策 |
9.4.1 建议在全国划分农业产业功能区,确定各地农业产业目录 |
9.4.2 分地区、分层次建农业园区,形成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团队 |
9.4.3 不断探索和创新园区的运行机制 |
9.4.4 在发挥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形成园区特色 |
第十章 我国农村高效人力资本团队建设的保障机制 |
10.1 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团队素质 |
10.1.1 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力度 |
10.1.2 重视高等院校开发农村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 |
10.2 强化农村人力资本团队建设,创造人力资源利用最佳效果 |
10.2.1 建立农村人力资本团队的共同愿景 |
10.2.2 建立合理的团队决策与运行机制 |
10.2.3 发挥团队核心人物的作用 |
10.2.4 建立有效的团队激励机制 |
10.3 推广农地股份化制度,以主导产业带动农地流转,开辟团队合作新天地 |
10.3.1 深化农地制度创新,推广土地股份化制度 |
10.3.2 以主导产业带动农地流转 |
第十一章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团队模式的发展趋势 |
11.1 世界农业发展趋势与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经验 |
11.1.1 当前世界农业发展趋势分析及其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新要求 |
11.1.2 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经验及新一代农业合作社的产生 |
11.2 目前我国五种主要的农村人力资本团队模式的比较 |
11.2.1 农民最担心问题的调查分析 |
11.2.2 五种农村人力资本团队模式的对比分析 |
11.3 未来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团队模式的发展趋势 |
11.3.1 短期内我国五种农村人力资本团队模式将并存 |
11.3.2 农业园区型人力资本团队模式将成为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团队的主流模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研究 ——以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相关专业术语界定 |
二、调查对象的各种他称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理论回顾 |
二、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资料收集方法 |
二、资料处理方法 |
第二章 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简介 |
第一节 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概况 |
第二节 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历史 |
第三节 俄罗斯族人口与分布 |
一、俄罗斯族人口现状 |
二、俄罗斯族人口分布 |
第三章 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的形成 |
第一节 民族源流 |
一、关东移民潮 |
二、俄罗斯人的迁入 |
三、中俄通婚与俄罗斯族的产生 |
第二节 宗教信仰 |
第三节 语言文字 |
第四节 风俗习惯 |
一、衣食住行 |
二、婚丧习俗 |
三、节日习俗 |
第四章 当代俄罗斯族民族认同分析 |
第一节 俄罗斯族民族认同问卷统计结果 |
一、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的认知维度 |
二、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的情感维度 |
三、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的态度维度 |
四、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的行为维度 |
第二节 维持民族认同的因素 |
一、维持民族认同的原生性因素 |
二、维持民族认同的工具性因素 |
第三节 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的变迁 |
一、由认同混血人到认同俄罗斯族 |
二、更改民族成份问题 |
第四节 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的发展趋势 |
一、维持民族认同的原生性因素减弱 |
二、维持民族认同的工具性因素增强 |
三、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的增强 |
第五章 影响俄罗斯族认同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因素 |
第一节 经济因素 |
一、农业 |
二、畜牧业 |
三、副业 |
四、个案分析 |
第二节 教育因素 |
一、俄罗斯族教育史 |
二、俄罗斯族教育现状 |
三、教育问题 |
第三节 医疗因素 |
一、医疗现状 |
二、医疗问题 |
第六章 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 |
第一节 当代俄罗斯族的国家认同 |
一、国家认同的内涵 |
二、俄罗斯族国家认同的表现 |
第二节 俄罗斯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 |
一、一致性 |
二、冲突性 |
第三节 俄罗斯族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途径 |
一、构建政治认同 |
二、发展民族经济 |
三、实现文化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10)内江市“插花式”贫困精准脱贫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数据统计分析法 |
1.5.3 实地调研法 |
1.6 路线图 |
2.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绝对贫困 |
2.1.2 相对贫困 |
2.1.3 世界银行贫困标准 |
2.1.4 我国脱贫的标准 |
2.1.5 “插花式”贫困 |
2.2 主要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 |
2.2.2 共同富裕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理论 |
2.2.3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理论 |
3.内江市“插花式”扶贫基本情况 |
3.1 内江市基本情况 |
3.2 内江市开展脱贫攻坚主要做法 |
3.2.1 强化政策保障 |
3.2.2 强化扶贫基础 |
3.2.3 强化模式创新 |
3.2.4 强化扶贫防线 |
3.2.5 强化督查考核 |
3.3 内江市“插花式”贫困贫困人口及贫困户分布情况分析 |
3.3.1 贫困人口各县(市、区)分布情况 |
3.3.2 贫困户分析 |
3.3.3 贫困村分析 |
3.4 内江市“插花式”贫困特殊贫困分析 |
3.4.1 无劳动力户 |
3.4.2 老人户 |
3.4.3 残疾人和长期慢性病人 |
3.5 内江市“插花式”贫困贫困人口主要致贫原因分析 |
3.6 内江市“插花式”贫困特征 |
3.6.1 贫困人口分散 |
3.6.2 贫困户因病因残致贫比例高 |
3.6.3 农业生产资源水平低,村集体经济薄弱 |
4.内江市“插花式”贫困精准脱贫存在问题分析 |
4.1 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存在困难 |
4.2 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
4.3 贫困群众文化程度较低、自力更生意识不强 |
4.4 农业扶贫产业发展困难 |
4.5 脱贫决战末期攻坚难度大 |
5.内江市“插花式”贫困精准脱贫对策建议 |
5.1 完善精准扶贫机制保证扶贫承购真实有效 |
5.1.1 做到精准识别 |
5.1.2 做到精准帮扶 |
5.1.3 做到精准考核 |
5.2 完善干部联系机制确保扶贫帮扶落实落地 |
5.2.1 突出市级领导联系 |
5.2.2 增强驻村帮扶力量 |
5.2.3 .加强扶贫干部管理 |
5.3 完善文化扶贫机制提高贫困人口自身素质 |
5.3.1 开展贫困群众培训就业 |
5.3.2 保障贫困家庭子女教育 |
5.3.3 创新贫困群众宣传教育 |
5.4 完善产业扶贫机制助推贫困人口持续增收 |
5.4.1 推动扶贫产业融入乡村振兴大局 |
5.4.2 加快扶贫产业转型升级 |
5.4.3 健全扶贫农业产业服务 |
5.4.4 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
5.4.5 加强贫困村人居环境治理 |
5.5 完善政策保障机制促进脱贫难点全面攻克 |
5.5.1 强化医疗保障 |
5.5.2 强化住房保障 |
5.5.3 强化社会保障 |
5.5.4 强化财政保障 |
6.结论 |
7.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四、湘乡市一批种养专业户成为小康建设的排头兵(论文参考文献)
- [1]湘乡市一批种养专业户成为小康建设的排头兵[J]. 王光辉. 山西成人教育, 1996(12)
- [2]农村社区治理:从硬治理向软治理的转变[D]. 孔德斌.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5)
- [3]乡村振兴战略下临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优化研究[D]. 胡雨薇.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忻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的通知[J]. 忻州市人民政府. 忻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0(02)
- [5]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余达锦. 南昌大学, 2010(12)
- [6]河源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研究[D]. 杨锦冰.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0(07)
- [7]洞庭湖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 周震虹. 中南大学, 2005(06)
- [8]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团队模式研究[D]. 徐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10)
- [9]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研究 ——以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为例[D]. 时春丽. 中央民族大学, 2009(12)
- [10]内江市“插花式”贫困精准脱贫对策研究[D]. 尹胜.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